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秀评课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课材料稿
李亚秀2015-12-23
评白玉莲老师的《8的乘法口诀》一课
今天听了白老师教导执教的二年级《8的乘法口诀》这一课,感触颇多,我深深地体会到: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和经。
1、准确、合理的把握教学目标。
学生已经掌握了1—7的乘法口诀,对于8的乘法口决已有所了解,甚至有个别好生已经会背。
白老师在设计时能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出发,先让学生自由的说出8的乘法口诀,或者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猜测。
2、经历学习过程,比只要结果更精彩。
这节课中,白老师树立了数学教学要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创设有助于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的机会。
通过自由说口诀并自主验证口诀、讨论观察、自主探究去发现“8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教师创造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高效参与。
尽量多地给孩子们一点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们一点自由,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他们一点疑难,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在“8的乘法口诀”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及时鼓励学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综观整节课教师的设计理念很新,各个环节的实施时都很好。
评李晓华老师《长方形的周长》一课
本课时我觉得整节课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能够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发展,教
师尊重学生,发扬民主,尽可能让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观察、发现、思考为主线,让学生在看、说、想中解决问题。
按传统的教学教材,周长的概念描述为"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做它的周长。
"但李老师是从“空间与图形”的整体目标出发,从学生持续和谐发展出发,加强了“周长”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对“周长”的理解,并一一进行充分肯定,这是难能可贵的,这样的教学,充分反映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李老师并没有采用传统的“公式—例题—习题”的教学结构模式,而是有效地利用了课件卡通小动物,绕着有规则的图形行走一周的情境,通过让学生观察小动物行走的路径,感受“一周”、的含义,从而引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动手、操作、亲身体验,这样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有利于师生的沟通情感和交流信息。
总之,整节课体现了数学的教学与生活的必然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实践中应用数学,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体验数学、探索数学。
评张浩然老师执教的二年级上册《认识角》一课听了张浩然老师执教的二年级上册《认识角》一课,感受如下:
1、张老师教态和蔼可亲,语言亲切,有亲和力。
教学基本功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2、在大量的活动中积累角的表象,激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突出角的认识。
课始,让学生从主题图中找角,之后,从具体的实物中抽象出角。
摸一摸;在三角板上摸一摸角。
说一说;结合前面找角摸角的过程,说一说角的各部分名称。
做一做;用两根小棒或纸条做一个活动角。
辨一辨;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比一比;哪个角大,哪个角小?想一想;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3、在突破角的大小与角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和角的边长无关这两个难点时张老师也突破的比较好。
然后再让学生通过比角体会角的大小与边长的长短无关。
总之,这节课老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精心设计教案,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突破难点。
学生学习方式丰富多样,讲求实效,真正实
现了知识不再是全靠老师的授给,而是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体验,不断获得这一目标。
评周桂花老师执教的《简易方程整理复习》一课
1、让学生经历对一个单元所学知识进行整理的过程,使学生对一个单元知识有了系统的了解,既温习了旧知又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学会思考数学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的空间。
教师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画一画、数一数、说一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领悟,由具体到抽象由易到难,自然过渡、水到渠成。
3、注重学生的思维提升。
本节课的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
评任志勤老师《圆的认识》一课
任老师在教学中充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圆形的物体,并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使学生认识圆的形状,掌握圆的画法及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
在教学中不仅让学生通过亲身感受去认识圆,还让他们动脑筋想,动口说,动手折、画,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空间观念。
学生获取知识兴趣浓厚,积极主动。
从生活实际引入,并在进行新知的探究活动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课的开始,任老师让学生欣赏了一组图片,使他们了解在自然现象,建筑物,工艺品中都能找到圆的足迹。
并在图片中,感受到圆是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图形。
接着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哪些地方见到过圆形的物体。
使学生具体的感知数学应用的广泛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了学习目的教育。
探讨圆的特征是本节课的重难点。
为了突破这一难点,任老师设计了几个环节循序渐进:1.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画圆,认识各种画圆方法的局限性,接着介绍用圆规画圆,渗透圆规两脚叉开的大小跟圆的大小有关,圆规针尖的位置决定圆的位置。
2.让学生边学概念边探讨特征,通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的方法认识圆心,探索半径、直径的特征:在同一个圆内,有无数条半径和直径,并通过课件演示,验证同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以的直径也都相等。
这一环节较好的突出了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培养。
3.最后通过量一量及课件演示,认识同圆中,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二分之一。
总之,这节课老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精心设计教案,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突破难点。
学生学习方式丰富多样,讲求实效,真正实现了知识不再是全靠老师的授给,而是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体验,不断获得这一目标。
评任志勤老师《分数、小数、百分数互化》一课任老师的这节课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落实了教学目标,课堂
气氛热烈,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
1、本节课由旧知引入知,让学生通过复习从而很自然过渡到新知,自己探究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但在复习的创设过程中时间稍长,如果能再压缩一点效果会更好!在分数、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教学中教师加以引导,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效果好。
练习的设计形式多样,从不同角度巩固了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它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
同时又遵循了由易到难,由直观到抽象的原则。
在选择练习中潜意识渗透了百分数、小数、分数比大小,通过比较,学生能加深它们之间的互化。
在最后开放题的练习中,让学生切身体会百分数和小数互化在数学中的应用,同时又进一步了巩固了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使学生的新知重新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2、本节课采用了合作学习法,学生在小组里做到了互动学习、互动思考、互动操作、互动总结。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在小组里大胆地开放了自己的思维,互相取长补短,拓宽了思路,学得扎实灵活,达成了教学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
3、通过复习准备,学生先明确了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以及分母是100的分数如何改写成百分数,为下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在例题的教学中,重在引导。
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自己思考怎样互化,再归纳出互化的方法。
对于比较难掌握的分数化百分数时除不尽的情况,采用了逐步提问的方法,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在练习的设计中,针对学生易错的几种情况设计选择题,在选择的过程中纠错,以避免学生在互化过程中出现错误。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重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