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夏津实验中学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学案:第3章 海洋与陆地(无答案)
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海洋与陆地复习课 教案
海洋与陆地复习课第一节海陆分布《第二节海陆变迁》教案根据地图册图“六大板块的划分及运动示意图”中的箭头表示,试着找找板块之间的交界地带的两种运动形式,并用板块运动分析下列世界著名山脉、裂谷的成因。
(1)第一种是相互碰撞(运动方向相对)的板块边界,常形成________,例如:右图①处的喜马拉雅山脉是_______板块和______板块相对运动,相互挤压形成。
右图②处的阿尔卑斯山脉是_______板块和______板块相对运动,相互挤压形成。
右图③处的科迪勒拉山系是______板块、______板块和______板块相互挤压形成。
(2)第二种是相互张裂(运动方向相离)的板块边界,常形成_____,例如:右图④处的红海是____板块和_____板块相反运动形成的。
中国、日本和英国哪个国家是多地震的国家?为什么?学生课前收集著名火山或地震(如日本富士山、中国唐山大地震、汉川地震等)及其所造成损失的数据资料或图片,在班上进行交流。
假如发生地震,我们该怎么做才对呢?分组讨论。
让学生通过讨论地震来临时的自救和互救方式,增强灾害意识和生命意识。
板书:三、板块运动1 .地球表层由六大板块组成2 .六大板块在不断运动着3 .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边缘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4 .全球有两大火山地震带,即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一喜马拉稚山火山地震带板书设计一、海陆的变迁的主要原因1、地壳变动2、海平面的升降3、人类活动二、大陆漂移1、大陆漂移学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2、证据:(1)古老地层的相似性(2)生物化石的相似性(3)大陆边缘的吻合性三、板块运动1、地球表层由六大板块组成2、六大板块在不断运动着3、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边缘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4、全球有两大火山地震带,即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一喜马拉稚山火山地震带。
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海洋和陆地》教学设计
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海洋和陆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章教材《第三章海洋和陆地》主要向学生介绍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分布情况,让学生理解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特点,以及地球上海洋和陆地的面积比例。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文字,向学生展示了地球上的各种海洋和陆地类型,以及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已经学习了地球的基本知识,对地球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海洋和陆地的具体分布情况,以及它们的特点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部分内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分布情况,理解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特点。
2.让学生掌握地球上海洋和陆地的面积比例,认识各种海洋和陆地类型。
3.让学生了解海洋和陆地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分布情况,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特点,海洋和陆地的面积比例,各种海洋和陆地类型。
2.教学难点: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特点,海洋和陆地的面积比例,各种海洋和陆地类型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分布情况。
2.使用多媒体教学,展示丰富的图片、图表和视频,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海洋和陆地的特点。
3.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海洋和陆地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4.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图表和视频,用于课堂展示。
2.设计问题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3.准备案例分析材料,用于课堂讨论。
4.安排小组讨论时间,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地球的基本知识,然后提出问题:“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分布情况是怎样的?它们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2.呈现(10分钟)教师使用多媒体展示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分布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情况。
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海洋与陆地》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与关键
教学重点:
1.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比例。
2.七大洲的名称、分布及其分界线。
3.四大洋的分布及与各大洲的相对位置。
4.了解大陆漂移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5.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大陆与大洲的联系、区别。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七分海洋三分陆地七大洲
第二课时:七大洲四大洋
第三课时:海陆变迁大陆漂移
第四课时:板块运动及世界的两大火山地震带
说明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并能用所学知识解释生边的地理现象及地理事物的分布。
3.通过读图观察活动,探究发现并归纳总结出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是引起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4.通过实验演示,探究发现板块运动的方式和产生的地形,探究发现地震、火山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5.通过列举海陆变迁的证据,树立海陆不断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
6.通过地震、火山相关内容的学习,培养防灾减灾的观点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及学习方法
大洲和大洋一节的教学,很好地体现了课标教学和方法教学的思想。新课标对海陆分布的要求: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2.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本节教学通过图画图话、小组合作、老师适时归纳提升、拓展延伸、实战演练等过程,很好地完成了方法和过程教学,学习在方法体验的过程中自然地收获到了知识,很好地落实了课标的要求,完成了课时教学目标。
4.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
5.了解大陆漂移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三章复习学案设计
年级: 七性质:空白总第 4 个学案课题海洋与陆地课型复习单位姓名主备人审核人课标解读1、描述海陆分布特点及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2、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是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3、说出世界著名的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学习重点六大板块及两大火山地震带。
学习过程学法考点一:海陆分布1、地球表面有海洋和陆地组成。
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占29%,概略的说就是“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2、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
3、地球上任何面积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考点二:七大洲1、面积广大的陆地称为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称为岛屿;大陆与其附近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在一起,被称为亚欧大陆,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
2、填写地理事物:七大洲①②③④⑤⑥⑦四大洋:A B C D 3、七大洲面积比较: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中国国土面积大概与欧洲的面积相当。
4、几个特殊的大洲:(1)赤道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南图文结合,将文字信息转化成地图。
大西洋形状略呈“S”型印度洋大部分地处热带,形状略呈三角形。
北冰洋面积最小,大部分位于北极圈内,这里终年冰封,且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3、利用地图册,找出世界上著名的海峡:霍尔木兹海峡,直布罗陀海峡,土耳其海峡,英吉利海峡,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白令海峡,德雷克海峡,莫桑比克海峡。
考点四:海陆变迁1、沧海桑田的证据:我国东部海底及台湾海峡有“植物”的遗迹;喜马拉雅山发现“鱼龙”的化石。
2、地壳运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此外,人类活动也能引起海陆的变化,如荷兰的围海造田、日本的填海造陆。
考点五:大陆漂移学说1、大陆漂移学说提出者:德国科学家魏格纳2、大陆漂移学说内容:大约在2亿年前,地球上只有一块大陆,大陆周围一片大洋。
后来,大陆分裂成数块,并缓慢的漂移分离。
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海洋与陆地》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1.根据大洲的形状、大小辨认。
2.根据大洲之间或大洋与大洲的相对位置(方向)确定。
3.根据经纬度确定大洲的位置。
第二课时第二节海陆变迁
新课引入:
教师:同学们听说过“沧海桑田”这个成语故事吗?“沧海桑田”原意指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海陆变迁
教师:在地球上海陆变迁的例子很多,不仅有沧海变桑田,也有桑田变沧海。
(板书)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
教师:一个躺在病床上的气象学家解决了这个问题。他是谁?他是通过什么证据证明他的观点的?请同学们阅读课本36页阅读材料《偶然的发现,伟大的假说》。
学生回答:他是魏格纳,他在世界地图上发现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轮廓吻合,于是他怀疑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以前是连在一起的。
(板书)一.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学生讨论二:七大洲
自主合作学习,理解概念。
1.学生结合地图,自学课本上“大洲、大陆、岛屿”概念。
2.读“东、西半球图”,了解大洲的名称。
教师提问:
(1)哪几个大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哪几个大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2)赤道横穿哪几个洲的大陆?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
(1)亚洲、欧洲、大洋州、非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南美洲、北美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课堂小结:
一.海陆变迁
1.地壳运动2.海平面升降3.人类活动
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
三、板块运动
1.板块构造学说”的三大观点:
(1)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
(2)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中的;
(3)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比较活跃。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3章第一节《海陆分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3章第一节《海陆分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3章第一节(第二课时)》教材以地球的海陆分布为研究对象,主要介绍了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情况。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球表面海陆分布情况的理解和掌握,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地球上海陆分布的特点,认识到地球表面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的事实,从而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地理六上的基础知识后,对地理学科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情况还不是很清楚,需要通过本节的学习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情况,掌握海洋和陆地的面积比例,认识世界上的大洲和大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球仪,学生能够找到世界上的大洲和大洋,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是不均匀的,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了解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情况,掌握海洋和陆地的面积比例,认识世界上的大洲和大洋。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地球仪,找到世界上的大洲和大洋,理解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是不均匀的。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实践教学法:学生动手操作地球仪,找到世界上的大洲和大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地球仪、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图等教学道具。
2.准备与本节课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3.准备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和案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复习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情况。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实验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地球复习教
地球复习教学案基本思路:1. 不能作为地球大小的证据的一项是()A 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B 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C 地球上居住着60亿人口D 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2.在地球仪上,东经和北纬分别用那个字母表示()A. E、N B. W、N C. N、S D .S、E3.和东经70度正好相对的一条经线是()A.东经110度B.西经110度C.西经70度D.东经20度4.国际上用来划分东、西半球界线的经线圈是()A.00和1800 B.900E和900WC.200E和1600WD.200W和1600E★5.关于地球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西半球的经度一定是西经度B.南纬的地方,一定位于南半球C.度数相同的经线或纬线,一定位于同一半球上D.本初子午线位于西半球6.下列有关经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西经度自东向西逐渐减小B 经度最大值是360°C 东经度自南向北逐渐减少D 经度从180°经线分别向东向西逐渐减小★7.西半球在()A 本初子午线以西到180°经线B 160°E以东到20°W之间C 180°经线以西到0°经线D 20°W以东到160°E之间8..下列地点中,位于南半球、西半球的是()★9.下列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A.(1500E、320N )B.(210W、200S)C.(1700E、 100N)D.(100E、280N)右图是地球上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10.我们每天看到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现象,是因为()A.太阳和星星都能绕着地球转 B.地球绕着太阳自西向东运动C.地球自西向东自传D.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11.图1-3-1的四幅图中,地球自转正确的是()12.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偏西的地点()A.先看到日出 B.后看到日出 C.时刻晚 D.时刻相同13.地球自转一周要24小时,那么经度每隔15度,时间相差()A.15小时B.15分钟C.1小时D.1分钟14.北京所在的时区是()A.东八区 B 西八区 C 东七区 D 西七区15.南北半球昼夜等长的日期是()A.3月21日和6月22日前后B.3月21日和9月23日前后C.6月22日和9月23日前后D.9月23日和12月22日前后★16.地球上划分五带的主要依据是()A.有无季节变化B.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C.正午太阳高度D.有无太阳直射17.下列现象主要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A.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B.夏季日出时间比冬季早C.山东的学生通常比新疆的学生上课时间早D.地球上五带的形成板书设计:课后反思:据图回答18—19题。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3章第一节《海陆分布》教学设计1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3章第一节《海陆分布》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3章第一节》教材以商务星球为背景,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案例,生动地展示了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情况。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海洋和陆地的定义、划分以及分布特点,旨在让学生了解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状况,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球有一定的认识。
但海水与陆地的划分、分布特点等知识点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实例和图表进行分析。
此外,学生对商务星球的概念较为陌生,需要教师进行讲解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海洋和陆地的定义及划分标准。
2.掌握地球上海陆分布的特点。
3.能够运用图表和实例分析地球上的海陆分布。
4.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观察和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海洋和陆地的划分及分布特点。
2.商务星球的概念及海陆分布情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商务星球的背景,引发学生对海陆分布的兴趣。
2.图表教学法:利用图表和实例,分析地球上的海陆分布特点。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分析能力。
4.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商务星球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准备海陆分布的图表和案例。
3.准备教学PPT。
4.准备划分海洋和陆地的标准及数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商务星球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地球上的海陆分布。
提问:“你们知道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是如何划分的吗?”2.呈现(10分钟)呈现海陆分布的图表和案例,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地球上的海陆分布特点。
提问:“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分布有什么规律吗?”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商务星球上的海陆分布情况。
每组选择一个实例,进行分享和讨论。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海洋和陆地的划分标准是什么?”、“商务星球上的海陆分布有哪些特点?”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上海陆分布的意义,例如:海洋对气候、生态、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山东省夏津实验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3.2 海陆变迁学案2(无答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第二节 海陆变迁(2)课题 第二节 海陆变迁(2)三、课堂检测1.不属于七大板块的是 ( )A.太平洋板块B.大西洋板块C.南极洲板块D.美洲板块.亚洲的 2.印度半岛属于 ( )A.亚欧板块B.非洲板块C.印度洋板块D.太平洋板块 3.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 )A.日本国土狭小B.日本经济发达C.日本人口太多D.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4.板块张裂区常形成 ( )A.海沟B.岛弧链C.裂谷、海洋D.褶皱山脉 5.七大板块中几乎全位于海洋的是 ( )A.亚欧板块B.太平洋板块C.美洲板块D.印度洋 6.与下图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此图表示板块的碰撞B.两侧箭头表示板块的运动方向C.由此图判断,所有板块都是碰撞的D.由此图判断,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7.将下列板块名称代表的字母,填在图中适当位置。
A.亚欧板块B.北美洲板块C.太平洋板块D.非洲板块E.南极洲板块F.印度洋板块G.南美洲板块 (课堂检测可根据 教学内容适当添加读图题)【拓展延伸】做填充图册2页 【自学反馈】:1、这节课我的收获是:2、我发现的问题是:目标导学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 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重难点重点:用板块运动学说解释一些现象。
难点:知道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规律及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自学质疑学案 自学过程【自主学习】一、根据导学案要求读教材P52-P54,包括课本上的图、活动、并思考活动题,用红笔勾画出关键词语。
(三)、板块运动1.学说的提出:20世纪60年代,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形成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说。
2.内容:板块构造学说将全球化分成_______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各板块处于不断的_______________,板块内部地壳比较____________,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海洋与陆地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自主学习P40-44,合作探究:
学生阅读课本了解大陆漂移学说,观看大陆漂移示意图,了解漂移过程,思考答题:
1魏格纳通过哪些证据证明他的大陆漂移理论?
证据;各相邻大陆的边缘大致吻合;大西洋两岸古生物、古老地层相似性;南极洲发现了巨大煤层;现在测量证实,海陆分布至今尚在极其缓慢地变化着。
以“图”通过动画演示大陆的漂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锻炼学生对知识的的应用能力。
通过阅读与思考,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锻炼的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从地图中挖掘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当
堂
达
标
学案“当堂达标”练习题
板书设计
2谁能用学过的知识解释南极洲发现了巨大煤层这一现象
大陆漂移假说,南极大陆在地质时期曾位于暖湿的中低纬度地带。
张裂的地方形成,挤压的地方往往出现。
阅读与思考
阿尔卑斯山——非洲板块和欧亚板块挤压形成。
喜马拉雅山——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挤压而成。
落基山脉——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挤压而成。
安第斯山脉——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挤压而成。
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之中。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之中。
2.根据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在创设情境中让学生观察初步认识到海陆分布的特点。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海洋与陆地》知识总结
《海洋与陆地》知识总结考点在线解读基础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海陆分布1.(1)海洋71% ,陆地占29%。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海陆比例是7:3。
(2)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东半球。
2.七大洲:(1)按面积从大到小排列: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
(2)大洲所在的半球: 、 、非洲、大洋洲主在东半球,南北美洲主要在西半球。
、 、 主要在北半球,非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主要在南半球。
(3)赤道穿过的大洲有非洲、亚洲、南美洲,穿过的大陆有 大陆、 大陆。
(4)七大洲分界线:(要能在图中指出名称,如下图所示)①亚欧之间: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②亚非之间:。
③亚洲和北美洲之间:。
④南北美洲之间:。
⑤欧非之间: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⑥南极洲和南美洲之间:德雷克海峡。
(4)七大洲与四大洋的大小面积排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学习宝典:(1)六大大陆:①亚欧大陆,②非洲大陆,③北美大陆,④南美大陆,⑤南极大陆,⑥澳大利亚大陆。
(2)世界之最:①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北美洲);②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③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④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⑤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3)七大洲与四大洋的大小面积排序口决:亚非北美南美洲,南极欧洲大洋洲;太平大,印度冰。
知识点二、海陆变迁1.海陆变迁的方式:①(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海→陆)。
②(台湾海峡海底发现古河流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陆→海)。
2大陆漂移假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
证据:①南美洲、非洲陆地轮廓相吻合;②南美洲、非洲的古生物相似;③南美洲、非洲的古地层相似。
3.板块构造学说:①全球可划分为七大板块:(E欧亚、D非洲、C印度洋、F 太平洋、B南极洲、A北美洲、G南美洲)板块。
如下图所示。
山东省夏津实验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3.1 海陆分布学案3(无答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第一节 海陆分布(3)课题第一节 海陆分布(3)D.大洋洲和南极洲、欧洲和非洲之间均有海峡相隔5.关于四大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平洋面积最大,印度洋面积最小B.大西洋的形状像“S ”,太平洋的形状像“W ”C.太平洋的面积与大西洋、北冰洋、印度洋面积之和几乎相等D.北冰洋纬度最高,太平洋跨经度最广 6.巴拿马运河沟通的大洋是( )A.太平洋和印度洋B.印度洋和大西洋C.大西洋和太平洋D.北冰洋和太平洋7、读亚、欧、非分界线示意图,完成各要求⑴把“亚洲”、“欧洲”、“非洲” 填在图中适当位置;⑵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 ⑶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 E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图中数字表示的水域分别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 (课堂检测可根据教学内容适当添加读图题)【拓展延伸】做填充图册16、17两页。
【自学反馈】:1、这节课我的收获是:2、我发现的问题是:目标导学通过本节学习,知道主要大洲之间的分界线;大洋的名称、分布、轮廓特征,初步树立学生的空间位置观念。
重难点重点:大洋的名称及其在世界地图上的相对位置,大洋的名称、分布、轮廓特征及主要大洲之间的分界线;难点:大洲和大洋在世界地图上的相对位置自学质疑学案自学过程 【自主学习】一、根据导学案要求读教材P45-P48,包括课本上的图、活动、并思考活动题,用红笔勾画出关键词语。
(一)(2)人们习惯上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亚、欧两洲的分界线。
人工开凿的两条运河分别被作为亚、非两洲和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它们分别是埃及的_____________、巴拿马的____________。
山东省夏津实验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2.3 地图的应用学案(无答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第三节 地图的应用 课题 第三节 地图的应用 1、综合反映某一区域自然和社会经济的一般特征的地图是( )A 地形剖面图B 电子地图C 普通地图D 专题地图2集中反映一种或几种地理事物主要特征的地图是( )A 地形剖面图B 电子地图C 普通地图D 专题地图 3小明想了解“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基地——酒泉的位置,他应该查阅 ()A 世界政治地图B 城市导游图C 中国气候图D 中国政区图 4.a 北京市旅游图 b 中国交通地图 c 中国行政区划图 d 世界政区图⑴小明说:“索马里海盗十分猖獗,我想知道索马里在什么地方。
“小明应选择( )A 、aB 、bC 、cD 、d ⑵小贝说:“听说武汉至广州的高铁跑出了世界最高营运时速,我想体验一下‘陆地飞行’的感觉。
”小贝应选择( ) A 、a B 、b C 、c D 、d 5图地的种类很多,下面各项使用的目的与地图类型搭配不正确的是( )A 外出旅游,参考导游图 B 去市内动物园旅游,找交通图 C 找海湾战争发生的地点,应找世界政区图 D 找雅安地震的位置,查阅世界地形图 6车载导航地图属于( ) A 地形图 B 农业图 C 交通图 D 政区图 目标导学 1能根据需要选择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
2学会使用电子地图。
重难点 重点:能根据需要选择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
难点: 能根据需要选择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
自学质疑学案 自学过程【自主学习】 一、认识常用地图: 1. 地图的分类:( )和( )。
2普通地图综合反映某一区域( )和( )的一般特征,包括( )、( )、( )、( )、( )、交通等基本内容 。
3专题地图集中反映一种或几种( )的主要特征,例如,农业的分布、旅游景点的分布。
4从图2—3—3中你读出了哪些地理信息?( )。
5阅读地图的“三部曲”是( )、( )、( )。
二、电子地图的应用: 利用电子地图收集资料的过程包括( )、( )、( )。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3章 海洋与陆地 精品学案(无答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C.喜马拉雅山系D.高加索山系
6.大洋中,全部位于东半球的是()
A.印度洋B.太平洋C.大西洋D.北冰洋
7.亚洲非洲的分界线是()
A.巴拿马运河B.苏伊士运河C.土耳其海峡D.德雷克海峡
8.6.巴拿马运河沟通的大洋是()
A.太平洋和印度洋B.印度洋和大西洋
C.大西洋和太平洋D.北冰洋和太平洋
A、29% B、71% C、31% D、69%
2、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
A、亚洲B、欧洲C、北冰洋D、南极洲
3、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北冰洋 D.印度洋
4..下列大洲中,赤道、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都穿过的是()
A.亚洲B.欧洲C.南美洲D.非洲
5.下列名称中,属于大洲分界线的是()
第三章海洋与陆地
12.亚洲的印度半岛属于()
A.欧亚板块B.非洲板块C.印度洋板块D.太平洋板块
13.板块中几乎全位于海洋的是()
A.亚欧板块B.太平洋板块C.美洲板块D.印度洋板块
14.板块名称代表的字母,填在图中适当位置。()
A.欧亚板块B.美洲板块C.太平洋板块D.非洲板块E.南极洲板块
F.印度洋板块
目标导学
运用地图说明海陆分布特点,七大洲四大洋地理分布状况,用实例说明海陆变迁,了解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说明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重难点
重点:大洲和大洋的名称及其在世界地图上的相对位置,大洲和大洋的名称、
分布、轮廓特征及主要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难点:大洲和大洋在世界地图上的相对位置
第三章海洋与陆地练习题
1.地球上陆地面积占全球总面积的( )
课题
山东省夏津实验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3.1 海陆分布学案1
第一节 海陆分布(一)课题第一节 海陆分布(一)读图完成4.5题4、亚洲的轮廓图是 ( ) 5.关于A 、B 、C 、D 四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A 大洲位于地球的最南端 B 、B 大洲位于东半球、南半球[ C 、C 的周围被北冰洋所环绕 D 、D 大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 6.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陆地面积小,南半球陆地面积大,所以南半球称为“陆半球”B.世界海洋面积占71%,被陆地分割成彼此相连的大大小小的海和洋C.被三大洋环抱的大洲是大洋洲D.按东西半球分,陆地主要分布在西半球7..读下图完成(1)赤道穿过的大洲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C 、D 、F 、G 之间的大洋是_________在五大洲之间的大洋是____、____. (3) 地跨寒、温、热三带的大洲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检测可根据教学内容适当添加读图题) 【拓展延伸】做填充图册15页。
【自学反馈】:1、这节课我的收获是:2、我发现的问题是:目标导学1.通过本节学习,知道海陆比例,熟悉大洲的名称、分布、轮廓特征2.初步树立学生的空间位置观念。
重难点1.大洲的名称及其在世界地图上的相对位置,大洲的名称、分布、轮廓特 征及主要大洲之间的分界线;2.各大洲在世界地图上的相对位置自学质疑学案自学过程【自主学习】一、根据导学案要求读教材P42-P44,包括课本上的图、活动、并思考活动题,用红笔勾画出关键词语。
(一)、海陆分布: 1、七分海洋,三分陆地(1)因为地球表面上,海洋面积远远大于陆地面积,概略地说它们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_”,所以,有人称它为“水球”。
(2)地球上任何两个面积相等的半球都是______面积大于_______面积.。
2、七大洲:(1)大陆及其附近的岛屿合称__________。
山东省夏津实验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3.2 海陆变迁学案1(无答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第二节 海陆变迁(1)课题第二节 海陆变迁(1)2.下列现象能说明海洋变为陆地的是 ( )m]A.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B.在南极洲冰层下面发现煤矿[C.海洋大陆架下埋藏着石油D.热带雨林分布在赤道附近3.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A.人为改造B.地震和火山活动C.地壳活动和海平面的升降D.岩浆活动4.下列关于沧海桑田所反映出的地理知识正确的是 ( )A.地球上只有茫茫大海和桑田B.茫茫大海在地壳运动过程中也有可能变为陆地C.大海也是农田[D.大海可以被人类改造成良田5.板块构造理论不能解释的现象是 ( )A.日本多温泉B.美国多飓风C.印尼多地震D.意大利多火山6.魏格纳是根据哪两个大洲的轮廓相吻合而提出大陆漂移说的 ( )A.非洲与南美洲B.亚洲与大洋洲[C.北美洲与南美洲D. 南极洲与南美洲 (课堂检测可根据教学内容适当添加读图题) 【拓展延伸】做填充图册7、8两页。
【自学反馈】:1、这节课我的收获是:2、我发现的问题是:目标导学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
2.知道大陆漂移说和板块构造学说基本观点。
重难点重点:(1)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2)用板块运动学说解释一些现象。
难 点:用板块运动学说解释一些现象。
自学质疑学案 自学过程【自主学习】一、根据导学案要求读教材P49-P51,包括课本上的图、活动、并思考活动题,用红笔勾画出关键词语。
(一)、海陆变迁地球表面许多地方都发生过沧海桑田的变化,现代科学研究表 明,_____和___________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此外,人 类活动也能引起海陆的变化,如荷兰的__________________, 日本的_____________。
(二)、大陆漂移1. 大陆漂移学说的创立:德国科学家__________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2.内容:大约在2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________,它的周围是一片大洋。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三单元 海洋与陆地》教案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三单元海洋与陆地》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世界海陆的分布,知道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
2、了解世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3、知道海陆变化的原因,掌握板块构造学说,能用其解释一些现象。
【教学重点】
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和应用
【教学用具】
教学挂图,投影片
【教学过程】
1、海陆和分布。
提问:地球陆的比例是多少?
据图指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了解大陆,大洲,岛屿,半岛的含义。
亚欧、亚非、南北美的分界线。
特殊的大洲和大洋:赤道穿过的大洲:亚洲、大洋洲、非洲、南美洲。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洋):南极洲,北冰洋。
2、海陆面貌。
据图找出世界主要地形区:最大的平原,高原,盆地。
最长的山脉,最高的高原。
(同学上黑板指出,其他同学做裁判)填注空白图练习巩固。
3、海陆变迁。
沧海桑田变化的原因: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
外力作用:风力,流水,海浪等。
海陆分布的学说:大陆漂移假说:德国魏格纳提出,在课本上找出其提出的观点和证据。
板块构造学说:六大板块——几乎全部在海洋中的是太平洋板块。
板块运动——边缘活跃,内部稳定。
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总结:本章主要讲述了世界地形的分布和世界海陆位置产生的原因,重点是板块构造的知识,我们要能够用其解释一些现象,如去年的汶川地震的原因,喜马拉雅山不断升高的原因等。
【作业设计】
板块构造理论和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喜马拉雅山系D.高加索山系
6.大洋中,全部位于东半球的是()
A.印度洋B.太平洋C.大西洋D.北冰洋
7.亚洲非洲的分界线是()
A.巴拿马运河B.苏伊士运河C.土耳其海峡D.德雷克海峡
8.6.巴拿马运河沟通的大洋是()
A.太平洋和印度洋B.印度洋和大西洋
C.大西洋和太平洋D.北冰洋和太平洋
运用地图说明海陆分布特点,七大洲四大洋地理分布状况,用实例说明海陆变迁,了解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说明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重难点
重点:大洲和大洋的名称及其在世界地图上的相对位置,大洲和大洋的名称、
分布、轮廓特征及主要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难点:大洲和大洋在世界地图上的相对位置
第三章海洋与陆地练习题
1.地球上陆地面积占全球总面积的( )
地理自学学案
小组姓名编号
课题
第三章海洋与陆地复习学案
9.下列促使地表形态变化的力来自地球内部的是()
A.流水B.风力C.海浪D.火山活动
10.下列现象能说明地表沧海桑田变化的是()
A.黄河有时断流B.修水坝出现人工湖
C.台湾海峡地层中有森林植物化石D.荷兰围海造陆
11.板块构造理论不能解释的现象是()
A.日本多温泉B.美国多飓风C.印尼多地震D.意大利多火山
12.亚洲的印度半岛属于()
A.欧亚板块B.非洲板块C.印度洋板块D.太平洋板块
13.板块中几乎全位于海洋的是()
A.亚欧板块B.太平洋板块C.美洲板块D.印度洋板块
14.板块名称代表的字母,填在图中适当位置。()
A.欧亚板块B.美洲板块C.太平洋板块D.非洲板块E.南极洲板块
F.印度洋板块
目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
A、29% B、71% C、31% D、69%
2、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
A、亚洲B、欧洲C、北冰洋D、南极洲
3、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北冰洋 D.印度洋
4..下列大洲中,赤道、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都穿过的是()
A.亚洲B.欧洲C.南美洲D.非洲
5.下列名称中,属于大洲分界线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