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纲要解读》

合集下载

2022国省《“十四五”规划纲要》全面解析(必修)

2022国省《“十四五”规划纲要》全面解析(必修)

国省《“十四五”规划纲要》全面解析(必修)1.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我们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完善职业技术教育国家标准,推行(“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技术院校和专业。

3.根据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的部署,未来我们将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4.十四五和2035期间,我们将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推动生育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释放生育政策潜力。

5.面对严峻的老龄化挑战,十四五和2035期间我们将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将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

6.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7.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

要坚持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国家利益至上有机统一,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不断增强国家安全能力。

8.十四五和2035期间我们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实施国家安全战略,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构建(与新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国家安全体系。

9.十四五和2035期间我们要坚持(立足国内)、补齐短板、多元保障、强化储备,完善产供储销体系,增强能源持续稳定供应和风险管控能力。

10.十四五和2035期间我们将要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优化国家应急管理能力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

11.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中从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生态)四个维度出发勾勒了建设数字中国的宏伟蓝图。

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pptx

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pptx
一、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强调更新培养观念,创新培养 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
二、是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按照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 招生、学生多次选择的思路,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 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加强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
三、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学校制度。推进政校分开、管办 分离,保障学校办学自主权,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
• (五)保障任务 一、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二、是保障经费投入。
四、是推进依法治教。
五、是加强和改善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切实履行 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的职责。
六、是着眼于教育改革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 题,以加强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为重点,提出了本届政府 启动实施的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
• (一)战略目标 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 “两基本、一进入”, 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 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1. 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 2. 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 3. 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 4. 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 5. 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国家发展战略
三、《规划纲要》的形成
• 调研阶段: 2008年8月29日到2009年2月 起草阶段:2009年3月到2010年2月
• 公开征求意见阶段:2010年2月28日到3月 28日
• 审议完善阶段: 2010 年4月15日到6月21 日
三、《规划纲要》的形成
一、研究制定《规划纲要》的背景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三个关于教育的历史性文件: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93年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 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这三个文件分别代表了中国教育 发展中的不同历史阶段。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文解读(5)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文解读(5)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文解读(5)《“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第四篇完善健康保障第十一章健全医疗保障体系第一节完善全民医保体系健全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补充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和经办管理。

健全基本医疗保险稳定可持续筹资和待遇水平调整机制,实现基金中长期精算平衡。

完善医保缴费参保政策,均衡单位和个人缴费负担,合理确定政府与个人分担比例。

改进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开展门诊统筹。

进一步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障机制,加强基本医保、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商业健康保险与医疗救助等的有效衔接。

到2030年,全民医保体系成熟定型。

第二节健全医保管理服务体系严格落实医疗保险基金预算管理。

全面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积极推进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积极探索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DRGs)、按服务绩效付费,形成总额预算管理下的复合式付费方式,健全医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的谈判协商与风险分担机制。

加快推进基本医保异地就医结算,实现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和符合转诊规定的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

全面实现医保智能监控,将医保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延伸到医务人员。

逐步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医保经办。

加强医疗保险基础标准建设和应用。

到2030年,全民医保管理服务体系完善高效。

第三节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落实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个人参加商业健康保险及多种形式的补充保险。

丰富健康保险产品,鼓励开发与健康管理服务相关的健康保险产品。

促进商业保险公司与医疗、体检、护理等机构合作,发展健康管理组织等新型组织形式。

到2030年,现代商业健康保险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商业健康保险赔付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显著提高。

第十二章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第一节深化药品、医疗器械流通体制改革推进药品、医疗器械流通企业向供应链上下游延伸开展服务,形成现代流通新体系。

规范医药电子商务,丰富药品流通渠道和发展模式。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文解读(8).doc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文解读(8).doc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文解读(8)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文解读(8)大力加强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协同创新网络建设,进一步强化实验室、工程中心等科研基地能力建设,依托现有机构推进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和科研机构能力建设,完善医学研究科研基地布局。

加强资源整合和数据交汇,统筹布局国家生物医学大数据、生物样本资源、实验动物资源等资源平台,建设心脑血管、肿瘤、老年病等临床医学数据示范中心。

实施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

加快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基地建设,培育健康产业高新技术企业,打造一批医学研究和健康产业创新中心,促进医研企结合,推进医疗机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高效协同。

加强医药成果转化推广平台建设,促进医学成果转化推广。

建立更好的医学创新激励机制和以应用为导向的成果评价机制,进一步健全科研基地、生物安全、技术评估、医学研究标准与规范、医学伦理与科研诚信、知识产权等保障机制,加强科卫协同、军民融合、省部合作,有效提升基础前沿、关键共性、社会公益和战略高科技的研究水平。

第二节推进医学科技进步启动实施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健康保障等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工程,推进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等科技计划。

发展组学技术、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新型疫苗、生物治疗等医学前沿技术,加强慢病防控、精准医学、智慧医疗等关键技术突破,重点部署创新药物开发、医疗器械国产化、中医药现代化等任务,显著增强重大疾病防治和健康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

力争到2030年,科技论文影响力和三方专利总量进入国际前列,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对医药工业增长贡献率和成果转化率。

第二十四章建设健康信息化服务体系第一节完善人口健康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建成统一权威、互联互通的人口健康信息平台,规范和推动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创新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模式,持续推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预防、治疗、康复和自主健康管理一体化的国民健康信息服务。

经济增速 动能转换——解读中国“十三五”规划《纲要》

经济增速 动能转换——解读中国“十三五”规划《纲要》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

那么,如何理解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如何读懂“十三五”规划《纲要》一系列发展指标背后的含义?如何把握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发展主线?在4月5日举行的首场“展望十三五”系列报告会上,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就上述社会关注的问题作了回应,并就“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举措等重点与热点进行了详释。

牢牢把握发展主线“十三五”时期,中国发展已站在了新的更高起点上。

徐绍史说,所谓“新的更高的起点”,是说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能转换三大特点更趋明显:一是“十二五”特别是后3年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5年来,GDP年均增长7.8%,其中2015年增长6.9%,经济总量达到67.67万亿元,经济文/本刊记者 钟 时中国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纲要,是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经济社会发展宏伟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是市场主体的行为导向,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景。

增量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5%。

二是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都在不断优化,“消费超投资、三产超二产”的特征更加明显。

2015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4%,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50.5%;城乡区域结构发展朝着平衡、协调、协同的方向发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6.1%。

三是动能转换顺利快速推进。

促投资扩消费产生的内需拉动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迅速增长迅速集聚产生的新动能、全面深化改革激发的市场主体活力和经济发展内生动力,都在不断增强。

可以说,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增速“换了一挡”,经济转型“升了一级”,动能转换“进了一步”,向着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

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是谋划和推动“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

国省《“十四五”规划纲要》全面解析(必修)(含答案)

国省《“十四五”规划纲要》全面解析(必修)(含答案)

国省《“十四五”规划纲要》全面解析(必修)(练习)1、(单选,4分)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答案:A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布局,必须要()A、民主立法、公正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B、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C、民主立法、严格执法、透明司法、全民守法D、科学立法、透明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答案:B()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A、党的领导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依法治国D、以人民为中心答案:A全面退役依法治国,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要()A、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B、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治理共同推进C、坚持法制国家、法制政府、法制社会一体建设D、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答案:D在推动法治中国的建设中,推进以()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确保侦查、审查起诉的安检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的检验。

A、司法B、执法C、守法D、审判答案:D“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的第一个五年。

A、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C、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D、全面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答案:A十四五规划提出“十三五”时期,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纲要》的要点解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纲要》的要点解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点解读一个战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思路是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坚持德育为先。

“三项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包括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公民意识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坚持能力为重。

“三种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三个学会”: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

—-坚持全面发展。

“三个统一”: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三个加强":加强体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加强美育、加强劳动教育。

“一个促进":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两个核心思想:“两个全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把握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面向社会需求,优化结构布局,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三大战略目标:“两基本、一进入”: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其中,“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党的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体现,“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重要目标,“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进入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的重要基础。

《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是中国政府制定的指导中国农业发展的战略规划,旨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首先,规划纲要明确了农业发展的总体目标。

规划纲要提出,到2023年,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通过政府的扶持政策,推动农村地区的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促进农村地区的现代化进程。

其次,规划纲要强调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

规划纲要指出,要优化供给结构,提高农业产品质量和效益,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通过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同时,加大对重点农产品的产销衔接支持力度,确保农产品市场供应稳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第三,规划纲要关注农民收入增长和农村的人才培养。

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通过多种方式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和素质。

同时,鼓励农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产品加工,提高农民的创造力和创业精神,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

第四,规划纲要强调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规划纲要提出,要提高农村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通过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农民的幸福指数,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第五,规划纲要关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保护耕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推广绿色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态效益,增强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通过科学种植和养殖方式,有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总的来说,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聚焦农村地区的发展,以促进农业现代化为核心,通过创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农村地区的现代化进程。

同时注重农民收入增长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这一规划纲要为中国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了重要支撑。

全面剖析《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全面剖析《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全面剖析《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一、十三五和十四五整体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对比(一)指标体系有所调整,新增安全保障维度和6个指标1、相较于十三五规划的4个维度24个指标(经济发展、科技教育、资源环境和人民生活),纲要草案从5个维度20个指标(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址、绿色生态和安全保障)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2、纲要草案中新增了安全保障这一维度。

其中安全保障主要包含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能源综合生产能力两个指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于6.50亿吨、能源综合生产能力大于46亿吨标准煤。

考虑到2019年粮食总产量为6.6亿吨、能源生产总量为39.70亿吨标准煤,这意味着粮食生产能力方面只需要维持现状,而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还需要大幅提升。

3、除上述两个指标外,纲要草案还新增了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镇调查失业率、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和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等四个指标。

其它目标还包括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湿地保护率提高到55%、城市污泥有害化处置率达到90%,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污水资源化利用率超过2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60%、每千生齿拥有注册护士数提高到3.8人、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GDP超过17%等。

(二)调整了4个指标,没有提出具体经济增速和经济总量,各年可以单提纲要草案还对部分目标进行了调整,如GDP增速、全员劳动生产率(调整为增速)、研发经费入(调整为增速)、每万生齿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专门针对高价值)等4个目标。

其中和之前普通会明确具体GDP增速和GDP总量相比,十四五规划并没有具体提出未来五年的年均经济增速和所要达到的经济总量,而只是明确要保持经济增速在合理区间,但各年政府工作报告将会视情况提出。

(三)删除科技进步贡献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数等没有必要的10个指标纲要草案删掉了科技进步贡献率、固定宽带家族普及率和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已经很普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数(已经全部实现脱贫)、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专门强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城镇棚户区改造套数、劣V类水体比例、万元GDP用水量下降、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以及森林畜积量等10个指标。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文的内容解读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文的内容解读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文的内容解读审议通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中共中央主持会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是今后15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

下面小编整理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文内容,一起来看看健康中国2030规划正文是什么吧。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共中央政治局8月26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中共中央主持会议。

会议认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出发,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更好保障人民健康作出了制度性安排。

编制和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保障人民健康的重大举措,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同时,这也是我国积极参与全球健康治理、履行我国对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承诺的重要举措。

会议指出,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健康领域改革发展成就显著,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同时,我国也面临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以及疾病谱、生态环境、生活方式不断变化等带来的新挑战,需要统筹解决关系人民健康的重大和长远问题。

会议强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是今后15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健康优先、改革创新、科学发展、公平公正的原则,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从广泛的健康影响因素入手,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大幅提高健康水平,显著改善健康公平。

会议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坚持预防为主,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绿色安全的健康环境,减少疾病发生。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文解读(6)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文解读(6)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文解读(6)第二节强化药品安全监管深化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研究建立以临床疗效为导向的审批制度,提高药品(医疗器械)审批标准。

加快创新药(医疗器械)和临床急需新药(医疗器械)的审评审批,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

完善国家药品标准体系,实施医疗器械标准提高计划,积极推进中药(材)标准国际化进程。

全面加强药品监管,形成全品种、全过程的监管链条。

加强医疗器械和化妆品监管。

第十六章完善公共安全体系第一节强化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加强安全生产,加快构建风险等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两条防线,切实降低重特大事故发生频次和危害后果。

强化行业自律和监督管理职责,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推进职业病危害源头治理,强化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管。

开展职业病危害基本情况普查,健全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措施。

进一步完善职业安全卫生标准体系,建立完善重点职业病监测与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报告和管理网络,遏制尘肺病和职业中毒高发势头。

建立分级分类监管机制,对职业病危害高风险企业实施重点监管。

开展重点行业领域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

强化职业病报告制度,开展用人单位职业健康促进工作,预防和控制工伤事故及职业病发生。

加强全国个人辐射剂量管理和放射诊疗辐射防护。

第二节促进道路交通安全加强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划和建设,组织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治理公路安全隐患。

严格道路运输安全管理,提升企业安全自律意识,落实运输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强化安全运行监管能力和安全生产基础支撑。

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治理,提高车辆安全技术标准,提高机动车驾驶人和交通参与者综合素质。

到2030年,力争实现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下降30%。

第三节预防和减少伤害建立伤害综合监测体系,开发重点伤害干预技术指南和标准。

加强儿童和老年人伤害预防和干预,减少儿童交通伤害、溺水和老年人意外跌落,提高儿童玩具和用品安全标准。

预防和减少自杀、意外中毒。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 解读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 解读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解读机构最新调研纪要会在知识星球分享,一、介绍环节【文件解读】1. 文件性质:“扩大内需”是十四五时期重要的政策关键词,是十四五规划的配套文件。

2. 扩大内需:-格局:三个新阶段:1. 新发展阶段:面对风险挑战和机遇并存;2. 新发展理念:绿色开放、绿色创新、开开放共享;3. 新发展格局:扩大内需为抓手,国内国外双循环-和之前的差别:a. 1997-2002年,朱镕基时期,97 年亚洲金融危机和 98 年洪灾;b. 2008-2012 年改革少,刺激多:应对南方雪灾、汶川地震、全球金融危机,以特别国债和长期建设国债适度投资三峡,亮点在于改革开放:国企改革、住房商品化改革和 WTO。

这一波主要以宏观经济刺激为主:铁公鸡为代表的基建投资、十大产业振兴计划、重工业产能扩张,汽车下乡、家电下乡等消费刺激。

c. 2022 年提出,把供给侧改革和扩大内需相结合,主要关注消费、投资和改革。

【文件细则】A.消费:中国 GDP 总量较十年前翻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制造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二大商品消费国,消费占 GDP60%,且面临外向型经济特征弱化,明年可能的全球发达经济体衰退等。

1. 实物消费:-汽车:强调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在发展二手车交易 4s 店服务,包括增值服务转型。

还有新基建:充电桩、换电站、加氢站、智慧交通等数字和绿色新基建服务。

燃油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大概率延期给汽车消费提供一定支持。

-房屋:1.房住不炒政策不会有太大变化;2. 长效机制:包括房产税,三条红线,限购限贷政策等系统性文件,整体要求稳房价稳定价稳预期,抑制投资性需求;3.保障性住房:REITS 扩容;4. 公积金消费力释放:广泛使用到家装消费、智能家电消费。

2. 商品消费:-免税区:海南自贸港的免税业务;-国际消费中心城市:2021 年底, 5 座城市入选,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手电经济、体验经济或率先开展。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文内容解读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文内容解读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文内容解读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今后15年我国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2016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文内容解读,一起来看看吧。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解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文内容解读专家解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相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纲要》确立了“以促进健康为中心”的“大健康观”“大卫生观”,提出将这一理念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实施的全过程,将健康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改善百姓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纲要》提出,到2030年,健康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建立。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健康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没有健全、公平和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医疗卫生投入和医疗保障制度的作用就难以发挥,人民群众就难以从卫生与健康发展中受益。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孟庆跃认为,要系统性整体推进健康中国进程,关键是加强基层服务能力建设,强化合作和联动,促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合。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认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首先是健康管理体制的建设,即“健康入万策”,需要跨部门、跨领域协调联动,成立国家健康促进委员会,以健康中国统领协调各部门。

在完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方面,学习国际上较为成功的做法。

比如,一些国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由医生个体或者医生联合体组成,但由政府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付费。

政府在“买单”的过程中考核这些私立医疗卫生机构。

《纲要》将“共建共享、全民健康”作为战略主题,坚持政府主导,动员全社会参与,推动社会共建共享,实现全民健康。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表示,提升国家健康能力,要深化健康体制改革,健全国民健康体系,提升健康服务能力,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务。

在提升健康保障能力方面,要完善医保缴费参保政策,实现医保基金可持续平衡,加快推进基本医保异地就医结算,实现跨省异地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

解读《规划纲要》文本职业教育内容

解读《规划纲要》文本职业教育内容
个 工作小 缉办 公窜翠 一亮 点 : 发布 会 行新闻
周 稽 裘 :关 于 大 力 发 展 职 业教 育 的 政 策 引 导 问 题 . 先 , 国 家 总体 方 针 的 首 在 引导上 , 求地方真正践行科学发展观 , 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 发展规划纲要 注 重 行业 企 业参 与 职 教 办 职业教育发展的责任
规划 纲 要 工 作 小 组 办 公 室 今 天 在 京
教 育 部 职 业 教 育与 成 人 教 育 司 司长
在《 文本的职业 教育 举行 新闻 发布会 , 参与《 规划纲 要》 文本 葛道 凯 : 规划纲要 》
研 制 工 作 的 有 关 专 家 和 教 育 部 相 关 司 局 负 责 人 , 《 划 纲 要 》 本 有 关 职 业 教 对 规 文 育 的 内 容进 行 r 绍 和 解 读 介
强化职业教 育资源的统筹协调 和综合 利
服 务 区域 发 展 的 能 力
解读 规划纲 文职业教育内容
根 本性 的促 进 作用 《 划 纲 要 》 本 明 规 文
行为7
用. 进城乡. 推 区域 合 作 . 强 职 业 教 育 确 提 出要 制 定这 样 的法 规 .应 该 说 是 一 增 有关专家 和负责人 刚答 了记 者的提问
政 拨 款 基 本 标 准 .关 注 具 有 职 业教 育 特
中 的 利 益 ,这样 才 能 使 校 企合 作 真 正 做 到双赢 、 赢 . 决老 百姓经常 说的 “ 共 解 剃 头 挑 子 一头 热 ” 问题 同 时给 企 业 提 出 的
色的“ 产教结 合、 校企 合作” 的制度创新 。
第 一次 提 出 r制 定 校 企 合 作 法 规 。并 纳 人 固 家 教育 体制 重 大 改革 试 点 范 围 、根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文解读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文解读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文解读中共中央总书记主持会议,审议通过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下面是独特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文解读,欢迎参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文解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具体内容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中共中央总书记主持会议。

会议强调:“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

常言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前人俗语,言浅理深”,为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前提是要推进健康中国的建设。

我党明确指出,要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出发,对当前和今后时期更好保障人民健康作出制度性安排,改进民众“人命在天,物命在人”的错误健康理念。

“读过古华佗,不如见症多”,从实际出发,总结我党在人民健康工作中的经验,把保障人民健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视为急需解决的工作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妥善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对人民健康负责,履行我国对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承诺人民健康要从基层做起,要从小事抓起。

“万金良药,不如无疾”。

首先以“贫无可奈惟求俭,拙亦何妨只要勤”的预防为主,建设完善的医疗制度和体系。

从食品安全入手健康、从解决当下医疗问题为主旨、从健康宣传预防为标语、让群众的生活环境更健康、生活方式更加绿色,从而减少的疾病发生。

总书记指出:“要调整优化健康服务体系,强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健康领域改革发展成就显著,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但是我国也面临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等问题,陆续出现一些新挑战,需要我党统筹解决。

新形势下,着眼于人民健康、着眼于重大地、长远地问题,调整优化健康服务体系,强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解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解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规划纲要▲提高全民健康素养。

为了达到这个造福全民的宏伟目标,《纲要》首先提出,提高全民健康素养。

那么,什么是健康素养呢?健康素养是指个人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的健康信息,以及对这些信息的正确理解,并运用这些信息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与基本素质。

公民健康素养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

国家卫生计生委在健康数据发布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仅为9.48%,即我国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的人口比例为9.48%。

这个比例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很多发展中国家。

为了尽快补上这个短板,提高居民营养知识素养,《纲要》提出,全面推进居民健康生活方式,强化家庭和高危个体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及干预,开展健康体重、健康口腔、健康骨骼等专项行动,开发推广促进健康生活的适宜技术和用品。

国家要建立健康知识和技能核心信息发布制度,健全覆盖全国的健康素养策划/ 本刊编辑部撰稿 / 谭敦民解读“健康中国2030”近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这是把国民的身心健康问题,提高到国家战略的位置。

虽然媒体报道轻描淡写,却是一桩与每个中国人都息息相关的大事儿。

《纲要》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实现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

《纲要》对人均预期寿命提出明确目标,到2030年,人均预期寿命将达到79岁,届时,我们国家将进入长寿国家行列。

这是个令人欢欣鼓舞的目标。

和生活方式监测体系。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健康文化,移风易俗,培育良好的生活习惯。

各级各类媒体加大健康科学知识宣传力度。

除此之外,国家还要加大学校健康教育力度,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做为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从中、小学为起点,建立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解读(含数据分析)课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解读(含数据分析)课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解读(含数据 分析)
未来十年教育改革
• 1、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分离的 办法,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自主招生、学生多 次选择。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
• 2、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政校分开、管办分离,政 府实现从办教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 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 预。
• 儒家: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温故知新、知行 合一
• 《学记》:道、强、开 • 清朝:壬寅学制、癸卯学制 •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
教育的决定》 • 2010年:进入21世纪指导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
• ——教育公平。合理配置资源保障入学机会公平 和教育过程公平,缩小差距,保障特殊群体(随 迁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平等接受教育。
• ——教育质量。标准建设:义务教育标准化、生 均经费标准、教师标准(资格、编制、津补贴)、 课程标准、信息化标准、学费标准、资助标准、 质量标准。教学思想: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 材施教(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 弹性学制、文理交融、小班教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 规划纲要》学习解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解读(含数据 分析)
• 2010年7月13至14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 开。29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正式公布。同年10月,《规 划纲要》的任务被分解成190项,由60个部门分别 承担。
基本建成三网融合的贵阳教育城域网全面完成贵阳市教育一网二库三平台建设通过贵阳教育信息网整合全市教育信息资源建立健全贵阳市教育资源库贵阳市学业考试试题库完善贵阳市教育管理平台贵阳市中小学招生平台贵阳市教与学平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解读含数据分析课件教育研究永远都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几千年了不光是中国整个世界都还在探索之中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解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解读
第一节
认真领会《纲要》精神实质
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解读 2014年6月
未来十年中国孩子享受什么样的教育
2
★2010年7月13日至14日, 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 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全面部署实施《国家 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胡锦涛总书记向全党全社 会发出了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加快我 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 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总动员令。 ★温家宝: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
• 2009年,我国2263所高等学校,西部12省区仅有 254所 • 2005年 高考本科录取率: 西部 22.57%,东部31.23 %; 研究生入学率: 西部 2.20%, 东部5.10%
• 复旦大学本地生源为63.1%, 浙江大学本地生源为67.5%, 中山大学本地生源为62.4%。
• 20世纪90年代,清华与北大录取学生中农村学生约占 20% ,以后呈逐年下降趋势。
3
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
• (2)战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 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 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 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 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 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 4、推进依法治教 • 完善教育法律体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大力推 进依法治校;完善督导制度和监督问责机制。 • 5、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 • 组织实施重大项目;组织开展改革试点。 • 6、加强组织领导 • 加强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加强和改进教 育系统党的建设;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全文解读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全文解读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全文解读把长江经济带建成黄金经济带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某某某中央、某某某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科学谋划中国经济新棋局,作出的既利当前又惠长远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2023年7月,某某某在武汉调研时指出,长江流域要加强合作,发挥内河航运作用,把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

2023年12月,某某某作出重要批示,强调长江通道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最重要的东西轴线,在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建设长江经济带要坚持一盘棋思想,理顺体制机制,加强统筹协调,更好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为全国统筹发展提供新的支撑。

2023年1月,某某某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深刻阐述了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推进思路和重点任务。

此后,又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涉及长江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要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共同努力把长江经济带建成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

走出一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道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要遵循5条基本原则。

一是江湖和谐、生态文明。

建立健全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长江全流域生态修复,尊重自然规律及河流演变规律,协调处理好江河湖泊、上中下游、干流支流等关系,保护和改善流域生态服务功能,走出一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道路。

二是引领、创新驱动。

坚持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

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增强市场主体创新能力,促进创新资源综合集成。

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不搞“某某某策洼地”,不搞“拉郎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咏梅:《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由民族文化大区向强区跨越》(《内蒙古日报》,2011年11月3日)“十二五”时期是自治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规划纲要》是我区专门部署文化建设的中长期规划,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对未来5年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目标任务、保障措施作出了全面阐述,描绘了“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的新蓝图,对指导我区未来5年文化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规划纲要》对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文化改革发展的新理念、新目标,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表明我们党对文化的地位、作用及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

自治区党委政府也高度重视文化改革发展问题,多次研究部署文化改革发展工作,进一步增强了文化改革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刚刚召开的自治区党委八届十九次全委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我区文化改革发展工作,提出从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富民强区的高度,积极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工作。

《规划纲要》在这样的背景下制定出台,立足点高,能够把文化发展纳入到“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来,对关系到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各项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和安排,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放在突出位置,对自觉主动地推动我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保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文化改革发展工作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第二,《规划纲要》对我区理清家底、找准文化发展方位、明确文化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为努力编制出一个体现自治区党委政府要求、反映人民意愿、符合内蒙古实际、适应发展需要,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指导性的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在自治区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牵头,会同发改委、政府研究室、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部门组成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共同编制了《规划纲要》。

在编制过程中,编制工作领导小组深入到全区各盟市和各文化单位开展调研,经过多次调研座谈、征求意见,形成了初稿,又经专家论证会论证通过,及自治区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审议,反复修改,历时6个多月,最终形成了《规划纲要》。

在此过程中,摸清了我区文化产业家底,认真总结了我区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取得的新进展新成绩新经验,全面分析了文化改革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准确掌握了我区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科学定位了我区文化发展战略,明确了我区文化发展目标,这对加快发展我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实现我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

第三,《规划纲要》对努力实现我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保障意义。

文化发展既是科学发展的新要求,也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贯彻落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主线,既需要文化提供强有力的思想舆论支持,也给文化繁荣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广阔空间。

《规划纲要》在制定过程中,力求与《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相衔接、相配套,对“十二五”时期我区文化发展的目标、任务作了进一步细化、拓展。

按照《规划纲要》描绘的蓝图,认真落实文化发展的各项指标和任务,必将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保障。

《规划纲要》提出“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满足各族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为目标,以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积极构建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不断增强自治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条件。

“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的方针原则归纳为5个坚持:坚持正确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创新发展,坚持统筹兼顾,坚持突出特色。

《规划纲要》采取了部分与条目相结合的方法,按部分进行分类,然后在每一部分下设若干条目加以阐述,主要包括11个部分,共37条。

其中,第一部分为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发展目标;第二部分至第十部分为推动我区“十二五”时期文化建设与文化改革发展工作需要进行的9个方面的工作;第十部分为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保障措施。

《规划纲要》立足点高、涵盖面广、可操作性强,是在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专项“十二五”发展规划基础之上,制定形成的指导我区“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工作的总体规划。

《规划纲要》紧紧围绕“逐步实现由民族文化大区向民族文化强区跨越”这一发展目标,针对我区实际归纳整合了9个方面的工作,并提出了相关的保障措施。

从内容来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兼顾全面。

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是一项复杂而浩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的方面很广,需要面对的问题也很多。

《规划纲要》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进民族文艺创作繁荣、加强传播体系建设、推进民族文化传承发展、推动文化“走出去”、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9个方面作为我区“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的各个领域,为实现民族文化强区的发展目标提出了全面的工作任务。

二是突出重点。

推进民族文化强区的重要支撑点是文化产业,《规划纲要》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提出了具体的发展目标、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

如在“发展目标”小节中提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左右,把文化产业逐步培育为新的支柱产业”的分目标;在“加快发展文化产业”部分中,用专栏的形式详列了“十二五”时期我区25个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及项目;在“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保障措施”部分的“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小节中提出“自2011年起,自治区财政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资金数额随着自治区财力的增加逐年增加,用于民族文化强区建设”。

三是强调民族特色。

我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草原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和承载地。

《规划纲要》通篇扣紧我区实际,在“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发展目标”部分中强调“突出民族特色”,“民族优秀文化得到有效保护、传承和弘扬”,并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工作需要进行的9个方面的工作中,将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扩大草原文化影响力贯穿始终,为实现民族文化强区这一目标指明了发展路径。

四是注重项目化。

《规划纲要》从我区实际和现有基础出发,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进民族文艺创作繁荣”、“加强传播体系建设”、“推进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等部分中,以专栏的形式列入了8大类,共64个具有一定代表性、惠民性、示范性和发展优势的项目,目的主要在增强《规划纲要》的导向性,这些项目可行性强,符合实际,便于操作,便于落实。

《规划纲要》从总体目标和发展重点两个层面对“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的目标进行了阐述。

总体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文化软实力明显提升,逐步实现由民族文化大区向民族文化强区的跨越。

在总体目标下,根据当前文化发展的实际,确定了6个方面的发展重点: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普遍提高,民族团结进步意识不断增强,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有效发挥;二是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文化消费在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明显提高;三是民族优秀文化得到有效保护、传承和弘扬,文化创新意识不断增强,各类优秀文化产品不断涌现,形成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民族文化品牌;四是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文化市场主体更具活力,科学有效的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服务运行机制基本形成,文化政策法规更臻完备;五是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左右,把文化产业逐步培育为新的支柱产业;六是文化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在文学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哲学社会科学等领域产生一批具有国内外影响的优秀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规划纲要》用专栏的形式列举了公共文化服务领域4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6项重点公共文化服务惠民工程。

这些项目大多是“十一五”时期的延续,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和草原书屋建设工程等;也有按照国家要求并结合自治区实际需要建设的项目,如自治区、盟市两级图书馆、群艺馆、博物馆建设,旗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维修改造,苏木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嘎查村(社区)文化室建设和旗县剧场和苏木乡镇小剧场等。

这些项目和工程的实施,将会对我区的文化建设起到基础性、全局性的带动作用,将为我区广大群众特别是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丰富的文化产品,保障我区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文化权益。

《规划纲要》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提出的要求: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建设认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文化发展实践上的一个重大创新。

文化的双重属性,确定了发展的双重任务。

《规划纲要》把文化产业体系建设作为“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的重点之一加以部署:一是大力培育骨干文化企业。

到“十二五”期末,我区要有3-5个文化产业集团的综合实力进入民族地区先进行列,每个盟市培育形成2个以上有较强实力的国有和民营文化企业,成为各地发展文化产业的主力军。

二是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和结构。

呼包鄂地区依托人才、技术和资金优势,在大力发展传统文化产业的同时,着力建设现代新兴文化产业核心区,发挥对全区文化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其他地区也要依托本地自然条件和文化遗存,大力发展各类有特色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努力形成各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新格局。

同时要大力调整文化产业结构,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演艺娱乐、广告设计、文博会展、工艺美术等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数字动漫、数字电视、数字出版、网络广播电视等新兴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是推进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

到“十二五”时期末,全区要建成20个以上有带动力和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形成一批有特色、有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品牌。

四是推进文化市场体系建设。

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文化产品和要素合理流动。

《规划纲要》在繁荣民族文艺创作中的具体举措:我区民族文化资源兼具丰富多样性和独特稀缺性,是民族文艺创作的源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