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
一步一个脚印——许昌市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侧记
医疗保险的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 统工程 . 参保人 员基本健 康情况不 同 .交
6 中国信息化 / 0 66 5 4 2 0 ..
维普资讯
终达成了一次合作机会 .劳动和 社会 保障 局保证将 吸纳的医疗保 险费存入该 银行 .
银 行 方 面 为 医 疗 保 险 信 息 化 提 供 1O万 机 6
2 0 年 5 5日. 0 6 月2 记者 采访 了许 昌市
作人 员都在忙碌使 用着计 算机 .即使是房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赵军英。她 告诉 记
门上挂 着 ” 长 牌子的办公室也 是如此。 局 者:” 其实我们局初期的信息 化建设 . 里 局 并没有投入太多的资金 。 “ 19年 . 9 赵军英还是许昌市劳动和社 9
会上 找一些会开发 系统 的临时帮手 .医疗 保险管理 系统很快就 建设起 来了。 此时 , 昌市的 医疗保险管理工作 已 许 走到 了全 国的前列。医疗保险管理系统已 实现与医保定 点医院、 银行联网协 同办公 。 系统投 入使 用后 , 赵军英亲身感受到
了信 息 化 管 理 的 “ 头 ” 甜 。
许 昌市劳动 和社会保障局的信息中心
位于该 楼的四层 . 透过 门口硕大 的玻璃幕 墙 . 以看到一群工作人 员正在一排 整齐 可 摆放 的服务器 、小型机前忙碌 着。
会保障局副局长 .负责医疗保 险改革试 点
工作 。
许昌市 劳动 和社会保障局为金保工程
的推进 . 提供 了比较充分 的基础设施和应
全程 监督 做 好服 务
许 昌市 实现 了 保 险过 程 全 程监 督 。 特 别在医疗保险 方面 . 参保 人持社会保障 卡到联 网的定点 医院看病 , 相关信息会立 即传 入数据 中心 , 劳动保 障管理系统软件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信息化建设
2 世纪 8 年代 中期 ,我 国开始进行社会保 险 0 0
加 强基金监督的需要。 近年来, 通过对社会保 障基
制度 改革 ,经过 2 0多年 的时间,社会保险事业迅 猛发展 , 息量急剧增加 。 了提高宏观决策水平 , 信 为 加强社保基金监督, 适应人员流动需求和统筹层 次 变化 的需要, 实现社会保险社会化管理迫切 需要加
维普资讯
第 l 第 6期 4卷 20 0 6年 1 2月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J u a f o r l ln ee l g n o Huu b ir Col e e
No 6 .
V I4 o 1 ..
P b i e 1De e e. 0 6 u l h d i c mb r 0 s I 2
作者简介:李旭东 ( 9 1 ,男,呼伦贝尔市社会保险公共业务管理中心,经济师。 17 一)
・
6l・
维普资讯
地就医、异地养老 呈逐年上升趋势。以异地养老计 算, 目前全 国跨统筹地 区领取养老金人员约 20 7 万 人 , 中跨省的有 9 其 0万人。其 中我市跨省的有 O - 2 万人 ,跨地区的有 0 万人。通过全 国统一、标准 . 3 致、网络互联、信息共享的社会保险信息系统, 建立全 国集 中式的异地领取养老金人员数据库和
求。
பைடு நூலகம்
机管理 已经难 以为继。 无论是社会保 险关系接续和 跨地 区转移 ,还是养老金异地领取和社会化发放, 以及对参保人员记录一生, 管理一生, 服务一生的
全 过程管理与服务 , 如果 没有一个庞大的信息系统
支撑 , 这些工作根本无法完成。 特别是养老保险资
一
7 . 1万人 ,当年 生育保险基金 收入 59万元,支出 5 17 7 万元。各项社会保 险参保 人数不断扩大 ,社会 保险基金的收入与支 出也在 急剧增长,20 05年社 会保险基金收支总量达 150 391万元。面对如此庞 大的资金量和信息量, 靠手工操作和低水平的单 仅
关于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应当以实现劳动保障权利的全面和及时依法实施
为目标,落实守法劳动关系的精准管理原则,以劳动保护依法用人、实施
劳动保障权利、管控共同责任、保障分工协调有序的劳动保障监督管理制度,以及推进实现劳动保障权利的便民便利化为目标。
二、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政策导向
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应当紧紧围绕劳动关系的依法管理原则,不断深
化劳动关系的依法规范,完善劳动保护制度,建立起健全的劳动保障信息
化管理制度,应当重点加强劳动关系的普查管理,强化社会保障及体面就
业管理,有效建立劳动权益规范保护机制。
三、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的绩效评价
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的绩效评价应当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以便用于衡量和评价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所取得的成效,并实现信息化及
时的监督管理。
其具体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当结合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的
实施过程,包括对守法用人数量的评价、实现劳动保障权利覆盖度的评价、劳动保障信息化资源利用率的评价、外来劳动者劳动合同管理的评价等等。
四、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安全技术
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中。
小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我国各项社保制度改革的深入,对社保系统的管
理水平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五险合一”制度的建立.要 求信息化系统为整个人社部门业务管理工作搭建操作平 台,为保障数据资源和业务系统高效运行提供支撑。目前.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发
展.在软硬件配置和业务软件开发方面,已打下了坚实的 基础。但是。如何保证信息化建设继续保持发展的势头, 还需要进行不断的完善。应该建立一套涉及到方案前期 调研、方案制定和论证及后期系统维护的一揽子方案,既 考虑到长远的发展利益,也应照顾到用最少的资金来满 足最大需求,促进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二)网络建设覆盖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投资与创业
2016.5
是不谋而合的。这种以教师培训教师的方式主要目的是. 使教师团体形成良好的学习交流氛围.从而实现高校教
师水平的提高.更利于学生的学习。
(五)创建精品观摩课程 在我国很多的高校教师可以自己编纂教材,这说明 在我国高校中定是藏龙卧虎。存在着一批可以开展科研 的教师学者,也存在着一批注重实践和传授知识的教育 骨干。每所高校编纂的教材,虽内容上相差不大.但都会
保信息库时,数据录人标准不规范,二是人员信息维护工 作跟不上,信息更新不及时,三是新系统升级改造时出现
数据错误。 (四)信息管理面临的安全风险 目前威胁人社部门信息管理的安全风险因素主要有 三个:一是信息化管理人员的误操作,或是由于安全意识 薄弱造成的安全漏洞,这是信息化管理中的“短板”。二是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通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1.04.24•【文号】劳社部发[2001]5号•【施行日期】2001.04.2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通知(劳社部发〔2001〕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国务院有关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机构: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五”计划的建议精神,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我部编制了《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已经部长办公会讨论通过,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00一年四月二十四日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今后五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为指导和推动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五”计划的建议精神,落实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要求,制定《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一、“九五”主要成就和“十五”面临的形势1、“九五”主要成就“九五”时期,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九五”计划的各项主要任务均已圆满完成。
--就业局势保持基本稳定,就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就业总量进一步扩大,5年间城镇新增就业达3560万人左右,累计有1300多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
就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一产业就业人数首次下降到50%以下,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增速超过第二产业;国有、集体经济单位就业人数下降,其他经济单位就业人数有较大增加。
国有企业职工人数减少2000多万人,国有企业富余人员问题得到初步缓解。
劳动力市场管理制度初步建立。
企业自主用人、劳动者自主择业的就业机制初步形成。
劳动预备制度逐步实行。
浅谈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问题
3 、注重培养 专业化 的社 区养老服 务 会 团 体 及 爱 心 人 士 的辅 助 才 能顺 利 发 展 。 合 国 情 的养 老 模 式 , 有 利 于 中 国养 老 服 务
人 员 。 目前 , 我 国社 区养 老 服 务 人 员 的 素 在 社 区 养 老 模 式 的 探 索 中 会 遇 到 很 多 问 事 业 的 发 展 , 并对我 国的经济 、 社 会 发 展 质 仍 处 于 一 个 比较 低 的 水 平 , 难 以满 足 老 题 , 基 础 设施 薄 弱 、 资金 匮 乏 、 专 业 人 员 素 具 有 巨大 的推 动 作 用 。 年 人 日益 增 长 的 物 质 及 精 神 照 料 需 求 。 有 质 低 等 问题 的 解 决 都 需 要 政 府 、 社 会 各 阶 了高 素 质 的养 老 服 务 人 员 , 才 能保 证 社 区 层 及 福 利 机 构 的 帮 助 。 社 会 团 体 应积 极 发 主 要 参 考 文 献 : 养 老 服 务 的质 量 。因 此 , 政 府 及 社 区 管 理 挥辅助作用, 配合政府推动社 区养老模 式 [ 1 ] 周 锦绣. 浅析我 国人 口老龄化 问题及 部 门应 特 别 注 重 对 养 老 服 务 人 员 的培 训 , 的改 革 与 发 展 。 并对 相 关 的培 训 机 构 进 行 规 范 化 管 理 , 培
服务 工作 , 为劳动 者提供信 息查询 、 政 策 二、 社 会 保 障信 息 化工 作 建 设 的要 求 2 0 1 1 年 6月 ,全 国人 力 资 源 社 会 保 障 信 息 化 工 作 会 议 明确 了我 国 “ 十二五 ”
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 是政 府机 关提 咨 询 等 服 务 。
其对策 [ J ] . 中国论 文下载 中心, 2 0 0 6 . 2 .
社会保障部的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
社会保障部的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社会保障部的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是指社会保障部门在应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对社会保险领域的各项业务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建设和改革。
这一建设旨在提高社会保险管理的效率和服务质量,实现社会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一、背景社会保障部的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背景源于社会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社会保险制度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压力。
传统的手工办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管理和服务的需求,因此社会保障部决定进行信息化建设。
二、目标社会保障部的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办事效率: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社会保险业务的自动化和高效化处理,提高办事效率,减少劳动力成本。
2. 优化服务质量:建立数字化、网络化的服务平台,为参保人员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同时提升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3. 加强风险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监控和风险管理,防范和减少社会保险基金的风险,保障保险基金的安全和稳定。
4. 推动政策落实: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社会保险政策的精确、准确实施,确保政策落实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三、建设内容社会保障部的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建设信息系统:建立全国范围的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实现社会保险业务的网上办理和查询,提供便捷的服务。
2. 数据整合和共享:将社会保险部门、就业部门、税务部门等相关部门的数据进行整合和共享,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制定相关规范:制定社会保险信息化管理的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和规范操作。
4. 培训和管理:开展相关培训和管理工作,提高社会保障部门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素养和技能水平,确保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四、挑战与对策社会保障部的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制定相应的对策来应对:1. 技术难题:信息化建设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建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技术难题。
河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加快我省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的通知
河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加快我省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日期】•【字号】豫劳社信息[2007]7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河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加快我省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的通知(豫劳社信息[2007]7号)各省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为加快我省金保工程建设,促进我省劳动保障基层基础工作的深入开展,按照《关于加强劳动保障基层基础工作的意见》(豫劳社 [2007] 8号)精神,现对我省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工作提出以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进一步明确建设方针和目标任务(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适应国家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劳动保障中心任务,按照“完整、正确、统一、及时、安全”的总要求,坚持统一建设、应用为先、体制创新的基本原则,努力促进信息技术与劳动保障业务的有机结合,不断提升劳动保障信息化水平。
(二)做好“十一五”时期劳动保障信息化工作,应重点实现四个“全覆盖”。
适应劳动保障工作全面协调推进的需要,实现对各项劳动保障业务工作的“全覆盖”;适应劳动保障服务对象不断扩大的需要,实现对服务人群的“全覆盖”;适应劳动保障部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的需要,实现信息系统功能的“全覆盖”;适应劳动保障工作向下延伸的需要,实现管理服务机构网络应用的“全覆盖”。
实现以上四个“全覆盖”,既是劳动保障工作深入开展的新形势对信息化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系统建设进入当前阶段的新任务,金保工程建设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其突出的特点将是统一、集中和整合。
对此要按照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十一五”规划要求,合理安排工程建设进度和建设内容,推进劳动保障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数据中心建设(一)建设数据中心机房。
按照成熟先进、经济实用、持续稳定的原则,配备硬件设备,并实现硬件设备的物理集中,各项劳动保障业务共用同一个机房。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人社部发[2011]99号)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专网主干网络覆盖到全部省级和地市,城域网覆盖到各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服务机构,县级网络接入平台联网率达到95%,街道、社区、乡镇、定点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联网率达到90%以上。
——完成部本级和60%省级容灾中心的建设工作,安全等级三级以上的应用系统普遍使用数字证书,业务人员使用数字证书的比例达到70%以上。
——全国跨地区信息交换与结算平台全面启用,异地转移系统地市入网率达到100%,异地退管系统地市入网率达到100%,异地就医系统地市入网率达到80%。
——劳动就业、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联网监测业务交换库数据入库率超过90%,社会保险基金财务交换库数据入库率达到80%。
专栏2 “十二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主要指标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人社部发[2011]99号)
稿件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发布日期:2012-07-1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福建省公务员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事局、劳动保障局: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已经部务会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三)发展目标
以全面提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能力和服务社会的水平为目标,紧密围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的重点工作和发展方向,构建统一、高效、安全的信息系统应用支撑平台,实现各项业务领域之间、各地区之间的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有效衔接,形成统一规范的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和科学有效的决策支持体系,实现社会保障一卡通。
“十二五”时期信息化工作具有许多有利条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对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形成普遍共识,信息化统一建设的理念深入人心,为信息化建设创造了良好氛围;“十一五”期间取得的建设成果和经验,为信息化建设向纵深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以光纤宽带和新一代移动通讯等为重点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已纳入战略部署,下一代互联网(IPv6)、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愈发成熟,相关产业正在形成,为信息化建设营造了良好技术环境。
加强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提高服务效能
加强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提高服务效能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加强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提高服务效能,还可以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
本文将从信息化建设的意义、需求与挑战、建设方向与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并对如何加强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提高服务效能给出一些建议。
一、信息化建设的意义信息化建设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保障工作提高服务效能的重要手段。
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实现社保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共享,提高信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减少人为操作和繁琐的手续,提高办事效率。
而且,信息化建设还可以促进社会保障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个性化的服务。
二、需求与挑战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面临着诸多需求和挑战。
首先,广大群众对服务的期望日益增长,迫切需要更加高效、便捷的社保服务。
其次,社会保障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信息孤岛、信息壁垒等问题严重制约着信息的互通互联。
再次,信息化建设还面临着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的挑战,如何保障信息的安全性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最后,技术的更新换代和信息系统的升级也对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平衡成本与效益、保证系统的稳定性也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
三、建设方向与措施为了加强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提高服务效能,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加强信息共享与互联互通。
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和共享机制,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互通。
可以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共享机制,推动社会保障信息的无缝衔接。
2. 强化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
加强信息安全意识教育,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加密敏感信息,防止信息泄露和滥用。
同时,要加强隐私保护,明确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和保护规则,保障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
3. 推动智能化服务创新。
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开发智能化的社保服务工具和应用,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体验。
区人社局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方案
区人社局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方案一、背景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大量的公共服务已经向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转型。
社会保障领域也在逐步引入信息化技术,加快了政务服务的进程,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效率。
然而,区人社局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1.数据孤岛问题:目前,社会保障系统存在数据隔离和各部门数据独立的问题,无法实现跨部门的数据共享。
2.服务响应不及时:部分人员对于社保政策、流程等方面的了解不足,导致社保服务的响应时间较长。
3.服务内容不够完备:社会保障服务内容相对单一,不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人群的需求。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制定了区人社局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方案,旨在推进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二、建设目标本方案的主要目标是:1.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
2.优化社会保障业务流程,简化服务手续,提升服务效率。
3.提供更加全面、更加贴近实际需求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
三、建设方案本方案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 架构设计我们将建立一个集成了一系列社会保障服务的电子政务平台,通过该平台实现各项社会保障服务流程的在线化、串连化、智能化。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层次:1.数据集成层:整合各部门社会保障相关数据,形成统一的数据格式,方便各系统数据的共享。
2.一站式服务层:在电子政务平台上提供一站式的社会保障服务,包括信息查询、申报、审核、公示、提醒等多项服务。
3.大数据分析层: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在多方数据上进行分析,优化公共服务的流程和效率。
2. 功能实现电子政务平台将提供以下主要功能:1.个人社保账户管理:提供个人社保账户开通、申请挂失、密码重置等服务。
2.社保信息查询:提供社保缴费记录、个人医保报销记录等信息的查询功能。
3.社保权益申报:提供社保报销、社保补贴等申报服务。
4.在线申请办理:提供在线社保办理、创业补贴申请等功能。
5.社保公示服务:提供社保政策、社保资金使用等公示服务。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信息中心主任赵锡铭——劳动保障信息化 从分散到整合
问题 , 就是 关于职能 、 管理体 制的问题。 实
现内部体制创新 . 信息 化本 身会带动业 务 的发展 ,因而 , 劳动 和社 会保 障部 有一个
大背景下 . 劳动保 障信息化起步 并发展 。 国务院 1号 文件对劳动 7 保 障信 息化 发展 起 到 了非常 重
要的促进作 用。
“
一
劳动 力市场 ” 三化”建设 、完善社会保 障
体系试点等。 对于劳动保 障信息化 的总体构想 . 可
以用 ”2 4 来 表述 :即 一 个 工 程 .两 大 13”
号 工程 ”促 和谐
劳动保障部 以及各地劳动保
障 部 门 . 作 为十 二 分 之 一 的 劳 对
系统 .三层结构 .四大功能 。一个 工程是
指 覆 盖 全 国 、统 一规 划 、统 筹 建 设 、 网络
动保障信息化建设也给予了高度
的 重 视 . 为 此 投 入 了很 大 的 人 力 、 力 。 如 刚 才 主 持 人 说 的 财 正
登 记和 失业保 险联 网监测 已进入 全面 实 施阶段 ,目前 已完成 2 个 省 的实施 .部 8
分 地 区 已 上 报 1O万 条 数 据 医 疗 保 险 、 O
展 .需要 建立 宏观 的工作体 系。另外 ,一 个需要劳动和保障部 门认真面对和解决的
中管理业务和决策信息; 搭建 中央 、 市 省 三级 安全高效的网络系统 建立标准统一 的应 用系统 ,包括业务管理子系统 公共 服务子 系统 基金监管子系统 和宏观决策 子 系统 ;重构 和优 化业务处理模式 ,实现 对经办业务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 ,为基金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信息化建设探究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信息化建设探究【摘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信息化建设是当前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首先探讨了信息化建设的背景和意义,指出信息化对于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随后分析了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保障管理在信息化应用方面的进展和改革。
也提及了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挑战,如数据安全和信息管理等问题。
讨论了信息化建设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影响,强调了未来需要不断优化信息化建设模式,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加强信息化建设能够促进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升,对于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管理效率、服务质量、挑战、影响、发展方向。
1. 引言1.1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信息化建设探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信息化建设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质量,推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的现代化发展。
在信息化建设的大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保障管理也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和挑战。
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应用是提升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效能、优化招聘选拔、培训发展、绩效评价等管理流程的关键。
通过信息化技术的支持,可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精细化、个性化,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推动组织的持续发展。
社会保障管理的信息化改革则主要体现在社会保障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和运行,包括社会保险、医疗保障、养老保障等领域。
信息化改革能够提升社会保障管理的效率和便利性,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服务水平,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和福祉。
信息化建设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信息安全问题、技术标准不一、人员培训需求等。
只有克服这些挑战,才能真正实现信息化建设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深远影响,推动整个社会向着更加智能化、便捷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2. 正文2.1 信息化建设的背景和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探索信息化建设的路径。
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信息化建设也逐渐成为一种重要趋势。
人社系统信息化建构工作方案
⼈社系统信息化建构⼯作⽅案2019-10-09为加快推进全市⼈⼒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信息化建设(以下简称“⾦保⼯程”)步伐,根据《⼈⼒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五”规划纲要》(⼈社部发〔〕71号)和省⼈社厅《关于印发全省城乡居民社会养⽼保险信息系统建设实施⽅案的通知》(⼈社通〔〕266号)精神,结合我局实际,制定如下⽅案。
⼀、重要性和紧迫性当前我市⼈⼒资源和社会保障体系正处于加快建设的重要时期,信息化在⼈⼒资源和社会保障⼯作中具有越来越明显的倍增和优化作⽤,已经成为开展各项⼯作的⽀撑⼿段和提升管理服务能⼒、推动事业科学发展的基础保障。
统筹推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作,建设统⼀规范的⼈⼒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是⼈⼒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的现实要求和必然选择。
⼈⼒资源和社会保障⼯作是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保⼯程”是政府电⼦政务核⼼平台之⼀,具有⽀撑业务经办、公共服务、基⾦监管和宏观决策的功能。
⽬前,我市已在医疗保险、⼯伤保险、⽣育保险业务中应⽤了⼈社部统⼀开发的全国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核⼼平台软件,发放社会保障卡77万张。
养⽼保险使⽤全省统⼀软件,失业保险未使⽤软件系统。
劳动⼒市场管理信息系统尚未按全国统⼀软件(劳动99)正式启动。
按照全省⾦保⼯程的统⼀安排,城乡居民养⽼保险统⼀软件正在启⽤。
依托电⼦政务的⾦保专⽹正已向县区、街道乡镇覆盖。
医保⽹络已与500家医院药店连接,实现了就医购药的实时结算。
市⼈社局门户⽹站和医保、就业、⼈才市场⽹站等已经开通。
这些都是我们升级更新信息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但是,这些计算机设备⼤多是年前后购置建设,设备处于超期服役,⽼化频临淘汰的状况;资⾦投⼊不⾜,分散建设⽔平低下;信息化队伍⼒量薄弱,县区信息化建设的专职机构和⼈员尚未落实;信息化机构管理⽅式不适应⼯作需要;信息共享程度较低,业务协同能⼒较弱等问题。
与当前⼈⼒资源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现实需要差距很⼤。
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
张掖市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随着甘肃“金保工程”陆续在各地市开展,使甘肃省人力劳动与社会保障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各地的数据中心已初具规模,全省劳动保障的网络架构已经初步形成,信息化在各类业务的办理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09年8月,人力保障部副部长孙宝树在全国人力劳动与社会保障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以“一卡通”为重点推进金保工程建设,这标志着甘肃省劳动保障信息化工作将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一.当前进行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障碍有以下七个方面:(一)管理体制因素管理体制是制约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建设最根本的因素。
包括:1.险种的分机构经办与实现社会保险信息资源共享的矛盾。
2.基金管理的分散性与建立集中式的社会保险资源数据库的矛盾。
3.行业养老保险省级经办与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属地经办的矛盾。
(二)政策因素包括:1.政策的不稳定性与系统需求确定性的矛盾。
2.政策的原则性与系统需求惟一性的矛盾。
3.业务操作的不规范性与系统需求流程统一性的矛盾(三)人力因素当前社会保险信息干部队伍建设适应不了社会保险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包括:1.“一把手”工程与“一把手”的认识、管理不到位的矛盾。
2.系统管理、技术队伍建设落后与信息化工作的需要不相适应的矛盾。
3.业务人员的素质较低与业务操作全面实行计算机管理的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
(四)时间因素为了落实市级在本年实现市级统筹、市级一卡通政策,市局积极筹划,稳步推进,由于时间紧迫,任务量大,需要做大量相关工作,由市社保局相关领导牵头,统一部署,统一筹划,统一安排。
在前期的各县区相关工作调研后,展开了如何开展采集参保人员相关工作,根据各地市有关的不同要求,同时根据张掖市社保局的要求研发了信息采集软件,针对短时间内采集完成张掖市几十万人的个人信息。
(五)数据管理因素张掖市除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使用软件外,失业保险、生育保险业务经办都处于手工操作状态,数据采集标准、筹资、报销各自独立,互不相通。
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社会保障是国家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实行的一种社会福利制度,它是保障公民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手段。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成为了实现社会保障事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信息安全隐患、数据共享困难等。
本文将就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进行探讨。
(一)信息安全隐患随着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各级社会保障部门与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等的数据交互也越来越频繁。
这就给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备受关注。
信息系统面临的安全威胁包括系统病毒感染、黑客攻击、信息泄露等,这些威胁对社会保障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保密性造成了威胁。
(二)数据共享困难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中各级部门管理的数据往往分散在不同的系统中,这就导致了社会保障信息的数据共享困难。
参保人员的相关信息可能会分散存储在社保局、税务局等不同部门的系统中,导致信息不畅通、重复录入的问题。
(三)技术设备更新缓慢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技术设备的支持,例如高性能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
一些地区的技术设备更新缓慢,导致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受到限制。
为应对信息安全隐患,社会保障部门需要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工作。
具体来说,可以加强对关键系统和数据的安全防护,对用户进行权限管理和安全监控,加强对系统的漏洞扫描和修补等措施,以确保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为了解决数据共享困难的问题,社会保障部门可以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实现不同部门数据的共享和交互。
通过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可以实现参保人员的信息一次录入多处使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能够减少数据错误和冗余。
为解决技术设备更新缓慢的问题,社会保障部门可以加大对技术设备的更新力度。
可以采用定期更新技术设备的方式,确保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的硬件设备保持在较高水平。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日期】2009.12.30•【文号】人社部发[2009]186号•【施行日期】2009.12.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就业促进正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人社部发[2009]18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人事、劳动保障)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事局、劳动保障局:现将《关于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二○○九年十二月三十日关于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为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有关规定和国务院67次常务会关于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的要求,提高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全面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工作,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一、明确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一)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是就业工作的重要基础之一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是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的信息化,涵盖了就业工作的方方面面,是促进就业工作的重要基础之一。
它承担着联通政策制定与实施、就业与失业管理、就业服务与就业援助、信息监测与市场监督等重要功能,是掌控就业局势、推动就业工作的基础手段和重要信息来源,可以有效地支持落实就业政策、提供针对性服务、提高管理效能和为政府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监测信息。
(二)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在整个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工作中,具有基础性和普遍性的特点,是整个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的重要支柱。
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不仅承担着整个就业工作的信息化支撑任务,还作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基础信息资源,为其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了直接的支撑。
同时,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与社会保险信息化相互联系、互为依托,是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领域做好服务、搞好管理的重要基础,也是掌握情况、把握形势的重要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中 2016年 第2期(总第520期)
CHINESE & FOREIGN ENTREPRENEURS
150
【科技与管理】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自从2000年过后,我国从党中央直至下属省市级相关管理部门对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都予以了高度的重视,也将此项工作作为我国政府在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予以贯彻和执行。
例如,在2003年我国重要的“金保工程”正式立项,成为我国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标志。
如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真正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劳动保障职能部门也深受其影响,将信息化建设作为全局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
为此,作为执行工作的我们必须重新定位自己以及推动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一、劳动保障信息系统建设现状分析
1.劳动保障信息系统应用技术分析
日前,伴随着我国J2EE 技术以及其他中间产品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逐渐发展为以数据为核心、在线处理事务为标志,日趋向于三层架构。
而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提高应用软甲的复用率、降低成本等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此,对三层架构中的一些环节进行固化并开发新的客户端、服务器终端等工具,如数据访问层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保障的社会保险应用系统大部分采用的是C/S/S 和C/S 混合结构,实现的是内部工作站直接连到中心服务器。
而劳动就业系统大部分则是采用B/S/S 三层架构,用以满足分散性、多样化的不同客户的需求。
2.五保合一
所谓的五保合一具体又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按照由低到高的标准来说,首先是基础数据库的共享,包括参保单位以及参保个人信息库。
其次是统一公共业务,包括登记、权限管理以及统计查询等业务。
最后则是快速处理由于人员、单位参保发生变化的五险之间的信息变更,非常有必要形成联动关系。
二、加快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1.坚持高起点规划,进而实现高效率服务
在劳动保障管理实现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高起点规划,与城市建设采取同样的规划目标。
将眼光放长远,着眼于发展的目标,战略性的做好规划目标,使应用技术得到快速发展。
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现有的科学技术、信息资源为基础条件,不断创新,迎接未来的挑战。
信息化建设的信息平台,实现了资源共享,不断完善自己的信息特色的资源数据库,满足更多人的使用,例如,建立电子政务、远程培训、便民服务以及系统预警等应用系统,快速解决网络问题以及信息落后等问题。
2.坚持高标准建设,进而实现高效率服务
按照国家和信息化工作领导办公室的决策要求,我国正在实施金保工程建设工作,并且工程开展正如期顺利进行。
在明确了
具体的决策要求以及规划措施之外,对于网络建设的高标准实施要予以重要的关注,确保质量的完成。
要建立统一的应用管理平台,在平台上进行资源的整合以及共享,避免出现人才的流失等情况。
同时,还要建立便于检索的数据库,适时更新。
另外,也要重点关注软件开发,软件开发侧重点在于是否应用方便、快捷,是否满足事关政府职能部门工作需求,符合体制改革管理标准要求,进一步简化工作环节、规范业务流程等。
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真正为企业和社会公民带来便利的服务,进而实现政府职能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加强实现科研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3.坚持高水平管理,进而实现高效率服务。
实现劳动保障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并不是一项简单操作的工程,它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需要各个部门乃至全社会都参与的综合性工作。
为此,政府应该专门成立一个高层次、高权威以及高专业的机构为信息化建设统一技术管理,不断推动整体经济效益作用。
在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满足不同类型的需求,需要坚持四要原则,分别是要坚持法制原则,不断规范管理。
要坚持市场化原则,实现利益驱动。
要坚持行政原则,政府作为主导性推动。
要坚持高效能性原则,强化责任制,实现高效性。
4.坚持高效率应用,进而实现高效率服务
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推动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同时,势必是引入更多的创新式系统,比如宏观模拟和系统预警等工作应用系统。
这些彻底颠覆了传统工作管理理念,导致工作方式、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为此,要实现劳动保障信息化就必须加强政府办公人员的应用技术能力,进而提高政府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第一,大力推广各地区劳动保障主管部门业务网上办公模式,提高政务网系统功能,实现行政办事效率提高。
网络化办公,使得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得到公开性的监督,更加具有权威性,深得百姓信服。
第二,提高劳动保障信息化系统的技术运用,不断完善各类办公应用系统,不断提升劳动和保障办公系统的整体功能,加强管理和服务水平。
第三,大力推进劳动和保障信息化办公管理的同时,还要学会整合社会上其他可以利用的公共信息资源,建立更大、更权威、跨部门,乃至跨行业的综合大型数据库,使得资源整合,达到共享、共用的目的。
综上所述,想要推动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工程,满足全社会人民的需求,让人民享受到科学进步的成果,就必须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培训以及高水平管理,进而实现高效率服务,为实现和谐社会做出一份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刚,王东岩.劳动和社会保险统计与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4.
[2]薛晓东,黄瑞丽.信息化中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特征及存在问题探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
(责任编辑:时音菠)
实现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
杜晶晶
(沈阳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
摘 要: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政府职能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以及服务质量,本文根植于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技术管理的相关工作,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信息化管理性建议。
借助一些实践性调研以及针对性的探究策略,提出了一些科学性、先进性以及规范化的劳动信息保障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案,以期实现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社会保障;信息化管理;劳动信息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6)02-0150-01收稿日期:2015-11-02
作者简介:杜晶晶(1994-),女,辽宁阜新人,本科,研究方向: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