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新能源对比与研究

合集下载

中美能源合作的进展与不足

中美能源合作的进展与不足
境 问题 。不论是 在近期还是在远期 ,中美两 国都面 临
具 体而言 ,美国和 中国在能源和环境领域的合作
着 既要保证 足够 可靠的能源供应 ,又要减少 因能源 生 机遇 ,源于双方利益和优势条件的互补关系 。美国是
产和 利用 带来的健康 、经济和环境 的负面 影响等共 同 现代石油工业的发源地 ,掌握 了一系列先进 的能源开
ຫໍສະໝຸດ Baidu
0目国 脑国 国题 图目 恩
文 /周云亨 杨 震
作 为全球两大能源生产和 消费 国 ,中国与美国在 安全 。从这个意义上说 ,中美两 国在 能源领域无 疑具
确保能源供应方面有共 同的利益与责任 ,也面临 同样 有竞 争关 系。但笔者 以为 ,倘若 摆脱传 统思维禁锢 ,
的挑战。 目前两 国国内生产总值 和能源消耗量超过世 进一步拓展 国际能源 战略内涵 ,使 其不仅涵盖确保 海 界总量 的 1 / 3 ,因能源消费导致 的碳排放量 超过世界 外 能源持 续、可靠供 应 ,而且也包 括引进 国外资金与
总量 的 2 / 5 ,双方依 赖相似的能源开 发技术并受惠于 技术 ,以此提 高本国能源开发利用水平 ,增强 自身能 技术变革与进步 ,也共 同受制于国际市场的能源价格 源基础 ,降低能源开发对环 境的不利影响 ,那么 中美 和供应能力 。双方 共同面临着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等环 在 能源领域无 疑也有 巨大 的合作空 间。

中美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解析

中美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解析

与新能 源汽 车 已成 为 国际汽车产 业的发展 方 向 ,未 此 造 成 的加 州 等地 空 气质 量 严 重 恶 化 ,迫使 政 府
费 ,政 府 转 为 在 对 大排 量 传 统 汽 车 支 持 的 同 时 , 继 续 大力 支持 乙醇 燃料 汽 车 , 而纯 电动 车 则遭 到
石 油 巨头 和传 统 汽 车 受益 方 的一 致抵 触 与舆 论 攻
从 上 世 纪7 0 年 代 至今 ,美 国新 能 源 汽 车 经历
了4个 阶段 。1 9 7 5  ̄1 9 9 8 年 间,石 油危机 引发 了美
化 ,同时 大力发 展和推 广 应用汽 车节 能技 术 。节能 来十年将 迎 来全球 汽车产 业转型 升级 的重要 战略机 遇期 。世界 主要 国家纷纷加 快部 署 , 出台多项扶持 政 策,加 紧对新能源汽 车技 术的研 究和应用步伐 。 我 国 正在 成 为继 美 国之 后 第 二 个 车轮 上 的 国 家 。近 十 年 汽 车销 量 呈 爆 发 式增 长 ,对 石 油 资 源
的 消耗 大幅提 升 ,石 油对 外依 存 度 已经超 过 5 5 %。
国政 府 对 可替 代 能 源— — 乙醇 燃料 的 关 注 。但 由 开始 聚 焦零排 放 汽 车 。在 此 阶段 ,美 国新 能 源汽
车 逐 渐 形 成 了以 乙醇燃 料 车 为主 ,纯 电动 车 为辅 的发展路径 。1 9 9 9 42 0 0 4 年 间 ,美 国结 束 了1 0 年 经 济 高速 增 长 期 ,国 际原 油价 格 回落 。 为 刺激 消

中美新能源对比与研究

中美新能源对比与研究

目录

开题报告 (1)

中文摘要 (6)

英文摘要 (7)

一选题的背景与研究的意义 (9)

(一)选题的背景 (9)

(二)研究的意义 (9)

二新能源介绍 (10)

(一)新能源的含义 (10)

(二)新能源利用技术 (10)

1、太阳能利用技术 (10)

2、风力发电技术 (10)

3、现代生物质能利用和技术 (10)

4、海洋能源开发利用 (11)

(三)新能源的现状及问题 (11)

1、太阳能产业发展概括 (11)

2、风能产业发展概括 (12)

3、生物质能产业发展概括 (12)

三中国与美国新能源发展情况 (13)

(一)中国新能源发展状况 (13)

1、我国新能源发展的必然性 (13)

2、新能源发展情况概述 (13)

(二)美国的新能源发展情况 (15)

1、美国新能源发展必要性 (15)

2、新能源发展情况概述 (16)

(三)中美新能源发展比较 (17)

1、相同点分析 (17)

2、不同点分析 (17)

四中美新能源政策比较 (18)

(一)中国新能源政策的现状 (19)

(二)美国新能源政策的现状 (22)

(三)中美新能源政策对比 (25)

1、政策目标差异 (25)

2、法律体系差异 (25)

3、税收政策差异 (25)

五对我国能源节约及利用的建议 ................. .. (26)

(一)加速太阳能利用的产业化 (26)

中美新能源汽车品牌标识设计——以特斯拉和比亚迪为例

中美新能源汽车品牌标识设计——以特斯拉和比亚迪为例

摘要:新能源汽车是中国汽车品牌崛起的机会,汽车标志能够最直观地体现出品牌的特色和内涵、形成品牌辨识度。文章通过对比中外新能源汽车品牌标志,分析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标志的现状,并从水平和垂直两个维度提出相应的品牌标志设计策略,以期对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品牌标志设计提供一些参考,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品牌标志新能源汽车品牌形象

中图分类号:J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8)04-0114-02

Abstract:New energy vehicles are the opportunity for the rise of China's auto brands,which can directly reflect the brand features and connotation,and form brand identification. By comparing the Chinese and foreign new energy automobile brand logo,this article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new energy automobile brand logo in China,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brand logo design strategy from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imensions . It will be honored to provide some suggetions for the logo of design of new energy vehicles in China and provide some idea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new energy automotive industry.

中美两国能源消费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

中美两国能源消费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

起 步期 发 展期 成熟期 过渡期
是 否 可 供 永 续 利 用 ,即 能 源 现 在 消 费 的 增 加 是 否 会 减 少 对 它 知识时代 说 明: 能源 消费相 关 的重 要 的发 现 、 明 :8 1 , 英 ) 与 发 13 年 ( 法拉 将 来的消费 , 以分为可再生 能源和不可再 生能源 。 可 世界 上一 第 发现 电磁感 应 ;8 9年 , 美 ) 17 ( 爱迪 生 发明 电灯 ;8 5年 , 意 ) 可 19 ( 马 切能 源的初始来源 是核 聚变 、 核裂变 、 射性 源以及太 阳 系行 尼发 明无线 电报 机 ;8 2年 , 德 ) 塞 尔改进 内燃 机 , 使用 液体燃 放 19 ( 狄 并 星 的运 行 : 阳的热 效 应产 生风 能 、 能 和海 洋 能 ; 太 水 煤炭 、 石 料 油、 天然 气等化石燃料 间接来 自太 阳能 ; 生物 质能是植 物通过 光合作 用吸收 的太 阳能 。 首先 , 据人类 消费 的能 源种类不 同, 以将 人类 的能源 根 可 消费分 为三个阶段 : 1“ 物 能 源 时代 ” — 1 界 以 前 , 产 力 不 发 达 , 力 .生 — 8世 生 人 和畜力是 主要生产力 , 木柴等 生物在能 源消费 中居首 位 。 2“ 炭时代 ” — 1 纪 ,以蒸 汽机 为标志 的资产 阶级 .煤 — 8世 产业革命 促进 了煤炭 的大 规模使 用 ,8世 纪后 人类 文 明进 程 1 见表 1 1 ;9世纪 7 O年代 , 煤炭在 世界能 源消费结 构 中占 2 %; 4 电力进 入社 会经 济各 个领 域后 , 对煤 炭 的需 求 量猛 增 , 2 到 0

中美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比较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中美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比较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中美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比较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摘要】

中美之间的高新技术产业竞争日益激烈,中国在此竞争中的战略

选择备受关注。本文通过对中美高新技术产业竞争现状进行分析,比

较两国的发展趋势,深入探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并提出

中国的战略选择和对策。结合中美竞争力比较的启示,提出了中国未

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建议,并探讨中国在这个领域的竞争优势。通

过这些分析,可以为中国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战略规划提供有力的

参考和指导,助力中国在全球高新技术产业竞争中赢得更大优势。

【关键词】

关键词:中美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比较、战略选择、现状分析、

发展趋势、对策、未来发展方向、启示、建议、竞争优势。

1. 引言

1.1 中美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比较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全球范围内逐渐成为经济

竞争的焦点。中美两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高新技术产业

的竞争也备受关注。本文将重点分析中美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力,并

探讨中国在这一领域中的战略选择。

美国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领先者,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信息

技术等领域具有明显优势。其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和强大的创新能力,

形成了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而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在高新技术产

业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与美国仍有一定差距。

在当前国际环境下,中国需要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步伐,提

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中国可以通过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加强国际合作与开放,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等方式来提升自身的竞

争力。中国还需谨慎选择战略定位,优化资源配置,制定长期发展规划,从而实现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中美新能源对比与研究

中美新能源对比与研究

中美新能源对比与研究

目录

开题报告 (1)

中文摘要 (6)

英文摘要 (7)

一选题的背景与研究的意义 (9)

(一)选题的背景 (9)

(二)研究的意义 (9)

二新能源介绍 (10)

(一)新能源的含义 (10)

(二)新能源利用技术 (10)

1、太阳能利用技术 (10)

2、风力发电技术 (10)

3、现代生物质能利用和技术 (10)

4、海洋能源开发利用 (11)

(三)新能源的现状及问题 (11)

1、太阳能产业发展概

括 (11)

2、风能产业发展概括 (12)

3、生物质能产业发展概括 (12)

三中国与美国新能源发展情况 (13)

(一)中国新能源发展状况 (13)

1、我国新能源发展的必然性 (13)

2、新能源发展情况概述 (13)

(二)美国的新能源发展情况 (15)

1、美国新能源发展必要性 (15)

2、新能源发展情况概述 (16)

(三)中美新能源发展比较 (17)

1、相同点分析 (17)

2、不同点分析 (17)

四中美新能源政策比较 (18)

(一)中国新能源政策的现状 (19)

的地震、干旱、洪水等自然灾害近年频繁发生,人类的生存坏境持续恶化。

国家发改委徐锭明认为世界能源格局将从现在的“资源禀赋主导”变为“科学技术掌握”,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将替代石油、煤炭等常规能源,决定未来世界的格局。世界各国均把新能源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在资金、政策上不遗余力的投入,气候、清洁能源领域正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胜利者将在未来的世界竞争中占据主动,失败者则会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行,被动地遵从世界经济新的竞争法则,举步艰难。

浅谈中美能源合作的问题及其对策

浅谈中美能源合作的问题及其对策
并允许 发展 中国家 继续增排 。
安 全和适 当 的价格水 平 。在追求 能源 安全 的过程 中 ,双 方应选 择合 作 双赢 ,而不 是彼此 对抗 。_ 0 9 1 ,由来 自中美 两国近 5 名专 ] 0年 月 2 O
其 次 ,在 中美 之 间 的能 源 合作 领 域 ,存 在 着 一些 结 构 性 的障 家 、学者 共 同拟 定 了 “ 中美能源 与气 候变化 合作 路线 图” ,建 议 中 碍 ,导致 中美在 能源竞 争 与合 作 的基本 问题上 摇摆 不定 ,存在 较大 美两 国领 导人需 尽快 进行 高峰会 晤 ,以启动 “ 中美能源 及气候联 合 分歧 。制约 中美 能源合 作 的主要 障碍 主要 包括 :美 国 国内机构 推动 行 动” 。这份报 告详 细阐 明 了美国和 中国启 动能 源和气 候变化领 域 中美 能源与 环境合 作 的资金全 部来 自国内机构 预算 ,而不 是来 自正 更广泛 合作 的缘 由和行 动 大纲 ,是 中美 两 围数十 年来在 能源 和环 保 式 的发展援 助 。… 《 国对外援 助 法 》等美 国法 律把社 会 主义 巾 国 美 合作基础 上的继续 和提升 。 排 除在 援助 范 围之 外 ,从 而阻 碍 了美 国国际开 发署在 中国的运作 ; 第 二 ,加 强 巾美两 圜在世 界 多边能 源机 构的协 调与合 作 。当今 由于有 时缺 乏美 国政府 和 国会 高官 的支持 ,美 国相关 政府部 门不 愿 能源消 费 国的主要 协调 机构是 国际能源署 。加强 国际能 源安全政 策 意花 费时间 和资源 ,推动 中美 在能源 与环 境问题 上 的合作 ;美 国相 的一个 支柱 就是多 边合 作 ,这 主要 体现 在 国际能源署 上 。按 照美 国 关部 门用于 国际能 源与环 境活 动的预 算较低 而且 不断 萎缩 阻碍 了有 等 国际 能源署 成员 围 的邀 请 ,中国已经 开始 以观察 国的身份 参加 国 04 效 的双 边合作 ;而 国会对 中 国的态度 又经 常是敌 对的 ;中美 关系 的 际能源署 的会 议 。2 0 年 中国参 与 了国际能 源署 的突发事件 反应演 摇 摆不定 ,政 治上 的紧张 导致美 国 的相关机 构在 与 中国合作 的问题 习 ,2 0 年中 国因汶 J地震 而没 能继续参 加 。美 国副助理 国务卿保 08 l I 上 犹豫不 决 。这种犹 豫不决 来源 于担 心与 中国 的合作会 给这 些部 门 罗 ・・ E 西蒙斯 认为 “ 我们鼓 励其他 主要 的能 源消费 国家 ,如中国 、印 带 来负 面影响 以及失 去资金 投入 。而影 响 中美能 源与环 境合作 的 巾 度 和东盟 成员 国来保 持石 油战 略储备 ,支持 中国与印度 与 国际能源 方 因素则 包 括 :能 源管 理 部 门变 动频 繁 、对运 用 市 场工 具 不熟 练 署建 立更 加紧 密合作 关系 的努力 ,这 既包括 短期 紧急反 应 ,也 包括

中美新能源战初显端倪

中美新能源战初显端倪

业 的影响 肯定很大 ,我 们不 能抱任何 的侥幸 。 ”瞿晓铧 正在制 定光伏发 电补 贴政 策。美国被视 为新能源潜力 对 《 浙商 》记者表示 事实 : ,中国官方 也意 识到了 问题 的 雨性 ,国
家发 阪委副主任 、围家 能源蹄局长张 国宝往 美国政府 宣稻 』述调查 大后 ,在 行芙发布会上 指出 ,美方对 _ = 中围的指责不成靠 ,其 凋煎决定只是为 了争耳 选票 而 义 不足公 贸埸 ,足 “ 只许州 放 火 ,不许 百 点灯” 。

国的新能源企业 特别是光 伏企 业来 蜣,最大 的问题不 没有 打 开 ,围 内市场 比例不 到一 成。“ 此次调 查 的提
也 习惯使 用计划经济 的语言描述市 场经济 的 是 国外市场受阻 ,而是缺少政 策支持 ,圈 内市场 一直 起揭 示了中 国滴洁 能源产业 长期以来的弊病 ,产 业要
08 《 3 浙商》 Z E H N A A IE 2 1 . H S A G M G ZN 0 01 2
பைடு நூலகம்
●■'◆
国的新 能源 企业 特别 是光伏 企 业来说 ,最 大 的问题 不是 国外 市场 受 阻 ,而是缺 少政 策支持 ,国 内市场 一直 没有打 开
了 式发 表的文件 , 多领导人 的讲话 、媒体
合 会的 申请 ,按照 《 国贸锡法 》第 3 1 美 0 条规定 ,启

中外能源合作模式比较研究的文献综述

中外能源合作模式比较研究的文献综述
对 州
百 家 论 坛
谷 满意
泸 州医学院 人文社科学院 泸州 6 4 6 0 0 0
Fra Baidu bibliotek
中外能源合作模 式比较研究 的文献综述
摘 要 : 目前 关 于 中 外能 源合 作 模 式 比 较 从 国 内外 研 究现 也存 在着一定程度 的共 同性和互补性 。 其实 , 现阶段中美之 间 状来看还 不是很成 熟, 从 目前的学术研 究现状 来看 , 其研 究还 在清洁能源领域 已经建立 了较为成熟 的双边合作机制 ,并 在 存在缺 乏、 不 系统 , 甚至是不足的情 况。 国内和 国外研究都是 诸多领域已经签订了一些协议 , 并且在风能 、 太 阳能 、 清洁煤 、 集 中在几个方面 , 在合作模式的基础方面研 究较少 , 需要加 以 智能电网 、 电动汽车等领域都展开 了合作 , 并且有 了中美能源 研究。 政策对话( E P D ) 等相关机制。 这些研究虽然都涉及到 了当前 中 关键词 : 中外 能源合作模 式 文献综述 外能源合作模式的研 究 ,但是更 多的是 从某个 角度片面进行 研究 , 缺乏一个全 面角度 的深度理论探讨 , 更 是缺乏从应用角 度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关于 当前 中外能源合作模式 比较研究 ,从 目前 的学术研 二、 国外研 究现状述评 究现状来看 , 其研究还存在缺乏 、 不 系统 , 甚至是不 足的情 。 四 从 中国知 网以及 国家 图书馆等进行搜索可 以发现 ,目前 川石油天然气发展研究 中心在此方 面的研究做 出了一系列的 国外关于 当前 中外能源合作模式 比较研究也是 较为匮乏 的 , 探索 , 但是其研究 还是存在着不充分 的状况。 而且此研究更多 主要集 中在 以下几个方面 : ( 1 )拉美油气产业 发展影响因素 ; 的限于报纸 、 政府政策研究 以及相关 的调研报告等 , 学术研究 ( 2 ) 拉美 的“ 资源 民族主义” ; ( 3 ) 对拉美能 源“ 资源冲突 ” 的研 目前从 系统 、 科学的角度探讨这个 问题是较为缺乏 的 , 多是从 究 ; ( 4 ) 对油气合 同模式 的研究 。而对于 中外 能源合作模式 的 中外 能源合作角度去研究这个问题。从相关文献研究可 以看 研究主要是在 : ( 1 ) 中国原油进 口合作模式 ; ( 2 ) 中国国际能源 出, 目前关于此课题的研究 主要集 中在 以下几个方 面 : 1 、 对地 合作双边模式 ; ( 3 ) 中国国际能源合作双边模式等 等。这些 研 区之 间 的能 源合 作 机制 的 路径 和 模 式 进行 分 析 。 唐彦 林 究都是通过各种方式 深入探究 , 以及获得 了一定 的研究成果 , ( 2 0 0 6 )就东亚 的能源合作机制的路径 和模式进行 了研 究 , 认 也在 中外一些能源研讨会上提 出,并且 在一 些能源合作领域 为东亚需要建 立能源合作机制是 因为 当前世界石油市场价格 实践着 。 但就 目前 的研究状况而言 , 国外研究更多 的是从一个 和 国际形 势的变化 , 但 由于互信缺 失 、 以及其他因素影 响 , 使 方面的 问题进行研究 ,也有涉 及到 中外 能源合作模式 比较研 得合作机制建立存 在阻碍 ,这就需要在观念和机制建立 上进 究 , 但是 , 多是从单 方面 的角度进行研 究 , 也 就是从 中外能源 行努力 。 【 - I 唐彦林( 2 0 0 6 ) 还就 国际政治背景下东亚能源合 作机 合作或者其他的角度 , 将两者结合起来系统研究十分之少。 因 制 的构建进行 了研 究 , 这就 国际政治角度 , 这一机制 建立 的必 此 , 在一 点上 可借鉴之处不 多, 但是其对学术研究方法和途径 要性 、 可能性 和现实性 。 徐 向梅 ( 2 0 0 4 ) 认 为解决 东北亚区域 是 可以借鉴 的,这将大大丰富 以及更加科学 的进行 当前 中外 能源安全问题 的重要 途径就是建立 区域 的多边能 源合 作 , 但 能源合作模式 比较研究 , 有利 于研究深人 、 科学 的开展 。需 要 这种机制 的建立存在着有利和不利 的条件 ,而建立 这种机制 采取科学 的研究方法 ,进行科学的 比较研究才能指导 实践 的 的途 径就是东北亚 国家质检的能源政策协调 、将更多的 国家 改进。这也是解决我 国 目前能源 问题 的重要途径 。 纳入 此框架之 中和成立能源合作组织等。 、 国际能源合作 的 参考文献 : 实践与理论其对 中国的借鉴作用 , 徐斌 ( 2 0 0 9 ) 就 当今 的 国际 『 1 1 唐彦林.国际政治视 野下构建 东亚能源合作机制 的路 能源形势认 为需要建立 国际能源合作 机制 ,主要是通过合 同 径分析与模式选择f J 1 . 世界经济 与政治论坛 , 2 0 0 6 ( 4 ) . 执行这样 一个 角度进行研究和分析 ,这有利于 中国参与 国际 『 2 1 唐彦林.国际政治背景下东北亚多边 能源合作机 制的 社会的多边声誉机制 的建设 。 4 l J 3 、 通过国家合作 组织进行 多边 构建『 J ] . 西伯利亚研 究, 2 0 0 6 ( 4 ) 能源合作机 制的建立 , 陈小沁( 2 0 0 9 ) 对上 海合作组 织能源合 『 3 1 徐 向梅. 东北亚 能源安全形 势与 多边能源合作『 J ] . 国际 作机制化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这一组织 的能源合作也正 在从 石 油 经济 , 2 0 4( 0 1 0 ) . 双 边 合作 向着 多 边 合 作 的方 向转 变 。【 许 勤 华 和 王 红 军 徐斌. 国际能源机制的理论 与中国经验 : 一个合 同执行 J 1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 坛, 2 0 0 9 ( 1 ) . ( 2 0 0 9 ) 对 与中国 的关 系进行讨 论 , 1 6 ] 自1 9 8 9年开始 , 亚太 经 的分 析框 架『 合组织( A P E C ) 各经济体就在这一组织框架下进行 了诸 多的能 f 5 1陈小沁. 上海合作 组织能源合作机制化 问题初探『 J ] . 教 源合作 , 其 涉及 能源运输及基础设施建设 、 新 能源及 可再生能 学与研究 , 2 0 0 9 ( 9 ) . 『 6 ] 许勤华 ,王红军.亚太经合 组织多边 能源合作 与中国 源、 能源效 率和节能等等许多方面 , 并且在此框 架下已经形成 J ] . 现代 国际关系, 2 0 0 9 ( 1 2 ) . 相对系统 的能源合作机制。但是 这一合作 机制受到政治环境 『 『 7 1 李扬. 中美清洁 能源合作 : 基础 、 机制 与问题[ J 】 . 现代 国 等各种 因素 的影响 ,而且这一组织下的国家在能源方面 的需 2 0 1 1 ( 1 ) . 求 和条件差异也很到 , 这 就造成对这一机制 的需求是 不同的。 际关 系, 项 目来源 :四川省哲学社会 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一 四川石 中国也在参加这一框架下 的国际多边能源合作 ,并且在其 中 油天然气发展研 究中心资助项 目 【 编号 :川油气科 S K B 1 2 — 逐渐的获得 经验 。 4 、 对双边能源合 作进行研究 , 这主要 是国与 国或者国家与地 区之 间或者地 区与地 区之 间的能源合作进行 1 0) . 作者简介 : 谷满意( 1 9 8 0 . ) 。 男。 安徽凤阳人 。 现为泸 研究 , 李扬 ( 2 0 1 1 ) 对 中美之间的清洁能源合作的基础 、 机制和

中美新能源“龟兔赛跑”

中美新能源“龟兔赛跑”

026 ENERGY 2012.05外媒 MEDIA

皮尤慈善信托基金会(Pew Charitable Trusts )

刚刚发布了《谁正赢得清洁能源竞赛?》的报告。该报

告指出,2011年美国对清洁能源的投资超过了其他所

有国家,从中国手中重夺领头羊地位,后者在过去两年

里是清洁能源领域的领头羊。但美国的复兴更有可能

是昙花一现,而非长久趋势。

2011年,美国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同比增长了

42%,达到481亿美元。与此同时,中国的投资基本持平,为455亿美元。在清洁能源的风险投资方面,美国保持了稳固的领先地位,在全球86亿美元风险投资中占到70%。但是,虽然这对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极为重要,但投资总额和投资回报并不是非常多。风险投资通常用于技术开发,而公开市场投资、资产融资和债务融资通常用于生产规模扩大和基础设施投资。后期投资通常规模大得多,因为这样才能向早期投资者以及公司本身提供回报。同样,虽然早期投资者的回报比例相当高,对国家经济而言,重要的是中美新能源“龟兔赛跑” 美国《福布斯》

回报的绝对值,这需要大量的投资,通常应该用于清洁能源基础设施,比如风电场和太阳能发电场。虽然美国仍然在技术发展和风险投资方面占据着领先地位,但政府对清洁能源的扶持时断时续,而且有所减弱,这使得中国在过去两年里成为了领头羊。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对清洁能源的扶持减弱,才使美国得以在2011年重获领先地位。由于许多清洁能源激励计划在2011年底到期,于是许多开发商

赶在这个时间之前让项目上马。

由于如此之多的激励计划到期而且可能不会再次

中美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竞争与合作

中美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竞争与合作

中美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竞争与合作随着全球科技创新的蓬勃发展,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具科技实力和创新活力的国家之一,其在科技领域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备受关注。中美之间的科技竞争既有促进创新和进步的一面,也存在着合作共赢的潜力。本文将就中美在科技创新领域中的竞争与合作进行探讨。

一、中美科技创新斗争

中美之间的科技创新竞争已经成为两国全面竞争关系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首先,在人工智能领域,中美在算法研究、技术应用和产业布局上都存在激烈的竞争。美国拥有谷歌、亚马逊、Facebook等众多科技巨头,而中国则有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知名企业。双方不断争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商业化应用的领先地位。

其次,在生物技术和医疗健康领域,中美之间的竞争也十分激烈。美国在生物技术研发和药物创新方面拥有独特的优势,而中国则以其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前沿科技研究能力逐渐崭露头角。

最后,在新能源和绿色环保领域,中美两国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中国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突破和产业布局持续发展,而美国则积极推动绿色环保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企图在全球绿色能源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

二、中美科技创新合作

尽管中美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科技创新竞争,但两国也积极寻求合作共赢的机会。首先,在科研机构和学术交流方面,中美合作的呈现积

极态势。许多中美联合科研项目的开展,为中美两国科学家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促进了科研成果的共享和合作。此外,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学术合作也日益密切,夯实了两国科技交流的基础。

其次,在跨国科技企业合作方面,中美之间的互补性优势促使两国企业开展更为深入的合作。例如,美国的高科技企业借助中国市场的庞大需求和潜力,寻求技术合作、市场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合作模式,实现合作共赢。

中美新能源战略比较研究

中美新能源战略比较研究

资 总额 重夺 全 球 第 一 宝位 , 而 此 前 两年 , 中 国清 洁
能 源 投 资 总额 一 直保 持 全 球 第 一 的领 先 地 位 。 在全 球 经 济 持 续 低 迷 , 新 能 源发 展 仍 存 争 议 的形 势 下 , 美 国此次 重 新 夺 冠 不得 不 引起 我 们 的 关 注 。 与此 同 时, 中国政 府 新 近发 布 的 可再 生 能 源发 展 “ 十 二 五 ”规 划》 和 美 国能 源部 2 0 1 1年发 布 的 2 0 1 1 — 2 0 l 6能源 战 略规划 及一 系列 能源 投资 和新 能 源支
d o i : i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3 — 2 3 5 5 . 2 0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0 3 . 0 0 4
A bs t r a c t :The l a t es t f i g ur e s s ho ws t ha t U. S.w e n t ba c k t o t h e f i r s t p l a c e a ga i n by t he t o t al i n ve s t me n t vo l u me i n c l e a n e n e r g y s e c t or i n 2 0 1 1 .Thi s go o d s c or e i s l a r ge l y d ue t o t h e 2 0 1 1~ 2 0 1 6 S t r a t e g i c Pl a n ni ng a n d a

中美两国能源政策实践对比与分析

中美两国能源政策实践对比与分析

中美两国能源政策实践对比与分析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经济体,其近年来的能源

政策实践备受关注。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中美两国的能源政策实

践进行对比与分析,为读者呈现一个全面的画面。

一、能源结构差异

中美两国的能源结构存在显著的差异。中国的能源结构以煤炭

为主,占比高达60%以上。而美国的能源结构则以油气为主,其

中天然气的比例不断增加,占比已经超过了煤炭。

中美两国的能源结构差异不仅在于主要能源的种类,还体现在

其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上。中国虽然近年来在可再生能源的投

入上不断增加,但可再生能源在其总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仍然较低。相比之下,美国的多元化能源政策更有利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其在非化石能源领域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二、能源政策方针

中美两国在能源政策方针上也有很大的不同。中国的能源政策

方针主要是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以及保障能源安全。政

府积极推进的“煤改气”政策、能效标准的逐步提高以及刺激可再

生能源投资等都是其具体实施的措施。

相比之下,美国的能源政策方针更加多元化,既包括节能减排,也包括促进经济发展。美国政府对能源市场的干预较少,更注重

市场机制的自我调节和约束。此外,美国注重能源的全球竞争力,加大对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开采力度。

三、能源政策实践

中美两国的能源政策实践也有着明显的差异。中国在能源领域

的投资规模极大,从2010年至2017年,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

的投资就超过了3000亿美元。在清洁能源领域,中国也取得了显

著的进展,如2016年中国投资200亿美元建设风电、太阳能、水

电等可再生能源项目。同时,中国在核电、页岩气等新能源领域

中国与美日韩新能源汽车对比

中国与美日韩新能源汽车对比

中国与美日韩新能源汽车对比

通过中国、日本、美国、韩国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指导政策进行分析比较,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优势劣势。用供求关系、市场营销理论、消费者心理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如何突破瓶颈,为汽车企业研发新能源汽车提供参考。

标签:新能源汽车;政策;供求关系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0.019

0概述

汽车拥有量的增多,使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储存量急剧下降,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新能源汽车将会是未来全球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它必将替代现在的燃油机动车,占据主要市场。发展新能源汽车对我国来说不仅可以推进节能减排,促进GDP的增长,更是我国的汽车产业战略性转型的措施。2001年,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五”期间的“863”重大科技课题,确定了“三纵三横”的发展战略。在之后的十几年,我国政府不断出台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政策,充分体现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信心决心。

然而,相比较于美日韩,我国的现在处于新能源汽车的初始研发阶段,技术,市场,政策都不太成熟。

1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及必要性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2年民用汽车拥有量2053.17万辆,2014年民用汽车拥有量14598.11万辆,汽车拥有量在十二年间增长了600%(见图1)。

与此同时,对于燃油的需求也在加重。24亿中国人和印度人在不断提高生活标准,因此我们需要更多的石油,需求增长可能大于产量。由于意识到石油的短缺,世界对石油的争夺日趋紧张。迄今为止,中国已经成为最积极的买主。

我国2014年我国石油储量为343335.0万吨,原油产量为21142.92万吨,原油进口量30837万吨。2002年我国石油储量为242492.6万吨,原油产量为16700万吨,原油进口量为6941万吨。

中美在“绿色能源”领域有较量

中美在“绿色能源”领域有较量

对 于发 展 中 国 家来 说 ,未 雨 绸 缪 、积 极 应 对 , 才是 治本 之 是 印度 可 以借 鉴 的。
中美在 “ 色 能 源" 域 有 较 量 绿 领
口 董秀成/ . R
我 国发展 绿 色能源和新能源产业 ,必须做好 具有前瞻 源 、 新技 术 上 ,调 整 经 济 结 构 ,培 育 新 的 经 济 增 长 点 。 这 绿领” 岗位 ,而且 性的战略谋划 ,争取在后危机 时代的 “ 色产业革命 ”中 样不但 可以带动就业 ,提供 数百万个 “ 绿
展 中 国家是 否 愿 意 ,如 果碳 排 放 对 气候 变化 的 影 响 确 定 , 低碳 全球 化 确 定 ,低 碳 将 成 为 未 来 经 济 发展 的 必然 模 式 。
中国寻找低碳 经济发展 的解决方案 ,也 可以为解决今后 印 度 的碳排放 问题做好 准备 ,因为 中国的低碳解决方案应该
式 重塑 美 国经 济 ,创 造新 的 经 济增 长点 ,并 大力 实施 绿 色新 抢 占未来发展 的制 高点 ,这将刺 激世界 所有国家发展新 能 政 , 以期 在 环境 、 能 源、 气候 方 面发挥 更 大 的领 导 力。
源,确保 优质 可靠 的能 源供 应 , 实现 经济社会 可持 续发
准 ,直 接 限 制 了部 分 低 端产 品进 入 欧 盟 市 场 。
题 ,温 室 气体 排 放 问题 ,低 碳 转 型 问题 ,现 阶段 中 国是 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美新能源对比与研究

碳关税方面,星野泉、崔景华XXXX年介绍了1975年开始美国颁布的与新能源税收相关的法案,XXXX年开始的税收改革过程,并详尽地介绍了对传统能源税收上增加和新能源的税收扶持,通过对比指出国内税收优惠体系对待完善,应该加强在新能源投资,增值税优惠等领域的优惠力度,同时提高传统能源的税务负担,考虑引入环境税和碳排放税,在发展中实现税收和行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在关于碳关税重要性的论证上,美国的阿兰·V尼斯XXXX年将经济学和能源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了空气、水、闲置土地也并非可再生能源,提出了可耗竭能源最优利用方式的函数论证方法以及能源、环境、经济增长之间的函数关系,通过对成本、能源价格、环境等要素的分析,提出了在新的能源环境关系体系下,碳税制度的必要性。陈清泰、吴琏XXXX年详尽地介绍了美国新能源从法律法规、参数标准等行政手段和税收、贷款、基金支持等经济手段两个方面推动行业发展,最后指出美国新能源政策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从国家高度来制定新能源发展战略,提高全民对新能源发展重要性的认识;法律法规的制定要增强可操作性,减少口号;制订一套新能源发展的完整的政策体系;增加前期政府投资力度,推进行业技术、人才建设,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三)本课题主攻方向

通过对比中美能源的发展情况,来研究中美新能源合作机遇与现

状,来改变能源消费结构、能源政策重心的不断变化的过程。虽然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两个能源消费国,中美两国有着合作的良好前景:对新能源产品拥有共同诉求,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但是在生产分工和技术出口的产品管制将成为未来双方合作的一大障碍。

三、主要研究内容、途径及技术路线

第一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能源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环境问题的不断恶化、新能源对未来世界格局的影响、以及完善制度的必要性.

第二介绍了新能源的含义和行业发展情况,新能源特征、种类、发展规模和在能源行业中所占的比例,说明了发展新能源的重要性.

第三介绍了中国和美国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情况,分别从发展规模、发展速度、世界排名等角度,通过分析统计数据,客观的评析了目前双方的发展程度,通过对比分析了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第四介绍了中国和美国能源行业的发展历程,从多个角度对中美能源政策进行了全面的介绍,通过对比并结合政策发展理论,说明了我国能源方面的不足之处.

4

四、研究的主要阶段、进度及完成时间

1. XXXX年前,发现和采集火种让人类告别了原始狩猎时代而步入了以木材为主要能源的农业文明时代;18世纪,煤炭作为主体能

源推动了人类社会跨入了工业文明时代,电力和蒸汽机是这个时代的标志;XXXX年限约为40年;我国石油储量约40亿吨,可使用年限不超过14年。世界经济发展目前尚无法脱离对传统石化能源的依赖,石油、煤炭、天然气的大量消耗支撑着各国经济的发展,但同时石化类能源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和有害气体。地球平均温度在过去100年上升0.5摄氏度,百年乃至千年一遇的地震、干旱、洪水等自然灾害近年频繁发生,人类的生存坏境持续恶化。

国家发改委徐锭明认为世界能源格局将从现在的“资源禀赋主导”变为“科学技术掌握”,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将替代石油、煤炭等常规能源,决定未来世界的格局。世界各国均把新能源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在资金、政策上不遗余力的投入,气候、清洁能源领域正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胜利者将在未来的世界竞争中占据主动,失败者则会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行,被动地遵从世界经济新的竞争法则,举步艰难。

而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均把新能源作为国家战略新的支柱产业,但相对于传统能源行业,新能源经济的发展至今仍不成熟,尚缺乏独立发展的能力,需要依靠政府的扶持。而两国在新能源领域有大量的共同诉求和发展中的互补性,国际贸易的发展历史证明了“合则双赢,斗则双输”。所以通过对比研究应当认识到中美两国政府需认识到在新能源领域合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深入研究自身新能源发展状况和政策制度的合理性,相互合作,取长补短,推动新能源的制度健全,并通过制度变革来实现新能源领域合作的进一步

深化。

(二)研究的意义

中美两国是世界能源消耗量最大的两个国家,也是炭排放量最高的两个国家,两国在新能源经

1

济领域变革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未来世界能源格局,未来地球气候状况走势。同时通过对中美新能源的设立背景、具体内容和实施效果进行深入研究,找到我国在制度建设方面的不足并学习美国的先进经验,进而更加合理的对我国的新能源的推动起到更好的成果。

本文通过分析中美两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目的和发展策略,论证了合作的必要性,结合双方的发展现状,研究并寻找最优合作方式。

二、主要参考文献、资料,分析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本课题的主攻方向

(一)参考文献

1. 杨元华.《奥巴马新能源政策透析》[J],《中国远洋航务》,XXXX 年人大常委会对《可再生能源法》修改的相关解释和说明。

从新能源发展的质量和数量两个方面入手,以法律法规、管理方式、战略方向为入手点,通过分析各国新能源政策形成过程,总结出一套新能源政策的形成机制,提出一套依据产品生产流程制订的政策:

在生产前期应该增加融资便利、降低成本、激励研发;在生产过程中应制定规模限制、优化成本、鼓励技术持续进步的政策;在产品进入市场阶段应该规范市场的服务、调控价格、设立准入门槛;在消费阶段应通过税收刺激消费、规范配合制度和价格补贴政策等。

在美国新能源方面,通过分析XXXX年以来美国制定的《能源政策法》、《能源独立安全法案》、《美国清洁能源和安全法案》,从国家战略、政策目标、制度健全、激励措施、执行方式上解析了美国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整体上的延续性和完整性,最后从国家能源安全的高度,指出我国需从战略高度在新能源领域建立一套自上而下的法制体系,提早进入碳交易市场,并占据主动地位。关于美国

3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的意义

(一)选题背景

2 00万年前,发现和采集火种让人类告别了原始狩猎时代而步入了以木材为主要能源的农业文明时代;18世纪,煤炭作为主体能源推动了人类社会跨入了工业文明时代电力和蒸汽机是这个时代的标志;XXXX年限约为40年;我国石油储量约4亿吨,可使用年限不超过14年。世界经济发展目前尚无法脱离对传统石化能源的依赖,石油、煤炭、天然气的大量消耗支撑着各国经济的发展,但同时石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