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虚词逐一精析学案- “若”
高中语文: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及18个虚词逐一精析
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及18个虚词逐一精析一、《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考试说明》中确定的18个文言虚词;所谓“用法”,就是某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及其所表示的语法关系,即词性(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有些资料书把代词也归入虚词范围)。
二、基础知识。
1.文言虚词的作用:汉语语法的主要表现手段是语序和虚词而不是词类的形态变化。
文言虚词的具体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与实词一道组成某些结构(如结构助词“者”“所”“之”等);②联系词、词组、句子乃至段落(如连词、介词以及语气词中的发语词);③表示语气(如语气助词、语气副词);④修饰限制(如副词);⑤称代(代词);⑥调整语序乃至规定语序(如:“惟利是图”中用虚词“是”将宾语“利”提到动词“图”的前面,就是调整语序;疑问代词作宾语时一定位于动词之前,这便是规定语序);⑦表示一定的声音或使音节匀称(前者如叹词,后者如音节助词)。
2.复习重点:★分清虚实。
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借用和虚化而来的,许多词既可作虚词用也可作实词用。
例如,“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中的“以”字,如果按虚词“把”或“用”来解释显然不合情理,只有依据语境讲成“率领”才符合当时诸侯之间的实情。
★辨明词义和用法。
虚词大多是多义的,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
例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前后两个“乎”都相当于介词“于”,但前一个应翻译为“在”,后一个应翻译为“比”。
★通晓古今。
有的文言虚词虽然在形式上被保留了下来,出现在现代汉语里,但其意义和作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如“所以”在文言文里表示原因、依据,现在则用来表示结果。
再如“于是”在古文里更多的是两个单词,现在则是一个双音词。
因此,只有通晓古今,才可避免“以今释古”。
三、18个文言虚词用法例释:1、【而】(1)连词1)表并列,今译为:而且、又。
若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及例句
若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及例句一、若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及例句在文言文中,“若”是一个常见的虚词,在句子中往往起到连接并引申含义的作用。
它所表达的含义丰富多样,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来介绍“若”的用法和例句。
一、表示假设条件“若”可以用来表示假设条件,引导出与实际情况相反或者与事实相反的情况。
例如:“今日風雨將至,若行必墜。
”这句话意思是说如果今天风雨即将来临,那么行走就会摔倒。
其中,“若”起到了表示假设条件的作用。
二、表示类似于“好像”的意思在文言文中,“若”也可以表示类似于现代汉语中“好像”的意思。
例如:“昔之舜禹負扆圖,太公望楚聽訟;皋陶諸儒讓道義,孔子如撻管弦養。
”这句话指出舜禹担负着治理天下的重任,就像太公望听取楚国人民诉讼一样。
其中,“若”表示两个事物之间的类似性。
三、表示选择或者比较“若”还可以表示选择或者比较的意思。
例如:“聖人若相與俱乎射,彼何以知吾然不然也?”这句话在问如何才能知道圣人和其他人一同射箭时,判断他们是否确定了正确的方法。
其中,“若”表示比较或者选择的意义。
四、表示临时状态、变数或者变化在文言文中,“若”还可以用来表示临时状态、变数或者变化。
例如:“掉臂地而哀哭,踊身几落,若有他魂。
”这句话指出大人物倒下,跳起来几乎摔倒,状态变得不稳定。
其中,“若”表示临时状态或者发生了变数。
五、表示低声、轻语“若”还可以用来表示低声或者轻语的意思。
例如:“夜半对孤独兮恐怕寒从心起,煞我心。
”这句话表达了夜晚寂静无声的景象,并形容作者内心感到寒冷。
其中,“若”则表示低声或轻语。
六、作为名词使用在文言文中,“若”还可以作为名词使用,并起到修饰词的作用。
例如:“醉后之言殆非真情之若。
”这句话中的“若”表示大概、约莫的修饰意义。
总结起来,文言文中的“若”有很多用法和含义。
它可以表示假设条件、类似性、选择或者比较、临时状态或变数、低声轻语等不同的意思。
根据不同的上下文和语境,我们需要灵活运用“若”的用法来准确表达我们想要表达的意思。
文言文虚词若的用法和例句
文言文虚词若的用法和例句一、文言文虚词若的基本用法若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个虚词,它的使用频率相当高。
它可以在句子中作为副词或者连词出现,具有多种不同的用法。
1. 副词“若”的用法在文言文中,若作为副词,常表示“好像”、“仿佛”的意思。
它可以表示某种比拟,将一个事物与类似的事物相比较。
例句:人之性命当如浮云若泡影,危乎哉!这句话意思是人的生命如同飘忽不定的云朵和虚幻的泡影般脆弱不堪。
2. 连词“若”的用法除了作为副词外,若还可以作为连词使用。
作为连词时,它经常与非真实条件句搭配使用,在引导条件状语从句时起到连接前后两个句子的作用。
例句:君以夫妇俱行旅游盖冶游六国起兵则二三子说大臣曰:“吾即假男婢而役于王国”这里的“若”表示一种非真实条件,即假设万一君主发动战争,仆人也会毫不犹豫地为君主效劳。
二、文言文虚词若的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1. 切勿滥用“若”在使用“若”时,首先应该判断句子是否与类比或者比较相关。
如果没有必要进行比喻或类比,那么就不宜使用“若”。
滥用“若”会让文章显得复杂而啰嗦。
2. 注意虚实结合使用“若”时需要注意虚实结合。
在描述某个事物时,若可以通过比喻或类比来增强修辞效果。
但是过多使用虚词却无法准确描绘事物本身的特点,容易让读者产生困惑。
3. 灵活运用连词若在使用连词“若”连接条件状语从句时,要注意条件的前后关系。
有时候可以用反话来表达真实条件,并借助于“若”的引导衬托更加明显。
三、文言文中常见的带有虚词若的典型句子1.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余虽好修姱以鞿羈兮;董大怒而不服。
这句话出自《离骚》一文,通过若的使用,表达了作者悲愤人民疾苦的情绪。
2. 丈夫志四海而观乎天下兮;观乎人民之多命兮。
困心劳于赋税之重兮;诚伤心于庙堂之改兮。
这句话同样出自《离骚》,其中“若”字的使用使得句子更加生动有力,并增强了对比效果。
四、结语通过对文言文虚词若的用法和例句进行解析,我们可以看到在文言文中,“若”的使用频率相当高,并且具有多种不同的用法。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常见文言虚词
一、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常见文言虚词二、教学目标:1.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2. 能够正确运用常见文言虚词进行句子构造和表达。
3. 提高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文言虚词的定义和分类。
2. 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3. 例句分析和练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文言文知识,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文言虚词的定义和分类,举例说明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3. 分析:分析例句,让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和意义。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文言虚词进行句子构造和表达。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提问回答情况。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情况,评估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进行教学反思和调整。
六、教学资源:1. 教学PPT:展示文言虚词的定义和分类,例句分析和练习。
2. 文言文教材:提供相关的文言文教材和参考资料,方便学生复习和巩固。
七、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和回答问题。
2. 给予学生足够的练习机会,通过例句分析和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复习和巩固文言虚词的知识。
八、教学难点:1. 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的理解。
2. 学生在运用文言虚词进行句子构造和表达时的准确性。
九、教学准备:1. 准备好教学PPT和教材。
2. 设计好练习题和答案。
十、教学时间:1课时六、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常见文言虚词七、教学目标:1. 深化对常见文言虚词用法的理解。
2. 提高学生准确使用文言虚词的能力。
3. 增强学生阅读和分析文言文的能力。
八、教学内容:1. 复习已学过的常见文言虚词。
2. 通过练习和讨论,深化对文言虚词用法的理解。
3. 分析文言文中的虚词用法,提高准确运用能力。
九、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通过提问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高中文言虚词“若”的用法及举例
高中文言虚词“若”的用法及举例一、动词,像,好像。
①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②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③其若是,孰有御之。
(《孟子见梁襄王》)二、用作代词。
1. 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①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你们这些)③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三、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①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赤壁之战》)②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赤壁之战》)③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①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
(《汉书•高帝纪》)3.至,至于。
①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齐桓晋文之事》)【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
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岳阳楼记》)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①指挥若定。
(《赤壁之战》)【若何】怎么样。
①以闲敝邑,若何?(《崤之战》)【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
①车后若干递送夫。
2024年高考语文文本阅读总复习 学案:文言虚词
学案3:文言虚词知识清单六18个文言虚词(一)而词性用法释义连词①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译为“又”②表示递进关系并且,而且③表示承接关系就,接着,或不译④表示转折关系但是,却⑤表示假设关系假如,如果⑥表示修饰关系地,着,或不译⑦表示因果关系因而⑧表示目的关系来代词⑨表示第二人称通“尔”,你,你的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4)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5)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7)剑阁峥嵘而.崔嵬(《蜀道难》)()(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劝学》)()(9)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二)何词性用法释义代词①单独作谓语,问原因为什么,什么原因②作宾语,代处所,事物什么,哪里③作定语什么,哪副词④表示提问(动词前)为什么⑤表示程度(形容词前)多么,怎么,怎么这么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何”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是诚何.心哉(《齐桓晋文之事》)()(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3)吾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4)大王来何.操(《鸿门宴》)()(5)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蜀道难》)()(三)乎词性用法释义助词①表示疑问语气吗,呢②表示反问语气呢③表示推测语气吧④表示感叹语气啊⑤表示句中停顿不译⑥形容词、副词词尾的,地,或不译介词⑦相当于“于”在,或不译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乎”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壮士!能复饮乎.(《鸿门宴》)()(2)郁乎.苍苍(《赤壁赋》)()(3)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阿房宫赋》)()(4)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5)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6)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7)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并序》)()(四)乃词性用法释义副词①表示承接就,于是②表示结果才③表示出乎意料竟,竟然,却④表示判断是,就是⑤表示递进甚至代词⑥表示第二人称你,你的⑦指示代词这,这样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乃”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文言虚词若的用法及例句
文言虚词若的用法及例句
以下是 8 条关于“文言虚词若的用法及例句”:
1. 哎呀呀,“若”可以表示假设,就像“若天下雨,我便不出门”,你看,如果天下雨了,我不就真有可能不出门了嘛!
2. 嘿,“若”还能用来作第二人称代词,比如说“若等在此,我去去就来”,这就好像是在跟对方说,你就在这儿等着哈!
3. 哇塞,“若”能表示好像、仿佛呢!“天边的云彩若仙女的裙摆”,可不是很形象嘛,就跟仙女真的穿着那裙摆似的!
4. 你们知道不,“若”有时还能表示顺从呢,“其翼若垂天之云”,那翅膀乖乖的就跟垂在天边的云一样。
5. 想不到吧,“若”也能用来比较呀,比如“徐公不若君之美也”,不就很直白地在比较嘛。
6. 哈哈,“若”还可以这样用哦,“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里的“若”表示近,就算相隔天涯也好像是邻居一样近呢,是不是很神奇!
7. 来看看这个,“若无其事”,这里的“若”是不是很妙,表示好像没有那回事一样,太形象啦!
8. 还有“若即若离”,这个“若”体现出那种似接近又似远离的感觉,真的很有味道呀!
我觉得“若”这个虚词真的太有意思啦,用法丰富多样,给文言文增添了超多魅力呀!。
文言虚词若的用法总结
文言虚词若的用法总结一、文言虚词若的基本含义和用法文言虚词若在古代汉语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使用丰富多样,常出现在句子中起到连接、修饰或强调的作用。
准确理解并运用好文言虚词若,对于阅读和理解古代文献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基本含义和常见用法两个方面进行总结。
1. 基本含义文言虚词若是一种表示比拟关系的语气助词,在句子中常与“如”、“似”等连用,表示某种程度或类似的关系。
若字原指水草之间浮游漂浮的模样,“如”则是比喻为像。
因此,“若如”常表达事物相似、类似的意思。
2. 对质疑态度或不确定情况的应答在古代文献中,文言虚词若可以用来回答质疑态度或不确定情况,表明说话者自己没有确切知识或肯定答案。
比如,在《论语·述而》第十二章中就提到了孔子对于学术问题的认知:“《尚书》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这里的“战战兢兢”表示其态度谦虚、充满敬畏之心;而接下来的“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则用来表达对于处理问题时要小心谨慎的态度。
3. 常与“或许”、“似乎”等连用文言虚词若在句中常与“或许”、“似乎”等词语连用,表达某种可能性、推测或模糊的程度。
例如,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刘邦对斩草除根的做法提出质疑:“斩草当归根呜呼!”这里使用了文言虚词若,“当归根”的意思是指斩草应该从根部处理。
通过使用文言虚词若,“呜呼”则强调了刘邦对此观点的担忧和质疑。
4. 表示比较关系若字可用来表示相似、类似或比较的关系。
它可以连接两个相同事物或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
在《论语·雍也》中,孔子曾经用过一个例子:“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这里的“戒之在色”、“戒之在斗”和“戒之在得”,分别描述了年轻、壮年和老年时期对待不同问题的态度。
若字起到了连接、比较的作用。
二、文言虚词若的其他常用搭配1. 若果:意为“如果”,表示条件假设。
07若字的用法讲义—2022届高三语文文言虚词详解专题复习
若字的用法“若”在古文中的用法不多。
1.像,好像。
如《始得西山宴游记》“岈然洼然,若垤若穴”,译作“山峰高耸,山谷凹陷,有的像小土堆,有的像洞穴”。
值得注意的是,“像”有两层意思,一是与“比如”“如”接近,是副词,如“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一是在形象上相同或有某些共同点,是动词,第一个例子即是。
“好像”也有两层意思:一是表猜测、估计,不表示两种事物之间有相似点,如“天好像要下雨了”,是副词,如《报任安书》“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中的“若”即是;一是表示两者之间确有相同之处,第一个例子即是,也是动词。
2.连词,如果,表假设。
如《烛之武退秦师》“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中的“若”即是。
此“若”一定是出现在假设复句中,“如果……就……”。
3.代词,你,你们,你的。
如《鸿门宴》“若入前为寿,寿毕”中的“若”即是“你”。
柳宗元《捕蛇者说》“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译作“我打算去对主管收税的官吏讲一讲,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其中的“若”就是“你的”。
如果是“你”“你们”,则其后面应该跟谓语,以说明“若”做什么、怎么样。
如果是“你的”“你们的”,则后面应该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如“久不见若影”,译作“好久没看你的身影了”。
4.动词,比。
此用法与介词“于”相似,但“若”常出现在否定句中。
如“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中的“于”即是“比”,但不是出现在否定句中,而如“‘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中的“若”出现在否定句中。
两者的差别还在于“若”是动词“比”时,句中没有其他动词,而“于”作“比”理解时,句中应当还有谓语出现,如《寡人之于国也》“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中的“于”只是引出对象,后一句的谓语是“多”。
5.形容词,相似。
《师说》“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若”与后面的“似”同义,此处译作“接近”或“差不多”更好。
练一练指出下列句中加点的若字的用法和意义1.彼与彼年相若.也2.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3.若.使烛之武见秦君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6.若.不阙秦,将焉取之7.不若.也8.若.入前为寿9.若.属皆且为所虏10.闻道百,以为莫己若.11.若.望仆不相师12.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13.其翼若.垂天之云14.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15.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16.其自视也,亦若.此矣17.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18.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19.久不见若.影练一练答案指出下列句中加点的若字的用法和意义1.彼与彼年相若.也形容词,相似2.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动词,像3.若.使烛之武见秦君连词,如果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连词,如果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连词,如果6.若.不阙秦,将焉取之连词,如果7.不若.也动词,比,如8.若.入前为寿代词,你9.若.属皆且为所虏代词,你们10.闻道百,以为莫己若.动词,比11.若.望仆不相师副词,好像12.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动词,好像13.其翼若.垂天之云动词,好像14.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动词,好像15.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动词,好像16.其自视也,亦若.此矣动词,好像17.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连词,如果18.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副词,好像19.久不见若.影代词,你的。
文言虚词若字的用法归纳
文言虚词若字的用法归纳咱今天就来好好唠唠文言虚词“若”字的用法!在文言文的世界里,“若”这个字可真是个活跃分子,用法多样,就像一个多变的小精灵。
“若”字常常被用作动词,表示“像”“好像”的意思。
比如说“关山度若飞”,这里的“若”就是说像飞一样,那场面,仿佛能看到将士们跨越关山时的迅猛身姿,快得如同闪电,那速度,那气势,真叫一个绝!它还能用作代词,有时相当于“你”“你们”。
像“若为佣耕,何富贵也”,就是在问“你是个被雇佣耕地的人,怎么会富贵呢”,仿佛能看到说话人那疑惑的表情,歪着头,皱着眉,一脸不解。
“若”字有时还用作连词,表示“假如”“如果”。
比如“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意思是假如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和忠心做善事的人。
这就好像在给人设定一种假设的情况,让人忍不住去想象各种可能的情节发展。
在“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这句话里,“若”又相当于“如此”“这样”。
想象一下,一个人费了老大的劲儿,用这样的方法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却像爬到树上去找鱼一样荒唐,多可笑啊!还有的时候,“若”用在形容词或副词之后,表示“……的样子”。
像“桑之未落,其叶沃若”,那桑叶还没掉落的时候,叶子是多么的润泽啊,闭上眼睛,仿佛就能看到那绿油油、鲜嫩嫩的桑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咱们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遇到“若”字,可千万不能马虎,得根据上下文仔细琢磨它到底是啥意思。
就像有一次,我在给学生讲文言文的时候,有个小家伙就把“若”字理解错了,闹了个大笑话。
当时讲的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他居然理解成了“天涯好像邻居”,把大家逗得前仰后合。
从那以后,每次讲到“若”字,大家都会想起这个有趣的小插曲,也更加用心去分辨它的用法啦。
总之,文言虚词“若”字的用法虽然多样,但只要咱们多读书,多积累,多思考,就一定能把它拿捏得死死的!以后再看到它,就能轻松理解,不再犯迷糊啦!。
【知识学习】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虚词逐一精析学案- “若”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虚词逐一精析学案:“若”文言文虚词逐一精析学案:“若”【若】注意:“若”字和“如”字在词义上都有相通之处。
如①“比得上”,“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②“像”,“彼与彼年相若也”《师说》;③“假使”,“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活板》;④“你”、“你们”、“你们的”,“若入前为寿”《鸿门宴》,“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⑤用作形容词词尾,同“然”,当“……的样子”讲,“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氓》。
作为实词的“若”有“顺从”的意思,如《诗经》:“曾孙是若”。
(一)动词,像,好像。
①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②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③其若是,孰有御之。
(《孟子见梁襄王》)④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及”、“比得上”,《战国策•齐策》:“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用作代词。
.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①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你们这些)③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
④予我千金,吾生若《狱中杂记》。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三)用作连词。
.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①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赤壁之战》)②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赤壁之战》)③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①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
(《汉书•高帝纪》)3.至,至于。
①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齐桓晋文之事》)4.表并列,译为“和”、“与”。
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仇《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
有关文言虚词若字原文注释
有关文言虚词若字原文注释
有关文言虚词若字原文注释
文言指的是以古代汉语为基础的、经过文体加工的'书面语。
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就可能已有加工的成分。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有关文言虚词若字原文注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若(1)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奇哉!若(2)人之思,若(3)天惊石破,花开铁树,非若(4)等凡人可及也,吾亦如此。
恐吾辈但堪为其鱼之一鳞,若(5)龙之一爪也。
若夫(6)常人思乡,常望月怀远,登高作赋,若(7)柳子厚则不然,以超人之思,抒难抑之情,绝矣。
解析:
(1)连词,表假设,如果。
(2)指示代词,此,这个。
(3)副词,表推测,好像。
(4)第二人称代词,你。
(5)连词,相当于或。
(6)和夫连用,构成复音虚词。
句首语气词,用在一段或一层意思开头,表示转换,有在说、至于的意思。
(7)连词,表示另提一件事,相当于至、至于。
译文:
如果能够化身为千亿个自我,那就散到那无数的山峰上眺望故乡。
(真是)奇妙啊!这个人的想象,(就)像石破天惊,铁树开花一样,并不是你们这些平常的人能够赶得上的。
我也是这样。
恐怕我们这些人只能够作鱼的一片鳞龙的一只爪了。
至于一般人思念家乡,常常是眺望明月怀念远方,(或者)登上高处吟诗作赋,至于柳子厚就不这样,(他)凭借超过一般人的思路,抒发难以抑制的感情,绝了。
高中语文文言虚词若字用法
高中语文文言虚词若字用法文言文是我国历代通用的书面语言,那么文言虚词“若”字有哪些用法呢?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文言虚词若字用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文言虚词若字用作动词动词,像,好像。
①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齐桓晋文之事》)译文:我不忍心看它恐惧颤栗的样子,好像毫无罪过的人走向受死刑的地方,所以才拿羊来替换它。
②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促织》)译文:形貌好像土狗一样,梅花纹翅膀,方头……高中语文文言虚词若字用作代词1. 表人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译文:凭借(您)这样的所作所为,去追求这样的欲望,就好像是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
高中语文文言虚词若字用作连词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①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赤壁之战》)译文:如能占为已有,这是开创帝王之业的凭借。
③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译文:如果不能,为什么不放下武器、捆起铠甲,向他面北朝拜称臣呢!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①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
(《汉书•高帝纪》)译文:带一万人或者一个州郡投降的人,封万户侯。
3.连词。
至,至于。
①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齐桓晋文之事》)译文:至于一般的平民,如果没有固定的产业收入,也就随之而失去了本来的善良之心。
高中语文文言虚词若字用作复音虚词1.【若夫】①至于说到。
用作发语词。
②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
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岳阳楼记》)译文:象那连绵的阴雨下个不断,连续许多日子不放晴。
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译文:至于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把握六气的变化,而在无边无际的境界中遨游的人,他们还要凭借什么呢?2.【若何】怎么样。
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复习“若”
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复习“若”【词义推导】“若”的一个基本义是“像”,故“相同”“如果”“及,比得上”等意义的引申跟“如”相似,请参照上面的提示。
【词义例释】(1)动词①像,好像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齐桓晋文之事》)——像我这样的人,可以使百姓安定吗?②及,比得上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徐公不如您这么漂亮啊。
(2)代词①表第二人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不然的话,你们这些人都要被他俘虏。
②表近指,“这”“这样”“如此”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齐桓晋文之事》)——凭这样的做法,去追求您想要得到的东西,就想爬上树去逮鱼一样。
(3)连词,表假设,“如果”“假如”若止印二三本,未为简易。
(《活板》)——如果只印两三本,不算简单易行。
【成语助记】大智若愚若无其事若即若离洞若观火噤若寒蝉口若悬河冷若冰霜寥若晨星了若指掌敬若神明命若悬丝判若两人翩若惊鸿门庭若市趋之若骛受宠若惊虚怀若谷【迁移练习】韩愈归家,途见大鹏,其翼若()垂天之云,观桑之叶沃若(),甚喜。
归家,遇众人拜庙则曰:“若()虽年长,其智不明,虽稚子未必不若()汝等。
若()勤学之,则智明也。
”【练习答案】韩愈归家,途见大鹏,其翼若(像)垂天之云,观桑之叶沃若(相当于“然”) ,甚喜。
归家,遇众人拜庙则曰:“若(你们)虽年长,其智不明,虽稚子未必不若(比得上)汝等。
若(如果)勤学之,则智明也。
”【高考链接】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若:如果今乃与百县均赋,曷若置此,使之奉常时用乎若:及,比得上使治乱存亡若高山之与深谿,若白垩之与黑漆,则无所用智,虽愚犹可矣若:像,如康之由,革弊兴利,若改茶法、变税书之类是也若:像,如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若:像,如其论说始若诡于众若:似乎若忧毁灭性,谁养母邪若:如果若以学,则予于容甫当北面矣若:如果。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虚词逐一精析学案-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虚词逐一精析学案:(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单元作文、话题作文、体裁作文、读后感、英语作文、作文素材、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imary school composition, junior high school composition, senior high school composition, unit composition, topic composition, genre composition, post-reading feeling, English composition, composition material,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虚词逐一精析学案:文言文虚词逐一精析学案: “何”【何】。
文言虚词若的用法
文言虚词若的用法
1. “若”可以表示假设呀,就像如果明天不下雨,咱们就出去玩。
比如“若天下雨,则不出门”。
2. “若”能用来指代人或事物呢,哎呀,就如同说那个若先生真是厉害啊。
例如“彼若之士,非常人也”。
3. 你们知道吗,“若”还能表示好像、仿佛呀,好比那朵花若仙子一般美丽。
像“其貌若仙”就是这样用的哟。
4. 喂喂喂,“若”可以表示并列呢,可不是开玩笑的!就像那些士兵站得若一排青松。
比如说“众人若列”。
5. 哇塞,“若”还能有选择的意味呀,这就像让你在苹果和橘子中选,若选苹果呢还是橘子呢?比如“其去若留,当慎思之”。
6. “若”有时候能表示你的意思哦,就好像说若怎么样,你可别不信!例如“若不听吾言,必有祸端”。
7. 嘿嘿,“若”还可以表示及、比得上呢,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呀,就像他哪能若你聪明。
像“臣弗若君”就是这样的用法呀。
8. 呀,“若”能用来强调程度呀,这可厉害啦,比如那痛苦若万箭穿心一般。
比如“其痛若此”。
9. 瞧啊,“若”在某种情况下还可以表示顺从呢,就仿佛乖乖听话一样。
例如“公若之何,则从之”。
总之呀,“若”这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可真是多种多样,大家一定要好好掌握呀!。
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虚词 导学案
高三语文复习之文言虚词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文言虚词的分类,把握其基本特点。
2、对高考文言虚词考查情况分析,明确考查的方式、规律等内容。
3、学习“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的方法。
学习重点:1、清楚了解高考考查情况,2、学习理解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方法。
学习过程:一、导入1、何谓虚词?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有连接或附着各类实词的语法意义。
根据能同哪些实词或短语发生关系,发生什么样的关系,可以把虚词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六类(见“《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文言虚词是在汉语中没有实际意义的字,其中一部分相当于现代的虚词共六类: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和叹词二、学习过程(一)了解文言虚词文言虚词分类: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代词(二)高考文言虚词考查情况分析1、考查说明——“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1)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8个)(2)“在文中”,指“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放在语境里理解。
(3)“意义”,指找出现代汉语中的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替代。
(4)“用法”,指虚词的语法功能。
即结构实词成句(连词、副词、介词、、表现语气(助词、语气词)、充当实词(代词、名词、动词、兼词)。
2、天津卷历年考查统计04、其乃以所 05、于之而与 06、其乃以为 07、于之而则08、而之以所以 09、乃其于而 10、因而以为 11、且于其则12、以之于其 13、以为乃而 14、以于而其 15、之而为于17、焉以而其 18、因以之若19、则于而以 20、以乃且而21、焉以于之(三)例题分析例题:下列句子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因诈女曰:“尔无劳乎,吾为尔新其儒”因泣下霑衿,与武诀去B.忽有人被发粗衣,自天而降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C.乃以是履弃之于道旁斧斤以时入山林D. 一夕,为海潮所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四)考察内容的设置(1)对兼类词在具体语境中词性的辨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虚词逐一精析学案:
“若”
文言文虚词逐一精析学案:“若”
【若】注意:“若”字和“如”字在词义上都有相通之处。
如①“比得上”,“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②“像”,“彼与彼年相若也”《师说》;③“假使”,“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活板》;④“你”、“你们”、“你们的”,“若入前
为寿”《鸿门宴》,“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⑤用作
形容词词尾,同“然”,当“……的样子”讲,“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氓》。
作为实词的“若”有“顺从”的意思,如《诗经》:“曾
孙是若”。
(一)动词,像,好像。
①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②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
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③其若是,孰有御之。
(《孟子见
梁襄王》)④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及”、“比得上”,《战国策•齐策》:“徐公不若
君之美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用作代词。
.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①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②不者,
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你们这些)③更若役,
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
④予我千金,吾生若《狱中杂记》。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三)用作连词。
.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①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赤壁之战》)②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赤壁之战》)③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①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
(《汉书•高帝纪》)
3.至,至于。
①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齐桓晋文之事》)
4.表并列,译为“和”、“与”。
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仇《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
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岳阳楼记》)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①指挥若定。
(《赤壁之战》)
【若何】怎么样。
①以闲敝邑,若何?(《崤之战》)
【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
①车后若干递送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