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新疆石河子二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高二语文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doc

高二语文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doc

高二语文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分值:150分时间:150分钟命题人:项本华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每小题3分,计12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老态龙钟恬退隐忍鞠躬尽粹面面相觑横槊赋诗B.莫名其妙囤积居奇逆情背理惊惶失措正襟危坐C.备尝艰辛箭拔弩张忐忑不安自惭形秽沧海一粟D.无精打彩置之度外满门抄斩窸窸窣窣衔哀致诚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他教女儿把门打开,她亲自把一袋袋的钱秘密地堆好,把门关严。

②他不知道世界上有“精神生活”这个名词,但是生活好转以后,他过精神生活。

③当时的法国社会存在着种种丑恶的道德风尚,在下层人民中,莫泊桑发现一些令人宽慰的健康品质。

A 监视渴望因此就B 监督渴望只有才C 监督渴求因此就D 监视渴求只有才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步步走上中国经济的舞台,昔日占统治地位的计划经济已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B.性格内向的人,有的喜欢离群索居,由于少有朋友来往,他们在生活中常常是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C.二十年前,他辞去了国内的工作,一个人来到美国,就像离群的孤雁,形单影只....,十分孤独。

D.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别的事情,都已置若罔闻....。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前后《赤壁赋》是宋神宗元丰三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两年后游览赤壁写下了这两篇诗赋。

B.在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和柳州刺史期间,仿《离骚》体写了十多篇赋,来倾吐自己遭受迫害的悲愤。

C.韩愈等人发起的唐代古文运动之所以取得空前的成功,不只是散文自身发展的必然,而且也是由一定的社会现实条件决定的。

D.李密的《陈情表》写得入情入理,“悲恻动人”,终于打动了晋武帝,不再在“养亲”和“奉诏”之间左右为难二、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5—7题(每小题3分,计9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两千多年前,揭竿而起的陈胜、吴广石破天惊地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千百年来,这句话总是让无数男儿热血沸腾。

新疆石河子市二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pdf

新疆石河子市二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pdf

石河子第二中学2017届2016年第一次月考语 文 命题人:沈兵兵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语境中的“敬畏感”王晓丽 从词语结构来看,“敬畏感”是一个偏正结构的词,其本质是一种情感,这种情感究竟是什么,取决于其前面的修饰部分,即“敬畏”的含义。

是“敬畏”使得这种情感不同于“美感”、“快感”等情感。

因而,对“敬畏感”进行阐释的关键是对“敬畏”进行剖析。

现实生活中,“敬畏”往往作动词使用,例如:敬畏自然、敬畏父母,这说明敬畏往往与一定的对象相关联。

但不是所有的事物都可以作为敬畏的对象,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 “天命”对人而言是神圣而不可轻易达致的东西;“大人”是“天命”的承载者,是社会政治秩序的代表;“圣人”是“天命”的阐释者,是人心秩序话语的表述者,畏天命是畏大人和圣人的决定性前提,“畏”在孔子那里其实质是今天我们所讲的“敬畏”,从对孔子“三畏”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以下两个结论。

首先,敬畏的对象是带有“神圣”性的事物,这种神圣性的事物代表了主体的一种价值取向,这里引发出“敬”的含义。

“敬”表达的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价值追求,是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

此时,敬可以和“尊敬”、“恭敬”等一组词互用。

其次,大人、圣人是人们由“平凡”走向“神圣”的关节点、阶梯。

这一点彰显了敬畏感在中国语境中的特殊性,是其与西方敬畏不同的根源,也是敬畏对象可以成为一种价值取向的依据。

大人、圣人是现实生活中人们价值追求的现实化身,人们确信按照大人、圣人的标准来要求、践行,最终可以实现价值追求,这里“畏”的主动性使其具有中国特色。

“畏”由“敬”生,因为心中有一种向往,并且相信按照这种向往的人格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就可以达到神圣,因此,主动以典范人格为示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

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卷首寄语: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

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

——张羽《咏兰花》一、现代文阅读(2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先秦儒家已形成比较立体、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

这种思想首先体现为“乐”。

孔子非常擅长在观察自然现象时对自身社会经验进行审视和升华,自然之道和其处世之道在某个合适的时间节点产生共鸣,从而引发孔子深层的思考,其生态情怀也在类似的体悟中逐渐浓厚。

认知自然、体验自然、进而体悟人生哲理,让孔子得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样的结论。

由“乐”而生“畏”。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在孔子看来,四季的轮回、万物的生长都有其运行轨迹和规律,这种力量非人力所能干涉,孔子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在这种感慨中毕现。

荀子则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既然这种“常”的力量如此强大,非人力所能改变,聪明的做法就是顺应这种力量并对之合理利用,即荀子所讲的“制天命而用之”。

那么,该如何“制”呢?荀子较为强调见微知著、因循借力、顺时守天、因地制宜。

这种总结比起孔子体验式思维多了些理性,已试图对联系自然与人类社会的“道”进行理性阐释和总结。

在此基础上,“推人及物”的思想就产生了。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孟子生态道德的基础,“不忍心”推广于自然万物就成了推人及物的生态道德。

如果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是简单适用于人类社会的推恩思维,是简单的换位思考、推己及人,那么,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则已拓展为推人及物了。

荀子也说:“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别之,别则有别,至于无别然后至。

”他认为自然万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共性,有同质性;同时,根据某种特质,又可在共性的基础上区分差异,剥离出异质性。

这种异质性基础上的同质性是推人及物的逻辑基石。

新疆石河子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疆石河子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疆石河子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12年浙江卫视强力打造了一个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中国好声音》。

《中国好声音》的出现赢得了诸多关注和好评,与此同时,也引发了对于选手身份、经历等方面的争议。

好评和争议交错,热播和分歧共存,这其实是中国近年来选秀文化发展变化状况的折射,也是中国电视文化新的变化的投影。

这一栏目一出现就引起轰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力求超越粉丝和明星的关系,不靠选手搞噱头,不靠评委博出位,也不靠庞大阵势的粉丝投票,而是着力于音乐的专业性,力图回到尽可能纯粹的音乐的本质,力图让“好声音”成为唯才是举最重要的砝码。

让刘欢、那英这些当代流行歌坛最有声望的音乐人来指点新人,依据好声音来收徒,而选手也可以选择导师,进入音乐专业领域深造,从而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既不同于让年轻人成为粉丝热捧的超级明星,也不同于让普通人在舞台上一展即毕的走过场。

这其实是从普通人中选择真正的“好声音”,让他们得以成为好的歌唱家、艺术家,让选秀不再是一下子就实现梦想,也不是仅仅展现梦想,而是让梦想通过一个专业的路径和较为严谨的程序得以延伸,最终成为一个职业生涯的选择。

将梦想的实现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修业和长期的学习努力,节目正是在这一点上赢得了公众。

“80后”“90后”处在竞争激烈,生活和事业发展的压力较大,而自身的适应和抗压能力相对较弱的矛盾之中。

一举成名的冲动、展示自我的激情如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具体路径,正是青年一代的焦虑所在。

选秀节目尚未从这一方面加以具体的指点,青年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望在《中国好声音》中却得到了展现。

这很像是一个音乐的职场节目,对于激励青少年更好地学习,更艰苦地磨炼,给他们提供更加积极向上的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所标举的脚踏实地实现梦想的路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正面和积极的价值观。

新疆石河子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精校Word版含答案)

新疆石河子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精校Word版含答案)

石河子第二中学2021届2018—2019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语文)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命题人:陈策审核:陈吉永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轼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房四宝,笔居首位。

中国的毛笔是举世无双的书写工具。

古埃及的芦管笔、欧洲的羽毛笔,早已退出历史的舞台,而毛笔从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走来,至今兴盛不衰,足见其强大的生命力。

在古人的心目中,它不只是一支伸手即来、挥之即去的“毛锥子”,而是具有某种意蕴、值得依恋的伴侣,或者说,它本身就代表着文明,是文化人及其形象、事业的化身。

尖、齐、圆、健为笔之四德,可以用来描述文士心怀:尖,敏锐的文心;齐,平易的眼界;圆,兼收并容的气度;健,自强不息的精神。

笔是作为一种书写工具而进入文人的生涯的。

文人把自己的生涯称作“笔耕”,既体现出文人同书具的关系,又能表明这生涯的艰辛。

梁代任昉在《为萧扬州荐士表》中说,“笔耕为养,亦佣书成学。

”“养”是生计之事,“佣书”是替人抄书,借此谋生,“成学”则是副产物,所以笔耕首先意味着清贫。

清代戴名世《观庄记》中说,世人把教书卖文称之为“笔耕”,意即以笔为锄耒,以砚台为田供给生计,是贫穷之士不得已而为之的事。

自称“笔耕”,往往有无可奈何的意味。

也有的文人把笔耕当作重要的文化事业,而不只是单纯的谋生手段或无可奈何的选择。

不少家境贫寒的文士为了笔耕的文化事业,不惜出卖劳力,以换取笔耕所需的书具等。

古代,笔于文人是一种耕具;于社会则是一种兴旺发达的象征,所以国家有郑重的赐笔仪式;于室族是发达的标志;于人与人之间是祝福的信物。

而且笔还是爱情的信物。

文士之间互赠笔墨等早就成为风气,有关的酬唱之作比比皆是,不外友情和理解之意。

爱好纸笔也被看作是美事。

《艺文类聚》引《魏志》说,甄后九岁时,喜爱书写,常用其兄之笔砚。

别人不以为然。

甄后却说,古代贤德女子都要关心当世之事,不会读书写字,怎么能知道这些呢?民间风俗,婴儿满周岁,父母即陈列多种物品,看其抓取何物,以试其志趣、智愚等,名曰“抓周”“试周”。

高二语文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doc

高二语文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doc

高二语文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分值:150分时间:150分钟命题人:项本华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每小题3分,计12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老态龙钟恬退隐忍鞠躬尽粹面面相觑横槊赋诗B.莫名其妙囤积居奇逆情背理惊惶失措正襟危坐C.备尝艰辛箭拔弩张忐忑不安自惭形秽沧海一粟D.无精打彩置之度外满门抄斩窸窸窣窣衔哀致诚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他教女儿把门打开,她亲自把一袋袋的钱秘密地堆好,把门关严。

②他不知道世界上有“精神生活”这个名词,但是生活好转以后,他过精神生活。

③当时的法国社会存在着种种丑恶的道德风尚,在下层人民中,莫泊桑发现一些令人宽慰的健康品质。

A 监视渴望因此就B 监督渴望只有才C 监督渴求因此就D 监视渴求只有才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步步走上中国经济的舞台,昔日占统治地位的计划经济已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B.性格内向的人,有的喜欢离群索居,由于少有朋友来往,他们在生活中常常是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C.二十年前,他辞去了国内的工作,一个人来到美国,就像离群的孤雁,形单影只....,十分孤独。

D.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别的事情,都已置若罔闻....。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前后《赤壁赋》是宋神宗元丰三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两年后游览赤壁写下了这两篇诗赋。

B.在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和柳州刺史期间,仿《离骚》体写了十多篇赋,来倾吐自己遭受迫害的悲愤。

C.韩愈等人发起的唐代古文运动之所以取得空前的成功,不只是散文自身发展的必然,而且也是由一定的社会现实条件决定的。

D.李密的《陈情表》写得入情入理,“悲恻动人”,终于打动了晋武帝,不再在“养亲”和“奉诏”之间左右为难二、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5—7题(每小题3分,计9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两千多年前,揭竿而起的陈胜、吴广石破天惊地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千百年来,这句话总是让无数男儿热血沸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新疆兵团二中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在对待自然的态度和方法上,中国传统艺术与西方现代派艺术各有所侧重,不尽相同,这可以从花卉的描绘上做比较。

在中国传统绘画领域里,花卉题材和山水题材占了极大的比重,取得了较高成就,这在世界艺术史上是十分独特的。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大概与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看重自然,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处这一人文哲学精神有关。

被称为西方“画圣”的荷兰现代派画家凡·高在西洋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的名作《向日葵》被认为是稀世珍宝,画作通体呈黄色,像一团狂热的火焰,反映了画家燃烧的心灵。

它不仅色彩热烈,画中花瓣的线条也呈现出烫灼般的颤抖,的确有一股跳荡的猛烈的心灵之火在烧炙着每一个观画者的感官。

凡·高开辟了以画家的主观心灵为源泉的作画风格,但单以主观心灵的色彩来观照和变化自然对象,导致个体性太强,画家的主观压倒和排挤了自然的客观,画作虽然独特,但缺乏和谐,凡·高的带有病态色彩的精神,更会给他的表现对象带来一定的损害,投合了现代西方富有阶层寻求怪异刺激的欣赏趣味。

反观几幅中国画家的几幅花卉作品,比如齐白石的《牵牛花》,张大千的《荷花图》,虚谷的《松鼠戏竹图》,每幅作品都是形神飞动,气韵盎然,仿佛一首首有形的诗,一曲曲无声的乐,和谐温馨,使我们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勃勃生机,自有一股浩瀚的宇宙清气,一片昂扬的生命节律,流溢心田,舒心无比。

中国画家的这种创作方法是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契合,把一种人格和理想境界具象化地渗透于特定的对象之中,是一种意象的创造形态,而不是再现的形象形态,是升华了对象自身的根本特征而不是任意以画家的主观来扭曲变形。

在创作的精神上,中国画家总是执着地追求一种以提高和完善人性自身为目的的人文精神,而不像西方现代派画家那样片面张扬独立于自然和社会、以个体为中心的个人主观精神。

新疆石河子市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疆石河子市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疆石河子市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基础知识(本题共7小题,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A.乾.坤(qián) 商榷.(què)扁.舟(biǎn) 渌.水(lǜ)B.垆.边(lú)箜.篌(kōng) 垓.下(gāi)鼎铛.(chēng)C. 暴.霜露(bào) 伶.官(líng)千乘.(chéng) 皓.腕(hào)D。

戎.马(róng) 霁.寒宵(qí)缦.立(màn)欢谑.(nüè)1.B( A扁(piān)舟,渌(lù)水 C暴.霜露(pù),千乘 (shèng) D霁.寒宵(jì),欢谑.(xüè))2。

下列名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未老莫还乡,还乡需断肠。

B.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躇不敢言。

C.熊咆龙吟殷岩泉,粟深林兮惊层颠。

D.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2.D( A需—须;B躇-躅;C粟-栗)3.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①比赛过后,教练希望大家重整旗鼓,继续以高昂的士气、振奋的精神、最佳的竞技状态,在下一届赛事中再创佳绩.②今年,公司加大公益广告创新力度,制作出一批画面清晰、意味深长的精品,有效发挥了公益广告引领社会风尚的积极作用.③世界各国正大力研制实用的智能机器人,技术不断升级,创新产品层出不穷,未来有望在多领域、多行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④赵老师学的是冷门专业,当年毕业时,不少同学离开了该领域,而他守正不阿,坚持致力于该专业的教研工作,最后硕果累累.⑤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古丝绸之路的沿线城市带来了活力,很多城市对未来踌躇满志,跃跃欲试.⑥目前,快递业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行业,快递服务虽不能说万无一失,但的确为百姓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石河子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次月考试卷语文(问卷)时间:120分钟分数:150分一、选择题(共30分)(一)基础知识题(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赍.发(jī)朔.风(shuò)央浼.(měi)憎.恶(zènɡ)B.伎.俩(jì)孝悌.(tì)碑碣.(jiē)祈.祷(qí)C.玷.辱(diàn)滑稽.(jī)哂.笑(shěn)提.防(dī)D.赝.品(yān)诘.问(jié)岑.寂 (cén) 规矩.(jù)2.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酒馔防碍喝采厮打 B.辐射缔造坍缩毗邻C.庇佑报歉接榫精髓 D.无垠恶梦寒砧言荃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有人把那些只读书而不假思索....的人称为“书橱”,也有人称这种人为“书虫”、“书迷”、“书呆子”。

B.成绩来之不易,是广大群众支持的结果。

我们可不能得鱼忘筌....,自以为是。

C.美国总统奥巴马向日本首相鞠了一个近900的躬,闹得纷纷扬扬....,舆论的风波久久难以平息。

D.这位姑娘天生就眼睛深凹,鼻梁挺直,头发卷曲,身材苗条,好似芝兰玉树....,在黄皮肤黑眼睛的国度里,很容易被人认出。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对于能不能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的问题,大家的回答是肯定的。

B.新课标中,选修课的开设,使同学们的兴趣和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C.不管怎样说,惟我独尊和妄自菲薄都是要不得的,狂妄和自卑貌似两极对立,深层心理却颇为一致。

D.冲突双方在联合国特使的调解下,经过三天艰苦的谈判,紧张的局势终于得到了缓和。

5.填入下列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茶峒河是酉水的一条支流,河水明澈如镜。

________。

当地的顽皮伢仔喜欢在这里撒尿,笑咧咧地夸口:“哈,老子一泡尿浇遍三省!”________。

2019-2020学年新疆石河子市第二中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2019-2020学年新疆石河子市第二中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新疆石河子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卷面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计 6小题,选择每题3分,5、6题各6分,共计24分)(一)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9分所谓诗话,就是评述有关诗歌问题所写的随笔式著作。

其内容繁杂,结构松散,涉题广泛,记述往事,评头论足,笔调轻松,表达灵活。

诸家诗话虽各有偏重,但兼及其他内容是其共同点。

北宋中叶是诗话的起始时期,欧阳修《六一诗话》是诗话体著作的开山之作。

书中当然不乏真知灼见,但该书最具代表性和深远意义的是开创了“诗话体”,此后一倡百和,仿效者不绝于后,成为中国古代文论的一大看点。

北宋中期以后,江西诗派及其追随者活跃于诗坛,出现了一些带有这派倾向的诗话著作,如吕本中的《紫薇诗话》、陈师道的《后山诗话》、周紫芝的《竹坡老人诗话》等。

至南宋,由于有了前面诗话的积累,出现了诗话总集一类的著作。

如《诗话总龟》,开创了以内容性质分类的诗话体例,在诗歌鉴赏和诗论建设方面提供了大量资料。

南宋后期,诗话发展已进入成熟期,出现了比较系统的诗论之作,如严羽的《沧浪诗话》具有鲜明的针对性、理论性和系统性。

书中分别论述了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诗证。

从论述中看出,“以禅喻诗”是其诗论的命脉和基调,尊唐抑宋是其诗评标准和基本倾向。

该书最显著的特点是将“以禅喻诗”“妙悟”等学说加以理论化和系统化,所谓“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

主张“学诗以识为主”,有“识”的能力才能辨别“体制”的艺术特征,进入悟境。

作者将这些主张和观点贯穿于全书之中,从而形成系统、完整的诗学理论体系,标志着宋代诗话已经进入了成熟期。

记述类和评论类内容在宋代诗话中均有记载,资料保存十分丰富。

更难得的是保存了许多古代已经散佚的诗歌资料,如《诗话总龟》《苕溪渔隐丛话》《诗人玉屑》等诗话汇编著作中就保存了逸书、逸诗、逸事之类的材料。

另外,自《六一诗话》诞生后,诗话体著作久盛不衰,到清代还大量出现,说明其有文体传承的价值。

新疆石河子市第二中学-2020学年高二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人教版高二

新疆石河子市第二中学-2020学年高二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人教版高二

新疆石河子市第二中学-2020学年高二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人教版高二石河子第二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卷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题3分,共9分)阅读经典,成就“今典”①阅读是永恒的,载体却不断更新。

第二十三个“世界阅读日”前夕,一些商家推出新的电子书阅读器,努力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

从中国的简帛、埃及的莎草纸、欧洲的羊皮纸到今天的电子墨水屏,人类的阅读载体不断演进,不变的却是人们对阅读的热爱,对精神世界的守望。

②经典作品的魅力,并没有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而消散,相反,阅读方式和载体的丰富,让人们可以更轻松地接触经典。

近两年,中国互联网界最引人关注的现象之一,就是风起云涌的“知识付费”。

通过缴纳一定的费用,用户可以收听收看包括经典作品在内的各种知识讲座,甚至可以让专家为自己答疑解惑。

移动互联时代的经典作品,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释放出延绵不绝的魅力。

③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开拓出一个巨大的文化和阅读空间。

对中国来说,知识付费的商业模式之所以能够兴起,一个重要的社会基础就在于,经过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的高等教育改革,当代中国社会已经积累了规模庞大的“知识大众”和“文化大众”群体,他们拥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和文化水平,有着较强的精神诉求。

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为他们提供包括经典作品在内的优质知识资源,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刚需。

④有了大众的参与,阅读将不仅仅是一项个体的、静穆的思想活动,还将是一项动态的文化生产。

一部作品从诞生到成为经典,就是“经典化”的过程。

这个过程因为有了无数读者的参与和拣选,成为一项大众文化事业,体现出专属于自己民族和时代的精神气质,构成了经典的谱系。

其实,已经进入经典谱系的作品尤其是文学作品,通常也和大众有着亲密的关系。

简.奥斯汀的作品在成为经典之前和之后,都是很多英国家庭晚饭后的谈资;美国西进运动中的拓荒人,结束一天的伐木后也会读上一幕莎士比亚;对于不少有一定年龄的中国人来说,听老人摇着蒲扇讲《三国演义》的情景,又填满了多少个夏日黄昏?正是在大众的口耳相传之中,成就了人类文明史上延绵不绝的经典作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原卷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原卷版)

新疆兵团二中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在对待自然的态度和方法上,中国传统艺术与西方现代派艺术各有所侧重,不尽相同,这可以从花卉的描绘上做比较。

在中国传统绘画领域里,花卉题材和山水题材占了极大的比重,取得了较高成就,这在世界艺术史上是十分独特的。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大概与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看重自然,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处这一人文哲学精神有关。

被称为西方“画圣”的荷兰现代派画家凡·高在西洋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的名作《向日葵》被认为是稀世珍宝,画作通体呈黄色,像一团狂热的火焰,反映了画家燃烧的心灵。

它不仅色彩热烈,画中花瓣的线条也呈现出烫灼般的颤抖,的确有一股跳荡的猛烈的心灵之火在烧炙着每一个观画者的感官。

凡·高开辟了以画家的主观心灵为源泉的作画风格,但单以主观心灵的色彩来观照和变化自然对象,导致个体性太强,画家的主观压倒和排挤了自然的客观,画作虽然独特,但缺乏和谐,凡·高的带有病态色彩的精神,更会给他的表现对象带来一定的损害,投合了现代西方富有阶层寻求怪异刺激的欣赏趣味。

反观几幅中国画家的几幅花卉作品,比如齐白石的《牵牛花》,张大千的《荷花图》,虚谷的《松鼠戏竹图》,每幅作品都是形神飞动,气韵盎然,仿佛一首首有形的诗,一曲曲无声的乐,和谐温馨,使我们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勃勃生机,自有一股浩瀚的宇宙清气,一片昂扬的生命节律,流溢心田,舒心无比。

中国画家的这种创作方法是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契合,把一种人格和理想境界具象化地渗透于特定的对象之中,是一种意象的创造形态,而不是再现的形象形态,是升华了对象自身的根本特征而不是任意以画家的主观来扭曲变形。

在创作的精神上,中国画家总是执着地追求一种以提高和完善人性自身为目的的人文精神,而不像西方现代派画家那样片面张扬独立于自然和社会、以个体为中心的个人主观精神。

新疆石河子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不分版本

新疆石河子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不分版本

新疆石河子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不分版本新疆石河子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论述类文本阅读〔此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缺乏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

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

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

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

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开展失去根底,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

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缺乏,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开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

城市有其开展周期、开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开展资源、激活开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开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

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开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

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缺乏,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开展。

其三,意义弹性。

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到达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

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B。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文化传统 彻底批判并没有造成中国文化传统的断裂,反而成为了中国文化新的发展起点。
C. 如果把中国文化分成由外到里不断地被解构和寻求现代重建这两个阶段,那么新文化运动就是这两个阶段的分界线.
D. 新文化运动是西方现代化将要对中国文化传统精神理念冲击的标志,它会对中国文化传统中腐朽成分彻底结构。
D. 新文化运动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是各种【答案】1。 B 2. D 3。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锁定答题区间,找出文本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得出答案。
听母亲说,她在父亲的手上挑出七根槐刺。我自己给自己挑,只挑出一根.我出门上学,一周回家一趟,弟弟们还小,母亲要忙其它庄稼活和家务,开荒地的事情全交给父亲……又听母亲说,黄牛刚下荒地,还没动犁,就高亢地哞叫起来。荒地的坚硬父亲早已料到,草根草须在土里面编织成实心的巢,他也早已料到.然而只见黄牛的脖子忽一抖,皮褶子像拉开的手风琴眨眼间折叠起来,隆出一个大包,还没等吆喝出第二句,人和黄牛的步伐还没有迎合上,便听到一声脆响,半截入土的犁铧竟然折断了,这是父亲万万料不到的。父亲带回折断的犁铧,黄牛也拴回牛屋,只扛了镢头、锹锨出来。
C. 利用西方现代文化可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落后东西进行批判,能为中国文化现代化价值系统的重新廓清内涵的空间.
D。 藉着西方现代文化对中国传统的批判与解构,为真正完成中国文化现代重建中“破”的历史任务提供了可能。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五四运动不管是对中国社会还是对中国文化方面,都是一个已经产生并会继续产生深远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019学年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学年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学年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桃花以它俏丽的色彩、缤纷的落英触动了人的某种情绪和情感,汇入了人们审美的心理因素,逐渐形成了中国的“桃花文化”。

桃花文化历史悠久,从《桃之夭夭》一直唱到《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桃花文化还具有普遍性,举凡恋爱、婚姻等人生喜庆活动,桃花总是“尚红”礼俗的主要角色。

包含“桃花”一词的人名、地名更是不胜枚举。

民俗中的“踏青”,采撷的也多是几枝早开的俏丽桃花。

至于与桃树、桃实相关的文化事象,几乎无所不在:“桃都”天鸡报晓、王母蟠桃盛宴、寿星捧桃、春日桃符、“桃李满天下”……桃花文化体现了中国文化人的自然观。

人类诞生于大自然,与大自然永远有一根剪不断的脐带。

大自然最美的季节是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春天。

“咏春”的诗文,倾注了中国文人的炽热情感;春天又美在桃花盛开的时节,于是铺陈春景,不能不写桃花……永恒的自然界,极富生命力的桃花,推动着中国文人的艺术想象力和热爱生活的心愿。

中国文人把自然界的桃花作为自己的生命、自己的本质力量和自己情感意识的对应物,加以抒写。

他们借桃花,歌颂自然美、劳动美、创造美,表现对永恒的自然、永恒的生命的向往。

桃花文化还渗透着“ 儒与庄禅互补”的文化精神。

中国的文人,一方面要身体力行,去实现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经世致用”的理想;另一方面,又要准备在理想之梦被击碎时“穷则独善其身”,寄情山水,回归田园,在庄禅的境界中求得精神的休憩与解脱,于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自己,也为与他一样的失意文人创造了一个虚幻的理想世界。

桃花源作为一个“理想世界”,作为精神栖息之所,世世代代吸引着文人学士,形成了他们的“桃花源情结”。

中国一些文人并非不知道桃源之不可寻,他们寻找桃花源,几乎与屈子的《天问》一样,上升为一种探求宇宙、社会和人生意义的思维模式。

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2 2

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2 2

石河子第二中学高二年级月考试题〔语文〕一、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每一小题3分,一共12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一样的一组是A.滞.留投掷.对峙.置.之不理B.禅.让说明..讪.笑潸.然泪下C.谚.语赝.品砚.台垂涎.三尺D.坚.毅歼.灭忠诚..潜.移默化2.依次填入以下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哪一项①HY密歇根大学的一项研究结果说明,有48%的大学生同情心或者爱心极度衰退,这是人们不重视阅读,而过度科技产品所造成的结果。

②国际互联网传递着世界最新消息,它了各国文化,使越来越多的人互相理解。

③高一•三班球队很强,同他们比赛我们要认真准备,不可掉以轻心。

A.依赖勾通权力B.依靠沟通权力C.依靠勾通实力D.依赖沟通实力3.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哪一项A.南部新开发的这个景区真是秀丽神奇,青青的山,绿绿的水,令人流连忘返。

B.尽管十几年来经历了许多风雨,但老赵一家五口人始终相敬如宾,和睦相处。

循序渐进的过程,想一口吃成胖子,是不实在际的。

亦步亦趋,而是希望他们超越教师。

A.针对连续两个季度经济增速下滑,政府出台了减轻小微企业税负、加强城根底设施建立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B.放手让更多的人参与环保,保障和进步公众的环境权益,这正是现代社会依法推进环境保护。

C.有无伟大、不朽的经典,可以说明一个民族是否成熟,也可以决定一个民族是不是在文化上先进。

D.在多数人已过上丰衣足食的小康生活的情况下,对简朴生活的提倡,有助于我们校正生活的目的和质量。

二、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每一小题2分,一共6分〕近二十年来,动物的游戏行为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成为行为研究中最有争议的领域。

争议的焦点,是动物为什么要进展游戏。

过去主要有两种看法。

一些科学家提出“演习说〞,他们认为,游戏行为是将来生活的排演或者演习,游戏行为使得动物从小就能熟悉将来生活中要掌握的各种“技能〞,熟悉将来动物社会中将要结成的各种关系。

新疆石河子市第二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疆石河子市第二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疆石河子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50分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网红“网红”,原本是“网络红人”的意思。

然而在当下,“网红”一词逐渐特指那些依靠秀脸蛋、秀身材、秀美食、秀财富而走红的青年女性。

每当媒体提及“网红”,几乎都对其加以挞伐,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知识阶层,更是一碰到“网红”就蹙眉,唯恐避之不及。

“肤浅”“拜金”“媚俗”等骂名与“网红”总是如影随形。

对这些“网红”的鄙夷和批判,也成为一种主流舆论。

“网红”们走红的方式的确肤浅,粉丝对“网红”的追捧,也确实物质了些,庸俗了些。

然而,“网红”们为何能以如此肤浅的方式走红?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又为何毫无保留地把热情和时间,献给这些难登大雅之堂的“网红”?对于这些现象存在的内生合理性,鲜见具备人文关怀的思考,这是不应该的。

其实,只要我们愿意试着去理解“网红”现象,年轻人追捧“网红”的真正原因并不难找。

“网红”之所以能够依靠发自拍、发美食赢得追捧,不就是因为社会中许多下层的年轻人,需要依靠这些东西来满足自己对现实和未来的幻想,让自己的精神生活得到充实吗?对于大多已经在社会上立足的成年人,和少数有幸享受较好教育环境的年轻人而言,这种充实精神生活的方式或许过于廉价,过于媚俗了。

但对社会中大多数下层年轻人而言,“网红”们那半真半假的姣好面容,逛逛吃吃的悠闲生活,正是他们最真实的内心向往。

对他们来说,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大多数青年都没有机会接受精英式教育,叫他们欣赏曲高和寡的高雅文化,未免有些强人所难,经济上的压力则让他们难以负担日益高昂的文化消费成本,进一步挤压着他们的精神空间,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们或许只能在网络上用这种廉价方式寻求精神生活的满足。

我也是年轻人,我幼时的玩伴中,有不少人也是这些“网红”的粉丝。

他们可能甫一成年,就挑起了生活的担子。

石河子第二中学高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石河子第二中学高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命题人: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赍.发(jī)赏赉. (lài) 迤逦..(yǐlǐ)蘸.酒(zhàn)B.氽.着(tǔn) 憎恶.(wù)道行.(háng)仓廒.(áo)C.提.防( dī)聒.噪(guō)彤.云(tóng)模棱.(líng)两可D朴.刀(pū)掇.开( duō)棕榈..(zōnɡ)(lǘ) 拮据.(jū)2. 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 精粹矍烁再所不惜人情世故B. 部署好像金碧辉煌细水常流C. 梳妆赋与人才倍出破涕为笑D. 坐落针砭山清水秀各行其是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宣布从2004年开始将先后新的会徽和吉祥物标志。

②如果没有过人生的酸甜苦辣,又怎么能真正懂得长辈们创业的艰难呢?③父亲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他在外国文学方面的造诣足以使专业人士。

A.起用体味侧目 B.起用体验刮目C.启用体味刮目 D.启用体验侧目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锦绣家园社区的张大妈是大家公认的热心人,一听说南方遭受严重旱灾,马上义形于色....,不仅自己带头捐款,还积极协助动员社区群众参加赈灾行动。

B.加勒比岛国海地当地时间1月12日16时53分(北京时间13日5时53分)发生里氏7.0级地震。

一场天灾,让这片土地变得千疮百孔....。

C.青年应该确立远大的理想,但如果踌躇满志....,理想太多,也只会让自己无所适从,失去明确的奋斗目标。

D.为能听到这场盼望已久的讲座,下车伊始....,他就匆匆忙忙地往礼堂赶,舍不得浪费一分钟。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A.2007年我国汽车进口关税还要下调,预计未来几年国产轿车价格将继续呈不断下降趋势,用不了很长时间,大部分轿车将与国际接轨。

新疆石河子市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新疆石河子市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乡村文化是传统文化生民的家园,是乡民在农业生产与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道德情感、社会心理、风俗习惯、是非标准、行为方式、理想追求等,表现为民俗民风、物质生活与行动章法等,以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人们,反映了乡民的处事原则、人生理想以及对社会的认知模式等,是乡民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民赖以生存的精神依托和意义所在。

较之工业的高度发展,农业的缓慢发展常常给人以安全稳定的印象。

相对于城市的狂躁、复杂与多变,乡村则有着更多诗意与温情,它承载着乡音、乡土、乡情以及古朴的生活、恒久的价值和传统。

在城市化背景下,农村的大量消失并不意味着乡村文化的消亡,相反,乡村更加稀缺而珍贵,乡村依然是人们心灵的寓所。

在中国古代社会里,乡村文化是与庙堂文化相对立的一种文化,乡村文化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人们的记忆中,乡村是安详稳定、恬淡自足的象征,故乡是人们魂牵梦绕的地方。

回归乡里、落叶归根是人们的选择和期望。

在现代社会,乡村文化依然是与城市工业文化相对立的一种文化,许多城里人生活在都市却处处以乡村为归依,有所谓“乡土中国”的心态。

城镇化是“以城带镇”的发展模式,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传统农业社会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病”日趋凸显,主要表现为空气等环境条件恶化、水资源紧缺、交通拥堵、优质教育资源紧缺、居住条件恶劣、就业融入困难等。

其实城市病不仅如此,还包括更为严重的精神家园的迷失。

城镇化使大量乡民突然进入现代生活,不仅造成诸多的不适应,而且使乡土文化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被喧嚣和紧张的城市气氛所代替,进城期望与生存状况的冲突、乡村记忆与城市体验的冲突造成身份认同的迷茫与困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疆石河子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语文一. 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无论是对中国社会还是对中国文化而言,五四运动都是一个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深远影响的历史事件。

与此相关联,五四新文化运动成为近年来中国思想文化界关注和讨论的焦点之一。

其中一个颇受关注的问题是:新文化运动是否真的造成了中国文化传统断裂?应当说,新文化运动的确对中国文化传统形成一定冲击,但这种冲击究竟是不是造成了中国文化传统断裂,恐怕是一个需要在更为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加以认真考量的事情。

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历程是在西方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下被迫起步的。

对于后起的文化系统而言,这种“外在冲击”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个重要阶段,因为没有这种外在冲击作为解构的力量,要想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建构必然困难重重。

对中国文化而言,利用西方现代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落后东西进行揭露批判,可以为中国文化现代化价值系统的重建廓清内涵的空间。

同时,正是通过“外在冲击”,源起于西方的科学、民主等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现代化价值目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并没有停留在被动接受外在冲击的阶段,而是在经历冲击的过程中,逐渐开启了通过将现代化内化为现代中国文化生命的基本价值目标,从而实现由“外在冲击”到“内在转化”转变的历史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新文化运动成为历史性的转折点。

一方面,新文化运动标志着西方现代文化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冲击已深入到精神理念的层面,在形式上可以看作是对中国文化传统中腐朽成分的解构达到了较为彻底的程度。

正是在新文化运动中,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终于认识到中西更为深刻的差距不在物质与制度层面而在文化理念层面。

由此,以新文化运动为标志,利用西方现代文化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批判与解构深入到核心层面,荡涤了几千年来的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从而真正完成中国文化现代重建中“破”的历史任务提供了可能性。

另一方面,新文化运动构成了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中由“破”到“立”的历史分界线。

如果说此前主要体现为中国文化逐渐被由外而里不断解构的过程,那么,此后中国文化发展演进的主旋律则是要寻求中国文化的现代重建。

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保守主义者葚至是西化派的共同的理想目标,而马克思主义无疑成为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主导。

由此,新文化运动也就为20世纪中国文化的发展规定了基本方向。

此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虽然并没有径直走上坦途,但通过近一个世纪的曲折发展,中国文化不仅没有衰败,反而迎来了由复苏到兴盛的新发展。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华民族复兴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文化所内蕴的强盛生命力也在得到越来越充分的体现。

尽管新文化运动中确实存在着对中国文化传统彻底批判的一面,尽管这种批判曾经对中国文化传统形成了一定冲击,但它没有也不可能造成中国文化传统的断裂,反而在“破”与“立”的双重变奏中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新起点。

(选自李翔海《新文化运动:中国文化发展的新起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文化传统形成一定冲击,这种冲击是否造成了中国文化传统断裂,还需在更大的历史背景下去考查。

B.在新文化运动中,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终于认识到中西更为深刻的差距不仅在物质与制度层面,而且在文化理念层面。

C.利用西方现代文化可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落后东西进行批判,能为中国文化现代化价值系统的重新廓清内涵的空间。

D.藉着西方现代文化对中国传统的批判与解构,为真正完成中国文化现代重建中“破”的历史任务提供了可能。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五四运动不管是对中国社会还是对中国文化方面,都是一个已经产生并会继续产生深远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

B.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彻底批判并没有造成中国文化传统的断裂,反而成为了中国文化新的发展起点。

C.如果把中国文化分成由外到里不断地被解构和寻求现代重建这两个阶段,那么新文化运动就是这两个阶段的分界线。

D.新文化运动是西方现代化将要对中国文化传统精神理念冲击的标志,它会对中国文化传统中腐朽成分彻底结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种“外在冲击”对后起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没有这种外在冲击的解构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后起文化的现代建构。

B.新文化运动为20世纪中国文化的发展指明了基本方向,此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经过艰难跋涉,最终迎来了新发展。

C.在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实现由“外在冲击”到“内在转化”转变的这一过程中,新文化运动成为了历史性的转折点。

D.新文化运动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是各种主义、派别的共同的理想目标,而马克思主义成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主导。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旧事土黄孙君飞那年冬天,父亲一声不响地递给我一把镰刀,磨出宽大刀刃。

我说有割草的镰刀,也刚刚磨过。

父亲说不是叫我割牛吃的草,而是荒地里的草。

我仍旧不懂,父亲终于说,他要开一片荒地,种黄豆油菜芝麻瓜果蔬菜……荒地里槐枝上的刺生得泼辣,艾蒿人高马大,刺蓟密密麻麻,真乃一块荒蛮宝地。

父亲一扭身,“刺刺啦啦”地割起来。

我掂着镰刀,却怎么也钻不进去。

刚一探手,刺蓟一下子刺中我,疼得我“咝咝”地吸溜了几声。

父亲放倒的艾蒿很整齐,我做不到,速度却要跟上。

两张镰刀在灌木丛里撒欢,它们的声音一个老辣,一个生猛,谁也不服谁。

草汁溅到衣服上,不怕,这件衣裳早就五颜六色。

十根手指头一会儿工夫变成青黑色。

碰到槐刺,不得不小心,但还是扎中手指手背胳膊。

父亲割刺槐也如割小麦,一直弯腰不直腰,茶不喝,烟也不抽,汗水太旺,如刚洗过头,脊梁上的衣裳湿透一大片。

我们一直割到天黑,一直不搭话。

我骨头发软、肌肉发酸,父亲拿毛巾擦脸,眼睛里的光竟还熊熊骇人。

收工前,他收回我的镰刀,我心里一紧:他担心我累得提不动一把缺口的镰刀?听母亲说,她在父亲的手上挑出七根槐刺。

我自己给自己挑,只挑出一根。

我出门上学,一周回家一趟,弟弟们还小,母亲要忙其它庄稼活和家务,开荒地的事情全交给父亲……又听母亲说,黄牛刚下荒地,还没动犁,就高亢地哞叫起来。

荒地的坚硬父亲早已料到,草根草须在土里面编织成实心的巢,他也早已料到。

然而只见黄牛的脖子忽一抖,皮褶子像拉开的手风琴眨眼间折叠起来,隆出一个大包,还没等吆喝出第二句,人和黄牛的步伐还没有迎合上,便听到一声脆响,半截入土的犁铧竟然折断了,这是父亲万万料不到的。

父亲带回折断的犁铧,黄牛也拴回牛屋,只扛了镢头、锹锨出来。

母亲没有讲述父亲是怎样全靠人力开荒的,我也不愿想,想出来的劳动场面又有什么意思?我从学校回家,第一眼要看的就是父亲开的荒地。

他基本上完工了,简直是个奇迹!荒地里的料姜石,他全拣出来放在地边,给荒地镶上一道辉煌的金边。

荒地里的土一锨一锨翻成倒扣的瓦片状,等北风再吹吹寒冷和厚雪再冻冻,它们就容易敲成碎块,种黄豆会肚子圆,种油菜会满身黄,种萝卜也会婴儿肥吧。

父亲回到家,我看到他瘦了整整一圈,身板还结实,眼睛里发红,不知道是疲惫还是满足。

他不说话,也不笑,跟往常一样,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多年以后,我在阎连科的《我与父辈》中读到一段话:“我看着他(父亲)把镢头举过头顶,镢刺儿对着天空。

晴天时,那镢刺儿就似乎差一点儿钩着了半空中的日头;阴天时,那刺儿就实实在在钩着了半空的游云……父亲那由直到弯的腰骨,这时会有一种柔韧的响声,像被奔跑的汽车轧飞的砂粒样,从他那该洗的粗白布的衬衣下飞奔出来……(他)将双手卡在腰上向后用力仰几仰,让弯久的累腰响出特别舒耳的几下嘎巴嘎巴的声音,再半旋身子,找一块高凸出地面的虚土或坷垃,仰躺上去,面向天空……”我脑袋里嗡的一声,不由眼热心跳,暗暗叫起来:这个开荒的父亲不也活脱脱是我的父亲吗?我想不出的开荒场面,阎连科一笔一笔地描绘出来了。

他们的土地是黄色的,我们的土地也是黄色的,里面都有料姜石;他们需要开荒,我们也需要开荒,开荒的父亲简直就是同一个父亲啊。

不同的是他们的荒地最后收归公有,我家的荒地则一直属于自家,种出圆滚滚的黄豆,炒熟后丢嘴里咬烂嚼碎,虽不耐饥,但那焦脆油香味一辈子都忘不了。

一片荒地并不能改变我家的命运,但父亲母亲毕竟用黄豆油菜芝麻的颜色覆盖了它的土黄和荒蛮……(有删改)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以“旧事土黄”为题,给“旧事”涂上土黄的颜色,为全文蒙上一层怀旧色彩。

B.第一段中画横线的句子,通过对两张镰刀的描写,生动表现了父子二人你追我赶的劳动场面。

C.第二段中,父亲没有料到犁铧会折断,这表明父亲对开荒的困难估计还是有所不足。

D.文中几次写到母亲,主要是通过母亲来正面描写父亲开荒的艰难,与前文的割草场面相互映衬。

5.请简要概括父亲的形象。

(6分)6.文章第四段写到阎连科的《我与父辈》,有何用意?(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一)课内文言文阅读,完成7-12题。

(本题共6小题,27分)7.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3分)A.秦人不暇自哀B.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C.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D.彼且奚适也?8.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面句子加点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3分)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②辞楼下殿,辇来于秦③一夫夜呼,乱者四应④复道行空,不霁何虹⑤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⑥日削月割,以趋于亡⑦族秦者,秦也A.①④⑦/②③/⑤/⑥B.①②③⑥/④⑦/⑤C.①/②③⑥/④⑦/⑤D.①③⑥/②④⑦/⑤9.下列两句中的加粗虚词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②其势弱于秦师不必贤于弟子A.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于”不同。

B.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于”也不同。

C.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于”也相同。

D.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于”相同。

10.下列句中“所以”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3分)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原本B.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系:缚C.及仇雠已灭雠:与“仇”同义,仇人D.举天下之豪杰举:所有的12.翻译。

(12分,每小题4分)(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2)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