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均粮食看古人的生活水平究竟如何 1
古代人的生活日常
古代人的生活日常
古代人的生活日常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饮食方面
古代人的饮食以粮食为主,如米、麦、豆、玉米等。
此外,肉食也不少,如猪、牛、鸡、鸭等。
在吃饭时,一般都用筷子或勺子,而刀和叉子则只在一些地区使用。
古代人还有许多食品制作技术,如腌制、熏制、蒸制等。
2. 穿戴方面
古代人的穿戴一般比较讲究,女性的服饰如旗袍、长裙、襦裙等,男性则穿长袍、深褐色的外袍等。
不同地区的穿戴方式也各有特色,如汉族传统的襟式闭领、袖口开向上的长袍,藏族传统的高筒靴等。
3. 生活环境
古代人的生活环境大多以庭院、井邑、长街为主,建筑屋宇以木石为主,一些地区的屋顶则覆盖着特有的草房。
在城市中,街道的设置使行人和交通工具都能够顺畅通行。
4. 娱乐方面
古代人的娱乐方式较为多样,如观看京剧、听评书、赏花草、下围棋、弹唱等。
除此之外,一些地区还有特色的民间娱乐,如昆曲、皮影戏、龙灯舞等。
5. 社会习俗
古代人的社会习俗较为繁多,如婚礼葬事、祭祀活动、清明节等,其
中最具特色的是春节。
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之一,人们会欢聚
一堂,进行宴席、燃放鞭炮等庆祝活动。
中国古代的历史食品与饮食
中国古代的历史食品与饮食中国古代的历史食品与饮食丰富多样,融合了不同地区的传统与文化。
这些食品和饮食习惯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饮食文化的发展。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中国古代的历史食品与饮食。
一、中国古代的主食中国古代的主食多以谷物为主,如稻米、小麦和粟米等。
其中,稻米是中国古代最主要的食物之一。
中国古代的人们通过种植、收割、加工来获得稻米,并将其制成各种各样的主食,如米饭、米粥、糕点等。
此外,小麦也是主要的谷物之一,面食在古代中国人的饮食中占有重要地位,如面条、馒头等。
二、中国古代的肉类食品在古代中国的饮食中,肉类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中国古代的肉类食品有猪肉、牛肉、羊肉和鸡肉等。
在古代社会中,肉类是非常珍贵的食物,多用于重要的节日或宴会上。
在农村地区,人们往往用杀猪来表示喜庆,与亲朋好友一同分享。
三、中国古代的蔬菜和水果除了主食和肉类,中国古代人们也注重蔬菜和水果的摄入。
蔬菜种类丰富多样,如白菜、芹菜、豆芽、茄子等,这些蔬菜被广泛用于烹饪和炒菜。
水果方面,苹果、梨、桃子、杨梅等水果在古代也很受欢迎,成为人们饭后解渴的好选择。
四、中国古代的饮品除了吃的食物,饮品在古代中国的饮食文化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中国古代的饮品主要有茶和酒。
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受到人们的喜爱,被视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象征。
中国古代的酒也有很高的地位,人们常常用酒来表达友谊和庆祝重要的场合。
五、中国古代的食品制作技艺中国古代的食品制作技艺独具特色,积淀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
古代厨师们擅长使用各种烹饪方法,如炒、蒸、煮、炖等,以及调味方法,如糟、酱、盐等。
他们注重食材的新鲜和调味的均衡,追求将食物的鲜美和营养完美结合。
六、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除了食物本身,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也是独具特色的。
古代人们在饮食的过程中追求和谐和平衡,崇尚“五味调和”的理念,即咸、甜、酸、苦、辣五味的平衡。
此外,中国古代也形成了许多与饮食相关的礼仪和习俗,如宴会上的座次、饮酒的顺序等。
古代老百姓平时的生活
古代老百姓平时的生活古代老百姓的生活相对于现代人来说是简单而艰苦的,他们的生产生活几乎与自然密不可分。
以下是古代老百姓平时的生活的详细介绍。
1. 农业生产古代老百姓的主要生产是农业生产。
他们繁忙的农忙季节从春天一直到秋天。
他们通过耕种、种植、施肥、收获等农活,为全家提供温饱,以及销售剩余的农产品来提高生活水平。
他们的农具有很多种,以犁、锄、打谷等为常见的。
2. 生活起居古代老百姓一般住在土坯房,房子没有多少装饰,最多是古朴的木雕石刻。
他们的家庭生活简朴,只有一点简单的家具,如桌凳、床铺等。
晚饭后,全家人集合在一起看电视、唱歌等活动谈天说地,共同分享快乐和困难。
古代老百姓的饮食也相对简单,主食是米饭、馒头或者面食,搭配各种蔬菜和豆类。
由于缺乏现代医学的支持,他们的饮食习惯相对保守,不过他们的饮食口味却也非常独特,各地菜系味道和做法都不同。
3. 交通古代老百姓出行并不是那么便利,几乎所有的交通工具都非常原始。
在水道较为发达的地方,人们经常使用长船、扁舟等水上交通工具,用来运输货物和人。
在陆地上,人们通常靠走路或骑马来出行。
它们的交通工具虽然简单,但到了那个时代也足够满足日常生活所需了。
4. 文化生活古代老百姓的文化生活相对比较简单,主要以民间艺术为主。
这些艺术表现了古代老百姓对自然、生命、生活的感受和思考,其中最为著名的艺术形式包括戏曲、民间音乐、民俗舞蹈和民间绘画等。
另外,古代老百姓还会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各种庆祝活动,如祭祀、喜庆、祈福等。
这些活动都富有民间特色,且有助于增强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
5. 婚姻家庭古代中国的婚姻家庭制度是以父权制为基础的,因此,男性在家庭中的地位显然要高于女性。
古代婚姻家庭制度讲究节俭,婚礼往往是私下举行的。
在婚礼中,男方要给女方礼金,表达对未来生活的承诺和责任。
在家庭生活中,老百姓主要注重家庭和睦、和谐,尊重长辈和婚姻伴侣,鼓励孝敬游子、家庭成员之间团结合作,互帮互助,才能更好地提高生活质量。
衣食住行话汉朝:简谈汉朝普通人的生活状态
⾐⾷住⾏话汉朝:简谈汉朝普通⼈的⽣活状态⼀、汉朝普通农民的收⼊决定⽣活状态的主要是收⼊⽔平。
黄今⾔先⽣做过⼀个统计,列表如下:⼆、汉代的农业⼴义的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等分⽀,这⾥只说⼀下狭义的农业,也就是粮⾷种植业。
汉代的种植业在前代的基础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1、⽣产⼯具和耕作技术⽣产⼯具⽅⾯主要表现在铁器和⽜耕的推⼴。
铁制农具在秦朝就已经使⽤,但秦⽕之后满⽬疮痍,所以进⼊两汉之后⼜经过了⼀个恢复和发展的过程。
同时铁制农具的使⽤也经历了⼀个从北向南推⼴的过程。
西汉中期盐铁官营之后,中央政府在全国设铁官49处,覆盖当时约39%的郡县,其中南⽅只有三处。
到了东汉时期,不但铁官的覆盖范围有所扩⼤,根据《后汉书》的记载,南⽅的铁官也增加到了七处。
⽜耕的技术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但进⼊两汉之后同样也经历了⼀个恢复和逐步推⼴的过程。
赵过在北⽅推⼴代⽥法和⽜耕法,这些⽅法后来还推⼴到边郡。
东汉时期,国家更加重视普及⽜耕。
⼀些循吏也把⽜耕的办法推⼴到南⽅和边疆,其中以东汉初年的王景和任延最为著名。
从耕作技术来说,北⽅的精耕细作的旱作种植技术已经初具规模,南⽅的⽔稻栽培技术也有了很⼤的发展。
2、作物品种的增加粮⾷产量的提⾼汉代的主要农作物:粟、麦、菽、稻、⿇。
这些农作物的品种和产量在整个两汉时期都有所增加。
汉代经济作物的栽培技术也有进步,种类也⽐前代增加很多。
有些作物还出现了⼤⾯积栽培得记录。
染料作物有蓝、地黄、卮、茜等。
张骞出西域后,带来了⼀些西域的物种,⽐如胡⿇、苜蓿等。
秦汉时期,蜀汉地区的茶叶已经成为全国的中⼼,饮茶迟⾄东汉已⼗分流⾏。
两汉时代粮⾷亩产的低限在⼀⽯左右,上限在四⽯左右,中⽥通常年景在三⽯左右[1]。
三、汉朝的赋税主要是说⼀下和⼩农相关的⼏个税种。
1、⽥赋汉代实⾏的是轻⽥租⽽重赋于民的政策。
税率经历了⼀个变⾰的过程。
西汉政权建⽴之后,⽥租之制如旧,只是税率有所降低⽽已。
汉⾼祖“约法省禁,轻⽥租,⼗五⽽税⼀。
古代人们消费需求的变化
古代人们消费需求的变化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古代人们消费需求的变化是一个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的话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古代人们的消费需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本文将从食物、衣物、住房、交通等方面探讨古代人们消费需求的变化。
首先我们来看食物方面的变化。
在古代,人们基本上以粮食为主食,如小米、大米、小麦等,蔬菜和肉类等食物是次要的。
古代人们的食物种类较为单一,且由于交通不便,食材来源受限,所以在季节交替时,很多食物会变得稀缺。
而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物流的发达,现代人们的食物种类相对丰富,可以随时享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美食。
古代人们的消费需求从单一的满足基本生存需求,逐渐变为追求口味、营养、健康等方面的需求。
衣物方面的变化也很明显。
古代人们的衣物主要是由棉麻等天然纤维制成,穿着简单朴素。
而现代人们的衣物,不仅种类繁多,款式多样,还具备了保暖、透气、防水等功能。
古代人们的消费需求从满足基本保暖需求,逐渐变为追求时尚、舒适、个性化等方面的需求。
住房方面的变化也很值得探讨。
古代人们的住房大多是土坯房或木屋,简陋且通风透光条件较差。
而现代人们的住房,不仅建筑材料更新颖,还具备了智能化、节能化等特点。
古代人们的消费需求从简单的居住需求,逐渐变为追求舒适、安全、环保等方面的需求。
交通方面的变化也不可忽略。
古代人们的交通工具主要是徒步、骑马、坐船等,出行速度慢且不便捷。
而现代人们的交通工具,如汽车、高铁、飞机等,出行速度快且舒适。
古代人们的消费需求从满足基本的交通需求,逐渐变为追求便捷、快速、舒适等方面的需求。
古代人们消费需求的变化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古代人们的消费需求从简单的满足生存需求,逐渐演变为追求品质、健康、环保等多方面的需求。
相信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消费需求会更加多样化,更加个性化,更加注重品质和健康。
明清时期的粮食生产与农民生活水平
明清時期的糧食生產與農民生活水平内容提要:作者以明清兩代的糧食生產記錄為依據,對其平均畝產和總產作了人體的筐算,並在此基礎上討論了農業勞動生產率和農民生活水平。
作者認為,由明及:青、從清前期到清後期,在糧食畝產上總的是呈上升的趨勢,說明農業是有進步的,可就勞動生產率而言,自乾隆中達到最高點,便不斷下滑了,從而又反映出傳統農業在人口壓力下後勁不足的一面。
考察農業勞動生產率和農民生活水平,嚴格說應包括經濟作物和副業等各種收入在內,但因本文談的是糧食生產,又鑒於它在農業生產和多數農民生活中佔有主導的位置,故單獨提出進行探討,應仍有其價值。
關鍵詞:明代清朝糧食畝產和平均畝產農業勞動生產率農民生活水平幾年前,筆者曾就清朝的糧食生產寫過些東西。
①假设干年過去了,現在从头回顧,感到不但在内容上有很多需要補充,而且在論點上也有修正的必要。
另外,鑒於學術界對明代的畝產至今觸及不多,故又向上追溯,寫了明代一段。
因為課題的涉及面較廣,難度較大,儘管筆者作了較多的试探,但必然還有很多漏洞,祈盼方家不吝指正。
一、糧食畝產記錄計算糧食畝產量,從方式上說屬於統計學的範疇,其前提必須有大量系統的數字資料。
遺憾的是在明清兩代,這樣的條件专门大程度上並不存在,即便已經把握的數字,也因各地的畝積或量器衡器方面的差異而難以做到精確劃一,②出於如此等等情形,我們在計算明清糧食畝產時,衹能根據現有條件,採取宜粗不宜細的原則,作出大體匡估。
————————————————①《清前期南方稻作區的糧食生產》,《中國經濟史研究》1994年第1期;《清朝北方旱作區的糧食生產》,《中國經濟史研究》1995年第1期。
②見郭松義《清朝的畝制和流行於民間的田土計量法》,載《平準學刊》第3輯;又《清朝的量器和量法》,載《清史研究通訊》1986年第1期;黄冕堂:《清朝農田的單位面積產量考辨》,載《文史哲》1990年第3期。
明清兩代統共544年(公元1368—1911年),其中明代276年(公元1368—1644年),清朝268年(公元1644—1911年)。
古代人和现代人饮食的区别
古代人的饮食和现代人存在显著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食材种类与来源:•古代人的饮食更加简单和自然。
在没有现代工业化和农业发展的年代,古代人的饮食主要依靠自然的食材,如新鲜的蔬菜、水果、谷物、肉类和海鲜等。
这些食物大多是当地产出的,没有经过大规模加工和运输。
•现代人的饮食则更加多样化和便利,可以随时享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食物。
现代人更倾向于食用加工食品、快餐和外卖等,这些食物虽然方便,但往往含有大量的添加剂、糖分和盐分。
2.饮食习惯与观念:•古代人的饮食观念强调食物的平衡摄入,注重五谷杂粮、蔬菜水果、荤素搭配,以及药膳食疗等。
他们相信食物的药用价值,通过合理的饮食来保持身体的健康。
古代人也注重节制,尊重食物的季节性和自然规律,不会过度食用或浪费食物。
•相比之下,现代人的饮食习惯常常偏向于油腻、辛辣和高糖高盐的食物,容易导致营养不均衡和健康问题。
3.饮食结构与餐制:•古代人常吃米饭、面食、蔬菜和水果,肉类食品并不是每餐都会出现。
早餐比较简单,通常是些小吃和米粥;午餐时才会有较为丰盛的正餐;晚餐则相对简单,通常只有一些粥或点心。
古代人也有四时分餐的习惯,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特色菜肴。
•现代人的饮食结构则更加复杂,往往包括主食、副食、饮品等多个方面。
现代人通常实行三餐制,但很多人也会因为工作、生活等原因而忽略早餐或晚餐的重要性。
4.饮食文化与礼仪:•古代中国的饮食文化非常讲究色、香、味、形、器的完美统一。
富贵人家的饮食讲究的是“五味调和”,即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而庶民家的饮食则讲究“五谷杂粮”,即小麦、稻米、玉米、豆类和高粱的搭配。
此外,古代人在用餐时还非常注重礼仪和规矩。
•现代人的饮食文化则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社会阶层的人都有着自己的饮食习惯和特色。
现代人在用餐时虽然也注重礼仪和规矩,但相对来说更加随意和自由。
综上所述,古代人的饮食和现代人在食材种类与来源、饮食习惯与观念、饮食结构与餐制以及饮食文化与礼仪等方面都存在显著的区别。
古代人一日两餐的原理
古代人一日两餐的原理1.生活方式和体力活动水平:古代人的生活方式和体力活动水平与现代人有很大的差异。
古代人以农耕和体力劳动为主,每天需要进行大量的体力活动,例如耕田、种植、捕猎等。
这种体力劳动消耗了大量的能量,使得他们需要更多的热量来满足身体的需求。
因此,为了适应这样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古代人一日两餐可以让他们在午餐和晚餐中摄取更多的热量和营养。
2.食物供给的限制:古代社会的食物供给相对较为有限。
在古代,粮食和其他食物的供给主要取决于农作物的收成和狩猎的结果。
由于技术和交通的限制,食物供给相对较为稀缺,特别是在冬季和干旱季节。
为了适应食物供给的限制,古代人逐渐形成了将一天的食物摄取分为两餐的习惯。
他们会在午餐和晚餐时摄取更多的食物,以应对一天的体力劳动和能量需求。
3.消化系统的适应:古代人一日两餐还可以看作是消化系统的一种适应方式。
人类的消化系统逐渐演变,以适应不同的饮食模式和生活方式。
比如,人类的胃容量在进化过程中有所改变,胃变得更大,以应对一次进食过量的情况。
然而,当人一天只进食两餐时,每餐食物的量相对较多,胃的负荷并不会超过其承受范围。
4.节约时间和资源:古代人一日两餐还有节约时间和资源的考虑。
在古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较为简单,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工作和生计。
为了节约时间和集中精力进行劳动,古代人一日两餐可以减少进食的次数,从而节省了食物准备和进食的时间。
此外,有限的食物供给也需要古代人节约资源,不浪费食物。
需要注意的是,古代人一日两餐是根据当时的生活方式和食物供给情况形成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现代人通常拥有丰富的食物供给,生活节奏也更快,体力活动水平较低。
因此,现代人一般采用三餐制,分别为早餐、午餐和晚餐,以更好地满足身体的能量和营养需求。
中国古代的日常生活研究
中国古代的日常生活研究中国古代的日常生活是一个广阔而丰富的研究领域。
通过对古代文献、考古发现以及艺术作品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价值观念等方面的信息。
本文将从饮食、服饰、住房、娱乐等方面介绍中国古代的日常生活。
一、饮食古代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与现代有很大的不同。
他们主要以米饭、面食、蔬菜和肉类为主食。
在古代,米饭是人们的主食,而面食则是一种常见的副食。
蔬菜和肉类的种类丰富多样,包括豆类、鱼类、禽类和畜类等。
此外,古代中国人还喜欢喝茶,茶在古代被视为一种高雅的饮品,被广泛应用于社交、文化和医疗等方面。
二、服饰古代中国人的服饰也有其独特的特点。
在古代,人们的服饰主要分为上衣、下装和鞋子三个部分。
男性通常穿着长袍和长裤,而女性则穿着长袍和裙子。
古代中国人注重服饰的颜色和图案,不同的颜色和图案代表着不同的身份和地位。
此外,古代中国人还注重头饰和饰品的搭配,以展示自己的美丽和品味。
三、住房古代中国人的住房也有其独特的特点。
在古代,人们的住房主要分为宫殿、府邸和民居三种类型。
宫殿是皇帝和贵族居住的地方,府邸是官员和富人居住的地方,而民居则是普通人居住的地方。
古代中国人的住房通常由木材和砖石建造,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装饰。
四、娱乐古代中国人的娱乐活动丰富多样。
他们喜欢参加各种节日庆典、戏曲表演和舞蹈演出。
此外,古代中国人还喜欢进行文学创作和书法绘画等艺术活动。
古代中国人还喜欢进行体育运动,如射箭、马术和武术等。
这些娱乐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念。
总结通过对中国古代的日常生活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
古代中国人的饮食、服饰、住房和娱乐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念。
通过深入研究古代中国的日常生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荐读宋代人民的生活水平
荐读宋代人民的生活水平摘要宋人生活水平及宋钱币值,是研究宋代社会经济的基础之一。
从古人诗文中可以看出,100文及数十文是乡村下层百姓普遍的每天收入。
不过一家一般不会只有一个人有工作挣钱的能力,所以一般会高于100文。
就居民生活水平来看,宋人与现代人不同,每天仅早晚两餐,官员士人概不例外。
具体到一天的粮食消费量,对于低消费的广大人民群众而言,综合男女老幼,平均标准应以1.5升为宜。
此外,住房面积是居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宋代社会比较开放,住房面积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财力大小和人口多少。
程民生/文宋人生活水平及宋钱币值,是研究宋代社会经济的基础之一。
有了这样一个认识和坐标,在从事其他经济史研究涉及资金、费用等问题时,就有了比较的基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与否,也会有直接具体的判断。
对于这个问题,学界已有关注,这里在研究宋代物价基础上,具体从钱数角度对此再做探讨,考察主要用金钱衡量的宋人生活水平。
下层百姓每天的收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就是一个朝代的基本生活水平。
他们一般每天有多少收入呢?北宋后期,张耒提到洛阳西部山区山民的生活状况时,写诗道:“山民为生最易足,一身生计资山木。
负薪人市得百钱,归守妻儿蒸斗粟。
”大概是一天收入100文左右。
四川嘉州渔民黄甲,自祖父以来,世代以捕鱼为业。
南宋前期,“家于江上,每日与其妻子棹小舟,往来数里间,网罟所得,仅足以给食”。
“极不过日得百钱。
”每天一般不超过100文(铁钱)。
南宋中期,三峡地区的长江渔民中,“老父家住逢家洲,无田可种渔为舟。
春和夏炎网头坐,茫茫不觉秋冬过。
卖鱼日不满百钱,妻儿三口穷相煎。
朝飧已了夕不饱,空手归去芦湾眠”。
每天的收入,最多也不过100文,全家尚吃不上饱饭。
北宋中期的吕南公记载:“淮西达佣,传者逸其名氏。
佣不习书,未尝知仁义礼乐之说,翳茨为居,与物无竞,力能以所工,曰致百钱,以给炊烹。
或时得羡于常,则尽推赢易酒肉以归。
”淮西这位以打零工养家的佣者,靠出卖劳动力,每天平均约可得钱100文,有时挣钱多于日常,便将多出的部分打酒买肉,与妻儿宴饮欢歌,十分潇洒。
古代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及其原因
古代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及其原因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一个古老国家,其五千年的文化和历史推动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发展。
在这漫长的历史中,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许多变化。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在不断发展,而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随之发生着变化。
一、古代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在中国的古代,人民的生活主要依赖于农业,当时农业水平的提高对人民的生活水平有着重要的贡献。
在战国时期,当时已经出现了许多具有非常高水平的农学家,他们创造出较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
而到了汉代,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商品经济逐渐兴起,乡村实现了规模化的农业生产。
同时,凭借着制度上的优势,秦汉时期对外的贸易也开始逐渐繁荣起来,人民的生活得到了重大改善。
在此之后,在唐宋时期,农业生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人口普遍增加,社会财富大量积累,这使得当时的中国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国家。
而到了明清时期,由于人口激增和政治、经济环境的严重改变,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工商业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二、古代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变化的原因在中国的古代社会,人民的生活水平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以下几点是其中最为显著的原因:1. 农业技术的发展在中国的古代,人们大多靠耕种为生,而农业技术的发展对于生产效率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如开沃之法,农户百亩平均增产了10%以上,大大提高了人们的造血抵御能力。
2. 交通运输的发展在古代,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是靠人力、畜力的运输,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商品的流通也更为方便,使得生产力的提高有了更多的支持。
同时,由于交通的发展,人们的交流、学习和经济往来也变得格外便捷。
3. 社会制度的改变古代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朝代都曾体现出一定的政治和制度特色。
例如,封建社会中实行“科举制”,奴隶社会中奴隶制是经济、文化、政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制度的变革使得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明显特点之一。
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
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有着与现代人完全不同的特点。
古代人们的生活过程是以劳动为中心,也就是说,他们的生活是通过辛勤的劳动来维持的。
同时,由于生产力水平不高,古代人们生活的质量也比较低。
这些因素影响着古代人们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
一、劳动为中心的生活方式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主要是通过劳动来维持的。
劳动形式多种多样,有农业、手工业等。
在农业方面,古代人们的劳动方式主要是以耕作为基础。
他们需要栽种粮食作物、蔬菜、果树等。
手工业方面的劳动主要包括纺织、制陶、制瓷、制锤等。
这些劳动形式虽然比现代劳动方式简单、粗糙,但是却让古代人们的生活得以维持。
通过劳动,古代人们得到了吃喝、穿着和住所,维持了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二、生活质量较低的生活状态由于生产力水平不高,古代人们的生活质量比现代人要低。
在饮食方面,古代人们的饮食比现代人简单粗糙。
在住所方面,古代人们的住所也比较简陋,很多人住在简陋的茅草屋里。
在穿着方面,因为没有化纤的发明,古代人们的衣服质量也比较差。
这些因素让古代人们的生活质量较低,但是却也磨练了古代人们的生存能力。
古代人们在这种环境下,逐渐形成了顽强、勤劳的性格。
三、虔诚的宗教信仰古代人们的思想标志之一是虔诚地信仰宗教。
在古代社会,宗教信仰深深地植根于古代人们的思想深处。
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信仰内容,但都有着共同的特点,即信仰者都虔诚地崇拜神祗、祖先、圣人等。
古代人们的宗教信仰,一方面是在心理上对自己的劳动和生活的寄托和宣泄,另一方面也是在社会上推动文化、教育、艺术等发展而起了巨大的作用。
四、注重家庭的生活方式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中,家庭生活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
在古代社会中,家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单位,是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
在古代的家庭,男主外、女主内。
男人出去工作,女人则在家里打理家务。
这样分工明确的生活方式,让家庭生活在一种和谐的状态下。
古代人们重视家庭生活,注重家庭关系的和谐和稳定。
夏朝的饮食文化古代封建社会的美食
夏朝的饮食文化古代封建社会的美食夏朝的饮食文化——古代封建社会的美食夏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其饮食文化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
夏朝饮食文化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状况、审美追求和生活习惯。
本文将从粮食、饮品、烹饪技艺等方面,探讨夏朝的饮食文化。
一、粮食文化粮食是夏朝人民的主要食物。
当时的粮食主要有小麦、大麦、稻米和豆类等。
小麦和大麦作为夏朝重要的粮食作物,常被用于制作面食,如面条和馒头。
这些面食软糯可口,成为夏朝人民经常食用的主食。
稻米作为夏朝的重要粮食作物,在当时的生活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夏朝人民常将稻米糯化,制作成美味的饭团,或者蒸煮成饭菜来食用。
此外,夏朝人民还食用了丰富的豆类。
豆类作为一种重要的蛋白质来源,不仅是饮食的补充,也是夏朝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研究夏朝出土的遗址,人们发现夏朝人民对豆类的种植和加工有一套成熟的技术。
他们将豆类磨成豆浆,再通过煮沸、过滤等工序制作而成的豆腐和豆腐脑成为夏朝饮食文化中的独特食品。
二、饮品文化夏朝人民爱好饮酒。
在夏朝社会,酒作为一种重要的饮品,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夏朝人民用酒来祭祀神灵,庆祝喜庆的事情,也在日常生活中饮用以表达对友谊和热情的表达。
夏朝的酒主要由粮食中的小麦、大麦和水果中的葡萄等发酵而成,成为当时社会交际的重要方式。
与酒类类似,夏朝人民也爱饮茶。
考古发现,夏朝的茶树遗址颇多。
夏朝人民采摘茶叶并将其加工烹制成茶,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
夏朝茶文化的兴盛,为中国茶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烹饪技艺夏朝的烹饪技艺在中国的饮食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夏朝人民擅长烹制各种美食,追求饭菜的精美和味道的独特。
夏朝的厨师们善于运用火候、烹饪器具和调味品等技巧,将简单的食材变成美味佳肴。
夏朝的烹饪器具主要有炊具、盆碗和刀具等。
在当时的饮食文化中,影响最大的烹饪工具是“三足鼎”,它是夏朝人民烹制屠宰食材的主要器具。
农村古人生存之道
农村古人生存之道
农村古人的生存之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农业生产:古人大多数生活在农村,因此农业生产是他们的主要生计。
古人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农业生产技术,如农作物的选择、育种、施肥、灌溉等等。
2. 手工制作:古人缺乏现代化的机器设备,因此需要通过手工制作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
比如制作农具、家具、衣物、鞋帽等等,都需要手工制作。
3. 节约粮食:粮食是古人的主要食物,因此节约粮食非常重要。
古人会采取吃菜少米的方法,尽量利用剩饭剩菜,不浪费食物。
4. 合理安排生活:古人生活节奏相对较慢,他们会根据天气、农时等因素来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如在农闲时学习、修缮房屋、休息等等。
5. 素朴的生活方式:古人的生活方式非常素朴,他们注重亲情、友情和邻里之间的关系,喜欢在闲暇时听故事、唱歌、跳舞等等,这些活动也成为了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古代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现实状况
古代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现实状况古代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文明的起源。
在古代,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有着其独特的现实状况。
本文将从农业生产技术、农民社会地位、农民生活条件等方面,探讨古代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现实状况。
一、农业生产技术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人们主要靠天吃饭,许多农作物靠自然生长。
因此,农业生产具有不稳定性和不可控性的特征。
同时,风雅基粮不分,缺少科学管理和技术支持,导致产量低下和品质不稳定。
在古代,农民是主要的生产力。
他们的生活离不开天气、气候和季节,他们要根据天时地利人和的原则,选择最佳的时机和方法,去种植、采摘农作物。
古代农民靠自己的劳动和勤奋,逐渐培育出了长江流域的水稻、黄河流域的小麦、千年红柿和良种畜禽等。
但是,农民缺少科学知识和技能,不能有效地防治害虫、病虫害、干旱和洪涝等灾害,导致产量低下和质量不稳定。
二、农民社会地位在古代,农民的社会地位非常低下。
他们的劳动成果被剥削和掠夺,处于社会经济地位的最底层。
中国古代的统治阶级把耕作和农民都视为低贱的事物。
古代的诗人和文人常常论及喜怒哀乐,但很少提到农民的生存和生活。
唯一被人们重视的,是农民能否带来收成,能否满足上层阶级的需要。
农民除了自己生产和维持生活,没有其他的权益和规模。
这种经济模式的不平等,导致了社会分化和贫富差距的扩大。
三、农民生活条件在古代,农民的生活条件极度贫苦。
他们的住房条件简陋,通常是茅屋或竹屋,没有窗户,没有灯光,没有卫生设施,没有舒适的卧具。
许多农民需要和家庭成员共享居住空间,以减轻租金和生活成本。
此外,农民在古代也没有享受医疗和教育资源的机会。
他们只能通过山间自然的食材,通过吃饭、睡觉、吃药和维持生计来保持健康和注意。
农民的生活方式也是古代的温馨之源。
他们和家庭成员共同劳作,共同生活和共同照顾子女。
农民在生活的过程中,弥漫着充满想象力和舒适感的智慧和面孔。
无论何时,农民的工作和生活都是最适宜的生活方式,无论何时,农民永远是人类文明的基石。
古代中国人寿命与人均粮食占有量
作者: 郑正[1];王兴平[2]
作者机构: [1]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2]南京市博物馆
出版物刊名: 江苏社会科学
页码: 131-135页
主题词: 古代;寿命;粮食占有量;农业水平;原因探讨;中国
摘要:从浩如烟海的中国历史文献中检出了生存于秦汉起至清朝止的两千年间总计逾五千人的可靠的寿命数据,从丰富的中国农史资料中收集计算出历代农业发展在古代中国人物质生活上最直接的体现-人均粮食占有量,经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两者之间有着明显的相关性。
汉代人的寿命较长提示有着较好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
古代人是怎么生活的
古代人是怎么生活的
古代人的生活方式与现代人有着很大的不同。
在古代,人们的生活主要以农耕
为主,他们依靠土地种植粮食和养殖家畜来维持生计。
古代人的生活方式也受到当时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的影响,他们的生活方式更加朴素和自然。
古代人的居住环境主要是以农村为主,他们住在简陋的土坯房或竹屋中,没有
现代化的设施和便利条件。
他们的生活方式更多地依赖于自然资源,如水源、土地和天气等。
古代人在农耕生活中,需要根据季节的变化来种植和收割作物,同时还要照顾家畜和家庭,生活节奏相对较为缓慢。
古代人的饮食也主要以粮食为主,如稻米、小麦、玉米等,同时还有蔬菜、水
果和家畜的肉类。
他们的饮食习惯更加注重自然的味道和营养价值,更多地以简单的烹饪方式来保留食物的原汁原味。
古代人的生活方式也包括了一些传统的文化活动,如祭祀、庙会、民间艺术等。
他们通过这些活动来祈求风调雨顺、丰收和家庭的平安幸福。
古代人的生活方式更加注重家庭和社区的团结和和谐,他们通过亲情和友情来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总的来说,古代人的生活方式更加朴素和自然,他们依靠土地和自然资源来维
持生计,同时也注重家庭和社区的团结和和谐。
虽然古代人的生活方式与现代人有着很大的不同,但他们的生活方式也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对我们现代人来说也有着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宋朝以前百姓一天可以吃几顿饭
宋朝以前百姓一天可以吃几顿饭
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一般都是一天吃三顿饭,早餐,中餐和晚餐,可能有些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人晚上还喜欢吃点夜宵,但绝大部分人都是一日三餐为主,而在古代宋朝之前基本上都是一天吃两餐,还有一个说法叫过午不食,确实是这样,古代大部分朝代的老百姓都是一天吃两顿饭的,但是过了宋朝以后,一日三餐的习惯就开始形成了,很多人感到好奇,为什么之前人们都是吃两顿饭,而宋朝以后就吃三顿饭呢,这个和当时的经济情况有很大的关系。
宋朝比起前面几个朝代来说,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升了很多,而且民间的一些活动和夜生活也开始越来越丰富了,生活质量高了以后,人们就有吃第三顿饭的习惯,而且夜生活的普及,也难免会让老百姓多吃一顿饭,而之前的朝代,人们的生活质量远远不如宋朝,宋朝只是没有发展太多军事实力,并不代表当时经济不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人民的生活水平“民以食为天”。
粮食生产不仅是人均消费粮食的基础,同时也是肉类生产的基础,以及其他工商业活动和一切消费品生产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其他一切都谈不上。
粮食也是国家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古代中国一直是以农业为主的大国,主要人口构成也都是农民,以历代粮食人均占有量来估计历代人民的生活水平,是相对合理的标准。
秦朝以前,中国的农业生产已经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史载战国时国家征战,兵力动辄十万,多至近百万,其后勤供给规模之大,就是依靠繁荣的农业生产支撑的。
到了秦汉时期,国家统一,四百年间,继承和发展此前农业生产方面的成就和知识,藉“大一统”之便,大规模地在中原地区推广先进农耕技术并渐及南方和边区,使各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基本都上了一个台阶。
而汜胜之发明的区田法更创出了高产奇迹,“上农区,亩得粟百石,中农区收粟得五十一石,下农区秋收粟得二十八石”。
这当然是在中原发达地区的水平,至于落后地区,两汉徇吏传也多有记载其改易风俗,技术进步之史实。
魏晋以来,国家分裂,五胡乱华,战乱频繁。
人民颠沛流离,大量农田被毁损、退耕还牧或粗放经营,相应地农业生产水平进步较少甚或还有倒退。
隋唐时国家再度统一,重视兴修水利,改进农具,普及农业生产技术。
北方的社会生产恢复和发展起来,而南方则进一步提高。
唐贞观十三年(635年)“诏于洛、相、幽、徐、齐、并、秦、蒲州又置常平仓,粟藏九年,米藏五年,下湿之地,粟藏五年,米藏三年,皆著于令。
”由此可见北方地区农产的丰饶。
但安史之乱后北方再次板荡,“河南、河北、河东以降,甲兵常积”,农业生产遭极大破坏。
南方受战乱影响较小,生产进一步发展,终至超过北方。
到了宋代,政府吸取唐代军阀割据,武人专权的教训,面对四境强邻,采取守势,转而一心发展国内经济。
北宋维持了一个多世纪的繁荣安定,这期间,农业生产技术有了大步的发展。
在华南出现了一年两熟的生产,以及多种作物的轮作,朝廷还特地从占城引进高产水稻。
宋代农业另一个优越之处在于宋代的畜力比近代农业还要充足。
研究20世纪中国农业的学者认为畜力不足是清末及20世纪农业发展的重大障碍,而宋代的史料表明得到耕牛比较容易,特别在华南。
总体而言,宋代的经济成就相当的瞩目。
明朝建立之初,承蒙元之弊,国家残破不堪。
明初政府为了恢复生产,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
明朝初年的大规模恢复生产,在历史上是罕见的。
洪武朝把华北当作未开发地进行开发,移民人数达到全国总人口的1/6;水利兴修规模之大,空前绝后。
经过近百年的经营,明朝的经济水平逐渐恢复并超过了宋代的水平。
明朝物价平稳,皇帝与内阁还通过减轻国用以减少百姓负担,例如万历时商税降到 1.5%。
小生意、小商小贩、年营业额在40两白银也就是在营业额少于26432元以下的免税。
每个县都有免费的养济院。
西方传教士记载明朝中后期的江南没有乞丐。
明朝中后期的市民消费惊人。
如山东博平县嘉靖中叶以后“以欢宴放饮为豁达,以珍味艳色为盛礼”。
郓城县百姓“贫者亦捶牛击鲜,合飨群祀,与富者斗豪华……胥吏之徒亦华侈相高,日用服食拟于仕宦。
……”。
南直隶通州,在万历时期,“乡里之人无故宴客者一月凡几”菜肴十分丰盛,“稍贱则惧其渎客”。
浙江桐乡县的青镇“其俗尚侈,日用会社婚葬皆以俭省为耻,贫人负担之徒,妻多好饰,夜必饮酒”。
明代的社会还兴起了“攒盒”,盒内分为不同形状的格子,将各种各种食物攒集为一盒,可携带外出游山玩水。
“设席用攒盒,始于隆庆,滥于万历。
初止仕宦用之,今年即仆妇龟子皆用攒盒饮酒游山,郡城内外始有装攒盒店,而答应官府,反称便矣”。
明代的何良俊曾往嘉兴访一友人,“见其家设客,用银水火炉,金滴嗉,是日客有二十余人。
每客皆金台盘一副,是双螭虎大金杯,每副约有十五六两”。
到万历时期,更加厉害“士庶之家,初登仕版,即犀玉酒器以华宾宴,……且以象筷玉杯为常,仕古奢淫之主所不敢轻用,而今寒素之士所不肯深惜也”。
在服饰方面,明代人的消费习惯的变化也同样惊人。
在弘,正年间,礼科都给事中周玺就上疏说“首饰则滥用金宝,市井光棍以锦绣缘袜,工匠技艺之人任意制造,殊不畏惮”。
著名文学家李梦阳(1473-1530)这样描绘明代商人的富裕程度“今商贾之家,策肥而乘坚,衣文绣绮觳,……其富与王侯同也。
”扬州商人资本雄厚,更是“无不盛宫室、美衣服,侈饮食、饰舆马及诸摊钱之戏”。
连山东博平县这样的小城也是“至正德,嘉靖间而古风渐渺,……市井贩鬻厮隶走卒亦多缨帽湘鞋纱裙细绔”。
南通州在万历时期,“里中子弟谓罗绮不足珍,及求远方吴绸、宋锦、云廉,驼褐价高而美丽者以为衣,下逮绔袜亦皆纯采。
向所谓羊肠葛,本色布者久不鬻于市,以其无人服之也。
至于庸流贱品,亦带方头巾,莫知厉禁。
其俳优隶卒、穷居负贩之徒,蹑云头履行上道者锺相接,而人不以为异”。
全国很多地方都出现了“不丝帛不衣,不金线不巾,不云头不履”的现象。
在南直隶松江,“奴隶争尚华丽”“女装皆锺娼妓”“大家奴皆用三穰官履,与仕宦漫无分别”。
在河南内丘“门快舆皂无非云履,医卜星相莫非方巾”。
在福建福安“方巾盈路,士大夫名器为村富所窃,而屠贩奴隶亦着云履而白领缘”。
杭州居民“服食器用月异而岁不同,毋论富豪贵介,纨绮相望,即贫乏者,强饰华丽,扬扬矜诩,为富贵容”。
甚至连清操自命的寒士也要赶时髦“布袍乃儒家常服,迩年鄙为寒酸,贫者必用稠娟色衣,谓之薄华丽,……上海生员,冬必服绒道袍,暑必用琮巾绿伞,虽贫如思丹亦不能免。
”(明代范濂的《云间据目抄》)“不衣文采而赴乡人之会,则乡人窃笑之,不置之上座”(万历《通州志》)。
明末遭遇特大天灾,繁华的经济突然崩溃。
利用一系列巧取毫夺,满洲人成功进入了中国。
康熙二十年,三藩起义被镇压,康熙二十二年台湾沦陷,满清在中国的统治才最终建立。
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后,满清经济开始恢复,到乾隆朝达到顶峰。
但在人均粮产方面,满清却一直没有超过明朝的水平。
甚至比起唐朝、宋朝都远远不如。
乾隆中期以后经济越趋下降,亩产也开始下降。
下面分析各朝人均粮食占有量。
一、汉代人均粮食占有量关于汉代的农业生产水平,学术界争议还很大。
对汉代平均亩产估计高者,如学者吴慧认为汉代平均亩产折市制为每市亩264斤。
估计低者,如学者曹贯一就认为折市制仅58.5市斤到117市斤/市亩,人均原粮占有量为456市斤。
差异如此之大,令人无所是从。
这里我们按照居中的估计,认为汉代人均原粮占有量为705市斤上下。
二、唐代人均粮食占有量唐代是历史上相当繁荣的一个时期,对这一时期人均粮食的估计,传统上一向是被认为居历代最高峰的。
近年来,随着对宋、明经济的研究的深入,虽然这一观点已经不再被认可,但不影响我们对唐代高度发达的农业生产的评价。
鉴于唐代亩产争议较少,这里取吴慧的说法,认为唐代人均原粮占有量达到1256市斤。
三、宋代人均粮食占有量关于宋代的人均粮食计算,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估计:宋代1159市斤。
但吴慧的数据采纳了金代的数据跟南宋进行加权平均,而忽视了金人入侵中原造成的破坏。
因此,对吴慧的数据进行适当的修改是有必要的。
郑正,王兴平利用《宋史卷173•食货上》重新计算了宋代人均粮食耕种面积,并将宋代的人均粮食占有量修正为661.5kg,折合1333市斤。
这里采用这个数字。
四、明代人均粮食占有量学界对于明代的粮食生产的讨论,吴慧提出,北宋全国南北平均每市亩产原粮325.8市斤,明代中后期全国南北平均每市亩产原粮346市斤。
唐启宇提出,明代较宋代亩产提高50%。
曹贯一提出,明后期,折今制,常年稻谷亩产488市斤,旱地麦粟亩产157.3市斤;宋代,折今制,稻谷亩产286市斤,麦粟亩产100市斤。
明较宋,稻谷亩产提高70%,麦粟提高57%。
学者姜守鹏提出,宋代亩产量约为165斤,明代为245斤,增长48.5%。
李伯重提出,明末江南水稻亩产量约为1.7石(米),南宋江南平均亩产量应仅为1石左右(米)。
郭松义提出,明后期全国南北水旱粮食平均亩产256市斤,每个粮农平均生产粮食6510市斤。
他还对每个农业劳动力所产粮食扣除各种开销后的生活水平作出推算:明后期,平均每个粮农人口除自身粮食消耗外,可向社会提供粮食458市斤,清嘉庆中期,121市斤,清末,50市斤。
以上数据虽然很难说是精确的,且众说不一,但从这些概数中仍可看到明代粮食生产的总体发展趋势,即粮食总产、单产,明后期较明前期提高,明代较其前代提高;在平均农业劳动生产率、向社会提供粮食数量方面,明朝远远高于满清。
按照这个总结,我们取居中的数字,可以认为明代人均粮食占有量为2002市斤。
五、满清人均粮食占有量明清之际天灾不已,又战乱频繁,直到康熙二十二年,国内战争才基本结束。
农业经济一度遭到严重的破坏。
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恢复,到了乾隆中前期,满清经济达到最高水平。
但所谓的“康乾盛世”时期,满清人均粮食占有量仍然不及晚明。
据张显清研究,现在的一般看法是:清初农业经济的人均水平较之明代是下降的。
具体数字上,吴慧认为清初367市斤/市亩,人均占有粮食628市斤。
郑正,王兴平同意吴慧的亩产数字,但对清代的人均田亩数则认为吴慧估计过低,按郑正,王兴平的修正数据,计算得到满清前期的人均占有粮食是1541市斤。
在这里,我们取平均值即1085市斤。
而满清后期的衰败和倒退则是众所共见的。
晚清到民国的一百多年来,人均粮食占有量一直徘徊在700市斤上下。
这个数字更是无法与晚明相比了。
把上面的结论加以总结,得到下表:历代人均粮食占有量(市斤)时期:汉代盛唐北宋晚明满清前期晚清人均:7051256133320021085700可以看出,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自汉代以来,一直到明代,一直是在上升的,直到满清时代才开始下降,到晚清,下降到最低点。
即使是在所谓“康雍乾盛世”,从康熙到乾隆,地方上年年都有饥荒,人民生活苦不堪言。
清初思想家唐甄是这么描写所谓康熙盛世的:““清兴五十余年矣。
四海之内,日益贫困:农空、工空、市空、仕空。
谷贱而艰于食,布帛贱而艰于衣,舟转市集而货折赀,居官者去官而无以为家,是四空也。
金钱,所以通有无也。
中产之家,尝旬月不观一金,不见缗钱,无以通之。
故农民冻馁,百货皆死,丰年如凶,良贾无筹。
行于都市,列肆琨耀,冠服华腆,入其家室,朝则熄无烟,寒则蜷体不申。
吴中之民,多鬻男女于远方,男之美为优,恶者为奴。
女之美为妾,恶者为婢,遍满海内矣。
”乾隆时期又如何呢?英国特使马戛尔尼在乾隆时期的出使日记中说当时的中国:“遍地都是惊人的贫困”,“人们衣善褴褛甚至裸体”,“象叫花子一样破破烂烂的军队”。
可以认为,从汉代一直到明代,我国国民的生活水平是在逐渐上升的,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发展,至明朝中晚期发展到最高水平。
其间虽有魏晋南北朝、残唐五代和蒙元时期的短暂停顿,乃至一度的倒退,但总体上看,国民的生活水平还是在曲折中前进,呈现出螺旋形的上升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