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引导,互相促进,提升素质

合集下载

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提升文学素养

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提升文学素养
加课 外阅读量 。
课文《 凡卡》 是写沙俄时代贫穷人家的孩子凡卡 , 九岁就
被迫 到莫斯科鞋 店里 当学徒 , 在 当学徒 中 , 他 受尽 了老 板的
虐待 , 长期帮老板干重家务 , 又挨饿受冻 , 还常常遭受老板 的 毒打。 学完这篇文章 , 我们可 以指导学 习高尔基 的《 童年》 , 它 们 所反映 的时代是一样 的 , 也 同样 是童年生活 , 同样是 在艰 苦的环境生 活。 通过 《 童年 》 的阅读 , 使 学生增加对 沙俄时代
的了解 , 拓宽 了视野 。
教学 唐诗七绝 的《 江南 春》 后, 引导 学生 收集唐 诗 的七 绝。 学 生可 以通过借 阅图书 、 浏 览网页 , 集 中寻找唐诗 七绝 。 然后进行 编辑 整理 , 并进行交流 、 朗诵等 , 让学生 自己总结出
这类诗 的特点 , 如字 数 、 行 数等 , 还 要知道诗 的作者 , 利 用工 具书 了解诗的大意等。 再 比一 比谁收集得 多 , 谁 了解得清楚 。
教学《 三打 白骨精》 , 引导学生 阅读原著 《 西游 记》 , 教 学 《 三顾茅庐》 , 引 导学 生阅读原著《 三 国演 义》 , 激发学生 阅读
经典 的兴趣 , 拓 展学生 的阅读 面 , 让经典 诗文浸润学生 那一 颗 颗 玲 珑 剔 透 的童 心 。 二、 从体 裁形式 。 引导拓展阅读
一 经验交流 J I N G Y A N J I A O L I U
引导学生广泛 阅读 , 提升 文学素养
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芝
随着素 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 课程 实验的深入开 展 , 语 文
高年级还可以把收集 的资料编成 “ 唐诗绝句专辑” 手抄 报 , 真 正锻炼 了学生各方面能力 。 课外活动 中, 还可 以举 办“ 唐诗知

小学素质教育总结8篇

小学素质教育总结8篇

小学素质教育总结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年终总结、实习报告、述职报告、事迹材料、活动方案、合同协议、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year-end summaries, internship reports, job reports, performance materials, activity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小学素质教育总结8篇优秀的教师是有写教育总结的习惯的,这也是提升个人的能力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其实我们写教育总结的时候是可以及时发现我们工作中的不足之处的,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学素质教育总结8篇,供大家参考。

关于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

关于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

关于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工作,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旨在引导各级学校深入贯彻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如何有效地实施这些指导意见。

首先,学校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素质教育的本质在于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提升。

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此外,学校还应该建立多样化的评价体系,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他们的综合素质表现,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其次,教师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和榜样,他们的教学理念和职业素养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

因此,教师要加强自身素质提升,不断学习和研究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教师还应该注重与学生的情感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

此外,家庭和社会也是推进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力量。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修养和社会适应能力,给予孩子关爱和支持。

社会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环境,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关注素质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和鼓励学校和教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打造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

综上所述,要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工作,需要学校、教师、家庭和社会多方共同努力。

各级学校要贯彻落实教育部的指导意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个性发展,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教师要加强自身素质提升,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

家长要重视家庭教育,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社会各界要共同关注素质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教师巧放手,学生变能手

教师巧放手,学生变能手

教师巧放手,学生变能手【摘要】教师巧放手,学生变能手。

教师不应过度干涉学生学习,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和空间。

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通过自主学习获得更多知识和技能。

教师放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让他们变得更有能力。

教师巧放手,学生变能手。

【关键词】教师巧放手、学生变能手、干涉、自主学习、引导、探索、知识、技能、兴趣、创造力1. 引言1.1 教师巧放手,学生变能手在教育领域,教师的角色一直备受关注。

传统观念中,教师被视为学生学习的主导者和引路人。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多元化发展,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逐渐受到关注和推崇——教师巧放手,学生变能手。

教师巧放手,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减少干涉和指导,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和空间。

这种模式强调的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和合作,通过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主探索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获得知识和技能。

教师巧放手的精髓在于引导而非控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思考、自主决策,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通过这种方式,教师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还能够帮助他们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教师巧放手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育理念的体现。

当教师能够适时地放手,让学生成为能手,他们将会在学习中展现出更大的潜能和创造力,让教育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教育实践的创新和探索。

2. 正文2.1 教师不应过度干涉学生学习教师不应过度干涉学生学习,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和机会,不要过分干涉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

过度干涉学生学习会限制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阻碍他们对知识的探索和理解。

过度干涉也会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消极情绪,不愿意自主学习和探索。

教师应该明确自己的角色是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而不是仅仅传授知识。

通过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机会,学生才能真正掌握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设立开放性的学习任务和项目,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和策略,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2024年学校公开课活动计划方案(三篇)

2024年学校公开课活动计划方案(三篇)

学校公开课活动计划方案“校级公开课”教学研讨活动实施方案为了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全面____教育局“注重学校的内涵发展,创办优质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实施“名师战略”,以教师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

听评课活动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艺术,促使教师间相互学习、互相促进、相互提高,从而提升教师个人整体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因此依据本学期学校教科研工作计划,将在本校教师中全面开展“说好一节课,上好一节课,听好一节课,评好一节课”活动。

一、活动目的:全面提高全体教师教学水平,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深入实际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活动对象:一线全体教师三、活动要求:1、每位上课教师要根据学校教科室公开课安排,认真钻研教材,设计授课方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上好一节公开课。

2、学科组听课教师要提前到达听课地点,听课时要认真记好听课笔记。

如有课务冲突请向教导处申请调课。

3、评课时上课教师要进行说课,听课教师要针对上课老师的说课和上课情况进行评价,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供学科组全体教师参考。

记录人做好教研活动记录。

4、上课教师要针对听课教师的建议,合理的进行反思。

并上交打印说课稿和公开课教案。

5、学科组组长要做好召集听课和主持评课研讨工作,使得公开课教学研讨活动有效进行。

校长室将全程参与此次活动。

6、评课时间语文在上午大课间,数学组在下午大课间;地点在二楼办公室。

附上课具体安排:注:每周一例会由各组负责人随机抽取一人,当众通知,并做具体安排。

学校公开课活动计划方案(二)一、指导思想以我校“学案导学,少教多学”为课堂教学改革理念;以全面提升教师专业化素质为目标,以提高常态下课堂教学效率为宗旨,按照“立足岗位、全员参与,互评互议、提升素质”的工作思路,以规范的制度建设为保障,大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我校教育教学再上新台阶。

人人公开课活动方案

人人公开课活动方案

“人人公开课”活动方案为了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努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艺术,促使教师间相互学习、互相促进、相互提高。

经学校研究决定,本学期在全校开展“人人公开课”活动。

为使活动能够扎实有序的开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根本,以打造高效课堂为宗旨,按照“立足岗位、全员参与,互评互议、提升素质”的工作思路,扎实有序地开展“人人公开课”活动,大力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活动目的开展“人人公开课”活动是加强教师基本技能和专业素养的一项重要措施。

通过本项活动,给每位教师搭建锻炼自我、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实现教师间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共同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切实引导我校教师深入探讨课堂教学规律,钻研教材教法,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真正做到在全校形成人人都上公开课,天天都听公开课的良好教研氛围。

三、活动对象“人人公开课”活动的对象包括全校所有学科任课教师,要求人人参与。

四、活动形式及要求第一阶段:新教师见面课(9月12日至9月300)具体安排见新教师见面课活动方案。

第二阶段:组内公开课(10月8日至10月31日)具体要求如下:1、以教研组为单位,分组进行。

每周每组组内教师上公开课。

各教研组上报各组下周上课教师的节次、地点至年级群,以便老师调整课程进行听课。

2、每位教师要根据学校公开课安排,认真钻研教材,设计授课方案。

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上好本学期一节公开课。

3、同教研组老师必须参与听课,课后进行评课,执教者要认真反思,听课教师要积极诚恳的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

教研组长做好活动记录。

4、教研组注意相互协调,既要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又要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

教室里一定要有人上课,不得空堂。

5.活动前期如有同组新教师见面课,当堂不安排组内人人公开课。

第三阶段:主题教研活动(11月1日至12月30日)具体安排见月主题教研活动活动方案。

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处理好五种关系

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处理好五种关系

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处理好五种关系标签:有效课堂;变革;资源;主体;评价新课程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在教学实践中,真正的教育变革首先就体现在课堂上的,方方面面的素质教育最终必须落实在课堂上。

课堂教学是学生能力提升、个性发展和思维发展的核心所在。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正确处理好以下五个关系。

一、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实施新课改,并不意味着对过去已经被事实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传统做法、教学原则进行全盘否定,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术与基本技能教学,重视对学生素质培养和意志品質的锻炼,注意统一要求和区别对待相结合,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这些都将作为宝贵的经验加以继承。

我们要想使课堂改达到一个新高度,就必须科学、辨证地对待传统的课程教学。

二、资源与主体的关系利用现成的教学资源固然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充实,但是再好的现代教育技术还是一种教学媒介,只能是一种辅助手段。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平台。

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组织者。

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流程、受课件的约束,教师势必失去自我的教学风格,教师自己的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得不到体现,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将失去它的生命力。

那么,我们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涉及的相关内容,把课堂教学内容拓展、延伸到生活世界、科学世界和网络世界的各个角落。

通过让学生搞调查、搜集各种资料,广泛联系社会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寻找一切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活动、技能训练、阅读训练和练习的内容,添加制作实用课件,来给我们的教学增彩润色。

三、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在有效课堂中,课堂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教师不再主宰课堂,教师的角色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知行合一,提升素养

知行合一,提升素养

知行合一,提升素养作者:杨妍来源:《读天下》2020年第06期摘要:素质教育理念实施以来,针对幼儿教育阶段如何培育幼儿的核心素养,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正确的认知成为目前幼儿教育探索的重点。

在幼儿教育阶段教师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围绕幼教实践阐述了陶行知思想的内涵,并针对如何在实践中践行陶行知师德规范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知行合一;师德规范;幼教实践;培育;素养;措施陶行知教育理念近年来在教育领域应用非常广泛,在幼师队伍培育的过程中如何提升幼儿教师的核心素养,引导他们更好地做到知行合一、因材施教,全面贯彻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给予孩子平等的爱与尊重成为目前幼儿教师研究的重点。

目前在幼儿教育阶段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加强幼师队伍建设,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提升幼师的综合素养成为幼儿教育阶段一项重大的研究工程。

一、陶行知教育理念的内涵作为中国人民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一直以来再教育领域应用指导性非常强,且在实践中应用给予了很多的启示,陶行知思想体系内涵丰富,主要包含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以及教学做相融合等教育思想。

陶行知先生用自己一生的经历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示范,并且打造的团结友爱、合作示范、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师德规范体系,为教育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引。

二、幼儿教育实践现状与问题探究当前在幼儿教育实践中虽然幼儿教师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是总体上分析教师在教学中依然存在理论和实践结合紧密度不够的问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职业技能与新时代教学要求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一些教师过于偏重于技能的教学,而忽视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与潜能的开发,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创新探究意识偏低,影响幼儿未来的发展与学习教育成长。

三、在幼教实践中感悟陶行知师德规范的具体路径分析为了更好地提升幼教实践成效,更好地促进幼教综合素质的提升,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一)对教育和孩子要有热忱和耐心教师一方面要系统深入地学习陶行知教育理念,加强认知体系的构建与角色认同,促进理论素养的持续提升。

教师巧放手,学生变能手

教师巧放手,学生变能手

教师巧放手,学生变能手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是培养人才的摇篮。

而教师作为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其工作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成长,如何让他们在未来的社会中更好地适应和发展,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巧放手,让学生变成能手,是至关重要的。

一、教师巧放手,激发学生的自主性放手是教育工作中的一种智慧,教师巧放手,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教育并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自主性。

放手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和决定权,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更多的主动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放手也是一种尊重和信任。

教师巧放手,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和被信任,从而树立自信心和自主意识。

在这种尊重和信任下,学生会更加主动去学习和探索,更加积极地参与各种活动,这样才能真正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和创造力。

放手也能够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教育中,教师往往是知识的传递者,学生则是知识的接收者。

而教师巧放手,则意味着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实践,而不是简单地接受。

这样的教育模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给予指导和帮助,但不应该给予过多的干预和指示。

这样能够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让他们在面对问题时能够做出独立的判断和决策,这对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三、教师巧放手,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在当今社会,团队合作能力已经成为了一个人成功的重要素质。

教师巧放手,将学生放到一个团队环境中,让他们在团队中学习、成长和锻炼,可以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在团队中,学生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同时也要学会与他人协作,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团队任务。

通过团队合作,学生还可以学到分享、互助、包容和尊重等价值观念,这对于他们未来在社会生活中的交往和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做好“4E”,培育中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做好“4E”,培育中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做好“4E”,培育中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作者:董仲棱来源:《师道(教研)》 2021年第3期文/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光明勤诚达学校董仲棱新修订版的英语课程标准致力于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完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最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本文根据中学英语教学设计和实施的特点,倡导充分做好四个“E”,以实现培育中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一、以Engage(参与)为前提,提升学生学习参与学生是课堂的中心,笔者在“Dynamic English Classroom(动态英语课堂)”实践中,提倡通过身动、脑动、心动,以Engage(参与)为前提,提升学生学习参与。

1.身动:活动层面的参与参与在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起到积极影响。

而在促成参与的手段中,身动是一个比较好的组织形式。

一是教师设计综合性强、关联性紧以及实践性突出的活动,通过自主研究、同伴启迪、群体共研等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二是全方位打开学生的感受和参与通道,通过多器官的有机整合运用,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益。

三是通过身动,学生加深英语学习的体验感和参与感,对自我进行科学管理。

2.脑动:认知层面的参与在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的过程中,要进一步考虑脑动的因素,以通过脑动促进参与。

一是在语言能力的提升方面,要充分利用听、说、读、看、写等形式,促进学生的深入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感,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形成英语语言意识和使用英语表达意义的能力。

二是在思维品质的锤炼方面,充分考虑对学生心智的锻造,同时不断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3.心动:情感层面的参与参与的第三个促进要素和指标是心动。

在参与上,心动主要指情感层面的参与。

学生通过情感层面的参与,能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能促进对文化意识的培养。

一是要考虑在英语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是通过对心动的引导,可以帮助学生更好认识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加深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同时增强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和归属感,并强化对地球村的认知和理解,进而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修养。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家校合作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家校合作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家校合作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家校合作导言中小学德育工作对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和家庭应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德育环境。

本指南旨在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以促进中小学家校合作,共同推进德育工作。

一、加强沟通与协调1. 确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学校和家庭应建立定期的家校沟通渠道,如家长会、线上平台、电话、短信等方式,以便及时交流学生德育方面的情况和问题。

2. 建立双向沟通机制:学校要重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定期收集家长对学生德育工作的反馈,及时回应家长的关切和问题。

同时,学校也应向家长及时传递学生的表现和学校的德育计划。

3. 联合家庭与学校的力量:学校和家庭应共同明确学生在德育方面的目标和期望,并制定相应的计划和措施。

通过家校合作,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二、共同关注学生的发展1. 建立学生档案: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建立学生的个人档案,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德育活动记录、奖惩情况等。

这样有助于了解学生的成长轨迹,并对学生的发展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2. 定期开展家访活动: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家访活动,了解学生家庭环境和家庭对学生的期望。

这有助于学校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成长背景,为学生提供更贴心的德育服务。

3.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积极参加学校的德育活动等。

三、共同参与校园建设1. 家庭义务教育:除了学校的德育教育,家庭也应承担起义务教育的重任,对孩子进行家教,培养他们守纪律、尊师重道和理解他人等品质。

2. 学校活动参与:家长要积极参与学校的德育活动,如义工活动、亲子运动会等。

通过参与活动,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方式,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帮助和支持。

3. 促进学生社会实践:家长可以积极组织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志愿服务等,从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情操。

用四个字形容人才培养成效的句子

用四个字形容人才培养成效的句子

用四个字形容人才培养成效的句子1.持之以恒2.循序渐进3.见贤思齐4.共同成长5.互相促进6.精雕细琢7.严格管理8.夯实基础9.开拓创新10.培养潜能11.注重细节12.因材施教13.理论实践14.持续提升15.正面引导16.激发激情17.探索实践18.团队协作19.共创价值20.追求卓越21.潜力开花骄人22.实力转化出众23.能力出类拔萃24.成果斐然喜人25.见长迅速突显26.潜能无限开发27.才华纵横驰名28.培养出人才翘楚29.希望变为现实30.长远发展的指引31.未来前景可期32.技能过硬绝佳33.卓越表现耀眼34.培养方法独特35.高效成长定制36.综合素质显著37.突破能力边界38.创新能力迭出39.人才储备力量40.才能展示瑰异41.默默耕耘超然自足42.降心点火激发潜能43.培养育才造就未来44.用心栽培果实累累45.创造机会释放能量46.开拓视野构建桥梁47.改善环境激发活力48.严谨循循推动发展49.培养领导坚定方向50.放眼世界拓展思维51.创新思维发掘潜能52.引导探索提升能力53.启迪智慧点燃灵感54.塑造形象树立榜样55.挖掘潜力激荡激情56.培养品德增长高度57.潜移默化彰显个性58.精雕细琢打造精英59.全面发展提升素质60.明理塑形成就未来61.错位赛道,奇招出位。

62.精耕专研,悉心提携。

63.眼光独到,寻找潜质。

64.潜移默化,渗透人心。

65.智慧播种,成就绽放。

66.激发潜能,才华绽放。

67.合力合作,才华升华。

68.日积月累,才情蓬勃。

69.开发潜能,才华斐然。

70.宽容谅解,才情双赢。

71.启发潜质,绚烂绽放。

72.创新培养,潜力释放。

73.实践磨砺,才华迸发。

74.集思广益,成果喜人。

75.精准定位,培养储备。

76.全面养成,造就能手。

77.量力而行,培养成材。

78.资质凝练,才情迸发。

79.悉心培养,才华绽放。

80.倾力栽培,成才之路。

81.理论与实践并重82.因材施教83.突破传统84.开拓创新85.切实可行86.量力而行87.经验总结88.量化考核89.激发潜能90.注重细节91.实践出真知92.相互促进93.全面发展94.质量为先95.因势利导96.持续改进97.开诚布公98.知行合一99.专业精神100.真心关爱101.开拓新路,立竿见影102.敞开胸襟,催生创意103.公正客观,恪守原则104.厚德载物,量力而行105.注重细节,精益求精106.提升自信,舞台无限107.扬长避短,脚踏实地108.平衡发展,全面提升109.锐意创新,引领潮流110.策略抉择,驾驭未来111.培育激情,扬帆远航112.学以致用,真知灼见113.提高效率,追求卓越114.攻坚克难,齐心协力115.弘扬团队,合作共赢116.跨界融合,创造新奇117.潜心修炼,日臻完善118.激发潜能,发现闪光119.严格纪律,加强管理120.全球观念,开阔视野。

幼儿园教师如何引导孩子发展良好的品德

幼儿园教师如何引导孩子发展良好的品德

幼儿园教师如何引导孩子发展良好的品德幼儿园教师是培养幼儿品德素质的重要人员,应该在日常教学中积极引导孩子发展良好的品德。

以下是我对于幼儿园教师如何引导孩子发展良好的品德的详细回答。

一、建立良好的教育环境教育环境对幼儿的品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幼儿园教师要建立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以促进幼儿品德的发展。

1.创造和谐、温馨的班级氛围幼儿园教师应该营造和谐、温馨的班级氛围,让孩子们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和关爱。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发扬团结、友爱和热爱集体的精神。

2.营造和谐的互动环节教师要积极在课堂上营造和谐的互动环节,让孩子们感到平等和尊重。

例如,让孩子轮流发言,认真倾听别人的观点,避免打断别人的发言。

同时,也要鼓励孩子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培养孩子们正确应对互动关系的能力。

3.教育游戏教育游戏是培养幼儿品德的有效手段之一。

教师可以引导孩子在游戏中感知事物,接纳各种不同的观点和情感,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竞争意识、自信心等各类品德。

二、以身作则,带头表现良好的品德教师是孩子们学习品德的榜样,靠身体力行,带头表现良好的品德,才能引导孩子加深理解,进一步培养品德素质。

1. 亲自示范教师应该亲身示范,表现出积极向上、有责任感、有担当的品德优良特质,引导孩子学习他们的行为和思维模式,提高他们的品德水平。

2. 识别和奖励正向行为教师通过奖赏鼓励来促进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及时识别和奖励每个孩子表现出来的符合品德规范的正向行为,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评价标准,促进品德的发展。

三、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和道德意识品德需要依靠孩子自身的发展和意识觉悟,因此,幼儿园教师应该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和道德意识,发展孩子的品德素质。

1.引导孩子分辨好与坏教师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社会,了解好与坏的差别,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和判断力,避免负面影响干扰孩子的成长。

2.培养孩子对所采取行为的自我评价和检视教育孩子对所采取的行为要进行自我评价和检视,及时发现不恰当的行为或不足之处,加以纠正和改进,促进孩子的自我发展和成长,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和道德意识。

“放手游戏”,让幼儿自主游戏更自主

“放手游戏”,让幼儿自主游戏更自主

“放手游戏”,让幼儿自主游戏更自主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对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

因此,素质教育要从幼儿阶段入手,幼儿自主游戏可以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成长需要,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对幼儿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因此,幼师必须充分重视幼儿自主游戏,不断改进教育思维。

本文主要针对让幼儿自主游戏更自主的策略进行探究,旨在“放手游戏”,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关键词:游戏化背景;幼儿;自主引言:让幼儿自主游戏能够显著提升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还可以增强幼儿的责任心、沟通能力,帮助幼儿从年龄较大的小朋友身上学到知识,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子,也可以培养不同年龄幼儿的责任感,培养其关心同学、帮助同学的好品质,为幼儿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幼儿园开展自主游戏活动的意义1.有利于促进幼儿的互动发展通过开展幼儿自主游戏,可以让幼儿与幼师之间进行有效的互动,提高不同年龄段幼儿之间的互动和沟通,让幼儿更自由、更充分地参与到游戏中。

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会与同伴进行交往,会自然地产生不同的语言和行为,在潜移默化中促进自身的多样化发展,从而帮助幼师更客观地评估幼儿的表现,真实反映幼儿的实际发展状况,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自己、完善自己[1]。

2.有利于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幼儿在自主游戏中可以进行体育锻炼,尤其是各种体育活动的有效组合,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协调能力。

在球类、攀岩等项目中,可以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使其身体得到更好的发展。

幼儿自主性游戏通常要求幼儿进行合作,以促进其合作意识提升,帮助其未来顺利地步入社会。

与传统的游戏方式相比,幼儿自主游戏能够更好地发挥教育功能,通过利用年纪较大的幼儿作为指导,培养幼儿的游戏意识。

此外,还能真正地刺激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游戏中自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求生意识。

二、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活动的开展现状1.游戏形式单一随着课程游戏化的出现,幼儿园课程模式发生了较大改变。

学习《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心得体会5篇

学习《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心得体会5篇

学习《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心得体会5篇《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心得体会5篇学习《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心得体会1千呼万唤始出来!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标的“源头”、中高考评价的“风向标”,当前教育界最火爆的“热词”,“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2023年9月18日正式出炉。

初次听到这个名字觉得非常的“高大上”,对其内容持怀疑态度,认为也是“换汤不换药”,因此没有细读。

深入的了解它的精髓却是在2023年的寒假,静下心来真正的走进它,才发现它是真正“高大上”的培养人的标准体系。

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近几年,由于工作的需要,我接触到了数学教学。

发现数学学习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科学协助下,将书本上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把抽象、推理等数学素养渗透到教学中来,潜移默化,提升学生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这便是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下面结合自己所带学科,谈谈自己对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粗浅认识。

一、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学思想是对数学和它的对象、数学概念,命题和数学方法的本质的认识。

数学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数学教学要在重视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数学方法、感悟数学思想,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数学手段和数学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数学中的具体问题以及其他的一些现实问题,这是数学教学要追求的境界,也是数学教学的本质要求。

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它蕴含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

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要由表及里,循序渐进。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管理育人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管理育人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管理育人一、指导思想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管理育人,旨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探索德育工作新方法、新途径,为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二、基本原则1. 坚持以人为本。

德育工作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2. 坚持德育为先。

把德育工作摆在首位,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与其他各项工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

3. 坚持知行合一。

注重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引导学生将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做到言行一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 坚持分类指导。

根据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注重个体差异,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 坚持协同育人。

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德育工作合力,共同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6. 坚持改革创新。

积极探索德育工作新方法、新途径,不断完善德育工作体系,提高德育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遵循以上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中小学德育工作将更好地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三、德育目标1. 总体目标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德、行为习惯、身心健康、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通过德育工作,使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素养,为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 学段目标(1)小学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体意识、生活自理能力和基本道德素养。

使学生热爱祖国,尊敬师长,关爱同学,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初步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幼儿园教师心理素质培养路径

幼儿园教师心理素质培养路径

幼儿园教师心理素质培养路径作为教育工作者之一的幼儿园老师,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在心理素质方面必须做出努力。

正如著名教育家罗洪涛所说:“教师的情感是教育的动力,是教育的灵魂。

”因此,幼儿园教师心理素质培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需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措施。

一、认识自我,提高自我情感管理能力首先,幼儿园教师需要认识自我,提高自己的情感认知能力,并且具有良好的情感表达能力,能够更好地与幼儿进行交流,包括语言表达、肢体语言、表情等方面。

幼儿园教师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懂得如何面对生活压力和困难。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必须认识到自己对幼儿成长的重要影响,承担起教育师德的责任。

二、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和情感行为良好的情感态度是幼儿园教师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良好的情感态度能够提高教师对幼儿的爱心和承受能力,进而提高教师的教育效果。

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以良好的情感态度来面对幼儿的学习和行为问题。

同时,良好的情感行为是实现良好情感态度的重要补充,教师需要具有理性、稳定、开放的情感行为。

三、寻找有效的情感调节方式在工作中,幼儿园教师需要经常面对各种情感问题,需要依据不同情况寻找有效的情感调节方式,例如勇于表达情感,变换心境,定期参加聚会等方式,并且需要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减轻负荷和压力。

同时,教师需要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习惯,例如良好的作息时间、有规律的饮食和运动时间、合理的放松方式等等。

四、不断调整自我角色与教育理念幼儿园教师需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角色,不断调整个人的教育理念,并不断反思和探索自己的问题,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做出改变。

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使自己成为一位更为出色的幼儿园教育者。

总之,幼儿园教师是幼儿成长的重要引导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幼儿园教师心理素质培养需要注重自我认知,寻找有效情感调节的方式,展示良好情感态度和行为,不断调整自我角色和教育理念。

德育工作指南的良好习惯教育内容

德育工作指南的良好习惯教育内容

德育工作指南的良好习惯教育内容德育工作指南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指导文件,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与促进作用。

其中,良好习惯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学生日常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社交习惯三个方面探讨德育工作指南中的良好习惯教育内容。

一、学生日常生活习惯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是学生个人素养和能力培养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环境的重要一环。

在德育工作指南中,学校应该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包括规律作息、自我管理和卫生习惯等。

规律作息是指学生按时起床、就餐、休息和作息,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自律能力。

自我管理包括个人物品整理、桌面整洁和个人卫生等,在指南中可以明确要求学生养成经常整理物品、保持个人卫生和环境清洁等良好习惯。

二、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业成绩提高和综合素质培养的关键环节。

在德育工作指南中,学校可以明确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要求,包括课堂纪律、作业完成和学习方法等。

课堂纪律是指学生在课堂上端正态度,积极参与,遵守纪律。

指南中可以强调学生课前预习、课堂笔记和课后复习等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术素养。

三、社交习惯良好的社交习惯是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和社会适应的重要一环。

在德育工作指南中,学校可以明确学生的社交习惯培养要求,包括礼貌待人、团队合作和文明用语等。

学校可以要求学生在与他人交往时要礼貌待人、尊重他人,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此外,团队合作也是社交习惯的重要一环,学校可以通过开展集体活动和课堂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综上所述,德育工作指南中的良好习惯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学生日常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社交习惯三个方面。

通过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培养良好的习惯,学校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因此,学校应该根据指南的要求,积极开展德育工作,注重德育与学生习惯的培养,并通过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十个坚持对学生的指导意义

十个坚持对学生的指导意义

十个坚持对学生的指导意义
1.坚持激励学生:通过鼓励、赞扬、提供正反馈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充满动力。

2. 坚持引导学生:指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坚持关注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4. 坚持尊重学生:对学生的人格、权利、利益、感情予以尊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5. 坚持启发学生:通过举例、引导、启发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和掌握技能。

6. 坚持引导学生发展:关注学生的性格、兴趣、素质,引导学生积极发展自己的潜能和个性特长。

7. 坚持关注学生情感:了解学生情感变化,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学生正确处理情感问题。

8. 坚持促进学生自我反思: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和行为进行自我反思,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9. 坚持为学生排忧解难: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及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和帮助。

10. 坚持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

- 1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基于核心素养的七年级期初阶段学生自主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基于核心素养的七年级期初阶段学生自主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基于核心素养的七年级期初阶段学生自主管理的思考与实践沈卓琳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宁围初中【摘要】在教育新形势下,七年级新生如何较好地实现初小衔接,为未来三年甚至更长的学习生涯提供一个良好的开端。

笔者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感悟出一些心得与体会。

本文将从学生自主管理与班主任管理同行;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完善学生的自主管理模式;家庭、学校、社会合力,促成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提高等方面来开展七年级新生的期初工作。

通过对七年级新生实行自主管理模式,引导他们积极投入到参与班级管理的队伍,有助于其今后更好地管理自己和他人。

【关键词】期初阶段自主管理模式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的教育。

”自我教育是学生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

学生在管理自我与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学会协调自己与班级的关系,增强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但调查发现,不少初中生在学习生活中,处于盲目无目的状态,对自己与班级的管理无所适从。

纵观教育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学生的自主管理已越来越切合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它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获得积极主动全面的发展,更好地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

一、目前七年级新生刚入学时的现状反思及原因分析(一)现状反思1.自我管理能力不足。

无论在父母眼中,还是在孩子心里,都认为还是个学生,理应受到无微不至的呵护,一切事情往往由包办完成。

孩子只要读书,其他任何事情都可以不管不顾不会,这种想法导致孩子对家长过分依赖而缺少自主和自理的能力。

一群这样的孩子迈入初中校门后,不能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经常因为学习压力大而不知所措;同时他们也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同学之间经常因一两句话而剑拔弩张。

长此以往,他们对初中生活毫无好感甚至产生厌烦情绪。

2.青春期开始萌动。

七年级新生生长发育加速,成人意识逐渐觉醒,试图想要挣脱老师与家长的管束,并寻找自由飞翔的途径。

此时的他们,容易受不良风气和人物的引诱,加上无处不在的手机网络游戏,从虚拟世界到现实生活,他们热衷于模仿,衣着、发型、行为,甚至抽烟、喝酒、打架,都会逐渐去涉猎,沉溺其中不可自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手引导,互相促进,提升素质作者:李庆芳来源:《新课程·中旬》2013年第12期摘要:职业教育是我国青少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一部分基础知识薄弱、学习态度不好的学生无法适应普高的学习而进入职高或其他职业技术学校学习,可是如何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如何尽可能地提高职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成为困扰职高教师的一个需要长期面临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新课程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课堂教学要把40分钟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兴趣和态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自主构建知识,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整理的能力、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终身学习和创新的能力以及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合作;引导;自主学习;分层;学生主体一、研究背景1.职高学生数学学习现状分析从事职高的数学教学也有十多年了,总的感觉是不但职高学生数学难学,而且教师的教学也不容易,造成学生对数学产生畏难和厌学情绪有多种因素,既有外部原因,又有学生本身的原因。

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1)职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缺失,成为难以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因学习的主动性是直接推动人学习的内部动因。

它与学习效果紧密相连,互为因果,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同则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它既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变量,又是制约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

在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厌学的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都比较低下,这一情况说明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不强,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

(2)职高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成为制约学生学习数学的智力因素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学好一门课程的保证,特别是数学这一门学科更是如此;许多学生在初中甚至小学就对数学有畏难心理,怕学数学,特别是女生,部分学生甚至只有小学数学的水平,如何去学习更深层次的数学呢?我们知道知识的连贯性决定了它的学习是日积月累的,所以造成职高部分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厌学情绪的症结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基础知识。

(3)职高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成为阻碍学生学习数学的非智力因素有些职高的学生其实智力和普高学生没有什么不同,有的甚至还很聪明,但他们的一个普遍的问题是学习习惯不好,有的学生学习拖拉,有的学生学习独立性不强,还有的学生比较懒散等,这些都是影响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不良学习习惯。

(4)职高学生家庭教育的不当以及周围的不良环境,成为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职业学校的教育始终与社会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社会、家庭及周围社区一些不良的风气给学校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严重地干扰着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另外,大学生就业率低,“读书无用论”的思想也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学生难教”是目前职业学校教育中都面临的实际问题。

2.职高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問题分析(1)学科教学特点的不当处理,使学科教学缺乏生气由于学科的特点所决定,数学课的教学相对于其他学科的教学缺乏生动,再则它的科学性、系统性和严密的逻辑推理性大都容不得半点的感情色彩。

因此,教师在上课时,一般都显得墨守成规,如果稍微处理不当,课堂就会缺乏生气,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数学课枯燥无味,高深莫测,在心理上产生畏难情绪,直至厌学。

从调查的结果表明,对数学学习存在畏难心理的学生占调查人数的66%,所以这对教师如何让学生学习数学不再那么望而生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使部分中职学生难以招架对于大部分中职学生来说接受中职教育就是为将来的就业做准备,所以数学在部分学生的眼里成为一门可学可不学的科目,从而学习积极性不高,虽然数学在职高的重要性不如普高,但数学要完成的教学任务还是比较重的,在教学内容多、时间紧、学生基础差的情况下完成教学任务与学生的不情愿学习形成了尖锐的矛盾,而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传统的教学方法仍然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方法,这种“填鸭式”的“你教我学”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现状产生了矛盾,因此教师很难把学生从教育客体转变为教育主体来教学,没有把握“主导”与“主体”的关系,长此以往,势必造成某些学生在学习上囫囵吞枣,消化不良,从而增加学习困难,厌学情绪就自然产生。

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来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合理利用教材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

(3)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如果不当,可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职高学生自我主体意识的日益觉醒和强化,是现在的中学生思想变化的主要趋向,他们具有强烈的平等、自主交往的意识,虽然他们的这种主体意识还不是良好的主体精神,经常出现不符合课堂需要的音符,但他们并不喜欢来自教师或家长对其活动方式的干预,反而特别重视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

因此在教学中,不恰当的批评有时给某些学生产生对学科教师的反感,随之产生逆反心理而厌学。

二、“学为主,教为辅”教学法的内涵界定“学为主,教为辅”的教学方法就是把学生视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中以学生的学习为主,占用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教师为了学生的学,只占用课堂的绝少部分时间,它通过目标导向、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掌握学习方法,提高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体验学习的快乐,促进学生人格和谐发展。

“教为辅”不是淡化教师的主导地位,而是发挥教师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作用,凸显出学生的主动学习。

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事物的内部,内因起着关键作用。

这就需要学生自身不断地积极努力,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去解决学习中的一系列矛盾,促使学习朝着预期的目标发展和变化。

“学为主,教为辅”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学习心理的客观规律:学习不是被动的行为。

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消极被动地接受语言知识,这就违背了学习的客观规律,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无法完全挖掘出学生的学习潜力。

教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要促使学生最佳的学习。

这样一来,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要研究学习的规律,了解学生的情况,充分调动和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

三、“学为主,教为辅”教学法的方法与途径1.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1)变“教师讲授为主”为“教师引导为主”传统的数学课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学习的主动性缺失,这对基础不好、学习兴趣不高的职高学生无疑是难以接受的,所以导致在课堂上昏昏欲睡,学习效果不佳。

所以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是以一名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出现的,教师讲得少,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乐于参与学习,鼓励学生遇到困难力争自己克服。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不但通过各种途径使学生掌握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也时时关注着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激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并让有差异的学生去意识、去发现自己的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有事做,学生在亲自参与充满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中,经历了一个实践与创新的过程。

课堂上教师努力为学生提供充分地从事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去经历、体验、感悟,使每位学生都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不但发展了智力因素,而且非智力因素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整节课中,教师只需要精心地组织和点拨,使学生一次又一次地“发现”新的知识,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学得兴趣盎然。

由于教师少教,学生反而可以多学。

教师本着尊重学生的人格,相信学生的能力这一信念,放手让学生去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在探讨中发现,在发现中体验,在体验中提升,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与交流,真正做到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感受,而不是直接传授给学生知识,做到了“授之以渔”。

教师以学生为主体,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激励学生自己去做数学。

在数学中,人人都可能发现问题,产生合作交流的愿望。

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各个教学目标互相结合、互补互利,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

比如,职高数学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这一内容的学习对职高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难掌握的知识点,很多学生在学完以后还是不能或不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主要原因是传统的上课方法是教师教给他们解题的方法,他们只是被动的学习,接受能力强,基础较好的学生学习当然没多少问题,但对基础本来就薄弱或没有兴趣的学生来说就不一样了,他们对基本的一元二次方程都解不好,一元二次函数也不理解,如何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呢?但如果采取教师导学的形式,给学生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把学习目标分割成几个小任务:(1)回顾一元二次函数图象的画法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方法;(2)找到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以及一元二次不等式之间的关系;(3)结合一元二次函数图象找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

(4)归纳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这样学生就可以有目的地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自主学习,小组之间互相探讨,共同学习,教师可以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帮助学有困难的学生答疑解惑,落实教学目标。

这样的教学方式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每個学生都能积极的动起来,课堂气氛也活跃。

所以教师要做的就是大胆放手,要相信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他们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求知路上的引路人。

这种教学观念真正落实到每一堂课的教学中,我们才有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数学学习的主动权才真正属于学生。

(2)变“研究教材教法为主”为“研究学生学法为主”随着职教的发展,职教教材率先进行改革,采用新体系,引进新符号、新内容。

它对传统内容进行了精选,在知识的应用与实践方面作了一定的增补,尽可能地考虑了各专业各大类的通用性和非凡性的要求。

我们都知道数学知识是前后连贯性很强的一个知识系统,任何一个知识的漏缺,都会给以后课程的学习带来影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在研究高中的教材教法的同时,还要研究从初中升入职高学生的基础和学习状况,善于做好查缺补漏的工作,以缩短初中与职高数学知识跨度的距离,帮助学生顺利进入职高数学的学习。

初中与职高数学教材内容有许多知识需要做好衔接工作,如:命题;函数的概念;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与锐角的三角函数;立体几何中线线、线面、面面平行和垂直与平面几何中的线线平行和垂直;二面角和平面几何中的角;解析几何中的直线方程与代数中的一次函数;抛物线和二次函数……其中有的是高中的新内容,有的是初中的旧知识。

因此在教学中不但要注重对初中有关知识的复习,而且更应注重讲清新旧知识的区别与联系,适时渗透转化和类比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温故知新。

刚开始要适当放慢教学进度,通过联想对比,回顾初中知识,明确概念的内在联系、知识的衔接,使学习逐步深入,适应职高数学教学的节奏。

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钻研教材、把握好教材,根据学生水平、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创设一种现实的、有意义的、具有挑战性的数学现实情境,提供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