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小学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一课时(16张幻灯片)教学课件
部编本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7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一课时教案
设计
7、中华民族一家亲
中华民族大家庭
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
通过这两幅插图,我发现少数民族融入到各省份的速度越来越快,特别是2010年,整个数据呈现大幅度的增长,说明民族融合的速度非常快,这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融合。
6、教师引导:同学们,我国各民族逐渐汇聚为一个大家庭,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这不仅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
当代回族通用汉语,不同地区持不同方言。日常生活中,履行念、礼、斋、课、朝等五功是信仰的基本功修。除了五功以外,还要求子女要孝顺父母,夫妻要相互敬爱,回族同胞间互相宽忍,朋友间真诚相待等等,这均被视为信仰的一部分。回族在饮食习惯、服饰装饰、诞生命名、成年仪式、婚姻和丧葬、节日等习俗上,都有浓厚的伊斯兰教色彩。根据伊斯兰教的规定,回族禁食猪、马、驴、骡、狗和一切自死的动物、动物血,禁食一切形象丑恶的飞禽走兽,无论牛、羊、骆驼及鸡禽,均需经阿訇或做礼拜的人念安拉之名然后屠宰,否则不能食用。日常生活中,回族不抽烟、不饮酒,但特别喜欢饮586087人(2010年,不包括台湾省),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分布。宁夏回族自治区是其主要聚居区,在56个民族中,回族按省区市显示出的人口分布离散度仅次于汉族和高山族,位居第三,这表明回族是我国分布最广的民族之一。
回族的族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学术界一般认为回族大致形成于明代,而元代是回族形成的准备时期,明代是回回民族最终形成的时期。
4、教师小结:同学们,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这样的少数民族一共有55个,这55个少数民族的分布呈现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各地区各民族的人口流动更加频繁,促进了相互间的交往、交流和交融,请大家来看一组数据。
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中华民族一家亲》说课ppt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学目标 说教材重难点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
知识与技能
➢知 道 中 华 民 族大家庭中 各民族的分 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
➢提 高 饼 状 图 和条形统计 图的读图、 识图能力以 及通过数据 分析得出结 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 知 中 华 民 族是一个统 一的多民族 国家及新型 的民族关系
团结
少
和谐
数
民
族
互助
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
谢 谢 指 导!
部编版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学目标 说教材重难点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
➢ 教学重点:
1. 了 解 中 华 民 族 的 构成和分布特点。
2.通过相关的资料 分析,让学生初步感受 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 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分析 资料,归纳提升的 能力。
2.感知新型的民 族关系。
中华民族 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 一家亲
互相尊重 守望相助
从认知和行为两个层面,说明 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的关 系和互相尊重守望相助的意义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学目标 说教材重难点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
五年级学生对社会现象已经开始关注,知道 我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身边也能 接触到一些少数民族的同胞,但仅限于基本信息 的了解。对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民族关系等方面 的知识了解并不多。基于此,课前引导学生自主 探究、查找有关资料,课上补充数据、资料、法 律等内容,显得十分必要。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 第一课时
目录 1、说教材 2、说学情 3、说教学目标 4、说教材重难点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中华民族一家亲》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中华民族一家亲》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 教材分析《中华民族一家亲》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分布、民族文化以及民族团结。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实例和故事,引导学生认识我国56个民族的独特风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和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有了初步的了解。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许接触过一些少数民族的同学或文化,但对其深入了解还不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深入认识我国的民族关系,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分布、民族文化以及民族团结。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和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分布、民族文化以及民族团结。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实例、故事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民族团结。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搜集有关民族的信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交流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思考,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实例、故事等教学资源。
2.提前让学生搜集有关民族的信息,准备课堂分享。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实例等,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分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我国的民族文化,让学生感受各民族的风情。
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文化特点。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搜集到的民族信息。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4.巩固(5分钟)通过故事、实例等,让学生深入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7《中华民族一家亲》教学设计(第1课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7《中华民族一家亲》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 教材分析《中华民族一家亲》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特点,认识到56个民族是一家,增强民族团结意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文字,展示了我国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和民族精神。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对民族问题的理解还相对较浅。
通过前期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到我国有56个民族,但对其中的许多民族的文化特点、风俗习惯等还不太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特点,认识到56个民族是一家。
2.增强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3.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谈话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深入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如图片、视频等。
2.学生分组,准备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我国多民族的特点。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讨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促进民族团结,并将讨论结果进行分享。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设计一个民族团结的活动方案,如一次民族风情展示活动等。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民族团结,如帮助少数民族同学解决问题等。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7、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一课时教案
郑成功收复台湾,又称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战,是指公元1661年南明将领郑成功驱逐窃取台湾的荷兰殖民者收复宝岛台湾的事件。郑成功率领军队,在台湾人民的支持下,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38年的中国领土台湾,并一起建设台湾。这场战争结束了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中国台湾的经营,开启了明郑政权对台湾的统治。
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出示一些有关茶马古道的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历史上茶马古道的繁华以及茶马古道发挥的重要作用。
3、其实,除了茶马古道,历史上、当前生活中还有很多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事例,大家知道吗?同小组的同学相互交流,说一说自己知道的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事例。
预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下令改姓,与汉族通婚,学习汉族文化礼仪。
7、出示课本55页“相关链接”的内容,引导学生读一读,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条的规定。
8、教师小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这条宪法极大程度上保护了我国各少数民族的利益,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和融合。
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的56个民族,知道我国各民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格局,我国经济取得的成就,也是各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
教学难点
知道我国各个民族一律平等,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少数民族的一些资料等等。
预习要求
引导学生查阅少数民族的一些资料,如分布情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等。
三、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
1、教师引导:同学们,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格局。
7《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7《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中华民族概念和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含义。
2.能力目标:思考如何加强中华民族的团结与合作。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二、教学准备1.教师备课2.视听资料:《中华民族一家亲》视频三、教学过程1.热身环节1.老师与学生互动,询问学生对于中华民族的认知和理解。
2.引导学生回想自己曾经遇到过的团结合作的场景,有哪些体现中华民族一家亲的行为。
2.视频呈现1.播放《中华民族一家亲》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了解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内涵和意义。
2.观看过程中,老师适当停顿引导学生发表观后感和反思。
3.知识扩展1.老师通过演讲方式,对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含义进行进一步讲解。
2.学生针对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具体表示方式,进行讨论和思考。
4.巩固练习1.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精神。
2.举手发言:随机召唤小组代表上台发言并讲述小组讨论的成果。
5.拓展延伸1.学生自主阅读与中华民族有关的故事或名人传记,并进行分享。
2.家庭作业:制作一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海报或标语。
四、课堂互动1.学生们积极举手参与讨论和发言。
2.小组合作活动,分工合作完成小组讨论任务。
3.学生们关注并且记录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相关表现行为。
4.学生分享阅读体验和思考,增强情感体验和认知。
五、板书设计深入学习中华民族一家亲一.中华民族概念二.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内涵1.团结合作2.互帮互助3.社会责任4.文化传承三.如何践行中华民族一家亲六、教学反思本课教学重点通过视频、口头讲解、小组讨论等实现教学目标。
特别是小组讨论和阅读分享环节,增强了学生们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同时,对于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的培养也特别注意,使学生们更好的理解和认知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概念和意义。
(人教部编版)统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一课时) 精品公开课PPT课件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不等于居住 地、杂居地
含义
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 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意义:民族区域自治既维护了国家主权统一,又保 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自主权利,调 动了各民族人民的积极性。
“根据自己的特点,自己国家的情况,走自己的路。 如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 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 好,适合中国的情况。”
——邓小平 1984年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在历届全国人大、政 协中,少数民族代表和委 员所占的百分比,都大大 超过少数民族在全国人口 中所占的比例;55个少 数民族不论人口多少都有 自己的代表和委员。
在政治权利、社会地位上实现了平等
历届全国人大 少数民族代表占比:
据统计:中国55个少 数民族现有人口1亿多 ,占总人口的8.41%.
《宪法》第一百二十二条 国家从财政、物资、技术等方面帮 助各少数民族加速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事业。
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青藏铁路
西电东送
西 气 东 输
在文化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
汉字
从财政、物
资、技术等方 面帮助各少数 民族加速经济 和文化建设; 给予扶持少数 民族地区的特 殊政策。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新时代 新征程 新篇章
新时代 新征程 新篇章
在祖国的西南有一个彝族山村,过去村民的温饱都成问题, 几乎家家住茅草屋。现在危房改造、生态家园建设全覆盖,一栋栋 崭新的房屋拨地而起。该村依靠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扶持政策,依托 草场优势,靠畜牧业,旅游业走上致富奔小康的道路。百草坪成为 民族风情旅游的好去处。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2.掌握家族、家庭、国家、民族之间相互关系的表述方式。
3.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4.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珍爱民族文化。
二、教学重点1.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2.家族、家庭、国家、民族之间相互关系的表述方式。
三、教学难点1.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2.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珍爱民族文化。
四、教学方法1.课堂教学法。
2.互动式问答法。
3.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设计1. 预习活动预习本节课内容,查阅资料,准备主题班会或读书分享,向同学展示和分享自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2.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谈论下面几个问题:1.你们家在中国有亲戚吗?2.如果有亲戚,他们在哪个省份?他们的生活方式与你们生活方式有什么区别?3.有很多中国特色的风俗习惯,它们代表着中国的哪些文化?3. 学习过程1.听读文章《中华民族一家亲》。
让学生注意听读时文章中的“家族、家庭、国家、民族”这几个词语,并标出关键词。
2.阅读理解:通过问答和讨论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
例如:中华文化有哪些传统美德、为什么要表达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等。
3.学习新词:家族、家庭、国家、民族等既是中华文化的根基,也代表着中国的现代社会。
将词语进行解释和区分,在引导学生时也要加强理解。
4.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发现所在的家庭、班级、学校和社会之间的联系,为中华民族一家亲提供观察角度。
学生可以自己选择组员,并交换意见,按表述方式将答案清晰的表述出来。
4. 巩固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角度、词汇来回答下面的问题。
1.除“家族、家庭、国家、民族。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小学道德与法治《中华民族一家亲 第一课时》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小学道德与法治《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一课时》教案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主题为《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一课时》。
本课旨在通过学习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情况,了解各民族的分布情况和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培养观察力、分析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加强跨文化交流意识。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学习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情况,包括国土面积、人口分布等。
2. 了解各民族的分布情况和相互关系。
3. 认识各民族都是国家的主人,逐渐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2. 加强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2. 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情况和各民族的分布情况。
2. 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和交流交往交融的意义。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思考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交融对社会的发展具有什么样的促进作用。
2.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国家概念和地理常识,对中国多民族国家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对各民族的分布情况和相互关系可能还有一些模糊的认知,对于跨文化交流意识的培养也有待加强。
因此,本节课需要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和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和交流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中华民族一家亲》这个主题。
在这个主题下,我们将了解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情况和各民族的分布情况。
首先,请你们回忆一下,你们知道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吗?学生: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生2:中国有56个民族。
教师:非常好!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
那么,你们知道各民族在中国的分布情况吗?请大家思考一下。
(学生思考)教师:很好!接下来,我们将一起学习各民族的分布情况和相互关系。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2.让学生明白“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了解谁团结谁强大的道理,自觉践行团结合作的思想。
3.通过讨论谁是祖国的亲人的主题,引导学生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增强爱乡爱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弘扬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2.获得“团结就是力量”道理,学会团结合作。
3.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增强爱乡爱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如何通过课文让学生建立自我认同感,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2.如何通过讨论、互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自觉践行团结合作的思想。
四、教学过程1. 热身引入(材料:祖国篇)导入: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一个小故事,听完后表现出来自己的情感反应。
讲故事:春天,大地万物都在复苏之时,一位科学家在荒漠之中发现了一个神奇物体,它可以让自然环境得到改善,让人们的生活得到升华,他决定带着这个物体去寻找更多的适合它的基地。
最终,科学家来到了他的祖国,他为祖国献上了这个神奇物体,祖国因此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
2. 课文讲解(材料:《中华民族一家亲》)1.让学生朗读课文,并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2.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所传达的信息,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祖国的亲人,明确谁是我们共同的亲人。
3.让学生领悟到共同的人类命运体系在国家团结和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3. 课文默写让学生现场默写课文,引导他们通过默写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4. 讨论环节1.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天下大同,为何还要讲团结协作的思想?如何践行团结合作的思想?2.让学生分组讨论,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想一想和班上的同学有哪些事情可以团结合作,让大家都欢笑着完成一项有意义的任务?5. 总结点拨1.引导学生自我总结、反思课堂学习的收获,激励学生继续学习、努力进步。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道德与法治《7 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一课时优质课教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道德与法治《7 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一课时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中华民族一家亲》这一课时的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认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树立起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对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民族团结的内涵和意义,还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活动来深化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了解程度不一,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认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
2.培养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3.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增进对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尊重。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树立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
2.难点:让学生深入理解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民族团结。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民族特色的图片、视频和案例材料。
2.设计好教学过程中的互动环节和讨论话题。
3.准备好课堂用的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引导学生关注各民族之间的差异和特色。
2.呈现(10分钟)呈现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让学生了解各民族之间的历史渊源和联系。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民族团结。
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分享,总结出维护民族团结的方法和技巧。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讨论的成果,设计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统编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中华民族一家亲课件(19张幻灯片)PPT文档共22页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统编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中华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民族一家亲课件(19张幻灯片)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中华民族一家亲(第1课时)》教案
课题:7. 中华民族一家亲科目:道德与法治教学对象:五年级课时:第1课时提供者:高嵘单位: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中心小学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中华民族一家亲》是教材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主题中第二课,本课有三个板块:“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互相尊重守望相助”。
本课对应的课程内容: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
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
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民族团结关乎着祖国的发展和统一,而孩子们对于其他民族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并不是熟悉的,他们的视野与经验仅存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如何让孩子们以开放的心怀认识、重视、接纳各民族的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团结意识,携手各民族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梦想,培养和激发他们的正确民族观和爱国主义情怀至关重要。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了解中华民族的构成和分布特点。
2.知道国家保障少数民族利益的相关法律法规。
过程与方法:1.通过搜集资料、归纳分析等方式,初步感受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2.多角度地分析民族交往事例,明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热爱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的美好情感。
2.培养正确的民族观。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
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通过三年级的学习,学生知道我国是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对于各民族有个自己的民族节日、特色活动、民族风情有初步了解,而对于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之间相互尊重、守望相助,共同创造中华文化了解不多。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统编版.7《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
7《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中华民族一家亲》这一课首先呈现了我国的性质—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全国人口总数的比例做了说明,指出各民族的分布特点和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指出各民族的情感特点是相互亲近和互相依存,强调各民族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服饰、饮食、民居、节庆和礼仪上,需要互相了解,彼此尊重,互帮互助,才能真正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教材引用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各少数民族在全国省级行政区域中的分布做了归纳总结;"相关链接"中呈现了宪法中对民族团结的相关规定;回顾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作品,对各民族的节日和歌曲等的特点做了分析和班会展示。
教材中还给出了"茶马古道"和"广西口岸"两幅图的说明,描述了历史上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与汉族通过马帮交流商品的状况以及广西边境地区各民族兴边富民的情況。
通过本课教学,教师应培养学生加强民族团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丰富爱国主义的内涵。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识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知道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格局,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2.能力目标知道我们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民族制度,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激发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1.热爱中华民族大家庭。
2.正确认识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知道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
教学难点:知道我们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民族制度,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学习:
(学生看图了解,汉族和少数民族人口比)
教师小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 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辽阔美丽的国土上, 共同生活着56个民族,如傣族、维吾尔族、壮 族、回族、蒙古族、满族等,组成了中华民族 大家庭。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我国总人口已达13.7亿。其中,汉族人口最多, 其他55个民族因人口数量相对较少,习惯称为 “少数民族”。
作为西南地区的重要通道,茶马古道推动了 我国西南边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各民族 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维护了边疆的政治稳定和民 族团结。
探究学习:
根据上述资料,说一则历史上 或当前生活中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的事例。
(学生组内交流,合作探究,师生共同评议)
教师小结:
在奠定祖国疆域、开发祖国山河和 维护领土完整的事业中,各民族都作 出了重要贡献,谱写了中国 人口流动越 来越频繁了。
教师小结:
我国各民族汇聚为一个大家庭, 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 义新型民族关系。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条规定:“中华人民 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 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 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 民族分裂的行为。”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
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 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 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格局。
(学生阅读理解各民族是如何融入在一起的)
探究学习:
---活动园———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茶叶等生活 用品为主要商品,以马作为主要运输工具的商贸通道。 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内地汉族地区 的茶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马互换)。
历史上,马帮沿着坎坷崎岖的驿道,源源不断地为 藏区驮去茶、糖、盐等生活必需品,再从藏区换回马匹、 牛羊和皮毛等内地汉族人民需要的物品。除了促进经济 上的交流,茶马古道还促进了各民族在文化上的交流。
探究学习:
---活动园--茶马古道
除了促进经济上的交流,茶马古道还促进了 各民族在文化上的不断交融。比如,傣族的凤尾 竹传到西藏地区,使得藏族乐器弦子的旋律中也 透出了凤尾竹的韵味。
7中华民族一家亲
第一课时
中华民族大家庭
导入新课:
同学们,想一想,中华民族是由多 少个民族组成的?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华民族构成和分布特点。 2.感受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 关系。
探究学习:
1.同学们,说一说,你对少数民族 的理解,你知道的少数民族有哪些? 2.它们各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几?
(组内交流讨论,组长汇报)
探究学习:
查找资料说一说,我国少数民 族分布在哪些地区?有何特点?
(组内合作探究,组长汇报)
教师小结:
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分布 呈现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各地区、各 民族的人口流动更加频繁,促进了相互 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探究学习:
---活动园
阅读资料,从数字的变化中,你有什么发现? 根据人口普查数据,1982年,有18个少数民 族在全国省级行政区域均有分布。这一数量在 1990年、2000年、2010年分别增加到22个、28个、 43个。2000年,民族成分齐全的省级行政区域有 11个;2010年,这一数量增加到2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