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高考生物一模试卷

合集下载

2016年高考模拟理综测试生物试卷(精)

2016年高考模拟理综测试生物试卷(精)

高考热身理综测试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1.2014年,非洲地区爆发新一轮的埃博拉疫情。

其病原体为埃博拉病毒。

下列有关埃博拉病毒的叙述中不正确有( )①为获得大量埃博拉病毒用于研究,可以用培养基在体外培养;②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③该病毒结构简单,没有任何细胞器;④该病毒增殖时,遗传信息和氨基酸等原料由宿主细胞提供;⑤该病毒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是最小的生命系统A.2项 B.3项 C.4项 D.5项2.信号分子是指生物体内的某些化学分子,既非营养物质,又非能源物质和结构物质,它们主要是用来在细胞间和细胞内传递信息。

下列关于不同信号分子的描述,错误的是( )A.细胞间传递信号的分子并不都是由细胞内的核糖体合成的B.向含有促使血糖降低的信号分子的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后溶液呈紫色C.细胞间进行信息传递的信号分子对应的受体可能位于细胞内或细胞膜上D.酶也应属于信号分子,该物质能使细胞内的生化反应在常温常压下顺利进行3.下图中①~③表示的是生物体内3种有机分子的结构,其中①仅存在于植物细胞中。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存在于所有植物细胞B. 细胞中没有①就不能产生③C.②中含有密码子D.②中含有与③中a类似的结构4.某雄性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

下图是其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两个不同时期细胞分裂图像。

有关该精原细胞及其分裂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所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B.该精原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C.所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分别为ab、ab、AB、ABD.分裂过程中,基因A、a、b、b可能移向细胞同一极5.下图为某哺乳动物某个DNA分子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其中I、II为非基因序列。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b、c中任意一个基因发生突变,都会影响其他两个基因的表达B.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a、b之间可发生互换C.提高突变频率的因素可分为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D.若某DNA分子中b、c基因位置互换,则发生了染色体易位6.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生物高考模拟卷-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咸阳市兴平市西郊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生物高考模拟卷-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咸阳市兴平市西郊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兴平西郊中学2016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细胞生物都含有核糖体和核酸B.噬菌体的核酸只有脱氧核糖核酸C.组成RNA和ATP的元素种类相同D.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发生在线粒体中2.仔细观察下列四个图,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中共有8种核苷酸B.组成人体的化合物乙的R基的种类有20种C.组成丙化合物的单糖是脱氧核糖D.在松鼠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蔗糖3.下列有关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A.核糖体是噬菌体、细菌、酵母菌唯一共有的细胞器B.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C.叶绿体是所有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DNA、RNA、蛋白质和磷脂等成分D.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细胞中的高尔基体活动加强4.下右图为某高等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对该细胞结构与功能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⑤⑥共同构成了生物膜系统B.若将该细胞放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的营养液中保温后,将测到①②④⑤处有放射性C.该细胞进行生命活动需要的[H]只由④和⑤提供D.⑥内溶液浓度的高低,可影响该细胞对水的吸收5.上左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图示为肝细胞膜,饥饿时葡萄糖的运输方向是Ⅱ→ⅠB.细胞间的识别、免疫、细胞的癌变与①有密切的关系C.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②和③的流动速度D.b过程不需要ATP,a过程未体现膜的选择透过性这一生理特性6.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健康细胞中溶酶体的水解酶不会破坏溶酶体的膜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包括磷脂、蛋白质和胆固醇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的过程均在膜上进行D.核糖体、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的膜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7.下图为关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m是指叶绿体的类囊体膜B.图中a、b、c分别是指细胞膜、具膜的细胞器和核膜C.图中p是指线粒体的内膜D.图中的f和h分别是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8.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对离子的主动吸收与细胞液的渗透压有关B.海藻细胞液渗透压一般高于大白菜的细胞液渗透压C.植物细胞积累K+需消耗能量D.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9.下列曲线所示的生物学意义,错误的是A.如图①纵坐标表示细胞内有氧呼吸强度,则横坐标可表示O2供应量B.如图②纵坐标表示酶的活性,则横坐标可表示温度C.如图③纵坐标表示K+出入红细胞的速率,则横坐标可表示K+的浓度D.如图④纵坐标表示植物根对K+的吸收速率,则横坐标可表示O2浓度10.影响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反应物浓度、酶的浓度等。

2016年高考模拟试卷生物及答案

2016年高考模拟试卷生物及答案

2016年高考模拟试卷生物满分:80分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原创)下列关于细胞内物质、结构、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A.小分子物质只能以跨膜运输的方式出入细胞B.癌细胞膜上存在抗原-MHC复合体,可被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C胰岛组织通过导管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调节血糖平衡D.细胞凋亡过程无蛋白质合成,不能体现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改编2016年安徽江南十校))科学家在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维生素c(实验组)以研究其对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培养过程中定时检测处于分裂期细胞的百分比,得到如图曲线。

据此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癌细胞的出现是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变成原癌基因并表达的结果B. 在l0-llh时,实验组细胞都正在进行DNA复制,而对照组细胞DNA复制已完成C.在l0h时,对照组细胞中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D. 由图可推测,维生素C对癌细胞分裂间期的抑制作用比对分裂期的抑制作用明显3.(改编自2014北京卷,29)为研究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分为A、B、C三组,分别培养至第1、8、15天,每组再用适宜浓度的激素处理30天,测量茎芽长度,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据图分析,GA3和IAA对茎的伸长具有协同作用B.IAA是高效有机物,在植物顶芽、幼叶处能大量合成,作用后被分解C.两种激素联合处理对茎芽生长的促进作用是GA3单独处理的3.6倍D.该实验的自变量是GA3和IAA,无关变量是时间、茎芽的长度等。

4.(改编自2016北京朝阳期末)下图为植物根尖某细胞一个DNA分子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中碱基对缺失,会导致基因缺失B.a基因变为A基因,该细胞可能发生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C.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首端存在起始密码子D.a、b、c基因表达时,模板链可能不同5.(改编自2013海淀高三生物)传出神经可以支配肌肉运动.乙酰胆碱(Ach)是一种兴奋型递质,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Ach与Ach受体结合,引起肌肉收缩(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当兴奋传导到①时,兴奋部位膜两侧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内正外负B.神经纤维①处给予一个刺激,强度越大,动作电位峰值越大C.神经冲动的传递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性D.神经元的特定基因决定②的运输方式6.(改编自2015海淀高三生物)下图表示某人工林的能量流动过程(图中能量值的单位均为1010J•m-2•a-1)。

2016年陕西省咸阳市高考生物模拟拟试卷(5月份)(解析版)

2016年陕西省咸阳市高考生物模拟拟试卷(5月份)(解析版)

陕西省咸阳市2016年高考生物模拟拟试卷(5月份)(解析版)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1.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及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有()①在观察细胞的DNA和RNA分布时,盐酸的作用是对细胞进行解离②经健那绿染液处理,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蓝绿色③用微电流计测量膜电位时,要将微电流计的两极置于膜外或膜内④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专一性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⑤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中观察不到染色体⑥在证明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中,不可同时用32P和35S标记其DNA和蛋白质外壳.A.①②⑤⑥B.②⑤⑥ 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2.如图是小麦种子萌发形成幼苗后的生长情况.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探究的可能是有无光照对幼苗生长的影响B.10天后白光下的幼苗体内消耗AD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C.前10天光照对幼苗的生长有抑制作用D.白光条件下的幼苗体内有机物的量一直在增加3.如今,遗传病的研究备受关注,已知控制某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人类性染色体的同源部分,图甲表示某家系中该遗传病的发病情况,选项是对该致病基因的测定,则Ⅱ4的有关基因组成应是选项中的()A.B.C.D.4.家蝇对某类杀虫剂产生抗性,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某一亮氨酸被另一氨基酸替换.如图是对甲、乙、丙三个地区家蝇种群的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频率调查分析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上述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改变是基因碱基对替换的结果B.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为12%C.比较三地区抗性基因频率可知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高D.丙地区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5.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能产生抗体B.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直接转变为效应T细胞C.过敏反应是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一种异常生理现象D.人体内的吞噬细胞只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过程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使用粪便作肥料,其能量可以流向植物,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B.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D.食物链中初级消费者数量越多,次级消费者能够获得的能量就越少二、非选择题(一)必做题7.为探究NaCl和CuSO4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1)实验中加入缓冲液的作用是.(2)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对酶活性有影响的离子是,其中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的离子是,对酶活性有促进作用的离子是.(3)该实验中设置4号试管的目的是;设置3号试管的目的是.(4)上述实验中若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溶液进行检测,1~4号试管中的颜色依次是、、、.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在操作过程中,保温之前不能加入斐林试剂,其原因是.8.某二倍体植物宽叶(M)对窄叶(m)为显性,高茎(H)对矮茎(h)为显性,红花(R)亲本表现型常情况下,基因M在细胞中最多有个,其转录时的模板位于(填“a”或“b”)链中.若基因R的b链中箭头所指碱基对T﹣A突变为A﹣T,其对应的密码子由变为.(2)某同学用红花和白花进行了两组杂交实验如上表格1.该实验的目的是测定亲本中(填性状)个体的基因型,此类杂交实验在遗传学上称为.组合Ⅱ的F1中,出现一株白花的原因最可能是.(3)基因型为Hh的植株减数分裂时,出现了一部分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Hh型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缺失一条4号染色体的高茎植株减数分裂时,偶然出现一个HH型配子,最可能的原因是.(4)现有一宽叶红花突变体,推测其体细胞内与该表现型相对应的基因组成为图2甲、乙中的一种,其他同源染色体数目及结构正常.现利用缺失一条染色体的植株可供选择,请设计一步杂交实验,确定该突变体的基因组成是哪一种.(2016咸阳模拟)甲图表示燕麦幼苗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的关系;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丙图表示燕麦胚芽鞘.(1)由甲图可知,对于不同的器官来说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对于同一器官来说,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的关系是.(2)乙图中a侧生长素浓度大于mol/L,b侧生长素对根生长的效应是.(3)为验证在单侧光照下,丙图燕麦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A段而不是B段,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帮助其完成下列有关实验过程:Ⅰ、实验材料及用具:燕麦胚芽鞘、一侧开孔的硬纸盒、薄云母片、光源等.Ⅱ、图丁表示的是该实验过程.Ⅲ、实验结果及解释:①装置内胚芽鞘生长,则表明:;②、③装置内胚芽鞘生长,表明:.%表示).)碳元素进入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主要是从开始的.(2)组成一个典型的生态系统,除表中设计的生态系统成分外,还应有.(3)根据表中信息,写出该生态系统中可能的营养结构关系.(4)物种C与A属于关系.从食性角度看,物种C、D一天中进食时间较短而休息时间较长,其可能的原因是.假设种群A与种群B争夺食物的时间比例增加,说明种群A与种群B之间的关系(填增强或减弱).(5)经调查,第一年物种A种群数量为N0,如果每年增长率保持不变,且λ=1.6,第三年该种群数量为.该食物链中,物种A到物种C的能量传递效率为5%,该数据不在10%~20%这一范围,原因是.(二)选做题(37.38.任选其一作答)[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11.利用玉米秸杆生产燃料酒精的大致流程为:玉米秸杆糖液酒精(1)玉米秸杆经预处理后,应该选用酶进行水解,使之转化为发酵所需的葡萄糖.(2)为了鉴别能产生该酶的微生物和进一步纯化菌种,可以在鉴别培养基上加入染液,将筛选获得的菌液稀释后用法接种到鉴别培养基上,然后挑选产生的菌落作为菌种进行扩大培养.(3)发酵阶段需要的菌种是,在实验室条件下培养该菌种温度控制在.糖液中必需含有的营养成分是.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来检验.【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12.如果要将某目的基因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导入植物细胞,先要将目的基因插入农杆菌Ti 质粒的中,然后用该农杆菌感染植物细胞,通过DNA重组将目的基因插入植物细胞的上.(2)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红细胞生成素(一种糖蛋白,用于治疗肾衰性贫血)主要来自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检测rhEPO的体外活性需用抗rhEPO的单克隆抗体.分泌该单克隆抗体的细胞,可由rhEPO免疫过的小鼠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而成.(3)在“试管牛”的培育过程中,采用激素处理可使良种母牛一次排出多枚卵母细胞,最常用的激素是.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在胚胎移植前,通过技术可获得较多胚胎.(4)生态系统内即使某物种由于某种原因而死亡,也会很快有其他物种占据它原来的生态位置,从而避免系统结构或功能失衡.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A.协调与平衡原理B.物种多样性原理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D.整体性原理.2016年陕西省咸阳市高考生物模拟拟试卷(5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1.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及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有()①在观察细胞的DNA和RNA分布时,盐酸的作用是对细胞进行解离②经健那绿染液处理,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蓝绿色③用微电流计测量膜电位时,要将微电流计的两极置于膜外或膜内④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专一性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⑤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中观察不到染色体⑥在证明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中,不可同时用32P和35S标记其DNA和蛋白质外壳.A.①②⑤⑥B.②⑤⑥ 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分析】1、在观察细胞的DNA和RNA分布时,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将染色体上的DNA和蛋白质分离,便于染色剂与DNA结合.2、健那绿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能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解答】解:①在观察细胞的DNA和RNA分布时,盐酸的作用是对细胞进行水解,而不是解离,①错误;②经健那绿染液处理,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蓝绿色,②正确;③静息电位时,膜外和膜内分别为正电位、负电位,不可将微电流计的两极置于同侧,③错误;④碘遇淀粉变蓝色,但是不能检测蔗糖,所以不能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④错误.⑤染色体出现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因此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中观察不到染色体,⑤正确;⑥T2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其蛋白质外壳留在大肠杆菌的外面,而其DNA注入细菌体内,如果同时标记,上清液和沉淀物均具有放射性,不能判断谁是遗传物质,⑥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和酶的专一性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步骤、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2.如图是小麦种子萌发形成幼苗后的生长情况.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探究的可能是有无光照对幼苗生长的影响B.10天后白光下的幼苗体内消耗AD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C.前10天光照对幼苗的生长有抑制作用D.白光条件下的幼苗体内有机物的量一直在增加【分析】据图分析可知,自变量是有无光照,因变量是幼苗长度,因此该实验探究的可能是有无光照对幼苗生长的影响.前10天黑暗下的幼苗长度比白光下的幼苗长度要长,说明前10天光照对幼苗的生长有抑制作用;10天后光下叶子变绿,说明白光下的幼苗体内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解答】解:A、本题中的自变量是有无光照,因变量是幼苗长度,因此该实验探究的可能是有无光照对幼苗生长的影响,A正确;B、根据图示,10天后光下叶子变绿,说明白光下的幼苗体内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因此消耗AD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B正确;C、根据图示,前10天黑暗下的幼苗长度比白光下的幼苗长度要长,说明前10天光照对幼苗的生长有抑制作用,C正确;D、前10天,幼苗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此时白光条件下的幼苗体内有机物的量一直在减少,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以图形为载体,考查有无光照对幼苗生长的影响,考查学生对曲线图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能够结合所学知识,解释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3.如今,遗传病的研究备受关注,已知控制某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人类性染色体的同源部分,图甲表示某家系中该遗传病的发病情况,选项是对该致病基因的测定,则Ⅱ4的有关基因组成应是选项中的()A.B.C.D.【分析】分析系谱图:已知控制某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人类性染色体的同源部分(人类的X染色体比Y染色体大),Ⅱ3和Ⅱ4均患该遗传病,但他们有一个正常的女儿(Ⅲ3),即“有中生无为显性”,说明该病为显性遗传病.据此答题.【解答】解:A、A图表示Ⅱ4的基因型为X a Y A,其儿子均患病,女儿可能不患病,与系谱图相符,A正确;B、B图表示Ⅱ4的基因型为X A Y a,其女儿均患病,儿子可能不患病,与系谱图不符,B错误;C、Ⅱ4为该病患者,含有A基因,C错误;D、D图表示Ⅱ4的基因型为X A Y A,其儿子和女儿均患病,与系谱图不符,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结合系谱图和基因组成图解,考查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能根据系谱图和题中信息判断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再根据系谱图判断Ⅱ4的基因组成,进而选出正确的答案.4.家蝇对某类杀虫剂产生抗性,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某一亮氨酸被另一氨基酸替换.如图是对甲、乙、丙三个地区家蝇种群的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频率调查分析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上述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改变是基因碱基对替换的结果B.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为12%C.比较三地区抗性基因频率可知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高D.丙地区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分析】1、分析题干可知,家蝇对某类杀虫剂产生抗性的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某一亮氨酸被另一氨基酸替换,根本原因可能是碱基对发生替换;2、由柱形图可知,杂合子具有抗性,说明抗性对敏感性是显性性状,如果抗性基因用A表示,敏感性基因为a,甲地区中:aa=78%,Aa=20%,AA=2%,乙地区中:aa=64%,Aa=32%,AA=4%,丙地区中:aa=84%,Aa=15%,AA=1%.【解答】解:A、由题意知,抗性性状出现的原因是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替换,根本原因是基因碱基对替换的结果,A正确;B、由柱形图可知,甲地区中:aa=78%,Aa=20%,AA=2%,抗性基因A的基因频率是:A=2%+×20%=12%,B正确;C、甲、乙、丙三个地区的抗性基因和敏感性基因的基因频率的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不能体现基因突变频率的高低,C错误;D、由C分析可知,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以柱形图为载体,考查学生分析题干和题图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解和掌握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基因突变的概念和特点等知识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并结合相关信息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判断的能力.5.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能产生抗体B.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直接转变为效应T细胞C.过敏反应是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一种异常生理现象D.人体内的吞噬细胞只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过程【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解答】解:A、在体液免疫过程中,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能产生抗体,A正确;B、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B错误;C、过敏反应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一种异常生理现象,C错误;D、人体内的吞噬细胞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过程,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的知识,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和三道防线,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使用粪便作肥料,其能量可以流向植物,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B.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D.食物链中初级消费者数量越多,次级消费者能够获得的能量就越少【分析】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部以有机物的形式循环,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解答】解:A、使用粪便作肥料,其被微生物分解产生的物质可以被植物利用,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再生,但能量散失到大气中,A错误;B、生态系统的能量是单向流动,不可循环利用的,B错误;C、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C正确;D、次级消费者能够获得的能量多少与初级消费者数量无关,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二、非选择题(一)必做题7.为探究NaCl和CuSO4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实验中加入缓冲液的作用是维持反应液中pH的稳定(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2)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对酶活性有影响的离子是Cl﹣和Cu2+,其中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的离子是Cu2+,对酶活性有促进作用的离子是Cl﹣.(3)该实验中设置4号试管的目的是对照;设置3号试管的目的是确定Na+和SO42﹣对唾液淀粉酶催化活性是否有影响(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4)上述实验中若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溶液进行检测,1~4号试管中的颜色依次是深砖红色、无砖红色(或蓝色)、浅砖红色、浅砖红色.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在操作过程中,保温之前不能加入斐林试剂,其原因是斐林试剂中有Cu2+,其可抑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分析】解答此题从明确实验目的开始,本实验是探究NaCl和CuSO4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实验的结果分析淀粉酶的活性情况:①1号试管﹣﹣酶活性加强;②2号试管﹣﹣酶活性抑制;③3、4号试管酶活性正常.(2)1号和3号比较说明促进酶活性的离子是Cl﹣,Na+对酶活性不影响;2号和3号比较说明抑制酶活性的离子是Cu 2+,SO42﹣对酶活性不影响.(3)斐林试剂中含有Cu2+,使用时应注意,防止对实验造成干扰.【解答】解:(1)PH是无关变量,要进行控制,表格中显示“pH6.8缓冲液”,就是保证各试管中PH相同且是唾液淀粉酶的适宜PH.(2)比较实验结果,1号无色说明该试管淀粉已经完全分解,2号深蓝色说明该试管淀粉没被分解,3、4号浅蓝色说明该试管淀粉部分被分解;再比较各试管加的试剂,可知4号是对照,3号试管加的试剂对酶的活性没影响,则Cl﹣有促进作用;Cu2+有抑制作用.(3)3号试管加入的Na2SO4,与1、2号有重复的,其作用是确定Na+和SO42﹣对唾液淀粉酶催化活性是否有影响.(4)1号试管中的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增强,淀粉被水解成葡萄糖,所以加入斐林试剂后由深砖红色沉淀生成,2号试管中的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受抑制,淀粉未被水解成葡萄糖,所以加入斐林试剂后无砖红色,3号试管中的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为受到影响,淀粉部分被水解成葡萄糖,所以加入斐林试剂后由浅砖红色沉淀生成,4号试管中的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也未受到影响,结果同3号试管;斐林试剂中含有Cu2+,对淀粉酶的活性又影响,故保温之前不能加入斐林试剂.故答案为:(1)维持反应液中pH的稳定(2)Cl﹣和Cu2+(2分)Cu2+(1分)Cl﹣(3)对照确定Na+和SO42﹣对唾液淀粉酶催化活性是否有影响(4)深砖红色无砖红色(或蓝色)浅砖红色浅砖红色斐林试剂中有Cu2+,其可抑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点评】本题以通探究NaCl和CuSO4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为材料,主要考察考生根据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实验中所加各类试剂的具体作用的能力以及分析表格能力.8.某二倍体植物宽叶(M)对窄叶(m)为显性,高茎(H)对矮茎(h)为显性,红花(R)亲本表现型常情况下,基因M在细胞中最多有4个,其转录时的模板位于b(填“a”或“b”)链中.若基因R的b链中箭头所指碱基对T﹣A突变为A﹣T,其对应的密码子由UAG变为UUG.(2)某同学用红花和白花进行了两组杂交实验如上表格1.该实验的目的是测定亲本中红花(填性状)个体的基因型,此类杂交实验在遗传学上称为测交.组合Ⅱ的F1中,出现一株白花的原因最可能是基因突变.(3)基因型为Hh的植株减数分裂时,出现了一部分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Hh型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交叉互换.缺失一条4号染色体的高茎植株减数分裂时,偶然出现一个HH型配子,最可能的原因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染色体未分离.(4)现有一宽叶红花突变体,推测其体细胞内与该表现型相对应的基因组成为图2甲、乙中的一种,其他同源染色体数目及结构正常.现利用缺失一条染色体的植株可供选择,请设计一步杂交实验,确定该突变体的基因组成是哪一种.可以判断出基因M转录的模板链为b链,而基因R中转录的模板链为a链.基因M、m与基因R、r在2号染色体上,则这两对基因表现为连锁遗传;基因H、h在4号染色体上,因此基因M、m与基因H、h或基因R、r与基因H、h可自由组合.【解答】解:(1)正常情况下,基因M有2个,经过复制后数量最多,即有4个;根据起始密码子(AUG)可以判断,基因M转录时的模板位于b链中.根据分析可知,基因R中转录的模板链为a链.若基因R的b链中箭头所指碱基对T﹣A突变为A﹣T,其对应的密码子由UAG突变为UUG.(2)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组合Ⅰ红花×白花的后代为1:1,而组合Ⅱ红花×白花的后代几乎都是红花,说明红花是显性性状.因此,该实验的目的是测定亲本中红花个体的基因型,此类杂交实验在遗传学上称为测交.组合Ⅱ的F1中,出现一株白花的原因最可能是基因突变.(3)基因型为Hh的植株减数分裂时,出现了一部分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Hh型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缺失一条4号染色体的高茎植株减数分裂时,偶然出现一个HH型配子,最可能的原因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染色体未分离,移向了细胞的同一极.(4)检测植株的基因组成最简便的方法为自交,但是题干要求为杂交,故应选用测交方法来进行检测.①选择缺失一条2号染色体的窄叶白花植株进行杂交.②结果如下:Ⅰ.,F1中宽叶红花:宽叶白花=2:1;Ⅱ.,F1中宽叶红花:窄叶白花=2:1.故答案为:(1)4 b UAG UUG(2)红花测交基因突变(3)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交叉互换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染色体未分离(4)缺失一条2号染色体的窄叶白花宽叶红花与宽叶白花植物的比例为2:1宽叶红花与窄叶白花植株的比例为2:1【点评】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减数分裂,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运用逐对分析法计算相关概率;识记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有一定难度.9.甲图表示燕麦幼苗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的关系;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丙图表示燕麦胚芽鞘.。

陕西省2016年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Word版)

陕西省2016年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Word版)

陕西省2016年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本卷满分90分,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等现象。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B. 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C. 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 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椰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2. 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

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B. 随后细胞中的RNA转录发生障碍C. 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D. 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3. 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B. 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C. 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D. 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4. 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 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B. 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C. 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D. 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5. 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B. 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C. 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D. 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6. 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完全显性。

2016年高考模拟试卷生物试题卷

2016年高考模拟试卷生物试题卷

2016年高考模拟试卷生物试题卷本卷满分80分,考试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改编)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内质网膜折叠成囊腔和细管状,有些膜上有氧化酒精的酶B.核被膜具有选择透性,核孔复合体能控制生物大分子如脱氧核糖核酸出入细胞核C.高尔基体的作用是把集中在高尔基体中的蛋白质进行分拣,并送到细胞外的目的地。

D.愈伤组织细胞和浆细胞(效应B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2.(原创)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野生型青蒿(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8)中青蒿素的含量很低,且受地域性种植影响较大。

研究人员已知四倍体青蒿中青蒿素含量通常高于野生型青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青蒿的核基因可以边转录边翻译,并且在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有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翻译B.低温处理野生型青蒿即可获得四倍体青蒿C.四倍体青蒿与野生型青蒿杂交后代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7,高度不育,为单倍体D.正常青蒿细胞中mRNA、tRNA、rRNA都是基因区段转录的产物3.(原创)妊娠期糖尿病(GDM)为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或确诊的糖尿病。

他是由于到妊娠中、晚期,孕妇体内胎盘分泌的抗胰岛素物质增加,使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随孕周增加而下降。

对于胰岛素分泌受限的孕妇,妊娠期不能代偿这一生理变化而使血糖升高,出现GDM。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随妊娠进展,抗胰岛索样物质增加,胰岛素用量需要不断增加。

B.产后胎盘排出体外,胎盘分泌的抗胰岛素物质迅速消失,胰岛素用量应立即减少。

C.妊娠期有三多症状(多饮、多食、多尿),的症状,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D.多数GDM患者经合理饮食控制和适当运动治疗,均能控制血糖在满意范围。

4.(改编)为了研究乙醇对人体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科研人员选取若干自愿者,等量饮用同一种酒,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神经行为能力测试标准,测试简单反应时(对简单信号作出反应的最短时间)、视觉保留(对视觉信号记忆的准确数)和血液中乙醇浓度。

2016-2017年高考生物全国Ⅰ卷生物试题含答案

2016-2017年高考生物全国Ⅰ卷生物试题含答案

2016年高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I卷生物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B. 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C. 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D. 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2. 离子泵是一张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呢量跨膜运输离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B.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C. 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 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3. 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B. 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C. 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D. 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4.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B.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C. 突触后膜上受蛋白体的合成需要消耗ATPD. 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5.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

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B. 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C. “退耕还林、还草”是提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D. 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6. 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B.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C.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二、非选择题29.(10分)有关DNA分子的研究中,常用32P来标记DNA分子。

兴平市高中高考生物测试卷

兴平市高中高考生物测试卷

兴平市高中高考生物测试卷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 已知Ⅱ-4无致病基因,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

分析下列遗传系谱图,结论错误的是A.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B.Ⅱ-2的基因型为AaXbY,Ⅲ-1的基因型为aaXBXbC.如果Ⅲ-2与Ⅲ-3婚配,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为9/32D.两病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 将若干生长状况相同的迎春花插条等分为n组,其中一组浸入清水中,其它组分别浸入不同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NAA)溶液中。

浸泡24小时后同时取出,分别转入不同的烧杯中进行水培,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插条生根数目,结果如图所示。

图中A代表不同浓度梯度的NAA溶液中插条生根数目变化曲线,B代表浸入清水中的插条生根数目。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b浓度的NAA溶液促进扦插枝条生根B.b~d浓度的NAA溶液抑制插条生根C.c浓度的NAA溶液对插条生根无影响D.实验说明NAA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3. 下列事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C.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D.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4.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加时会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C.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然后作用于靶细胞D.淋巴中的淋巴细胞可以通过淋巴循环由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液5. 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它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B.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它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C.DNA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它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D.RNA是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它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6. 关于甲状腺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B.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时,机体耗氧量和产热量都增加C.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而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器官D.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促甲状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7. 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子风干脱水后呼吸强度增强B.土壤淹水可导致根系发生无氧呼吸C.破伤风杆菌在有氧条件下能大量繁殖D.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氧呼吸逐渐减弱8. 假定某大肠杆菌含14N的DN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若将其长期培养在含15N的培养基中,便得到含15N的DNA,相对分子质量为b。

16年高考生物一模大题

16年高考生物一模大题

非选择题专项训练一(东城区)(东城29)(20分)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传染病。

接种乙脑疫苗是防治乙脑的重要措施之一。

科研人员对乙脑减毒活疫苗和乙脑灭活疫苗在机体内的免疫应答机制进行了研究。

组别注射物血清稀释倍数A组乙脑减毒活疫苗原液40B组103倍的稀释液10C组104倍的稀释液10D组105倍的稀释液<10E组乙脑灭活疫苗原液40F组不做处理<10(1)乙脑疫苗进入小鼠体内,作为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

大部分B细胞分为,产生抗体。

(2)取健康小鼠分为六组,每组20只,以原液、稀释的乙脑减毒活疫苗和乙脑灭活疫苗原液对小鼠进行皮下注射获得免疫小鼠,几天后,每组选取10只小鼠抽取血清进行稀释,测量达到标准抗原抗体反应效果的血清稀释倍数,所得平均值见表,以此反映小鼠的抗体水平。

实验中自变量为。

分析可知,两种疫苗都能诱导免疫机制的发生,且随着减毒活疫苗稀释倍数的增加抗体水平。

(3)研究人员取每组其余10只免疫小鼠进行实际免疫效果的测定。

测定时,将注射入小鼠体内,观察14天,记录小鼠的存活数量,结果如图。

结合(2)中实验结果分析,A组和E组相比较,,据此推测与灭活疫苗相比,减毒活疫苗可能还存在较强的细胞免疫机制。

实验中两组的比较也可以支持上述推测。

(4)为证明(3)的推测,科研人员选取(2)中和A三组免疫小鼠,从三组小鼠的脾脏中提取效应T 细胞,把靶细胞混合培养,4小时后测定靶细胞的。

若,则说明上述推测正确。

(东城30)(20分)家蚕是二倍体生物,雄蚕的性染色体为ZZ,雌蚕的性染色体为ZW。

研究发现雄蚕比雌蚕食桑量低,产丝率高。

为了达到只养雄蚕的目的,科研人员做了下列研究。

(1)家蚕幼虫的皮肤正常和皮肤透明受一对等位基因T、t控制,用正常皮肤的雌蚕与透明皮肤的雄蚕交配,后代中皮肤透明的皆为雌蚕,皮肤正常的皆为雄蚕。

由此判断皮肤正常为性状,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根据这对相对性状可以在幼虫时期淘汰雌蚕。

陕西省兴平市秦岭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试

陕西省兴平市秦岭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试

陕西省兴平市秦岭中学2015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试题(无答案)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无效。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40分)1.下列选项中,属于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的是( )A.蛋白质分子 B.大肠杆菌C.噬菌体D.蛙2.低倍镜改用高倍镜观察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大小和视野亮度的变化分别是( )A.增多、变小、变亮B.增多、变小、变暗C.减少、变大、变亮D.减少、变大、变暗3.细胞中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中都含有的化学元素是( ) A.C、H、O、N B.C、H、O、N、PC.C、H、O、P D.C,H、O、N、S4.人和动物体内的主要储能物质、主要能源物质、直接能源物质依次是( ) A.脂肪、糖类、ATP B.脂质、糖类、ATPC.淀粉、葡萄糖、ADP ' D.糖原、葡萄糖、ATP5.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和肌肉中的肌蛋白结构不同的原因是( )A.所含氨基酸的种类不同,而数目、排列顺序都相同B.所含氨基酸的数目不同,而种类、排列顺序都相同C.所含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肽链的空间结构都不同D.所含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肽链的空间结构都相同6.下列关于物质或结构的检测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可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橘红色沉淀B.唾液淀粉酶遇碘变蓝色C.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D.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叶绿体的活细胞染料7.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

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最基本生命系统中,H2O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B.由氨基酸形成多肽链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C.有氧呼吸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D.H2O在光下分解,产生的[H]将固定的CO2还原成(CH2O)8.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A.鉴定待测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先加NaOH溶液,振荡后再加CuSO4溶液B.制作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洋葱根尖解离后直接用龙胆紫溶液染色C.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9. ATP是细胞中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

(解析版)2016年陕西省高考生物模拟试卷(二) Word版含

(解析版)2016年陕西省高考生物模拟试卷(二) Word版含

2016年陕西省高考生物模拟试卷(二)一、选择题.1.2015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从青蒿中提取出了青蒿素.它能干扰疟原虫表膜一线粒体的功能,阻断宿主红细胞为其提供营养,导致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到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进而达到抗疟的目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疟原虫的细胞与人的成熟红细胞具有的生物膜种类相同B.疟原虫的细胞内自噬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体现细胞膜的功能特点C.在青蒿素的作用下,疟原虫细胞内能量的供应机制受到影响D.在青蒿素的作用下,红细胞运输营养物质的速率明显下降2.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做“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为了探究实验材料的可行性,组长培养了一颗洋葱,待长出较长的根和管状叶后,对其绿色管状叶(与小葱的绿色管状结构相同)的叶肉细胞和鳞片叶的内表皮细胞进行实验,绘制部分图形如右,假如整个实验操作过程标准无误,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用管状叶做实验材料,必须用伊红染色才能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B.用管状叶做实验材料时,不用染色可以观察到A区域为绿色C.若图中B区域是紫色,则使用的材料是鳞片叶的内表皮细胞D.用鳞片叶的内表皮细胞做该实验,可将伊红染料加到0.3 g/mL的蔗糖溶液中,质壁分离时A区域为红色3.动物细胞中的一类基因是维持生存的,在各种细胞中都处于活动状态;另一类基因是选择性表达的基因.如图是能产生抗体A的细胞,关于该细胞中标出的三个基因的开闭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其中有一个是打开的,即A抗体基因B.其中有两个是打开的C.其中有一个是打开的,即ATP合成酶基因D.三个都是打开的4.某研究小组用玉米进行了相关的实验,图一是对玉米胚芽鞘进行的单侧光处理,一段时间后,将胚芽鞘尖端下部纵切,切面如图二所示,图三示意的是一株倒伏的玉米植株.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图二中的c处细胞对应图一的a部位B.由图分析可知,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分裂使植物生长C.图二中的d部位的效果相当于图三中的e部位D.图二中的c部位的效果相当于图三中的g部位5.已知某种植物籽粒的红色和白色为一对相对性状,这一对相对性状受到多对等位基因的控制.某研究小组将若干个籽粒红色与白色的纯合亲本杂交,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控制红色和白色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B.第Ⅰ、Ⅱ组杂交组合产生的子一代的基因型可能有3种C.第Ⅲ组杂交组合中子一代的基因型有3种D.第Ⅰ组的子一代测交后代中红色和白色的比例为3:16.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B、D、F均为消费者,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E表示生产者,缺少的箭头是C→AB.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E→F→D→B→C,其中C可利用的能量最少C.若B获得的总能量为bKJ,则最少需要生产者固定1000bKJ能量D.若减少E的数量,将有助于缓解温室效应二、简答.7.回答下列有关细胞代谢问题:为了研究不同光照处理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以生长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为材料设计了A、B、C、D四组实验.各组实验的温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等条件相同、适宜且稳定,每组处理的总时间均为135s,光照与黑暗处理情况见图所示(A、B、C三组光照与黑暗处理时间相同).结果是A组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M%;B组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70%;C组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94%;D组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100%.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四组实验中,对照组是组,其中A组的结果中M对应数字应为.(2)光照期间,能进行(填“光反应”或“暗反应”或“光反应和暗反应”).(3)可以判断,单位光照时间内,B组和C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都高于D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依据是.(4)A、B、C三组处理相比,随着的增加,使光下产生的ATP和[H]能够及时,从而提高了光合作用中CO2的同化量.8.如图甲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乙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联系图解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则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称为,③称为,图甲中共有个突触.(2)图甲中刺激d点,则除d点外,图中发生兴奋的点还有(用字母表示).(3)图乙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处在中,该结构的作用是为神经兴奋的传导提供.(4)手术过程中,使用某种局部麻醉剂,能使乙图中[⑨]中释放的发生变化,从而暂时失去兴奋传导功能;(5)⑨释放的物质可以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从而使神经冲动从上一个神经元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特定情况下,还可以使.9.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某中学的同学在高一时用牵牛花做杂交实验,高二时得到子代,结果如表所示:(1)若四个班的同学没有进行交流,且均以为花色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哪两个班对显隐性的判断刚好相反.四个班经过交流后,对该现象提出了两种可能的假说:假说一:花色性状由三个复等位基因(A+、A、a)控制,其中A决定蓝色,A+和a都决定红色,A+相对于A、a是显性,A相对于a是显性.若该假说正确,则一班同学所用的两朵亲代红花的基因型组合方式可能为①×,②×两种情况.假说二:花色性状由三个复等位基因(A、a i、a2)控制,只有a1和a2在一起时,才会表现为蓝色,其它情况均为红色,A相对于a i、a2为显性.能否仅根据一班F1的数量比判断哪种假说是正确的?(能/不能).(2)将一班F1中的蓝色花进行自交得一班F2,将二班F1中的红色花自交得二班F2.到了高三,统计得到一班F2中红花个体和蓝花个体各占一半,则一班同学可以据此判断自己高一时所用的两朵红花亲本的基因型为,并且可推测二班F2中的花色比例应为,而这个推测数据和二班同学实验得到的真实数据吻合,表示我们的假说(填“一”或“二”)是对的.同学们探索牵牛花色遗传方式的这种思路在科学研究中被称为法.10.研究小组对某草地生态系统进行了调查,并对不同生物消化道内食物组进行了分析,结果如表.请分析回答:(1)该生态系统食物网中具有捕食和竞争关系的生物是,在野兔与鹰的捕食活动中,双方均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在它们的活动中起到了的作用.(2)若相邻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为20%,则蛇增重10kg需消耗植物kg.在猫头鹰获得能量的渠道中,能量利用率最低的食物链是.(3)如图是野兔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调查野兔的种群密度常用方法是.①若迁入时野兔数量为a,经繁殖t代后D点野兔数量是原来的n倍,则该野兔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时的数量为.②为有效控制野兔数量的剧增,人们进行了投药处理.从种群特征分析,在药物的作用下,野兔种群的,导致种群数量减少;存活的野兔因具有抗药性,在食物和空间充裕的条件下,种群的,导致种群数量增加.(4)人工提取和加工的青蒿素能治疗疟疾,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1.研究发现柚皮精油和乳酸菌素(小分子蛋白质)均有抑菌作用,两者的提取及应用如图所示.(1)柚皮易焦糊,宜采用法提取柚皮精油,新鲜的橘皮要用浸泡处理,该过程得到的糊状液体可通过除去其中的固体杂质.(2)培养基中的尿素可为乳酸菌A生长提供.电泳法纯化乳酸菌素时,若分离带电荷相同的蛋白质,则其分子量越大,电泳速度.(3)抑菌实验时,在长满致病菌的平板上,会出现以抑菌物质为中心的透明圈.可通过测定透明圈的来比较柚皮精油和乳酸菌素的抑菌效果.(4)橘皮油也可用萃取法来提取,原因是.分析图,提高萃取效果的方法是、.[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2.(2016陕西模拟)如图是培育表达人乳铁蛋白的乳腺生物反应器的技术路线.图中tet R 表示四环素抗性基因,amp R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BamHI、HindIII、Sma I直线所示为三种限制酶的酶切位点.据图回答:(1)图中将人乳铁蛋白基因插入载体,需用限制酶同时酶切载体和人乳铁蛋白基因.筛选含有重组载体的大肠杆菌首先需要在含的培养基上进行.能驱动人乳铁蛋白基因在乳腺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的调控因子是图中的.过程①采用的操作方法通常是.(2)过程②代表的生物技术是.对早期胚胎进行切割,经过程②可获得多个新个体.目前最常见的是经分割产生的同卵胎.(3)为检测人乳铁蛋白是否成功表达,可采用技术.(4)对代孕牛的要求是.2016年陕西省高考生物模拟试卷(二)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2015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从青蒿中提取出了青蒿素.它能干扰疟原虫表膜一线粒体的功能,阻断宿主红细胞为其提供营养,导致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到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进而达到抗疟的目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疟原虫的细胞与人的成熟红细胞具有的生物膜种类相同B.疟原虫的细胞内自噬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体现细胞膜的功能特点C.在青蒿素的作用下,疟原虫细胞内能量的供应机制受到影响D.在青蒿素的作用下,红细胞运输营养物质的速率明显下降【考点】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专题】正推法;细胞器.【分析】分析题意可知,青蒿素能干扰疟原虫表膜一线粒体的功能,阻断宿主红细胞为其提供营养,影响其能量的供应机制.疟原虫的细胞内自噬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体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解答】解:A、青蒿素能作用于疟原虫而不影响人的成熟红细胞,说明它们的生物膜种类不同,A错误;B、疟原虫的细胞内自噬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体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错误;C、青蒿素能干扰疟原虫表膜一线粒体的功能,阻断宿主红细胞为其提供营养,影响其能量的供应机制,C正确;D、青蒿素不影响人体红细胞运输营养物质的速率,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以疟原虫为载体,考查学生从所给的材料获取信息并能运用解题的能力.2.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做“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为了探究实验材料的可行性,组长培养了一颗洋葱,待长出较长的根和管状叶后,对其绿色管状叶(与小葱的绿色管状结构相同)的叶肉细胞和鳞片叶的内表皮细胞进行实验,绘制部分图形如右,假如整个实验操作过程标准无误,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用管状叶做实验材料,必须用伊红染色才能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B.用管状叶做实验材料时,不用染色可以观察到A区域为绿色C.若图中B区域是紫色,则使用的材料是鳞片叶的内表皮细胞D.用鳞片叶的内表皮细胞做该实验,可将伊红染料加到0.3 g/mL的蔗糖溶液中,质壁分离时A区域为红色【考点】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专题】图形图表题;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分析】1、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渗透作用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半透膜和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2、原生质层:是指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由于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所以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并且原生质层两测的溶液通常具有浓度差,因此,当成熟的植物细胞与外界溶液接触时,细胞液就会通过原生质层与外界溶液发生渗透作用.【解答】解:A、用管状叶做实验材料,原生质层呈现叶绿体的绿色,若绿色区域与细胞壁分离开,则说明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A错误;B、A区域显示的是外界溶液的颜色,B区域显示的是叶绿体的颜色绿色,B错误;C、若图中B区域是紫色,则使用的材料是鳞片叶的外表皮细胞,鳞片叶的内表皮细胞是无色的,C错误;D、用鳞片叶的内表皮细胞做该实验,可将伊红染料加到0.3 g/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壁具有全透性,伊红染料可以进入A区,不能进入B区,故质壁分离时A区域为红色,D正确.故选:D.【点评】该题考查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3.动物细胞中的一类基因是维持生存的,在各种细胞中都处于活动状态;另一类基因是选择性表达的基因.如图是能产生抗体A的细胞,关于该细胞中标出的三个基因的开闭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其中有一个是打开的,即A抗体基因B.其中有两个是打开的C.其中有一个是打开的,即ATP合成酶基因D.三个都是打开的【考点】细胞的分化;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分析】分析题图:图示细胞标出三个基因,即ATP合成酶基因、A抗体基因和胰岛素基因.其中ATP合成酶基因是维持生存的基因,肯定是打开的;该细胞能产生抗体,所以A 抗体基因是打开的;胰岛素基因只在胰岛B细胞表达,在其他细胞是关闭的.【解答】解:A、除了A抗体基因打开,ATP合成酶基因也是打开的,故A错误;B、该细胞中有两个基因是打开的,即A抗体基因和ATP合成酶基因,故B正确;C、除了ATP合成酶基因打开,A抗体基因也是打开的,故C错误;D、该细胞中有两个基因是打开的,即A抗体基因和ATP合成酶基因,而胰岛素基因使关闭的,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基因的表达和关闭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4.某研究小组用玉米进行了相关的实验,图一是对玉米胚芽鞘进行的单侧光处理,一段时间后,将胚芽鞘尖端下部纵切,切面如图二所示,图三示意的是一株倒伏的玉米植株.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图二中的c处细胞对应图一的a部位B.由图分析可知,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分裂使植物生长C.图二中的d部位的效果相当于图三中的e部位D.图二中的c部位的效果相当于图三中的g部位【考点】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分析】由图1可得,由于受单侧光照,生长素由向光侧运输到背光侧,是背光侧生长速度大于向光侧,即a大于b.由图2可知,c侧生长速度小于d侧.由图3可知,一株倒伏的玉米植株,由于受重力作用,使生长素向近地侧积累,从而使生长速度e大于f,h大于g.【解答】解:A、图二中的c处细胞生长慢,对应图一的b部位,A错误;B、由图分析可知,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生长使植物生长,B错误;C、图二中的d部位的细胞生长速度较快,效果相当于图三中的e、g部位,C正确;D、图二中的c部位的细胞生长速度较慢,效果相当于图三中的f部位,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生长素的作用及分布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判断或正确结论的能力以及从图形中获取信息的能力.5.已知某种植物籽粒的红色和白色为一对相对性状,这一对相对性状受到多对等位基因的控制.某研究小组将若干个籽粒红色与白色的纯合亲本杂交,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控制红色和白色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B.第Ⅰ、Ⅱ组杂交组合产生的子一代的基因型可能有3种C.第Ⅲ组杂交组合中子一代的基因型有3种D.第Ⅰ组的子一代测交后代中红色和白色的比例为3:1【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亲本有红粒和白粒,而F1都是红粒,说明控制红粒性状的基因为显性基因.第Ⅲ组中,F2的红粒:白粒=63:1,假设小麦和燕麦的籽粒颜色由n 对等位基因控制(隐性纯合体为白粒,其余都为红粒),则F2中白粒个体所占的比例为()n,红粒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n,且【1﹣()n】:()n=63:1,计算可得n=3,因此小麦和燕麦的籽粒颜色由三对能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隐性纯合体为白粒,其余都为红粒.【解答】解:A、根据分析可知红粒相对于白粒为显性性状,且该性状由3对能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A错误;B、设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分别为Aa、Bb、Cc,则第Ⅰ组杂交组合子一代可能的基因组成有Aabbcc、aaBbcc、aabbCc三种可能,自交后代都为3:1;第Ⅱ组杂交组合子一代可能的基因组成有AaBbcc、AabbCc、aaBbCc三种可能,自交后代都为15:1,B正确;C、第Ⅲ组杂交组合中,红粒亲本有3对显性基因,其基因型只有1种(AABBCC),因此F1的基因型也只有AaBbCc一种,自交后代都为63:1,C错误;D、测交是指杂交产生的子一代个体与隐性个体交配的方式.第Ⅰ组F1的基因型有Aabbcc、aaBbcc、aabbCc三种,无论哪一种测交结果均为1:1,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结合遗传图解,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以第Ⅲ组中“63:1”的分离比为突破口,推断出该性状由3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再准确判断各组中红粒亲本的基因型种类及F1的基因型种类.6.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B、D、F均为消费者,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E表示生产者,缺少的箭头是C→AB.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E→F→D→B→C,其中C可利用的能量最少C.若B获得的总能量为bKJ,则最少需要生产者固定1000bKJ能量D.若减少E的数量,将有助于缓解温室效应【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专题】图形图表题;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A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C为分解者,E为生产者,F、D、B为各级消费者,图中E→F→D→B为一条食物链.碳元素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往返于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在生物群落中碳元素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流动.【解答】解:A、据图分析已知E表示生产者,C表示分解者,A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分解者应该有箭头指向无机环境A,A正确;B、C表示分解者,食物链中不包括分解者,B错误;C、若图中B获得的总能量为bKJ,按照传递效率20%计算,则最少需要生产者固定b÷20%÷20%÷20%=125bKJ能量,C错误;D、E表示生产者,能吸收二氧化碳,所以若增加E的数量,将有助于缓解温室效应,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图形、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二、简答.7.回答下列有关细胞代谢问题:为了研究不同光照处理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以生长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为材料设计了A、B、C、D四组实验.各组实验的温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等条件相同、适宜且稳定,每组处理的总时间均为135s,光照与黑暗处理情况见图所示(A、B、C三组光照与黑暗处理时间相同).结果是A组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M%;B组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70%;C组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94%;D组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100%.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四组实验中,对照组是D组,其中A组的结果中M对应数字应为50.(2)光照期间,能进行光反应和暗反应(填“光反应”或“暗反应”或“光反应和暗反应”).(3)可以判断,单位光照时间内,B组和C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都高于D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依据是B组和C组只用了D组一半的光照时间,其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却是D组的70%和94%.(4)A、B、C三组处理相比,随着光照和黑暗交替频率的增加,使光下产生的ATP 和[H]能够及时利用与再生,从而提高了光合作用中CO2的同化量.【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根据题干实验结果分析,随着黑暗与光照的交替频率的增加,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增加增加,没有黑暗处理时光合作用的产物的相对含量最高.据此分析作答.【解答】解:(1)D组实验起对照作用,A组的结果中M对应数字应为50.(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必须在光照条件下进行,暗反应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所以光照期间,能进行光反应和暗反应.(3)B组和C组光照时间为67.5s,D组光照时间为135s,即B组和C组只用了D组一半的光照时间,但光合产物的相对含量B组是D组的70%,C组是D组的94%,由此可推知B组和C组合成的有机物量高于D组合成的有机物量.(4)本题探究不同光照处理下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在其他条件和处理相同的情况下,A、B、C三组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与黑暗交替的频率,因变量是光合产物的相对含量.由A、B、C三组实验结果可看出,随着光照与黑暗交替频率的增加,光合作用产物相对含量增加.C组光照与黑暗交替频率较高,光反应所生成的[H]和ATP能够及时的利用及时的再生.故答案为:(1)D 50(2)光反应和暗反应(3)B组和C组只用了D组一半的光照时间,其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却是D组的70%和94%(4)光照和黑暗交替频率利用与再生【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本题主要是考查实验设计能力及对实验结果的处理与分析,涉及到光合作用原理、过程、场所的等知识点.8.如图甲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乙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联系图解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则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称为效应器,③称为神经中枢,图甲中共有3个突触.(2)图甲中刺激d点,则除d点外,图中发生兴奋的点还有c、e(用字母表示).(3)图乙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处在⑧线粒体中,该结构的作用是为神经兴奋的传导提供能量(ATP).(4)手术过程中,使用某种局部麻醉剂,能使乙图中[⑨]突触小泡中释放的神经递质发生变化,从而暂时失去兴奋传导功能;(5)⑨释放的物质可以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从而使神经冲动从上一个神经元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特定情况下,还可以使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也能使肌肉收缩和某些腺体分泌.【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突触的结构;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神经中枢,④是传出神经,⑤是效应器,⑥是轴突末梢,⑦是突触小体,⑧是线粒体,⑨是突触小泡.兴。

兴平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含答案

兴平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含答案

兴平市2015—-—2016年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以下不能合成ATP的细胞或结构是()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B.噬菌体C.叶绿体D.大肠杆菌2.如图所示为人体内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错误的是()错误!②④错误!错误!A.若图中①为某种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则①最可能是氨基酸B.若②遇苏丹Ⅲ染液出现橘黄色,则②最可能是脂肪C.若③能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则③是DNA和RNAD.若④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④最可能是糖原3.只有在保持细胞活性的条件下,才能显示细胞中某物质或结构的实验是( )A.苏丹Ⅲ染液染色观察花生种子子叶细胞中的脂肪B.龙胆紫溶液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C.健那绿(詹纳斯绿B)染液染色观察动物细胞中的线粒体D.甲基绿、派洛宁(吡罗红)染色观察动物细胞中的DNA和RNA4.如图甲为渗透作用装置吸水示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图丙表示成熟植物细胞在某外界溶液中的一种状态(此时细胞有活性).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图甲中的渗透作用发生需要两个条件:有半透膜c及a与b之间具有浓度差B.图乙中液面不能一直上升的原因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浓度相等C.图丙中③④⑤组成原生质层D.如果丙细胞没有细胞壁支持,置于清水中也会发生吸水涨破的现象5.下图是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概念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①方式表示协助扩散B.⑤、⑥两种方式的共同特点是都需要载体C.③、④两种方式都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D.质壁分离实验中蔗糖进入细胞的方式为④6.图为某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与该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③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流动性B.①和⑥在结构上有直接联系C.图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只有⑤D.②结构只能存在于该类细胞中7.如图是根据细胞器的相似或不同点进行分类的,下列选项中不是此图分类依据的是( )A.是否能进行能量转换B.单层膜还是双层膜C.是否含有色素D.是否含有蛋白质8.如图甲为叶绿体结构模式图,图乙是从图甲中取出的部分结构放大图。

陕西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十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陕西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十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高2016届第十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P- 31 S- 32 Fe- 56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生命系统的边界”是细胞膜B.胃蛋白酶分泌到消化道内不需要载体蛋白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中一定会发生膜的融合D.经核糖体合成到达细胞膜的膜蛋白必须经过高尔基体的加工和包装2.下列关于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A.T细胞受病毒刺激后有特定mRNA的合成B.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中均存在A-T和U-A的配对方式C.转运20种氨基酸的tRNA总共有64种D.基因的两条链可分别作模板进行转录,以提高蛋白质合成的效率3.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鉴定还原糖的实验中,刚加入斐林试剂时组织样液呈无色,加热后变成砖红色B.在观察口腔上皮细胞DNA和RNA分布时,盐酸的作用是对该细胞进行解离C.选取经低温诱导的洋葱根尖制成的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联会现象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混合后置于不同温度下保温4.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的性状,但不能改变基因频率B.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一患某遗传病的孩子,通常母方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C.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均有可能发生D.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个体杂交,F2双显性性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16 5.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及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B.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温度、PH、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C.兴奋沿反射弧的传递过程离不开内环境D.神经元细胞膜内钾离子外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6.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某植物插条使其生根,结果如下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高考生物一模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1.以下不能合成ATP的细胞或结构是()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B.噬菌体C.叶绿体D.大肠杆菌【答案】B【解析】解: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ATP,故A 错误;B、噬菌体属于细菌病毒,不能进行独立的新陈代谢,不能合成ATP,故B正确;C、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在光反应阶段合成ATP,故C错误;D、大肠杆菌属于兼性厌氧型生物,通过呼吸作用能产生ATP,故D错误.故选:B.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合成场所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噬菌体属于细菌病毒,不能进行独立的新陈代谢,不能合成ATP.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和大肠杆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ATP,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合成ATP.本题考查ATP合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2.如图所示为人体内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若图中①为某种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则①最可能是氨基酸B.若②遇苏丹Ⅲ染液出现橘黄色,则②最可能是脂肪C.若③能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则③是DNA和RNAD.若④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④最可能是糖原【答案】C【解析】解:A、①的组成元素为C、H、O、N,可能是蛋白质,若①为某种大分子的组成单位,则①最可能是蛋白质的组成单位氨基酸,A正确;B、②的组成元素为C、H、O,可能是糖类或脂肪,若②遇苏丹Ⅲ染液出现橘黄色,则②最可能是脂肪,B正确;C、③的组成元素为C、H、O、N、P,可能是核酸、核苷酸或ATP,若③能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则③是DNA,C错误;D、④的组成元素为C、H、O,可能是糖类或脂肪,若④主要在肌肉中合成的贮能物质,则④最可能是糖元,D正确.故选:C.分析题图:图示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其中化合物①的组成元素为C、H、O、N,最可能是蛋白质或其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化合物②的组成元素为C、H、O,最可能是糖类或脂肪;③的组成元素为C、H、O、N、P,最可能是核酸及其组成单位核苷酸、ATP;化合物④的组成元素为C、H、O,最可能是糖类或脂肪.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要求考生识记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及各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能根据图中各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判断其可能名称;识记细胞中几种主要化合物的功能,能结合题图对各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3.只有在保持细胞活性的条件下,才能显示细胞中某物质或结构的实验是()A.苏丹Ⅲ染色体观察花生种子子叶细胞中的脂肪B.龙胆紫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C.健那绿(詹纳斯绿B)染色观察动物细胞的线粒体D.甲基绿、派洛宁(呲罗红)染色观察动物细胞中的DNA和RNA【答案】C【解析】解:A、观察花生子叶中脂肪时,细胞已被破坏,A错误;B、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解离时已经用盐酸和酒精将细胞杀死,B错误;C、健那绿是活性染料,所以染色后细胞还是活的,C正确;D、在DNA和RNA在细胞内的分布实验中,已经用盐酸将细胞杀死,使细胞膜丧失选则透过性,D错误.故选:C.脂肪的鉴定细胞已经被破坏、DNA和RNA及染色体的染色都已经用盐酸将细胞杀死了.本题考查脂肪的鉴定、DNA和RNA在细胞内的分布、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观察有丝分裂等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书本实验的掌握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图甲为渗透作用装置吸水示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图丙表示成熟植物细胞在某外界溶液中的一种状态(此时细胞有活性).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图甲中的渗透作用发生需要两个条件:有半透膜c及a与b之间具有浓度差B.图乙中液面不能一直上升的原因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浓度相等C.图丙中③④⑤组成原生质层D.如果丙细胞没有细胞壁支持,置于清水中也会发生吸水涨破的现象【答案】B【解析】解:A、图甲中的渗透作用发生需要两个条件:有半透膜c及半透膜两侧的溶液a与b 之间具有浓度差,A正确;B、图乙液面不再上升的直接原因是相同时间内从漏斗进入烧杯中的水与从烧杯进入漏斗内的水的量相同,考虑到漏斗内液柱压力的作用,当液面不再上升时,a的浓度仍小于b;B错误;C、图丙中③细胞膜、④细胞质、⑤液泡膜组成原生质层,C正确;D、如果丙细胞没有细胞壁,就相当于动物细胞,置于清水中也会发生吸水涨破的现象,D正确.故选:B.1、质壁分离利用的是渗透作用的原理,发生渗透作用需要两个条件:半透膜和浓度差.2、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发生渗透作用的两个条件: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液与细胞外界溶液之间存在浓度差.3、分析题图可知,图甲是研究渗透吸水的渗透装置,图乙曲线是毛细管内液面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图丙是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的细胞.本题考查了渗透作用和质壁分离现象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5.如图是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概念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①方式表示协助扩散B.⑤、⑥两种方式的共同特点是都需要载体C.③、④两种方式都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D.质壁分离实验中蔗糖进入细胞的方式为④【答案】C【解析】解:A、①方式表示主动运输,A错误;B、⑤、⑥表示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其中只有协助扩散需要载体,B错误;C、③④表示胞吞、胞吐,这两种方式都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C正确;D、质壁分离实验中,蔗糖并没有进入细胞,D错误.故选:C.分析概念图:物质跨膜运输包括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被动运输又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因此①表示主动运输,②表示被动运输,⑤⑥表示自由扩散、协助扩散;物质非跨膜运输包括胞吞或胞吐,因此③④表示胞吐、胞吞.本题结合概念图,考查物质运输方式,要求考生识记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及大分子物质非跨膜运输方式,能准确判断图中各数字的含义,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6.如图是某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与该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③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流动性B.①和⑥在结构上有直接联系C.图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只有⑤D.②结构只能存在于该类细胞中【答案】A【解析】解:A、③是细胞膜,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故A正确;B、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在结构上通过囊泡存在间接的联系,故B错误;C、图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有线粒体和细胞核,故C错误;D、中心体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故D错误.故选A.题图为某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分析图可以判断,图中①是光面内质网、②是中心体、③细胞膜、④是粗面内质网、⑤是线粒体、⑥是高尔基体.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如分泌蛋白的形成就能说明此点,在此过程中,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分别通过囊泡运输了相应蛋白质,因此它们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本题通过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考查了细胞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7.如图是根据细胞器的相似或不同点进行分类的,下列选项中不是此图分类依据的是()A.是否能进行能量转换B.单层膜还是双层膜C.是否含有色素D.是否含有蛋白质【答案】D【解析】解:A、叶绿体和线粒体能进行能量转换,而高尔基体和液泡不能进行能量转换,A正确;B、叶绿体和线粒体具有双层膜,而高尔基体和液泡具有单层膜,B正确;C、叶绿体和液泡含有色素,而线粒体和高尔基体不含色素,C正确;D、叶绿体、线粒体、高尔基体和液泡均具有膜结构,而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D错误.故选:D.细胞器的分类:①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叶绿体、线粒体.②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③不具备膜结构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和中心体.④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⑤与碱基互补配对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叶绿体、线粒体.⑥含有DNA 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⑦含有RNA 的细胞结构有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⑧与细胞的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结构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掌握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8.如图甲为叶绿体结构模式图,图乙是从图甲中取出的部分结构放大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生物膜的面积主要靠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而增大B.图乙所示的结构来自图甲中的③C.③含有4种色素,其中叶绿素b的含量最多D.ATP的合成场所是④,分解场所是③【答案】B【解析】解:A、叶绿体通过形成大量的片层结构类囊体增大膜面积,A错误;B、甲图③是类囊体薄膜,乙图含有光合色素,光合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所以乙图也是类囊体薄膜,B正确;C、③中的色素是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其中叶绿素a的含量最多,C错误;D、光反应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③,产物是ATP和[H],产生的ATP用于暗反应,暗反应的场所是④叶绿体基质,D错误.故选:B.甲图表示叶绿体的结构,①是叶绿体外膜,②是叶绿体内膜,③是类囊体薄膜,④是叶绿体基质;乙图是类囊体薄膜.本题综合考察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经常出错的考点就是光反应产生的ATP只用于暗反应,而不用于其它的生命活动.9.如图是桑格和尼格森在1972年提出的关于生物膜结构的流动镶嵌模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与细胞识别有关的结构是aB.细胞的识别实际上是一个信息传递过程,植物细胞间可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传递C.借助图中d进出膜的方式有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和胞吞D.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与图中b、d都有关【答案】C【解析】解:A、a表示糖蛋白,具有细胞识别、保护和润滑等功能,A正确;B、细胞的识别是一个信息传递过程,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正确;C、协助扩散的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主动运输的特点是需要载体和能量;借助图中b载体蛋白进出膜的方式是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胞吞需要能量,不需要载体,C错误;D、生物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因此生物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图中b载体蛋白决定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D正确.故选:C.1、据图分析,a表示糖蛋白,b表示蛋白质,c表示磷脂,d表示磷脂双分子层.2、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即细胞←通道→细胞,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本题考查细胞膜的结构、功能特点和物质跨膜运输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10.正确选择材料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材料的选择与实验名称符合的是A.AB.BC.CD.D【答案】A【解析】解:A、哺乳动物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提取的膜成分单一,制备细胞膜常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A正确;B、常温下过氧化氢也能分解成氧气和水,所以不能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研究温度影响酶活性的材料,B错误;C、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需要使用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而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大液泡,是不成熟的植物细胞,C错误;D、线粒体可被健那绿染液染成蓝绿色,因此若观察线粒体时,需要选择无色或接近无色的生物材料,而菠菜叶具有明显的绿色,所以D错误.故选:A.哺乳动物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提取的膜成分单一,制备细胞膜常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常温下过氧化氢也能分解成氧气和水,所以不能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研究温度影响酶活性的材料;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需要使用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而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大液泡,是不成熟的植物细胞;线粒体可被健那绿染液染成蓝绿色,因此若观察线粒体时,需要选择无色或接近无色的生物材料,而菠菜叶具有明显的绿色.本题主要考查实验的选材和原理,很基础,学生只要掌握教材中的实验材料就能准确作答.11.N a+-K+泵是一种常见的ATP-驱动泵(如图所示),是在动物细胞的能量系统中起主要作用的载体,也是能催化ATP水解的酶.这种泵每消耗1分子的ATP,就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 a+泵出细胞外,将2分子的K+泵入细胞内.由此可知()A.该载体不一定能催化ATP水解,但一定能促进物质的运转B.N a+通过N a+-K+泵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K+通过N a+-K+泵的跨膜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与N a+和K+通过N a+-K+泵跨膜运输的方式相同D.N a+-K+泵对维持动物细胞的渗透压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答案】D【解析】解:A、根据题意,“N a+-K+泵是一种常见的ATP-驱动泵,也是能催化ATP水解的酶”,所以载体一定能催化ATP水解,A错误;B、钠离子和钾离子都是逆浓度运输,所以是属于主动运输,B错误;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C错误;D、钠离子在细胞外的浓度高于细胞内,钾离子浓度在细胞内高于细胞外是N a+-K+泵维持的结果,D正确.故选:D.细胞膜内外的离子分布:钠离子在细胞外的浓度高于细胞内,钾离子浓度在细胞内高于细胞外,然后结合题意分析,“这种泵每消耗1分子的ATP,就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 a+泵出细胞外,将2分子的K+泵入细胞内”,说明钠离子和钾离子都是逆浓度运输,所以是属于主动运输.本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信息,需要提取题干的信息,“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 a+泵出细胞外”,结合所学的知识“钠离子在细胞外的浓度高于细胞内,钾离子浓度在细胞内高于细胞外”、“主动运输的特点”,就可以准确的得出答案,这道题的启示就是要将知识点和实例进行有机的结合是将题做正确的前提.12.下列物质吸收方式中,符合右图两种曲线的是()A.肾小管吸收原尿中的葡萄糖B.胃黏膜上皮细胞吸收食物中的乙醇C.神经纤维受刺激时的N a+内流D.肝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氨基酸【答案】C【解析】解:曲线①说明该物质吸收方式影响因素:细胞膜内外的浓度差,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曲线②说明该物质吸收方式不需要能量;代表的是协助扩散.A、肾小管吸收原尿中的葡萄糖属于主动运输,符合曲线①,A错误;B、胃黏膜上皮细胞吸收食物中的乙醇属于自由扩散,符合曲线②,B错误;C、细胞外液中的浓度N a+高,神经纤维受刺激时的N a+内流时运输方向是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属于协助扩散,符合图中两种曲线,C正确;D、肝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氨基酸属于主动运输,符合曲线①,D错误.故选:C.据图分析,曲线①反映的是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运输速率不再增加的原因是载体的数量有限的;曲线②反映的是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原因是两者不需要能量;符合右图两种曲线的是协助扩散.本题综合考查了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提升学生理解和分析图形的能力,属于中档题.13.以下关于ATP和酶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既能产生酶又能产生ATPB.ATP含有核糖,酶一定不含核糖C.叶绿体基质中CO2合成葡萄糖的过程需要酶并消耗ATPD.酶与ATP均具有高效性与专一性【答案】C【解析】解: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由于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故不能产生酶,但无氧呼吸能产生ATP;故A错误.B、酶的化学本质是有机物,少数是RNA,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中含有核糖;故B错误.C、暗反应过程场所是叶绿体基质,条件需要酶、ATP和[H];故C正确.D、酶具有高效性与专一性,ATP具有高效性但不具有专一性;故D错误.故本题选C.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特性:1、酶具有高效性2、酶具有专一性3、酶的作用条件比较温和ATP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ATP在细胞内含量很少,但在细胞内的转化速度很快,用掉多少马上形成多少,因此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本题考查酶与ATP组成及功能的相关知识,难度一般,考查学生理解知识点,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14.如图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 H等条件下,反应物浓度对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A.曲线的AB段表明,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逐渐加快B.如果温度升高10℃重复实验,则图中A点的位置将下移C.如果从乙点开始,往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少量同样的酶,曲线中B点会上升D.曲线BC段反应速率不变,说明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酶已经完全被分解了【答案】D【解析】解:A、由图知,影响A~B段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浓度,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A正确;B、该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A点温度升高10℃,就会超过酶的最适温度,反应速率下降,图中A点的位置将下移,B正确;C、C点可能是酶的量限制了反应速率的提高,如果在C点时加入少量的酶,会使反应速率加快,C正确;D、曲线BC段反应速率不变,可能是酶的量限制了反应速率的提高,酶在催化反应中不被分解,D错误.故选:D.分析题图中的A、B、C三点:A点,随着反应底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B点和C点,反应速率在此时达到最高,可能是酶的量限制了反应速率的提高.本题考查了酶促反应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的能力.15.如图甲表示过氧化氢酶活性受p 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 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若在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p 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B.p H=c时,e点为0C.温度降低时,e点不移动,d点右移D.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动,d点左移【答案】C【解析】解:A、乙图表示p 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p H=a时,酶的活性减弱,酶促反应速减慢,但化学反应的平衡点不变,所以e点不变,d点右移,A错误;B、p H=c时,酶变性失活,但H2O2在常温下也能缓慢分解,所以e点不变,d点右移,B错误;C、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温度降低时,酶的活性下降,酶促反应速率减慢,但化学反应的平衡点不变,所以e点不变,d点右移,C正确;D、底物(H2O2量)增加时,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升高,到达化学反应平衡点所需的时间延长,即e点上移,d点右移,D错误.故选:C.H2O2在常温下分解非常缓慢,在生物体内H2O2酶能将其快速分解.分析曲线图:图甲是H2O2酶活性受p H影响的曲线,p H=b时,该酶的活性最强;p H=c时,H2O2酶变性失活.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 H=a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e点表示化学反应的平衡点,d点表示到达平衡点所需的时间,能代表化学反应的速率.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要求考生掌握温度、p H等因素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题干信息“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 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分析曲线图,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16.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说法正确的是()A.ATP分子高能磷酸键中的能量全部来源于细胞呼吸B.细胞呼吸一定发生在细胞内,并将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C.细胞呼吸产生的产物中一定含有二氧化碳D.细胞呼吸一定有氧气和水的参与【答案】B【解析】解:A、ATP分子高能磷酸键中的能量来源于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A错误;B、细胞呼吸一定发生在细胞内,并将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B正确;C、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C错误;D、有氧呼吸一定有氧气和水的参与,无氧呼吸没有氧气和水的参与,D错误.故选:B.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合成ATP的途径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大量).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C6H12O62C3H6O3+能量(少量),或C6H12O62C2H5OH+2CO2+能量(少量).本题属于简单题,着重考查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细胞呼吸过程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可以通过流程图分析,表格比较,典型练习分析强化学生的理解.要注意,一般的植物细胞无氧呼吸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但少数植物营养器官如马铃薯的块茎、玉米的胚、甜菜的块根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17.家庭酿酒过程中,密闭容器内酵母菌呼吸类型变化分连续的三个阶段(如表),下第一阶段只进行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第三阶段只进行无氧呼吸A.第一阶段容器内的水含量由于酵母菌的呼吸消耗而不断减少B.从能量角度分析,在第二阶段酵母菌的繁殖速率最大C.在发酵过程中,容器内压强在第二阶段达到最大D.第二阶段开始产生酒精,到第三阶段时酒精的积累量达到最大【答案】D【解析】解:A、第一阶段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所以容器内的水含量由于酵母菌的呼吸产生水而不断增多,A错误;B、从能量角度分析,酵母菌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最多,所以在第一阶段酵母菌的繁殖速率最大,B错误;C、由于酵母菌无氧呼吸时不消耗氧气却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在发酵过程中,容器内压强在第三阶段达到最大,C错误;D、由于第二阶段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所以第二阶段开始产生酒精,到第三阶段时酒精的积累量达到最大,D正确.故选:D.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大量的能量,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物是二氧化碳和酒精,释放少量能量;酿酒过程就是利用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的原理.本题考查酵母菌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