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奶牛乳房炎的生物免疫活性因子的研发推广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阶段控制奶牛乳房炎发展方向
非抗生素疗法的发展
为克服抗生素疗法的缺点,发展出以 下多种控制方法,包括环境控制法、营养 疗法、物理疗法、生物疗法。这些方法各 有优缺点,免疫因子疗法由于免疫因子的 固有可调节免疫的特点是其中非常具有发 展前途的疗法。
免疫因子治疗乳房炎的原理
1.免疫活性因子能够促进乳腺内细胞 免疫活性因子能够促进乳腺内细胞MHCII类分子表达,促进抗原递呈 类分子表达, 免疫活性因子能够促进乳腺内细胞 类分子表达 和免疫应答 2.免疫活性因子增强乳腺中巨噬细胞、嗜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力和杀菌力 免疫活性因子增强乳腺中巨噬细胞、 免疫活性因子增强乳腺中巨噬细胞 3.免疫活性因子促进免疫细胞增殖分化,提高细胞毒作用,促进乳腺免 免疫活性因子促进免疫细胞增殖分化, 免疫活性因子促进免疫细胞增殖分化 提高细胞毒作用, 疫应答 4.免疫活性因子对炎症介质进行调控,从而控制乳房的炎症过程 免疫活性因子对炎症介质进行调控, 免疫活性因子对炎症介质进行调控
数量 12 12 12 12 12 12 12 患病乳区数 43 47 45 45 48 47 44 用药种类及给药方法 抗生素★ ★ 抗生素☆ 抗生素★+活性肽★ 抗生素★+活性肽☆ 抗生素☆+活性肽★ 活性肽☆ 活性肽★
• 表中“★”为肌肉注射、“☆”为乳房灌注;用药剂量为 抗生素每个患病乳区200mg,肌肉注射量为四个乳区用药 剂量之和,患病乳区不足四个的,按照四个乳区用药量给 药。
组别 A1 A2 A3 A4 A5 A6 A7 第 1天 +++ +++ +++ +++ +++ 第 2天 ++ ++ ++ ++ ++ 第 3天 ++ + ++ ++ + 第 4天 + ± + + ± 第 5天 ± + + 第 6天 ± ± 第 7天 -
表10
组别 B1 B2 B3 B4 B5 B6 B7
6
原液浓缩 10倍 倍 腹腔注射 0.5ml/10g —
7
生理盐水 对照 腹腔注射 0.5ml/10g —
•
从表结果可以看出,制得的免疫活性因子分别在原液;浓缩 倍 从表结果可以看出,制得的免疫活性因子分别在原液;浓缩2倍、5 倍的情况下, 倍、10倍;稀释 倍、5倍、10倍的情况下,给小鼠腹腔注射,均无毒性 倍 稀释2倍 倍 倍的情况下 给小鼠腹腔注射, 反应。结论: 方法制得的免疫活性因子对小鼠无毒性反应。 反应。结论:用3.1.2.1方法制得的免疫活性因子对小鼠无毒性反应。 方法制得的免疫活性因子对小鼠无毒性反应
********奶牛场愈后牛乳中抗生素残留统计 ********奶牛场愈后牛乳中抗生素残留统计
第1 天 +++ +++ +++ +++ +++ 第2天 ++ + ++ ++ ++ 第3天 + ± + + ± 第4 天 ± ± ± 第5天 ± 第6天 第7天 -
•
表9、10显示,使用乳房灌注给药的方式用抗生素治疗奶牛乳房炎,第三天时 抗生素残留几乎不可见,而使用抗生素肌肉注射地方法给药,乳汁中的抗生 素残留在乳房炎治愈后的第四天才能消失,复方免疫活性因子和抗生素的联 合应用,对抗生素的代谢没有明显的影响。
项目编号:07A01
一种治疗奶牛乳房炎的生 物制剂的研发与推广
主要内容
一、选题依据 材料( 二、 材料(略) 三、方法与技术路线 四、 结果与分析 五、 讨论 六、 结论
一、选题依据
• 奶牛乳房炎是一种危害极其严重的接触性传 染病
该病主要由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是一种能够导致奶 牛业最为严重经济损失的疾病。根据其有无临床症状可以将 奶牛乳房炎分为临床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两类,其发病率根 据统计可高达70%,就连国外一些饲养条件和卫生条件良好的 奶牛场中乳区感染率高达75%。目前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 其中约有1/3的奶牛患各种类型的乳房炎。美国每年因奶牛乳 房炎造成的损失达20亿美元。全球每年因乳房炎引起的损失 达到350亿美。
治疗效果评价
• 通过CMT试剂检测,通过治疗前后数值结 果变化判断乳房炎治愈率。 • 检测药物残留,鉴定生物安全性 • 测定产奶量变化,评价其经济性
四、结果与分析
• 1.免疫活性因子制备和检测结果、生物安全 性 • 2.临床疗效、药物残留、产奶量变化
制备产品的的照片
1.免疫因子的制备和检测 1.免疫因子的制备和检测
• 物理性状 得到比重为1.021的淡黄色,有特殊腥味的透明液 体。 • 理化性质 PH为7.0,符合制剂要求;经紫外光谱分析,该 制剂在250nm-260nm处有吸收高峰, A260nm/A280nm=2.28;用二羟基甲苯法测得核 糖含量为33ug/ml;用双缩尿法测的多肽含量为 315ug/ml;无菌检验、蛋白质检验、抗原检验及 过敏实验结果均为阴性。
热源检查结果
表4 热源检查结果 组别
1 2 3 4
注射前15min
39.8±0.2 38.9±0.3 39.7±0.1 39.8±0.2
注射后1h
39.8±0.3 39.3±0.3 39.5±0.2 39.9±0.2
注射后2h
39.7±0.1 37.8±0.2 39.6±0.2 39.6±0.1
注射后3
患病 乳区数 48 47 45 45 47 47 46
头数 8 10 12 12 12 12 12
痊愈 有效 乳区数 乳区数 8 10 25 22 40 17 28 24 22 22 18 7 28 16
治愈率 (%) 16.7 21.3 55.6 48.9 85.1 36.2 60.8
有效率 (%) 66.7 67.6 97.8 95.6 100 95.7 94.6
**奶牛厂用药种类及给药方法
数量
12 12 12 12 12 12 12
患病乳区数
48 47 43 45 47 47 46
用药种类及给药 方法
抗生素★ ★ 抗生素☆ 抗生素★+活性肽★ 抗生素★+活性肽☆ 抗生素☆+活性肽★ 活性肽☆ 活性肽★
表2
组别 B1 B2 B3 B4 B5 B6 B7
****奶牛场用药种类及给药方法 ****奶牛场用药种类及给药方法
免疫活性因子对小鼠外周血吞噬性白细胞吞噬功能 及免疫器官重量的影响
表6 免疫活性因子对小鼠外周血吞噬性白细胞吞噬功能及免疫器官重量的影响 免疫器官(mg)/体重(g) 分组 A B C D 吞噬率(%) 65.8 57.2 63.5 43.7 脾脏重量 7.92±0.23 7.37±0.34 7.65±0.13 7.82±0.28 胸腺重量 2.35±0.32 2.55±0.26 2.55±0.37 2.32±0.42
3d
185±2.1 193±2.2 195±1.2 163±1.3
4d
201±3.0 203±2.5 215±1.3 153±1.2
5d
217±2.1 215±1.1 237±2.0 165±1.2
6d
225±2.4 231±2.3 234±3.1 158±2.2
• 分析:一次给予机体较大量的免疫活性因子,可以迅速提高机体内免疫 细胞的数目,但是长时间使用,不会使血液内淋巴细胞的数量无限制的 增高。上实验表明结果表明,给与小鼠复方免疫因子以后,血液中的免 疫细胞会出现含量增多的现象,但升至230左右,会出现停顿现象,在5 天内未见其继续升高。
第4天 21.55±4.33 21. 30±4.33 23.78±3.48 21.75±7.38 23.54±1.30 21.75±7.08 21.78±3.48
第6天 21.88±2.85 21. 48±2.35 23.20±3. 83 21.75±7.38 23.02±3.63 21.75±7.68 22. 02±3.06
本次实验就是基于免疫活性因子的这些特点将 其应用于乳房炎的治疗之中,以其达到良好的疗 效。
研究意义
本次实验期望通过经济、来源可靠的原料 制备免疫活性因子,建立起检测其生物活性 的有效方法,测定生物安全性。并将之应用 于临床 ,验证其疗效、残留和对产奶量的影 响。 最终的目的在于研制一种经济、有效、安 全的牛乳房炎免疫治疗药物。
39.6±0.3 38.4±0.2 39.7±0.3 39.8±0.3
• 结论:制得的免疫活性因子不含热源物质。
免疫活性因子对小鼠血液白细胞数 量的影响
表5 免疫活性因子对小鼠血液白细胞数量的影响 分组
A B C D
1d
123±1.2 125±1.3 124±2.1 126±1.2
2d
142±0.9 165±2.0 170±1.1 165±1.4
免疫活性因子对奶牛乳房炎的临床 治疗试验
1.用药种类及给药方法分类 2.效果分析
免疫活性因子制备流程
原 材 料 选 理 处 浆 融 析 挑 洗 匀 冻 清 碎 复 剪 反 透
动 物 实 验 装
灌 无 菌 检 验
超 滤 滤
过 调 整 值
Ph
用药种类及给药方法分类
• 表1
组别
A1 A2 A3 A4 A5 A6 A7
组别 B1 B2 B3 B4 B5 B6 B7
数量 12 12 12 12 12 12 12
•
Hale Waihona Puke 表7,8显示,抗生素乳房灌注+复方免疫活性因子肌肉注射组治愈率明 显高于其他各组,有效率达到97.8 %以上,也明显高于其他治疗组。
•药物残留
表9 **牛场愈后牛乳中抗生素残留统计 **牛场愈后牛乳中抗生素残留统计
表8
患病 乳区数 48 47 45 48 48 48 48
********奶牛场治疗效果 ********奶牛场治疗效果
治疗有 效头数 10 10 12 12 12 12 12 痊愈乳 区数 8 12 28 23 38 23 27 有效乳 区数 20 22 16 20 19 22 17 治愈率 (% ) 18.8 25.5 62.2 51.1 79.2 49 56.3 有效率 (% ) 65.3 72.3 97.7 95.5 97.8 93.7 89.5
二、材料(略)
三、技术路线
• 1.免疫活性因子的制备及其安全性和活性检 验(实验室进行) • 2.免疫活性因子对奶牛乳房炎的临床治疗试 验 (临床试验推广)
免疫活性因子的制备和检验
• • • • 透析法制备免疫活性因子 理化性质检验 安全性检验 :毒性检验 、热源检验 免疫活性因子对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吞噬 功能及免疫器官重量的影响
毒性检验结果
表3 毒性检验结果
1
浓度 注射方式 注射剂量 毒性反应 原液浓缩 10倍 倍 腹腔注射 0.5ml/10g —
2
原液浓缩 5倍 倍 腹腔注射 0.5ml/10g —
3
原液浓缩 2倍 倍 腹腔注射 0.5ml/10g —
4
原液浓度 腹腔注射 0.5ml/10g —-
5
原液稀释 5倍 倍 腹腔注射 0.5ml/10g —
• 分析:连续以不同剂量复方免疫活性因子刺激小鼠5天 后,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吞噬率明显提高,但机体免疫器 官重量无明显变化。
2.免疫活性因子对奶牛乳房炎的临床治疗试
验
• 疗效试验
表7 ****奶牛厂治疗结果 奶牛厂治疗结果
治疗有效
组别 A1 A2 A3 A4 A5 A6 A7
数量 12 12 12 12 12 12 12
•产奶量统计
• 表11 ******牛场治疗过程中及愈后奶牛日平均产奶量统计
组别 A1 A2 A3 A4 A5 A6 A7
第1天 21.43±3.52 20.53±3.32 22.72±3.45 20.31±3.38 21.62±7.82 20.33±3.57 20.70±3.54
第2天 21.45±4.36 20.32±4.34 22.86±3.43 21.33±3.09 23.30±7.87 21.33±3.29 20.86±3.62
现阶段控制奶牛乳房炎困境
• 常用抗生素疗法的缺陷 目前对于奶牛乳房炎的治疗主要是抗生素疗法。利用抗 生素控制侵入机体的病原微生物,这种方法的利用,在控 制乳房炎、降低乳房炎的发病率方面,特别是在控制急性、 多发性和亚急性乳房炎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 抗生素疗法疗程较长,抗生素被大量应用,致使一些常见 病原菌产生抗药性,耐药菌株大量出现,使得常用药物疗 效下降;同时,大量使用抗生素后,乳汁中有大量抗生素 的残留,直接影响到酸奶的制备,并可能出现耐药质粒的 传递和转移,危害人类的健康。抗生素疗法无法对遭受到 病原微生物破坏的乳腺细胞进行有效的修复,即使治愈了 乳房炎,也无法使奶牛产奶量得到恢复,而乳房炎引起的 损失的70%来自于各种奶牛乳房炎引起的产奶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