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
著名作家老舍人物简介
• 这种正直、善良的个性使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 为后世作家提供了榜样
老舍的处事风格以真诚、宽容、机智著称
• 如他在作品中经常通过讽刺和幽默的手法揭示社会现象和人性
• 这种真诚、宽容、机智的处事风格使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社会批判意义
• 为后世作家提供了借鉴和学习的榜样
• 此后,陆续发表了《赵子曰》、《二马》等作品
1930年代,老舍的创作进入成熟期
• 创作了《骆驼祥子》、《茶馆》等代表作
• 以平民化的语言和深入人心的描绘赢得了广泛好评
• 这一时期的作品,如《四世同堂》,展现了对民族精神的深刻思考
老舍所处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
老舍生活在一个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
• 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等历史事件频发
-他的作品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誉为“人
民艺术家”
老舍的作品对后世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 他的作品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繁荣和发
• 他的讽刺和幽默手法为后世作家提供
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了借鉴和学习的榜样
• 他的人物塑造和对社会现象的关注为
后世作家提供了启示和思考
03
老舍的代表作品及其分析
《茶馆》:对人性的深刻揭示
• 研究方法和视角将更加创新,采用新的技术和手段对老舍作品进行深入挖掘
• 老舍研究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将更加密切,加强国内外学者的交流与合作
老舍研究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
• 深入研究老舍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挖掘其新的意义和价值
•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审视老舍的作品和价值,挖掘其新的意义和价值
• 加强老舍研究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推动老舍研究的发展和创新
老舍
老舍名言
7.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 亲手挖掘的。 8.没有民族风格的作品,是没有根的花,它不但在本乡本土活不下 去,而且无论在哪里也活不下去。 9.一个作家实在就是个全能的演员。能用一枝笔写出王二、张三与 李四的语言,而且都写得恰如其人。 10.如果不随时注意观察,随时记下来,哪怕你走遍天下,还是什么 也记不真确,什么东西也写不出。 11.熟才能生巧。写过一遍,尽管不象样子,也会带来不少好处。不 断地写作才会逐渐摸到文艺创作的底。字纸篓子是我的密友,常往 它里面仍弃废稿,一定会有成功的那一天。 12.“我是文艺界中的一名小卒,十几年来日日操练在书桌上与小凳 之间,笔是枪,把热血洒在纸上。可以自傲的地方,只是我的勤苦; 小卒心中没有大将的韬略,可是小卒该作的一切,我确是做到了。 以前如是,现在如是,希望将来也如是。在我入墓的那一天,我愿 有人赠给我一块短碑,上刻: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
老舍名言
1.真正美丽的人是不多施脂粉,不乱穿衣服。 2.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再锋利的刀刃,苦日久不磨, 也会生锈。 3、哲人的智慧,加上孩子的天真,或者就能成个好作家了。 4.作家必须先胸有成竹地知道了人物的一切,而后设身处地的 写出人物的话语来。 5.旧的历史,带着它的诗、画,与君子小人,必须死!新的历 史必须由血里产生出来!
老舍
老舍简介:
老舍(1899年-1966年),京派代表,享年67岁,原名舒庆春,字 舍予,满族,老北京人,中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著名作家,现代著名 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因作品很多而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笔名有 “舍予”、“老舍”。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另有鸿来、舍予、非我等 笔名。 老舍一生写了约计800余万字的作品。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二 马》《猫城记》《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 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 集》,剧本《龙须沟》、《茶馆》。另有《老舍剧作全集》,《老舍散文 集》《老舍诗选》《老舍文艺评论集》和《老舍文集》等。老舍以长篇小 说和剧作著称于世。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 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 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优秀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 同堂》便是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致,取材较 为宽广,其中的《柳家大院》《上任》《断魂枪》等篇各具特色,耐人咀 嚼。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 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作家老舍简介
作家老舍简介寄语: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再锋利的刀刃,苦日久不磨,也会生锈。
这是老舍先生用一生的经历,告诫我们的。
作家老舍简介分享给各位读者,欢迎阅读。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享年67岁,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老北京人(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著名作家,因作品很多而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
曾任小学校长、中学教员、大学教授。
笔名有“舍予”、“老舍”。
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另有鸿来、非我等笔名。
曾经担任山东大学等名校教授。
一生主要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及未完成的《正红旗下》,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1899年2月3日出生在北京西城小羊圈胡同(现名小杨家胡同),满族正红旗人,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巷战中,老舍这一笔名最初在小说《老张的哲学》中使用。
老舍出生于北京一个贫苦旗人家庭。
一岁半丧父,襁褓之中的老舍家曾遭八国联军的意大利军人劫掠,还是婴儿的老舍因为一个倒扣在身上的箱子幸免于难。
老舍九岁得人资助始入私塾。
1913年,考入京师第三中学(现北京三中),数月后因经济困难退学。
同年考取公费的北京师范学校。
于1918年毕业。
五四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民主、科学、个性解放的思潮,把他从“兢兢业业办小学,恭恭顺顺地侍奉老母,规规矩矩地结婚生子”的人生信条中惊醒;文学革命的勃兴,又使他“醉心新文艺”,由此开始生命和事业的新起点。
1922年任南开中学国文教员。
同年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小铃儿》。
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
教学之余,读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并正式开始创作生涯。
陆续发表《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和《二马》三部描写市民生活的讽刺长篇小说。
自1925年起,陆续写了3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对乌烟瘴气的教育界做了生动的揭露;《赵子曰》的鞭挞锋芒指向以新派自诩其实醉生梦死的青年学生;《二马》的主人公是旅居英国的北京人,讽刺的仍是在封建的小生产的社会土壤里培植出来的“出窝儿老”的畸形心态——都以清脆的北京口语,俏皮的幽默笔墨,渲染北京的民俗风情,通过闭塞守旧、苟且偷安的民族心理的剖析,申述对于祖国命运的忧虑,显示出与众不同的艺术个性和思想视角。
老舍
老舍被毒打后,说:“我相信人民是理解 我的。”当晚拿了本手抄的《毛主席诗词》 出了门。第二天,人们在古城外西北角的 太平湖发现了他的尸体。 死后的第十二年(一九七八年六月),北 京文艺界为老舍先生举行了追悼仪式,骨 灰盒安放在八宝山,里面只放了一支笔、 一副眼镜、一包茶叶。
二、作品简介
从一九二四年到一九三七年写《骆驼祥子》之 前,老舍写了《老张的哲学》( 1926 )、《赵 子曰》(1926) 、《二马》(1929)、《牛天赐 传》、《猫城记》、《小坡的生日》、《离婚》 等长篇小说。另外,还有《断魂枪》、《月牙 儿》、《我这一辈子》等中短篇小说。
外国人也喜爱这本书。早在1945年就有了英译 本,1947年巴黎出版了法文本。老舍到美国时, 此书已成为畅销书。至今,小说在全世界已有 二十种左右的外文本,仅次于《阿Q正传》。
外国人评价说:“老舍先生的作品在国际上的 声誉,是仅次于鲁迅的一位。”
1、祥子的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第一阶段:“祥子”。
老舍自己非常喜爱《骆驼祥子》,多次谈到这 是他最好的小说。吴组缃回忆,老舍有一次把 一只皮箱放存在他那儿,临走时再三嘱咐不准 别人翻他的箱子。他打开一看,是一本上海新 版的《骆驼祥子》精装本,用四层牛皮纸包着。 1954年老舍对小说进行了较多的修改。粉碎四 人帮以后又有新版。小说还被改编成话剧和电 影上演。
老舍为人正直、厚道、慷慨、好客、坦率、 热情,谈吐风趣幽默,善于团结各种人。 他与民间艺人有深厚的情谊,打拳的、唱 戏的、说书人等三教九流都是他的座上宾, 他自己就会说多种地方话,而且会唱龚 (云甫)派老旦的京戏。在青岛时,他家 里十八般兵器,样样俱全。 抗战期间,他写了不少的通俗文艺作品, 与他多才多艺是分不开的。
老舍
4、虎妞、刘四及其他人物
讨论:虎妞在你心目中是什么样的形象?
①虎妞一个复杂的形象,引起读者 的感情也是复杂的。 具有性格主动性的女性 在中国现代男性叙事中被妖魔化是 相当普遍的现象
虎妞大胆泼辣,有些心理变态,有剥削的不 良品格;又有追求自身幸福的合理愿望有时来自视宗法道德,有时又屈从于礼俗人情
三、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
(一)创作
创作准备比较充分 创作动机的触发是偶然
的 对人力车夫的生活比较
熟悉
“一个拉车的吞的是粗粮,冒出来的是血;他要卖最大的力气,得
最低的报酬;要立在人间的最低处,等着一切人一切法一切困苦的
击打。”
——老舍
(二)《骆》的内容和人物
1、内容: 通过洋车夫祥子追求
一个挣扎、周旋于不同社会 层次与文化之间的具有多向 意义的悲剧性人物 。
②刘四:残忍霸道、丧失 人性的剥削者形象, 视金钱超过女儿,不 关心女儿的幸福。
③小福子:被侮辱、被损 害的弱女子的形象。
(三)《骆》的艺术特色
1、结构方法 继承我国传统小说的结构方法,以祥子的希望、挣扎、
毁灭为主线,交织成一幅相互关连的军阀统治下的社会 图景,连结各种不同阶级、不同地位、不同命运的家庭 和人物,反映当时的现实。 2、人物描写——着力在刻画其心理状态 3、语言特色——用的是道地的北京话,简洁又朴素。
商。言语是三种:官话,奉天话,山东话。他的……三种; 他的……三种;甚至于洗澡平生也只有三次。”)
《赵子曰》 、《二马》
2、山东时期(1930—1936)走向成熟
代表作《骆驼祥子》 短篇《月牙儿》、《上任》、
《断魂枪》目光移向城市下 层劳动人民及其不幸。 《月牙儿》用一个少女的自 述展开情节,语言比较优美, 心理刻划十分细腻。 《猫城记》
[总结范文]老舍的简介
[总结范文]老舍的简介老舍的简介老舍的简介(一):老舍(1899—1966),本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原姓舒舒觉罗氏(一说姓舒穆禄氏,存疑),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
他1948年唱过黄梅戏,还受到严凤英的表扬。
由于文革期间受到迫害,1966年8月24日深夜,老舍含冤自沉于北京西北的太平湖畔,终年67岁。
夫人胡絜青(1905-2001)。
代表作品有《茶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等。
老舍的简介(二):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本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原姓舒舒觉罗氏(一说姓舒穆禄氏,存疑),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
他1948年唱过黄梅戏,还受到严凤英的表扬。
由于文革期间受到迫害,1966年8月24日深夜,老舍含冤自沉于北京西北的太平湖畔,终年67岁。
夫人胡絜青(1905-2001)。
其代表作品有《茶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等。
老舍一生共写了约计800余万字的作品,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1924年夏应聘到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当中文讲师。
在英期间开始文学创作。
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是第一部作品,由1926年7月起在《小说月报》杂志连载,立刻震动文坛。
以后陆续发表了长篇小说《赵子曰》和《二马》。
奠定了老舍作为新文学开拓者之一的地位。
1930年老舍。
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二马》《猫城记》,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月牙儿》《赶集》《樱海集》《东海巴山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剧本《龙须沟》《茶馆》《西望长安》。
另有《老舍剧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诗选》《老舍文艺评论集》和《老舍文集》等。
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
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
他所描述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
优秀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便是描述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
老舍先生简介
老舍先生简介寄语:熟才能生巧。
写过一遍,尽管不象样子,也会带来不少好处。
不断地写作才会逐渐摸到文艺创作的底。
字纸篓子是我的密友,常往它里面扔弃废稿,一定会有成功的那一天。
哲人的智慧,加上孩子的天真,或者就能成个好作家了。
老舍先生对待生活的态度,学会释然,做个天真的人。
老舍先生简介由收录,欢迎阅读。
人物简介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姓氏一拆为二)。
满族,北京人(正红旗)。
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
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老舍的作品很多,代表作有《骆驼祥子》、《赵子曰》、《老张的哲学》、《四世同堂》、《二马》、《小坡的生日》、《离婚》、《猫城记》、《正红旗下》,剧本《残雾》、《方珍珠》、《面子问题》、《龙须沟》、《春华秋实》、《青年突击队》、《戏剧集》、《柳树井》、《女店员》、《全家福》、《茶馆》,报告文学《无名高地有了名》,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出口成章》,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及作品集《老舍文集》(16卷)等。
北京市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
人生经历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巷战中。
襁褓之中家曾遭八国联军劫掠,还是婴儿的老舍因为一个倒扣在身上的箱子幸免于难。
九岁得人资助始入私塾。
1913年,考入京师第三中学(现北京三中),数月后因经济困难退学,同年考取公费的北京师范学校。
于1918年毕业。
曾任小学校长(北京东城区方家胡同小学)、中学教员、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山东大学)、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讲师,任教5年。
笔名来历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另有絜青、絜予等笔名。
文学常识《老舍的简介》
本word文档可编辑可修改
《老舍的简介》
你知道老舍吗?关于老舍,我们也学习了老舍的不少作品,为了增加同学们的文学常识,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关于老舍的简介,一起来学习下。
老舍的简介由整理,仅供参考: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老舍是满族正红旗人,北京人,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时候。
老舍这一笔名最初在小说《老张的哲学》中使用,其他笔名还有舍予、絜青、絜予、非我、鸿来等。
老舍一生勤奋笔耕,创作甚丰。
20世纪30年代就成为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
小说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戏剧有《茶馆》《龙须沟》等。
中学课本里有《在烈日和暴雨下》(选自《骆驼祥子》)、《龙须沟》(节选)、《茶馆》(节选)。
(七)夏衍(1900~1995),原名沈端先,浙江杭州人,著名戏剧家,主要剧本有《赛金花》《秋瑾传》《上海屋檐下》,改编的电影有《林家铺子》《祝福》《春蚕》,优秀报告文学《包身工》。
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1966年8月24日,中国作家老舍因不堪忍受红卫兵的暴力批斗,在北京太平湖投湖自尽。
以上就是分享的老舍的简介的全部内容,不足的地方,欢迎批评指正补充并继续支持。
老舍
1924年,经引荐,老舍到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 年 经引荐, 任中文教师,并在那里连续工作了5年 任中文教师,并在那里连续工作了 年。为学习英 大量阅读了狄更斯等名家作品, 文,大量阅读了狄更斯等名家作品,萌发起也要 写着玩玩”的念头。于是,长篇小说《 “写着玩玩”的念头。于是,长篇小说《老张的 哲学》 赵子曰》 二马》相继出手。 哲学》和《赵子曰》、《二马》相继出手。 1930年初,老舍回到祖国,却陷入了对社会现实 年初, 年初 老舍回到祖国, 的忧思愤懑当中。国内军阀割据愈演愈烈, 的忧思愤懑当中。国内军阀割据愈演愈烈,他所 特别关切的京城满族同胞和各族百姓, 特别关切的京城满族同胞和各族百姓,生活凄惨 之至。老舍于当年夏天, 之至。老舍于当年夏天,到济南齐鲁大学任文学 教授,一年后,他围绕济南“五卅”惨案, 教授,一年后,他围绕济南“五卅”惨案,写了 长篇小说《大明湖》。该书未出版,全部书稿即 长篇小说《大明湖》 该书未出版, 在上海“ 二八 事件中, 二八” 在上海“一·二八”事件中,被日本侵略军轰炸引 燃的烈火所焚毁。 燃的烈火所焚毁。1932年,心情极坏的作家,面 年 心情极坏的作家, 对江河日下的国事,愤然写出了长篇小说《 对江河日下的国事,愤然写出了长篇小说《猫城 记》。1936年,老舍辞去了教职,成为了一名 年 老舍辞去了教职, 职业写家” 写出《骆驼祥子》 “职业写家”。写出《骆驼祥子》 。
抗日战争胜利后, 年至1949年,老舍到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至 年至 年 美国讲学并继续写作。 年年底, 美国讲学并继续写作。1949年年底,老舍回 年年底 到祖国,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北京。 到祖国,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北京。面对人 民共和国建立之初到处欣欣向荣的局面, 民共和国建立之初到处欣欣向荣的局面,他 格外激动,马上提笔写作《龙须沟》 格外激动,马上提笔写作《龙须沟》等剧作 。 年代老舍创作的作品中, 在50年代老舍创作的作品中,三幕话剧《茶 年代老舍创作的作品中 三幕话剧《 是最为重要的收获。 馆》是最为重要的收获。
老舍简介
老舍简介一、基本信息中文名舒庆春外文名Colin 、Lau Shaw国籍中国民族满族出生地北京出生日期1899年2月3日逝世日期1966年8月24日职业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毕业院校北京师范学校信仰基督教主要成就新中国第一位获得“”称号的作家代表作品《》《》《》笔名老舍,絜青,鸿来,非我字舍予二、人物生平个人经历老舍1899年老舍生于北京。
父亲是一名的,阵亡在攻打北京城的战争中。
全家靠母亲替人洗衣裳做活计维持生活。
1908年老舍九岁,得人资助始入私塾。
1913年,考入京师第三中学(现北京三中),数月后因经济困难退学,同年考取公费的北京师范学校。
1918年毕业,被派任到方家胡同小学当校长。
两年之后,晋升为京师教育局北郊劝学员,但是由于很难和教育界及地方上的旧势力共事,很快便主动辞去了这份待遇优厚的职务,重新回到学校教书。
1921年,在《海外新声》上发表《她的失败》的白话小小说,署名舍予,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老舍的最早的一篇作品,仅有700字。
]1922年,受礼加入基督教,后在教国文,并在北京教育会、北京地方服务团工作。
在此期间,他热衷于社会服务事业,同时还在英文夜校和燕京大学补习英文。
1923年,在《南开季刊》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小铃儿》。
]1924年,赴英国,任(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讲师。
在英国期间,老舍曾使用Colin C. Shu这个英文名字(应为其基督教教名)。
1926年,在《》上连载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第1期署名“舒庆春”,第2期起改“老舍”。
此后三年继续创作,在英国共创作发表了长篇小说三部《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
[7]英国的教书生涯使老舍成为一名合格的作家。
1929年夏,离英回国,在新加坡直流半年,任中学教员。
1930年,回国任教授,边写作边教学。
1931年,与女士结婚,同年发表长篇《》。
老舍的资料整理
老舍1生平简介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
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
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信仰基督教,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
1966年,由于受到文革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2创作作品小说合集以上资料整理自文艺合集以上资料整理诗歌作品旧体诗约300首,12万字左右。
曲艺作品通过搜集整理共有47部,细分有话剧27部、京剧7部、歌剧5部、地方戏剧2部、英译中话剧1部、电影剧本1部、鼓词15篇、相声31段、快板12段、太平鼓词4段、山东快书1段、合作撰写的单弦牌子曲1篇、唱词7篇。
以上整理自未成合集,散落发表的作品收集如下:《厚古薄今》《活-武松》《假博士》《教授》《她记得》《抗战民歌二首》《空城计》《控诉搂包的》-大鼓书词《礼物》《恋歌》《流离》《乱形容》《说明白话》《覃本秀自述》《痰迷新格》《童谣二则》《微笑》《为和平而战》《为小朋友们作歌》《维生素》《小相声一则》《新春之歌》《新青年》《新诗》《雪中行军》《音乐的生活》《英雄赞《元旦铭》《慈母》《打刀曲》《读书》《二期抗战》《附录-致友人函》《歌唱伟大的党》《歌声》《鬼曲》《国葬》《过新年》《海外新声》《和平解放西藏》《红售货员》《红叶》《鸿兴饭馆红旗飘》《八九十枝花》《保民杀寇》《保我河山》《壁报诗》《别迷信》《长期抵抗》《陈各庄上养猪多》《成渝路上》《蒙古青年进行曲》《女儿经》《陪都赞》《青年》《青年突击队员》《清明》《日本撤兵了》《扫荡五气》《山高挡不住太阳》《神仙辞职》《生产就业》《柿子丰收》《蜀江船歌》《双反》《札兰屯的夏天》《战》《丈夫去当兵》《致富神咒》《中秋月饼》《祝贺北京解放十年》《祝贺儿童节1》《祝贺儿童节2》《作诗》。
老舍先生的简介
老舍先生的简介老舍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以及话剧家,他在文艺学坛之上仿若巨星,对文学圈的贡献以及中国未来的文化教育有巨大的贡献。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老舍先生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老舍先生的简介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本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原姓舒舒觉罗氏(一说姓舒穆禄氏,存疑),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
他1948年唱过黄梅戏,还受到严凤英的表扬。
由于文革期间受到迫害,1966年8月24日深夜,老舍含冤自沉于北京西北的太平湖畔,终年67岁。
夫人胡絜青(1905-2001)。
其代表作品有《茶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等。
老舍的历史成就文学的艺术坛内,得到人们尊敬的多不胜数,出名成作的也是唾手可得,但是要是论其中的佼佼者或者论其中最有所为的人,那么一定不能少了这个地地道道的北京人——老舍。
这一生,老舍的成就就是创作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作品,他将中国的文化又向上提高了一个层次,与国际轨道又贴近了一个距离,他的作品不仅仅是在国内更加在国外的备受人们的热爱,人们喜欢那带着浓浓的京味儿,简洁贴合民众能够到处民心的作品,《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这也是老舍一生的辉煌所在。
老舍还有一个成就那就是得到了全世界文学者的认可,他曾经是诺贝尔文学奖的金奖得主,只是遗憾就在于这个奖项也从来不颁发给死去的人,在颁奖前三年,老舍跳湖自杀了,虽然错过了这个奖,但是老舍早已在世界中赫赫有名了。
老舍的成就远远不止这些,多亏了有他这样的大手笔,留给了后人一部部经典,这也是在启发开道后代对于文学的深研,他一生的经历非常的精彩,去过英国讲学,还担任过校长,当过教授,写下无数名作,为中国的教育带来了很大的成就。
人总有一天会死去,死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带走,就像来到这个世界上一样,但是留下的东西以及历史痕迹将会是世人所目睹并且流传的,老舍曾经在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早已经深深的刻在人们的心中。
现当代文学——老舍
老舍的生平和创作老舍(1899年-1966年),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
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戏剧家,曾获“人民艺术家”称号。
成名作(1926-1929)《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亦称“旅英三长篇”奠定了老舍幽默小说家的地位,继承了五四启蒙主义的文学传统,也继承了鲁迅批判国民性的主题。
鼎盛期(30年代中期):《骆驼祥子》《猫城记》《月牙儿》《断魂枪》《柳家大院》等。
《离婚》《牛天赐传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等。
40年代: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鼓书艺人》《火葬》等建国后:第二次创作高峰,话剧《龙须沟》《茶馆》,长篇自传体小说《正红旗下》(未完)。
老舍笔下的市民社会(一)老派市民老舍笔下最丰满、生动的形象系列。
总体文化背景: “衣”者心态。
特点:善良、热忱、迁腐、保守、落后。
代表人物形象: 《二马》中的老马; 《牛天赐传》的牛老者;《四世同堂》的祁老太爷、祁天佑父子;《离婚》的张大哥、老李。
(二)新派市民老舍笔下讽刺性鲜明的一类背景特征:中国城市资本主义和殖民地化程度加深;市民阶层文化意识变得驳杂;1、恶少型洋奴:殖民地中国的产物,受西方资本主义观念影响;唯利是图、道德沦丧、寡廉鲜耻、行径卑劣《离婚》小赵、《赵子曰》欧阳天风等2、洋派青年:向往西方物质文明,对西方进步思想缺乏深刻理解;只取皮毛美化自己、装点门面。
《离婚》:张天真,《牺牲》:毛博士,《善人):穆女士等(三)城市贫民在老舍“市民世界”里占有特殊位置集中体现了老舍与下层人民深刻的精神联系突出表现了老含艺术的批判性:具有浓烈的悲剧性《骆驼祥子》祥子、小福子;《月牙儿》“我”与母亲;《四世同堂》小文夫妇、小崔等《月牙儿》:两母女相继沦为暗娼的故事月牙儿的多种功能:主人公缺憾人生的象征;表现主人公不同时期的心境;串联小说结构。
散文诗型小说:第一人称“我”叙述,抒情性强,具有感染力。
(四)理想市民带有浓重理想色彩、与老含所受市民文学熏陶有关。
老舍
因此“京味”首先表现为取材的特色。另外,体现 在作家描写北京市民庸常人生时对北京文化心理结构 的揭示。老舍用“官样”一语来概括北京文化特征, 包括讲究体面、排场、气派,追求精巧的“生活艺 术”,讲究礼仪,固守养老扶幼的老“规矩”;性格 懒散,苟安,谦和,温厚与懦弱等等。这类北京文化 的“精魂”渗透在老舍作品的人物刻画、习俗的描绘、 气氛的渲染之中。 老舍对北京文化的情感是复杂的:这里既充满了对 “北京文化”所蕴含的特有的高雅、舒展、含蓄、精 致的美的不由自主地欣赏、陶醉,以致因这种美的丧 失、毁灭油然而生的感伤、悲哀,以及若有所失的怅 惘,同时也时时为“文化过熟”导致的柔弱、无用而 惋叹不已。
在这些人身上,老舍所提示的是一种 深刻的多重悲哀,阻止社会进步的障碍 并不是来自于个别人的道德败坏活恶劣 品质,而是一种弥漫与渗透于整个社会 和民族肌体的习惯。 老舍通过戏剧性的夸张,揭示这些人物 的精神病态,从而实现他对北京文化乃 至传统文化中消极落后方面的批判。
新派市民:是老舍嘲讽的一种新潮而又 浅薄的角色。老舍与许多同时代的作家 不同,在批判传统文明落后的同时,对 外来的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持非常谨慎的 以致排拒的态度。 如:蓝小山、丁约翰、张天真、祁瑞丰、 冠招娣等。
这类人物大都是以最大的代价和最低 的条件求得生存而不可能的形象。恶浊 的社会环境,传统文化意识的落后,一 点一滴地、残酷滴剥蚀了他们身上的善 良美德,朴素的人生追求,将他们性格 扭曲,使之人性堕落,最终从肉体到精 神都彻底遭到毁灭。
城市贫民悲剧——《骆驼祥子》
祥子: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都市个体 劳动者(人力车夫)的典型。祥子是一 个具有骆驼般积极性格和坚韧的车夫形 象。勤劳、纯朴、诚实、善良,具有中 国传统的“劳力者得其食”的观念。但 这一切,在现实的社会环境重压下,祥 子丧失了所有的美德,最后成为了“一 个个人主义的末路鬼”。祥子的性格塑 造是围绕祥子的生活目标——车,即在 买车丢车、买车丢钱、买车买车的情节 中完成的。
老舍简介-老舍的作品大全
⽼舍
⽼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我等,字舍予。
因为⽼舍⽣于阴历⽴春,⽗母为他取名“庆春”,⼤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
上学后,⾃⼰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信仰基督教,北京满族正红旗⼈。
中国现代⼩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师、⼈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位获得“⼈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代表作有《骆驼祥⼦》、《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舍的⼀⽣,总是忘我地⼯作,他是⽂艺界当之⽆愧的“劳动模范”。
1966年,由于受到⽂⾰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舍被逼⽆奈之下含冤⾃沉于北京太平湖。
3、“舍予是尽了他的责任的,要他卖⼒的时候他卖⼒,要他挺⾝⽽出的时候他挺⾝⽽出,要他委曲求全的时候他委曲求全⽬接过的若⼲事实说,只有暗暗叹服包在谦和的⾔⾏⾥⾯的他底舍⼰的胸怀。
4、舒⼄:
热门查阅推荐⽂章
热门⽂章
⽬录
12
3
⽼舍⽼舍
友情链接:。
老舍(现代话剧、电影编剧)人物简介
• 将西方戏剧元素融入自己的创作中,使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对后世的影响
• 老舍的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与风格
•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启示
06
老舍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老舍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20世纪初期开始关注老舍的研究
当代老舍研究
• 老舍的作品发表后,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与研究
• 当代老舍研究涉及到老舍的生平、创作、思想等方面
02
《骆驼祥子》
• 1936年发表,以一名人力车夫为主人公
• 揭示了社会黑暗对个体的压迫与摧残
• 语言质朴、真挚,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03
《龙须沟》
• 1950年发表,以北京龙须沟为背景
• 反映了旧社会城市贫民的生活状况
• 语言生动、感人,具有强烈的社会价值
老舍话剧的主题与思想内涵
揭示社会矛盾
• 老舍的话剧作品揭示了社会矛盾的根源
• 老舍的作品为后世戏剧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经验
• 为中国现代话剧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 对后世戏剧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3
老舍的电影编剧成就
老舍的电影编剧代表作品及特点
《茶馆》
• 1948年担任电影《茶馆》的编剧
• 将话剧《茶馆》成功改编为电影
• 电影语言简练、生动,保留了话剧的精华
《龙须沟》
• 展现了作者对人民的深厚感情
⌛️
强调民族尊严
• 老舍的作品强调民族尊严,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 倡导民族精神,激励人民为国家的独立与尊严而奋斗
老舍在电影编剧领域的地位与
影响
-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重要编剧
- 老舍的电影编剧作品具有鲜
明的个性与风格
- 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老舍生平经历,人物资料
老舍生平经历,人物资料老舍(1899.2.3~1966.8.24),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杰出的语言大师。
满族正红旗人,北京人,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时候。
老舍这一笔名最初在小说《老张的哲学》中使用,其他笔名还有舍予、絜青、絜予、非我、鸿来等。
曾任小学校长、中学教员、大学教授。
1918年老舍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
1924年夏,赴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华语教员,并从事文学创作。
1926年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在《小说月报》17卷第7号上连载时,署名为“舒庆春”。
但自第8号起连载上的署名改为“老舍”,直一小说全部载完。
这标志着老舍文学创作道路的开端。
接着,又发表了《赵子曰》、《二马》,从而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1929年,老舍取道新加坡回国。
在新加坡写了中篇小说《小坡的生日》,这是一部儿童文学作品,描写了生活在新加坡的华侨少年与各被压迫民族的小伙伴一起,反对强权奴役的故事,体现了团结奋斗、强国救民的思想境界。
1930~1936年,老舍先后在山东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
此间,他看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日本帝国主义的肆意侵略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行径,创作了长篇小说《大明湖》,为济南人民以及所有蒙受侵略之苦的祖国人民抒发愤慨。
在这部小说里,他第一次描写了共产党人的形象。
此后四年,他先后创作了长篇小说《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
还出版了包括《黑白李》、《微神》等15部短篇小说在内的短篇小说集《赶集》以及幽默诗文集《老舍幽默诗文集》。
1936年老舍辞职,从事专业写作。
在青岛工作和生活的这段时期,是他一生中创作的旺盛期之一。
他先后编了两个短篇集《樱海集》、《蛤藻集》,收入中短篇小说17篇。
创作了《选民》(后改题为《文博士》)、《我这一辈子》、《老牛破车》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长篇杰作《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是以北平(今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行踪为线索,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
老舍ppt
老 舍 介绍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 我等。北京满族正红旗舒穆禄氏,祖籍辽宁辽阳 。 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 北京人艺编剧 ,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 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 同堂》,话剧《茶馆》 《龙须沟》等。
骆驼祥子博物馆
在中国文坛老一辈作家中,老舍是最接 近诺贝尔文学奖的一位。1968年,老舍获诺 贝尔文学奖提名,且获投票第一名,终因不 在世而未得奖。就其在世界文坛的实际影响 力,朱光潜曾说:“据我接触到的世界文学情 报,全世界得到公认的中国新文学家也只有 沈从文与老舍。
谢谢大家
骆驼祥子博物馆
老舍故居一共有三层,建筑面积达 1000 多平方米,其中一层作为骆驼祥子博物馆, 二层和三层作为文艺沙龙,为文学交流提供 场所,博物馆藏品280余件,全面展示了老舍 先生在青岛期间的创作和生活情况。院内设 置老舍头像、人力车夫雕像、老舍作品墙、 《骆驼祥子》连环画和老舍先生之子舒乙亲 自绘制的“祥子拉车线路图”等
老 舍 介绍
1899年2月3日,老舍生于北京,因为生于立 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 景美好之意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 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1951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 的称号。
1953年,当选为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 1957年,《茶馆》发表于《收获》第一期。
博物馆位于青岛市市南区黄县路12号, 面南背北,楼下为老舍全家居所。老舍于 1934年来青岛受聘于山东大学,直至1937年 离开青岛,大部分时间居住于此。
骆驼祥子博物馆
老舍故居一共有三层,建筑面积达 1000 多平方米,其中一层作为骆驼祥子博物馆, 二层和三层作为文艺沙龙,为文学交流提供 场所,博物馆藏品280余件,全面展示了老舍 先生在青岛期间的创作和生活情况。院内设 置老舍头像、人力车夫雕像、老舍作品墙、 《骆驼祥子》连环画和老舍先生之子舒乙亲 自绘制的“祥子拉车线路图”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舒庆春,笔名老舍,字舍予。
1899年2月3日出生在北京西城小羊圈胡同(现名小杨家胡同),满族正红旗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
老舍的一生,总是在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发表了大量影响后人的文学作品,获得“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
人生经历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巷战中。
老舍出生于北京一个贫苦旗人家庭,一岁半丧父,襁褓之中的老舍,家曾遭八国联军的意大利军人劫掠,还是婴儿的老舍因为一个倒扣在身上的箱子幸免于难。
老舍九岁得人资助始入私塾。
1913年,考入京师第三中学(现北京三中),数月后因经济困难退学。
同年考取公费的北京师范学校。
于1918年毕业。
工作经历曾任小学校长(北京东城区方家胡同小学)、中学教员、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山东大学)。
笔名来历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另有絜青、絜予、口青等笔名。
因为老舍生于阴历年底,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
舒庆春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弃;予,我。
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老舍”这一笔名,是他在1926年发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时首次使用的。
在“舍予”前面添“老”字,而后面去掉“予”字,便成了现今人们熟知的“老舍”。
这个“老”并不表示年龄大,而是含有一贯、永远的意思,合起来就是一贯、永远“忘我”。
他用“老舍”这一笔名发表了大量文学作品,以致不少人只知道“老舍”而不知舒庆春是谁。
“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
编辑本段个人作品老舍的一生,总是在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
他自己说:“我终年是在拼命地写,发表也好,不发表也好,我要天天摸一摸笔。
”正因为如此,他勤奋笔耕,创作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二马》《龙须沟》等大量文学作品,赢得了“人民艺术家”的崇高赞誉,受到人们的喜爱。
其中,多个作品被编入小学课本,如《猫》《北京的春节》等等。
“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
曾经担任齐鲁大学等名校教授。
一生主要作品有:《猫城记》《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及未完成的《正红旗下》,话剧《龙须沟》《茶馆》等,还有很多著名的文章,如:《济南的冬天》等被选入小学中学的课文中。
其中《茶馆》极为著名。
五四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民主、科学、个性解放的思潮,把他从“兢兢业业办小学,恭恭顺顺老舍在伦敦大学侍奉老母,规规矩矩结婚生子”的人生信条中惊醒;文学革命的勃兴,又使他“醉心新文艺”,由此开始生命和事业的新起点。
1922年任南开中学国文教员。
同年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小铃儿》。
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
教学之余,读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并正式开始创作生涯。
陆续发表《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和《二马》三部描写市民生活的讽刺长篇小说。
自1925年起,陆续写了3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对乌烟瘴气的教育界做了生动的揭露;《赵子曰》的鞭挞锋芒指向以新派自诩其实醉生梦死的青年学生;《二马》的主人公是旅居英国的北京人,讽刺的仍是在封建的小生产的社会土壤里培植出来的“出窝儿老”的畸形心态——都以清脆的北京口语,俏皮的幽默笔墨,渲染北京的民俗风情,通过闭塞守旧、苟且偷安的民族心理的剖析,申述对于祖国命运的忧虑,显示出与众不同的艺术个性和思想视角。
3部作品陆续在《小说月报》上连载后,引起文坛的注目。
1926年老舍加入文学研究会。
1929年夏,绕道欧、亚回国。
在新加坡逗留期间,为当地高涨的民族解放要求所鼓舞,创作反映被压迫民族觉醒的中篇童话《小坡的生日》。
1930年回到中国,任济南齐鲁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并编辑《齐鲁月刊》。
1966年老舍被林彪、“四人帮”迫害致死。
1978年6月3日,有关单位在北京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为老舍举行了隆重的骨灰安放仪式。
老舍先生原名舒庆春,是父母所起。
因为他出生在阴历腊月二十三那天,离春节只差七天,图吉利,取名“庆春”是庆贺春天到来的意思,到他上中等师范的时候,他为自己起了一个别名,叫“舒舍予”。
这个“字”取得很巧妙,他是把自己的姓拆成两半,成为“舍予”二字。
这两字又有讲,是“舍我”——放弃私心和个人利益的意思,也有奉献自己的含义。
以后他取“舍予”中的头一字,前面加一个“老”字,成为“老舍”,当作自己的笔名。
他正式署名“老舍”,当作自己的笔名。
编辑本段创作生涯1918年老舍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
1924年夏,赴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华语教员,并从事文学创作。
1926年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在《小说月报》17卷第7号上连载时,署名为“舒庆春”。
但自第8老舍和他的著作(17张)号起连载上的署名改为“老舍”,直一小说全部载完。
这标志着老舍文学创作道路的开端。
接着,又发表了《赵子曰》《二马》,从而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老舍就任小学校长的第二年,爆发了五四运动。
他自称只是“看见了五四运动,而没在这个运动里面,……对于这个大运动是个旁观者”(《我怎样写〈赵子曰〉》)。
这确实使他在一段时期里,对于青年学生及其活动,有些隔膜和误解。
但“五四”时期兴起的新的时代潮流,包括文学革命在内,仍然冲击着他的心灵。
本来,军阀政府基层机构的腐败,混迹其间的卫道者们的虚伪,在这个刚刚来自社会底层的年轻人的眼中,无处不是破绽和丑态,难以与他们安然相处。
当“五四”民主科学、个性解放的呼声,把他从“兢兢业业地办小学,恭恭顺顺地侍奉老母,规规矩矩地结婚生子,如是而已”的人生信条中惊醒,他作出了新的抉择。
1922年9月,老舍辞去所有职务,到以开明新派著称的天津南开学校中学部任国文教员,在那里写下了第一篇新文学习作《小铃儿》。
在这以前,还坚决退掉母亲包办的婚约。
次年回到北京,任顾孟余主持的北京教育会的文书,同时在第一中学兼课,业余时间到燕京大学旁听英文。
一度还信仰过基督教。
虽然道路不无曲折,但“五四”推动他进一步挣脱了封建的、世俗的羁绊,去寻求一种比他已经得到的更有意义的生活。
1929年,老舍取道新加坡回国。
在新加坡写了中篇小说《小坡的生日》,这是一部儿童文学作品,描写了生活在新加坡的华侨少年与各被压迫民族的小伙伴一起,反对强权奴役的故事,体现了团结奋斗、强国救民的思想境界。
1930-1936年,老舍先后在山东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
此间,他看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日本帝国主义的肆意侵略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行径,创作了长篇小说《大明湖》,为济南人民以及所有蒙受侵略之苦的祖国人民抒发愤慨。
在这部小说里,他第一次描写了共产党人的形象。
此后四年,他先后创作了长篇小说《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
还出版了包括《黑白李》《微神》等15部短篇小说在内的短篇小说集《赶集》以及幽默诗文集《老舍幽默诗文集》。
1936年老舍辞职,从事专业写作。
在青岛工作和生活的这段时期,是他一生中创作的旺盛期之一。
他先后编了两个短篇集《樱海集》《蛤藻集》,收入中短篇小说17篇。
创作了《选民》(后改题为《文博士》)《我这一辈子》《老牛破车》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长篇杰作《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是以北平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行踪为线索,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
从祥子力图通过个人奋斗摆脱悲惨生活命运,最后失败以至于坠落的故事,告诫人们,城市贫农要翻身做主人,单靠个人奋斗是不行的.。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老舍告别妻子,只身前往武汉,投入到文艺界的抗日洪流之中。
在1938年成立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中,老舍担任负责人――总务部主任。
之后,又转到重庆,“文协”在艰难困苦中顽强坚持七年时间,直到抗日战争取得彻底胜利。
老舍以满腔热情和耐心细致的工作,团结各个方面的文艺家,共同致力于推动抗战的文艺活动。
并以笔为武器,进行多种文艺形式的创作。
长诗《剑北篇》用大鼓体写成,《王家镇》《忠烈图》用京剧形式写成,《残雾》《归去来兮》《面子问题》用话剧形式写成。
先后出版了短篇集《火车集》《贫血集》,长篇小说《火葬》,完成了长篇巨著《四世同堂》的前两部《偷生》和《惶惑》。
同时,还撰写了大量杂文、散文、诗歌。
1949年10月,老舍回到祖国。
创作话剧《方珍珠》。
1951年,又创作了歌颂人民政府为普通市民办实事的《龙须沟》。
该剧上演后,老舍获得了北京市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
之后,他还老舍在写作创作了歌剧《消灭细菌》《大家评理》,话剧《生日》《春华秋实》等。
建国后,老舍政治热情十分高涨,他先后担任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市文联主席,华北行政委员会委员,全国文联主席团成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第一、二届人大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三届主席团成员,全国政协三届会议常务委员等职。
自1950年至1955年,老舍创作了大量的话剧、京剧、儿童剧。
其中话剧《茶馆》把老舍的话剧艺术推向了高峰,成为我国戏剧艺术殿堂的一颗璀璨明珠。
1961年至1962年,老舍创作自传体小说《正红旗下》。
遗憾的是未完成,就被迫停笔。
文革中,同许多老一辈爱国文艺家一样,老舍遭到了恶毒攻击和迫害。
1966年,他被逼无奈,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享年67岁。
1924年,老舍去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的汉语讲师。
为了提高英文水平,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
生活和书本都向他打开一个比原先见到的更为宽广多彩的世界。
阅读作品进一步激发了他的文学兴趣。
客居异国的寂寞和日益浓烈的乡思,又需要寄托和发泄。
几种因素交织在一起,促使他把见到过的人和事用文艺的形式写下来。
1926年写成的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取材于当年在教育界任职时的见闻。
接着又写下了长篇《赵子曰》(1926)和《二马》(1929)。
三部作品陆续在文学研究会的刊物《小说月报》上连载,立刻以文笔轻松酣畅,富有北京的地方色彩,善于刻画市民生活和心理,引起读者的注意。
他的创作从一开始就显现出现实主义的特点,并且从语言、笔调到内容、主题,都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
1926年,老舍加入文学研究会。
他终于在文学事业中找到了值得为之献身的工作和充实的生活。
老舍旅居英国5年。
1929年夏取道法、德、意等国回国。
途中因为筹措旅费,在新加坡的一所华侨中学任教半年。
在英国时,他为国内的北伐战争的进军感到兴奋。
到了新加坡,从青年学生的革命热情中感受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他因此中断了一部描写男女青年爱情的小说的写作,另写了反映被压迫民族觉醒的中篇童话《小坡的生日》)(1930)。
1930年3月,老舍回到祖国。
同年7月,到济南齐鲁大学任教。
翌年夏,与后来成为国画家的胡□青结婚。
1934年,改任青岛山东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