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词风特点
李清照前后期诗词词风对比
李清照前后期诗词词风对比
李清照是一位生活在两宋之交的女词人。时代的动荡,个人生活经历的改变,使得她的词作以南渡为界,分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公元1126年,北宋为金所灭,史称“靖康之变”。南渡前,李清照的生活幸福浪漫欢乐,因此词作内容多表现自己的个人生活,词风活泼清新、细腻婉转,后期词作因丈夫的离世和颠沛流离的生活,词风则转向沉郁忧伤、苍凉凄楚。
一、李清照前期词的主要风格
1、李清照南渡前的个人生活经历。
2、李清照南渡前的词作风格。
南渡前,李清照过着美好欢乐的生活,偶尔的“愁”也只是强说的“闲愁”,所以她前期词风多为:清新自然,细腻婉转,色调明快。前期词基本分为三类:一是赞颂自然青春;二是惜春和伤春;三是对爱情的自我独白。
(1)赞颂自然青春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词约写作于李清照十六岁时,当时她刚来汴京不久。词里,她回忆昔日游玩溪亭的情景:天色将晚,在溪亭尽情游玩喝酒,直到沉醉不醒,于是也就忘了回家。以至于后来玩得尽兴了,酒也醒了,天色也已晚,匆忙返回。不经意,竟又把小船划进藕花丛中,迷了路。焦急彷徨之际,惊动了滩边的沙鸥和白鹭,它们纷纷起飞,消失在苍茫的暮色中了。透过词作,一位天真浪漫的少女出外游玩的画面跃然于纸上,我们也能体会到作者少女时代的那种无忧无虑、快乐和自由。
(2)伤春情怀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此首词作表达的是少女伤春的情怀。惜花伤春常成为历代作家的一种思想寄托,也总是孕育着作家对社会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整首词描写的是女主人公清晨起床后的一个生活片段。前两句是回忆昨夜发生的事情――风声雨声,因为牵挂风雨中花儿的命运,无心睡眠,只好喝酒解愁。一夜都在担忧此事,所以早早起来,尽管残酒还未消,就急忙问屋外的海棠花如何了,丫鬟说“海棠依旧”,原来自己的担心都是多余。关心花儿命运,其实表达了词人惜花伤春的情怀。
李清照词的艺术风格
李清照词的艺术风格
李清照是因为那首著名的《声声慢》被人们记住的,那是一种凄冷的美,特别是那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彪炳于文学史,空前绝后。于是,她便被当作了“愁”的代言人。当我们穿过历史的尘烟咀嚼她的愁情时,才发现在中国三千年的古代文学史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女性也就只有她一人。笔者摘选李清照前期和后期所经历的不同生活境况,以及一连串的变故后所作的词,来分析她的词作艺术风格。
一、前期词
1.反映了李清照悠闲、风雅的生活情趣,虽流露出淡淡的闲愁,却显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
《如梦令》是李清照的一首惜花之作,生动地表现了她爱花惜春的心情。“雨疏风骤”勾起李的一番心事,“浓睡不消残酒”正体现了她灵魂空虚、内心寂寞的精神状态。接下去,作者笔锋一转:“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这一转笔很有气魄,无疑是与“花”有关,这么一写,既使词显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又给前两句加深了内涵,使上下文意产生了内在联系。“绿肥红瘦”真实地把经雨洗后绿叶滋润滑嫩,而红花凋零、枯槁展现了出来。我们从李清照前期词中,可以看出她豪放、开朗、性格活泼,而且才华横溢又有抱负。当她处在苦闷之中时,自然会从花的凋谢中感到青春的易逝,而牵引起无限恋惜春光的感情来,这感情无疑是含有追求美好的意味的。惟其如此,这首词虽然流露出一些淡淡的闲愁,但并不影响整个词的基调。
2.用浅俗、清新、明白如话的语言来抒发自己对丈夫的“别愁”,用词通俗但多偶句,声韵和谐
《一剪梅》在黄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词的开头“红藕香残玉簟秋”营造的萧疏秋意引起了作者的离情别绪,并含有“青春易逝,人去席冷”之意。“红藕香残”是从客观景物来表现秋的到来,“玉簟秋”是通过作者的主观感受——竹席凉了来表达秋的到来,把客观和主观、景和情都融合在一起了。因此,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赞赏说:“易安佳名,精秀特绝”。而她“独上兰舟”并非闲情逸致的游玩,而是她遣愁的方法之一。然而,这不过是像“举杯消愁愁更愁”一样,过去双双泛舟,而今日独自击楫,眼前之景,只能勾起往事,这愁又怎能排遣得了呢?然而,李清照毕竟跟一般女子不同,她不把自己的这种愁苦归咎于离别,反而设想对方也会思念自己。所以,她宕开一笔,写下“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作者这么写,看似平淡,实则含蓄有韵味:第一,它体现李清照夫妻感情深厚及李对丈夫的信任,不言情而情已自见。借写事来抒情,正是艺术创作上最富有感染力的。第二,寓抽象于形象之中,因而更觉生动具体。第三,渲染了一个月光照满楼头的美好夜景。在这夜景里,收到情书无疑是高兴的,但在喜悦的背后,却蕴藏着相思的泪水,这才是真实的感情。由于李清照思念自己的丈夫,又认为丈夫也会思念自己,所以下片也就顺此思路写下了“花自飘零
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
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
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欢迎阅读!
艺术特点
生活的变迁是影响李清照词创作的主要因素,她的词作由靖康年为界线分成的两个阶段。她前期词作是在无忧无虑的童少年时期及美满和谐的婚姻生活所影响下创作的,内容大多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幸福的向往。词人用明快的语言、口语化的表达将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和相思的刻骨铭心写得朴素深刻。作品风格多为“绰约轻倩,自然妩媚,清新俊秀”(《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南渡后,李清照尝尽了国破家亡与颠沛流离的痛苦,其词作多为诉说迭遭丧乱的凄惨心境,内容多为伤时念旧和对国破离乱的慨叹。词人用一个个充满凄苦的意境,将故国之思、家亡之恨融入个人的愁思愁绪之中,形成了“易安体”的特殊格调。
观其一生的创作,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在于她能够在书写语言和口语的基础上锻炼出优美、生动的文学语言,富有创造性地塑造鲜明、完美的艺术形象,集中地表现了作者的强烈感情。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语言清新自然,通俗易懂,音律声调明白流畅。
李清照的描写本领,是能够把那些用惯了的和用旧了的浅而俗的文字,缀成极清新鲜丽的词句,以寻常语创造了不寻常的意境。这是李清照词主要特色,用浅近易懂的“寻常语”来表达清新、深刻的情思。如她的《凤凰台上忆吹萧》中“起来慵自梳头”,“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等等,几乎都是口语,不用译读,人人都可以读得懂。在《一剪梅》中,“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没有华丽的语言,但作者却将相思之情演绎得如此耐人寻味。李清照词善用“寻常语”,但这寻常语却又不是柳永、黄庭坚
谈谈李清照诗词的艺术特色
谈谈李清照诗词的艺术特色
作者:朱莉娅
来源:《速读·下旬》2016年第07期
在宋代词坛上,李清照是独树一帜的人物,她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自成一家。其文学创作在语言表达上清新自然,音调优美和谐,情感真挚,细腻深刻,对后世影响较大。她的词写的都是平常事,普通景,用浅显的语言表达深厚的情感。自我形象的艺术化,展示了其个性特点,揭示了女性生活中婉美多情的一面,给读者的心灵深处留下一种意味深长的意境。她那不屈不挠的独立人格精神更是让我们感受到一位非凡的女性,闪烁着的特有的生命意识。
一、用词浅显,倾吐心声
李清照的诗词文艺术技巧高超,善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用朴素自然的语言表现自己的感情,一些看似平淡无奇的语言,实际上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思想内容,让人在平淡之中见其深邃之意。
以《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为例: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是李清照早期的作品,记叙了一次愉快的郊游,写得清新活泼,极富有生活情趣。词人以“溪亭”、“日暮”、“藕花”、“欧鹭”这些客观存在的自然景象,描绘了一幅夕阳晚照下的迷人画面。在黄昏时候,碧绿上的荷塘上,有着婷婷的藕花,群栖待宿的鸥鹭,其间飘荡着一艘小船,船上是一位满脸绯红的少女,她沉浸在这美妙的景色中,茫然不知归路,兴尽回舟,奋力摇着双桨,却误入藕花深处,以至惊起一滩鸥鹭。词人用率真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富有生气又充满青春豪情的画面,创造了耐人寻味的优美意境,如此欢快爽朗,不理会世俗,不计较失态,语言朴实无华,笔调轻松活泼,人物形象生动逼真,让人深深地陶醉在其中。
李清照的词精选十首如梦令
李清照的词精选十首如梦令
摘要:
1.李清照简介
2.李清照的词的特点
3.李清照的十首精选词
4.如梦令词牌介绍
5.李清照的如梦令词作赏析
正文:
1.李清照简介
李清照(1084 年-约1155 年),原名李蕙兰,字清照,号易安居士,是我国北宋著名女词人。她的词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被称为“词中之冠”。她的词风优美清新、感情真挚,善于运用细腻的心理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慨。
2.李清照的词的特点
李清照的词具有以下特点:
(1)善于抒发个人情感,表达对生活的感慨;
(2)词风优美清新,语言通俗易懂;
(3)运用细腻的心理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
(4)以女性独特的视角,刻画了生活中的点滴。
3.李清照的十首精选词
这里列举李清照的十首精选词作,包括如梦令、声声慢、如梦令、永遇乐
等。这些词作都体现了李清照的词风特点,是李清照艺术成就的代表。
4.如梦令词牌介绍
如梦令,又名忆仙姿,是唐教坊曲。此调为双调三十三字,前后段各三句、三仄韵。代表作有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辛弃疾的《如梦令·寻寻觅觅》等。
5.李清照的如梦令词作赏析
这里以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为例,进行词作赏析。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全文如下: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词以细腻的心理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在溪亭游玩时,沉醉于美景的愉悦心情。词中运用了藕花、鸥鹭等自然景物,形象地描绘了游玩场景。同时,词人通过“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一细节,突显了游玩过程中的小插曲,使整首词更具生活气息。
宋代最著名的词人及其作品词风
宋代最著名的词人及其作品词风
一、概述
宋代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词坛的鼎盛时期。宋代最著名的词人众多,他们以其独特的词风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赢得了人们的赞誉。本文将介绍宋代最著名的词人及其代表作品的词风。
二、苏轼及其作品
1.苏轼的生平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他既是一个杰出的文人,也是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政治家。苏轼在文学方面的造诣极高,尤其擅长写词。
2.苏轼的词风特点
苏轼的词作以豪放、自然、率真为主要特点。他深情浪漫,以细腻的笔触展现情感的缠绵。他的词作题材广泛,既有山水田园的描写,也有对时事的关注。苏轼的词集《东坡全集》被称为是宋代最重要的词集之一。
3.苏轼的代表作品
•《江城子·十里青山远目开》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
三、辛弃疾及其作品
1.辛弃疾的生平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军事家。他与苏轼齐名,是宋代最杰出的词人之一。辛弃疾一生参与过多次战争,他的词作也受到了他军事经历的影响。
2.辛弃疾的词风特点
辛弃疾的词风以豪放激昂、慷慨悲壮为主要特点。他擅长以豪言壮语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愤懑。辛弃疾的词作具有强烈的抒发情绪和表达理想的力量,常常以战争和忧国忧民为题材。
3.辛弃疾的代表作品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青玉案·元夕》
•《破幽梦·春情》
四、李清照及其作品
1.李清照的生平
李清照(1084年-1155年),号易安居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女词人、作家。她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感受力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词作以抒情和描写女性心情为主要特点。
李清照的诗词风格
李清照的诗词风格
李清照(1084年-1155年)是北宋时期的女词人,其诗词风格独特,以清新、婉约、感伤而著称。李清照的诗词主题广泛,涉及爱情、自然、家国等多个方面。以下是她的诗词风格的几个特点:
1. 情感真挚:李清照的诗词情感真实而深刻,她能通过简洁而含蓄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展现内心的悲喜哀乐。
2. 形象细腻:李清照的诗词以描写女性形象为主,她对女性身心状态的描述非常细腻,能够捕捉到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柔弱之处。
3. 描述自然:李清照的诗词中经常出现自然景色的描写,她能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4. 借景抒怀:李清照善于借助景物来抒发自身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她能够表达自己对命运、爱情、家国等话题的思考和感受。
5. 常用修辞手法:李清照的诗词中常常使用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总体来说,李清照的诗词风格清新、婉约、感伤,表达了她独特的情感和思考,使她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独具一格的女性词人。
李清照诗词的语言风格
李清照诗词的语言风格
李清照诗词的语言风格
李清照诗词的语言风格,一起来看看吧。
易安体
李清照的词独具一家风貌,被后人称为“易安体”。
李词有两大特点,一是以其女性身份和特殊经历写词,塑造了前所未有的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从而扩大了传统婉约词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二是善于从书面语言和日常口语里提炼出生动晓畅的语言,善于运用白描和铺叙手法,构成浑然一体的境界。
艺术特色
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词
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如《如梦令》中描写惜春怜花的感情: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另一首: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她因赵明诚外出而作的相思怨别词,更是情意深挚,别具一格。如《醉花阴》描写女词人在“佳节又重阳”时,倍感孤寂,于是以黄花自喻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她的构思新颖,意趣高雅,不是一般男性作家代言体怨词所能相比的。又如《一剪梅》下篇抒发词人盼望丈夫来信的心情: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后期词
后期的词则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伤情调,从而表达了她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如《声声慢》上片表现词人“寻寻觅觅”,又无所寄托的失落感,以及在“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环境中独自伤心的神态。下片触景生情、悲秋自怜:“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全词语言简明、节奏急促,情调凄婉。另一首有名的《永遇乐》由“元宵佳节”引起感伤,追怀往日的“中州盛日”。下篇写到:
李清照诗词特点
李清照诗词特点
李清照诗词特点
李清照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女词人,是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之一,对宋词的历史有着杰出的贡献。
她的词不追求词藻的华丽,不苛求字句的精湛,所用的典故也不多,但是词中处处可见生动鲜明的事物与细致入微的心理。李清照的语言清新朴素,词句之间展现出的是她“眼所见而存于心”的鲜活的事物;流露出的是她丰富而细腻的情感,如弥漫在身边的檀香,融于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叙尽了人之常情,又如蜿蜒的溪水,清雅而悠然,令人回味其中,又欲追溯其源。
一、归纳特点
1. 语言清新简美,善用倒装
李清照的作品中,有很多都被喻为婉约经典之作。主要在于她的语言清新简美,善用倒装,赋予物诗意。在这些看似轻描淡写的语言中,往往能体会到一种高雅之韵。比如她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挣渡,挣渡,惊起一滩鸥鹭。”词中并没有加以精雕细琢,但在意境与心情上却拿捏得准确而到位。只有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幅动静结合的场景,清秀淡然。其中“溪亭日暮”这仅有四字之言,便在读者面前铺开了一幅美妙的画面:天边的晚霞与水中的倒影交相辉映,清澈小溪环绕着古老的亭子静静地流淌……这样简约的语言留给了人们很大的空间去想象,反而比细致刻画的方法要好得多,再看下文的“藕花深处”也是如此,她并没有说明藕花怎样多,怎样密——个“深”字便把荷塘之景展现得一目了然。从而也为她“惊起一滩鸥鹭”作了铺垫。然而,这里的“鸥鹭”不是“一群”而是“一滩”,虽仅有一字之差,却使语言更加雅致。一滩白色的鸥鹭从碧绿繁茂的荷叶中起飞,似有一种云烟升空之感,从而使得本句的语言没有破坏前面创造出的意境,体现了自然之美。这正是“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的独具匠心。
知识点——把握李清照词的风格和特点
把握李清照词的风格和特点
【变式训练】
作者心中却时时充盈着家事、国事的忧伤。 词中描写了面对元宵佳节灯红酒绿、车水马龙的 繁闹景象,她不愿与来邀的朋友外出游玩,而独 自坐在帘儿底下回首往事,听人笑语时的凄怆心 境。
总结点评:词中表现的个人深愁惨痛,正是那些 背井离乡的人们的共同感受。
把握李清照词的风格和特点
【典型例题】
赏析《声声慢》中的情感及情感的复杂性。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 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
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赏析《永遇乐》中的情感。 《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 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 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瑕,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 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云鬟雪鬓, 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把握李清照词的风格和特点
【典型例题】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以大雁的候鸟 特征和“信使”身份,引发联翩情思。闻声望雁,是 词人意在转移视听,寻求精神寄托。雁从北方来,勾 起她对故国、故乡、亲人及往昔乐事的追怀,而追怀 又与眼下的孤凄处境构成强烈反差,于是国破家亡之 痛涌上心头。”旧时相识”是在伤心中生发的错觉, 这错觉又引发了她对夫妻两地传书、诗词赠答美好生 活的回想,并勾起她对丈夫新丧的无限痛楚。
李清照的词的特点
李清照的词的特点
李清照的词的特点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在两宋词坛上独树一帜,成为婉约派的代表,她写的词有哪些特点?
一、倾掳真挚情
真情是词之骨,词之言情,贵得其真。李清照之前,婉约词人多以男性写艳情幽怀,李清照则是以女性本位写自我爱情悲欢和亲历的家国巨变而获得空前成功的第一人。其前期的恋情词,如《一剪梅》、《凤凰台上忆吹箫》等,满怀至情,连篇痴语,自然率真最能体现女性纯诚细腻的灵性,这是男性作家代人立言的恋情词所无法比拟的。
其后期写愁的伤乱词,如《武陵春》、《声声慢》、《永遇乐》、《孤雁儿》等篇,字字血泪,声声呜咽,一派凄楚,动魄惊心,这“载不动”的“许多愁”,止不住的“千行泪”,“凄凄惨惨”的情怀,元地倾诉的“万千心事”,全是发自肺腑的心声,来不得半点雕琢矫饰。这些融和着家国之变、时代沧桑的悲慨之曲,来自情挚意浓的词人,植根于真实生活感受,是李清照坎坷生涯、悲剧人生、灾难时代的映现。
二、熔炼家常语
《漱玉词》的语言,有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柳永是把词引向市井的开拓者,他用语通俗明畅,然好为徘体,偶涉蝶默,周邦彦变俚为雅,措词精工,施采丽密。李清照遣词造语,自出机抒,创造了以自然率真为主要特色的文学语言。所谓“以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彭孙通《金粟词话》)。这种语言对于北宋末期华贵典雅的词风无异是一种冲击。
如“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风凰台上忆吹萧》)。仿佛毫不经意,冲口而出,但仔细体味,却含意多层,十分精细。亲人远别,千言万语无从说起;分手已定,重重心事,说又何用;离恨别苦,难以启口的内心隐秘,刺人衷肠,宁可自我承受,不愿再增加行者负担。
李清照词风的变化原因
李清照词风的变化原因
李清照的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艺术地位,李清照的词风
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期的词风格清新而自然,后期的词风格凄婉而深沉。“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作为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其名声可谓家喻户晓,流芳百世。一个“愁”字不仅贯穿了她的整首词,更笼罩了她的一生。其前后期的词以南渡为界,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前期词的风格是细腻婉转的,反映闺情相思,歌咏离愁别恨,充满了早期生活的欢乐和浪漫气息。而后期词的风格却是
沉郁忧伤的,多表现身世之苦,孤寂无聊的心情,情调低沉,令人动容。一、前后期词风转变的原因
(一)社会背景因素
虽然李清照在文学史上评价为“南宋词人”,但她的确出生并生长在
北宋,北宋的社会历史状况对她创作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宋朝的财政收
入数量是惊人的,年财政收入最高曾达到16000万贯文,远远大于其他任
何一个封建王朝。如此庞大的财政收入并不靠加重对农民的剥削,而是国
民经济飞速发展,工商业极度繁荣,生产力水平提高的结果,百姓生活得
并不坏,社会也比较祥和安定。宋徽宗时期,张择端所绘制的清明上河图
中描绘的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两岸的繁华和热闹的景象足以彰显那时国泰
民安的光景。在这优越社会背景的照耀下,李清照所作的词自然是积极向上、爽朗明快的。以《如梦令》为例:“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在这首词中,表现出一位活泼率真、热爱生
活的女主人公形象,细腻地表现了她开朗、清纯、多情、善感的性格。在
这国泰民安的祥和氛围下,李清照的前期词作自然是积极向上的,即使是
简述李清照词的语言特色
简述李清照词的语言特色
李清照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女词人,她的词作以其精细、柔美、清新、豪放的语言风格而著称。以下是她词的语言特色:
1. 精细入微:李清照的词作善于描绘细节,给人以精细入微的感受。她的词常常描绘出人物的心理活动、表情和动作,如“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2. 柔美清新:李清照的词作以其柔美清新的语言风格著称,她善于运用清新优美的词语,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受。如“落日熔金,彩云飞散,一片孤城万仞山”,“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3. 豪放磅礴:李清照的词作有时也表现出豪放的一面,她的词作中常常运用豪放的词汇和手法,给人以磅礴大气的感受。如“大河之洲,隐隐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些句子充满了雄浑的气势。
4. 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李清照的词作中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仗、借代等,使词作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如“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落日熔金,彩云飞散,一片孤城万仞山”。
总的来说,李清照的词作语言特色主要表现在精细入微、柔美清新、豪放磅礴和善于运用修辞手法等方面。这些语言特色使她的词作在当时独树一帜,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李清照作品风格特点4字概括
李清照作品风格特点4字概括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齐州济南人,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其作品风格具有语言清丽、韵律和美、意境悠闲、感情真挚的特点。
一、语言清丽
李清照的绝大多数作品都通俗自然、明白如话。语言富于生活化、口语化、形象化的特点。既浅近又不庸俗,既工丽又不艰深。如“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
李清照运用虚词或转语词,自然活泼,轻灵流利。运用叠字叠句,节奏感强。如“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运用对偶句,无细心雕琢、刻意求工之痕,若不经意拿来,用得非常自然。如“秋已尽,日犹长。”“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这些语言特点正如古人评价“皆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词意并工。”
二、韵律和美
李清照很重视词的声律, 讲究声情,喜用双声叠韵,选辞注重声韵美,使语读来明白如话,听来也有明显的声调美,充分表现乐章的特色。如《声声慢》首句连下14个叠字,历代词家异口同声赞为千古绝调,也出神入化。熟练运用五音
六律,讲究清浊轻重,使词带有节奏美,富于音乐性。在这样的功底下,李清照握笔填词,声响往往会随文字流出笔端,自然而然地合乎词的格律。
可见李清照善于掌握声调韵律错综变化的不同节奏,以适应自己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使词旋律优美,富于感情和韵味。李清照词中所用的声韵,可谓深得音律之妙,有“以易为险,以故为新”的特点,她能随心所欲、运用自如地驾驭音律,变化万端而能合乎法度,精心锤炼又无斧凿痕迹。
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发展史上著名的词人.她的词
自问世以来,赢得了广泛赞誉.对我国古典诗词的发展
产生了深远地影响,被推为“婉约之宗',流传至今.
词史上大量的作品都是描写相思苦衷,离愁别恨,
李清照作为“婉约之宗'流传下来很多的作品内容是
伤春悲愁,离别相思和晚年愁苦,但与前人不同的是她
的作品有着鲜明的个性特点,且每一个特点都是多侧面的、立体的、无论是感情的抒怀,意境的选择,语言的提炼,创作的技巧,都有独到之处。
一、真挚朴素的情感
艺术来源于生活,真实的情感是艺术的生命。李清照的词是她生活经历艺术的再现,她将自己体验的感情用艺术形象毫无掩饰地真实地表现出来。作品中的“情”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合读者通过词中“情”的发展变化,感觉词人生活的波澜起伏。
少女时期的李清照生活平静舒适。她在有教养的家庭长大,性格聪慧开朗,思想上受封建礼仪的束缚较少,如<<点绛唇>>“见客入来,袜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将闺门少女突然见到生客来访时的天真娇憨之态写得逼真自然。嗅梅观客,将少女羞涩中又带新奇的心理描写得大胆明朗。一个天真活泼、热情、纵性的少女形象跃然纸上。又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如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词中一次夏日结伴舟游,姑娘们因为“沉醉忘路”而“误入藕花深处”这一误,却“误”出了一个美妙的艺术境界:“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沉寂的莲花池因为这一群误入者一下子沸腾起来,从姑娘们的惊呼声,划浆声和水鸟惊起拍翅声中,我们亲切地感受到了词人那种从心中迸发出的,不可名状的欢快之情。
李清照词的风格特点
李清照词的风格特点
李清照词的风格特点
李清照词的风格特点
摘要:本文介绍了李清照前后两个时期词作的风格特点。
前期词作主要通过白描、夸张等手法描写了词人少女时期的欢快自由生活,以及少妇时期的相思离别之意,表现了她对自然的热爱、爱情的向往和离别的苦恼;后期词作主要通过对比联想的手法、家常口语的表现形式,展现了国破家亡之恨和凄清孤寂之苦。
关键词:李清照词作两个时期风格特点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由于封建制度对妇女的歧视,女性作家并不多见。
在这十分鲜见的女性作家中,宋代词人李清照显得尤为耀眼。
李清照出生于济南的一个仕宦家庭,从小就受到文学的熏陶。
她是一个天才的词人,她的一生就像一首回肠荡气的词作,前半生风和日丽、无忧无虑,后半生凄风苦雨,孤独艰辛。
她一生无儿无女,但她给后人留下了60余首脍炙人口的词作。
李清照词作的风格,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词作,风格清新、自然,语言活泼、天真,表现了一个青春少女对生活的热爱,一个妙龄女子对未来爱情的向往,一个成熟少妇对丈夫的思恋和眷念。
后期词作由于国破家亡,风格显得悲悯、凄苦、愁惨和孤寂。
一、前期词的风格特点
(一)以通俗易懂的白描手法抒写真性情。
李清照前期生活无忧无虑,生活环境舒适优越,家庭完整幸福,所以其前期作品风格比较明快、清新、俊朗,有很多写闲适之情、爱恋之意、山水之美。
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以她特有的白描手法描写了她早期少女时代欢快的生活。
情趣盎然,境界迷人,寥寥数语,给人以美的享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清照的词风特点 唐诗 宋词一直是我国文坛上独树一帜的文化奇葩。 说到宋词, 我们便会想到婉约 派和豪放派。 提起婉约派,我们自然会想到温婉、柔美的语言和清丽脱俗的意境,不仅会 冲口而出“才下眉梢,却上心头”的忧伤,亦会想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 朝朝暮暮”的缠绵悱恻, 还会想到“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相思 之苦,“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悲痛之情。…… 婉约派词风的内容似乎大多数表现的是男女之间的感情,以及个人的遭遇, 偶尔也会有一些山水田园的作品。 我们大家都知道,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柳永、李煜、李清照 、温庭钧等。柳永的《雨霖铃》中的名句,我们都能耳熟能详“杨柳岸,晓 风残月”,婉约派的词似乎以凄凉、清新、圆润,结构细致精密为特点,在表现 形式上十分含蓄、内敛。大多抒发个人情感,离愁别绪的凄美文风。 婉约派的女词人中,我特别喜欢李清照的词。 北宋末年,赵明城辞别家人远离家乡到外地出任知州,李清照独守空闺,又 恰逢九九重阳佳节。天气骤然转凉“薄雾浓云愁永昼”,一天从早到晚,天空总 是布满“薄雾浓云”,这种阴沉沉的天气,最使人感到愁闷难耐,寂寞不已。外 面天气不佳,只好一个人闷坐在家里,独自一个人看着香炉里,瑞脑香升起的袅 袅青烟出神发呆, 真可谓百无聊赖! 又恰逢重阳佳节, 天气骤然转凉, 睡到半夜, 凉凉的寒意透入帐中落在枕上。 与原本夫妻团聚时闺房的温馨气息相比, 此时更 觉凄凉、冷清,才会有“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的凄凉感觉,怎 么能不叫人“每逢佳节倍思亲”呢? 独自一个人闷坐在闺房, 才强打起精神“东篱把酒”然而, 并不能让她的愁 绪释怀。反而让她的心中掀起更大的情感涟漪。重阳佳节,菊花开得美丽鲜艳, 她一边饮酒,一边赏菊,不禁触景伤情,菊花再美,再香,也无法排遣对丈夫的 思念之情。“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无须再多言语,刻骨的相 思之情已经跃然纸上。独立于南宋词坛,令人叫绝。 李清照在写《声声慢》时,正值金兵大举入侵,北宋很快灭亡。与李清照志 趣相投的丈夫,也不幸病逝在任上。在她南渡逃难的过程中,夫妻俩半生收藏的 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得李清照尝尽了国破家亡,生活 颠沛流离的苦楚。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笼罩在一片凄惨愁苦的氛围中,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出生在封建时期的一个有才情的女子。作为女人, 她处在文化思想的最高点, 她追求着许多人达不到的境界。 她接触到许多人看不 到的事情,因而,难免有孤寂、凄凉的悲哀。她以平民之身,心念国事,思恋爱 情,追求唯美。李清照骨子里追求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这就难免像屈原一样, 有着“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意味,有些超现实的理想化的悲哀。 李清照有着极高的艺术天赋, 她的才情是别人无法企及的。 她将愁绪以其特 殊的艺术手法, 创造出让人们永远享受无穷的词作艺术珍品。 她的词作于缠绵之 中,总是透着一股阳刚之美。词风深沉凝重,哀婉凄苦。表现了时代性的一种千 古绝唱。 郑振铎在《中国文学 史》中这样评价道“她是独具一格的,她是独立于一群词人之中的。她不受 别的词人的影响,别的词人也似乎受不到她的影响。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的 作家是决不能追得上的。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诗词 ;他们一大半是代女主人翁立言的,这一切的诗词,在清照之前,直如粪土 似的无可评价。”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不仅擅长书画,还精通金石,而尤其精通 诗词。她的词独树一帜,流传千古。她的人格像她的作品一样令人尊敬。她学识 渊博,而且有高远的理想,豪迈的抱负。她的词卓尔不凡,在艺术上达到炉火纯 青的地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李清照的词不追求华丽的辞藻, 往往用白描的手法表现自己对周围事物的感 触,用细腻真挚的情感与微妙的心里活动,浑然天成。奠定了她是中国古代第一 女词人的地位。有“千古第一才女”的美誉。 李清照的词,十分注重音律声调的和谐美。她的词给人一种旋律优美,富于 感情变化的浓郁美感。其作品所体现出的爱国思想,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李清照的词以婉约称胜, 但又柔中有刚, 婉约中含豪放, 是刚柔并济相融的。 她的词善于造境,可谓篇篇佳构,一泻千里。通过神奇的艺术构思,把自己凄楚 的情绪,深沉的愁绪,跌宕曲折,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让人望尘莫及。真是 字字珠玉,粒粒千金般,令人回味不已,不由暗暗叫绝。 李清照是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女性, 在原本遵从“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 中,她不是平庸的女子,她秀外慧中,知识渊博,才智极高。她思想敏锐,总是 独具慧眼的,她的思想总是游走在别人触及不到的视角,看到国破山河碎,她心 系国运安危。 她尊尚爱情坚贞, 又时时忧虑着托付终身之人, 才会“人比黄花瘦”。 她总是能够触及生活的脆弱面, 她骨子里追求一种超凡脱俗, 难免会有一种超现 实社会的理想化的悲哀。
李清照有极高的艺术天赋,她偏偏以心抗世。用饱蘸感情的笔触唤天。创造 出让人们永远享受无穷的词作珍品。 她的词作是别人无法企及的。 她的登峰造极 的词作,永远闪耀着不朽的光芒!我们在一千年后的瞻仰中,永远能够鉴赏到那 颗高悬在历史星空中的耀眼的明星。 一代词人李清照,驾着一叶生活的孤舟,迎着世俗的风浪。以她高超的才情 和敏锐的思想搏风击浪。我们认识到她的美在于她总是站在社会思想的最高点, 她眼界开阔,追求远大,品味超群,以心抗世,以笔唤天。并以此创造出登峰造 极的诗词,令人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