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服务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中的探索与思考
社区慢性病康复服务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为 了配 合 社 区 慢 性 病 康 复 服 务 的顺 利 实 施 .本 社 区卫 生
服 务 中 心先 后 在 社 区 建 立 了 4个 医 疗 卫 生 服 务 站 点 .一 支 经
用增 长 和 提 高居 民健 康水 平 方 面 也 发挥 了卓 有成 效 的作 用 ] 社 区 康 复 ( o mu i — ae ea itin 就 是 依 托 社 区卫 C m nt b sdR hbla o ) y it
维普资讯
社 区卫 生 服 务 中 初 卫 保 0 年8 第2卷 期 总 6期 国 级 生 健2 7 月 1 第8 ( 第2 ) 0 0
社 区慢性病康 复服 务模 式的实践 与思考
姜 明霞① 裴 道灵① 赵 加奎①
关 键 词 社 区卫 生服 务 慢 性 病 康 复
来沉 重 的 社会 和经 济 负担 。在 我 国 .慢 性 病 已经成 为 了 不 容 忽 视 的 公 共 卫 生 问 题 .是 影 响 城 乡 居 民 健 康 的 最 主 要 疾 病 .
由此 引起 的 “ 病 难 、看 病 贵 ” 是 当 前 医患 关 系 中 的 主要 矛 看
盾之一 。
① 上海 市长宁 区江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 2 0 5 00 0
过 专 业 培 训 并 有 着 多 年 临 床 经 验 的 全 科 医师 、社 区护 士 、公
共 卫 生 医师 组 成 的 全 科 服 务 团 队 活 跃 在 社 区卫 生 服 务 领 域 .
方 便 了社 区居 民 就 医 。全 科 服 务 团 队 的 家 庭 病 床 组 .积 极 主 动 地 开 展 社 区 家 庭 病 床 康 复 服 务 。 随 着 服 务 的发 展 .本 社 区 卫 生 服 务 中心 开 展 了 “ 对 点 ”式 服 务 ,针 对 患 者 个 人 、家 点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社区防治路径探析
是 把 为 满 足 社 区居 民 需 求 的社 会 目标 转 化 成 为 群 众 广 泛 参与 的社 区行 动 过 程 。 区综 合 防 治 的全 过 程首 先 是 成 立三 个 社
组织 结构 , 包括领导组、 工作组、技术指导组 , 三者各行其责: 2 1 1领导组:动员社区支持系统 ,保证多部 门的参与。 .. 负责协调卫生系统 内部在 社区“ 慢性病 ” 防治工作 中的作用及
题 ,为 社 区 确定 慢 病 防治 策 略 与措 施 提 供 科学 依 据 。同 时 , 为
治 。 9 5年世 界 银行 卫Ⅶ 贷款健 康促 进子 项 目在我 国 7市 19
i省启动 。1 9 9 7年 4月卫生 部确定 在北 京等 l 7个地 区建 立社 区慢 病 综合 防治 示范 点 ,并 下达 了 《 国社 区慢 性 非 全
最为有效 的基本 载体 。文章 阐述 了慢性 病在我 国发展 的背景 ,其次根 据作者的经验提 出了社 区防治慢性病的方法 ,期 望对
实际工作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慢性病 社 区 防治 路 径
中图分类号:R 9 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7- 0 5(0 7 —2 2 0 6 2 58 2 0 )1 0 6- 2 1 2社 区防治慢性病的路径 慢病社 区综合防治是指充分利用社 区资源, 由卫生部 门协
今后效果评价提供本底资料 。
2 2 1社区基本情况:包括行政关系 、经济与卫生特征、 ..
医疗保健 网络 、 社区人 口特征 、 口 自然增长率 、 人 婴儿死亡 率、
调有 关 部 门 , 社 区 范 围 内开展 慢 病 的 预 防 治疗 、康 复 、 康 在 健 指 导等 防治 活 动 和 健 康 促进 活 动 。 其流 程 如 下 :
广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现状分析
C i a b w - t g a d m a l g me h d p o ot n t o sz .T e a e t - a e i t r iw t ef d vs d q e t n ar s h n , y a t o sa e r n o s mp i t o r p ri ae t ie h n f c - o f c n e e wi a s l e ie u si n i wa n o v h - o e
Gu n z o i / a gh uC t XUZ ed n , ENXio fn ,Y y h-o g W - a -a g EMi_ in ,e a ∥C ieeP i r n qa g t L hn s rmayHe l ae 0 8 28 :2- 5 at hC r ,2 0 ,2 () 3 2
摘 要 目的 了解 广 州 市 社 区 卫 生服 务 中心 开展 慢 性 病 防治 工 作 状 况 ,探 讨 存 在 的 问题 ,为进 一 步 完善 慢 性 病 防 治 工 作提 供 科 学建 议 方 法 采 用分 层 随机 抽 样 方 法 .共 选 取 广 州 市l4家社 区卫 生服 务 中 心作 为 样 本 ,采 用 问卷 调 查和 深入 访谈 的 方 式 2
Ab t a t s r c OB EC I S o a ay i t e c re tst ai n o e p e e t n a d c r fn n if c in h o i ie s s o o J T VE T n lss h u r n i t ft r v n i n u e o o - n e t s c r n c d s a e fc mmu i u o h o o nt y
c n ce o du td.R ESULT Th r v nto a ur fn n- n e to s c onc d s a e f c S e p e e in nd c e o o i f ci n hr i ie s s o omm u t eat e ie e t r n Gua g ho ni h l h s r c s c n e s i y v nz u
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论文
浅谈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445-01【摘要】:人类科技进步和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导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和死亡的危险因素迅速增加,如环境污染、高节奏的紧张生活和竞争机制带来的心理负荷以及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逐年上升,并成为社区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
在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今天,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成为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社区;慢性;疾病;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下简称慢病)一组发病隐匿,潜伏期长;一旦发病,不能自愈或很难治愈的疾病[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迅猛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均期望寿命逐渐延长,人口老龄化程度也逐步增加,导致慢病的危险因素也相应地大幅度增加。
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慢病的发病率将会持续上升。
当前,以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为代表的慢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慢病流行面广、受累人多、愈后致残率高、医疗费用昂贵,是沉重的社会负担。
如何对慢病进行防治,是一个应引起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社区干预是防治的最佳手段社区干预是防治的最佳手段[2]。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慢病的发生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慢病不同于一般的传染性疾病,它受多种因素长期影响所致以,多病因、多基因、多阶段、潜伏期长,其致病因素已不再是单纯的生物病原,还包括许多社会环境因素、个人行为、生活方式等。
而这些相关因素是可以采取一定措施进行干预的,社区便是预防和控制慢病的最佳手段。
1.社区健康促进是预防和控制慢病的有效措施实践证明,健康促进能有效地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等为代表的慢性病,通过健康教育,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慢性病的发病原因。
社区卫生服务中的慢性病管理
义诊 与 居 民建 立 了 良好 的关 系 , 机 关 、 校 宣传 防病 治 病 到 学
知识 . 议 社 区居 民养 成 良好 的生 活 习 惯 , 来 社 区 中心 就 建 对
子 女 的 负担 , 加 了社 区卫 生 服 务 中 心 的工 作 量 , 造 了很 增 创 好 的社 会效 益 和经 济 效益 。开展 家 庭病 床 以来 , 中 心在 社 本
及 时转 到 上级 医 院 。患者 建 床后 , 由全科 医生 团 队做 出诊 疗
方 案 , 患者 有 需 要 及 时上 门服 务 , 情 相 对 稳定 时可 以进 如 病 行 电话 随 访 , 月 2 3次 。 每 ~ 随访 管理 一段 时 间 , 者 的病情 稳 患 定 . 复 以后 可 以撤 床 , 既 为患 者 节 约 了大量 住 院 费用 , 康 这 同 时 也 为 医保 节 省 了 大量 统 筹 资 金 , 便 患 者及 家属 , 轻 了 方 减
【 中图分 类 号】 1 71 R 9.
【 献标 识 码]B 文
【 章 编号】 1 7 — 7 1 2 1 )6 c- 8 - 2 文 6 4 4 2 (0 0 0 ( ) 15 0
3家庭 病床 服 务 本 中心 2 0 0 6年 4月 ~ 0 9年 5月 对 生 活 不 能 自理 , 20 行 动 不便 而 病情 相 对稳 定 的患 者 开展 家庭 病 床上 门服 务 , 今 至 已收 治 1 0多例 患 者 , 部 分 为 慢 性 非 传染 性 疾 病 。 者均 0 大 患 在 二级 或 三级 医 院治 疗 后 ,病情 相 对 稳 定而 又 需长 期 治疗 ,
1健 康 教 育
在 患 者 转 回 家后 可 以在 社 区卫 生 服 务 中心 申请 建立 家庭 病
慢性病患者社区卫生服务的研究和实践
建 立健 康档案 56份 。参 照《 9 常见慢性病
李保 安 路 林 凤 4 5 0 南 省 卫 生 学 校 附 属 医 院 5 0 0河
4 50 5 0 0安 阳 市 中 医 院
发展 明显 滞后 于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
现 状 实
供借鉴 , 而社区慢性病管理作 为社 区健 康
服 务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直 未 有 取 得 重 大 一
突破 。20 0 8年始 , 我中心 以《 常见慢性 病 社 区综合 防治管 理手 册》 为参 照 , 有针 对 性地对辖 区内高血压 、 糖尿病等慢性病 患 者进行规范化 的管理 。方案 实施 1年后 , 结果 显示 , 只有 39 % 的 医务人 员认 为 .5 管理制度未完 善 , 无所 适从 , 明该 方案 说 使慢 性病管理 的各个 步骤 和流 程得 到规 范, 每位参与管理 的医务 人员 在具 体工作 过程 中能够心 中有数 , 有章 可循 , 有据 可 查。有 3 . 2 的 患者 认 为 所 接受 的慢 64 % 性病 管理 工 作对 其帮 助很 大 ,7 1% 的 5 .0 患者 认 为 帮助 一般 , 至有 82 % 的患 甚 .8
各 地 区未 有 一 个 广 泛 公 认 的 成 熟 体 系 可
社 区综合 防治管理 手册 》2相关 内容 , [ 1 有
针对性 地对 辖区内高血压 、 糖尿 病等慢性 病患者进 行规 范化 的管理 。以糖 尿病 为 例, 根据患者血 糖水 平 、 现存 的危 险 因素 进行危 险分层 , 随访时根据危 险度分层 情
人员大部分是从临床转 岗的 , 有的参加 过
结 果
社区卫生服务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中的探索与思考
表 明, 在社区开展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的行为危险 因素
干 预 , 预 防 和 控制 慢 病 的有 效 措 施 是 。
1 目前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背景及现状 建 国以来 , 特别 是改革开放后 , 卫生事业发挥 了重要而积 极 的作用。但是在发展中逐渐暴露 出一些深层次问题 , 主要表 现在 : ①资源配置、 利用不合 理 , 条块分割 , 重复建设 现象严重 ,
素 。因此 , 在社 区 和家 庭 范 围 内开 展 以 一级 预 防 为主 的三 级 预
防治的基础阁 。目前全国大多数省 、 市的慢病管理已纳入社区卫
生 服 务机 构 。 而我 市 的 1 个 社 区卫 生 服 务 中 心及 2 社 区 卫 1 5个
生服务站均 已开展社 区慢病管理 。 22 制定慢 病管 理考 核标 准及 加强慢性 病常规管理工作 .
社 区诊断 , 基本掌握 了本社区居民的总体健康状况。
3 社 区慢 性 病干 预 措 施 31 社 区 干 预 是 慢 病 控 制 的 有 效 手 段 . WHO总 结 各 国
经验后指 出, 慢病的发生与不健康 的生活方 式 、 为和环境密 行
切 相 关 , 以 上 因 素 是 可 以采 取 措 施 干 预 的 。发 达 国家 的 经 验 而
观 念 发 生 变 化 的 同时 ,我 国 的 卫 生 服 务 模 式 正 在 发 生 重 大改
结构不合理 , 浪费与短缺并存 , 运行 成本 高 , 总体利 用率低 ; ②
医药费用过快增长 。资料表明 ,9 1 19 年一 19 9 7年问 , 医药费用 增长速度 年均为 1.%, 26 快于 国内生产 总值的增长速度 , 年均
问题 均 具 有重 要 意 义 。
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模式的分析
每年 因慢性 非 传 染 性 疾病 死 亡 的人 数 占总死 亡 人 数 的
8 0 %以上 , 患者一旦 患病 , 疾病 与治疗往往伴 随终生 , 对我
国居 民的健康水平产生 了严重 的负 面影 响 , 慢病患 者 的生 活质量也大大降低 , 同时也 增加 了家庭及社会 的医疗 费用 的支 出心 】 。为了加强 对传染病 发病 率的控制 , 从2 0 1 1 年1
数或百分 比( %) 表示 , 采用 X 检验 ; 以 P<0 . 0 5为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
3 结果
1 . 2 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模式 1 . 2 . 1 以政府 为主导进行慢 性疾病 的综合性 防治管 理 充分 利用社区资源 由卫生部门协调 , 由社 区在辖 区范围 内 开展慢病 的宣 传 、 康复 、 预 防治疗 、 健康 指导 等 , 同时 结合
修 回 日期 : 2 0 1 3一 o 2— 2 9
社 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 防治模 式实施后 , 居 民的 慢病知识知晓率从之前的 2 5 . 1 2 %提升到 1 0 0 %, 吸烟率 由 之前 的 2 1 . 9 8 %下降到 1 3 . 1 4 %; 积极参加各项健身运动及
各种运动 的人从之前 的 2 2 7人 上升到 5 7 8人 , 健 档率 由之
第3 5卷
・
第 4期
贵 阳中医学院学报
J GCTCM
后, 居 民的慢病知识知 晓率从之前 的 2 5 . 1 2 %提升到 1 0 0 %, 吸烟 率 由之 前的 2 1 . 9 8 % 下降到 1 3 . 1 4 %; 积极参加各 项健 身
运 动及 各种运动的人从之 前的 2 2 7人上升到 5 7 8 人, 健档率 由之前 的 1 0 . 3 5 %提 高到 3 2 . 9 1 %。 实施 前后各指 标 比较 差异 具 有显 著性 , 有统计 学意 义 P<0 . 0 5 。结论 : 社 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综合 防治模式可以对社 区居 民的 日常生活行为方式
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社区综合防治示范点工作总结报告(三)——经验体会和面临的挑战
慢 性 病 防 治 要 以 社 区 为 基 础 , 合 预 综
治 康 健 1 2 公 共 卫 生 措 施 为 主 导 慢 性 病 已 经 务 杜 区 卫 生 服 务 是 临 床 和 预 防 的 结 合 防 、 疗 、 复 、 康 促 进 和 健 康 教 育 为 一 . 点 , 开展 慢 性 病 社 区 综 合 防 治 重 要 的 工 体 , 级 预 防 相 结 合 开 展 丁 作 ; 充 分 的 是 三 成 为 我 国 日益 突 出 的 重 要 的 公 共 卫 生 问 结 题 , 性 病 的 防 治 措 施 必 须 以公 共 卫 生 为 作 平 台 。要 抓 住 卫 生 改 革 的 机 遇 , 合 区 慢 域 卫 生 规 划 和 医疗 保 险 制 度 改 革 , 索 慢 探 主 导 。首 先 , 须 明 确 慢 性 病 人 群 防 治 是 必 性病 防治与 社区 卫生服 务结 合的机 制 , 规 国家 的 责任 , 不 是 个 人能 够承 担 的 事。 而 范社 区卫生 服务“ 位一体 ” 工作 内容 , 六 的 第 二 , 立 慢性 病 防 治机 制 和筹 资 机制 。 建 要 顺 应 时 代 要 求 , 住 卫 生 体 制 改 革 的 契 抓 机 , 立 慢 性 病 防 治 的 领 导 、 行 和 技 术 建 执
建 效 方 向 , 大 健康 促 进 和健 康 教育 力 度 , 加 激 服 务 。最 后 , 立 国 内 外 的 合 作伙 伴 关 系 。 须 遵 循 成 本 一 益 的 原 则 。鉴 于 影 响 我 国 加 励 全 社 区 居 民 关 心 自身 健 康 , 极 参 与 本 积 极 争 取 国 内 外 合 作 项 目 , 强 示 范 点 内 人 民 健 康 的 主 要 慢 性 病 具 有 多 种 共 同 的 积 开 拓 危 险 因 素 和 相 同 的 干 预 措 施 , 性 病 社 区 慢 社 区健 康促 进 规划 的 制订 , 过 教 育 、 通 环 外 部 及 示 范 点 之 间 的 交 流 , 阔 视 野 ,
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社区综合防治示范点工作总结报告(一)—工作思路、工作目标和实施发展
中 国慢 性 病 预 防 与控 捌 20 02年 2月 第 1 0卷 第 1期
・
2 ・ 9
文 章 编 号 :0 4 6 9 ( 0 2 0 0 9 0 1 0 — 1 4 2 0 ) 10 2 — 3
・ 社
区
实
践
・
我 国慢性 非传 染 性 疾病 社 区综 合 防治 示 范点 工作 总结报 告 ( ) 一 工作 思路 、 工作 目标 和 实施发 展
@ 不 生虫病等 尚未得 到完垒有效 的控制 , 高血 要技术手段 和工 作 内容 ; 以 多种慢 病的 某 一 因 子 或 某 一 人 群 单 独干 预 , 符 舍 成
以提 高 防 治 效 果 和 成 本 本 效 益 原 则 。 压 、 脑 血 管 疾 病 、 瘤 、 尿 病 、 性 阻 综 合 防治 为 目的 , 心 肿 糖 慢 并 塞性肺疾患 ( OP 等慢性 非传染性疾病 效 益 的工 作 原 则 。 据 此 提 出 以下 工 作 思 C D) ( 以下简 称 慢病 ) 叉在严 重 威胁 着人 民 路 : . 健 康 , 为重 要 的公 共 卫 生 问题 。为 此 , 成 卫 1 1 社 区为 基 础 生 部 在 分 析 了 我 国开 展 慢 病 社 区 综 合 防 第 四 , 区 人 群 相 对 稳 定 , 区 医 生 社 社
— —
卫 生 部 慢 性 非 侍 染 性 疾 病 综 合 防 治社 区 示 范 点 专 家 指 导 组
美 量 词 : 性 病 ; 区综 合 防 治 f 范 点 慢 社 示 随着 社 会 经 济 的发 展 , 民 生 活 水 平 人 中 围分 类 号 : 8 . 7 R1 13 文 献标 识 码 : B
合 防治示范 点。示范点 的主要 目的是 : ①
社区慢性疾病管理工作总结
社区慢性疾病管理工作总结
近年来,社区慢性疾病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社区医疗机构和相关部门
在积极开展慢性疾病管理工作的同时,也不断探索和创新管理模式,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以下是对社区慢性疾病管理工作的总结和展望。
首先,社区慢性疾病管理工作注重预防和控制。
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了居民对慢性疾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有效降低了慢性疾病的发病率。
同时,社区医生和护士通过定期的健康体检和随访,及时发现和干预患者的慢性疾病,有效控制了疾病的恶化和并发症的发生。
其次,社区慢性疾病管理工作强调个性化和综合化服务。
针对不同类型的慢性
疾病患者,社区医疗机构制定了个性化的管理方案,包括药物治疗、营养指导、康复训练等,满足了患者的多样化需求。
同时,社区医生与专科医生、心理医生、社会工作者等开展多学科合作,为患者提供了全方位的综合服务,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最后,社区慢性疾病管理工作注重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
通过建立慢性疾病管
理数据库和健康档案,实现了患者信息的共享和管理,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利用互联网和移动医疗技术,社区医生可以随时随地对患者进行远程监测和指导,为患者提供了更便捷的医疗服务。
总的来说,社区慢性疾病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比如医疗资源不足、医护人员素质不高等。
因此,未来社区慢性疾病管理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政府的支持和投入,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完善管理机制,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促进社区慢性疾病管理工作的持续发展。
关于社区慢病管理的实施与心得8篇
关于社区慢病管理的实施与心得8篇第1篇示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病问题日益突出。
慢性病是指病程较长、发展较慢、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
这类慢性病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如何有效管理这些慢性病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社区慢病管理的概念应运而生。
社区慢病管理是指在社区居民中进行早期筛查、定期随访、健康宣教等一系列措施,以降低患者健康风险、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
在实施社区慢病管理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心得,现在与大家分享一下。
建立健康档案是社区慢病管理的基础。
在入住社区或接受社区保健服务时,建立健康档案是第一步。
健康档案可以记录个人的基本信息、病史、用药情况等重要信息,方便医护人员管理和干预。
通过建立健康档案,我们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案。
定期随访是社区慢病管理的关键环节。
定期随访可以发现疾病的早期症状和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防止疾病的加重和并发症的发生。
在定期随访过程中,医护人员不仅可以帮助患者监测病情,还可以向患者提供健康指导和自我管理技能,提高患者的健康素养。
健康宣教是社区慢病管理的重要手段。
通过健康宣教,可以向居民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健康宣教内容可以包括饮食、运动、心理健康等方面,帮助居民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慢病的发生。
建立多学科合作模式是提高社区慢病管理效果的重要途径。
社区慢病管理涉及多个学科,需要医生、护士、社工、心理医生等多方面的协作。
建立多学科合作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各类专业人才的优势,为患者提供更全面、个性化的服务。
社区慢病管理是当前健康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减轻医疗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施社区慢病管理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健康档案的建立、定期随访的开展、健康宣教的普及和多学科的合作,努力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健康管理服务。
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社区慢病管理工作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社区慢性疾病管理工作总结
社区慢性疾病管理工作总结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疾病在社区中的发病率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
针对这一现状,社区慢性疾病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进行总结,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值得肯定的成绩,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的方面。
首先,社区慢性疾病管理工作在宣传和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通过开展健康讲座、健康体检等活动,提高了居民对慢性疾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此外,社区医生和护士也积极参与到这些宣传教育工作中,为居民提供专业的健康咨询和指导。
这些工作为慢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社区慢性疾病管理工作在疾病筛查和管理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通过定期开展慢性疾病筛查活动,及时发现和干预患者,有效控制了疾病的发展。
同时,社区医生和护士也对患者进行了个性化的管理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控制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然而,社区慢性疾病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是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导致一些慢性病患者无法得到及时的治疗和管理。
其次是社区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加强相关培训和学习,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综上所述,社区慢性疾病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加强医疗资源的配置和管理,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
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社区慢性疾病管理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技术和策略
s g i i a t y l v t d o a e wi h h o i i a . n d i i n, o i n f c n l e e a e c mp r d t t e r g n 1 I a d t o c mmu i y e i e s n me c l o t w e e i ni i a t y e c d, n t r s d nt a d di a c s s r s g f c n l r du e me i a b r e t e d c l u d n, h ma s s o t e p e e d c l e vie s ts a t o i e r d a l C n l s o Co s e f h r s nt me i a s r c a i f c i n r s s g a u ly. o c u i n mpr h n i e p e e i n a d o r l e e s v r v nto n c nt o
p e e t o a he s me i o c r y u c mp e n i r v n i n n o t o wo k, On r ve i n a d c r e f c a a y i s t r v n i n t t a t me t a r o t o r he s ve p e e t o a d c n r l r p e nto n u e f e t n l s s Re ul s
Co mm u t r s ur e a e us d e f c e l M a i n n d s a e u h s c n e o t lt d c e s d b i u l ur i a ur i a r t s w e e niy e o c s r e f i i nty. l g a t i e s s s c a a c r m r a i y e r a e o v o s y S v v l s v v l a e r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行慢性病长处方的实践和思考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行慢性病长处方的实践和思考作者:玄泽亮来源:《上海医药》2015年第24期摘要本文对上海市徐汇区试行社区慢性病长处方的做法进行了介绍,徐汇区为了实施社区慢性病长处方,率先突破了门诊均次费用评价、药占比、基本药物制度目录等限制,在慢性病分治、分级诊疗方面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关键词慢性病长处方基本药物中图分类号:R338.63/R9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5)24-0019-02Practice and thinking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long-term prescription for the non-communicable disease in th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reXUAN Zeliang(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of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200030, China)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how Xuhui District implements the method of the long-term prescription for the community chronic diseases. Xuhui District firstly breaks through the limitation for the average outpatient medical expense evaluation, drug ratio, list of the essential drugs system etc. 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long-term prescription for the community chronic diseases and make a significant exploration in the separation treatment of the chronic diseases in the different levels.KEY WORDS chronic disease; long-term prescription; essential drug上海市徐汇区按照上海市医疗保险办公室等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本市医保慢性病长处方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1],自2015年5月开始积极探索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行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长处方工作,取得了一些实践经验。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社区防治的探讨
・2 2・
中国农村卫 生事业管理 2 0 0 2年 1 0月第染 性 疾 病 社 区 防治 的探 讨
广 东省 顺德 市容 奇 医院( 东 顺德 5 8 0 ) 广 2 3 0
文献标 识码 : A
中 图分 类 号 : 9 R1 7 文 章 编 号 :0 55 1 (0 2 1—0 20 1 0— 9 6 2 0 ) 00 2 —2
测资 料显 示 , 年来 容 奇地 区高血 压病 人无 明显 增 加 , 五 初 步遏止 了本地 区高血 压 发病 继续 上 升 的趋 势 。高血
压 接 受 管 治 有 17 4 1人 , 治 率 4 .3 , 药 率 管 5 服
3 . , 治总 有 效 率达 6 . % 。系统 管 治糖 尿 病 人 57, 管 9 6 93 1 3例 , 3 血糖 有 效控 制 1 6例 , 1 有效 率 为 8 . 。脑 卒 75
立 即 开展 工作 。
治 高血 压 、 尿病 等慢 性 病 的重要 性 和方 法 , 糖 做到 家 喻
户晓。
实行 3 O岁 以上 的 门诊首 诊病 人测 量 血压 的制 度 , 组 织 医学 院校 实 习 生 巡 回到 街 区随 访 病 人 和 测 量 血 压, 开展 死 因 的调查 和 核实 工作 , 社 区人群 心 脑 血管 对
对社 区人 群 进行 了近五 年 的 干预取 得 了一定 成 效 。监
10人 , 过 学 习 慢 非 病 社 区 防治 的有 关 文 件 及 管 治 5 通
监测 方法 , 高认 识 , 一 做 法 , 防 治 工 作 能 够 按 照 提 统 使 实施 规 范进 行 。 此 同时 , 院与 中山 大 学附 属一 院联 与 我 合 组成 8 O人 ( 中山 医专 家 教 授 4 O人 ) 专 业 调 查 队 的
社区实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健康教育模式的探讨
中 图分 类 号 : 4 4 R 9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 编号 : 0 8 9 3 2 0 ) A一0 3 —0 1 0 —9 9 ( 0 8 6 06 2
随 着 医学 模 式 、 病 谱 、 亡 谱 、 龄 谱 的 转 疾 死 年 变发展 , 与社 会 心 理 和 行 为 因素 相 关 的 慢 性 非 传 染 性 疾 病 ( 下 简 称 慢 性 病 ) 危 害 日益 严 重 。 以 的 社 区卫 生 服 务 是 满 足 人们 健 康需 求 的一 个 有 效 途 径 , 康 教 育是 社 区 卫 生 服 务 的 重 要 功 能 。健 康 健 教 育作 为一 种 新 的知 识 服 务 体 系 和有 效 的 防 治手 段 已成 为 医学 中不 可 或 缺 的 卫 生 资 源 。本 课 题 针 对 社 区居 民的 低 卫 生 知 识 知 晓 率 、 性 病 患 病 率 慢 逐 渐 升高 的 特 点 , 社 区 卫 生 服 务 中 有 组 织 、 在 有 计划 地 开 展 了对 慢 性 病 的 健 康 教 育 与 健 康 促 进 ,
为健 康 教 育 选 项 , 社 区 居 民进 行 问 卷 调 查 。采 对
用 “ 血 压 、 尿 病 相 关 知 识 教 育 效 果 评 价 表 ” 高 糖 , 对 调 查 结 果 分 数 量 化 进 行 效 果 评 价 。共发 放 调查
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40. 7% 7
3 社 区慢性 病管理 需要 完善的 内部 环境来 支撑 要 以慢 性病 管 理为 契 机 , 进一 步 体现 社 区卫 生服 务机构 的公益性 ; 二要 以责任 医师制 为前提 , 进
一 一
步强 化社 区医护 团 队 的服 务意识 ; 三要 以档 案管
理 为基 础 , 一步提 高慢性病 管理 的信息化 程度 ; 进 四
益最 大的一项 内容 。
1 社 区慢性病 管理的 实践 1 1立足 日常 门诊 确保 建档 的 可行性 .
社 区慢性
察 和指导 , 在潜移 默化 中医护人 员 已经把 社 区服 务 、 慢性 病管 理 、 健康 教育作 为 自己最基本 的工作 , 主动 服 务意识 较强 。
2 2从 管好 自己的病 人做 起 . 把 慢性 病 管理 融入 日
要 以公 共综 合服务 为 核心 , 一 步完 善 慢性 病 管 理 进 的各级 考核制 度 ; 五要 以人性 化服务 为主题 , 进一步 打造各 社 区中心 的健 康宣教 环境 。
量考 核列 入全 中心公 共 卫 生 服 务 综 合 考 核 内容 之 中。以慢 性病 人 服 务人 次 、 月新 建 档 案 例数 、 每 慢
性病 健康 体检 人 次 计 以不 同标 准 服 务 量 的 办 法 进 行 绩 效考 核 。
社区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初步探索
些思考 。 【 词 】社 区 卫生 服务 ; 性 病 ;现状 关键 慢
【 中图分类号】R 7 . [ 4 32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 7 — 7 1 2 0 )3 1 9 0 6 3 9 0 (0 8 0 - 4 - 2
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和疾 病谱 的改变 ,我 国社 区人群 疾病 逐 渐从 以传染病为主转变为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 主 ,如冠心 病、 高血 压 、 糖尿病 、 慢性 支气 管炎等。而慢性病 又是导致我 围城
发病率 、 残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 致 心脑血管事 件的发生 , 给社会及 家庭带来一定 的经济 负担 。为此 , 在探 索对慢性病 管理 的工作 中, 加大 了管理 的力度 , 采取建立慢性 病人档案 、 开展健康 教育及健康促 进 , 采取 中医药干预慢性 病的随访等 多种
方法进行干预 , 提高 了人群 对慢性 病的知晓率 , 降低致残 率 。针对 慢性病管理存 在 的现状 及完善慢性 病管理工作进 行了
教育 , 发放健康教育处方 、 宣传的小册子 、 民健 康报 、 居 疾病 防治 手册等 , 满足居 民对卫生服务的不同需求 。( ) 3 开展大型义诊活 动 。在活动 中, 我们 除了做卫生知识的宣传 、 咨询 、 免费的体格检 查外 , 每次均派有资历 的老 中医坐诊 , 中医适宜技术融人到社 将 区卫生服务功能中。通过现场的拔罐 、 针灸 、 刮痧 、 理疗等活动 , 以其“ 、 、 、 ” 简 便 验 廉 的特 色优 势 , 十 为丰 区的群 众居 民服务 , 深受
质 鼍
1 具体 措施
1 在 领 导 重 视 、 一 认识 上 开展 工 作 . 1 统
进行 非药 物指导 等 , 这些 有利 的条件 , 便于我 们开 展慢性病 的
社区慢性病的防治及管理探讨
1 . 3 . 1 确定慢性病 管理对象 慢性病管理对象是 以冠心病 、 糖 尿病 、高血 压病、高脂血症人 群作为依 照 , 要完全 告诉 患 者慢 性病管理 方法、 目的以及 风险等 , 患者 自己主动 接受社
专科 医生对患者 的病情进行评 价 , 得 到干预措施 , 每一次都 是对 上次 干预措 施的一个 评估 , 并提 出接下来 的干预措 施 ,
性非传 染性疾病 , 称为慢性 非传染性疾病 。结 合社 区工作 实
践现报告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培训 对其知识进行更 新 , 为慢性 病防治工作提供一定 的技术
服务。
2 结果
1 . 1 一般资料
社 区慢性病管理 、 方 法论 证、 相关人员培训 、
工作 流程设 置 、调研 、社 区医疗 基础设施投入 以及改造 、组 织机 构 、诊疗规范 和疗效标准建立 等 , 以上属于前期工作 的 准备工作 。 1 . 2 选择慢性 病管 理试点 社 区慢性病 管理 的医疗专家 选
・
2 2 8・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 0 1 3 年1 O 月第 7 卷第1 9 期
C h i n J M o d D r u g A p p l , O c t 2 0 1 3 , V o 1 . 7 , N o . 1 9
・
经验交 流 ・
社 区慢性病 的防治及 管理探 讨
进行健康管理 、健康干预 、健康管理 的社 区人 群体 检结果异常指标 , 社 区人群各项结果表现 出明显 的差
异, 异 常体 检结果相 比有 明显 的下降 。结论 降低 了非传染性疾病 、慢性病 的发生 的次数 。倘若 出现的 健康危害情况立 即给予健康 干预 , 对社 区人群应进行 有效】 健康管理 ; 探讨 ; 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目前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背景及现状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卫生事业发挥了重要而积 极的作用。但是在发展中逐渐暴露出一些深层次问题,主要表 现在:①资源配置、利用不合理,条块分割,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结构不合理,浪费与短缺并存,运行成本高,总体利用率低;② 医药费用过快增长。资料表明,1991 年—1997 年间,医药费用 增长速度年均为 12.6%,快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年均 11.1%;政府、社会、群众均难以承受;③卫生服务特别是基层卫 生服务同城市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改变、群众卫生服务需求 的变化及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等不相适应,为此急 需 对 现 有 卫 生 体 制 所 存 在 的 结 构 性 矛 盾 作 根 本 性 的 改 革 [3]。 2009 年 4 月 7 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 革意见》指出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 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城市社区卫 生服务网络,完善服务功能,以维护社区居民健康为中心,提供 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服务、一般常见病及多发病的初级诊 疗服务、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服务,转变社区卫生服务模式,逐步 承担起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职责[4]。 2 开展社区慢病管理的策略 2.1 建立慢病防治网络 社区慢病防治三级网络是慢病 防治的基础[5]。目前全国大多数省、市的慢病管理已纳入社区卫 生服务机构。而我市的 11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 25 个社区卫 生服务站均已开展社区慢病管理。 2.2 制定慢病管理考核标准及加强慢性病常规管理工作 的督导 全国各省、市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考核标准均 已将慢病管理纳入考核之中。对慢性病的管理需要规范化、系 统化,疾控中心慢病科负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业务指导,引 导其逐步开展常规化的慢病管理。
6 临床医护人员开展社区慢病防治的几点思考 6.1 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技能,提高防治人员素质 慢病 防治既不同于传染病防治,又有别于单纯的临床诊治。慢病防 治要求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除了有较强的临床诊疗能力 外,还要求具备预防医学、流行病学、健康教育、卫生统计学、医 学心理学、行为医学、社会和社区医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及在 社区组织、宣传、协调的技能和技巧。这就要求从事社区慢病防 治的临床医护人员通过脱产学习或在工作之余,努力学习以上 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并较熟练地运用于社区慢病防治的 实践中。 6.2 努力提高患者的医嘱依从性 慢病患者不同于急性 病患者,慢病患者治疗、预防、保健的过程是漫长的,患者往往 会产生厌烦、焦虑、灰心丧气或破罐子破摔等心理,使治疗或保 健过程中断或不能坚持正规治疗。另外,不良生活方式的形成 往往是多年养成的习惯,要改变也是很困难的。医生应利用每 次的就诊机会,详细了解治疗情况,反复宣传坚持长期、正规治 疗的必要性,还要了解患者不良生活方式改变了多少,采取了 哪些预防保健措施,并及时提供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和心理保健 等方面的服务,这种服务必然会受到患者欢迎,并会明显提高 患者的医嘱依从性。因此,提高患者的医嘱依从性是社区慢病
3 社区慢性病干预措施 3.1 社区干预是慢病控制的有效手段 WHO 总结各国 经验后指出,慢病的发生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行为和环境密 切相关,而以上因素是可以采取措施干预的。发达国家的经验 表明,在社区开展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的行为危险因素 干预,是预防和控制慢病的有效措施[6]。 3.2 社区干预模式为团体健康行为干预和个性化管理 干预场所以社区为主,以家庭为辅。通过对社区全部人群进行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全人群策略),对高血压、糖尿病患 者危险因素进行强化干预(高危人群策略),对慢性病患者采取 个性化管理(患病人群策略),改变人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降 低慢性病危险因素,提高人群整体健康水平[7]。 3.3 卫生观念的转变为社区慢病管理创造了最佳机遇 随着我国疾病谱、死因谱的变化和卫生保健需求的提高,人们 的卫生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疾病的三级预防、培养良好的 生活行为、加强生活和心理保健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在群体 观念发生变化的同时,我国的卫生服务模式正在发生重大改 变,即服务对象由注重个体转向群体;服务方向由医疗为主向 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 体转变;服务模式由坐堂式向走进家庭和社区转变。社区卫生 服务越来越受到广大居民的欢迎和支持。以上变化为社区慢病 综合防治创造了最佳机遇[6]。 3.3.1 综合性服务[8] 社区卫生服务鲜明地体现了全科医 疗的“全方位”或“立体性”,即服务对象不分年龄、性别和疾病 类型;服务内容包括医疗、预防、康复、保健和健康教育;服务层 面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诸方面;服务范围覆盖个人、家庭 和社区,要照顾社区中所有家庭与个人。这种综合性服务尤其 适合于慢病防治,因为慢病的主要病因是生活方式及环境因 素。因此,在社区和家庭范围内开展以一级预防为主的三级预 防是慢病防治的主要手段。综合性服务有利于全面落实慢病防 治措施的各个环节,也深受慢病患者的欢迎。 3.3.2 持续性服务[8] 社区卫生服务承担对社区居民“从 生到死”的全程健康服务,这意味着对人生各阶段、对健康至疾 病发展的各阶段、对各种健康问题均要全面负责,这正是慢病 管理所必需的。慢病病程长,难治愈且多伴有并发症或后遗症;
基层医学论坛 2010 年第 14 卷 11 月上旬刊
医院管理
大量经抢救幸存的患者致残,需要家庭和社会长期的护理和照 顾。社区卫生服务通过对居民查体、建档、家庭访视、设立家庭 病床等形式,对患者进行生理、心理和社会支持等多方面的服 务和帮助,并加强保健指导和康复手段以提高患者自理能力。 社区卫生服务保证了对慢病患者发现、治疗、保健、康复过程进 行持续性服务,使患者受益匪浅。
4 国外社区慢病综合防治的借鉴和启示[9] 目前国际间已达成共识,即控制慢病的惟一有效途径是通 过各种手段和方法降低患病危险因素,而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就 是开展社区健康促进活动。芬兰实施的“北卡勒尼亚研究方案” (北卡项目),被誉为“全球成功的典范”项目。高度重视以社区 为基础的、有社区领导和居民支持和广泛参与的心血管病干预 活动,从而取得巨大成功。北卡的经验揭示,正确有效的措施并 不是通过筛选高危人群和劝说高危人群去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而是通过综合行动并强化社会和环境的支持,使整个社区人群 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并逐渐形成习惯而坚持下去。近些年美国提 出“社区健康促进模式”,致力于在社区范围内控烟和改变不良 生活行为。美国把健康促进与医疗保险相结合,促使保险公司、 医院和诊所积极开展健康促进活动,主要项目集中在与慢病密 切相关的控烟、减肥活动、应付精神压力、防治高脂血症和合理 营养等。多年努力的结果是美国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病死率分别 下降了近 40%和 50%. 5 影响社区慢病管理的因素 目前多数地方慢病管理工作的开展,只是停留在疾病的基 线调查、建立健康档案、日常记录和一般的门诊随访,还未做到 规范的综合防治与干预。社区医务人员工作被动、社区群众参 与意识不强、管理不规范、干预效果不明显等,使社区慢病管理 难以深入运行。政府不满意,群众不满意,严重影响了公共卫生 服务的质量。分析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5.1 政府对公共卫生服务的补偿机制不完善 慢病管理 缺少应有的资金支持:慢病管理作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 内容,关系到日益严重的老龄化社区的健康水平,从最初的慢 病监测与调查、综合防治与干预、保健与咨询及健康知识培训 等等,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2]。 5.2 扶持公共卫生服务的政策不到位 慢病管理人群难 以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两级分诊、双 向转诊制度。运行过程中,主要还是停留在文件和制度上,上转 容易下转难使大量的慢病患者滞留在二级以上的大医院,即使 回到社区,没有经过转诊关系,也使患者的治疗难以系统和延 续。由于医疗保险制度没有将社区医院作为患者惟一的首诊医
院,有大量符合规定的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如:家庭病床、老年护 理、出诊、巡诊等与慢病管理息息相关的服务尚未纳入基本医 疗保险支付范围,以及患者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费用个人 支付比例也没有更多的优惠等原因,限制了慢病患者留在社 区,从而难以形成相对稳定的慢病管理人群。
5.3 社区医务人员的综合能力不高,慢病管理质量难以 使群众满意[10] 基层医疗机构中的社区医务人员,在专业配置 比例、人员学历层次、年龄结构、技术能力、继续教育培训等方 面与大医院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是缺乏专业性的公共卫生服 务人员。当前慢病防治队伍及技术还远远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和 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健康促进的意义和作用未被广泛认识和 利用;急需进一步多层次、多渠道培养各级慢病专业人才,引进 新技术和新疗法,提高专业人员诊断、治疗、保健服务的水平以 及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的社会工作能力。加强各级 专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工作方法、专业知识等训练。发挥专家的 指导作用,以进一步提高慢病防治队伍的综合素质。
基层医学论坛 2010 年第 14 卷 11 月上旬刊
1037
医院管理
控制的关键措施之一[12]。 慢病管理作为关系到普通老百姓身心健康、生命质量和降
低医疗费用支出水平的一项系统工程,其工作任重而道远。只 有不断提升政府在慢病预防控制和社区卫生服务中的职责,增 加卫生服务中公共财政的投入,有效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利 用市场竞争机制,从技术支持、业务支撑、制度保证、筹资机制 等方面得到保障,才能体现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公益性和 普及性,才能使我国的慢病管理事业逐渐走向规范[13]。
医院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中的探索与思考
曾奕衡 唐忠银
(桂林市七星区七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西 桂林 541004)
由于人均寿命的增加、老龄人口的增长以及城市化、工业 化生活方式的改变等导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以下简称慢病) 危险因素增加,疾病谱发生改变,心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 等慢病已日益成为威胁公众生命的主要“杀手”,成为全球范围 内导致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1]。随着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 设的成熟和“六位一体”功能的完善,社区的慢病管理作为公共 卫生服务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全国各地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纷 纷开展。它对遏制我国慢性病大幅度增长的趋势,提高人们的 生活和生存质量,降低医疗费用,有效地缓解“看病难,看病贵” 问题均具有重要意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