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报模板:3130-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三元驱动”策略研究

合集下载

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课题申报论证报告

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课题申报论证报告

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课题申报论证报告(一)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1、问题的提出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对创业教育有了更加明确的政策,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有了长足的进步;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研究从最初较为抽象的概念的探索逐步过渡到具体的经验操作层面的设计;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环境营造和教学方式改革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高职学生创业教育的社会性特征更加凸显等等。

但当前大学创业教育所表现出来的功利化倾向必须引以正视,客观地界定高职学生创业教育的功能、价值与意义显得非常重要。

因此,从宏观和整体的角度回顾梳理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施情况,总结经验,发现不足,有利于对我国创业教育发展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同时可为决策部门提供一些基础信息和决策建议,对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具有重要意义。

2、课题界定(1)高职院校高职院校是专科(大专)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

高职教育,首先它属于高等教育范畴,其次他属于职业技术教育,再次,它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

这三句话就构成了高职教育的含义。

高职层次的教育由各地方省一级人民政府统一进行管理,这是由我国高等教育法及国务院相关文件明确规定的。

(2)创业创业就是创业主体(创业者)创造新企业、新商业运作方法和手段,这种创业活动必须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或者经济价值,是一种通过创业者努力而使得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

(3)创业教育创业教育是指结合专业教育,传授创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品质,使学生毕业后大胆走向社会,实现自主创业和自我发展的教育。

创业教育的本质是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创业、如何创业、怎样创业,而并不是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创业或一毕业马上进行创业,而是在校期间培养他们具备创新的能力和开拓的意识,以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不断创新。

(4)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就是通过教育使高职学生掌握自我创业的方法和途径,造就自我发展的能力,变被动的就业观念为主动的创业思维,大胆地走向社会,以积极的姿态迎接市场的挑战。

2021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计划”课题研究项目申请表(教育类)

2021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计划”课题研究项目申请表(教育类)

2021年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计划”课题研究项目申请表项目名称:教育改革背景下大学生阅读课实施现状及其改善策略研究——以XXXX大学为例申请者:指导教师:学院:教育学院XXXX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制填表须知1、主要目的:旨在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科研实践训练平台,使学生尽早进入各专业科研领域,接触学科前沿,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巩固、深化和提升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初步进行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能力,促进教学相长,提高本科教学的效果,全面拓展学生综合素质。

2、实施原则:引导激励,项目带动;自主实践,注重过程;教学相长,提高质量;梯队培养,合力推进。

3、资助项目主要为本科学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制定提出研究方案、设计组织研究实验、统计分析处理数据、撰写研究工作报告等方面的内容。

4、资助项目主要包括自主申报、立项资助、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等环节。

5、项目参与者应学习成绩优良、对学术科研有浓厚兴趣,能够保证全程参加课题项目所需时间和精力。

(鼓励学生跨院系、跨学科组织团队);课题负责人应品学兼优,有初步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积极参与各类学术科技竞赛活动的本科生优先给予资助。

6、资助项目立项年限(指迄止时间)原则上应在1年内完成;个别项目由于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也可2年时间内完成结题、答辩和研究成果汇编工作。

7、资助项目立项申请表要求逐项认真仔细填写,内容应言简意赅,思路清晰,论证充分,表述明确,字迹清楚,要求用计算机输入打印。

8、每年5月校院组织资助课题中期检查,每年10月组织资助课题结题、答辩。

9、如填表有不明事宜,请与学校本科生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或学院本科生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指导小组(学院团委)咨询。

一、项目申请简表。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申报书模板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申报书模板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申报书模板一、项目概述1.1 项目背景本创新创业项目的背景是……1.2 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1.3 项目内容本项目的内容包括……二、市场分析2.1 目标市场本项目的目标市场是……2.2 市场需求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目标市场对于本项目的需求主要体现在……2.3 竞争对手分析目前,市场上已有若干竞争对手在提供类似的产品/服务。

经过对竞争对手的分析,本项目与其相比的优势在于……三、项目创新点本项目与已有的产品/服务相比,存在以下创新点:3.1 创新点一本项目的创新点之一是……3.2 创新点二另一个创新点是……四、项目实施计划4.1 项目阶段划分本项目的实施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阶段一:需求调研和市场分析•阶段二:产品/服务设计和开发•阶段三:市场推广和运营•阶段四:持续优化和发展4.2 项目时间安排具体的项目时间安排如下:阶段一:2022年1月-2022年3月阶段二:2022年4月-2022年6月阶段三:2022年7月-2022年9月阶段四:2022年10月-2022年12月4.3 项目资源需求为了实施本项目,我们需要以下资源支持:•人力资源:包括技术开发人员、市场营销人员等•资金支持:用于设备购买、市场推广和运营等•物质资源:包括办公设备、生产材料等五、项目预期效益5.1 经济效益预计本项目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5.2 社会效益本项目的实施将带来以下社会效益:•提供就业机会•提升服务效率•促进行业创新发展六、团队介绍6.1 团队成员•项目负责人:XXX•技术开发人员:XXX•市场营销人员:XXX6.2 团队背景我们的团队具有丰富的相关行业经验和专业知识,拥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和市场推广能力。

七、预算明细本项目的预算明细如下:预算项预算金额(万元)人力资源x设备购买x市场推广费用x其他费用x总计x八、风险与对策8.1 项目风险本项目存在以下风险:•市场竞争压力大•技术研发难度较高8.2 风险对策对于以上风险,我们将采取以下对策来应对:•加强市场营销,提高产品/服务的竞争力•引入专业技术人员,加强研发能力九、项目成果展望在项目实施完成后,我们预计将取得以下成果:•推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服务,并占据一定市场份额•建立起稳定的用户群体,并形成良好的口碑十、项目申请支持我们诚挚地申请贵单位对本创新创业项目给予支持,并期待能够获得相关的资金和资源支持,以助力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发展。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高职院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高职院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

高职院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学科分类:职业教育课题类别:一般课题关键词: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教育模式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1.1问题的提出目前,经济环境和岗位需求正迅速发生变化。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得每年的毕业生日益增多,大学生毕业求职难,而用人单位却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这种不匹配暴露了高校教育模式及培养目标的缺陷。

因此,各高校应国务院、党中央的要求制订了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案,以服务社会为出发点,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引导大学生创业来带动就业,以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创新创业必须以专业为背景,是专业培养的向导。

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如何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教育模式中有效融合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1.2课题界定专业教育在《教育大辞典》中表述为:“专业教育是根据社会职业分工、学科分类、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及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划分各个学科和专业,高等学校据此制定专业培养目标、专业教育计划和组建专业课程体系,为国家培养、输送所需的各种专门人才,学生亦按学科和专业的分割来进行学习,形成自己在某一专门领域的专长,为未来的职业活动做准备”。

可见,专业教育旨在关注学生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掌握,其目标是使学生成为工作领域中高级的专业化人才。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指高职院校通过利用课堂内创业课程和课堂外创业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创造的人格品质、创业精神以及创新创业综合实践能力,进而不断提高他们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教育,尤其是对正在创业的学生进行专门指导,进而使他们拥有开阔的思维,开辟一番新事业的教育。

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本研究是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平台、师资队伍等方面探索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思路和做法,结合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实际,构建“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高职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 业能力提升的必要性
职业教育是给予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或者生产劳动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 是培养具有一定的文化 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其他教育相 比较, 职业教育更倾 向于劳动技能的培养。[ 2 1 高等职业技术教 育培养的是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 已发展成为地方经济建设培 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主力军, 满足了社会对大量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求,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社会的地 位和作用得到了承认和重视。进入新世纪以来 ,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也得到了迅 猛的发展 , 高职 目前的招生人数已经占高校招生人数的 4 0 %以上。大学毕业生大幅度的增加, 就业形势 日 趋严 峻, 竞争越来越激烈, 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矛盾越来越突出。国家教育部党组书记、 部长袁贵仁在 2 0 1 5 年全 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谈到 , 2 0 1 5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 7 4 9 万人,比 2 0 1 4 年的 7 2 7万毕业生又增加 了 2 2 万人 , 再 创历史新高 。袁贵仁强调 , 2 0 1 5年高校毕业生 总量 的压力进 一步增大 , 用人需求矛盾 越发突 出 , 毕业 生的就业观念一 定要转变 。他 明确要求 “ 进一 步加大创 业基地 建设和风 险资本 的 支持, 加强创业教育和指导服务” 四 面对每年持续增长的高校毕业生 , 我们需要适时调整学生的就业观念 , 积极 地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创业 中实现 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2 期

唯, 张 邰: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的培养
8 l
但是学生们还是不能摆脱传统就业观念 的束缚 , 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是找一份稳定 的工作 , 很少有 创业和 自谋职业的。据全 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调查数据显示 , 我 国大学毕业生中真正 自主 创业的不到毕业生总数的 l %, 而美国大学毕业生中实际创业 的人数 占到 2 0 %。 其原因就是受传统就业观念 的影响, 一些大学生宁可给别人打工 , 也不愿意 自己做老板。 ( 二) 自身因素的影响 , 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两个缺点 : 一是缺乏 自 我约束力。学生进校之后 , 多数 同学 只偏重于技能的学 习, 而忽视了思想政治学习、 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 的学习 , 结果对不 良的行为缺乏判断的能力 , 进而不 能控制 自己的行为能力。于是就使得学生 自 身 的全面健康成长受到极大的影响, 没有远大的理想信念 , 当然 也就不可能有创业的意识 。 二是缺乏 自 信心。 由于高考失败而进入高职院校 , 部分学生不 自主地产生了一种 自卑心理 , 总觉得 自己比普通高校 的学生差 , 做任何事情都显得没有底气 , 缺乏 自信 , 没有信心和能力来承 担 创业 的风 险和 失败 。 ( 三) 家庭 和社 会舆 论 的影 响 由于高校实行收费制度 , 一个普通 的城市家庭要支持一个大学生都是一笔相当昂贵的费用 , 更何况农 民家庭呢 , 而高职院校 中许多学生都来 自 农村。家长省吃俭用供孩子读大学 , 就是为了让孩子毕业后能有一 份稳定体面的工作 , 生活能过得富裕舒适 , 自己也能够老有所依。如果毕业后去创业 , 一是风险大不稳定 , 二 是 太辛 苦 , 三是 担 心社会 舆 论认 为孩 子 没 出息 找不 到工 作才 自己创 业 的 。因此 学生 毕业 后 能够 找 到一 份体 面又稳 定 的工作 , 成 了毕业 生 的普遍 选择 。 ( 四) 具有创业经验的师资队伍缺乏 教师的身份地位 以及人格对学生具有强烈的影响 , 而且教师对学生 的这种影响是持久 的, 学生会不 由 自主的效仿 。然而高职院校 的教师队伍 中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经历的教师极少, 大多数教师都是直接从高 校毕业就进入学校的 , 自身没有创业 的经历 , 于是对学生也就不能进行直接创业指导 , 即使个别教师对学生 有创 业 方面 的指 导也仅 仅 是纸 上谈兵 。 ( 五) 实践 环 节薄弱 实践环节薄弱是我国高等教育 的通病 。由于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主要是到基层企业从事生产组织 、 工 艺实施等技术应用的人员 , 因此相对于本科院校 , 高职院校对专业知识方面的实践环节要求还是较高的 , 但 是 在 学 生创业 方 面 的实 践 环节 却 比较 弱 , 虽 然 现在 很 多高 校 都专 门建立 了学 生创 业 园 , 但 是 多数 项 目都是 卖衣服 、 书籍 、 饰 品和鞋子等, 和专业结合在一起 的项 目很少 。而学生觉得对于创业教育最好 的方式就是参 加创业模拟训练 , 这就要求将理论和实践能结合在一起 的“ 双师型” 教师 的指导 , 但是在 当前的高职院校教 学 中很 难满 足学 生对创 业教 育 的要求 。

高职学生创新创业“一个主体、两轮驱动、三个结合”培养模式的探究和实证

高职学生创新创业“一个主体、两轮驱动、三个结合”培养模式的探究和实证

高职学生创新创业“一个主体、两轮驱动、三个结合”培养模式的探究和实证摘要:随着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进入4.0时代,在专业教育中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一种发展的必然。

通过跨学科专创融合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在进入社会和工作之前,将创新创业的素质融入思维中,以学会有效利用各种资源,结合现有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解决可能遇到的问题与挑战,全面提升素质和能力。

关键词:创新创业;创客俱乐部;跨学科专创融合课程一、以高职学生为主体,打造创客(创新创业)俱乐部,开拓学生第二课堂以高职学生为主体,在我校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第四年开设创客(创新创业)俱乐部,将部分专业实训课程改建为跨学科专创融合课程,以项目化的形式实施,同时组织高职学生针对性的进企业开展实践,选拔优异学生组队参加教育系统、人社局和科技局组织的各级各类创新创业比赛,以“双创俱乐部组建+ 跨学科专创融合课程+项目化实施+企业实践+双创比赛”五位一体的模式,从而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我校高职学生于2019年建立创客俱乐部,鼓励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于校园及周边企业、社区,强化学生的实践教育。

目前我校共有飞马研学社(机器人)、御风无人机、电子商务营销、数字影音、现代物流5个创客俱乐部。

(一)飞马研学社机器人创客俱乐部飞马研学社机器人创客俱乐部从专业知识和技能入手,将机械原理、机械传动、传感器的使用和基于C++的编程相结合,同时充分满足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将钻床、线切割机床、砂轮机、装配工具的操作和机器人基本知识相结合,校内训练以具体任务为驱动要求搭建制作机器人,校外推广机器人项目,积极参加中小学双减政策下的机器人实验课、志愿活动。

成立至今,多次参加并获得江苏省科技模型大赛冠亚军、江苏省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二等蒋、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季军、机器人亚洲公开赛(江苏赛区)一二等奖。

(二)御风无人机创客俱乐部御风无人机创客俱乐部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创新精神与综合能力为宗旨。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理论思考与社会实践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理论思考与社会实践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理论思考与社会实践学科分类:职业教育课题类别:一般课题关键词:高职院校双创理念双创模式双创实践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1)问题的提出创新创业是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对于高等学校,尤其是高职院校,既是重大的历史使命,也是难得的发展机遇。

本课题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和学情,致力于解决当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几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①用何种理念才能更好的引导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②何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才能更好地推进和实现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③如何优化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2)课题的界定首先尝试提出基于广义问题解决和广义问题管理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该理念把创新创业教育视为师生共同进行一系列广义问题解决活动的过程。

每个广义问题解决活动包括四个基本环节:敏锐地发现问题,科学地评价问题,合理地选择问题,有效地解决问题。

现代管理学认为,“只有通过团队才能形成创新”。

创新需要团队,团队需要管理。

通过对创新创业活动进行管理,激发学生的创意,挖掘他们的潜力,发挥团队的合力,实现有效的创新创业活动。

其次,基于新理念设计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

最后,应用新模式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进行创新创业实践。

(3)国内外研究现状现代意义上创新(Innovation)是由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的,他将创新定义为“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组合”,并将创新概括为五个方面:生产新的产品,引入新的生产方法、公益流程,开辟新的市场,开拓原材料的新供应源,采用新的组织方法。

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随着创新日益称为生产活动的主轴,创业也便成为人类最基本的实践,由生产到生活,由经济到政治,由思维到理论,由个人到企业,创新逐渐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创业(Entrepreneurship)来源于十二世纪法文单词“Entreprendre”,其原初含义是“承担”。

课题申报范文:2849-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课题申报范文:2849-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一、问题的提出21世纪全球化浪潮下,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国际上已经基本形成创新创业型人才是第一战略资源的共识。

我国也非常注重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我国创新创业起源于上世纪70 年代末的改革开放,并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业教育”项目的成员国早在1991年就在基础教育阶段试点创业教育,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

1997 年“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正式拉开了我国创业教育的帷幕;199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江泽民、李岚清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分别指出,“要帮助受教育者培养创新意识、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要探索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有效途径和相应的政策措施”;1999 年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比较完整地提出了创业教育概念,并指出“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

”2002 年教育部将清华大学等9所院校确定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试点院校,标志着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正式启动。

随后教育部又连续举办了四届全国高校创业教育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各高校全面铺开,日趋渐热;2005年8月,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引进了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大学生创业教育项目———KAB (Know About Business),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被选为KAB 创业教育试点高校;2010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要求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党的十八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明确要求。

近年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加强,取得了积极进展,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毕业生创业就业、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和高校重视不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实践平台短缺,指导帮扶不到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健全。

课题申报范文:2644-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

课题申报范文:2644-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1.问题的提岀、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能力是每个人特有的一种混合物,它把通过技术和职业培训获得的严格意义上的资格、社会行为、协作能力、首创精神和冒险精神结合在一起”。

创新能力,是人类高智能活动的集中体现,是人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机完美结合,更是人自身的创造智力和创造品格的有机完美结合。

创新能力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运用已有知识创造性地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探索能力,即通过运用已知科学知识或理论分析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从而获得新的结论的能力:三是科研能力,即设讣新方案,提出新假设,创立新理论,发现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或发现人类未曾发现的客观规律,或创造人们从未创造过的新事物等能力,这种创造乃是最高层次的智能的表现。

受传统思维怎势的影响和办学理念的偏差,大多数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多强调技能操作层而上的能力,而忽视了学生包括认知、思维乃至价值观等方面的全而素质的培养。

随着科技的发展,技能型人才分解为不同层次,英分类的核心因素是创新成分的比例。

高职教育培养的高技能人才,将从事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工作中那些技术含量较高、劳动复杂度较高的岗位工作,他们需要结合复杂的工作场景和具体问题,去积极、主动、及时地改进制造工艺,进行技术革新,完善服务流程,丰富管理内涵,以此保障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高产品的性能和服务能力。

课题界泄为髙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是在目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下,高职院下如何适应新的经济发展形势需求,从学校发展战略、办学左位上如何培养学生创新发展能力:二是,在现代职教体系下,高职院校如何准备立位学生培养层次,在工学结合的前提下,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同时有效区分和衔接中等职业学校与应用技术型大学:三是,在新一轮内涵建设过程中,如何通过评价模式的改革,倒逼教学改革,通过课程内容的选择,对接职业岗位需求,对接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对接行业企业最新职业标准等;四是,在注重学生全而发展的基础上,如何在创新创业课程之外,通过专业技能大赛、素质拓展教育、活动等教冇教学环节的科学设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创造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高职院校创业创新大赛项目申报书 (1)

高职院校创业创新大赛项目申报书 (1)

二、科学性包括:项目的研究意义、总体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理论依据、主要技术、实施方案等(其中,实验创新需注明专业、课程、章节和具体实验名称,并详述实验过程细节,使他人可以据此进行验证;生产创新需注明企业全称和具体生产流程名称。

不符合要求的,不予评选)。

研究意义:给大家重温陶器文化之后,不仅能够提升品位和档次,还能感受到产品的与众不同,有一种简单的记忆品味。

当然它会不断的创新发展,深入研究学习和突破,推出更多的新品面向市场,在趋于多元化发展之后,整体的综合实力及竞争力就更强了。

尤其是自主研发的特制配方,更成为了公司的核心技术。

总体思路:深夜食堂于2016年在广东东莞创立,作为一个已经创立了三年的连锁品牌,在国内餐饮市场上的竞争力非常强,也已经拥有了二百家连锁店面,遍布全国各地。

它能够运用全新的用餐和创意概念,给大家带来新的惊喜和感受,这也是对传统餐饮工艺进行的创新和突破,也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和肯定。

研究内容:创立开始就倡导绿色环保、新鲜健康的饮食理念,无论是选择的用料和食材,还是采用的厨具和设备,都会具有独特的创意和严格的要求,从而保证特殊口味,提升用餐体验。

另外还会用于快夜食堂这个特色主题,吸引大家的眼球,营销方面有着明显的竞争优势,创新的营销模式及对品牌形象的大力提升。

研究方法:在这个食堂中大家喝着小酒,吃着自己钟情的食物,卸下一天的疲惫,谈论着遇到的趣事,或是独自品味忧愁。

在食物的香气里,在深夜特有的幽静和食堂内的袅袅暖意间,一出出充满人情味的故事被娓娓道来。

有悲有喜,暗合着食物的酸甜苦辣。

人生百味,尽在这四方食堂间。

理论依据:由于品牌定位合理,价格体系成熟,很容易被顾客接受,在不断规范管理模式,并引进先进理念,完善运营体系之后,整个品牌乃至公司的发展速度就更快了。

主要技术:深夜食堂的老板,身兼厨师与服务员,会凭现有食材制作出顾客想要的菜式。

也是一个会让人感到踏实,能够信赖和依靠,有特殊魅力的人。

课题申报书范文: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运行机制研究

课题申报书范文: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运行机制研究

课题申报书范文: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运行机制研究————————————————————————————————作者: ————————————————————————————————日期:年度编号《课题设计论证》活页(填表说明:本表供匿名评审使用。

填写时,不得出现课题主持人和课题组成员的姓名、单位名称等信息,统一用×××、××××××代替。

否则,一律不得进入评审程序。

)课题名称: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运行机制研究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2、课题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

3、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要求逐项填写,限4000字以内)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问题的提出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始于1997 年的“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

1999年在教育部发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概念。

“2002年,教育部确定了清华大学等9所大学为我国创业教育试点院校,给予政策和经费的支持,探索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本方法和发展模式。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的问题。

缺乏有效的创业教育运行机制是阻碍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进而影响着学生创业成功率。

这主要表现一是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不完善、不系统、不配套,缺乏可操作性。

二是资金问题,由于资金条件的限制,学校教学条件,学校在给予学生创新、创业基金方面的支持很有限。

三是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与管理体制等不利于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成为有效实施创业教育的障碍。

(2)课题界定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由英语中的“enterprise education”翻译而来的。

高职院校“三元融合”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

高职院校“三元融合”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

高职院校“三元融合”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作者:王勇朱作付王方杰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18年第29期摘要调查发现,江苏省高职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对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认识不足,缺少专项能力提升课程,分阶递进式的创新创业素质课程仍是空白,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未能有机融合,实践教学安排有限等方面。

以江苏省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现状与问题为依据,结合素质教育的目标与内容,构建了一种集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为一体的“三元融合”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采取“平台+模块”的形式。

其中,“平台”分别是指素质通识教育平台和专业教育平台,将创新创业课程划分为3个子模块,融入素质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两个平台之中。

关键词“三元融合”;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8)29-0024-05我国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在教育理念、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均存在不少问题。

本文以江苏省高职院校为分析对象,探讨“三元融合”模式下高职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其中的“三元融合”即将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与性质(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20世纪80年代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提出了“创业教育”理论,该组织认为未来的大学生除了要接受传统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之外,还必须接受“创业教育”的洗礼。

1998年,我国政府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首次提出“创业教育”的概念。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在发布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首次提出“创新创业教育”这一新理念[1]。

“创新创业教育”并非“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简单叠加。

它是帮助学生在将来能够可持续性地开办企业、“创造性”地发展[2]。

这种新的教育目标和理论,必然会推动现有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多个环节的改革,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有自主性和创造力,从而推动更多的学生去创新和创业。

课题申报参考样:686-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课题申报参考样:686-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课题申报参考样:686-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1问题的提出2014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李克强总理指出: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推动中国经济科学发展,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

中国永远做开放大国、学习大国、包容大国。

从中国国情出发,努力建设成为一个创新大国。

随着《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的深入实施,我国创业教育实践已经成燎原之势。

1.2课题界定创新能力——是指运用知识和理论完成创新过程、产生创新成果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表现形式是发明和发现,是人类创造性的外化,创新能力包含着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实践能力。

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人格。

创业能力——是指在各种创新活动中,凭借个性品质的支持,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新颖独特地解决问题,产生出有价值的新设想、新方法、新方案和新成果的本领。

创业素质的人才应具有的能力包括:创造力和创造精神、学习能力、技术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解决问题能力、信息收集能力、敏锐的洞察力、研究和完成项目的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献身精神等。

创新创业教育——指通过开发和提高学生创新创业基本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教育,使学生具备从事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

高等教育应将创业技能和创新精神作为基本目标,以使高校毕业生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1.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1998年,清华大学举办了国内首个“创业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1999年国家公布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对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提出了要求,提倡“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

由此,揭开了我国大学生自主科技创业的帷幕。

课题申报模板:3192-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实效性研究

课题申报模板:3192-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实效性研究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实效性研究一、问题的提出现阶段,创业创新教育成为教育领域发展的趋势和热点。

国务院于2015年5月颁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业创新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在加强创业创新教育的要求与总体目标上,在2017年要形成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业创新教育理念。

高职院校作为为国家输送技术型人才的摇篮,要根本上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必须转变就业观念,强化学生的创业意识,大力开展创业创新教育实践。

然而现实中,能成为推广成果的项目并不多见,究其原因,难点主要集中在创业创新教育的持续性、应用性和可行性方面。

一方面,国家虽然大力宣传创业创新理念,但实际对学校创业创新教育的引导力度不够,政策扶持力度有限,相应的创业创新活动流于形式,或纸上谈兵。

另一方面,许多高职院校毕业生在校期间甚至根本没有接受过创业创新教育,毕业后有创业热情但无从下手,或在创业初期项目夭折,没有发展起来。

因此,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创业创新教育,与学生所学专业有机结合,不断强化创业创新教育理念,完善课程体系,才是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实效性的必由之路,进而为高职院校创业创新教育实践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课题界定目前,高职院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特别是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效果的研究不够深入,教育实效性并不理想,学生创业激情不高,创新意识缺乏,创业能力薄弱,学生的就业观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职业素养提升不够,就业竞争力不强。

主要原因在于过于依赖传统的教育理念。

这样不仅不利于提高创业创新教育的实效性,甚至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职业发展。

本课题依据目前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的现状,针对创业创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探寻缺乏实效性的真正原因,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和方法。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以培育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教育,注重训练基本的创业技能,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申报书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申报书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申报书一、项目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申报与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本申报书旨在提出一个创新创业项目的创意和实施计划,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全面的介绍和规划。

二、项目概述本项目旨在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一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资源共享平台,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和创新能力。

该平台将提供创新创业资讯、创业导师资源、创业项目孵化等服务,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支持平台。

三、项目目标1. 提供创新创业资源通过整合各类创新创业资源,包括政策资讯、创业导师、创投机构等,为大学生提供全面的创新创业信息和资源支持,降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门槛。

2. 打造创新创业合作平台建立一个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线上交流与合作平台,提供创业项目发布、团队组建、资源对接等功能,促进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激发创新创业的活力。

3. 实施创业项目孵化计划通过创业项目孵化计划,为优秀的创业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和专业指导,帮助项目团队从创意到实施的全过程,提升创业项目的成功率和商业化能力。

四、项目实施方案1. 平台建设(1) 技术开发基于互联网技术开发创新创业资源共享平台,采用全新的设计理念和用户体验,保证平台的易用性和稳定性。

(2) 内容运营建设专业团队进行平台内容的运营和维护,保证提供及时、准确、有价值的创新创业资讯和资源。

2. 创业资源整合(1) 政策分析对国内外创新创业政策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为平台用户提供政策指引和咨询服务。

(2) 导师资源建设建立创新创业导师资源库,吸引优秀的导师加入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专业的创业指导和辅导。

3. 创新创业项目孵化(1) 孵化计划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孵化计划,通过评选、培育、投资等方式,支持优秀创新创业项目的成长发展。

(2) 专业指导为孵化项目提供商业模式设计、市场推广、投融资等专业指导,帮助项目团队实现商业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问题及促进对策研究

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问题及促进对策研究

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问题及促进对策研究初春兴【摘要】每年都有大量的高职大学生在走上社会的时候就开始了创业计划.根据调查我们可以发现,近九成的大学生都有创业的梦想,大学生这种敢于创业、勇于拼搏的精神值得鼓励.国家针对大学生创业也推出了激励政策,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的明天.高职院校重点关注的目标之一就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在教学中专门开设创业教育课,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大学生进行创业固然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的高职大学生数量巨大,同时在创业的过程当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因此,对大学生创业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期刊名称】《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16)006【总页数】3页(P65-67)【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重要性;创业问题;对策【作者】初春兴【作者单位】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辽宁丹东 118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718.5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个全民创业的时代,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

从目前来看,我国已经采取了各种有效措施来帮助和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在高职院校内,创新创业已然成为一门重要的课程,无论是从国家的角度还是学校的角度,都针对大学生创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高职大学生能够创业成功固然是我们想看到的结果,但是在大学生进行创业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从而使得高职大学生的创业效果并不是十分的理想。

要想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首先就要找出这些问题,并且想出对策进行解决。

(一)大学生创业的优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过程中,一方面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因为要想进行创新创业,没有创新思维的支持是不够的,创业本身就是鼓励大学生打破传统,勇于创新的;另一方面,创新创业也训练了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因为想要顺利地开展创业计划,就必须拥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寻找资源的能力,组织协调人员的能力,掌控管理的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大学生在进行创业的时候,会主动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学习一些新型的管理模式,掌握有效的商业手段,拥有全新的创业理念。

课题申报模板:3541-《个性化教育视角下高职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

课题申报模板:3541-《个性化教育视角下高职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

《个性化教育视角下高职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1.1问题的提出当代高职生个性鲜明,极具创新和创造力。

培养一批高素质、勇于创新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我国传统高职教育对学生的培养采取统一的模式、规格和标准,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扼制了其创新创业能力的发展。

因而,以尊重个体独特性和差异性为前提,以提升个体的创新能力和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个性化教育随之而来,基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1.2课题界定1.2.1课题的含义:①个性化教育:针对人的个性差异,体现人的主体性,激发人的创新性,完善人的独特性,是以人自身为目的的教育方法。

②高职生: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旨在培养一批有大学知识,又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的人才。

③创新创业能力:在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特别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及新发明的能力。

1.2.2课题的内容本课题以培养未来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的,研究了个性化教育的内涵、目标和内容,剖析了创新创业培养的目标、内容和功能定位,深入个案院校进行实证调查,了解高职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个性化教育理念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关系,开展实验研究,积极探索个性化教育视角下高职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途径,挖掘学生的个性特点,激发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创新创业潜能,更好地帮助广大高职在校生发挥自身优势,提升素质的全面发展。

1.2.3课题研究的对象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为广大高职在校生。

1.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①国内研究现状:在国内,研究个性化教育实践的内容比较少,中国期刊网上相关论文只有95篇,相关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1997年,清华大学举办了第一届创业计划大赛,2002年,教育部确定将中国人民大学等9所高校作为创新教育的首轮试点单位。

近年来,我国在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多方面形成了初步的成就。

课题申报模板:3330-“互联网+”视阈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

课题申报模板:3330-“互联网+”视阈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

“互联网+”视阈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左、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1问题的提岀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髙校创新创业教疗的落脚点,但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疗存在理论与实践脫节、创业试错成本偏高、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政策缺乏了解等问题,致使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足。

自国务院颁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互联网+”创业创新重点行动计划以来,“互联网+”迅速渗透髙校创新创业教育领域。

“互联网+”不仅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技术,而且重构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行为模式。

一方而,“互联网+”平台打破了地域、校际隔阂,深度整合在线资源,降低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试错成本,为英创新创业开辟了全新道路:但另一方而,“互联网+”也降低了大学生的学习门槛,学习时间、学习内容严重碎片化,导致学习者懒于思考,知识“勿冏吞枣”,更谈不上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加工,大大抑制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因此,“互联网+”究竟是大学生创新创业可驾驭和利用的工具,还是一把有利有弊的“双刃剑”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受哪些因素驱动,如何优化“互联网+”信息平台,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这些均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1.2课题界定本课题研究对象为高校大学生。

"互联网+”是指以互联网为载体,整合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不断推进互联网思维在教冇发展务个环宵的应用。

本课题通过以下4个问项衡量大学生“互联网+”水平现状:(1)只要我有疑问或需要,“互联网”就会提供充分信息;(2)我通过“互联网” 了解创新创业相关知识;(3)我会适时整理在“互联网”上学到的碎片知识:(4)“互联网”有助于我理解创新创业政策。

"创新创业能力”涵盖了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及创新到创业转化的能力。

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业是创新的载体和表现形式。

大学生创新能力以"是否参与课题研究、是否参与创新项目、是否发表学术论文”体现:创业能力以''是否参与创业、是否参与创业策划”体现。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高职院校学生创业体验、创业过程与创业退出行为的关联研究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高职院校学生创业体验、创业过程与创业退出行为的关联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创业体验、创业过程与创业退出行为的关联研究学科分类:职业教育课题类别:一般课题关键词:高职学生创业行为关联机制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1问题提出与课题界定(1)问题的提出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国家经济深层次改革的持续深入,创新创业再掀高峰,大学生创业方面,政府给予充分空间和政策激励,特别是大学生创业项目、创业过程和创业经验都存在差距与不足。

本课题关注高职学生创业体验、创业过程与创业退出行为的关联效应,旨在探讨如何促进高职学生创业活动阶段式循环发展的关联机制,以解决高职学生创业难问题。

(2)课题界定本课题所研究的创业条件,主要指利用省市、校、行业三方渠道,对高职学生进行创业体验的扶持、创业过程的引导和创业退出的剖析,以及三者间行为的关联研究,并重点从几所院校应用的效果来分析、反馈和汇总经验,最终形成研究报告。

1.2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与趋势以美国、德国、新加坡顶尖大学为代表的一大批国外高校现状,Bruyat (1993)将创业研究与组织行为学领域的职业承诺和组织承诺有机结合起来,创业体验的概念来自于Schmitt等(2004)在讨论成功创业者的路径时提出的创业概念。

结合国内现状,近几年在国家创业政策的推动下,万众创业东风已来,借助政府和学校的力量,不断完善创业工作。

国内外研究不足主要体现在:高校学生创业资源匮乏,特别是对高职学生创业的研究不够;二是结合创业工作室的应用研究不够;三是对高职学生创业行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较为深入的关联研究。

1.3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1)选题意义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7-2020年)》,通过促进大学生创业,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不断完善大学生创业体验方式、指导创业过程、调研创业退出因素等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三元驱动”策略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内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2015年3月“两会”召开,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战略,随后党中央和各级地方出台了一系列贴合实际的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考虑创业,各高校也采取措施,鼓励大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大学生创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种新趋势,它所蕴含的生机和发展趋势势必引发一系列观念、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对大学生进行创业能力的提升,作为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祖国的期待,更是时代的要求。

二、课题界定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并且对全党提出“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的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对教育工作面临挑战的有关论述中指出:“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提出应当加强创业指导,着力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基于此,本文着眼于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提出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策略的多维度研究这一课题,旨在帮助大学生提升创业能力,是自觉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精神上来,提升高职生的创业能力。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第一,国外相关研究。

国外对于创业能力的研究更多是整合在创业能力的研究一起。

Krueger等(2000)认为,创业能力是指将创意转化为商品的过程中所具备的能力,这种能力满足了企业和个人的商业化需求。

创业能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且具有“普遍模糊性"(唐靖,2008)。

不同的学者(Conner,1991;Shane,1997;Tavares&Barney,2000,Venkataraman,2001)运用不同的理论,如:运用经济理论、个性心理与行为理论、资源理论、网络理论对创业能力的概念进行了研究。

研究最详尽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将创业能力提升融入国民教育体系。

美国的创业教育已经是一个相当完备的体系,涉及初中、高中、大学本科直到研究生的正规教育。

一些公益性基金会提供研究资助创业竞赛和创业项目、创业教育课程研发等。

二是开设创业相关的专门课程。

国外一些高校针对性地开设了一些新的创业课程。

三是组建了强大了创业能力培育的师资队伍。

第二,国内相关研究。

徐小洲著的《大学生创业能力要素的“金字塔模型"》一文中提出大学生创业基础技能包括创造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决策力等。

大学生创业操作技能包括机会技能、资源整合技能、创业管理技能以及专业技能。

张瑞著的《试论当代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的途径》一文中提出创业意识是主宰创业的关键,创业能力是创业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保障,创业知识是创业的基础。

创业能力主要包括人际交往能力、管理能力、经营能力、创新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应变能力、言语能力、把握机遇能力、预见能力等方面。

彭志武、陈鸣著的《基于创业能力培养的高校创业教育着力点》一文中提出创业能力由动手操作技能、设计的技能、人际交往技能、捕捉市场机遇的技能、分析决策技能、控制协调技能构成。

文明著的《创业能力提升机理探析》提出九项常见创业能力:自控能力、谋划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理财能力、领导能力、耐挫能力、应变能力。

吴友石、王振岩、李幸平著的《鼓励自主创业,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研究》一文中提出目前大学生创业面临的难题在于创业资金缺乏,创业环境也不理想。

高微著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一文中提到我国创业教育观念落后、师资力量与质量有限、创业教育体系尚未建立等问题。

洪亚卡著的《大学生自主创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一文中提出大学生创业意识不强,政府和社会对创业政策执行力度不强,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发展。

四、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一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发展创新型经济的蓝图下,提升劳动者创新创业能力是一个重要基础,而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又是这个基础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大学生创业普遍属于科技型创业,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孵化生成更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为社会经济发展持续注入新的活力,让经济步入新的良性增长轨道。

二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本质要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是创新,实现产业机构转型升级的前提条件是劳动者结构的升级,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是既是促进劳动者结构升级有效举措,又是赋予经济发展更多创新元素的直接途径。

三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需要。

高校是国家人才培养高地,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可以从源头上提升我国未来劳动者的能力与素质,有利于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更快发展成为真正的入力资源强国,让我国真正从“人口红利"转向“人力资本红利”。

五、课题理论依据
“协同理论”是本文的主要理论依据。

“协同”的概念是由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著名的物理学家哈肯于1971年提出的。

哈肯认为,自然界是许多系统组织起来的统一体,这些系统均被称为“小系统”,它们的统一体就是大系统。

无论是何种属性的系统,在整个环境中,各子系统之间除了牛顿经典力学的相互作用,及系统论中大系统压抑、限制子系统的负反馈调节之外,子系统间还存在合作、共同促进的作用。

大系统中许多小系统既相互作用,又相互促进,它们的平衡结构,由旧结构转变为新结构,从无序到有序,都有一定的规律,研究这种规律的科学就是协同学。

协同学是一门在普遍规律支配下的有序的、自组织的集体行为的科学。

本文认为,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是需要政府、企业和高校三方共同作用。

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需要宏观作用力的推动,更为重要的是学校内部各部门的协同作用的结果,“协同理论”为本文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策略研究提供了研究支撑。

六、研究目标
开展本课题研究,有助于明确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的基本理论问题,有助于指导高校做好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的“顶层设计”,切实助推大学生成长成才,现大学生充分就业的需要。

同时,创业本身就是一种高质量的就业,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目标在于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人才的整体素质提升。

七、研究内容
本文依次从五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对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合分析。

其次针对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找准相关理论支撑,为高职院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第三对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模型构建。

第四对高职院大学生创业能力现状进行研究。

第五提出高职院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策略。

八、研究假设
一是高职院校大学生在整体上并不具备良好的创业观念,二是高职院校大学生普遍具有创新创业的热情,三是高职院校大学生愿意吸收创新创业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机会,并积极配合本课题组的相关问卷调查。

九、创新之处
第一,通过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研究,提出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结构模型。

第二,通过宏观、中观、微观创业环境的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影响因子研究,提出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影响因素结构模型。

第三,通过对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需求分析,结合高职院校特点,提出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三元驱动”策略。

十、研究思路
以学者们的前期研究成果和相关经典理论为基础,分析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的主要影响因子,并分析了影响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主要问题,以此为基础,分别从政府、企业、学校这三个层面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提出了多维度优化策略。

十一、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创新创业相关理论,采用比较分析法、定量分析法、结构方程分析法以及文献分析法,为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运用创业机会获取、创业环境影响、创业能力结构等理论研究,结合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创业实际现状和需求现状,提出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具体策略。

十二、技术路线
第一,资料搜集和整理。

通过广泛搜集、整理和阅读大量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资料,为本课题的后续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问卷调查。

通过设计不同内容的问卷调查,在大样本的基础上客观掌握被调查学生当下的创业心态、创业能力和实际需求。

第三,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

在掌握了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创业现状之后,深入挖掘存在的问题,并分别从政府、企业、学校这三个层面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提出了多维度优化策略。

十三、实施步骤
第一步:搜集、整理和阅读资料。

第二步,广泛开展问卷调查,并对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第三步,找出影响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因素。

第四步,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存在的原因。

第五步,分别从政府、企业、学校这三个层面提出解决对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