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艺术设计专业学术营养问题

合集下载

浅析美术学专业(艺术设计)的问题与发展

浅析美术学专业(艺术设计)的问题与发展

浅析美术学专业(艺术设计)的问题与发展作者:胡晓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3年第11期摘要:从高职院校美术学专业艺术设计专业目前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仔细研究和探讨了这些问题存在的历史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动向,旨在抛砖引玉,供同行借鉴。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问题;对策;发展当今社会的演变和新观念、新思维、新需求的出现,也使得我们高职院校的美术学专业艺术设计专业的指导工作在不断的实践中也遇到新的挑战;为此,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在三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要搞好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建设方面;课程建设是最根本的建设,离开了课程建设,那么一切话题都是空谈;课程建设与拓展无疑对教育思想思路和决策的前瞻性造成影响;只有把教育的思想思路和决策导向和社会需求紧紧结合在一起,那么艺术设计专业就能获得生存的价值。

二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先进性方面;艺术设计专业的先进性,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艺术设计专业思想方针和政策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与时俱进,任何时候都要站在时代的前列;停滞不前,只会固守着老的条条框框,只会被遗弃被淘汰。

三是深入开展艺术设计专业研究探讨工作方面。

艺术设计专业的理论研究探讨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来说有着非常的意义,关注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趋势,了解当前社会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对象,营造良好的艺术设计专业的学习氛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

一、目前美术学专业(艺术设计)问题的提出1.基础课程知识结构不合理,部分高职院校的美术学专业艺术设计教师素质有限,不能很好地胜任教育工作。

虽然有些高职院校已经采取了更多的措施,并取得了一些良好的效果,但个别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反映在实际教学中只是按部就班,不了解高职学生和教育手段所存在的实际问题;在对产品设计、染织服装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实际教授过时,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和实践性不强;或者是僵化的形式课堂教学,对开放性思维和联系学生个性培养不足。

中国艺术设计从民族文化中吸取营养的经验

中国艺术设计从民族文化中吸取营养的经验

中国艺术设计从民族文化中吸取营养的经验作者:郑飞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3年第01期摘要:艺术设计是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是现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以艺术的形式美感更好得服务于人们的生活,具有丰富的美学含义和文化含义。

我国的民族文化具有丰富的内在和外延,设计者可以借助民族特色使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得到丰富,本文简单介绍中国艺术设计从民族文化中吸取营养的相关经验,供广大艺术设计者参考。

关键词:艺术设计;民族文化;吸取营养;经验中国的艺术设计有着比较悠久的发展历史,取得过辉煌的设计成果,无论是传统的四合院建筑设计,苏州园林的景观设计,以及唐三彩、青花瓷等工艺设计,都是典型的艺术设计佳作,而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起步较晚,在发展过程中曾经以借鉴西方设计方法和模仿为主,近年来则比较注重从传统的民族文化中吸取养分,从而使中国的艺术设计事业得到了比较快速的发展。

一中国的民族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元的表现形式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国形成了特有的民族文化,是中国历史上多种形态的文化形式的集中呈现,由中华民族创造并继承的民族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内容,包括道家文化和佛教文化以及各少数民族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元化的表现形式。

中国的民族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从未中断,以代代传承的方式延续至今,具有极强的包容性,中国的发展历史是各种文化形态兼容并存的融合过程,中国的民族文化也具有这样的特点,这就决定了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的多样化。

二中国的民族文化能给艺术设计者带来更多的灵感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者从民族文化中获得了丰富的灵感,在商标设计中考虑到传统元素成为设计行业的普遍认识,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借助传统建筑风格而形成的新中式风格,室内装修和设计中传统元素的运用,都是设计者从民族文化中获得的灵感。

由于中国的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的表现形式,可以被设计者借助的形象和元素十分丰富,为艺术设计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创作思路,也为传统文化的发扬广大建立了新的途径。

中国艺术设计应从民族文化中吸取营养

中国艺术设计应从民族文化中吸取营养

中国艺术设计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但现代艺术设计的起步时间相对较晚,到20世纪70、80年代改革开放才真正开始,对中国人而言,设计是从国外借鉴来的,是学别人之所长.中国人对自己的设计艺术一直不是太自信,中华民族设计的真正崛起还有待时日,现在我们知道,深圳是设计之都,广东沿海一带的设计水平稍高一点,可能因为起步早些,他们的思维开放,思想活跃,设计类人才也相对多些和集中些;另外,受香港的影响可能也更多一些,因此提升和进步可能更快,也有些设计展在深圳巡回开展,这也会促进整个城市设计水平的提升.而内地其余一些地方的设计,美其名曰叫设计,实际上叫“工艺美术”会更恰当一点.艺术设计所产生的魅力与生产力是无法限量的,它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丰富和妆点了整个世界.由于造型、色彩等可视化形象的展现,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总是表现出丰富的张力、可无限延展的内涵、承载一定的历史、故事与文化底蕴.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之后,中国的艺术设计的开始找到点感觉,开始有了点所谓的文化底蕴和内涵,这是件可喜可贺的事情.举个大家都有点印象的例子,比如国有的五大商业银行,什么中行、工行、建行等在LOGO设计上都采用了同一种东西作为设计的主体元素与基本造型,那就是中国古钱币的符号,还有龙、麦穗、汉字等设计造型的融入;还有深圳世界之窗贝聿铭先生的设计,以现代比较刚劲的线条手法、尖顶的硬朗诠释了多元的窗的概念,但依然有一些民族的元素会融入在细节里面.因此,当艺术设计遭遇民族文化,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因为民族文化里有很多非常经典和值得传承发扬的精神与元素,只有从中不断吸取营养,艺术设计才能不断保持个性而且推陈出新,我们常听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1中国民族文化的核心特点决定了它一定会成为现代艺术设计的主导因素中国的艺术设计如果能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去粗取精,一定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和领先的地位.影响和主导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的主导因素就是中国民的族文化,为什么这么说,这是有深刻历史渊源的,并且由中国民族文化的核心特点来决定,中国本土的民族文化丰富多元、五彩斑斓,但也许大多数人对民族文化缺乏一个清晰的界定,其实我们目前所指的民族文化,经常不经意就被打上“中华民族”的烙印.比如中国的齐袍,那也属于国粹的一种,无论经过怎样的改良,它还是有很浓的民族情结在里面,它包涵了别人不可容忽视的“中国元素、民族元素.”1.1中国民族文化具有传承性我们常提到,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五千年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里面,有很多经典和精髓的东西.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历史,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所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从尧舜禹到夏商周,从春秋战国到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遗留下来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遗产都不一样,都会打上那个朝代的文化烙印.比如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的学说一直被大家奉为圭臬,一直不断地延续下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传承是一个非常好的概念与文化.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是其余各个民族都有目共睹的.在长期的历史文化演进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化中有好多的奇葩,通过与设计艺术的交互发展及融合碰撞,都大大影响了中原文化的发展,其意义及内涵丰富而深远、影响力非同一般.比如床和桌椅,他们最初的发明者来自美丽的西域,大概很少有人知晓这些吧,更别说一些细节了,另外有一些来自西域的乐器比如笛子什么的、琵琶、还有胡琴、腰鼓,它们智慧而且充满灵东色彩,有点偏古典的感觉,虽然它们都属于西域人的创造,都不是华夏民族的创造,以及大家非常喜闻乐见的杂技,也是来自西域的.因此,民族文化的传承性,使植根于文化的艺术设计,反应出强烈的行为观念与价值观,都是长期选择的结果.1.2中国民族文化具有多元共生性中国的民族文化,以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依托和基础,必须植根于其原本的土壤,如碰到有抄袭模仿西方设计的形式或表现手法得部分,其精神实质永远都不可能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有时候几种民族文化的融合,会带来更多的创中国艺术设计应从民族文化中吸取营养朱龙发(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陕西延安716000)摘要: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边缘性科学.它是现代科学艺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包罗万象,兼收并蓄,是能承载和跨越多个行业,包容和吸纳多种形式和手法,通过造型、色彩搭配、明暗处理、材质选择处理等各种方法和手段,构建一个具备美学特质的均衡、和谐、个性的作品,与社会、经济、市场、科学、市调、民族、宗教等各方面结合起来,最大程度地服务生活,增加美感.关键词:传承;共生;多元;基础;少数民族文化中图分类号:J5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 (2012)08-0077-02Vol.28No.8Aug.2012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第28卷第8期(下)2012年8月77--意与更好的选择.每个民族不同的个性、特点、文明、习惯等都会带来民族文化的变革与影响.共性之外,总是孕育着个体本身完全不同于别人的个性.民族文化传统与设计艺术有时是一种相辅相成的概念,民族文化的内容为艺术设计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和创作思路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一些形式化的东西以及代表民族内涵的一些元素,去努力发展和弘扬民族文化,表现其丰富多采的形式与内容,振兴民族文化,张扬和传承民族文化的精髓部分,为后世创造更多可观可感可玩味研究的优秀作品.如果能做到把民族文化变成可观可感可触摸的东西,就是所有艺术设计必须承载的内容和任务,上升到社会层面,那就成了社会责任.1.3中国民族文化具备宗教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精神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推进艺术设计,与其自身的内容主要观点及其教义有很大的关系,其实“道”的概念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影响深远,像中华民族的遗传密码一样渗透下来,中国人的日常行为,思想价值观和艺术创作里面一直都会有意识无意识地提到“道”的观念,而并非一两天的短期行为理念,道家思想最大的贡献可能在于解决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早期老子的道家思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以非常浅显的寥寥数语道出了万物诞生的一个普遍规律.在中国室内设计领域内的作品,也有更多关于道的诠释,道家思想对艺术设计最主要的影响力不容置疑.2中国民族文化为现代科学艺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丰富了它的外延与内涵艺术设计的应用范围非常之广,几乎包含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总结起来不外乎有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类就是和环境艺术相关的设计,包括城市规划、建筑和园林,以及室内外装饰等各个层面与范围,归根结底就是主要为人类的生存与居住空间而展开的充满想象与创意的设计,第二类是服务于产品的,专攻产品的艺术设计,这是服务于人类并为人类量身定制的设计项目;第三类设计内容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表达及传播,是设计思想的交流,它包括广告,海报,漫画.各种形式的艺术和设计内容之广,功能不一而足,但基本上形成视觉的物理图像进行社会功能的表达.最近几年,频频出现在艺术设计的作品中的一些火焰纹、云纹等元素开始蔓延,另外还有中国结,具有强烈的中国文化特质与标识,被广泛应用于现代艺术设计的特色形式,都是成功的代表.3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推波助澜,对设计艺术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在这个民族的大家庭中,少数民族人口相对较少,但大部分少数民族在服饰,建筑,音乐,舞蹈,行为文化层次的视觉美学设计艺术的表现,是可以从这片相对肥沃的土壤中吸收到养分的.这主要是由于相对薄弱的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很多人不知道的部分,由于有设计师的参与、创意及不断挖掘而呈现出来.比如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就有这样一些特质,中国的少数民族数量比较多,每个民族都有分支机构,每个分支有多种风俗习惯和特色文化.每种文化背后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艺术设计以惯常的解构方法,提取到民族服饰文化中最经典和有代表性的元素和符号,活灵活现、恰如其分地把这些元素应用于服装设计中,可应用于其他的艺术设计.现代家具设计领域中,民族元素的引入往往占了主角.近年来的民族风情,是一个家具的流行趋势,在这种趋势是如何以下,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的图案,图案被广泛用于家居配件衬托.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家具设计是简单的打印或刻在表面上,只有形交而没有神合,基本上就会显得比较牵强附会.因此,设计师在少数元素的应用程序设计的时候,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一个民族和元素的深刻内涵,而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或者断章取义.其实很多少数民族的图腾,它们的图案与形象是有意义的,我们应该找到它的来源,把握其精神实质,在设计中使用的精华,以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在同一时间的家具所用的吉祥图案,设计者不能忽视家具的舒适性和易用性,不仅要有令人舒服赏心悦目的外观和形状,装饰图案,同时还要有或多或少的民族风存在,家具设计若能最大化地满足人们的生理及心理需求,这样的设计才是够范儿,有影响力的.令人扼腕的是,少数民族的文化在现代艺术设计里经常处于一个被遗忘的角落.在过去的多年里,由于受西方设计风潮的一些影响,中国设计师们对民族文化的重视度欠缺,自己最精髓的部分被忽视了,只是一味模仿别人,那些看似现代和风行的部分,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艺术设计被遗忘和轻视,因为缺乏自身的特色,目前,当更多的设计师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性,开始全面关注文化解读文化的同时,也把一些少数民族文化的代表元素融入自己的作品,这既是对民族文化的理解继承与推广,更大程度上让设计的文化理念变得更加丰满起来.4总结艺术设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扬弃不一而足,如何让我们的艺术设计作品与时俱进,在21世纪全球文明的冲击浪潮中保持良好的竞争势头不至于OUT,在世界设计艺术的大舞台中不至于被淹没,最主要的应对方式就是立足于本土,下打好民族文化的一盘棋,同时兼收并蓄,去粗取精,吸纳西方设计文化中最精髓的理念,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同时兼顾民族风的设计艺术及文化,去伪存真,其发展与发达指日可待.———————————————————参考文献:〔1〕杨雪梅.道家思想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8(2).〔2〕马本和.禅宗与中国的艺术精神[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2).〔3〕都永浩.华夏一汉族、中华民族与中华人民[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1).〔4〕张永梅.五代十国政权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78--。

浅谈艺术设计

浅谈艺术设计

浅谈艺术设计课程对工科大学生素质提高的作用摘要:艺术设计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它的研究内容和服务对象有别于传统的艺术门类。

同时艺术设计也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其审美标准也随着这诸多因素的变化而改变。

艺术设计,实际上是设计者自身综合素质(如表现能力、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的体现。

因此,艺术设计课程的开展对工科院校的大学生,特别是对那些思维中缺少艺术及感性的大学生产生巨大的冲击,同时,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对他们素质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在中国,很多高中保留传统的教学方法,"学好理数化,走偏天下都不怕"这样的观念依旧很流行,因此,很多孩子在高中的时候就开始认定自己大学的主修方向就是理工科,而把过多的时间都投入到工科的学习当中,过分地强调思维逻辑模式,忽视了文科.艺术等等较为感性的学科.自然而然的,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及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标准的取向偏差,使目前在校大学生中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评价大学生素质的主要量化指标是大学学习期间的专业成绩, 其实不然,当代大学生的素质表现在整体素质上,而不仅仅是学习成绩,还包括很多比如交流能力,应变能力,心理健康等等都是必要的。

在应试教育的今天,高考体制存在的一天,那么这种数理文科分化的局面还是会存在的,这种现象存在有其历史原因.但是,大学这所象牙塔,是一个相对自由的天堂,大学十分有必要开设艺术设计课程,让精神紧绷的大学生得到一片休憩的港湾,让条条框框的理性思维变得多姿多彩.正如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所讲的,每一位孩子都是一个艺术家,一个创造的天才.中国的教育者不应该剥夺了孩子的这种天性和权利.学生不仅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中坚力量,而且还承担着向其他公众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历史重任,他们的科学素养水平对我国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的艺术素养现状,制约因素,寻找解决办法,有利于推进教育制度的改革,有利于为中学和大学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对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艺术设计课程对工科院校大学生素质提高的作用就显而易见了,在市场经济时代,设计因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关注市场就是关注设计,技术,市场观念,自我和社会价值等同重要,生存和发展都要兼顾,鱼和熊掌可以兼得。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应重视问题的思考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应重视问题的思考


设计 要 了解 国的 用设 的 社会 、了解 市场 规民 作 , 计
模整 。 及体 用高 校时
计 的 计 与
质 生 式 以
毕素未 作代
们 能 了 解 需 要 在 商 贯 穿 商 业 商 品 市 场 济效 品 变 够 为
这 是
中楼 解 社 样 学
企 业
的能力 有效 的综 合 在一 起 ,设 计作 品在解决 现 实生活 某些 问题 时 , 在 表达 社会 生活 某些 概念 时 ,所要 融会 的知 识体 系是 非常 庞杂 的 , 设 计 师不 要 只和 自己专 业相 同 的 同行交 流 ,也要 跨 行 交流 ,只有 这 样 才能获 得 更广泛 的 、鲜活 的 、生动 的信 息资 源和 经验 和体会 。 在 设 计界 跨行 业 、跨 领域 、跨 文化 、国 际化是 一个趋 势 。 设 计 实 际上就 是一 种融 汇 :文 化 的融 汇 、观念 的 融 汇 、方法 的融 汇 、信 息 的融 汇 、技 术 的融 汇 …… 当巧 妙 的把 各种 元 素重 新 以独具 一格 的方 式组 织起 来 时 ,新 的 形态 、概念 与功 能就 产生 了 。 融 汇 的 目的也 是 为 了通 过 设 计 来建 立一 种 沟 通 方 式 , 沟通 就 要 有观 点 , 并 在交 流 中探 索 ,在 探索 中发 现 。发 现 事物 ,发 设 设物方 我 则 ,发以 有 经产的 变化 , 发现 文 化 用作切学 拥 并通 过 设 计 现 社会 是 现 生 活 中 能 空 了这 解 中 的 亮点 , 来 解 决 各 种 各样 的 问题 。 要 想 表达 好 自 己 的 观点 ,就 要 搜 集很 多 的相 关 资料 ,研 究 以及 消化 它们 , 然 后 再试 着从 中 找到 自己 的 位置 ,与 自己想 表 达 的概 念 ,对 对 象有 了相 当程 度 的 理 解后 , 你才有可能进行有效的表达 。 我 们的教 学方 向上同样需 要兼容 并蓄 ,能够把 不同领域 、不 同 文化、不同理念进行沟通与融会 。在高级 阶段的学 习中,要注重培 养 学生 自由创意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会如何在特定的设计任务 中运用 和发展 自己的技巧 ,要学会把思想注 入到作品中去。还要不 断地跨行 交流 ,不断地反思和总结 ,多创造 和不同人交流的机会 ,和企业管理 人员 、和策划 人 员、和销售 人员 、和顾 客交流 ,不 断地观 察和积 累, 即便观 点不~致 ,思考 别人 的意见 ,也 会带 来很多 的益处 。 在 一 个 设 计 项 目中 ,团 队 的 协 作 是 非 常 重 要 的 ,因 此 在 教 学 中还 要 强 调 教 学 的 互 动 与 沟 通 ,团 队 的协 作 与 构 成 要从 每 一 个 课 题 做 起 ,学 生 与 学 生 之 间 ,学 生 与 老 师 之 间 ,学 生 与 社会 之 间 ,国 内 与 国 际 之 间 ,在 协 作 中 获取 经 验 、 提 高 效 率 。

论艺术设计教学现状及问题解决办法

论艺术设计教学现状及问题解决办法

论艺术设计教学现状及问题解决办法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艺术设计教学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增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设计教学涉及到无穷无尽的领域,不仅有审美、创新、技术、表达、启发等方面,还有设计课程本身的研究与应用。

然而,当今艺术设计教学实践却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艺术设计课程的发展。

本文将着重研究艺术设计教学现状及问题解决办法。

一、艺术设计教学现状当前,艺术设计教学正在经历着快速发展的过程。

首先,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艺术设计教学受到了很大的推动,一些设计类应用软件更是日新月异,进一步提升了艺术设计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其次,艺术设计教学日趋严谨和科学,教师也在不断地努力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更多新颖的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此外,艺术设计教学也更加直观与生活化,做到了以实际操作教学为主,促进了学生对艺术设计的认知。

二、艺术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艺术设计教学虽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艺术设计课程依然处于传统的、理论性的教学模式,无法考虑实践性的教学要求,无法满足实际的需求。

其次,设计教学普遍存在着技术上的欠缺,如艺术教学应用软件的使用不够灵活,办公设备使用不够熟练,技术支持力度不足等。

最后,在当前艺术设计教学中,多采用讲课方式,缺少系统的、全面的设计实践,限制了学生的发挥。

三、解决问题的办法针对艺术设计教学的问题,提出了下列解决办法:首先,要注重艺术设计教学的实践性。

可以采取设计项目教学的方式,在实践中使用有针对性的技术软件,将理论融入实践,以实践为主导,从而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

其次,提高教师用户技术水平,能够使用多种设计工具和系统,以应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设计任务。

再者,加强网络技术支持,支持教师从互联网中获取有用的信息与资源。

最后,注重设计实践教学,在设计实践中,能够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设计技术的转化。

综上所述,艺术设计教学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艺术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应该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以促进艺术设计教学的发展,从而有助于把握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

浅谈艺术设计教学环节对设计师职业素质的培养

浅谈艺术设计教学环节对设计师职业素质的培养
教 学心 得
ART E DUC AT1 ON R ESEARCH
艺术设 计专业学 生毕业后将会成为设 计 师并从 事设 计行业 的相关 工作 , 所 以该
专业培养 的是设计方面 的专 业人才。对于 设 计行 业 而言 , 优秀 的设 计师不 仅 需要具
备 全 面的综 合素 质 , 还要 能够对 设计行 业
案例为标 准进 行有针对 性的教 、 学、 做 一体 计师也需要具有 强烈的表现能力及 丰富的
化训练 。现 阶段在 艺术 设计教学 中最 为关
求。 因此 , 能 否在 教 学 中强化 对学 生设计
教 学工作成功与否 的关键环 节。在艺术设
表 现手 段 , 这要 求设 计师 要清晰且 准确地 师职业 素质 的培 养 , 成为 了影 响 艺术设 计 键 的 问题在 于 : 学生 学习后创作 的艺术设 表达 自己的设计意 图和 思想 , 实现想得到 、 计作 品与社会及 市场严 重脱 节 , 学 生运用 做 得 到 。
代 社会 的审美观念 、 社 会大众 对设 计风格 同的风 格 , 在 相 同条 件下 能否创造 出不 同 的认 同等都会对设 计师的设计思路及设 计
成功 的艺术设计作 品必须是 能够吸引消费
艺术设计课程教 学以培养适 应社会 的
者并 能刺 激消费的产 品; 相反 , 如果设计 的 是设计 师的基本功 , 从 造型基础 训练 、 设计 更 多地结合设 计行业 的实 际情况和 社会需 作 品无法获 得大 众 的认 同, 甚 至根本 无法 色 彩到各 种设 计技 法的表现 , 从理论 到实 求 , 才 能将 学生培养 成 为合 格 的艺术设 计 创 造 出相应 的价值 , 那 么这 样 的艺术 设计 践都 要有 一个积 累 的过 程 , 设 计师要 不断 类人才 。当代 艺术设 计专业 的教 学手段与 作 品是不成功 的。 因此 , 以市场为本 , 以大 更新知识 , 了解社会及 市场 的需求 , 并对新 方 法应朝着 创新 性的方 向发展 , 全 面培 养 众 的实 际需求作 为设计 的依据是设 计行 业 的设计趋势有 着足 够 的把握。设 计师在 设 学生的职业素质。 未来 的发展 趋势 。 计 的过 程 中必须拥 有敏 锐 的洞察力 , 能准

应重视艺术设计的专业学术地位

应重视艺术设计的专业学术地位
才不 断进步 , 才能有 益 于企 业品牌 的逐渐 形成 。
艺 术设 计 在 高 校 专 业 教学 中的 学 术 内涵 的 界 定 中国的 高等 院校几 乎都 开设 了艺术设 计相 关专 业。 中国 目前


艺术 设计 的专 业定 位 还较 模 糊 。 术设 计 的学 科 名 g较 多 . 艺 l 如视 觉传达 设计 、 术设 计 、 艺 平面设 计 、 境 艺术 设计 、 环 装潢 设 计 、 示 展 设计 、 多媒 体设 计 。 等等 。就学 术 氛围来 讲 。 放 和百 花齐 放 可 以 开
应重视 艺术设计的专业学 术地位
何 平
( 西南 民族 大学 艺术 学院
四川 成都
604 ) 101
【 要 】 艺术设计专业建设从 开始建 立到现在 已经 摘 高校 需要 建立 自己的 品牌战 略班 子 , 中 间需要 艺术 设 计 的大 量的设 这
规模庞 大, 需要 国家高教 管理层 关注, 定学术 内涵和稳 固学 界
计能 量 。 由于缺 乏学术 认证 机 制和 相 关知识 产 权 的重视 , 术设 艺 计 师的设计 劳动 的价值 难 以体现 。现实 中很 多设计 师的设 计费难 以 收取 , 苦 劳动 的 成果 很 容 易被 剽 窃 , 样 的后 果甚 至 可 能 涉 辛 这 及到 设计 师的温饱 问题 。 目前 中国高校每 年毕 业大量 的艺 术设计 学生 , 们将 来的就 业位 置 及学 术 能力 的提 升 需要 的企业 有 利 的 他 相关机 制 的保护 。只有 劳动 的价值 得 以体 现才 能使艺 术设 计的人
的学 术 范畴 。 要注 意 的是 不 能 以绘 画 类 的专 家来 等 同 于设 计 专
家 , 多高 校 以绘画 类专 家 牵头 组织 设计 教 学管 理看 来是 不恰 当 很

探艺术设计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探艺术设计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探艺术设计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艺术设计专业,是当今美术设计类专业中一门新兴的专业,如何进行可持续发展的专业建设是一个亟待探索的问题,本文主要对艺术设计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建设和改革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开办艺术设计专业的院校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破土而出。

然而,在艺术设计专业的建设的过程中,大多数院校只考虑了人才需求量的问题,而忽略了对市场人才需求特征及变化、如何更好为地方经济服务等问题的深入研究,导致专业建设不够合理和完善。

本文就笔者在艺术设计专业建设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及建设思路进行梳理,为该专业的建设和改革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以求推动艺术设计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艺术设计专业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1.专业定位不够准确因为市场的需要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很多学校为了经济利益都新设了艺术设计专业,而为了较快的完成专业设置,根本没有时间进行全方位的论证调研和思考,大多少都是到发达地区相关的专业去学习考察一番,找到一些成熟的专业标准就开始依葫芦画瓢制定出自己的专业标准。

这样的专业定位根本没有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导致地方企业找不到合适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而学校培养的学生找不到工作,供需脱节。

2.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没有依据行业对岗位实际需求来进行设置,使得课程设置缺乏贯穿性和前后联系。

在课程的设计中没有更多的引进企业和真实项目到课程中来。

没有合理的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毕业设计只注重形式没有重视过程和结果。

3.师资队伍能力不全面师资队伍是重点,现在的师资专业性不强,有部分教师是直接从艺术院校毕业后就到学校任教,缺乏动手能力和实战经验。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的动手能力肯定会很差。

4.硬件设施使用效率低现在艺术专业的硬件建设过于盲目,很多东西都是为了好看和应对检查,没有根据专业的实际情况来建设,不管合不合理都大量的购置设备。

浅谈当前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浅谈当前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1课 程 设 置 不 够 科 学 .
艺术 设 计是 一 门非 常 “ 沿 ” 学 科 , 同 时期 前 的 不 学科 设 置不 尽相 同 , 具有严 密 的科 学性 。 多数 高职 大 院 校 艺术 没计 专业 课 程 设 置 上 存 在 重 美 术 技 能 、 轻 相 关 理 工 学 科 知 识 的 现 象 ,对 于 材 料 运 用 和 生 产 工 艺 流程 的可 行性及 设 t 的实 际 功用 性 知识 缺乏 足够 t - 的重 视 。 尤其 在 电脑 美术 设计 课 程 的设 置上 , 因为指 导 教师 有 限 , 常 点 到 为 止 , 通 只是 简 单地 学 一 、 个 两 最基本 的设 计 软件 操 作 的教 学 问题 。使 培 养 的许 多 学生走 向社会 后举 步 维艰 ,在 电脑 设 计方 面 还需 从 头再学 。
( 东北林 业 大学 a园林 学院 . . . 1材料 工 程 学院 , 龙江 哈尔滨 10 8 ) 】 黑 5 0 0
摘 要 : 济 的 飞速 发 展 导致 了市 场 对 艺术设 计人 才 的 大量 需 求 , 种 名 目的设 计 专 业 在 各 地 的 高职 院校 中建 立 起 经 各 来 但 由 于 高职 院 校 艺术 设 计 专 业 的 兴 起 还 没 有 充分 的 思 想 准备 , 而在 其 意 义 与 定位 上 存 在 着 不 少认 识 上 的偏 因 差 通 过 对 高职 院 校 艺术 设 计 专 业 误 读 与 错 位 现 状 的剖 析 . 示 出 阻碍 其 专 业发 展 的 主要 问题 , 出促 进 高职 院校 揭 提
2认 识 上 存 在 误 区 .
计 还 没有 形 成一 套 系统 的教 学体 系 ,一 些 传 统 的美 术 院校还 处 于探 索 阶段 。持这 种 观 点 的人 士从 根 本 上认 为 .中国传 统 美术 院校 的艺 术设 计 专业 的办 学 思 想 、模 式 以及 对学 生 创 新 意识 能力 的培 养跟 不上 国 际现代 艺 术设 计 发展 的潮 流 。而 那些 没有 艺 术设 计 专业 办 学 经验 的 高职 院校 艺术 设 计 专业 。根 本就 是 徒 有虚 名 。 另一 种 观点 则认 为 , 而 艺术设 计专 业 就 是 素描 、 色彩 、 案 、 图 构成 等 美 术 造 型基 础及 其 与专 业 相关 的理工 科类 设 计 知识 。 由此 可 见 。 以上 观点并 没 有真 正认 识 到 艺术 设 计应 当是 一 门知 识结 构 密集 的学科 ,是 艺 术 与科 学 的结 合 。对艺 术设 计 这 一概 念 , 同 的时期 具 有 明显 不 同 的定 义 , 同时 期对 艺 不 不 术 和科 学 的侧 重 点也 大 不相 同 。工业 经 济 时代更 侧 重 科学 性 的一 面 ,而 知 识经 济 时 代则 更 注重 艺术 创 造 的作 用 。 3人 才市场 需 求 带有较 大的盲 目性 . 高 职 院校 艺术 设 计专 业 是 在 没有 任何 办 学经 验 和 专业 教学 设施 不 健 全 、 资结 构 不完 善 的情 况 下 . 师 在 思 想 上还 没 有 做 好 充 分 准 备 的情 形 下 办起 来 的 . 所 以 ,对 于市 场需 要 哪 种类 型 的艺 术 设计 人 才没 有 足够 认识 。在所 开 设 的装 潢 艺术 设 计 、广 告 艺术 设 计、 服装 艺 术设 计 、 林 艺术设 计 、 内 艺术 设 计 、 园 室 景 观艺 术设 计 等学 科 中 。对 所 培养 的学 生将 来 服务 的 社会 各层 面 的对 象 个 性要 求 是什 么 ,社 会 各 企业 对 艺术 设计 人 才 的知识 结 构 、 践 能力 、 造 意识 能 力 实 创 的要 求是 什 么 , 目前 社会 上有 哪些 类 型 的学校 开设

中国艺术设计应从民族文化中吸取营养

中国艺术设计应从民族文化中吸取营养

术设计应从 民族文化 中吸取营养 , 从而提升品质 、 完善理论 、 丰富表现形式 。这是 中国艺术设计文化形成和振
兴 的关键所在 。文 中强调 了少数 民族文化在 丰富艺术设计理论和表现形式上所起 的重要作用 。 关 键 词: 艺术设计 ; 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 :9 0 C5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044 2 (0 0 0 -170 10 -9 2 2 1 )20 2 -4
聿铭先生设计建造的苏州博物馆新馆以新的建筑 科技和现代手段诠释 了苏州传统建筑的形制等。 可见 , 艺术设计只有从民族文化中吸取营养 , 才能 走 向世界 , 在竞 争 中立 于不败 之地 。
我所 言之 “ 民族 文 化 ” 的 是 无 国境 限制 的 指
仅通过具体的造型、 色彩、 结构等视觉形象反映艺
黑龙江 民族丛刊 ( 双月 刊)
2 1 年第 2 ( 00 期 总第 15 ) 1期
民族学与人类学
中国艺术设计应从 民族文化 中吸取营养
栾 斌
( 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 黑龙 江 齐齐哈尔 1 10 ) 60 6

要: 本文 旨在通 过分析 中国民族文 化的特征 以及现代艺术 设计与 民族文化 的关 系 , 明中国的艺 说
深远影响。“ 在华夏族 的形成发展过程 中, 非华 夏族对华夏文化的贡献也很突 出, 几乎包括了所 有 的领 域 。恐 怕很 少 有 人 知 道 桌 椅 和 床 来 自西 域 , 横吹、 笛、 琵琶、 箜篌 、 胡琴、 羯鼓 、 腰鼓等乐器 均来 自于非 华 夏 民族 。很 多 音 乐 来 自非 华 夏 地 区。大家非 常喜欢 的杂 技 , 大部 分来 自西 域 。 l ”】 少数民族文化 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 中的重要内 容, 艺术设计要想在国际竞争 中取胜 , 必须在形式

浅析美术学专业(艺术设计)的问题与发展

浅析美术学专业(艺术设计)的问题与发展

浅析美术学专业(艺术设计)的问题与发展作者:李娜来源:《大东方》2018年第11期摘要:调查表明,一些综合性高等学校的美术学专业(艺术设计)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对人才培养的定位不准确,对课程体系的目标不明确、设置不合理,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学生自身和学校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毕业后的就业。

鉴于此,必须对这些问题进行改革,必须明确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和对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

关键词:综合性高等学校;美术学专业;艺术设计;课程体系;改革一、美术学专业(艺术设计)存在的问题艺术设计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它的研究内容和服务对象与传统的艺术门类有所不同。

同时艺术设计也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

它涉及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很多方面的因素。

艺术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出设计者自身的综合素质。

艺术设计在我国文化建设与发展事业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我国体制的不完善,这其中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目标不明确,定位不准确师范类大学中的美术学专业是以培养各级各类学校的美术专业教育工作者为最终目标,专业是美术学校是以培养美术创作人员为最终目标,而综合性高等学校的最终定位是什么呢?我们只有明确了综合性高等学校的最终定位是什么,我们才能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让学生们明确自己的定位,朝着自己的方向努力,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自身和学校的发展。

2.重视技法,忽略对民族文化的培养在现在一些综合性高等学校的美术专业中存在着一个很普遍的问题:重视激发而忽视对学生民族文化的培养。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艺术市场的发展也迎来一个高峰期,人们用所谓的经济价值来衡量一件作品的艺术价值使得人们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欣赏能力被搅乱了。

很多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开始幻想自己的一件作品卖至天价,他们不再思考,不再读书,不再重视对自己的艺术设计,不再有艺术追求,甚至一些学生变得投机取巧、随声附和、急功近利,他们放弃了自己的艺术归属,放弃了自己艺术设计的灵魂。

加强艺术设计学科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

加强艺术设计学科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

第5卷第2期2006年12月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ZHE J I ANG UN I V ERS ITYOF TECHNOLOGY (S OC I AL SC IE NCE ) Vol .5No.2D ec.2006文章编号:100624303(2006)022*******加强艺术设计学科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陈炜(浙江工业大学艺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23)摘要:现代社会需要大量专业素质较强的复合型的艺术设计人才,对艺术设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而目前艺术设计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学生缺乏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的训练,整体的专业素质与社会需求矛盾明显。

因此必需树立全新的教育思维,整合教育资源,建立适应时代需要的教育体系,加强设计实践环节,以使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接轨。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素质;设计实践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一、艺术设计教育的特殊性在社会生产中,艺术设计不同于纯艺术表现,最大的区别是艺术设计具有实用性,每一件作品不能以个人的喜好作为设计目的的标准,设计成功与否都要接受市场的检验。

当前高校的艺术设计学教育普遍在形象思维、分析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上下工夫。

如环境艺术设计注重图示分析、形象思考;视觉传达设计注重图形语言、灵感获取等。

这样的培养方式目的只在于提高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而对综合专业素质的提高却重视不够。

艺术设计教育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要教给学生专业基础知识以及专业综合能力,这些专业素质的培养需要有多元性、开放性、互通性的教学方式。

这一点不但从中国的教育实践中,从德国包豪斯的教育实践中,也完全可以得到证明。

在建立现代设计教育体系中,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做法,不同的形式,但最本质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纵观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各个领域对艺术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复杂,艺术专业的设计领域也越来越互通,社会需要大量的综合素质较强的艺术设计人才,特别是有能力处理设计工程项目中除艺术效果以外的复杂的工程技术问题。

浅谈艺术设计学生学科综合素质

浅谈艺术设计学生学科综合素质

浅谈艺术设计学生学科综合素质李文辉(郑州华信学院,河南郑州451100)摘要: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边缘学科。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培养也成为中国高校所面临的新的挑战。

艺术设计学科综合素质的培养将对学生的未来职业能力产生影响,最终决定学生就业竞争力,也决定着整个设计行业未来的发展。

本文对艺术设计学生需要具备的四种素质展开论述,着重阐释了人文素质,语言表达能力,素材、资料的收集能力,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培养。

只有注重了艺术设计学生学科综合素质的培养,才能培养出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综合素质高的现代艺术设计人才,才能集中体现当代高等教育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设计,人才培养,综合素质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边缘学科,融合了绘画、人文、心理学、营销等众多学科。

艺术设计产业产生于工业高度发展的20世纪,在21世纪得以高速发展,并因此改变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艺术设计学科方向众多,大致分为:装潢艺术设计、染织艺术设计、陶瓷艺术设计、室内与家具设计、装饰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等。

艺术设计学科的每个专业方向在国民经济中都对应着一个庞大的产业群,如广告行业、出版行业、室内装饰行业、产品制造行业、服装行业、动画制作行业等。

每个专业方向在自己所在的行业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展示各自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

正是因为这样的社会需求,近年来艺术设计教育在中国呈几何数飞速发展,而艺术设计学生的培养也成为中国高校所面临的新的挑战。

艺术设计学科综合素质的培养将对学生的未来职业能力产生影响,最终决定学生就业竞争力,也决定着整个设计行业未来的发展。

笔者曾就职于一家专业的广告包装设计公司,从事了近三年的设计工作,服务了众多知名企业,结合在校教学经验,意识到艺术设计学科综合素质对于设计师工作的重要性。

只有注重了艺术设计学科综合素质的培养,才能培养出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综合素质高的现代艺术设计人才,才能集中体现当代艺术设计专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

艺术设计行业中存在的问题与整改意见

艺术设计行业中存在的问题与整改意见

艺术设计行业中存在的问题与整改意见一、问题描述艺术设计行业作为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社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行业的迅猛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浮现,影响着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和良性竞争。

主要问题包括:设计作品的原创性不足、技术能力不符市场需求、商业利益导向过重等。

下面将就这些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二、原创性不足艺术设计行业中,一些设计作品的原创性不足已成为一大问题。

一方面,一些设计师缺乏独特的创意思维和深度的文化积淀,导致设计作品缺乏独特性和个性化。

另一方面,一些设计师存在抄袭、山寨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严重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

针对这一问题,首先,需要从教育入手,提升设计师的原创能力。

设计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力和审美意识,鼓励学生注重文化研究和创新实践,培养具有自主思考的设计师。

其次,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对侵权设计行为的打击力度,并加强对设计师的法律意识教育,促使他们自觉遵守知识产权法律法规。

三、技术能力不符市场需求艺术设计行业涉及多个领域,包括平面设计、产品设计、室内设计等。

然而,由于技术更新速度快,一些设计师的技术能力未能及时跟上市场需求,导致设计作品缺乏实用性和创新性。

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艺术设计行业需要建立行业准入机制,规范设计师的职业素养和技术要求,促使设计师自我提升。

其次,鼓励设计师进行终身学习和技术创新,通过参加培训、学习新技术和与行业专家交流等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设计能力和专业水平。

四、商业利益导向过重在商业社会背景下,艺术设计行业中商业利益的导向有时过重,影响了设计作品的品质和文化内涵。

企业和设计师往往更注重经济利益,而忽略了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

为此,需要加强对商业利益导向的约束和管理。

对于设计师,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强调设计作品的社会责任和文化内涵。

对于企业和客户,应引导他们认识到优秀的设计作品在品牌建设和长期发展中的重要性,鼓励他们为设计付出合理的报酬,并提供有助于提高设计质量的指导意见。

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艺术设计行业逐渐成为了各大高校热门的专业之一。

然而,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活动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制约了专业的发展。

有必要对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望能够为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活动的改进和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存在的问题1. 教学资源不足在许多高校中,由于对艺术设计专业的理解不深,缺乏对教学资源的投入,导致艺术设计教学资源不足。

教学资料、设备、场地等方面的不足,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

2. 教学内容陈旧由于艺术设计行业发展迅速,很多高校的教学内容滞后,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

学生学习的内容与实际应用存在较大差距,难以满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3. 教师水平参差不齐部分高校的艺术设计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缺乏实践经验和行业背景,无法有效指导学生的学习。

这会使学生无法接触到真正优质的教学资源,影响其专业发展。

4. 课程设置不合理有些高校的艺术设计课程设置不合理,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无法满足学生对实践能力的培养需求。

这导致学生在毕业后无法顺利融入社会,成为一名合格的艺术设计从业者。

二、建议提出1. 加大对教学资源的投入高校应增加对艺术设计教学资源的投入,包括但不限于教学设备、图书资料、实践场地等。

可以积极与企业合作,引入行业资源,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更新教学内容高校应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与时俱进,紧密结合行业实际需求,为学生提供更为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可以建立行业指导小组,包括行业大咖、知名企业负责人等,指导课程设置和内容更新。

3. 提高教师水平高校应注重招聘具有行业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的艺术设计教师,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体系,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

鼓励教师参与行业实践,增强其对行业的深刻理解。

4. 调整课程设置高校应调整艺术设计课程设置,合理安排理论和实践的比例,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艺术设计应从民族文化中吸取营养.doc

艺术设计应从民族文化中吸取营养.doc

艺术设计应从民族文化中吸取营养的民族的艺术有悠久的历史,在历史中去挖掘经验,在经验中培养出新的艺术和文化。

艺术设计不是一个凭空可以想象出来的西,它是需要积累、沉淀最后才能厚积而薄发.一个没有内涵的艺术设计是悲哀的,一个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的作品也是悲哀的。

学习民族文化,从民族文化中汲取有价值的西,这是当今艺术设计必须做的事情,也是艺术设计最快走向成功的唯一途径.可以想象一下还有多少民族有民族如此深厚的积累和沉淀,而沉底下来的不是尘埃,是艺术的思想和艺术的精品。

ﻭ一、当下的艺术设计艺术设计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这是艺术设计几代人在思考的问题,也是艺术设计必须要尽快解决的问题.在西方思想中对艺术就有着“复古精神”和“找寻真理”的纷争.同时在西方的艺术中“复古精神”也是从来没有停止过的。

我们不应该学习的是西方艺术的表面,我们应该学习西方艺术对于古老文化的尊重,在历史文化中找寻能够符合当今艺术的理念。

的艺术成就和历史不比西方的任何一个国家差,我们要从我们最富有的文化宝库中找到艺术的营养和价值,运用到当代艺术设计的运用中去,从而实现艺术来源于艺术和文化这一深刻的理念。

ﻭ二、民族文化的特点ﻭ具有五千年的历史,在这五千年的积累之中,也表现出它独特的性质,也就是由于这些独特的性质才让遗址出于世界文化中一个重要的位置。

1。

民族文化的延续性五千年的文化,在文化长河中,一代代将文化的精髓得以延续.从仰韶文化的船型陶壶到当代的陶都瓷都。

这是一个文化传承的过程,经过五千年的风霜洗礼,延续到今天这是一个文化的传承所产生的。

没有文化的延续和传承民族的文化也不会如此的辉煌成就,也会不称为世界的文化奇葩.的延续和传承让更多的宝贵经验和更多的艺术思想和理念得到了岁月的洗礼.那些能够在岁月中积淀下来的艺术让很多的中外艺术者崇拜,而我们是这文化的拥有这,不珍惜和学习那将如何让文化得以延续。

2。

民族文化的的交融性ﻭ民族这个称号有很大的争议,但是从情感和文化的范畴可以把所有的民族称为民族。

艺术设计专业学术营养

艺术设计专业学术营养

艺术设计专业学术营养我们现在身处信息时代,如果还将自己封闭在研究专题的狭小领域里,时间长了,一定会严重学术营养不良。

如何利用现代科技工具,补充学术营养,是我们面对的问题。

一代国学大师傅斯年提出了学科进步与否的三个标准,其三便是:“凡一种学问能扩充他做研究时应用的工具的则进步,不能的,则退步。

”“地质、地理、考古、生物、气象、天文等学,无一不供给研究历史问题者之工具。

”再说到包豪斯,以前来包豪斯访问过的贝拉·巴托克(BelaBartock)是一位大音乐家;而保尔·克利(PaulKlee)首先是个哲学家,其次才是一个画家,他甚至并不是一位设计师。

这表明,历代的大师都很注意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

可见学术营养问题早就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要了解现有设计生存状态改革开放30年来,设计不仅得到社会各界的公认,而且自身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巨大的产业。

今天,设计已经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日复一日地改变着人们对自身的认识。

广告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室内设计、服装设计、环境设计、建筑设计等等,都在不同水准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但是社会越发展,设计的涵义越复杂。

设计越来越模糊了。

国内目前的艺术设计教育中,对专业史论的重视水准,比过去是重视多了。

国内一些著名院校的研究生院,已设立了西方美术史、中国工艺美术史、中外设计史等研究方向。

但是对这些专业方向的研究,是建立在比较粗糙的历史认识之上的,是个非专业的历史框架,这是致命的弱点。

在这个前提下,视觉的东西很容易防碍历史的脉络,形象压倒了结构,其实这是最危险的地方。

事实上,形象是应该放在结构里面的,如果一开始就淹没在图形里面,将来是很难拔出来的,因为没有一个文化追溯的框架,满脑子就是一个个图形,就会导致把图形拼来拼去的恶性循环。

二、准确认识自己,规划自己艺术行为准确认识设计与艺术,是处理做好设计的首要前提。

设计是沟通、是传达,而艺术是表现、是创作。

这并不是说设计里没有表现的成份,更不是说艺术是不在乎沟通的。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问题与措施分析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问题与措施分析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问题与措施分析—艺术设计专业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所以环节的和创新需要教师、学校、府以及的全面支持,下面是搜集整理的一篇艺术设计专业教学问题研究的范文,欢迎阅读借鉴。

在国家策的引导下,以及出于对艺术设计人才的大量需求,大批高校都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艺术设计专业成为了相当热门的专业之一.但从高校艺术设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看,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因缺少经验和实际工作能力而找不到理想工作岗位的情况时有发生,学生缺乏能力也成为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提高教学质量来培养出具有实际能力的学生,已经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必须解决的最重要问题。

一、当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环节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ﻭ很多高校的课程体系设置都是将教学的环节放置在大四统一进行,前三年进行理论学习。

这样的模式会使学生在最后一年的时候要面临教学环节和毕业设计还有就业等多重压力。

很多学生把重心放在就业和毕业设计中,忽视了环节,或者只是支付一下学校的教学环节,无法从学校安排的教学环节学到重要的经验,在就业环节就会因经验的缺乏,而缺乏竞争力.从而会出现毕业生就业难、用人单位招人难的两难境地,对的也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ﻭ而且高校集中安排的环节,时间相对固定,学生需要在这一年或者半年中完成很多的教学内容,学习的过程过于集中,缺乏积累和过渡,也会对教学环节的教学效果造成不好的影响。

ﻭ高校教学的条件也需要进行改善,缺少相应的设备和的支持。

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众多的领域,而且还是一个紧跟时代潮流和趋势的领域,需要不断地和创新,这就给高校的教学环节增加了难度和挑战,既要不断地更新设备,例如:ﻭ计算机、模型制作设备、印刷设备,又需要大量的支持,所以高校的教学环节不仅需要高校加大投入,还需要策的支持以及的支持.从另一个方面来说,高校教师作为教学环节的实际传道授业的解惑者,也需要不断学习。

缺乏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教师,也是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艺术设计专业学术营养问题
【摘要】艺术设计类专业是要求营养比较充分的一个专业。

设计是一个边缘性学科,从汽车到服装、到建筑、到平面,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因此,作为设计的研究人员特别要注意学术养分的补充。

在知识的吸取上,千万不要使自己过多地受到专业的限制和单一研究方法的限制。

因为设计是一个综合文化,不是单一文化。

对于其它学科及专业的涉猎、学习,目的在于要让自己能够立体地而不是平面地了解设计,有了一个立体化的文化视野,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面建造一个立体的空间。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营养
我们现在身处信息时代,如果还将自己封闭在研究专题的狭小领域里,时间长了,一定会严重学术营养不良。

如何利用现代科技工具,补充学术营养,是我们面对的问题。

一代国学大师傅斯年提出了学科进步与否的三个标准,其三便是:“凡一种学问能扩充他做研究时应用的工具的则进步,不能的,则退步。

”“地质、地理、考古、生物、气象、天文等学,无一不供给研究历史问题者之工具。

”再说到包豪斯,曾经来包豪斯访问过的贝拉·巴托克(Bela Bartock)是一位大音乐家;而保尔·克利(Paul Klee)首先是个哲学家,其次才是一个画家,他甚至并不是一位设计师。

这表明,历代的大师都很注意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

可见学术营养问题早就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要了解现有设计生存状态
改革开放30年来,设计不仅得到社会各界的公认,而且自身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巨大的产业。

今天,设计已经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日复一日地改变着人们对自身的认识。

广告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室内设计、服装设计、环境设计、建筑设计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但是社会越发展,设计的涵义越复杂。

设计越来越模糊了。

国内目前的艺术设计教育中,对专业史论的重视程度,比过去是重视多了。

国内一些著名院校的研究生院,已设立了西方美术史、中国工艺美术史、中外设计史等研究方向。

但是对这些专业方向的研究,是建立在比较粗糙的历史认识之上的,是个非专业的历史框架,这是致命的弱点。

在这个前提下,视觉的东西很容易阻碍历史的脉络,形象压倒了结构,其实这是最危险的地方。

事实上,形象是应该放在结构里面的,如果一开始就淹没在图形里面,将来是很难拔出来的,因为没有一个文化追溯的框架,满脑子就是一个个图形,就会导致把图形拼来拼去的恶性循环。

二、正确认识自己,规划自己艺术行为
正确认识设计与艺术,是处理做好设计的首要前提。

设计是沟通、是传达,而艺术是表现、是创作。

这并不是说设计里没有表现的成份,更不是说艺术是不在乎沟通的。

但是两者放在这两项上的重视是有较大差别的。

设计是不能凭感觉做的,要考虑各种因素,要寻找最佳的表达方法,要把自己的感觉翻译成大众能够理解的有效视觉语言。

设计就好比写作,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设计与写作都是在表达,在沟通。

好的设计可以讲一个故事,好的写作可以让人看到一幅画不出来的画。

做设计最重要的是先学树人。

面对浮躁的社会、浮躁的环境,作为设计师,首先要做的学会在浮躁中寻找灵感,大的方面作对人类负责任的设计,小的方面作对得起自己的设计。

设计师在掌握“技”的基础上,要强化“道”的修养。

理论指导实践的进行,实践促进理论的发展。

自己专业的精通深度等于大树的根,根深才可能叶茂,自己的能力与事业才可能高大。

我们只有从宽广的知识面上可以得到在专业里难得的启示,才有可能使我们超越自己范围而有所创新。

三、以“大设计”理念为思想基础,强调设计市场化
上个世纪60年代日本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从美国考察回来后对设计人员讲:“设计是市场问题”,这句话表明设计将成为松下电器实施“设计战略导向型”经营模式的开端,实现设计对市场需求把握的精准和有效。

当时的日本社会经济与现在国内现状有非常相似之处。

但是市场目标的制定需要企业通过战略制定和管理执行才实现,而设计作为面对市场的利器,必将要同时上升到企业战略、管理层面,成为管理和经营的工具。

今天的环境已经今非昔比了,服务对象(企业)变大变强,跨行业经营、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组织构架和产品线更加丰富,消费习惯变化迅速,这些都不是10年前的情况了,更加不是导入CI就有神话的“太阳神”时代了。

企业需要精准的设计服务,结果必须有效,没有人会和你玩过多的视觉游戏,何况是建立在设计师知识结构之上的理解呢?设计的走向必定是整合的时代,在“大设计”理念的指导尊重文化和习惯,强调产品和品牌的有机统一。

将设计上升到市场和战略层面,以设计为突破口,在“大设计”理念的指导下,尊重本土文化,并建立“设计战略导向型”的经营模式将是设计界的发展亮点,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

四、整合周边学科资源,强化“设计管理”运作,为设计活动提供保障和支持
国内设计业已有部分从业人员已经明白设计职能综合化,加强跨学科、跨领域合作的必要性,但是真正从公司经营和执行层面上规范的很少。

做到设计的精准性、有效性,必定需要有与设计相关领域的跨学科知识结构。

国际知名品牌ALESSI、APPLE、NOKIA等为代表的“设计战略导向型”企业以设计为突破口,在统筹设计、营销、战略方面投入巨大,其产品与形象呈现系列化、主题化、品牌化,通过设计实现市场的区隔,以此来实现产品销售和品牌增值,其背后是强大的“设计管理”职能。

将设计周边学科、领域进行统筹,甚至从一个概念原点到企业远景都进行了严密的考虑。

说到底,国内设计业需要有懂市场、战略、管理又懂设计的跨领域人来统筹这项工作,实现各个环节的严谨和均衡,最终达到设计价值的最大化,这些都离不开“设计管理”。

其次,扩大基础知识范围,尤其在商业策略方面——如果你以前只读一些设计杂志、网络新闻的话,建议你现在起开始增订一些商业杂志和报刊,读读相关的博客也有利于你知识面的扩大。

如果你洞彻市场的发展状况并有能力用一些专业的商业术语表述给你的客户的话,会增强他们立项的决心,也有利于你做出高瞻远瞩的设计方案。

综上所述,信息社会的社会生产和运作方式决定了人的生活方式,而人的生活方式又决定了我们需要的设计。

尽管信息社会设计的对象、手段、形式以及设计思维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设计为人服务”这一设计的终极目的依然不会改变。

信息社会人的需要不但有物质层面的,而且更多的是精神和文化层面的,此外人的需要多样化、人的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多元化促使我们需要的设计也是多元化的。

总之,了解和分析人的需要是我们做好设计的出发点。

那么更多的,海量的吸收营养是一个必要的前提。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9.
[2]李砚祖.设计:在科学与艺术之间.装饰,2001.
[3]唐纳德·A·诺曼(美)著,梅琼译.设计心理学.中信出版社,2003,10.
[4]卢永毅,罗小未.产品、设计、现代生活——工业设计的发展历程[M].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10.
[5]唐纳德·A·诺曼(美)著,付秋芳等译.情感化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