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教学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教学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抓住主要内容,正确朗读课文;2.能够认识并掌握本单元生字词;3.能够运用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写作。

二、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主旨,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2.能够熟练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抓住主要内容;2.能够正确运用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写作。

四、教学内容1. 课文讲解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一位小朋友在家里的园地中拾到一只小动物,最终体会到和动植物相处的快乐。

通过课文教学,引导学生领会其中的教育内涵,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2. 生字词学习本单元的生字词主要围绕着与园地、动物有关的词语,通过图片、造句等方式进行学习,帮助学生扩展词汇量。

3. 朗读训练通过课文朗读、小组朗读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语音语调,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培养自信心。

4. 写作训练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或观察,写一篇关于家庭园地的文章,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通过唤起学生对家庭园地的回忆,引出本次课的主题。

2. 课文讲解逐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讨论文中的生字词和词组。

3. 生字词学习通过图片、造句、课文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生字词。

4. 朗读训练个人朗读、小组朗读,提供语音、语调指导,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朗读能力。

5. 写作训练引导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家庭园地的文章,关注语言表达和逻辑性。

六、教学反馈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式,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及时纠正错误,提高学习效果。

七、教学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深入理解文中的教育内涵,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责任感,同时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以上为本次《语文园地》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题,通过一系列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单元选文内容丰富,有民间故事、古典诗词、说明性文章等,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对各类文体的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在阅读理解、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和口语交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语文、喜欢阅读的习惯;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2.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支架式教学法: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教学活动。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准备参与课堂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趣味故事、图片等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文章主题。

3.操练(10分钟)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相关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习作:他____了》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习作:他____了》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习作:他____了》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文章中的情节和主题;2.能够准确地表达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3.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作的能力;4.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节;2.表达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3.独立完成习作。

三、教学难点1.发挥想象力,自由创作;2.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思想和感情。

四、教学准备1.课本《五年级语文》下册;2.黑板、彩色粉笔;3.学生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和目标,引出习作的主题。

第二步:理解文章(15分钟)让学生阅读课文《他____了》,并进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情节和主题。

第三步:创作准备(10分钟)教师指导学生思考习作的主题和结构,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准备素材。

第四步:习作撰写(20分钟)学生独立进行习作的创作,教师适时提醒和引导。

第五步:分享与评价(10分钟)学生互相交流彼此的习作,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展示优秀作品。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创作习作时展现了较强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但也存在词汇和句式运用不够丰富的问题。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多积累优美的词汇和句式,同时鼓励学生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提升语感和写作水平。

另外,我还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引导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经历展开写作,激发他们的写作潜能。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及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对教学有所帮助。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青山处处埋忠骨》第1课时教案(定稿)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青山处处埋忠骨》第1课时教案(定稿)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青山处处埋忠骨》第1课时教案(定稿)一、教学目标1.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故事背景和主要内容。

2.掌握课文中重要词语的解释和运用。

3.能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

4.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二、教学重点1.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的主题。

2.分析课文中的生字词语。

3.理解作者通过本文所表达的主旨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1.理解文章中的感情色彩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2.运用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表达个人感悟。

四、教学准备1.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2.黑板和白板3.针对课文的练习题和活动五、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简要介绍《青山处处埋忠骨》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新词逐个教授生字词语,让学生掌握词义和用法。

3. 阅读课文让学生阅读课文,并提问确保他们理解文章意思。

4. 分析课文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从情节、情感和主题等方面进行讨论。

5. 情感表达让学生表达自己对《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感想,引导他们思考爱国情感的培养。

6. 作业布置布置阅读任务或写作任务,巩固本课所学内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目的是通过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引导学生感受爱国情怀,并通过分析课文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布置的作业也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写作,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以上就是本课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情感品质的培养。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够理解诗歌《水调歌头》的意境和情感2.熟练掌握古诗的朗读技巧3.能够使用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过程与方法1.通过诗歌朗读、分析、表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通过小组合作、情感交流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水调歌头》的意境和情感2.朗读古诗的技巧3.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学难点1.理解古诗《水调歌头》的语言特点和文化内涵2.通过表演等方式,真实地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三、教学过程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教材、诗歌朗读音频等2.学生准备课前阅读、背诵等一、导入教师播放《水调歌头》的音频,让学生跟读并聆听诗歌的韵律和情感表达。

二、学习与体验1.学生课前背诵《水调歌头》,并进行朗读。

2.分析诗歌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3.学生小组合作进行诗歌表演,真实地传达诗歌的内涵。

三、展示与分享学生展示诗歌表演成果,互相欣赏和分享感悟。

四、总结与拓展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鼓励学生继续阅读、欣赏古诗,拓展诗歌世界的认识。

四、课堂互动1.学生可以自行选择其他古诗进行朗读和分享。

2.学生可以自由发挥,用绘画、写作等方式表达对诗歌的感受。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形式,如诗歌朗读、小组合作表演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表达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对文学的感悟能力。

六、课后作业1.继续背诵和朗读《水调歌头》。

2.欣赏其他古诗,写下感悟。

3.准备下节课的诗歌表演。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教学设计,希望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让他们在诗歌的世界里感受美的力量。

人教版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第1-2课时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第1-2课时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第1-2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其中的主题和情节。

2.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述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3.能够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情感。

4.能够认识生字生词,理解词语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情节。

2.描述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三、教学难点:1.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情感。

2.认识生字生词,理解词语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简单介绍课文背景。

2.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你们对这个主题有什么了解?你们期待听到哪些故事?二、学习篇章1.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2.学生配合教师,一起识读生字生词,理解词语的含义。

3.分组讨论,理解课文主题和情节。

三、语文园地1.学生利用课文内容,自由发挥,表达自己对主题的理解和想法。

2.教师指导学生在发言中运用适当的情感语言。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做相应的小测验。

2.播放相关视频或音频进行复习。

二、延伸拓展1.分组讨论,运用课文的故事情节,编写小故事。

2.学生展示小故事,互相欣赏和评价。

三、课堂总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总结重点内容。

2.引导学生总结主题和情节,展示语言表达的能力。

五、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熟记生字生词。

2.完成相关练习题目,巩固所学内容。

3.自由写一篇关于主题的故事或心得体会。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安排,希木本次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课文内容,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古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案及反思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古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案及反思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古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会认“渭、仞、岳、蓟”等6个生字,会写“仞、岳、摩”等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随文认识“仞、岳、蓟”等6个生字。

本文要求会正确书写6个字,关键是“仞”和“遗”这两个容易写错的字,应重点指导。

2.阅读理解课堂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入情、在品味意境中悟情、在展开想象中融情。

3.语言运用训练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提高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3课时第2课时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背诵《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默写《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释题激趣,创设语境1.教师引导:唐宋,是中华历史上文化最为繁荣的两个朝代,无数的诗人就像夏夜的繁星,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今天,让我们撷取其中耀眼的一颗,走进南宋这个战火纷飞的朝代,一起走进诗人陆游那颗忧国忧民的心灵。

板书并齐读诗的题目。

(板书: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2.了解诗人。

陆游,对我们而言并不陌生的一位诗人,他是“南宋四大家”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爱国诗人。

他年少的时候就立下“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愿,他写了无数的诗歌来表达自己对国家那份至死不渝的爱。

3.回顾以前学过的古诗《示儿》。

我们来看他在临终之前留给家人的一封遗嘱,这首诗就是《示儿》,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反思)

9.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默写《从军行》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边塞诗歌中意象的运用。

[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课题1.简介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

理解“从军”。

(板书:从军)2.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的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

想去唐朝的边塞,领略一下当时的边塞风光,看看将士们作战的情况吗?现在,我们来学习一首唐代诗人王昌龄写的《从军行》。

(板书:行)二、解诗题,知诗人1.《从军行》即从军歌,是乐府诗题,这类诗大多描写边疆军事生活。

标题有的加上“歌”“引”“曲”“吟”“歌行”等,都属于乐府诗。

2.说说你对王昌龄的了解。

(指名说,师补充)三、品诗句,明诗意1.请学生自由读诗,读准字音。

2.再读,整体感知(1)指名读,师范读,齐读。

(2)通过这几遍读,你们能不能感受到诗人在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3.研读,读懂诗意(1)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注释,带着自己对这首诗的初步感知,把诗读懂。

(2)指名谈谈对诗句的理解。

四、想意境,悟诗情1.“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1)指名读,教师随手将“暗”“孤”加上点,再请学生读。

(2)透过这两句诗,透过这“暗”“孤”两个字,你的脑海中有了一个怎样的画面?这样的画面让你的脑海中又涌现了哪些词?(3)请你走进这个画面,假如你是遥望玉门关的战士,你心中会想些什么?(4)将你的体会融入诗句,读这两句诗。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你从这两句中又读出了什么?为什么?(引导学生抓出“黄沙”“百战”“穿”等重点词语去体会环境的艰苦,边地的荒凉,战争的残酷,时间的漫长。

抓住“终不还”去体会战士们保家卫国的决心。

)(2)教师用语言去渲染情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诠释,用自己的朗读去表达。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 语文园地 人教统编版1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 语文园地 人教统编版1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语文园地一、综述本教学设计针对五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语文园地》,依据人教统编版1教材编写。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语文园地》相关知识,包括课文内容、诗词鉴赏等;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表达能力等;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语文学习态度。

三、教学内容1.课文学习: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词语和句子的意思;2.诗词鉴赏:学习古诗文,欣赏其艺术魅力,感悟其中的情感;3.作文训练:进行有关课文内容的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理解《语文园地》课文内容,掌握相关知识点;2.难点:进行古诗文的鉴赏和理解,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文的感悟能力。

五、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启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2.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3.多媒体辅助:利用多媒体资源辅助教学,生动展示课文内容,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六、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相关教学资料,包括课文、课件等;2.导入:通过相关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课堂教学:分段教学,逐段进行课文讲解和诗词鉴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4.课堂练习:组织学生进行课文相关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5.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包括文本作业和写作练习,巩固学习效果。

七、教学评价1.形式评价:通过课堂练习、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评价;2.实质评价:通过口头、书面等方式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进行综合评价;3.反馈与改进: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及时反馈,并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措施。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反馀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上是针对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第四单元《语文园地》的简要概述,希望通过本次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教案及教学反

一、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次教学的内容主要围绕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展开。

该单元主要涉及课文内容包括《抱薪救火》、《井底之蛙》和《长干行》,通过这些文章的阅读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古代人民对困难所持的顽强精神与美好向往。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抱薪救火》、《井底之蛙》和《长干行》的内涵;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情感,做好主旨概括;
•难点:运用联想和想象,引导学生进行情感表达。

四、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困难时候的经历,激发学生对困难克
服的渴望;
2.学习《抱薪救火》:学生朗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分组讨论困难时
的应对方式;
3.学习《井底之蛙》: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深入理解井底之蛙的心理
活动;
4.学习《长干行》:学生跟读课文,辨析诗词意境,展开情感分享和表
达。

五、教学方式与手段
1.课堂讲授结合小组合作;
2.角色扮演,情感表达;
3.课件辅助。

二、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于古代诗文的理解和情感表达仍然存在一定困难。

在下一次的教学中,我打算采用更多的情感互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诗文背后
的深刻含义。

同时,我会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引导,让他们在体验中学会独立思考和表达。

最后,我还会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不断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内容能够更好地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感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从语文学习中受益。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复习课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复习课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复习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复习第四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课文内容、生字词等。

2.帮助学生加深对第四单元知识的理解,提高语文水平。

二、教学重点
1.了解第四单元中重点词语的意思与用法。

2.能够准确朗读第四单元课文。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本、教学课件、笔记本等。

2.学生准备:课本、笔、作业本等。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复习生字词
1.复习第四单元中的生字词,让学生读一读,理解意思。

2.指导学生用生字词造句,加深记忆。

第二步:课文复述
1.让学生围坐一起,轮流复述第四单元的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讲述故事中的关键点,确保完整传达主要内容。

第三步:课文分析
1.分段分析课文,详细讲解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2.引导学生思考课文背后的寓意,促进思维发展。

第四步:课文朗读
1.让学生分组进行课文朗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老师适时纠正发音错误,提出改进建议。

五、课堂小结
在今天的复习课上,我们通过生字词复习、课文复述、课文分析和课文朗读等环节,加深了对第四单元知识的理解。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课后继续复习,巩固所学内容。

六、作业布置
1.完成第四单元相关练习题。

2.背诵本单元重点词语及课文。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谢谢大家!。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9《古诗三首》教案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9《古诗三首》教案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9《古诗三首》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古诗三首》的内容和背景。

2.理解古诗的意境和表达手法。

3.掌握古诗中重要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目标
1.能听说读写三首古诗,并能够背诵其中至少一首。

2.能够运用古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理解古诗的意境。

2.背诵《古诗三首》中至少一首。

难点
1.理解古诗中的古文词语。

2.运用古诗的意象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
通过展示古诗的图片或朗读片段,引入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学习《古诗三首》
1.教师朗读《古诗三首》,讲解古诗背景和大意。

2.学生跟读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和情感。

3. 分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古诗中的难点词语和情感表达方式,展示讨论成果。

第二课时
1. 背诵古诗
学生背诵《古诗三首》中的一首或多首,鼓励他们运用朗读和背诵练习。

2. 感悟古诗
学生就古诗中的意象进行联想,运用自己的情感表达对古诗的理解。

3. 整理感悟
学生在小组内整理自己的感悟与体会,展示给全班分享。

四、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主要围绕《古诗三首》展开,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讨论,激发了他们对古诗的兴趣和理解。

对于理解古文词语和运用意象表达情感这两个难点,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和引导,以提升学生的能力和水平。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教案(含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教案(含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主题和中心思想。

2.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3.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故事情节。

4.能正确使用课文中的生字词造句。

5.能理解并初步掌握课文中的语言文学表现手法。

二、教学重点1.对课文进行深入理解,掌握生字词的意思。

2.练习朗读课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练习复述课文内容,掌握语文故事情节。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语言文学表现手法。

2.表达课文中的感情色彩,增加语文表达的感染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学习:讲解课文内容,分析生字词词义,指导学生朗读。

3.练习: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互相纠正发音与语调。

4.拓展:围绕课文内容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总结课文中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第二课时1.复习:学生自我复述课文情节,检验记忆。

2.学习:讲解课文中的语言文学表现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练习:学生小组合作,创作含有课文生字词的句子,并加以赏析。

4.提升:鼓励学生进行朗读比赛,展示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1.采用口头提问、课堂练习等形式,及时评价学生掌握情况。

2.观察学生课堂表现,给予积极鼓励和指导。

3.批改学生练习作业,指导学生改正语言表达不足之处。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语文园地四》这一课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其中的生字词、语言表现手法和情节有了掌握和理解。

然而,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朗读不流畅,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深等问题。

因此在之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同时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第四单元的重点知识和重点词语。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
1.课文复习:复习第四单元的课文内容,重点把握每篇课文的主题和要点。

2.词语复习:复习第四单元中涉及的生字词和重点词语。

3.阅读理解:进行一些阅读理解练习,培养学生理解和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备好教案、教材、黑板等教学用具。

2.学生准备:学生备好课本、笔、纸等学习用品。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复习课文
1.教师对每篇课文进行复习,让学生逐段回忆、讲述故事情节。

2.分角色表演或分组朗读,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印象。

第二步:词语复习
1.教师板书生字词和重点词语,让学生跟读,加深记忆。

2.布置默写作业或词语拼图游戏,让学生积极参与。

第三步:阅读理解练习
1.教师出题,让学生读一些小文章,并回答问题。

2.师生互动,讨论文章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

五、教学评价
1.利用课堂小测验对学生进行课堂表现的评价。

2.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参与程度,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3.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积极参与讨论。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调整教学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引导。

同时,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以上是本次第四单元复习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水平。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古诗三首》教学教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古诗三首》教学教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古诗三首》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古诗三首》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包含了《泊船瓜洲》、《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和《春日》三首古诗。

这些古诗内容丰富,寓意深刻,旨在让学生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体会诗人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阅读基础,通过之前的的学习,他们对古代诗歌的韵律、意境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这首古诗,学生可能对诗中的某些意象和情感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解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欣赏古代诗歌的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培养他们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2.难点:对诗中的某些意象和情感进行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

2.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音乐等。

2.黑板:准备好黑板,以便于板书。

3.诗词卡片:制作诗词卡片,用于学生朗读和背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三首古诗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然后简要介绍这三首诗的背景和作者。

2.呈现(10分钟)呈现课文,让学生自主朗读,注意朗读的语气、节奏。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和朗读姿势。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探讨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分享他们的感悟。

4.巩固(5分钟)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检查他们的朗读效果。

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诗中的画面。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第4课《清贫》教案(共1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第4课《清贫》教案(共1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第4课《清贫》教案(共1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课文《清贫》的主题和中心思想;2.掌握关键词汇的词义和用法;3.学习运用修辞手法表达情感。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课文提高语感;2.分组合作讨论课文中的难点问题;3.进行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感恩与珍惜的意识;2.引导学生珍爱现有的幸福生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课文主旨,掌握关键词汇的词义。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情感。

三、教学过程1. 温故知新(1)复习前一课时内容,由学生朗读前文。

2.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课文《清贫》标题,请学生猜测课文内容,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

(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让学生有所预期。

3. 阅读课文(1)听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其中的情感。

(2)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讨论课文中的难点问题。

4. 深入理解(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并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其中的情感。

(2)学生表演课文中的片段,体会文中人物的心情与处境。

5. 情感交流(1)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情感交流,分享自己感悟到的感情。

(2)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生活中所拥有的幸福,培养珍惜之心。

四、作业布置•完成《清贫》课后练习册部分的习题;•写一篇感悟文章,谈谈自己对课文中清贫与幸福的理解。

五、板书设计•《清贫》•人生何须富贵,人生何须多情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清贫》这一课文展开,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合作,课文表演等多种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文中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情感交流中学生表现出对感悟的深刻理解,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恩与珍惜。

待下次教学,还需进一步加强对修辞手法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复习教学设计2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复习教学设计2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复习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复述本单元课文内容。

2.能够正确地使用本单元所学习的生词和词语。

3.能够熟练地默写本单元生词和词语。

4.能够理解并正确使用本单元的语法知识。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本单元课文教材及相关课件。

2.教师准备本单元的单词卡片或图片。

3.学生准备笔记本和铅笔。

三、教学过程
第一步:复述教材内容
教师让学生依次复述本单元的课文内容,强调重点内容并解释生词和词语的意思。

第二步:单词练习
1.教师出示单词卡片或图片,让学生认读并默写。

2.学生两两配对,互相考查单词拼写及意思。

第三步:语法练习
1.教师讲解本单元的语法知识,如句子成分、动词的时态等。

2.学生完成相关的语法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第四步:小组合作
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团队合作游戏或小组讨论,复习本单元内容并训练口语能力。

第五步:课堂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对本单元课文进行分析和总结,激发学
生学习兴趣。

四、课堂反馈
1.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堂表现的评价,肯定优秀表现并指出需要改进之处。

2.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总结学习经验和不足之处。

五、作业布置
1.默写本单元的生词和词语。

2.完成相关的语法练习题。

3.完成一篇与本单元相关的作文。

六、教学反思
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表现进行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习作:他了》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习作:他了》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习作:他了》教案(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并掌握《习作:他了》的基本情节和主题。

2.能够运用正确的语言表达技巧书写一篇习作。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2.增强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让学生感受习作的情感表达。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培养学生的坚韧性格。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习作:他了》的主题和情感。

2.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提升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难点1.启发学生表达习作中的情感和思想。

2.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写作思路和手法。

三、教学准备1.课文《习作:他了》相关教材和教学资料。

2.板书设计:关于习作的基本要素和写作技巧。

3.学生笔墨、教师课件。

4.备课教师的教学指导大纲。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利用图片或相关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进入主题,引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步骤二:学习课文•以小组形式阅读课文《习作:他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情节和主题。

•课堂讨论,了解学生对《习作:他了》的理解和感受。

步骤三:学习写作技巧•分析《习作:他了》的写作手法和结构。

•反复强调写作中的情感表达和逻辑性。

步骤四:写作训练•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明确写作内容和主题。

•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写作练习。

步骤五:展示成果•学生展示自己的习作,供其他同学评价和讨论。

•教师针对习作内容和表达给予评价和指导。

五、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

•强调写作技巧和表达情感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布置写作作业,要求学生自选题材写一篇短文,并用课堂所学技巧进行表达。

七、教学反思•教师对本堂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情进行反思,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能够更好地理解《习作:他了》的主题和情感,提升自身写作技巧,增强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全套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全套教案

9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从军行教学目标:1、边塞诗歌的特点2、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学习,正确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3、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边塞诗歌中意象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1、理解边塞诗歌中诗人怀乡思亲之情。

2、学习诗歌的对比,了解诗人不同作品的特色。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出示课题1、同学们听说过花木兰吧,花木兰代父从军,,在战场上骁勇善战,猛打猛冲,屡立战功,频频荣升。

2、理解“从军”板书:从军3、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的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唐代大诗人王昌龄写的《从军行》板书:行二、解诗题,知诗人1、《从军行》即从军歌,是乐府诗题,这类诗大多描写边疆军事生活。

标题有的加上“歌”“引”“曲”“吟”“行”等,都属于乐府诗。

2、说说你对唐朝的边塞有多少了解?三、整体通读,把握诗境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

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3、教师范读4、通过王昌龄的《从军行》,看到唐朝的边塞哪些景物?唐朝的首都是长安(西安),当时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

“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

5、看图读前两句,你有何感受?带上感情读一读。

(戍边将士艰苦、孤寂的生活,怀念家乡)6、过渡语:尽管环境这样恶劣,乡情这样深切,守边将士又是怎样做的呢?7、齐读后两句。

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8、第三句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

“黄沙”“百战”“穿金甲”说明了什么?(将士们面对困难,报国壮志不但没有消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四、体会意境同学们,让我们一起重新回到唐朝的西北边陲,再一次将所想到的、见到的、听到的,留在心中。

让我们牢记戍边的将士,学习他们弃家入塞、奋勇杀敌、许身报国、建功立业的积极进取的精神。

五、作业:背诵并默写古诗从军行七首作者:王昌龄原文:1、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部编教材五年级下语文教案第四单元

部编教材五年级下语文教案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单元概述本单元教材共有4篇课文,这些课文都讲述了一些感人至深的故事。

《古诗三首》从诗人描绘的情景中体会诗人的情感——不畏艰难、守边卫国,同情、愤恨,欣喜若狂,归心似箭。

《青山处处埋忠骨》让我们了解一代伟人毛主席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

《军神》用深情的笔墨高度歌颂了刘伯承的坚强意志,表达了作者的敬佩之情。

《清贫》一文主要表现方志敏在生死关头仍能坚守革命信念,这种舍己为公的高尚情操使人心潮难平。

习作以“他________了”为主题,通过运用动作、神态、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

语文园地从“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几个板块入手,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1.引导学生在阅读这些文章时,思想受到熏陶,情感得到陶冶升华,感受人物心灵的美好和品质的高尚。

2.体会文章情感的同时,又要注意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3.通过文中的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4.引导学生练习习作,尝试运用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

重点1.认识本单元中出现的生字新词。

2.引导学生在阅读这些文章中,思想受到熏陶,情感得到陶冶升华,感受人物心灵的美好和品质的高尚。

3.通过文中的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难点1.体会文章情感的同时,又要注意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2.引导学生练习习作,尝试运用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

《古诗三首》3课时《青山处处埋忠骨》2课时《军神》2课时《清贫》1课时习作:他________了2课时语文园地2课时9古诗三首《从军行》这是一首边塞诗,描绘了守边将士的艰苦生活和英勇戍边的胸怀,全诗格调悲壮,洋溢着将士们的英雄主义气概。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一首爱国主义诗篇,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

被罢斥归故乡的陆游,仍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备课五年级三班主备人授课人教材分析本组教材共有4篇课文,这些课文讲述了一些感人至深的故事。

《再见了,亲人》中的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深情令人难以忘怀;《金色的鱼钩》中的老红军战士忠于党、关心同志胜过自己的高尚情操催人泪下;《桥》中老支部书记在生死关头,不徇私情、舍己为人的壮举使人心潮难平;《梦想的力量》中那个年仅六岁的孩子的美好梦想让人感受到善良与同情心会凝聚和迸发出巨大的力量。

这4篇课文有散文、有小说,内容生动、人物鲜明,表达了作者丰富美好的情感;课文在表达方法上各具特色。

比如,《再见了,亲人》将抒情叙事相互交织,感情真挚强烈;《金色的鱼钩》先倒叙,再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清楚了鱼钩的来历,并通过具体的事例,赞美了老班长的高尚品质,抒发了作者对革命前辈的怀念之情;《桥》在环境的描写上、语言的使用上(精练、干脆)以及文章的结尾都极具特色,这其中蕴含着作者丰富、强烈的感情。

学习目标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词;2、引导学生在阅读这些生动感人的故事的同时,思想受到感染熏陶,情感得到陶冶升华,感受到人物心灵的美好和品质的高尚;3、引导学生懂得在阅读的时候既要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又要注意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4、引导学生课外搜集一些感人的故事,为口语交际和习作的教学做一些准备。

1、引导学生在阅读这些生动感人的故事的同时,思想受到感染熏陶,情感得到陶冶升华,感受到人物心灵的美好和品重点难点质的高尚;2、引导学生懂得在阅读的时候既要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又要注意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教学措施1、教学本组教材,要引导学生潜心读书,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体会作者的情感脉络和表达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

3、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各部分的内在联系,使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再见了,亲人》 2课时《金色的鱼钩》 1课时《桥》 2课时《梦想的力量》 1课时《语文园地四》 4课时中心小学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课堂教案 为什么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位朝鲜大娘? 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 联系上下文理解“多少"和“慈母般"的意思。

 为什么说大娘给我们送打糕是“雪中送炭"? 理解“雪中送炭":本义――比喻义――在课文中的意思:在我们空着肚子,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处于困境,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朝鲜亲人给我们送来了打糕,送来了关心、帮助、支持,送来了慈母般的温暖、战胜敌人的力量和胜利的希望。

 大娘为什么要“丢下自己的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 通过理解“唯一",来理解大娘对志愿军的爱实际上是对自己祖国的崇高的爱,具体感受伟大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大娘失去了唯一的亲人,然而,她还有更多的亲人。

谁说我们不是大娘的亲人呢?谁又能忘记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呢? 比较反问和陈述的语气,体会反问句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指导朗读反问句的语调,采取不同形式反复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反问句。

3、感情朗读,填表小结。

 导语激情,体会感情。

 导语:当我们想到大娘为我们洗衣服几夜没合眼时,当我们想到大娘为给我们送打糕累得昏倒在路旁时,当我们想到大娘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时,我们再也忍不住了,噙着泪,动情地对大娘说…… 明确表内要求,根据内容填表。

 自然段人物事情所付出的(代价)表达了什么?赞颂了什么?1、大娘洗衣服几夜不眠我们对朝鲜中朝人民2、送打糕昏倒路旁亲人的感激之间伟大3、救伤员失去孙孙和不舍之情的友谊 小结学法,指导自学第二、三自然段三、小结第一自然段的学法。

(投影) 初读课文,思考问题,了解段意:(问题:叙述了什么?表达了什么?赞颂了什么?) 再读课文,品析词句,理解内容:(抓重点词句) 运用学法,自学第二、三自然段。

分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如此刚强的小金花今天怎么哭了?这眼泪说明了什么?联系上下文理解“噩耗”和“同归于尽”。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大嫂对志愿军的深情厚谊?联系课文理解“深情厚谊”和“代价”,再理解“这样高的代价”。

检查填表情况并小结。

看表思考:这三个自然段除写法相同外,这三个朝鲜人民的代表人物都为志愿军付出了数不清的日日夜夜、说不尽的关心帮助,付出了鲜血甚至生命“这样高的代价”,他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这三个自然段虽内容有别,但却表达了同一个中心――表达了我们对朝鲜亲人的感激和不舍之情,赞颂了中朝人民之间的伟大友谊。

注意学习作者是如何紧紧围绕中心来写的。

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第二课时一、学生朗读第一、二、三自然段。

二、学生朗读第四、五、六自然段。

1、导读激情,表达感情 引导思考:“再看一眼”、“再停留片刻”在这里表达了我们的什么心情? 从理解“再”入手,理解句中表现的眷恋、依恋、留恋之情。

似乎列车再停留片刻,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亲人,也可以慰藉我们充满离愁的心。

2、分人轮读第四、五、六自然段。

 交流从朗读中听出了什么样的心情。

3、思考:第二部分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4、总结全文,回读课题5、联系写作,掌握写法: 知道中心确定之后,要紧紧围绕中心来写。

后检反馈当堂达标回读课题,回应感情: 每当我们想到朝鲜亲人对我们的深情厚谊,每当我们想到那些离情深重的日子,我们都会想到慈祥的大娘,可爱的小金花和顽强的大嫂,让我们再深情地喊一声吧:“再见了,亲人!”拓展交流总结提升列车越开越远,再也看不到亲人熟悉的身影,再也听不到亲人亲切的叮咛,让我们再次深情地呼喊一声吧:“再见了,亲人!”请男生担任战士们,女生充当朝鲜人民可模仿课文语言向志愿军战士深情话别。

历史的车轮走远了,但我们会永远记住这个声音。

读《黄继光》,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板书设计 14、再见了,亲人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洗补衣几 夜不眠 大娘 送打糕 昏倒路旁 救伤员 失去孙孙 伟大友谊,鲜血凝成 小金花 救老王 妈妈牺牲 大嫂 挖野菜 身受重伤中心小学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课堂教案年级五主备人使用人学科语文课型新授课时1课时课题名称15 金色的鱼钩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正确地写出对难句的理解。

3、了解老班长的对革命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和无微不至关心战友的崇高品质,并产生敬佩之情。

4、体会人物外貌描写对表达人物品质的作用。

教学重点能正确地写出对难句的理解。

教学难点体会人物外貌描写对表达人物品质的作用。

课前准备多媒体PPT课件到“会学”上来。

)(3)第三次喝鱼汤的情景,又是怎样的?抓住你深受感动的句子谈谈体会。

 启发想象:假如你是课文中的小梁,此时此刻,手掣鱼竿,会想些什么? (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揣摩人物内心。

) 抓住老班长临终前的话语思考:给老班长喝鱼汤是“浪费”吗?为什么老班长这么说? 体会“浪费”的意思,品悟到老班长即便剩下最后一口气,仍坚持把鱼汤留给病号吃的平凡而伟大的精神。

 在研读中感悟、感染1、课文中前后一共八次出现“啊”字,找出带有“啊”字的句子,练习朗读,品悟情感。

 (以往学生往往对“啊”字的读法不加区分,这就不利于对句子的含义的理解。

读好这不引人注目的“啊”字,对品析人物情感大有好处。

)(1)典型示范 投影出示“鱼啊!快些来吧!这是挽救一个革命战士的生命啊!”请把“啊”和全句联系起来轻读,体味这两个“啊”字表现的思想感情。

(2)教师范读(由词联句,由句联文,指导学生读好这两个“啊”字,就突出了老班长可敬可佩的形象,突出了革命战士之间的深厚友情。

)(3)自读自悟 (交流、朗读中体会到不同的句子中的“啊”字的语调、语速、语气不能都一样,应随句子所表达的内容和感情的变化而变化。

)2、配乐分角色朗读全文。

(透彻的理解之后,配上感人的音乐,带学生进入感人的情景之中,入情入境地感悟、感染。

)后检反馈当堂达标说一说你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

拓展交流总结提升写一写学了本文的感受。

写心里话,抒心中情。

板书设计中心小学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课堂教案年级五主备人使用人学科语文课型新授课时2课时课题名称16、桥教学目标1、我能认识并且会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我能通过读课文感受大雨和洪水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教学重点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我能通过读课文感受大雨和洪水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课前准备多媒体PPT课件教学流程个性化修改自主预习学习前检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读生字词。

3、朗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大。

致使洪水泛滥成灾。

3、激情再创造引读,感受洪水的疯狂:洪水咆哮着,像——,从山谷里——。

洪水已有近——,这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4、感悟“跳舞”一词的表达:当时的情形是(无比紧张的,令人恐惧的)就是这样一种状况,作者怎么竟然用了“跳舞”这个词语?是不是太不合时宜啦?5、指名,(这洪水简直是一群魔鬼在跳舞,让我不由地想到了——“群魔乱舞”这个词)6、这与下文的哪个词语是呼应的?“狞笑”,洪水在跳舞,死亡在狞笑,此时你什么感觉?你想?甚至想?看,文中的人们不也是如此——7、朗读写人们反应的句子。

读了这些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的恐惧不安送进句子中去。

读好“你拥我挤疯了似的跌跌撞撞”8、面对疯狂袭来的洪水,人们几近疯狂崩溃,几乎失去了理智,试想,这样的又窄又不结实的桥——?(怎能承载得了疯狂的拥挤踩踏?)急需要什么?(沉稳的组织者,有序地疏散)9、老汉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场的———第二课时一、划找句子,初步感受老汉的形象。

1、上节课,大家在邱老师的带领下已经读通了课文,并且感受到在那个黎明时分,面对突如其来的(山洪),人们(受惊了),一百多个村民都毫无秩序地拥向那窄窄的(木桥),情况非常(危急)。

幸好那年迈的老汉,那受全村人拥戴的党委书记早已站在窄窄的木桥前,让我们穿越时空,看一看这位老汉在生死攸关之际做出的人生选择,留下的感人事迹。

2、请同学们读7——23自然段,划找出描写老汉的句子,然后交流,大屏幕出示句子,同桌再读一读。

二、品读句子,深刻感悟老汉的精神1、读了这些句子,相信老汉已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哪一句话最让你感动呢?用心地读一读句子,并写下你的内心感受。

2、交流:学生自由抒发自己的感受,从中品悟老汉的“屹立如山、责任如山”,并进行朗读指导。

3、是的,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老汉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洪水无情,但人间有爱,这样的老汉能不受人拥戴吗?可是当情况越来越危急,洪水已经漫到人们的腰际的时候,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这些事情是否有矛盾呢?急于求生的小伙子和推老汉先走矛盾。

请一生阅读下文,老师相信你在顷刻间会明白许多许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