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整理第一课 《蒹葭》导学案.doc

合集下载

九年级蒹葭导学案

九年级蒹葭导学案

九年级蒹葭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全诗。

3、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体会诗人追寻爱情的执着与怅惘。

4、学习诗歌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品味诗歌的语言特色。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情感。

(2)掌握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体会其艺术效果。

2、难点(1)对诗歌意境的想象和理解。

(2)诗歌中“伊人”形象的理解和把握。

三、知识链接1、《诗经》简介《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 305 篇。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是各地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分为“大雅”和“小雅”;“颂”是祭祀乐歌。

《诗经》的表现手法主要有“赋”“比”“兴”三种。

“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比”是比喻;“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2、背景介绍《蒹葭》出自《诗经·秦风》,是一首情歌。

关于这首诗的具体背景,已无从考证,但大致可以推测为是当时的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的表达。

四、朗读指导1、听录音范读,注意字音、节奏和语气。

2、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4、学生分组朗读,互相评价,教师进行指导。

五、诗歌解读1、字词释义蒹葭(jiān jiā):芦苇。

苍苍:茂盛的样子。

伊人:那人,指所爱的人。

溯洄(sù huí):逆流而上。

溯游:顺流而下。

晞(xī):干。

湄(méi):岸边,水与草交接的地方。

跻(jī):(路)高而陡。

坻(chí):水中的高地。

采采:茂盛鲜明的样子。

已:止,这里的意思是“干,变干”。

涘(sì):水边。

右:向右拐弯,这里是(道路)弯曲的意思。

沚(zhǐ):水中的小块陆地。

2、诗歌翻译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

九年级语文下册《蒹葭》导学案【DOC范文整理】

九年级语文下册《蒹葭》导学案【DOC范文整理】

九年级语文下册《蒹葭》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音韵美和意境美。

揣摩重章叠句的妙处,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感悟伊人的丰富意蕴,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二、导学案
关于作品
诗经是我国,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首,又称,按内容分、、三类,运用的表现手法是、、、、、合起来称为为诗经的六义。

.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意思
蒹葭苍苍白露未已道阻且右道阻且跻
蒹葭萋萋溯游从之溯洄从之在水之湄
蒹葭采采白露未晞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
.感受诗韵
).本诗各个章节押的是什么韵?各个小节的韵脚有哪些字?.本诗在形式上有怎样的一个特点?读起来有一种怎样的感觉?4.品味诗境
).我读“”一句,有一种“”感觉。

).我读“”一句联想到“”的画面,
品味诗情
).我从“”一句体会到一种“”的感情,2).我“”几句中感受到文中主人公的“”的感情。

探求诗义
伊人究竟有哪些丰富的意蕴呢?写下来。

《蒹葭导学案》

《蒹葭导学案》

《蒹葭》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蒹葭》的作者、背景和创作时代;2. 理解《蒹葭》的主题和意境;3. 分析《蒹葭》的诗歌结构和修辞手法;4. 掌握《蒹葭》的诗意表达和情感内涵。

二、课前准备1. 阅读《蒹葭》全文,了解诗歌内容;2. 复习古代诗歌的基本知识,包括韵律、格律等;3. 准备笔记本和笔,用于记录重点内容。

三、导学内容1. 作者背景:《蒹葭》是中国古代诗人佚名的诗作,出自《诗经》中的《国风》部分。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记录了周朝早期各国的风土人情和社会风貌。

2. 主题和意境:《蒹葭》以蒹葭(一种竹子)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时光和逝去的爱情的思念之情。

诗中的“蒹葭”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爱情的消逝,衬着了一种凄凉的氛围。

3. 结构和修辞手法:《蒹葭》是一首四言诗,每句四个字,共有四句。

整首诗以平仄和韵律相间,表现了古代诗歌的漂亮和工整。

修辞手法方面,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4. 诗意表达和情感内涵:《蒹葭》通过对蒹葭的描绘和对逝去时光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爱情的伤感和依恋。

诗中的情感真挚感人,引起读者共鸣,体现了古代诗歌的深邃和内涵。

四、教室讨论1. 请同砚们谈谈对《蒹葭》的理解和感受;2. 同砚们可以分享自己对逝去时光和逝去爱情的看法;3. 一起分析《蒹葭》的诗歌结构和修辞手法,探讨诗歌的表现力和意蕴。

五、课后作业1. 写一篇读后感,谈谈你对《蒹葭》的理解和感受;2. 选择一首古代诗歌,分析其主题、意境和表现手法;3. 背诵《蒹葭》,体会古代诗歌的韵律和美感。

六、延伸阅读1. 阅读《诗经》中的其他篇目,了解古代诗歌的多样性和魅力;2. 深入钻研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提升对古代文学的认识和理解。

七、小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对《蒹葭》这首古代诗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体会到了古代诗歌的美感和情感表达。

希望同砚们能够继续深入进修古代文学,感受其中的魅力和内涵。

八年级语文下册《蒹葭》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蒹葭》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蒹葭》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蒹葭》主题的多义性和主题升华的意义2、掌握《蒹葭》的艺术特色3、理解《蒹葭》中“兴”的表现手法和重章叠句的写法及作用【学习重、难点】:重点:了解《蒹葭》主题的多义性;培养和提高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难点:理解《蒹葭》中“兴”的表现手法和重章叠句的写法及作用【知识链接】:、《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集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现存305篇(又称诗三百)。

到了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大量乐谱失传,仅存的诗歌则编入《诗经》。

先秦称为《诗》或《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可分“风雅颂“三个部分。

其中”风“是指个地方的民间歌谣,”雅“大部分是贵族的宫廷正乐,”颂“是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曲歌辞。

《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其中”赋“是直接铺陈叙事;”比“就是比喻;”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

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艺“。

2、《蒹葭》属于秦风。

周孝王时,秦之先祖非子受封于秦谷(今甘肃天水)。

平王东迁时,秦襄公因出兵护送有功,又得到了岐山以西的大片封地。

后来秦逐渐东徙,都于雍(今陕西兴平)。

秦地包括现在陕西关中到甘肃东南部一带。

秦风共十篇,大都是东周时代这个区域的民歌。

3、蒹葭者,芦苇也,飘零之物,随风而荡,却止于其根,若飘若止,若有若无。

思绪无限,恍惚飘摇,而牵挂于根。

根者,情也。

相思莫不如是。

露者为物,瞬息消亡。

霜者,露所凝也。

求佳人而不可得,于是相思益甚,其情益坚。

故曰“未睎“”未已“。

虽不可得而情不散,故终受其苦。

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此相思之最苦也!【学法指导】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学习流程】一、与诗人邂逅——大声的朗读、听过朗读录音,大家仔细练读并为我划分节奏吧!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导学案2、这首诗的韵律、节奏体现在哪里呢?请大家根据下列老师的提示想一想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道阻且长;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睎;道阻且跻;白露未已;在水之涘《蒹葭》导学案j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道阻且长;蒹葭萋萋白露未睎;k道阻且跻;白露未已;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苍苍、萋萋、采采多次出现“溯洄从之溯游从之”“道阻……”还有“宛在水中……”同学们你发现老师找出的这四类句子每一类都有什么共同点了吗?二、与诗人研讨——用心的赏读请同学们再读《蒹葭》,同时在脑海中再现主人公鲜明生动的形象,并结合诗歌谈一谈诗中的“痴情者”你欣赏他哪一点?三、类文赏析“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第一课蒹葭导学案

第一课蒹葭导学案

第一课《蒹葭》教学案学习目标:1、熟背《蒹葭》,了解重章叠唱特点,体会写景对情感表达及主题深化的作用。

2、探讨诗歌中“伊人”形象及写法,今天赋予其怎样新意。

学习重难点:3、体会写景对情感表达及主题深化的作用。

4、探讨诗歌中“伊人”形象及写法,今天赋予其怎样新意。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导读1、读出诗的感情,写出韵脚字2、抄写生字并注音3、把诗中重点词语的解释汇总,写在下面。

4、诗歌写的是哪个季节的内容呢依据是什么5、能否看出是一天中哪个时间呢写出理由。

6、诗歌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所写景物分别有什么变化写景有什么作用7、伊人位置有何变化主人公追求到伊人吗当时心情如何8、诗歌分几部分有什么特点每部分开头用什么写法二、课上导学交流1、对于主人公来说惊喜只是暂时的,失望怅惘痛苦却是绵长的,那萧瑟的秋境正是主人公这种心绪的外化,这叫什么写法2、你感觉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依据是什么3、让主人公千辛万苦执著追求的伊人一定是美丽的,然而诗歌没有直接描写,我们却感觉出来了,这叫什么写法4、“伊人”是美丽的,然而这种美又是朦胧的,在主人公的视线中若隐若现,时有时无,似水中月,雾中花,这种美是怎样产生的呢5、这是作为爱情诗我们所理解的“伊人”形象,实际上“伊人”的内涵可以有更为丰富的理解:人生中有许多美好的东西是我们执著追寻和向往的,你能举个例子吗三、背诵竞技四、课堂检测见练习册五、拓展、同学们结合自己对本诗的理解,也采用泰戈尔诗的形式仿写几句。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和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㈠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㈡世界上最美的距离不是——————不是生和死而是——————而是————————————————————————六、学习反思。

《蒹葭》导学案

《蒹葭》导学案

《蒹葭》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巩固《诗经》的基本常识,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并默写全诗。

2、理解这首诗的主要内容,了解诗中运用的反复和赋、比、兴等创作手法。

教学重点: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并默写全诗。

预习内容:(机会只垂青于有准备的人。


1、回忆并默写《诗经》的常识。

2、朗读诗歌,完成下列的字音、字形题。

Jiān jiā ( ) sù huí ( ) qī qī( ) 未xī( ) 在水之
méi( ) 道阻且jī( ) 水中chí( ) 在水之sì( ) 水中zhǐ( ) 3、反复朗读,直至成诵。

学习过程:(以课堂为平台,提升自己吧。


任务一:巩固基础、诵读课文。

1、小组内一分钟相互订正、巩固“预习的1、2小题”。

2、默写文学常识,组内交换批阅、纠错。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收录了从到时期的诗歌篇,当时称为,也称,到了汉代被尊为家经典,才定为《诗经。

》它分为三个部分、、。

风又叫,和屈原里的并称为“风骚”。

《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

3、以小组为单位听写字词,交换批改。

4、以小组为单位抽查背诵,主动展示着者在原有基础上额外加1分。

任务二:感知内容。

1、本诗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2、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结合具体句子分析。

3、试体会本诗中重章叠韵的句子。

4、诗中哪些诗句表现了诗人渴慕伊人,但求之不得的苦闷?
任务三:准备3分钟,重点识记字形,默写这首诗。

作业:做完本课的专练。

《蒹葭》导学案

《蒹葭》导学案

25 蒹葭【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

2. 学习《蒹葭》,掌握重章叠句的形式特点,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

过程与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重点:1、引导学生分析《蒹葭》中的人物形象及领会比、兴的艺术表达手法的妙处。

2、把握《蒹葭》中的重章复唱的特点。

难点:品味诗歌的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

【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有人会唱《在水一方》这首歌吗?它是早些年一首电视连续剧的插曲,根据《蒹葭》改编而成,改编者是台湾作家琼瑶,可见诗经对后世文学创作有很大影响。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

二、作品简介:《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

《诗经》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宋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

《诗经》共 305 篇。

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共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对我国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发展有着深广的影响。

诗歌的形式,多数为隔句用韵,并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三、预习检测:(1)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有_ _篇,包括_ _ 、_ _、_ _三部分。

(2)《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

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的艺术手法。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配乐朗读课文,体味感情。

2、读后用富有诗情画意的语言描述情境。

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

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日。

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还有其他的理解),踯躅水畔,他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

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

“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

《蒹葭》学案

《蒹葭》学案

《蒹葭》学案《诗经》两首——《蒹葭》学习目标:1.通过朗读和借助关键词体味诗歌韵律美、朦胧美和情感美。

2.初步了解《诗经》的特点,学会从多种角度分析诗歌的主旨。

3. 通过朗读品味,体会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执着追求理想永不放弃的精神。

一、自主学习1、给下列字词注音溯洄()坻()湄()跻()坻()涘()2、填空题。

(1)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有篇,分为、、三部分。

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的艺术手法。

合称为”六义”。

(2)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

(3)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这两句就是佐证。

二、问题探究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2、景物描写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3、《蒹葭》这首诗的语言有什么特点?4、《蒹葭》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请找出本诗中变换的词语,并分析其作用。

5、本诗在艺术表达上注意了动静结合,试加以说明。

三、拓展练习1.《蒹葭》选自,诗歌抒发了一种的思想感情。

2.体现诗的全部旨意,且起到联上启下作用的诗句是“,”。

3.《蒹葭》中于浓浓的秋凉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句子是:,,,。

4.每章的后四句都具体写主人公执着的追求爱情,“溯洄”二字写寻找意中人逆流而上的情景,突出了,“溯游”二字写顺流而下寻找意中人的情景,突出可望而不可即,表达了主人公的心情。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

B.《蒹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雌》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

C.《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

D.《关雎》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周南》。

6. 将《蒹葭》工整抄写在下面,并在旁边写下你的学习收获。

《蒹葭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

《蒹葭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

《蒹葭》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并诵读《蒹葭》,掌握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一、导入让学生观看一段古代中国传统乐器演奏视频,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兴趣。

引入《蒹葭》这首诗,让学生了解它的作者、写作背景等。

二、导学1. 学习识别生字:指导学生查找并理解《蒹葭》中生字的意思,包括“蒹葭”、“悲欢离合”的意思。

2. 诗歌鉴赏:让学生读诗并尝试理解其中的意境,探究作者通过怎样的语言表达达到了怎样的效果。

3. 诗歌朗诵: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或小组朗诵,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增强他们对诗歌的感知和理解。

三、拓展活动1. 创作活动:鼓励学生模仿《蒹葭》的体裁和风格,创作自己的诗歌作品。

2.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他们对诗歌的感受和理解,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 联想延伸:引导学生联想《蒹葭》与其他诗歌或文学作品之间的联系,拓展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学的认识。

四、课堂总结通过复习《蒹葭》的内容和朗诵,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学的热爱和理解,强化他们对诗歌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五、课后作业1. 背诵《蒹葭》:要求学生背诵全文,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体验。

2. 朗诵《蒹葭》:让学生在家庭中朗诵《蒹葭》,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3. 撰写感想:要求学生就课堂学习的内容,写下自己的感想和体会,促进对诗歌的深入思考和探究。

本节课的目标是通过学习《蒹葭》,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兴趣和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和文学素养。

希望学生在课后能够继续热爱并深入学习中国传统文学,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与审美情趣。

愿大家在文学的海洋中尽情享受,感受到诗歌的美丽与魅力!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蒹葭》这首古文诗的作者、创作背景和主题。

2. 理解《蒹葭》的内容和意境,领会其中蕴含的哲理和情感。

3. 分析《蒹葭》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艺术手法,感受其文学之美。

导学内容:一、《蒹葭》的作者、背景和主题《蒹葭》是出自《诗经》中的一篇古文诗,作者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佚名。

蒹葭导学案

蒹葭导学案

蒹葭导学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蒹葭》导学案研究目标】1、感受诗歌朦胧凄清的意境;2、理解“水”、“伊人”等意象。

课前导学】1、《诗经》题解:《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它产生的年代大约上起西周初年,下至春秋中叶,历时500多年。

《诗经》在___时称为“诗”,因共有305篇,又称“诗三百”;到了汉代,将___所整理过的书称为“经”,才确定《诗经》的名称。

___以后,汉时保存研究《诗经》的有四家:___申培的___,齐人辕固的___,燕人___的___(现存《韩诗外传》),这三家诗都先后失传;我们现在所读的《诗经》,是___、___传下来的。

___作《毛诗故训传》,所以后人又称《诗经》为“毛诗”。

2、“风”、“雅”、“颂”:《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称15国风,大多是民间歌谣,共160篇;“雅”分大雅31篇和___74篇,是宫廷乐曲歌词,属正统音乐;“颂”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3、“赋”、“比”、“兴”:《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类。

比、兴是《诗经》首创的修辞形式。

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对后代诗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实际上是中国诗歌的源头。

本诗选自《诗经·秦风》。

自主研究】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标记出重点字词。

2、结合以前所学,借助课下注释,为下列加点字词注音并解释。

1)溯洄从之(sù wō cóng zhī):顺着水流而去。

2)白露未晞(bái lù wèi xī):___还没有消失,指时间为秋季。

3)在水之湄(méi)(méi):在水边。

4)道阻且跻(jī)(zhǔ):路途遥远而且难行。

5)宛在水中坻(dǐ)(dǐ):在水中的小岛。

6)在水之涘(sī)(sī):在水边的小路。

7)宛在水中沚(zhǐ)(zhǐ):在水中的小洲。

《蒹葭》学案设计

《蒹葭》学案设计

《蒹葭》学案设计课题《蒹葭》I学校一中设计anqier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把握诗歌内容和纯洁真挚健康的情感,在此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的朗诵全诗。

2、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3、把握“追求者”和“伊人”的形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自主合作探究点拔引导品味赏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歌纯洁真挚健康的情感。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学案重点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把握“追求者”和“伊人”的形象。

学案难点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课时一课时学案准备多媒体学案流程目的㈠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导语: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古典诗歌灿若星河,佳篇如林,大家知道诗歌的源头是哪吗?是《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是人类文明的源头清水,它开阔,丰盈,简单,洁净。

你看,那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秋水之畔晓雾朦胧中,痴情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

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诗经》,走进《蒹葭》,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㈡感知朗读,理解内容老师范读;2学生练读;3齐读;4指名朗读;5同桌合作,结合注释弄清诗歌大意,不明白的地方做标记,一会提出共同解决;共同释疑:可能的问题①所谓:所说的,所思念的②白露为霜:白露变成霜哪位同学能概括诗歌内容?一个男子强烈思念心上人,苦苦追寻而不得的失望、惆怅的心理。

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诗歌内容㈢赏析景物,感受意境诗歌写的是哪个季节的内容呢?依据是什么?教师准备:秋季而且是深秋。

白露为霜。

俗语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

曹丕《燕歌行》中也说: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秋天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呢?秋天是一个令人感伤的季节。

仿句说如:秋天是一个萧瑟肃杀的季节。

秋天是一个思念的季节。

秋天是一个凄凉的季节。

……小结:自古以来,在多情人眼中,秋景肃杀,最为伤悲。

自古逢秋悲寂寥,它凄美而令人感伤。

八年级语文下册《蒹葭》导学案和参考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蒹葭》导学案和参考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蒹葭》导学案和参考答案学习目标:1、复习《诗经》的相关文学常识。

2、反复诵读诗歌,赏析诗歌的美,把握诗歌蕴含的美好情感。

3、背诵诗歌。

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被儒家奉为经典,相传为孔子所编定。

原本只称《诗》,后世才称为《诗经》。

现存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大多皆是西周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

《风》共160篇,大都是民间歌谣;《雅》共105篇,又分为“大雅”“小雅”;《颂》共40篇,主要是祭祀用的乐歌。

它们从各个反面表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对于周人的建国经过、周初的经济制度和生产情况,某些重大的政治历史事件,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对于人民所遭受的痛苦、西周后期以及春秋的政治混乱局面、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行为,尤有深刻的揭露。

赋:“铺陈其事”——叙事比:“以彼物比此物”——比喻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环境描写,渲染烘托气氛。

《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淑清效果。

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

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

“以少总多,情貌无遗”。

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二、文题解说《蒹葭》选自十五《国风》的《秦风》,属秦国民歌。

“秦风”多言车马田猎,粗犷质朴,而本诗却神韵缥缈,引人遐想,也是一首优美的怀人诗作。

蒹葭的意思是“芦苇”,皆生于水边。

三、字词学习为下列划线字注音:蒹葭()溯洄()从之道阻且跻()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白露未晞()在水之湄()在水之涘()四、疏通文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苍苍:伊人:溯洄:阻:溯游:宛: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引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导学案(教师版)

蒹葭导学案(教师版)

《兼葭》导学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诗经》相关文学常识;熟读成诵。

2•能力目标: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把握“伊人”的形象。

3.情感目标:体味诗歌的音韵美、画面美、人性美、主题美,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感受诗歌画面美。

2•把握主人公形象,感受诗歌人性美。

【教学难点】感受诗歌音韵美、主题美。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课时】1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课前可播放秋水边芦苇画面配《在水一方》音乐)教师导入: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古典诗歌灿若星河,佳篇如林,大家知道诗歌的源头是什么吗?是《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记录。

这节课我们走进《兼葭》,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吟唱,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的辉煌。

(二)指导学习《诗经》有关文学常识(引导参照课后思考第二题,没有的内容教师补充。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的诗歌篇,又称“ 诗”或“ 诗三百”。

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合称《诗经》“ 六义”。

其中“国风”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

《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多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

(三)自由朗读全诗,感受音韵美(此环节先调动学生发现本诗的形式特点,然后教师就此略加点拨、总结)1.学生自由朗读;指名学生朗读。

2 .音韵美体现(1)大都是四言的语句形式,朗读时采用“二/二”拍,读起来整齐,节奏感强;(2)作品押“ ing ”“i ”“i ”韵:;(3)重章叠句,叠句如:苍苍、萋萋、采采;(四)赏读课文,感受画面美1 •小组讨论问题①诗歌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生活?又写的是一天中的哪个时间呢?写出判断的依据。

秋季(深秋)。

清晨。

依据:白露为霜、白露未唏、白露未已。

②你认为诗中描写的这个季节通常应给人什么样的感受呢?秋天是一个令人感伤的季节;秋天是一个萧瑟肃杀的季节;秋天是一个思念的季节; 秋天是一个凄凉的季节……③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请按下边的示例写出。

《蒹葭》教案1(可编辑修改word版)

《蒹葭》教案1(可编辑修改word版)
的乐曲中去感受这首诗优美的意境吧!
乐。
4.小组合作,讨论诗歌内容及描绘的意象,再由小组推荐个别朗读,其余小组点评。
5.学生分部读(女生读每节的第1.2句,男生读每节诗的第3.4句),读出美感。
四、体会诗歌情感美
1.这位伊人这么美,值得这位追求者上下求索,确实很美。诗人为什么不把这种美直接地写到诗歌里面呢?(诗中的景物描写对抒情主人公有什么作用?)
3.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其余学生
边听边想象,看看脑海中会有怎样的画 面?然后点评,你认为他(她)的哪一句
1.自读课文,弄清诗歌的读音及节奏。
2.根据自己的理解读这首诗。
3.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具适合作为这首诗歌的背景音
读得好?这一句是什么意思?你能根据这一句描绘口头描绘一幅情景交融的图画 吗?(有什么景物?有什么人物?他们的衣着打扮?各自的活动?而且发言时应该用一段话来描绘给大家欣赏。)(在点评中理解诗歌内容和意境)
《蒹葭》教案
受公元前东方文明的辉煌!
二、介绍
《诗经》
学习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诗经》,它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诗经》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宋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诗经》共
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对我国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发展有着深广的影响。诗歌的形式,多数为隔句用韵,并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5.听歌曲《在水一方》,再次感知诗歌的意境。
80 年代,根据台湾著名女作家琼瑶的小说《在水一方》改编的电视剧主题歌
《在水一方》的歌词“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就是诗经《蒹葭》的翻版,它通俗、易懂,为现代更多的人接受。因此,歌曲能传唱于全国各地而经久不衰。当缠绵而略带忧伤的乐曲飘扬在中国大陆上空时,有多少少男少女曾为之倾倒啊!现在就让我们在这深邃悠远

2023最新-《蒹葭》教案【优秀6篇】

2023最新-《蒹葭》教案【优秀6篇】

《蒹葭》教案【优秀6篇】《秦风·蒹葭》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此诗曾被认为是用来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的。

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情歌,写追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与苦闷,营造了一种秋水伊人的美妙境界。

为大家精心整理了《蒹葭》教案【优秀6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蒹葭》教案篇一集体反思指与同事一起观察自己的、同事的教学实践,与他们就实践问题进行对话、讨论,是一种互动式的活动,它注重教师间成功的分享、合作学习和共同提高,有助于建立合作学习的共同体。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九年级语文《蒹葭》教学反思,仅供参考!九年级语文《蒹葭》教学反思一这节课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我和学生都被诗歌着优美的旋律所吸引,被他那反复咏叹的的深情和浓浓的愁思所感染。

今天上了《诗经》中一篇经典篇目《蒹葭》,下课很久了,我和学生们却沉浸在主人公愁肠百结,幽情难解的相思之中。

这节课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我和学生都被诗歌着优美的旋律所吸引,被他那反复咏叹的的深情和浓浓的愁思所感染。

这节课教学的成功之处如下:(一)、教师活动:1、朗读过程贯穿整个课堂诗的韵律美感染学生一开始,教师配上音乐(有一点淡淡忧伤的轻音乐)朗读,触发学生情感;然后让学生多种方法反复读,以便理解诗歌内容,充分体会其中的情感。

2、集中指导阅读理解第一节诗,二三节放手让学生自学,体会主人公情感的逐层深入和强烈3、充分发挥多媒体让学生感悟到各种美(音韵美、画面美、人性美、主题美、诗意美)4、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主人公形象,并根据主人公形象,引导学生扩充为理想不懈追求的主题。

(二)学生活动:1、同学们,朗读、自主学习、讨论积极主动,气氛好2、自学后,总结了本诗以晚秋凄凉之景起兴的好处3、通过反复朗读读,学生想到了一副绮丽的追求图,学生加深了对诗歌的感悟当然,还有一些不足之处,那就是让学生自学体会的时间安排不够,教师有关灌输嫌疑,以后当改进。

(完整word版)蒹葭导学案(教师版)

(完整word版)蒹葭导学案(教师版)

《蒹葭》导学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诗经》相关文学常识;熟读成诵。

2.能力目标: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把握“伊人”的形象。

3.情感目标:体味诗歌的音韵美、画面美、人性美、主题美,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感受诗歌画面美。

2.把握主人公形象,感受诗歌人性美。

【教学难点】感受诗歌音韵美、主题美。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课时】1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课前可播放秋水边芦苇画面配《在水一方》音乐)教师导入: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古典诗歌灿若星河,佳篇如林,大家知道诗歌的源头是什么吗?是《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记录。

这节课我们走进《蒹葭》,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吟唱,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的辉煌。

(二)指导学习《诗经》有关文学常识(引导参照课后思考第二题,没有的内容教师补充。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的诗歌篇,又称“诗”或“诗三百”。

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合称《诗经》“六义”。

其中“国风”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

《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多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

(三)自由朗读全诗,感受音韵美(此环节先调动学生发现本诗的形式特点,然后教师就此略加点拨、总结)1.学生自由朗读;指名学生朗读。

2.音韵美体现(1)大都是四言的语句形式,朗读时采用“二/二”拍,读起来整齐,节奏感强;(2)作品押“ing”“i”“i”韵:;(3)重章叠句,叠句如:苍苍、萋萋、采采;(四)赏读课文,感受画面美1.小组讨论问题①诗歌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生活?又写的是一天中的哪个时间呢?写出判断的依据。

秋季(深秋)。

清晨。

依据:白露为霜、白露未唏、白露未已。

②你认为诗中描写的这个季节通常应给人什么样的感受呢?秋天是一个令人感伤的季节;秋天是一个萧瑟肃杀的季节;秋天是一个思念的季节;秋天是一个凄凉的季节……③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请按下边的示例写出。

《蒹葭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

《蒹葭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

《蒹葭》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蒹葭》的作者、背景和意义;2. 理解《蒹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3. 分析《蒹葭》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4. 探讨《蒹葭》对当代社会的启迪和影响。

导学内容:一、作者简介《蒹葭》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首名篇,作者是屈原。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的政治家、爱国诗人,被誉为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

他的诗歌充满了激情和豪情,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情厚意和对人民的关怀。

二、背景介绍《蒹葭》是《楚辞》中的一篇,是屈原为了抒发自己的离愁别绪而作的。

在这首诗中,屈原以蒹葭这种幽静的植物来表达自己的离愁别绪,表达了对亲人和祖国的思念之情。

三、主题分析《蒹葭》的主题是离愁别绪。

诗中通过描写蒹葭的凄凉孤寂,表达了诗人心里深处的离愁别绪。

诗中“蒹葭”一词,既有植物的意义,也有离愁别绪的象征意义。

诗人通过蒹葭的形象,抒发了自己对亲人和祖国的思念之情。

四、情感表达《蒹葭》情感真挚,抒发了诗人对亲人和祖国的深情厚意。

诗中“蒹葭”、“蒹葭”、“蒹葭”、“蒹葭”等再三出现的词语,体现了诗人心里深处的离愁别绪。

诗人用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引起读者的共鸣。

五、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蒹葭》的语言简练明快,修辞手法奇特。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诗中“蒹葭”、“蒹葭”、“蒹葭”、“蒹葭”等再三出现的词语,形成了音韵的美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六、当代启迪和影响《蒹葭》虽然是古代诗歌,但其中表达的离愁别绪倒是永恒的主题。

在当代社会,人们也会面临离别和别离的情感,因此《蒹葭》依旧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诗中对亲人和祖国的思念之情,也提醒着人们要珍惜眼前的幸福,珍惜与亲人的相聚。

导学练习:1. 请简要介绍《蒹葭》的作者和背景。

2. 《蒹葭》的主题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这首诗的主题的?3. 《蒹葭》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觉得诗人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的?4. 请分析《蒹葭》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你觉得这些手法对诗歌的表现力有何影响?5. 你认为《蒹葭》对当代社会有何启迪和影响?请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说明。

蒹葭导学案教师版本

蒹葭导学案教师版本

《蒹葭》导教案【教课目的】1.知识目标:认识《诗经》有关文学知识;熟读成诵。

2.能力目标:领会光景描绘的作用,感觉诗歌优美的境界;掌握“伊人”的形象。

3.感情目标:体会诗歌的音韵美、画面美、人性美、主题美,培育审美情味。

【教课要点】1.领会光景描绘的作用,感觉诗歌画面美。

2.掌握主人公形象,感觉诗歌人性美。

【教课难点】感觉诗歌音韵美、主题美。

【教课方法】自主合作研究【教课课时】 1 课时(一)创建情境,激趣导入(课前可播放秋水边芦苇画面配《在水一方》音乐)教师导入: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家,中国古典诗歌灿若银河,佳篇如林,大家知道诗歌的源泉是什么吗?是《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源泉,也是我国古代办感人民的生活记录。

这节课我们走进《蒹葭》,倾听三千年光夏先民吟唱,感觉公元前东方文明的绚烂。

(二)指导学习《诗经》有关文学知识(指引参照课后思虑第二题,没有的内容教师增补。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的诗歌篇,又称“诗”或“诗三百” 。

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合称《诗经》“六义”。

此中“国风” 创始了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

《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多采纳重章叠唱的形式。

(三)自由朗诵全诗,感觉音韵美(此环节先调换学生发现本诗的形式特色,而后教师就此略加点拨、总结)1.学生自由朗诵;指名学生朗诵。

2.音韵美表现( 1)多数是四言的语句形式,朗诵时采纳“二/二”拍,读起来齐整,节奏感强;( 2)作品押“ ing ”“i ”“ i ”韵:;(3)重章叠句,叠句如:、萋萋、采采;(四)文,感觉画面美1.小① 歌描绘的是什么季的生活?又写的是一天中的哪个呢?写出判断的依照。

秋季(暮秋)。

清早。

依照:白露霜、白露未唏、白露未已。

②你中描绘的个季往常人什么的感觉呢?秋季是一个令人感的季;秋季是一个瑟的季;秋季是一个想念的季;秋季是一个悲凉的季⋯⋯③ 中都写了哪些光景?各有什么特色?按下的示例写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蒹葭》教学案
学习目标:
1、熟背《蒹葭》,了解重章叠唱特点,体会写景对情感表达及主题深化的作用。

2、探讨诗歌中“伊人”形象及写法,今天赋予其怎样新意。

学习重难点:
3、体会写景对情感表达及主题深化的作用。

4、探讨诗歌中“伊人”形象及写法,今天赋予其怎样新意。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导读
1、读出诗的感情,写出韵脚字
2、抄写生字并注音
3、把诗中重点词语的解释汇总,写在下面。

4、诗歌写的是哪个季节的内容呢?依据是什么?
5、能否看出是一天中哪个时间呢?写出理由。

6、诗歌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所写景物分别有什么变化?写景有什么作用?
7、伊人位置有何变化?主人公追求到伊人吗?当时心情如何?8、诗歌分几部分?有什么特点?每部分开头用什么写法?
二、课上导学交流
1、对于主人公来说惊喜只是暂时的,失望怅惘痛苦却是绵长的,那萧瑟的秋境正是主人公这种心绪的外化,这叫什么写法?
2、你感觉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依据是什么?
3、让主人公千辛万苦执著追求的伊人一定是美丽的,然而诗歌没有直接描写,我们却感觉出来了,这叫什么写法?
4、“伊人”是美丽的,然而这种美又是朦胧的,在主人公的视线中若隐若现,时有时无,似水中月,雾中花,这种美是怎样产生的呢?
5、这是作为爱情诗我们所理解的“伊人”形象,实际上“伊人”的内涵可以有更为丰富的理解:人生中有许多美好的东西是我们执著追寻和向往的,你能举个例子吗?
三、背诵竞技
四、课堂检测见练习册
五、拓展、同学们结合自己对本诗的理解,也采用泰戈尔诗的形式仿写几句。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和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
㈠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㈡世界上最美的距离
不是——————不是生和死
而是——————而是————————————————————————
六、学习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