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圆我“中国梦”

合集下载

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伟大中国梦主题班会教案(一)

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伟大中国梦主题班会教案(一)

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伟大中国梦主题班会教案(一)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伟大中国梦主题班会教案一、活动目的1.1 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 帮助学生理解伟大中国梦的内涵;1.3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二、活动过程2.1 活动开场2.1.1 播放《开学典礼凝心聚力动员片》;2.1.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伟大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1 组织学生集体学习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2.2.2 让学生介绍其中提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

2.3 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3.1 分组活动,让学生模拟情境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3.2 教师出示图片,组织学生比赛,考察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掌握程度。

2.4 探索伟大中国梦的内涵2.4.1 分组讨论,让学生围绕伟大中国梦展开思考,深入了解其内涵;2.4.2 学生代表上台演讲,分享自己对伟大中国梦的理解。

2.5 总结活动2.5.1 由教师进行总结,回顾本次活动内容,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2.5.2 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议书》,号召全体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教学策略3.1 组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3.2 注重学生体验和参与;3.3 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主性。

四、教学评价4.1 学生通过本次活动了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伟大中国梦的内涵和重要性;4.2 学生的思想观念得到更新,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提升;4.3 教师及时对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评价和指导,确保活动收到良好反响。

五、后续措施5.1 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社会实践活动;5.2 按照教学计划安排暑期社会调研;5.3 根据学生情况和需求,分批次开展主题讲座。

六、活动收获本次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伟大中国梦,得到很好的效果。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做到“知、信、行、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战略任务。

中央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文化道德建设作出重要讲话和指示。

今年2月17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

2月24日,中央政治局又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是做到知行合一。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

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知不离行、行不离知,以知促行、以行促知,两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

我们强调知行合一,就是追求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精髓所在。

用知行合一的理念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遵循其内在的发展逻辑和生成规律,在“知、信、行、成”四个字上聚焦,形成知而信、信而行、行而成的衔接递进、互动共进的良好局面。

“知”:解决好“知道和理解”问题知行合一,论先后,“知”为先。

我们做任何事情,先要做到“知”,这是行动的前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得到切实贯彻,也须从“知”入手,以形成最大限度的思想自觉。

“知”其“为什么”,强化担当。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精神风貌,乃至经济社会能否健康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价值标准。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传播精神文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沿阵地,高等院校更应发挥积极作用。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反映一种社会制度、一个时代本质的价值观,每个时代、每个社会形态、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文/赵燕武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提炼,“友善”成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仁者爱人,仁爱作为我国传统伦理的核心思想之一,传承了几千年,是铸造中华民族善良人格的文化基础。

但是正如马克思所言,经济基础决定包括社会意识在内的上层建筑,我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的改革开放一方面促进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大发展,但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也是对国人伦理价值观的大考验。

诚信友爱还是虚伪冷漠?社会生活中的一幕幕、一桩桩事件都是对每个人道德底线的挑战。

国民伦理道德修养是民族文化的灵魂。

文化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中最根本的实力,中国实现大国崛起,精神崛起、思想崛起和文化崛起是最根本的崛起,继承传统文化,培养诚信友善的伦理价值观,是我们每个国民为实现中国梦迈出的坚实步伐。

培育和践行友善价值观,无疑会对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良序、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实的价值基础。

从个人修身的角度看,传统伦理道德强调“仁者爱人”,“友,相佑也”,主张“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人际交往观,强调“反求诸己”“推己及人”的忠恕论,“责友以善”“以友辅仁”的友善观。

可以说,这样的道德文化培养的个人修养氛围,“友善”是门槛最低的道德。

但是由于我们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友善”又是最难因而又是境界最高的修养。

在市场经济运转过程之中,竞争压力不可避免地带来人际关系的紧张,引发各种社会矛盾。

因此,友善不仅仅是一个道德条规,而是一种修养,一种道德境界,是人们对他人所持有的一种发自内心的善意和关怀。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圆我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李林治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圆我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李林治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圆我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李林治提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信每位国人能有所了解,特别是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后,首推”三个倡导”。

我们更为清晰地学习到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建设目标;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美好夙愿;公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规范。

我也一样,我热爱政治,我期待中国的强盛,民族的复兴,文化的腾飞。

我拥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为它是国家意识形态文化软实力,我为它喝彩,并愿将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作为上海政法学院的一名大学生,我对政法独有情衷,因而对国家时政、民生民情、建设发展格外关注。

当然这也是因为我是文科生的缘故,犹记得高中时狂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一方面为了高考,另一方面也在丰富自我,提升政治素养!现在我在政法大学读书,更不能有负“政法”二字。

虽然我还不能深刻学习并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我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能自觉践行它的要求,我能为将来投身祖国建设充实自身文化,锻炼能力;为社会和谐发展贡献力量;并积极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我们是当代青年大学生,所以我们应当勇挑时代重任,立志有所作为,报效社会,幸福自我。

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我们的精神食粮,它为我们指明方向,培育我们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规范我们的道德行为。

因此,我们大学生应当深刻学习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我的学习和时事阅读中,我知道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当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包又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它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中应运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完成新任务的迫切需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内在联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内在联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内在联系尊敬的党支部:党的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是新形势下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论述,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描绘了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美好蓝图,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实现中国梦具有特殊而重要的现实意义,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并有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成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价值内核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要有强大的硬实力,包括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同时也离不开思想、文化、价值观等软实力。

这其中,价值观又是软实力建设的重中之重。

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的角度看,凡是在世界民族之林拥有一席之地的民族,必定在思想文化上既对内具有强大的渗透力、感召力,同时也对外界有着较强的辐射力、影响力。

历史和现实已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凝练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思想文化上的最鲜明标记,因而构成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价值内核。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要求,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实现中国梦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保证任何远大的理想变成现实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定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必将遭遇一个又一个难以预料的困难和挑战,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付出辛勤劳动。

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要动员、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持续团结奋斗,尤其离不开强大思想保证和坚实精神支撑。

核心价值观鲜明体现了一个社会主导性的价值准则,以及所追求的价值理想,能最大限度整合各利益相关者及行为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激励其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团结奋斗的作用,因而构成一个民族、国家发展进步须臾不可缺失的精神支柱。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实现中国梦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实现中国梦

(三)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
儒家
道家
佛家
(三)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
再精美的饭菜,吃上三顿,也 就不精美了,也就不好吃了。 因为物质产品它遵循边际效应 价值递减规律。
而有一个东西越咀嚼越有味道 ,越琢磨越想琢磨。那就是圣 人之言,圣贤的道理。
(三)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
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的重要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
党的十六届 六中全会
党的十七大
党的十七届 四中全会
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 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 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 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 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 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
2.提升社会的道德水平
3.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3.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 1990年出版的《美国注定领导世 界:美国权力性质的变迁》一书 及同年在《对外政策》杂志上发 表的题为《软实力》一文中,最 早明确提出并阐述了“软实力” 概念。
1.巩固共同的思想基础
1.巩固共同的思想基础
续范亭说,共产党真的有“三头六臂”。 “三头”:枪头、锄头和笔头。 “六臂”:两只手打枪,两只手生产,两只手写文章。
1.巩固共同的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5篇模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5篇模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5篇模版)第一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当代中国既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对严峻的现实考验。

一方面,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社会加速转型,社会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取向呈现多样性,出现了“道德滑坡”、价值观解构等值得警惕的不良现象和危险苗头。

面对机遇,我们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确立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指明未来的发展目标、道路选择与价值取向。

应对考验,我们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明确方向、振奋精神、凝聚力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根本保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的先进性、民族性、开放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价值取向。

从本质属性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必然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与学说,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始终以实现人类彻底解放和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为最终目标。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为了大多数人的进步的社会运动,由此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取向的先进性,这种先进性体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要义,遵循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与规律,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落脚点。

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成为大多数人自觉接受并用以规范国家、社会和个人的根本价值取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蕴含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风尚的价值评价标准。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历史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传统与优良的道德1 风尚,形成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道德准则与价值标准。

今天,我们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立足当代中国的现实,又不能无视民族的历史与根基,要从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民族自信、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一系列核心价值观念的集合体,是指导全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念体系。

中国梦是指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提供了思想指导,强化了国家认同和凝聚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推动了文化建设和传承,更引领了国家发展方向。

持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实现中国梦起到了推动作用,将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注入强大的正能量。

我们要不断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梦, 实现, 意义, 思想指导, 国家认同,凝聚力, 社会和谐, 稳定发展, 文化建设, 传承, 发展方向, 重要性, 持续践行, 推动作用.1. 引言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首次提出的,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十二个方面。

这些价值观凝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内核,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指导全体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根本遵循。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国家和民族的富强,反映了中国人民对实现国家繁荣昌盛的共同愿望。

这体现了国家和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取向,提醒人们要秉持报国为民、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怀,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懈努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法治和公正,强调尊重法律、遵守法规、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这不仅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原则,也是社会秩序良好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法治精神和公正原则的贯彻,有利于构建社会公平正义、法治有序的社会环境,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实现。

1.2 中国梦的定义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思想,其核心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宏伟目标。

中国梦的内涵包括了国家的繁荣和强大、民族的伟大复兴、人民的幸福安康,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梦凝心聚力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梦凝心聚力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梦凝心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赋予人生奋斗的梦想之舵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南京政治学院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中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我们靠什么样的精神旗帜凝聚共识、团结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提出,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战略任务。

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定向导航道路决定命运,观念引领方向。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凝练,更是对这条道路精神旗帜的鲜明昭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基石和支柱的明确揭示。

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制度层面的价值取向,从根本上反映一个社会的价值追求和价值目标,规定着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是引领一个社会发展道路的决定性因素。

离开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主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会迷失方向,失去根本。

价值特色是道路特色的标识,价值观认同是道路坚定的根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要选择正确的道路,更要坚守和把握正确的方向,而方向的把握则需要核心价值观的导航定向,需要坚如磐石的精神和信仰力量。

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国际思想文化领域斗争深刻复杂,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思想文化渗透集中表现在对制度道路及其背后价值观的挑战。

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政权的瓦解往往在一夜之间,道路的更迭源自思想上失去防线。

从这个意义上说,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长远、稳定发展,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根本价值遵循,有利于形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道路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有利于引导社会意识形态向着积极、健康、进步的主流发展,有利于坚定人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信念,从而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全面健康发展。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梦插上翅膀_中国梦学习专题_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梦插上翅膀_中国梦学习专题_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梦插上翅膀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新华网)你的荣辱分明,是为我和他的环境激浊扬清;他的荣辱分明,是为你和我的环境去芜存菁;我的荣辱分明,是为他和你的环境荡污涤垢。

我们所有人的荣辱分明,撑起我们头顶共同的丽日蓝天。

笔者认为,要加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学习和践行,重其义、保其行、倡其未,为实现伟大中国梦插上有力的翅膀!重其义。

每一个发展成熟的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的威力是无穷的,是任何国家和民族不可或缺的。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高速前行,社会公民的内在精神道德建设显得更为重要!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体系中最本质、最具决定作用的部分,它支撑和影响着所有价值判断,因而应当是对整个人类发展历史和未来走向的总概括。

构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应当揭示社会主义最本质的永恒的精神要素,避免为短期目标服务,同时应当关照时代和人民大众的现实需求。

保其行。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是我们每个人公民的自觉行为。

除了主观上的自觉践行,外部客观上还应该有法律等相关社会规则来作为保障。

法律鼓励正确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惩罚违反核心价值体系的行为。

光有社会舆论并不能形成对公民行为的长久约束,只有健全了社会主义法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面对社会全体公民始终以一个标准执行,才能让民众逐渐在法律导向中深化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并形成长期的正确社会主义价值观。

倡其未。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其实就存在于我们日常的生活中,现在应该做的就是寻找出这些指导我们正确行为的道理,进行提炼、宣传与有效执行,并作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保留下来。

培育和践行核心主义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培育和践行核心主义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培育和践行核心主义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国梦的战略任务。

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精神和讲话,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紧紧围绕实现中国梦这一目标,紧紧围绕“三个倡导”这一基本内容,注重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注重政策保障、制度规范、法律约束相衔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激励全体人民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不懈奋斗。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以下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主体地位,注意人们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抓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着力铸牢人们的精神支柱,坚持联系实际,区分层次和对象,加强分类指导,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坚持改进创新,善于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群众便于参与的平台,开辟群众乐于参与的渠道,积极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基层工作创新,增强工作的吸引力感
染力。

弘扬长征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筑中国梦

弘扬长征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筑中国梦

弘扬长征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筑中国梦1. 引言1.1 长征精神的历史意义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精神财富,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篇章。

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长途跋涉的壮举,是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伟大远征。

在弱小的红军面临强大的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下,毛泽东等领导人带领红军背负着枪林弹雨和艰难险阻,经过艰苦卓绝的长征,最终到达陕北,开创了新的红色根据地。

长征精神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坚韧意志和英勇牺牲精神,展现了共产党员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奋发图强,团结一心,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长征精神的历史意义在于传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各个时期、各种环境下挺身而出,奋勇争先,为党和人民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长征精神的历史意义还在于引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动中国革命事业的胜利发展,推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军。

长征精神以其深远的历史意义,激励着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以长征精神为榜样,弘扬革命传统,坚定信念,勇攀时代高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拼搏。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体现在许多方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中国梦”的内涵,就是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人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的核心价值观,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念,对于维护国家尊严、凝聚民族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引领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

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必须坚定不移地向全社会传播并倡导。

2. 正文2.1 长征精神的内涵与特点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形成的一种特有的革命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概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内容,是中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

中国梦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凝聚了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紧密相连,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弘扬有助于实现中国梦的推进。

在各个领域中,中国梦的体现体现了民族振兴、社会进步、个人幸福的统一目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对于塑造中国梦的实现起着重要作用。

而中国梦的实现也是国家发展的目标,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国家向着更加繁荣富强的方向前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深刻内涵不断弘扬,推动中国梦的实现,实现中国的民族复兴和国家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定义、重要性、历史背景、内涵、作用、领域体现、引领作用、国家发展、深刻内涵、弘扬推动、民族复兴。

1. 引言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定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的基础上,为了促进全社会形成共同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推动全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共同价值追求而提出来的一种最重要的核心价值观。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梦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关系密不可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梦的价值追求和理论指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民族风格。

中国梦则是对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景的追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事业和光荣斗争的总体目标和意识形态基础。

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精神支撑和价值追求,更是推动中国梦的重要动力源泉。

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不断激励和引领全体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体现在几个方面。

加强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实现中国梦

加强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实现中国梦

加强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实现中国梦【摘要】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重大。

通过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创新教育方式方法,使教育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重视社会实践和志愿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大学生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

他们将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和践行者,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实现中国梦是每个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推进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大学生要牢记使命,努力实现自身价值,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教育、社会实践、志愿活动、传播者、践行者、责任、推进、保障。

1. 引言1.1 加强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实现中国梦加强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实现中国梦,是当前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肩负着传承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使命,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也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思想精神纽带。

加强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也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

2. 正文2.1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他们的核心价值观的养成对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思想观念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方向。

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让他们能够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对于提升国家的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伟大社会主义中国梦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伟大社会主义中国梦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伟大社会主义中国梦作者:田辉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06期摘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充分发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主力军作用,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发挥青少年的主力军作用。

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伟大社会主义中国梦。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中国梦党中央高度重视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社会主义中国梦的战略任务。

我们要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在工作与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人参与,提倡“正能量”,才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社会主义中国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

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结合在一起,就会形成积极向上,崇德向善的强大力量。

就能实现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梦。

当今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同时国内思想多元多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沉渣泛起。

比如近期一档娱乐节目出现了“宁愿坐在宝马里哭”的言论。

因此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意识领域的领导地位,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进步,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已经过去的20世纪这一百年,中国发生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大事件。

弘扬长征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筑中国梦

弘扬长征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筑中国梦

弘扬长征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筑中国梦长征,是一段气吞山河、横扫万里的丰功伟绩;长征,是一种奋发向前、坚忍不拔的精神风采。

红军长征是革命之路上的一次光辉壮举,也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丰碑。

在长征途中,红军官兵以不畏艰险的拼搏精神,终于完成了从江西瑞金到陕北延安的长征路程,成为中国革命史上一段永载史册的篇章。

而长征精神则是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践的结晶,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长征精神以其伟大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时代价值,一直影响和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

弘扬长征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筑中国梦,是时代的责任,也是使命。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何通过弘扬长征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筑中国梦。

弘扬长征精神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长征精神以其顽强拼搏的品格和为民族解放付出的奉献精神,蕴含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和革命品格。

在长征途中,红军官兵浴血奋战,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不抛却理想,坚韧不拔,最终完成了长征的伟业。

长征精神传承了优良的军人品格,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勇于拼搏、敢为人先、追求卓越,这和长征精神的要求不谋而合。

长征精神蕴含的优良品格和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崇高精神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弘扬长征精神就是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长征精神,就是要让长征精神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芒。

长征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对理想信念的忠诚和永不停歇的奋斗,是一种勇往直前、自强不息的意志。

在今天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以崭新的气象和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去重新认识长征,理解长征,弘扬长征。

弘扬长征精神,就是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长征精神发扬光大,使之充满当代的时代感和历史感,成为引领我们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

红军长征是英雄军队的壮举,更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光荣。

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保持昂扬向上的革命精神,自觉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

弘扬长征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筑中国梦

弘扬长征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筑中国梦

弘扬长征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筑中国梦1. 引言1.1 1. 弘扬长征精神"弘扬长征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是中国革命战争时期党和红军为了理想信仰而创造的革命传统和宝贵精神财富。

长征精神包含了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不怕牺牲、排除困难、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等精神品质。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财富,是中国共产党的灵魂和力量所在。

弘扬长征精神是我们党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个共产党员的使命。

只有不断弘扬长征精神,才能永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不断壮大中国共产党,才能使中国共产党永远成为中国人民的主心骨和领导核心。

1.22.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在社会主义基本价值体系框架下,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核心的一系列基本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对传统道德理念的继承与创新,也是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善等基本价值观念。

这些价值观念既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又与时代发展相契合,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传播,有利于提升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只有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1.3 3. 共筑中国梦共筑中国梦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主张,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梦想。

中国梦的提出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共筑中国梦,就是要让每个中国人都参与共同建设一个繁荣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圆我“中国梦”作者:施敏发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01期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功能性解读着眼于育人实践的思考,致力于回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方法及其功能实现途径等问题。

高校思政理论课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具有普及传播、教育引导、改革创新和价值实践等功能,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渠道,亦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国梦"的主阵地。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自强,必须充分发挥高校思政理论课这一载体的各项功能。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政理论课;功能视角;话语体系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1-0112-02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高度,初步凝练成“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当前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要求、新部署。

高校思政理论课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国梦”的主阵地,因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的建设,就必须在新的起点上积极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思政理论课的功能性解读从系统论来看,功能是相对于结构而言。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分别从灵魂、主题、精髓、基础四个层次揭示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逻辑架构;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则是通过其功能来发挥作用的,其功能主要包括:引领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和规范功能等。

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功能,不仅要“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具体作用,更要解读其所具有的方法论意义上的昭示、给社会的发展提供价值导向并促成相应价值标准建立的功能”[1]。

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功能性解读就是着眼于育人实践的思考,致力于回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方法及其功能实现途径等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占据着基础性地位,发挥着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具有普及传播、教育引导、理论建构和价值实践等功能”[2]。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充分发挥高校思政理论课这一载体的各项功能。

党的十八大报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丰富和完善了科学发展观,其精神是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其理论和思想成为思政理论课的崭新内容。

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实事求是的态度,积极主动地将思政理论课变成十八大精神学习的课堂、传播的阵地,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思政理论课的良性互动。

总之,从功能视角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必须坚持以功能为导向,“紧紧围绕实践这个关键环节,才能实现主客体双方的价值,既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又促进个体全面而自由的发展”[3]。

二、基于功能视角的思政理论课话语体系转换近年来,话语权越来越受到重视,比如“学术话语”、“政治话语”、“生活话语”、“网络话语”、“意识形态话语”等等新颖说法。

“话语是作为社会交往方式的语言在具体情境中的运用形式,一套话语体系往往由多种要素构成”[4]。

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其内容主要体现的是意识形态话语或政治话语,像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等。

因此,如何将意识形态话语或政治话语生活化、实践化,并在与网络话语碰撞中实现主流价值导向功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导致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困境,原因之一就是思政理论课师生主体话语权的缺失:思政理论课教师是党和政府在高校的代言人,学生在此强势话语体系下往往处于“失语”之势。

因此,实现话语体系转换,增强新语境下话语双方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价值,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思政理论课的功能发挥。

其实,我们常说的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实质上就是话语体系的转换。

有效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思政理论课话语体系的转换,离不开思政理论课功能的发挥。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职思政理论课的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主要目的具有一致性”,而且在“基本功能上具有一致性”[5],这就为话语转换,有效实现思政理论课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机结合,达到两者的功能互补提供了内在的依据。

(一)发挥课程文化普及传播功能,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关乎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

而思政理论课作为高校主要的思想文化阵地,具有文化功能,担负着文化传播和繁荣的职责。

在这里,“文化”自然就成为话语转换的桥梁和根基。

因此,高校师生作为重要的文化主体,应充分挖掘课程所涵盖的丰富文化资源,整合马克思主义所代表的外来先进文化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一方面,通过“文化自省”,自觉抵制三俗文化——“庸俗、低俗、媚俗”文化,遏制精神空虚及心灵的荒芜,守住自家精神家园,回到对人自身的关注;另一方面,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促进大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认同,对国家制度及国家精神的认同,从而把自己梦想的实现同整个中国梦的实现相融合。

为此,必须充分发挥高校思政理论课对民族文化的普及传播及教育引导功能,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内化为大学生稳定的价值追求、外化为积极的行为方式,从而有效引领大学生思潮,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观念的影响,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其成为既有时代特征又富于个性的文化人。

(二)深化课程教学改革,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进”工作“核心价值观是从核心价值体系中提炼而来的,是对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概括”[6],总结提炼出科学准确、简明深刻、包容量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建设、宣传教育和学习践行。

党的十八大报告初步凝练成的“三个倡导”24个字的核心价值观,融合贯通了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三类主体的思想精神理念,给国家、社会及公民个人的发展提供了鲜明的价值导向和行为准则,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遵循。

当前,我们通过深化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实现话语体系的转换,才能落实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

为此,我们可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整体融入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教学中,并分别在第八、九、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及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四章内容的教学中,大力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核心话语;我们还可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整体融入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的第三节“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学中,并在以后的各章节具体展开。

其中,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围绕“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实现形态,并指出三者间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

同时,进一步把“三个自信”和“中国梦”的实现结合起来,把“我的梦”的实现置于“中国梦”这个大梦的境遇之下。

在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进行道德观教育时,围绕“八荣八耻”,大力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而贯彻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的公民道德培养目标的四个方面,即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建设文明大国。

在第七、八章围绕法制观教育,大力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开创课程价值实践功能,促成相应价值标准的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给社会的发展提供价值导向并促成相应价值标准的建立。

“实践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属性”[7],因而还要充分发挥思政理论课的价值实践功能,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潮、凝聚共识、整合利益、规范德行等功能一一得以彰显。

马克思曾说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8],因而,客观世界是要通过实践来改变的,仅仅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改造大学生的主观世界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开展大学生的价值实践活动。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实施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大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平台。

而思政理论课是这一人才培养模式题中应有之义,应拓展和延伸,使这一平台,既可以固化专业技能,更可以固化“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话语的真正魅力在于成功实践。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思政理论课的普及传播、教育引导、改革创新及价值实践等功能,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功能目标,达到既促进学生个体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同时又给社会发展提供价值导向并促成相应价值标准的建立,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参考文献:〔1〕高红艳.功能视角是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和关键[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6):5.〔2〕王荣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发挥[J].思想理论教育,2009(19):61.〔3〕施敏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困境、归因与超越[J].池州学院学报,2013(1):33.〔4〕王影.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话语体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8):116.〔5〕宋嗣军,熊荣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J].湖北社会科学,2010(3):184.〔6〕张致森、郑东升.党的十八大报告学习导读[N].贵州日报,2012-11-18(5).〔7〕钊旭.高校“思政课”在建设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地位和功能[J].传承,2008(10):59.〔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9.(责任编辑徐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