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个性化效应的社会认同模型
基于社会心理学分析社会上的“跟风”现象-社会心理学论文-社会学论文
基于社会心理学分析社会上的“跟风”现象-社会心理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通俗而言,跟风是指没有或缺少主见的人们对于突然盛行起来的事物不经过仔细思考,盲目跟随、参与或模仿的现象。
近年来,我国形形色色的跟风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随大流、跟风已成为一种普遍心态。
因跟风所产生的丑剧、闹剧、悲剧不断出现,而且弄得累累伤痛的事例也处处可闻。
这种社会现象不仅折射出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浮躁心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构成了社会群体心理亚健康的表征。
一、跟风现象产生原因的社会心理学分析人具有社会性,而人们对社会刺激能够作出反应是其社会性的体现。
社会心理学正是基于人的这一特性,从社会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出发,探讨社会情境以及个体的内在心理因素。
跟风作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其形成和发展与个人的心理因素有很大的相关性,是人们的某种心理因素驱使其在思想情感、行为方式乃至社会生活等方面表现出跟风这一独特性。
(一)他人取向社会心理学中所言的人的社会取向有自我取向和他人取向之分。
其中他人取向是指人们在心理与行为上易受到他人影响的一种强烈趋向。
表现为人们对镜中自我特别敏感和重视,在行为上则努力与别人一致。
在这方面,中国人表现得尤为突出。
特别是在潮流面前避异趋同思想较为明显,更加在意或重视他人的看法或想法,表现出追随别人行为的一种心理,且往往会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在他人取向的驱使以及社会竞争与生存压力摆布下,他们克服困难的耐力下降,奋发向上的耐心也渐渐失去,不愿用勤勤恳恳的劳动来获得成功和荣誉,加之受一些媒体不负责任地炒作和推崇各种快餐式成功和速食式成名的典范的惑,他们不愿为自己做出具有价值的努力,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跟风。
(二)心理依赖心理依赖是人们由于缺乏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能力,依靠别人反馈获得自我价值的一种依赖方式。
在现代社会中,跟风主要来自于人们对各类专家的依赖。
吉登斯指出:在晚期现代性的背景下,个人的无意义感,即那种觉得生活没有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东西的感受,成为根本性的心理问题。
中职学生“去个性化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中职学生“去个性化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摘要]:近年来学生群体无意识违规的“去个性化问题”在中职学校呈增多趋势,已经成为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新困惑与新难题,笔者在剖析中职学生去个性化问题成因基础上,认为该问题是可以积极预防、并可以引导其向良性方向发展的,在这一理念支持下,在实践中形成了一些克服中职学生去个性化问题形成的对策,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中职学生去个性化问题在学校德育管理工作中发生过以下两件学生事件:09机电2班四名学生将班级里最忠厚老实的学生逼在墙角拳打脚踢,周围20多名围观学生不仅无人阻止,还叫好、拍视频;09单招班班长平时在校表现优异,在周末和初中同学到镇初中去打篮球被门卫拒绝入校园,初中同学一下捡起石块砸教室玻璃,他也不由自主的跟随着砸起来,被派出所带走调查时自己也不知为什么会产生如此举动?其实与之类似的学生群体无意识违规的“去个性化问题”,近几年在中职学校已经呈现出增多的趋势。
“去个性化”(Deindividualization)这一专业术语是由法国社会学家G.L.博恩在其经典著作《人群》一书中首先提出的,指个体在群体中或与群体一起从事某种活动时,个体对群体的认同,或以群体自居,使个体的个性溶化于群体之中,从而失去了个性感。
与这种去个性化相联系的是,个体似乎失去了作为个性的约束力,在群体的保护下,做出违反他们在社会情境中常常遵守的社会准则的事,表现出非正常的行事倾向。
中职学生大部分在初中阶段是学困生,在初中由于成绩或者品行不佳,既得不到社会和师长的青睐,也得不到同龄人的认同,因而,在自我放弃观念日益加重、个人自卑感和离群性逐渐加深的同时,实际上对群体的依赖性和需求感却反而增强。
进入中职学校就读后,基于前述原因,中职学生在校生活、学习期间,喜好组织小群体,经常以小群体的共同行为来隐蔽个体行为,从而产生许多无法认定具体违规个体的群体违规事件的去个性化问题。
“去个性化问题”的日渐增多已经给中职德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难题与困扰,有必要针对其成因深入分析,并寻求有效预防和解决的途径。
去个性化
去个性化一、概述定义去个性化(deindividuation),又叫个性消失,亦可叫去压抑化、去抑止化,是指个人在群体压力或群体意识影响下,会导致自我导向功能的削弱或责任感的丧失,产生一些个人单独活动时是不会出现的行为。
去个性化的外在条件有两个:一是身份的隐匿;二是责任的模糊化。
去个性化是一种自我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降低的状态。
个体在去个性化状态下行为的责任意识明显丧失,会做出一些通常不会做的行为。
如集体起哄、相互打闹追逐、甚至成群结伙地故意破坏公物、打架斗殴、集体宿舍楼出现乱倒污水垃圾等,都属于去个性化现象。
我们还都有这样的经验,有时候太专注于某事情,以至于完全忽略他人,甚至忽略我们自己是如何看待我们的行为的,这种情况下个体是处于去个性化状态的。
此外,药物、酒精和催眠等因素,也可造成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水平迅速降低,使人处于去个性化的状态。
二、社会作用(一)个性化与社会冷漠案例一:有过一则报道,说高楼顶上有个小伙子要跳楼自杀,救护车、消防车呼啸而至,警察为挽救生命苦苦努力。
而高楼下看热闹的人越聚越多,突然人群中有人大叫“快跳呀”,其他人也跟着附和起哄,最后在众人的“怂恿”和“鼓励”声中,年轻人对人间不再留恋,从楼顶飘然而下。
在这种情境中,“看客”们是去个性化的,每个人都不再是自己,而是一个“匿名”的、和他人无差别的人。
在去个性化的情境中,人们往往表现得精力充沛,不断重复一些不可思议的行为而不能停止。
人们会表现出平常受抑制的行为,而且对那些在正常情况下会引发自我控制机制的线索也不加反应。
案例二:早在1972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菲利浦,津巴多曾经做过一个模拟监狱实验。
实验者将若干心理正常的大学生随机分成“犯人组”与“看守组”,“逮捕”后的"犯人被戴上手铐,蒙住两眼带到了斯坦福大学地下室的一个“监狱”里。
这些被试经历了真正的犯人才会碰到的种种事情,如戴脚镣手铐,全身喷消毒剂,换上监狱里统一制作的“布袋衣”,而且,“犯人”不再有姓名而只有一个号码。
社会认同理论
社会认同理论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通过社会分类,对自己的群体产生认同,并产生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偏见。
个体通过实现或维持积极的社会认同(socialidentity)来提高自尊,积极的自尊来源于在内群体与相关的外群体的有利比较。
当社会认同受到威胁时个体会采用各种策略来提高自尊。
个体过分热衷于自己的群体,认为自己的群体比其他群体好,并在寻求积极的社会认同和自尊中体会团体间差异,就容易引起群体间偏见和群体间冲突。
社会认同分析
个人认同指个体对自己一定独特性的意识,由此,个人认同使个体在时空上确立自己是同一个人而不是其他人;而社会认同则是个体对自己处于一定社会群体、社会范畴(social category)的意识,由此,社会认同是个体意识到进而强化自己在一定社会范畴上与其它一部分人同一或类似,而与另一部分人则存在差异。
[1]用社会认同理论的创建者塔弗尔(Tafje,l 1972)的话来说,社会认同“是个人拥有关于其所从属的群体,以及这个群体身份所伴随而来在情感上(emotion)与价值观上(value)的重要性(significance)知识(knowledge)。
”[2]实际上,无论个人认同还是社会认同都与个体的自我概念相关联,二者都是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学中的社会认同理论亨利塔金的认同理论
心理学中的社会认同理论亨利塔金的认同理论亨利·塔金(Henri Tajfel)是心理学中社会认同理论的创始人之一。
社会认同理论是指个体在群体中如何形成自我认同,并通过与他人进行比较来评价自己。
亨利·塔金的社会认同理论包含了社会认同的概念、群体归属感以及社会身份的重要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亨利·塔金的社会认同理论,并探讨其在心理学领域的应用。
亨利·塔金的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通过对自己所属的群体进行认同,从而形成自我认同。
在社会认同过程中,个体会将自己与所属群体进行比较,并评价自己的地位和价值。
这种社会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与他人的互动方式以及群体归属感。
亨利·塔金将社会认同划分为个人认同和群体认同两个层面。
个人认同是指个体对于自己独特的个体特征和个体角色的认同。
个人认同是个体与自己的个体差异和独特性相联系的一种心理状态。
个体通过对自己的个体特质和能力进行评价,从而形成个人认同。
而群体认同则是个体对于所属群体的认同。
个体在社会交往中所处的群体身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与他人的互动方式和行为选择。
群体认同通过与他人进行比较和评价,帮助个体建立自我概念和自尊,并获得群体归属感。
亨利·塔金的社会认同理论强调了群体身份对于个体行为和社会关系的重要性。
个体往往会将自己所处的群体视为一个整体,与其他群体形成对比并产生竞争与合作关系。
通过与他人的比较,个体会评价自己在群体内的地位和价值,并采取相应的行为来维护和增强自己的群体认同。
在心理学领域,亨利·塔金的社会认同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理解群体间的偏见、歧视以及社会冲突。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为了保护和维护自己所属群体的地位和价值,往往会倾向于对其他群体抱有负面评价和偏见。
这种偏见和歧视往往是建立在群体认同的基础上,个体试图通过贬低其他群体来提升自己的群体认同。
此外,社会认同理论也被用于研究个体在跨群组情境中的行为和决策。
社会认同理论对解决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深度启示
社会认同理论对解决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深度启示摘要社会认同理论是Tajfel等人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并在群体行为的研究中不断发展起来。
本文旨在通过社会认同理论的视角对解决大学生就业压力进行深度思考。
本文认为,从社会认同理论的角度来解决大学生就业的压力,有两条思路:第一,对于社会角色认同很强的大学生,应尽量让他们在进行归因的过程中,将失败归因为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将成功归因为内部的、可控的因素。
第二,促进大学生的身份认同的转变。
从学生转变为求职者,融入社会这个内群体,使其认识到自己也是其中的一份子而不是外群体,以便产生内群体偏好,从而减少违和感,减少心理压力。
关键词社会认同理论;就业压力;思考1.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社会认同理论是Tajfel等人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并在群体行为的研究中不断发展起来。
1.1社会认同理论定义Turner 和Tajfel(1986)区分了个体认同与社会认同,认为个体认同是指对个人的认同作用,或通常说明个体具体特点的自我描述,是个人特有的自我参照;而社会认同是指社会的认同作用,或是由一个社会类别全体成员得出的自我描述。
Tajfel(1978)将社会认同定义为:“个体认识到他(或她)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
”社会认同最初源于群体成员身份。
人们总是争取积极的社会认同。
而这种积极的社会认同是通过在内群体和相关的外群体的比较中获得的。
如果没有获得满意的社会认同,个体就会离开他们的群体或想办法实现积极区分。
人们会使用各种策略进行区分,Turner 和Tajfel认为有三组变量会影响群体间区分:(1)人们必须主观上认同他们的内群体;(2)情景允许评价性群体间比较;(3)外群体必须是可以充分比较的。
Tajfel认为对社会认同的追求是群体间冲突和歧视的根源所在,即对属于某群体的意识会强烈的影响着我们的知觉、态度和行为。
1.2社会认同理论基本观点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通过社会分类,对自己的群体产生认同,并产生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偏见。
十大杰出社会心理学研究(七)社会认同理论
我们为什么去做愚蠢而不合理的事情:十大杰出社会心理学研究(七)为什么群体和偏见能如此容易地形成:社会认同理论这项经典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证明了人们只需要一点点借口就可以形成群体,并开始歧视不属于这个群体的其他人。
人们在群体中的行为总是引人入胜而又时常令人烦恼。
一旦人们组成了群体,我们就开始做出奇怪的事情:模仿群体中其他成员的行为,偏袒自己群体中的成员,寻找一位可以顶礼膜拜,并抗击其他群体的领袖。
只要去看看Sherif做的Robbers Cave实验就能够发现,要挑起不同群体间的冲突是多么容易的一件事。
但是看看你属于的不同类型的群体,你就会看到它们之间有巨大的差异。
有一些群体更像是属于同一作战部队的士兵,他们从小就互相熟识。
这种关系持续时间长久、紧密,成员之间相互保护对方。
或许属于这种群体中的人们彻底地改变自己的行为,并在很多方面袒护同胞就显得并不足为奇。
不过,其他的一些群体则远没有这么紧密。
比如说,一家体育俱乐部的支持者,或者只在几个月内一起研究同一课题的同事,甚至是在一间画廊鉴赏同一幅画作的一群人。
在任何能引起人注意的范围内,我们似乎都不可能认为共同站在同一幅画前仅仅30秒钟的人形成了一个群体。
这种关系难道不显得太过于稍纵即逝了吗?这正好就是社会心理学家Henry Taj fel和他的同事们要来回答的问题。
他们相信,一个群体和随之形成的偏见有可能形成于很短的时间内。
实际上,他们认为即使在成员之间没有面对面的交流,相互之间互不认识,而且他们的“群体”行为没有实际影响力的情况下,还是有可能形成群体。
换句话说,他们从这个徒有形式的群体那里完全无法获得任何得失。
形成一个“群体概念最为淡薄的群体”Tajfel和同事们想出了一个证明他们想法的简单有效的方案。
一些14、15岁的男孩作为被试被带进实验室,并且看了Klee和Kandinsky两人画作的幻灯片。
他们被告知,实验者会根据他们对于这些画的偏好将他们分为两组。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社会认同与身份认同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社会认同与身份认同社会认同和身份认同是社会心理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揭示了个体与群体之间如何建立联系和共同认同的过程。
社会心理学家从不同角度解读社会认同和身份认同,并探讨其对个体行为和群体关系的影响。
本文将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社会认同和身份认同的概念、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对社会稳定和社会变革的作用。
一、社会认同的概念与表现社会认同是指个体对自己所属的社会群体产生的认同感或归属感。
个体通过与特定群体的联系和参与,获得自我认同和满足需求的感受。
社会认同可以是基于种族、性别、国家、职业、兴趣等多种因素,而不同的社会认同会对个体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产生影响。
社会认同的表现有多种形式,例如:1. 客体性认同:个体对自己所属群体的认同感,如国家认同、种族认同等。
2. 主体性认同:个体对于他人对自己的认同感,如专业认同、团队认同等。
3. 前台认同:个体意识到自己所属群体的共同特征和身份,主动表达出来。
4. 背台认同:个体对自己所属群体的认同感不明显或没有表现出来,但在相关情境中被激活。
二、社会认同与个体行为社会认同对个体的行为有重要影响,它可以影响个体的态度、行为选择和行为表现。
当个体对某一社会群体产生强烈认同感时,会更加倾向于以该群体的利益为导向来决策和行动。
社会认同可以使个体在群体中有归属感和凝聚力,促使个体与群体共同追求共同利益,并且在个体面临困境时获得支持与帮助。
然而,过于强烈的社会认同也可能导致偏见和歧视。
当个体对某一社会群体的认同超过了个体间的差异和个性特征,就可能对其他群体抱持偏见和敌意。
因此,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也强调了平衡个体对社会认同的承认与个体独立个性的尊重。
三、身份认同的概念与形成身份认同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认同,是个体对自我进行定义和界定的过程。
身份认同是个体对自己在不同社会群体中所处角色、地位和关系的理解和感知。
个体通过与他人进行比较和交流,逐渐树立自己的身份认同,并通过自己的身份认同来建立和维持与他人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第十四章社会认同]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十四章社会认同一、社会认同的概念(一)社会认同的定义1.社会认同社会认同,也称社会身份认同,是指一个社会成员意识到了自己是某一个社会群体或社会类属中的一员。
2.社会认同过程(1)知觉到自己的群体身份,即自我理解为群体的成员;(2)伴随有积极的或消极的情感卷入和增强;(3)理解和共享该身份的社会价值评价意义,其中既有内群体成员与自己形成的共识,也有外群体评价的嵌入.(二)社会认同与角色和身份角色与身份都是个人与社会的联结点.但是,“角色”更专注于个体如何接受、领会和符合社会的预期,建构他所扮演的角色,特别具有规范和互动的意义;“身份”则专注于在一个社会结构中,在社会形成一定的分层之后,个体被赋予的地位意义,以及社会类别化之后,个体被赋予的认知和评价上的意义。
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提出角色理论来揭示人们如何按照社会期望的脚本去行为,并且将社会的脚本与自己的脚本相互协调,适应性和创造性的担当角色。
对身份的认同,更侧重于在身份认同的过程中群际互动产生的动力意义。
社会认同理论将焦点放在“群体成员身份”(group membership)上。
(三)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1.自我认同(selfidentity)自我认同是指个人在发展历程中,经过社会化,将自己的生理特性、社会特性和心理特性与自己本身建立同一关系的过程,也是与周围社会环境之间建立深层的心理关系的过程。
自我认同是对“自我”的发现,这一发现把“自我"与其他人区别开来,发现了“我"的惟一性和独特性,所以也被称为个人认同(personal identity)。
2.社会认同(socialidentity)社会认同是指个体对自己作为群体成员而属于某些特定的社会群体,以及对其伴随而来的情感意义及价值意义的了解。
即构成一个人自我概念中源自于一个人社会群体成员(或群体类别成员)身份的那部分。
3.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关系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是两个相互依赖的方面.在二者之间,人们力求达到平衡:一方面通过自我认同,满足独特性的需要,一方面通过社会认同,满足归属感的需要。
学校群体的心理效应
从众的心理学实验
• 谢里夫的群体规范实验 • 阿希的群体压力实验
R
ABC
从众的现实案例:大学生从众面面观
• 学习从众
外语过级热、考证热、考研热、专业偏好热
• 消费从众
“无可奈何,为了面子,只好不顾底子喽。”
• 恋爱从众 • 作弊从众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 宿舍效应和班级效应
从众原因分析
• 行为参照
• 案例:球迷闹事
集体情绪状态
群体极化现象
赞同+ 中性0 反对-
讨论前
讨论后
群体极化:冒险偏离
• 群体决策比个人决策更具冒险性的现象 • 实验研究:个人决策时,70%的成功把握
才会进行投资;而群体决策时,50%的成 功可能就会投资。
• 原因分析: ➢群体鼓励冒险 ➢责任分散
四、去个性化(deindividualization)
二、社会惰化
• 定义
群体一起完成一项任务时所付出的努力比 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 达谢尔的拉力实验 • 案例:磨洋工现象
大锅饭
二、社会惰化:心理机制
群体淹没情境
个体的评价 焦虑较低
行为责任意识 下降
行为效率降低
行为动力水平 下降
三、群体极化
• 定义
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 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 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 特利普里特的实验 • 案例:比赛的情境
“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
一、社会助长
• 社会助长的条阻现象 • 个人风格:自我推动型与他人激励型
一、社会助长:心理机制
群体情境
认知到竞争 和被评价
自我价值的 保护和提升
电大-《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1.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各出版了一本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终于从促使其诞生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脱生出来,并走向独立。
2.观察法有多种形式,可分为(实验室)与(现场)。
3.调查法分为两种,一种是(访谈法),另一种是(问卷法)。
4.实验法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重要特点在于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一定程度的控制,突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5.再社会化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形式:一是(强制性的),二是(非强制性的)。
6.角色冲突的类型可分为两大类:(角色内)冲突和(角色间)冲突.7.根据角色扮演者受角色规范的制约程度的不同,可将角色分为(规范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
8.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9.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即自我概念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10.根据希金斯(Higgins,1987)的自我差距理论,个体有两种内在的标准:(理想的自我)与(应该的自我)。
11.琼斯与戴维斯(JonesDavis,1965)提出的对应推论理论认为,人们常假设他人的内在(品质)与他们的外在(行为)相对应。
12.言语之外的一些行为,如(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等却很难被人有意识地加以控制,从而能更真实地揭露人们内心的想法、情绪、性格等。
13.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个人的(亲身经历);二是(社会学习)。
14.伍德(Wood,1989)把社会比较的方式分为(向上比较)、(相似比较)与(向下比较)三种.15.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把行为的原因分为三种,即(行动者)、(行动者知觉的对象)和(行动产生的环境)。
16.根据认知失调理论,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有(改变认知)、(改变行为)和(增加新的认知).17.社会认知是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18.凯尔曼指出,态度的改变要经历(服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19.人际关系具有个体性、(直接性)和(情感性)三个特点。
网络群体极化理论的几类模型比较与应用
网络群体极化理论的几类模型比较与应用作者:董青秀来源:《大东方》2019年第04期摘要:本文通过深入剖析网络群体极化理论的提出过程,其与群体极化理论的发展关系,就现有的三大网络群体极化模型进行了分析比照,详细评述了各自的优势与不足,探讨了这些特性产生的内在机理,并结合现有参考文献,给出了合理化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群体极化;网络群体极化;社会认同一、理论提出(一)群体极化理论1.群体极化理论的概念群体极化是指群体做出比其成员最初倾向更极端的决策的倾向,即群体的讨论会使群体成员的初始观点得到加强,冒险者会表现得更加冒险,保守者会更加保守。
2.群体极化理论的提出过程最早关于群体极化的研究是麻省理工大学詹姆斯·斯托纳(James Stoner),斯托纳发现集体决策的风险高于成员个人决策的平均风险,并将这个现象解释为“风险转移”。
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Allport和其他研究人员的工作表明个人做出的决定比群体做出的更为极端,于是斯托纳看似违反直觉的调查结果引发了围绕风险转变的突破性研究。
此后,学者选取不同国家、不同职业以及不同年龄的被试进行实验,都得到了与 Stone相似的结论。
同时发现,群体决策的结果并不仅仅只朝着冒险的方向偏移,在某些特定的两难处境,在群体讨论后发现被试更加保守。
在早期研究中,使用称为选择—困境问卷的量表来衡量风险转移现象。
这一措施要求参与者考虑一个假设情景,即个人面临两难困境。
然后要求参与者估计某种选择对所讨论的个人有益或有风险的可能性。
个人完成调查问卷并独立于其他人做出决定。
之后,他们将被重新评估他们的选择。
通过平均值的变化表明,使用该方法的初步研究表明,群体决策往往比个人决策风险更大。
随后,开始了对其适用性进行了长达十年的检查,有大量的经验证据证明了群极化的现象。
群体极化被广泛认为是一个基本的群体决策过程,并且已经很成熟,但仍然不明显和令人费解,部分现有的理论解释如下。
去个性化研究现状浅析
去个性化研究现状浅析作者:周思雨邓双喜尹洁曹永欢邓萍来源:《卷宗》2015年第06期摘要:去个性化作为社会心理学的一个研究领域,在国内的研究相对较少。
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和空集调研,对去个性化产生的原因、历史发展及相关实验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就去个性化的积极作用及去个性化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探讨。
关键词:去个性化;研究现状(基金项目: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计划项目< 湘教通[2014]248号— 381>)很多时候,当个体面对一件事的时候,他可能是清醒而冷静的,但一群人就很容易变成乌合之众。
他们盲目并且兴奋,任由别有用心的人操纵和引导整个事件的节奏和方向,在自己并没有意识的情况下,说出平时不敢说的话或做出自己平时不敢做的事。
因此,去个性化被认为是群体中个人丧失其同一性和责任感的一种现象,导致个人做出在正常单独条件下不会做的事情。
[1]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家们都有研究分析去个性化,但分析层次不同。
社会心理学家分析层次主要针对个体置身于社会环境中的情况,他们强调内部心理过程的作用。
而社会学家更关注于广泛的社会、经济、政治和历史因素影响特定的社会中的事件。
1 去个性化产生的原因很多心理学家就去个性化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大量的推测与研究,其中Zimbardo认为个体去个性化的产生与这些因素有关:匿名性,个体责任丧失,唤醒,感觉超负荷,新的或无组织情境,行为卷入以及服用改变意识的物质[2],其他心理学家在解释去个性化的原因时认为主要来自前面两个方面。
而笔者认为去个性化的产生主要有以下三方面:1.1 匿名的背景根据弗洛伊德自我结构论的观点,个体在匿名状态下,超我的作用是非常小的,自我也相应地丧失了强而有力的约束力,本我则表现得非常积极。
当个体处在群体中,或者虚拟的网络中就会使人难以辨认个体的真实身份,外人不知“庐山真面目”,个体就会毫无顾忌地违反社会道德和传统习俗,甚至法律法规。
这样个体的独特性丧失,个体的自我纠正能力降低。
去个性化效应的社会认同模型
1 引言去个性化理论是社会心理学者描述群体中个体心理与行为的理论,它起源于一个多世纪前的欧洲社会学理论。
以往的研究认为,去个性化是个人在群体中感到个体性的丧失,降低了对行为的觉察和控制,从而产生个人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即以非典型的、反规则的方式行动。
尽管去个性化理论引发了大量研究,但支持该理论的证据很少。
Reicher, Spears和Postmes从社会认同和社会分类的观点出发,指出在去个性化状态下个体并非丧失自我,而是因为人们的自我从个人认同水平转移到社会认同水平,从而表现出更多地遵守群体规则的行为。
以此为主线,Reicher等人提出“去个性化效应的社会认同模型”。
这一模型不仅合理解释了传统去个性化理论不一致的研究结果,而且在其他领域也得到了拓展和应用。
2 去个性化理论的渊源与发展2.1 理论渊源去个性化理论起源于1895年法国社会学家Gustave Le Bon对群众的研究。
他在著作《乌合之众》中详细描述了个体浸入到群体之后的转变。
Le Bon认为,在个人组成的集合体里,所有人的思想、情感沿着同一方向发展,使个体的个性消失,集体心理得以形成。
这种集体心理具有本能的性质,受到群体心理一致性规律的支配。
这样,该集合体便发展成为一种组织化的群众,Le Bon称之为“心理上的群众”(psychological crowd)。
心理上的群众具有独立个体所不具有的特点,这些特点的产生由三个原因决定:匿名性(anonymity)、情绪和行为的感染性及易受暗示性。
因此,群体中的个体表现出了种种主要特点,如个体有意识的人格消失,无意识的人格占主导地位;通过暗示与感染,个体的观念和情感在同一方向上发生转变;同时,个体倾向于将他人暗示的观点转变为行动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已不再是他自己,而成为一部不受自己意志控制的机器。
2.2 去个性化理论的发展1952年,Festinger和Newcomb借鉴Le Bon的核心观点,第一次将“去个性化”概念引入心理学。
社会认同形成的认知过程:社会认同整合模型
社会认同形成的认知过程:社会认同整合模型作者:向洲严磊张艳红胡修银吴博文陈婉仪陈赛杨林川来源:《心理技术与应用》2020年第07期摘要社会认同整合模型探讨个体将某个社会身份整合到其自我概念中的认知过程,构建了自我刻板、自我锚定和社会认同三个核心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
该模型不仅系统地解释了社会认同形成的认知过程,而且解决了相关的方法学问题,还为社会认同形成的其他过程提供了研究启示。
今后研究应提供更多双路径有效性的实证证据,丰富双路径产生作用的边界条件并进一步扩展社会认同认知路径的信息源,从而使该模型对社会认同形成的认知过程的解释更加完善。
关键词自我锚定; 自我刻板; 社会认同; 社会认同整合模型分类号 B849DOI: 10.16842/ki.issn2095-5588.2020.07.0061 引言社会认同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但截至目前,针对个体是如何形成对特定内群体的社会认同这一具体问题,还没有研究者能给出明确且清晰的回答。
从认知视角来看,社会认同的形成过程就是内群体身份融入自我概念的过程,即形成自我-内群体重叠(Tropp & Wright, 2001)。
自我-内群体重叠(self-group overlap)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出现自我和内群体信息表征的重叠现象,且重叠程度越高,相应的社会认同水平就会越高(Smith & Henry, 1996; Tropp & Wright, 2001)。
回顾以往研究,有以下两种认知加工方式可以促进自我-内群体重叠的形成:一是自我刻板,二是自我锚定。
自我归类理论(Turner & Reynolds,2011)认为社会认同形成的认知过程只依赖自我刻板(self-stereotyping),它是指个体在形成社会认同时,将内群体原型的信息投射到自我上的过程。
然而,自我刻板很难解释最简群体范式情境中的内群体偏爱效应(Cadinu & Rothbart, 1996),因为此时并没有内群体原型可以作为信息加工的來源; 而且自我刻板具有短期性和情境依赖性(Turner, Oakes, Haslam, & McGarty, 1994),它很难解释复杂的多元文化背景下社会认同的形成(Crisp & Meleady,2012)。
社会身份认同与个体行为模式
社会身份认同与个体行为模式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我们的行为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之一就是社会身份认同。
社会身份认同是指个体对自己在社会群体中的地位和角色的确认和接受程度。
社会身份认同与个体行为模式息息相关,它对我们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社会身份认同影响着我们的行为。
一个人在不同社会角色中的行为方式会有所差异。
例如,你可能会在家庭中扮演一个照顾他人的角色,而在工作场合中你可能会扮演一个领导者或者普通员工的角色。
这些不同的角色要求我们采取不同的行为模式和态度。
对于一个成功的领导者来说,他需要表现出自信、果断和领导力,而对于普通员工来说,遵守规则、服从命令和团队合作则更为重要。
我们会根据社会身份的不同,调整自己的行为来适应不同的社会场合。
其次,社会身份认同会影响我们的态度和价值观。
一个人的社会身份认同通常会与某些社会群体或社会价值观念产生关联。
例如,一个职业女性可能会认同女性权益和平等的价值观,对于性别歧视持反对态度,并以此为基础为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设定目标。
而一个宗教团体的成员可能会对于宗教仪式和教义有着深厚的认同感。
这种社会身份认同的塑造会导致个体在思想和行为上与其他人形成差异,甚至可能带来冲突。
然而,社会身份认同也可能成为个体行为模式的限制。
当一个人过于执着于自己的社会身份认同,将其看作是自我价值的全部和唯一标准时,就可能忽略其他身份和角色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例如,一个成功的职场精英可能在工作中取得辉煌成就,但如果他将自己的社会身份认同完全建立在工作上,而忽略了家庭、朋友和个人兴趣的重要性,那么他可能会在其他领域失去平衡和满足感。
个体应该能够灵活地对待不同的身份和角色,并在其中取得平衡,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发展。
最后,社会身份认同对于个体的行为模式也是有启发作用的。
当一个人在社会中形成了强烈的认同感,与其他志同道合的人形成紧密的联系时,他们会相互影响和激励,形成一种共同的行为模式。
例如,一些运动迷会形成球迷群体,他们会聚集在一起为自己喜欢的球队加油助威,这时候个体在行为上会受到集体认同的影响,表现出更加热情和投入的态度。
社会认同原理的准确理解
社会认同原理的准确理解在探究社会认同原理的前提下,必须全面理解个体如何在社会关系网中寻找、建立并维持自我身份。
这一理论框架帮助我们理解个体透过群体成员身份获得自我概念的过程。
一、概念框架与理论基础社会认同原理由社会心理学家提出,旨在解释个体在社会群体中的行为模式,特别是如何通过群体关联来构建自我概念。
该理论认为,个体不仅仅通过个人成就来定义自我,还将自己作为群体成员的身份纳入自我概念。
(1)社会认同定义社会认同是指个体基于其所属的社会类别或群体而形成的一部分自我概念。
这些社会类别可以是国籍、宗教信仰、种族、性别等,它们共同构成了个体的社会身份。
(2)认同形成的重要因素认同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个体间交往、文化背景、社会地位、群体规范以及成员间的相互认同感。
每个人在这些多维度因素中寻找和确认自己的位置和角色。
二、社会认同的心理过程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发展认同感的过程充满心理活动。
这些活动涉及对自我和他人的认知评估,以及对社会信息的加工。
(1)自我分类自我分类是社会认同过程中的第一步,个体将自己归入某个群体,这个归类过程是基于某些显著的特征或属性。
这种分类不仅影响个体的自我概念,还影响他们对社会世界的认知。
(2)自我认同的增强为了增强与特定群体的联系,个体会寻找证据来确认他们的社会分类是正确的,并通过比较其他群体差异来明显化自己群体的独特性。
这个过程可能涉及对外群体的刻板印象,用以强化内群体的一致性和凝聚力。
(3)情感联结与认同情感的参与是社会认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
个体对其所属群体的情感联结,会进一步加深其对群体的认同感。
这种情感联结可能来源于群体给个体的正面评价,或是群体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
继续在社会认同原理的探讨中,群体行为和社会结构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个体如何在群体内部的动态中维持其社会认同,以及群体如何在社会层面上构建和维护认同将在下文中详细讨论。
续前文,对社会认同原理的深入理解还需考量群体行为和社会结构对个体社会认同的影响。
去个体化
发展历程
早在1896年,法国的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 Le Bon)就发现,个体常迷失在 群体中,做一些他们独自一人时不会做的事。他发现:不论是组成它的个体是谁,不论是否像他们的生活模式、 他们的职业、他们的性格或他们的智力,他们被卷入一个群体中这一事实使他们拥有一种群体思维(1895)。
提出概述
去个体化是由社会心理学家费思廷格(Festinger)等人提出的。他们认为,在群体中,人们有时会感到自 己被淹没在群体中,于是个人意识和理解评价感丧失,个体的自我认同被群体的行为与目标认同所取代,个体难 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和行为、自制力变得极低,结果导致人们加入到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有时甚至是破 坏性的行动中去,这种现象叫做去个体化。
最后,这个观点认为,去个性化减少了每去个性化的消极影响。
1、去个性化状态可能导致无知心理的影响扩散
对于处于去个性化状态的个体,群体的行为极具导向性,由群体中极少数人的不道德行为引发整个群体的不 道德行为的可能性就很大。如果此时群体中存在少数对某种道德无知的个体,就会将无知心理影响扩大到整个群 体。由于处于去个性化状态的个体“唤醒水平”较高,容易对错误心理行为产生内部认同,以后即使脱离了原有 群体,仍然会保持这种不道德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科学进展2009, V ol. 17, No. 2, 467–472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去个性化效应的社会认同模型*兰玉娟1佐斌1,2(1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武汉 430079)(2湖北省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9)摘要去个性化效应的社会认同模型(Social identity model of deindividuation effects, SIDE)是从去个性化理论发展而来,它挑战了去个性化是一定条件下个体失去自我而做出反规则、反社会行为的观点。
SIDE从认知维度和策略维度对去个性化现象作了新的解释。
新近研究为SIDE提供了证据,也在认同行为表达、网络交流等方面对理论进行了拓展和应用。
SIDE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更适合现代社会心理学对群体影响和群体行为的研究,同时也需要在更加广泛的文化背景中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关键词SIDE;去个性化;匿名性;社会认同;社会分类分类号 B849:C911 引言去个性化理论(Deindividuation Theory)是社会心理学者描述群体中个体心理与行为的理论,它起源于一个多世纪前的欧洲社会学理论。
以往的研究认为,去个性化是个人在群体中感到个体性的丧失,降低了对行为的觉察和控制,从而产生个人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即以非典型的、反规则的方式行动(Postmes,2005)。
尽管去个性化理论引发了大量研究,但支持该理论的证据很少。
Reicher, Spears和Postmes(1995)从社会认同和社会分类的观点出发,指出在去个性化状态下个体并非丧失自我,而是因为人们的自我从个人认同水平转移到社会认同水平,从而表现出更多地遵守群体规则的行为。
以此为主线,Reicher等人提出“去个性化效应的社会认同模型”(Social Identity Model of Deindividuation Effects, SIDE)。
这一模型不仅合理解释了传统去个性化理论不一致的研究结果,而且在其他领域也得到了拓展和应用。
2 去个性化理论的渊源与发展2.1 理论渊源去个性化理论起源于1895年法国社会学家Gustave Le Bon对群众的研究。
他在著作《乌合之众》中详细描述了个体浸入到群体之后的转变。
Le收稿日期:2008-04-0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5JAXLX009)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06-0675)资助。
通讯作者:佐斌,E-mail: zuobin@ Bon认为,在个人组成的集合体里,所有人的思想、情感沿着同一方向发展,使个体的个性消失,集体心理得以形成。
这种集体心理具有本能的性质,受到群体心理一致性规律的支配。
这样,该集合体便发展成为一种组织化的群众,Le Bon称之为“心理上的群众”(psychological crowd)。
心理上的群众具有独立个体所不具有的特点,这些特点的产生由三个原因决定:匿名性(anonymity)、情绪和行为的感染性及易受暗示性。
因此,群体中的个体表现出了种种主要特点,如个体有意识的人格消失,无意识的人格占主导地位;通过暗示与感染,个体的观念和情感在同一方向上发生转变;同时,个体倾向于将他人暗示的观点转变为行动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已不再是他自己,而成为一部不受自己意志控制的机器(引自周晓虹,2007)。
2.2 去个性化理论的发展1952年,Festinger, Pepitone和Newcomb借鉴Le Bon的核心观点,第一次将“去个性化”概念引入心理学。
他们在研究中发现,当群体中的人们没有以个体形式被注意时,去个性化现象就会发生。
个体在群体中的这种匿名性减少了行为的内部限制,增加了抑制解除行为(disinhibited behavior),即在一般情况下由于社会规范、个人评价等因素的约束而受到抑制的行为,如反规则、反社会等行为的表现(Festinger et al., 1952)。
和Le Bon一样,Festinger 等人强调了去个性化是个体浸入到群体之后丧失了个体性,但是他们并不认为丧失的个体性被群体心理所替代,也否认由这种群体心理继而导致非理性-468- 心理科学进展 2009年的群体行为。
相反,他们认为丧失个体性才是行为失控的原因,使个体从内在的道德束缚中释放出来。
Festinger关于去个性化的阐述存在许多模糊之处,比如产生去个性化状态的前置变量是什么,去个性化又将导致何种行为等。
为此,Zimbardo(1969)进一步研究了导致去个性化及相关行为的前置变量,其中最重要的变量包括:匿名性,个体责任丧失,唤醒,感觉超负荷,新的或无组织情境,行为卷入以及服用改变意识的物质。
去个性化的本质是,个体在这些条件下减少了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从而导致行为控制力的减弱。
Zimbardo认为,从社会角度来说,去个性化行为是对已建立的合理社会规则的违背;从行为者的角度来说,去个性化行为是情绪化、冲动、不理智和退化的。
去个性化行为一旦发生,就能无视情境,并且自我增强,因此很难终止。
Zimbardo的观点引发了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是支持和反对的证据都有(Donnerstein et al., 1972;Diener,1976)。
Diener指出这些研究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是研究者忽视了去个性化的内部心理过程,于是他借鉴Duval和Wicklund的“客观自我觉察”(objective self-awareness)这一概念∗,对去个性化理论进行了重构(Diener,1977;Diener,1979;Diener et al., 1980)。
高客观自我觉察的状态下,个体的注意力指向内部,对行为进行积极监控和自我调节;低客观自我觉察的状态下,个体注意力指向外部,行为的监控和自我调节几乎终止,行为受外部因素控制。
许多因素能够降低客观自我觉察的水平,如浸入到群体,认知能力超负荷,注意的外部聚焦等。
因此,Diener将去个性化定义为:群体成员对自身个体性的觉察以及对自己行为的监控受到阻碍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变成了刺激-反应的有机体,而降低了有意识的自我监控和调节。
Diener等人用经典实验范式考察了去个性化的条件及自我觉察的调节作用,典型的是关于“万圣节儿童偷窃行为”的研究(Beaman et al., 1979)。
但这类研究受到了其他人的质疑,主要原因是减弱的自我觉察和反规则行为之间的关系并不一致。
Prentice -Dunn和Rogers(1982)拓展了Diener的观点,提出“分化的自我觉察理论”(differential self-awareness∗参考张厚粲等主编的《现代英汉-汉英心理学专业词汇》(修订版),将self-awareness译作“自我觉察”,以区别self- consciousness“自我意识”。
theory),区分了公众的自我觉察(public self- awareness)和个人的自我觉察(private self- awareness)。
前者指个体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后者与Diener提出的概念相同,是指个体关注和调控自身行为。
某些特定的线索将影响这两种自我觉察:“责任性线索”(accountability cues),如匿名和责任分散,能降低个体的公众自我觉察水平,使个体忽视他人和社会评价,做出抑制解除行为;而“注意性线索”(attentional cues),如群体凝聚力和生理唤醒,能够转移个体对自身的注意,从而降低个体对内部标准的依赖,增加对外部线索的反应。
Prentice-Dunn等认为,公众的自我觉察水平的降低并不是去个性化,因为个体在这种情况下仍可以清晰的觉察自己的行为。
相反,个人的自我觉察水平的降低才是去个性化,此时个体不会觉察到自己的思想、情绪和其他内部过程,其行为受外部线索调节。
这就细化了Diener有关自我觉察的论述。
2.3 对去个性化理论的质疑Reicher、Postmes和Spears(1995)对去个性化理论进行了总体评价,认为它们都包含一些共同的核心因素。
首先,概念中都包含“自我丧失或分隔”之义,即一个人失去自我调控;其次,都认为群体是去个性化的前置变量之一,群体颠覆了自我、理智和行为控制。
再次,认为去个性化将导致抑制解除行为。
然而,许多研究都不支持这一理论甚至报告了相反的结果(Postmes & Spears,1998)。
Postmes 和Spears(1998)对有关去个性化的60项研究进行了元分析,结果发现:(1)匿名、群体规模、责任分散等去个性化操作对反规则行为的影响较小。
(2)作为去个性化操作与反规则行为之间的中介变量,自我觉察的效果不显著。
即不能证明去个性化操作是通过自我觉察的降低而导致抑制解除行为。
(3)去个性化操作和情境规则(situational norm)之间的相关最显著,即在去个性化条件下,被试更多地表现出与情境规则相一致的行为,而不是违反规则的行为。
这与去个性化理论相矛盾。
(4)对比于个体条件,在群体条件下去个性化操作与反规则行为的相关程度更高;群体规模越大,反规则行为越强烈。
这一结果支持去个性化理论,表明去个性化是一种群体现象。
总之,元分析结果显示,并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去个性化理论的主要观点。
匿名性、群体规模和自我觉察等去个性化操作几乎不影响那些违背一般社会规则的行为(如反社会行为),反而增加第17卷第2期去个性化效应的社会认同模型 -469-了个体对情境性规则的遵守。
3 SIDE的基本观点及维度3.1 SIDE的基本观点Reicher等认为,众多去个性化研究结果的不一致,其可能的原因在于,以往的理论是基于两个假设:(1)一个人的自我(self)是所有理性行为的基础;(2)群体阻碍了自我对个人的控制,因而群体行为总是非理性的(Reicher等人,1995)。
许多心理学家都反对这种个体性的、反群体性的观点,最具代表性的是社会认同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和自我分类理论(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Brown,2000)。
它们从个体的社会本质以及个体与群体行为的关系出发,为解释去个性化提供了新的视角。
基于此,Reicher、Postmes、Spears等提出了“去个性化效应的社会认同模型”(SIDE),重新解释去个性化现象。
它的基本观点是:一方面,去个性化不是自我的丧失,而是自我从个人认同转化为社会认同,结果表现为对群体规则的遵守;另一方面,去个性化操作对群体成员策略性的表达认同行为有影响。
特别是面对外群体的反对时,去个性化操作将为群内成员表达认同行为提供“力量”(pow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