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升级版】2017年春学期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科学出版社)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科学出版社)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科学出版社)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基础1.1 网络的概述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和分类。
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包括网络硬件和网络软件。
1.2 互联网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互联网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讲解互联网的重要性和影响。
1.3 互联网的基本概念讲解IP地址、域名、等基本概念。
让学生了解互联网的基本服务和应用。
第二章:网络通信协议2.1 通信协议的概述讲解通信协议的定义和作用。
让学生了解常见的通信协议,如TCP/IP、、FTP等。
2.2 TCP/IP协议详解讲解TCP/IP协议的层次结构、各层的作用和常见的协议。
让学生了解TCP/IP协议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2.3 网络通信的过程讲解网络通信的过程,包括数据封装、数据传输和数据解封装。
让学生了解网络通信的步骤和原理。
第三章: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3.1 网络安全的概述讲解网络安全的定义和重要性。
让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目标和威胁因素。
3.2 常见网络安全漏洞与防护措施讲解常见的网络安全漏洞,如病毒、木马、钓鱼等。
让学生了解如何防范网络安全漏洞的方法和技巧。
3.3 个人隐私保护讲解个人隐私的定义和重要性。
让学生了解如何保护个人隐私的方法和技巧。
第四章:网络应用与生活4.1 网络购物讲解网络购物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让学生了解网络购物的优势和风险。
4.2 社交媒体讲解社交媒体的定义和作用。
让学生了解社交媒体的使用规范和注意事项。
4.3 在线学习与教育讲解在线学习的定义和优势。
让学生了解如何利用在线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第五章:计算机网络的实践操作5.1 网络配置与连接讲解如何配置计算机的网络参数。
让学生了解如何连接互联网的方法和技巧。
5.2 网络工具的使用讲解如何使用网络工具,如浏览器、迅雷等。
让学生了解如何利用网络工具进行信息搜索和资源的方法和技巧。
5.3 网络故障排查与解决讲解如何排查和解决网络故障。
让学生了解网络故障的常见原因和解决方法。
七年级(下)信息技术教案全册-图文
七年级(下)信息技术教案全册-图文第一课成立编辑部一、设计思想:本册的主要任务是利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多媒体电子杂志的设计。
通过编辑部的故事、制作电子杂志、杂志的修饰和完善等三个教学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学会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的基本操作,培养整理信息、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发展创新的能力。
本课作为教材的第一单元第一课,要求学生掌握的教学知识点并不多,主要是让学生经历设计任务、了解杂志编辑部的工作流程。
首先要组织学生成立杂志社,确定刊物的主题、名称、栏目和各编辑的分工。
在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多种策略尝试,方法并不局限于书本上的例子,要鼓励同学之间多交流,多合作,着重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创造性;学会同他人交往与合作。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子杂志的一般编辑方法和编辑部的工作流程。
2.过程与方法:尝试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能够积极主动的与他人交流合作。
3.情感与价值观:增强信息意识,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构思编辑部总体框架难点:小组合作和编辑部的分工四、教学准备1.准备2~3个不同风格的电子杂志的范例。
2.在指定文件夹中放一些素材,让学生通过网上邻居将喜欢的杂志范例拷贝到自己的文件夹里。
或者提供学生一些网址,让学生通过浏览器直接查找自己喜欢的电子杂志范例。
五、教学过程1、教师要提供2~3个做好的范例,最好是风格不一致的。
让学生对电子杂志大致有个了解,但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萌发想要自己创作的愿望。
同时让学生知道做什么事都要先有思考,要有计划。
2、在构思编辑部的总体框架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6—8人),在编辑部里有哪些分工内容?为了让讨论落到实处,可以规定每组必须讨论出2~3个主题。
3、电子杂志风格的确定可以让学生单独进行思考,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当然教师需要结合范例,将风格这一较为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教案
教案:信息技术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生将能够理解和应用基本的信息技术概念,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网络和互联网等。
还将学习基本的编程和数据处理技能。
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第一单元:计算机硬件和软件1.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部分,如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等。
-教学活动:通过展示计算机的内部部件,学生们将了解到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
2.了解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和应用。
-教学活动:展示不同的软件和其用途,引导学生们了解软件是如何完成各种任务的。
3.学习如何安装和卸载软件。
-教学活动:指导学生们在计算机上安装和卸载不同的软件,让他们亲自体验。
第二单元:网络和互联网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
-教学活动:通过展示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工作原理,并实际操作设置一个小型局域网。
2.学习如何使用网络和获取信息。
-教学活动:指导学生们在互联网上特定的信息,让他们掌握有效的技巧。
3.了解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通过讨论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们了解网络安全问题,并学习如何保护个人隐私。
第三单元:编程基础1.学习基本的编程概念,如算法和变量。
-教学活动:通过实际操作编程软件,让学生们了解算法和变量的概念,并完成简单的编程任务。
2.学习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控制结构。
-教学活动:通过示范和实践,引导学生们掌握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常用的控制结构。
3.制作简单的游戏或应用程序。
-教学活动:让学生们应用所学的编程知识,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游戏或应用程序。
评估方式:-学生将在每个单元结束时进行小测验,评估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学生将完成一个小项目,在项目中应用所学的技能,并根据评估标准进行评分。
教学资源:-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展示物品。
-互联网和信息获取的案例。
-编程软件和编程练习题。
教学方案:1.学生将分为小组,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一个主题,并设计一个简单的游戏或应用程序。
2.学生们将按照单元的顺序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项目中。
七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七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全册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的发展史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从电子管计算机到集成电路计算机,再到现在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了解我国计算机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1.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介绍计算机的硬件组成部分,如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等。
介绍计算机的软件组成部分,如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
1.3 计算机的开机和关机讲解开机的步骤,包括开关机的正确方法。
讲解关机的步骤,包括正常关机和强制关机。
第二章: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2.1 操作系统的认识介绍操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介绍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和基本操作。
2.2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讲解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
讲解创建、复制、移动、删除文件和文件夹的方法。
2.3 计算机的设置和优化讲解计算机的系统设置,如屏幕分辨率、声音设置等。
讲解计算机的优化方法,如清理磁盘、优化启动项等。
第三章: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3.1 文字处理软件的认识介绍文字处理软件的概念和作用。
介绍Microsoft Word的基本操作。
3.2 文档的基本操作讲解文档的新建、打开、保存和关闭。
讲解文本的输入、编辑和格式设置。
3.3 文档的美化和打印讲解字体、字号、颜色、对齐等格式的设置。
讲解插入图片、表格、页眉页脚等元素。
讲解打印文档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四章: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4.1 电子表格软件的认识介绍电子表格软件的概念和作用。
介绍Microsoft Excel的基本操作。
4.2 工作表的基本操作讲解工作表的新建、打开、保存和关闭。
讲解单元格的选定、编辑和格式设置。
4.3 数据的录入和处理讲解数据的输入方法,如手动输入、导入外部数据等。
讲解数据的排序、筛选、汇总等处理方法。
第五章: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5.1 演示文稿软件的认识介绍演示文稿软件的概念和作用。
介绍Microsoft 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
5.2 演示文稿的制作讲解演示文稿的新建、打开、保存和关闭。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全册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开关机、使用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和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
2. 学会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进行资源管理,包括创建、复制、删除文件和文件夹等。
3. 掌握常用办公软件(如Word、Excel)的基本使用方法,进行简单的文档编辑和数据处理。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开关机的正确方法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的使用2. 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桌面环境的熟悉任务栏和开始菜单的使用文件资源管理器的操作常用的系统设置3. 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Word的基本操作(如创建、编辑、保存文档)Excel的基本操作(如创建、编辑、保存工作簿)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常用办公软件(Word、Excel)的基本使用方法2. 教学难点:Excel中公式的输入和函数的应用Word中字体和段落格式的设置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Windows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
实践法:学生在计算机上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实践,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2. 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
网络教学:利用校园网,获取更多教学资源,拓宽学生视野。
五、教学安排1. 课时:共20课时2. 教学计划:第1-4课时: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第5-8课时: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第9-12课时:Word的基本使用第13-16课时:Excel的基本使用第17-20课时:综合练习与拓展六、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出勤、纪律、参与度等。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计算机操作和实践环节中的表现,如正确开关机、熟练使用输入输出设备、合理管理文件资源等。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包括Word和Excel文档的编辑、格式设置、数据处理等。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教案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
2.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应用领域2. 常用信息技术的操作方法3. 网络资源的使用和注意事项4. 信息伦理和网络安全5. 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案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操作方法、网络资源的使用和注意事项、信息伦理和网络安全。
2. 教学难点:信息技术的操作方法、网络资源的高级应用、信息伦理和网络安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网络资源的使用和注意事项、信息伦理和网络安全。
2. 实践法:引导学生操作常用信息技术,学会网络资源的高级应用。
3. 案例分析法:分析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每人一台计算机。
2. 教学软件:教学所需的演示文稿、案例资料、操作指南等。
3. 教学工具:计算机、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六、教学进程1. 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应用领域(2课时)1.1 信息技术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及未来发展趋势2. 常用信息技术的操作方法(4课时)2.1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2.2 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2.3 表格处理软件的使用2.4 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3. 网络资源的使用和注意事项(2课时)3.1 网络浏览器的基本使用3.2 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3.3 网络资源的评估与引用4. 信息伦理和网络安全(2课时)4.1 信息伦理规范与案例分析4.2 网络安全知识与防护措施5. 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案例(4课时)5.1 教育领域的信息技术应用5.2 医疗领域的信息技术应用5.3 企业管理的信息技术应用5.4 日常生活里的信息技术应用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验学生对信息技术基本概念、应用领域、操作方法、网络资源使用和注意事项、信息伦理和网络安全的掌握程度。
科学出版社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全册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及目标要求——附科学出版社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全册教案一、理解信息技术社会的含义,体验和分析信息技术对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影响,表现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技术使用的习惯。
1.结合学习和生活经验,了解信息的概念及主要特征,讨论衡量信息社会的主要标志。
结合自身应用信息技术的经验,进一步讨论信息的价值,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表现出理性认识信息价值、敏锐,捕捉有用信息、主动获取相关信息、甄别筛选正确信息、共享交流有益信息的良好意识;进一步提高判断和使用健康信息、主动抵触不良信息的信息道德判断能力;讨论每个个体在学习共同体和社会公共知识创新中的责任,形成积极参与有益信息创作和知识创新的意识。
2.结合实例,了解常见的信息编码方式及其对信息处理的意义。
3.调查身边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了解常用信息技术的类别及其在学习、工作和科研中的前途。
4.能列举和分析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对工作、学习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并能就某个专题进行调查、研究。
二、探究和初步了解计算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能结合应用实践,总结和描述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构成,初步认识互联的概念及与单机的区别。
在具备网络的学校中,学生应熟悉局域间的常用功能。
2.了解常见硬件设备的作用及其常用的关键技术指标,比较不同指标对计算机功能的实际影响,学会根据学校、家庭或工作场所的具体要求,设计计算机软件的配置方案。
3.讨论分析操作系统在计算机中的重要性和主要功能。
4.学习或进一步熟悉资源管理器的有关功能及其相关步骤和命令(例如:格式化、恢复格式化、建立目录、搜索、设置安全和共享等)。
通过实践,加深对资源管理的认识,养成资源管理的意识。
三、利用因特网有效获取信息,支持学科学习,解决实际问题。
1.根据学习或实践需要,提高使用因特网搜索、浏览和下载信息的能力,体验超链接在网页中的作用,提高信息获取能力,学会合法、合理地使用网络工具和资源。
2.能根据学习主题或实践任务,识别网上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能讨论网络信息获取与其他信息获取的异同点。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教案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够熟练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
3.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培养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五章:Internet的基本使用1.1 了解Internet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1.2 学会使用浏览器浏览网页1.3 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1.4 学会和安装软件2. 第六章:网络通信2.1 了解电子邮件的基本概念2.2 学会使用电子邮件客户端发送和接收邮件2.3 掌握腾讯QQ等即时通讯工具的使用方法3. 第七章:博客与微博3.1 了解博客与微博的基本概念3.2 学会使用博客和微博进行信息发布与交流3.3 掌握网络社交礼仪4. 第八章:网络信息安全4.1 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概念4.2 学会使用杀毒软件进行病毒查杀4.3 掌握网络安全防护措施4.4 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5. 第九章: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5.1 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本概念5.2 学会使用常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5.3 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本操作方法三、教学方法1. 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与技能。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采用案例教学法,结合典型实例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程度、操作技能等。
2. 结果性评价: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实践作品等方式,评估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程度。
3. 综合性评价:结合学生的平时成绩、考试成绩和平时表现,进行全面评估。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七年级信息技术下》2. 教学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课件3. 网络资源:相关网站、博客、微博等4. 实践作品:学生作品示例5. 辅助工具:计算机、投影仪、音响等六、第十章:信息处理与演示文稿6.1 了解信息处理的基本概念6.2 学会使用Microsoft Word进行文档编辑6.3 掌握Microsoft 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的方法6.4 学会运用多媒体元素丰富演示文稿七、第十一章:电子表格与数据处理7.1 了解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7.2 学会使用Microsoft Excel创建和管理表格7.3 掌握Excel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7.4 学会使用公式和函数进行数据计算八、第十二章:网络资源搜索与利用8.1 了解网络资源的基本概念8.2 学会使用搜索引擎高效搜索信息8.3 掌握信息检索的方法和技巧8.4 学会评估和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九、第十三章:数字艺术与创意设计9.1 了解数字艺术的基本概念9.2 学会使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图片编辑9.3 掌握简单的计算机绘画技巧9.4 学会运用数字技术进行创意设计十、第十四章:信息技术与社会应用10.1 了解信息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10.2 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10.3 掌握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方法10.4 提高信息技术素养,适应信息化社会教学方法:1. 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与技能。
七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七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全册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件学会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操作1.2 教学内容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的组成部件:CPU、内存、硬盘、显示器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开关机、使用鼠标和键盘等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组成部件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操作1.4 教学评价课后小测验,测试学生对计算机发展历程和基本组成部件的掌握情况操作实践,检查学生对计算机基本操作的熟练程度第二章:操作系统及其应用2.1 教学目标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掌握常用应用程序的使用方法2.2 教学内容操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和基本操作常用应用程序的使用方法:记事本、画图等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常用应用程序的使用方法2.4 教学评价课后小测验,测试学生对操作系统概念和作用的掌握情况操作实践,检查学生对Windows操作系统和常用应用程序的熟练程度第三章: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3.1 教学目标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Word 2010进行文字处理掌握Word 2010的基本操作和功能3.2 教学内容文字处理软件的概念和作用Word 2010的界面和基本操作Word 2010的功能:字体设置、段落设置、插入图片等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Word 2010进行文字处理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Word 2010的基本操作和功能3.4 教学评价课后小测验,测试学生对文字处理软件概念和作用的掌握情况操作实践,检查学生对Word 2010的基本操作和功能的熟练程度第四章: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4.1 教学目标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Excel 2010进行电子表格制作掌握Excel 2010的基本操作和功能4.2 教学内容电子表格软件的概念和作用Excel 2010的界面和基本操作Excel 2010的功能:单元格操作、数据录入、公式函数等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Excel 2010进行电子表格制作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Excel 2010的基本操作和功能4.4 教学评价课后小测验,测试学生对电子表格软件概念和作用的掌握情况操作实践,检查学生对Excel 2010的基本操作和功能的熟练程度第五章: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5.1 教学目标了解演示文稿软件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PowerPoint 2010制作演示文稿掌握PowerPoint 2010的基本操作和功能5.2 教学内容演示文稿软件的概念和作用PowerPoint 2010的界面和基本操作PowerPoint 2010的功能:幻灯片制作、动画效果、切换效果等5.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演示文稿软件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PowerPoint 2010制作演示文稿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PowerPoint 2010的基本操作和功能5.4 教学评价课后小测验,测试学生对演示文稿软件概念和作用的掌握情况操作实践,检查学生对PowerPoint 2010的基本操作和功能的熟练程度第六章:计算机网络基础6.1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作用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和分类学会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搜索6.2 教学内容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作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硬件、软件、协议等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局域网、广域网、城域网等互联网的基本使用:浏览器、搜索引擎等6.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作用,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和分类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学会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搜索6.4 教学评价课后小测验,测试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概念和作用的掌握情况操作实践,检查学生对互联网基本使用的熟练程度第七章:信息安全与道德规范7.1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和防范措施掌握计算机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遵守计算机使用道德规范7.2 教学内容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和防范措施计算机安全的基本知识:密码保护、数据备份等计算机使用道德规范:尊重他人隐私、不恶意攻击等7.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和防范措施,掌握计算机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遵守计算机使用道德规范7.4 教学评价课后小测验,测试学生对计算机病毒和计算机安全的掌握情况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计算机使用道德规范方面的表现第八章:程序设计基础8.1 教学目标了解编程语言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一种简单的编程语言进行程序设计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8.2 教学内容编程语言的概念和作用一种简单的编程语言:Python等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等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编写代码、调试程序等8.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了解编程语言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一种简单的编程语言进行程序设计通过编程实践,让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8.4 教学评价课后小测验,测试学生对编程语言概念和作用的掌握情况编程实践,检查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的熟练程度第九章:算法与问题解决9.1 教学目标了解算法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算法解决问题掌握算法的基本思想和方法9.2 教学内容算法的概念和作用常见算法:排序、查找、递归等算法的基本思想:逐步求精、模块化等算法的方法:穷举法、递推法、动态规划等9.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了解算法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算法解决问题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掌握算法的基本思想和方法9.4 教学评价课后小测验,测试学生对算法概念和作用的掌握情况问题解决实践,检查学生对算法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的熟练程度第十章:综合应用与创新10.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10.2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教育、医疗、交通等创新实践项目:编程设计、网站制作、数据分析等信息素养的培养:信息检索、信息评估、信息伦理等10.3 教学方法采用项目式学习方法,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践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10.4 教学评价学生项目作品展示,评估学生在信息技术综合应用和创新实践方面的能力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评估学生在信息素养方面的表现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计算机的基本操作需要重点关注的原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基础,掌握这些操作对于后续的学习至关重要。
七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七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全册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的发展史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从电子管计算机到集成电路计算机,再到现在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了解我国计算机的发展状况,以及我国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
1.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部分,如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
了解计算机的软件组成部分,如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
1.3 计算机的启动与关闭学习计算机的启动过程,了解启动顺序以及启动过程中各个部件的作用。
学习计算机的关闭方法,了解正确关闭计算机的重要性。
第二章:操作系统及其应用2.1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了解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和作用。
了解常见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macOS等。
2.2 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学习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组成,如桌面、任务栏、开始菜单等。
学习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如打开关闭文件、调整系统设置等。
2.3 常用应用程序的使用学习Word、Excel、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
学习如何使用网络浏览器、音乐播放器等常用应用程序。
第三章:文字处理3.1 文字处理的基本概念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定义、功能和作用。
了解常见文字处理软件,如Microsoft Word、WPS Office等。
3.2 Microsoft Word的基本操作学习Microsoft Word的界面组成,如菜单栏、工具栏、编辑区等。
学习Microsoft Word的基本操作,如输入文字、编辑文本、设置字体格式等。
3.3 文字处理的高级技巧学习如何使用Microsoft Word进行排版、插入图片、创建表格等。
学习如何保存、打开和打印文档。
第四章:电子表格4.1 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定义、功能和作用。
了解常见电子表格软件,如Microsoft Excel、WPS Office等。
4.2 Microsoft Excel的基本操作学习Microsoft Excel的界面组成,如菜单栏、工具栏、工作表等。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全册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开关机、使用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和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2. 常用输入设备的使用3. 常用输出设备的使用4. 计算机的日常维护5. 信息技术与生活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的使用。
2. 教学难点:计算机的日常维护,信息技术与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2. 采用案例教学法,分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作用。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课时1. 第1-2课时:计算机的基本操作2. 第3-4课时:常用输入设备的使用3. 第5-6课时:常用输出设备的使用4. 第7-8课时:计算机的日常维护5. 第9-10课时:信息技术与生活的关系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进行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2. 学生能正确使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3. 学生了解计算机的日常维护知识。
4. 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七、教学资源1. 计算机教室,每台计算机配备键盘、鼠标和显示器。
2. 教学PPT或教案。
3. 教学视频或案例。
4. 练习题或任务单。
八、教学步骤1.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a. 讲解开关机的正确方法。
b. 演示键盘和鼠标的使用。
c. 学生实际操作,教师指导。
2. 常用输入设备的使用:a. 讲解常用输入设备的功能。
b. 演示输入设备的使用方法。
c. 学生实际操作,教师指导。
3. 常用输出设备的使用:a. 讲解常用输出设备的功能。
b. 演示输出设备的使用方法。
c. 学生实际操作,教师指导。
4. 计算机的日常维护:a. 讲解计算机的日常维护知识。
b. 学生实际操作,教师指导。
5. 信息技术与生活的关系:a. 讲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全册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理解信息的含义及特征;理解信息技术及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了解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情况。
2、能力方面: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进行辩证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信息及信息技术的理论和实际。
三、教学难点:信息技术的发展中涉及到的有关概念及其具体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该课在多媒体教室上.五、教学方法:阅读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比喻法六、教学安排:一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板书)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在初中我们学了有关信息技术的知识从现在起我们要继续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请看投影。
(师)从这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教育是多么的重要。
世纪之交,千年更迭,人类进入了以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新的时代,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
那我们看一下今天所要讲的内容:(打出投影片,此投影内容的说明如下)谈到信息技术那我们就要谈“信息”。
一、什么是信息?(点击主链接图中的相应超链接,则此片蓝底从上到下打开)1、什么是信息?A:共享信息的人越多,信息的价值就越大比如我有一个科技成果,它是以文字或语言的方式表示的,是一条信息,知道的人越多它的价值就越大。
它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或经济效益。
信息是一种资源。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共同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但信息与物质和能源不同的是物质和能源使用后减少,信息使用以后却不会减少,共享信息的人越多,信息的价值就越大,这就是信息的共享性。
B: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大家谁能举出一个信息不存在的例子(设问)。
不论你说不说话,睡不睡觉,你都给别人一个信息。
由于宇宙中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
信息是事物运的状态和方式,因此,信息是普遍存在的,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C:信息也会过时(提问)大家谁能举出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
3. 学会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查询和资源获取。
4. 培养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处理问题和完成任务。
教学内容:1. 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
3. 互联网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巧。
4. 信息技术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
2. 学会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查询和资源获取。
教学难点:1. 学会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查询和资源获取。
2. 信息技术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材:《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第一课: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1. 导入:通过讨论和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 介绍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应用场景。
3. 学生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展示各种信息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课: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1. 导入:通过展示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开机、关机、登录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2. 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外部设备。
3. 学生活动: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登录、打开软件、编辑文档等。
第三课:互联网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巧1. 导入: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互联网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 介绍互联网的基本结构和常用服务。
3. 学生活动:让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查询和资源获取,如查找资料、下载文件等。
第四课:信息技术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1. 导入:通过展示和讨论各种信息技术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介绍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3. 学生活动:让学生小组讨论和展示各种信息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教学总结:1.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成果。
2. 鼓励学生发表学习体会和个人感悟。
3. 提出进一步学习和提高的建议。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科学出版社)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科学出版社)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和分类。
2.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原理和常见网络设备。
3. 学会使用网络通信工具,如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软件。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与功能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3.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原理4. 常见网络设备及作用5. 网络通信工具的使用教学活动:1. 讲授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和分类。
2. 演示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原理和常见网络设备。
3. 指导学生使用网络通信工具进行实际操作。
课后作业:1. 复习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
2. 练习使用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软件。
第二章:信息安全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 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常用防护措施。
3. 学会使用杀毒软件和防火墙。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和传播途径2. 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3. 常用防护措施4. 杀毒软件和防火墙的使用教学活动:1. 讲授计算机病毒的概念、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 讲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常用防护措施。
3. 演示杀毒软件和防火墙的使用方法。
课后作业:1. 复习计算机病毒和网络安全的知识。
2. 练习使用杀毒软件和防火墙。
第三章:数据库基础教学目标:1. 了解数据库的概念、功能和分类。
2. 掌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操作。
3. 学会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查询和管理。
教学内容:1. 数据库的概念和功能2. 数据库的分类3.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操作4. SQL语言的基本用法教学活动:1. 讲授数据库的概念、功能和分类。
2. 演示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操作。
3. 讲解SQL语言的基本用法。
课后作业:1. 复习数据库的基础知识。
2. 练习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查询和管理。
第四章:程序设计基础教学目标:1. 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2. 掌握一种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使用方法。
3. 学会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实际问题。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教育科学出版社)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教育科学出版社)⽬录教案序号-教学内容-上课时间2-第⼀课图⽚素材的获取-2017年2⽉⽇⾄⽉⽇-第周-第1课时2(第⼀课图⽚素材的获取)2教案序号-教学内容-上课时间4-第⼀课图⽚素材的获取-2017年4⽉⽇⾄⽉⽇-第周-第2课时4(第⼀课图⽚素材的获取)4教案序号-教学内容-上课时间6-第⼆课图⽚的初步调整-2017年6⽉⽇⾄⽉⽇-第周-第1课时6(课题)6教案序号-教学内容-上课时间8-第⼆课图⽚的初步调整-2017年8⽉⽇⾄⽉⽇-第周-第2课时8(课题)8教案序号-教学内容-上课时间10-第三课利⽤Adobephotoshop⼯具处理图⽚10-2017年10⽉⽇⾄⽉⽇-第周-第1课时10(第三课利⽤Adobephotoshop⼯具处理图⽚)10教案序号-教学内容-上课时间12-第三课利⽤Adobephotoshop⼯具处理图⽚12-2017年12⽉⽇⾄⽉⽇-第周-第2课时12(第三课利⽤Adobephotoshop⼯具处理图⽚)12-第四课利⽤Adobephotoshop滤镜处理图⽚14-2017年14⽉⽇⾄⽉⽇-第周-第1课时14(第四课利⽤Adobephotoshop滤镜处理图⽚)14-第四课利⽤Adobephotoshop滤镜处理图⽚16-2017年16⽉⽇⾄⽉⽇-第周-第1课时16(第四课利⽤Adobephotoshop滤镜处理图⽚)16-第五课利⽤Adobephotoshop选区局部处理图⽚-2017年18⽉⽇⾄⽉⽇-第周-第1课时18(第五课利⽤Adobephotoshop选区局部处理图⽚)18教案序号-教学内容-上课时间20-第五课利⽤Adobephotoshop选区局部处理图⽚-2017年20⽉⽇⾄⽉⽇-第周-第2课时20(第五课利⽤Adobephotoshop选区局部处理图⽚)20教案序号-教学内容-上课时间22-第六课在Adobephotoshop中合成图像-2017年22⽉⽇⾄⽉⽇-第周-第1课时22(第六课在Adobephotoshop中合成图像)22教案序号-教学内容-上课时间24-第六课在Adobephotoshop中合成图像-2017年24⽉⽇⾄⽉⽇-第周-第课时24(第六课在Adobephotoshop中合成图像)24教案序号-教学内容-上课时间26-第七课在AdobePhotoshop中绘制图像-2017年26⽉⽇⾄⽉⽇-第周-第课时26(第七课在AdobePhotoshop中绘制图像)26教案序号-教学内容-上课时间28-第七课在AdobePhotoshop中绘制图像-2017年28⽉⽇⾄⽉⽇-第周-第课时28(第七课在AdobePhotoshop中绘制图像)28教案序号-教学内容-上课时间30-第⼋课⾳频素材的获取与加⼯-2017年30⽉⽇⾄⽉⽇-第周-第课时30(第⼋课⾳频素材的获取与加⼯)30教案序号-教学内容-上课时间32-第⼋课⾳频素材的获取与加⼯-2017年32⽉⽇⾄⽉⽇-第周-第课时32(第⼋课⾳频素材的获取与加⼯)32教案序号-教学内容-上课时间33-第九课、视频素材的获取与加⼯33-2017年33⽉⽇⾄⽉⽇-第周-第1课时33(第九课、视频素材的获取与加⼯)33教案序号-教学内容-上课时间35-第九课、视频素材的获取与加⼯35-2017年35⽉⽇⾄⽉⽇-第周-第课时35(第九课、视频素材的获取与加⼯)35教案序号-教学内容-上课时间37-第⼗课多媒体作品的规划与设计-2017年37⽉⽇⾄⽉⽇-第周-第1课时37(第⼗课多媒体作品的规划与设计)37教案序号-教学内容-上课时间38-第⼗课多媒体作品的规划与设计-2017年38⽉⽇⾄⽉⽇-第周-第2课时38(第⼗课多媒体作品的规划与设计)38教案序号-教学内容-上课时间40-第⼗⼀课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封⾯与⽬录-2017年40⽉⽇⾄⽉⽇-第周-第1课时40(第⼗⼀课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封⾯与⽬录)40教案序号-教学内容-上课时间42-第⼗⼀课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封⾯与⽬录-2017年42⽉⽇⾄⽉⽇-第周-第2课时42(第⼗⼀课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封⾯与⽬录)42教案序号-教学内容-上课时间44-第⼗⼆课让多媒体作品“动”起来-2017年44⽉⽇⾄⽉⽇-第周-第1课时44(第⼗⼆课让多媒体作品“动”起来)44教案序号-教学内容-上课时间46-第⼗⼆课让多媒体作品“动”起来-2017年46⽉⽇⾄⽉⽇-第周-第2课时46(第⼗⼆课让多媒体作品“动”起来)46教案序号-教学内容-上课时间48-第⼗三课让多媒体作品“链”起来-2017年48⽉⽇⾄⽉⽇-第周-第1课时48(第⼗三课让多媒体作品“链”起来)48教案序号-教学内容-上课时间50-第⼗三课让多媒体作品“链”起来-2017年50⽉⽇⾄⽉⽇-第周-第2课时50(第⼗三课让多媒体作品“链”起来)50教案序号-教学内容-上课时间52-第⼗四课具有试听效果的多媒体作品52-2017年52⽉⽇⾄⽉⽇-第周-第1课时52(第⼗四课具有试听效果的多媒体作品)52教案序号-教学内容-上课时间54-第⼗五课多媒体作品的分享与评价-2017年54⽉⽇⾄⽉⽇-第周-第课时54(第⼗五课多媒体作品的分享与评价)54教案序号-教学内容-上课时间-第⼀课图⽚素材的获取-2017年⽉⽇⾄⽉⽇-第周-第1课时(第⼀课图⽚素材的获取)课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一单元活动1 获取管理照片设计摘要设计者所选教材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编著的《信息技术》(科学出版社)教学学段七年级下学期教学单元第一单元家庭相册我来做活动主题活动 1 获取管理照片课时安排1课时学情分析数码相机和数码照片应该是当前比较流行的应用,但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对这些应用的接触程度是各不相同的,有些可能比较熟悉,有些则非常陌生。
对于经常接触数码产品的学生来说,在进行本次活动的时候,难度不是很大,只需稍加引导就可以;但对于根本没有接触过数码产品的学生而言,则需要加强理论知识的传授,有条件的则可以用实物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教学活动任务活动分析活动内容本节课是本书第一单元活动1的内容。
主要使用数据连接线将计算机与数码相机连接在一起,并对照片进行简单管理。
活动分2个阶段进行:⑴获取照片:将数码相机与计算机连接,并将其中的照片传输到计算机中进行浏览。
⑵管理照片:利用专门的看图软件,浏览照片,简单管理照片。
与目标重点本活动重点有:一是将数码相机中的照片传输到计算机中,让学生了解数码相机的照片传输方法;二是掌握照片的简单管理,即看图软件的使用、照片的分类等。
难点照片的分类管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⑴了解数码相机与计算机的连接方法。
⑵能将数码相机中照片传输到计算机中。
⑶会用看图软件浏览照片。
⑷会用看图软件分类管理照片。
⑸能对计算机中的图片进行批量处理。
过程与方法⑴体验数码照片的传输及整理过程。
⑵掌握利用看图软件分类批量处理照片。
情感态度价值观⑴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处理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问题。
⑵通过照片的分类和批量处理,培养分类及高效管理信息的习惯。
活动组织自主学习随机进入,引导学生在集体合作基础上进行个人探究。
协作学习以问题(任务)驱动方式,在完成本活动中,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和“诤友”方式互评的学习任务。
活动设计用演示文稿和课本中的示范案例来让学生研究信息的含义、特征以及信息处理的基本过程,激发他们参与收集信息、了解信息的兴趣。
课前教学环境硬件环境:局域网环境的计算机机房。
软件环境:教师机具备电子教室的演示环境,windows操作系统,看准备图软件ACDSee Pro。
资源课件、案例库说明:课件是教学过程衔接的支撑点,案例库是为教学和学生需要服务的。
情境创设情境类型真实情境、虚拟情境。
情境设计⑴通过对电子相册作品的欣赏,唤起学生对电子相册制作的渴望和向往。
⑵激发情感,引入新课。
教学过程步骤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图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预习课本内容,有条件的学生熟悉数码相机的使用。
2、为从未使用过数码产品的学生提供条件,让他们了解数码相机的功能及使用方法。
3、收集资料,制作课件。
4、课前运行电子相册软件,保证顺利上课。
1、预习课本。
2、熟悉数码相机的使用。
1、培养学生熟悉信息工具的使用,为新课做好知识储备。
2、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对信息工具使用的基础。
情境导1、语言导入:许多同学家有值得珍藏的照片,把这些照片装入相册,在闲暇时欣赏一番,一定很有意思!如果欣赏听讲通过对电子相册作品的欣赏,唤起学生对电子相册制作的入把这些照片制作成电子相册,不仅图、文、声并茂,而且便于保存与欣赏。
[演示]播放电子相册视频文件制作电子相册,首先要用数码相机拍摄,再把照片存放到电脑中,大家知道,照片是如何保存到电脑中的吗?2、随着我们的生活水平逐步的提高,数码相机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与便捷:用它可以随心所欲地拍摄照片,不满意的照片可以随时删除,不会担心浪费了胶卷。
还可以直接将照片传输到计算机中。
[演示]最新流行的数码相机信息思考欣赏渴望和向往。
了解数码相机的特点及功能。
激发情感,引入新课。
示范操作1、连接数码相机与计算机。
[演示]USB数据线的使用2、将相机中的照片传输复制到计算机中。
3、启动ACDSee软件,浏览照片。
P5知识库:照片分辨率和像素知识,存储卡的种类。
[演示]Press Here 浏览数码照片听讲了解回答让学生了解学习内容和活动任务操作提供数码相机和计算机连接的实物展示,照片素材,提示看图软件的使用。
练习看图软件明确学习内容和任务了解连接方法指导示范操作照片传输到计算机中,不进行整理就会很杂乱,数量多的话就不好查找。
如何利用图像管理软件进行简单而有效地管理呢?本节课我们来学习[演示主题]获取管理照片1、[演示]利用ACDSee建立分类文件夹。
强调:文件夹分类的规则。
2、[演示]分类移动文件3、[演示]在ACDSee中进行批量重命名操作。
拓展:其他批量命令的使用。
听讲了解回答难点:注意强调分类管理的重要性明确学习内容和活动任务明确文件分类管理的意义、作用渗透德育教育之处。
自我探究1、提供照片素材,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则对照片进行分类管理。
如:日期、活动主题、地点等。
2、提供制作电子相册的照片素材标准,如:大小、格式、名称等,要求按照标准进行照片的批量处理。
1、按要求建立的分类文件夹管理照片。
2、按照老师的标准,批量处理电子相册照片。
根据教师的示范操作的方法,灵活运用。
培养学生分类管理照片的习惯。
总结提升1、指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知识,提出问题。
2、指导学生挑选为电子相册准备的照片素材。
3、指导学生回顾本活动的内容,填写“活动评价”表。
1、回顾本课内容,回答问题。
2、明确素材标准,挑选素材。
3、对所掌握的知识进行自我评价。
1、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评价交流1、组织学生展示和评价各自确定的分类目录。
2、进行学生互评,教师适当点评。
1、利用发言的形式,阐述各自的分类理由。
2、评价各自照片处理结果。
掌握知识、形成标准。
回顾反思学生对照片的管理很感兴趣,不少学生自带了MP3之类的存储设备,暂存了许多家庭或个人的照片,并能按照教学步骤对此进行整理、分类管理。
出现需要处理的事情:1、一部分学生在分类保存自己的照片时,往往忽视文件夹分类规则;2、学生保存的照片如何保护不被后来上机的学生误操作或删除;3、少数学生的存储设备带有病毒(经查为“文件夹病毒”),学生机如何查找与处理;4、对学生进行知识产权知识(肖像权)或法律知识的教育与实际教学间的矛盾应如何处理。
附板书:获取管理照片一、获取照片二、管理照片第一单元活动2 美化数码照片设计摘要设计者所选教材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编著的《信息技术》(科学出版社)教学学段七年级学期教学单元第一单元活动主题活动2美化数码照片课时安排2课时学情分析本活动涉及到一个新的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是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因此均可视为零起点。
要想完成活动目标,不仅需要教师详细介绍软件的特点,还要注意学生的理解情况。
当然,在这一部分学生的起点是相同的,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也较好把握。
教学活动分活动内本活动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图像处理软件,对照片进行修复、美化,通过对照片的处理,形成对照片的审美判断,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能根据数码照片的具体情况,活动任务与目标析容进行简单处理和修饰。
为此,本活动分2个阶段完成:1、简单处理照片:对照片进行旋转、裁剪等简单处理,并对问题照片进行曝光和色调调整。
2、增强照片特效:根据实际效果,对照片进行去红眼、去噪、锐化等特性处理。
重点熟悉Photoshop中工具的使用。
难点将照片修复到何种程度才是最合适的。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⑴熟悉Photoshop软件界面及基本工具的使用。
⑵利用Photoshop的调整工具简单处理照片。
⑶利用Photoshop的修复工具修复照片,使照片更美观。
⑷理解并合理使用Photoshop中的滤镜。
过程与方法⑴掌握照片处理的基本方法。
⑵了解Photoshop软件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⑶进一步加工美化照片。
情感态度价值观⑴欣赏修复完成的照片,提高合理利用软件能力和审美意识,培养自我评价意识。
⑵培养学生利用合适信息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组织自主学习随机进入,引导学生在集体合作基础上进行个人探究。
协作学习以问题(任务)驱动方式,在完成本活动中,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和“诤友”方式互评的学习任务。
活动设计说明要选择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而不是其他软件来完成活动。
课前准备教学环境Photoshop软件资源说明:课件是教学过程衔接的支撑点,案例库是为教学和学生需要服务的。
情境创设情境类型情境设计以实物对比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
教学过程步骤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图课前准备1、有条件的学生将数码相机或数码照片带来。
2、收集资料制作课件。
3、将学习素材分发到学生机中供学生调用。
1、预习课本2、自带数码产品激发兴趣情境导【导入】数码照片与传统照片一样,我们在拍摄时肯定存在失误的问题,并不都是尽如人意,如曝光不足、照片歪斜、听讲思考观看以实物对比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入出现杂乱场面等,影响了观感。
【提问】我们如何将不满意的照片调整得更完美?【提示】利用专门的图像处理软件对此进行修饰处理。
【实物展示】(展示几幅对比照片)(展示课件)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
新知探究(一)【导入】如果我们对照片效果要求不是太高,可以对照片进行简单处理比如进行旋转、裁剪、调节对比度、亮度和曝光等。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简单处理照片。
(展示课件)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图片处理软件Photoshop,请大家看P17“知识库”中Photoshop工具箱,了解各工具功能。
(重点内容,不了解工具的使用会导致后面操作上的麻烦)【示范操作】(展示课件)Click Here(强调工具的使用方法,至于达到何种效果,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自己体会)【巡视指导】(对操作上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对能较好完成任务的学生进行鼓励,并要阅读“知识库”观看示范操作领会课本知识内容,为下一步拓展所学做准备。
求他们给予其他同学以指导,共同进步)动手操作【任务】鼓励学有能力的学生,激励他们进行自我创新操作,完成“创新园”内容。
根据课本“加工坊”进行操作1.旋转裁切照片2.调节照片色彩3.滤镜调整照片学以致用小结1、你觉得有哪些难点需要帮助解决?2、你觉得对照片进行哪些操作?自行小结回顾反思新知探究(二)【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简单处理照片技术,如果数码照片的拍摄问题较明显如红眼、数码噪声、模糊等直接影响照片效果,我们可以对照片进行怎样的操作处理呢?(增强特效处理解决)【提示】先了解“剖析室”和P24“知识库”。
(可以调整一下班级学生上机座次,成立帮扶小组)听讲阅读老师指定内容观看了解理解创新操作让学生领会课本知识的同时,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大胆实践,消化吸收所学。
德育教育之这节课我们学习如何增强照片特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