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人教版语文总复习 第1部分 第2章 专题2 第4节Word版含答案.doc

合集下载

高三人教版语文总复习 第2部分 第1章 第1节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三人教版语文总复习 第2部分 第1章 第1节Word版含答案.doc

第二部分 第一章 第一节题组一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师说》以贻.之 贻:赠送 B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患:忧虑,担心 C .相如因持璧却.立 却:退,后退 D .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让:谦让 解析:选D 本题重点考查一词多义。

让:指责。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雅:高雅 B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谏:劝谏 C .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适:往,到 D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寻:寻求 解析:选C 本题重点考查一词多义。

A.雅:素常。

B.谏:劝止,挽回。

D.寻:不久。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①满座重闻皆掩泣.②座中泣.下谁最多 B.⎩⎪⎨⎪⎧ ①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②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C.⎩⎪⎨⎪⎧ ①道芷阳间行.②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D.⎩⎪⎨⎪⎧①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解析:选C 本题重点考查一词多义和通假字。

C.行:步行,行走。

A.泣:①哭泣;②泪水。

B.事:①事情,情况;②侍奉。

D.受:①接受;②通“授”,传授。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①请息交以绝.游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B.⎩⎪⎨⎪⎧ ①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②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C.⎩⎪⎨⎪⎧ ①豫章故.郡,洪都新府②君安与项伯有故.D.⎩⎪⎨⎪⎧①去以六月息.者也②请息.交以绝游 解析:选B 本题重点考查一词多义。

B.兵:兵器。

A.绝:①断绝;②横渡。

C.故:①形容词,旧;②名词,交情。

D.息:①名词,风;②动词,停止。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 B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C .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D .而秦兵.又至矣 解析:选D 本题重点考查古今异义。

高三人教版语文总复习 第1部分 第2章 专题1 第3节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三人教版语文总复习 第1部分 第2章 专题1 第3节Word版含答案.doc

第一部分第二章专题一第三节三贝先生家训沈从文年高有德的三贝先生不幸于今年正月初四日“遽返道山”了!这在C城是一种惊人的骚动,重大的损失。

当三声落气炮响过后不到五分钟,全县城人便都在纷纷议论他的“平生大节”了。

大凡贤者身后,总有一部分不能了解他伟大人格的人,常常立于反对方面加以攻讦诋毁。

三贝先生自然也不是例外。

也许是他太好——不然,便是C县的舆论太不公允了:你无论走到什么地方,见了一个卖豆腐或卖落花生的小贩,问他“三贝先生如何?”他答复了你所问以外,必定还附带的加一句奚落三贝的话,如“那个啬刻鬼”或“那老怪物”一类言辞。

据说三贝是无疾而终的。

还正是一般“积德厚福”人应有的事。

不过,从田大伯妈处得来的消息,则又明明是因问他做校长的那个儿子索退抚育费不得而气死的。

田大伯妈是与三贝有瓜葛的人。

她女婿曾拜寄过三贝隔房堂弟做干崽,大概这话总不是全无把柄!总之,三贝先生是今年正月初四日午时死去了。

是“无疾而终”还是“气伤肚肠”而死的,我们不是应措意的事,很可以不必再过问。

倘若是真有那种好揽闲事的人寻根究底,只指示讣文给看就得了;讣文明明载着“享年七十有八……无疾而终”。

三贝是有钱有势的人,丧事自然是非常之热闹。

他第五儿子是现在县署第二科的科员,第六儿子——就是有气死老子嫌疑的那个——又是中学的校长,儿孙又多,因之出殡那一天竟有许多人执绋。

有用松柏枝扎成的香亭,有用白布缠就的灵轿,有十来个敲法器的大师傅,有各种无字的脚牌,有朱红绫子的铭旌,有写上“典型犹存”或“里失贤者”的挽联和祭幛,有两堂锣鼓及一队细乐,有一队制服整齐的学生,而且,知事大人也屈尊到送丧。

此外,典狱官张四老爷,地方财产保管处田老爷,宋连长,复查局刘局长,初从上海毕业转来的九二先生……都莫不大襟上佩了一朵白纸花,沉肃谨敬地在鼻涕眼泪一把抓的孝子前头走着。

警察所长呢,另外又专派了四名着号衣年青的警兵,随同灵柩左右照料,免得那些打高脚牌、扛祭幛的小孩子,沿途吵嘴滋事。

高三人教版语文总复习 第1部分 第2章 专题1 第2节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三人教版语文总复习 第1部分 第2章 专题1 第2节Word版含答案.doc

第一部分第二章专题一第二节一、(2014·云南统考)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打完这盘台球[法国]都德仗已经打了两天。

这些兵士是在倾盆大雨之下,背上背着背包度过这一宵的,因此都疲惫不堪。

可是你看已经长长的三个钟点了,就任凭他们手扶着枪,在大道的积水滩里,被雨水渗透的田野烂泥里挨受着入骨的寒气。

他们在这里干什么呢?情况怎样了呢?那些尊大炮,炮口向着丛林,好像在窥视什么东西。

掩蔽起来的机枪牢牢瞄着天际。

一切都准备齐全,只待进攻。

为什么不进攻呢?还等待什么呢?原来是等候命令,而总司令部却迟迟不下命令。

可是总司令部并不远。

就是这座路易十三式的古堡,被雨洗过的红砖在半山坡的矮树丛中闪闪发着光,平整的绿色浅草地夹在两行盛开的盆花之间,一直伸展到正房的阶前。

饭厅的窗户都面临大门石阶开着,从窗口望进去,可以看见杯盘狼藉的饭桌,拔去塞子的酒瓶,暗淡无光的空酒杯,都憔悴地留在弄皱了的台布上。

在隔壁屋子里,发出说话的语声、笑声、台球的滚动声、互相碰杯声。

原来元帅正在打他那盘台球,这就是军队为什么在那里等待命令的缘故。

元帅一打上台球,天塌下来他都不管,世上更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碍他把这盘球打完。

打台球嘛!这是这位伟大军人的癖好。

他站在那里,严肃得跟身临战场一样,穿着军礼服,胸前挂满了勋章,眼睛冒火,两颧通红;宴会,赌兴,酒意都催得他劲头十足。

他的副官们众星捧月似地围着他,殷勤恭顺,他每打一球,他们便钦佩叹赏得五体投地。

跟元帅打台球的对手是一位参谋本部的矮小的大尉,他是打台球的第一把能手,能够把世界上的所有元帅打个落花流水,可是他懂得和他的长官之间应该保持一种表示敬意的距离,他留着神不要打赢,可也不要输得太容易。

他正是一位人们称为有前途的军官。

“留神!小伙子!元帅已有了十五分,你是十分。

应该照这样对付到底;对你的晋级来说,这比在外边跟那些人一起,让淹没大地的泉涌似的雨水浇着,用处大得多。

”这大尉就这样心里默念着。

【优化指导】2015届高三人教版语文总复习 第1部分 第2章 专题1 第4节 检测Word版含答案

【优化指导】2015届高三人教版语文总复习 第1部分 第2章 专题1 第4节 检测Word版含答案

第一部分第二章专题一第四节小说阅读(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当玫瑰开花的时候[智利]佩德罗·普拉多老园丁培育出了许多许多品种优良的玫瑰花。

他像蜜蜂似地把花粉从这朵花送到那朵花去,在各个不同种类的玫瑰花中进行人工授粉。

就这样,他培育出了很多新品种。

这些新品种成了他心爱的宝贝,也引起了那些不肯像蜜蜂那样辛勤劳动的人的妒忌。

他从来没有摘过一朵花送人。

因为这一点,他落得了一个自私、讨人厌的名声。

有一位美貌的夫人曾来拜访过他。

当这位夫人离开的时候,同样也是两手空空没有带走一朵花,只是嘴里重复嘟囔着园丁对她说的话。

从那时起,人们除了说他自私、讨人厌之外,又把他看成了疯子,谁也不再去理睬他了。

“夫人,您真美呀!”园丁对那位美貌的夫人说,“我真乐意把我花园里的花全部都奉献给您呀!但是,尽管我年岁已这么大了,我依旧不知道怎样采摘,才能算是一朵完整而有生命的玫瑰花。

您在笑我吧?哦!您不要笑话我,我请求您不要笑话我。

”老园丁把这位漂亮的夫人带到了玫瑰花园里,那里盛开着一种奇妙的玫瑰花,艳红的花朵好像是一颗鲜红的心被抛弃在蒺藜之中。

“夫人,您看,”园丁一边用他那熟练的布满老茧的手抚摸着花朵,一边说,“我一直观察着玫瑰开花的全部过程。

那些红色的花瓣从花萼里长出来,仿佛是一堆小小的篝火喷吐出的红彤彤的火苗。

难道把火苗从篝火中取出来还能继续保持着它那熊熊燃烧的火焰吗?花萼细嫩,慢慢地从长长的花茎上长了出来,而花朵则出落在花枝上。

谁也无法确切地把它们截然分开。

长到何时为止算是花萼,又从何时开始算作花朵,我还观察到当玫瑰树根往下伸展开来的时候,枝干就慢慢地变成白色,而它的根因地下渗出的水的作用,又同泥土紧紧地结合起来了。

“如果我连一朵玫瑰花该从哪儿开始算起都不知道,那我怎么能把它摘下来送给他人?要是硬行把它摘下来赠送给别人,那么,夫人,您知道吗,一种断残的东西其生命是十分短暂的?“每年到了十月,那含苞待放的玫瑰花蕾绽开了。

【优化指导】2015届高三人教版语文总复习 第2部分 第1章 第2节Word版含答案

【优化指导】2015届高三人教版语文总复习 第2部分 第1章 第2节Word版含答案

第二部分第一章第二节题组一1.下列对“以”的意义、用法判断有误的一组是()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②宋人执而问其以.③孙膑以.此名显天下④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何如⑤古之君子进人以.礼,退人以礼⑥(苏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A.①和④意思相同,词性却不同B.②和③意思不同,词性也不同C.③和④意思不同,词性却相同D.⑤和⑥意思不同,词性也不同解析:选D⑤⑥是介词。

①任用;②原因;③凭借;④用;⑤按照,古代君子按照礼仪任用人,也按照礼仪辞退人;⑥在。

2.下列句中加点的“则”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①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②欲速则.不达③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④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⑤其南则大夏,西则.安息,北则康居⑥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A.②③B.③④C.⑤⑥D.①⑥解析:选D①③⑥假设关系,如果……就……;②转折,反而;④如果;⑤是,表判断。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乎”的意义、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A.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B.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D.楚人生乎.楚,长乎楚,而楚言,不知其所受之解析:选D例句,介词,在,介宾结构作补语,不倒装。

A.比;B.介词,到;C.介词,对,介宾结构倒装;D.介词,在。

4.对句子中加点的“所”的意义、用法分类正确的一组是()①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②太祖所.乘马被创③为流矢所.中④抚军不忘所.自⑤父去里所.,复还⑥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⑦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⑧今庆已死十年所.A.①②③B.①②④C.⑤⑦⑧D.③⑥⑦解析:选B ①②④“所”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如果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充当定语;③“为……所”结构,表被动;⑤⑧左右;⑥……的原因;⑦用来……的方法。

5.下列加点词与“杂然相许”的“然”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②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③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盘盘焉.,囷囷焉 ④人谓楚人沐猴而冠,果然. ⑤夫子莞尔.而笑 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⑦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A .①② B .③⑤ C .④⑦ D .⑤⑥解析:选C ①③⑤⑥形容词词尾。

【优化指导】2015届高三人教版语文总复习 第1部分 第2章 专题2 第1节Word版含答案

【优化指导】2015届高三人教版语文总复习 第1部分 第2章 专题2 第1节Word版含答案

第一部分第二章专题二第一节一、(2014·绵阳诊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春到齐鲁余光中①清明节前一星期,我乘坐的飞机降落在济南的遥墙机场。

邀请我去齐鲁访问的虽然是山东大学,真正远去郊外欢迎的,没有料到,却是整个春天。

从机场进城,三十公里的高速公路上,车辆稀少,但两侧的柳树绿阴不断,料峭的晴冷天气,千树新绿排成整齐的春之仪队,牵着连绵的青帐翠屏,那样盛况的阵仗,将我欢迎。

②从城之东北进入山东大学的新校区,外事处的佟光武处长和刘永波副处长把我安顿在专家楼,就将我留给了济南的春天。

一千年前,济南的才女李清照说:“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我在山东十天,尽管春寒风劲,欺定我这南人,却是一天暖过一天,晴得十分豪爽。

愈到后来,益发明媚,虽然说不上春深似海,却几乎花香如潮了。

不,如潮也还没有,至少可以说沦纹回漾。

③专家楼外,有几树梨花,皓白似雪,却用淡绿的叶子衬托,分外显得素雅,那条巷子也就叫梨花路。

偌大的山大校园虽然还只是初春,却已经众芳争妍,令惊艳的行人应接不暇了。

桃花夭夭,冶艳如点点绛唇。

樱花串串,富丽得不留余地给丛叶。

海棠树高花繁,淡红的风姿端庄而健美,简直是硕人其颀。

④但令我一见就倾心,叹为群艳之尤的,是丁香。

这名字太美了,美得清纯而又动听,令人生起爱情的联想,“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的名句谁读了能忘记呢?丁香与豆蔻同为桃金娘家的娇女,东印度群岛中的马鲁古群岛,即因盛产这两种名媛,而有“香料群岛”的美称。

早在战国末期,中国的大臣上朝,就已用丁香解秽。

干燥的花蕾可提炼丁香油做香料,也可以入药,有暖胃消胀之功。

此花属聚伞花序,花开四瓣,辐射成长椭圆形,淡绿的叶子垂着心形,盛开时花多于叶,簇簇的繁花压低了细枝,便成串垂在梢头,简直要亲人,依人。

你怎能不停下步来,去亲她,宠她,嗅她,逗她。

⑤后来我写了《丁香》一诗,便有“叶掩芳心,花垂寂寞”之句,不但写实,也借以怀念李清照,中国最美丽的寂寞芳心。

【优化指导】2015届高三人教版语文总复习 第2部分 第2章 第4节 检测Word版含答案

【优化指导】2015届高三人教版语文总复习 第2部分 第2章 第4节 检测Word版含答案

第二部分第二章第四节古代诗歌鉴赏(一)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夜书所见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请简述诗歌的第三、四句所表现的内容。

解析:简述诗句内容(描述诗句画面)类型的题目,特别需要找准诗句的意象,这些意象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简述时就需要体现出来。

如果是景象,则把画面描述出来。

本诗的三、四句,除了景象还有人象,因此需要写出人在哪里,在做什么。

做这类题要注意的是,简述诗句内容不是直接翻译诗句,而应该以意象为核心,用自己的话去组织答案。

除了简述画面内容外,往往还需要答出这样的画面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答案:诗人发现,不远处的篱笆旁有一盏灯火,原来是孩子在深夜捉蟋蟀,这是一幅欢快而有趣的生活图景。

孩子的天真幸福反衬出了诗人对故土家园的怀念之情。

(2)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就其中的一种手法,结合相关诗句进行具体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

对诗歌表现手法的把握,需要由读懂诗歌开始,因此,要重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诗歌的类型来考查所用的表现手法。

因为不同类型的诗歌有着自己明显的艺术特色,如送别诗习惯运用借景抒情,咏史诗习惯运用对比。

这是一首即景抒情诗,这类诗也习惯运用借景抒情。

另外,如果诗歌涉及景物描写,那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也是惯用的艺术手法。

答案: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一、二句写自然环境,三、四句写生活场景。

落木萧萧,寒声阵阵,秋风秋江,传达漂泊不定、凄怆落寞之感;秉灯夜游,捉弄蟋蟀,儿童欢悦,流露出忘乎所以、得鱼忘筌之意。

一悲一喜,相互映衬,表达了抒情主人公的思乡之情。

②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萧萧风声,顽皮儿童,这些动态情景巧妙地反衬出深秋半夜的幽深寂静,更引发人们对寒凉静夜中诗人那颗愁绪难眠的苦况心灵的体味。

③悲欢对比,以欢衬悲。

一、二句写景,秋风扫落叶,长天送寒意,是悲景,传悲情;三、四句写人,深夜挑促织,明灯照篱落,是乐景,传欢情。

人教版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现代文阅读+第二章+专题二+Word版含答案.doc

人教版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现代文阅读+第二章+专题二+Word版含答案.doc

专题二真题精练——精做课标真题,把握复习方向[考点要求] 阅读和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

了解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阅读实用类文本,应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理解 B(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1)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3.鉴赏评价 D(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4.探究 F(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2015·全国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朱东润自传1896年我出生在江苏泰兴一个失业店员的家庭,早年生活艰苦,所受的教育也存在着一定的波折。

21岁我到梧州担任广西第二中学的外语教师,23岁调任南通师范学校教师。

1929年4月间,我到武汉大学担任外语讲师,从此我就成为大学教师。

那时武汉大学的文学院长是闻一多教授,他看到中文系的教师实在太复杂,总想来一些变动。

用近年的说法,这叫作掺沙子。

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

大约是1939年吧,一所内迁的大学的中文系在学年开始,出现了传记研究这一个课,其下注明本年开韩柳文。

传记文学也好,韩柳文学也不妨,但是怎么会在传记研究这个总题下面开韩柳文呢?在当时的大学里,出现的怪事不少,可是这一项多少和我的兴趣有关,这就决定了我对于传记文学献身的意图。

《四库全书总目》有传记类,指出《晏子春秋》为传之祖,《孔子三朝记》为记之祖,这是三百年前的看法,现在用不上了。

有人说《史记》《汉书》为传记之祖,这个也用不上。

高三人教版语文总复习 第2部分 第1章 第3节 备考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三人教版语文总复习 第2部分 第1章 第3节 备考Word版含答案.doc

第二部分第一章第三节一、特殊句式(一)判断句、被动句(二)省略句(一)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情感语录1.爱情合适就好,不要委屈将就,只要随意,彼此之间不要太大压力2.时间会把最正确的人带到你身边,在此之前,你要做的,是好好的照顾自己3.女人的眼泪是最无用的液体,但你让女人流泪说明你很无用4.总有一天,你会遇上那个人,陪你看日出,直到你的人生落幕5.最美的感动是我以为人去楼空的时候你依然在6.我莫名其妙的地笑了,原来只因为想到了你7.会离开的都是废品,能抢走的都是垃圾8.其实你不知道,如果可以,我愿意把整颗心都刻满你的名字9.女人谁不愿意青春永驻,但我愿意用来换一个疼我的你10.我们和好吧,我想和你拌嘴吵架,想闹小脾气,想为了你哭鼻子,我想你了11.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

其实你若真爱一个人,内心酸涩,反而会说不出话来12.生命中有一些人与我们擦肩了,却来不及遇见;遇见了,却来不及相识;相识了,却来不及熟悉,却还要是再见13.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遇见14.世上总有一颗心在期待、呼唤着另一颗心15.离开之后,我想你不要忘记一件事:不要忘记想念我。

想念我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也在想念你16.有一种缘分叫钟情,有一种感觉叫曾经拥有,有一种结局叫命中注定,有一种心痛叫绵绵无期17.冷战也好,委屈也罢,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你一句软话,一个微笑或者一个拥抱,我都能笑着原谅18.不要等到秋天,才说春风曾经吹过;不要等到分别,才说彼此曾经爱过19.从没想过,自己可以爱的这么卑微,卑微的只因为你的一句话就欣喜不已20.当我为你掉眼泪时,你有没有心疼过。

【优化指导】2015届高三人教版语文总复习 第1部分 第1章 第2节Word版含答案

【优化指导】2015届高三人教版语文总复习 第1部分 第1章 第2节Word版含答案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二节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儒家“天人合一”中的生态文明思想邵和平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生态文明不仅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哲学问题,它是人类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延续生存而开创的一个新的文明形态。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儒家“天人合一”学说是其中的代表,它是中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思想观念,也是当代生态文化建设的基础。

儒家关于天的解说,是一种生命哲学,天的根本意义是“生”,是万物和人类生命之源。

正是在充分肯定天(自然界)生命价值意义的前提下,讲究天道人伦化和人伦天道化,讲求人与自然的融合统一,和谐共处,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彰显了深厚的人文精神。

儒家认为,在自然界,天、地、人、物不是各自独立、相互对峙的系统,而是不同差异的统一,彼此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在这个统一体中,各安其位,各遂其性,各得其所。

儒家“天人合一”学说,给了我们诸多启示。

要以自然界为“本”,不能把人类凌驾于自然界之上。

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虽然天地之间“人为贵”,但不能以此强调人类中心论,把人类凌驾于自然界之上,主宰自然界。

人之所以为贵,贵就贵在人有社会性和主体性,有思虑忧患意识,而不是贵在对自然界实行为所欲为的任意宰割和索取。

否则,将会受到自然规律和法则的惩罚。

要对自然界科学地开发利用,既保护好生态环境,又可持续发展。

儒家的“天人合一”学说,并不是否定对自然界的开发利用,而是在遵循自然界为生命之源的前提下,开发利用。

如荀子强调对自然界的开发利用要“适时”而“有节”,决不能违背自然界的生命规律,乱砍、乱伐、乱采,无节制地、掠夺性地开发利用。

这些主张对于我们今天实施环境保护国策,可持续发展,仍具有借鉴启迪的意义。

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搞好生态文明建设。

高三人教版语文总复习 第2部分 第1章 第4节 备考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三人教版语文总复习 第2部分 第1章 第4节 备考Word版含答案.doc

第二部分第一章第四节巧译文言修辞的几种方法古人十分重视借助修辞传情达意。

凡含修辞之言,或互文见义酣畅淋漓,或含蓄婉转绵里藏针,或譬喻贴切生动传神……因此,要读懂文言文就要弄清文言文中这些常用的表达技巧,以便帮助我们理解文意,巧妙翻译。

(一)比喻的翻译1.明喻:仍译为明喻。

例:剽疾如猿猴。

析:可译为“像猿猴一样剽悍敏捷”。

2.暗喻:用了比喻词的,仍译为暗喻;不用比喻词的,译为明喻。

例:夫秦王有虎狼之心。

(《鸿门宴》)析:可译为“秦王有像虎狼一样的心肠”。

3.借喻:译为它所比喻的事物,即把喻体还原成本体。

例: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归园田居》)析:“尘网”比喻污浊的官场。

全句可译为“误入污浊的官场,一去就是三十年”。

(二)借代的翻译由于古今词语意义发生转变,借代应意译,译为它所代替的人或事物。

例: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指南录〉后序》)析:“北”借代“元军”。

全句可译为“考虑到元军也许还能够用言语来打动”。

(三)互文的翻译互文这种修辞手法在古代诗文中经常出现,翻译时要把两部分合二为一。

例1: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孔雀东南飞并序》)析:应合为“枝枝叶叶相覆盖,相交通”。

全句可译为“树木的枝条和叶子都互相覆盖,交叉掩映”。

例2: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阿房宫赋》)析:“朝歌夜弦”应合译为“早晨和晚上都唱歌弹琴”。

(四)对文的翻译我们了解了“对文”这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可以利用它来推求实词的词义,也可以用它来推求虚词的词义;可以由简单的词推求难以理解的词,还可以由学过的词推求未曾见过的词。

例1: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涉江》)析:根据“用”是“任用”的意思,可以推想相应位置上的“以”也是“任用”的意思。

全句可译为“忠贞之士不一定被任用,贤能的人也不一定被任用”。

例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伶官传序》)析:据“兴国”与“亡身”意义相反,可推出“逸豫”的词义应与“忧劳”相反。

高三人教版语文总复习 第2部分 第1章 第4节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三人教版语文总复习 第2部分 第1章 第4节Word版含答案.doc

第二部分第一章第四节题组一【理解并翻译文言语句】1.试翻译下面的句子,体会直译的特点。

(1)(申)甫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

(2)遂入长安观风化,隐匿名行,惧人见知。

答案:(1)申甫多次凭借他的兵法(术)拜见许多高官大臣,经常不被听从、信任。

(2)于是来到长安观察风俗民情,不露姓名行踪,害怕别人看见、认出。

2.翻译中需要意译的多是使用固定词语及修辞手法(比喻、互文、用典、借代、委婉)的地方。

翻译下面的句子,体会意译的特点。

(1)纵一苇之所如。

(2)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3)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4)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5)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解析:(1)这里的“一苇”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需要把本体翻译出来。

(2)这里用了互文手法,不能直译。

(3)“结草”是用典,要把典故意思译出。

(4)“怒发上冲冠”用了夸张手法,仍要译为夸张,前面要加上“像要”或“快要”。

(5)“无”与“鲜”构成互文,须把“鲜”意译为“没有”。

答案:(1)任凭小船随意漂荡。

(2)燕赵韩魏齐楚六国所积存的金玉珠宝。

(3)我活着应当不惜肝脑涂地,死了也要报恩。

(4)蔺相如于是捧着璧退了几步站住,背靠着柱子,愤怒得头发像要顶起帽子。

(5)既没有伯伯叔叔,也没有哥哥弟弟。

【文言断句】3.(2013·四川高考)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

(限划9处)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论语·尧曰》)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答题时要注意文言断句的方法。

断句前先要通读几遍,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大体的了解,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

答案: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参考译文】顺应百姓的要求让百姓去做对他们有益的事,这不就是施与百姓恩惠却又不必消耗任何费用吗?选择可以让百姓劳作的时间和事情让他们去做,又有谁会报怨呢?想要仁义就得到了仁义,又有什么可贪图的呢?无论人多人少,无论势力大小,君子都不敢怠慢,这不也是庄重而不傲慢吗?4.(2013·重庆高考)用斜线(/)给下面一段文言文断句。

人教版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现代文阅读+第二章+专题三+考点二+Word版含答案.doc

人教版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现代文阅读+第二章+专题三+考点二+Word版含答案.doc

考点二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分析主要表现手法和语言特色——化“个”为“类”,化“类”为“篇”“文体基本特征”主要指作为传记文体而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征。

传记文本的基本特征是真实性、文学性和概括性。

作为考点的文体基本特征大多指个体的阅读文本所体现出的特征。

它具有个体阅读文本的独有个性,也同时具有传记文本的共性。

同样,分析主要表现手法考查的是个体传记阅读文本在表现手法运用上的特点、效果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1931年,钱伟长投考清华大学,中文科目的试题是“梦游清华园”,他用这个题目作了一篇赋,得了满分,阅卷老师不能改动一个字。

同时他也考了历史,试题的要求是:写出“二十四史”的名字、作者、卷数、解释人是谁。

应考者中,只有他得了满分。

钱伟长能有远超同侪的文史功力,归功于四叔钱穆对他的熏陶。

1938年,云南蒙自,西南联大文学院在此落脚。

日本并吞中国的野心,令战争席卷中华大地。

敌我力量悬殊这一现实,使一群当时处于中国最顶层的知识人,感觉到中国可能有亡国之虞。

他们在困窘与恐惧中思考中国该何去何从。

钱穆就是其中的一员。

在好友陈梦家的鼓励和一再要求下,钱穆答应撰写一本通史。

这就是后来著名的《国史大纲》。

钱穆对自己的要求,是做一名“传统人物”,确切来说,是做一名中国传统人物。

大致来说,抗战之前,钱穆还是与主流学派保持了和而不同的状态。

日本人全面侵华的枪声响起,钱穆终于爆发,开始严厉批评新风气。

对菲薄传统风气的深忧,遍见于钱穆抗战后所著的书中。

在20世纪的学人中,我们很难看到第二个人,像他这样不厌其烦地劝人要多读中国书、要做一个中国人。

这也成了他身上一大争议点所在。

1986年6月,钱穆在素书楼结束了一生的教学生涯,媒体蜂拥而至,关注这位耆宿的告别杏坛之作。

钱穆对在场的学生说:“或许再过十年二十年,我的姓名都被人遗忘了。

现在哪人再讲梁任公?……照这样子,将无历史可讲。

……求新求变,那真是值得惊心动魄的。

”争议声中,这位老人的温厚与深忧,往往被低估。

高三人教版语文总复习 第1部分 第2章 专题1 第4节 备考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三人教版语文总复习 第1部分 第2章 专题1 第4节 备考Word版含答案.doc

第一部分第二章专题一第四节
小说表达技巧一览表
(续表)
情感语录
1.爱情合适就好,不要委屈将就,只要随意,彼此之间不要太大压力
2.时间会把最正确的人带到你身边,在此之前,你要做的,是好好的照顾自己
3.女人的眼泪是最无用的液体,但你让女人流泪说明你很无用
4.总有一天,你会遇上那个人,陪你看日出,直到你的人生落幕
5.最美的感动是我以为人去楼空的时候你依然在
6.我莫名其妙的地笑了,原来只因为想到了你
7.会离开的都是废品,能抢走的都是垃圾
8.其实你不知道,如果可以,我愿意把整颗心都刻满你的名字
9.女人谁不愿意青春永驻,但我愿意用来换一个疼我的你
10.我们和好吧,我想和你拌嘴吵架,想闹小脾气,想为了你哭鼻子,我想你了
11.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

其实你若真爱一个人,内心酸涩,反而会说不出话来
12.生命中有一些人与我们擦肩了,却来不及遇见;遇见了,却来不及相识;相识了,却来不及熟悉,却还要是再见
13.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遇见
14.世上总有一颗心在期待、呼唤着另一颗心
15.离开之后,我想你不要忘记一件事:不要忘记想念我。

想念我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也在想念你
16.有一种缘分叫钟情,有一种感觉叫曾经拥有,有一种结局叫命中注定,有一种心痛叫绵绵无期
17.冷战也好,委屈也罢,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你一句软话,一个微笑或者一个拥抱,我都能笑着原谅
18.不要等到秋天,才说春风曾经吹过;不要等到分别,才说彼此曾经爱过
19.从没想过,自己可以爱的这么卑微,卑微的只因为你的一句话就欣喜不已
20.当我为你掉眼泪时,你有没有心疼过。

高三人教版语文总复习 第2部分 第2章 第2节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三人教版语文总复习 第2部分 第2章 第2节Word版含答案.doc

第二部分第二章第二节题组一炼字1.(2014·温州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诉衷情·宝月山作[宋]仲殊①清波门外拥轻衣,杨花相送飞。

西湖又还春晚,水树乱莺啼。

闲院宇,小帘帏。

晚初归。

钟声已过,篆香②才点,月到门时。

注:①仲殊:僧人,曾住杭州宝月寺。

②篆香:又称百刻香,寺院常用其作为计时器来使用。

上阕中的“乱”字用得很有分量,请简要赏析。

答案:“乱”字在这里有热闹、热烈的意思,表现出西湖盎然的热闹景象、侬丽的暮春之景。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吴锡畴①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

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

一窗草逆濂溪老②,五亩园私涑水翁③。

无赋招魂成独啸,且排春句答春工。

注:①吴锡畴:南宋末年诗人,死后第三年南宋灭亡。

②濂溪老:周敦颐,晚年定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生。

③涑水翁:司马光,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颈联中“逆”“私”二字用得极为精妙,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其妙处。

答案:“逆”是迎接的意思,“私”是偏爱的意思。

颈联采用拟人手法,赋予绿草田园以人性人情,写出它们对其主人的亲昵之状,曲折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题组二赏句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除夜宿石头驿戴叔伦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历来为人赞赏,称其为“客中除夜之绝唱”(《诗薮》),请你说说其妙处。

答案:这两句形象地写出诗人身处异地,与家人远隔万里的难堪处境。

其中“一年将尽”“万里未归”,构成对仗,把悠远的时间性、广漠的空间感,对照并列在一起,自有一种意绪茫茫、百感交集的情思。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渔家傲朱服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

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际,和春付与东流水。

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

寄语东阳沽酒市,拼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

2020人教版高中语文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部分 专题2 第4讲 “表意不明”与“不合逻辑” Word版含答案

2020人教版高中语文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部分 专题2 第4讲 “表意不明”与“不合逻辑” Word版含答案

第4讲“表意不明”与“不合逻辑”表意不明就是句子表达的意思不清楚、不明白。

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指代不明,二是有歧义。

2.“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到底是他生活中的状态还是银幕上的形象,对象不明造成歧义。

3.此句中的“近30个”可以理解为修饰“国家和国际组织”,也可以理解为修饰“领导人”,属修饰两可造成歧义。

“今年5月9日是……周年”搭配不当,应在其后加“纪念日”。

4.句中“批评的人”概念不明确,既可以指“文章所批评的人”,也可以指“批评他这篇文章的人”。

5.“还”读“hái”,作副词,意为“仍”;读“huán”,作动词,意为“归还”。

6.停顿位置不明,造成表意不明。

“日本在野党强烈指责/财务大臣……的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这种停顿的意思是财务大臣的行为极不负责任,日本在野党对此强烈指责;“日本在野党……的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这种停顿的意思是日本在野党的行为极不负责任。

7.“和”词性不明,既可以理解为连词,句意为“他瞒着董事长和总经理两个人,自己去做某种事”;也可理解为介词,句意为“他瞒着董事长,跟总经理一起做某种事”。

[即时训练]请辨析下面句子的语病。

1.著名航天专家梁启超之子梁思礼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在70大寿刚过不久,在一个阳光照耀的正午失足跌入6米深的井里。

辨析:2.《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一书以近200个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为对象,除了从语音的正误方面作出判断外,还注重对读错的原因进行分析。

辨析:3.农业部25日表示,康菲公司提供的10亿元将用于解决河北省和辽宁省部分区县养殖生物以及渤海天然渔业资源损害赔偿、补偿问题,地方政府部门将组织做好资金发放工作。

辨析:4.上海某中学为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专门开设展台,展出了十多个学生制作的飞机模型。

辨析:5.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

辨析:6.他在床上躺了整整一天,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现在他终于想起来了。

高三人教版语文总复习 第2部分 第1章 第5节 备考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三人教版语文总复习 第2部分 第1章 第5节 备考Word版含答案.doc

第二部分第一章第五节古代文学文化常识一、称呼习惯1.王公年次纪年法:我国最早的纪年法是用王公即位的年次表示。

以“元、二、三……”为序数,至去世为止。

如:鲁僖公元年,鲁庄公十年。

此纪年法,用于秦和先秦文献中。

2.年号纪元法。

从西汉武帝建元起,以年号纪年,用“元、二、三……”为序,更换年号则重新开始。

如:元嘉元年,汉末建安中,元和十年。

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重新纪年,称作“改元”。

如:是年夏王,改景炎。

3.干支纪年法:干支,天干地支的合称。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叫十干,用以表序。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十二支,用以记时。

用十干和十二支循环相搭配组成甲子、乙丑、丙寅……癸亥,然后用甲子重新相配正好为数六十,通常叫六十花甲子,循环使用,周而复始,从东汉起采用干支纪年法。

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4.年号、干支结合纪年。

如“顺治二年乙酉四月,乾隆丁亥冬”。

四、纪时法古人纪时用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小时。

从二十三点(即夜十一点)起至夜一点配子,依次顺推,前一个时辰为初,后一个时辰为正,这样也就等于将一昼夜十二个时辰分成二十四个小时。

1.元日:农历正月初一,也叫元旦,今多称春节。

2.元夜:即上元之夜,农历正月十五,又叫元宵,是赏灯节。

3.寒食:清明前一天或前两天为寒食节。

从这一天起禁火三日,寒食过后重新起火,叫新火,习俗有乞新火、踏青、插柳等。

4.端午: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纪念屈原投江,有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

5.七夕:农历七月初七为女儿节,七夕节。

传说牛郎织女七夕相会,又有妇女“乞巧”的习俗。

6.重阳:农历九月九日。

九为阳数,日月皆逢九,故又叫重九,赏菊佳节。

7.社日:农家祭社(土地神)祈年的日子。

分春社、秋社,分别在春分秋分前后举行。

8.伏日:夏至三伏,伏日指进入初伏的那一天。

9.腊日:农历十二月初八为腊日,是古人腊祭的日子,现俗称“腊八”。

10.至日:是冬至和夏至的合称,皆为二十四节气之一。

高三人教版语文总复习 第1部分 第2章 专题2 第3节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三人教版语文总复习 第1部分 第2章 专题2 第3节Word版含答案.doc

第一部分第二章第三节一、(2014·荆州毕业班质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归于泥土耿立①泥土是乡村的娘家,乡村是泥土做的。

泥土给了乡村生命、灵魂和呼吸。

②好长时间没回家乡了,麦收时看父母,回到城里,胳膊、肩肘、脚踝都有红红的隆起的斑点,一如乡村泥土堆起的岗子。

也许这就是警示,把故乡记在皮肤上,这是泥土给的。

即使皮肤过敏也是乡村的徽章,让我对故乡充满眷顾。

你离家久了,对故乡生分了,故乡就成了一种疼痛。

正如我们的身体,某个部位不疼不痒,我们就感受不到它的存在,哪个部位不适,哪个部位就有了问题。

故乡给你皮肤的红点和瘙痒亦是如此,疼痛使你知觉故乡的存在。

故乡以另一种方式呼唤你。

③农民和庄稼都是从泥土里生出来的,庄稼是泥土给农民的礼物,农民是泥土给庄稼的礼物,他们是默契的厮守者。

有时一茬庄稼熟了,与泥土厮守的人也熟了;有时庄稼不熟,与泥土厮守的人也会熟。

几千年几万年了,有谁知道有多少茬庄稼熟透了?又有谁知道有多少人熟透了?应该说泥土是沉默的,总不会絮絮叨叨说三道四,熟了就熟了,没有那么多的文人的牵扯。

④惊蛰了,那么一个响雷陡然在泥土上喊话,泥土经不住这样大的诱惑,于是不管黑土黄土,都不再矜持,先把自己的身子软下来,让一切生灵在自己的怀里蠕动。

惊蛰了,枯了一年的野草又重返人间,那天羊的嘴突然感到了草的多汁,羊的蹄子突然感到了泥土的粘脚。

连囤里的粮食种子也知道了泥土的喊话,于是一垄一垄的种子开始告别储藏,到泥土里,像褪掉衣服洗澡。

节气到了,该释放的就释放。

⑤我曾看到父亲用手扒开泥土,看泥土的成色,有时他竟然把泥土放在嘴里尝尝咸淡。

故乡的泥土不能说每一寸都有父亲的脚印,但每一寸土地都有他注视的目光。

对泥土和节气,父亲一直敬畏,即使他老年病了。

有一次在田野里,我看到父亲用抓钩在地里敲砸土坷垃,一下一下那么专注,有时砸不开,他就蹲下,用手把那土块攥在掌心,一下一下揉搓。

太阳就在头顶,泥土被晒得白花花。

高三人教版语文总复习 第2部分 第2章 第4节 备考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三人教版语文总复习 第2部分 第2章 第4节 备考Word版含答案.doc

第二部分第二章第四节常见古诗的思想感情表解[第一组(按诗体分类)](一)咏史类(一)忧国伤时((续表)(三)情感语录1.爱情合适就好,不要委屈将就,只要随意,彼此之间不要太大压力2.时间会把最正确的人带到你身边,在此之前,你要做的,是好好的照顾自己3.女人的眼泪是最无用的液体,但你让女人流泪说明你很无用4.总有一天,你会遇上那个人,陪你看日出,直到你的人生落幕5.最美的感动是我以为人去楼空的时候你依然在6.我莫名其妙的地笑了,原来只因为想到了你7.会离开的都是废品,能抢走的都是垃圾8.其实你不知道,如果可以,我愿意把整颗心都刻满你的名字9.女人谁不愿意青春永驻,但我愿意用来换一个疼我的你10.我们和好吧,我想和你拌嘴吵架,想闹小脾气,想为了你哭鼻子,我想你了11.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

其实你若真爱一个人,内心酸涩,反而会说不出话来12.生命中有一些人与我们擦肩了,却来不及遇见;遇见了,却来不及相识;相识了,却来不及熟悉,却还要是再见13.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遇见14.世上总有一颗心在期待、呼唤着另一颗心15.离开之后,我想你不要忘记一件事:不要忘记想念我。

想念我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也在想念你16.有一种缘分叫钟情,有一种感觉叫曾经拥有,有一种结局叫命中注定,有一种心痛叫绵绵无期17.冷战也好,委屈也罢,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你一句软话,一个微笑或者一个拥抱,我都能笑着原谅18.不要等到秋天,才说春风曾经吹过;不要等到分别,才说彼此曾经爱过19.从没想过,自己可以爱的这么卑微,卑微的只因为你的一句话就欣喜不已20.当我为你掉眼泪时,你有没有心疼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第二章专题二第四节一、(2014·许昌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响水河的年轮王立光古城熊岳,城南有一河绕城而过,历史上人们称之为响水河,因为它守着这城,也被称为熊岳河。

它在辽东,西向渤海,浩浩荡荡奔流不息。

传说,那条河是望儿山母亲肩上的一条飘带,连着母亲身上的血管,儿女们依恋响水河就像依恋自己的母亲。

仿佛是一种古老的仪式,古城的人们每天清晨和傍晚,都要到响水河边去亲近,沿着繁花锦簇的甬道和垂柳拂面的河堤下到河边,掬一捧水洗把脸,或者洗洗手,作为一天的开始和结束。

响水河两岸曾发现很多古城遗址和墓葬群,大部分是汉魏时期或更早期的。

严格地说,这些古城不能称为真正的“城”,只是驻扎军队和囤积军用粮食和武器的营垒。

军队撤退,只剩下营盘,这些城堡也就废弃了。

真正发展起来的只有熊岳。

江河孕育文明。

响水河孕育的熊岳平原,土肥水美,气温适宜,降水适中,便于农耕,又提供了便捷的航运交通和生产、生活用水。

先民们在这块土地上得到了母亲河的孕育。

响水河两岸沃野,历史上曾属渤海国。

渤海国后为契丹所灭,又属“辽”。

熊岳城是辽代卢州遗址。

响水河河水清澈,碧波荡漾,绿草清新,有着柳暗花明的迷人景致,从杨运山区的老帽山出发,奔腾欢笑一路歌唱,穿过“老鳖把门”的水口,河面开阔了,歌声更加悠扬,清澈的河面倒映着夹岸的半山上的一片片果园,熟透的苹果,像一盏盏红灯笼挂了满树满坡,紫色的李子,淡黄的鸭梨,如珠的葡萄,争相夺目个个耀眼。

顺着山势从高到低,还有笔挺的针叶松,摇曳的老槐树,高大的钻天杨,一直到河岸上的垂柳……天上明净无云,阳光明亮而温暖,与古城相依相伴。

清代诗人魏燮均在《早发熊岳》中写道:“道出衫卢郡,分途趁晓行,村烟烘树色,沙路滞车声。

流水曲围郭,乱山高护城,前峰白云动,似欲酿新晴。

”真是一幅浓淡相宜的山水画卷。

前些年,我到熊岳,住在响水河的右岸。

每天清晨,我到河边散步,雾还在河面上不肯走开,河水显得那么朦胧。

许久,山边爬起一轮红日,一会儿就把萦绕在河面上的雾驱赶得无影无踪,响水河像一位刚刚苏醒的睡美人,由沉寂开始梳妆打扮,唱起了动听的歌谣。

黄昏,我曾领着女儿到河边的树林玩耍,响水河更富有诗意,柔柔的光泻下来,给河面镀上了一层华丽的金黄,清波将金黄击成碎片,光片随着河流漂淌,那么迷人,那么令人陶醉!蓦地,落日像一个烧红铜盘掉进了响水河,河面也被烧得通红,是那样柔美,女儿竟忍不住磨我领她去摸一下。

然而,我没有答应女儿的请求,响水河已经遭到严重的污染,太多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无休止的注入,使母亲河的血液充满了毒素,大量的建筑取沙造成河道坑坑洼洼,使母亲河的血管布满了瘢痕,我面对母亲河心中充满了愧疚和自责。

多年后再到响水河,午后的阳光直射,河面宽阔好似明镜,清凉的风从河面吹来拂面而过,荡漾着层层微波。

河道内修建了四道橡胶拦水坝,整个河段直到入海口成宽阔的连续水面,呈阶梯状流淌。

花岗岩砌筑的河堤和铺就的群众文化广场上矗立着各样的雕塑,摆放着鲜花盆景。

室外地板铺成的观景台和垂钓台一直延伸至河心,人们站在河中央,河水在脚下欢唱,母亲河又恢复了她的美丽和健康。

夜晚,彩灯喷泉在河中央尽展风姿,灯光交相辉映,伴随着悠扬的音乐,水柱盘旋飞舞,直冲夜幕飞散满天。

漫天星斗向河中洒下无数个倒影,似乎与河中星灯争辉。

调皮的小水珠掀起我的衣领,钻进我的脖子……我的心和母亲河一起流动。

(选自2012《人民日报》) 1.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本文叙写了作者两次探访响水河的所见所感,作者以细腻的文笔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对这条母亲河的热爱和深深的眷恋。

B.本文思路清晰,采用纵向叙述的方式,讲述着响水河的历史和今天,体现出结构的完整性和严谨性。

C.自古至今,响水河河水一直清澈见底,碧波荡漾,绿草清新,有着柳暗花明的迷人景致。

D.第⑥段中“落日像一个烧红铜盘……河面也被烧得通红”,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写出黄昏的柔美。

E.本文将写景和抒情紧密结合起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在语言运用上追求质朴平实,通俗易懂。

解析:C项“响水河河水一直清澈见底”错,由文意知道响水河河水曾经遭受过污染,经历过治理。

E项“质朴平实,通俗易懂”错,本文语言应是生动形象,文采斐然。

B项表述不全面。

本文既有纵向的叙述,也有横向的展示。

答案:选AD(A项3分,D项2分,B项1分。

答C、E不给分)★2.阅读本文后,你认为文中的响水河主要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章加以回答。

答案:文中的响水河具有历史悠久、土地肥沃、环境优美、发展迅速等特点。

在那里发现很多古城遗址和墓葬群说明历史悠久;响水河孕育滋养了整个熊岳平原,说明土地肥沃;河水清澈,碧波荡漾,柳暗花明,果园繁盛,说明环境优美;“花岗岩砌筑的河堤”和“矗立着各样的雕塑,摆放着鲜花盆景”,说明发展迅速。

3.第④段引用清代诗人魏燮均的诗句,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描绘响水河的迷人景致,勾勒出响水河浓淡相宜的山水画卷。

②充实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文采(或文化底蕴)。

③表达了作者热爱响水河的浓郁情感。

④为下文对响水河的严重污染的描写提供参照。

(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意思对即可)4.第⑥段作者说“我面对母亲河心中充满了愧疚和自责”,请你结合全文探究作者“愧疚和自责”的原因。

答案:①响水河已经遭到严重污染,作为她的儿女,我们大家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②“我”没有把母亲河保护好、治理好、养育好。

③经济的飞速发展竟以损害环境为代价,使得母亲河伤痕累累。

④“我们”在平时的生存和生活中,没有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意思对即可)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回忆雨僧先生季羡林①雨僧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十多年了。

作为他的受业弟子,我同其他弟子一样,始终在忆念着他。

②雨僧先生是一个奇特的人,身上也有不少的矛盾。

他古貌古心,同其他教授不一样,所以奇特。

他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同其他教授不一样,所以奇特。

别人写白话,写新诗;他偏写古文,写旧诗,所以奇特。

他反对白话文,但又十分推崇用白话文写成的《红楼梦》,所以矛盾。

他看似严肃、古板,但又颇有一些恋爱的浪漫史,所以矛盾。

他能同青年学生来往,但又凛然、俨然,所以矛盾。

③总之,他是一个既奇特又矛盾的人。

④我这样说,不但丝毫没有贬义,而且是充满了敬意。

雨僧先生在旧社会是一个不同流合污、特立独行的畸人,是一个真正的人。

⑤当年在清华读书的时候,我听过他几门课:“英国浪漫诗人”“中西诗之比较”等。

他讲课认真、严肃,有时候也用英文讲,议论时有警策之处。

高兴时,他也把自己新写成的旧诗印发给听课的同学,《空轩》十二首就是其中之一。

这引得编《清华周刊》的学生秀才们把他的诗译成白话,跟他开了一个不大不小而又无伤大雅的玩笑。

他一笑置之,不以为忤。

他的旧诗确有很深的造诣,同当今想附庸风雅的、写一些根本不像旧诗的“诗人”,决不能同日而语。

他的“中西诗之比较”实际上讲的就是比较文学。

当时这个名词还不像现在这样流行。

他实际上是中国比较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值得我们永远怀念的。

⑥他坦诚率真,十分怜才。

学生有一技之长,他决不掩没,对同事更是不懂得什么叫忌妒。

他在美国时,邂逅结识了陈寅恪先生。

他立即驰书国内,说:“合中西新旧各种学问而统论之,吾必以寅恪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

”也许就是这个缘故,他在清华作为西洋文学系的教授而一度兼国学研究院的主任。

⑦他当时给天津《大公报》主编一个《文学副刊》。

我们几个喜欢舞笔弄墨的青年学生,常常给副刊写点书评一类的短文,因而无形中就形成了一个小团体。

我们曾多次应邀到他那在工字厅的住处——藤影荷声之馆去做客,也曾被请到工字厅的教授们的西餐餐厅去吃饭。

这在当时教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一条看不见但感觉到的鸿沟的情况下,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至今回忆起来还感到温暖。

⑧我离开清华以后,到欧洲去住了将近十一年。

回到国内时,清华和北大刚刚从云南复原回到北平。

雨僧先生留在四川,没有回来。

其中原因,我不清楚,也没有认真去打听。

但是,我心中却有一点疑团:这难道会同他那耿直的为人有某些联系吗?是不是有人早就把他看作眼中钉了呢?在这漫长的几十年内,我只在六十年代初期,在燕东园李赋宁先生家中拜见过他,以后就再没有见过面。

⑨在“十年浩劫”中,他当然不会幸免。

听说,他受过惨无人道的折磨,挨了打,还摔断了什么地方,我对此丝毫也不感到奇怪。

以他那种奇特的特立独行的性格,他决不会投机说谎,决不会媚俗取巧,受到折磨,倒是合乎规律的。

反正知识久已不值一文钱,知识分子被视为“老九”。

在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时代,我有意不去仔细打听,不知道反而能减轻良心上的负担。

至于他有什么想法,我更是无从得知。

现在,他终于离开我们,走了。

从此人天隔离,永无相见之日了。

⑩雨僧先生这样一个奇特的人,这样一个不同流合污特立独行的人,是会受到他的朋友们和弟子们的爱戴和怀念的。

现在编集的这一本《回忆吴宓先生》就是一个充分的证明。

⑪他的弟子和朋友都对他有自己的一份怀念之情,自己的一份回忆。

这些回忆不可能完全一样,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观察事物和人物的角度和特点。

但是又不可能完全不一样。

因为回忆的毕竟是同一个人——我们敬爱的雨僧先生。

这一部回忆录就是这样一部既不一样又不不一样的汇合体。

从这个一样又不一样的汇合体中可以反照出雨僧先生整个的性格和人格。

⑫我是雨僧先生的弟子之一,在贡献上我自己那一份回忆之余,又应编者的邀请写了这一篇序。

这两件事都是我衷心愿意去做的。

也算是我献给雨僧先生的心香一瓣吧。

一九八九年三月二十二日(选自《季羡林小品》,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文章述评结合,既有对雨僧先生生平琐事的详细叙述,也有高度的评价、赞赏,二者相辅相成,自然流畅地表达了对雨僧先生的爱戴、怀念之情。

B.文章第⑤段写雨僧先生开设“英国浪漫诗人”“中西诗之比较”等几门课程,主要目的是赞颂他在中国比较文学领域的奠基作用。

C.作者认为《回忆吴宓先生》是一个饱含了弟子、朋友怀念之情的“一样又不一样的汇合体”,它能够反映雨僧先生整个的性格和人格。

D.文章⑧⑨两段的回忆包含了很多作者的听闻和主观的揣测,并没有写到自己亲见的事实,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章的真实性。

E.本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全篇详细地记述了作者在多个不同历史时期与雨僧先生交往的生活琐事,细腻动人,含蓄深沉。

解析:B项,“主要目的是赞颂他在中国比较文学领域的奠基作用”错,目的在于说明他讲课认真、严肃。

D项,“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章的真实性”错,并不影响文章的真实性,这些作者的揣测,意在表现作者对雨僧先生的为人比较了解。

E项,“全篇详细地记述了作者在多个不同历史时期与雨僧先生交往的生活琐事”,其中“详细”和“与雨僧先生交往”错,并不都是详细记述,且有些不是与雨僧先生交往的琐事,而是作者的听闻和揣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