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形面积3
梯形面积推导过程
梯形面积推导过程
梯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
1.用平行四边形推导梯形面积的方法:先将两个相等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设梯形上底长为a,下底长为b。
2。
则平行四边形的底长为高设为h,先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底*高=(a+b)*h。
3。
然后其中一个梯形面积的则是平行四边形的一半,所以要除以2,即梯形面积公式为:(a+b)*h÷2。
4。
先连接梯形中任意一条对角线,梯形则分为两个等高的三角形。
5。
设上底为a,下底为b,高为h。
6。
其中三角形面积为:底*高÷2,则以下三角形面积分别为:a*h÷2,b*h÷2。
7。
则梯形的面积就等于两等高三角形的面积相加,其梯形面
积公式为:a*h÷2+b*h÷2=(a+b)*h÷2。
梯形的面积(3)
理解、掌握梯形面积的计 算公式,并会运用。
自学提示:
1、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能拼成 我们学过什么样的图形?
2、梯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图形有 什么联系?
3、梯形的面积如何计算?用字 母如何表示其计算公式?
公式:
梯行的面积=(上底+下底)×高 ÷2
s = (a + b)×h÷2
梯形的面积(3)
巩固拓展:
1.火眼金睛我能辨 (1)梯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2) 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梯形可以拼成一个 长方形。() (3)一个梯形的上底是10cm,下底是20cm, 高是10cm,它的面积是300平方厘米。 2.生活运用我能行
完成课本பைடு நூலகம்9页做一做。
梯形的面积(3)
梯形的万能公式
梯形的万能公式一、梯形面积的万能公式推导。
1. 梯形的基本元素。
- 设梯形的上底为a,下底为b,高为h。
2. 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拼接法)- 我们可以把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接在一起,使它们的等长的腰重合。
这样就可以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
-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边长为a + b(上底与下底之和),高为h。
-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 = 底×高,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a + b)h。
- 而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原来一个梯形面积的2倍,所以梯形的面积公式为S=((a + b)h/2)。
3. 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分割法)- 我们还可以把梯形分割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 设梯形的上底为a,下底为b(b>a),高为h。
从梯形的一个顶点作一腰的平行线,这样就把梯形分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 平行四边形的底为a,高为h,其面积为ah。
三角形的底为b - a,高为h,其面积为(1/2)(b - a)h。
- 梯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与三角形面积之和,即S=ah+(1/2)(b -a)h=(2ah+(b - a)h/2)=((a + b)h/2)。
二、梯形面积万能公式的应用示例。
1. 已知上底、下底和高求面积。
- 例:梯形的上底a = 3厘米,下底b = 5厘米,高h = 4厘米。
- 根据梯形面积公式S=((a + b)h/2),可得S=((3 + 5)×4/2)=16平方厘米。
2. 已知面积、上底和高求下底。
- 例:梯形的面积S = 24平方厘米,上底a = 4厘米,高h = 4厘米。
- 由S=((a + b)h/2)可得24=((4 + b)×4/2)。
- 首先化简方程:24 = 2×(4 + b),即24=8 + 2b。
- 然后移项可得2b=24 - 8 = 16,解得b = 8厘米。
3. 已知面积、下底和高求上底。
- 例:梯形的面积S = 30平方厘米,下底b = 7厘米,高h = 6厘米。
梯形的周长面积公式
梯形的周长面积公式
梯形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四边形,它由两条平行边和两条斜边组成。
梯形的周长和面积是两个重要的特征,可以通过特定的公式进行计算。
梯形的周长公式是:周长=两条平行边之和加上两条斜边之和。
也就是说,如果要计算梯形的周长,只需要将其四条边的长度相加即可。
例如,一个梯形的两条平行边分别为5 cm和3 cm,两条斜边分别为4 cm和2 cm,那么这个梯形的周长就是5 cm+3 cm+4 cm+2 cm=14 cm。
梯形的面积公式是:面积=(上底+下底)*高/2。
也就是说,如果要计算梯形的面积,只需要将其上底和下底的长度相加,然后乘以高,最后再除以2即可。
例如,一个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分别为3 cm 和5 cm,高为4 cm,那么这个梯形的面积就是(3 cm+5 cm)*4 cm/2=14 cm2。
梯形的周长和面积可以通过特定的公式进行计算。
梯形的周长公式是:周长=两条平行边之和加上两条斜边之和,梯形的面积公式是:面积=(上底+下底)*高/2。
因此,只要知道梯形的四条边的长度,就可以轻松计算出它的周长和面积。
梯形的面积 (3)
《梯形的面积》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计算梯形面积的必要性。
2.引导学生在自主参与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并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能灵活运用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3.结合数学“再创造”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比较等逻辑思维能力与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梯形的面积”是在学生认识了梯形特征,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并形成一定空间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因此,教材没有安排用数方格的方法求梯形的面积,而直接给出一个梯形,引导学生想,怎样仿照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把梯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它的面积。
让学生在自主参与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并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让学生在数学的再创造过程中实现对新知的意义建构,解决新问题,获得新发展。
三.教法、学法分析:本课以小组合作,动手操作为主教学,这样设计有利于全班参与,更为学困生提供了思考的机会。
其次有利于学生间的充分交流与合作,为探索出更多的方法提供了机会。
四.教学设计:(一)复习准备1.复习旧知,铺垫引导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前两天学习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还记得三角形的面积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吗?生:转化成平行四边形。
(在学生说的同时,教师配以投影展示,让学生注意到图形的转化。
)(点评:通过复习提问,从而唤起学生的回忆,为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奠定基础。
)师:同学们对前面的知识掌握的真不错。
(二)新知探索(一)呈现实际情境,感受计算梯形面积的必要性师:这里有一个灌溉堤坝的横截面如下图,它的面积是多少?师:梯形的面积到底该怎么计算呢?今天,让我们共同来研究。
(板书课题:梯形的面积)师:你认为我们该从哪儿入手研究呢?(学生思考片刻可能会回答:可以先转化为学过的图形)师: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梯形,而且需要我们计算它的面积。
那么到底该怎样计算它的面积呢?我有个建议,发挥小组的力量,共同合作探究。
《梯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3篇)
《梯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精选3篇)《梯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精选3篇)作为一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帮大家的《梯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精选3篇),希翼对大家有所匡助。
1、教学内容: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梯形面积的计算》。
2、教材简析:梯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根抵上教学的。
学生学好这局部内容,既开展了空间观念,又培养了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更为今后学习几何知识奠定了根抵。
3、教学目标:(1)知识教学:掌握梯形面积公式,理解推导过程。
(2)能力训练:通过操作、观察、比拟,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素质培养:渗透旋转和平移的思想,让学生在拼剪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美,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4、教学重点:理解梯形面积公式,掌握计算方法。
5、教学难点:通过图形的转化推导面积公式。
6、教学关键:借助图形之间的转化,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合理使用多媒体,促进学生独立推导出面积公式。
7、教具准备:电教多媒体、实物投影。
学具准备:各种梯形卡片假设干、小刀、胶水。
这节课主要本着“以学生开展为本,以活动为主线,以创新为主导”的思想。
主要教法有引导法、直观演示法和讨论法等。
在教学策略上,把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化为学生“拼、剪、画、说“的活动,通过小组活动、操作实践等手段借助多媒体的演示,匡助学生理解知识点,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给学生一个创新的空间。
变“讲堂”为“学堂”,从而从根本上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建构一种新型的现代教育模式。
在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把学习的钥匙交给学生,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授以科学的思维方法,这节课学生主要采用以下两种学法进行探索学习:1、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便于培养学生的参预合作精神。
例如,让学生寻求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看谁想出的方法多,学生在组内合作交流,互相可以得到启示,共同理清思路。
梯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
梯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梯形是一种具有两条平行边的四边形,其形状类似于梯子。
计算梯形的周长和面积是在数学学习中的基础知识之一,本文将详细介绍梯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并提供相关示例。
一、梯形的定义与特点梯形是指具有两条平行边的四边形,这两条平行边被称为“上底”和“下底”,而连接两条平行边的边称为“腰”。
梯形的特点如下:1. 上底和下底的长度不相等。
2. 不同于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对边不平行。
3. 两条腰和一对相邻边形成了两个三角形。
二、梯形的周长计算方法梯形的周长是指梯形的四条边之和。
根据梯形的定义,周长计算公式如下:周长 = 上底 + 下底 + 左腰 + 右腰其中,上底、下底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的长度,左腰和右腰表示梯形两条腰的长度。
例如,现有一个梯形,上底长为8 cm,下底长为12 cm,左腰长为4 cm,右腰长为6 cm,则该梯形的周长为:周长 = 8 + 12 + 4 + 6 = 30 cm三、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梯形的面积是指梯形所围成的图形的大小。
根据梯形的定义,面积计算公式如下:面积 = (上底 + 下底) ×高 ÷ 2其中,上底、下底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的长度,高表示梯形的高度。
以前述的梯形为例,假设梯形的高度为5 cm,则该梯形的面积为:面积 = (8 + 12) × 5 ÷ 2 = 100 cm²四、梯形的示例运用现假设有一块土地,土地的形状近似于梯形,其中上底长为10 m,下底长为16 m,而土地的高度为8 m。
要计算该土地的周长和面积,我们可以按照前面所述的公式进行计算。
首先,计算周长:周长 = 10 + 16 + (未知)+ (未知)由于上底为10 m,下底为16 m,可知左腰和右腰两条边长度相等。
根据梯形对边的特点,我们可以得知该土地的左腰和右腰的长度都为√(8² + ((16 - 10)÷ 2)²),通过计算可得左腰和右腰的长度均为12 m。
《梯形的面积》多边形的面积3
梯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关系
平行四边形可以分解为两个相同的梯形,因此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两个相同梯形 面积的和。
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为:底 × 高,而梯形面积公式为:(上底 + 下底) × 高 ÷ 2 。可以看出,当平行四边形分解为两个相同的梯形时,每个梯形的面积就是平行 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梯形面积与矩形面积的关系
农业领域
梯田是农业中常见的土地 利用方式,梯形面积的计 算有助于农民了解土地的 面积和产量。
园林景观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梯形 面积的计算有助于确定绿 地面积和植物种植数量。
数学问题中的梯形面积应用
几何问题
在几何问题中,梯形面积 的计算常用于解决与几何 图形相关的面积问题,如 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
数学建模
直角梯形的面积
总结词
直角梯形是一种特殊的梯形,其中一个角为直角。计算直角梯形的面积需要先确定上底、下底和高, 然后使用公式计算。
详细描述
直角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面积 = (上底 + 下底) * 高 / 2。其中,上底和下底是梯形的两个平行边 ,高是垂直于底边的距离。在计算时,需要先确定这些参数,然后将它们代入公式中。
在数学建模中,梯形面积 的计算可以用于建立数学 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代数问题
在代数问题中,梯形面积 的计算可以用于解决与代 数方程和不等式相关的实 际问题。
科学计算中的梯形面积应用
物理学
在物理学中,梯形面积的计算可以用 于解决与力学、热学、电磁学等相关 的问题。
地理学
在地理学中,梯形面积的计算可以用 于研究地形地貌、土地利用、城市规 划等问题。
矩形可以看作是特殊的梯形,其中一组对边相等且平行。因此,矩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也可以看作是梯形面积公式的一种特殊 情况。
《梯形的面积》说课稿
《梯形的面积》说课稿《梯形的面积》说课稿1一、教材:1、说课内容:五年制小学课本第八册第三章第3节。
2、教材简析:梯形的面积计算是在梯的认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以后学习图形面积计算的基础。
3、教学目标:(1)理解的基础上掌握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
(2)通过做图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
4、教学重难点:重点:梯形面积公式。
难点:熟练正确的进行应用。
5、教具:课件、小黑板学具:两个三角形,两个梯形。
二、教学:在这堂课中设计过程中,我采用目标教学,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讲解法:在本课教学中,梯形面积的计算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我通过学习(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过程)进行梯形面积计算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推导能力。
2、引导发现法:运用边讲边提问的方法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在积极获取新知。
3、讨论法:由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熟练掌握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又使学生能将本节课的新学的知识进行消化吸收,我采用了讨论法、操作法,通过讨论互相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练习法:通过各种形式分角度练习,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保证了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形成。
三、学法:1、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学习知识,让学生初步理解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2、通过教师的启发讲解,提问教会学生观察区分相似事物之间的规律,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培养、总结、归纳、概括能力,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应变能力。
四、教学过程:1、复习铺垫,又促迁移: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我们在教学中安排以下几个过程。
〈一〉、前提测评:师: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什么图形?生:平行四边形为了唤起学生的旧知识,促进迁移,上课一开始出示拼一拼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出示课件1)师:看,老师把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什么图形?生: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
梯形的面积知识点
梯形的面积知识点梯形是初中数学中常见的一个几何形状,计算梯形的面积是考察学生几何计算能力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介绍梯形的定义、性质以及计算梯形面积的方法。
一、梯形的定义和性质梯形是一个四边形,其中两条边是平行的,这两条平行边称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两边不平行的边称为梯形的斜边,梯形的高是从上底垂直地落到下底的一条垂线段。
梯形的性质如下:1. 梯形的对角线长度相等。
梯形的对角线是从一个非平行边的一个顶点连接到另一条非平行边的对角线,对角线的长度相等。
2. 梯形的相邻内角互补。
梯形的相邻内角是指具有一个公共顶点且内部没有其他角的连续两个角,这两个角的和是180度。
3. 梯形的底角和顶角互补。
梯形的底角是指与梯形的下底相对的两个内角,底角的和与顶角的和是180度。
二、计算梯形面积的方法计算梯形的面积可以使用以下两种方法:一种是使用梯形的面积公式,另一种是将梯形拆分成两个三角形进行计算。
1. 面积公式:梯形的面积公式为:面积 = (上底 + 下底)×高 ÷ 2其中,上底和下底分别表示梯形的两个平行边的长度,高表示从上底垂直落到下底的垂直距离。
例如,给定梯形的上底为6cm,下底为10cm,高为4cm,可以使用面积公式计算:面积 = (6 + 10)× 4 ÷ 2 = 16 cm²2. 拆分成两个三角形计算:将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然后计算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最后将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加即可得到梯形的面积。
例如,给定梯形的上底为6cm,下底为10cm,高为4cm,先计算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第一个三角形的面积 = 底 ×高 ÷ 2 = 6 × 4 ÷ 2 = 12 cm²第二个三角形的面积 = 底 ×高 ÷ 2 = 10 × 4 ÷ 2 = 20 cm²最后,将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加:12 cm² + 20 cm² = 32 cm²三、应用梯形面积的例题例题1:求梯形ABCD的面积,已知上底AB=8cm,下底CD=12cm,高EF=6cm。
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上册《3.梯形的面积》教案(word版)
梯形的面积第2课时⏹教学内容教材74-75页,梯形的面积练习课。
⏹教学提示上节课学生经过自主探究,利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出了梯形的面积公式,体验到了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的快乐。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节课就在巩固上节课所学的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经过学习,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熟练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梯形的面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并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适当的拓展,使全班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复习梯形面积及求底求高的计算,通过练习使学生能较为熟练地运用梯形的相关知识去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在练习中,促进知识的巩固,同时整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小组的互助合作精神,以及体验在这种互助中取得成功的愉悦感受。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练习使学生能较为熟练地运用梯形的相关知识去解决问题。
难点促进知识的巩固,同时整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直尺、练习本⏹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复习导入1.复习梯形的有关知识。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梯形,什么是梯形?梯形各部分的名称谁来说一说。
在梯形中比较特殊的梯形是什么?(贴出直角和等腰梯形)2.你能求出下面图形的面积吗?要求面积你需要先测量什么?学生独立练习。
全班交流。
师:同学们不仅掌握了有关梯形的基本知识,也掌握了梯形面积计算的相关知识。
我们能不能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问题呢?设计意图:通过开门见山、简短有效的知识回顾,为练习课的有效实施做好准备。
(二)探究新知:1.基础练习师:老师先出道题考考你,看看你们对这部分知识掌握得怎么样?(课件出示)计算下列每个梯形的面积:(1)上底3厘米,下底9厘米,高6厘米。
(2)上底12分米。
下底18分米,高3米。
(3)上底和下底的和是40米,高25米。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梯形的面积》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梯形的面积》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梯形的面积》是小学数学课程中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梯形面积的推导过程,并能够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概念,也是后续学习复杂图形面积计算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方法,具备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梯形面积的计算,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图形的切割和拼接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2.图形切割和拼接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
2.利用多媒体和实物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3.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从简单到复杂,让学生逐步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实物模型和教具。
3.练习题和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梯形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梯形的特征。
然后提出问题:“梯形的面积怎么计算呢?”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实物模型和教具,展示梯形的切割和拼接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同时,教师给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解释其推导过程。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梯形的例子,让学生分组进行计算和讨论。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计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一道综合性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要求学生计算一个实际生活中的梯形面积问题。
完成后,教师进行讲解和解析。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个拓展性问题:“还有其他方法可以计算梯形面积吗?”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梯形面积对角线计算公式
梯形面积对角线计算公式一、梯形面积的一般公式。
梯形的面积公式为S = ((a + b)h/2)(其中a和b分别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h为梯形的高)。
二、梯形面积的对角线计算公式推导。
设梯形ABCD,AD∥ BC,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
1. 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S=(1/2)ah(a为底,h为高)- 因为ABC和DBC等底BC,且AD∥ BC,这两个三角形BC边上的高相等。
- 设ABC的面积为S_1,DBC的面积为S_2,则S_1 = S_2。
- 同时S_1=(1/2)BC× h_1,S_2=(1/2)BC× h_2(h_1和h_2分别是ABC和DBC中BC边上的高)。
2. 对于AOB和DOC- 因为S_ ABC-S_ BOC=S_ DBC-S_ BOC,所以S_ AOB=S_ DOC。
- 设AD = a,BC = b,AOD的高为h_3,BOC的高为h_4。
- 由AODsim BOC(因为AD∥ BC),可得(h_3/h_4)=(a/b)。
- 设S_ AOD = S_3,S_ BOC=S_4,则S_3=(1/2)ah_3,S_4=(1/2)bh_4。
- 又因为(S_3/S_4)=((1/2)ah_3)/(frac{1){2}bh_4}=<=ft((a/b))^2。
3. 梯形面积S = S_3 + S_4+ 2S_ AOB- 由S_ AOB=S_ DOC,设S_ AOB=S_ DOC=x。
- 我们可以通过相似三角形的关系以及上述等式联立求解出梯形面积与对角线相关线段的关系。
- 设AC = m,BD=n,∠ AOB=θ。
- 则S_ AOB=(1/2)AO× BO×sinθ,S_ DOC=(1/2)DO× CO×sinθ。
- 根据AODsim BOC,可得(AO/CO)=(DO/BO)=(a/b)。
- 梯形面积S=(1/2)(AC× BD)sinθ=(1/2)mnsinθ。
梯形的四个公式
梯形的四个公式梯形的四个公式:梯形的周长公式:上底+下底+腰+腰。
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
等腰梯形的周长公式:上底+下底+2腰。
梯形的面积公式:中位线×高。
梯形的性质:1、梯形的上下两底平行。
2、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上下底和的一半。
等腰梯形的性质:1、等腰梯形的两条腰相等。
2、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底角相等。
3、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4、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上下底中点的连线所在直线(过两底中点的直线)。
直角梯形具有的特征: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B=90°,则∠A=90°,∠C+∠D=180°。
直角梯形的重要性质:直角梯形斜腰的中点到直角腰的二端点距离相等。
梯形的周长公式:上底+下底+腰+腰,用字母表示:a+b+c+d.等腰梯形的周长公式:上底+下底+2腰,面积用字母表示:a+b+2c.面积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用字母表示:S=(a+b)×h÷2.变形1:h=2s÷(a+b);变形2:a=2s÷h-b;变形3:b=2s÷h-a.另一计算梯形的面积公式:中位线×高,用字母表示:L·h.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梯形面积为:对角线×对角线÷2梯形又分一般梯形和特殊的梯形。
特殊的梯形分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两底平行且不相等,两腰相等且不平行的四边形叫等腰梯形。
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两个上底角和两个下底角分别相等。
一个上底角加一个下底角和是一百八十度即互补。
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梯形是小学数学里的一个几何知识。
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它分等腰梯形丶直角梯形、任意梯形。
它有4条边,四个角,四个顶点,一组平行对边。
在小学阶段需要正确认识梯形以及几种特殊的梯形,要掌握梯的高的作法及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梯形高的面积计算公式
梯形高的面积计算公式梯形是一种具有特殊形状的四边形,它拥有两个平行边和两个不平行边。
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由梯形的高和上底、下底的长度来确定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以及应用。
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面积 = (上底 + 下底)* 高 / 2。
其中,上底和下底是梯形的两条平行边的长度,高是从一条平行边到另一条平行边的垂直距离。
为了更好地理解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让我们以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假设有一个梯形,上底的长度为8cm,下底的长度为12cm,高为6cm。
根据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得到该梯形的面积为:面积 = (8 + 12)* 6 / 2 = 60 平方厘米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非常简单明了,只需要知道上底、下底和高的数值,就可以轻松地计算出梯形的面积。
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当我们需要铺设地板或地砖时,如果房间的形状是梯形,我们就可以利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来确定需要购买的地板或地砖的数量。
又如,在农田的规划中,如果农田的形状是梯形,我们可以根据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来确定需要施肥的量。
除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还在数学教育中广泛使用。
在数学教育中,学生们经常会遇到梯形的面积计算问题。
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学生们不仅可以巩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起来,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通过梯形的高和上底、下底的长度来确定的。
这个公式在实际生活和数学教育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学习和应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与梯形相关的问题。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对梯形的面积计算有所帮助。
立体梯形体的面积公式(一)
立体梯形体的面积公式(一)立体梯形体的面积公式概述立体梯形体是一种特殊的几何体,具有不同底面的上下平行面,并且侧面为四边形。
在计算立体梯形体的面积时,我们需要使用特定的公式来求解。
具体公式1.底面面积公式–如果底面为矩形,则底面面积可以直接使用矩形的面积公式计算:A底=l底×w底,其中l底和w底分别表示底面的长度和宽度。
–如果底面为平行四边形,则底面面积可以使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A底=l底×ℎ底,其中l底表示底边的长度,ℎ底表示底边上的高度。
2.顶面面积公式–顶面的面积可以使用与底面相同的公式计算。
3.侧面面积公式–侧面的面积可以通过计算侧面的四边形的面积来求解。
具体公式根据侧面的形状不同而不同。
示例说明假设我们有一个立体梯形体,底面为长方形,上面的底边长为6,宽边长为4。
上下底面的高度为3,侧面为平行四边形。
根据底面的面积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底面的面积:A底=6×4=24。
由于顶面与底面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大小,顶面的面积也为24。
接下来我们计算侧面的面积。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侧面的面积:A侧=4×3=12。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底面面积、顶面面积和侧面面积的总和来得到立体梯形体的面积:A总=A底+A顶+A侧=24+24+12=60。
因此,该立体梯形体的面积为60。
以上就是立体梯形体的面积公式及其示例说明。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底面形状和尺寸,以及侧面形状和尺寸,灵活运用不同的公式来计算立体梯形体的面积。
梯形的面积怎么求
梯形的面积怎么求
1、梯形周长公式C=上底+下底+两个腰长
2、等腰梯形的周长公式:上底+下底+2腰
3、梯形面积公式:S=1/2(上底+下底)*高
4、梯形的面积公式:中位线×高
5、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梯形面积为:对角线×对角线÷2
性质
1.等腰梯形的两条腰相等。
2.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底角相等。
3.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4.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上下底中点的连线所在直线(过两底中点的直线)。
判定
①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②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③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设直角梯形上边长为a,下边长为b,高为h,则:
1、其重心距离下底边b的高度为:
2、其重心距离直角边的距离为:
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B=90°,则∠A=90°,∠C+∠D=180°。
重要性质:直角梯形斜腰的中点到直角腰的二端点距离相等。
扩展资料:
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a,b,c ()满足:
1、,则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2、,则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则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公式:
1、(面积=底×高÷2。
其中,a是三角形的底,h是底所对应的高)注释:三边均可为底,应理解为:三边与之对应的高的积的一半是三角形的面积。
这是面积法求线段长度的基础。
2、(其中,三个角为∠A,∠B,∠C,对边分别为a,b,c。
参见三角函数)
3、 (l为高所在边中位线)
4、(海伦公式),其中。
小学数学几何知识点精讲:梯形
小学数学几何知识点精讲:专题二平面图形类型四梯形【知识讲解】1. 梯形的定义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平行的上下两边叫做梯形的底边,其中长边叫下底,短边叫上底,不平行的两边叫做腰,夹在两底之间的垂线段叫做梯形的高。
2. 特殊梯形(1)定义: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梯形叫直角梯形。
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都是特殊的梯形,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2)性质:等腰梯形的两条腰相等;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底角相等。
直角梯形有两个角是直角。
3. 梯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典例精讲】一堆圆形塑料管,顶层有5根,底层有13根,每相邻两层相差1根,这堆塑料管有()根。
A.163 B.81 C.72【答案】B【解析】求塑料管的根数和求梯形面积方法是一样的,根据相邻两层相差1根,这堆塑料管的层数是(13﹣5+1)层,再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s=(a+b)h÷2,即(上层根数+下层根数)×层数÷2=总根数,据此解答。
解:(5+13)×(13﹣5+1)÷2=18×9÷2=9×9=81(根)故选:B.【小结】此题主要考查梯形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本题要先求出有多少层。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在梯形里可以画()高。
A.1条 B.2条 C.4条 D.无数条2.等腰梯形的两腰()A.相等 B.不相等3.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时,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其方法是()。
A.旋转B.平移C.旋转和平移4.如图,用篱笆围成一块梯形菜地,梯形一边是利用房屋墙壁,篱笆总长80米,这块梯形菜地的面积是()A.600㎡ B.487.5㎡ C.712.5㎡ D.975㎡5.梯形的上、下底都扩大到原来的4倍,高不变,它的面积()A.扩大到原来的8倍B.扩大到原来的4倍C.不变6.已知梯形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高为4厘米,则梯形的上、下底可能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运用知识迁移类比规律和“转化”的数学思想,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索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运用公式解答有关问题;
2、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以及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渗透“变”与“不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3、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获得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感受数学方法的内在魅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在自主探索中,经历推导梯形面积公式的过程
难点是能运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梯形学具、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提出问题
1、情境创设。
(电脑演示)
师:王师傅最近新买了一辆车,打算给车窗贴膜,贴这个前挡风玻璃王师傅要准备多少钱呢?要求这块挡风玻璃膜要花多少钱?要先求出前挡风玻璃的面积就是求梯形的面积(教师板书:梯形的面积)
昨天同学们都做了小研究。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小研究
剪几个梯形拼拼摆摆,试着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合作学习。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参与,了解情况。
3、汇报展示。
师:同学们已经用不同的方法把梯形转化成了多种图形,并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有的同学是用的2个梯形通过拼组来推导的,有的同学是用一个梯形用分割、移补的方法推导的!现在我们先请用2个梯形来推导的小组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展台展示“拼组”的方法。
方法一:展示2个完全相同的一般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
学生一边演示拼组过程,一边介绍方法步骤。
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与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相同,运用“拼”的方法,选择两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完全一样)的一般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每个梯形的面积就是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梯形的高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由此得出:
梯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
=底×高÷2
=(上底+下底)×高÷2
课件演示变化过程。
+=
师:这个方法很好!老师还发现有的同学拼成的是长方形,让我们来看看他们又是怎么拼的呢?
方法二:选择两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直角梯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如图:
下底上底下底上底
+=
上底下底上底下底
师:这样拼能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吗?请一位同学代表你们小组把拼组的思路叙述出来。
因为每个梯形的面积就是所拼成的长方形面积的一半,直角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等于拼成的长方形的长,梯形的高等于长方形的宽,所以,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就可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梯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2
=长×宽÷2
=(上底+下底)×高÷2
方法三:选择两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等腰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学生展示,交流
4、小结提升
师:同学们不仅动手能力特别强,公式的推导过程也叙述得特别条理、清晰。
刚才展示的三种方法都是把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经过“拼组”之后转化成一个已学过的图形,是不是所有的完全相同的梯形都可以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呢?(引发学生思考,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所有的完全相同的两个梯形都可以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来推导出了梯形的面积公式,下面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刚才的推导过程:选择两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每个梯形的面积就是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梯形的高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梯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
=底×高÷2
=(上底+下底)×高÷2
(2)展台展示“割补”的方法。
师:刚才我们是用2个梯形推导的面积公式,还有的同学只用自己手中的一个梯形就完成了任务,我们快来分享他们的成果吧!
方法四:把一个梯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a和b。
a的面积=上底×高÷2
b的面积=下底×高÷2
所以,梯形的面积=a的面积+b的面积
=上底×高÷2+下底×高÷2
=(上底+下底)×高÷2
如图:
上底上底
下底下底
师:在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应用了乘法分配律,非常巧妙,很独特!
师:噢,有的同学也只用自己手中的一个梯形就完成了任务,方法又与上面的不同,大家动手与他们一起来验证吧!
方法五:把一个梯形剪成两个梯形再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上底
下底上底
4、归结总结,提高认识
1、整理公式。
师: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老师非常欣赏你们的创新能力。
这些方法虽然操作过程不同,但是同学们一定感觉到它们之间是有共同点的,谁来说一说共同点是什么呢?
知识链接:这个共同点就是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用字母表示:S=(a+b)×h÷2。
三、实践运用,解决问题
1、计算下面梯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5
10 5
8 22 8
2、挡风玻璃的面积是多少?
3、38页第4题(没有高的先画高,测量后再写上数据,最后计算)
4、求下面梯形的高。
4、(出示图)师:这是学校靠墙的一个花坛,周围篱笆的长度是84m,你能算出它的面积吗?比一比,谁的观察力最强,解决问题的本领最高?
24米
19米
六、反思收获,拓展延伸
师:到现在我们已经学习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以及梯形的面积怎么求,如果再推导面积你打算怎么做?对仍然会用到转化的方法。
把未知的转化成已知的知识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