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认识10以内的数 教案(苏教版一年级上)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认数10以内的数》说课稿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认数10以内的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认数10以内的数》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够熟练地数数、识数、写数,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认识0~10的数字,数的组成,数的比较,以及数的加减法。
这些内容都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于数学的概念和规律还不够熟悉。
他们在数数、识数、写数方面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容易混淆数字,不理解数的组成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基础的培养,让学生能够扎实地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认识0~10的数字,理解数的组成,能够进行数的比较和简单的加减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0~10的数字,理解数的组成,能够进行数的比较和简单的加减运算。
2.教学难点:数的组成,数的比较,以及数的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具、学具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和规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有趣的数学故事或游戏,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新课:介绍0~10的数字,讲解数的组成,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数的比较和加减法。
3.巩固练习:设计一些有趣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4.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5.布置作业:布置一些课后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数》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数》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10以内数的认识,能够正确数数、识数、说数,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教材以实物图片、生动的故事和有趣的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感受数的意义,体验数数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数经验,但对10以内数的认识还不够系统。
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10以内的数,体会数的意义,提高学生的数数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数数,能够从1数到10,认识10以内的数,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树立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会正确数数,认识10以内的数,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让学生体会数的意义,提高学生的数数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运用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直观教学法:运用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认识10以内的数。
4.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实物、图片、计数器、小棒等。
2.学具准备:学生用书、练习册、小棒等。
3.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内容包括故事、图片、活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播放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故事中出现一些10以内的数,让学生初步认识这些数。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数一数实物的数量。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认识10》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认识10》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认识10》主要让学生通过生活情境和数学活动,初步认识数字10,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能力,对数字1-9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数字10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够熟练,特别是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出现错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生活情境和数学活动,认识数字10,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数字10的认识和运用。
2.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数字10。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数字卡片、小动物图片、水果图片等。
2.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3.教学课件:PPT或投影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或投影片展示一组图片,包括小动物、水果等,让学生数一数图片中有多少个物品。
通过这个活动,引导学生关注数字10,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数字10。
让学生说出数字10的读法和写法,并解释数字10的意义。
接着,教师通过实际操作,如拿10个铅笔,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数字10。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些有关数字10的数学游戏,如“抓10游戏”、“数轴游戏”等。
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数字10,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有关数字10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认识10以内的数第1课时 认数1~5|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认识10以内的数第1课时认数1~5|苏教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五章节,认识10以内的数,第一课时认数1~5。
我们将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1到5这五个数字的读写,以及它们的大小顺序。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熟练地读写数字1到5,理解它们的大小顺序,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数字1到5的读写和它们的大小顺序。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将这些数字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数字卡片和一些与生活相关的物品,如苹果、小熊等,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先出示一些物品,如5个苹果,让学生数一数有多少个苹果。
2. 讲解:然后我会拿出数字卡片,一个个教学生认识数字1到5,并让学生跟读。
3. 例题讲解:我会用苹果的数量来举例,让学生理解数字的大小顺序。
比如,我会拿出3个苹果,然后问学生:“苹果多还是少?”学生会回答:“少。
”然后我会再拿出2个苹果,问学生:“苹果多还是少?”学生会回答:“多。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数字的大小顺序。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自己数一数,比如:“我有4个橘子,我要吃2个,还剩几个?”5. 小组活动:我会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有5个数字卡片,让学生互相问答,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数字1 数字2 数字3 数字4 数字5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数一数,下面有几个苹果,几个橘子。
答案:苹果5个,橘子3个。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除了数水果,我们还可以数一数教室里的物品,如桌子、椅子等,让学生在生活中更多地运用数字。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中,我使用了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物品,如苹果,来帮助他们理解数字的概念。
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更容易通过具体的物品来理解抽象的概念。
(说课稿)第五单元 认识10-一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说课稿)第五单元认识10-一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一、课程背景本课是一年级数学上册的第五单元,主要内容为认识数字10。
在学习数字1~9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数字10以及与之相关的数学概念。
二、教学目标1.掌握数字10的读法、写法,并能正确拼接基础数字。
2.了解与数字10有关的数学概念,如10以内的数、10以内的加减法。
3.能够用正确的方式拓展10以内的记忆。
4.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字10及其相关知识,如日常计数、算钱等。
三、教学重点1.认识数字10及其与基础数字的拼接。
2.掌握基础的10以内的加减法。
3.学会用正确的方式拓展10以内的记忆。
四、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认识数字10及其拼接方式。
2.基础加法运算。
教学重点:1.掌握数字10的基本概念。
2.学会正确的数字拼接方式。
3.了解基础的加法原理。
教学难点:1.理解数字10与基础数字的关系。
2.理解数字10的拼接方式。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基础减法运算。
2.掌握基础的1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重点:1.掌握基础的减法原理。
2.学会用数字0~9拓展10以内的数。
3.掌握基础的10以内加减法。
教学难点:1.理解10以内加减法的规律。
2.掌握数字拓展的方法。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温故知新:复习数字1~9及其相关概念。
2.认识10以内的数。
教学重点:1.复习数字1~9及其相关概念。
2.了解和掌握10以内的数的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1.理解和掌握10以内的数的基本概念。
2.将数字1~9和数字10联系起来。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1.基础算术练习。
2.计数实践应用。
教学重点:1.巩固10以内加减法的知识。
2.在实际应用中熟练使用数字10及其相关知识,如日常计数、算钱等。
教学难点:1.在实际应用中正确使用数字10及其相关知识。
2.培养计算思维能力。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黑板、幻灯片等方式进行知识的介绍和讲解。
2.亲身实践法:通过做题、计数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教案
2.让学生在操作、交流中自主学习。 教师在这节课中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很多,体现了儿童“智慧长在手 指尖上”的特点。在拨一拨的过程中,学生充分认识了 1-5 各数以及它们的顺序, 实际也渗透了这几个数是由几个一组成的,学生对这五个数的认识是深刻的。通 过“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等形式,不仅巩固了今天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人 人参与了学习的过程,真正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如练习中的猜数游戏,创设了 开放的学习环境,互相提问、互相解答,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增进了积极参与学习 的意识。
1
⑴图上有两盆花,每个人有两只手,可以用几个算珠来表示呢?也可以用数字 几表示呢?(板书 2)
⑵说说 2 像什么?指导学生书写。自己动手操作。自己归纳出 2。想象:像一 只小鸭子。
⑶你能摆出 2 根小棒吗?画 2 个圆,或是拿出 2 个圆片等。 ⑷大家看见图上有 3 个跳舞的小女孩,你能从铅笔盒里拿出 3 支铅笔,在纸上 画出 3 个圆,拨 3 颗算珠吗?这些物体都是 3 个,我们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 书 3)说一说:3 像什么?着重指导学生书写。自己动手,说、摆、画,认识数 字 3,3 像我们的耳朵,做书空练习。 你还能在我们教室里找到和 3 有关的东西吗? ⑸照样子,让学生学习数字 4、5。 ⑹指导学生写数字 4、5,着重指导写 5。 3、指导书写数字。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尤其是 3 和 5,老师巡视,即使纠正 学生的错误。 三、反馈完善 1、你能用我们学过的数字 1~5 说一说我们身边的东西吗?小组合作:说说身 边的东西。 2、完成书上的“想想做做”自己独立完成,并想一想,说说自己是怎么连的。 (1)指导学生看第 1 题,说说图上有几根黄瓜?和数字几连起来了?你能照 样子连一连吗? (2)看数字涂色,让学生自己完成,由同桌帮助检查对不对。 (3)看图写数,数到几就在日字格里写几。 四、拓展延伸
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教案(含教学反思)
1. 10以内各数的读写及具体含义。
2.进行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3.了解序数和基数的区别。
1.会认、读、写1~10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会用1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正确地区分几和第几。
2.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会正确地数数。
3.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并会用语言(等于、大于、小于)来描述10以内数的大小。
4.能运用10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5.通过认数、数数,渗透数学与生活实际密不可分的思想。
6.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语言表达、动手操作等各种能力。
1.本单元的重点之一是学习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初入学的学生不易掌握数字的结构和笔顺,有的学生往往把上下、左右的位置搞错(如6写成9)。
另外,手指也不灵活,写0、5、8等数字时,拐弯不圆滑,要写得整齐匀称就更难一些。
因此,学写数字要作为一个重点。
为了让学生写好0~10各数,教材中做了示范,要求学生从一开始就按照一定规格写数字,养成书写认真、一丝不苟的良好学习习惯。
用数字、符号或图形表达和交流,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因此,本教材从学习0~10各数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符号感。
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0~10各数来表示一些物体的个数和顺序,会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示。
如通过富有趣味的图画,让学生理解符号“>”两边数的大小。
类似这样的实践活动,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素材,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逐步建立数感和符号感。
2.向学生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等思想时,教师只是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比较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对这些内容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就可以了,不要给学生讲“对应”等名称。
3.本单元的学习,还是要通过操作、探索来进行。
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条件,提供充分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去观察,去操作、尝试。
要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做他们想做的,并在实践中理解知识。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第5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第1课时_认数1~5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第5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第1课时_认数1~5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认识10以内的数,并进行数的运算。
本节课是该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教学内容是认数1~5。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对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数学,对于数的认识还比较陌生,但是他们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他们对于新事物充满好奇,愿意尝试,这对于他们学习数学是有利的。
但是,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认识数1~5,理解数的意义。
2.培养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数1~5,理解数的意义。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数数和识数。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数字卡片、小棒、计数器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的小棒、计数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数字1~5,让学生对这五个数字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利用小棒、计数器等教具,让学生直观地感知数1~5,让学生通过数数、摆小棒等活动,理解数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数数比赛,看哪个组数得快、数得准。
让学生在游戏中熟练掌握数1~5。
4.巩固(5分钟)利用数字卡片,让学生进行识数练习,看谁认识得快、认识得准。
5.拓展(5分钟)让学生自由发挥,用数字1~5创作一些有趣的数学故事或数学图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案)第五单元 认识10以内的数第1课时(1)-一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教案)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第1课时(1)-一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教学目标:1. 能够认识0~10之间的数,并正确读出它们的顺序。
2. 能够将0~10之间的数用图形、手指、数字等方式表示出来并简单比较大小。
3. 了解“零”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4. 学会通过数的排列和组合,提高加减法初步认识。
教学重点:1. 学习认识0~10之间的数。
2. 了解“零”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3. 学会用图形、手指、数字等方式表示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准确读出数的顺序。
2. 学生能够通过简单的比较方法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包括图片、数字等。
2. 准备黑板、彩色粉笔、沙盘等教具。
3. 根据教学内容准备教学案例。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小朋友在数数的场景,并引导学生对数字产生基础观念,如:“小朋友们,你们每天都和我在一起,今天我们要学什么呢?”“是的,我们要学习数字0~10,那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数一数我们身边的物品有几个呢?”2. 引入数字0~10教师通过课件等逐个介绍数字0~10,学生可以在黑板或者沙盘上模拟这些数字,感受数字大小及顺序。
3. 学习零的概念与用法通过图形、数字等来引导学生了解“零”的概念,“零”这个数字的性质等。
4. 小组练习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1~2个数进行展示并说出数的大小关系,小组之间进行比较。
5. 数字顺序记忆让学生背诵数字0~10,并带着数字标志画图形攻关,提高记忆和理解数字顺序的能力。
6. 课堂讨论教师利用教学案例或学生提问带领学生归纳总结数字的组合和加减法概念。
7. 课堂练习通过分发练习册子、黑板答题等形式进行课堂练习,加强学生对数字的掌握和理解。
8. 课堂小结教师在课堂小结中,让学生复述数字的读法、积累的其他数字知识,评估课堂学习情况。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注重了小学生数字基础教学,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呈现数字的顺序、大小关系与组合的能力,夯实数字基本概念,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接受与掌握能力。
(教案)第五单元 认识10以内的数第2课时(1)-一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第2课时(1)-一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10以内的数,学会用个位数加0、1、2、3、4的方法快速算出10以内的加法。
2.学会用图片、实物和数形结合的方法感知数字。
3.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感知能力和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1.让学生理解个位数加0、1、2、3、4的方法快速算出10以内的加法。
2.让学生通过图片、实物和数形结合的方法感知数字。
教学难点1.教会学生如何快速算出10以内的加法。
2.让学生建立感知数字的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小清新的图片和数字图案印刷材料。
2.教师准备10以内的数字卡片和实物。
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1.教师用图片来引导学生快速感知数字,让学生猜猜图片中的数字是多少。
2. 认识数字1.教师让学生看看10以内的数字卡片,让他们说出数字的大小和表达方式。
2.教师使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让学生用数字拼成图形,加深学生对数字的印象。
3. 学习加法1.教师向学生介绍加法,然后以具体的实物为例子,让学生理解加法的概念。
2.教师以“个位数加0、1、2、3、4的方法”为主题,向学生解释快速算出10以内的加法的原理和方法。
3.教师用卡片让学生练习计算10以内的加法。
4. 总结归纳1.教师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回顾所学的知识点。
2.教师让学生自己解答一些问题,让他们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入的总结和理解。
教学扩展1.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数字图案。
2.教师可以用游戏的形式来复习所学内容。
3.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实物自己编排出10以内的数,并用加法计算出结果。
课后作业1.让学生熟记10以内的数字,学会用图片、实物和数形结合的方法感知数字。
2.让学生练习个位数加0、1、2、3、4的方法快速算出10以内的加法。
3.让学生将所学内容用自己的话总结出来,以便日后回顾复习。
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看看他们是否能够理解10以内的数字和快速计算10以内的加法。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认数10以内的数》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认数10以内的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认数10以内的数》是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10以内的数数能力,能够正确地认读和书写10以内的数字,理解数的概念,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学习10以内的数的读写和数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数学,对于数的认识和理解还处于初级阶段。
他们对于数字的认知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和游戏活动中的一些简单接触,对于数的读写和数数能力还不是很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数的概念,提高数的认知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读和书写10以内的数字。
2.培养学生能够用数数的方式进行计数,理解数的概念。
3.培养学生通过数的读写和数数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10以内的数的读写和数数能力。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理解数的概念,能够用数数的方式进行计数。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在小组合作中互相交流和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教学PPT,包括教学内容、实例、游戏等。
2.教学卡片:制作10以内的数字卡片,用于教学活动。
3.教学奖品:准备一些小奖品,用于激励学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认数10以内的数》。
让学生认真听故事,并在故事结束后回答一些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展示10以内的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和读写10以内的数字。
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数的读写规则,例如“0”读作“零”,“1”读作“一”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数的读写操练。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教案-苏教版(年秋)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教案-苏教版(年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识别和书写10以内的数字,理解每个数字所代表的数量意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运用多种方法来表示和描述10以内的数,如使用实物、图片、口头表达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感受数学的乐趣。
教学内容1. 数字的认知:学习0到10的数字,理解每个数字的形状和含义。
2. 数字的读写:正确书写10以内的数字,并能口头读出。
3. 数字的顺序:理解数字之间的顺序关系,如5在4和6之间。
4. 数字的应用:能够用10以内的数字来表示物体或事件的数量。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准确地识别和书写10以内的数字,理解数字所表示的数量。
2. 教学难点:数字0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比较抽象,需要通过各种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数字卡片:0到10的数字卡片,用于展示和排序。
2. 实物:各种小物品,如小球、玩具车等,用于计数和表示数量。
3. 教学挂图:展示10以内数字的挂图,用于视觉辅助。
4. 练习册:用于课堂练习和学生自我检测。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简单的游戏或故事引入数字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探索与发现: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教具来探索数字,发现数字之间的关系。
3.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每个数字的形状和含义,并进行书写示范。
4. 互动练习:通过小组活动或全班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数字。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并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板书设计- 数字卡片:将0到10的数字卡片按顺序贴在黑板上,供学生参考。
- 关键概念:在黑板上列出本节课的关键概念和知识点。
- 练习题:在黑板上展示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让学生尝试解答。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练习册中关于10以内数字的练习题。
2. 拓展活动:让学生在家中寻找10以内的物品,并用数字进行标记。
1年级数 学苏教版上册教案第5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
第五单元10的认识教学目标1.在生活情境中激发学生数数的愿望,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认、写10,理解10以内数的顺序,学会比较10 以内数的大小2.初步孕伏10个一就是1个十的思想,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3.学生体验数可以表示具体事物的个数,生活实际中处处都有数,逐步产生对数学的情感;培养认真书写的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0的认识和读、写。
难点: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
教学准备多媒体、学具。
教学过程一、复习1.从小到大数一数0-9,再从大到小数一数9-0.2.这几个数中,比5小的数有?比5大的数有?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提问:(1)每个小朋友都有生日,谁来说说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日?(2)我们祖国妈妈的生日又是几月几日呢? 谈话:再过几天就是10月1日国庆节了,全国各地都在欢庆祖国妈妈的生日。
(课件显示:北京天安门张灯结彩,广场放满了鲜花,各地举国欢度国庆的情景)我们学校的小朋友也载歌载舞庆祝国庆。
(课件显示:课本第23页的主题图)三、讲授新知,感知数101.初步感知——看图数一数。
提问: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许多穿着各民族服装的小朋友在跳舞)追问:究竟有多少个小朋友在跳舞呢?先让学生看图轻声数一数,然后请一个学生上来大声数一数。
小结:同学们数得对!有10个小朋友在跳舞。
2、数珠表示。
追问:图上小朋友的人数、刚才大家数的物体或人,都是几个?提问:这10在计数器上再怎样拨珠就可以表示它?(添拨一颗显示成10颗珠)我们一起数一数这里的数珠。
追问:这里的数珠表示几?4.实际应用——看数说一说。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10这个数,愿意和10交朋友吗?让我们联系生活用10说一句话。
(学生分小组活动)交流:学生汇报用10说的。
一句话,教师选择并加以推荐。
如:(1)我们两只手有10个指头。
(2)我们小组有10个小朋友。
(3)9月10日是教师节。
(4)早操排队时,我站在第10个。
5.临摹写数——照着写一写。
(说课稿)第五单元 认识10以内的数第2课时(2)-一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说课稿: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第2课时(2)-一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中的第2课时。
本单元重点围绕认识10以内的数进行教学,本课的主要内容是数字排列和数字序数,包括数字从小到大的排列和数字序数的认识。
本课的核心概念是数字的大小关系,是初步建立数学意识和认知能力的重要环节。
教学目标:1.掌握数字从小到大排列的规律;2.掌握数字序数的认知方法;3.能够正确写出5以内的数字从小到大排列的顺序;4.认识数字序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教学重点:1.数字从小到大排列的规律;2.数字序数的认知方法。
教学难点:1.数字从小到大排列的反向思维;2.数字序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通过消除思维障碍游戏,让学生复习上节课学过的数字大小关系概念,激发思维灵敏度和兴趣,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读懂数字的大小•引导学生观察数码钟,让学生辨认数字大小和顺序,培养观察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数码卡片,将数字从小到大排列,并接受反向思考的训练。
3. 认识数字序数•通过比较图形大小,引导学生了解数字序数的概念。
•引导学生理解数字序数的表示方法,比如阿拉伯数字和英文字母等。
4. 练习与巩固•通过数码图形卡片的配对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认知数字大小关系。
•通过数字序数填空的练习,在课堂中巩固和拓展知识点。
5. 总结与归纳教师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让学生针对本节课所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回顾和巩固。
三、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游戏和练习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激发学生对数字大小和数字序数的兴趣,通过反向思维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敏度和逻辑推理能力。
但是,在游戏和练习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出现了认知困难和操作失误的情况,需要更多的个性化指导和帮助。
对于这些学生,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更加关注和照顾,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巩固和拓展。
此外,还需更多的实践方案和教学经验的积累,不断优化和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教学资源。
第五单元 认识10以内的数 教案(苏教版一年级上)
能熟练地数出地数量是 10 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理解力 10 以内的每个数的具体含 义,会读、会写 0~10 各数。
2、使学生在数数、认数的过程中掌握 10 以内各数的顺序,能够区分“几个” 和“第几个”,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初步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 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了解“同样多”以及“多”“少”的含义,认识符号“=”“〈” 和“〉”的含义,会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 10 以内数的大小。
4、完成“想想做做”第 7 题。 (1) 启发学生按不同的标准把图中的星分成两类。 (2) 数一数每对的个数,体会 5 的不同分法。
5、完成“想想做做”第 8 题。 (1) 组织学生排一排,说一说。 (2)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自己的前面有几个,后面有几个同学。
6、“想想做做”第 9 题:写 1-5 各个数字。 说说最后一行空的可以怎样利用。
第五单元 认识 10 以内的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12~29 页,共 10 课时。
教材简析: 本单元安排了 10 以内的数,使学生建立起 10 以内的概念。教材把认数教学
分成四个连贯的环节,即 1~5 各数、0、6~9 各数、10 四段安排。让学生经历 认数的过程,体会数的意义。其间穿插了“几和第几”、“=、>和<”的教学认 识。
和
“第几”的不同含义,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并在实际中加以运用。
2、在具体的情境中练习运用“上、下、前、后、做、右”这些词语与“第
几”相结合描述物体的位置,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探索规律和推理的能力。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展合作交流的意识,培养语言表达的能力,并且
能渗透尊敬老人的教育。
(教案)第五单元 认识10以内的数第5课时(2)-一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教案)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第5课时(2)-一年级
数学上册(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表示10以内的数。
2.通过绘画和歌唱对数字进行加深理解。
3.通过手工制作认识数字的排列顺序。
二、教学重点
1.认识10以内的数字。
2.通过绘画、歌唱和手工制作深入理解数字排列顺序。
三、教学内容
1.数字绘画板。
2.数字歌谣。
3.数字排列手工制作。
四、教学步骤
第一步:数字绘画板
1.教师介绍绘画板的使用方法,要求学生用颜色纸条拼出数字1~10。
2.学生根据要求拼出数字,教师纠正学生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3.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
第二步:数字歌谣
1.教师带领学生唱《小手歌》。
2.学生自行模仿教师的动作唱出歌谣。
3.教师在歌谣中穿插数字的出现,要求学生在唱歌谣的过程中对这些数字进行倒数。
第三步:数字排列手工制作
1.教师向学生展示由数字1~10组成的排列顺序。
2.学生通过手工制作来达到认识数字排列顺序的目的。
五、教学评估
1.学生在数字绘画板上的完成情况。
2.学生在数字歌谣中对数字的理解情况。
3.学生手工制作的排列顺序是否正确。
六、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在绘画、歌唱、手工制作等多种方式中对数字的认识深入加深。
在上述三个环节中,我们都能看到学生对数字的理解逐渐加深,也能看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渐获得更好的数学素养和自信心。
(说课稿)第五单元 认识10以内的数第5课时(2)-一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说课稿)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第5课时(2)-一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道10以内的数的大小关系。
2.能够用图形、手指等比较大小。
3.能够认识并填写10以内的数表格。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10以内的数的大小关系。
2.填写10以内的数表格。
难点1.10以内数的大小对比。
2.以图形、手指等进行比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10个数字卡片,随机给学生两个数字卡片,让学生根据卡片上的数字比较大小,引导学生发现10以内的数有大小之分。
2. 活动1:用图形比较(10分钟)教师给学生出示不同大小形状的图形,让学生比较图形的大小,并在黑板上画出图形形状大小图形的分布情况,引导学生认识10以内的数的大小关系。
3. 活动2:用手指比较(10分钟)教师用自己的手指和学生的手指进行比较,让学生比较手指数的多少,并在黑板上画出手指数量的分布情况,引导学生认识10以内的数的大小关系。
4. 活动3:填写表格(15分钟)教师出示10以内的数表格,让学生根据认识的大小关系填写表格中的数字。
然后,教师进行评价,指出表格中填写错误的数字及原因,让学生自行校对。
5. 温故知新(5分钟)教师出示百分之百、十分之一和20的数字卡片,请学生比较大小,并在黑板上画出数字的大小分布情况,引导学生复习和巩固新课的内容。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针对一年级学生认识10以内的数的大小关系和填写10以内的数表格的学习,主要通过比较图形、手指和数字卡片的大小,让学生从视觉、触觉等方面深刻理解10以内的数的大小关系。
同时,让学生通过填写10以内的数表格的活动来巩固和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认识的差异较大,一部分学生无法迅速理解10以内的数的大小关系,导致活动设计不够灵活,可能会浪费课堂教学时间。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活动设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最大程度地接受和理解新知识。
(教案)第五单元 认识10以内的数第5课时(1)-一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教案: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第5课时(1)-一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和写出数字1-10;2.能够正确快速地数出1-10个物品;3.能够通过观察图形,判断物品的数量是否符合数字的大小;4.能够用简单的语言叙述数字的大小关系。
二、教学重点1.认识和写出数字1-10;2.快速数出1-10个物品。
三、教学难点1.判断物品的数量是否符合数字的大小;2.叙述数字的大小关系。
四、教学内容及方法1.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数字1-10,能够正确地写出这些数字,并能够快速数出1-10个物品。
同时,学生也需要掌握如何通过观察图形,判断物品的数量是否符合数字的大小,并且能够用简单的语言叙述数字的大小关系。
2.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是“带着问题学习法”,即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同时,还会采用“教师讲解 + 学生练习”的教学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些物品(可以是小球、口香糖、贝壳等),让学生数数并记录下数字。
2.教师问学生,这些数字是什么?是否能够写出来?3.教师宣传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即让学生认识数字1-10,并且能够正确地写出这些数字。
2. 学习新知1.教师出示数字1-10的卡片,让学生依次数出这些数字并记录下来。
2.教师讲解数字1-10之间的大小关系,即越大的数值越大,越小的数值越小。
3.教师出示1-10个物品的图形,让学生对照数字卡片,观察图形是不是和数字大小相符合。
3. 更深一步的学习1.教师出示两个数字加减的算式,让学生在心里进行计算,判断两数之和或差的大小。
2.教师展示一个有规律的数字序列,让学生根据这个规律预测下一个数字。
3.教师出示两个数字的大小关系,让学生选择正确的大小关系。
4. 巩固练习1.教师让学生写出数字1-10;2.教师出示图形并说出相应的数字,让学生匹配图形和数字;3.教师出示一些有规律的数字序列,让学生根据规律推测缺失的数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设计: 1、书写比赛。
2、课堂时间完成《补充习题》第 6 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认识 1~5(练习)
第 3 课时 认识几和第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15 页例题,第 15~16 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1~4,“你 知道吗”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活动、交流的过程,初步理解“几”
和
“第几”的不同含义,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并在实际中加以运用。
2、在具体的情境中练习运用“上、下、前、后、做、右”这些词语与“第
几”相结合描述物体的位置,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探索规律和推理的能力。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展合作交流的意识,培养语言表达的能力,并且
能渗透尊敬老人的教育。
教学重点:区分和理解几、第几的不同含义,并能在生活实际中运用。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谈话:小朋友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数一数”,已经会数出一些物体的个数并 且能用小圆点来记录物体的个数。
指出:其实,除了小圆点,我们还可以用数,把数的结果记录下来。从这节 课起,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认数。今天学习认识 1~5 。(板书:认识 1~5) 二、学习认数
1、初步感知 1—5 各数 出事例题场景图,让学生说说图意。 (适当进行思想点拨。) 提问:你能数出图中的一些东西有多少吗? (1 块黑板,2 盆花,3 个小朋友,4 个气球,5 个字) 2、认数、写数 (1)认识“1”。 谈话:图中拉琴的有 1 人,有 1 架手风琴,有 1 块黑板。 指出:刚才我们数的人或物都是 1 个。“1”可以在计数器上拨 1 颗珠子表 示,也可以用一个圆点表示,还可以用一个方块表示。还可以用数字 1 来表示。 (板书:1) 领学生读 1。 提问:你会用“1”来说一句话吗? 谈话:怎样才能写一个漂亮的“1”呢?我们先来观察一下这个 1. 指导学生写 1:写 1 的时候要写得稍微斜一点,笔画要直,(师示范写); 伸出右手跟老师书空;会写了吗?在书上描一描,写一写。 (2)认识“2”。 谈话:认识了 1,接着我们要认识几呢?刚才图里的什么数出来是 2 个? 指出:2 个可以用计数器上的珠表示,原来有 1 颗数珠,再添上 1 颗就是 2 颗数珠。(教师边说边拨珠)
2、完成“想想做做”第 5 题。
同桌开展活动,先按顺序排一排 1-5 这五张数字卡片,再按从小到天和从 大到小的顺序读一读。
3、完成“想想做做”第 6 题。 (1)教师读明题意。 (2)师问:这个花瓶上应该有几朵花呀?可是这里只有几朵?还缺几朵? 缺几朵就应该画上,应该再画上几朵? (3)让学生独立画,不要求画的很像,只要数目对就可以了。
4、完成“想想做做”第 7 题。 (1) 启发学生按不同的标准把图中的星分成两类。 (2) 数一数每对的个数,体会 5 的不同分法。
5、完成“想想做做”第 8 题。 (1) 组织学生排一排,说一说。 (2)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自己的前面有几个,后面有几个同学。
6、“想想做做”第 9 题:写 1-5 各个数字。 说说最后一行空的可以怎样利用。
含义并进行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正确区分一个数表示的是几,还是第几。
课时安排: 10 课时
第 1 课时 认识 1~5 教学内容:教科书 P12 页例题,第 13 页“想想做做”第 1-4 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在具体情境中数数以及相应的操作活动,初步理解 1~5 各数
的含义,会认、读、写 1~5 各数,会用这些数表示数量在 5 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2、学生经历 1~5 各数的抽象过程,初步感受数与生活的联系,有用数进行
(一)初步感知 1、星期天一大早,大家都到动物园去买票游玩。(出示主题图)提问:图上 一共有几个人在买票?(指名数,板书:5 人) 2、提问:从前往后数,戴帽子的小男孩排在第几?谁愿意上来数?(板书: 第 2) 追问:那排在第 2 的是谁呢?(生:戴帽子的小男孩)这里的第 2 是指 2 个人吗?不是有 2 吗? 讲述:对,第 2 不是指两个人,而是指排在第 2 的那一个人,就是这个戴帽 子的小男孩。 3、提问:从前往后数,小女孩排在第几?(板书:第 5) 追问:想一想,这里的第 5 是指 5 个人吗?那是指谁?就几个人?(生:1 个人) 4、师要求:现在你能看着买票的队伍,用第几说说其他人的排队位置吗? (先和同桌说,再交流) 5、提问:排在前 3 个的是哪几个人?排在后 2 个的是哪几个人? 小结:刚才大家通过数一数,知道排队买票的有 5 人,是一共的人数,第 1 第 2 第 3 第 4 第 5 这些是指每个人在队伍里按顺序排的位置。这就是我们学习的 “认识几和第几”的内容。 (二)联系实际 谈话:生活里经常用到几和第几,请小朋友从前往后数数看,你们这一排有 几人?你坐的位置是第几个?数完了再说给你的学习伙伴听。 师选择一排学生,请学生说一共有几人,第几个是谁?谁在第几个? 三、练习巩固 1、完成”想想做做”第 1 题。 谈话:今天动物园里可真热闹,门口挂满了灯笼。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点亮 灯笼好吗? 向学生说明要求:从左边起涂色,第一行涂 4 个,第二行涂第 4 个。学生明 白要求和明确左和右的方位后自己涂色完成。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业,并进行交流。 提问:涂 4 个和涂第 4 个意思一样吗?为什么?从左边起,就是从哪边起啊?
3、在认数、比较数大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等思 维能力,形成初步的数感,具有初步的用数进行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4、使学生初步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积极参加数学学习活动,愿意和同 伴合作交流,初步养成认真书写的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数是数的含义、写法。 2、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理解“同样多”以及“多”“少”的
教学难点:把 1-5 各数写美观。
教学准备:教师:教学光盘。学生:1~5 数字卡片各一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些数? 2、反馈昨天写数情况,在实物投影上展示,让学生评议。 3、示范写 1-5 各数,同时介绍书写时的注意点,提出学生在书写过程中的 不足。
二、进行练习 1、练习写 1-5 各数,写在日字格中,每个写一。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几和第几来回答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已经认识了 5 个数了,你能从小到大数一数这 5 个数吗?大家 一起来数一数。再从大到小数一数这 5 个数。
2、刚才我们数的这些数不仅可以表示有几个,还可以按顺序表示是第几个。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 “几”和“第几”(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
2、“想想做做”第 2 题。 (1)提问:这幢楼房一共有几层?小男孩家住在第几层?你是怎么数的? 介绍自己家:你家的楼房一共有几层?你家住在第几层? 指出:一般楼房的第几层,是从下往上数的。 (2)谈话:快看,淘气的小猴子又在捞月亮啦! 提问:一共有几只猴子?戴帽子的猴子是第几只?你是怎么数的? 追问:只说第 2 只、第 4 只行不行?为什么?你能把话说完整吗? 交流得出:从上面数起,戴帽子的猴子是第 2 只;从下面数起,戴帽子的猴 子是第 4 只。数的顺序不同,第几只的答案就不一样。 3、完成“想想做做”第 3 题。 提问:哪条路上是上山的动物,哪条路上是下山的动物?上山的动物有几 只?谁第一?谁第二?下山的动物呢? 提问:除了这几个问题外,你还想到了什么? 学生先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4、 “想想做做”第 4 题。 提问: (1)图中每个小动物分别开的是几号车?最前面的是几号车?最后面的是 几号车? (2)4 号车前面有几辆车?它的后面是几号车? (3)看着这幅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先自己思考,再组织交流。 5、“你知道吗?” 谈话:经过了激烈的比赛,小动物们都拿到了不错的成绩,现在为获奖队员 颁奖。 提问:领奖台上共有几只小动物?它们各是第几名?你是怎么知道的? 介绍冠军、亚军、季军,说说生活中对冠军、亚军、季军的认识。 三、全课总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能说一句带有几和第几的话吗? 引导:我们班一共有几组,每组有几桌?自己的座位是第几组第几桌?我家 里住着几代人,我是第几代人? 2、“几”和“第几”表示的意思一样吗?为什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 10 以内每个数的含义,
能熟练地数出地数量是 10 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理解力 10 以内的每个数的具体含 义,会读、会写 0~10 各数。
2、使学生在数数、认数的过程中掌握 10 以内各数的顺序,能够区分“几个” 和“第几个”,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初步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 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了解“同样多”以及“多”“少”的含义,认识符号“=”“〈” 和“〉”的含义,会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 10 以内数的大小。
提问:大家一起看一看,计数器上现在一共拨出了几颗数珠? 指出:2 盆花,2 颗数珠,可以用数字 2 来表示。(板书:2) 领学生读 2。 提问:你会用“2”来说一句话吗? 谈话:怎样才能写一个漂亮的“2”呢? 指导学生写 2:注意看老师从哪里起笔,哪里拐弯,拐弯时要写得流畅一些 (师示范写);伸出右手跟老师书空;会写了吗?在书上描一描,写一写。 (3)用类似的方法教、“3”、“4”、“5”。 写“3”时说明 3 的字形像两个半圆,开口向左。 写“4”时说明 4 的字形像小旗,两笔写成。 写“5”时说明 5 的字形像称钩,两笔写成。 (4)让学生按顺序齐读 1~5 各数。 三、巩固新知 1、“想想做做”第 1 题:先看图中有什么,再数一数。 2、“想想做做”第 2 题: 先看第一格,上面写的是几,下面涂了几个圆? 你能看着每一格里上面的数,再在下面涂出几个圆吗?自己涂一涂。 学生完成后追问:每个数下面一共有几个圆?涂了几个?还剩几个没有涂? 3、“想想做做”第 3 题: 要求先数一数每种水果的个数,再在相应的“日”字格里写数。 4、“想想做做”第 4 题: 提问:图中画了什么?各有多少个? 追问:哪种小动物有 3 只?哪种小动物有 4 只?苹果树有几颗?苹果有几 个? 谈话:请你根据数的结果,完成书上的填空。 学生完成后核对。 四、总结全课 谈话:这节课我们写了哪些数?请大家一起读一读这几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