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_食盐和水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2单元 6 食盐和水泥教案
6.食盐和水泥【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六课《食盐和水泥》。
【教学目标】1.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看实验,探讨物质的转变,并作实验记录。
2.情愿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带来益处,也可能会产生负面阻碍。
3.熟悉物质的转变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熟悉可逆转变与不可逆转变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阻碍。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熟悉物质的可逆转变和不可逆转变。
教学难点:探讨可逆转变和不可逆转变的进程。
【教具、学具】学生预备:杯子、玻璃棒、食盐、火柴、水泥、盘子、小勺、锤子、水泥等。
教师预备: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酒精灯、实验记录卡、水泥块、课件。
【教学进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2分钟)(出示食盐和水泥)食盐和水泥是咱们比较熟悉的两种物质,谁来讲一说它们的形态特点?(食盐是颗粒状的,颗粒有大有小;水泥是粉末状的。
)那么食盐和水泥除这些特性外,还有无其他特性呢?今天咱们就来探讨这两种物质。
板书课题:食盐和水泥二、小组学习,自主探讨(15分钟)(一)猜想假设。
1. 请同窗们猜想一下食盐和水泥在水中会有什么转变?它们还能变回原先的样子吗?2.小组交流把猜想填入下表。
(二)制定方案。
1.学生分组讨论实验方案。
2.集体汇报交流、补充方案,然后课件出示完整的实验方案。
探讨食盐组方案:(1)取适量食盐放入水中,用玻璃棒搅拌,让食盐完全溶解,进行观看。
(2)取部份食盐溶液放入蒸发皿,用酒精灯加热,观看现象。
探讨水泥小组方案:(1)取适量水泥在盘子里,加水搅拌,观看现象。
(2)用酒精灯加热水泥浆,观看现象。
(3)取部份凝固的水泥块,用锤头敲碎,加水搅拌,看能不能和成水泥浆。
(三)实施探讨,教师巡视指导。
1.教师提示学生看一下各小组桌子上的实验用品是不是齐全。
2.让学生说一说在实验进程中的注意事项。
3.学生分组按自己的方案完成实验。
学生边实验边记录。
实验记录卡三、汇报交流,评判质疑。
六年级科学上册《6 食盐和水泥》教案 青岛版
《6 食盐和水泥》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认识可逆变化与不可逆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探究物质的变化,并作实验记录2、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2、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二、教学重点认识物质的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
三、教学难点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对所观察到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杯子、筷子、食盐、火柴、水泥、盘子、小勺、锤子等。
2、教师准备: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酒精灯、水泥块等。
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1、出示食盐和水泥问:食盐和水泥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两种物质,谁来说一说它们的形态特点?2、那么食盐和水泥除了这些特性外,还有没有其他特性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两种物质。
生答:食盐是颗粒状的,颗粒有大有小;水泥是粉末状的。
生答:有。
在学生对食盐和水泥的特点已经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这两种物质。
新课讲解:1、探究食盐的变化(1)让学生把食盐放在水中,用玻璃棒搅拌,观察食盐会发生什么变化?(2)问:谁能让水中的食盐再出现?(3)师:根据同学们的讨论方法,点燃酒精灯,给食盐水加热,观察食盐水的变化。
强调:使用酒精灯要注意安全。
2、观察水泥的变化(1)让学生往盘中的水泥里加水,观察水泥会发生什么变化?(2)提出问题:食盐加水搅拌可以变成食盐水,食盐水加热又可以析出食盐。
那么,凝固的水泥还能恢复原状吗?(3)猜想假设:以小组为单位。
汇报猜想。
问:用什么方法验证你的猜想?(4)制定方案:(小组内进行)交流实验方案。
(5)实施探究:(6)汇报实验结果。
(7)问:通过刚才的实验,谁来说说食盐的变化和水泥的变化有什么不同?对学生的回答给以肯定。
3、认识其它物质的变化。
(1)提出问题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变化?(2)出示课本提供的三组物质变化示意图,让学生观察。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食盐和水泥_青岛版(六年制)-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食盐和水泥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教学目标:1.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探求物资的变化,并做实验记录;能提出探求活动的思绪;能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到的景象作假设性解释。
2.情愿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意想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带来好处,也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
3.认识物资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认识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对人类消费、生活的影响。
4.了解物资的变化与垃圾分类的关系,用所学知识改变生活状态。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物资的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
难点:提出探求活动的大致思绪,对所观察到的景象作假设性解释。
教具、学具:1、先生预备:杯子、筷子、食盐、火柴、水泥、盘子、小勺、锤子等。
2、教师预备: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酒精灯、水泥块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成绩教师出示食盐和水泥:食盐和水泥是我们比较熟习的两种物资,谁来说一说它们的形状特点?大家都知道食盐是颗粒状的,水泥是粉末状的,那么食盐和水泥除了这些特性外,还有无其他特性呢?今天我们就来深化研讨这两种物资。
二、小组学习,自主探求活动一:观察食盐的变化教师发实验材料,出示活动要求:1.让先生把食盐放在水中,用玻璃棒搅拌观察食盐发生甚么变化。
2.点燃酒精灯,给食盐水进行加热,观察食盐水发生了甚么变化。
3.完成实验记录表(一)。
实验记录表(一)活动二:观察水泥的变化“如果用一样的实验方法,水泥会发生甚么样的变化呢?下方,我们就用一样的方法,完成水泥的变化实验。
”1.让先生往盘中的水泥加水,观察水泥会发生甚么变化。
2.教师:同学们,食盐加水搅拌可以变成食盐水,食盐水加热又可以析出食盐。
那么,水泥还能恢复原状吗。
3.完成实验记录表(二)。
实验记录表(二)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根据先生的实验发现,在汇报交流中可有选择性地进行。
预设1:先生发现食盐在水中溶解了,看不见了。
而进行加热后,食盐水中又出现了白色的固体。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食盐和水泥》教学设计
食盐和水泥【教材分析】物质变化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其是否可以恢复原状,可以把物质的变化分成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两种。
本课就是借助学生熟悉的两种物质——食盐和水泥,使学生认识物质的可逆变化与不可逆变化。
【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探究物质的变化,并做实验记录;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到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带来好处,也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
知识目标:认识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认识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物质的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
教学难点: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对所观察到的现象做假设性解释。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托盘(蒸发皿4、坩埚钳4个、实验记录单、放大镜、玻璃棒4)1号烧杯(食盐、1号药匙)、2号烧杯(水泥、2号药匙)、3号烧杯(水、4个滴管)、火柴、酒精灯4盏、三脚架、抹布。
【课前准备】孩子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个“猜猜看”的游戏,好不好?老师的这个盒子里有两种水果,你猜会是什么水果?学生随意猜两三个。
同学们还有很多想法,不猜了,因为这样猜太盲目了。
咱先来摸摸,再猜猜看,好不好?(找两三个孩子摸完后猜名称)揭示答案。
询问摸的孩子:你是怎样猜到的?苹果光滑,桔子粗糙——体现出“摸”的意义。
(适时评价)它们还有什么特点呢?他们都是圆的,苹果有把儿(柄)苹果是颜色的,桔子是黄颜色的你是怎么发现的?(用眼睛看到的)还发现了他们的什么特点?苹果有苹果香味,桔子有桔子皮味你是怎么发现的?(用鼻子闻到的)还有吗?苹果很甜,桔子酸甜你是怎么发现的?(用嘴尝的)(课件依次出现这几种方法)看:闻:尝:摸:这些就是常用的辨别物质特点的方法,在科学研究中,我们会经常用到!希望在今天的课堂上,大家也能像刚才一样,仔细观察,大胆发言!能做到吗?上课。
小学科学《食盐和水泥》优质教案 教学设计
食盐和水泥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认识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
(2)了解可逆变化与不可逆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1)通过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探究物质的变化,并作实验记录。
(2)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到的现象做假设性解释。
(3)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3.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科学探究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常用方法。
(2)树立应用科学知识服务生活的意识。
(3)通过活动和收集资料,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设计食盐和水泥变化的实验,探究物质的变化,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到的现象做假设性解释。
(2)探究物质变化的两大类。
教学难点:探究物质变化的两大类。
三、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杯子、筷子、食盐、火柴、水泥、盘子、小勺、锤子等。
教师准备: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酒精灯、水泥块等物品以及各种物质变化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伴随而来的资源紧缺、环境问题也日趋严峻。
因此,如何合理高效地利用现存资源、保护环境成了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大家经常看到街道旁、马路边等生活中场所中有各种分类的垃圾桶,就是就我们社会公共努力的一个举措。
你们认识垃圾桶上面的标志图吗?可回收物有害垃圾Recyclable Harmful waste厨余垃圾其他垃圾Kitchen waste Other waste其中分别表示不可重复利用,表示可以循环利用。
一个物体是否可以重复利用怎样判断呢?今天我们就从《食盐和水泥》这课探究起。
(板书课题)(二)我们来观察食盐和水泥的变化1.探究食盐和水泥的变化。
出示食盐,让学生把食盐放在水中,用玻璃棒搅拌,观察食盐会发生什么变化。
谁能让水中的食盐再出现?根据同学们的讨论方法,按照下面的方法点燃酒精灯,给食盐水加热,观察食盐水的变化。
小学科学_6.食盐和水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食盐和水泥》教学设计6《食盐和水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探究物质的变化,并作实验记录;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观察到的现象作假设性的解释。
2.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带来好处,也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
3.认识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认识可逆变化与不可逆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可逆变化与不可逆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难点: 认识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
教具学具的准备:教师准备:三角架、石棉网、酒精灯、玻璃棒、烧杯、药匙、蒸发皿、坩埚钳学生准备:食盐、火柴、水泥、抹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师:大家炒菜时放盐吗?生:放。
师:为什么放盐?生:放盐可以使菜变咸。
师:那盐是怎么让菜变咸的?谁知道?生:盐溶解在了菜中。
师:你是这么认为的?师:(出示羊口老咸菜图片)你们认识这个吗?生:羊口老咸菜。
师:如果把羊口老咸菜放在太阳底下暴晒两个月,会出现什么现象?生:咸菜会晒干。
生:有食盐析出。
师:说说你的理由?生:因为咸菜中的水分蒸发了,所以食盐析出来留在了咸菜上。
生:我认为食盐蒸发了,留在咸菜表面的是水分。
师:你们的想法很不同啊?师:(出示水泥作品)再来看看这是什么?生:水泥块。
师:它是用什么做的?生:水泥。
师:水泥是怎么变成水泥块的呢?生:在水泥中加上水。
师:老师提出了三个问题,大家也都说出了自己的看法,那你们的看法究竟对不对呢?只要我们了解了食盐和水泥的变化,这三个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这便是我们这节课深入探究的问题。
(板书课题:食盐和水泥)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活动一:观察食盐和水泥的变化(一)观察食盐和水泥加水后的变化1.认识食盐和水泥的特点师:要想研究食盐和水泥的变化,我们首先来看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摆放着盛有食盐和水泥的烧杯,大家能区分出来吗?生:能。
青岛版科学六上《食盐和水泥》教案及反思
青岛版科学六上《食盐和水泥》教案及反思6、食盐和水泥【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六课【教学目标】1.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探究物质的变化,并作实验记录;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到的现象做假设性解释。
2.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3.认识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认识可逆变化与不可逆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认识可逆变化与不可逆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难点:作简单的观察实验,探究物质的变化,并作实验记录,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教具、学具】学生准备材料:杯子、筷子、食盐、火柴、水泥、盘子、小勺、锤子等。
教师准备材料: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酒精灯、水泥块、等物品以及各种物质变化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谈话: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在不同的条件下,同一物质会发生不同的变化。
这一节课我们继续研究物质的变化。
2、食盐和水泥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品,但是在使用它们的过程中都存在着变化。
你想了解它们吗?都想了解些什么呢?(学生提出想了解的问题。
如:它们在使用过程中都有哪些变化?它们的变化有什么不同?……)板书课题:盐和水泥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活动一:观察食盐和水泥的变化1、问题猜想假设教师:请同学们猜想一下食盐和水泥在水中会有什么变化?它们还能变回原来的样子吗?学生举手说出自己的猜想。
让学生把自己的猜想填入下表。
2各小组打算怎样制定你们的实验方案?学生分组讨论实验方案。
(可分组进行)探究食盐组方案:1、量食盐放入水中,用玻璃棒搅拌,让食盐完全溶解,进行观察。
2、取部分食盐溶液放入蒸发皿,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
探究水泥小组方案:1、量水泥放在盘子里,加水搅拌,观察现象。
2、用酒精灯加热水泥浆,观察现象。
3、取部分凝固的水泥块,用锤头敲碎,加水搅拌,看能不能在和成水泥浆。
教学设计_小学科学_食盐和水泥(说课试讲).doc
《食盐和水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探究物质的变化,并做好记录;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到的现象做假设性解释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学具让学生经历认识、对比和归纳的过程,在认识物质变化的过程中分清可逆变化与不可逆变化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认识可逆变化与不可逆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在《蜡烛的变化》一课学习了在不同的条件下,同一物质会发生不同的变化。
这一节课我们继续研究物质的变化。
出示教桌上的三只烧杯,其中三号烧杯是我们比较熟悉的物质水,那么一号烧杯和二号烧杯分别是什么呢?请观察。
生:食盐、水泥师:你们怎么知道的?生:食盐是粉末状的,颗粒有大有小。
生:水泥是粉末状的。
师:大家继续猜想:假如我们分别向一号杯子的食盐和二号杯子的水泥分别慢慢加入水会有什么变化?生:一号杯子的食盐化了生:一号杯子的食盐看不见了生:一号杯子的食盐溶解了师:你们怎么知道看不见了?生:妈妈做菜时,放入盐就溶解了。
如果不溶解吃菜时,吃到不溶解的盐会很咸的。
师:给这个同学点赞(鼓掌)。
你们真是生活的有心人。
二号杯子会怎样?生:二号杯子的水泥会冒泡生:二号杯子的水泥会变成水泥浆生:二号杯子的水泥粘糊糊的师:你怎么知道的?生:我家盖房子时,爸爸用水泥拌上沙子砌墙的。
师:同学们猜测可是科学发展的前奏,现在大家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
下面继续来猜测:如果我们将一号杯子和二号杯子的水分除掉,又会出现什么现象呢?生:把一号杯子的水分除掉有会剩下盐生:把一号杯子的水分除掉会有些白沫生:把二号杯子的水分除掉水泥会干干的生:把二号杯子的水分除掉水泥会成为水泥块师:食盐和水泥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品,它的特点是什们呢?它们在加水后和除去水分会有哪些变化?它们的变化有什么不同?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两种物质。
6新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制六年级上册.《食盐和水泥》教学设计
《食盐和水泥》教学设计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材分析】《食盐和水泥》是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物质的变化》单元的第二课时。
本节课对食盐和水泥的变化做对比,研究物质的变化是否可逆,在实验中认识物质变化的区别,让学生体验到食盐和水泥变化的不同,认识生活中更多类似的变化。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探究实验,观察食盐和水泥的变化,通过观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对变化的思考,亲历探究过程,体会探究乐趣;第二部分说一说生活中的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来源于生活,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第三部分找一找物质变化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回收材料与不可回收材料。
本课通过探究实验、观察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受到食盐和水泥变化的不同,从而发现可逆变化与不可逆变化的区别,在实验中感受成功的乐趣,在交流分享中获取科学知识,体会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学生分析】在上节课《蜡烛的变化》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物质变化的分类,能够观察各种物质变化的一些特点,并用科学词汇进行描述,如融化、形态变化、加热等。
食盐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品,食盐溶解的实验学生都是会做的,但是水泥对学生来说比较少见。
怎么让食盐从溶液中析出?需要哪些实验器材?水泥加水混合及加热会产生什么变化?会产生什么新物质?这些都是学生不清楚的,需要教师引导或讲述。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认识物质变化的两大类:一类可逆变化,另一类不可逆变化,认识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科学探究目标:1.会用简单的器材设计、完成简单的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2.能对实验现象进行简单归纳;3.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带来好处,也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
【重难点】通过实验,寻找证据,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
【器材准备】学生准备:抹布、筷子、火柴、勺子;教师准备:蒸发皿、坩埚钳、玻璃棒、酒精灯、三脚架、滴管、药匙、水泥块、碎水泥、课件、实验记录单【教学过程】一.导入1. [PPT 3 出示](自定义播放PPT)谈话:同学们,我们来看两种物质:((板书)食盐和水泥),现在,请同学们拿起放大镜,观察一下,它们在形态上有什么特点?2.食盐是颗粒状,颗粒有大有小;水泥是粉末状。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食盐和水泥_青岛版(六年制)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食盐和水泥_青岛版(六年制)观看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打算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明白得的观看内容。
随机观看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味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小孩一边观看,一边提问,爱好专门浓。
我提供的观看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亮,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看,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看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关心幼儿学习正确的观看方法,即按顺序观看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点重点观看,观看与说话相结合,在观看中积存词汇,明白得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看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模样的,有的小孩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小孩说“乌云跑得飞速。
”我加以确信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确实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如何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看,让幼儿把握“倾盆大雨”那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看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如此抓住特点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看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体会联系起来,在进展想象力中进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大夫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看对象。
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仿照,才能不断地把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专门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晰,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如此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食盐和水泥》
6.食盐和水泥【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教学目标】1、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探究物质的变化,并做实验记录;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到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
2、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带来好处,也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
3、认识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认识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物质的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
难点: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对所观察到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
【教具、学具】1、学生准备:杯子、筷子、食盐、火柴、水泥、盘子、锤子等。
2、教师准备: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酒精灯、小勺、滴管、水泥块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出示食盐和水泥,师:食盐和水泥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两种物质,谁说说它们的形态特点有什么不同?(生答:食盐是颗粒状的,颗粒有大有小;水泥是粉末状的。
)2、食盐和水泥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品,但是在使用它们的过程中都存在着变化。
你想了解它们吗?都想了解些什么呢?(学生提出想了解的问题。
如:它们在使用过程中都有哪些变化?它们的变化有什么不同?……)会提问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两种物质。
板书课题:食盐和水泥二、问题猜想假设1、师:老师会变魔术能把食盐变走,想不想看?(想)那咱就瞪大眼睛,看是否会有奇迹的出现。
(师做食盐溶解的试验。
)师:食盐哪里去了?(学生回答食盐溶解在水里了)。
2、师:你想不想也来变一变这个“小魔术”?(想)现在每小组利用准备好的材料都来变一变。
3、学生操作,制作食盐水。
4、展示自己制作的食盐水。
师:你有什么办法再把食盐“变”回来吗?(学生思考会交流自己的想法:加热。
)师,你的想想法真好,那咱一会儿就动手试一试,看这个方法能不能把食盐变回来。
5、师:给小盘中的水泥加水会有什么变化?(教师引导学生不要加多水,和成浆糊状就行)。
《食盐和水泥作业设计方案》
《食盐和水泥》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盐和水泥的基本性质、用途和制作方法;2.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认识和沟通能力;4. 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食盐的性质和用途;2. 水泥的性质和用途;3. 食盐和水泥的制作方法;4. 食盐和水泥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和体验食盐和水泥的性质;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食盐和水泥的制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3.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资料展示食盐和水泥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趣;4. 教室讨论:通过教室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食盐和水泥制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 介绍食盐和水泥的性质和用途,让学生了解它们的重要性;3. 实验操作: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食盐和水泥的制作方法,并展示给全班同砚;5. 多媒体展示:利用多媒体资料展示食盐和水泥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6. 教室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教室讨论,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7.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五、评判方式:1.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标、方法、结果和结论;2. 小组展示:评判学生小组讨论的展示,包括内容的丰富性和表达的清晰度;3. 教室表现:评判学生在教室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维深度和表达能力。
六、作业要求:1. 完成实验报告,并按时上交;2. 参与小组讨论,并展示讨论效果;3. 积极参与教室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4. 完成相关阅读,扩展对食盐和水泥的了解。
七、教学资源:1. 实验器械:食盐、水泥、试管、玻璃棒等;2. 多媒体资料:食盐和水泥的图片、视频等;3. 教科书:相关的教科书和参考书籍;4. 网络资源:有关食盐和水泥的相关资料。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食盐和水泥(4)_青岛版(六年制)-精选文档
《食盐和水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探究物质的变化,并做实验记录;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到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带来好处,也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
·知识目标:认识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认识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物质的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
教学难点: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对所观察到的现象做假设性解释。
课前准备:1、提前分组,每个小组又分为食盐组和水泥组,分别确定操作员、记录员2、老师准备:蒸发皿、坩埚钳、实验记录单、玻璃棒、酒精灯、三脚架、滴管、药匙、水泥块、碎水泥。
学生准备:抹布、筷子火柴、勺子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新课师:这节课呢,老师先来让同学们观察两种物质:((板书)食盐和水泥),现在,同学们拿起放大镜,观察一下,它们在形态上有什么特点?谁来说一下?提问(食盐是颗粒状,颗粒有大有小;水泥是粉末状。
)看来同学们非常善于观察!相信同学们一定也善于思考。
二、大胆猜测、合作探究下面请结合你的生活经验,思考一下,用什么方法来改变食盐和水泥的形态。
提问(加水),加水只不过是同学们的猜测,一会呢,就让我们来验证一下!先来看大屏幕,老师有一个小提示(课件):好,开始实验!好,大部分同学已经实验完毕,先来交流一下食盐的变化:师:XX,给食盐加水后你看到了什么变化?(提问:)师:其他同学,有没有不一样的发现?哦,大家都认为食盐加水后溶解了,变成盐水了。
接下来,我们交流一下水泥的变化:师:给水泥加水从形态上你看到了什么变化?哪个小组愿意回答?师: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给食盐加水变成了盐水,给水泥加水变成了水泥浆。
下面同学们猜一猜,如果把盐水和水泥浆中的水除掉,它们还能恢复原来的样子吗?提问(能、不能)能还是不能呢,待会儿还要验证一下。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2单元 6 食盐和水泥名师教案6 青岛版
第六课食盐和水泥
学习内容:青岛版P16~P18
学习目标:
1、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探究物质的变化,并作实验记录;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到的现象做假设性解释。
2、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3、认识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认识可逆变化与不可逆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学习过程:
1
实验方法现象
在水泥中加水
把凝固的水泥磨碎
……
现象分析
2
实验方法现象
放入水中
给食盐加热
……
现象分析
3.水的各种变化属于什么变化?
4.玻璃等物质破碎之后,通过一定的方式可以。
5.水泥等物质在发生变化后,。
6.我们对着小镜子呼气,镜子上凝结的是什么物质?这些物质是从哪里来的?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食盐和水泥教学设计
食盐和水泥【教材分析】物质转变是多种多样的,按照其是不是可以恢恢复状,可以把物质的转变分成可逆转变和不可逆转变两种。
本课就是借助学生熟悉的两种物质——食盐和水泥,使学生熟悉物质的可逆转变与不可逆转变。
【教学目标】科学探讨目标: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探讨物质的转变,并做实验记录;能提出探讨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到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带来益处,也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
知识目标:熟悉物质的转变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熟悉可逆转变和不可逆转变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熟悉物质的可逆转变和不可逆转变。
教学难点:提出探讨活动的大致思路,对所观察到的现象做假设性解释。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托盘(蒸发皿4、坩埚钳4个、实验记录单、放大镜、玻璃棒4)1号烧杯(食盐、1号药匙)、2号烧杯(水泥、2号药匙)、3号烧杯(水、4个滴管)、火柴、酒精灯4盏、三脚架、抹布。
【课前准备】孩子们,上课之前咱们先来做个“猜猜看”的游戏,好不好?老师的这个盒子里有两种水果,你猜会是什么水果?学生随意猜两三个。
同窗们还有很多想法,不猜了,因为这样猜太盲目了。
咱先来摸摸,再猜猜看,好不好?(找两三个孩子摸完后猜名称)揭露答案。
询问摸的孩子:你是如何猜到的?苹果滑腻,桔子粗糙——表现出“摸”的意义。
(适时评价)它们还有什么特点呢?他们都是圆的,苹果有把儿(柄)苹果是颜色的,桔子是黄颜色的你是怎么发现的?(用眼睛看到的)还发现了他们的什么特点?苹果有苹果香味,桔子有桔子皮味你是怎么发现的?(用鼻子闻到的)还有吗?苹果很甜,桔子酸甜你是怎么发现的?(用嘴尝的)(课件依次出现这几种方式)看:闻:尝:摸:这些就是常常利用的辨别物质特点的方式,在科学研究中,咱们会经常常利用到!希望在今天的课堂上,大家也能像适才一样,仔细观察,斗胆发言!能做到吗?上课。
16.食盐和水泥-青岛五四学制2001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食盐和水泥 - 青岛五四学制2001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食盐和水泥的基本性质和用途;2.掌握食盐和水泥的正确使用方法;3.了解食盐和水泥对环境的影响;4.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食盐和水泥的基本性质和用途;2.食盐和水泥的正确使用方法;3.食盐和水泥对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1.食盐:基本性质、用途和正确使用方法;2.水泥:基本性质、用途和正确使用方法;3.食盐和水泥对环境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引入食盐和水泥这两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让学生讲述自己的使用经验。
2. 实验探究(25分钟)实验一:观察食盐的溶解性1.准备:小碗、食盐、冷水、热水2.实验步骤:1.在小碗中放入少量食盐;2.将冷水加入碗中,观察食盐的溶解情况;3.再将热水加入碗中,观察食盐的溶解情况。
3.实验结果: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得出食盐在水中溶解性的实验结论。
实验二:观察水泥的固化过程1.准备:小碗、水泥、水2.实验步骤:1.在小碗中放入一些水泥;2.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3.观察并记下水泥固化的时间。
3.实验结果: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得出水泥固化的时间。
3. 探究讨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食盐和水泥的用途和正确使用方法,并分析它们对环境的影响。
4. 总结归纳(5分钟)教师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强化学生的印象。
5.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相应的作业,巩固学生的知识。
五、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正确描述食盐和水泥的基本性质和用途;2.学生能够正确运用食盐和水泥;3.学生能够简单分析食盐和水泥对环境的影响;4.学生能够运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学习新知识,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程采用了实验探究和讨论等教学方法,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实验室安全措施需要加强,并在实验前多进行安全教育,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盐和水泥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探究物质的变化,并作实验记录;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到的现象做假设性解释。
2、使学生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3、使学生认识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
认识可逆变化与不可逆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做好食盐和水泥变化的实验。
难点:理解什么是可逆变化、什么是不可逆变化。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酒精灯、蒸发皿、镊子、玻璃棒、小勺、食盐、火柴、水泥、盘子、烧杯、放大镜、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谈话:同学们,在每个小组的桌面上放着3个烧杯,其中3号杯里装的是水,另外两个杯里分别是实验和水泥,你能分辨出来吗?(生:1号杯中是食盐,2号杯子是水泥。
)说说你的理由。
(生:水泥的颜色是灰色;食盐的颜色是白色。
)对呀!1号杯子正是食盐,2号杯子正是水泥。
你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
2、学生猜测:(1)那么,假如我们分别往食盐和水泥的杯子里加入水,会出现什么现象呢?谁来猜一猜?预设:生:食盐会变成盐水;食盐会溶解;水泥会变成水泥浆(2)猜测可是科学发展的前奏,我们迈出了精彩的一步。
现在让我们继续猜测,如果想办法把盐水中的水分和水泥浆中的水分除去又会发生什么现象呢?谁来猜?预设:(生:盐水除水后会变成盐,小颗粒状);(水泥浆除水后会凝固变硬;水泥浆会变成水泥块)3、小结:刚才我们根据平时的生活经验进行了大胆的猜测,那大家猜对了吗?今天我们就来深入研究食盐和水泥加水后和给盐水、水泥浆除水后的变化。
板书课题:食盐和水泥二、小组实验,自主探究(一)观察食盐和水泥的特点1、研究之前,我们先来观察它们的特点。
请操作员同学利用小勺从食盐和水泥中各取一勺分别放入蒸发皿中,其他同学用喜欢的方法观察,及时填写实验报告单。
2、学生观察3、小组交流汇报。
预设;(生:食盐是无色的,无味的;盐是颗粒状;食盐是咸味的;水泥是粉末状)小结:那同学们的发现真不少!(二)探究食盐和水泥加水的变化1、了解了实验和水泥的特点后,接下来,我们就来验证我们的猜测。
请认真听要求:请操作员同学用滴管从3号杯中吸入水,并分别滴向蒸发皿的食盐和水泥内,用玻璃棒搅拌,其他同学认真观察,并及时填写实验报告单。
2、观察记录3、学生汇报板书:食盐加水——盐水水泥加水——水泥浆(三)探究盐水和水泥浆除水的变化1、看来,动手实验真是验证猜想最好的方法,接下来,我们继续用实验验证,请同学们先想一想:生活中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方法除去盐水和水泥浆中的水分呢?板书:除水预设(生:加热)还有其他方法吗?(生:放太阳下晒)2、看来,生活中给盐水、水泥浆除水的方法很多。
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实验器材,有(酒精灯、蒸发皿、石棉网、铁架台)你能设计一个给盐水和水泥浆除水方案吗?3、小组内讨论交流实验方案。
还有更快捷的方法吗?预设(生:可以同时给食盐水和水泥浆加热)4、这个方案真不错,能最大限度的节省时间,那实验时,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5、小组交流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预设:(生:酒精灯的用法)学会倾听可是学习的好习惯哟!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呢?6、那老师也有几点温馨提示。
出示:课件(老师读)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7、学生分组按自己的方案完成实验,记录员记录。
小结:最先做好交流的是第二小组,你们组说说除水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现象。
学生对照实验记录单,分组汇报看到的实验现象。
(其他学生及时纠正补充实验结论)8、那你认为现在蒸发皿中形成的物质是什么?需要我们与变化前的物质特点进行比较分析才能知道。
现在请同学们开始进行对比,并在报告单中写下结论。
9、小结:最先做好交流准备的是第几小组,请交流一下。
现在你认为盐水除水后形成的物质是什么?预设:(生:还是原来的盐。
)说说理由。
(生:和我们看到的食盐特点一样)(咸味)这是你的结论。
真棒!那同学们知道吗?科学上我们把像食盐一样的变化后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是可逆变化。
板书:可逆变化10、那水泥浆除水后又变成什么物质了呢?预设(生:水泥凝固了,变成水泥块了)水泥加水成为水泥浆,水泥浆除水后凝固成块了,不能恢复成原来的样子,像它这样的我们称它是不可逆变化。
板书:不可逆变化三、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生活中还有很多物质发生着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我们一起判断一下。
出示课本提供的三组物质变化示意图,让学生观察玻璃和水的变化;花生到花生油的变化;种子发芽的变化;西瓜到西瓜汁的变化;泥土到砖块的变化;树到椅子的变化都是什么变化?2、学生汇报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像食盐、水、玻璃等物质可以恢复原来的样子这种变化叫可逆变化。
花生到花生油的变化、种子发芽的变化、西瓜到西瓜汁的变化、泥土到砖块的变化、不可以恢复原来的样子叫不可逆变化。
4、还有一幅图,出示树到椅子的变化。
引导思考:树木还能变成什么?随着树木应用的极具增多,原来郁郁葱葱的森林,现在变成稀稀疏疏的了,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做那些事来解决这些问题呢?老师适时出示有关废纸再回收的资料。
四、抽象提升。
同学们,生活中,物质的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还能帮我们做哪些事呢?伤害有哪些呢?课下感兴趣的同学查找资料,下节课我们再交流。
板书设计:食盐和水泥食盐加水-——盐水除水——食盐水泥加水_____水泥浆除水———水泥块可逆变化不可逆变化使用说明:教后反思:纵观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亮点有以下几个:(1)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我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自己去猜想与假设,发挥小组的集体力量,设计相应的实验进行证明自己的猜想,我只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提示,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感受食盐的变化是可以恢复到原来的样子,而水泥加水凝固后,无论怎样都不能恢复到原来的样子,这样从猜想、实验、结论都是学生自己发现的,学生学习主动性高,探究兴趣浓厚。
(2)渗透科学的探究方法;先辅后放,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这节课中当问题提出后,我让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想,说明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学生明确猜想是我们科学探究重要的思想。
而要想知道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就需要实验验证。
所以设计实验方案,并做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明确了科学探究的步骤:大胆猜想----制定实验方案------实验验证猜想-----得出结论。
在探究活动中,我先辅后放,(食盐和水泥加水的变化,辅的较多,而给实验和水泥浆除水的变化,则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自己说实验注意事项,则放给了学生,)符合了课标要求,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这样,该辅的辅,该放的放,真正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3)促进学生初步形成科学价值观。
最后的拓展练习让学生说说做哪些事来解决森林稀疏的原因,使学生理解了科学技术具有“双刃剑”的效应,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一些不良影响,需要预防和控制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让科学技术更好地为人类造福;促进学生初步形成科学价值观。
滕州荆河街道工农小学魏朝文《食盐和水泥》学情分析经过几年科学课程的学习,六年级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看过很多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但是从来没有认真地去研究过,也不知道这种变化是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没有细致的了解过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的形成过程,即使看到过这种变化也不知道这种变化叫做什么名字。
《食盐和水泥》效果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我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自己去猜想与假设,发挥小组的集体力量,从猜想、实验、结论都是学生自己发现的,学生学习主动性高,探究兴趣浓厚。
这节课教学效果显著,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收获。
学生思维积极活跃,有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法,师生融洽,形成了民主和谐、相互尊重、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反映出浓厚的学科学课堂文化,学生学的轻松、愉快。
《食盐和水泥》教材分析《食盐和水泥》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本课属于实验探究活动课。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会知道物质变化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其是否可以恢复原状,可以把物质的变化分成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两种,本课就是借助学生熟悉的两种物质——食盐和水泥,使学生认识物质的可逆变化与不可逆变化。
《实验和水泥》评测练习填一填1、我们把食盐放在水里,过一会儿,我们就看不到食盐了,这说明食盐在水里()了。
将水蒸发后,我们会看到(),这说明()。
2、将一些水泥加到水中搅拌,我们会发现(),静置一段时间后,发现()并且无法恢复原状。
3、下列物品:碎玻璃、旧报纸、木制家具、花生油、果汁、废金属、塑料袋、食盐水、饮料盒、蜡油经过处理后能够还原成原来的状态的是()不能还原的是()。
判断题1、食盐溶解后,如果蒸发掉水分,还能变回食盐。
()2、水泥溶解后,如果想办法,还能变回水泥。
()3、破玻璃通过加热炉加热后还能制成玻璃产品。
()本题分别考查学生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到的现象做假设性解释;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食盐和水泥》课后反思(1)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我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自己去猜想与假设,发挥小组的集体力量,设计相应的实验进行证明自己的猜想,我只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提示,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感受食盐的变化是可以恢复到原来的样子,而水泥加水凝固后,无论怎样都不能恢复到原来的样子,这样从猜想、实验、结论都是学生自己发现的,学生学习主动性高,探究兴趣浓厚。
(2)渗透科学的探究方法;先辅后放,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这节课中当问题提出后,我让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想,说明没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