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标准(2016.9.30)

合集下载

创新创业 课程标准

创新创业 课程标准

创新创业课程标准创新创业课程标准是指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以及提高他们的创新创业素质而制定的教学要求和课程目标。

该课程标准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创新创业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掌握创新创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下面将结合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和目标,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三个方面来详细介绍创新创业课程标准。

一、课程内容:创新创业课程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创新创业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学生应了解创新创业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明确创新创业的内涵和重要性,掌握创新创业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研究创新创业的基本框架和核心要素。

2.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应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掌握创新思维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学会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提出创新创业的创意和创新项目,并具备实施创新创业的能力。

3.创新创业的理论和方法:学生应了解创新创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创新创业的基本过程和步骤,学会收集创新创业的相关信息,掌握创新创业的主要工具和技能,并能够制定创新创业的实施方案。

4.创新创业的资源与环境:学生应了解创新创业的资源和环境,包括当前的创新创业环境、创新创业的主要资源和创新创业的支持政策等,同时应了解创新创业的风险和挑战,并具备创新创业所需的自我评估和风险管理能力。

5.创业项目的策划和管理:学生应学会创业项目的策划和管理,包括市场调研、商业计划书的撰写、项目的策划和运营管理等。

同时,学生还应学会项目的监控和评估,以及项目的创新和转型能力。

二、教学方法: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方法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方法:通过对创新创业案例的分析,学生可以了解到创新创业的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的实际情况,并通过案例分析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标准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标准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1.课程定位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已成为时代鲜明的特征和大学生们自我实现价值的首要选择。

为贯彻落实新形势下,党中央以及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大学创新创业与就业工作的各项文件精神,按照我院的具体部署,针对全院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促进我院学生的创业与就业。

《创新创业教育》是面向我院全体学生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课程,纳入学校教学计划,本课程建议32学时、2学分。

(请领导决策)2.课程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创新与创业教育》课程基于彼得.德鲁克的《创新与创业精神》介绍,以大前研一《创新者的思考》、檀润华的《发明问题解决理论》为主介绍创新与创业方法论;以对各行各业创业者的成功案例剖析为主,尤其是对全国信息类、互联网类等优秀的创新创业企业案例的剖析。

采用以课堂教学为主、以个性化创新创业指导为辅,理论和实践课程交替进行的教学模式。

在内容上尽量安排通俗易懂的、与实际联系紧密的创新创业相关知识,从创新与创业的概念讲起,进而引出创业意识与创新精神、创业者特质与创业素质研究、市场与创业机会,逐步深入的讲解创业管理、创业计划与资源整合。

最后讲述初创期企业经营管理,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城市职业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学生介绍创新与创业的最新知识。

二、课程目标通过《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应该在教授学生创业知识、锻炼创业能力、培育创新意识、培养创业精神等方面达到以下目标:1.情感能力、专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

认识创新、创业的基本内涵和创业活动的特殊性,辨证地认识和分析创业者、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计划和创业项目。

2.方法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掌握创业资源整合与创业计划撰写的方法,熟悉新企业的开办流程与管理,提高创办和管理企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社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观念。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标准(2016.9.30)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标准(2016.9.30)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标准参考一、基本信息二、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创新创业指导》课是面向全院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是对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途径。

该课程是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精神,全面贯彻《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实施方案》(铁职院教〔2016〕022号)等文件精神,扎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坚持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使得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明显提高,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是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教育原则转化为具体的创新创业实践的中介,也是大学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桥梁。

《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其目的是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清晰地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掌握一些基本的创新技法,并且在学习生活中能积极主动去创新;通过对创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素养有比较明显的提高;通过对创新创业案例分析与讨论,切实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并树立正确的创业成败观。

学生需要培养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挑战自我的进取意识;面对困难和挫折不轻易放弃的态度;识别机会、快速行动和善于解决问题的时间能力;善于合作、诚实守信、懂得感恩的道德素养;以及创造价值、回报社会的责任感。

(二)课程设计理念《创新创业指导》是一门理论性、政策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坚持面向全体、注重引导、结合专业、强化实践的原则,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小组讨论与角色体验相结合、经验传授与创业实践相结合,把知识传授、思想碰撞和实践体验有机统一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本课程的基本理念有: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从关注教到关注学,从关注知识传授到重视能力培养和素质培养,突出教育思想转变。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标准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标准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标准一、课程概况二、专业对课程要求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对本课程的要求是: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已成为时代鲜明的特征和大学生们自我实现价值的首要选择。

采用以专业兴趣培养为主、以个性化创新创业指导为辅,理论和实践课程交替进行的教学模式。

从创新创业的概念讲起,进而引出创业意识与创新精神、创业者特质与创业素质研究、市场与创业机会,逐步深入的讲解创业管理、创业计划与资源整合。

三、课程培养目标1、总体目标通过《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应该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创业知识、锻炼创业能力、培育创新意识、培养创业精神等方面达到以下目标。

2、知识目标(1)了解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等基本理论知识。

(2)认识创新、创业的基本内涵和创业活动的特殊性。

(3)培养专业学习兴趣,开拓专业设计视野,提升专业实践能力。

3、能力目标(1)具备必要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2)培养专业学习兴趣和能力,开拓专业设计视野。

(3)增强专业实践能力,提高专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4、素养目标(1)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观念。

(2)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正确理解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

(3)自觉提升专业设计视野,提升专业学习积极性。

(4)将工匠精神应用在就业工作岗位上,发挥自身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四、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为培养学生的专业设计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学习积极性,适应新的就业及创业形势需要,按照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和操作性等原则,开展以提高大学生专业能力为目标的有效指导。

教学内容的选取主要来自历届大学生在专业能力提升等方面的问题,以指导并解决高职高专学生从学生角色到社会角色的一系列转变为主,培养具有工匠精神、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当代大学生,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课程的教学体系以专业讲座、学生体验、企业实践、设计前沿展览观展等专业活动模块内容为主,与学生共同讨论专业能力提升过程中的热门话题,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习动机,突出与学生的互动。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标准(.9.30)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标准(.9.30)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标准参考一、基本信息二、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创新创业指导》课是面向全院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是对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途径。

该课程是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精神,全面贯彻《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实施方案》(铁职院教〔2016〕022号)等文件精神,扎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坚持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使得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明显提高,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是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教育原则转化为具体的创新创业实践的中介,也是大学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桥梁。

《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其目的是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清晰地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掌握一些基本的创新技法,并且在学习生活中能积极主动去创新;通过对创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素养有比较明显的提高;通过对创新创业案例分析与讨论,切实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并树立正确的创业成败观。

学生需要培养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挑战自我的进取意识;面对困难和挫折不轻易放弃的态度;识别机会、快速行动和善于解决问题的时间能力;善于合作、诚实守信、懂得感恩的道德素养;以及创造价值、回报社会的责任感。

{(二)课程设计理念《创新创业指导》是一门理论性、政策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坚持面向全体、注重引导、结合专业、强化实践的原则,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小组讨论与角色体验相结合、经验传授与创业实践相结合,把知识传授、思想碰撞和实践体验有机统一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本课程的基本理念有: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从关注教到关注学,从关注知识传授到重视能力培养和素质培养,突出教育思想转变。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标准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标准
分单元学习目标
学完本课程各单元内容学生应达到:
模块一创新赢得未来
目标:理解为什么要创新、什么是创新。掌握创新的一些基本技法。
模块二创新思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发
目标:了解创新思维模式和类型,通过创新思维训练,学会并灵活运用创新思维。
模块三创业者与创业团队
目标:了解创业者的基本素质,创业团队的优劣势分析,从而组建和管理创业团队。
教学总时数:16学时
开设本课程前提条件: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文化水平,常规教具、多媒体教室、教学课件
教学内容
本课程设置了八个任务模块,在内容编排上,注重系统性、全面性和实用性。具体包括创新赢得未来、创新思维开发、创业者与创业团队、把握创业机会、筹集创业资金、开始创办企业、初创企业管理和互联网与创业。既有理论概括又有案例分析,融理论、知识、趣味和思维创新于一体。每个模块设置了学习建议,体现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思想,把提高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目标贯穿于学习过程。
目标:理解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风险管理和营销管理,增强企业的战略管理柔性和竞争优势。
模块八互联网与创业
目标:理解“互联网+”,分析大学生互联网创业优劣势,提出合理而科学的互联网创业发展政策。
教材及参考资料:
刘万韬主编《大学生创新与创业教程》,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年2月)
成绩评定方法:
平时成绩(考勤、提问、课堂表现等)占50%,作业成绩占50%。
《创新创业教育》
课程名称
创新创业教育
课程代码
12470005
课程性质
公共必修
课程类型
理论课
考核方式
论文(作业)
是否核心课程

适用专业
各专业学生

【教育部】2016年起高校要设创新创业教育课

【教育部】2016年起高校要设创新创业教育课

【教育部】2016年起高校要设创新创业教育课
高考网为大家提供【教育部】2016年起高校要设创新创业教育课,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教育部】2016年起高校要设创新创业教育课
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做好2016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通知指出,从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对全体学生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

中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
规模达3559万人居世界第一
从中国教育部获悉,截至2014年底,全国有普通高校2529所,其中本科院校1202所,高职院校1327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7.5%,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3559万人,居世界第一。

改善贫困地区办学
将依托第三方开展督导
近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办公室印发《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今天,教育部召开会议介绍《办法》相关情况,指出将通过第三方评估、社会监督、大数据检测等方式进行专项督导。

《办法》决定,从2016年起至2019年,在全国开展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以下简称“全面改薄”)专项督导工作。

据悉,按照各地规划,全国有77%的县纳入“全面改薄”实施范围,覆盖学校达到21.8万所。

高职高专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课件:高职高专学生创业指导

高职高专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课件:高职高专学生创业指导

四、 企业的经营
1.成本的概念 2.成本按经济用途分类 3
1.建立健全内部稽核制度和内部牵制制度 2.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实施对会计的再监督 3.建立财务审批权限和签字组合制度 4.建立成本核算和财务会计的分析制度 5.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工作水平
四、 企业的经营
财务报表是以日常核算资料为主要依据编制的, 用来集中、 概括地反映企业和行政事业等单位的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以及成 本费用情况的书面文件。它是根据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核 算资料归集、加工和汇总后形成的,是企业会计核算的最终成果。 1.编制会计报表具有重要意义 2. (1)资产负债表的结构 (2)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3.利润表 (1)利润表的格式和内容 (2)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一、 选定行业
企业的创办者在创业路上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 选择创业的切入点。创办一个什么企业,行业选择的 正确与否关系到企业的兴衰、事业的成败。创办者首 先要对现阶段国家政策进行认真地学习, 深刻地领会, 明确哪些行业是鼓励发展的、哪些是加以限制的,选 择一定要有眼光,绝不能被利益驱动的短期行为贻误 远大前程;其次,必须对所选的项目进行深入、细致、 认真的市场调查, 掌握第一手资料,从技术和经济角 度对所选项目进行评估、测算,最后确定哪些是切实
比较合适的; 4. 对剩下的几处再进行考察,并一一对照事先列出的条件,要特别注意
那些关系生意成败的关键因素; 5. 每个地方多去几次,以便进一步了解其是否合适; 6. 做客流情况统计,即计算每个地点每天各时段通过的人流、车流情况,
以便推算潜在消费者数量; 7. 向有经验人士和该地区的生意人征询意见; 8. 综合分析收集到的各种信息和意见,做出企业选址决定。
次,是你所在的工作岗位能给你带来多少资源,这个资源 也就是你在边打工边创业时所要使用到的各项成本。 2 第一个阶段是无店铺销售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店中店的阶段 第三个阶段是直营店铺阶段

最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标准(.9.30)资料

最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标准(.9.30)资料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标准参考一、基本信息二、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创新创业指导》课是面向全院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是对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途径。

该课程是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精神,全面贯彻《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实施方案》(铁职院教〔2016〕022号)等文件精神,扎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坚持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使得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明显提高,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是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教育原则转化为具体的创新创业实践的中介,也是大学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桥梁。

《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其目的是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清晰地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掌握一些基本的创新技法,并且在学习生活中能积极主动去创新;通过对创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素养有比较明显的提高;通过对创新创业案例分析与讨论,切实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并树立正确的创业成败观。

学生需要培养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挑战自我的进取意识;面对困难和挫折不轻易放弃的态度;识别机会、快速行动和善于解决问题的时间能力;善于合作、诚实守信、懂得感恩的道德素养;以及创造价值、回报社会的责任感。

(二)课程设计理念《创新创业指导》是一门理论性、政策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坚持面向全体、注重引导、结合专业、强化实践的原则,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小组讨论与角色体验相结合、经验传授与创业实践相结合,把知识传授、思想碰撞和实践体验有机统一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本课程的基本理念有: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从关注教到关注学,从关注知识传授到重视能力培养和素质培养,突出教育思想转变。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标准(高职)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标准(高职)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适用专业:所有专业适用课时:16 课时学分:2一、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是根据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教高厅〔2007〕7号)的精神而设置的公共必修课。

本课程是为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顺利就业、适应社会及树立创业意识提供必要的一门指导性课程。

二、课程性质本课程旨在帮助和指导学生学习就业和创业的基本知识,了解和掌握当前的就业形势以及相关的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和创业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熟悉就业与创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从而能顺利实现就业或创业。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是为求职过程中能力和素质的需要而开设的一门公共课程,已完成一定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学习、具备清晰的专业认知和较强的就业创业需求的二年级学生开设本课程。

三、课程目标1.总体目标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作为公共必修课,旨在组织实施本校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掌握职业生涯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促使大学生理性规划自身发展,在学习过程中自觉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有效促进大学生求职择业与自主创业。

2.分类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基本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较为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创业的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紧密结合现阶段社会发展形势和大专院校学生的现状,结合大学生就业、成才的真实案例,采用以课堂教学为主、以个性化就业指导为辅,理论和实践课程交替进行的教学模式。

在每一模块课堂教学之中,有针对性地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如案例讨论、头脑风暴、演讲、辩论、自测、设计编写等,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在每一模块社会实践课,开展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教师密切关注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并进行指导帮助的个性化实践教学,切实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标准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标准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标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一)课程性质:为公共必修课程(二)课程作用:本课程旨在通过创业教育教学,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门课程教学,高职学生在三个方面实现发展:(一)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

认知创业的基本内涵和创业活动的特殊性,辨证地认识和分析创业者、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计划和创业项目。

(二)能力目标: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创业能力。

掌握创业资源整合与创业计划撰写的方法,熟悉新企业的开办流程与管理,提高创办和管理企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素质目标: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创业观。

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正确理解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自觉遵循创业规律,积极投身创业实践。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总课时6学时,分别安排大一学期,学分为0.5,具体教学内容安排如下表:四、教学要求及建议(一)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技能的培养,还有态度、观念的转变,是集理论课、实务课和经验课为一体的综合课程。

态度、观念的转变和技能的获得比知识的掌握重要,态度、观念的改变以及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是课程教学的核心,因此,课程以小班教学形式进行。

(二)创业指导是一门理论性、政策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小组讨论与角色体验相结合、经验传授与创业实践相结合,把知识传授、思想碰撞和实践体验有机统一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设计真实的学习情境。

通过运用模拟软件、现场教学等方式,努力将相关教学过程情境化,使学生更真实地学习知识、了解原理、掌握规律。

(三)本课程应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标准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标准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1.课程定位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已成为时代鲜明的特征和大学生们自我实现价值的首要选择。

为贯彻落实新形势下,党中央以及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大学创新创业与就业工作的各项文件精神,按照我院的具体部署,针对全院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促进我院学生的创业与就业。

《创新创业教育》是面向我院全体学生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课程,纳入学校教学计划,本课程建议32学时、2学分。

(请领导决策)2.课程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创新与创业教育》课程基于彼得.德鲁克的《创新与创业精神》介绍,以大前研一《创新者的思考》、檀润华的《发明问题解决理论》为主介绍创新与创业方法论;以对各行各业创业者的成功案例剖析为主,尤其是对全国信息类、互联网类等优秀的创新创业企业案例的剖析。

采用以课堂教学为主、以个性化创新创业指导为辅,理论和实践课程交替进行的教学模式。

在内容上尽量安排通俗易懂的、与实际联系紧密的创新创业相关知识,从创新与创业的概念讲起,进而引出创业意识与创新精神、创业者特质与创业素质研究、市场与创业机会,逐步深入的讲解创业管理、创业计划与资源整合。

最后讲述初创期企业经营管理,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城市职业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学生介绍创新与创业的最新知识。

二、课程目标通过《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应该在教授学生创业知识、锻炼创业能力、培育创新意识、培养创业精神等方面达到以下目标:1.情感能力、专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

认识创新、创业的基本内涵和创业活动的特殊性,辨证地认识和分析创业者、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计划和创业项目。

2.方法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掌握创业资源整合与创业计划撰写的方法,熟悉新企业的开办流程与管理,提高创办和管理企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社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观念。

《大学生创业指导》课程标准

《大学生创业指导》课程标准

《大学生创业指导》课程标准一、课程简介《职业指导------高职生创业指导》旨在通过创业教育教学,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

二、课程性质与定位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

课程定位:《职业指导------高职生创业指导》为人文素养课程。

该课程力图对高职生创业观念进行科学指导,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企业在社会中的作用和自我雇用,了解创办和经营企业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从而提升他们的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创业指导是一门理论性、政策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小组讨论与角色体验相结合、经验传授与创业实践相结合,把知识传授、思想碰撞和实践体验有机统一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设计真实的学习情境。

通过运用模拟软件、现场教学等方式,努力将相关教学过程情境化,使学生更真实地学习知识、了解原理、掌握规律。

提供完备的支持条件。

根据课程教学需要提供基本的教学条件,重点提供创业模拟实验室、模拟教学软件、创业信息资源等。

拓展有效的实践途径。

通过在校内组织开展创业项目设计、创业计划大赛以及创业社团活动,通过在校外组织开展创业者访谈、创业项目考察、企业创办等活动,将课堂知识与创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创业能力。

四、课程培养目标1.总体目标通过创业指导课程教学,应该使学生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具备必要的创业能力、树立科学的创业观2.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

认知创业的基本内涵和创业活动的特殊性,辨证地认识和分析创业者、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计划和创业项目。

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创业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标准参考一、基本信息二、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创新创业指导》课是面向全院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是对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途径。

该课程是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精神,全面贯彻《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实施方案》(铁职院教〔2016〕022号)等文件精神,扎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坚持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使得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明显提高,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是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教育原则转化为具体的创新创业实践的中介,也是大学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桥梁。

《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其目的是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清晰地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掌握一些基本的创新技法,并且在学习生活中能积极主动去创新;通过对创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素养有比较明显的提高;通过对创新创业案例分析与讨论,切实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并树立正确的创业成败观。

学生需要培养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挑战自我的进取意识;面对困难和挫折不轻易放弃的态度;识别机会、快速行动和善于解决问题的时间能力;善于合作、诚实守信、懂得感恩的道德素养;以及创造价值、回报社会的责任感。

(二)课程设计理念《创新创业指导》是一门理论性、政策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坚持面向全体、注重引导、结合专业、强化实践的原则,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小组讨论与角色体验相结合、经验传授与创业实践相结合,把知识传授、思想碰撞和实践体验有机统一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本课程的基本理念有: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从关注教到关注学,从关注知识传授到重视能力培养和素质培养,突出教育思想转变。

由于本课程理论性比较强,因此建议采用真实案例启发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对学生建议采用分组讨论、探究式教学方式等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为丰富教学素材,教师需准备大学生创新创业案例、创新创业微视频、创业信息资源等。

通过在校内组织开展创新创业项目设计、参与创新创业大赛以及参与创业社团活动,通过在校外组织开展创业者访谈、创业项目考察、创业园参观等活动,将课堂知识与创新创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1、框架设计本课程共分为九个模块二十五项任务。

其中模块一、模块二为创新意识能力提升篇,模块三、模块四、模块五,为创业(认识)基础篇,模块六至模块九为创业能力提升篇。

模块一:创新思维的认识。

包括两项任务,从三个方面阐述我们为什么要创新,另从三个方面剖析我们为什么不能创新的原因以归纳出创新思维的阻碍,指出创新的来源。

作为提升创业素养的重要途径,本课程设置了模块二详细介绍如何去创新。

模块二:创新技法。

包含四项任务,介绍观察分析、创意激发、跨界整合、组织执行。

模块三:认识创业。

包括三项任务,创业的概念及创业对个人及社会的意义。

模块四:创业素养的提升。

包括三个任务,创业精神、创业心理以及创业必备的伦理道德。

模块五:创业机会的识别,包括两项任务,机会甄别与评估以及如何防范创业过程中的风险。

针对互联网信息经济的到来,专门开设了模块六:全面认识“互联网+”,包括四项任务,认识互联网及什么是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时代新业态、互联网+营销传播、互联网+未来趋势。

模块七:如何设计商业模式及整合资源,包括四项任务,商业模式及设计、团队组建、启动资金筹措及人脉关系积累的创业资源整合。

模块八:设立你的企业。

包括四项任务,介绍企业选址、企业登记注册流程,工商登记注册,以及如何控制设立成本。

模块九:创业经验谈,选取了行业著名内企业家及团队谈论创业经验等。

2、教学方法手段实施本课程教学采取的教学方法、手段主要有理论讲授、课堂讨论、案例讲解、软件实训、经验交流。

3、教学效果评估教学效果从以下几个放面进行评价:(1)在课堂讲授过程中结合具体章节,摘出一个问题进行分组讨论,最后点评,也就是课堂讨论环节,如讲到第三个模块创业是什么时,首先以“饿了么”的创业经历,设立这样的问题“结合‘饿了么’的学生团队创业记,你觉得创业是什么”?(2)在讲解案例前,可以在本模块内容讲解结束后让学生预习下一模块要讲的内容,并让学生自主收集案例,在下次课讲到案例时,先让学生分享自己准备的案例,教师在点评中引入课堂案例。

(3)配合教材配套的软件,学生课前预习,作业提交,与课后任务和实训相结合的办法,同时,让学生利用软件模拟建造自己的企业,教师在修改后进行点评。

(4)课外实践,如有可能让学生深入企业展开调查,尤其是对于那些刚成立的企业,在筹备、注册、设立和初期经营方面进行实践体会。

教师根据学生的研究结果针对性地地指导、点评和分析。

三、课程目标1、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以下目标:○1学生创新意识明显提高:能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并掌握一些基本的创新技法;○2激发学生创业激情,创业意识明显提高:对于当下的创业政策有清晰认识,理解创业的概念和意义;○3创业能力得到提升:对组建团队、机会识别、商业模式开发、创业资源整合的方法有比较全面的掌握;对互联网经济趋势有较清晰的认识;学会撰写并演示商业计划书;学会初创企业运营决策和技巧,全方位提升创新、冒险、合作、执着的创业素质。

2、分类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熟悉创新思维提升的基本方法;知道创业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产生与演变过程;掌握商业模式的设计;对互联网经济趋势有较为全面的认识,主动适应互联网经济大趋势。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有创新创业者的科学思维能力;懂得创业过程中的财务计算与分配能力;在项目运营过程中掌握分析问题、概括、总结能力;通过加强社交能力,从而提升信息获取与利用,提高合作的能力。

(3)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让学生具备主动创新意识,创业潜质分析能力,并能够进行创业机会甄别和分析,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观。

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业精神,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

四、课程内容模块一:创新思维及其重要性1、内容要点什么是创新以及创新思维,指出创新对社会、企业以及个人的意义;创新思维的阻碍以及创新的7大来源,指出人人都有创新的潜能。

重点:什么是创新思维,我们为什么不能创新,创新来源难点:创新的七个来源:新知识、产业和市场变化、程序需求、意外事件、不协调事件、人口结构的变化、认知上的变化。

2、教学目标及要求知道什么是创新和创新思维,让学生了解是什么阻碍了创新思维,掌握创新的七大来源,并了解创新者具备的主要特征,并培养这些特征,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

3、教学过程方法(1)教学建议:本部分从案例入手展开小组讨论,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放下思想束缚,讨论后又教师进行总结,引导出本章节的核心要点,将课堂交给学生。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营造无拘无束的教学环境。

(2)通过本章的学习和讨论,学生可从正反两方面来认识创新:什么是创新,我们为什么不能创新,洞悉创新思维形成的阻碍。

再依据知识难点采取游戏活动和开放式讨论,并辅助课外的阅读,作为课外学习部分,提升学生知识面和理解力。

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勇于打破思维束缚,勇于创新。

模块二创新技法1、内容要点创新技法之观察分析,包括同理新地图(什么是同理心地图、好处、应用案例)、情境故事法(什么是情景故事法、使用流程、应用案例);创新技法之创意激发,包括头脑风暴法(定义、分类、原理、原则、运作流程)、六项思考帽(分类、作用、应用案例)、奥斯本6M法则(改变、替代、增加、减少、重组、颠覆);创新技法之跨界整合,包括开放式创新、世界咖啡汇谈(什么是世界咖啡馆、好处、规则和应用);创新技法之组织执行,包括盈利模式的思考、愿景目标与战略创新、创新团队的领导。

重点:头脑风暴法、奥斯本6M法则、开放式创新、盈利模式的思考。

难点:跨界整合与组织执行。

2、教学目标要求(1)掌握同理心地图的应用方法和情景故事法的使用流程,能够运用同理心地图的应用方法和情景故事法解决;(2)运用头脑风暴法和六顶思考帽解决现实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3)掌握世界咖啡汇谈的运用准则和技巧,能够组织并参与到世界咖啡汇谈的讨论和练习中。

同时,仔细研究开放式创新案例,通过案例掌握开放式创新如何应用。

(4)掌握何为盈利模式,盈利模式的设计方式。

3、教学过程方法(1)教学建议:本部分内容的教学主要采取讲授知识点与案例分析加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特别是案例的讲解和讨论,可增加课堂的互性,加深对创新方法的理解。

(2)在创新技法讲解时,对每一种技法对应的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将先进的创新技法传授给学生。

模块三认识创业1、内容要点创业的概念,创业过程及要素,创业与个人及社会发展。

重点:创业的概念及创业的过程难点:对创业概念的理解2、教学目标及要求本章要求学生对创业的概念有完整、清晰科学的认识,充分了解创业的三要素,掌握创业的过程。

了解创业的类型,加深对创业的认识。

能够敏捷地识别创业机会。

3、教学过程方法(1)教学建议:从课堂演示和生活案例引导入手进行讲授,理论联系实际。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参考国内外专家对于创业的权威定义,及世界500强企业自主创业的创业家故事,及2014、2015年最新的创业成功的企业家报道,如《财富》、《福布斯》(中文版)、《创业邦》里收录的新近创业成功的企业家,将这些新的案例,结合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进行授课。

(2)通过本章学习尽可能地向学生传授,使其在有限的学习期间,更好地把握住“创业”前沿知识内容,开展素质教育新领域。

模块四创业素养的提升1、内容要点创业素养的构成要素(精神、心理、道德与礼仪)及其内涵;如何提升自己的创业素养。

重点:通过独立自主、乐于合作、坚持不懈、敢于付诸行动、用于克制自律等行动培养创业精神。

难点:知道创业的精神基础:创新、冒险、合作、执着。

2、教学目标及要求掌握创业精神的作用及培育创业精神的方法。

加强对自身的道德与礼仪的创业素养。

3、教学过程方法(1)教学建议:本部分内容的教学主要采取讲授知识点与案例分析加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特别是案例的讲解和讨论,可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更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2)通过本章的学习和讨论,加深学生对难点重点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