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案新人教版

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既是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的终结,也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格局新变化的起点,还是国际共运史的重大挫折,不仅对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演变有重大影响,也是我们理解当代国际关系演变的出发点,也可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有益的经验教训。

二、课程标准了解苏联的改革与变化以及苏联解体。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与曲折。

掌握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八一九事件”及苏联解体等知识点。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分析资料,学会从材料中获取历史信息的方法,学会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有曲折的,从而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理想和信念。

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赫鲁晓夫的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难点:苏联解体的原因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斯大林格勒战役、雅尔塔会议三巨头、苏军攻克柏林图片(设计意图:带领学生复习旧知,了解本课的背景,为本课内容的学习作铺垫。

)教师:我们知道苏联这个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二战期间曾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二战后是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超级大国。

但苏联历史发展到1991年底却戛然而止了!这个国家是怎样解体的?为什么会解体?它的解体给我们留下了哪些思考呢?(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第一篇章大国改革(一)“改乱了”——赫鲁晓夫改革1、改革的背景展示:斯大林逝世图片教师: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因脑溢血逝世。

他留下了一个世界一流的军事强国和政治大国的辉煌,也留下了制约苏联进一步发展桎梏——“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逝世后,苏共领导人都针对该弊端进行了改革,首先进行改革的是赫鲁晓夫。

展示:赫鲁晓夫像材料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年代里,没有一位世界领袖人物的成败能像赫鲁的成败如此急剧地和决定性地改变历史的进程。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名师教案3 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名师教案3 新人教版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案教学目标要求掌握的知识: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与曲折。

掌握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八一九事件”及苏联解体等。

要使学生认识: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赫鲁晓夫改革的成败,分析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直接导致苏联的解体,使学生了解他们的改革对苏联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有曲折的。

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结合政治学科和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比较苏联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一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意义,初步锻炼学科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改革、苏联解体。

难点:苏联的解体。

讲授新课本课开始我们进入第五单元《关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一起来探讨、学习二战以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情况。

请大家把书翻到63页,先来看活动与探究: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改革。

然而,中、苏的改革却导致了不同的结果。

关于我们中国改革的情况,在《中国历史》中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大家也应该能亲身感受到改革给我们的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中国的改革无疑是成功的。

然而,一度对中国影响很大,被我们奉为学习榜样的苏联老大哥,他们的一系列改革却是失败的,并进而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这个话题。

苏联为什么会解体?明确指出其解体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引导学生回忆斯大林时期苏联确立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有何弊端,并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趋于僵化的管理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

斯大林逝世后,人心思变,赫鲁晓夫上台后开始改革,引出本课学习内容。

一、赫鲁晓夫改革简单介绍赫鲁晓夫生平,出示一些有关赫鲁晓夫的材料,增强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这是历史上一个有争议的人物。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年代里,没有一位世界领袖人物的成败能像赫鲁晓夫的成败如此急剧地和决定性地改变历史的进程。

2024年春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单元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案新人教版

2024年春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单元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案新人教版
作业布置与反馈
作业布置:
1. 撰写一篇关于苏联改革与解体的短文,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苏联改革与解体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字数在500-800字之间。
2. 设计一份苏联改革与解体的时间线,要求学生按照时间顺序梳理重要事件,并附上简要说明,以加深对历史进程的理解。
3. 选择一个苏联改革与解体的相关案例,进行深入研究,要求学生分析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字数在800-1000字之间。
① 改革背景:苏联经济发展停滞、政治体制僵化
② 改革尝试: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措施
③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新思维、开放、民主化
2. 苏联解体的过程
① 1989年东欧剧变:社会主义阵营动摇
② 1991年苏联解体:加盟共和国独立
③ 俄罗斯联邦成立:苏联的正式结束
3. 苏联解体的影响
① 政治格局变化: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瓦解
4. 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将教室布置成适合讨论和实验的环境,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和实践机会。
5. 网络资源:提前准备好可能需要的网络资源,如相关的历史文献、新闻报道、专家观点等。确保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顺利地使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视角。
- 组织学生进行苏联解体主题的辩论赛,让学生通过辩论的形式深入探讨苏联解体的原因、过程和影响,以培养学生的公共演讲和辩论能力。
- 引导学生关注当前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现实世界中的政治变革,将所学的历史知识与现实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时事分析和判断能力。
板书设计
1. 苏联改革与解体概述
- 建议学生观看上述视频资源,并撰写观后感或分析报告,以提高对苏联解体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五单元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学设计_10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五单元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学设计_10
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3)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不断深化改革,以解放生产力。同时, 在改革中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4)必须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5)要搞好执政党的自身建设,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随堂练习
1.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将改革的
重点首先放在了 ( )B
A.政治领域 B.经济领域 C.思想领域 D.外交政策
叶利钦指责戈尔巴乔夫
1991年12月,俄罗斯,乌 克兰,白俄罗斯的领导人 叶利钦等宣告建立独立国 家联合体,苏联不复存在。
1991年12月底 苏联解体
1991年12月25日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悄然降下, 俄罗斯国旗缓缓升起,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新 时代的开始,也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最终瓦解。
新授
从苏联到独联体
思考探究,畅所欲言!
通过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原因的分析, 我们中国应吸取哪些历史教训?
通过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原因的分析,我们应吸取哪些 历史教训?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本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 普遍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 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2)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
——《苏联国民经济》第87页
电冰箱、洗衣机和电视机产量也极少 ——周荣坤《苏联基本数字手册》第100、116页
——音响,录像机都不能生产
一、赫鲁晓夫改革
斯大林逝世
留下了世界一流的军事强国和政 治大国的辉煌,也留下了制约苏 联进一步发展的政治经济桎梏。
赫鲁晓夫(1894—1971)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经济改革重点:重工业 未能突破斯大林模式 反而使这一体制更加僵化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5单元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5单元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案 新人教版

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学目标:要求掌握的知识: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与曲折。

掌握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八一九事件”及苏联解体等。

要使学生认识: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赫鲁晓夫改革的成败,分析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直接导致苏联的解体,使学生了解他们的改革对苏联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有曲折的。

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结合政治学科和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比较苏联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一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意义,初步锻炼学科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

难点:苏联的解体。

讲授新课:苏联为什么会解体? 明确指出其解体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引出本课将学习苏联的改革和解体。

引导学生回忆斯大林时期苏联确立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有何弊端,并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趋于僵化的管理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

斯大林逝世后,人心思变,赫鲁晓夫上台后开始改革,引出本课学习内容。

一、赫鲁晓夫改革简单介绍赫鲁晓夫生平,出示一些有关赫鲁晓夫的材料,增强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这是历史上一个有争议的人物。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年代里,没有一位世界领袖人物的成败能像赫鲁的成败如此急剧地和决定性地改变历史的进程。

”──尼克松“苏联领取特别养老金者尼·谢·赫鲁晓夫逝世。

”──1971年赫鲁晓夫逝世时的讣告赫鲁晓夫当政期间的改革,先指导学生阅读关于苏共“二十大”的小字内容,提出问题“赫鲁晓夫改革对斯大林采取了什么做法?有什么后果?”指出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在揭露和批判个人崇拜上有重大意义,但全盘否定斯大林的做法引起思想混乱,对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了解赫鲁晓夫改革中的两项重大措施(种植玉米和垦荒)。

然后在补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让学生归纳赫鲁晓夫改革采取了哪些措施?讨论“为什么说赫鲁晓夫改革是失败的?”对赫鲁晓夫之后勃列日涅夫时期进行的改革,依据教材小字内容介绍,使学生能较好地衔接前后历史,不必补充。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案新人教版
六、课后作业
1. 老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撰写一篇关于苏联改革与解体的历史分析。
2. 学生按时完成作业,老师批改并给予反馈。
六、知识点梳理
1.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背景
- 二战后苏联的国际地位和国内发展需求。
-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及其对苏联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 赫鲁晓夫改革
- 赫鲁晓夫的上台及其改革目标。
2. 论述题:阐述苏联解体的过程及其根本原因。
答案要点:
- 解体过程:民族独立运动兴起,苏联各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1991年苏联正式解体。
- 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长期未得到解决,经济体制改革不彻底,民族问题加剧,政治体制改革导致中央集权削弱,最终无法维持苏联的统一。
3. 分析题:分析苏联解体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教学管理与评价
在教学管理方面,我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鼓励学生提问和表达观点。同时,通过课堂提问、观察和作业评价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但在评价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的作业质量仍有待提高。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关注作业的批改与反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 苏联解体的过程
6. 苏联解体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
- 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
-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发展趋势
7. 苏联改革与解体的历史教训
- 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必要性与艰巨性
- 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
- 民族问题在苏联解体中的作用
- 领导者改革决心与改革策略的重要性
1.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发现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考与兴趣。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苏联各时期改革措施的异同,他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改革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同时,角色扮演活动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历史人物在关键时刻的决策过程。但在实际操作中,我注意到部分学生对案例分析的参与度不高,今后在组织此类活动时,应适当增加引导和启发,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案新人教版

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学整体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与曲折,掌握苏联改革及其解体过程。

、通过学习,初步锻炼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有曲折的。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分组收集资料,整理相关信息,编排多种呈现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通过引导学生观赏小组展示、对比图表、查阅相关资料等,多方面培养学生获得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3)运用小组探究式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认识社会主义建设必须符合本国国情,不能照抄照搬。

2.认识到在现实中解决问题必须抓住关键。

【重点与难点】、重点:赫鲁晓夫改革、难点:苏联解体教学小结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和解体教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和解体教案 新人教版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与曲折。

②掌握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③“八一九事件”及苏联解体等知识点。

2.过程与方法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参考资料,从中发现问题,然后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讨论,找到问题的答案,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途径和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②结合政治学科和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比较苏联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一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意义,初步锻炼学科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通过对苏联解体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对帝国主义和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战略,必须保持高度警惕。

②通过历史与现实的比较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一个复杂、曲折的过程,并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理论和实践的重大意义,从而使学生的爱国热情转化为自信、自强、奋发创新的动力。

【教学重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991年12月25日晚,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

同时飘扬在克里姆林宫上空的苏联国旗——镰刀锤子红旗徐徐降下,代之而起的是白、蓝、红三色的俄罗斯国旗。

至此,存在了约七十年之久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最终解体。

这一事件震惊了世界。

那么,苏联为什么会解体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苏联,探寻问题的答案吧!二、新课学习(一)赫鲁晓夫改革1.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担任苏联领导人(>>>PPT播放斯大林遗体和赫鲁晓夫头像)留下了世界一流的军事强国和政治大国的辉煌,也留下了制约苏联进一步发展的政治经济桎梏。

2.二十大(PPT播放赫鲁晓夫二十大发言图片)1956年2月25日在苏共“20大”上,赫鲁晓夫作了反斯大林的《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揭露斯大林在大清洗中的暴行,掀开世界范围的“去斯大林化”运动,结束了高度集权的斯大林时代,停止了苏联国内的大规模政治镇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五单元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学设计_10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五单元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学设计_10

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学案)学习目标:1、能掌握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八一九事件”及苏联解体等基础知识。

2、能通过分析赫鲁晓夫改革的成败,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直接导致苏联的解体,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

3、从思想上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一个复杂、曲折的过程,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而不是社会主义本身的失败。

重点: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

难点:苏联的解体。

一、自主学习(一)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年,逝世。

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弊端进行改革。

2、为了,赫鲁晓夫采取了否定的做法。

3、措施:在、方面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1)经济领域:P61标记(2)政治领域:P61标记4、评价: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但并未改变5、结果:1964年被迫下台,没有改变过去僵化的局面。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经济改革的重点是(2)评价:改革使,但他的改革仍没能的制约,反而使这一体制更加僵化。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目的:改变苏联经济发展面临的停滞局面2、时间:年3、措施:首先把作为重点,但没有取得成果。

80年代后期又把改革的重点转到。

4、结果:结果:苏联政治体制发生急剧变化,由转变为,国家权力分散。

(四)八一九事件及苏联的解体1、过程:年月日,由八名苏联高级官员组成的,发生政变,试图使。

2、结果:失败。

3、影响:实际上失去了领导国家的威望和能力,俄罗斯领导人控制了全局。

4、苏联解体的时间:年月(视频播放)解体标志: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等11个原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签署了《阿拉木图宣言》二、合作探究、小组合作针对苏联问题,请回答:1、指出苏联建立和解体的时间。

2、简要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其实质。

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外部原因:实质:3、有人说:“苏联解体标志着社会主义的失败。

”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从苏联解体中我们应该吸取怎样的教训?4、苏联解体对世界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5、说说8.19事件的目的和影响。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详细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详细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学设计说明】【教学设计说明】本课着重介绍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在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改革以及苏联的解体。

苏联在1922年成立到1991年解体,经历了将近70年的时间。

自斯大林逝世后,苏联经历了赫鲁晓夫时期、勃列日涅夫时期、戈尔巴乔夫时期,通过这三个人当政时期的改革,苏联一步步走向解体。

当然苏联的解体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历史原因、外部原因,我们应该通过学习苏联的历史,对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一个很好的借鉴作用。

【课标精解】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苏联的解体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历史原因、外部原因。

【教材分析】1、本课内容涉及的历史人物多有争议,苏联的解体过程及缘由至今仍有诸多历史之谜。

建议教师在上本课前,多搜集各种资料,上课时可适当地给学生补充。

或者在课前布置学生查询资料,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互相交流,这样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并能有自己的分析。

2、教师可以结合本课的引言,提出问题:苏联为什么会解体?引起学生兴趣,并明确指出其解体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引出本课将学习苏联的改革和解体。

3、在学习赫鲁晓夫改革这一重点内容时,教师可以简单介绍赫鲁晓夫生平,可先出示一些有关赫鲁晓夫的材料,增强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这是历史上一个有争议的人物。

【学情分析】1、阅读教材中的图片,培养从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2、对比中、苏改革的不同之处,注意全面地看待问题,培养比较分析知识的能力。

3、分析归纳苏联建立到解体的历史演变历程,提升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八一九事件”、苏联解体的主要史实。

(2)理解苏联解体的原因。

2、方法与过程(1)多媒体播放影视片断及文献资料,学生查阅相关资料,采用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

(2)用问题贯穿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把苏联改革和中国改革相比较,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整体构思教学目标1.课标要求(1)了解赫鲁晓夫改革。

(2)知道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

教材分析二战后,美国、西欧、日本开始致力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的局面。

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主要国家,苏联也开始在经济、政治方面进行改革,改革首先是从赫鲁晓夫开始的,赫鲁晓夫的改革只是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到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在缺乏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匆匆进行经济、政治改革,直接导致苏联的解体,给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留下深刻的教训。

本课内容分两目:第一目:赫鲁晓夫改革,介绍了赫鲁晓夫在经济、政治两方面的改革以及影响。

第二目:苏联的解体,介绍了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政治方面的改革,以及改革带来的影响——“八一九事件”的发生,最终导致苏联的解体。

教学重、难点重点赫鲁晓夫改革。

处理方法: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通过图片以及生动的史料使赫鲁晓夫及其改革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突破赫鲁晓夫改革这一重点。

难点苏联的解体。

处理方法:学生比较难理解的是苏联解体的原因,关于根本原因,通过前面学习的第2课的知识就可以解决。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及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正是这一模式导致苏联的停滞不前,像一辆载重越来越多的马车一样,最终从历史的舞台消失。

教学方法1.史料教学法:运用多媒体,通过图片、文字等史料增加历史的直观性从而降低本节课知识的难度。

2.探究式学习:教师精心设计问题,生生之间、师生之间探讨。

3.研究性学习:布置学生调查中国自1978年以来的改革成就。

可以布置学生设计这样的问题:自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的成就有哪些?你对中国的改革满意吗?中国的改革还存在哪些问题?学生通过调查研究可以更直接地了解中国改革的现状,从而为学习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这一课作了铺垫。

板书设计第10课苏联的改革和解体,设计一:,苏联的改革与解体\b\lc\{(\a\vs4\al\co1(改革\b\lc\{(\a\vs4\al\co1(赫鲁晓夫改革(背景、内容、影响)(1953~1964),勃列日涅夫改革(重点:重工业)(1964~1982),戈尔巴乔夫改革(经济、政治)(1985~1991))),解体\b\lc\{(\a\vs4\al\co1(根本原因: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加速剂:“八一九事件”)))),设计二:,)教学设计情景导入多媒体展示PPT动画。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学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学案 新人教版

济方面采取一些改革措施。

他的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年代,苏联赫鲁晓夫改革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的根本原因是.美苏冷战对峙使苏联陷入困境C◆下了关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史实的搭配,不正确的是()A.赫鲁晓夫——实施新经济政策B.卡斯特罗——领导古巴民族解放运动C.邓小平——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D.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苏联解体的实质是()A.国家名称的变化 B.社会制度的改变C.经济体制的变化 D.两极格局的结束◆“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从此后被分裂为15块碎片。

”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苏联解体 B.南斯拉夫分裂C.东欧剧变 D.捷克斯洛伐克分裂◆20xx年是苏联“剧变”20用年。

提到这次“剧变”,我们有许多关于苏联解体的不同解说。

其中,“领导人因素说”一直是最有影响的“主流”说法之一。

苏联解体时的国家领导人是()A.赫鲁晓夫B.戈尔巴乔夫C.叶利钦D.勃列日涅夫◆1991年底,飘扬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上空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半个多世纪。

这里“红旗悄然落下”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苏联解体 B.轴心国集团解体C.华约建立 D.北约建立◆17.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改革是国家发展的动力,但若改革背离了国情则将给国家的发展带来影响。

20世纪80年代,因改革失败而导致了国家性质改变的国家是()A.苏联B.中国C.德国D.日本◆(“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从此后被分裂为15块碎片。

”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苏联解体 B.南斯拉夫分裂C.东欧剧变 D.捷克斯洛伐克分裂五、【学后记】。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案新人教版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0课,苏联的解体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重大挫折。

也是90年代以来国际格局新变化的起点。

对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演变有着重大影响,为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有益的经验教训。

二、课程标准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掌握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解体等基础知识。

通过学习培养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学会通过阅读史料,分析归纳问题的方法。

分析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与中国改革的异同。

学会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掌握历史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

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不能偏向。

改革的道路是艰巨的、曲折的、复杂的。

四、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难点: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五、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语:(多媒体展示)俄罗斯卢布在2014年的最后一个月,俄罗斯陷入一场空前巨大的危机中。

卢布在本周一暴跌超10%,创下1998年来最大单日跌幅。

16日,俄罗斯央行一口气加息650个基点,从10.5%提高至17%,仍拦不住卢布的“自由落体”,两天内贬值25%!今年以来卢布贬值幅度已经超过50%。

导致俄罗斯经济危机的原因一方面是俄罗斯的主要资产石油已经贬值,另一方面是自身缺乏“造血能力”。

俄罗斯经济的这一现状与其历史上长期实施计划体制,片面发展重工业,经济结构扭曲有直接关系,但根本的,是因为长时期的计划体制将俄罗斯的私有经济基本上消灭殆尽,这是俄罗斯陷入困境的根源。

——浙江在线12月18日讯教师:这是俄罗斯经济的“寒冬”,这场卢布危机已经使得俄罗斯经济动荡,通话膨胀,物价飞涨,民众纷纷抢购物品,国家到了危机的边缘。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0课苏联的改革和解体教案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0课苏联的改革和解体教案

授课人学科历史年段班级时间:课题第10课苏联的改革和解体考纲要求教学目标知道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八一九事件”及苏联解体等的相关史实,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

通过比较三次改革和斯大林模式的内容与特点,学会用比较和联系的观点审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想理路;通过阅读有关苏联经济的史料和评论,学会用历史和辩证的眼光看待苏联经济发展历程。

在掌握、了解苏联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的基础上,认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能照搬教条,要符合本国国情及生产力发展水平”这一经验教训,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建设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改革教学难点苏联的解体及其带来的启示教学步骤设计课前检测检测内容1、使俄国走上了实现现代化的独特之路,对20世纪历史进程产生深刻影响的历史事件是()A.俄国农奴制改革B.俄国二月革命C.戈尔巴乔夫改革D.俄国十月革命2、1921年领导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是()A.亚历山大二世B.列宁C.斯大林D.赫鲁晓夫3、列宁说:“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

”列宁一生所成就的“大事业”是()①领导十月革命②实施新经济政策③成立苏联④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D.③④结果一战期间,苏联处在帝国主义国家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最终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19世纪社会主义空想由理论变为事实。

那么这个国家在经历了列宁和斯大林的辉煌领导之后,又经历了哪些曲折的改革,最终却把苏联引入了死胡同,最终解体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一、一个跛足的巨人教师呈现三则材料,学生分析解答总结。

1、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材料一截至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精讲导学国),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走完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50到100年走完的路。

——周尚文主编:《苏联兴亡史》材料二他(斯大林)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案新人教版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及对苏联的影响;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改革;“八一九”事件及其后果;独联体的建立。

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从中发现问题,组织学生带着问题上网搜集有关苏联解体的历史资料,然后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讨论,找到问题的答案,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途径和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学习中应结合地理知识,引领学生利用地图进行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苏联解体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对帝国主义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战略,必须保持高度警惕。

通过历史与现实的比较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一个复杂、曲折的过程,并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理论和实践的重大意义从而使学生的爱国热情转化为自信、自强、奋发创新的动力。

重点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

难点苏联的解体。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播放音像资料《百年百事》有关苏联解体的片断,组织学生观看。

教师讲述: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苏联是这个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曾作为两个超级大国之一,拥有与美国相匹敌的军事力量,但这样一个国家是怎样解体的?为什么会解体?它的解体给我们留下哪些思考?这是我们要通过今天这节课来学习和了解的。

由此导入新课。

(生:观看录像)二、自主学习,感受新知学生自学,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预习导学”习题。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A、赫鲁晓夫改革教师讲述: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当选为苏共第一书记,他着手在苏联的政治、经济领域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教师提问:他在经济领域采取了哪些措施?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他对经济管理体制,特别是农业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精简管理机构,裁减冗员,下放企业,两年间撤销了一半以上的中央各部的管理司和总管理局,精简了90多万名行政干部,把1.5万多个中央直属企业下放给地方管理,扩大加盟共和国的部分经济管理权和企业厂长的经营权,并对信贷、银行体制和劳动、工资制度进行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及对苏联的影响;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改革;“八一九”事件及其后果;独联体的建立。

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从中发现问题,组织学生带着问题上网搜集有关苏联解体的历史资料,然后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讨论,找到问题的答案,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途径和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学习中应结合地理知识,引领学生利用地图进行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苏联解体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对帝国主义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战略,必须保持高度警惕。

通过历史与现实的比较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一个复杂、曲折的过程,并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理论和实践的重大意义从而使学生的爱国热情转化为自信、自强、奋发创新的动力。

重点
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

难点
苏联的解体。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播放音像资料《百年百事》有关苏联解体的片断,组织学生观看。

教师讲述: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苏联是这个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曾作为两个超级大国之一,拥有与美国相匹敌的军事力量,但这样一个国家是怎样解体的?为什么会解体?它的解体给我们留下哪些思考?这是我们要通过今天这节课来学习和了解的。

由此导入新课。

(生:观看录像)
二、自主学习,感受新知
学生自学,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预习导学”习题。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
A、赫鲁晓夫改革
教师讲述: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当选为苏共第一书记,他着手在苏联的政治、经济领域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教师提问:他在经济领域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他对经济管理体制,特别是农业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精简管理机构,裁减冗员,下放企业,两年间撤销了一半以上的中央各部的管理司和总管理局,精简了90多万名行政干部,把1.5万多个中央直属企业下放给地方管理,扩大加盟共和国的部分经济管理权和企业厂长的经营权,并对信贷、银行
体制和劳动、工资制度进行调整。

在农业方面,改革农畜产品义务交售制,提高农畜产品的收购价格,降低交售定额,扩大农业企业制订计划的自主权,并以提高农产品商品量为出发点制订计划。

为提高谷物和饲料粮的产量,还由国家投资并动员人们在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乌克兰、伏尔加河流域以及北高加索等地区进行大面积垦荒,推广高产作物玉米的种植。

教师提问:赫鲁晓夫在政治领域是如何改革的?
(生:1.批判个人崇拜;2.平反冤假错案;3.允许揭露斯大林时期社会阴暗面的文学作品公开发表,如1954年5月《旗帜》杂志发表名作家爱伦堡的小说《解冻》第一部,从而出现“解冻文学”)组织学生讨论:如何看待赫鲁晓夫的改革?
教师点评:他在农业方面进行的调整与改革,改变了苏联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的状态。

到1960年初,耕地与谷物的播种和收获已实现全面机械化,农民生活水平也有较大提高,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成效不大。

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之后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但由于与美国争霸,不断加大国民经济军事化程度,加剧了经济困难,助长了国内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担任了苏共中央总书记,从此,苏联开始按照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全面改革。

B、苏联的解体
1.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教师提问: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把什么改革作为重点?
(生: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把经济改革作为重点)
教师提问:由于经济方面的改革仓促上马,阻力比较大,改革效果不佳,这是为什么?
教师总结:没有对长期形成的畸形经济结构予以重点调整。

80年代后期,苏联的经济增长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

组织学生观看反映当时苏联人民生活状况的图片,然后教师讲述:
从1988年6月到1989年底,改革转向政治体制方面。

1988年戈尔巴乔夫提出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概念,把社会主义“多元化”“民主化”和“公开性”作为三大倡议。

1990年苏共召开扩大的中央全会及二十八大,把戈尔巴乔夫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变成苏共的行动纲领。

在党的奋斗目标上,宣布“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过渡”,在政治体制方面,推行政治多元化(教师解释什么是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和西方式三权分立。

教师提问:同学们还记得什么是三权分立吗?
在经济体制方面,向市场经济过渡,在党的建设方面,要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党”,放弃民主集中制。

伴随着政治体制所谓的“根本改革”,政局失控状况日趋严重,无政府状态在全国迅速蔓延,社会动荡不安。

苏共党内的思想十分混乱,自由化思潮严重泛滥,从全盘否定斯大林发展到彻底否定十月革命和苏联70年的历史,反对列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反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

苏共分裂的趋势进一步加剧,广大党员对形势的变化迷惑不解,相当多的人对政治冷漠和厌倦,不少人因失望而脱党、退党。

共产党的领导集体已经分裂,内部斗争不断加剧,人事变动频繁,党组织和国家政权陷于半瘫痪状态。

2.苏联解体
教师讲述:
改革的失败和政治、经济状况的恶化,使潜伏已久的民族矛盾爆发。

1990年3月,立陶宛首先宣布独立,随后波罗的海沿岸另外两个加盟共和国——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也相继独立。

1991年8月14日苏联公布了《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改名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

教师提问:这意味着什么?
(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这一条约不仅意味着苏联国家体制将面临重大变化,而且意味着对民族分离活动的让步和认可。

苏联瓦解开始,在关键时刻,苏联一些高级官员于8月19日发动政变。

教师提问:什么是“八一九事件”?其影响如何?
(生:“八一九事件”后叶利钦及其支持者掌握了国家大权,苏共被排挤出政权机构,政权发生了根
本变化,各加盟共和国分离势力急剧增长,纷纷宣布独立)
教师提问:苏联完全解体的标志是什么?
(生: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至此存在了约七十年之久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最终解体)
教师提问:
社会主义的苏联经历了69年之后正式解体,它的解体留给我们很多思考,那么苏联解体的原因是什么呢?
有人说: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也许还会存在,有人说: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葬送了苏联。

你是怎么考虑的?
教师总结:
历史原因:苏联从20年代建立到80年代解体,虽然取得很大成绩,但在体制上有许多弊端,政策上也有错误。

表现在哪些方面?
内部原因: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导致了苏联解体。

外部原因:西方国家对苏联实行的“和平演变”战略。

(教师解释什么是“和平演变”战略)
四、尝试练习,掌握新知
请学生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互动课堂”习题。

五、课堂小结,梳理新知
赫鲁晓夫时期苏联经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由于客观和主观的因素改革失败,仍没有克服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先后进行了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改革激化了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和分裂,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和苏共的垮台。

1991年底苏联完全解体。

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

我们要汲取苏联的经验教训,更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和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六、开放练习,拓展新知
请学生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课时作业”习题。

苏联的改
革与解体

⎪⎪⎨⎪⎪⎧赫鲁晓夫改革⎩⎪⎨⎪⎧内容:赫鲁晓夫上台后,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在经济、政治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后来矛盾日益突出
苏联的解体⎩⎪⎨⎪⎧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内容: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把经济改革作为重点,但未取 得成果,戈尔巴乔夫又把改革重点转到政治方面结果:苏联政治体制剧变,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八一九事件”:1991年8月19日,一些苏联领导人发动政变,试图“使国家和社会尽快 摆脱危机”,但很快失败苏联解体:叶利钦控制全局,1991年底苏联解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