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导言人力资源管理是组织管理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优化组织中人力资源的运用、发展和激励,以帮助组织实现其战略目标。
在理论基础方面,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受到组织行为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影响和支持。
本文将探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并深入剖析其中的关键要素。
一、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个体、团队和组织在工作环境中行为的学科。
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理论基础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人的需求层次理论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类的需求可以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
人力资源管理应关注满足员工不同层次的需求,以提高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和绩效表现。
2. 期望理论翘昌·维克托·弗鲁德认为,员工的努力程度与其期望、绩效和奖励之间的关系密切相关。
这一理论对人力资源管理具有启示作用,组织应设定明确的目标和奖励机制,以激励员工实现更高的绩效。
3. 支持和激励理论组织行为学关注组织如何支持和激励员工。
亚当斯·斯塔西认为,员工对公平感和期望分配的关注会影响其工作满意度和动机。
人力资源管理应确保公正的薪酬体系、晋升机制和绩效评估,以增加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组织认同。
二、心理学心理学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以下方面:1. 个体差异心理学研究个体在认知、情感和个性等方面的差异。
人力资源管理应考虑员工在工作能力和偏好方面的差异,将其合理分配到适合的岗位上,提高组织整体绩效。
2. 员工激励与动机理论心理学帮助人力资源管理理解员工的激励和动机。
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工作满意度与工作固有特性和外部激励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
人力资源管理应搭建合适的激励机制、提供发展机会,以满足员工的成长和激励需求。
3. 员工态度与情绪管理心理学研究员工的态度和情绪对工作绩效的影响。
良好的员工态度和情绪管理可提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
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1)任何组织绩效的低落都应归于管理的不利 (2)人是依靠自己的主动性和自我督导去工作 的。在管理制度上给予工人更多的自主权和 信任。 (3)组织的基本原则是融合原则。即创造一种 环境,使组织中的成员在该环境下,既能达 成各成员的个人目标,又能实现组织的目标。
1)人们总是抱着各种各样的愿望和需要加入企业组 织的,人们的需要和愿望有不同的类型。 2)组织形式、管理方法要与工作性质和人们的需要 相适应,不同的人对管理方式等要求是不一样的。 3)组织机构和管理层次的划分,员工的培训和工作 的分配,工资报酬和控制程度的安排都要从工作的 性质、工作的目标和员工素质等考虑,不可能完全 一样。 4)当一个目标达到后会激起员工的胜任感和满足感。
• 以斯金纳所提出的强化理论为代表。 • 认为人的行为只是对外部环境刺激所做的反应, 当行为的结果对自己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加强 或重复出现;对自己不利时就会减弱或停止。 • 这种行为改变通过四种方法来实现: • 1、正强化 • 2、负强化 • 3、惩罚 • 4、衰减
谢谢!
(1)X理论和Y理论都既非一无是处,也非普遍 适用,应针对不同情况,将任务、组织、人 员作最佳的配合,以激励人员取得有效的工 作成绩; (2)既要使组织的模式适合工作任务,也要使 任务适合工作人员,以及使员工适合组织; (3)管理人员可能采取的最佳的组织管理方法, 就是整顿组织使之适合任务性质与人员。
三、人力资本与人本管理比较分析:
人力资本与人本管理理论最本质的差异在于将人从 生产要素中解放出来。把人放在企业及管理的主体 地位,从而使人从手段变为目的。
工具 媒介
人力资本 理论 人 管理
目的
组织
管理的结果
人的职业能力大大提升,而人的心理 健康、人生价值的实现易被忽视。使 人异化为工作和经济的奴隶,丧失宝 贵的权利即自由。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下,培养员工的 献身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理论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理论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理论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研究了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开发组织内的人力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
本文将从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发展历程、重要理论以及应用实践等方面进行介绍和探讨。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人力资源管理是指组织为了实现其目标而有效地管理和开发人力资源的过程。
它包括招聘选拔、培训发展、绩效管理、薪酬福利、员工关系等方面的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是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使组织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管理学的重要领域,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
早期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关注员工招聘和薪酬福利等方面的工作。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逐渐从单一的职能转变为全面的管理活动,涉及了组织设计、绩效管理、培训发展等各个方面。
三、重要理论1. 人类资本理论:人类资本理论认为,员工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等可以被视为一种资本,组织通过投资于员工的培训和发展,可以提高员工的人力资本,从而提高组织绩效。
2. 动机理论:动机理论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理论之一,它研究了员工的动机来源和激励机制。
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满意度与其动机密切相关,通过提供适当的激励和奖励机制,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提高绩效。
3. 组织学习理论:组织学习理论认为,组织的学习和发展对于提高绩效非常重要。
透过员工间的知识共享和团队合作,组织可以不断积累和创新知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四、应用实践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应用实践非常广泛,下面列举几个典型的实践案例:1. 招聘选拔:通过招聘落实合适的员工进入组织,适应组织需求。
2. 培训发展:为员工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提升其能力和技能,促进员工的个人成长和组织的发展。
3. 绩效管理:通过设定明确的绩效指标,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并提供相应的激励和奖励,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动力。
4. 薪酬福利:合理设计薪酬和福利体系,公平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满意度和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基础
• 首先,莫布雷中介链模型的理论基础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验证。虽然该模型已 经得到了一些实证研究的支持,但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深入探讨其理论机制和 适用范围。
• 其次,莫布雷中介链模型的应用需要更加具体和细致。该模型提供了一个宏观 的框架来理解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组织绩效的影响,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更加 具体和细致的方法来评估和改进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基础
• 认知相符理论 • 人力资源柔性管理的NFF模型 • 莫布雷中介链模型 • 特殊能力倾向测验 • 常模 • 锦标赛理论
01
认知相符理论
认知相符的概念
认知相符是指个体在认知过程中,对于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看法、态度或信念与实 际情况或客观标准相一致的状态。
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认知相符理论关注员工对于组织、工作、同事和领导等方 面的认知与实际情况的一致性,以及这些认知对员工行为和绩效的影响。
奖励等提供依据。
培训与发展
通过分析员工的常模得分,可 以识别员工的优势和不足,进 而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
薪酬管理
常模可以作为确定薪酬水平的 参考,确保薪酬体系与市场和
组织需求相匹配。
常模的更新与维护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 境的变化,常模需要 定期更新以保持其有 效性。
维护常模需要定期检 查其使用情况,确保 其与组织目标和战略 的一致性。
它通常由一组具有代表性的数据组成,用于比较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表现或组织的发展水平。
常模可以帮助组织了解其在行业中的竞争力,以及员工在特定技能或能力方面的表 现。
常模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01
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需要
动机
行为
需要得到满足
新旳需要 行为旳形成过程
3.2.1 鼓励旳基本过程:七阶段
能力
需要未满足 内心不平衡
寻找和选择 满足需要旳途径
导向目旳旳 行为和绩效
重新衡量和 评估需要
需要得到满足
奖励或处罚
绩效评价
鼓励理论
鼓励理论
内容型鼓励理论 过程型鼓励理论 行为改造型理论 综合型理论
需求层次理论 ERG理论 双原因理论 成就鼓励理论
经济人假设 (X理论)
以金钱 满足其需求
自我实现人假设 (Y理论)
社会人假设 (人群关系理论)
以工作旳合理安排 满足其需求
以社会认可 满足其需求
自我实现需要
受人尊敬需要
情感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复杂人假设 (超Y理论)
3.2.1 鼓励旳基本过程
鼓励:就是激发人内在旳行为动机并使之朝着既定目 旳迈进旳整个过程。可见,鼓励是与人们旳行为联 络在一起旳,所以应首先了解一下行为旳形成过程。
人性是什么? 怎样鼓励?
3.1 人性假设理论
西方旳人性理论 X理论 Y理论
麦格雷戈旳X理论-Y理论
道格拉斯·麦格雷戈(1906-1964)是美国著 名旳行为科学家
1935年,他取得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随即留 校任教;
1937-1964年期间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 1948-1954年在安第奥克学院任院长。
所谓旳承诺与到达目旳后取得旳酬劳是直接有关 旳,它是达成目旳旳酬劳函数。
人具有独创性,每个人旳思维都具有其独特旳合 理性,但是在当代工作生活旳条件下,一般人旳 智慧潜能只是部分地得到了发挥。
性善论
孟子旳性善论
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激励理论 21世纪的显著特征之一是人才的竞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人力资源是当代社会最核心的资源要素。
在“以人为本”的今天,如何更有效地激励人成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课题。
管理学对于激励的研究起始于上个世纪初泰罗倡导的科学管理运动,50年代激励理论的发展卓有成效,出现了早期著名的三大理论,即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麦格里格的X理论、Y理论和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后来又出现了ERG理论、认知评价理论、目标设置理论、强化理论、公平理论、期望理论、归因理论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激励理论。
激励理论对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根据美国训练与开发协会(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1993年给人力资源开发下的定义,人力资源开发是有关个人能力的训练与开发、组织开发和以提高个人、群体及组织效益的个人生涯与组织生涯发展这三项训练的综合运用。
其方式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对潜在资源的合理挖掘和对已发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激励理论对于人力资源开发有着重大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激励本身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工具。
美国管理学家梅奥等人在上个世纪30年代创立人群关系论之后,激励就开始成为劳动人事管理的正式职能。
行为科学学派出现后,人力资源开发的思想发生了重心的转移,即由注意人力资源外在要素量的开发与管理,转移到注意人力资源内在要素质的开发与管理,认为人力资源质的开发与管理将决定组织的成败。
人力资源内在要素质的开发与管理,包括人的行为、心理、观念、群体价值观、群体风气的培育和管理,还包括对人的潜能的开发。
显然,激励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手段。
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职能之一是能动地推进人与事的各自发展与优化配合。
人的发展,就是指对人的培养和激励。
2.激励有助于实现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
人力资源开发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培养人,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
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概要
1)一般人都是勤奋的,本质上并不厌恶工作。 2)外部控制、惩罚和威胁并不是能够使人们为组织目标奋斗 的惟一手段;没有人喜欢外来控制和惩罚 3)人的自我实现要求和组织要求之间是没有矛盾的。 4)人类不仅是经济人,还是社会人,人在追求不断满足的同 时,不仅愿意承担责任而且会主动地寻求责任感。 5)激励人的最好办法是满足他们的成就感、自尊感和自我 实现感等高层次的需求。 6)较高的想像力、理解力、在解决组织问题的过程中所运 用的创造力等各种能力,广泛体现在每一个人身上。
ERG理论试图克服需要层次理论的不足,它将人的需要分 为生存需要(Existence)、关系需要(Relatedness)和成长需 要(Growth)三类。 它并不强调需要的层次划分,也不认同当低一层次的需要 得到满足后,人们就必然会追求高一层次的需要。它认为 一种需要在得到满足之后,该需要所引起的紧张不仅不会 彻底消除,而且还很有可能更加强烈。 追求高层次需要受挫之后会转向追求低层次需要的“挫 折—退化”理论。 ERG理论认为可以同时存在两种及两种以上的需求占主导 地位
把"知识"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第三要素,并建立了知识 推动模型,指出知识也是一种生产要素。 把人力资本作为独立的因素纳入经济增长模型,专业化 的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卢卡斯强调智力投资 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二、人本管理:
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企业不仅为投资者 所拥有,而且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本管理的 本质可概括为: •人不仅是管理的主体,也是管理为之服务的主体。 •企业的价值就是为人服务。 •管理的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提出时间 1960年 1963年 人物 舒尔茨 贝克尔 主要观点 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物质资本、劳动力 数量的增加更重要。 主要贡献在于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引入教育领域,解释 人力资本的形成过程,特别强调在职培训的作用。并将 在职培训分为一般培训和在职培训。
三章节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基础
➢ 1、人本管理的含义
人本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把人视作管理的主要对象和企业最重要的资 源,尊重个人价值,全面开发人力资源,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培育全体员工 共同的价值观,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引导全体员工取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依靠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促进企业的 不断发展
管理学的经典理论
内
容
人性假设理论
框
架
个性心理特征分析
激励理论
第一节 管理学的经典理论
▪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采用一定的激励 手段,激发员工潜能,以实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企业中的人力资源主管的任务,就是通过设计激 励机制,以影响或者改变员工行为,使其朝着既 定的目标发展
▪ 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 论、人本管理理论的发展,以及现代管理的最新 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企业再造理论等相继出现, 深入剖析这些理论可以发现,管理学科日益向人 力资源开发领域靠拢。这些理论成了人力资源开 发与管理创新的基础
内激励是通过启发性诱导的方式,激发人们的主动精神,使他们的 工作热情建立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出人的内在潜力
➢ 3、正激励与负激励
正激励是当个人的行为表现符合需要时,通过奖赏的形式来强化这 种行为,以达到调动工作积极性的目的
负激励是当个人的行为表现不符合需要时,通过制裁的方式来抑制 这种行为,从反方向来实施激励
➢ 2、人本管理的意义 ➢ 3、人本管理的层次
情感管理、民主管理、自主管理、人才管理、文化管理
➢ 4、人本管理的内容 ➢ 人的管理第一 ➢ 以激励为主要方式 ➢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 积极开发人力资源 ➢ 培养和发挥团队精神
四、学习型组织理论
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摘要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的内容为进行有效地管理奠定了最基本的基础。
正文一、人性假设理论⑴内容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之一就是企业管理中的人性观,它反映了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需要和劳动态度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是管理者对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在人在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有了转变,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以挖掘人的内在潜力为重点的管理方法。
“每项管理的决策与措施,都是依据有关人性与其行为的假设。
”在这里麦格雷戈道出了管理中人性的重要性,以及因此产生的、制定的相关管理制度。
这就出现啦对人性的研究,即提出了相应的“人性假设”,人性假设就是针对人的本性的基本看法,一个人的本性无非两种,即善与恶。
这样解释或多或少都太牵强点。
总的来说就是对人的基本看法将直接决定着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管理方法与管理方式。
美国管理学家麦格雷戈提出啊X理论、Y理论。
X理论阐述的观点是雇员天生懒惰,工作是为了生活,他们回避责任,没有远大的抱负。
在这种情况下就产生管理人员存在极端,他们大多数是严厉的、极端的,而那些被管理者的工作就需要强制性的去要求、威胁、严厉监督等强硬手段去指挥他们完成。
在这种管理方式下雇员会产生敌对情绪,对管理者的管理产生不利,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而Y理论,雇员天生勤奋,能够自我约束、勇于承担责任、具有创造能力、有高层次的需求。
管理者在管理雇员的时候,采取的方式是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机会,让他们自由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才能,并且管理者还努力的挖掘他们的潜力,鼓励他们,指导他们,让他们更好地为企业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
经过上述的简洁的说明,我们可以更形象的说明两个理论,X理论完全依赖与人的外部控制,而Y理论则重视自我控制和自我指挥;这两者的差别重在把人当作孩子来看还是当作成人来看。
放眼现在众多企业,还是存在者根据X理论建立起来的管理模式,即以完成任务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把人当作机器、工具人,认为人只有在完成任务时才具有价值和意义。
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非理性与理性相结合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兴起
与企业管理发展相对应,人力资源管 理大体可概括为:劳工管理、雇佣管理、 劳动人事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管人”的全新阶 段
人力资源管理 人事与劳动管理
雇佣管理 劳工管理
劳工管理阶段
★ 18世纪后期——20世纪初期 ★ 企业规模不大,生产力水平较低 ★ 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 ★ 企业主直觉,师傅带徒弟 ★ 提高劳动定额,延长劳动时间,降 低工资,解雇 ★ 工人“磨洋工”
• 故事: 农夫和蛇
你奖励了什么行为,就会得到更多这样的行为
肯· 布兰查德指出,解决这个 问题的办法是“一分钟目标确
定”,让经理向员工清晰地表达 他对员工的工作期望。。
内容激励理论
主要研究激励的原因和起激励作用的因素 的的具体内容。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阿尔德弗的ERG理论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麦克利兰的成就激励理论
★ 人们力求实现自治和独立
★ 人们能够自我激励和自我控制,外部激励 和外部控制会对人产生威胁,产生不良后 果。
★ 个人自我目标的实现和组织的目标可以相 一致
天生我才必有用 工作定要出成绩 指手画脚好累赘 不待扬鞭自奋蹄
复杂人假设
★ 人们的需求和能力有很大的变动性 ★ 一个人在组织中表现的动机模式是他原来
相互关系和谐的需要 生存的需要
Relatedness Existence
奥尔德弗的ERG理论-2
这些需要不完全是天生的。需要建立在满 足—上升的基础上。 挫折—倒退说:较高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 人们把欲望放在较低的需要上。 需要次序并不一定如此严格,而是可以越级 的,有时还可以有一个以上的需要。
麦克雷兰的动机理论
第三章 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三、访谈实验。 1928年9月到1930年5月 访谈计划的最初想法是要工人就管理当局的规划和政 策、工头的态度和工作条件等问题作出回答,但这种 规定好的访谈计划在进行过程中却大出意料,得到意 想不到的效果。工人想就工作提纲以外的事情进行交 谈,认为重要的事情并不是公司或调查者认为的那些 事。访谈者了解到这一点,及时把访谈计划改为事先 不规定内容,每次访谈的平均时间从三十分钟延长到 1-1.5个小时,多听少说,详细记录工人的不满和意 见。访谈计划持续了两年多。工人的产量大幅提高。 工人们长期以来对工厂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方法存在许 多不满,无处发泄,访谈计划的实行恰恰为他们提供 了发泄机会。发泄过后心情舒畅,士气提高,使产量 得到提高。
案例
王新在校期间成绩优异、表现突出,对政界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为自己的未来设计了一个 宏伟蓝图。于是1990年研究生毕业后,毅然放弃了回自己父亲控股的某中型集团企业,考 取了xx市海关公务员。刚进参加工作时,单位领导亲自督促后勤部门安排王新住进崭新的 单身公寓,并配备了空调、冰箱等生活用品。单位给予王新的薪酬也是同等知识水平的人 所羡慕的:每周工作35个小时,如果有时需要加班,额外时间将得到双倍工资,并报销饭 费及出租车费用;第一年有一个周的带薪假期,以后以每年增加2天的时间递增。公司每 年至少安排一次员工培训,以提高员工素质;工作期满3年后,如果个人买车,公司将提 供购车款的50%补贴,并报销30%的汽油费。在第一年的时间里,王新虚心向老同事学习 ,工作能力有了质的提高,多次受到领导的表扬,并在年终领取奖金时得到5000元的额外 补贴。王新自己感觉也很满意,觉得自己的事业计划正在逐步实现。 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尽管王新的工作做得非常出色,领导也多次表示可以给与他更大的发 展空间,可就是没有得到提升。王新渐渐感觉到工作中的收获与原来设想的有了一定程度 的偏差,自己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实现。于是工作中投入的精力在不觉中不断的减少。 在一次偶然的单位聚会时,王新从单位一位老员工口中得知:由于政界的一些特殊性,即 使你工作的再出色,目前都不会给你更大的发展空间,单位的提升制度目前不会根据你的 工作能力来决定是否提升你。老同事的话让王新重新考虑了自己的人生计划和自己的抱负 。王新在经过考虑之后,向领导提出能否让他承担一些更重要的工作。领导以他工作时间 不长,还需继续锻炼,拒绝了王新的请求。王新在此后的工作中,不断地将现实情况和自 己的人生计划相比较,经过深思速率之后递交了辞呈。在公司领导极力挽留并表示可以改 善相应的福利制度的情况下毅然离开了工作岗位。
第3章 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 (1)生存需要。这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包括生理上和物质 上的需要,这类需要相当于马斯洛提出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
• (2)关系需要。指与他人进行交往和联系的需要,这相当于 需求层次理论中的社交需要和尊重需要中的他人尊重部分。
• (3)成长需要。指人们希望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在能力上有 所提高,不断发展、完善自己的需要,这可以与需求层次理论 中的自我实现需要以及尊重需要中的自我尊重部分相对应。
华尔斯(M.J.Wallace)把激励的过程能分力为七个阶段。
需要未满足内 心不平衡
寻找和选择满足 需要的途径
导向目标的行 为和绩效
重新衡量和评估 需要
奖励或惩罚
需要得到满足 第3章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基础
绩效评价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3.2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研究激励的原因和起激励作用的因素的具体内容
第3章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基础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霍桑实验
• 1924年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全国科学委员会 在西方电气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的一 项实验
• 照明实验——关于生产效率的理论占统治 地位的是劳动医学的观点
• 福利实验——福利与生产率的关系 • 访谈实验——大幅提高生产率 • 群体实验——为了维护班组内部的团结,
• (1)权力需要。就是对他人施加影响和控制他人的欲望,相比归属需要和 成就需要而言,权力需要往往是决定管理者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7-2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理论
第二节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理论一、人际关系理论该理论提出了与传统管理四中不同的观点第一,传统管理都是以事为中心,该理论以人为中心,在鼓励人的积极性上下了功夫。
第二,传统管理把人假设为“经济人”,认为金钱是刺激积极性的唯一动力。
第三,传统管理认为生产率单纯低受工作方法和工作条件的制约;人际关系证明:生产率的上升和下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职工的态度,即“士气”。
第四,传统管理只注意组织对职工及积极性的影响;人际关系认为,非组织因素也会影响职工的情感和积极性。
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双因素理论又称“保健-激励理论”,这一理论的研究重点,是组织中个人与工作的关系问题。
保健因素:是那些与人们的不满情绪有关的因素。
他们主要有景区的政策、行政管理、工资发放、劳动保护、工作监督以及各种人事关系处理等。
如果处理的不好,会引发对工作不满情绪的产生;处理的好,可以预防和消除这种不满。
但是这类因素并不能对员工起激励作用,只能起到保持人的积极性和维持工作现状的作用,所以保健因素又称“维持因素”。
激励因素:指那些与人们的满意情绪有关的因素。
它们主要有工作表现机会、工作本身的乐趣、工作上的成就感、对未来发展的期望、职务上的责任感等。
如果处理好,能够使人们产生满意情绪。
即使处理的不好,不利效果顶多只是没有满意情绪,而不会导致不满。
三、公平理论这是美国心理学家J.S.亚当斯(J.S.Adams)于1956年从人的认识角度出发提出的一种激励理论,这是在社会比较中研究个人所做的贡献与所得的报酬之间如何平衡的一种理论,侧重研究报酬的公平性、合理性对员工积极性的影响。
亚当斯认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仅受到绝对报酬的影响,还受到相对报酬的影响。
当一个人取得报酬以后,不仅关心自己收入的绝对值,还关心自己收入的相对值,也就是说,每个人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获得的报酬和投入的比率与他人或自己过去的报酬和投入的比率进行比较:人们一般都使用横向的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外激励与内激励相结合,以内激励为主。 赫兹伯格: 外在激励:工资、奖金、福利、人际关系等满足员工
生存、安全、社交需要。 内在激励:满足员工自尊和自我实现需要。
6
正负激励并举,以正激励为主的原则
*Hi, Guys, You’re very good.
9
6.激励相容原则: 针对组织成员的不同需要,采用恰当的方式去 激励他们。 所谓“恰当” 含义:是在激励中应该为组织成 员提供对其来说效用最大的需要满足。
10
人为什么能通宵达旦玩游戏者? 游戏机程序是按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原则 编制,那种操作者稍有努力就进,不努力就退的 若得若失的情况,对操作者最有吸引力。 游戏机事例说明了激励标准恰当性问题。保 持了这个度,就能使激励对象乐此不疲,反之, 如果激励对象的行为太容易达到被奖励和被处罚 界限,那么,这套激励方法就会使激励对象失去 兴趣,达不到激励的目的。
3
案例1: 宋朝一个老妈妈,跟邻居说:“我家老三在一
个将军手下打仗受了伤,将军亲自跪在地下给他包 扎伤口。”说着说着就哭起来。邻居以为他很感动, 她说:“不是的,我家老大原来也在他手下,一受 伤,将军跪在地上替他包扎伤口,他奋勇杀敌,很 快就报销了。后来我家老二又去,又受伤,也是这 样包扎的,也报销了。我那仅存的老三,看样子也 快报销了”。
17
联想之失
问题出在柳传志交班之后,2004年初联想在未完 成三年计划后实行裁员5%。员工的一篇《公司不是我 的家》在网络上广泛流传,“领导者战略上犯的错, 却要员工承担”。
为压缩5%人工成本,付出的代价是员工对公司核 心价值观以及对领导层战略部署能力的怀疑。按道理, 集体暂时降薪、主动离职计划、内部创业计划都应该 是更好选择。千夫所指,联想一时面临巨大压力。
11
7.适时激励原则 对于交易成本经济学来说,强调事后的激励,
而对于哈特的不完全合同模型理论来说,强调事 前激励。强调事前激励的话,则可以通过事前的 合同设计来解决事后的纠纷问题。
12
及时激励和延时激励: 管理学上有个著名的“海豚原理”,每次海豚跳过一
个圈的时候,训练员都会给他扔一条鱼。跳过两个圈的时 候,他就会扔两条鱼。这个事情说明,只要有表现的时候 就要及时奖赏。日前有关专家得出的结论是:“及时激励 的有效度为80%,延时激励的有效度仅为7%”。
第三章 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人力资源管理的心理误区
1
第一节 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一、人性假设理论 二、激励的基本过程 1.激励:就是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使其把潜在的
能力充分地发挥出来。 2.激励过程
激励过程
2
3.激励原则 目标结合原则(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原则,以精神激励为主。
15
华为的价值观改造 中国盛产牺牲型价值观。儒家从一家之言走向 庙堂的过程,很大程度上就是从强调小圈子内的朴 素利他主义走向牺牲型价值观过程。 任正非一方面几乎以利他主义价值观要求自己, 如生活朴素,不设专车,吃饭、看病一样排队,与员 工付同样费用,没有一人独大、控制公司股份等;另 一方面,努力建立共享型价值观。典型提法:“决不 让雷锋吃亏,奉献者定当得到合理回报” 《华为基本 法》。
企业管理的火炉:企业各种规章制度、流程。 把火炉烧红、烫手:从人制化管理向法制化管理转变。
8
5.民主公正原则 “金鱼缸”法则 金鱼缸是玻璃做的,透明度很高,不论从哪个角
度观察,里面的情况都一清二楚。 “金鱼缸”法则运用到管理中,就是要求领导者
增加各项工作透明度。各项工作有了透明度,领 导者行为就会置于全体下属的监督之下,防止领 导者滥用权利。 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Boss
7
“热炉”法则:炉子火红,不用手去摸,警告性原则。 领导者要常对下属进行规章的教育,警告不要触犯规 章;每当你碰到热炉,肯定会被火灼伤。即只要触犯 规章,就一定会受到惩处;当你碰到热炉时,立即就 被灼伤,即时性原则。惩处必须在错误行为发生后立 即进行,达到及时改正错误目的;不管是谁碰到热炉, 都会:日本三得利啤酒厂上海分厂的副厂长是上海人 ,他爸爸死了,老总得到消息,就到他家去看他,老总 与他站在一起,对客人鞠躬。三得利啤酒老总与上海分 厂的副厂长站在一起,一直鞠躬,一直向客人答谢。副 厂长说:“没有想到老总会这样,我这辈子大概要死在 三得利了”。日本三得利有个习惯,部属家里面如果有 丧事,去的时候不要光是鞠躬,要跟他们的家属站在一 起,对外人打礼,表示我们是一家人。
后公司决定大幅下调董事局成员薪酬,平均减少 了40%,杨元庆则减少50%以上。
18
榜样激励
三星集团标杆学习
“每一项事业都具有独特的本质和特性,经营的核心 就是把力量集中在这个特性上持续发展。”
事业部门
学习对象
电子
SONY
重工
TOSHIBA
库存
FEDEX(联邦快递)/APPIE
16
华为公司的共享型价值观的一次最集中的体现是任 正非大力培养的接班人李一男离开华为独立创业的例子。 中国企业,创业期间,花前月下,海誓山盟,一朝反目, 相视如仇。按照这个套路,李一男要想离开华为,只有 一条路:鱼死网破。
但李一男从华为离开时,竟然用理论上完全可能是 一纸空文的内部股换出了数以千万计的网络设备,为他 创立港湾公司奠定了基础。一年后,华平投资和龙科创 投分别将1600万美元和300万美元投入港湾公司,港湾公 司从此发展迅猛,大有“复制华为”之势,成就了业界 的一段佳话。
13
三.激励的内容 1.报酬激励
金钱、认可和赞赏、带薪休息、 员工持股、 享有一定的自由、提供个人发展和晋升的机会。 2.工作激励 修正员工行为、变更工作时间、工作再设计。
14
3.文化激励 价值观激励
价值观不能用生硬的概念和术语来表达,而 是应表达为一幅生动具体的蓝图。只有将员工团 结在为企业愿景奋斗的历程中,员工才能够深刻 体会、认同并内化企业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