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下册 5.3.1 频数与频率教案 北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频数与频率》教案北师大版
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备课时间:第11周上课时间:第13周第3课时:5、3频数与频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频数、频率等概念,并能读懂相应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2)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过程与方法:(1)能根据数据处理的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2)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统计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态度进行统计活动.教学重点:能读懂频数分布直方图和折线图,会用样本估计总体教学难点:根据数据处理的结果做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教学过程第一环节现场调查(5分钟,展开调查)现场调查每一位同学最喜欢下列六门学科中哪一门功课?并用枚举法表示出来!(如用P表示政治,C表示表示语文,M表示数学,E表示英语,Ph表示物理,S表示体育)假定调查结果如下(调查人数:50):S M C E Ph M C S S Ph S M M S C Ph EE S M C M P Ph M M C S E Ph Ph C Ph EE M C E Ph E Ph E E S M C M P Ph M通过现场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使学生明白统计的数据并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并为下一环节的讨论提供合适的数据。
第二环节学生讨论(10分钟,学生独立处理收集上来的数据)上述的表示方式好不好?如果不好,请你设计一个更好的表示方式.方式1:列表法:方式2:用条形统计图表示:281012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体育学生人数学科第三环节 引入概念(5分钟,学生通过计算数据体会概念)1、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叫做频数,而每个对象出现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叫频率.如:通过填写表格,使学生理解频数与频率的区别与联系.第四环节 设计方案(5分钟,小组讨论)1、你估计语文课本中哪个汉字使用的频率最高?2、请你设计一个方案,同组同学进行现场统计.(方案应对人员进行合理分配,即定人查定页,对该页出现的某几个字的频数进行统计,估计其使用频率.)第五环节 学生讨论(8分钟,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将学生从语文课本同一本书随机抽取的6页出现的“的”和“了”出现的次数进行统计,求出它们出现的频率,并制成统计图.统计的页数(1)随着统计总数的增加,这两个字出现的频率是如何变化的?(2)你认为该书中的“的”和“了”两个字的使用频率哪个高?第六环节学生反思(2分钟,各抒己见)从今天的课程中,你学到了什么知识?频数与频率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巩固练习:(5分钟,学生先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课本187页习题5.3第1,2题思考题:课本第188页习题5.3第3、4题(给学有余力的同学做)布置作业:创新设计教学反思。
八年级数学下册 5.3.2 频数与频率教案 北师大版
5.3.2频数与频率教案教学目标:(1)能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2)能根据数据处理的结果,作出合理的决策.(3)培养学生对各种图表信息的识别与获取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频率与频数的概念,选择数据表示方式.难点:各种统计图表的绘制,识别各种图表所含的信息,各自优缺点.教法与学法指导:教法:本节教学主要采用引导、探索、交流法,按照问题解决的实际情况,以数据收集——表示——处理——评判的顺序展开教学,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逐步获得新知.在素材呈现上,注意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和前后知识的联系,如以表格、条形统计图、折线图等多种方式呈现,既加强了知识间的联系,又巩固了学生对各种图表的识别与获取能力.学法: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交流相结合.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小品表演:李大爷的冷饮柜前来了一群学生要买雪糕。
甲:“大爷,给我一支A品牌的雪糕。
”乙:“我要一支B品牌的雪糕。
”丙:“我也要一支A品牌的雪糕。
”丁:“我要C品牌的雪糕。
”戊:“我也要一支A品牌的雪糕。
”(李大爷一边应着,一边拿雪糕。
)李大爷:“哎,戊姑娘,你要的A品牌正好卖完了,刚才丙姑娘拿到的是最后一根。
要不,换一支D 品牌的雪糕,这品牌的雪糕还有蛮多的。
”戊:“对不起,大爷,我不想要,我到其他地方看看。
”李大爷:“这是怎么回事呢?我每种品牌的雪糕都进一样多,怎么会有的不够卖,有的卖不完呢?”甲:“大爷,能告诉我最近一个星期您平均每天能卖出这四种品牌的雪糕的数量是多少吗?我们帮你分析一下,看下一次每一种品牌的雪糕各应该进多少?”李大爷:“A品牌平均卖了180支,B品牌平均卖了120支,C品牌平均卖了150支,D品牌平均卖了50支。
”甲:“同学们,我们先帮李大爷画一个雪糕销售统计图,再决定怎么进货。
”(小品结束)师:请大家一起回忆一下,我们如何收集与处理数据.生:1.首先通过确定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2.收集有关数据.3.选择合理的数据表示方式统计数据.4.根据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数据计算.根据特征数字,估计总体情况,设计可行的计划与方案,并不断实施与改进方案.师:这位同学总结得很好.你能否帮卖雪糕的李大爷设计一种方案,确定各种牌子的雪糕应进多少?生:首先应开展调查.统计一下李大爷每天卖出的A、B、C、D、四个牌子雪糕的数量.设计意图:通过小品表演的形式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能把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到一起。
八年级数学下册《频数与频率》教案北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频数与频率》教案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频数与频率的概念,掌握频率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频数与频率分析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例子感受频数与频率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频数与频率的定义。
2. 频率的计算方法。
3. 频数与频率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频数与频率的概念,频率的计算方法。
2. 难点:频数与频率的关系,运用频数与频率分析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让学生初步感受频数与频率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频数与频率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频数与频率的关系。
3. 实例分析: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掌握频率的计算方法。
4. 练习巩固: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频数与频率解决问题。
5. 总结拓展:引导学生思考频数与频率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频数与频率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频数与频率解决,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频数与频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频数与频率的关系。
2. 利用实例分析,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共同解决问题。
3. 运用数形结合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频数与频率的概念。
4. 采用分层教学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交流能力等。
4.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
八、教学资源:1. PPT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频数与频率的概念。
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数学下册 5.3频数与频率课件1(优秀课件)
(2)每个分数段的学生的频数、频 率分别是多少?
(3)本次测验学生成绩的及格率 为多少?(60分以上,含60分为 及格)
人数
16
12
10
8
4
16
12 10 8
4
0
49.5 59.5 69.5 79.5 89.5 99.5
分数
9
做一做
比一比看谁能行
3、如图是某企业中层管理人 员的年龄的调查统计图,根据 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 题:
人数
12 10
12
9
10
8
(1)在本次调查中哪个年龄
7
的人数最多?哪个年龄的人数
6
6
最少?它们的频数各是多少?
4
4
答:人数最多的是37岁,最少
2
的是40岁;它们频数分别是: 2
12和2 (2)在本次调查中年龄为36
0 34 35 36 37 38 39 40
的频数是多少?频率是多少?
答:年龄为36的频数是9;它的频率=9÷(4+7+9+12+10+6+2)=0.18
B:卡卡
C:鲁尼
D:小罗纳尔多
A AB CDABAAC
BA A CBCAABC
AA B ACDAACD
BDAAC
7
学生数
足球明星 学生数
A
正正正正
25 23 23 20
B
正
C 正正
D
正一
8 15
13
10 5
6 0A
13 8
6
B C D 明星
我们称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为频数;
八年级数学下册《频数与频率》教案北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频数与频率》教案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频数与频率的概念,掌握频率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频数与频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思考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频数与频率的概念,频率的计算方法。
2. 难点:频率的稳定值,如何利用频数与频率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2.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直观展示概念与方法。
3. 结合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抛硬币实验,引导学生思考频数与频率的关系。
2. 自主探究:让学生独立思考,总结频数与频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解答疑问。
4. 课堂讲解:讲解频数与频率的定义,演示频率的计算过程。
5. 巩固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拓展提高: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运用频数与频率解决实际问题。
7.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收集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
五、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的相关题目。
2. 搜集生活中的实例,运用频数与频率的知识进行分析。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内容与要求1. 教学内容:掌握频数与频率的关系,理解频率的意义。
2. 教学要求:学生能够运用频数与频率的概念解决简单问题,能够理解并计算不同事件发生的频率。
七、教学设计与实施1. 教学设计:a. 通过实际案例引入频数与频率的概念。
b.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或观察数据,发现频数与频率之间的关系。
c. 讲解频率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例题演示。
d.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应用频数与频率的知识。
2. 教学实施:a. 利用实物或图片展示不同事件,引导学生计算频数与频率。
b.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计算结果,讨论频数与频率之间的关系。
c. 教师讲解频率的意义,解释为什么频率会趋向于一个稳定值。
八年级数学下册《频数与频率》教案北师大版
教案:八年级数学下册《频数与频率》教案北师大版第一章:频数与频率的概念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频数与频率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频数与频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频数的定义:一组数据中符合条件的个数。
2. 频率的定义:一组数据中符合条件的个数与数据总和的比值。
3. 频数与频率的关系:频率= 频数÷数据总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频数与频率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难点:如何运用频数与频率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频数与频率的概念及关系。
2. 利用实例演示,让学生加深对频数与频率的理解。
3. 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一组数据,让学生计算频数与频率。
2. 讲解频数与频率的概念及关系。
3. 演示实例,让学生加深对频数与频率的理解。
4. 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章:利用频数与频率解决实际问题1. 让学生学会运用频数与频率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利用频数与频率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 练习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如何运用频数与频率解决实际问题。
2. 难点:不同情况下频数与频率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利用频数与频率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 利用实例演示,让学生学会运用频数与频率解决实际问题。
3. 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一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频数与频率解决。
2. 讲解利用频数与频率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 演示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频数与频率解决实际问题。
4. 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频数与频率的图形表示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频数与频率的图形表示方法。
2. 培养学生绘制频数与频率图形的技能。
1. 条形图表示频数与频率。
2. 折线图表示频数与频率。
频数与频率优秀教案
频数与频率优秀教案篇1:频数与频率优秀教案频数与频率优秀教案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如何收集与处理数据.2.会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与频数分布折线图.3.了解频数分布的意义,会得出一组数据的频数分布.(二)能力训练要求1.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的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2.通过经历调查、统计、研讨等活动,发展学生实践能力与合作意识.(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大胆设计,勇于探索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1.了解频数分布的意义,会得出一组数据的频数分布直方图、频数分布折线图.2.数据收集与处理.教学难点1.决定组距与组数.2.数据分布规律.教学方法交流探讨式教具准备投影片教学过程Ⅰ.导入新课[师]请大家一起回忆一下,我们如何收集与处理数据.[生]1.首先通过确定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2.收集有关数据.3.选择合理的数据表示方式统计数据.4.根据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数据计算.根据特征数字,估计总体情况,设计可行的计划与方案,并不断实施与改进方案.[师]这位同学总结得很好.你能否帮卖雪糕的李大爷设计一种方案,确定各种牌子的雪糕应进多少?[生]首先应开展调查.统计一下李大爷每天卖出的A、B、C、D、E五个牌子雪糕的数量.篇2:频数与频率-频数与频率(第二课时)湖北省丹江口市丹赵路中学设计:王世涛教学内容课题名称频数与频率学科数学总课时数1版本名称湖南教育出版社年级八年级册次上册单元章节名称第四章页码119面执教者陈毅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频数与频率的概念。
(2)会进行统计活动,并计算频率。
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从现实生活实例中抽象出频数与频率的概念。
(2)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理解整理数据的方法及必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践操作、巩固学生对各种图表信息的识别与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学生对生活中所见的统计图表进行数据处理和评判意识。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数学5.3 频数与频率(第一课时)(教案)
5.3 频数与频率(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频数、频率等概念,会对一组数据进行统计,并列出相应的统计图表。
2、能根据数据处理的结果,做出合理的判断与预测,从而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并绘制出相应的统计图表,从而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
难点:正确列出统计图有。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先对本班同学最喜爱的球类体育运动项目做调查,教师制作好投影片或课件。
设计思路:通过学生交流各自调查的结果,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也体会到其必要性;再通过学生亲自动手绘制各种统计数据的方法,进一步让学生感受统计对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投影显示问题)提问:你们喜爱球类体育运动吗?请从下面几项中选出你最喜爱的球类运动项目。
A、篮球B、排球C、足球D、羽毛球E、乒乓球(每小组分别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进行统计,将每位同学最喜爱的球类运动用字母表示出来。
通过活动,使学生再次经历数据收集与整理的过程)二、想一想(投影显示问题)问题:1、从上面统计情况来看,你能很快说出全班同学最喜爱的球类运动吗?(如果统计结果非常明显,教师可做适当改变或转移到课本第159的例子)2、你们认为这种数据统计方式好不好,能否设计出比较好的表示方式?(此问题目的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据整理与表示的必要性,帮助学生复习数据表示的几种方法)三、活动与探究(学生交流各自课前对本班同学最喜爱的球类运动统计的方法,教师对参加交流的同学加以肯定并作出适当的点评。
)本问题除了课本上给出的列频数颁布表、频率颁布直方图外,还可以提醒学生用数据的其他表示方法进行统计,如画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等。
四、讲解概念1、频数: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
2、频率: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
(在讲解这两个概念时,切忌不要生搬硬记,要结合上述具体情况加以分析,让学生体会其意义,如有25人喜爱篮球运动,则把篮球的频数记为25,再用25除以全班总人数即得喜爱篮球运动的人的频率)五.做一做对课本158页“读一读”进行统计,看看哪个汉字的使用频率最高?(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解决,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频数、频率的意义)七.课堂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1、学会用正确的统计方式表示一组数据。
八年级数学下册《频数与频率》教案北师大版
教案:八年级数学下册《频数与频率》教案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频数与频率的概念,掌握频率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频数与频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 频数与频率的概念。
2. 频率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1. 频率的计算方法。
2. 运用频数与频率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案例和问题。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频数与频率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教师讲解频数与频率的概念,演示频率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动手实践。
3. 案例分析:教师给出相关案例,学生分组讨论,运用频数与频率解决实际问题。
4. 课堂练习:教师布置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练习和作业,评价学生对频数与频率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学生反馈和教学方法的适用性,为下次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频数与频率在统计学中的应用,如概率计算、数据分析等。
2. 鼓励学生探索频数与频率在现实生活中的其他应用场景,如市场调查、科学研究等。
九、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后的练习题,巩固频数与频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十、教学进度安排: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安排课时,确保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频数与频率的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
注意与前后课程的衔接,确保教学内容的连贯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确保目标的明确性和可衡量性,使学生、教师和家长都能清楚了解本节课的学习要求。
(八年级数学教案)频数与频率教案
频数与频率教案八年级数学教案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作用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社会里,人们常常需要对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收集与处理数据是一个公民的基本素质。
《频数与频率》分为两课时,本节为第一课时,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统计表、统计图、平均数以及中位数、众数等,对本课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为下节课学习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做准备。
2、教学内容和选择在具体教学素材的选取上,体现了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注重与实际生活联系,注重学生的认知水平,注重学生的兴趣,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确定了你最喜欢的歌手”,“《醉翁亭记》中也而两字出现的频率”,你最想去的河南景点”,让学生体会到频数与频率就在身边,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3、教学目标遵循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教学原则,根据教材的地位作用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制定以下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理解频数与频率的概念,会选择合适的方式表示数据,能读懂统计图。
2•过程方法:经历数据收集、整理、表示、分析的过程,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据整理和表示的重要性,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统计对决策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运用频数与频率以及相应的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进行数据处理,作出合理判断和预测。
教学难点:根据数据处理的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
二、教法和学法教法主要采用引导、探索、交流的方法,让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新知。
在素材呈现上,注意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和前后知识的联系,如以表格、条形统计图、折线图等多种方式呈现,既加强了知识间的联系,又巩固了学生对各种图表的识别能力。
学法指导注重学生的活动,特别是小组合作的活动。
在合作交流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让所有学生都得到发展,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在做一做、议一议中,再次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培养学生观察、猜想、决策能力,体会样本估计整体的思想。
三、教学过程:1、提出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数学八年级下册5.3.1《频数与频率》(一)教案(北师大)
第三课时●课题§5.3.1 频数与频率(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掌握频数、频率的概念.2.会求一组数据的频数与频率.(二)能力训练要求1.通过统计数据,制成各种图表,增强学生对生活中所见到的统计图表进行数据处理和评判的主动意识.2.培养学生利用图表获取信息的能力,使学生能初步把数字信息、图形和语言之间相互转化,并作出合理推断.(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通过对数据的整理,提高学生的责任心与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教学重点频率与频数的概念,选择数据表示方式.●教学难点各种统计图表的绘制,识别各种图表所含的信息,各自优缺点.●教学方法合作探讨法●教具准备投影片●教学过程Ⅰ.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数据的收集,并探讨了抽样调查时要注意的问题.(1)样本的大小.(2)样本的代表性.(3)样本的广泛性.使所抽取的样本尽可能准确地反映总体的真实情况.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统计初步中反映数据出现频繁程度的两个量频数与频率.Ⅱ.讲授新课1.例题讲解[师]我们不仅要学好基础知识,还要强健自己的体魄,长大后才能更好地工作.同学们,你们平时最喜爱的体育运动是什么?[生]乒乓球、篮球、足球、游泳、羽毛球、跳绳、踢毽子…….[师]你最喜爱的体育明星是谁?[生]孔令辉、刘国良、邓亚萍、李菊、王楠、贝克汉姆、罗纳尔多、巴乔、迈克尔·乔丹等等.[师]你为什么喜欢他们?[生]我喜欢邓亚萍、刘国良顽强的斗志……[生]我喜欢运动员在比赛时高超的技艺,他们给我们展示的一种拼搏精神风貌……[师]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就要有这种不怕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刻苦学习、老师相信你们会越来越出色.[师]下面是小亮调查的八(1)班50位同学喜欢的足球明星,结果如下:(投影片)是什么?[生]这些数据没有经过统计、整理,必须把A、B、C、D的个数全部数清,才能比较出哪位球星是该班同学最喜欢的.数据越多越不方便,所以我认为小亮的数据表示方式不太好.[师]你能设计出一个比较好的表示方式吗?小组相互交流,共同探讨.[生]我们小组用如下方式表示:(二)[师]此种表示方式的优点是什么?[生]简单明了,一眼可以看出哪个最多、哪个最少.[生]我们小组采用如下方式表示数据.[师]此种表示方式的优点是什么?[生]直观,一目了然.不仅可以很快判断出哪个最多,哪个最少,还可比较出差别是否悬殊很大.[师]从上表可以看出,A、B、C、D出现的次数有的多,有的少,或者说它们出现的频繁程度不同.我们称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为频数(absolute,frequency).而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为频率(relative frequency).[师]分别计算A 、B 、C 、D 的频数与频率. [生]A 的频数为23,A 的频率为5023. B 的频数为8,B 的频率为254. C 的频数为13,C 的频率为5013.D 的频数为6,D 的频率为253.Ⅲ.课堂练习1.设计一个方案,了解你们班同学最喜欢的科目是哪科,为什么喜欢?分析:先列表,再统计,调查探讨喜欢的原因.调查不爱学的那门科目的原因.(课后完成)[生]列表如下[生]可以用上例中的图(三)表示的形式.[师]这种图叫频数分布直方图.可不可以用频率分布来表示,如何表示.阅读课本P 151页内容.(利用频率绘制的图)(略)[师]随着统计页数的增加,这两个字出现的频率是如何变化的?[生]频率在0.05至0.06之间变化的字是“的”字.“了”字的频率在0.005至0.015之间变化.[师]你认为该书中“的”和“了”两个字使用的频率哪个高? [生]我认为是“的”字. 3.做一做 (1)为了了解中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对某中学同年龄的60名女学生的身高进行了测[师]我们知道,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反映了这些学生的平均身高.但是,有时只知道这一点还不够,还希望知道身高在哪个范围内的学生多,在哪个小范围内的学生少,也就是说,希望知道这60名女学生的身高数据在各个小范围内所占的比的大小.(学生填下表)频率分布表落在各个小组内的数据的个数叫做频数.小结:整理数据时,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2.决定组距与组数.3.决定分点4.列频率分布表.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对各种数据的统计表的处理.Ⅳ.课时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如下内容.1.频数与频率两个基本概念.2.会求一组数据的频数与频率,并会选择合理的表示方式来表示数据.例用频数分布直方图、图表、扇形区域分布图等表示所收集的数据情况.Ⅴ.课后作业习题5.3 1.2.Ⅵ.活动与探究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课堂内、外多让学生去观察分析自己身边的事情.提出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写一些实习作业,逐步掌握统计里的实习作业的问题如何表述,完成的步骤、实习报告的写法.例如要了解当地初中八年级男生的身高情况.[过程]具体要求包括:(1)如何选取样本、样本容量多大.(2)计算哪些统计量(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频数、频率等).(3)数据如何整理.(4)如何估计总体情况.[结果]具体步骤包括:(1)确定抽取样本的对象.在统计里,所要了解的情况涉及的范围往往很大,为了使样本对总体的估计更加精确,所确定的抽取样本的对象力求具有代表性.例如想要了解一个城市的初中某年级某门学科的学习情况,如果要选一个学校作为抽取样本的对象,那么这个学校不应是学习成绩较好或较差的学校,而应是成绩较为适中的学校.可见抽取样本对象的确定直接关系到所得结果的可靠程度.(2)确定抽取样本的方法并抽取样本(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3)计算和分析数据,写出书面报告.为了保证所得结论具有参考价值,所以要求数据来源于实际且真实,计算准确无误.为此,必须提高学生的责任心,用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身边每一个细小的问题,以小见大,逐步提高自身能力.。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数学5.3 频数与频率(第二课时)(教案)
5.3 频数与频率(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经历数据收集,进行简单的数据整理,由推理过程感受抽样的必要性;能根据数据绘制相应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分布折线图。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收集、处理数据的过程,进一步了解频数与频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绘图,进一步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三)情感与能力:能根据数据处理的结果,做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从而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
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的学习及激励评价,让学生在学习中锻炼能力,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教学重点: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分布折线图。
(五)教学难点:将一组数据正确地进行分组并列频数分布直方图。
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第五章第3节,本章在已学习“数据的代表”的基础上,以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为核心内容,为下一节课学习“数据的波动”作好准备。
前3册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经历了一些数据收集的过程,获得了一些数据收集与处理的活动经验。
但对于数据收集的方法,学生尚多是凭借一些生活的经验,对此缺乏一种理性的思考。
为此,本章将介绍数据收集的两种常用方法-----普查和抽样调查,并希望通过实际问题的讨论,让学生明确两种方式的特点,从而能够具体情境的要求中选用适当的调查方式。
在八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研究过刻画数据“平均水平”的几个尺度,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处理的能力。
但仅有“平均水平”,还难以准确地刻画一组数据。
为此,本节又介绍了刻画数据几个量——频数与频率。
本节课重在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培养创造精神和探究意识,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热情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大胆创新,对每一位同学作品给予鼓励和足够的重视。
三、学生情况分析1、学生已在八上初步学习了“数据的代表”等基本知识,同时结合农村初中学生实际,探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深入三峡坝区调查个体户经营情况,进行数据收集与处理。
八年级数学下册《频数与频率》教案、教学设计
1.教师出示几道关于频数与频率计算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关注学生解题方法的正确性。
3.学生互相批改练习,讨论错误原因,教师点评并讲解正确解法。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频数与频率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谈谈如何将频数与频率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3.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分层教学,使学生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总结规律,提高学生的归纳和概括能力。
6.针对重难点内容,设计专题讲座和课后辅导,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瓶颈。
2.作业中遇到问题,要主动与同学、老师交流,积极寻求帮助。
3.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按时提交作业。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频数与频率的概念,掌握频数与频率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数据中抽象出频数与频率的概念,以及如何处理数据中的特殊情况,如分组数据的频数计算。
2.重点:运用频数与频率分析数据,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将频数与频率的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境相结合,进行合理的解释和决策。
3.引导学生观察身高数据的频数分布表,探讨频数与频率之间的关系。
4.讲解如何利用频数与频率分析数据,解释数据背后的信息。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份关于学生成绩、课外活动参与情况等数据的调查表。
2.小组讨论:如何计算这些数据的频数与频率?它们能反映出哪些信息?
八年级数学下册 5.3.2 频数与频率(二)示范教案1 北师大版
第四课时●课题§5.3.2 频数与频率(二)●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如何收集与处理数据.2.会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与频数分布折线图.3.了解频数分布的意义,会得出一组数据的频数分布.(二)能力训练要求1.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的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2.通过经历调查、统计、研讨等活动,发展学生实践能力与合作意识.(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大胆设计,勇于探索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1.了解频数分布的意义,会得出一组数据的频数分布直方图、频数分布折线图.2.数据收集与处理.●教学难点1.决定组距与组数.2.数据分布规律.●教学方法交流探讨式●教具准备投影片●教学过程Ⅰ.导入新课[师]请大家一起回忆一下,我们如何收集与处理数据.[生]1.首先通过确定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2.收集有关数据.3.选择合理的数据表示方式统计数据.4.根据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数据计算.根据特征数字,估计总体情况,设计可行的计划与方案,并不断实施与改进方案.[师]这位同学总结得很好.你能否帮卖雪糕的李大爷设计一种方案,确定各种牌子的雪糕应进多少?[生]首先应开展调查.统计一下李大爷每天卖出的A、B、C、D、E五个牌子雪糕的数量.Ⅱ.讲授新课[师](出示投影片)这是小丽统计的最近一个星期李大爷平均每天能卖出的A、B、C1.000根据上表绘制一张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投影片)图5-2[生]A、B两种雪糕卖出的较多,可以多进些,D种雪糕卖出的少,可以少进些.[师]A多进多少?B多进多少?D进多少?如何通过比例确定?[生]A占总数的25%,B占总数的35%,C占总数的13%,D占总数的8%,E占总数的19%.[师]如何确定进货的总数,还应考虑哪些因素?[生]还应考虑当天气温情况,天气凉,气温低时少进货.天气热,气温高时多进货,即进雪糕总数应考虑当天气温变化.不能每天都进518支雪糕.[师]这位同学总结得很好.我们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应多动脑、多思考,不能生搬硬套,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理方案.2.做一做[例]学校要为同学们订制校服,为此小明调查了他们班50名同学的身高,结果(单位 cm).141 165 144 171 145 145 158150 157 150 154 168 168 155155 169 157 157 157 158 149150 150 160 152 152 159 152159 144 154 155 157 145 160160 160 158 162 155 162 163155 163 148 163 168 155 145172[师]填写下表,并将上述数据用适当的统计图表示出来.(表二)[师]同学们想一想,你同父母一起去商店买衣服时,衣服上的号码都有哪些,标志是什么?[生]我看到有些衣服上标有M、S、L、XL、XXL等号码.但我不清楚代表的具体范围.适合什么人穿.但肯定与身高、胖瘦有关.[师]这位同学很善动脑,也爱观察. S代表最小号,身高在150~155 cm的人适合穿S号.M号适合身高在155~160 cm的人群着装…….厂家做衣服订尺寸也并不是按所有人的尺寸定做,而是按某个范围分组批量生产.如何确定组距与组数呢?分组组数的确定,不仅与数据多少有关,还与数据的取值情况有关.在实际决定组数时,常有一个尝试过程:先定组距,再计算出相应的组数.看看这个组数是否大致符合确定组数的经验法则.在尝试中,往往要比较相应于几个组距的组数,然后从中选定一个较为合适的组数.我们一起看下表:小亮的做法.144 cm以下 145~149 cm 150~154 cm3 6 9155~159 cm 160~164 cm 165~169 cm16 9 5170 cm以上2[师]小亮是怎么做的?[生]先分组,再得到相应各组的学生人数.图5-3注:数据越多,分的组数也应越多,当数据在100以内时,通常按照数据的多少,分成5~12组.为了更好地刻画数据的总体规律,我们还可以在得到的频数分布直方图上取点、连图5-4[生]表一是没有经过整理的数据.数据多,而且数量表示上不简单、不直观.各个数据所占人数多少也没有直接给出,还需要计算.[生]表二,优点:数量表示上确切.即准确表示出各个数据所占的人数.缺点:不能直观反映数据的总体规律.数据也较多.[生]图5-3、图5-4能直观形象地将数据表示出来,而且能刻画出数据的总体规律.中间人数较集中,两边较少.[师]小结.我们在收集到一些数据后,一定要选择合理的表示方式表示所收集的数据.常用表格与图表两种方式.何时用哪种方式,应根据我们研究问题的侧重点来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生搬硬套,应多总结、提炼研究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不要一味去模仿.只要多动脑去思考.我相信同学们会创新出更好的方法. 1.储蓄所太多必将增加银行支出,太少又难以满足顾客的需求.为此,银行在某储蓄所抽样调查了50名顾客,他们的等待时间(进入银行到接受受理的时间间隔,单位 mi n )如下:15 20 18 3 25 34 6 0 1724 23 30 35 42 3724 21 114 12 34 22 13 348 22 3124 17 33 4 14 2332 33 2842 25 14 22 31 4234 26 1425 40 14 24 11(1)将数据适当分组,并绘制相应的频数分布直方图.(2)这50名顾客的平均等待时间是多少?根据这个数据,你认为应该给银行提什么建议?小值为0.∴42-0=42.②决定组距与组数.③决定分点列表如下.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图)学生完成下图.图5-5(2)50名顾客平均等待时间nx x x x n x +++=Λ1(n =50). 解(略)Ⅳ.课时小结本节课学习了如下内容.1.如何整理所收集的数据.2.将数据用适当的统计图表示出来.(1)表格形式.(2)频数分布直方图(3)频数分布折线图.3.各种统计图、表的优缺点.4.根据统计图表信息,提出合理化建议.今后我们还要学习一些统计知识,一些图表的制作.例如频率分布直方图,以及它的意义.Ⅴ.课后作业习题5.3Ⅵ.活动与探究1.将一批数据分组时,每个小组的频数与频率各指什么?答:每个小组的频数是指落在这个小组的数据的个数.每个小组的频率是指这个小组的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值.2.分组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分组的组数不仅与数据的多少有关,还与数据的取值情况有关.先求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再确定组距与组数.当数据较多,且波动较大时,为了便于整理数据,我们可将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重新排列,这虽然费事,但找数据中的最大值、最小值以及进行频数累计却变得非常简单了.。
频数与频率说课稿
频数与频率说课稿《频数与频率》说课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三节频数与频率第一课时。
根据新课程标准,现在我从以下四个方面说说这节课的教学设想: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作用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社会里,人们常常需要对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因此根据自己的需要收集与处理数据是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2、学情分析《频数与频率》分为两课时,本节为第一课时,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统计表、统计图(条形、折线、扇形)、衡量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以及众数等,对本课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也为下节课学习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3、教学内容和选择在具体教学素材的选取上,体现了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注重与实际生活联系,注重学生的认知水平,注重学生的兴趣,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确定了“你最喜欢的足球明星”,“《醉翁亭记》中也而两字出现的频率”、“名著《红楼梦》作者之谜”,让学生体会到频数与频率就在身边,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4、教学目标遵循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教学原则,根据教材的地位作用和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制定以下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我主要以“你喜欢的足球明星是谁”层层提出问题理解频数与频率的概念,会选择合适的方式表示数据,能读懂统计图。
2.过程方法:经历数据收集、整理、表示、分析的过程,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据整理和表示的重要性,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统计对决策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运用频数与频率以及相应的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进行数据处理,作出合理判断和预测。
教学难点:根据数据处理的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
二、教法和学法教法主要采用引导、探索、交流的方法,让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新知。
在素材呈现上,注意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和前后知识的联系,如以表格、条形统计图、折线图等多种方式呈现,既加强了知识间的联系,又巩固了学生对各种图表的识别能力。
数学八年级下北师大版5.3频数与频率同步教案(二).
5.3 频数与频率(二)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如何收集与处理数据;2.会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与频数分布折线图;3.了解频数分布的意义,会得出一组数据的频数分布。
二、能力训练要求1.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的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2.通过经历调查、统计、研讨等活动,发展学生实践能力与合作意识。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大胆设计,勇于探索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频数分布的意义,会得出一组数据的频数分布直方图、频数分布折线图;2.数据收集与处理。
教学难点1.决定组距与组数;2.数据分布规律。
教学方法交流探讨式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请大家一起回忆一下,我们如何收集与处理数据[生](1)首先通过确定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2)收集有关数据;(3)选择合理的数据表示方式统计数据;(4)根据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数据计算。
根据特征数字,估计总体情况,设计可行的计划与方案,并不断实施与改进方案。
[师]这位同学总结得很好。
你能否帮卖雪糕的李大爷设计一种方案,确定各种牌子的雪糕应进多少?[生]首先应开展调查.统计一下李大爷每天卖出的A、B、C、D、E五个牌子雪糕的数量。
2.讲授新课[师]根据小丽的统计结果,请你为李大爷设计一个进货方案。
[生]A、B两种雪糕卖出的较多,可以多进些,D种雪糕卖出的少,可以少进些。
[师]A多进多少?B多进多少?D进多少?如何通过比例确定?[生]A占总数的25%,B占总数的35%,C占总数的13%,D占总数的8%,E占总数的19%。
[师]如何确定进货的总数,还应考虑哪些因素?[生]还应考虑当天气温情况,天气凉,气温低时少进货,天气热,气温高时多进货,即进雪糕总数应考虑当天气温变化,不能每天都进518支雪糕。
[师]这位同学总结得很好.我们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应多动脑、多思考,不能生搬硬套,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理方案。
3.课堂练习做一做[例]学校要为同学们订制校服,为此小明调查了他们班50名同学的身高,结果(单位 c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3.1频数与频率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频数、频率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频数与频率.2.通过统计数据,制成各种图表,增强学生对生活中所见到的统计图表进行数据处理和评判的主动意识.3.培养学生利用图表获取信息的能力,使学生能初步把数字信息、图形和语言之间相互转化,并作出合理推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频率与频数的概念,选择数据表示方式.难点:各种统计图表的绘制,识别各种图表所含的信息,各自优缺点.教法与学法指导:教法:本节教学主要采用引导、探索、交流法,按照问题解决的实际情况,以数据收集——表示——处理——评判的顺序展开教学,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逐步获得新知.在素材呈现上,注意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和前后知识的联系,如以表格、条形统计图、折线图等多种方式呈现,既加强了知识间的联系,又巩固了学生对各种图表的识别与获取能力.学法: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交流相结合.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自然引入师:上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数据的收集,并探讨了抽样调查时要注意的问题.(1)样本的大小.(2)样本的代表性.(3)样本的广泛性.使所抽取的样本尽可能准确地反映总体的真实情况.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统计初步中反映数据出现频繁程度的两个量频数与频率.设计意图:复习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而引入新课.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师]我们不仅要学好基础知识,还要强健自己的体魄,长大后才能更好地工作.同学们,你们平时最喜爱的体育运动是什么?[生]乒乓球、篮球、足球、游泳、羽毛球、跳绳、踢毽子…….[师]你最喜爱的体育明星是谁?[生]张继科、王皓、姚明、李娜、贝克汉姆、科比、詹姆斯、孔卡等等.[师]你为什么喜欢他们?[生]我喜欢王皓、李娜顽强的斗志……[生]我喜欢运动员在比赛时高超的技艺,他们给我们展示的一种拼搏精神风貌……[师]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就要有这种不怕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刻苦学习、老师相信你们会越来越出色.[师]下面是小亮调查的八(1)班50位同学喜欢的足球明星,结果如下:(投影片)[师]根据上面结果,你能很快说出该班同学最喜欢的足球明星吗?他的数据表示方式是什么?[生]这些数据没有经过统计、整理,必须把A、B、C、D的个数全部数清,才能比较出哪位球星是该班同学最喜欢的.数据越多越不方便,所以我认为小亮的数据表示方式不太好.[师]你能设计出一个比较好的表示方式吗?小组相互交流,共同探讨.[生]我们小组用如下方式表示:[师]此种表示方式的优点是什么?[生]简单明了,一眼可以看出哪个最多、哪个最少.[生]我们小组采用如下方式表示数据.[师]此种表示方式的优点是什么?[生]直观,一目了然.不仅可以很快判断出哪个最多,哪个最少,还可比较出差别是否悬殊很大.[师]从上表可以看出,A、B、C、D出现的次数有的多,有的少,或者说它们出现的频繁程度不同.我们称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为频数(absolute,frequency).而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为频率(relative frequency).[师]分别计算A、B、C、D的频数与频率.[生]A的频数为23,A的频率为.B的频数为8,B的频率为.C的频数为13,C的频率为.D的频数为6,D的频率为.设计意图:通过活动结果理解并掌握频数与频率的概念.三、学以致用,知识反馈1.设计一个方案,了解你们班同学最喜欢的科目是哪科,为什么喜欢?分析:先列表,再统计,调查探讨喜欢的原因.调查不爱学的那门科目的原因.(课后完成)[生]列表如下科目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政治物理美体学生数频数频率[师]你还能用什么方式表示上表所收集数据的内容.[生]可以用上例中的图(三)表示的形式.[师]这种图叫频数分布直方图.可不可以用频率分布来表示,如何表示.阅读课本P151页内容.(利用频率绘制的图)(略)2.议一议:(投影片)小明、小亮从同一本书中分别随机抽取了6页,在统计了1页、2页、3页、4页、5页、6页的“的”和“了”出现的次数后,分别求出了它们出现的频率,并绘制了下图[师]随着统计页数的增加,这两个字出现的频率是如何变化的?[生]频率在0.05至0.06之间变化的字是“的”字.“了”字的频率在0.005至0.015之间变化.[师]你认为该书中“的”和“了”两个字使用的频率哪个高?[生]我认为是“的”字.3.做一做(1)为了了解中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对某中学同年龄的60名女学生的身高进行了测量.结果如下.(单位:厘米)(投影片)158 167 154 159 166 169 159156 166 162 159 156 166 164160 157 156 160 157 161 158158 153 158 164 158 163 158153 157 162 162 159 154 165166 157 151 146 151 158 160165 158 163 162 161 154 163165 162 162 159 157 159 149164 168 159 153[师]我们知道,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反映了这些学生的平均身高.但是,有时只知道这一点还不够,还希望知道身高在哪个范围内的学生多,在哪个小范围内的学生少,也就是说,希望知道这60名女学生的身高数据在各个小范围内所占的比的大小.(学生填下表)频率分布表落在各个小组内的数据的个数叫做频数.小结:整理数据时,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2.决定组距与组数.3.决定分点4.列频率分布表.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对各种数据的统计表的处理.设计意图:让学生应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关的问题,查找掌握不牢固的地方,进一步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并加以巩固.四、巩固提升,归纳总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知识方面和操作方面)?在运用科学知识进行实践过程中,你具有了哪些能力?你是否想到最优的方法?在与同伴合作交流中,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你的同伴中你认为最值得你学习的是哪几个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及收获)设计意图: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受,并对同伴进行评价.五、达标检测,反馈矫正设计意图:通过检测巩固当堂知识并准确的掌握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以方便课下有针对性的做好辅导.六、布置作业,课后促学必做题:课本第187页习题5.3 第1、2题.选做题:课本第188页习题5.3 第3、4题.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层次的作业,让每一名学生都得到充分的提高,达到巩固新课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的目的.板书设计:5.3.1 频数与频率引入定义做一做议一议教学反思:培养学生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一直是我国数学教育的一个不被重视的环节,但在现代社会中,统计能力又是一个必备的素质.频数与频率是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的知识,他们容易把两者混为一谈,在教学中应强调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以便学生能正确分辨两者的不同.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重点突出了怎样认识图表、怎样从图表中获取信息,把学生能力的培养放在主要位置,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
②今文字系统隶书——草书——行书——楷书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出现,对书法的独立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狂草在魏晋出现,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出现于晋,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请学生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教师进行归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B主要书体的形式特征①古文字:甲骨文,由于它处于文明的萌芽时期,故字形错落有致辞,纯古可爱,目前发现的总共有3000多字,可认识的约1800字。
金文,处在文明的发展初期,线条朴实质感饱满而丰腴,因它多附在金属器皿上,所以保存完整。
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的文字,记载的是君王外出狩猎和祈祷丰年,秦篆是一种严谨刻板的纯实用性的字体,艺术价值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