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研究法

合集下载

第九章 实验研究法

第九章 实验研究法

三、固定组实验
1.固定组比较设计 2.固定组前后测设计
四、轮组实验

把各个实验因素轮换作用于各个实验组,而各实验组条件 并不均等;然后,根据各个实验因素作用所引起的变化总 和来决定实验结果。如表9-3所示:
其中C1=(YA1+YB1+YC1)/3, C2=(YA2+YB2+YC2)/3, C3=(YA3+YB3+YC3)/3。
第九章
学习目标:

实验研究法
掌握实验研究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要素, 以及变量的操纵控制;

了解几种实验研究模式;


了解准实验研究的特点;
了解影响实验研究效度和信度的因素。
第一节 实验研究概述
一、实验研究的基本特征 二、实验研究的基本组成部分 三、实验研究的基本类型
一、实验研究的基本特征
(一)实验研究的含义
实验,就是根据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手 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在典型的 环境中或特定的条件下进行的一种探索活 动。
(二)实验研究与自然观察的区别
一个关于人的行为结果的实验




研究者的假设:人们对他人的行为的期望可导致他人向期望 的方向改变。 实验假设:在学校里,那些被教师认为成绩应该好的学生, 其成绩会由于教师的这种期望而在实际上变得比其他学生提 高得更快。 具体过程:研究者选择一所学校为实验室,让几百名学生参 加智力测验,然后从中随机抽取了20%的学生,并且告诉教 师说,这些学生是成绩最高的,因此是最有培养前途的。一 年以后,他们又对这几百名学生进行了测验。统计分析表明, 上述20%的学生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其余的学生。 实验结果:证明了实验假没,即教师的期望和学生的学习成 绩的提高之。
在实验设计中,变量的控制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第六讲教育实验研究法-PPT

第六讲教育实验研究法-PPT
控制无关变量得主要方法:消除法、恒定法(如同一 时间、同一房间)与平衡法。
第三节 教育实验研究得一般程序
准备
总结
实施
一、实验得准备阶段
选择与确定实验课题 提出实验假设* 选择实验模式与实验对象 制定实验方案*
• (1)问题得提出。 • (2)实验得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 • (3)实验得对象与方法。 • (4)自变量与因变量得操纵。 • (5)实验得具体步骤。 • (6)实验得组织与领导
实验组——用自编教材,讲解6种应用题得方法(简 化法图解法、结构训练法、联想法、假设法、对应 法),每周3次,每次1节课,共7周20节课。
控制组——不讲,只做练习。
目标总体:某市小学六年级学生。
接近总体:某市某小学六年级2个班(六年级中取学 习成绩最好得班与最差得班)。
样本大小:94人,平均年龄12岁零3个月,其中实验班 47人(男22,女25),控制班47人(男24,女23)。
教育实验研究得基本特点
教育性 揭示教育现象或教育行为之间得因果关系 对因果关系得预先设想以假设形式表现出来 研究者可以操纵或控制某些变量,人为地创设一定得
情境 可重复性 就是一种特殊得实验
• 对象 • 物质手段 • 研究方法
二、教育实验研究得局限性
第一,只适合研究自变量数目少且便于操作得研 究内容
取样方法:对被选得2个班学生进行33分钟得学 习能力测验,15分钟得数学基本知识测验,30分 钟数学难题测验,把分数相差3分内得学生配对 分组,删去4名条件相差太大得学生,随机分成2 个等组,注意男女生人数大致相等。
实验单位:每个独立得学生。
因变量:学生解应用题得能力。
操作定义:等值数学难题训练。
采用得控制方法: (1)随机指派形成被试组; (2)控制性别差异; (3)同一教师教; (4)前后测相同(等值难题,测验时间与要求前后测

实验研究法的实施步骤简答

实验研究法的实施步骤简答

实验研究法的实施步骤简答引言实验研究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通过对不同组的实验对照,来验证假设并得出结论。

本文将介绍实验研究法的实施步骤,并以简答的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步骤1.明确研究目的: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的目的和研究问题,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目标是什么。

2.设计研究方案:设计研究方案是实施实验研究的关键步骤,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选择样本:确定研究对象,并选取适当的样本进行实验。

–分组设计:将样本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干预,对照组不接受干预,以进行对照比较。

–控制变量: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确保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主要是因为实验干预。

–随机分配:使用随机方法将样本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降低实验结果的偏倚性。

–操作定义:清楚地定义实验中使用的变量和指标,确保研究的可重复性。

3.实施实验:在实施实验过程中,要按照研究方案进行操作,并记录相关数据和观察结果。

4.数据收集和分析:在实验结束后,收集实验数据,使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实验结果。

5.结果解释和讨论:根据实验结果,解释实验研究中得到的结论,以及对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的解决程度进行讨论。

6.撰写研究报告:将实验研究的过程、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进行整理和撰写,形成完整的研究报告。

结论实验研究法的实施步骤包括明确研究目的、设计研究方案、实施实验、数据收集和分析、结果解释和讨论,以及撰写研究报告。

通过按照这些步骤进行实验研究,可以得出科学、可靠的结论,并推动学科的进步和发展。

总之,实验研究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研究者需要严谨地按照实施步骤进行实验,并合理解释和讨论结果,从而为学术界和社会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初中数学常见实验研究方法

初中数学常见实验研究方法

初中数学常见实验研究方法对于初中数学的实验研究方法,常见的包括以下几种:1.控制实验:在实验中设置一个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其中一种特定处理或操作,对照组不进行处理或操作,通过比较两组的结果来观察处理的影响。

例如,可以将一部分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新的教学方法,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然后比较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

2.随机实验:在实验中将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不同的处理组,确保每个处理组之间的差异仅仅是由于不同的处理造成的。

例如,将一组学生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使用不同的数学练习册进行学习,然后比较三组学生的学习效果。

3.对照实验:在实验中设置一个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实验组进行其中一种处理或操作,对照组不进行处理或操作,通过比较两组的结果来观察处理的影响。

例如,将一组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新的数学教材进行学习,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数学教材进行学习,然后比较两组学生的数学成绩。

4.配对实验:在实验中将实验对象进行配对,保证两个配对对象之间的一些特征相似,然后将其中一个配对对象作为实验组,另一个作为对照组。

例如,将配对学生中的一个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分别进行不同的数学练习,然后比较两组学生的学习效果。

5.可控制变量实验:在实验中控制除了感兴趣的变量之外的其他变量,以保证仅仅观察到感兴趣变量的影响。

例如,为了观察学生使用计算器对数学学习的影响,可以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其他方面保持一致,仅仅在计算器的使用上有所差异。

6.案例研究:通过对个别个体或个别群体的详细研究来获取对一些问题的深入理解。

例如,可以选择一些学生,观察他们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策略,从而了解不同学习策略对数学学习的影响。

以上是初中数学常见的实验研究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优势。

在选择实际研究方法时,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研究问题和可行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行动研究法,实验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实验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实验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行动研究法、实验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是社会科学领域常用的三种研究方法。

它们是研究社会现象、问题和规律的有效手段,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式,为学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不同的角度和方法来深入了解社会,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三种研究方法的特点、应用领域和优缺点。

一、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通过在现实环境中实地观察、参与和反思,以促进社会变革和改善实践的研究方法。

该方法主要是由教育学家库尔特·莱温(Kurt Lewin)在20世纪30年代首创的,其核心理念是“研究者即实践者”,即通过参与式的实地研究来促进社会变革和改善。

行动研究法的特点在于其强调参与性和实践性,研究者必须参与到被研究对象中,与被研究者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以共同探讨问题和寻找解决方案。

通过实地观察、访谈和实践,研究者可以深入了解被研究对象的需求和问题,同时通过实践介入和干预,促进社会变革和改善。

行动研究法主要应用于教育领域、社会工作领域和组织管理领域等实践型研究领域。

通过实地观察和参与,研究者可以深入了解实践问题的本质和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促进社会变革和改善。

但行动研究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研究者的主观性较强,容易受个人情感和偏见的影响;行动研究要求研究者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反思能力,在操作上较为复杂和困难。

二、实验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是一种通过控制变量、随机分配等方法,在受控条件下进行研究的方法。

实验研究法主要用于研究因果关系和规律,通过控制实验条件,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从而揭示问题的本质和规律。

实验研究法主要应用于心理学、社会学等行为科学领域,通过实验操作和统计分析,揭示不同因素对行为和社会现象的影响。

实验研究法还可以为政策制定和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持。

实证研究法是一种通过对现实数据、事实和现象进行观察、调查和统计分析,来揭示问题的本质和规律的方法。

研究方法 实验法

研究方法 实验法

研究方法实验法研究方法-实验法实验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精心设计和控制实验条件,观察和测量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本文将对实验法的定义、特点、步骤以及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实验法的定义和特点实验法是一种通过构建实验场景,对研究对象进行人为操作和控制,观察和记录变量之间关系的科学研究方法。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1 可控性:实验法允许研究者创造性地构建实验条件,精确控制变量,以便准确测量和观察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

1.2 可重复性:实验法要求实验过程具有一定的可重复性,即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重复实验应该得到相似的结论,以验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1.3 因果关系:实验法能够帮助研究者确定因果关系,通过控制其他变量,单独改变一个变量并观察其对结果的影响,从而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二、实验法的步骤2.1 确定研究问题:在进行实验前,研究者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目的和问题,确定需要研究的变量和研究对象。

2.2 设计实验方案:根据研究问题,研究者需要设计实验方案,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设置、实验条件的确定、实验过程的安排等。

2.3 收集数据:在进行实验时,研究者需要准确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包括实验变量的取值、实验结果的观察和测量等。

2.4 数据分析和结果验证:实验结束后,研究者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通过合适的统计方法验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显著性。

2.5 结果解释和总结:最后,研究者需要解释实验结果,并根据实验结果对研究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讨论实验的局限性和可能的改进措施。

三、实施实验法需注意的问题3.1 样本选择:实验前,研究者需要合理选择样本,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和可比性,避免样本偏倚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2 实验条件控制:实验过程中,研究者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保持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一致性,避免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3.3 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研究者需要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记录和可靠性,避免实验误差对结果的影响。

4-9实验研究法

4-9实验研究法

• (1)研究假设就是期望的实验中变量的因果关系,用陈 述句予以阐释,研究假设要涉及两个变量的关系,研究假 设是可以验证的。 • (2)实验者是教育实验中的研究者,或称主试或称实验 教师。 • (3)实验对象——教育实验的研究对象,称实验对象或 被试,如实验班的学生,控制班或对照班的学生。 • (4)变量——在进行教育实验的过程中,我们会涉及到 许多可以变化的“因素”,如被试的数学学习成绩、数学 思维能力的发展水平,教学方法等等,这些教育实验过程 中涉及到的可以变化的“因素”,统称为“变量”。变量 按其在实验过程中的作用可分为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 量三种。
• 1.应用的范围 • 发展性研究、改革性研究、验证性研究、预测性 研究,是经常运用实验法的几个主要教育研究领 域。 • (1)学生发展状态的研究。 • (2)教学改革研究。 • (3)对已有的教育观点、教育经验或其他人做过 的教育实验进行实验性论证。 • (4)为形成新的教育理论、教育模式或改革方案 提供实验依据。
不管进行哪种类型的实验,都要注意推断因果 关系的逻辑性。因为数学教育实验的目的是考察 假说命题“若A则B”的正确性。如果说A是影响 B的某种条件,那么,实验者必须注意以如下三 个因素作为逻辑基础。 1)共变关系。 2)时间顺序。 3)排除无关因素的影响。
四、实验法在数学教育研究中应用的范围和条件
6、按照实验者和实验对象对于实验激发是否知情——单盲实验和双盲实验
7、从实验因素的因果关系来考察——究因型实验、究果型实验和查关系实验。
经典实验
1、自变量与因变量
基本上,实验室考察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换句 话说,自变量是原因,因变量是结果。 在简单实验设计中,受试者首先作为因变量接受测量 (前测),然后接受自变量刺激,之后作为因变量在接 受测量(后测)。因变量前后测之间的差异,视为自变 量的影响力。 消除实验本身影响的首要方法是采用对照组。简单说, 我们把受到刺激的组称为实验组,没受到或者受到不同 刺激的组称为对照组。 人们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关注程度不同可能会影响实 验结果,为了避免这种结果,在实验之前,连实验者本 人都不知道那组是实验组,这样可以避免心理侧重造成 的偏差。

教育实验研究方法

教育实验研究方法

教育实验研究方法教育实验研究方法是一种科学实验技术,旨在研究教育、学习和教学等过程,以探究其规律性和探索新的教育学理论。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教育实验研究方法的基础知识,包括实验设计、案例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数据分析方法等。

一、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是教育实验研究方法的核心。

它涉及到实验的设计、实验变量的操作和控制、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等一系列问题。

1.前后测设计:前后测设计是一种最简单的实验设计。

它的优点是能够有效地控制干扰变量,从而使实验变量对结果的影响更为明显。

2.随机分组设计:随机分组设计是一种高效的实验设计方法。

它的优点是可以减少因选组不当而引起的误差,使组间差异更为明显。

(二)实验变量的操作和控制在教育实验研究中,实验变量的操作和控制是十分重要的。

它可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避免对实验结论的影响。

1.操作实验变量:操作实验变量需要合理的实验设计和操作方法。

在操作实验变量时,需要注意操作的顺序、方法和时间。

2.控制干扰变量:干扰变量是指除实验变量以外,其他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

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尽可能地控制干扰变量。

二、案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是一种常用的教育实验研究方法。

它通过对单一实例进行深入的分析、观察和检验等方式来探究教育问题。

(一)案例研究法的种类:1.单案例研究法:单案例研究法是指对单一案例进行深入、全面、细致的分析和研究。

2.多重案例研究法:多重案例研究法是指对多个同类或不同类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联系和相似点。

1.制定研究计划:制定研究计划时,需要确定研究主题、案例选择、数据收集方法和分析方法等等。

2.案例选择:选择合适的案例对于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很大的影响。

3.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是案例研究法的重要环节。

需要通过观察、访谈、问卷等方式获取数据。

4.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案例研究的核心。

要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通过描述性分析、比较分析等多种分析手段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教育实验研究法

教育实验研究法
在实验对象的分配和实验处理的实施上应遵循随 机原则,以消除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
重复原则
在相同条件下对实验进行多次重复,以获得更稳 定、可靠的结果,并减少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 影响。
实验设计的类型
前实验设计
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观察和记录,没有严格的实验控制和对照组, 主要用于初步探索和研究。
教育技术实验
研究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效果,如在线 教育、虚拟现实等。
教育心理实验
通过实验揭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规律, 为教育提供心理学支持。
02 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的原则
1 2 3
对照原则
实验中要设置对照组,以消除非实验因素对实验 结果的影响,从而准确地确定实验因素对实验结 果的作用。
随机原则
公正合理
确保实验设计公正、合理 ,不偏袒任何一方,保证 实验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 性。
谨慎负责
对实验过程和结果保持谨 慎和负责的态度,避免对 研究对象造成不必要的伤 害或损失。
知情同意与保密原则
知情同意
确保研究对象在实验前充分了解实验的目的、过程、 可能的风险和收益,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保密原则
对研究对象的个人信息和实验数据严格保密,未经允 许不得泄露或公开。
数据安全
采取必要的技术和管理措施,确保实验数据的安全性 和完整性。
避免偏见与歧视
避免偏见
在实验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避免主观偏见和先入 为主的观念,确保实验的客观性和中立性。
消除歧视
尊重研究对象的多样性,不因种族、性别、年龄 、宗教信仰等因素对其进行歧视或排斥。
平等对待
对所有研究对象平等对待,提供相同的实验条件 和机会,确保实验的公正性和可比性。

实验研究法

实验研究法

实验研究法——佐证文献《信任与激励:价值链成本治理机制的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法是研究者从某种理论或假设出发,为突出研究的实验因子(自变量),有意识地控制某些条件,促使一定的现象产生,并对其结果(因变量)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有关实验因子科学结论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1实验研究法的缘起目前为人们所广泛采用的实验研究法起源于费希纳的科学心理学,费希纳将实验方法和心理学结合使用,旨在达到研究人们身心关系的目的。

实验研究法作为一种研究手段,最初在心理学领域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这种研究方法也由此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由于科学上各个学科之间从来都不是完全孤立的,这种方法逐渐向管理学、教育学等领域渗透。

鉴于管理学与心理学的密切联系,管理学在发展的进程中,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借鉴了实验研究方法。

如泰勒就是通过实验研究把经验管理上升为管理理论的,并最终创立了科学管理学说。

2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及其方法从实验研究法的过程和实验对象来看实验研究包含三个基本要素:第一,随机分组。

将实验对象随机地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在分组的过程中,确保每个实验对象被分到任何组别的机会均等,从而达到排除干扰因素对实验结果影响的目的。

佐证文献将实验分为两组进行,一组为价值链组织之间相互依赖性比较强,是比较紧密的合作关系;另一组价值链组织之间依赖性比较低,是比较松散的合作关系。

第二,设置对照组。

其目的是便于对照,有助于得到科学的证据。

信任与激励佐证文献中每一组影响实验的关键变量为激励基础和信任感,每组按照控制变量分成八个不同控制环境。

第三,人为干预。

研究者将新的方法或措施施加给实验研究对象,而对对照组的研究对象基本不做处理。

每组的控制环境不同实验研究方法包括:实验前对照设计、实验后对照设计、实验前后对照设计、析因设计和所罗门设计等。

以实验前后对照设计为例,无论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都包括干预前测量和干预后测量两个基本步骤,不同的是实验组在实验过程中将受到某种干预。

名词解释实验研究法

名词解释实验研究法

名词解释实验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是一种在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通过在实验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实验和验证,以获得客观事实和规律。

实验研究方法首先是在自然科学中得到运用并成为其主要研究方法的。

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正是由于实验方法的采用,才使自然科学建立了理论与经验事实的联系,推动了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

近几十年来,社会科学的研究人员越来越认识到实验方法对于学科发展的重要性,开始努力将实验方法运用于各自的学科。

实验研究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研究问题:明确研究的问题和目的,以及实验的相关假设和变量。

2.设计实验方案:根据研究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包括实验的流程、操作的步骤、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方法等。

3.选取研究对象:选择合适的实验对象,确保其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

4.实施实验操作:按照实验方案设计的流程,对研究对象进行实验操作。

5.收集数据:在实验过程中或实验结束后,收集与实验目的相关的数据。

6.分析数据: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有意义的结果。

7.得出结论: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得出结论,并对结论进行解释和推理。

实验研究法具有以下优点:1.可以控制实验环境,减少外部干扰,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2.可以对变量进行控制和调整,以便更好地探究变量之间的关系。

3.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重复验证,提高实验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1.实验环境的人为性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普适性。

2.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存在难以控制的因素和误差。

3.实验研究法的结论往往依赖于样本的代表性和数量,可能会存在抽样误差和统计偏差。

总之,实验研究法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帮助我们深入探究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提高科学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07章 实验研究法

第07章 实验研究法
➢ 不需条件均等 ➢ 方法复杂,耗时耗力
组织形式与方法
四、实验的设计与计划
组织形式与方法
1、实验设计及原则
对整个实验工作进行通盘的、周密的、 具体的考虑,拟定实验设计的详细计划,使 实验研究顺利开展。
➢ 对照的原则 ➢ 随机化的原则 ➢ 重复原则
组织形式与方法
2、实验设计常用方法
(1)单组比较设计。 (2)组间比较设计。 (3)配对比较设计。 (4)随机区组设计。 (5)拉丁方设计。
第七章 实验研究法
孙金平 2018.12
组织形式与方法
一、实验研究法的意义与分类
组织形式与方法
1、实验研究法
是人们利用一定的物质手段(仪器设 备),按照特定设计的条件和程序,人为地 对研究对象进行控制、模拟或变革,以观察 其变化和结果所采用的研究方法。
组织形式与方法
1、实验研究法
是人们利用一定的物质手段(仪器设 备),按照特定设计的条件和程序,人为地 对研究对象进行控制、模拟或变革,以观察 其变化和结果所采用的研究方法。
2.4 基本要素之四:实验环境(实验场所)
实验环境往往指实验研究过程中的场所。 比如训练场、实验室等
组织形式与方法
2.5 基本要素之五:施加因素(实验因子)
即实验中要研究的因素。
➢ 区分施加因素与非施加因素 ➢ 区分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 ➢ 单因素与多因素 ➢ 施加因素的标准化
组织形式与方法
2.6 基本要素之六:效应指标
研实践寻求操作程序。
组织形式与方法
4、实验研究法的分类
(1)实验室实验:标准实验 (2)自然实验:田野实验
(1)探索性实验 (2)验证性实验
(1)单因素实验 (2)多因素实验

第十二章 实验研究法

第十二章 实验研究法

第十二章实验研究法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实验的概念与逻辑,掌握实验的程序与类型,掌握基本实验设计,并了解影响实验正确性的有关因素。

教学重点:实验的程序与类型实验作为一种科学认识方法,开始时被应用于自然科学领域,以后逐渐被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所借鉴。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实验法作为一种实证研究方法,具有特殊的意义和重要的作用。

本章将侧重介绍实验法的基本原理、应用程序和实验设计等问题。

第一节实验法及其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运用一、什么是实验研究法真实世界中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许多因素之间相互关联,我们的思维无法穷尽。

为此,我们往往采用简约的方法,简化问题、简化事物的影响因素,利用仪器、设备等人为的方式控制或干预研究对象,以期获得科学性事实,进而研究客观事物规律。

在自然科学领域这是一个常用的方法,我们用有限的工具逼近无限的客观世界。

社会科学实验不同于自然科学实验的根本点在于,它研究的是社会世界的规律,而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有着不同的特点。

虽然各有特点,但是作为实验法,二者之间有着基本的共性,即:1.既然是实验法,那么就要严格地控制那些影响因素,要将无关因子严格地排除在外,从而保证实验的结果是调控有限影响因素的后果。

2.选择了实验法,就必须选择可操作的实验方法,因为实验是用手做出来的,而不仅仅是在纸上写出来就行了。

3.采用了实验法,就要考虑设计的方法是否能够重复,因为重复实验往往是检验实验研究结果的有效方法。

如果严格地用设计的方法重复实验,而不能够得出相同的结论的话,那么就说明结论还有待进一步的验证。

4.在实验之前要有明确的实验假设,然后通过实验来检验假设是否成立。

社会科学实验研究法,也称实验调查法,是实验者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改变某些社会环境的实践活动来认识实验对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方法。

它同时是一种旨在揭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可控制的研究方法。

根据场所的不同,社会科学实验研究法又可以分为在室内进行的可控实验和在室外进行的实地实验亦即自然实验法两种。

实验研究法

实验研究法

实验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是一种科学研究方法,通过对被试对象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来获取研究所需数据的方法。

下面就介绍实验研究法的基本步骤和特点。

实验研究法的基本步骤包括确定研究问题、建立实验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收集数据、数据分析和结论提出等。

确定研究问题是指明确研究的目的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明确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制定后续的实验方案。

建立实验假设是指根据研究问题和已有研究成果,提出一个可以予以验证的假设,作为后续设计实验的依据。

设计实验方案是指根据研究问题和实验假设,制定一套能够满足实验要求的实验设计方案,包括实验材料、实验装置、实验过程等。

收集数据是指在实验进行中,通过合适的方法和工具,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和收集,以便后续分析和结论提出。

数据分析是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以便得出符合实验假设的结论,并提供科学根据。

结论提出是指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得出符合实验研究目的的结论,同时还可以根据实验结果,对研究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和探索。

实验研究法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确定性、可控性和科学性。

确定性是指实验研究法可以通过对被试对象进行控制和操作,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实验研究中,可以通过控制实验条件,保证被试对象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实验操作,从而保证实验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可控性是指实验研究法可以控制实验条件和操作过程,从而控制和削弱外界因素的影响,使得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科学性是指实验研究法基于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通过精确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来获取符合科学规律的实验结论。

实验研究法强调严谨的实验操作和科学的数据分析,以确保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总之,实验研究法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通过对被试对象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来获取科学研究所需数据,具有确定性、可控性和科学性的特点,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实验研究法PPT课件

实验研究法PPT课件
实验法的分类
❖ 1、实地研究:自然实际的环境下衡量自变数与 应变数,但却不操弄变数的一种研究方法。
❖ 特性:(1)自然环境中从事现象的研究

(2)多种资料收集方法

(3)对象一个或多个实体

(4)有实验设计无实验控制

(5)要了解所要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
International Trade Geography
❖ 本例研究者所操弄的变数为“称赞”、“批评”,此变 数成为实验变数,通常有成为自变数(自变量),因这 个变数的操弄而发生改变的变数(创造力)则成为应变 数(应变量)。
International Trade Geography
实验研究法的特性
❖ 1、研究工作者是在人为设定的环境中进行 ❖ 2、将受试者分成实验组及控制组 ❖ 3、研究者操弄自变数,并观察它对应变数
实验法的分类
❖ 2、实地测验、实地实验研究:自然现实的环境 下,研究者尽可能控制其他变数,且对变数予以 清楚定义,以观察其变化的一种研究方法。
❖ 是一种将实验室实验延伸到组织社会的真实世 界,架构一个比人造的实验室更实际的环境的研 究。
❖ 特性:除有实验设计和实验控制外,与实地研究 相同。
International Trade Geography
International Trade Geography
❖ 6、统计资料的回归现象:当挑选某些极端 的受试者参加研究调查(实验)。会发生 所得资料有回归现象(倾向中立)
❖ 7、实验者退出或流失:在长期性纵向的研 究时,各组成员的退出、流失将会降低研 究的内部效度
International Trade Geography
实验法之范例
❖ 《教师称赞行为与学生创造力之关系研究》

实验研究法——精选推荐

实验研究法——精选推荐

第九章实验研究法第一节实验研究法概述任何一项教育或教学改革的基础就是教育实验,也就是说,只有在经过教育实验之后才能推行有效的教育改革。

世界教育史上任何一项大的教育改革都伴随着著名的教育实验的诞生。

几十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和有关研究人员也进行了很多著名的实验,比如,中科院心理所卢仲衡先生的自学辅导实验、邱学华先生的尝试教学法、姜乐仁先生的启发式教学法、顾冷沅先生在上海青浦县进行的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实验、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等等,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教育实验。

一、有关概念虽然我们经常说到教育实验,但真正要给教育实验下个定义还是很难的。

这里我们先了解几个概念:1、实验变量。

实验变量属于自变量的范畴,是实验者要操纵的变量,实验者希望通过实验变量来引起实验结果的变化。

比如,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进行教学实验,对照班还是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这里“启发式教学法”就是实验变量;又比如,现在很多学校采用“研究性学习”进行教学实验,这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着本质的区别,这里“研究性学习”就是实验变量;再比如,有的学校采用“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评价教师,这与传统的“奖惩性教师评价”也有根本的差别,这里的“发展性教师评价”就是实验变量。

要进行教育或教学实验,首要的问题就是选择实验变量。

实验变量的选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但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和现存的变量有本质的区别以及显著的差异,比如,传统的教学是“注入式”的,你的实验变量如果采用“讲授式”就不太好了,因为二者没有本质的差别,所以实验结果也肯定不会有显著的差异。

其次,实验变量应该是可以操作的,即研究者可以进行操纵。

第三,实验变量应该是可以观察的,即人们可以观察到实验变量的变化。

2、因变量。

因变量是指伴随实验变量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的变量,也就是实验的结果。

实验变量往往是比较明显的,但因变量却需要研究者进行选择。

比如,进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实验,用什么来衡量实验的结果呢?还是用高考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显然是不合理的(当然,高考本身也可以改革)。

实验室研究法的实施步骤

实验室研究法的实施步骤

实验室研究法的实施步骤引言实验室研究法是一种系统且可重复的科学研究方法,通过在受控环境中进行实验,以获取关于特定问题的数据和信息。

本文将介绍实验室研究法的实施步骤,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设计和进行实验室研究。

步骤一:确定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在进行实验室研究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

研究目的是指研究的总体目标,而研究问题是指具体问题或假设,研究人员需要回答或验证的。

•确定研究目的•确定研究问题步骤二:制定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是实验室研究的核心步骤,它涉及实验的设计、实验变量的操作和控制、实验条件、样本选择等方面。

•确定实验设计的类型(如前后测试设计、完全随机设计等)•制定实验变量和控制变量•指定实验条件和环境•选择适当的样本和实验对象步骤三:制定实验流程实验流程是指具体实验步骤和操作的安排。

在这一步中,研究人员需要详细制定每个实验步骤的顺序和操作细节。

•确定实验步骤和操作顺序•编写实验操作手册•检查实验步骤是否合理和可操作步骤四:准备实验材料和设备在进行实验室研究之前,需要准备所需的实验材料和设备。

这些材料和设备应当能够满足实验的要求,并且在实验过程中能够提供准确和可靠的数据。

•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试剂•检查实验设备是否正常工作•确保实验设备的可操作性和可靠性步骤五:进行实验操作在进行实验操作时,研究人员需要按照制定的实验流程进行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应当注意记录实验数据、观察实验结果,并及时处理实验中的问题或变化。

•按照实验流程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处理实验中的问题或变化步骤六: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实验操作完成后,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并解释实验结果。

数据分析可以采用统计分析等方法,以获取有关实验结果的相关信息。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解释实验结果和数据•提出实验的结论和讨论步骤七:撰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是实验室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它可以记录实验的目的、步骤、结果和结论,供他人参考和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应变量 Y1 Y2 /
Y=Y2-Y1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十一章
退

等组
具体地说,将试验者分为人数相等、能力相同的两 个组,其他条件如教师能力、教材内容、教学时间 、教学环境等也都应当相同。随机地确定其中一 个组为实验组,另一个组为对照组,给出两个或两个 以上的实验因素,分别应用于这两组学生,经过一 段时间,再测定两个实验因素所产生的结果,以求得 结论。
重点难点
1. 实验变量的控制 2. 等组的形成
3. 实验反应变量的测量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十一章
退

主要内容
一、实验研究的定义和作用 二、教育技术学实验系统的组成 三、教育技术学实验基本操作 四、实验目的 五、实验模式 六、实验反应变量的测量 七、测验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十一章 退 出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十一章 退 出

操纵控制

者 信息收集
实 验 手 段
刺激干预
反应测量
实 验 对 象
教育技术学实验基本要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十一章
退

四、实验目的
1、判断性实验 ——通过实验,判断某一种现象是否存在,某一种关系是否 成立,某个因素是否起作用,着重探讨研究对象具有怎样的 性质和结构。 2、对比性实验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十一章
退

实验结果:测定四个组每次练习的平均成绩。把成绩汇总 整理,制成了一个曲线图。表明:A(受表扬)组成绩最 好,其次B(受训斥)组,再次C组(受忽视组),最差 的是D组(即对照组)。
结论:教师的评价态度对学生学习成绩提高之间具有因果 关系,而表扬比批评训斥对提高学习成绩更有效。
实验对象
实验条件
实验目的
轮组实验
不等组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十一章
退

例1: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学习能力培 养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学习论-信息时代的学习理论与方法》 实验者:华南师大未来教育研究中心的所有研究 人员。 实验对象:华南师大选修这门课的学生。 实验手段:多媒体和网络的学习环境的应用,用 资源库代替教材、教参;以科研课题组的方式进行 创造性学习。 实验自变量:多媒体和网络环境的运用,研究型 学习方式,小组协商学习。
退

作用
1、它可以使人观察到在自然条件下所遇不到 的情况,从而扩大研究的范围。 2、它可以把某种特定的因素分离出来,以便 于分析某一特定因素的效果 3、它便于测量,并从而获得比较可靠的研究
成果。
4、它可以重复验证。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十一章 退 出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十一章 退 出
6.实验研究变量的控制与测量 (1)实验因变量的测量项目和工具
A:的测量项目是学生的考试成绩,测量工具是考试 题。 B:的测量项目是学生的最终设计成果,测量工具是 评价指标体系。 C:的测量项目是学生对信息的处理、加工和利用的 能力,测量工具是评价指标体系。
实验因变量:学习成绩、学习兴趣态度、认知能力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十一章
退

干扰变量:教学时间,学生性别,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研究假设: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方式与不采用计算机辅助教
学相比,对学生的成绩、学习兴趣方面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但对学习态度、学习认知能力影响不显著。
第七章 实验研究方法
张进良 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十一章
退

学习目标
辨别教育技术学实验和自然学科实验的异同 点 理解实验研究的基本组成部分 学会控制实验变量的方法 掌握单组、等组、轮组实验的含义 掌握实验反应变量的测量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十一章 退 出
第九章
第十章
十一章
退

对比实验
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条件相同的实验组(等组)为实验 对象,使之分别接受不同的实验因素的作用,然后将各个 实验因素所产生的效果加以测量和比较。
组别 对照组 实验组 条件 结果
实验对象 O1 O2 O1=O2
实验变量 X1 X2 X1≠X2
实验操作 X1 O1 X2 O2 /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十一章
退

单组实验模式
单组实验:是向一个(或一组)实验对象O,施加实验因素 X,然后测定对象所产生的变化,以确定实验因素的效果如何。
实验操作 前测 后测 实验效果 / XO
实验反应 Yo Y
C=Y-YO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通过实验对两个不同群体、不同时间或不同条件进行差 异性的比较。
3、析因性实验
——通过实验探讨影响某一事件的发生和变化过程,起主要 的或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十一章 退 出
五、实验模式
单组实验 对比实验 轮组实验
第一章
第二章
实例
赫洛克关于“教师评价态度与学生学习成绩之间 关系“的实验 实验过程:挑选106名小学生作为被试,把他们分 成四个基础相等的小组(A/B/C/D),要求他们练 习难度相同的加法习题,每天15分钟,连续进行5 天。但对四组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 A组 表扬;B组 训斥;C组 受忽视;D组 对照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十一章
退

例3:基于网络课程的“行业电子商务营利模式 ”教学效果的实验研究
1.实验研究目的 本次实验研究的目的在于检验“行业电子商务 营利模式”网络课程的教学应用是否有助于提高 网络课堂的教学质量,改善课堂的教学效果。 2.实验研究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十一章
退

轮组实验
实验因素 实验反应 实验对象 Oa
X1
X2
Ya1
Ya2
Ob
各因素平均效果 实验结果
Yb1
C1 Y=C1-C2
Yb2
C2
条件: Oa≠Ob,X1≠X2 其中C1=(Ya1+Yb1)/2,C2=(Ya2+Yb2)/2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十一章 退 出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十一章 退 出
例2:在中学进行计算机教学(CAI)的效果分析实验研究 实验者:实验对象:北京市中学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一所城
市重点高中的一年级学生)
实验手段:在数学课上,利用微机进行辅助教学,课后上机 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练习; 按正规教学传统方式,只作书面材 料的练习,不使用微机。 实验自变量:在中学数学教学中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方式
网络课程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在“行业电子商务营利模式”教学中,应用
网络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在“行业电子商务营利模式”教学中,应用
网络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技能水平。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十一章
退

4.实验模式的设计 本实验研究采用单组前测后测实验模式,具体的操作过 程如下。 (1)利用考试题和评价指标体系对所有实验对象进行前测 ,以此掌握实验对象的原始。 (2)利用平衡控制法将所有实验对象划分为若干实验小组 ,以保证各个实验小组对象的初姑状态是一致的。 (3)利用网络课程对所选取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 (4)利用考试题和评价指标体系对各个实验小组对象进 行后测,分析各个实验小组对象所产生的变化。 (5)综合各个实验小组对象的变化情况。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十一章 退 出
实验因变量:学生的研究能力、学习能力、信息技 能;学生的协作交往能力;学生的教学能力。 实验干扰变量:学生的专业、学习基础、对这门课 的学习态度。 前测:《文件夹》式的评价:一个文件夹、一个个 人学习主页(对自己学习的经验与习惯的反思和总结、 自己对“学习”的理解)。 后测:集体、小组、个人网页的完成情况(学年论 文、学习体会和资料库);考察在多媒体和互联网上 的学习与研究能力。小组内各成员之间、小组与小组 之间的协调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