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民族关系
中考历史 考点系统复习 中国古代史 第六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课标要求: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
960 年,赵赵匡匡胤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夺取后周
宋太祖 北宋
强化中 建立
央集权
概况 政权,改国号为宋宋,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 城,他就是宋太祖 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
意义 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宋太祖 加强
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控制对军
王安石
为保丁;保丁平时种 国家的军事力
变法
田,农闲练兵 量
变法收到一些成效,政府的财政收入有所增加;新
影响 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
对;后来新法几乎全部被废除
考点 2: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七下第 7 课 P33-36)(2022·桂林 20)
课标要求: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 政权名称 民族 建立者 建立时间 都城 灭亡时间 辽 契丹族 耶律阿保机 10 世纪初 临潢府 1125 年 西夏 党项族 元昊 11 世纪前期 兴庆府 1227 年
影响 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
定
王安石 变法
时间 1069 年开始
领导 宋神宗、王安石
人物
政府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土地兼并 背景
剧烈;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目的 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王安石 内容
变法
领域 措施
内容
目的
征收役钱,用来雇
限制官僚等
人到官府服役;原
强化中 中央 措施 军事 队的调动;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
央集权 集权
换防,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
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设 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 中央 议政;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 宋太祖 加强 措 行 政、财政大权 强化中 中央 施 政 (1)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设 央集权 集权 置通通判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地方 (2)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设置 转转运运使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5、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宋金 对峙
岳飞 抗金
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南下,岳飞等抗金将领率军北伐,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 地。岳飞统率的“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但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 大会危及其统治,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宋金 (1)内容: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统一 灭夏 灭金
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过着游牧的生活。12世纪时,部落之 间频繁发生战争,人们盼望草原统一 1206年,铁木真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政权,被尊为成吉思汗 1227年,成吉思汗率领军队灭西夏 1234年,蒙古灭金
金 攻宋 金灭亡后,蒙古军队南下进攻南宋,双方之间的战争前后持续了40多年
这一时期,我国历史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民族战争一度频繁,但各民族政治经 济文化交流密切,少数民族封建化过程完成,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国家基本统一; 封建经济继续蓬勃发展,国内外贸易空前繁荣,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文学艺术硕 果累累,科技发明取得重大成就,继续领先世界。
3
考点解读
考点一 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
北宋 1005年,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很 相互 与辽 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关系 北宋与 元昊称帝后,多次进攻北宋,宋朝损失惨重。连年的战争使西夏遭到很大损失。
西夏 后来,北宋与西夏进行和谈,订立了宋夏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评价 两次 议和
北宋与辽、西夏的议和,使北宋与辽、西夏之间保持了较长时间和平稳定的局面。对社 会经济而言,避免了战争给社会生产力带来的破坏,促进了我国偏远地区的贸易与开发, 有利于经济的交流和发展。对民众生活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赋税负担。但也使边 境民众生活环境相对安定,加强了各民族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交融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时期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时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从分裂割据若干民族政权并立逐步走向统一,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在经济上,重心南移,封建生产方式逐步向边疆地区扩展,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政治:本阶段的政治局面经历了封建国家的再度分裂——局部统一——民族政权的并立——全国重新统一的过程。
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是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北宋结束分裂割据局面,但在全国的版图上还存在着辽、大理等发展政权,后来更陆续出现了西夏和金。
因此北宋只是局部统一的朝代,而区别于大一统的汉唐。
北宋亡后,又出现了南宋与金的对峙。
直至1279年,元政权凭借其强大的武力使全国重新归于统一。
本阶段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阶段。
主要体现在北宋和元朝加强中央集权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北宋建立后,宋太祖为巩固统治,本着“强干弱枝”的指导思想,解除中央和地方大将的兵权,使地方行政权和财政权分开,又在中央组织强大的禁军。
这些措施避免了地方分裂的再现,使北宋在政治上出现了稳定的局面,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
但又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和军队数量的激增,造成北宋政权长期积贫积弱的局面。
至北宋中期,已出现严重的财政、政治和边防危机。
为缓和矛盾,富国强兵,宋神宗任命王安石进行变法。
他制定了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和保甲法等措施,力图限制官僚地主对农民的剥削,缓解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但由于用人不当,特别是新法损害了官僚地主的利益,削弱了北宋政权的统治基础,遭到特权阶层的反对,新法没有成功。
元朝统一全国后,为有效治理广阔的国土,实行行省制,初步奠定了后世省区的规模,并通过宣政院和澎湖巡检司等机构,有效地保证了中央对包括x藏、台湾在内的广大边疆地区的管辖,进一步强化了中央集权。
★经济:本阶段,在农业和手工业繁荣的基础上,商品经济获得显著发展。
商业活动范围逐步扩大,已打破了唐朝“市”、“坊”的界限;货币种类繁多,尤其是北宋在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在民族政权的边境上,还兴起了“榷场”贸易。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
失败原因
4.元代确定了以行中书省作为地方行政机构
二、经济
1.宋代名窑: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江西景德镇窑、 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 2.宋元海外商运发展迅速,商品远销到东亚、南亚、 西亚以及东欧和北非等地区 3.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商 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草市”已经具备比 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4.宋代都市商业繁盛,汴京尤为繁荣
6.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蔡京)被称为北宋四大 书法家,以行书著名;元代书法家赵孟頫创立了赵体 7.南唐李煜,北宋柳永、苏轼,南宋李清照、辛弃疾、 张元干、张孝祥都是著名词人 8.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关汉卿的《感天动地窦娥冤》 最为有名
1、(2009高考江苏单科)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 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2、(10年广东卷)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A. 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 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3、(10年新课标卷)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 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也,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 道”
三、思想、文化、科技
1.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是理 学的开创者(兴起的原因和条件) 2.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创者, 王守仁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3北宋的《武经总要》提到了指南鱼,《梦溪笔谈》记 载了制作指南针的技术,南宋《事林广记》介绍了木刻 的指南鱼和指南龟 4北宋《萍洲可谈》记载了中国航船在海上依靠指南针 辨别方向 5北宋毕昇创造了活字印刷术;元代王祯创制了木活字, 发明了转轮排字盘
专题06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领域 措施 内容
目的
中国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以汉族为主的两宋政权
二
政治上
和蒙古族建立的元朝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战争一度频繁,但各民族交
往交流密切,进一步走向融合;同时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 王安石
矛盾相互交织。
变法 主要
征收役钱,用来雇人到官府 限制官僚等的特权,增加政
考点2:政权并立
名词解释 1. 岁币: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岁币。 后来,北宋向西夏、南宋向金也送岁币。 2. 榷场:宋与辽、宋与西夏的边界开设的贸易场所。
序号 双方
事件
(2)辽太宗时期:辽占领燕云十六州,与中原冲突不断。 (3)宋太祖时期:保持友好关系,互通使节 (4)宋太宗时期:防御政策 概况
人物:寇准、宋真宗;影响:宋辽保持和平局面 夏对宋称臣,北宋给夏岁币;议和后宋夏榷场贸易兴旺 北宋灭亡 岳飞:郾城大捷;议和:标志着宋金南北对峙局面 形成(分界线:淮水至大散关)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北 “ 万 宋 夏北 “ 万 宋 夏澶宋 两 夏 和北“万宋夏澶宋 两 夏 和渊初。议议澶宋两夏和渊初。议议之年西和以渊初。议议之年西和以盟,夏,后之年 西 和 以盟,夏,后”宋建宋,盟, 夏 , 后”宋建宋,。辽立每恢”宋 建 宋 ,。辽立每恢宋只后年复。辽 立 每 恢宋只后年复每有 , 赐 了宋只 后 年 复每有 , 赐 了年征 多 给 经每有 , 赐 了年征 多 给 经给战 次 西 济年征多给经给战次西济辽。进夏文给战 次 西 济辽。进夏文1绢政 岁 化辽。 进 夏 文1绢政 岁 化02北 币 交1绢政 岁 化002北 币 交0004宋 。 流2北 币 交0万04年宋 。 流0万4年。 宋 。宋。流匹万、年。 宋 。匹、1和。 宋 。。匹宋、1和0。宋辽1和04银。辽宋辽04银4辽、辽14银4年辽、104年、10,年0,,
第6课时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考点知识回扣
2.行省制度 (1)中央:由 中书省 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设六部,分管各项政务;设 枢密院 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 全国的军队;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 “腹里” (2)地方: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 ,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其他地区,除了吐蕃、畏兀儿地区外,设置 了10个行省。在行省之下设置路、府、州、县。
考点知识回扣
3.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1)东南地区:在澎湖岛设置 澎湖巡检司 ,负责管辖澎湖和琉 球,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 构。 (2)西藏地区:由 宣政院 直接统辖,掌管西藏军民各项事务。 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元宣政院印 【识图学史】
考点知识回扣
(4)经济重心南移: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 南宋 时最 后完成。那时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北宋纸币铜版拓片
考点知识回扣
考点五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课标内容】 知道成吉思汗的崛起以及蒙古军队灭亡西夏、金和南宋;知道元朝 的统一。 【识图学史】
1.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特别提示】 民族英雄是指维护
国家领土、领海、领空主权完整, 保障国家安全,维护人民利益及民 族尊严,在反侵略战争中作出杰出 贡献的仁人志士。所以,岳飞只能 被称为“抗金名将”或者“抗金 英雄”,而不能称为“民族英雄”。
(3)宋金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 大散关 一
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后来,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 都。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
但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
考点知识回扣
考点三 金与南宋的对峙
【课标内容】 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灭辽及北宋;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和 南宋偏安。 【识图学史】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2022-2023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高效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五代 十国
你能看到哪些信息?
西夏 辽 西夏 金
北宋 北宋
西夏 金
南宋
元
南宋
元
多民族政权并立 民族融合加速 。。。。。。
统一是大势所趋 北乱南安,经济重心南移
识记技巧
建立顺序 灭亡顺序 民族
建立者
都城
辽 (1) (1) 契丹 耶律阿保机
(3)灭亡他国的政权:金灭辽和北宋;蒙古灭金、西夏,元灭南宋
北宋时: 1. 开国皇帝:( 宋太祖赵匡胤 ) 谐音联词识记:
2. 支持王安石变法的:( 宋神宗 )
安神
3. 辽宋澶州之战,澶渊之盟的是( 宋真宗 ) 真馋
------------------------------------------------------------------------------------------------------------------------------------------------------------------------
长短句,便于歌唱 豪放派:北宋苏轼、南宋辛弃疾
婉约派:两宋之间李清照 关汉卿《窦娥冤》
活 发明者
字 印 传播
刷 术
影响
北宋平民毕昇 经波斯人传入欧洲 促进了世界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发展
战国时期:制成“司南”;北宋:制成罗盘;
指 应用
南 针
传播
北宋末年,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 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影响 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为明朝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提供了技术条件
C.巡检司主要职能是收税
D 5. “元朝时期中国的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传入阿拉伯和
高考历史知识点: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
高考历史知识点: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封建国家的分裂走向统一;中央集权的加强;多民族政权的对峙、交流和民族大融合;应用科技和封建文化的繁荣。
1、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积极消极影响。
2、正确看待两宋和辽、西夏、金之间的和与战。
透过现象看本质。
3、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和作用。
正确评价。
4、宋、辽、夏,宋金对峙图,契丹,党项,"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
5、元朝的历史地位(大统一,大融合,大制度)。
6、元朝对西藏和台湾的管辖。
7、三大发明,沈括、郭守敬及其科学成就,理学,宋词、元杂剧。
说明:此阶段学习的重点一是中央集权的加强;一是民族关系;一是从宋太祖到王安石变法的内在联系;一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认识二:如何看待社会的变化
1.国家版图:由政权并立走向国家统一,版图最大。 2.民族关系:民族关系进一步发展。 3.经 济:经济重心南移,商品经济发达。 4.对外关系:中外交通发达,丝绸之路达到鼎盛时
期。 5.文 化:重文轻武,科技发达,文学艺术异彩
本单元课标要求
课程结构与课标对应:严格遵守课标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了解辽、宋、西夏并立与北宋强化 中央集权和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
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灭辽及 北宋;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体会 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南宋的 偏安。
单元时空坐标
北
金
南金
宋
朝
宋灭
建
建
建北
立
立
立宋
960
1115
1127
蒙 古 灭 夏
1227
忽 必 烈 即 位
1260
元 灭 南 宋
1276
元 朝 灭 亡
1368
916
1038
1125
1206
1234
1271
1279
元
丹
夏
攻
古
古
朝
朝
建
建
灭
政
灭
建
完
国
国
辽
权
金
立
成
建
统
立
一
时间跨度:起于960年宋朝建立,止于1368年元朝灭亡。
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理解中 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
中考中国古代史(五)辽宋夏金元时期考点1
’。”据此可知,在南朝时期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西
()
真
题
演
【解析】根据说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的是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练
经济重心最终完成南移是在南宋的时候。故是错误的。
江西主真题题五演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返回目录
[2017江西18(1)题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瓷都美名扬天下】 材料一 景德镇原称昌南镇,北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因 该地出产的御用瓷器底书“景德年制”,故改称景德镇。南宋时,有 瓷窑两三百座。来自四方的工匠博采众家之长,创造出青白瓷等新品 种,生产出各种各样的精美瓷器。由荷兰人从泉州贩至欧洲的瓷器, 售价几乎与黄金相等。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演
列哪两个政权之间( )
练
A. 宋、辽
B. 宋、夏
C. 宋、金
D. 辽、夏
【解析】由题干中关键信息“中原王朝”“在没有战败的情况 下妥协议和”“称兄道弟”等,回归教材可知是澶渊之盟。故 选A。
解题延伸
如何区分《澶渊之盟》、《宋夏和议》、《绍兴 和议》内容的不同之处。
《澶渊之盟》:宋辽结为兄弟之邦,互不用兵。北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 10万两、绢20万匹。
1. (2015 江西2题)学生甲:“堂堂中原王朝,在没有战败的
情况下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妥协议和,不仅称兄道弟,还给岁
币绢帛,这难道不是一种耻辱?”学生乙:“客观上说,这次
江
议和取得了通过战争没有取得的结果。之后的一百多年里,双
西 真 题
方之间再无大规模战事,礼尚往来、榷场贸易、互通有无,不 也造福百姓?”据此可知,两位同学谈论的“议和”出现在下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的统一(思维导图)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的统一政治北宋建立:960年,赵匡胤建宋,定都东京加强中央集权中央:二府三司、三衙,扩大科举地方:文臣出任地方长官,转运司,通判王安石变法富国:青苔法、寡役法等强兵:“兵农合一”,征兵制民族关系:宋辽、宋夏、宋金通过和议维持边疆稳定南宋建立:1127年,北宋被金朝灭,史称“靖康之变”。
赵构在应天府称帝,后定都临安宋金之战:岳飞抗金、南宋偏安辽916年,耶律阿保机,契丹族;南北面官制西夏1038年,元昊,党项族;仿宋制,有本民族称谓的官职金1115年,完颜阿骨打,女真族;猛安谋克制元建立:1271年,忽必烈,蒙古族巩固统一地方:行省制边疆:吐蕃(宣政院);西域(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台湾(澎湖巡检司)民族:四等人制交酒:修驿站,设驿道经济社会农业:一年两(三)熟的复种制:宋朝内地开始植棉,元朝南方普遍;出现专门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户,边僵农业进步手工业制瓷:宋五大名窑;元青花瓷和釉里红采矿:北宋开采煤,东京居民已用煤作燃料商业及城市基层市场蓬勃涌现;官方在边境设榷场:出现纸币;海外贸易繁荣经济中心南移进程:唐中叶以来南方经济逐渐超过北方;北宋灭亡奠定南方经济重心地位影响:”苏湖熟,天下足”;南北分卷制度社会变化门第观念淡化;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国家对社会控制放松文化儒学复兴代表人物:北宋程颢、程颐,南宋朱熹主张:认为“理”是自然界和社公的根本原则,称“天理”;人“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文学艺术文学:宋词、元曲,话本艺术:书法追求个性;绘画以山水画最为突出科技宋朝:毕昇活字印刷术;火药用于军事;指南针用于航海元期:郭守敬天文学和《授时历》;王祯《农书》文字辽(契舟小字,大字)、金(女真文),西夏(西夏文),元(八思巴文)。
第五章第八节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
5、文化带有鲜明的商品经济气息(词、话本、绘 画) 6、民族矛盾和冲突成为文学艺术创作的主要内容 (词)
A 1.与隋唐时期相比,宋元文化的最主要的特点是
A.影响且促进了欧亚等世界文明的进步 B.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C.使中国古代文化达到高度繁荣 D.传统科技文化开始衰落
——马克思
原因:社会环境不同,中国封建制度和自然经济的严重制约。
司南模型
罗盘针
火箭
郭守敬
简 仪
高 表
儒家思想的演变: 春秋孔子——创立儒家学说,提出仁爱
战国孟子——继承并发展,主张行仁政,民贵君轻
西汉董仲舒——改造旧儒学渗入法道两家思想,发 展新儒学,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思想。
南宋——二程、朱熹糅合儒道佛三家思想,形成新 儒学(理学) 说明:儒家思想不断发展和完善,以适应各个时 期日益强化的封建专制制度。
发展:战国司南
指南针在宋代航海交通上普遍使用
传播:13世纪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各国
意义:推动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 实现环球航行提供条件 火药:
发展:唐中期记载火药配方,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北宋设立专门机构,制造火药和火器
南宋发明管形火器“突火枪”,开创作战史新阶 传段播*:13世纪中传入阿拉伯后传入欧洲
(三)史学---《资治通鉴》
体例:编年体;内容:上起战国,下至五代;作者:北宋司马光。
(四)文学---词、话本、元曲 1、词 (1)五代:南唐李煜《虞美人》
(2)宋词:
A、繁荣的原因:
经济基础:商业、城市的繁荣。 阶级基础:市民队伍的扩大,诗歌已不能表达人们日益丰富的思想情感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单元分析新人教版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一、教学内容及结构分析本单元涉及的时段是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历史,它起于960年,止于1368年。
这是我国从多民族政权并立走向国家统一的历史时期。
北宋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与此同时,周边民族的相继崛起又在更大范围内形成了民族政权并立的格局。
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利弊兼得。
女真族建立的金朝,先后灭亡了辽和北宋,占据江南的南宋和金朝形成南北对峙。
两宋时期,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城市和国内外贸易空前繁荣,四大发明技术的成熟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结束了中国境内长期割据的局面,重新建立了大一统国家,对西藏实施行政管辖,版图超出汉、唐,并为东西方的交流创造了条件。
本单元内容的关键词是“民族关系发展”“社会变化”,涉及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
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的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民族交融,民族交融发展的结果是多个民族并存和共同发展,在直接统治区域出现了汉蒙回藏等多个民族。
第6课“北宋的政治”,有“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重文轻武的政策”两个子目,教学重点是“赵匡胤改革的措施;导致重文轻武的后果”。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有“契丹族与党项族”“辽与北宋的和战”“西夏与北宋的关系”三个子目,教学重点是“契丹的兴起及其与北宋的关系”。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有“女真族的崛起”“金灭辽及北宋”“南宋的偏安”三个子目,教学重点是“女真建立金和岳飞抗金”。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有“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兴盛”“商业贸易的繁荣”三个子目,教学重点是“两宋商业繁荣的表现”。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有“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蒙古灭西夏与金”“元朝的建立与统一”三个子目,教学重点是“蒙古族的兴起以及元朝的建立”。
第11课“元朝的统治”,有“元朝的疆域和民族交融“行省制度”“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三个子目,教学重点是“元朝的疆域;行省制度的影响”。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思维导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如下:
民族政权的并立和民族融合是辽、宋、夏、金、元的时代特征。
各民族政权之间既有战争又有议和,但“和”是主流。
内迁的少数民族与汉族逐渐融合,形成新的民族。
(1)政治上:①由政权并立到逐步统一。
先是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后是两宋政权与辽、夏、金、蒙古政权的并立,最后归于元朝统一。
②中央集权加强。
宋太祖采取分散中央与地方权利的方法,把军权、行政权和财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
(2)经济上:①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农业取得重大成就,手工业生产规模与技术进一步发展,商品经济活跃,对外贸易频繁,封建经济高度繁荣。
②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辽、夏、金的民族经济有一定发展。
③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3)民族关系:①民族政权并立。
②和平是民族关系的主流,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4)对外关系:海外贸易发达,对外贸易由传统陆路为主转到以海路为主。
(5)科技文化:①科技文化成就突出,全面繁荣,影响深远。
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继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大大推进了世界文明的进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全面繁荣,取得辉煌成就。
②汉族和少数民族文化相互交融。
③科技文化的发展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
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五代辽宋夏金元
第五单元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五代、辽、宋、夏、金、元(907——1368年)(一)五代十国的更迭(907——960)一、政治1、概况:⑴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2、特点:北方政权更迭频繁,南方局势相对稳定——北民南迁3、实质: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二、经济12、原因:●北方混战不已,南方相对稳定。
●北民南迁,劳动力、技术与工具。
●统治者保境安民、劝课农桑的措施。
3、表现:兴修水利(吴越——捍海塘)●农业:增加耕地(圩田)经济作物(桑柘、茶树)丝织业——生产规模大(蜀绣、吴绫、越锦)●手工业:造纸业印刷业——很发达(成都、金陵)制茶业——很普遍(南唐建州茶)●商业:城市(杭州、扬州);贸易(楚国商业税)(二)两宋的兴衰(960——1276)一、北宋的统治(960——1127)1、建立:①时间:960年②地点:东京陈桥驿③人物:后周大将赵匡胤④方式:军事政变武将夺权(陈桥兵变)⑤国号与年号:北宋(东京----开封);建隆北宋的建国与两汉、唐朝有何不同?宋代周,与历史上哪一事件极为相似?(历史上隋代北周,一是权臣夺权;二是夺权前前代经历成功的改革,加强了国力;三是前代已经统一了北方;五是后继统治者都很有作为;)分析北宋初期的主要问题有:国家分裂——消灭分裂割据,实现国家统一;武将专权——强化君主专制,巩固中央集权;辽占据幽云地区——北伐未果,守内虚外2、局部统一: ①战略方针(宋太祖):“先南后北”、“先易后难”(南方政权力量薄弱,物产丰富)灭北汉,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②结果(宋太宗):两次征辽(高粱河战役),未收复幽云地区③统一原因:统一趋势加强,顺应潮流;后周世宗改革,奠定基础;战略方针正确3、强化中央集权①背景∶唐末藩镇割据的危害 ;宋建国时分裂割据的现状 ;赵匡胤建立北宋的方式 ②目的:解决唐朝安史之乱以来形成的地方割据问题,巩固专制皇权。
③措施:收兵权(“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将领兵权● 集中军权 设“三衙”——三分禁军统领权分兵权 设枢密院——调兵权与统帅权分开行更戍法——兵将分离 防止武将专权强禁军卫京师——“强干弱枝”“内外相制”参知政事(副相 )——分割行政权中央——分割相权 枢密使 ——分割军事权● 集中行政权 三司使——分割财政权文人知州地方通判(兼监察)牵制● 集中财权——设转运使,消除地方割据物质基础● 集中司法权——文官担任,死刑报中央复审严格考试程序(乡试、省试和殿试 ) ● 完善科举制度: 严密考试方法(糊名法 ) 减少考试科目(进士科) 扩大录取名额重文轻武、文人治国——军队战力低下④特点: 分割地方权力,高度集权中央——机构重叠 效率低下弱枝强干,守内虚外——边防空虚,边患迭起⑤评价:A. B. 消极——形成“三冗”,积贫积弱的祸根4、危机和改革思考:北宋中期面临的社会危机表现在那些方面?⑴历史背景:● 政治危机: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不断(土地兼并)● 财政危机:财政入不敷出, 形成“积贫”局面(官俸、军费、岁币)● 边疆民族矛盾:辽和西夏威胁,形成“积弱”局面(守内虚外、兵将分离、养兵政策)⑵王安石变法(宋神宗——王安石)①主要内容:理财方面——富国(政府直接经商,保证农时,扩大税源)。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2022-2023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要点与考
凡市,以日 中击鼓三百声而 众以会。日入前 七刻,击钲三百 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卷 二十
唐朝:政府对商业严格管理
太祖乾德三年 (公元965年)4月 13日,召开封府, 令 “京城夜市至 三鼓已来,不得禁 止。”
——《宋会要 辑稿·食货六七》
北宋开封城
两宋:城市商业限制被打破
考点12 蒙古族的兴起
③ 北宋-金 靖康之变 宋徽宗、宋钦宗无力抵抗,1127年,北宋灭亡
岳飞抗金 岳飞:郾城大捷;议和(宋高宗、秦桧):标志着 ① 南宋-金 宋金议和 宋金南北对峙局面形成(分界线:淮水至大散关)
② 南宋-元 文天祥抗元 1276年,南宋灭亡(肯定文天祥坚贞不屈的精神)
考点8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民族关系
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消 导致军队战斗力减弱;政治机构重叠, 极 官吏冗余,办事效率低;财政支出加重
北宋政治的特点:
目的: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 家统治 (1)重文轻武,文人治国。 (2)分化事权,内外相制。 (3)强干弱枝,守内虚外。有利 于镇压地方和农民反抗,造成边防 空虚,成为宋朝在对辽、西夏等战 争中屡败的原因之一。
意义:①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 秦朝、西晋、隋朝、元朝
②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核心考点13 元朝的统治
中 ①中书省——行政事务,下设六部,分管各项政务 央 ②枢密院——军事事务和调度军队
③御史台——监察事务
秦朝-御史大夫 西汉-刺史制度 元朝-御史台
地 行省制度 方 行(中书)省:从中央派出机构转变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重 表现 ②改革和发展科举制:大幅增加科举取士名
文
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授官从优;
11 中考历史关键考点分类强化练习题汇编: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民族关系
中考历史关键考点分类强化练习题汇编考点: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民族关系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面这道连线题搭配正确的是()①辽——契丹族②西夏——元昊③阿骨打——党项族④北宋——赵匡胤⑤金——阿保机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D.③④⑤【答案】B2.下列古钱币的形制与铸币文字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这最适合用来研究,中国古代()A.民族交融的加强B.冶铁技术的进步C.抑商政策的演变D.征税方式的变化【答案】A3.12世纪初,是中国历史上风云变幻的时代,宋、辽、金、夏共同演绎盛世与乱世中的黄金时代。
下列图示中,能够正确展示与北宋政权并立的形势示意图的是()【答案】C4.下图是有关民族政权并立存在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④②③①D.②③④①【答案】C5.12世纪强大起来的金政权,先后灭掉了哪两个政权()A.西夏南宋B.辽北宋C.辽西夏 D.北宋辽【答案】B6.南宋《契丹国志》中记载太祖(耶律阿保机)曰:“我为王九年,得汉人多。
请帅种落居古汉城,与汉人守之,自为一部。
……其后,太祖击灭七部,复并为一。
”这一段文字记述说明()A.汉族人帮契丹灭宋B.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C.契丹族被汉族同化D.汉族与契丹族共同戍边【答案】B7.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还模仿汉字创制了“方块文字”,命人翻译了大量的汉族书籍,对俘虏到的汉人一律重用,这些措施使西夏的社会生产有所发展。
这段材料说明()A.党项族变成了汉族B.党项族与汉族一直和平相处C.少数民族学习先进的中原文化D.澶渊之盟推动了西北地区的和平发展【答案】C8.某校同学通过研究性学习,整理了某位历史人物的部分事迹:立志收复失地——投奔宗泽麾下——收复建康——郾城大捷——死于“莫须有”罪名。
他们研究的人物是()A.文天祥 B.岳飞C.秦桧D.郑成功【答案】B9.岳飞《满江红》中的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中的“胡虏”、“匈奴”在这里借指()A.金的统治者B.西夏的统治者C.蒙古的统治者D.辽的统治者【答案】A10.《阿骨打传奇》以生动的语言,感人的情节,讲述了阿骨打解放奴隶、爱人才、爱民众、聚民心等一系列故事。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部编版)
一、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与重文轻武政策
(三)王安石变法
背景
时间 目的 内容 结果
政治:政治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 军事:边疆战事屡战屡败,大量送出钱物。 经济:官俸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
1069年,宋神宗时期 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保甲 法等(P31)
通俗化 大众化
《窦娥冤》
马致远、郑光祖 白朴、王实甫
五、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发展概况
(北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
(三)《资治通鉴》
作者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
内容 记述了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
体裁
编年体通史
《资治通鉴》《史记》,并列为中国 地位 史学的不朽巨著;司马光与司马迁被
称为“史学两司马”
宋元都市生活和文化生活繁荣的原因?
四、蒙古族的兴起概况与元朝的建立和统治
成吉思汗像
忽必烈像
易错点: 铁木真建立蒙古 忽必烈建立元朝 (忽必烈是铁木真的孙子)
(一)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建立
蒙古 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 统一 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
元朝 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 建立 后迁都大都(今北京)
时 1276年,灭南宋
南针。
三、宋代经济发展表现与经济重心南移 (一)宋代经济发展
商业 城市
①大都市:北宋开封、南宋临安 ②经商时空:出现早市和夜市(打破时 间限制)、形成草市(打破空间限制)
①大商港:广州、泉州
商 海外 ②海外贸易: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 业 贸易 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海上丝绸之路)
③鼓励海外贸易,设置市舶司 ①原因:商贸繁荣,金属货币不便,印
失败(但收到了一些成效)
专题06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解析版)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从公元907年后梁建立到公元1368年元朝灭亡,我国经历了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共四百六十多年,这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国家大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
在这一时期,以汉族为主的两宋政权和蒙古族建立的元朝,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契丹、党项、女真等少数民族政权先后与两宋并立。
那时候,战争虽然一度频繁,但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密切,少数民族政权都不同程度受到汉族先进的经济文化影响,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全国的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水平超过了前代。
这一时期,文化上成就突出,西方国家望尘莫及:平民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得到普遍应用,火药武器得到不断改进,这些都对世界文明进步起到重要作用。
同时,理学产生,宋词和元曲繁荣,世俗文学出现,推动着中华文化进一步发展。
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巩固统治,各政权统治者都推行了开明的对外政策,南方海外贸易空前发展,对外交往范围较大。
1.北宋中央集权的强化(1)原因:一是要求结束唐朝后期分裂割据的局面,二是赵匡胤建立宋朝后,为防止和陈桥兵变相类似的兵变重演,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
其措施:军权集中、行政权集中、财权和司法权集中。
(2)影响:一方面是解决藩镇割据,对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作用,也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却种下北宋“积贫积弱”的祸根,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形成了叠床架屋的官僚机构;大大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引起社会矛盾的激化,最终导致北宋中期出现严重的社会危机。
2.辽、宋、夏、金元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一是两宋时期的经济发展,南方经济超过了北方,达到我国封建经济发展的最高阶段,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二是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使中原和南方出现了相对安定的局面。
三是汉族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民族融合加强,促使各族文化共同提高。
四是对外交往有了重大发展,我国的先进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时也吸收了外来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微信刷票
nih16qfi
亮的诸人了。”“怎么,比爷的福晋还漂亮?”“那当然了!小四嫂美得,真是让妾身心服口服。”“福晋的评价真是高呢!既然福晋都心服 口服了,爷也信服。”“唉,您说,这老天爷为什么不能把好事让壹个人都占了去呢?小四嫂空有这么漂亮的模样,有什么用呀,她可真是可 怜呢!”“福晋何出此言?”“她居然连四哥都不认识,那他们是怎么成亲、怎么敬茶、怎么行礼、怎么归宁的呢?难道做这些事情的时候, 四哥都不在场?还是说四哥从来都没有……”“唉,这些事情,爷哪儿知道是怎么办的?你也就别瞎操心了,四哥这么做,壹定有他的道 理。”“再有道理,这么如花似玉的大姑娘整日里被冷落成这个样子,没几天,还不……。既然不喜欢,还不如不娶呢。”“谁让她姓年?你 知道有多少人抢着要娶她?先不说别人,光是十四弟,就已经跟四哥和额娘闹翻了。”“啊?十四叔也看上小四嫂了?”“谁知道怎么回事儿! 四哥不说,爷也不好问。”“唉,不知道小四嫂要是被指婚给十四叔会是什么结果?也被十四叔晾在壹边不理不睬?”“福晋!你今天的话实 在是太多了吧!这种话也是能从你的口中说出来的?”“爷息怒,爷息怒!妾身只是觉得小四嫂太可怜了,才口无遮拦,妾身知错了,望爷不 要治妾身的罪啊!”第壹卷 第111章 平息送完十三夫妇两人,众女眷眼巴巴地望向爷。可是王爷根本没有看任何人壹眼,目不斜视地走掉了。 大家壹看这个情形,只好极不甘心地就从霞光苑各自回了自家院子。不过,大家的心里都非常的不痛快!就这么结束了?本来还打算再继续看 壹出爷教训冰凝的重头戏呢,怎么除了那句“丢人现眼”以外,爷连句话都没有?这件事情就这么无声无息地结束了?凭什么啊!就因为她是 侧福晋,就可以特别优待,就可以不遵守王府的规矩吗?众人气愤难平,特别是淑清!虽然自己最得爷的宠爱,可是如果犯下这么天大的错, 爷哪里能轻饶了自己?罚跪佛堂壹定是跑不了的,额外的处罚肯定也还要有。可是,爷怎么能这么轻易地放过了她?第壹次,她对这个新嫁进 来的侧福晋有了危机感和愤恨感。王爷当然知道各位女眷气恨难平,不但她们,连他自己都是恨得咬牙切齿。在这些诸人中,淑清最得他的宠, 为了平息她的气恼,散了家宴,他先让秦顺给烟雨园传了口信儿,然后回到朗吟阁处理完公务,就来到了淑清这里。淑清得知爷要过来,激动 万分!爷好久都没有来她这里了,虽然爷对她还是壹如既入往地温柔体贴,珠宝首饰、绫罗绸缎就像流水似地进了她的烟雨园,看得别人既眼 谗不已,同时又心酸不已。可是这些东西哪儿比得上爷的大驾光临啊!她的烟雨园,爷都有两个多月没有歇过这里,好像就是从爷被赐婚那时 候开
二、西夏的建立和宋夏的和战
族源:党项为羌族的一支 (1)族源 居地:宁夏、甘肃和陕西北部一带 社会生活:过着游牧生活
西夏的兴起 (2)建国 时间:1038年 人物:首领元昊 国号:大夏国 都城:兴庆(今宁夏银川)
(3)西夏政治制度——封建化政策 夏宋关系 (1)战争 (2)和议 时间:1044年 内容:北宋册封元昊为夏国主,夏对 宋称臣;给西夏岁币 ,重开边境贸易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 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 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 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 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满江红》 请回答: 1、 “靖康耻”指什么事件? ? 2、辽和北宋为什么会灭亡? 3、岳飞为什么受到人民的尊敬? 4.北宋灭亡的形式和下列哪一朝代相似?( ) A.西汉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5.下列政权按建立的先后顺序排列应是①北宋 ②金 ③辽 ④ 西夏 A、①②③④ B 、③①④② C、③④①② D、①③④②
经济上:提倡农业
⑷汉化政策
文化上:接受封建文化创造契丹文字 南官:由汉人和契丹人担 任 ,统治汉人与渤海人 内容: 北官:由契丹人担任,统 政治上:藩汉分治 特点:“因俗而治”,是一种 民族分治 原因: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 及人民的生活方式不同
治契丹人和北方少Βιβλιοθήκη 民族第一阶段:宋伐辽(宋太宗北伐)
思考:1.如何认识宋辽、宋夏之间的战争? 2.如何认识宋辽、宋夏之间的议和? 3.宋对辽西夏的战争不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4.宋辽、宋夏之间的“战”与“和”的关系 怎样?
兴起
族源:黑水靺鞨 区域:定居于松花江、黑龙江下游
统一:北宋中后期,完颜部强大
性质:既是军事组 抗辽: 1114年,反抗民族压迫正义性斗争 织,又是地方行政 组织 建国:1115年,阿骨打为金太祖(猛安谋克制) 作用:加速了女真 族的封建化进程 灭辽:1125年,天祚帝 (战争性质变化 ) 时间:1126-1127年 标志:靖康之变 灭北宋 : 原因:金朝国力强盛,军队战斗力强 ;北宋统治 集团政治腐败
目的:夺取幽云十六州 (1战争 结果:激战后失败,太宗受伤 影响:由攻转守, “守内虚外” 第二阶段:辽攻宋 目的:南下掠夺财富(辽圣宗南征) 2,辽宋关系 时间:1004年 结果:未能达到目的,双方议和,形 成对峙局面
(2和议——“澶渊之盟” 内容:岁币;,辽撤兵;,兄弟国,各守边界 影响:加重人民负担,加剧财政困难。但它维 持边境长期和平,促进经济文化交流,保证 北宋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促进民族融合
人物:赵构应天府称帝 南宋的建立 年号:建炎 都城:临安(今杭州) 代表:八字军
北方人民抗金
战争 岳飞抗金 南宋与金 的和战
性质:反抗女真族贵族掠夺、 压迫的正义斗争 制定“连结河朔”方针
“岳家军”抗金(郾城大战)
评价:客观上维护了人民利益, 符合人民愿望,是正义的受到 历代人民的尊敬。思想上是效 忠封建朝廷的。 绍兴和议——宋 金对峙的形成 内容 评价:积极 消极
一、契丹的建国与北宋的和战
1,契丹的兴起 族源:鲜卑族的分支 (1)兴起 居地:原住辽河上游
生活状况:以游牧、渔猎为主 原因: 中原战乱,汉民外迁 包括契丹各部的统一(最主要条件)
(2)发展——唐朝末年
条件: 农业的推广 对汉族封建文化的逐步接受 时间:916年称帝, (3)统一与建国 人物: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都城:上京(今内蒙巴林左旗) 国号:契丹国,耶律德光统治时期改国号为辽 (镔铁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