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铝海外并购
中铝公司并购案例分析
中铝公司并购案例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2009年2月12日,中国铝业公司与力拓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铝公司将投入195亿美元收购力拓相关股份及资产,巨额交易引发各界关注。但是,经过漫长的等待,力拓集团董事会于6月5日撤销对双方战略合作交易的推荐,交易宣告失败。这仅仅只是一种纯粹的商业行为,还是隐藏着深层次的政治、文化、因素?同年7月5日,力拓上海公司胡士泰等四名员工被上海相关机构拘留。随后,上海市检察机关以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对澳大利亚力拓公司上海办事处四人作出批准逮捕决定。这是否可以视为中国政府对力拓毁约的嫉恨和报复呢?我国资源企业应该如何应对国际市场上错综复杂的政治因素呢?
中铝公司在国内产业链重组过程中如鱼得水,充分享受到其作为国资委“亲子”的所有利益,大量吸收优势电解铝企业,提升公司电解铝产能,兼并重组铝加工企业,打造完整的铝产业链,并在中央主导下通过并购重组方式逐步进入铜业、稀有金属产业。在海外市场上,中铝公司依靠其强大的国内市场和资本优势参与巴西、澳大利亚昆士兰等项目的开发,成功收购加拿大秘鲁铜业,并与美国铝业联合人主力拓集团。虽然,中铝公司已经成为力拓集团的最大单一股东,却没有参与力拓经营管理的权利。2009年2月的合作协议让中铝公司有机会获得力拓集团董事会席位和公司财务控制权,但此次交易却遭受重创。中铝公司的政府背景在其国内外发展中好似一把双刃剑,在刺激国内发展的同时,却成为海外发展的阻碍因素。我国国有资源企业应该如何合理规避政治风险,实现跨国并购呢?
跨国并购风险——中铝并购力拓案
一、跨国并购风险理论
(一)含义
跨国并购是并购行为跨越国界的产物,是指一国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标,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将另一国企业的所有资产或足以行使运营活动的股份收买下来,从而对另一国企业的经营管理实施实际的或完全的控制行为。跨国并购风险就是在这一过程中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和可能的损失。
(二)跨国并购的原因
1.企业成长需要
成长可能是国际并购最主要的动机。成长对任何企业都是非常关键的。并购可以让企业立刻获得成长,国际并购更给这种迅速成长插上了翅膀。常见的企业为了成长而进行的国际并购情形有:一是如果企业盈利颇丰,而本国经济却处于低速增长状态,则企业会将多余的现金流量投资到经济高速增长的国家中;二是当企业的国内市场已经饱和,或者国内市场太小以至无法随公司增长而扩大时,企业也会选择国际并购;三是海外扩张可以使那些中等规模的企业实现规模经济,以与那些大企业竞争;四是即使企业拥有最好的管理和技术,要想实现市场全球化也必须具有相当大的规模。
2.技术方面的原因
技术方面的考虑会从两个角度影响国际并购:一是技术领先的企业可以通过国际并购利用其技术优势;二是技术落后的企业可以通过收购技术领先的目标企业提高自己的竞争优势。
3.产品优势和产品差异
一般来说,在国内市场中产品具有良好声誉的企业在国外市场也会被接受。
4.政府政策
政府政策、管制、关税、配额等对国际并购有很大影响。为了保护本国经济,很多国家运用关税等政策来限制国外企业对本国的出口。为了越过这种限制,国际企业可通过国际并购来拓展市场。
5.汇率
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相对强弱将影响国际企业收购时支付的实际价格,影响融资成本,影响目标企业的运营成本,影响子公司向母公司分回利润的价值。
中铝收购力拓案例分析报告
中铝收购力拓案例分析
班级:
学号:
:
中铝收购力拓案例分析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趋势下,企业为了加强其国际竞争地位和推行全球经营战略,在全球围掀起了一场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并购浪潮,然而中国企业若想成功走出去则需要正确的发展策略与可行的目标,在此以中铝收购力拓为例分析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路上所面临的挑战。
关键字:跨国并购案例分析策略研究
一、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背景分析
近年来,在“走出去”战略的指引下,我国的大企业正以雄厚的资本能量,纷纷走出国门,在全球各大经济体中寻求新的投资目标,进行跨国并购。尽管有中海油失意尤尼科、海尔退出对美泰的收购、TCL和阿尔卡特劳燕分飞、华为、中兴等因“安全问题”收购业务搁浅等一系列海外并购失败案例,但仍然不能阻挡联想、明基、北汽、吉利迈向海外的脚步,我国的跨国并购愈演愈烈。如图1-1 2007年-2014年我国对外投资额所示,尤其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受冲击相对较小的我国企业可谓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并购海外企业的机遇。
海外并购已成为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实现其规模扩和获取各种资源的有效途径。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企业在实现海外并购的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存在着诸多新的风险,如何克服这些障碍成为决定我国企业海外并购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希望通过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中呈现的特点、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分析,为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面对的困难提供多一点解决方法。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我国经济的发展尽些许绵薄之力。
图1-1 2007年-2014年我国对外投资额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局发布数据。
中国矿业企业海外并购模式
中国矿业公司境外合作模式
近几年,中外企业和各方面都关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问题。特别是近来国家出台各种政策,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如国务院颁布的有色金属行业振兴规划中,明确提出“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增强资源保障能力”。中国这样的大国,经济成长只有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才能获得成功。所以,对于我国资源性企业来说,目前要讨论的不是要不要“走出去”的问题,而是如何成功“走出去”的问题,即如何更好地与境外资源企业合作的问题。中国企业境外资源合作有八种基本模式,选择什么模式开展境外资源合作,这与一个国家的矿业发达程度以及资源合作目的有很大关系。中国矿产资源需求缺口很大,但矿业开发技术水平及风险管理能力与矿业发达国家有明显差距,中国企业须从有效开发和利用全球矿产资源的角度出发,探索选择中国企业“走出去”,实施境外资源合作战略的可行模式。
中国企业境外资源合作主要有八种基本模式,即合资开发模式、股权购并模式、风险勘探模式、联营体模式、购买产能模式、租赁经营模式、工程换资源模式、战略联盟模式。
一、合资开发模式
合资开发模式即中国企业与资源东道国有关各方共同出资,在东道国注册成立矿产资源公司,基于公司制的运作规范,合作开发当地资源项目。合资开发模式比较适合没有足够境外资源合作经验的企业采用,是现阶段中国企业境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模式。
1、恰那铁矿 1987 年,中钢集团公司与全球矿业巨头力拓矿业集团(澳大利亚)共同投资开发位于澳大利亚帕拉巴都地区的恰那铁矿,其中中钢集团公司占60%的股份。恰那铁矿的矿石总储量2 亿吨,主要由优质赤铁矿构成。合资公司生产的矿石全部通过中钢集团销往中国,有力促进了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
中铝并购力拓
中铝失败给国内企 业的警示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是一把双刃剑跨国并购是双向的, 跨国并购的利弊也是双向的——是一把双刃剑。一方 面,跨国并购可以使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分工,可以推 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可以培养高级技术和管理人 才;等等。但另一方面跨国并购具有极大的风险性, 实务操作程序更复杂,受不确定性因素的干扰更大。
4.价值评估不科学,对业务和流程不 熟悉,风险规避不合理
目标公司的价值评估是决定跨国并购成败的环节之一。中 国企业跨国并购能力缺乏的表现之一就是并购溢价过高, 特别是金融业并购。国内金融机构对海外金融业的很多业 务和流程尚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即使雇佣了海外最好的 金融中介公司帮助其进行尽职调查,由于有些并购方急于 成功,在调查过程中急功近利,往往使所得信息失真,加 之经济危机背景下股市市值大幅波动使估值失准,并购后 迅速浮亏。此外,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过程中对风险规避 不合理使得并购风险加大。例如,由于并购融资或因兼并 背负债务,引起财务状况恶化,或因汇率风险造成巨额亏 损。
选择最佳的跨国并购时机
wenku.baidu.com
跨国并购往往会引起很大的经济震动和社会震动, 因此需要做充分的准备。中国企业进入目标公司 的所在国之前,对所在国法律环境应该有一个详 细了解。一旦机会来临,就要紧紧抓住,机不可 失。中铝这次行动太慢,没有把握住机会明显是 对这次收购准备不足。
中铝并购力拓对央企国际化战略的启示
成功 阻 击两 拓合 并 ,打 破 国际矿 的 风 险 , 如 何 把 存 在 巨 大 贬 值 风 险 的
美 元 换 成 我 们 急 需 的 战 略 资 源 , 确 保 中铝 公 司 并 购 力 拓 公 司 成 功 阻 击 我 国金融 国有 资产 的安全 是 当前最 紧
日本则通 过控股 、参股 或者联 合开 发 了 “ 两拓合并 ” ,打破了 国际矿业 巨头 迫 而现 实 的 任 务 。 等 多种方 式在 全球 范围 内加强 对 战略 的垄 断 ,保护 了我 国铝 、铜 、钢铁 等重 性矿产 资源的攫 取和控制 。 从国 民经济 核算 恒等 式 中居 民消
出了重要 一步 ,保 护 了我 国钢铁产 业
中铝 公司 并购 力拓 公 司 ,正是 在 的 国家利益 。
家开始 确立 技术 强 国及资 源保 护和攫 持续 增 长的背 景 下 ,为摆脱 铁 矿石 和 目前美 国储备 的矿产 资源共有 6 类 9 被动局面 , 高我 国产业竞争 力 、 3 3 提 维护 种 ,已成为 世界上 矿产 品储 备 品种最 储 量潜 在总值 居 世界首 位 ,却对 其 本 国矿床 进行封 存 ,并不惜 重金 购买 国 起 就建立 了矿 产 品储备保 护计 划 ;而 外矿床用 于储备 ;法 国更是从 l 7 年 业 巨头 垄 断 95 多 、储备量最大的国 家,美国尽管矿产 性 资源的控制力 的一 次重要尝试 。
中铝并购力拓案例分析
、
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2008年11月3日2008年12月3日2009年1月3日2009年2月3日2009年3月3日2009年4月3日2009年5月3日2009年6月3日2009年7月3日2009年8月3日系列1
由中铝并购力拓案例看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风险
由中铝并购力拓案例看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风险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纷纷走出国门进行跨国并购。然而作为国际投资的一种主要形式,跨国并购属于跨国界的资本流动,投资存在各种不确定性因素,所面临的环境复杂多变,存在的风险也复杂多变。本文主要从中铝并购力拓案例的失败分析跨国并购风险的产生、种类及如何防范。
[关键词]跨国并购;并购风险;风险防范
一、中铝并购力拓案例简介
1.中铝简介
中国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大型铝市场,也是世界上第二大原铝消耗国。中铝集团即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铝业”)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氧化铝及原铝运营商,是全球第三大氧化铝生产商,氧化铝和原铝是其主要产品。在中国经济的许多行业中,原铝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其中主要涉及建筑、包装、电力、消费品和交通运输等行业。中国铝业在利用中国氧化铝和原铝的大规模增长的需求方面享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力拓简介
力拓成立于1873年,在全球拥有60多家子公司,是全球第三大矿业公司。总部位于英国,目前该公司是全球前三大铁矿石生产商之一,同时还涉及铜、铝、能源、钻石、黄金、工业矿物等业务。在力
拓公司业务中,澳大利亚业务占45%,北美业务占40%,南美占5%。该公司的销售收入来源情况为:北美占28%,欧洲占23%,日本占22%,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占4%,中国占5%,其他亚洲国家为14%。
3.中铝并购力拓始末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打击下,力拓集团在伦敦的股票价格暴跌,股市和银行融资系统的资金链断裂使之无法短期内在公开市场上进行融资以偿还收购加拿大铝业(ALCAN)新欠下的高达380亿美元的债务。而此时,由于中国经济发展对资源和能源的刚性要求,中铝集团也急需在海外谋求较为稳定的原料供应商,加之国内四家银行的210亿美元的贷款使其充分具备了并购力拓的雄厚资金。
中铝并购力拓
谢谢
3. 自身原因。
没有抓住良好时间和时机 设定了较低的违约金 缺乏足够的政治风险认识。 缺乏民族情绪认识,缺乏沟通交流。 在对外投资方面缺乏明确战略,在并购时 存在一时冲动的因素,没有针对东道国的 法律、市场、劳工、环保等发面做足可 行性研究和尽职调查,而这一点,往往导致 最终并购失败。
(三)国有能源企业海外寻求资源, 还需制订中长期战略
中国目前的情况下, 国家能源战略的落实 必然依靠国有企业来实现,这就需要平衡国 家战略与企业经营的关系。如果过多地在表 面强化国家战略,企业的经营将负载过多的 负担,并且易被国外市场认为加上过多的政 府色彩, 这实际上极不利于中国企业的海 外收购。
4. 力拓方面的原因。
对于一个商业机构而言,利益固然重要,但是诚信是 他以后发展的重要部分。力拓在与中铝签订战略合 作协议仅四天之后,部分机构投资者向必和必拓摇 起了“橄榄枝”,开始转投必和必拓的“怀抱”,显 然有点令人心寒,实在是称不上诚信。在国际市场 形势好转的时候,力拓立即抛弃了中铝,宣布合作失 败,让人不认为是“过河拆桥”都难。这些原因,虽 然说是对方的原因,但是中铝的考虑不完备、不周 全,使得力拓有可趁之机,更是应该深思和改进的。
3、 中铝并购力拓简介
我们可以将中铝并购力拓案的案情发展状况分 为三个发展阶段: 2009年2月2日以前,是收购 前期,包括中铝第一次收购力拓股份; 2009年2 月2日至2009年5月15日,是收购进行时,在此 期间,收购案发展顺利,陆续通过了澳大利亚竞 争和消费者委员会、德国政府、美国外国投资 委员会等权威部门的认可,是可喜的;2009年6 月,交易失败,力拓发表公告宣布废除与中国铝 业的195亿美元交易。
中国铝业海外并购经济后果研究——以并购力拓为例
20 A dr n& V n nop 20 ) - 。对 于并 06;nes o aWieo ,03 3 ]
购经济后果 , 国内外学者通常采取 事件研究法对短 期绩效的考察 , 检验并购是否会为股东带来超常收 益 (e sn& R b c ,1 8 ; a a p& R bc , Jne u ak 9 3 Hel P l y e u ak
在 国际钢铁市场、 矿业市场的高速整合面前 , 中 国钢铁业的整合还很缓慢 。20 06年 , 俄罗斯铝业公 司与西 伯利 亚铝 业公 司 、 能可 国际公 司合并 , 立 嘉 成
了俄 罗斯铝 业联 合公 司 , 新公 司 的氧 化铝 和 原 铝 产
本较少 , 通过剖析中铝并购力拓案例得 出对资源型
( ) 购动 机 二 并 1 “ 拓” 形成 垄 断局面 .两 欲
三、 中铝并购力拓经济后果研 究
( ) 一 中铝 并购 力拓 的市场 反应研 究
采用事件研究 对并购公告 的市场反应进行 实 证, 采用样本企业跨 国并购的公告发布 E t 作为参考 标的 日 进行考核 , 通过检测到超额收益率来考察跨 国并购绩效的效果 。通过计算跨 国并购事件的“ 平 均超 额 收益 ” ( A 和 “ 积 平 均 超 额 收 益 ”即 即 A R) 累 ( A ) 从总体上观察中国企业跨 国并购事件所带 CR,
第 1 卷 第 6期 1
中铝收购力拓案例分析
中铝收购力拓案例分析
班级:
学号:
:
中铝收购力拓案例分析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趋势下,企业为了加强其国际竞争地位和推行全球经营战略,在全球围掀起了一场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并购浪潮,然而中国企业若想成功走出去则需要正确的发展策略与可行的目标,在此以中铝收购力拓为例分析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路上所面临的挑战。
关键字:跨国并购案例分析策略研究
一、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背景分析
近年来,在“走出去”战略的指引下,我国的大企业正以雄厚的资本能量,纷纷走出国门,在全球各大经济体中寻求新的投资目标,进行跨国并购。尽管有中海油失意尤尼科、海尔退出对美泰的收购、TCL和阿尔卡特劳燕分飞、华为、中兴等因“安全问题”收购业务搁浅等一系列海外并购失败案例,但仍然不能阻挡联想、明基、北汽、吉利迈向海外的脚步,我国的跨国并购愈演愈烈。如图1-1 2007年-2014年我国对外投资额所示,尤其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受冲击相对较小的我国企业可谓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并购海外企业的机遇。
海外并购已成为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实现其规模扩和获取各种资源的有效途径。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企业在实现海外并购的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存在着诸多新的风险,如何克服这些障碍成为决定我国企业海外并购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希望通过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中呈现的特点、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分析,为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面对的困难提供多一点解决方法。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我国经济的发展尽些许绵薄之力。
图1-1 2007年-2014年我国对外投资额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局发布数据。
中铝并购力拓案例的反思
期注资、 再次收购和参与配股三个阶段。 司与力拓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中铝 资入股 的成本。以此时力拓英 国公 司收
20 年 2月至 20 年 2月, 08 09 中铝首次注 主动斥资 15 美元将其在 力拓集团整 盘价 每股 2.英镑 计算 , 9亿 1 7 中铝 仍然浮 亏 资 力拓为第一阶段并购事 件。20 年 2 体持股 比例 由目前 的 9 %增 至 约 1%。 近 9 亿美元 。 08 . 3 8 0 单就事 件本 身看 , 中铝先 后两次收 购 力拓一成 一败。两次并购事件 引起 了 社会各 界对 中国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
以近 每股 5 英 镑 的 价 格 斥资 10 亿 中铝第二 次注 资 的协 议 , 9 4. 5 这就 宣告 原本 对 比 中铝两 次注 资力拓 的结 果, 可
美元 合 作收 购 力 拓英 国 公 司 1%的 普 将成为迄今为止中国最大规模海外投资 以 看 出中 铝 第一 次成 功 收购 力 拓 9 % 2 I 3
的阻 力 , 因为英 国政 府比 澳大利 亚政 府 用 “ 拨离 间” 挑 的策 略 , 力诱使中铝抛 出了中 铝国 际并购 中博 弈经验 的不 足。 尽
更崇 尚 自由贸 易。第三 , 次收 购受 到 弃美铝单独参与收购协 议谈 判。 首 事实上 , 首 先 , 中铝在 这次 收购 的时机 博弈 上没
Ca e a y i l 案 分 s sAn lss 例析
中铝斥巨资收购力拓——迈出“走出去”最大步伐
WTO E CO NOM IC&T RADE UPDATE
时代经贸2009年3月(上旬刊)总第126期经贸观察OBS ERVAT ION
中铝斥巨资收购力拓
——迈出“走出去”最大步伐
北京市国际经济贸易研究所张辉
2009年2月1日,中国铝业(简称“中铝”)宣布,新加坡全资子公司联合美国铝业获得了矿业巨头力拓12%的现有股份。这是中国企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
海外投资,也是全球交易金额最大的股票交易项目,交易总对价约140.5亿美元,
此次收购进一步明确了中铝构建国际化多金属矿业公司的目标。
中铝在这桩交易过程中的表现,凸显出中国企业在进行全球并购交易方面取得的进步。这样一桩重大交易的成功预示着越来越自信的中国企业将进行更多的海外
并购。
48
ECONO MIC&T RADE UPDAT E时代经贸
2009年3月(上旬刊)总第126期
经贸观察OBSE RVAT ION WTO
一、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
的重要一步
1、政府明确支持国外投资并购
“走出去”即有计划、有步骤地走
出去投资办厂,与世界各国搞经济技
术合作,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前途
的重大战略之举。
近几年,中国经济以不低于10%
的增速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经济的
高速发展迫切需要利用更为广阔的海
外资源。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鼓励能
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企业积极对外
投资,提出了“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工作目标。第一次将中国企业“走出去”提到如此高度。十七大报告也再次强调“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经验教训
行为 , 形成有利于环境保护 和生态建设 的法制 环境 。三是研 究建立有关 环保重 大决策责 任追究制 度和生 产者责任 延伸 制度和惩罚机制 , 强化 政府责任 , 明确 企业是 污染 防治 的主 体并积极鼓励和 引导全社会共同参 与 , 探索建立 生态补偿和 环境污染损害赔偿 等制度 。
就在 力 拓 逐 渐 摆 脱 财 务 困难 的 时刻 , 力 拓 的其 他 股 东 认 为 资 产被贱卖 , 群 起 反 对 。 同时 , 鉴 于 当 前铁 矿 石 谈 判 形 势 , 力 拓
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的表 现 , 可是一旦 被挂上 了政治 色彩 , 就 变得阻力重重。一次纯粹 的市场行为 , 因为 中铝 的国家 背景 而被对方更多地看作政 治行为 , 并且 , 由于澳大利 亚议员 和
1 0 0 8 7 1 )
中铝 并 购 力 拓 失 败 。 中企 “ 走 出去 ” 受 挫
一
、
1 、 中铝并购力拓案始末
2 0 0 8年 2月 , 中国 铝 业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 简称 “ 中铝 ” ) 注
资1 4 0亿美元购买力拓 ( R i o T i n t o ) 矿业公 司 ( 简 称“ 力拓” )
然而 , 故事还远没有 结束。 中铝 在 2 0 0 9年 2月再 次计
划注资 1 9 5亿 美 元 , 将 其 在 力 拓 的整 体 持 股 比例 增 持 到
中铝收购力拓
中铝收购力拓
引言
本文旨在介绍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铝”)
收购力拓集团(以下简称“力拓”)的事宜以及对行业和市场的影响。力拓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矿产资源开发和贸易公司,而中铝是中国最大的铝业生产商和经营商。
背景
力拓是一家总部位于澳大利亚的跨国公司,主要从事铁矿石、铜、铝等矿产资源的开发和贸易。其业务覆盖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储备和强大的供应链能力。
中铝是中国国有企业,是中国最大的铝业生产商和经营商。公司主要从事铝土矿的开发、精矿、铝冶炼、铝材、电力供应等业务。中铝在国内外铝业市场均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收购目的
中铝收购力拓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矿产资源,并
扩大其在全球铝业市场的份额。通过收购力拓,中铝将能够获
取到力拓所拥有的丰富的矿产资源储备和供应链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此外,中铝收购力拓还可以进一步巩固中铝在全球铝业市场的地位,提高其在全球铝业产业链中的话语权和议价能力。收购力拓也是中铝实施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一步。
收购计划
中铝计划以现金支付的方式收购力拓的股份,并成为力拓的控股股东。收购计划将通过资本市场公告和相关监管部门的批准来进行。
收购完成后,力拓将成为中铝的全资子公司。中铝将按照国有企业的运营模式和要求进行力拓的管理,并逐步实现资源整合和业务协同。
影响分析
对中铝的影响
收购力拓将为中铝提供大量的矿产资源,并带来更多的市场份额。中铝将能够更好地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提高产品
质量和竞争力。此外,力拓的供应链能力也将有助于提升中铝的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
中铝并购力拓张亚亚 Microsoft Word 文档
中铝并购力拓案例分析报告
对于中铝并购力拓的案例我将从公司介绍,背景知识,案例分析,总结与思考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公司简介
1中铝集团简介
中铝集团是中国唯一的氧化铝生产商,同时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原铝生产商。中铝公司是中国铝业最大的股东,在全球发售以后将持有中国铝业44.4% 的股份。而中国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大型铝市场。在2000年,由中国铝业生产的氧化铝产品产量约为430万吨,约占当年中国氧化铝产品消耗总量的70%,使中国铝业成为全球第三大氧化铝生产商。中国铝业的氧化铝业务在过去五年中增长迅速。中国铝业计划通过不断的扩展继续把握中国氧化铝市场的增长契机。在1996年至2000年期间,中国铝业氧化铝产量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4.0%。
2 力拓集团:
成立于1873年的西班牙。1962年至1997年,该公司兼并了数家全球有影响力的矿业公司,在勘探、开采和加工矿产资源方面的综合性集团,力拓集团市值523亿美元,是全球第二大采矿业集团,仅次于必和必拓公司。资产89%集中在澳大利亚和北美。 2004年公司总营业额140亿澳元。不仅是全球最大的资源开采和矿产品供应商之一,而且也是世界三大铁矿石供应商之一
该集团业务遍及全球,尤其以澳大利亚和北美洲为重。中国是其仅次于北美、欧洲和日本之后的第四大市场,而路久成也表示,中国也是集团目前业务增长最迅速的市场
3.必和必拓
必和必拓由两家巨型矿业公司合并而成,现在已经是全球最大的采矿业公司。其中,BHP公司成立于1885年,总部设在墨尔本,是澳大利亚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庞大的公司之一。该公司在全球20个国家开展业务,合作伙伴超过90个,员工约3.5万人,遍及世界各地,主要产品有铁矿石、煤、铜、铝、镍、石油,液化天然气、镁、钻石等。在2003至2004财年度,该公司实现净收入340.87亿澳元,名列澳大利亚十业名单之首。2004年8月26日,该公司宣布其市值达583亿美元美元。必和必拓在澳大利亚、伦敦和纽约的股票交易所上市。必和必拓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资源公司。公司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优质的资产、为数众多的发展项目、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营销策略、全球化经营模式、多样化产品和市场以及极具竞争力的石油产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铝海外并购后遗症:遭遇巨大财务风
险
2008年11月30日 10:00 证券市场周刊遭遇巨大财务风险
中国铝业(7.83,-0.07,-0.89%)并购后遗症
栗新宏/文
尽管有理由澄清持有力拓股权存在的争议,但身处金融风暴之中的中国铝业(601600)很难独善其身。第三季度,中铝净利润为1.83亿元,同比减少92.9%;前三季度净利润25.84亿元,同比减少72.1%。“目前是非常困难的时期。”
在10月29日召开的临时股东大会上,面对来自建行、国开行及多家基金公司的股东代表,中铝董事长肖亚庆如此感叹。
铝价大跌是主要因素。7月11日,沪铝0811合约价为19860元/吨,8月29日跌至17730元/吨,跌幅10.72%,至今也没有明显回暖迹象,及至10月中旬,沪铝0811合约已跌至1.4万元/吨,较9月初又下跌16.7%。
除铝价下跌外,此前中铝高价收购的海外矿山因收支不平衡未来很可能变成“业绩定时炸弹”。若果如此,中铝将遭遇更大危机。
收购力拓股权遗祸
针对中铝持有力拓股权引起的争议,10月17日,中铝发表声明称:“根据公司与雷曼兄弟国际(欧洲)公司(“雷曼欧洲”)的托管协议,这些股份存放在一个专门的、独立的托管账户中。所谓公司所持股份可能存在争议,或者该等股份可能成为雷曼欧洲一般资产的说法是毫无依据的。公司正在与雷曼欧洲在伦敦的破产管理人进行商议,安排该等股份按适当程序从雷曼欧洲转移出来。”
对此,雷杰律师事务所律师何杰告诉《证券市场周刊》,如果中铝与雷曼欧洲之间是简单的中介和托管关系,中铝所持的力拓股权应该毫无争议,只要中铝提供相关证明,很快就可以将力拓股权从雷曼欧洲转移出来。为此,本刊记者多次求证,中铝均拒绝回答。
实际上,雷曼破产距今将近两个月,但转移股权事宜仍没有明确进展。因此有理由令人担忧的是,中铝与雷曼可能并非简单的中介关系。在中铝收购力拓9%股权过程中,雷曼是其财务顾问。在本次收购中,中铝联合美国铝业出价140.5亿美元,其中美国铝业以认购中铝新加坡公司债券形式出资12亿美元,其余128.5亿美元均为中铝方面出资。
目前,国际上通行的收购方式有四种:现金收购、换股并购、综合证券并购和杠杆收购。其中,现金支付是一项沉重的即时现金负担,
要求并购方有足够的现金头寸和筹资能力,交易规模也常常受到获利能力的制约。
截至2007底,中铝集团总资产为3700亿元,当年总收入1317亿元,但其控股的上市公司中铝2007年年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仅为114亿元,加上原有货币资金也不足200亿元,显然没有能力支付128.5亿美元收购款。目前已知国开行为中铝提供了部分贷款,但具体金额及中铝是否使用了自有资金支付,不得而知。至于在此过程中,雷曼是否为提供了资金支持,由于中铝不是上市公司,而雷曼和力拓方面均没有公告义务,同样不得而知。
何杰认为,如果中铝和雷曼存在债务或担保关系,那么中铝所持力拓股份很可能被作为雷曼资产冻结,中铝只与其他债权人享有同等权利,这样中铝可能被迫面临最坏的情况:所持力拓股份将遭受较大损失。
事实上,即使抛开该因素,本次投资已为中铝带来巨大损失。截至10月19日,中铝所持力拓股份市值已缩水约73亿美元,跌至68亿美元。另外,随着矿产品价格下跌,力拓未来业绩必会有大幅下降;而作为一般财务投资者,中铝必须承担巨额还款压力和相应财务费用。
高价海外投资
除了收购力拓股权,中铝还有多项海外扩张,其中的风险也可能逐渐显现。2007年3月,中铝集团控股子公司中铝和澳大利亚昆州政府就奥鲁昆铝土矿开发项目签约。奥鲁昆铝土矿资源估计资源量约4.2亿吨(选后干矿)。中铝计划在昆士兰州东海岸建成年产210万吨的氧化铝厂及1000万吨铝土矿山和相关设施。
此前,曾有包括必和必拓等10个国际竞争者竞标,最终中铝以29.2亿美元价格竞标成功,此价格包含的建设和运作成本高过其他竞争者30%-50%,每吨产能投资约合1390万美元。同期,中铝在国内建设的重庆、广西、贵州和山西的六个氧化铝项目,总计约640万吨,总计投资约324亿元,万吨产能投资约为5060万元,低于奥鲁昆铝土矿项目。
上述氧化铝项目投资中,铝土矿采矿权和对应土地资源款是占比较大。如贵州省国土资源厅规定,每吨露天铝土矿采矿权为0.70元。目前,国内探矿权和采矿权的评估主要依据《关于实施〈矿业权评估收益途径评估方法修改方案〉的公告》(下称“18号文”)。
根据规定,采矿权评估一般采用收益法,将销售相应矿产品获得收益按一定比例折现。而矿产品价格参数一般采用当地平均销售价格,或以评估基准日前的三个年度内价格平均值;折现率规定采矿权为8%,探矿权为9%。
目前,在2006年之后获得国内采矿权只可能获得8%的收益率,要想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率。除非矿产品价格持续上升,而7月份以来,国内铝价持续下跌,跌幅近30%。如目前价格继续,2006年后获得采矿权的投建铝土矿项目都在盈亏平衡线之下,而近三年铝价为十年来最高。
信达证券研究员范海波认为,中国矿业权定价逻辑和美国次贷危机基本假设均为资产价格只涨不跌。2006年生效的现金流量法是采矿和探矿权评估的基本方法,要求用近三或五年均价作为未来十余年乃至数十年的产品销售价。在商品价格泡沫破裂后,这个规定缺乏合理性与科学性。就目前市场价格来看,中铝国内氧化铝项目已面临亏损,而奥鲁昆铝土矿项目又比国内项目吨产能投入高出许多。
2007年8月1日,中铝以每股6.6加元收购秘鲁铜业全部股权,总金额约8.6亿美元。秘鲁铜业拥有Toromocho铜矿开发选择权,该铜矿铜当量金属约1200万吨。每吨铜资源收购价约为71.6美元,约合478元。
几乎同一时间,西部矿业(11.00,-0.23,-2.05%)(601168)以1亿元受让紫金矿业(4.39,-0.04,-0.90%)集团所持西藏玉龙铜业股份有限公司17%的股份。因当时玉龙铜矿没有实质性开发,收购资产采矿权约占90%以上。根据贝里多贝尔的评估,玉龙铜矿含约320.02万吨铜资源量,吨铜资源收购价约为19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