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8李广射虎_苏教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李广射虎》教案(3篇)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李广射虎》教案(3篇)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影影绰绰”、“拈弓搭箭”、“神勇无比”等词语的含义。
2.理解文包诗的课型,能背诵诗歌,并说出诗歌大意。
3.能过朗读表达李广将军的力大无穷、神勇无比。
教学重、难点:学习理解古诗《塞下曲》,丰富学生积累。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由题导入,引出课型1.“叫醒耳朵”常规训练:“猛然间……拉开硬弓”;“那白羽箭……拔不出来”。
2.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李广射虎》这篇文章。
李广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同学们来说说你们的了解。
咱们打开书,快速读一读第二小节,搜寻一下有关李广的信息。
3.通过预习,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类型的课文吗?(文包诗)我们以前学过哪些?有了以前的这些积累,相信你们学起这篇文章来会更加得心应手!4.来,先请合作小组互查一下你们的预习情况。
给你们读一遍的时间,你们可以采取自己组里独创的方式,来读一读。
5.由一小组汇报预习——朗读课文一遍,学生评价。
二、由诗及文,理清脉络既然是文包诗,那么文章与古诗是如何一一对应的呢?请同学们默读文章,并用心思考,然后我们来交流。
三小节——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四小节——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三、诗文对应,感悟神勇1.让我们再走近些,来感受古诗的精妙与文章描述的精彩。
刚才同学们提到,第一句古诗对应的是第三小节。
现在我就请同学们拿起笔来划一划。
哪几句是写“林暗草惊风”的?用横线表示。
哪几句是写“将军夜引弓”的呢?用波浪线表示。
(学生自学)2.训练朗读第一行,读出当时夜黑风疾的情景来。
3.谁来读读对应第二行诗的句子?从这几句话里,你又进一步了解李广了吗?从哪些词语里了解的呢?4.一代名将果然名不虚传。
从他一气呵成的射虎动作,不难看出他的神勇。
谁能用一个字来概括。
训练朗读第二行,读出李广的机敏、神勇、果断来。
5.回归古诗。
读得真好,回到古诗中,你还能读出这样的气势来吗?谁来试着读一读第一句。
李广射虎教学反思
李广射虎教学反思李广射虎教学反思(通用20篇)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李广射虎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李广射虎教学反思篇1《李广射虎》采用的是“文包诗”的形式,课文创设了古诗所描绘的情境,描述了一个有关“飞将军”的传奇故事,为学生深入浅出地了解古诗的意思,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本篇课文第一次的教学设计中,我着重以如何让学生通过课文,来促使学生理解古诗,欲通过教师的教来达到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因此在自第二次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方案始,我着重以此为切入点。
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设计教学方案1.让学生充分质疑,激发学习兴趣。
课伊始,我先引导学生通过课题、古诗来充分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引导学生把问题整理、归类,随即输入到电脑中。
但在第一次试讲时,没能引导学生把问题提全、提得更深入些,以致于在课中打断学生思路,掺插进去。
2.解疑(自主、小组学习)→边质疑边解疑。
小组学习是本节课学习的重要环节,它决定了本节课学习目的完成效果。
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我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来解决一系列的问题。
设计方案中,我没有在其中涉及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学习的方法。
故学生在试讲中进行分组学习时,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但由于缺乏教师一定的学习方法指导,有些力不从心,学习效率不高。
我想这一环节接下来应着重思考,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我作为组员参与到其中一组或两组的讨论之中,通过与他们的对话交流,使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渗透到他们的思想之中,但这一过程不是一时之功,需要长期积累。
《李广射虎》教学反思(精选5篇)
《李广射虎》教学反思(精选5篇)《李广射虎》教学反思(精选5篇)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李广射虎》教学反思(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广射虎》教学反思1《李广射虎》是一篇“文包诗”,课文由唐朝诗人卢纶的《塞下曲》引出,介绍了“飞将军”李广,并由此描述了“李广射虎”的故事,赞美了“飞将军”李广的神勇无比。
在本课教学中,我设置了以下两个教学目标:1、诗文并茂,领悟意境,理解《塞下曲》及在文章中所蕴涵的意思。
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阅读、感悟,鼓励个性化的阅读和表达。
我紧扣本课教学目标,由古诗《塞下曲》引出主人公李光将军,通过引导学习第二自然段,对“飞将军”李广作简单介绍,初步形成李将军神勇无比、力大无穷的将军形象。
再将古诗与课文三、四自然段内容结合,让学生掌握文包诗的特殊写作体裁和古诗所蕴涵在文章中的意思,激发学生对李广将军产生敬佩之情。
教学过程中还存有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在教学时,应注重学生的朗读和感悟,如:在学习、理解李广射虎的动作“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时,可采用了学生动作演示的方式,让学生动起来,学生通过表演一下子就体会了李广动作的熟练,从而掌握了重点。
学生朗读拖拉,应相机教会学生抑扬顿挫地朗读。
《李广射虎》教学反思2苏教版第六册第8课《李广射虎》是一篇“文包诗”式的课文,文章通过描绘卢纶的《塞下曲》一诗的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意境。
诗的后两句是“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课文对诗末句对应的描述是“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
”课文作者把“没在石棱中”解释为“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从表现李广将军的神勇无比来说没有原则性的错误,但如果要帮助学生理解原诗却不妥当。
“石棱”的“棱”在新华字典上有两个解释:一是物体上不同方向的两个平面接连的部分;二是物体表面上的条状突起:如瓦棱。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李广射虎语文教案附课后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李广射虎》语文教案附课后反思《李广射虎》语文教案1一、温习、导入。
师:这节课,俺们继续学习第14课——(李广射虎)。
上节课,俺们初步读通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
此刻俺们一路来温习几个。
生:(正确地读教师出示的词语)师:唐朝诗人卢纶曾经写过一首闻名的诗——《塞下曲》,谁能正确、流畅地读给大伙儿听?(出示《塞下曲》)生:(正确地读出了《塞下曲》)师:你读的很正确,还有谁情愿读?生:(也很正确地读出了《塞下曲》)师:你读的也很流畅。
师:这首闻名的《塞下曲》写的是谁的情形?生:(齐说:李广)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明白李广是什么人吗?出示小黑板:李广是()。
生:李广是个神勇非常的将军。
板书:神勇非常生:李广是西汉时期一名神勇非常的将领。
生:李广是一名将军。
师:通过你们的介绍,教师明白了你们朗诵课文是何等地认真。
那么,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这节课让俺们边读、边想、边议,一路来学习。
二、学习课文、明白得内容。
师:此刻,让俺们一路回到西汉时期,跟从李广将军去夜巡吧!教师配乐背述§3师:李广将军什么缘故要射虎呢?让俺们自由朗诵§3,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生:(分学习小组交流讨论)师:(巡视指导)师:谁先来和全班同窗交流?生:从第三自然段中,俺明白了李广射虎的时刻和地址。
师:你是从哪句话中明白的?生:俺是从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话中明白的。
师:请你读一读。
生:(读第一句)师:你读得真认真,一天夜晚,月色朦胧,这确实是告知俺们李广射虎的——(时刻、地址)师:你还读懂了什么?生:俺明白了李广什么缘故要射虎。
因为草丛中仿佛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因此他拉起弓射虎。
师:你能从那时的环境想到李广将军以为草丛中有虎,真了不起!说明你在念书中真正做到了边读边想!师:李广将军什么缘故会以为这是一只老虎?生:因为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
生:这一带常有猛虎出没。
师:李广将军以为前方有虎,他是怎么做的?生:(读课文中的“猛然间,李广发觉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便赶紧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
《李广射虎》的教学反思
《李广射虎》的教学反思《李广射虎》是一篇“文包诗”,课文由唐朝诗人卢纶的《塞下曲》引出,介绍了“飞将军”李广,并由此描述了“李广射虎”的故事,赞美了“飞将军”李广的神勇无比。
在本课教学中,我设置了以下两个教学目标:1、诗文并茂,领悟意境,理解《塞下曲》及在文章中所蕴涵的意思。
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阅读、感悟,鼓励个性化的阅读和表达。
我紧扣本课教学目标,由古诗《塞下曲》引出主人公李光将军,通过引导学习第二自然段,对“飞将军”李广作简单介绍,初步形成李将军神勇无比、力大无穷的将军形象。
再将古诗与课文三、四自然段内容结合,让学生掌握文包诗的特殊写作体裁和古诗所蕴涵在文章中的意思,激发学生对李广将军产生敬佩之情。
教学过程中还存有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1、在教学时,应注重学生的朗读和感悟,如:在学习、理解李广射虎的动作“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时,可采用了学生动作演示的方式,让学生动起来,学生通过表演一下子就体会了李广动作的熟练,从而掌握了重点。
学生朗读拖拉,应相机教会学生抑扬顿挫地朗读。
2、时间调控不够适当。
课堂中,对文中语句的品评时间花费多了,导致文诗对照理解的时间少了。
老师的语言似乎噜唆了一点。
3、教学中,实践活动充分了,但学生的自主学习尚要强化。
当孩子处于愤悱之际,应充分给予读书时间,引导其深入思考,不必急于告诉。
4、当孩子对文本的解读不够准确时,教师应随机启发、引导,及时予于纠正,并捕捉这一生成点,使其成为课堂的亮点5、在使用导学案的教程中,也许是受导学案的束缚,我感觉到学生不是在自主地学习,而由教师一味地牵着走。
由于时间关系,教学环节的处理上还欠妥,比如在读熟课文后,还缺少一个质疑问难的环节,学生的学习气氛没有达到高潮,感到比较乏味,提不起兴趣来,处于被动接受,学习效果不佳。
整堂课给人以沉闷、枯燥之感。
6、对于自己本身而言,也缺乏表演力,教师是个演员,教学中要加强一点亲和力,抑扬顿挫一点,加强语言的感染力。
《李广射虎》教学反思
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在后续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励,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能力和合作精神。同时,还应加强对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 领悟《李广射虎》所蕴含的文化精髓和人文精神。
Part
03
教学内容与过程分析
教学内容梳理
课文背景介绍
《李广射虎》是一篇古代汉语课 文,通过对李广将军射虎的故事 进行叙述,展现了李广的神勇与
学生能力提升情况
阅读能力有所提升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们 的阅读能力得到了一定的 提升,能够较快地把握文 章大意和重点。
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思考 问题,提出疑问,思维能 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表达能力有待加强
部分学生在口头表达和书 面表达方面还存在不足, 需要加强训练和指导。
Part
05
教学反思与改进建议
教学成功之处总结
教学目标明确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清晰明确,即通过讲述李广射虎的故事,引导 学生理解勇气、毅力和智慧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生动有趣
通过讲述李广射虎的故事,结合历史背景和人物性格,使得教学内 容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多样
本节课采用了讲述、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 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了教学效果。
加强同行交流
与同行教师保持密切联系和交流,分享教学经验和资源,共同探 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如实地考察、实验操作等,让学 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针对本课程的后续教学计划
深入剖析文本
01
课文《李广射虎》教学反思
课文《李广射虎》教学反思课文《李广射虎》教学反思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课文《李广射虎》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课文《李广射虎》教学反思1本文采用“文包诗”的形式,通过讲述李广将军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拈弓搭箭,把白羽箭深深射进石头中的故事,表现了李广将军的力大无穷与神勇无比。
课文的第三、第四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也是古诗的内容所在。
在本课教学中,我设置了以下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诗句意思。
3、诗文结合,感受“飞将军”李广的神勇无比,抒发敬佩之情我紧扣本课教学目标,由古诗《塞下曲》引出主人公李光将军由诗入文,复习导入。
接着诗文结合,感悟人物。
将古诗与课文三、四自然段内容结合感悟人物形象。
先自读再交流:你从哪里感受到李广的神勇?接着抓住李广是西汉时期一位神勇无比的将领从(一)环境描写(二)射虎动作的描写(三)将士们的反应三大板块精读感悟。
在感悟(一)环境描写时,我一开始设计的问题是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夜晚?.结果学生的回答比较单一,朗读时也并不能读出那种意境。
后来,我设计了三个读的层次:读好词语,读懂句子,读出意境并用音乐加以渲染。
接着,抓住“警惕的目光”感悟李广的沉着机警。
在感悟(二)射虎动作描写时,为了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形象,我采用填动词、演动作、读句子三个层次感悟、体会。
先范读,再练读,指名读,具体指导,集体读。
老师的范读放在最有效的时机。
读有目标,读有层次。
在感悟(三)将士们的反应时先理解大家惊的是什么呢?再把这分惊讶读出来。
三个版块都是先理解文,再理解诗,读读课文,品品古诗,文诗结合,最后诵读古诗,水到渠成。
后通过《出塞》的延伸,加深学生对李广将军的进一步认识。
整个教学过程力求完整紧凑,始终围绕课堂预先设置的目标展开教学。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8李广射虎苏教版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8李广射虎苏教版本文采用〝文包诗〞的方式,经过讲述李广将军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拈弓搭箭,把白羽箭深深射进石头中的故事,表现了李广将军的力大无量与神勇无比。
课文创设了古诗所描画的情境,描画了有关〝飞将军〞的神奇故事,为先生深化浅出地了解古诗的意思,提供了有益的协助。
〝文包诗〞的教学,自己不时以为应是以诗为主,文诗对照,循文悟诗,相得益彰。
在这节课中我做得较好的有以下这几点:〔一〕围绕教学的目的,设计课堂完整的方案在本课教学中,我设置了以下两个教学目的:1、诗文并茂,领悟意境,了解«塞下曲»及在文章中所蕴涵的意思。
2.创设情境,引导先生阅读、感悟,鼓舞特性化的阅读和表达。
我紧扣本课教学目的,由古诗«塞下曲»引出主人公李光将军,经过引导学习第二自然段,对〝飞将军〞李广作复杂引见,初步构成李将军神勇无比、力大无量的将军笼统。
再将古诗与课文三、四自然段内容结合,让先生掌握文包诗的特殊写作体裁和古诗所蕴涵在文章中的意思,激起先生对李广将军发生敬仰之情。
后经过«出塞»的延伸,加深先生对李广将军的进一步看法。
最后,指点先生自主设计回家作业。
整个教学进程力图完整紧凑,一直围绕课堂预先设置的目的展开教学。
〔二〕借助有效的评价,调动先生学习的兴味本课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对先生停止有效的评价,努力经过丰厚的评价方式,有效地调动先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让先生愿说,敢说,会说。
领先生表现积极时,我的评价注重鼓舞性,如:〝你的声响真响亮!〞〝感谢你的朗诵,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好孩子!〞〝加油,教员置信你能行!〞〝真不错,你曾经养成了边读边想的好习气!〞〝你确实很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关心,很有思想和特性!〞……领先生出现阻碍时,我的评价注重引导性,如〝李将军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细心阅读这段文字,教员置信你能找到答案。
〞〝边读边练习李将军射虎的举措,教员置信你能扮演得很出色的。
李广射虎教学反思---姚博雯
《李广射虎》教学反思姚博雯以文包诗”的课文是苏教版教材的首创。
《李广射虎》就是这样一篇“以文包诗”的课文。
它采用“文包诗”的形式介绍了唐代诗人卢纶所写的著名诗篇《塞下曲》。
课文生动地叙述了李广将军一次夜巡,在朦胧的月光下,树林深处风吹草动,误以为虎,箭射入石的传奇故事,表现了了李广将军力大无穷和神勇无比。
所写之文为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古诗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在学这篇课文之前,我让孩子们先背了这首卢纶的《塞下曲》,本想着把背诵任务提前完成,上课时可以轻松一点,让孩子掌握地更好一点,但没有想到的是,由于事先背诵了古诗,而这首古诗又较为浅显易懂,孩子们在上课学习课文内容的时候反倒不专心了,觉得只要古诗会背了,内容什么的都可以直接忽略了,反而降低了他们对课文的学习兴趣。
再有,其实“文包诗”课文的重点,尤其是这篇《李广射虎》的重点集中在课后练习的第四题,就是要求孩子们能够用自己的话来讲一讲李广射虎的这一小故事,加上自己的想象和理解,但是学习了课文内容后我发现,再请孩子复述或者用自己的话来讲述这个小故事的时候,绝大多数孩子就是生搬硬套课文内容,哪怕个别词语都要和课文中一样,完全没有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或者就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解释《塞下曲》这首古诗每一句的意思,完全体会不到那种意境。
针对这样一种情况,我在随后的教学中利用了动画课件,动画课件将
课文内容进行了动态的叙述,给予课文中的一系列以动画的方式展开,提升了孩子们的兴趣,他们都瞪大眼睛盯着屏幕,生怕漏看了一个画面。
其次,动画课件的画面感也很好地将李广射虎那一连串的动词表现了出来,让孩子们更加直观地体会到什么叫“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同时卡通富有童趣的画面也开拓了孩子们的想象力。
李广射虎教学反思
李广射虎教学反思导读:本文李广射虎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李广射虎教学反思本文教学中,先通过闭书回顾预习,说说课文讲的事件,然后引出古诗,指导学生朗读古诗,然后根据古诗和故事,在文中质疑,有个别学生对文章的主题不理解,提出“李广不是神箭手,因为他没有射中老虎,而射中了石头。
”以这个问题作为引发点,我指导学生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学生在朗读中理解了李广的神力,了解了李广的英武。
然后在由这个问题引导到课文第三段,使学生了解射箭时的背景,明白“林暗草惊风”的环境,在朗读中深化了理解。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明了了本文中的故事和诗歌都是为了赞颂飞将军的。
本文的“文包诗”形式,可以借鉴用来指导学生自学古诗,所以在教学的结尾处,我和学生一起回顾了本文的结构,了解了第一段中写了古诗作者和古诗内容,第二段中写了诗中人物的背景。
第三段和第四段通过故事讲述了古诗的意思。
我在教学中尽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全篇的教学以“诗”为重点,以“神勇无比”为抓手,想象神勇无比的人是什么样的,李广是神勇无比的人吗?通过学生的朗读想象,最后,又让学生谈谈学习这篇课文的体会,说说你从哪些词语中能体会出李广的神勇无比。
我最后又补充了王昌龄的《出塞》,将课堂学习延伸到了课外。
篇二:李广射虎教学反思《李广射虎》是一篇“文包诗”题材的课文,在上学期学过《每逢佳节倍思亲》,因此这种题材的文章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在备课时,我确定了这样的教学思路:1、感受文包诗体裁的特点,从中学会学习古诗的方法。
2、通过文本语言与古诗相互对照,理解诗句意思。
3、感受李广将军的神勇无比。
但文包诗的课文如何有效教学,是我比较困惑的问题。
之前教《每逢佳节倍思亲》,我采取由诗及文,诗文对应的学习方式展开教学,最后再回到诗。
本篇课文由唐代诗人卢纶的《塞下曲》引出,介绍了“飞将军”李广,并由此描述了“李广射虎”的故事,通过讲述李广将军在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拈弓搭箭,把白羽箭深深射入石头中的故事,表现了“飞将军”李广的力大无穷和神勇无比。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8李广射虎_苏教版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8李广射虎_苏教版《李广射虎》是采纳文包诗的形式,通过讲述李广将军在一个月色模糊的夜晚拈弓搭箭,把白羽箭深深射入石头中的故事,表现了李广将军的力大无穷与神勇无比。
课文创设了古诗所描画的情境,讲述一个有关“飞将军”的传奇故事,为学生明白得古诗的意思提供了有益的关心。
为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画的情境中去,我从四个方面来组织教与学的过程:一、创设情境,体会宁静的月夜氛围。
什么样的风叫“疾风”?接着我通过媒体出示风声让学生比上眼睛静静的倾听风声,相伴着我的范读,当你置身幽暗的松林,听到如此的风,内心有什么样的感受?(担忧、可怕、紧张)你能把如此的感受读出来吗?通过对当时情境的描画与再现,带领他们一起回到李广射虎的那个夜晚,体会宁静幽暗的松林氛围。
现在出示对应的诗句“林暗草惊风”体会诗句中“暗、惊”字的精确。
二、通过动作表演,体会李广的机警和箭艺超群。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李将军又是如何做的呢?学生专门快就找到了李广射虎动作的词语,进一步要求学生说说这些动词的意思(拈弓确实是拿起弓,搭箭确实是架起箭,运确实是贯注,运足气力确实是把所有的力气都集中到躯体的某一部分这儿也确实是手臂上),再观赏李广射虎的威武形象,大伙儿一起来学一学李广,通过自身动情的表演,体会李广的箭艺超群和神勇无比,在此基础上读好李广射虎的动作。
在这一段的教学中先让学生明白得李广射虎的一系列动词,再让学生射箭表演,从而使学生对李广那个形象有了更生动、准确的认识。
三、充分朗读感受随从们的惊奇和李广的力大无穷。
在第四自然段文中用了两个感叹号,又用“惊呆了”和语气词“呀”来形容大伙儿惊奇的程度,文章并没有直截了当写出李广的力量有多大,而是写“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任将士们如何拔也拔不出来”。
学生通过充分朗读感受李广随从的惊奇,想象李广射虎用了多大的力量突出李广的力大无穷和神勇无比。
再出示后两行诗句分别明白得其中的字词意思,如“没”确实是深深地扎进石头里,被整个石头所埋住了。
李广射虎课后教学反思
李广射虎课后教学反思《李广射虎》一课采用“文包诗”的形式,通过讲述李广将军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拈弓搭箭,把白羽箭深深射入石头的故事,表现了李广将军的力大无穷与神勇无比。
课文通过描绘故事的情境,为学生深入浅出地了解古诗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文包诗”这种形式学生不是第一次接触,于是,我让学生在原来学习的根底上,先从理解故事下手,通过抓重点词体会、感受李广这个人物的形象,同时,我还设计了感情朗读和表演的形式来加深学生的体会,从而让学生形成这类课文规律性的学习方法:诗文对照、抓住关键词、读懂诗意。
而在详细上课的过程中,设计的环节却没有收到意想的效果。
首先是表演环节,本想通过表演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境,从而加深理解,可学生的表演总找不到感觉,课后,孟老师说,这个情境作为表演太难了,那“机敏的眼神”、“拈弓搭箭的迅速”以及李广当时的神情不用说孩子们,就是我们也很难把握。
想想也是,在设计这个环节上,我只考虑到了形式和自己的意图,而忽略了孩子们的年龄能力和设计效果。
其次是指导感情朗读,这方面我确实完成的不理想,正如孟老师所说,我理解了,孩子们也理解了,但没有在朗读中表现出来,关键点是在朗读方法的指导不到位,其实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感悟、表达情境,而我完成得仅有点水过地皮湿的感觉。
总的想想,本节课的设计方向还可以,但细节的处理还是太粗糙了,设计环节时还是没有把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在考虑的第一位,太重形式而忽略实效性了。
看来,一节好课的设计要真正做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站在学生的年龄、能力上考虑问题,要让孩子们从每一个环节上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孟老师知所以对任何课都能做出一针见血地评价,可见她对语文知识的积淀之深,课型见解之广,可谓“听师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自己应该学习的太多太多了。
《李广射虎》的教学反思
《李广射虎》的教学反思推荐文章班主任工作案例分析与反思:当新教师遭遇到问题学生热度:2018年研究生入党申请书热度:有关于老师的工作心得范文热度:乡镇党代会的工作报告热度:计算机应用的论文范文热度:编者按:《李广射虎》的教学反思,讲述了作者的评价,对这首散文诗的解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接着重新制定了教学计划。
《李广射虎》(三年级下)是篇很有意思的文章,这是根据唐代诗人卢纶的《塞下曲》改编的一个故事,形成了一篇“文包诗”。
目的是借助故事让学生更好地读懂古诗,这是苏教版文章的一个特色(虽然很快就要成绝响)。
我一直觉得“文包诗”是危险的,不说这篇文多么难写,不管这篇文再怎么写(即使完美,虽然这是不可能的),始终都有一个他人的解读横立在诗与学生之前。
而这首诗可能更特殊。
诗中的主人公李广是汉代的,公元前119年就去世了。
诗人卢纶是唐朝的,出生在公元739年。
也就是说,卢纶写这首诗的时候,诗中的李广已去世了近千年。
那么卢纶是怎么写出这首诗的呢?应该是凭借着《史记》中的这样一段话:李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
他把这样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凝练成了二十个字: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卢纶是由文写成诗,今天编者又把卢纶的诗写成文,可能编者在写这首诗的时候也参考了史记中的这段记载。
如果没有《史记》中的文字背景,这首诗是有点难解的。
直译的话,应该是这样:天色已晚,树林里很昏暗,一阵风吹过,野草发出了声音。
将军张弓搭箭。
天亮后去寻找那支射出去的箭,箭已射进了石棱中。
这首诗的表达显然是不连贯的:将军为什么张弓搭箭在诗里是找不到答案的。
有了这个故事背景,理解起来就顺当了很多。
诗本身并不复杂,既没有用典,也没有生僻词汇。
加上诗文对照,将军的勇武形象是很容易体会到的。
既然如此,可以把改写的故事本身作为教学内容——把它当作叙事写人的故事去教。
可以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1.能按照顺序复述核心人物的主要活动;2.能从事件的“转折处”领会人物的“特点”;3.诗、文对照,合理展开想象,编讲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8李广射虎苏教版
(2019)
本文采用“文包诗”的形式,通过讲述李广将军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拈弓搭箭,把白羽箭深深射进石头中的故事,表现了李广将军的力大无穷与神勇无比。
课文创设了古诗所描绘的情境,描述了有关“飞将军”的神奇故事,为学生深入浅出地了解古诗的意思,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文包诗”的教学,自己一直认为应是以诗为主,文诗对照,循文悟诗,相得益彰。
在这节课中我做得较好的有以下这几点:
(一)围绕教学的目标,设计课堂完整的方案
在本课教学中,我设置了以下两个教学目标:1、诗文并茂,领悟意境,理解《塞下曲》及在文章中所蕴涵的意思。
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阅读、感悟,鼓励个性化的阅读和表达。
我紧扣本课教学目标,由古诗《塞下曲》引出主人公李光将军,通过引导学习第二自然段,对“飞将军”李广作简单介绍,初步形成李将军神勇无比、力大无穷的将军形象。
再将古诗与课文三、四自然段内容结合,让学生掌握文包诗的特殊写作体裁和古诗所蕴涵在文章中的意思,激发学生对李广将军产生敬佩之情。
后通过《出塞》的延伸,加深学生对李广将军的进一步认识。
最后,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回家作业。
整个教学过程力求完整紧凑,始终围绕课堂预先设置的目标展开教学。
(二)借助有效的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本课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努力通过丰富的评价方式,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愿说,敢说,会说。
当学生表现积极时,我的评价注重激励性,如:“你的声音真响亮!”“感谢你的朗读,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好孩子!”“加油,老师相信你能行!”“真不错,你已经养成了边读边想的好习惯!”“你的确很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关心,很有思想和个性!”……当学生出现障碍时,我的评价注重引导性,如“李将军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仔细阅读这段文字,老师相信你能找到答案。
”“边读边练习李将军射虎的动作,老师相信你能表演得很出色的。
”“假如你把这些动词读得再流利一点,紧凑一点,那么李将军的动作一定会更连贯更迅速”……当学生学习到关键处时,我的评价注重针对性,如“你的想象很丰富,但注意一定要联系课文的实际来说,不要脱离学习的主题。
”“我们不仅要学会积极的提问,还要学会像某某某一样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李将军看到的这只猛虎,就像是我们学习上遇到的难题,我们不能害怕,要向李将军学习,勇敢去克服它。
”……这样的激励,学生会情绪高涨,个性也会随之得到张扬,最终实现学生知识与思想精神的同步提升。
但这节课也存在着许多不足:
1、时间调控不够适当。
课堂中,对文中语句的品评时间花费多了,导致文诗对照理解的时间少了。
老师的语言似乎噜唆了一点。
2、教学中,实践活动充分了,但学生的自主学习尚要强化。
当孩子处于愤悱之际,应充分给予读书时间,引导其深入思考,不必急于告诉。
3、当孩子对文本的解读不够准确时,教师应随机启发、引导,及时予于纠正,并捕捉这一生成点,使其成为课堂的亮点。
总之,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探究、摸索。
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