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觉的定义

合集下载

1-2感觉与知觉的分类

1-2感觉与知觉的分类
01
目录 02
感觉和知觉的概述 感觉和知觉的分类
03 感觉和知觉的规律
01
感觉的种类
心理学根据刺激的来源不同,把感 觉 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01
外部感觉:是由机体以外的客观刺激引起、
反映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
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
02
内部感觉:是由机体内部的客观刺激引起
的、反映机体自身状态的感觉。
时间 知觉
人除了在一定空间 中活动以外,也总是在一定的时间 中活动。
运动 知觉
处理物体在空间的位移问题,是人 对物体在空间位移和移动速度的知觉 。人要想产生运动知觉,首先要确定 参照系。
我们周围的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着的,例 如,鸟在飞,鱼在游,火车在动,河水在流 动等。物体的运动特性直接作用于人脑,为 人们所认识,就是运动知觉。
社会 知觉
是关于个体在一定社会环境中,
对客观事物社会性特征的知觉,社
会知觉包括:
(包括对他
人和自我的知觉)、


错觉
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 歪曲知觉,这种歪曲往往带有固定的倾向 。引起错觉的原因很多,感知条件不佳、 客观刺激不清晰、视听觉功能减退、强 烈情绪影响、想象、暗示以及意识障碍 等都能引起错觉。现代心理学将错觉分 为以下七种:
嗅觉是由挥发性物质的分子作用于鼻腔 上部的嗅细胞所引起的,一般嗅觉的感 受性很高。
味觉是溶解于液体的化学物质作用
于舌头和软腭上的味蕾所引起的。
人基本的味觉有

种。
肤觉包括痛觉、触觉、压觉、温度觉, 这些感觉的感受器呈点状不均匀分布于 全身,痛觉是有机体的“报警系统”,它 提供着刺激物带来的危害信号。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教案—02幼儿的感知觉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教案—02幼儿的感知觉

适应两种3.感觉的对比感觉的对比是指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它分为同时对比和相继对比。

(1)同时对比:不同刺激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产生同时对比现象。

例如“月明星稀”明暗同时对比图如图2-1所示。

明暗同时对比图(2)相继对比:当不同刺激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产生的对比现象。

例如:吃糖后再吃苹果,会觉得苹果很酸;吃了苦药后,喝白开水都会觉得水很甜。

研究对比现象有重要的意义。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对比现象组织教学,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4.感受性的训练人的感受性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得到提高,由于职业的训练或实践活动的需要对某种感觉作长期、精细的训练,能使感受性大大地提高。

例如:品一口茶,就知道茶的产地、等级、品质等;染色工人可以辨认40多种黑色。

另一方面由于为了代偿某种丧失的感觉能力,会使其他感觉能力得到发展。

如聋哑人视觉特别好,盲人听觉、触觉特别发达。

(二)知觉的特性1.知觉选择性教师总结解释列举知识点人所处的环境复杂多样,某一瞬间,人不可能对众多事物进行感知,而总是有选择地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对象,与此同时,把其他对象作为知觉对象的背景这种现象叫作知觉选择性。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有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

客观因素:(1)对象与背景的差别,差别越大,对象越易从背景中分离出来;(2)对象的活动性,活动的刺激容易被感知;举例说明看图学生讨论(3)对象的特征,特征明显的刺激物易被感知。

主观因素包括:目的性、任务、知识经验、个人需要、兴趣、情感状态等。

2.知觉的整体性知觉对象具有不同的属性,由不同的部分组成。

但人并不它知觉为个别的孤立部分,而是把它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整体性,如图2-4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理解性在知觉过程中,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其确定意义的过程,即为知觉的理解性。

有一天,诗人、哲学家、植物学家一同去春游,但是对田野风光的感受却大不相同。

旅游消费行为第三章1 感知与旅游消费行为

旅游消费行为第三章1 感知与旅游消费行为

第三章感知与旅游消费行为在探讨旅游消费动机问题时,我们谈到需要是行为的动力源泉,而需要则是人们对环境认知的结果。

心理活动是行为的基础,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其中认知过程是其他心理活动的基础,是行为的必要前提。

感知是认知活动的开始和基础阶段,也是我们了解旅游消费行为的重要线索和起点之一。

虽然个体面对的外部世界是相同的,但其感知结果却存在差异,这是因为感知的对象尽管是一种客观存在,但是感知的主体情况却各不相同,这导致人们在识别、选择、组织和理解的感知过程中有强烈的主观性。

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人们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并不依据客观的事实,而是依据自己感知中的事实。

旅游消费者所感知的事实才真正会影响他们的旅游消费行为。

本章重点讲述三个问题:一、旅游消费者的感知过程(可能要分解为两个知识点?)二、旅游知觉的一般规律三、旅游感知与旅游购买决策通过学习旅游消费者的感知过程、旅游知觉的基本规律、分析影响旅游感知的诸因素以及旅游消费者对旅游条件和环境的感知,进而了解旅游消费者的感知对旅游消费决策及旅游满意度的影响,以便在旅游经营管理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旅游经营策略,更好地为旅游者服务。

知识点一:旅游消费者的感知过程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感知过程,是人们获得各种知识和经验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的过程,它是心理活动的基础和起步,这一过程是通过感觉、知觉、注意等心理机能的活动完成的。

感知过程贯穿于旅游消费行为的始终(可配画面或视频)旅游消费前阶段——旅游消费者对营销刺激的感知,如我们看到的旅游广告、展销会上看到的宣传资料、网络上看到的景点视频旅游消费中阶段——对旅游活动及各种设施服务的感知,如我们对所下榻的酒店的感知、对景点的感知、对城市环境的感知、对当地居民的感知旅游消费后阶段——对旅游经历的回忆和评价,如我们整理旅游照片、视频、撰写游记、朋友圈里分享等无不与旅游消费者的感知相关。

这里我们重点来了解一下感觉、知觉、注意这几种心理机能。

教案1 概述 视觉、听觉及其他感觉

教案1 概述  视觉、听觉及其他感觉
亮适应正与此相反,是从暗处到亮处视觉逐步适 应的过程。亮适应过程所经历的时间比暗适应短 。这两种视觉效应与感官鉴评试验条件的选定和 控制相关。
1.2.4 视觉与食品感官鉴评
颜色对分析评价食品具有下列作用:
(1)便于挑选食品和判断食品的质量。
(2)食品的颜色和接触食品时环境的颜色显著增加或降 低对食品的食欲。
3.2.5阻碍作用 某种刺激的存在阻碍了对另一种刺激的感觉。
3.2温度对感觉的影响
理想的食物温度因食品的不同而异,以体温为中 心,一般在±(25~30℃)的范围内。热菜的温度最 好在60~65℃,冷菜肴最好在10~15℃。
3.3年龄与生理
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各种感
3.2 感觉的相互作用
3.2.1对比增强现象
两个刺激同时或相继存在时,一个刺激的存在造 成另一个刺激增强的现象 。
3.2.2对比减弱现象
一种刺激的存在减弱了另一种刺激的现象。
3.2.3变调现象
两个刺激先后施加时,一个刺激造成另一个刺激 的感觉发生本质变化的现象。
3.2.4相乘作用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同时施加时,感觉水平超 出每种刺激单独作用效果叠加的现象。
1.2.2 色彩视觉
色彩视觉通常是与视网膜上的锥型细胞和适宜 的光线有关系。
在锥型细胞上有三种类型的感受体,每一种感 受体只对一种基色产生反应。
每个人对色彩的分辨能力有一定差别。不能正 确辨认红色、绿色和蓝色的现象称味色盲。色 盲对食品感官鉴评有影响。
1.2.3 暗适应和亮适应
从明亮处转向黑暗时,会出现视觉短暂消失而后 逐渐竺复的情形,这样一个过程称为暗适应。
第二节 视觉、听觉及其它感觉 1视觉
1.1视觉的生理特征
视觉是眼球接受外界光线刺激后产生的感觉。

论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论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论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感觉和知觉是人类感知世界的两种基本方式,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感觉是指人体感官对外部刺激的直接反应,是一种生理现象。

通过感觉,我们可以接收到外界的各种信息,如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

感觉是较为基础和原始的感知方式,它能够提供有关刺激的基本特征,如颜色、声音、形状、温度等,但并不涉及对刺激的意义或解释。

知觉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感觉信息进行组织、解释和加工的过程。

知觉是一种心理现象,它不仅仅是对刺激的简单接受,还包括了对刺激的意义、关系和背景的理解。

通过知觉,我们能够把感觉到的信息整合为有意义的整体,从而认识和理解周围的世界。

知觉涉及到更高层次的认知过程,如注意、记忆、思维和判断等。

感觉和知觉的联系也十分紧密。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没有感觉,知觉就无法产生。

而知觉则是对感觉信息的进一步加工和解释,使我们能够理解和适应外部环境。

知觉也可以影响感觉,我们的知觉经验和期望会影响我们对感觉信息的接受和解释。

总的来说,感觉和知觉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过程。

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对外界信息的感知和理解,帮助我们与世界进行互动。

了解感觉和知觉的区别与联系对于研究人类认知和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民航服务心理学服务篇1

民航服务心理学服务篇1
Page 24
趋合(闭合原则)
Page 25
相似律
Page 26
(三)知觉的理解性
人在知觉中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 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语词 加以概括,赋予它确切的含义,从而标 示出来的特性。 影响知觉理解性的因素 知觉者已有的知识经验
Page 27
(四)知觉的恒常性
外在刺激因环境影响使其特征改变 ,而在知觉经验上缺维持不变的心理 倾向,称为知觉恒常性。 放在水中的筷子,看上去是弯的,但 我们认为它是直的。
Page 37
㈥ 利用时间错觉,调整心态,提高经营绩效
Ex:很多商场里放音乐,在顾客数量较 少的时放一些音量适中,节奏舒缓的 音乐,不仅能使顾客心情舒畅,而是 还能放慢顾客行动的节奏,延长在商 场的停留时间,增加较多的随机购买 几率,也使销售人员的服务更加到位 ,在顾客较多时播放一些音量大,节 奏快的音乐,会使顾客行动节奏随着 音乐节奏加快,会提高购买和服务的 质量,避免由于人多效率低而引起的 心情不好, 增多的情况出现。
Page 11
2、分类
(1)根据感觉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感觉器官 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味知觉、嗅知觉、触 摸知觉。 (2)根据知觉对象的空间特性、时间特性和 运动特性,又可把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 知觉和运动知觉。
(3)根据知觉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状态分为 人际知觉、角色知觉和自我知觉 (4)错觉
★感觉适应
是指刺激物对感受器官持续作用,使感觉器官 的敏捷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 闻其臭。” 过强的刺激难以适应
Page 6
★感觉对比(相互作用)
是指同一感觉器官在接受不同刺激时会产 生感觉的对比现象。 同时对比:同时进行

1概述 味觉及食品的味觉识别(一)

1概述 味觉及食品的味觉识别(一)

3.2对比增强现象。 两个刺激同时或相继存在时,一个刺激的存 在造成另一个刺激增强的现象 。 3.3对比减弱现象。 一种刺激的存在减弱了另一种刺激的现象。 3.4变调现象。 两个刺激先后施加时,一个刺激造成另一个 刺激的感觉发生本质变化的现象。
3.5相乘作用。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同时施加时,感觉 水平超出每种刺激单独作用效果叠加的现 象。 3.6阻碍作用。 某种刺激的存在阻碍了对另一种刺激的感 觉。
1.2感官的特征
1.2.1对周围环境和机体内部的化学和物理变化敏感。 1.2.2一种感官只能接受和识别一种刺激。 1.2.3只有刺激量在一定范围内才会对感官产生作用。 1.2.4某种刺激连续施加到感官上一段时间后,感官会 产生疲劳适应现象,感官灵敏度随之明显下降。 1.2.5心理作用对感官识别刺激有影响。 1.2.6不同感官在接受信息时,会相互影响。
2感 觉 阈
感觉阈:指感官或感受体对所能接受范围的 上下限和对这个范围内最微小变化感觉的灵 敏程度。
感觉阈分为下列两种: 2.1绝对阈:指以产生一种感觉的最低刺激量 为下限,到导致感觉消失的最高刺激量为 上限的一个范围值。低于该下限值的刺激 称为阈下刺激,高于该上限值的刺激称为 阈上刺激,而刚刚能引起感觉的刺激称为 刺激阈或察觉阈。
3各种味之间的相互作用 • 补偿作用:指在某种呈味物质中加入另一 种物质后阻碍了它与另一种相同浓度呈味 物质进行味感比较的现象。 • 竞争作用:指在呈味物质中加入另一种物 质而没有对原呈味物质味道产生影响的现 象。 • 如:盐酸不影响氯化钠的咸味,但其它酸 都增加氯化钠的咸味。 糖能减弱酸味感,但对咸味影响不大。
2.2.3身体状态的影响 2.2.3.1疾病的影响 • 身体患某些疾病或异常时,会导致失味、 味觉迟钝或变味。由于疾病而引起的味 觉变化有些是暂时性的,待病恢复后味 觉可以恢复正常,有些则是永久性的变 化。 • 在患某些疾病时,味觉会发生变化。从 某种意义讲,味觉的敏感性取决于身体 的需求状况。

五看三使二听一感觉 的用法

五看三使二听一感觉 的用法

五看三使二听一感觉的用法一、引言提到“五看三使二听一感觉”,大家或许会感到陌生,但实际上这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和思考方法。

本文将介绍“五看三使二听一感觉”的含义和如何运用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希望读者通过本文的了解和实践,能够更好地运用这一方法,提升学习和思考的效率。

二、五看三使二听一感觉的含义1. 五看:观察、看见、看清楚、看透、看细节五看指的是在学习和思考过程中,需要进行全面的观察和认真的分析。

不仅要看到表面的现象,更要关注其中的细节,理解其内在的关联和逻辑。

2. 三使:使用、运用、发挥三使则是指在观察和理解之后,需要主动地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将其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和创造。

3. 二听:听取、听懂二听是指在学习和思考过程中,需要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吸收他人的经验和智慧。

同时也需要倾听自己的内心声音,理解自己的需求和潜力。

4. 一感觉:感受、体验、领悟一感觉是指在整个学习和思考过程中,需要注重感受和体验,通过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领悟,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认识。

三、如何运用“五看三使二听一感觉”1. 观察在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首先要进行全面的观察和分析。

无论是学习一门知识,还是思考一个问题,都需要细心观察,看到其中的细节和联系。

2. 看见总结观察的结果,看到问题的本质和关键点,明确学习和思考的方向。

3. 看清楚全面理解所观察到的现象和问题,理清其中的逻辑和内在关联。

4. 看透深入思考,看透问题的本质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5. 看细节不留下任何细节,进一步深入了解问题的细微之处,从而更好地解决和处理问题。

6. 使用将所学知识和技能主动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发挥所学所获。

7. 运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

8. 发挥在实际应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9. 听取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学习他人的经验和智慧,丰富自己的见识和认识。

10. 听懂理解并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将其融入自己的思考和行动。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课画感觉|辽海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课画感觉|辽海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课画感觉|辽海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并表达自己对不同感觉的绘画方式,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和色彩运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学生能够运用绘画表达自己的感觉,提高观察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感觉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感觉的概念,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

2. 绘画与感觉:讲解如何通过绘画表达不同的感觉,如快乐、悲伤、愤怒等。

3. 绘画技巧: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形状、色彩等。

4. 实践练习: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创作一幅表达自己感觉的绘画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感觉的概念,学会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感觉。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技巧和色彩表达复杂的感觉。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投影仪、PPT、绘画示范视频。

2. 学具:绘画纸、彩笔、水粉等绘画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不同的感觉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2. 新授:讲解感觉的定义,展示如何通过绘画表达不同的感觉。

3. 示范:通过视频或现场示范,展示绘画技巧和色彩运用。

4. 实践: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创作一幅表达自己感觉的绘画作品。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反馈和建议。

板书设计1. 画感觉2. 内容:- 感觉的定义- 绘画与感觉- 绘画技巧- 实践练习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创作一幅表达自己感觉的绘画作品。

2. 作业要求:使用所学的绘画技巧和色彩,表达清晰的感觉。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学生的作品和反馈,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2.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注:本文档为教学设计大纲,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过程方法的实施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普通心理学第3章感觉

普通心理学第3章感觉

嗅觉的刺激物
嗅觉的刺激物是气味分子,这些分子通过空 气传播进入鼻腔,与嗅觉感受器结合。
嗅觉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嗅觉在人类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通过 嗅觉感知食物的味道、空气质量等。
味觉
味觉感受器
味觉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舌头上,能够 感知食物的味道。
味觉的刺激物
味觉的刺激物是食物中的化学物质, 如甜味、咸味、酸味等。
普通心理学——第3章感觉
汇报人: 2023-12-12
目 录
• 感觉的一般概念 • 视觉 • 听觉 • 其他感觉
01
感觉的一般概念
感觉的定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 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 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 映。
感觉具有适应性、对 比性、后效性等特点 。
感觉是认知的基础, 是人们获取信息的第 一步。
感觉的分类
味觉的信号传导
味觉信号传导是通过味神经进行的, 味神经将味觉信号传递到大脑皮层进 行处理。
味觉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味觉在人类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如通过味觉判断食物的味道、口感等 。
触觉
触觉感受器
触觉的刺激物
触觉感受器分布在皮肤表面,能够感知触 碰和触摸的感觉。
触觉的刺激物是物体的形状、大小、质地 等,以及外界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
根据刺激来源的不同,感 觉可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
感觉。
内部感觉:平衡觉、本体 觉、内脏觉等。
躯体感觉:来源于躯体各 部位的感觉,如触压觉、
温度觉等。
外部感觉:视觉、听觉、 嗅觉、味觉和触觉等。
根据刺激作用部位的不同 ,感觉可分为躯体感觉和
内脏感觉。
内脏感觉:来源于内脏器 官的感觉,如饥饿、饱胀
等。
感觉的作用

简述感觉的概念。

简述感觉的概念。

简述感觉的概念感觉可以说是最基本的心理活动,也可以说是生活的基本面。

无论你是什么样的人,无论你有多高深的智慧,无论你有多少财富,你都无法回避“感觉”这个基本面。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种基本感觉,时刻围绕着你。

你只能自己面对,自己经历。

更重要的是,你只能自己感受,没有办法和人分享。

这是一种隐秘的个人化元素。

那么,什么是感觉呢?关键是刺激,刺激什么呢?刺激我们的身心。

也就是说,感觉是我们的身心受到刺激之后,作出的回应。

或者说,感觉是我们的身心和别的什么发生联系之后,产生的初级反应。

这种刺激,或别的什么,基本可以概括为两种:第一是外界的,比如,我在写文章,突然狂风暴雨,窗子外的雨水吹进了书房,我的手感受到了雨水,身体感受到了风,凉飕飕的。

这种外界引起的刺激,可以说是一种触动。

身心和外界只要发生联系,都会带来感受。

第二是内部的,比如,我在写文章,突然想起明天要交房租了,却没有钱,一下子就变得很沮丧。

这是内部引起的刺激,可以说是一种想象。

想象和触动,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开始。

想这个汉字,上面一个相,相貌的相,下面一个心字,意思是这个形象不是来自当下看到的事物,而是从心中冒出来的。

是无中生有。

但真的是无中生有吗?其实不然,这些冒出来的想象,来自于自我的无意识,还有情结,它只是沉淀在我们的心里,平时没有觉察,但有时候会突然冒出来。

夜晚做梦,白天想象,就是常见的它们冒出来的形态。

想象是我们对于现实的重组,把现实纳入我们自己的体系。

有时候,想象就是一种直觉,直接从潜意识里冒出来,没有任何外在的依据和逻辑的依据,直接从心里冒出来,却带来某种深刻的真相。

对于想象的观察,是在练习对于直觉的挖掘和运用。

辨别两种想象,一种想象是幻想,幻相是对于现实的扭曲,往往是为了逃避现实,虚构了另外一个现实,让自己躲在那里,就是所谓的白日梦。

比如,一个穷人总是想象自己得到了什么法术,可以想要什么就要什么,或者突然有一天出现一个什么贵人,帮助自己,等等。

医学心理学重点:感觉和知觉

医学心理学重点:感觉和知觉

医学心理学重点:感觉和知觉人的心理现象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十分丰富多彩的,人的心理现象也是复杂多样的。

感觉和是比较简单但很重要的心理现象。

今天,中公教育为大家整理总结了有关心理学上的感觉和知觉的内容,来帮助大家理解记忆。

一、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客观事物具有着各不相同的颜色、声音、味道、气味、温度等各种属性。

当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受器,各种感受器能够区别出适宜的刺激,从而使大脑产生了对这些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这种反映就是感觉。

通过感觉使我们获得了关于事物的颜色、声音、味道、气味、冷热、粗糙、光滑等感觉信息。

感觉除反映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外,还反映机体内部状况,例如,通过感觉我们可以反映有关自身的位置、运动、姿势以及机体内部器官的活动状态等种种感觉信息。

二、知觉知觉同感觉一样,也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的反映,但不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而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

在实际生活中,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受器时,人们头脑中反映的不仅是事物的个别属性,同时反映了事物整体,即在以感觉的形式反映事物个别属性的同时也反映了事物的整体。

譬如,儿童面前有一朵花,他们并非孤立地反映它的红色、香味、多刺的枝干而是通过脑的分析与综合活动,从整体上同时反映出它是一朵玫瑰花。

三、两者的联系与区别(1)区别:①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②感觉的产生是某一种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则是分析器系统综合活动的结果;③知觉比感觉复杂得多,它们是本质上不同的两种感性认识的形式。

(2)联系:①同属认识的感性阶段;②都是对当前事物的直接反映;③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

精神障碍护理学第1-3章

精神障碍护理学第1-3章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99分单选题1.感觉的定义为()。

∙ A 缺乏相应的客观刺激时的感知体验∙ B 大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C 对客观事物的错误感受∙ D 客观刺激作用于人脑的过程正确答案:B∙单选题2.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的缩写字母为()。

∙ A ICD∙ B DSM∙ C CCMD∙ D CCND正确答案:C∙单选题3.关于生物学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在精神障碍的发生中的作用,正确的是()。

∙ A 各起一半作用∙ B 生物学因素为主∙ C 心理社会因素为主∙ D 在不同的精神障碍中不同致病因素起的作用大小不同正确答案:D∙单选题4.患者突然感觉护士的鼻子变大、变黑了,而实际并不存在,是何症状()。

∙ A 感觉过敏∙ B 幻觉∙ C 错觉∙ D 感知综合障碍正确答案:D∙单选题5.患者对任何事物均无动于衷、表情呆板,是何症状()。

∙ A 情感低落∙ B 情感淡漠∙ C 情感脆弱∙ D 情感不稳正确答案:B∙单选题6.下列哪位学者提出人格的整体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A 塞里∙ B 斯金纳∙ C 华生∙ D 弗洛伊德正确答案:D∙单选题7.患者行走时一定要走左边,声称自己是“左派”,是何症状()。

∙ A 语词新作∙ B 破裂性思维∙ C 象征性思维∙ D 思维奔逸正确答案:C∙单选题8.将精神医学带入“心因性病因论”的研究范畴,被认为是精神医学的第几次革新运动()。

∙ A 第一次∙ B 第二次∙ C 第三次∙ D 第四次正确答案:B∙单选题9.精神障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包括()。

∙ A 隐私及保密权∙ B 人格尊严∙ C 了解病情、诊断、治疗方案、预后∙ D 诊断复核权正确答案:C∙单选题10.关于幻觉的定义为()。

∙ A 对客观事物的错误感受∙ B 对客观事物的胡思乱想∙ C 缺乏相应客观刺激时的知觉体验∙ D 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感知体验正确答案:C∙单选题11.患者认为自己内心所想的事,未经语言文字表达就被别人知道了,是下列哪个症状?()∙ A 被洞悉感∙ B 幻觉∙ C 错觉∙ D 关系妄想正确答案:A∙单选题12.《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于何时起施行()。

1-1感觉与知觉的概述

1-1感觉与知觉的概述
2. 感觉阈限:感觉阈限指引起感觉并持续一定时间的 客观刺激量。感觉阈限包括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 阈限。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 激量。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 叫绝对感受性。
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 物间的最小差异量。人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 感受能力叫差别感受性。差别感受性和差别 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例
觉越丰富、越精确,知觉就越完整、越正确;
03 知觉的完整性和正确性也影响着感觉的鲜明性和精
确性。
04
感觉的测量
感受性:感受性是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也就是人 对刺激的感觉灵敏程度。感受性是人的感觉系统机能 的基本指标,每个人对刺激物的感受性(即感觉能力) 是不同的。通常,感受性是通过感觉阈限来测量的。
脏六腑的情况。
感觉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具有重 要的意义,是人的认识、情感、行为等方 面的重要先导,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心 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 础。
认识
情感
行为
02
什么是知觉?
知觉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 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简单的说就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整体,并知道它的 意义,这就是知觉。
01
目录 02
感觉和知觉的概述 感觉和知觉的分类
03 感觉和知觉的规律
01
什么是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个
体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
性的反映。

感觉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心理活动
,通过感觉,可以分辨事物的颜色、明
度、气味、软硬等外界特征,而且通过
感觉也能反映人体各部分(眼、耳、鼻
、舌、身、四肢)的运动和人体内部五
人们通过感官得到内部和外部环境的信 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整合和解释), 产生了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这就是知觉过程。

基础心里学之感觉

基础心里学之感觉
经验的影响。
感觉的心理学机制还包括对感觉 体验的记忆和回忆,以及对感觉
体验的评价和情感反应等。
03
感觉的影响因素
刺激因素
刺激物的强度
一般来说,刺激物的强度越大,引起的感觉越强烈。例 如,较强的疼痛或较大的声音会引发更明显的感受。
刺激物的性质
刺激物的性质也会影响感觉。例如,尖锐的物体比钝的 物体更容易引发痛感,而温暖或凉爽的温度更容易被感 知。
神经系统包括多个层次,从感官器官的末梢神经到大脑皮层,每个层次都对神经信 号进行不同的处理和传输。
神经系统的不同部分负责处理不同类型的刺激,如视觉、听觉、嗅觉等,这些部分 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感觉的神经机制。
感觉的心理学机制
感觉的心理学机制是指个体如何 解释和理解感觉体验的过程。
个体的经验和认知因素会影响对 感觉体验的解释和理解,如对颜 色的感知会受到文化背景和个人
物理环境
环境中的物理因素,如光线、温度和噪音,也会影响感觉。例如,在安静的环境中比在嘈杂的 环境中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04
感觉的应用
感觉在教育中的应用
感觉在教育中的应用广泛,它可以帮 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从而制定出更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计
划和教学方法。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运用不 同的感觉通道(如听觉、视觉、触觉 等)来刺激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的
根据刺激的来源,感觉可以分为自然感觉和社会感觉。自然感觉是指与生俱来的、不依赖于社 会经验的纯生理感觉,如痛觉、温觉等;社会感觉是指通过社会交往获得的、与人的社会生活 经验相关的感觉,如情绪、爱、恨等。
02
感觉的机制
感觉的生理机制
01 感觉的生理机制是指个体通过感官器官接收外界 刺激,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的过程。

心理学基础知识

心理学基础知识

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学概述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认识过程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心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心理现象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个性心理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冯特的构造主义心理学、詹姆斯的机能主义心理学、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魏特海墨等的完形心理学、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西蒙等的认知心理学以及神经心理学的各种研究与发展。

●感知与注意(一)感觉1、什么是感觉:人脑在客观刺激物的直接作用之下,对其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觉的种类外部感觉五种: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肤觉。

内部感觉:机体觉、运动觉和平衡觉。

(二)知觉1、什么是知觉:人脑在客观事物的直接作用之下对其整体属性的反映。

2、知觉的种类:空间知觉:是指人脑对物体的空间特征的反应。

它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和深度知觉。

时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

运动知觉:对物体空间位移的知觉。

有真动知觉、似动知觉、诱动行觉和自主运动知觉。

错觉:指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知觉。

3、知觉的基本特性(1)选择性: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

(2)整体性:(3)理解性: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它,并把它用词语标志出来,这种感性认识阶段的理解就叫知觉的理解性。

(4)恒常性:在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

4、知觉的组织原则接近性、相似性、连续性、封闭性。

(三)注意1、注意概述(1)什么是注意: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注意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3)注意的功能(选择,整合,维持,调节)2、注意的种类:3、注意的品质(1)注意的范围:在一瞬间内被人的意识所把握的客体的数目。

感觉的名词解释

感觉的名词解释

感觉的名词解释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它不同于思维,后者是对感觉信息的抽象和概括。

一、感觉的含义1、感觉的定义:感觉是生命体在周围环境中所接受到的各种信息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生理心理反应。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它不同于思维,后者是对感觉信息的抽象和概括。

一、感觉的含义1、感觉的定义:感觉是生命体在周围环境中所接受到的各种信息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生理心理反应。

2、感觉的特征:(1)感觉是生命体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没有抽象性。

(2)感觉具有鲜明的个别性。

(3)感觉具有生动的直观性。

(4)感觉具有适应的选择性。

3、感觉的种类:(1)根据感觉信息来源不同可以将感觉分为: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肤觉等五种( 2)根据有无可见的感觉器官参与活动而将感觉分为:痛觉、温度觉、触觉、压觉和振动觉等五种2、感觉分类( 1)根据感觉信息来源不同可以将感觉分为: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肤觉等五种( 2)根据有无可见的感觉器官参与活动而将感觉分为:痛觉、温度觉、触觉、压觉和振动觉等五种( 3)根据刺激信号持续时间长短而将感觉分为:瞬时感觉、短时感觉和长时感觉三种3、感觉器官:是感觉信息加工的场所,包括眼、耳、鼻、舌等感受器和各种神经中枢,其中眼和大脑最重要,其他都为辅助感觉器官。

二、感觉的分类1、视觉( 1)明适应和暗适应:当我们观察白色背景时,看到的东西是白色的,由于白色背景对光线的反射和散射作用,使物体呈现各种颜色。

这种现象叫明适应;如果从黑暗处走向光亮处时,物体的颜色变化情况,叫暗适应。

( 2)颜色视觉:如红、绿、蓝、黄等色彩视觉,在视网膜上的像形成视觉,可以用“红”、“绿”、“蓝”、“黄”四种基本色相表示。

感觉的定义名词解释

感觉的定义名词解释

感觉的定义名词解释感觉,是我们与外界环境交互的最基本手段之一。

它是人类神经系统对于外界刺激的反应,通过五官以及其他感知器官的作用,使我们能够感知并与周围的世界进行交流和互动。

感觉可以分为五种基本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这些感觉不仅仅是物理刺激的结果,更是我们大脑对于外界信息的处理和解读。

视觉是感觉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

我们的眼睛通过感知光线的强弱、颜色的变化和物体形状的变化,使我们能够看到周围的世界。

视觉有着广泛的应用,从欣赏美丽的景色到识别物体和人脸,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听觉是另一种非常重要的感觉方式。

我们的耳朵通过感受声波的频率和振幅的变化,传递给大脑,使我们能够听到声音和声音的变化。

听觉让我们能够欣赏音乐的美妙,交流语言,感受自然界的声音等等。

嗅觉,即嗅感,是我们通过鼻子感知气味的能力。

嗅觉能够让我们从周围环境中获取到很多重要信息,例如食物的新鲜程度、花香的强度等。

嗅觉也与人类的情感有着密切的联系,某些特定的气味能够唤起我们的记忆和情感。

味觉是我们通过舌头感知食物的味道。

舌头上的味蕾可以感知食物的苦、甜、酸、咸等味道。

味觉对于我们选择食物和饮料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够给予我们愉悦的感受。

触觉是我们通过皮肤感知物体的接触和变化。

触觉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温度的变化、物体的质地、压力的存在等等。

触觉是人类最早形成的感觉之一,也是人类交流和联系的重要方式之一。

感觉的定义意味着它是我们对外界信息进行识别和理解的基础。

正是通过感觉,我们能够感知和了解到他人的情感、环境的变化、食物的味道和美的体验等等。

同时,感觉也是我们与外界互动和交流的手段之一,它让我们能够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来感受和理解世界。

然而,感觉并不仅仅是我们从外界获取信息的过程,它还与我们的心理和认知紧密相连。

我们的感觉经验受到学习、记忆、情绪等因素的影响,同样的刺激在不同的人身上可能产生不同的感受。

心理学:感知觉

心理学:感知觉

心理学:感知觉一、名词解释1、感觉: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官,人脑对这些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适应:由于刺激物对感觉器官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3、感觉对比:同一感受器受到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4、后像:对感受器的刺激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还能保持一个极短的时间。

5、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人脑对这些刺激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6、错觉:定义: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

7、观察: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思维参加的比较持久的知觉。

观察是高水平的知觉,是感性认识阶段的最高层次。

8、社会知觉:对他人、对群体、对自己的知觉。

9、知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10、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的不同叫感受性。

11:是一种复杂的神经装置,由感觉器官、传导神经(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和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三部分组成.二、填空题1、(感觉)是最简单的认识过程。

(知觉)也是一种较简单的认识过程。

2、感受性即感觉器官的(感受)能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性3、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 整体)属性的反应。

4、小学儿童听觉的发展包括( 声音听觉 )和(言语听觉 )。

5、感知觉是人的感性认识,而思维则属于_理性认识认识,是人类认识的_高级形式_6、感受性即感觉器官的(感受)能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性7、知觉具有(选择性、整体性_、理解性、恒常性)等特性8、(感觉)是最简单的认识过程。

(知觉)也是一种较简单的认识过程9、小王取看电影,进入电影院后眼前一片漆黑,过了一会,他才觉电影厅渐渐明亮。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暗适应)。

三、判断题1、教师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标示教学内容的重点以引起学生的重视,这是利用感知的差异律和对比律。

(对)2、眼睛的适宜刺激是光波。

(对)3、引起感觉需要的最小刺激量称为阈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
1.视觉对比可分为()和()。

答案:明暗对比,颜色对比
2.刚刚能觉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的能力叫()。

答案:绝对感受性
3.刚刚能觉察刺激物最小差别量的能力叫(),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是()。

两者成()关系。

答案:差别感受性;差别感觉阈限;反比
4.差别阈限与原刺激量的比是一个()。

答案:常数
5.()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答案:感觉
6.嗅觉是由()引起的。

答案:有气味的气体物质
7.触压觉分为()和()两种。

答案:触觉和压觉
8.温度对味觉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有明显的影响,当()温度时,对甜味容易察觉。

答案:37度
9.内部感觉包括()()和()。

答案: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
10.味觉的感受器分布在()。

答案:舌面各种乳突内的味蕾
11.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即()。

答案:知觉
12.发生在前面的知觉直接影响到后来的知觉,产生了对后续知觉的准备状态,这种现象叫()。

答案:知觉定势
13.知觉的特征是()、()、()、()。

答案: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选择性。

14.距离远,同一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投影(),距离近,同一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投影()。

答案:小;大
15.()是实际不动的静止之物因周围物体的运动而看上去在运动的知觉现象,是一种错觉性的运动幻觉。

答案:诱导运动
16.如果个体在暗室中注视一个静止的光点,过一段时间便会感到它在不停地动来动去,此即()。

答案:自主运动
17.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即()。

答案:似动
18.我们的知觉不能正确地表达外界事物的特性而出现的种种歪曲。

即()。

答案:错觉
19.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是()。

答案:感觉后象
20.颜色混合分为两种:()和()。

答案:色光混合,颜料混合
21.颜色的基本特性:色调、()和()。

答案:明度饱和度
22.()是眼睛对光源和物体表面的明暗程度的感觉,主要是由光线强弱决定的一种视觉经验。

答案:明度
23.()指某种颜色的纯、杂程度或鲜明程度。

答案:饱和度
24.知觉的对象具有不同的属性,由不同的部分组成,但是不并不把知觉的对象
感知为个别的孤立部分,而总是把在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种特性称为
()。

答案:知觉的整体性
25.人们知觉物体的距离与深度,主要依赖于两眼提供的线索,叫()。

答案:双眼视差
二、简答题:
1.感觉的分类包括哪些?
答案:
外部感觉:身体外部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引起的感觉。

如视觉、嗅觉、皮肤觉等。

内部感觉:身体内部来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

如运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

2.感受性及感觉阈限的关系?
答案:
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二者成反比关系。

感受性是通过感觉阈限来测量的。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成反比,感觉阈限越大,感觉能力越差。

3.什么是暗适应与明适应?
答案:
(1)明适应:突然由暗处来到亮处,起初觉得耀眼,看不清物体,一会儿恢复正常。

例子:从电影院出来。

(2)暗适应:在暗视条件下,对光刺激引起的视觉反应阈限下降,光敏感度提高的一种现象。

例子:进到电影院中。

4.简要评述听觉的频率理论和位置理论。

答案:
频率理论是1886年由物理学家罗·费尔得提出的一种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内耳的基底膜是和镫骨按相同频率运动的。

振动的数量与声音的原有频率相适应。

人们很快发现,频率理论难以解释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

人耳基底膜不能作每秒1000次以上的快速运动。

这是和人耳能够接受超过1000Hz以上的声音不符合的。

神经齐射理论:20世纪40年代末,韦弗尔提出了神经齐射理论。

这个学说认为,当声音频率低于400Hz时,听神经个别纤维的发放频率是和声音频率对应的。

声音频率提高,个别神经纤维无法单独对它作出反应。

在这种情况下,神经纤维将按齐射原则发生作用。

个别纤维具有较低的发放频率,它们联合“齐射”就可反应频率较高的声音。

韦弗尔指出,用齐射原则可以对5000Hz以下的声音进行频率分析。

声音频率超过5000Hz,位置理论是对频率进行编码的惟一基础。

5.什么是知觉的整体性
答案:
知觉的对象具有不同的属性,由不同的部分组成,但是不并不把知觉的对象感知为个别的孤立部分,而总是把在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整体性。

6.知觉的四个基本特性?
答案:
(1)知觉的整体性
(2)知觉的选择性
(3)知觉的恒常性
(4)知觉的理解性
7.什么是知觉的理解性?
答案:
人们在知觉事物的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把知觉对象的特点登记下来,而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它有一定意义,叫知觉的理解性。

8.眼动理论如何解释错觉?
答案:
这种理论认为,错觉是由于神经中枢给眼肌发出的不适当的运动指令造成的。

只要人们有这种眼动的准备性,即使眼睛实际没有运动,错觉也要发生。

这种假设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事实证明。

9.神经抑制作用理论如何解释错觉?
答案:
神经抑制作用理论在解释错觉时和现代神经生理学的思想联系起来,这是好的,但这种理论只强调网膜水平上感受器的相互作用,而忽略了错觉现象和神经中枢的融合机制的关系。

例如,在波根多夫错觉图形中,如果给一只眼睛呈现倾
斜线,给另一只眼睛呈现两条平行线,人们仍然看到了位移的错觉,这是用视网膜上的抑制作用无法解释的。

10.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
感觉通道的性质,一定时间内事件的数量和性质,人的兴趣和情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