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图表与分析》教学案例

合集下载

幼儿园数学教学教案:数据分析与图表制作

幼儿园数学教学教案:数据分析与图表制作

幼儿园数学教学教案:数据分析与图表制作作为信息时代的一名幼儿教师,你是否注意到孩子们的数学学习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应用呢?其中之一就是数据分析与图表制作。

数据分析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让他们在做题中懂得用数据来进行分析,通过不同的图表来展现数据的属性等。

本文将系统地介绍幼儿园数学教学教案:数据分析与图表制作的方法。

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据分析概念,掌握基本术语。

2.能够用数据分析方法分析数据,掌握常见的统计工具。

3.培养孩子们的数据分析思维,提高他们统计运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让孩子们了解数据分析的概念与方法。

究竟什么是数据分析呢?数据分析是指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展现数据以及做出决策的整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用到一些基本术语,例如数据源、数据类型、数据值、数据属性等等。

三、教学方法数据分析教学方法有很多,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以实例教学为主。

当孩子们能够看到实例之后,他们就能够更好地理解数据分析的过程。

下面我们就以“我们幼儿园各班级男女生人数”为例,来详细讲解数据分析的过程。

1.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我们需要收集数据。

我们将从所有班级中收集数据,包括幼儿园大班、中班、小班的数据。

一般来说,数据采集工具具有以下特点:具有统计意义,便于整理和收集,且具有可信度。

收集完数据后,我们就需要整理数据了。

在数据整理过程中,让孩子们练习使用Excel等软件进行数据整理与分类。

2.展示数据接着,我们需要用合适的图表来展示已经整理好的数据。

这里我们可以用饼状图、折线图、柱状图、折线图及散点图等。

幼儿园的孩子们一般最容易理解的就是饼状图,我们可以通过饼状图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

3.分析数据我们需要分析已经展示好的数据。

这时候,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做一些简单的统计分析。

例如:男女生数量比例、各班级男女生数量变化等等。

四、教学建议我们为本教案的参考中给出一些建议:1.教师可以鼓励孩子们通过做实际探究,让他们在实际的统计工作中逐步了解数据分析的过程和方法。

Excel图表与数据分析公开课教学设计一等奖

Excel图表与数据分析公开课教学设计一等奖

第 1 页 共2 页 《Excel 图表与数据分析》教学设计桐乡一中桐乡一中 杜宗飞杜宗飞(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Excel 常见图表类型和创建方法。

常见图表类型和创建方法。

2、掌握常用Excel 数据的分析方法数据的分析方法3、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和利用Excel 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教师提示下学生联系所学的知识点上机操作自主探究,完成知识的巩固。

在教师提示下学生联系所学的知识点上机操作自主探究,完成知识的巩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节课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活动和营造的课堂氛围等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动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二)重点难点常用Excel 数据的分析方法数据的分析方法 (三)教学方法在本节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师讲解法在本节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师讲解法 (四)教与学的过程阶段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2分钟)1、提出问题:同学们想知道目前使用最多的手机品牌吗?吗? 2、展示相关数据、展示相关数据 3、展示相关图表、展示相关图表1、观察相关数据。

、观察相关数据。

2、学生相互讨论,并回答教师提问。

答教师提问。

1、提出问题设置悬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激起学生本节课的兴趣。

课的兴趣。

第 2 页 共2 页 图表创建方法讲解(3分钟)教师讲解并演示图表的创建方法。

表的创建方法。

1、学生仔细听教师讲解并思考。

解并思考。

2、学生上机操作完成图表创建任务一图表创建任务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能力能力和学习能力 自主探究一 (5分钟) 教师提出任务:完成图表创建任务二。

图表创建任务二。

学生自主探究,并完成图表任务二。

图表任务二。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究能力图表的修改 (3分钟) 教师讲解已创建好的图表如何修改。

的图表如何修改。

学生学习相关操作方法,并动手实践。

法,并动手实践。

学会图表的修改和完善改和完善自主探究二 图表分析 (2分钟) 教师提出任务:分析图表,并将结果填在结论工作表G6G6、、F7中。

Excel数据管理与图表分析 典型案例-生产进度表

Excel数据管理与图表分析  典型案例-生产进度表

Excel数据管理与图表分析典型案例-生产进度表生产进度表可以使生产者了解生产情况的计划进度,以及各阶段进度的完成情况,这样便可以及时调整后续生产的速度,从而在计划时间内完成生产要求。

本例首先根据生产进度表的日期和所用天数创建条形图,然后利用数据系列的无填充效果,将日期的数据系列隐藏,从而在图表上仅反映出生产所用天数的状况。

1.练习要点●设置单元格格式●插入图表●设置图表格式2.操作步骤:(1)在A1单元格中,输入“生产进度表”文字。

然后,单击【对齐方式】组中的【合并后居中】按钮,,如图5-90所示。

单击图5-90 合并单元格提示(2)在A2至C11单元格区域中,输入各字段的信息。

然后,单击【对齐方式】组中的【居中】按钮,如图5-91所示。

图5-91 输入各字段信息提 示设置A2单元格中的【字体】为“华文楷体”;【字号】为12。

(3)选择A2至C11单元格区域, 在【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的【边框】选项卡中,设置【外边框】为一种双线样式;【内部】为一种虚线样式,如图5-92所示。

图5-92 设置边框(4)选择【填充】选项卡,设置【图案颜色】为“红色,强调文字颜色2,淡色40%”;【图案样式】为“6.25% 灰色”,如图5-93所示。

图5-93 设置填充(5)选择A2至C11单元格区域,在【插入】选项卡中,单击【图表】组中的单击设置设置【条形图】下拉按钮,选择“堆积条形图”选项,如图5-94所示。

图5-94 插入堆积条形图(6)在【选择数据源】对话框中,选择【图例项(系列)】选项中的【生产目标】选项,单击【删除】按钮。

然后,单击【添加】按钮,在【编辑数据系列】对话框中进行设置,如图5-95所示。

图5-95 选择数据源提 示选择【设计】选项卡,单击【数据】组中【选择数据】按钮,即可弹出【选择数据源】对话框。

提 示在【编辑数据系列】对话框中,设置【系列名称】为“=Sheet1!$A$2”,设置【系列值】为“=Sheet1!$A$3:$A$11”。

Excel数据管理与图表分析 典型案例-网站流量统计

Excel数据管理与图表分析  典型案例-网站流量统计

Excel数据管理与图表分析典型案例-网站流量统计网站流量统计表用来统计浏览网站的人数,并通过网站的流量百分比查看最近浏览网站的人数的增减情况。

本例运用柱形图和散点图显示浏览网站的流量和流量百分比的排列状况,并为流量系列添加百分比误差线来统计浏览网站人数的误差。

1.练习要点●设置单元格格式●表格样式●插入图表●设置误差线2.操作步骤:(1)在A1单元格中,输入“网站流量统计”文字,并设置字体格式。

然后,选择A1至C1单元格区域,单击【对齐方式】组中的【合并后居中】按钮,如图7-66所示。

图7-66 设置字体格式提示设置标题的【字体】为“华文新魏”;【字号】为18。

设置单击(2)在A2至C2和A3至B12单元格区域中,输入各字段信息。

然后,在B13单元格中,输入“=SUM(B3:B12)”公式,如图7-67所示。

图7-67 计算总流量(3)在C3单元格中,输入“=B3/$B$13”公式,单击Enter 键,即可计算流量百分比,如图7-68所示。

图7-68 计算流量百分比提 示 向下拖动C3单元格的填充柄至C13单元格,即可计算该列的值。

(4)选择A2至C13单元格区域,单击【字体】组中的【边框】下拉按钮,执行【所有边框】命令。

然后,单击【对齐方式】组中的【居中】按钮,如图7-69所示。

结果输入结果输入图7-69 绘制边框(5)单击【样式】组中的【套用表格样式】下拉按钮,选择“表样式浅色13”选项,并设置字体格式,如图7-70所示。

图7-70 表格样式提 示设置A2至C13单元格区域的【字体】为“华文仿宋”;【字号】为12。

(6)选择A2至C12单元格区域,单击【图表】组中的【柱形图】下拉按钮,选择“堆积柱形图”选项,如图7-71所示。

图7-71 插入图表结果选择结果(7)选择“流量百分比”系列,单击【图表】组中的【散点图】下拉按钮,选择“带平滑线和数据标记的散点图”选项,如图7-72所示。

结果图7-72 插入散点图(8)单击【坐标轴】组中的【坐标轴】下拉按钮,选择【次要坐标轴】级联菜单中的【无】选项,如图7-73所示。

学以致用追求多维度目标的达成——初中《数据图表与分析》教学例谈

学以致用追求多维度目标的达成——初中《数据图表与分析》教学例谈

1. 06
l 4 1

1 .1 2 1 . 2 7 1 .1 3
项 新 的 任 务 ——根 据 “世 界 人 口 分 布 情 况 ” ( 3)制 作 一 份 相 应 的 图 图 表 。 ( 生 打 开 电 子 学
北 欠 人汁 洲 Nhomakorabea5 1% .6
0 % . 2
总 人 口
l8 7
巴 丛 断 笼闻
印 尼 中 闻
l6 4 3O l
23 2 l 9 3l
层 次 。我 们 必 须 立 足 于 新 课 程 理 念 , 重 新 审 视 该 部 分 教 学 的 内容 与 结 构 。
图 表 是 一 种 直 观 表 达 数 据 的 工 具 。 教 学 图 表 是
国 家
巴 q
个 热 点 内 容 。 笔 者 曾 多 次 观 摩 过 该 课 。 虽 然 每 次 由
不 同 的 教 师 执 教 , 教 学 过 程 却 有 着 惊 人 的 相 似 : 以 “ 表 制 作 向导 ” 的 每 一 步 骤 作 为 课 堂 教 学 的每 一 步 , 图 教 师 演 示 、学 生 操 练 , 停 留在 “ 作 技 能 训 练 ” 的低 操
二 、学 习 制作
1. 摩 体 验 观
实 践 体 验
格 。 请 同学 们认 真 观 察 整 理 前 后有 什 么 样 的变 化 。
师 : 刚 才 有 同 学 提 到 了 如 何 根 据 表 格 制 作 图 表






w w w .t iedu. g. or cn
信 息技 术课 咖l I 脚
1 8 9 0
92 .
9 g .

《数据图表与分析》课件

《数据图表与分析》课件

01
02
03
04
明确分析目标
根据分析目标选择合适的数据 预处理方法。
保证数据质量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 一致性。
避免过度处理
避免对数据进行过多的处理, 以免影响结果的客观性。
考虑数据特点
针对不同类型的数据(如文本、 图像等),采用相应的预处理
方法。
03
数据可视化技巧
图表元素选择与搭配
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
图表类型与应用
详细讲解了柱状图、折线图、 散点图、饼图等常见图表类型 的特点及应用场景。
数据探索性分析
通过实例演示了如何使用统计 学和数据可视化技术进行数据 的探索性分析。
数据可视化基本原理
介绍了数据可视化的基本概念、 原理及常用工具。
数据清洗与预处理
介绍了数据清洗、数据转换、 数据规整等预处理技术,为后 续的数据分析打下基础。
05
案例实战:数据图表制作与分析
案例一:销售数据可视化分析
数据来源
企业内部销售数据库
图表类型
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
分析内容
销售额、销售量、客户分布、销售渠道等
实战步骤
数据清洗、数据转换、图表制作、结果分析 等
案例二:用户行为数据可视化分析
数据来源
网站或APP后台日志
图表类型
热力图、散点图、桑基图等
合理控制动态效果的节奏和幅度,避免过多的动态效果干扰观众对 数据的理解。
结合交互设计
通过添加交互设计元素,如鼠标悬停提示、拖拽调整等,增加观众 与图表的互动性,提升观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04
数据分析方法
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
数据可视化
通过图表、图像等方式将数据直 观地展现出来,帮助用户更好地

《数据图表与分析》教案

《数据图表与分析》教案

《数据图表与分析》教案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宫晓燕225411一、教材分析:1、地位及作用:《数据图表与分析》是《初中信息技术》(上册)中的第四章第四节。

图表是一种能直观地反映数据特征和趋势的表现形式,它在数据统计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这决定了本节课在本章内容中的重要地位。

另外也为以后学习信息集成和信息交流奠定基础,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利用图表导向生成柱形图、饼形图、折线图的方法,学会编辑图表的方法,并体会用Excel处理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图表问题的优势,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Excel的学习兴趣。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培养学生善于分析、乐于尝试、独立思考的自学品质,提高学生自主探索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3、教学重点:图表的建立与编辑。

教学难点:建立图表时数据源的选择;根据不同的数据关系合理的选择恰当的图表类型。

二、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经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已经能够简单运用所学知识对数据进行处理,而本节内容图表在初一数学中已有过接触,学生相对比较熟悉,所以更方便了我们的教学。

三、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课前调查2010年央视“激情广场——爱国歌曲大家唱”周艳红、江涛、冯晓泉等明星的投票情况。

2、多媒体电子教室、自制课件、将练习文件夹发送到学生桌面上3、将学生根据操作能力的强弱分成若干学习小组。

四、学习方法:主要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研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

通过学生熟悉的实例,激发起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的热情,通过师生相互参与讨论,达到合作与交流的目的。

五、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激情广场”明星调查统计情况,主要有文字描述,表格描述,图表描述。

让学生分析哪种描述方式看起来最一目了然,为什么?学生讨论并一致认为图表类型比较直观形象。

那么这样的图表是怎么做出来的呢?新问题自然就出来了。

通过提问,自然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明确了学习任务。

《数据图表与分析》教案

《数据图表与分析》教案

《数据图表与分析》教案一、教材分析数据图表是一种能直观反映数据特征和趋势的表现形式。

它能把枯燥的数据表现地栩栩如生,在数据统计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决定了本节课在本章中的重要作用。

教材中通过数据描述的多样性与图表制作两部分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建立图表、编辑图表的操作。

并且在众多的类型图表中重点介绍折线图、条形图、饼状图,并通过探究学习,让学生体会折线图、条形图、饼状图适合表达的数据关系和适用场合。

二、学生情况通过前面关于excel数据录入和美化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熟悉了excel的基础操作,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能通过自主探究,较好完成学习任务,少数学生不能适应整体节奏,需要老师的及时帮助,以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本节课图表类型的选材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有一定的难度。

三、设计思路因为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对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很大,但是由于乡镇学校学生的基础不完全一致。

所以我在教学思路设计的时候,为了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的益处,并掌握相关的操作。

在授课中,我通过抢答游戏的设置,让学生来体会数据图在表达的优势来引入课题,展开教学。

而在后面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中,则注重学生的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培养学生会学习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利用图表向导,创建条形图、折线图、饼形图等。

②理解条形图、折线图、饼形图在反映数据上的差别。

③能够根据所要反映数据情况,适当选择图表类型并建立图表。

④能根据需要对图表进行美化和修改。

2、方法与过程①通过分析数据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图表来制作图表。

②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总结出不同类型图表的适用范围。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培养学生善于分析、乐于尝试、独立思考的自学品质,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②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③以探究的方式,了解数据分析的有关知识,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拓宽知识面,同时在探究的过程中品味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等知识,做一名时代新型人才的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数据图表与分析》教学设计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华杰双语学校廖桂萍
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上册,第四章第四节——“数据图表与分析”。

图表是一种能直观地反映数据特征和趋势的表现形式,它能把枯燥的数据表现得栩栩如生,在数据统计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决定了本节课在本章内容中的重要地位。

教材中通过数据描述的多样性与图表的制作两部分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建立图表、编辑图表的操作,并且在众多类型的图表中重点介绍了常用的柱形图、折线图、饼图,并通过探究学习让学生体会柱形图、折线图、饼图适合表达的数据关系、适用的场合。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部分学生已经熟悉了Excel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能通过自主探究,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个别学困生不能适应整体节奏,需要老师及时的帮助,以达到教学目标。

本节课图表类型的选取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出了一定要求,有一定难度。

三、设计思路:
本课的学习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这些学生是新教材投入使用以来,一直接受“新”(新知识、教师教学的新方法)的幸运儿,在本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工作表数据的处理,并且每一位学生都能独自操作。

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数据图表的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领悟计算机给我们带来的益处。

我在教授时尽量多的以课件展示,用数据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为题引,展开了教学。

在技能知识的传授中,我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注重培养学生会学习的好习惯。

本节课我是沿着以下思路完成对新知识的建构:创设情境,激活思维,引入课题---步步为营,导学达标---归纳总结,完成建构。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利用图表向导,创建柱形图、折线图、扇形图的方法;
②理解柱形图、折线图、饼图在反映数据上的区别;
③能根据所要反映的数据情况选择适当的图表类型并建立图表;
④能根据需要对图标进行修改和美化。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分析数据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来制作图表;
②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不同类型图表的适用范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善于分析、乐于尝试、独立思考的自学品质,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②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并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③以探究学习方式了解数据分析的有关知识,加深了对已有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拓宽知识面。

同时在探究的过程中品味有关信息技术发展、应用等知识,树立努力学习好信息时代的技术,做一名新时期的人才的观念。

五、教学重点:
1.根据图表向导制作柱形图、折线图和扇形图;
2.图表的修改与美化。

六、教学难点:
1.建立图表时数据源的选取;
2.根据所要反映的数据情况使用适当的图表类型来说明问题。

七、教学方法:自主探究,任务驱动,讲解演示
八、课前准备: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教学课件及学件。

Excel章节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与数字、数据打交道,这决定了它不能像Word文档、多媒体、网络等章节那样容易让学生始终保持一个较高的学习兴趣。

很容易让学生觉得枯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保持学生学习兴趣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我的思路是: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分别以文字、表格、图表三种方式呈现“1988年~2008年六届夏季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获奖情况”,让学生体会图标在数据表达中的特点和优势。

从而引入主题并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在教学方式方面我以“任务驱动”为主,穿插探究学习与讨论学习的教学模式,以问题激发学生思维,以分层任务降低难度,老师讲得少了,学生做的多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与信息素养。

制作图表过程中,选择数据源是难点。

部分学生不知道选择那些数据源;应该怎样选择数据源。

特别是涉及到两个不连续的区域选定,要配合键盘ctrl键来选定,增加了难度,因此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不准确的、错误的图表。

在教材分析时,我想到利用图表向导制作图表,学生没有类似的操作经验,因此没有设计由学生探索,而是直接讲授、演示。

但是,我还是高估了学生,我们所认为的简单的四个步骤,对学生而言是陌生的,学生对教师的演示印象模糊,操作也只限于模仿阶段,不可避免的出现了错误。

所以,在讲授这一点时,要通过提问,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选择数据源;应该选择哪些数据源;怎样选择数据源。

还可以在讲这一知识点之前,预先作选定不连续区域的复习与训练,从而分解任务、降低难度。

教师个人介绍:
廖桂萍,计算机应用专业。

从教十二年来,能积极钻研教材、拓展教材,进行专业培
训,积极参加各级比赛活动,曾获得市级信息技术专业技能比赛二等奖,县基本功比赛一等
奖。

青年教师专业技能县二等奖,县综合实践一等奖。

论文获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多
篇。

省份:江苏学校:连云港赣榆县华杰双语学校姓名:廖桂萍
职称:中一电话:1396136718 电子邮件:lgp8898@
通讯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华杰双语学校邮编:222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