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基层干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误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提纲院系:化学化工学院专业班级:化学(1)班学号:20115051111 姓名:刘新河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是诸多方面的。
例如:村庄规划不够全面科学,不能发挥领导作用。
基层干部对新农村建设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农民的主导作用不强,存在政府包办的现象。
解决这些问题应采取和谐的处理方法,以服务人民为根本要领。
逐步推动新农村的快速发展,建设出和谐小康的新农村。
下面分条介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生产发展方面农民的主体意识不到位。
普遍认为新农村建设是各级政府和党员干部的事,争取政府下拨资金踊跃,自己出资参与建设积极性不高。
对策:多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分析新农村的利弊,号召人民群众积极参与进来。
(二)组织领导方面领导力量不到位,职责不明。
各单位、部门在支农工作中存在不协调不一致的情况,基层领导和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具体目标、思路不明确,对建设突破口、建设重点把握不准。
对策:建立联系制和结帮制。
建立县领导新农村建设联系点制度和县直各部门结对共建制度,帮助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有关问题。
定期召开新农村建设现场推进会,总结经验,推广典型,推动这项工作有序开展。
建立新农村建设目标考核机制,列入各乡镇各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确保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三)教育方面和医疗卫生方面资源分布不合理。
教师队伍不稳定,年轻的、素质较高的教师都趋于向城镇方向流转,留下部分年龄老化的原农村民师转编教师,导致知识老化,学科结构不合理。
目前按师生比定编的制度严重阻碍了教师队伍新鲜血液的补充。
医疗卫生资源布局不合理。
医疗服务资源80%集中在城区;高新技术、先进设备、优秀人才基本集中在城市,农民患病在当地难以得到有效治疗,农民到外地、到大医院就诊困难倍增,经济负担加重,也加剧了城市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供求紧张的局面。
对策:实现城乡教师医师双向交流。
城市教师和医师晋升中、高级职称之前必须到农村支教、支医一年,支教、支医人员编制不转,工资福利不变。
农村基层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误区及其对策
农村基层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误区及其对策作者:安勇来源:《商场现代化》2007年第14期[摘要] 本文试图对少数农村基层干部对新农村建设存在认识误区加以剖析,找出对策,以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误区对策当前,我国广大农村基层干部正积极投身于新农村建设,发挥着先锋模范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为新农村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也有少数农村基层干部对新农村建设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妨碍了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有的农村基层干部急于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不顾农村的实际情况,不分轻重缓急,草率从事,盲动蛮干。
有的则把新农村建设看成出政绩的天赐良机,急于在任期内出成果。
于是,就不尊重广大农民的意愿,盲目定指标,下任务,限时间,大拆大建,大搞“政绩工程”。
上述两种作法表面上使得新农村建设轰轰烈烈,实际上却拔苗助长,南辕北辙,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
本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新农村建设的确是出政绩的好时机。
而且,尽快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出发点也是好的,容易引起农民群众的热烈响应,但正是这种急躁带来的狂热使得新农村建设走样,最终反倒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如何才能真正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如何才能真正创造出令农民群众满意的政绩,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就必须对新农村建设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决非易事。
因此,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和乡情出发,充分认识到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长期奋斗、稳步推进的意识,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对新农村建设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讲求实效。
要牢记“大跃进”的教训,避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不顾农民的承受能力,急躁冒进搞运动。
二、好高骛远,贪大求全有的农村基层干部不顾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盲目追求无法实现的目标,进行不切实际的高标准村庄建设。
于是,就乱占耕地,乱拆民房,建设别墅式的“空心村”、大广场、宽马路。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认识的几个误区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认识的几个误区魏桂琴一、从提出原因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因为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主要是考虑:一方面,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了农村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另一方面,当前,我国已初步具备了建设新农村的条件,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
我国农村发展和改革已进入了新的阶段,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大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这样才能较快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
二、从内涵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为进一步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所提出的新理念,包括20字的基本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9洁、管理民主。
20字的要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主要是指物质文明,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指精神文明,而管理民主则属于政治文明范畴。
20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涵和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包括发展农村生产力,又包括调整完善农村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就是要全面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是党在农村工作的总体布局。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必须把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是否切实促进了农村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目标和检验的标准,否则新农村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就是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
三、从建设力量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依靠政府加大财政和政策支持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如何走出新农村建设的误区
如何走出新农村建设的误区摘要: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政府包办、急于求成、以偏概全、就农论农和城乡趋同等认识上的误区,只有理顺执政理念,廓清错误认识,才能使新农村建设得以持续、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误区;对策一、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误区1.政府包办。
据北京《新京报》报道,某地政府强迫农民借钱拆掉旧房盖别墅,结果在“家家住别墅、人人盖新楼”的风光背后却是农民的无奈和痛苦。
由于公共设施不足,生活不便,农民纷纷到镇上租房居住,别墅成了空房,却得为偿还当年的贷款发愁。
据调查,大多数县、乡在新农村建设中,都带有政府包办的色彩。
政府包办因决策失误而导致损失,最终还得由农民来埋单,这非但不能建设好新农村,反而给农民造成了更大的负担。
2.急于求成。
建设新农村不可能一蹴而就。
然而,很多地方政府并没有认识到建设新农村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妄想建设“跃进式新农村”。
如贵州某村计划用5至10年建成新农村,这对一个人均收入不到全国平均数的村来说,很不现实。
还有的地方层层下指标,搞新的“达标升级”,如要求短期内村村通柏油路、村村用沼气、村村通互联网等。
这种拔苗助长的建设方式,必将搞跨原本脆弱的农村经济。
3.以偏概全。
新农村建设是个系统性工程,推进新农村建设要抓点带面,但有的地方刻意打造示范点,把示范点上的工作抓成“一枝花”,面上的工作却成了“豆腐渣”。
如江西有个县为倾力打造新农村建设试点村镇,把原有的一点水利、造林、交通等资金捆绑在一起,全部投入到示范点上,“官”赏点是建成了,可一些村镇群众急需的专项投入却“断了炊”。
4.就农论农。
这里存在两个误区,一是认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就让农民自己建设新农村。
二是新农村建设就是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就是农业的发展。
这两种观点割裂了农村与城镇发展的历史的辩证关系,也使工业和农业的两个概念完全对立起来。
其实,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经济的发展,更离不开工业的反5.城乡趋同。
浅析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误区
兴 建 新 村 “ 条街 ” “ 宽 ” “ 直 ” 道 、 人 工 草 皮 、 小 一 、拓 和 取 街 植 建 广 场 和 休 闲 健 身场 所 等 等 ; 或 有 的 地 方领 导 亲 自办样 板 , 甚 闭 门造 车 , 定 什 么 “ 确 五化 ” “ 化 ” 、十 的模 式 , 求下 面 “ 胡 芦 画 要 依 瓢” ;还 有 些 地 方政 府 干脆 向农 民 散发 修 盖 小 别 墅 的 范本 , 似 乎 只 要 农 村 的 旧房 子 都 变成 两层 小 楼 ,新 农 村 建 设 也 就 大 功 告 成 了 。像 这 样形 式 上 的集 中 , 观 上 的 整 齐 , 外 不考 虑 农 民长 期 形 成 的生 活 和 居 住 习 惯 和农 民 的具 体 困难 , 拆 大 建 , 些 大 这 作 法 明显 是 对 中 央 关 于 “ 一 五 ” 划 建 设 精 神 的 一 种 曲 解 , 十 规 是 在 搞 形 象 工程 和 政 绩 工 程 , 搞形 式 主义 和 “ 刀切 ” 是 一 。这 不 但 不 会 给 农 民带 来 好 的 生 活 , 而 是 村 子 漂 亮 了 , 民 更 贫 穷 反 农 了, 最后 势 必 导致 新 农 村 建 设 难 以 完 成而 致 失 败 。 我 们 知 道 , 上 世 纪 五 十年 代 , 国 的 新 农 村 建 设 , 一 在 中 清 色 的村 庄化 , 民公 社 “ 大 二 公 ” 人 一 的优 越 性 难 以体 现 , 后 带 最
来 了 , 而 纵观 各 地 新 农 村 建 设 情 况 , 发 现在 这些 新 农 村 建 然 却
设 过 程 中 出现 了一 些 偏 差 或 者说 是 误 区。总 结 起 来 , 要 有 以 主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涉外经济学院继续教育学部毕业论文题目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姓名向考籍号6专业、年级公共事业管理2009级联系指导教师道林2011年4月8日目录容摘要 (1)关键词 (1)正文 (1)一、现阶段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为谋求发展导致过度消耗自然资源,严重破坏农业生态环境 (2)2、以工补农的现象严重,导致城乡之间统筹互动不够密切 (2)3、缺少对调动农民积极性的有效措 (3)4、过分重视典型的带动模式 (4)二、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1、基层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存在误区 (5)2、统筹城乡、实现一体化发展的规划滞后 (5)3、农民在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地位不明显 (6)三、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 (6)1、新农村建设要科学规划,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6)2、建立依靠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7)3、建立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扶持农村的长效投入机制 (8)4、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确保农民受益的长效激励机制 (8)结束语 (9)参考文献 (11)新农村建设中存在问题的与对策【容摘要】当前我国各地都在开展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建设。
但是在新农村建设中仍存在相当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过于或片面追求经济的发展,忽视对环境的保护,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人与自然不和谐不可持续发展。
通过深入调研,结合自身生活及工作经验,收集民情民意,调研论证,研究分析,调查了解当前我国正在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存在的若干需要注意的问题。
以便当地政府部门能够及时了解实情,拿出有效解决和应对方案。
由此可见,新农村建设不等于新村建设,应科学规划,可持续发展,切不可谋求一时的成效而牺牲环境,应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农”问题统筹兼顾- .可修编-一、现阶段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社会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起步,但走过了一段弯路。
当前党再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予以推动,使“三农”问题得到一定缓解,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辟了道路。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认识误区浅析
再次 , 为一个 发展 中的农 业大 国 , 作 其 的新 目标 和新任 务 ,标志 着我 国 的新农 村 我 国建设 社会 主 义新 农村 ,进 而全面 建设 建设进 人 了一个 实质 性 的阶段 ,开 始纳人 小 康社会 ,实 现现代 化 过程 中 的地位 和作 所要 实现 的工 业化 ,绝 不应 该仅 仅局 限于 党和 国家 的发展 规划 ,从 而使 新农村 建设 用 , 以及 其所要 实现 的工 业化 的真正含 义 。 工业部 门 , 应该 涵 盖整个 国 民经 济 。 而 具体
毫 无疑 问极大 地促 进 了 “ 三农 ” 问题 的解 了 自信 ,另一 方 面连带 对农 业及 农 村产 生 了错误 的认 知 ,甚 至 将农 业跟农 村 与 “ 落
济 结构 的相应 变革 。如 果我 们 能够正 确地
认识 到 “ 业化 ” 完整 内涵 和真 正意 义 的 工 的
决 ,但是 都 是从 局外 人的 角度 来探 究其 解 后 ” “ 、 无效 率 ” “ 、 负担 ” 等连在 一起 。 这样 的 话 ,就 不可 能 出现 为 了发展 制造业 而 忽视
>>理论广角 T E Y OFWIE N E H OR D — GL A
新农村建设 中存在 的认识误 区浅析
l 乔喜英 I( 河南财经学院河南郑州40 0 ) 502
偶 中图分类号:30 l - - F2 文献标识码: A
摘要 : 三 衣” 对“ 问题 的 求解 , 多专 家 学者 由于其 身份 、 很 地位 的 不同 , 他 们 无法 完全真 正 了解 农民 、 使 农业 和农 村 的 需求到底是 什 么 , 因而存在 着一 些认识上 的误 区 , 而导致 决策 的 失误 。本 文试 图就作 为一 个发展 中的农业 大 国, 民、 从 农 农业 和农村 所处 的地位 和作 用 , 以及 其所要 实现 的 工业化 的真 正含 义 , 对我 国 目前在 解 决“ 农 ” 三 问题 、 建设 社会 主 义新 农村过 程 中存在 的一些认 识误 区进 行分析 .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问题和相应的措施
一、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1、基层干部对新农村建设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一是“简单化”。
重硬件、轻软件,重规划、轻执行,重建设、轻管理,认为新农村建设三五年就可以搞好,对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认识不足。
二是“片面化”。
以偏概全,注重形式,将新农村建设等同于“新村”建设,少数基层干部过度热衷于新村庄建设,乐于村庄建设的外观的整齐美观,过分强调村容村貌的整洁,甚至把建了几栋楼房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典型,以村庄楼房多寡来衡量新农村建设的成效,而严重忽视了全面发展,忽视了在公共服务、精神风貌、科技教育建设等方面开展工作。
三是“短浅化”。
在基层,哪里简单就抓哪里的现象还比较突出,把新农村建设仅仅定位于硬化几条路、改几户厕、装几户自来水、粉刷几栋房子等简单的村庄环境整治,忽略了生产发展、乡风文明建设对事关农村长远发展,如对农业生产、农民增收、社区建设、新经济组织建设等问题,缺乏足够重视,措施乏力。
2、农民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强;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政府包办代替的现象。
在基层,有的农民由于在思想认识上对新农村建设存在偏差,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主要内容和措施认识不够,对新农村建设表现出来的热情和积极性仅仅是寄希望于上面有资金下来,村民存在“有钱才办事”的错误认识,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较为严重,在许多新农村建设点上普遍存在政府包办代替现象,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3、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农民经济的承受压力加大。
由于上级投入资金有限,县级财政配套能力较弱,各地资金投入很难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加上当地农民收入还不是很高,而建设进度又不能耽误,就只能动员群众加大投入加快进度,这就相对地增加了农民的负担,农民经济的承受压力也就无形地加大了。
4、农民群众科技文化素质较低,思想观念落后。
在广大农村,由于保守和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市场经济意识淡薄,守旧封闭,等、靠、要思想较为严重,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大部分农民没有自己的致富产业,严重的制约了农民的增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存 在 的 问 题 1 在 思 想 认 识 上 还 存 在 一 些 误 区 . 1
和广 大民 众的积极 支 持 与广泛 参 与 。 广泛进 行பைடு நூலகம்宣传 , 要 营造
2 1 - 5 1 010—6
队 , 乡搞传 、 、 。 快 改变 乡镇 卫 生院 专业 人 员 紧缺 . 下 帮 带 尽
王 艳 : 会主 义新农 村建 设存 在 的 问题 及对 策 社 设 备闲置 的现 象 , 从根 本上解 决农 民群众看 病难 的问题 。
26 提 高农 民 的 综 合 素 质 . 高农 民 的思想 道德 素质 。
( 4) 8 . 3 : 9
【】 业 安 . 于 加 强 企 业 文 化 建 设 的 思考 与 对 策 『 . 业 科 技 与 发 展 , 4傅 关 J企 ]
2 1 ( )2 9 2 1 0 0 7 : 1— 2 .
【】 真 之 , 环 纳 . 强 企 业 文 化 建 设 促 进 企 业 和 谐 发 展 Ⅲ . 国 科 技 5杜 臧 加 中
村干 部 开展经验 交流 , 举办 三农 问题 咨询 会等 活动 , 创新村 干部 的工作 思路 ; 三是提 高待 遇 , 强农 村基层 工 作 的吸 引 增 力 和凝 聚 力 , 除 村 干部 不 想 当 、 好 当和 不敢 当等顾 虑 。 解 不
使 村干 部成 为明政 策 、 管理 、 会 懂技 术 、 信息 的 “ 头雁 ” 灵 领 ;
( 接 第 32页) 上 9
报 .0 0 4 : 0 6 . 2 1 ( ) 6 — 3
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误区及其对策
立足实际,根据市场需求开设专业,大力培养复合型的农村实用人才。
青壮年农民是农村经济建设主力军,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水平,因此,应充分发挥成人教育和其他社会教育的资源优势:一是要认真抓好农村成人技术学校教育,加强青年农民农技知识培训;二是要加强乡镇农技推广站、农村专业协会的辐射能力,积极提供农民群众需要的农技服务;三是在对现有劳动者的培训中,要侧重加强对村、组干部和致富能手的培训,以增强他们的指导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二)积极推进农村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为培养造就农村人才奠定基础。
通过在农村初中实行绿色证书教育,逐步实现国家、地方、教材并举的灵活、多元发展格局。
重新调整、优化农村教育课程结构,编制多种科学、实用、灵活的绿色证书教材,加强农村职业、创业知识与技能教育,满足农村地区学生的不同需求。
逐步实现农民职前职后教育相衔接。
(三)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强对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
在基础教育方面,市、县两级财政要加大投入。
各级财政部门在编制预算时,优先安排农村教师工资经费。
在职业教育方面,政府要加大经费的投入力度:一是县乡两级政府每年应按当年财政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农村人才开发资金,上级政府也可通过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等办法,对县级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予以支持。
二是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
三是有关部门在安排农业发展项目、资金投入时应专门划出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农村人才资源的开发。
(四)采取灵活手段,建立多元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和引进机制。
一是举办各种形式的农业科技培训班或农业知识讲座。
二是组织村干部和优秀实用人才外出参观学习。
三是兴办农业科技示范园,让农业科技带头人引路示范。
四是组织农业科技人员下乡,进行科技推广、农业知识普及。
五是选送青年农民到高校进修深造等等。
除了采取以上这些常规性的培训方式外,还要大力推广远程教育,有条件的地方要设立远程实用人才培训课程,以解决那些在职的培训对象按时上课难、按时收看难的问题。
透析新农村建设中的几个误区
【 文献 标识 码】 A
【 文章 编号】1 7 — 6 02 0 )2 0 2 — 2 2 4 9 (0 90 — 0 9 0 6
关注 “ 三农 ” 、心 系 民生 、促 进 和 谐 、科 学 发 展 , 成为本届中央政府演绎 的最大主题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自江西赣州等地的试点与探索 , U 0 6 中央 1  ̄20 年 号文件正 式提 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表明 了中央政府力 图从整 , 体上和全局 的高度推进社会 主义新农村 建设 ,切实 解决 “ 三农 ”问题 的决心…。然而我 国幅员辽 阔 ,各地经济社 会发展极不平衡 , 新农村 建设没有统一 的标准 , 更没有现 成 的模式 , 各地 只能根据 自身的条件去创造性地 “ 发挥 ” 。 2 0 年 以来 , 06 经地方政府 的大力推动 , 大农 民积极投身 广 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 , 各地走 出了各具特色的新农村 建设之路。 然而也有许多地方在新农村建设 中出现 了许多 问题 , 甚至走人误 区。 本文从新农村建设 的主导一 地方政
2 0 年 中央 1 06 号文 件提出: 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是 以 经济建设为 中心 , 包括政治 、 文化 、 社会 和党 的建设等农 村各项建设 。同时提 出了 “ 生产发展 、 生活宽裕 、 乡风文 明 、 容整 洁、管理民主”的五项要求 , 面推进社会主 村 全 义新农 村建设I 4 】 。然而一些地 方政府 为快 出政绩 , 将新农 村建设片面理解为 “ 新村建设” 选定条件较好 的村庄 , 。 由 国家财政投资, 旧房、 拆 建新房……不 到半年工夫 ,社会主 “ 义新农 村”即建成完工。 上级领 导亲临剪彩 , 各级政府检 查验收。经检查验 收后 , 民还是那样穷 , 农 农业仍然是那 么落后 ,农 村又被 人为 地穷 折腾一 阵 。 4、 “ 字 ” 工 程 三 新 农村 建 设开 展 以来 ,“ 字 ”广为 流行 。一 些地 三 方 ,尤 其是 中西部 落后 地 区农村 ,因资金缺乏 ,新农村 建设 找不 到 突破 口。于是一 些地方 政府不 顾 当地 实 际 ,
谨防新农村建设中的四大误区
正如这个县的工作汇报中所示 , 主要
是由各个职能门“ 通力合作的结果” s县 。
县长亲 自挂点 罗村 , 各机关单位 的支援 自
是否是真的成为农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
分, 还是只是在上级有人来参观考察时的
“ 临时表演 ” 。考核期一过 , 所有粉饰过的
然紧跟而来 。据 了解 , 罗村 的体 育健 身设 备是由教育局的文体力’ ; 送的 在通水 工程 中, 自来水公司对 罗村每 户村民只收取 了 2 0元的安装费用 , 0 而正常要收取 50元 0
的?
场, 或一批无用的社 区, 而农 民生活依 旧 ,
耗 费 巨大的社 会财富 只留下一 些没 有发
挥作用的设施而 已。
踪, 其建设 新农村 的资源 ( 尤其是 外来资 源)的获取不是该村本身所具 有的能力 , 而是 由于挂村领导的影响。 在试 点村 中 ,以搞 得最好 的 罗村 为 例。该村在新 农村建设的过程中 , 在村委 旁建 了一个广场和活动中心。 添置 了许多 体育健身活设施 : 新建 了一 个篮球场 和羽 毛球场 ;新 添了几个台球桌和乒乓球桌 。
功, 最大受益 的是 S县的 主要领导 , 增加
户, 其他 30 0 元就 由自来水公司赞助 ;
有线电视正 常收取 4 0元一户 , 0 该村每 户
只收取 10 剩下的其广播电视中心援 8 元, 助( 尽管如此优惠, 还有不少村民舍不得
利益要是得不到表 达 , 农村 建设最终可 新 能仅 仅会给农 村 留下 几个大而 无 当的广
葫芦画瓢来实施执 行。 这种由政府 主导 的
新农村建设是否是我们 农村 、 民朋友真 农 正想要的新 农村 建设? 这种 以“ 给领导 做
简述新农村建设的误区与路径
1 新农村建设存在 的误 区
素质低 , 大多数劳 动力仍从事着 低收入 的工 作 , 型 、 技术 技能
党 中央 明确 要求 , 村建 设 要注 重实 效 , 新农 不搞形 式 主
型劳动力转移输出很少 , 无法获得较高收入, 农民工资性收
人增长受到抑制 。 自 20 , (5年 国家取 消 了农 业税及 其 附加 , 1
织贷款 困难 ; 资本参与新农村 建设缺 乏有效渠 道。这些 社会 都 明显制约新农村建 设步伐 。
2 推进新农村建设 的路径
些 村合并到一起 , 在试点过程 中涉及到违 背农 民意愿调 整 承包地 、 宅基地 、 家 等 问题 。这些 地 方把 “ 容整 洁” 同 搬 村 等
于大搞 村庄建 设 , 旧建新 或另建新 房 , 拆 把新农 村规 划搞 成 了“ 村规划 ” 忽视 了生 产发 展 、 民增收 、 神 文 明、 治 新 , 农 精 政
文 明建设 等内容 , 了把新农村 建设等 同于“ 村建设 ” 走进 新 的
误 区。
建设社会主义新 农村 的关 键是 要解 决城 乡发 展长期 失 调所带来 的“ 三农 ” 问题 , 根本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民增收 难的 问题 。在 全面
12 存在急躁 冒进 、 立片 面 的倾 向 在 当前 进 行 的新农 . 孤
村建设 工作 时 , 意选取 那些 距离城 市 不远 的郊区 乡镇 , 有 或
者交通便利 、 发展现 状较好 的村 屯 , 在人力 、 力和财力 上给 物 予支持 , 要将其 打造 成新 农村 建 设 的“ 板”一些 地 方脱 离 样 ;
农村 实际 , 超越发展 水平 , 攀比发达地 区 , 把新 农村 建设规划
人大代表直击新农村建设六大误区
新华网北京3月4日电记者董峻牛纪伟谢登科厕所贴瓷砖、门前建喷泉、贷款建洋房、扛着锄头进电梯……这些看似夸张的现象,却成为一些地方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追逐的样板。
参加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对当前新农村建设中暴露出来的认识偏差和实践误区,进行深刻剖析和批评,催人警醒。
小康不小康,关键不是看住房——发展生产是根本(事实)福建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西坑村号召农民建起了40多幢黄白相间的小别墅,成为当地政府大力宣传的明星“小康村”,但西坑村却因此欠下130多万元贷款,成为当地百姓沉重的负担和挥之不去的心病。
(点评)重庆市云阳县莲花乡千峰村党支部书记钟世荣代表说,不少地方有“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的说法,认为只要“门面阔了”就是小康。
这种不切实际做法误导着一些地方搞新农村建设的思路,惹得老百姓背后骂娘。
事实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说到底是一项治穷的工程,是一项突出发展经济的工程,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是要有产业支撑,广大农民有致富门路。
(中央精神)各地要量力而行,充分考虑当地财力和群众的承受能力,不能盲目攀比、急于求成,更不能通过加重农民负担和增加乡村负债搞建设。
“只见新房子,不见新农村”——形象工程要不得(事实)吉林省桦甸市八道河子镇政府在通往该镇的入口处兴建的“文明生态小康示范村”,集体供暖、自来水入户,物业、门卫、娱乐、文化设施等一应俱全。
一些地方要求农家在厕所贴瓷砖,在门口建喷泉。
(点评)湖北襄樊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周建元代表说:“只见新房子,不见新农村,凭政府主观意愿盖新房、拿贷款建‘别墅’,绝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些地方不具备条件,就在公路边拆迁改建,扒旧房、盖新房,拆平房、建楼房。
这是典型的‘形象工程’。
”(中央精神)要抓住重点、积极推进,从农民生产生活中最紧迫的实际问题入手,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多为农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不急于求成,不搞一刀切,不强迫命令,更不能搞形式主义。
2014-07-21基层反映:当前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2014-07-21基层反映:当前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第一篇:2014-07-21 基层反映:当前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基层反映:当前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力度的持续加大,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效改善,农村文明程度不断增强,城乡一体化步伐明显加快,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重新建轻改造。
虽然每年新农村建设中旧农宅改造数量多于文明生态家园新建数量,但改造资金投入比例偏小,改造标准低、施工质量差,且改造的重点仅停留在建大门、改灶、改厕和刷文化墙等初级阶段,重复建设的现象比较突出。
一些乡村在文明生态家园规划设计过程中没有统筹考虑实用功能和群众经济承受能力,致使规划户数多,群众报名少,因新农村建设兑地引起的矛盾纠份和上访事件时有发生。
二是重基础轻配套。
普遍存在对村级文化广场建设、绿化亮化等工作抓得紧、投入大,对道路硬化、排水排污、沼气能源、环境整治等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配套设施建设不够重视。
个别行政村村部、文化广场和村学建设档次较高,但关乎农民切身利益的社道硬化却迟迟不能动工修建,沼气建设覆盖面小、使用率低。
部分乡村在建设过程中只注重硬件配套,而对生产发展等基础性工作抓得不够,以致村容村貌变了,产业发展较为滞后。
三是重眼前轻长远。
一些乡村受当时建设理念、项目、资金等因素制约,村庄规划不够合理,加之后续建设未及时跟进,基础配套比较滞后,已无法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求。
有的对新农村建设缺乏全面深刻准确的把握,规划的前瞻性和预见性不强,增加了农民负担,— 1 —形成了债务。
个别乡村新农村建设认识存在偏差,认为房子建起来了任务就完成了,对于后续扩容、内涵提升、基础配套等方面重视不够,往往建成之后便放任不管,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村又重回旧貌。
四是重示范轻推广。
每年的新农村建设中项目、资金都向市县列建的重点村倾斜,特别是对部分塬区经济条件较好、基础设施较完善的村连续进行新建改造,但对于地理位置偏远、自然条件差、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的村投入严重不足,新农村建设的覆盖面和群众受益面较小。
讲述一次新农村建设的失误与教训——我的心得体会
讲述一次新农村建设的失误与教训——我的心得体会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的发展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推行新农村建设,许多地方纷纷启动了相关计划和项目,但由于一系列失误和教训,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并不顺利,甚至出现了一些问题。
作为一名从事农业产业的从业者,我在近几年参与了多个新农村建设项目,切身体会到了其中的失误和教训。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结合自己所见所闻,谈谈我对于新农村建设的看法和感悟。
一、缺乏对农村实际情况的了解在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和实施过程中,有些地方并没有真正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比如说地形、土质、气候等因素。
在规划中,许多项目都是从城市中引入的,不经过实地考察和情况评估,就被直接应用到农村建设中去了。
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
比如在南方某一项目中,计划将稻田改造成渔塘,结果由于局部气候和地形因素,导致渔塘非常难以建立起来,项目最终失败。
这说明,在新农村建设的前期,必须对农村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和评估,否则就难以保证项目的可行性和成功率。
二、缺乏综合考虑和配套政策的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全面考虑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文化等各个方面,必须在满足群众需求的前提下推进。
然而,在一些地方,政府或者开发商可能会以一己之私去推进对自己有利的建设项目,而忽略了农民的利益和需求。
比如在某个项目中,政府为了引进一家知名企业而强制征地,导致当地农民丧失了耕地,环境也被严重破坏。
此外,一些新农村建设项目在推进时,政府也缺乏相应的政策和措施配套,导致有些项目后期无法持续运营,或者与当地农村实际情况相悖。
三、缺乏农民参与和倾听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满足农民的需求和利益。
因此,在项目的推进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探讨合理的建设方案,才可以让建设项目更贴近农民的实际需求。
然而,在一些地区,政府和开发商未充分倾听农民的意见和建议,导致一些项目兴建后与实际情况不符,甚至遭到了农民的反对和抗议。
新农村建设存在3个误区
欣雅图表打造高品质文档新农村建设存在3个误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但出席全国两会的部分代表和委员认为,新农村建设当中出现三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是大拆大建。
全国人大代表崔士光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报告指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把重点放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上。
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坚持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反对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
可以说,报告指出了各地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一些误区。
当前在建设新农村当中出现一些问题,有的人把新农村建设简单地等同于新村建设,新房建设,从而搞大拆大建,拆旧房盖新房、盲目搞运动。
第二个误区是缺乏统一规划,造成新的浪费。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在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提案中指出,当前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缺乏规划,占用耕地、大拆大建现象时有发生,基础设施滞后,建筑耗能严重,生活和生产污水无组织排放,不仅破坏环境,造成土地和水资源等的极大浪费,还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第三是村庄整治工作“一刀切”。
全国人大代表杨文成说,各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应大力推进节约型农村建设。
村庄整治工作不能“一刀切”,应组织力量建设符合农民要求、体现当地农村传统文化与风貌的建筑,并保证农民房屋的安全与质量。
另外,政府不仅要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硬件”,还要通过技能培训等工作,全面提升农民素质的“软件”。
“政府真拿钱,就要给老百姓办真事儿。
”崔士光代表说。
在新农村建。
最新-四种认识误区影响新农村建设 精品
四种认识误区影响新农村建设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立足新的发展实践,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这是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工业反哺农业,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但是,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理论和行动上出现偏差在所难免。
有四种认识上的误区急需引起重视。
一、把新农村建设理解为一次短期运动,急于求成,大哄大嗡大跃进,甚至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应该看到: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远性的宏大的系统工程,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培养生长过程,决不可能一蹴而就。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概念,不但涵盖了以往国家在处理城乡关系、解决“三农”问题方面的政策内容,而且赋予其新时期新的内涵。
它既包括了路电水气等生活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建设,也包括了以农田、水利、科技等农业基础设施为主的产业能力建设;既包括了村容村貌环境整治,也包括了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还包括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构建与时代相适应的和谐农村为中心的精神文明建设。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场长期的全面的革命,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而不是一场短期的运动。
我国政府管理体制拥有强大的自上而下的政治动员力量,自上而下占主导地位的政绩评价体系,使我们习惯于以一刀切的方式将多样化、复杂化的问题简单、模式化处理,造成工作的浮夸和花架子。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工作,具体到不同地区、处在不同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不同发展类型的农村而言,则具有很大差异性。
尽管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
但对于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农村,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也不一样。
新农村建设中的五种错误倾向
新农村建设中的五种错误倾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近年来作出的重大决策之一,当前,各地新农村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新农村建设中也存在一些错误倾向,主要表现在:一是把新农村建设理解为新村庄建设。
各地方政府应量力而行,充分考虑当地财力和群众的承受能力,不能盲目攀比、急于求成,不搞面子工程,不通过加重农民负担和增加乡村负债搞建设。
二是和城镇化混为一谈。
新农村建设不是建设新城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实施城镇化战略是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能离开实施城镇化战略,实施城镇化战略也不能离开新农村建设。
两者之间要协调发展,相辅相成。
三是表面化、形式化的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
“只见新房子,不见新农村”——形象工程要不得。
要抓住重点、积极推进,从农民生产生活中最紧迫的实际问题入手,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多为农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不急于求成,不搞一刀切,不强迫命令,不搞形式主义。
四是政府包办代替。
政府应引导扶持,不能包办代替。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是农村经济活动的主体,而政府则主要起引导和扶持的作用。
新农村建设要充分跳动农民的创业积极性。
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
干什么,不干什么,要按照村民自治中“一事一议”的民主议事制度来决定,不能继续过去行政命令的老办法,搞强迫执行、强制摊派。
五是新农村建设模式一律化、知道方法一刀切的倾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具有层次性,建设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模式也不可能千篇一律。
新农村需要政府统一谋划,统一指导,但政府的谋划和指导又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各地在建设新农村实践中,应根据不同地域条件分别进行具体指导。
在新农村建设的模式上,政府可提出总体要求,但不能用一个模式,“一个标准包打”。
应尊重各地探索和选择符合自身特点的模式。
各地也应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6卷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Vo l .262006年6月 Jou rnal of So ut h 2C en t ral U n iver sity fo r N at i o nalit ies (Hum an it i es and So ci al Science ) Ju n .2006
α
当前基层干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误区
费仁平
(中共襄樊市襄城区委,湖北襄樊441000)
摘 要:当前基层干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存在众多认识误区,这些应引起各级领导的关注,及时加以引导,帮助他们突破误区,推动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
关键词:基层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认识误区
中图分类号:F 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33X (2006)20060201
当前为推动新农村建设,我们就基层干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看法认识如何,进行了走访座谈,结果发现基层干部对新农村建设存在众多认识误区,应引起各级领导的关注,及时加以引导,帮助他们突破误区,推动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
一是资金投入上,国家拿钱,基层承办。
对于国家通过各种媒体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进行的声势浩大的宣传,一些基层干部理解为“新农村由国家投入,基层干部具体来办”。
基层干部抱怨:“国家宣传这么厉害,各种会也开了,但没有实质性的行动,比如修路、饮水怎么投入,各项投入的正式文件呢?建设标准呢?导致我们对群众也只是口头宣传,国家投入不到位,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不了。
”有的基层干部干脆说:“现在大部分村债务累累,如果没有国家投入,新农村建设是空谈。
”存在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基层干部中存在的陈旧的等靠要思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仍没有得到根本扭转。
按老传统、老思路去对待新农村建设,思想不解放,办法不多,缺乏新时代的基层干部应有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是规划建设上,修路种树整房子。
新农村建设建什么?
90%的基层干部人认为:“首先是解决通村公路、硬化路面;其次是搞好环境卫生整治;第三,搞好绿化、种植树木;第四搞好破损
房子的整修。
”对于乡风文明认为几千年的农村生活习惯根深蒂固,要扭转过来很难;同时鉴于目前农村债务沉重,发展经济上有心无力,故解决脏乱差与乱搭乱建及硬化道路,是基层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初步规划。
这样的规划,有经济上的考虑,投入少,有的基层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决心不大的原因。
三是建设心态上,试点先行其它先看。
如何对待新农村建设,被列入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的干部既感到是本村发展的机遇,也感到建设“无从抓起”。
非试点村的干部则乐作壁上观,对新农
村建设采取隔岸观火的态度,认为新农村建设,不是试点村先建
吗?长期以来按部就班地工作性质在基层干部身上形成的一种惰性,使他们在近期产生了“事不关己”的思想。
四是建设目标上,村容村貌有改观。
请基层干部对新农村建设进行一个总体描绘,基层干部基本上都认为未来的新农村是:环境整洁、住房整齐、绿树成萌、道路通畅。
村容村貌整洁是基层干部建设新农村的目标。
新农村建设的外在形式要求冲击了基层干部对新农村建设根本目的的认识,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建设民主务实的班子、实现村民自治的意识淡薄。
分析原因,主要是基层干部在进行新农村建设时没有把中央的5句话20个字的要求精神吃透,以偏概全,急于求成。
五是方法措施上,主要靠干部,群众靠不成。
有的基层干部甚至说:“新农村建设规划不关农民的事”,认为“为新农村建设出主意想点子,农民水平达不到”、“主要靠干部,群众靠不成”,低估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不善于、不习惯和群众交流、沟通,不能正确对待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是这种认识误区的思想根源。
干群关系在税改后虽然得到了缓解,但还没有达到相互融合的地步,基层干部仍存在着强迫命令,包办代替思想。
六是生产发展上,无法发展无力作为。
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基层干部认为必须尽快投资维修水渠堤防,确保农田旱涝保收,
而为农民增收作长远规划的少。
关于培植新产业,基层干部有一
个认识怪圈“没有钱需要发展经济——发展经济上项目需要钱——没有钱怎么发展经济实体”,从而守旧摊子,走老路子。
默守陈规,安于现状,不敢试不敢问是基层干部对待经济发展的一个共性。
七是建设信心上,农村面貌无法改变。
在进行村庄规划时,有基层干部迟迟不见行动,原因是他们认为当前村民的愿望是住条件好的城市,“农村再怎么建设,环境条件也无法得到根本转变”、“农民想进城、我们留不住,村庄规划无法拿出,也拿不
出”。
没有足够的信心宣传动员富裕起来的农民进行美好家园的
建设,显示基层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信心缺乏、信念不坚定。
(责任编辑 何海涛)
6α
收稿日期65作者简介费仁平,男,中共襄樊市襄城区委书记。
0
:200-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