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使用条件及性能指标

合集下载

汽车性能评价指标

汽车性能评价指标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制动器的抗衰退性能,是指汽车高速行驶下长坡连续制动时,制动器连续制动效能保 持的程度。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汽车动时不发生跑偏、侧滑以及失去转向能力的性能。主流车型均配置ABS、 ESP等配置就是提高方向稳定性。
汽车的制动过程——主要是指制动机构的作用时间。
操控稳定性
操控稳定性
汽车的操控稳定性是指司机在不感到紧张、疲劳的情况下,汽车能按照司机通过转向系统给定的方向行驶, 而当遇到外界干扰时,汽车所能抵抗干扰而保持稳定行驶的能力。汽车操控稳定性通常用汽车的稳定转向特性来 评价。转向特性有不足转向、过度转向以及中性转向三种状况。有不足转向特性的汽车,在固定方向盘转角的情 况下绕圆周加速行驶时,转弯半径会增大;有过度转向特性的汽车在这种条件下转弯半径则会逐渐减小;有中性 转向特性的汽车则转弯半径不变。易操控的汽车应当有适当的不足转向特性,以防止汽车出现突然甩尾现象。
行驶平顺性
行驶平顺性
汽车平顺性是保持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乘员所处的振动环境具有一定的舒适度的性能。这与汽车的底盘参数、 车身几何参数,以及汽车的动力性以及操控性等有密切关系。
通过性
通过性
通过性是指车辆通过一定情况路况的能力。通过能力强的车子,可以轻松翻越坡度较大的坡道,可以放心的 驶入一定深度的河流,也可以高速的行驶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在城市中也不用为停车上下马路牙子而担心。总 之它可以使你比其他车辆更可能去你想去的地方,体验到征服自然的感觉。
谢谢观看
使用性能
使用性能
在一定使用条件下,汽车以最高效率工作的能力,称为汽车使用性能。它是决定汽车利用效率和方便性的结 构特性表征。
容量:额定装载质量,单位装载质量,货箱单位有效容积,货箱单位面积,座位数和可站立人数; 使用方便性:操纵方便性,出车迅速性,乘客上下车和货物装卸方便性,可靠性和耐久性,维修性,防公害 性。; 燃料经济性:最低燃料耗量,平均最低燃油耗量; 速度性能:动力性,平均技术速度; 越野性、机动性:最低离地间隙,接近角,离去角,前后轴荷分配,轮胎花纹及尺寸,驱动轴数,最小转弯 半径等; 安全性:稳定性,制动性; 乘坐舒适性:平顺性,设备完备。

汽车使用性能量标

汽车使用性能量标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汽车运用工程》
人民交通出版社
二、容载量
汽车容载量——汽车能够装载货物的 数量或乘座旅客的人数。 汽车容载量与汽车的装载质量、车厢 尺寸、货物重量、座位数和站立乘客
的地板面积等有关。
第一章 汽车使用条件及性能指标 第二节 汽车运行工况 首页 前页 后页 末页 1/36
四、使用方便性 AB 汽 G 车 Ge
比 容 载 量 面 积 和 体 积
ABH G Ge
4.紧凑性
,m2/t 载货汽车比容载量面积
,m3 / t 载货汽车比容载量体积
Ge—车辆名义载质量,t H—车辆外形高度,m ,m2 / 座位 客车比容载量面积 P—客车乘客座位数 ,m3 / 座位 客车比容载量体积
第一章 汽车使用条件及性能指标 第二节 汽车运行工况 首页 前页 后页 末页 9/36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汽车运用工程》
人民交通出版社
三、汽车质量利用
车型 东风EQ3092F19D 东风DFL3251A1 东风EQ5202CCQ 东风EQ3121FT4 东风EQ1081G2AD5 江淮HFC1020K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汽车运用工程》
人民交通出版社
三、汽车质量利用
整备质量利用系数与汽车的部件、总成、结构的 完善程度以及轻型材料的使用率有关。 它表明汽车主要材料的使用水平,进而反映了该 车型的设计、制造水平,也间接反映了汽车的使 用经济性。 在运输过程中,汽车整备质量将引起非生产性油 耗,加速轮胎磨损,以及发动机功率的损耗。 在装载质量相同和使用寿命相同的条件下,整备 质量利用系数越高,该车型的结构和制造水平就 越高。

汽车的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

汽车的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

汽车的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1. 引言汽车作为现代社会交通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各项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直接关系到车辆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燃油经济性等方面。

本文将对汽车的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进行介绍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汽车。

2. 车身结构参数车身结构参数是指影响汽车外观和空间利用效率的参数。

主要包括车身长度、宽度、高度和轴距。

•车身长度:指汽车前后保险杠之间的长度,通常以毫米为单位。

车身长度的增加一般意味着车内空间的增加,但也会影响转弯半径和停车便利性。

•车身宽度:指汽车两侧车轮之间的距离,通常以毫米为单位。

车身宽度的增加可以提供更宽敞的座舱空间,但在狭窄的道路上可能不太便利。

•车身高度:指汽车顶部离地面的高度,通常以毫米为单位。

车身高度的增加可以提供更高的座椅高度和深度,增加驾驶员和乘客的舒适性。

•轴距:指汽车前后轮轴之间的距离,通常以毫米为单位。

轴距的增加可以提供更宽敞的车内空间和稳定的行驶性能。

3. 动力系统参数动力系统参数主要包括发动机类型、排量和最大功率等。

•发动机类型:常见的发动机类型包括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和混合动力发动机等。

不同类型的发动机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如汽油发动机具有动力输出平稳、启动快速的特点,柴油发动机则在燃油经济性方面更具优势。

•排量:指发动机在一个循环中将气缸容积排出的总体积,通常以升为单位。

排量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和燃油消耗的多少,一般来说,排量越大,车辆的动力性能越好。

•最大功率:指发动机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最大功率,通常以千瓦或马力为单位。

最大功率的大小直接影响汽车的加速性能和最高速度,一般来说,最大功率越大,车辆的动力性能越好。

4. 燃料消耗参数燃料消耗参数是衡量汽车燃油经济性的重要指标。

主要包括综合工况燃料消耗量和百公里油耗等。

•综合工况燃料消耗量:指汽车在标准化地面环境和道路条件下,在特定工况下消耗的燃料量,通常以升/百公里为单位。

汽车使用条件及性能指标

汽车使用条件及性能指标
第一章 汽车使用条件 及性能指标
1/79
第一章 汽车使用条件及性能指标 第一节 汽车使用条件
第二节 汽车运行工况
第三节 汽车使用性能指标
2/79
第一节
汽车使用条件
为什么要研究汽车使用条件?
——汽车工况复杂、汽车运用于“人-车-路”系统; →汽车使用性能、使用效率与汽车使用条件直接相关; →为了保证道路交通安全、更好地完成公路交通运输。 定义
13/79
四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 平均昼夜交通量为双车道2000辆以下、单车道400辆 以下,为沟通县、乡、村等支线公路。
14/79
我国各级公路主要技术指标
公路等级 计算行车速度,km/h 车道数 土路肩 右侧硬路肩 右侧路缘带 行车道 左侧路缘带 中央分隔带 高速公路 120 8 0.75 3.25或3.50 0.75 2×1 5 2× 11.25 0.75 3.0 (2.00) 42.5 35.0 42.5 35.0 42.5 35.0 2× 7.5 6 4 100 4 0.75 0.75 0.50 0.75 0.5 1.5 0.75 0.75 80 4 0.75 0.75 0.50 0.75 0.5 1.5 0.75 0.75 60 4 0.75 0.75 0.50 0.75 0.5 1.5 0.75 0.75 一 100 4 0.75 0.75 0.50 0.75 0.5 1.5 0.75 0.75 60 4 0.75 0.75 0.50 0.75 0.5 1.5 0.75 0.75 二 80 2 0.75 0.75 0.50 0.75 0.5 1.5 0.75 0.75 40 2 0.75 0.75 0.50 0.75 0.5 1.5 0.75 0.75 三 60 2 0.75 0.75 0.50 0.75 0.5 1.5 0.75 0.75 30 2 0.75 0.75 0.50 0.75 0.5 1.5 0.75 0.75 4.50或 7.00 3.5或6.0 四 40 20 1或2 0.50或 1.50

第一章 汽车使用性能及性能指标

第一章 汽车使用性能及性能指标

.第一章汽车使用性能及性能指标第一节:汽车使用条件1.汽车使用条件是指影响汽车完成运输工作的各类外界条件。

主要包括:气候条件、道路条件、运输条件和汽车运行技术条件。

2.道路条件的主要特征指标:车辆运行速度、道路通行能力。

3.公路养护水平的两个评价指标:好路率、养护质量综合值。

(了解计算公式)4.运输条件是指由运输对象的特点和要求所决定的,影响车辆运用的各种因素。

汽车运输可分为货运和客运。

货运条件主要包括货物类别、货物运量、货运距离、装卸条件、运输类型和组织特点。

(了解货物类别的分类)。

5.在汽车运输中,完成或需要完成的货物运输工作量,即货物的数量和运输距离的乘积称为货物周转量,它以复合指标吨公里(tkm)为计量单位。

6.汽车运用水平主要包括:驾驶员的驾驶操作技术水平、汽车运输组织管理水平、汽车保管水平、汽车维修水平、汽车运行材料供应水平。

7.了解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特种货物运输运行技术条件、特殊条件下车辆运行技术条件。

第二节:汽车运行工况1.为了研究汽车与运行条件的适应性,通常采用多参数描述汽车运行状况,并称之为汽车运行工况。

即汽车在使用条件下,汽车驾驶员以其自己的经验、技艺操作车辆,完成一定任务时,汽车及其各零部件、总成的各种参数变化及技术状态。

2.汽车运行工况的研究常采用:测试统计方法、计算机数字仿真方法。

3.了解汽车运行工况调查的目的、汽车运行工况调查的内容。

第三节:汽车使用性能量标1.在一定的使用条件下,汽车以最高效率工作的能力称为汽车使用性能。

2.汽车的主要使用性能通常有:汽车动力性、汽车燃料经济性、汽车制动性、汽车操纵稳定性、汽车平顺性和汽车通过性。

3.汽车容载量就是汽车能够装载货物的数量或乘坐旅客的人数。

4.汽车质量利用描述了汽车整备质量与装载质量的关系。

质量利用系数或整备质量利用系数评价汽车质量利用的优劣。

5.理解:质量利用系数、整备质量利用系数(整备质量利用系数是载货汽车制造技术进步的标志之一)。

汽车使用条件(教案)

汽车使用条件(教案)

第一章 汽车使用条件及性能指标第一节 汽车使用条件汽车使用条件是指影响汽车完成运输工作的各类外界条件,主要包括气候条件、道路条件、运输条件和汽车运行技术条件。

汽车是在复杂的外界条件下工作的。

这些外界条件是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的,并影响汽车使用效果。

汽车效率的发挥取决于驾驶人操作水平、汽车性能以及汽车对外界的适应性,即汽车使用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也随外界条件而变化。

在汽车运行过程中,汽车需要不断地调节自身的使用性能以适应外界条件的变化。

例如,在恶劣的道路条件下,驾驶人通过换入低挡降低汽车行驶速度。

另外,汽车的运行速度、燃料经济性、各总成和轮胎可靠性、耐久性以及驾驶人疲劳程度等都与汽车使用条件有关。

一、气候条件中国大陆幅员辽阔,各地气候条件差异大。

整个国家有高原寒冷和干燥地区、北方寒冷和干燥地区、南方高温和潮湿地区等。

大多数地区一年四季温差和湿度差别很大。

例如,东北最北部地区冬季最低气温可达-40℃以下,南方炎热地区夏季气温最高可达40℃以上,西北、西南地区的气候条件变化又极为复杂。

环境温度对汽车,特别是对汽车发动机的热工况影响很大。

在寒冷地区,发动机起动困难,运行油耗增加,机件磨损量增大;风窗玻璃容易结雾、结霜和结冰;在冰雪道路上行车,汽车的制动和操纵条件不良,易引发道路交通事故。

在寒冷气候条件下,为了保证驾驶人处在适当的工作条件、乘客的舒适和安全、货物的防冻和防损需对汽车采取相应结构措施。

在炎热气候条件下,汽车发动机容易发生工作过热现象,工作效率降低,燃料消耗率增加。

汽车电气系统的元器件、燃料供给系组件、汽车轮胎等易因过热导致故障。

环境温度过高,若散热不良或燃料品质不佳,容易在燃料供给系形成气阻或气湿,影响发动机正常工作。

高温可能造成润滑脂溶化,被热空气从密封条件不良的缝隙挤出。

高温也会逐渐烘干里程表、雨刷器等机件中的润滑脂,增加机件磨损,导致这些机构出现工作故障。

高温还会导致制动液粘度下降,在液压制动系中可能形成气阻,导致汽车制动效能降低甚至失效。

汽车性能指标及参数

汽车性能指标及参数

汽车性能指标及参数在选择购买一辆汽车时,消费者通常会参考各种汽车性能指标和参数,以便做出最佳的选择。

下面将介绍一些重要的汽车性能指标和参数。

1.动力性能:包括最大功率、最大扭矩和0-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

最大功率是发动机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最大功率,通常以马力(或千瓦)为单位表示。

最大扭矩是发动机输出的最大扭矩,通常以牛顿米为单位表示。

0-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是车辆从静止到100公里/小时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车辆的加速性能。

2.燃油经济性:包括综合工况油耗、市区工况油耗和高速工况油耗。

综合工况油耗是车辆在模拟城市和高速混合行驶情况下的平均油耗。

市区工况油耗是车辆在城市路况下的油耗,高速工况油耗是车辆在高速公路等高速条件下的油耗。

3.悬挂系统:包括前后轮悬挂形式、减震器类型和悬挂系统调校。

前后轮悬挂形式通常有独立悬挂和非独立悬挂两种,独立悬挂可以提供更好的悬挂性能和车辆控制性能。

减震器类型主要有液压减震器和气压减震器,不同类型的减震器在舒适性和悬挂控制方面有所差异。

悬挂系统调校是指调整车辆悬挂系统的硬度和阻尼,以实现最佳的悬挂性能和驾驶舒适性。

4.制动系统:包括前后轮刹车盘直径、刹车盘材料和刹车系统类型。

刹车盘直径越大,刹车能力越强。

刹车盘材料通常有铁、碳陶瓷和碳纤维等,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制动性能和耐用性。

刹车系统类型主要包括盘式制动和鼓式制动,盘式制动在制动性能和热耐受性方面更好。

5.安全配置:包括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

主动安全包括安全辅助系统,如自动紧急刹车、车道保持辅助和盲点监测等。

被动安全包括车身结构、安全气囊和安全带等,车辆的被动安全配置决定了在发生碰撞时乘车人员的保护程度。

6.空气动力学性能:包括空气阻力系数和空气动力学技术。

空气阻力系数越小,车辆在高速行驶时的空气阻力越小,降低了燃油消耗和提高了驾驶稳定性。

空气动力学技术包括车辆外形设计、风阻系数优化和排气系统设计等,可以改善车辆的空气动力学性能。

汽车使用性能及指标

汽车使用性能及指标

由于影响汽车燃料经济性的因素很多,因而测定汽车
燃料消耗的试验方法也不少。首先必须制定被测试的保养、
调整规范及所用燃料、润滑油的规格,其次规定行驶的道 路、操作方式、气候等。例如在良好的水平的直线道路上 测定汽车的等速百公里油耗,或在各种道路上行驶并测定 汽车的综合油耗等,更多的是在底盘测功试验台上模拟路 试来检测其燃油消耗量。Βιβλιοθήκη 响汽车制动时方向的稳定性。
四、操纵稳定性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能是指驾驶员以最少的修正而能
维持汽车按给定的路线行驶,以及按驾驶员的愿望转动
方向盘以改变汽车行驶方向的性能,而且当遇到外界干 扰(如侧向力、转弯时的向心力等)时,汽车能抵抗干扰 而保持稳定行驶的能力。汽车的操纵稳定性能好,汽车 就容易操纵。
3.汽车的爬坡能力 汽车的爬坡能力通常用最大爬坡度来表示,是指汽 车满载时,在良好路面上以最低挡所能爬上的最大爬坡 度,用i来表示。如果汽车能爬上的角度为θ度的坡,则i =tanθ×100%。考虑到各种道路条件,普通汽车的最大
爬坡度都不小于30%(即16.7°左右),越野车的最大爬坡
度可达60%(即30°左右)或更高。 汽车的动力性是汽车各种性能最基本的一种,也是 提高运输效率所必须具备的性能。
3.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即汽车制动时不发生跑偏、侧滑
甚至失去转向能力的性能。汽车在制动时,车轮的旋转速
度很快下降,甚至可能停止转动,即车轮抱死,此时汽车 仍依靠惯性向前冲,车轮与地面之间就产生滑移,在路面
上留下制动印痕。刹车时如前轮抱死,汽车将失去转向能
力;若后轮抱死,则汽车可能发生后轴侧滑(甩尾),严重 时可出现汽车急剧掉头现象。可见,在车轮抱死时,会影
二、燃油经济性

汽车使用性能及指标PPT

汽车使用性能及指标PPT

如果汽车的零部件在规定的使用期限内不能保证性能要求,就称为 “故障”或“不可靠”。故障包括如下情况:零部件不工作、动作不稳或 性能降低。故障又分为突发性和渐衰性两种表现形式。汽车零部件产生故 障后,有的经过维修后仍可保证性能要求,而有的则不可能维修而报废。 零部件从开始正常工作直至不能正常工作而报废的整个过程称为使用寿命, 可用零部件的工作时间或汽车的行驶里程去衡量。
六、通过性
通过性是指汽车在一定的载重下能够以足够高的平均速度通过各种坏 路、无路地段和克服各种自然障碍(陡坡、台阶、壕沟等)的能力。
汽车的通过性能与汽车的底盘参数、车身几何参数,以及汽车的动力 性、操纵性等密切相关。通过性可分轮廓通过性、支承通过性和机动性三 种。
1.轮廓通过性 轮廓通过性是表征车辆通过坎坷不平路段、各种自然障碍的运行能力。 评价车辆轮廓通过性的主要参数是:最小离地间隙、纵向通过半径、横向通 过半径、接近角、离去角等。 由于汽车与地面间的间隙不足而被地面托住、无法通过的情况,称为间 隙失效。当汽车中间底部的零部件碰到地面而被顶住时,称为顶起失效。当 汽车前端或尾部触及地面而不能通过时,则分别称为触头失效或托起失效。
1.汽车的最高速度 汽车的最高速度是指汽车以厂定最大总质量状态在风速≤3 m/s的条件 下,在干燥、清洁、水平的良好路面(混凝土或沥青)上能达到的最高稳定 行驶速度。最高车速与汽车所选择的发动机转速、传动系统的传动比以及 车轮半径的大小有关。在设计汽车时要考虑道路条件与交通情况。在道路 设计时,也规定了道路的持续车速和最高车速。
三、制动性
汽车的制动性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重大交通事故往往与制动距离太长, 紧急制动时发生侧滑等情况有关。随着行车速度的提高,汽车的制动性对保障 交通安全尤显重要。汽车的制动性,是指汽车行驶时能在短距离内迅速停车且 维持行驶方向稳定和在下长坡时能维持一定车速,以及在坡道上长时间保持停 驻的能力。

汽车主要性能指标

汽车主要性能指标

汽车主要性能指标汽车的主要性能指标是指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的各项技术参数以及表现水平。

这些指标涵盖了汽车的动力性能、操控性能、舒适性能、安全性能等方面,是评估汽车性能优劣的重要依据。

下面将对汽车的主要性能指标进行详细介绍。

1.动力性能动力性能是汽车最基本的性能指标之一,主要包括最高车速、加速性能、爬坡能力和燃油经济性等。

最高车速是指汽车在理想条件下能达到的最高时速,与发动机功率、车辆整体重量等因素密切相关。

加速性能指汽车从静止到一定车速的所需时间,以及汽车的行驶稳定性。

爬坡能力是指汽车在爬坡的时候能够保持较高的速度和动力输出的能力,对于山区道路的行驶非常重要。

燃油经济性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单位里程的燃油消耗量,是评价汽车节能性能的重要指标。

2.操控性能操控性能主要指汽车在转向、制动和悬挂系统上的表现。

转向性能主要包括转向灵活性、稳定性和操纵感受等方面。

制动性能是指汽车在紧急制动时能否及时停下来,以及制动灵敏度和稳定性。

悬挂系统在提高车辆行驶稳定性、舒适性和操纵性方面起到关键作用,对汽车的悬挂系统进行良好设计和调校,能够有效提升汽车的操控性能。

3.舒适性能舒适性能主要包括座椅舒适性、空调、隔音效果和悬挂系统等。

座椅舒适性是指座椅的设计是否人体工程学,能否给乘坐者提供良好的支撑和舒适性感。

空调系统能够让车内温度和湿度保持在一个令人舒适的范围内。

隔音效果是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能够有效隔绝外界噪音,提供一个安静的驾车环境。

悬挂系统也是影响舒适性的重要因素,合理的悬挂系统能够减少碰撞和震动对车内的传递,提供更好的驾驶舒适性。

4.安全性能安全性能是汽车最为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主要包括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两个方面。

主动安全是指通过汽车的设计和技术手段,能够在潜在危险出现前预警并采取相应措施,如防抱死制动系统、电动稳定程序、车道偏离警示等。

被动安全是指在发生交通事故时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车内乘客的安全,通过安全气囊、安全带预紧装置、车身结构设计等手段来实现。

第二章汽车性能及评价指标

第二章汽车性能及评价指标

第二章汽车性能及评价指标1.引言汽车性能是指汽车在特定工况下的各项指标表现,它直接影响着汽车的驾驶感受、安全性和经济性。

本章将介绍汽车的关键性能指标以及评价指标。

2.动力性能动力性能是衡量汽车动力输出能力的指标。

主要包括最大输出功率和最大扭矩。

最大输出功率决定了汽车的加速性能,而最大扭矩则决定了汽车在低速行驶时的爬坡和起步能力。

3.操控性能操控性能是指汽车在转向、悬挂和制动等方面的性能表现。

转向性能包括转向轻重、转向灵活度和转向准确度;悬挂性能包括通过性、舒适性和稳定性;制动性能包括制动距离和制动稳定性。

4.安全性能安全性能是指汽车在遭受碰撞时对乘员和车辆的保护能力。

主要包括车身刚度、车身稳定性和碰撞安全性。

车身刚度决定了汽车在碰撞时的抗冲击能力,而车身稳定性决定了汽车在高速行驶时的稳定性。

5.经济性能经济性能是指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的燃油消耗和维修费用等经济指标。

主要包括综合油耗和维修保养费用。

综合油耗是指汽车在城市、郊区和高速等不同工况下的油耗表现,而维修保养费用则是指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的维修和保养成本。

6.环保性能环保性能是指汽车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主要包括排放标准和噪音污染。

排放标准是指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含量是否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而噪音污染则是指汽车产生的噪音是否超过国家相关标准。

7.材料质量汽车材料质量对汽车性能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主要包括钢材和塑料材料的质量。

钢材质量直接影响汽车的刚度和碰撞安全性,而塑料材料的质量则影响汽车的轻量化和抗老化能力。

8.品质评价指标品质评价指标是综合评价汽车性能、可靠性和舒适性等方面的指标。

主要包括外观质量、内饰质量和整车质量。

外观质量包括车身漆面质量和车身焊接质量,内饰质量包括座椅舒适度和仪表盘合理性,整车质量则是评价整个汽车的品质水平。

9.总结汽车性能及评价指标对于消费者的购车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和掌握汽车的各项性能指标,可以帮助消费者选择更符合自己需求的汽车产品。

汽车使用条件及性能指标

汽车使用条件及性能指标

2、公路技术特性
平曲线半径; 纵坡、纵坡长度、竖曲线半径; 车道宽度、车道数、路肩宽度等。
高速公路平曲线半径对行车心生理反应影响研究 视距要求对路线平、竖曲线半径的影响
20/79
行车视距:为了保证行车安全,驾驶员行车时必须 看清行驶前方一定距离的物体,以便有充分的时间 或距离,采取适当的措施,以防止事故发生。这段 安全距离称为行车视距。
二、道路条件 道路的状况 基本要求:在充分发挥汽车速度特性的情况下,保 证车辆安全行驶;满足该地区对此道路所要求的最 大通行能力;车辆通过方便,乘客有舒适感;车辆 通过此道路的运行材料消耗量最低,零件损坏最小。
14/79
道路条件的主要特征指标是车辆运行速度和通 行能力。
“道路等级”和“公路养护水平”直接影响汽 车的运行速度、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及汽车装载质量 利用程度。
到2000年末我国公路通车里程达131万km其中高速公路达16万km再过4年到2005年末计划达25000km目前山东省高速公路已超过1000km我国各级公路主要技术指标1公路等级高速公路计算行车速度kmh120100806010060804060304020车道数土路肩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50或150右侧硬路肩325或350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右侧路缘带075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行车道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35或60左侧路缘带075050505050505050505中央分隔带30200151515151515151515一般值42542542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变化值350350350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450或700读表1111我国各级公路主要技术指标2极限最小半径65040025012540012525060125306015一般最小半径10007004002007002004001002006510030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55004000250015004000150025006001500350600150极限最小值110006500300014006500140030004501400250450100一般最小值1700010000450020001000200045007002000400700200极限最小值40003000200010003000100020004501000250450100一般最小值60004500300015004500150030007001500400700200读表1122我国各级公路主要技术指标3最小竖曲线长ml008575508585703550253520行车视距停车视距210160100751601601104075304020超车视距550200350150200100最小缓和曲线长m1008570508585703550253520最大纵坡最小坡长m30025020015025025020012015010010060公路养护水平公路的养护水平评价指标

汽车性能评价指标

汽车性能评价指标

汽车性能评价指标1.动力性能:动力性能是衡量汽车加速和行驶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以0到100公里/小时的加速时间来衡量。

短时间内达到较高速度的汽车通常具有更好的动力性能。

2.操控性能:操控性是衡量汽车驾驶者对车辆操作的便捷性和精确性的指标。

它包括转向响应、悬挂系统和减震器的表现等。

优秀的操控性能意味着驾驶者能更好地控制汽车,使其更安全且易于驾驶。

3.刹车性能:刹车性能是指汽车在紧急刹车时的制动表现。

刹车距离较短的汽车通常具有更好的刹车性能。

刹车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汽车的安全性。

4.舒适性能:舒适性能主要包括悬挂系统对路面的缓冲效果以及座椅、空调、音响系统等对驾乘者的舒适程度的影响。

优秀的舒适性能可以增加驾乘者的舒适感,减少长途驾驶的疲劳感。

5.燃油经济性:燃油经济性是指汽车在单位里程下的油耗情况。

燃油经济性好的汽车可以节省燃油,降低使用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6.静音性能:静音性能是指汽车内部和外部噪音的控制情况。

优秀的静音性能可以提升驾乘者的驾驶舒适性,减少对外界噪音的干扰。

7.安全性能:安全性能是评价汽车安全性的重要指标。

它包括被动安全性能(例如车身结构、气囊等)和主动安全性能(例如ABS防抱死系统、车道保持辅助系统等)。

具有优秀安全性能的汽车可以提供更好的保护驾乘者的能力。

8.内外空间:内外空间是指车内乘坐空间和行李储存空间。

宽敞和舒适的内外空间可以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9.可靠性:可靠性是指汽车在使用期间的故障率和维修难度。

可靠性好的汽车可以减少故障率和维修费用,提升用户信任度。

10.环保性能:环保性能是指汽车在排放废气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方面的表现。

符合国际排放标准,具有低污染排放的汽车被认为是环保性能好的。

综上所述,汽车性能评价指标涵盖了动力性能、操控性能、刹车性能、舒适性能、燃油经济性、静音性能、安全性能、内外空间、可靠性和环保性能。

通过评价这些指标,可以得到全面的汽车性能评价结果,帮助消费者做出更好的购车决策。

汽车运用技术要点总结

汽车运用技术要点总结

第一章 汽车使用条件及性能指标汽车使用条件:汽车使用条件是指影响汽车完成运输工作的各类外界条件,它包括:气候条件、道路条件、运输条件、汽车运用水平、汽车运行技术条件等。

汽车运用工况:为了研究汽车与使用条件的适应性,通常采用多参数描述汽车的运行状况。

采用多参数描述的汽车运行状况称之为汽车运行工况。

调查内容:选择反映汽车运行状况,具有代表性的路线,并取得道路资料和交通状况的调查数据;同步测取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的车速、发动机转速、油耗、节气门开度及档位使用和变化情况;在调查路线(或路段)内的停车次数和累计制动次数等。

必要时还要记录交通流情况,如交通量、交通构成等。

运行工况分析目的:找出汽车常用工况,分析常用工况的使用合理性及影响因素,并且寻求改善汽车使用合理程度的措施。

汽车使用性能:在一定的使用条件下,汽车以最高效率工作的能力称为汽车使用性能 容载量:汽车一次所能运载货物的数量或乘坐旅客人数。

整备质量利用系数=汽车整备质量汽车装载质量 质量利用系数=汽车总质量汽车装载质量 第三章:汽车使用经济性汽车使用经济性:汽车使用经济性是指汽车完成单位运输量所支付的最少费用的一种使用性能。

燃料评价指标:为了评价汽车的燃料经济性,通常用一定工况下汽车行驶百公里的燃料消耗量(Km L 100)或单位运输工作量所消耗的燃料量(km t L 100)作为评价指标。

汽油牌号划分依据:无铅汽油按研究法辛烷值分为90号,93号和97号三个牌号。

牌号的含义为研究法辛烷值(RON )。

例如:90号汽油表示该汽油RON 值不小于90。

柴油牌号划分依据:按凝点将轻柴油分为10号、5号、0号、-10号、-20号、-35号、-50号共七个牌号。

牌号的含义为凝点。

例如:10号表示该种柴油的凝点不高于10℃。

发动机油分类:1.SAE 粘度分类法根据润滑油低温最大动力粘度、边界泵送温度和100℃时的运动粘度进行分类,分为0W 、 5W 、10W 、15W 、20W 和25W 六个牌号。

1-3汽车运行工况

1-3汽车运行工况

二、汽车运行工况分析 汽车运行速度分布特征
2)交通流密度是常用车速分布和均值的重要影响因素
在市区运行条件下,车 速均值多在20~30km/h。 因各个城市交通状况而差 异很大,市区车辆的平均 车速受车辆本身结构和动 力性能的影响不大。
在公路运行条件下, 高速运行工况概率可超 过50%。公路行驶车速 主要受交通安全限制, 并与汽车的动力性和平 顺性有关。
一、汽车运行工况调查 运行工况调查数据处理
根据记录介质为纸带(光线示波器)或存储介质(磁带、 硬盘)的不同,数据的处理方法也不同。
纸带记录用手工处理,工作量大,结果精度差,已 淘汰。
磁带记录数据信息量大,可采用计算机处理,数据 精度高,结果准确,但已很少采用。
现在一般采用计算机硬盘存储。在汽车运行记录中 的汽车速度、发动机曲轴转速、油门开度、曲轴转 矩等模拟量曲线需要进行数字化处理,然后,才能 进行分布及统计特征分析。
二、汽车运行工况分析 汽车运行速度分布特征
4)按时间统计
城市行驶车辆的低速档齿轮和离合器 片磨损高于公路行驶车辆。 由于经常连续起步、加速、等速、滑 行,应重视改善公共车辆发动机过渡 工况的燃料经济性,并注意改善驾驶 操作条件和提高驾驶技术。
二、汽车运行工况分析 汽车运行速度分布特征
5)汽车行驶的道路条件越好,功率利用率越低。
一、汽车运行工况调查

运行试验记录称为汽车运行记录










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汽车运行工况调查
汽车运行工况的计算机模拟方法----数学模型方法
将汽车运行工况看成由汽车动力传动系模型、道 路模型、驾驶员模型及交通流干扰模型组成系统 的输出。 输入有关道路及设施数据、发动机数据、汽车传 动系数据、轮胎数据、气温、风速、驾驶员习惯、 换档过程时间分布、自由行驶—跟驰行驶—超车 行驶的概率,在计算机上模拟汽车的运行,并统 计出反映汽车运行状态的各个参数。

汽车使用条件及性能指标

汽车使用条件及性能指标
第一章 汽车使用条件及性能指标 第一节 汽车使用条件 第二节 汽车运行工况 第三节 汽车使用性能指标
第一节 汽车使用条件
定义
影响汽车完成运输工作的各类外界条件, 它包括:气候条件、道路条件、运输条件、汽 车安全运行技术条件。
一、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对不同车辆结构提出了不同的要 求。应根据具体气候的季节条件,使用相应结 构的不同类型汽车,以提高车辆与气候的适应 程度。
A
B
相关系数R
50
34.1376 0.00483 -0.7191
40
29.9342 0.00287 -0.7461
30
30.0541 0.00323 -0.8117
20
28.1121 0.00323 -0.8602
与车辆养护费用的关系。
公路养护水平与车辆养护费用之间呈 对数方程关系,即
Y = A-B*lnX
0.091
0.082
0.073
0.070
0.073
0.067 0.069
与车辆大修里程的关系; 公路养护水平与车辆大修理呈之间呈
线性方程关系,即
Y = -A+BX
Y--汽车大修里程(10 Km); X--好路率(%)。
某省公路的好路率与大修里程的统计数据见
表1-5。
表1-5 某省公路的好路率与大修里程
35
50 25 35 20
4
5
5
4
4
5
7
6
8
6
9
250 200 150 250 250 200 120 150 100 100 60
3 公路养护水平对汽车使用性能的影响 据试验统计数据得知,公路养护水平与汽

汽车使用及性能指标

汽车使用及性能指标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条件差异很大。有高原寒 冷和干燥地区、北方寒冷和干燥地区、南方高温和潮湿 地区等。环境温度对汽车,特别对发动机的热工况影响 很大。
《汽车运用工程》重点课程
第一节 汽车使用条件 气候条件
中国国土辽阔,从南到北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几种 不同的气候带,并拥有青藏高原这一特殊的高寒区。其中亚热带、暖温带、 温带约占70.5%。
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
➢ 高速公路:专门为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 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 一级公路:为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 多车道公路。
➢ 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 三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 四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
《汽车运用工程》重点课程
第一章 汽车使用条件及性能指标
在这一章里,主要介绍与汽车使用相关的外界条件,汽 车的运行状况,以及衡量汽车使用性能的主要指标。
第一节 汽车使用条件 第二节 汽车运行工况 第三节 汽车使用性能指标
《汽车运用工程》重点课程
第一节 汽车使用条件
公路运输的四大要素:人、车、路、环境。
速非金属零件的老化及变形。
《汽车运用工程》重点课程
第一节 汽车使用条件 气候条件
2.气压
在高原地区,空气稀薄,大气压力低, 水的沸点下降,且一日内温差大。
➢使发动机的混合气过浓 ➢真空点火提前调节器失效 ➢冷却水易沸腾 ➢气压制动系统气压不足 ➢容易爆胎 ➢以及使驾驶员体力下降。
《汽车运用工程》重点课程
二级路与一级路的最大区别: 一级路有中央分隔带,分道行驶; 二级路基本没有中央分隔带 。
《汽车运用工程》重点课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