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昭通市实验中学七年级历史《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课件 北师大版
《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PPT课件2 (共17张PPT)
想一想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 朕独爱之如一。”他的话是什么意思? 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1、意思是说,“自古以来的统治者,都重视 中原的汉族,而轻视那些少数民族,而我 (朕),却对他们一视同仁!”
2、体现了他比较开明,开放的民族政策
二、科举制度的确立
1、科举制的诞生
科举制是在哪个朝代诞生的? 隋朝
民族
生活区域
当代什么民族 的前身
少数民族与唐朝的 交往
唐太宗:文成公主入藏
吐蕃人 青藏高原
回纥人 色楞格河流域 南诏人 云南苍山洱海 一带 靺鞨族 东北地区 突厥人 天山南北
藏族 维吾尔族 白族和彝族
唐中宗:金城公主入藏
唐穆宗:“唐蕃会盟碑”
唐玄宗封“怀仁 可汗”
唐玄宗封“渤海郡 王” 西迁融入中东及 设立安西、北庭 中亚民族 都护府
•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 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 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 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知缘斋主人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 站不稳的样子。
【初中历史】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ppt优秀课件 中华书局版
5、也许有些路好走是条捷径,也许有些路可以让你风光无限,也许有些路安稳又有后路,可是那些路的主角,都不是我。至少我会觉得,那些路不是自己想要的。 6、在别人肆意说你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怕不怕,输不输的起。不必害怕,不要后退,不须犹豫,难过的时候就一个人去看看这世界。多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已经为了梦想而竭尽全力了?
李鸿章的一远亲参加考试,无奈腹中点 无墨水,希望考官给予照顾,便在试卷上 写“我是李中堂的亲妻(戚)”。考官阅 卷写下“你是李中堂的亲妻,我不敢娶( 取)。”
练一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选择题
1、“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说明唐
太宗统治时重D视( )
A.用人和纳谏
B、文化教育
C、科举取士
D、对少数民族政策
济的交流与
发展
册封粟末靺鞨首领为
渤海郡王;册封回纥
首领为怀仁可汗
实行和亲政策 文成公主入藏 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 丹
渤海国宫殿遗址---
渤海国石灯塔
18
9
回纥后裔—维吾尔族
16
南诏后裔 —彝族
南诏后裔—白族
22
文成公主
9
松赞干布
唐蕃会盟碑—
唐穆宗时,唐 蕃两个政权相约盟 誓,互不侵犯。唐 蕃“甥舅碑会盟 碑”,至今仍屹立 在拉萨大昭寺门前, 成为汉藏团结友好 交往的历史见证。
3)武则天时期 首创殿试与武举
4)唐玄宗时期将诗赋作为考试内容
武举的创设对唐朝会有什么影响?
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PPT课件 中华书局版
大雁塔
慈 恩 塔 下 题 名 白处 居, 易十 七 人 中 最 少 年 。 ——
风水 吹金 国 榜寒 落消 凡世 春 ︐日 三长 十︐ 三燕 人莺 名催 字促 ︽香花 及 ︒ 枝忙 第 ︒ 谣 ︾ ——
他们是进士
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诗赋,大大有利于唐 诗的繁荣。 李白 杜甫
春 风 得 意 马 蹄 疾 ,
今 日 放 荡 思 无 涯 。
昔 日 龌 龊 不 足 夸 ,
登 科 后 孟 郊
科举制的确立
二 科举制度的确立
1 雏形
隋文帝时期 地方官员推荐,考试合格者 授予官职
2 诞生
隋炀帝时期 设立进士科
3 发展
1)唐太宗时期 扩充国学规模,增加学员 人数,推行科举考试 2)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 科举制度日趋健全, 录取名额有所扩大 3)武则天时期 首创殿试与武举
3 唐朝的民族政策(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4
4 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
历史时期 唐太宗
交往方式 建立行政机构 进行管理
历史事件
影响
武则天
唐玄宗
在西域设立安西都护 促进了民族 府 间的和平共 处;促进了 民族间科技 在西域设立北庭都护 建立行政机构 、文化、经 府 进行管理 济的交流与 发展 任用当地民族 册封粟末靺鞨首领为 渤海郡王;册封回纥 首领做长官 首领为怀仁可汗 实行和亲政策 文成公主入藏 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 丹
白居易
他们也是进士王昌龄 陈子昂韩愈 Nhomakorabea岑参 王维
欧阳修
苏轼
苏辙
柳公权
“ 天 下 英 雄 , 入 吾 彀 唐中 太矣 宗”
“ 太 五 宗 十 皇帝 少 进 真 士 长 , 策 三 ︐ 十 老 唐赚 的 明 经 赵英 。 嘏雄 ” 尽
初中历史 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1 中华书局版精品课件
议一议:
科举制的产生有哪些影响呢?
①改善了用人制度;
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③促进了 文学艺术的发展。科举 制延续了1300多年,到清末才被 废除。
魏晋的九品中正制
先在各郡设置中正,稍后又在各州设置大中正。中正 的职权主要是评议人物,其标准有三:家世﹑道德﹑才能。 中正根据家世﹑才德的评论,对人物作出高下的品定,称 为“品”。品共分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 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但由于魏晋时充当中 正者一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参预中正推举之权,而获得二 品者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故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 选拔之权。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 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 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
中华书局 七年级 历史 下册
第4课 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
一、唐朝的民族政策
南 诏
西突厥
靺
回纥
鞨
东突厥
吐蕃
南诏
武则天设北
唐朝庭都是护怎府样 加强对西域 管辖的?
唐太宗设安西 都护府
想一想
1、唐朝哪位皇帝在位时,吐蕃首 领阐述唐与吐蕃关系时说出“和 同为一家”?
唐玄宗
想一想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 朕独爱之如一。”他的话是什么意思? 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在顺境中,朋友结识了我们;在逆境中,我们了解了朋友,结下了友谊之情。友情犹如夏日的雨露,冬日的太阳,心田靠它滋润,冰雪靠它融化,万物赖以生长。无论身处何地,忘不了的是友情,让我们共同度着浓情岁月。友情,让我“当花瓣离开花朵,暗香残留,香消在风起雨后,无人来嗅”忽然听到沙宝亮的这首《暗香》,似乎这香味把整间屋子浸染。我是如此迷恋香味,吸进的是花儿的味道,吐出来的是无尽的芬芳。轻轻一流转,无限风情,飘散,是香,是香,它永远不会在我的时光中走丢。 旧的东西其实极好。学生时代喜欢写信,只是今天书信似乎早已被人遗忘,那些旧的记忆,被尘埃轻轻覆盖,曾经的笔端洇湿了笔锋,告慰着那时的心绪。现在读来,仿佛嗅到时光深处的香气,一朵墨色小花晕染了眼角,眉梢,是飞扬的青春,无知年少的轻狂,这份带不走的青涩,美丽而忧伤。
第4课_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
维吾尔族
自主学习二
阅读课文的第二部分,解答以下问题: 1、(1)科举制是在哪个朝代诞生的? (2)这个朝代的哪些皇帝为科举制做出了 什么样的贡献? 2、(1)科举制在唐朝得到了怎样的发展? (2)有哪些皇帝为科举制的发展做出了贡 献? 3、科举考试的内容是什么? 4、科举制有什么历史意义?
学习活动 课堂讨论:古今考试制度比较
相同点:公平竞争,使有能力的人有施展才能的
舞台;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择优录用;考试纪 律严格。
不同点:
项目
科目 设置 考试 内容
隋唐科举考试
偏重文科 偏重经书、诗赋,比较 脱离现实。
当今学校考试
有文科、理科,设置较合 理。 结合学生实际,有利于学 生全面发展。
考试的根 本目的
注意与少数民族搞好关系,在各民 族地区设立行政管理机构,任用当地民 族首领做长官,尊重当地民族的风俗习 惯。
一、唐朝的民族政策 3、唐朝与各民族交往史实:
民族 吐蕃 与唐朝的关系 和同为一家:松赞干布与文成 公主,尺带珠丹与金城公主 通婚。 唐蕃会盟 今何族的祖先 藏族
回纥
靺鞨
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怀仁可汗 ”。
为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 ,以巩固统治。
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选 拔人才。
第4课 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
自主学习一
阅读课文的第一部分,解答以下问题:
1、唐朝时期主要的少数民族都有哪些? Nhomakorabea2、唐朝对待少数民族采取了什么政策? 3、唐朝和个少数民族友好交往的史实有 哪些?(人物、事件)
一、唐朝的民族政策 1、唐朝时期主要的民族 靺 鞨
吐 蕃
一、唐朝的民族政策 2、唐朝时期民族政策的内容
中华书局版历史七下第4课《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ppt课件
的起点,又
是
的中心。丝绸之路
东方文化
温故知新四
(1)背景: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混乱。同时与
吐蕃、南诏发生多次战争,国力削弱。
(①2)安史史实之:75乱5年,安禄山、 史思起兵明叛乱。
②平定:经过长达 年的战争,唐朝平定了
叛乱。
8
(3)农民起义:9世纪后期,爆发了一场大规模
的 领导的农民起义。唐朝受到致命打
击黄,90巢7年, 灭亡。 唐朝
自主学习一.唐朝的民族政策阅读课本17-18页内容
(1)民族概况:吐蕃—— 藏族;回纥——
____、白族 彝;靺族鞨。
维吾;南尔诏族—
(2)民族政策:唐朝统治者实行 比较开的明民族政策。
(3)交往方式: ①设立 行政机进构行管理,如
时唐期太,宗
在西域设立
安,西都护府时期,在武安则天西都护府北边设置
隋文帝最早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拔官 员。这就是科举制的源头。
科举制诞生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诞 生。
唐太宗见到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 门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 入吾彀中矣。” 请回答:
(1)“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是什 么意思?
天下的人才全都落到我的手中了
(2) 唐太宗为什么这么说?
第4课 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
学习目标 1、掌握吐蕃与唐朝的关系;了解回纥、粟末、 南诏的社会生活及与唐朝的关系。 2、了解科举制度在隋朝产生的背景,掌握隋朝 科举制度创立的过程及作用。 重点:吐蕃的发展及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 科举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温故知新一
(1)地位:我国历史上 惟一的女皇帝。
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其影响深远,对于中 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重要组成部分。
03 唐朝科举制度的内容与特 点
科举考试科目
秀才
考试内容为方略策,考察考生 对时务政策的理解和判断。
明经
考试内容为经义和帖经,考察 考生对儒家经典的掌握程度。
进士
考试内容为诗赋和杂文,考察 考生文学才华和思辨能力。
武举
考试内容为武艺和兵法,选拔 军事人才。
科举考试流程
乡试
地方举行的考试,选拔贡生,贡生可参加省试。
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
目录
• 唐朝的民族政策 • 科举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 唐朝科举制度的内容与特点 • 唐朝科举制度的影响与评价
01 唐朝的民族政策
民族政策概述
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
提供法律保障
唐朝政府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不 强加干涉。
唐朝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保障各 民族的合法权益。
鼓励各民族文化交流
科举制度正式形成,通过考试 选拔官员。
宋朝时期
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增加殿 试,成为定制。
元明清时期
科举制度延续发展,直至清末 废除。
科举制度的演变过程
隋朝
科举制度正式形成,设 立进士科,通过考试选
拔官员。
唐朝
科举制度得到进一步发 展,考试科目增多,选
拔范围扩大。
宋朝
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 增加殿试,成为定制。
形成文化自觉
科举制度提高了士人的文化自觉意识,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创新。
强化民族认同
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加强了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新七年级历史ppt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课件
突厥汗国的兴衰
6世纪中期 建立政权
东突厥 西突厥
630年灭于唐 640年
突厥
583年分裂
659年灭于唐
安西都护府
北庭都护府
702年
突厥汗国的兴衰
6世纪中期建 立政权
东突厥
630年灭于唐 640年
突厥 西突厥
583年分裂
659年灭于唐
安西都护府
北庭都护府 702年
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此话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唐太宗:过去的统治者只重视中原汉族,轻视边 疆的少数民族,我与他们不同,我对各民族一视同仁。 体现了开明的民族友好政策。
科举制的评价
科举制度基本上贯彻了自由报考、公平竞争、 择优录取的原则,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范围,是 一种比较合理的选拔制度,提高了政府各级官 员的整体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
贡 士 , 会元第 试”一 名 称 “ 会 )
进 士 , 殿元第 试”一 名 称 “ 状 )
二、科举制
1、创立: (1)、隋文帝:分科考试 (2)、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创立 公平、公正 增强军事实 、透明 力 (1)唐太宗扩大国学——网罗人才,加强统治 2、完善:
(2)武则天创殿试、武举
科举制的主要科目
(1)进士科——做官的主要途径 考察处理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加试文史 方面的知识。 (2)明经科
测试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
“我们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 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 试。” ——《英国大百科全书》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 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 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
《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PPT精品教学课件3
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 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 级政府任职。
房玄龄 张九龄
据统计,唐玄宗开元年间,科举出身的宰相, 占有三分之二。
私塾
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 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李白 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杜甫的 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诗赋,
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3、科举制度的意义
愿每一个菇凉都不在委曲求全,不适合请潇洒的转身。 习惯了周末的时候,坐在电脑前,手机里播放着常听的歌曲,双手在键盘上敲打着心情,当然我不知道这心情是好,还是坏,只是说不上来的感觉,就像飘浮于蓝天中的白云,浮浮沉沉。什么时候,有了这种空洞的心际,什么时候缺少了一份关爱,努力的在过往的岁月里寻觅可以清晰可见的记忆,努力的去寻回原本属于内心欢快的声音,却总是无处可寻。 习惯了一个人单枪匹马的日子,却也习惯了和友人朝夕相伴的情怀,在这喧嚣红尘中,我曾努力的让自己有一天可以远离这人情深海,却又因为情到深处而跌落,我渴望可以惊天动地,轰轰烈烈,却又同时期待,在平淡如水的日子里,和你从青丝走到白丝,我不求有一天,我们双宿双飞,生死与共,只求这一生自身可为真爱而追寻。
第4课 唐朝的民族政策和科举制度
第4课唐朝的民族政策和科举制度知识点梳理:唐朝时期少数民族的分布青藏高原-吐蕃人-藏族祖先色楞格河-回纥人-维吾尔族祖先苍山洱海-南诏政权-彝族和白族祖先建立东北-靺鞨人(女真族)唐朝的民族政策: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管理机构,任用少数民族首领做长官,尊重当地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科举制度的确立注:科举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所起的作用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1.魏晋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为九品中正制,用人偏重门第,不利于选拔人才。
2.科举制度的诞生和发展(1)隋炀帝大业年间,正式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度诞生。
(2)唐太宗扩充了国学规模,增加了学员人数。
(3)唐玄宗时期,诗赋称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
(4)武则天亲自面试考生,开创了殿试制度,又设立武举。
3.科举考试的内容唐朝时常设的考试科目为进士科和明经科。
进士科主要考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明经科主要考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
进士科是做官的主要途径。
4.科举制度的评价基本上贯彻了自由报考、平等竞争和择优录取的原则,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范围,是一种比较合理的选拔制度。
5.科举制度的作用提高了政府各级官员的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巩固练习:1. 唐朝时期,在祖国的辽阔大地上生活着许多民族,其中生活在我国边疆的少数民族有()①回族②突厥③回纥④吐蕃⑤靺鞨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②③④2. 唐朝时科举制度日益完善,考试科目中最主要的是()①进士②武举③明经④殿试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3.开创了殿试制度,又设立武举选拔军事人才的是()A.唐玄宗B.隋炀帝C.武则天D.唐太宗4. 唐朝的读书人为了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最佳途径应该是()A.参加科举考试B.辛勤耕作C.作战立功D.经商致富5.隋唐时期,青年张三是闻名的射手,这天,他满怀信心的去洛阳参加武举考试,这可能是发生在哪位皇帝统治时期的事()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武则天6. 在唐朝,我国境内生活着许多民族,唐太宗时期采取的民族政策是()A.闭关政策B.专制政策C.开明政策D.高压政策7. 现在公务员的录用采用的是考试选拔的办法,在古代,最早采用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的皇帝是()A.隋炀帝B.武则天C.唐玄宗D.隋文帝8. “风吹金榜落凡尘,三十三人名字香。
202X春中华书局版历史七下第4课《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ppt课件
房玄龄 张九龄
据统计,唐玄宗开元年间,科举出身的宰相, 占有三分之二。
私塾
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 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李白 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杜甫的 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诗赋,
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3、科举制度的意义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09:57:4609:57:4609:574/27/2021 9:57:46 AM
•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1.4.2709:57:4609:57Apr -2127- Apr-21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 生的教 育者, 生活的 导师和 道德的 引路人 。09:57:4609:57:4609:57Tues day, April 27, 2021
2、科举制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唐朝科举制的完善与哪些皇帝有关?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唐太宗
唐太宗重视科举
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他即位后 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贞观年间,参加科举考试者多达千人,而录取 者,仅百分之一二。
武则天
武则天首创殿试、武举
武则天也大力提倡科举。她将应举的人, 集中到洛阳宫殿,亲自出题面试,从而开创 了殿试制度。她同时还开创了武举制度。
•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 他们而 组织起 来。上 午9时57分46秒 上午9时57分09:57:4621.4.27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英国大百科全书
中华书局版历史七下第4课《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课件1
隋唐之前的魏晋时期,我国是如何选 拔官吏的? 要出自高门权贵家庭,要有地方官 员和高门权贵的推荐。
这样的选官制度有什么 弊端呢? 权贵子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而许多出 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 央隋和文地帝方采任用高了官什。么方法来选 拔分官科吏考?试
隋文帝改革选官制度
隋文帝最早用分科考试的方法 来拔官员。这就是科举制的 源头。
①任用 、璟官僚机等为相,励精图治,革
除积弊。 构 屯
农田水
②整顿吏治,募裁减 田 和多利余人员。
③重视农业生兵产,大兴
,加强对
温故知新三
(1)布局:长安城分宫皇城城、
、坊坊和
市; 是官民居住区,市是商业区。
(2)地位:长安既丝是绸之 的起东点方,又文是化
的中心。 路
温故知新四
(1)背景: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混乱。同
领经济 为“渤海郡王”,回纥首领为
。
④会盟方式,如唐穆宗时的
。
西突 厥
靺
回
鞨
纥
东突
厥
吐 蕃
南 诏
想一想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 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他的话是什么意思?体现了
1、意什思么是样说的,民“族自政古策以?来的统治者, 都重视
中原的汉族,而轻视那些少数民族, 而我 2、(体朕现)了,他却比对较他开们明一,视开同放仁的!民” 族政策
族
(2)民族政策:唐朝统治者比实较行开
的民族
政策。
行政机明
唐太
(3)交往安方西式都: ①设构武立则
进行宗管理,如
时北期庭,都在护西府域设立 天
文, 成公 金时城期公,在安
西府都护府北边设置
主
【小学课件】《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 优质教学PPT3
当代什么民族 少数民族与唐朝的
的前身
交往
吐蕃人 青藏高原
回纥人 色楞格河流域 云南苍山洱海
南诏人 一带
靺鞨族 东北地区 突厥人 天山南北
藏族
唐太宗:文成公主入藏 唐中宗:金城公主入藏 唐穆宗:“唐蕃会盟碑”
维吾尔族
唐玄宗封“怀仁 可汗”
白族和彝族 唐玄宗封“云南 王”
唐玄宗封“渤海郡 王”
西迁融入中东及 设立安西、北庭
97.有三个人是我的朋友爱我的人.恨我的人.以及对我冷漠的人。 爱我的人教我温柔;恨我的人教我谨慎;对我冷漠的人教我自立。――[J·E·丁格] 98.过去的事已经一去不复返。聪明的人是考虑现在和未来,根本无暇去想过去的事。――[英国哲学家培根] 99.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只是为了寻找全新的景色,也为了拥有全新的眼光。――[马塞尔·普劳斯特] 100.这个世界总是充满美好的事物,然而能看到这些美好事物的人,事实上是少之又少。――[罗丹] 101.称赞不但对人的感情,而且对人的理智也发生巨大的作用,在这种令人愉快的影响之下,我觉得更加聪明了,各种想法,以异常的速度接连涌入我的脑际。――[托尔斯泰] 102.人生过程的景观一直在变化,向前跨进,就看到与初始不同的景观,再上前去,又是另一番新的气候――。[叔本华] 103.为何我们如此汲汲于名利,如果一个人和他的同伴保持不一样的速度,或许他耳中听到的是不同的旋律,让他随他所听到的旋律走,无论快慢或远近。――[梭罗] 104.我们最容易不吝惜的是时间,而我们应该最担心的也是时间;因为没有时间的话,我们在世界上什么也不能做。――[威廉·彭] 105.人类的悲剧,就是想延长自己的寿命。我们往往只憧憬地平线那端的神奇【违禁词,被屏蔽】,而忘了去欣赏今天窗外正在盛开的玫瑰花。――[戴尔·卡内基] 106.休息并非无所事事,夏日炎炎时躺在树底下的草地,听着潺潺的水声,看着飘过的白云,亦非浪费时间。――[约翰·罗伯克] 107.没有人会只因年龄而衰老,我们是因放弃我们的理想而衰老。年龄会使皮肤老化,而放弃热情却会使灵魂老化。――[撒母耳·厄尔曼] 108.快乐和智能的区别在于:自认最快乐的人实际上就是最快乐的,但自认为最明智的人一般而言却是最愚蠢的。――[卡雷贝·C·科尔顿] 109.每个人皆有连自己都不清楚的潜在能力。无论是谁,在千钧一发之际,往往能轻易解决从前认为极不可能解决的事。――[戴尔·卡内基] 110.每天安静地坐十五分钟·倾听你的气息,感觉它,感觉你自己,并且试着什么都不想。――[艾瑞克·佛洛姆] 111.你知道何谓沮丧---就是你用一辈子工夫,在公司或任何领域里往上攀爬,却在抵达最高处的同时,发现自己爬错了墙头。--[坎伯] 112.「伟大」这个名词未必非出现在规模很大的事情不可;生活中微小之处,照样可以伟大。――[布鲁克斯] 113.人生的目的有二:先是获得你想要的;然后是享受你所获得的。只有最明智的人类做到第二点。――[罗根·皮沙尔·史密斯] 114.要经常听.时常想.时时学习,才是真正的生活方式。对任何事既不抱希望,也不肯学习的人,没有生存的资格。
唐朝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1
唐玄宗
科举促进唐诗的发展
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的考试内容。 他在位期间,曾在长安、洛阳宫殿八次面试 科举应试者,录取了很多有才学的人。由于, 皇帝的提倡,唐朝的诗歌得以迅速发展,并 成为唐朝最主要的文学形式。
议一议:
科举制的产生有哪些影响?
①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真才实学的人能进入各级 政府任职。
2、体现了他比较开明,开放的民族政策
科举制度的确立
1、科举制的诞生
科举制是在哪个朝代诞生的?
隋朝 科举制在隋朝的诞生与哪两位皇帝相关?
隋文帝
隋文帝改革选官制度
隋文帝最早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 员。他令各州推举人才,参加考试,合格的 可以做官。这就是科举制的源头。
隋炀帝
科举制诞生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 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可以凭才 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朝 廷。
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读书之风盛行。
③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 大大促进了唐诗的繁荣。
④ 科举制有进步作用但也隐含弊端。科举制使大批知识分 子醉心于功名,不愿从事冷静的学术研究和深入的思考, 不愿从事有价值的科学技术研究,一旦科考成功、金榜 提名,就逐渐沦为封建统治者附庸。
动脑筋
靺鞨族 东北地区
满族
唐玄宗封“渤海郡王”
突厥人 天山南北
西迁融入中东及设安西北庭都护府 中亚民族
想一想
1、唐朝哪位皇帝在位时,吐蕃首 领阐述唐与吐蕃关系时说出“和 同为一家”?
唐玄宗
想一想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 朕独爱之如一。”他的话是什么意思? 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1、意思是说,“自古以来的统治者,都重视 中原的汉族,而轻视那些少数民族,而我 (朕),却对他们一视同仁!”
中华书局版历史七下第4课《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ppt-课件
为 “开元盛。世”
(2)革新措施
①任用姚崇
、宋璟等为相,励精图治,革除积弊。
②整顿吏治,裁减官僚机和构多余人员。
③重视农业生产,大兴 屯田,加强对 农田水的利管理。
④改府兵制为 募兵制,减轻百姓负担。
温故知新三
(1)布局:长安城分宫城、 皇城、
坊和市; 坊 是官民居住区,市是商
业区。 (2)地位:长安既是 丝绸之路的起点,又
隋文帝最早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拔官 员。这就是科举制的源头。
科举制诞生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诞 生。
唐太宗见到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 门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 入吾彀中矣。” 请回答:
(1)“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是什 么意思?
天下的人才全都落到我的手中了
(2) 唐太宗为什么这么说?
(来2称)称帝帝,改:在国唐号高为宗在位周。期间逐渐掌握大权,后
(3)措施:继续推行唐太宗时期的各项政策;重
视 农业__生___产;破格选用贤才;完善
;
重用科庶举族制出度身的官吏。
(4)影响:政治、经济和文化继续发展。
温故知新二
(1)盛世局面: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局稳定,经济文化
进一步发展,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
---
温故知新四
(1)背景: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混乱。同时与
吐蕃、南诏发生多次战争,国力削弱。
(①2史)安实史:7之5乱5年,安禄山 、 史思起明兵叛乱。
②平定:经过长达 年的战争,唐朝平定了
叛乱。
8
(3)农民起义:9世纪后期,爆发了一场大规模
的 领导的农民起义。唐朝受到致命打
击黄,90巢7年,
灭亡。
②进士科:考察处理社会 实际问题的能力,加试 文方史面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 英 雄 , 入 吾 彀 中 矣
十慈
七恩
人塔
中下
——
最题
白 居 易
少 年
名 处 ,
武则天创殿试、武举
明经考试有一种叫做“帖经”的试题类 型:考官任意选取《五经》中的某一段,用 纸条遮盖其中的几个字或几句话,要求考生 将其默写出来。你怎样看待这种类型的题目? 我们现在的考试中有相似的题型吗?
历史上中原地区的许多统 治者与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矛盾 重重。但在唐初,却有一位皇 帝赢得了各民族的拥戴。各族 首领尊他为“天可汗”。这位 皇帝是谁?他为什么能获得各 民族的尊重?
思考:为什么吐 蕃赞普要自称外 甥,说是先皇帝 的舅宿亲?
回纥的贵族
回纥君主像
渤海石灯塔又称石浮屠,现存黑龙江 宁安光隆寺内,是渤海遗留下来的著名佛 教石雕艺术品。全塔高16米,用12块经过 雕凿的玄武岩叠垒而成。塔身雕刻细致, 古朴浑厚,展示了渤海劳动人民高超的雕 刻技术。
大理崇圣寺三塔 约建于唐开成元年(836年),
位于今云南大理苍山洱海之间
疆里虽重海, 车书本一家。 盛勋归旧国, 佳句在中华。
——《送渤海王子归国》 (温庭筠)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 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 的话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什么 样的民族政策?
唐太宗的话意思是:过去的统治者只 重视中原汉族,轻视边疆的少数民族, 我与他们不同,我对各民族一视同仁。
这种一视同仁的政策,体现了比较开 明的民族政策。
意义
统治者对少二、数科举民制度族的确实立 行开明的民族 政策,加强了各族联系,促进了统一 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
1、诞生: 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诞生
2、发展: (1)、唐太宗: (2)、唐高宗、武则天: 3、科目:
明经 进士
天
赚太 得宗 英皇 雄帝 尽真 白长 头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