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单独二胎”政策引发的亲子教育

合集下载

心理学家陈默博客陈默心理学的博客

心理学家陈默博客陈默心理学的博客

心理学家陈默博客陈默心理学的博客心理学家陈默简历陈默,女,47岁,长期从事心理健康教学工作,上海市心理协会基础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华师大教育心理硕士课程进修,96年起从事心理咨询工作。

接触过从幼儿、小学、中学、大学、职场青年大量疑难心理个案。

需要说明的是,陈默老师并非科班出身的心理学家,而是从教育领域转向临床心理干预的专业人士。

...心理咨询师陈默谈孩子为什么愿意学习以下是我在小鳅订的杂志《读写新天地》上看到的一个上海小学四年级学生的文章《我不要上那么多课》:“唉,又到周末了!”我长叹一声。

你一定会问周末不好吗?先别着急,听我细细道来。

最近,我因为成绩不好,妈妈给我报了一大堆补习班,有英语、作文、奥数……甚至还有二胡班!这几天,光是做作业就要做六、七个小时,加上课程就更甭说了。

每到周末都要起早贪黑,晚上十一点睡觉,已是家常便饭。

第二天整一副“熊猫眼”,真是苦不堪言。

作业一多,一点休息时间也没有,写完作文做数学,做完数学读英语,做完英语……是谁剥夺了孩子天真的童年?因为作业多,所以我经常会趴在桌上睡着!我也常常向妈妈抗议,但是结果不是被妈妈的刀子嘴批评一顿,就是被爸爸的金刚拳扁一次!于是,就发生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我一边埋头做作业,一边听着老妈的唠叨,心里不住地大喊:我不要上那么多课!看了这个孩子的心声,作为家长,你能了解孩子心中有多苦吗?你是会继续让你的孩子上那么多课还是给孩子减减压呢?以下陈默老师讲座的记录文字,希望能对你的决定有所帮助。

陈默老师每年都会为六七百个孩子做咨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所以她的数据和观点相当有说服力。

据说陈老师的咨询非常难约。

陈老师说厌学的症状是作业明明七点半能完成,可非要做到九点。

小学二年级下以后不少孩子开始厌学。

孩子整体上的压力非常大,一般高二出现问题,孩子压力太大时就会放弃。

陈老师对学校环境的定论是单调的学校生活、浓烈的竞争气氛和焦虑的教师群。

教师是焦虑的高危人群,孩子的情绪是受老师情绪影响的,设想走进教室的张老师是焦虑的,王老师是焦虑的,李老师也是焦虑的,孩子在学校受焦虑老师的影响已经很焦虑了,回家后家长要给她心理上放松,每个家人都要对她笑咪咪的,第二天孩子到学校再紧起来,这样孩子就能走得远。

华师大陈默老师的育儿讲座

华师大陈默老师的育儿讲座

一、现如今的孩子1、高孤独感的独子上海90后、00后的孩子,都是独套公寓的独子,隔离了与其他同龄孩子的交流,从而有了天生的孤独感。

而本身父母出身在多兄弟姐妹的家庭,所以并不知道如何养育独子。

这些孩子既生活在钢筋水泥里的独子,又是情感上的独子。

一个人一旦孤独,就容易沉静在思考中,思考力很强。

人一思考,就会涉及到终极关怀问题,而感到痛苦。

有的孩子一个人在那里发呆,可能就在思考“活着干啥”“我不想活了”。

例:陈老师临床研究经常遇见孩子想“既然80岁也要成灰,那么我现在就变成灰好了。

”孩子一旦孤独,就开始思考行而上的问题。

而父母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不知道该如何从这个问题上教导孩子。

理论上说一个人真正成熟是看透了死亡的问题,而大部分实际上从这点来说是不成熟的。

当成人在这个问题上不成熟时候,就会逃避这个问题。

而孩子的这个问题在父母那里得不到答案,反而父母回避这个问题。

得不到答案的孩子会越加思考这个问题,便进入抑郁状态,孩子觉得生命没有意义。

现在的孩子阅读量很大,从大量的阅读里去寻找答案,但是又找不到答案,所以孩子觉得越来越糊涂。

天生的孤独感的副产品就是特别的脆弱。

2、低物欲感的贵子现在的孩子有沉重的情感负担,生下来以后6个大人都对他很好,孩子受到了6个人的情感就会报恩。

但是这6个人要求的报恩就是“好好学习”,所以孩子就受到了很大的沉重的情感负担,一定要好好读书,要超过别人。

相反,整个学习环境竞争又很激烈,要学习地出人头地也不是很容易做到的。

而现在的孩子又面对了空前的学业压力,应试教育已经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地步。

空前的学业压力来自于:1)、学校里考试成绩排名就是赤裸裸地白纸黑字地贴在那里的,而让孩子心里非常难受。

2)、来源于老师的压力,没有一个职业可以一年四次量化到小数点后一位。

对老师的评价就是以班级考试的平均分来的。

从而造成老师压力很大,很焦虑。

老师焦虑的释放渠道就是在教室里,每天课堂上释放给学生。

例:学生告诉心理师,老师会因为教室里课桌椅没有放好而发脾气。

学习陈默 孩子长大的阻力就是父母

学习陈默 孩子长大的阻力就是父母

学习陈默孩子长大的阻力就是父母!初中孩子的情绪特点就是波动非常大。

因为激素分泌,内心非常躁动。

国外的做法是给孩子大量的体育活动,让他去释放。

可是我们的孩子,和成年人没什么区别,就是坐着,顶多一星期两节体育课。

躁动一旦被压抑了,不是个好事情,它一定会找个出口要出来的。

初中生的情绪经常是两个极端,有时很兴奋,有时很低落抑郁。

背后的原因,是进入了“第二反抗期”(第一个反抗期在两三岁)。

两个反抗期,都是为了寻求自主,第一个是追求身体自主,第二个是追求精神自主。

在这个年龄,社会已经把孩子看成大孩子了,他自己也要去寻找这样的心理确认。

人长大是一个命题,但长大是很难的。

父母一直是孩子长大的阻力,尤其是独生子女的父母,只是你自己都不觉得。

很多独生子女的问题,都是因为父母不允许他长大。

长大的最高标志是什么?是选择。

理论上,0—6岁的孩子,父母控制;6—12岁,共同控制;12岁后,孩子自己控制。

可是在中国可能吗,我看30岁的儿子都是60岁的老娘在控制。

“长大”是必须,你让必须的事情完不成,一定有麻烦的。

当一个人感觉不到环境是允许他长大的,他能做的是什么?抗争!必须打这一仗,让他长大。

那么麻烦来了。

家长说东,孩子说西,家长这时候用强力让孩子往东的话,你放心,你打不过他的,我见过太多例子了。

聪明的家长是既不说东也不说西,而是说孩子这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自己决定吧。

孩子一定会选东,因为他知道东是好地方,他之前不选东是因为你选了东。

除了硬反抗的,还有软反抗的。

孩子不跟你直接反抗,但是他就像熄了火一样,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

还有不硬抗也不软抗的,就是转移,天天打游戏,睬都不睬你。

所以,不要和孩子打这个仗,你一定输。

如果父母是沉重的水泥板,压在孩子上面,孩子要长大,他穿不透水泥板,就一定会长歪。

放手让孩子长大本来就是我们的目的,但很多家长道理都明白,做起来很难。

所以提醒妈妈们,一定要跟着孩子一起长大。

在这点上,爸爸们往往做得好一点。

二孩后的亲子关系心理辅导

二孩后的亲子关系心理辅导

二孩后的亲子关系心理辅导二孩政策的实施,让越来越多的家庭面临着二孩的教育和成长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亲子关系的心理辅导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我对于二孩后的亲子关系心理辅导的一些看法。

首先,家长需要认识到二孩的到来会对家庭带来的变化。

二孩的到来,不仅仅是家庭成员数量的增加,更是家庭角色的变化。

家长需要重新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从单纯的父母角色转变为父母和兄弟姐妹的角色。

这需要家长在心理上做好准备,以便更好地应对二孩的到来。

其次,家长需要注意二孩的个性差异。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独特的性格和兴趣爱好。

家长需要认真观察二孩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喜好,以便更好地与他们沟通和交流。

同时,家长也需要注意避免对二孩进行过度比较和评价,以免给他们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第三,家长需要注重二孩的情感需求。

在二孩的成长过程中,家庭的情感支持和关爱尤为重要。

家长需要给予二孩足够的关注和陪伴,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爱。

同时,家长也需要注重二孩的情感表达和沟通,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最后,家长需要注重二孩的教育和成长。

在二孩的教育和成长过程中,家长需要注重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信心,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

同时,家长也需要注重二孩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成长条件,以便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总之,二孩后的亲子关系心理辅导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过程。

家长需要认真对待,注重二孩的个性差异和情感需求,同时也需要注重二孩的教育和成长。

只有这样,才能让二孩健康快乐地成长,让家庭更加和谐幸福。

陈默:好爸好妈是怎样炼成的

陈默:好爸好妈是怎样炼成的
“让我自己想办法;我不想让你告诉我该怎么做。”
有时候孩子非常憎恨父母的想法或建议
“你妈妈和我总是知道什么是最好的。”
建议有时候向孩子传达了你的优越感
“我为什么没想到那个?;你总是比我更清楚该做什么。”
孩子还会产生一种自卑感
“如果你真的了解我的感受,就不会提出那个建议了。”
建议会使一个孩子感到他的父母根本不理解他。 建议有时候会导致孩子把所有时间都用来对父母的想法做出回应,从
评价和批评常常会使一些孩子感到他们不够好,父母不爱他们。
41
沟通障碍:7.归类、嘲笑、羞辱
此类信息会对孩子的自我形象造成破坏性的影响。它 们会使一个孩子感到缺乏价值、低劣、不被喜爱。
“你是个唠叨鬼。”“看看谁在说谁懒。”
孩子对此类信息最通常的反应是对父母进行还击。
“我看起来不像个失败者。那样说是荒谬而且不 公平的。”
孩子行为引人注意
父母注意他
孩子越来越少得到来 自父母自发的关 怀
孩子学到:引人注意的 行为会被奖励
父母很气恼而且不情 愿地注意孩子
孩子重复做出引人注意 的行为
父母常犯的具体错误
说了不做 指责 比较 无原则宽容 辱骂 体罚
16
父母教育的原则性错误
忽视 溺宠 虐待 补偿
17
避免不恰当的压力
高期望 回避现实 一味竞争
“我不管你想做什么,现在立刻回到房子里。”
这些信息告诉孩子,他的感受或需求并不重要:他必须服从他父母的 感受或需求。
“别不停地动来动去。”
它传达了对此刻的孩子的不接受感。
“到你的房间去——如果你不去,我会负责让你进去的。”
它制造对父母权力的恐惧。孩子听到的是他就会被比他更大更强壮的 人伤害的威胁。它可能会使孩子产生怨恨或愤怒的情绪,经常导致他 表达敌对情绪:发脾气、反击、抵抗,测试父母的意志力。

妈妈做自己,孩子就能做自己:二孩时代,疗愈所有父母的教养焦虑

妈妈做自己,孩子就能做自己:二孩时代,疗愈所有父母的教养焦虑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这是《妈妈做自己,孩子就能做自己:二孩时代,疗愈所有父母的教养焦虑》的读书笔记,暂无 该书作者的介绍。
感谢观看
阅读感受
在阅读《妈妈做自己,孩子就能做自己:二孩时代,疗愈所有父母的教养焦 虑》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被书中的理念所触动。这本书以一种独特的视角, 为我们描绘了如何在二孩时代克服教养焦虑,同时也提醒我们,只有当母亲能找 到自我,做好自我,才能给孩子带来最好的影响。
这本书的观点之一是,“妈妈的自我认同和孩子的自我成长是相互关联的。” 这是作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她强调了母亲的情绪状态对孩子的影响是至关 重要的。当妈妈们能找到自己的内心,保持自己的情绪稳定,对孩子的教育有着 积极的推动作用。书中的这一观点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行为,我开始更加重视 自己的情绪管理,这对我的育儿方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二孩时代,家庭教育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压力。然而,《妈妈做自己,孩子 就能做自己:二孩时代,疗愈所有父母的教养焦虑》这本书给父母们提供了宝贵 的建议和指导。通过学会接受自己的情绪、给予孩子适当的自主权、保持平衡以 及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母亲可以成为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支持者和引导者。 这些方法和建议也适用于其他家庭成员,帮助整个家庭建立和谐、健康的氛围。
本书的第二章到第四章主要探讨了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角色定位。这部 分深入讨论了父母的焦虑、期待、情感纠结以及如何以更健康的方式进行教养。 作者提倡父母要更多地自我,以自己的情感和需求为先,从而为孩子树立一个积 极、独立的榜样。
第五章到第七章主要探讨了孩子如何看待自我,以及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建立 健康的自我认同。作者强调,父母应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意愿,同时鼓励他们积极 探索世界,充分体验生活的多元性。

华师大陈默教授演讲: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家长?令千万父母幡然醒悟

华师大陈默教授演讲: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家长?令千万父母幡然醒悟

华师⼤陈默教授演讲:如何做⼀个合格的家长?令千万⽗母幡然醒悟⼤家知道,家庭教育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长是孩⼦的第⼀任教师,家长的⾏为和⾔⾏是孩⼦不成⽂的教科书。

⼈们常说,孩⼦是家长的镜⼦,从孩⼦⾝上能看出家长的品德和作风,穿戴、书本是否⼲净。

因为家长每天都在⽤⾃⼰的⾔⾏来要求、教育和影响孩⼦,因此家长本⾝的道德素质和科学⽂化素质直接关系到家庭教育⽔平的⾼低和家庭教育的成败。

所以,怎样做⼀名合格的家长,对于搞好家庭教育⼗分重要。

当家长不容易,做⼀名合格的家长更不容易。

中国有句俗话:不当家不知柴⽶贵、不养⼉不知⽗母恩。

作为⼀名⽼师,我时常和家长们谈论孩⼦的学习问题,很多家长都表⽰有过这样的疑惑,为什么你越为孩⼦好,孩⼦却不领情?孩⼦成绩不错,可为什么总闷闷不乐?怎么激发出孩⼦⾃主学习的动⼒?怎么提⾼孩⼦的学习成绩?你是否也有这样的疑虑呢?那么什么样的家长才是⼀个合格的家长呢?今天,对于教育孩⼦,以及孩⼦学习上的问题,⽼师整理了这篇⽂章出来,本⽂是知名青少年教育专家、华东师范⼤学特聘资深咨询师陈默教授。

她在上海园南中学为六、七年级的家长分享“怎样做好初中⽣的家长”。

⽐如,关于早恋、学习动⼒、亲⼦沟通、叛逆、同伴关系、⽹络游戏等等,都是孩⼦步⼊青春期后众多家长头疼的问题。

作为⽼师,我希望每⼀位当家长的都能够好好看看,如果您家孩⼦有这些问题出现,那么必须尽早解决,这样才会让孩⼦在学习上⼀帆风顺,相应的学习成绩也会有⼤的提升。

当然,如果孩⼦在学习中有任何的问题,或者家长有任何教育⽅⾯的问题,都可以通过⽂末⽅式与我交流。

我也会在每周提供⼀些免费的课程,有兴趣的家长可以添加我,为孩⼦取得理想的学习成绩⼀起加油努⼒。

同时,家长如果需要孩⼦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学习资料,都可以通过⽂末⽅式与我联系。

所以⼀定要注意孩⼦的同伴关系,它⾮常重要。

⾼兴不⾼兴是它,愿不愿意上学也是它。

由于篇幅的关系,今天的学习内容就先和⼤家分享到这⾥,如有更多学习上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微信搜寻--473265259可以得到更多优质学习资料,⽼师还可根据多年的教育经验,帮助您的孩⼦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从⽽提⾼孩⼦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陈默:当今孩子活在“第三只笼子”里

陈默:当今孩子活在“第三只笼子”里

陈默:当今孩子活在“第三只笼子”里作者:陈默来源:《家教世界·V家长》 2018年第9期每个家庭都渴望自己的孩子是成功者,嘴巴不说,心里是这样想的。

各行各业,凡是能成功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这些人一定是输得起的人,输了再来,最后就赢了。

而我们现在的教育,你只让他成功,不让他输。

作为家长,你跟儿子下棋他会输吗?他肯输吗?十个有九个孩子是不肯输的,有的孩子还会拿象棋砸妈妈的头,他输了就急。

怎么会这样呢?你想要让他成功,却不让他有成功的品质。

当今的孩子背负着沉重的情感负担回想我们小时候,大部分人都生活在多子女家庭,父母很难投入过多的关注在某一个孩子身上。

但是现在的孩子是什么样?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有六个人围着他,这六个人会把最好的付出给他。

那么六个人爱一个孩子,你能体会到这个孩子的感受吗?你知道这个孩子的内心世界吗?他内心的苦闷你知道吗?其实人都有一种本能,谁对自己好,他就要报恩。

我看到一个四岁的孩子跟奶奶说:“奶奶,我长大后赚钱给你用。

”是因为他觉得奶奶对他太好了。

可是等到十几岁他就搞清楚了,他报不了这个恩,为什么?因为这些大人又不会要他的钱来回报,他们要的是孩子去读名牌大学。

可名牌大学在中国就这么几所,凭什么就你们家孩子去呢?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高三的学生来找我咨询,他们所有的症状都是一样的:到了高三不投入学习,整天看手机,整天看小说。

你问他想不想考大学?他回答,想,还要考好的。

那为什么不投入呢?因为他们焦虑不堪。

我只要说一句话他们就会流眼泪,我说:“你可能考不到你觉得理想的大学,然后你会觉得实在对不起你的家长,他们对你太好了,是不是?”孩子们太可怜了。

我跟这些孩子说:“谁告诉你,家长的幸福要你来负责任?孩子们,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对另外一个人的幸福负责任。

比如说两个人谈恋爱,一个男的对女的说嫁给我吧,我会给你一生一世的幸福,结果没有三天就吵翻天了。

孩子们,你记住,幸福是自己的主观人生体验。

2022年心理学家陈默的讲座观后感

2022年心理学家陈默的讲座观后感

2022年心理学家陈默的讲座观后感上周四晚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家长学园”,陈默教授专门针对一年级新生家长的讲座生动务实,深入浅出,令我感触良多,受益匪浅。

我本身是个脾气比较急的妈妈,在孩子磨蹭、拖沓或者不能达到自己心理预设的要求时难免会有各种催促和不耐烦,而孩子往往会因此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对抗行为,于是造成我更加生气,而他则很委屈,常常抱怨我没有耐心。

通过陈教授对幼儿心理的剖析和父母信念的引导,我深刻认识到这种糟糕的互动是我作为家长的急躁和焦虑情绪引起的。

我们太习惯于快节奏和目的导向,以至于常常忽视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恨不得孩子一下长大到不需要操心的程度。

而陈教授说:“孩子的长大是需要慢慢等待的。

”家长必须要学会的是“慢”和“等”,必须要克服的是“催”和“逼”。

家长学园后,我努力控制自己的急脾气,并按照陈教授的方法,更多的拥抱、陪伴和鼓励孩子,在他不能达到我的预期时尽可能避免生硬的指责,平心静气地提供必要的帮助,告诉孩子也告诉自己“慢慢来”。

结果超出我的预期,小朋友在这一周内说的“我最喜欢妈妈”的次数比之前一个月加起来还要多,前两天还用课堂上攒了两个多月的大星星给妈妈换了一副十分可爱的眼镜,令我非常感动。

陈教授讲座中另一个使我醍醐灌顶的观点是“我们需要培养有竞争力的孩子,而不是有竞争感的孩子。

”从孩子出生以来,我从未对他抱有过出人头地的期望,只是希望他能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当然我并没有理想主义到认为幸福感会从天上掉下来,我们这一代从各种考试和求职中拼杀过来的家长,比谁都清楚幸福需要能力做后盾,能力越大则选择权越大,也就越有机会选择自己幸福感最高的生活方式。

所以,当孩子进入小学,真正迈入社会第一步后,我有时候会不由自主地暗自评估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并焦虑于他暂时落后的方面。

而这种焦虑心情难免会通过言语和行动传递给孩子,造成孩子的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

陈教授旗帜鲜明地区分了“竞争力”和“竞争感”,使我豁然开朗。

教育孩子的方法陈默

教育孩子的方法陈默

教育孩子的方法陈默
教育孩子的方法陈默是指教育学家、教育家陈默提出的一种教育方法或理念。

陈默主张父母应以身作则,注重培养孩子的品格和素质,关注孩子的个性发展,营造积极的家庭氛围,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以下是陈默教育方法的一些要点:
1. 以身作则:父母要成为孩子的榜样,言传身教地表达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从而影响孩子的成长。

2. 重视品格教育:陈默认为品格是教育的核心,父母应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责任心、坚韧精神等品格特质。

3. 关注个性发展:陈默主张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营造积极的家庭氛围:家庭应该是孩子成长的温馨港湾,父母应该营造积极、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

5. 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父母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关系,倾听孩子的声音,尊重孩子的意见,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陈默教育方法秉承了关爱、尊重和培养孩子的理念,强调父母的角色和责任,帮助家长更好地教育和引导孩子的成长。

家长如何助力孩子健康成长观后感陈默

家长如何助力孩子健康成长观后感陈默

英文回答:Given the experience of watching the documentary " How parents contribute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ir children " , the important role of parents in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ir children is well recognized. The documentary shows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the way in which the child is educated and the way in which the child is apanied. Effective familymunication is essential for the child ' s development, and lack of effectivemunication can lead to tension in family relations and even affect the child ' s growth. Communication among family members must be strengthened, especially by listening to the real needs and feelings of children. The documentary also highlights the far—reaching impact on children of the way parents are educated. Pedagogy is at the heart of family education and parents should lead by example and set the right example for their children. Parental support is also essential for child development. Children need emotional support and support from parents, not just material support. Through this documentary, the author has be acutely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family education and of the place where he needs to improve in future child—rearing processes.鉴于观看《家长如何助力孩子健康成长》纪录片的经历,笔者深刻体会到家长在孩子健康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教育大讲堂第十四期作文

教育大讲堂第十四期作文

教育大讲堂第十四期作文原标题:回顾,“家庭教育大讲坛”第十四期:如何不做焦虑的家长您知道怎么更科学地养孩子吗?买了很多家庭教育的书,有没有一本营养学的书籍?您知道孩子睡眠的重要性吗?是否会在睡前营造睡眠氛围,让孩子睡得更好?您知道如何保护孩子的免疫系统吗?不能让孩子太累,太累会损害免疫功能!3月26日晚,“家庭教育大讲坛”第十四期节目中,主讲专家陈默这三连问,让不少在线收看直播的家长陷入深思。

生理健康是育儿基础,很多家长却往往忽视了其重要性。

陈默认为,家长要有正确的育儿观念,不能只看分数催逼孩子成长。

“学习使我妈快乐”?妈妈们为何焦虑?“学习使我妈快乐”,这是当今教育环境盛产焦虑,以及妈妈焦虑更为严重的生动写照。

陈默分析,妈妈们如此焦虑的一个原因是“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在作祟,而这个错误的观念导致了错误的方向,使教育的过程变成了一个催逼人的过程。

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导致家长自己活在不安当中,同时,他们又将这种不安和焦虑集中反映在孩子的学习上。

跟孩子交流总是三句不离学习!家长们尤其是妈妈们焦虑的症状主要有哪些呢?陈默举出了几种典型表现:一是总是在讲学习,和孩子的说话内容永远都是关于“学习”;二是尤其关注分数;三是狂抢教育资源,几乎每个妈妈都有好几个和教育相关的群,给孩子的各种补习计划也安排得满满的;四是催逼孩子,妈妈们讲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抓紧点!快点!”,让孩子总是生活在紧张当中;五是攀比心理,生怕自己家孩子比别人落后。

世界的本质是竞争?还是协作?陈默深入分析了导致家长们如此焦虑的原因。

第一个重要原因是不自信,不知道自己能否将孩子培养成才。

其实陈默认为,高层次的竞争是道德品质的竞争,家长如果能从小教孩子诸如善待弱者、宽容他人这些好的品格,孩子未来的发展就不会差。

最后一个让家长陷入焦虑的原因是价值取向问题,比如关于“竞争”的观念。

很多家长把竞争看成世界的本质,而不明白其实人的合作才是本质。

“高竞争感”不等于“高竞争力”现在为什么这么多孩子出现心理问题?这和家长的焦虑情绪是分不开的。

陈默儿童心理学讲解

陈默儿童心理学讲解

陈默儿童心理学讲解陈默是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他在心理学领域的贡献得到了广泛认可。

他专攻心理学中的儿童心理学领域,为儿童心理疾病的治疗和儿童教育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一、陈默儿童心理学的介绍陈默是我国的著名儿童心理学家,主要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儿童心理健康与教育的相关问题。

他的研究成果对于儿童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陈默儿童心理学的理论1. 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理论陈默提出了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理论,其中包括0-6岁的婴幼儿期、6-12岁的儿童期和12岁以上的青少年期。

他认为,在不同的阶段,儿童的行为表现、思维方式和情感变化都会有很大的差异。

2. 儿童心理健康的理论陈默认为,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在于儿童的自我认知、自我控制和自我表达能力的发展。

他提倡通过培养儿童自我认知能力、培养儿童的社会技能、引导儿童健康的情感体验来保持儿童的心理健康。

三、陈默儿童心理学的应用1. 儿童心理治疗陈默在儿童心理治疗方面做出了很多贡献,尤其是儿童焦虑和儿童抑郁的治疗。

他提出了运用认知疗法和行为疗法的治疗方法,同时将亲子互动和家庭治疗纳入治疗体系中。

2. 儿童教育陈默的研究成果对于儿童教育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强调了在儿童教育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注重发展儿童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他还关注夹在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未成年人,为他们的成长探路,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四、结论陈默的研究成果与应用将儿童心理学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人们观念有所变革,教育与心理学的结合更加紧密,为孩子们健康成长提供了很好的指导。

家庭教育赋能心得体会

家庭教育赋能心得体会

家庭教育赋能心得体会家庭教育赋能心得体会(精选14篇)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

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庭教育赋能心得体会(精选1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家庭教育赋能心得体会(精选14篇)1谈到教育孩子的问题,每位家长都感慨万千。

我也不例外,多年来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使我感到孩子的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我以老师和家长这一双重身份和大家交流一下在教育孩子方面我个人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爱孩子当老师要爱学生,作父母要爱子女。

也许你会说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了,哪个做父母的会不爱自己的孩子呢?但有些父母的爱并不能被孩子接受和认可。

我就常常给我调皮的儿子一个个亲切的拥抱,一个个浅浅的微笑,一次次循循善诱的开导,一件件小小的礼物。

这会使孩子很自然的感受到父母给予他的爱,也增强了他对父母的信任感。

所以,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应该用爱心去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学会尊重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父母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学会平等地与孩子交流,静下心来倾听孩子要诉说的一切,哪怕此时你再忙、再累,也要专心致志地倾听,不时地询问孩子:“在学校有什么有趣的事吗?上课时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今天你的笑脸又增加了吗?”每当我这样问儿子的时候,他总是十分兴奋的向我汇报一切。

当他说出自己对事情的看法时,我也会尊重他的意见,与他商量着办,给了他足够的信心和自信,我认为这对培养孩子的品格十分重要。

三、鼓励孩子敢于迎接挑战当今时代是一个激烈竞争的时代,所以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敢于迎接挑战的精神。

学习上我常鼓励儿子说:“你太棒了,真聪明,这么难的知识你都能答对,妈妈好佩服你啊!”他一听就美滋滋的,总是主动思考问题,还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假期里我鼓励孩子参加课外活动,当他遇到困难时,我不断地给他打气儿,此时我也会和孩子一起努力,用实际行动感染他,也达到了品德教育的目的。

协同育人赋能成长家庭教育心得体会4篇

协同育人赋能成长家庭教育心得体会4篇

协同育人赋能成长家庭教育心得体会4篇协同育人赋能成长家庭教育心得体会1一、与孩子一起适应小学新变化我们既不能套用父母教育我们的老套路,更不能用一成不变的要求和方法。

要针对孩子的个体差异,不断学习和调整自己的眼光和要求,重视对自己教育方法的总结和改进,配合学校做好子女的教育。

二、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孩子的健康成长,最离不开祥和安宁的家庭环境。

再次,要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学习和游戏。

文化知识固然重要,但游戏对孩子来说必不可少,父母要让孩子在学习和游玩中得到成功的喜悦,使孩子在学习和游戏中充分找到乐趣。

让孩子觉得生活在家庭中的幸福感,给孩子一个宽松和谐的成长空间。

三、积极培养孩子的兴趣,保持健康平和的心态记得在开学初,宸宸回来神采飞扬,说了老师表扬他,全家都为他感到高兴。

做父母的要克服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现象,努力保持一颗平常心,既要关注孩子的成绩,又不能以偏盖全,要关心孩子的内心,“蹲下身子”,和孩子做朋友,遇到不如意的事,家长的冷静、耐心、毅力等品质往往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孩子。

协同育人赋能成长家庭教育心得体会2感谢学校和洪老师推荐的陈默老师的教育课堂。

听完课,对自己的想法也笃定了些,同时受到很多很多的启发,作为父母,就应该做好父母该做的角色:1、关注孩子身体健康,助力孩子拥有健康的体魄。

健康的身体是一切基础。

2、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及时帮助孩子调理一些可能存在的负面情绪,使孩子能踏实,能心神安定。

这样课堂才能全神贯注的听课,保证效率。

3、陪伴。

要高质量的陪伴,对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很有益处。

只懂得回家休闲享受的父母,陪不出勤奋刻苦的孩子。

4、增加阅读。

双减可能会少了书面的家庭作业,阅读是父母帮助孩子成长、自己不断成长最廉价、最便捷、最有效的路径。

5、注重生活教育。

教育孩子帮助别人,善待别人;孩子活的踏实,安心,体现自我的价值。

协同育人赋能成长家庭教育心得体会3如何开展家庭教育,如何高效的实现家、校共同教育?带着迷茫与疑问,认真观看了《第五届新家庭教育文化节云上大会》,感触很深,也找到了答案。

二孩后的亲子关系心理辅导

二孩后的亲子关系心理辅导

二孩后的亲子关系心理辅导二孩政策的开放,让越来越多的父母迎来了二胎的机会。

然而,相比于独生子女时代,二孩家庭所面临的亲子关系问题也多了起来。

因此,二孩后的亲子关系心理辅导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亲子关系的重要性、二孩家庭的挑战、亲子关系心理辅导的意义以及具体的辅导方法等方面展开讨论。

亲子关系是一个家庭中至关重要的关系,它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增强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而较差的亲子关系则会导致孩子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的出现。

因此,对于二孩家庭来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至关重要。

然而,二孩家庭在亲子关系上面临着一些独特的挑战。

首先,父母在照顾两个孩子时需要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容易陷入疲于奔命的状态,忽视了对每个孩子的陪伴和关爱。

其次,二孩家庭中的兄弟姐妹关系也需要父母的引导和管理,避免出现嫉妒、争吵等问题。

再次,二孩家庭中的父母可能面临更多的压力和焦虑,对孩子的期望值也更高,容易导致与孩子的沟通不畅和情绪冲突。

针对二孩家庭亲子关系中的问题,亲子关系心理辅导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亲子关系心理辅导可以帮助父母认识到亲子关系的重要性,引导他们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培养良好的沟通和情感表达能力。

其次,亲子关系心理辅导可以帮助父母了解二孩家庭中的兄弟姐妹关系,提供适当的引导和管理策略,帮助他们建立和谐的兄弟姐妹关系。

再次,亲子关系心理辅导可以帮助父母减轻压力和焦虑,提高情绪管理能力,更好地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在进行二孩后亲子关系心理辅导时,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方法。

首先,为父母提供关于亲子关系的知识和技巧,帮助他们了解孩子的成长发展特点,以及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其次,通过沟通训练,提高父母的沟通技巧和情感表达能力,帮助他们与孩子更好地沟通和理解彼此。

再次,提供兄弟姐妹关系的引导,教育父母如何处理兄弟姐妹之间的矛盾和竞争,培养他们之间的友爱和合作。

陈默:我们怎样做男孩的家长

陈默:我们怎样做男孩的家长

陈默:我们怎样做男孩的家长男孩先天在体能条件上是不如女孩的,现实生活中,大家可以观察一下,去儿童医院看病的孩子中 10 个里面有 7 个男孩,可以看到,男孩的免疫系统比女孩弱。

从这些可以看到,男孩不管在体能,生命结构上都是弱者,所以带男孩难度就比带女孩大。

除此之外,男孩的大脑发育与睡眠质量天生就弱于女孩,这提醒许多养男孩的家长,要把饮食和睡眠作为早年抚养男孩工作的重中之重来对待!接着来看男孩的心理特点:好奇心强,探索欲望比女孩强。

如果男孩在幼时缺少这种探索欲望,那么在成长中我们就会觉得他的男孩特质不强,所以,在男孩的教育过程中,要鼓励男孩探索。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高学历的妈多少会抑制男孩的探索欲望,这点尤其要注意。

人际关系弱是男孩心理上的另一个特点,男孩如果碰到人际交往困难,一般回家都不会和妈妈说,这样就造成压抑,而压抑到一定程度会大爆发。

细致的妈妈要观察孩子每天回家后的表情,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关心,让孩子感觉到温暖。

妈妈不要太干预孩子的人际交往,鼓励孩子自己去交往,发展孩子的同伴交往能力。

如果男孩的社会交往能力弱,到了初中,各种问题都会爆发,因为青春期最重要的发展动因是同伴,所以家长一定要鼓励男孩的同伴交往。

如果孩子人际交往能力天生很弱,具体解决策略是:先训练孩子观察人的能力,可以通过这样的提问:“宝宝,刚刚那个人穿的是什么衣服啊?”之后训练孩子感觉人的能力,具体提问:“今天老师这样说你,你是什么感觉?”“你刚刚说这句话,你说说妈妈是什么感觉?”。

此外,还可以让孩子多参与团体游戏来发展他的人际交往能力,团体游戏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在这样游戏的。

【男孩和运动】限制男孩运动,会压抑男孩生命能量的外释放,由此变成内释放,就会形成神经症。

青春期,荷尔蒙分泌就是男孩的攻击欲望,对抗性的运动(篮球、足球等)可以帮助这些攻击欲望的释放,对男孩的男性特征更有利。

此外,在幼儿阶段的男孩协调性训练上家长要给予大的关注。

帮孩子避免高竞争带来的心理问题

帮孩子避免高竞争带来的心理问题

帮孩子避免高竞争带来的心理问题
陈默
【期刊名称】《中华家教(上半月)》
【年(卷),期】2017(000)006
【摘要】20世纪90年代的儿童心理问题,主要是外部环境因素,外部条件改善
就解决了。

现在的儿童心理问题,主要是因为高竞争感和高孤独感。

”——陈默
睨在孩子的心理问题和过去不一样20世纪90年代,孩子的心理问题在“外部”,主要是由一些外部环境因素造成的,比如说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好,导致一些矛盾。

外部问题解决了之后,孩子的问题就解决了。

【总页数】2页(P44-45)
【作者】陈默
【作者单位】上海市心理协会基础教育专业委员会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帮孩子避免高竞争带来的心理问题
2.可以帮孩子一时,不能帮孩子一世
C/CQC认证给施耐德万高带来的竞争优势
4.把握后天因素帮孩子窜高
5.可
避免又不可避免——读《一场可以避免的竞争》一文有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默:“单独二胎”政策引发的亲子教育
宗旨:一个不好带,两个不好玩,三个才真好!
导语
我们遇到的问题前无古人(独生子女教育问题)
我们没有现成的理论可供指导(独生子女教育问题)一、独生子的特性:
1,大都善良,富有同情心:
2,容易自我为中心:自幼万千宠爱于一身,享受惯了被别人聚焦; 3,容易孤独,个性化:人一孤独,思考力就会变得很强,因此易伤感、无端流泪、易抑郁;随着90后进入社会群体,工作上,只要不舒服就跑掉,也算是例子。

最经典幽默的例子:区菜场买只小鸡回来养,给它吃好喝好,可是不久一定死掉。

二、独生子特性对育儿的影响:
1,易敏感、焦虑、纠结(无论学习等都会与别人家比较,自家一个孩子,无法做对比)
2,上代参与过于紧密:比如,儿童时期,别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争抢,分配时间去各自家中,可是若双方老人生活习惯等环境恰好相反,对孩子是莫大的伤害,切记:儿童时代不可在不同的情境下生存;又比方说,隔代教育穿入太深,教育理念不一致,婆婆完全想控制妈妈,易造成大矛盾,甚至家庭决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