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区域经济知识化发展战略——基于辨析西部地区后发优势的思考

合集下载

我国西部地区后发优势探讨

我国西部地区后发优势探讨
础 的 , 且 相 互 作 用 的 。如 产 业 优 势 决 定 地 区 优 势 , 过 地 区 而 言 , 力 且 不 必 重 复 这 一 过 程 , 是 利 用 先 发 国 、 并 反 无 而 地 来 , 区 优 势 又 进 一 步 强 化 产 业 优 势 ; 制 创 新 催 生 出 企 业 地 机 展 机 制 的 更 大 创新 。 区的技术的准公 共物 品特性 , 现技术转 移 。 实
主 要 源 于 技 术 的 准公 共 物 品 特 性 产 生 的 技 术 转 移 和 溢
出效 应 。先 发 国 、 区 通, 地
图 1 各个环 节都是 紧 扣相 连 , 一环 都是 以其 前 一 环为 基 因 为 此 举 耗 资 巨 大 、 时 漫 长 、 险 过 大 。对 于 后 发 的 西 部 - 每 耗 风
结 果 往 往 是 : 议 项 目签 得 多 , 实 少 , 正 有 效 的 项 目更 协 落 真
劳 , 反 度 推 移 ” 与 “ 展 极 — — 增 长 点 ” 等 。上 述 理 论 都 是 从 少 。结 果 是 “ 命 伤 财 ” 不 仅 没 发 展 , 而 适 得 其 反 。 论 发 论 () 二 条道 路 , 纳 为“ 拔 良种 , 斜 发 展” 2第 归 选 倾 。选 拔 某 一 个 视 角 来 建 立 欠 发 达 地 区 区 域 经 济 理 论 的 , 能 从 实 未
1 西 部 欠 发 达 地 区后 发 优 势 的 形 成 机 理
关 于 西 部 欠 发 达 地 区 后 发 优 势 的 理 论 很 多 , “ 型 发 如 雁 展 ” 、后 发 性 利 益 ” 、 绝 对 优 势 ” “ 较 优 势 ” 、 梯 论 “ 论 “ 与 比 论 “
的地 区提 出“ 有 23的干 部 、/ 要 / 2 3的 时 间 用 在 招 商 引 资 上 ” 其 招 商 引 资 的 决 心 可 见 一 斑 。这 种 “ 跃 进 ” 的 招 商 , 大 式

浅谈“一带一路”战略下西部发展机遇、问题与策略

浅谈“一带一路”战略下西部发展机遇、问题与策略

现代经济信息478浅谈“一带一路”战略下西部发展机遇、问题与策略岳克锦 甘肃省金昌市排水管理处摘要:“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极大推动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基于此,对其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给西部地区带来的发展机遇、问题和策略做一番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从“一带一路”战略会给西部带来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产业融合和改变民众思想的角度出发,推断出了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经济增长不协调、基础设施不完善和生态环境受到威胁等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改良策略。

关键词:一带一路;西部发展;区域经济中图分类号: F124.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07-0478-01“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在2013年提出,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其主要发展目标是将亚欧非地区与中国西部连接起来,加强西部地区与沿路国家地区在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使沿线各国实现多元、平衡、自主、可持续发展。

“一带一路”战略不仅会带动沿线各国的经济发展,对中国西部来说也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但随着而来也会有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进行解决。

一、发展机遇(一)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目前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主要以农业、工业为主,产业结构较东部地区相对落后。

“一带一路”战略则为西部地区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开辟了快速车道,西部地区可借此机遇发挥自身产业优势,走产业化路线,实现自身发展。

(二)有利于产业融合“一带一路”战略可以为西部地区引入大量的经济资源,使之发展形成具有西部特色的经济、文化产业,以促使西部地区在政策的引导下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西部地区还将提升自身的科教文卫水平,并促使西部地区变得更加现代化。

(三)改变民众思想“一带一路”战略将使西部地区与国外的联系更加紧密,有利于国外先进的思想观念传入国内,这样可以促使西部民众“走出去”,打破其长期存在的“唯本省论”的思想观念,变得更具有开放性。

浅析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

浅析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

浅析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梯度发展战略摘要:从劳动力成本、转移成本和制度成本等方面,考察了外来投资出口加工企业向内地转移的可能性,认为国家梯度发展战略,并不是要在中西部继续走外向型发展道路,吸收东部沿海地区部分要淘汰的出口加工业。

中西部地区发展,应以内需为导向的产业发展模式。

加快中西部发展,是要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积极引进内向型企业,这才是梯度战略的真实内涵。

关键词:出口加工企业;转移成本;梯度发展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凭借政策和地理优势,通过吸引外来投资,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然而,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并不平衡,广大的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差距在日益扩大。

于是,产业梯度转移发展战略逐渐成为加快中西部发展的理论依据。

就解决地区发展差距扩大的问题,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无疑是必须的,但是,采取产业梯度转移战略,加快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中西部转移是否能够真正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却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随着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的调整与升级,外资企业出现了向内陆地区转移的趋势。

但在加快中西部发展过程,东部沿海地区产业是否能够向内地转移,沿海地区出口加工企业是否失去竞争优势?外来投资企业是否会因此转移到内地,或转移到到其他国家?本文试图从劳动力成本、迁移和制度成本等角度,考察外资出口加工企业在东部沿海地区投资继续生存的可能性,以此分析产业梯度转移的所需要的现实条件,并由此提出相关建议。

二、出口加工企业在东部沿海生存的可能性分析出口加工贸易是指经营企业进口全部或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经加工或装配后,将制成品出口的经营活动。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外来投资出加工企业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程,出口加工企业投资最初集中于以福建、广东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逐渐沿东部沿海北移至长江三角洲等地,近几年来,随着台湾地区产业的升级,大陆工人工资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这类企业特别是台资在大陆投资出现了向内地转移的趋势。

关于西部大开发的几点思考

关于西部大开发的几点思考

关于西部经济发展与大开发的几点思考杨友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西部大开发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西部开发不是3一5年的事,而是需要长期坚持的一件大事。

本文拟就此谈几点粗浅的想法。

一、坚持政府与市场共同推动,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这就要求,西部大开发应依靠市场来推动。

但是,西部大开发作为一项伟大的战略部署,政府的作用也十分重要:美国等一些国家开发落后地区的经验证明,政府从规模、协调、资金、环境等方面给予支持,是十分有效的,也是必要的。

因此,西部大开发,必须坚持政府与市场共同推动。

(一)充分发挥市场权制的作用。

国家大规模的投资和政策支持必将对地方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产生积极的作用,但也要清醒地看到,通过一些重大项目建设和政策支持就可达到西部开发的目的,相当部分政策效应必须通过市场机制作用后才能充分显现出来。

政府不但不能再度介入竞争性领域,而且还要在非竞争性领域适度引人竞争机制,一些原本限制或禁止非公有经济投资参与的领域也要逐步放开。

强调东部地区对西部开发的支持,不是通过行政手段“派”东部地区企业到西部地区进行投资,东部地区企业也不能因为“政治需要”而盲目到西部地区投资。

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以及发展相应的加工业,必须以企业为投资主体,政府只能创造必要的投资和发展环境,通过市场机制来引导企业的投资行为,不能因为片面追求速度而以政府代市场,影响资源的配置效率。

(二)强化政府为引导和调控。

西部大开发战略确定后,国家陆续出台了包括税收减免、投资倾斜、人才支持等方面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西部地区也相继制定了更为灵活的政策措施,提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思路,形成了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热潮,成为西部开发的重要基础。

但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政府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引导和调控:一是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综合配套改革,大力发展商品市场以及资本、技术、劳动力市场,逐步形成功能完善、开放有序的市场体系,二是要加强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和各自比较优势的宣传,使投资者充分认识到西部地区的发展机会,真正实现“潜在优势”向“可知优势”再向“经济优势”的转化。

关于西部大开发的几点思考

关于西部大开发的几点思考

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思考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就是建立在我国加快西部开发的条件和时机已成熟的基础上的。

新中国成立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 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接近小康水平,我国有能力加大对西部地区开发的力度,尤其是当前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用更多的财力支持西部开发。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这里,正确的意识就是西部开发的战略必须符合我国国情和西部地区的客观实际。

当前我国最大的实际就是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文化教育比较落后,人们的商品意识和市场观念与东部有明显的差距。

因此,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从百年大计、甚至千年大计出发,认真调查研究,制定科学的、全面的规划。

只有这样的战略,才能正确指导西部大开发,才能加快开发的速度和取得好的效益。

否则,不但不利于西部大开发,甚至会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思考之一: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整体和部分是普遍联系的一种形式,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既着眼于整体,又要搞好局部。

早在9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就明确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一个大局,就是东部沿海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加快对外开放,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就是当发展到…定时期,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全国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也要顾全这个大局。

“两个大局”是从我国社会和经济全面发展这个大局出发,服从服务于这一大局的。

所以“两个大局”战赂充分体现了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我们知道,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凭借区域优势和国家政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高速发展,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东部沿海地区已进入中等收入社会,更为可喜的是东部沿海地区基本形成了一种自我发展的机制,具备了经济快速发展自立的条件。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优势分析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优势分析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优势分析作者:来源:《市场瞭望》2007年第01期西部地区具有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一旦时机成熟,两部地区将以十分惊人的速度发展。

而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就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

从目前来看,西部地区的经济基础同改革开放之初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条件相比要优越的多;其次,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的整体实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国家不但将为西部开发提供优惠的政策,而且有能力为西部开发提供较大的财力、物力;第三,已经发展起来的东南沿海地区将会在国家的号召和优惠政策指导下,并为了自身和全局的利益在财力、物力、人力方面帮助和支持西部地区的发展;第四,市场经济机制的建立为西部地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有利于资源的合理流动与合理配置;第五,西部地区在很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如果国家的政策得当,西部的区能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充分利用国内同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云南梁河县温泉疗养旅游综合开发项目一、实施地区:云南省二、项目内容:投资总额:500万外资比例:100%三、合作方式:独资、合作开发四、项目概况:勐养镇位于梁河县南部,地处梁河、陇川、潞西三县(市)交界处。

潞盈路(国家二级公路)、龙江跨境而过,镇政府驻地距县城60公里,距州府芒市68公里,是傣族、景颇族、阿昌族、汉族等民族聚居镇。

据统计2005年末,全镇总人口17377人,傣族占46.8%、景颇族占5.3%、阿昌族占4.1%、汉族占43.4%。

勐养镇山川秀丽,自然环境优美,历史文化灿烂,民族风情独特,被誉为“鱼米之乡”、“葫芦丝之乡”、“歌舞之乡”,2005年浙江大华集团在龙江勐养段投资10多亿元,建设总装机18万千瓦弄另水电站,将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各民族的居住、饮食、服饰、节日等特点多、种类多,如傣族特有的撒撇、火烧猪、韵律优美的葫芦丝、欢乐吉祥的泼水节;景颇族独特的舂菜、精致漂亮的服饰、演绎祖先征服自然盛大的目脑纵歌节;阿昌族优美悦耳的山歌和庆祝丰收的阿露窝节等等,让人留恋忘返。

从后发优势理论看西部地区小康建设

从后发优势理论看西部地区小康建设


后 发优 势 与 后发 优 势理 论


个 必 须 明 确 的 概 念 , 么 是 后 发 优 势 ?先 与 后 表 示 的 是 什

个 时 间 维 度 , 发 展 是 一 个 与 先 发 展 相对 的 界 定 , 发 优 势 后 后
指 来 自于落 后 本 身 的 优 势 。 体 地 讲 , 发 优 势 是 由 后 发 国, 具 后 地 区 的地 位 所 形 成 的特 殊 益 处 , 种 益 处 是 先 发 国, 区 没 有 的 , 这 地 后 发 国, 区也 不 能 和 无 需 通 过 自身 的 努 力 创 造 出 来 的 ,而 完 地 全 是 与 其 相 对 落 后 的 发展 状 态 共 生 的益 处 。 此 说 来 , 如 国家 , 地 区 之 间 呈 现 的 发 展 的空 间 维 度 的 非 同 质 性 ,如 人 口规 模 与 质 量、 土地 面 积 、 源 禀 赋 等 , 般 作 为 比较 优 势 的 考 量 标 准 , 资 一 与 后 发 优 势 没 有 多少 关 系 。 加 世纪 6 0年 代 , 名 经 济 史 学 家 格 申 克 龙 ( ec eko , 著 G rh n rn 16 ) 立 了后 发 优 势 理 论 。 该 理 论 的 中心 思 想 是 , 业 化 的 92创 工 初 始 条 件 是 影 响 发 展 进 程 的一 个 重 要 变 量 , 相 对 落 后 程 度 越 大 , 展 速 度 就 越 快 。其 后 , 伯 拉 莫 维 茨 ( ba oi ,9 9 发 阿 A rm vt 18 ) z 将 后 发 优 势 理论 升 级 为 更 为 一 般 的 理 论 ,提 出 了一 国, 区经 地 济发 展的初 始 条件与 其经济 增 长速度 负相关 的追 赶假 说 , 并 强 调 这 种 潜 在 的 假 说 转 变 为 现 实 的 可 能 ,决 定 于 后 发 国, 区 地 内在 的发 展 因 素 构 成 的 社 会 能 力 。在 伯 利 兹 、 鲁 格 曼 和 兹 东 克 ( rz ,al rg n,s dn,9 3 那 里 , 发 优 势 理 论 得 到 Bei P u K uma Ti o 19 ) s d 后 了进 一 步 的 发 展 。他 们 提 出 的 蛙 跳 理 论 认 为 , 于 原 有 技 术 的 基 沉 淀成 本 、 产 的 专 用 性 和 技 术 转 换 的 机 会 成 本 。 发 国, 区 资 先 地 可 能会 延 迟 启 用 新 技 术 , 期 内 技 术 进 步 被 锁 定 ; 发 国, 区 短 后 地 则 没 有 这 些 顾 虑 , 因 为 后 发 优 势 和 选 择 性 政 策 干 预 , 以 更 并 可 好 地 把 握 新 技 术 的 发 展 机 会 , 而 可 以 赶 上 , 至 可 能 超 越 先 进 甚

比较优势与后发优势_新世纪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考

比较优势与后发优势_新世纪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考

经济评论 2001年第3期ECONOM I C REV IE W No13 2001比较优势与后发优势——新世纪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考陆德明 张 伟 在新的世纪开始之际,各个国家、各个地区都在思考本国、本地区在新世纪中的发展战略。

中国中西部地区在过去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差距有逐渐拉大的趋势。

面对这种严峻的发展态势,如何加速中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遏止业已存在的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并逐步缩小差距已成为西部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目标。

实际上,中西部大多数省区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大都实行了资源开发导向型战略,以资源输出为其主要特征。

以传统比较优势理论为依托的梯度发展模式收效不大。

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扩散效应尚不明显,目前更多表现为极化效应。

显然,单纯依靠比较优势确立的发展战略在相当时间内难以达到赶超沿海发达地区的目标。

它迫使我们思考在新的世纪中,落后地区应怎样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

我们知道,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经济类型的定位和产业导向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认为,在比较优势战略作为基本战略的前提下,中西部地区更应注重后发优势战略,形成“双重优势战略组合”。

只有这样,才可能克服比较优势战略的不足,实现经济的较快增长,缩小同东部地区的差距。

国家目前开始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政策为这种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一、比较优势战略比较优势理论最早由李嘉图于1817年在其著名的关于酒和呢绒的生产例子中明确提出。

依据该理论,各国应专业化地生产并出口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产品,这样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都会通过专业化生产和自由贸易获得比闭关锁国更多的利益,从而提高各自的福利水平。

李嘉图的理论实际上说明在单一要素经济中,生产率的差异造成比较优势,而比较优势决定了生产模式。

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论则进一步说明,一国在密集使用其相对丰富和廉价要素的产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因而应专业生产并出口这类产品,而进口那些密集使用了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以获得比较利益。

后发优势策略述评与我国西部发展研究

后发优势策略述评与我国西部发展研究

102ECONOMIC & TRADE UPDATE一、后发优势策略述评(一)后发优势策略提出及其含义后发优势,是指后起国家在推动工业化方面的特殊有利条件,这一条件在先发国家是不存在的,是与其经济的相对落后性共生的,是来自于落后本身的优势。

后发优势理论最早是1962年由美国经济史学家亚历山大·格申克龙(Alexander Gerchenkron,1904-1978)创立,其后发优势理论有四个方面的内涵:第一,即所谓“替代性”的广泛存在。

后起国家可以、也只能创造性地寻求相应的替代物,以尽快达到相同的或相近的工业化结果。

 第二,指后起国家引进先进国家的技术、设备和资金,节约科研费用和时间,培养本国人才,推进工业化进程;也可解决后起国家工业化中资本严重短缺的问题。

 第三,学习和借鉴先进国家的成功经验,吸取其失败的教训,避免或少走弯路,采取优化的赶超战略,较快进入较高的工业化阶段。

 第四,相对落后会造成社会的紧张状态,以致形成一种社会压力,这种压力使落后国家普遍提出要迅速实现工业化的要求。

格申克龙的后发优势理论,首次从理论高度展示了后发国家工业化存在着相对于先进国家而言取得更高时效的可能性,同时也强调了后发国家在工业化进程方面赶上乃至超过先发国家的可能性。

(二)后发优势理论发展综述继格申克龙之后,后发优势理论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一些学者对后发后发优势策略述评与我国西部发展研究薛 磊【摘 要】本文在对后发优势进行分析综述的基础上,提出我国西部欠发展地区的后发优势策略,以便促进西部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进而实现区域经济发展趋衡。

【关键词】后发优势;发展策略;西部发展优势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美国社会学家列维认为,后发者具备借鉴先行者的可能性;同时后发者跳跃过先行者必须经历的现代化进程的早期阶段,缩短现代化过程,通过先行者所取得的成就,看到现代化前景对后来者产生激励并树立信心。

俄国的托洛斯基将后发优势概括为历史落伍者的特殊权利,托洛斯基认为即使落后国家被迫追随着发达国家,却并不按照原有的秩序去做事去采纳所有地方、任何时期几经完成的发展样式,这样,就会跳过整个空间的等级系列到达理想的目标。

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现状分析

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现状分析

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现状分析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西部地区的经济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然而,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一些差距。

因此,中西部地区需要加强合作,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经济发展战略,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

一、中西部区域经济现状分析中西部地区是指西南、西北和中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湖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新疆等五个省区的部分区域。

这些地区的经济水平较为落后,但是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较快。

目前,中西部地区的GDP增速普遍在7%以上,但是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还是存在一定差距。

例如,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率较低,经济发展依然以传统的农业、采矿业和制造业为主导,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比重较低。

二、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

一方面,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力度逐渐加强,外部投资和国家支持的优势也逐渐凸显。

另一方面,地域辽阔、自然条件艰苦、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基础薄弱等问题也对经济发展产生了阻碍。

三、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为了进一步提高中西部地区的经济水平,加强宏观经济管理和大力实施区域产业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建议:(一)产业升级中西部地区需要加快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升级,发挥自身区域特色和优势,加强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建设。

需要大力发展以信息、智能制造、国防和医疗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

(二)基础设施建设中西部地区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长远发展能力。

特别是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加快推进,打通区域内的交通瓶颈,增强能源供给保障能力。

(三)加强合作中西部地区需要加强区域内部合作,共同开展有效有效的区域发展规划。

此外,应积极拓展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对接合作,加快推进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交流合作,实现协同发展,共同谋求经济发展。

我国西部地区发挥后发优势的动力与路径探析

我国西部地区发挥后发优势的动力与路径探析

民族地区尤为明显,在少数民族地区,资本更多是进入生产性行业,而不是非生产性领域。

再者,优质的教育资源无法配置到这些地区,造成人力资本的长期缺乏,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另外,少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也比较之后,医院硬设施与发达地区差距巨大,医疗供给不能满足需求的现实长期存在。

要解决民族地区教育与医疗供给小于需求的问题,就需要政府取消供给抑制政策,让商业资本进入这类领域,提高少数民族的人口素质,增加人力资本存量,这也是少数民族地区乃至云南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直面的问题。

三、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进一步发展的几点建议综上所述,根据云南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首先,云南少数民族经济要借力“一带一路”战略和供给侧改革政策,必须减少乡村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障碍,增强乡村经济系统内部与外部市场的联系。

要增强内外联动,必须有快捷高效的运输体统与运输网络,少数民族经济内部要利用当前国家出台的精准扶贫政策,发展集约型农业,提高人口居住密度,降低交易成本,增强内部经济活力,提升乡村经济的规模和层次。

同时,政府要加强引导,根据民族地区乡村经济的供给短缺和市场需求状况,鼓励轻加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水平,转移部分剩余劳动力,解决乡村经济供给不足的问题。

其次,充分发挥省城昆明的区域辐射作用,以全省正在建设的高铁网络为契机,构建多渠道、高效率、低成本的辐射带动网络,促进资源向民族地区流动,为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开拓新的市场;第三,优先发展高附加值的文化产业,适当减少和淘汰落后产业,引导资源由效率低的传统经济部门向效率高的部门转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挖掘民族文化的内涵,创新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提升文化创意水平,注重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如加强与企业及昆明高等院校的合作,引进外部资本和人才),不断提高文化产业的新意和创意,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促进产业增值。

最后,为了提高少数民族利用“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经济和把握机遇的能力,应该加大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力度,促进民族地区教育和医疗事业发展,增加教育与医疗的供给,提升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维护劳动者的健康权益。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策略透析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策略透析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策略透析一、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西部地区也和全国一样,在经济文化发展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特别是国家开展大规模扶贫工作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突飞猛进,取得了过去难以想象的建设成就。

例如,自2000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随着一大批以交通能源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改变了我国西部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所需要的基础设施条件,有力地促进了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

自2000年以来,除云南省的GDP年均增长速度稍低于全国的平均增长速度外,其余十一省区的GDP年均增长速度都高于全国的平均增长速度。

其中,内蒙古自治区的GDP增长速度从2002年起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一。

西部地区已初步形成了一批特色优势产业,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产品、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基地。

2008年,内蒙古的羊肉、牛奶、羊毛和羊绒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原煤产量居全国第二位。

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的%;番茄酱生产能力占全国的90%以上,形成了亚洲最大的番茄生产加工基地;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分别居全国第三位和第一位。

广西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蔗糖生产加工基地,产量占全国的60%。

云南鲜花产量位居全国第一位。

云南和贵州的烤烟产量占全国的%,位居全国前两位。

广西、贵州和宁夏已成为我国氧化铝和电解铝的重要生产基地。

但是,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多种原因,西部地区仍然面临许多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对这些困难和问题如果不从国家层面上加以重视并逐步解决,不仅将会制约西部地区本身的快速发展和持续发展,而且将会影响沿海乃至全国的进一步可持续发展,最终对我国的和平崛起和伟大复兴不利。

这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差距逐渐拉大,农村贫困问题突出。

2003年,西部地区的人均GDP是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094元,而2009年,西部地区的人均GDP是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920元,6年时间,西部地区的人均GDP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扩大了2826元。

应用文-关于西部经济落后地区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顺利转化的思考

应用文-关于西部经济落后地区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顺利转化的思考

关于西部经济落后地区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顺利转化的思考'\r\n关键词:西部地区\xa0\xa0资源优势\xa0\xa0优势\xa0\xa0转化论文摘要:西部经济落后地区要缩小乃至消除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差别,加快,就必须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用资源开发的新观念去认识资源,确立正确的资源开发战略原则。

所谓资源转换模式,就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

这种模式的基本要求:一是要有比较丰富的资源,二是生产力水平比较低。

西部经济落后地区,要缩小乃至消除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唯一的选择只能是不断加快自身发展步伐,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道路。

要如此,当前的关键是要走好第一步,即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顺利转化。

一般地讲,资源丰富、交通不便、观念落后、缺乏资金和技术、劳动力素质低等,是西部经济落后地区的共性。

丰富的资源是资源转换型模式存在的物质基础。

西部经济落后地区由于地理条件的因素,基本上都属于( 自然)资源生存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如生物资源、矿藏资源、水力资源、旅游资源等。

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偏僻。

交通等基础设施十分落后,使这些丰富资源长期沉睡在深山荒野,不能得到有效的开发与利用。

改革开放后,情况虽然已今非昔比,但基本格局并没有多大改变。

因此,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实施以资源转换型模式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战略,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现实的经济优势,是西部经济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

一、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顺利转化,必须用资源开发的新观念去认识资源面对党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如何加大力度,加快步伐,促进以资源开发为重点的特色经济的建设与形成,西部经济落后地区的当务之急是找准经济发展的切人口和着力点,使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得以顺利实现。

也就是说要通过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即使单位数量的资源耗费产生出最大效益,或使一定的经济效益使用最少量的资源。

关于西部地区特色经济发展分析

关于西部地区特色经济发展分析

关于西部地区特色经济发展分析论文关键词:西部地区特色经济论文摘要:本文从特色经济的概念、理论基础和特征出发.在分析了西部地区发展特色经济的重要性基础上.探讨了特色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导特色产业选择与应注意的问题.对西部地区特色经济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近几年来.随着东部地区经济的蓬勃发展.东西部地区差异日益加大.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层面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国家在推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为西部地区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但是在国家有限的资金投入情况下.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得到最大效益.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首要解决的问题。

据此.西部地区应该依据本区域的特点.发展特色经济.以达到经济快速发展的目标。

一、特色经济的概念、理论基础和特征有人认为特色经济就是区域经济;有人认为特色经济是效率经济;也有人认为特色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就总体而言.特色经济主要是指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区域优势资源为依托.依靠科学技术和资源的差异性.形成具有规模化、异质化的特色产业群.能将产前、产中、产后诸多环节连接起来.从而带动本行业、本地区的发展.同时兼顾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最终能够成为本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

特色经济的提出主要是建立在优势理论基础之上的。

最早的优势理论是斯密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

主要观点是每个国家都有其绝对有利的、适宜于某些特定产品的生产条件。

如果按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来进行专业化生产.各国的资源就能得到正确的分配和有效的利用。

继斯密之后.李嘉图根据绝对优势理论:于1817年提出相对优势理论.认为只要成本比率在各国存在差异.各国就能够生产各自的比较优势产品.并在国家间进行交换.通过贸易增进利益。

其后.赫克歇尔和俄林又以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提出了要素禀赋论.简称H-O理论。

该理论解释了比较优势理论中比较成本差异的来源.认为各国国内商品价格比例或比较成本的不同.是由于各国之间生产要素禀赋的不同和生产各种商品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比重不同。

我国西部地区后发优势探讨

我国西部地区后发优势探讨

我国西部地区后发优势探讨引言中国是一个拥有广阔领土的发展中国家,西部地区作为中国的腹地,一直以来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与东部地区存在明显差距。

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和国家政策的推动下,我国西部地区逐渐展现出后发优势,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资源流向。

本文将探讨我国西部地区后发优势的原因及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一、西部地区的后发优势1. 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我国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等。

地理位置接近中亚、南亚等重要的经济区域,具有地缘优势。

这使得西部地区在能源、物流、贸易等方面具备了一定的竞争优势。

2. 市场潜力和劳动力优势西部地区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市场潜力巨大。

同时,西部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这为吸引外商投资和发展制造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3. 政策支持和发展机遇近年来,中国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积极推动西部地区的发展。

例如,“西部大开发”战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等,为西部地区提供了发展机遇。

此外,政府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投资的力度,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支持,加速了西部地区后发优势的形成。

二、西部地区后发优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1. 机遇a. 增加经济多元化西部地区后发优势的形成,有助于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

传统的农业和资源型经济将向现代服务业、制造业等高附加值领域转变,增加了西部地区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

b. 促进地区协同发展西部地区后发优势的形成,有利于推动区域间的协同发展。

资源、技术和人才的流动将促进西部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实现优势互补,推动整个国家经济的协调发展。

2. 挑战a. 产业结构升级的挑战西部地区后发优势的实现需要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这将面临技术更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挑战,需要加大转型升级的力度和投入。

b. 生态环境保护的挑战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一直以来都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后发优势的实现需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这对西部地区的政府和企业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责任。

浅议西部经济发展

浅议西部经济发展

浅议西部经济发展摘要:西部经济的发展是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和必要阶段,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因地制宜的发展政策,这就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制定发展方向和综合规划。

关键词:西部经济;政策面;产业近些年,西部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西部的龙四川、重庆等地区,已经成为西部经济的典范,不管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人均收入水平,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到目前为止,西部亮点颇多,内蒙古在整个“十一五”期间GDP增长都是第一;成渝地区在城市带建设、城乡统筹方面已经走在全国前列;关中经济区也可能成为新“亮点”,这一地区是高新技术企业密集区,有可能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一大重镇。

此外,继深圳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西部也诞生了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特区”。

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

虽然西部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西部地区经济总量小,产品处于产业链低端,生产方式比较粗放,自我调整能力弱,保持西部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是坚定不移地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客观需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对于扩大国内需求、挖掘发展潜力、拓展回旋空间。

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西部各省需要更加清醒的认识自己,深入分析各种优势和问题,才能促进经济更快的发展,我们从资金、人才、技术、资源、政策等几大生产要素来客观地分析西部经济发展过程有哪些瓶颈、有哪些优势。

1西部经济发展的优劣势分析①目前西部各省最大的优势在于资源,煤炭、矿石、天然气等能源较多,鄂尔多斯一带的煤炭储量已经超越了山西,几乎西部每个省份都有自我强势的资源储备,新疆成为我国资源储量最大的省份。

这些省份以能源为依托,不断地强化产业结构,优化基础设施,逐渐形成了以储备资源为主的产业链,把当地的经济搞得有声有色。

②很多媒体上宣传说很多人才向二三线内地城市转移,那仅仅是一部分,另外人才发挥需要空间平台,目前内地的基本情况还是无法吸引高端人才的转移。

管理学西部大开发战略方案管理对策的思考其它管理

管理学西部大开发战略方案管理对策的思考其它管理

管理学西部大开发战略方案管理对策的思考其它管理管理学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指中国政府为了促进国家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在管理学的角度下,对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方案管理对策需要综合考虑企业、政府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因素,以达到最大化地推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目标。

以下是几个思考方向:首先,要从企业角度思考方案管理对策。

企业作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主体之一,需要发挥积极的作用。

企业应该根据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的发展战略和计划,提高运营效率,创新技术和管理方式,以增强竞争力。

同时,企业还应积极探索区域市场,开拓新的业务领域,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满足西部地区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其次,要从政府角度思考方案管理对策。

政府作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主导者,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激励企业投资和创新。

政府可以通过减少行政审批、降低税费负担、优化投资环境等措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企业到西部地区发展。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医疗和社保等公共服务水平,以提高西部地区的生活质量和人才吸引力。

此外,还需要从社会角度思考方案管理对策。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

在方案管理对策中,要重视社会的反馈和意见,充分听取社会的声音,及时调整和优化政策措施。

同时,还需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社会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认知度和支持度,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最后,需要进行跨学科的思考。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需要多学科、综合性的管理思维,要将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各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融于管理实践中。

例如,可以借鉴地理学的空间规划理论,制定区域发展的空间布局;可以利用社会学的调查方法,了解西部地区的发展需求和问题;可以运用心理学的团队管理理论,提高企业组织和团队的效能等。

综上所述,管理学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方案管理对策需要考虑企业、政府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谈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及应注意问题

谈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及应注意问题

谈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及应注意问题内容摘要: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却在拉大。

东部外向型发展模式是否适合西部地区?西部地区该如何发展?发展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本文通过对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条件作对比,认为西部地区应该走外向型和内源型方式并重的道路。

同时,提出西部地区发展中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发展条件发展道路注意问题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历史存在和过分扩大,已成为一个长期困扰中国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全局性问题。

1999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东部沿海地区却以更快的速度发展,东西部地区差距还在继续扩大。

林毅夫、魏后凯、王绍光等学者的研究都证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呈逐渐扩大趋势。

东部沿海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是否可以用来发展西部呢?对于这个问题本文进行了探讨。

西部地区不能走东部外向型发展道路所谓的外向型经济是指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出口创汇为主要目标的经济活动。

外向型经济模式是以开拓国际市场为着眼点的经济发展战略模式。

其基本特点有: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把重点放在发展出口产品的生产上;以国际市场为目标,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生产要素通过国际、国内的双向流动,达到优化组合,提高其使用效率;对国际市场依赖性大,风险也大。

东部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是由当时国家政策和东部地区的区位特点所决定的。

当前阶段,伴随产业转移,存在着沿海地区发展模式向西部地区空间位移的可能性。

这种模式的空间位移已不符合西部地区区情以及宏观发展方式转变要求了,其主要原因在于:(一)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两者的资源禀赋不同沿海地区自然资源缺乏,而西部地区资源丰富。

西部地区资源丰富,水能蕴藏总量占全国的82.5%,西部地区的煤炭占全国的36%,石油占12%,天然气占53%。

全国已探明的140多种矿产资源中,西部地区就有120多种,一些稀有金属的储量名列全国乃至世界的前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洲“ 四小龙” 等地 区的崛起所证 明。但是 , 于发 对 展 中国家来说 , 后发优势并非 是自发的, 它只是一种 可能性 , 需要一定 的条件和机 制作为实现 的基础。
收稿 日期 :0 6-0 20 3—0 2
作者简介 : 褚忠远 (9 8一 ) 男 , 17 , 山西交城人 ,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 院博士生 ; 何炼成( 9 8 ) 男 , 12 一 , 湖南浏阳人 , 西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 士生导师 , 博 西北大学 中国西部经济 发展研究 中心学 术委
维普资讯
第3 0卷 第 4期 20 0 6年 7月
湘 潭 大 学 学 报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Ju a o int nvri ( hl oh n oi c ne ) orl f ag nU i sy P ispyadSc l i cs n X a e t o aSe
( 包括人力资本 ) 技术 、 、 结构 、 制度 等方 面的差距 ,
实现经 济追赶 , 来居 上 。这 已被 美 国 、 国 、 本 、 后 德 t 3
在不断扩大 , 其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发达国家 , 工业化
进程面临后发优势逐步丧失的困境 。几乎所有发展 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政策都试图以某种方式来打破这 种不利局 面。但大多数努力都集 中在解决投资和基 础配置上 , 而对国家层次 的技术积 累和能力积 累较
V 13 。 o . O No 4
Jl,06 uy20
西 部 区域 经 济 知 识 化 发 展 战 略
— —
基 于辨析 西部地 区后发优 势的 思考
褚 志 远 何 炼成 , ,
西部经 济发展研究 中心 , 陕西 西安 7 06 ) 1 9 0
(. 1西北 大学
经济管理学 院 ;. 大学 2 西北
员会主任。
基金项 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 目“ J q 闼发展 经济学 々题研 究” 编 号:2 A J 70 3 ) ( 0 J Z D 9 0 9 的部, 这在 很大 程 度 上 制 约 了 后 发 优势 的实 现 过
A・ esek n G r nr 通过对后起国家经济发展的考 h o
察, 提出“ 相对 后进性 ” 假说 , 即在 初期 阶段 的经 济 发展水平( 用人均 G P来测定 ) D 越低 , 其后来的经济
增长率就越高。格 申克龙称其 为“ 后者的优势” 落 ( datg f ak ad es … ” A vn eo cw rns) 卜m , 所 谓 “ 发 a B 即 后 优势” 。后发优势的内涵相当丰富, 至少包括技术 、 资本 、 劳动 、 制度 、 构等 五 个方 面 的 内容 J 结 。但 是 ,后发优势” “ 只是相对后进性在积极意义上 的理 解, 只是 为欠发 达地 区 急起 直追 、 速发 展提供 了一 加 种机遇或可能, 因而也只是潜在 的, 并非后发地区实
际拥有的。要使 “ 后发 优势 ” 为现 实 的“ 成 后发 利
益” 不仅取决于众 多条件的支持 , , 而且还取决于它 与各种条件在不 同时空范围内的有效组合 。 。 。
发 展 中 国家 或 地 区 比较 优 势 、 发 优势 是 客 观 后
种有利条件并取得实际成绩 的也只有亚洲的极少数 国 家和地 区 J。后 进 国 家 在 选 择 发 展道 路 时 , 1 不
付高昂的机会成本 。发展中国家成为发达国家的低
价甚至免费人才培养和积累基地, 越重视创新的核 心资源 , 却越容易流失核心资源。
第 三 , 资源 与 劳动力 优势看 , 从 发展 中 国家在资
程。因此 ,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 , 研究如何有效发挥后 发优势所涉及的条件和机理 , 对于作为后进 国家 的 欠发 达地 区 的中 国西部地 区是 至关 重 要 的。
二 、 国西部 地 区后 发优 势 辨析 我
以 定量 衡 量 。
关键 词 : 西部; 区域经济; 知识化发展战略; 后发优势
中图分 类号 :2 7 文 献标 识码 : 文章 编 号 :0 1— 9 l20 )4— 08— 6 F0 A 10 58 (0 6 0 07 0


问题 的提 出
欠发达国家 的后 发展地 位使其面临着 各种不利 条 件 。而且 , 在变化的经济技术环境 中, 对于在以往的 技术系统中积累了大量优势 的国家或者企业来说 , 为了抛弃“ 过时的” 经验和外部条件 , 获取新的技术 经济范式所需的新 的知识 、 能力 、 经验和外部条件 , 面 临着 日益增 加 的成本 J 5 明。 实际上 , 多数具有相对后进性的国家的经济 大 发展 , 并未出现符合 G r eko 相对后进的假说的 e hnrn s 迹象。先进国家的技术水平和资本必要量与后进国 承受能力之 间 的差距过 于 巨大 , 后进 国很 难利 用 “ 后发优势” 的有利条件。迄今为止, 成功地利用这
仅要受到资源和环境的限制, 而且要受到先进国家
的制约 , 以及来 自同一类 型后进 国家的竞 争威胁 。
大多数发展 中国家在努力推行其工业化过程中继续 面临巨大的困难 , 同发达 国家之间的结构性差距还
存在的, 发挥后发优势 , 通过学 习和模仿创新 , 能够 加速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 缩小与发达国家在资本
摘 要 : 在中国经济不断融入世界知识经济体系的情况下, 西部区域后发展 地位面临着各种不利条件, 使其后发
优 势有 明显减 弱的趋势。为保 持并发挥后发优 势 , 西部地 区需要 创造一些基本 条件 , 在此基础 上 , 西部经 济发展 应
选择知识化发展 战略 , 着重建设 区域经济创新体 系, 动产 业结 构知识化跨越 , 建 立经 济发 展知识 化指标体 系加 推 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