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报运营模式初探
都市报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策略——以《南方都市报》《大河报》为例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73
NEWS WORLD 新 闻 e 家
时政新闻 社会新闻 生活服务 娱乐新闻 科教文体 财经新闻
新 闻 e 家 NEWS WORLD
都市报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策略
——以《南方都市报》《大河报》为例
○席正 周冯洁
【摘 要】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都市报开始大力发展报纸微信公众号。本文以《南方都市 报》《大河报》微信公众号为例,首先从推文的选题类型、推送时间、内容呈现等方面分析了都市报 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现状;其次从内容运营、受众运营、渠道运营三个方面探讨都市报微信公众号的 运营策略;最后对都市报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提出相应的建议。
《南方都市报》作为一家在国内影响 力处于前列的媒体,定位除了面向广东之 外,还着眼于国内其他地区。在广州除了 《南方都市报》外,还有《羊城晚报》《广州 日报》等媒体面向本地,竞争压力较大。为 了挖掘更多的受众,南方都市报微信公众
号不得不推送更多的其它地方新闻,以获得更 多的受众。《大河报》作为河南省内影响力靠前 的都市报,在省内的地位是难以撼动的,因此其 微信公众号新闻主要面向河南。
【关键词】都市报;微信公众号;运营策略;大河报;南方都市报
从 2012 年微信公众号诞生至今,各类 报纸纷纷开设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入驻微 信平台。微信已经成为我国媒体新闻传播 的 重 要 渠 道 。都 市 报 怎 样 定 位 微 信 公 众 号,摆脱传统运营思路,实行差异化竞争, 这 是 本 文 探 讨 的 侧 重 点 。《南 方 都 市 报》 《大河报》是目前我国发展比较成功的都 市类报纸,在微信公众号运营方面有独到 经验,值得其他都市报学习。因此,本文以 这两家报纸的微信公众号为例,通过分析 其现状,找寻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并 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给其它都市类报纸微信 公众号的运营以启示。
都市报微信公众平台运营模式浅析——以《南国早报》微信公众号为例
称 不 仅 十 分好 记 ,而 且 可 以更 加 地 贴 近 受 众 , 只 要 一说
“ 早报 君 ”就知道 是 《 南 国 早 报 》 。 在 新 闻 页 面 的 下 性 和 服 务 性 的特 点 赢 得 受 众 ,获 取 盈 利 , 成 为报 业 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端 , 还 有 “ 早报 君 ”的悄悄 话 : “点 赞 是 不 花 钱 哒 , 中 的 重 要 力 量 。 在 微 信 公 众 平 台 的 运 用 上 , 都 市 报 也 不 亲 ,点个 赞 再走 啊 !”十 分 生 动 活 泼 ,能 直接 提 高 点赞
比 , 隐 私 性 更 强 。2 0 1 2 年 ,微 信 推 出微 信 公 众 账 号 ,企 国早 报 》微 信 公众 号 推 送 的新 闻头条 点 击 量均 在 2 0 0 0 0 以 业 组 织 或 个 人 都 可 申 请 。 微 信 公 众 账 号 可 向 订 阅 用 户 定 上 ,远 高 于广 西 其他 纸 媒微 信 的 新 闻头 条 阅读量 。
腾讯在2 0 1 1 年 初 推 出微 信 ,作 为继 Q Q 之 后 又 一 款 新
( 周 榜 ) ”数 据 显 示 , 《 南 国 早 报 》 以文 章 总 数 2 9 篇,
型 社 交 工 具 。它 具 有 发 送 语 音 、 文 字 、 图片 、 视 频 等 阅读 总 数 2 7 9 2 0 5 次 , 点 赞 总数 2 1 5 9 次 等 位 居 媒 体 类 公 众 功能,也有 “ 朋 友 圈 ” 的社 交分 享 功 能 ,与 Q Q 、微 博 相 号 第 一 。 此 外 ,据 笔者 调 查 ,从 2 0 1 5 年年 初 以来 , 《 南
都市报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与发展探索_基于八家都市报微信平台的研究
传媒运作Media Operation都市报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与发展探索——基于八家都市报微信平台的研究本文作者基于在微信搜索到的八家都市报公众平台(《南方都市报》《楚天都市报》《南国都市报》《三湘都市报》《半岛都市报》《华西都市报》《温州都市报》《海峡都市报》)的研究,探索都市报如何运营与发展微信公众平台。
□ 文/张文婷腾讯微信4.2版本于2012年7月正式推出。
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个人和企业都可以打造一个微信的公众号,实现和特定群体的文字、图片、语音的全方位沟通、互动。
微信公众平台无法主动添加好友,只能被他人添加为好友,通过认证用户可以在微信公众平台被搜索,其主要功能定位有群发推送、自动回复和一对一交流。
2013年1月15日晚间,微信官方在腾讯微博中宣布,用户数已达到3亿。
随着微信的发展和用户群的壮大,报纸、杂志、广播等媒体开始注重微信公众平台的开发与利用。
定向推送优质信息和用户创造内容,加强用户对公众号的黏性逐步成为微信运营与发展的关键。
一、加强与母媒体的互动都市报的微信平台不是独立于母媒体存在的,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联系受众、塑造都市报品牌形象的责任。
加强微信与母媒体的互动,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母媒体上设置明显的二维码。
任何微信公众账号用户,都可在设置中找到一个二维码。
微信最重要的发布和订阅方式,是通过发布公众号的二维码,用户扫描母媒体上的二维码,可以搜索到都市报的微信公众平台,关注后可以获取推送的新闻和媒体的最新动态等。
2012年9月28日,《楚天都市报》微信平台开通,在A22武汉微闻版面登出,并附上了二维码,第二天母媒体还报道了微信平台开通后的受欢迎状况。
第二,推送的内容从母媒体中精选。
都市报有采编人员,每日的优质稿件可以成为微信推送的重要来源,这也是打造微信独家内容的有效方法。
除了文字外,推送的图片打上都市报水印,可以显示出母媒体对微信的借力程度。
《南国都市报》刚开始做微信平台时,推出“今日导读”,附上当日报纸的头版彩色图片,其他推送内容写上简明的标题后,用括号注明是今日哪一个版面的内容,用户一看就知道今天报纸大致内容。
国内都市报免费发行模式初探
近几 年采 发行 费率逐 年增 高 , 虽然报 纸经 营本来 就存 在二 次销 售 问题 , 但 为报 纸 销售 和 投递 的费 用逐 年 增加 , 已经 威 胁到 了 目前 各 报的发 行价 格体 系 , 报 纸发 行负 费率 已是大 部分 报社 的现状 。这 就 造 成 受市 场 萎缩 报 价 无 法上 调 、 发 行 投入 远 大于 回收 报款 的 困
从 新 闻纸 价 格来 看 : 2 0 0 8 年, 新 闻纸 价 格暴 涨 至每 吨 6 3 0 0 元; 2 0 0 9 年下半年又暴跌至每吨 3 9 5 0元 。2 0 0 9年 后 开 始逐 年 回升 , 2 0 1 0 年 一季 度 上调 为每 吨 4 4 0 0元 ,2 0 1 0 年 年 末上 调 为每 吨 4 7 5 0 元 ,2 0 1 1 年二 季 度 上调 为每 吨 5 2 5 0元 ,2 0 1 1 年 三 季 度则 达 到 每 吨5 5 0 0 元 。2 0 1 2 年 虽然价 格不 断波动 , 但总体 呈下滑 趋势 , 年末 每 吨5 1 0 0元 。全球 市场 纸 价也 在 逐步 走 低 , 新 闻纸市 场 总体 呈供 大 于求 。
一
、
就内容 层 面 , 平 面媒体 相对 于新 媒体有 信 息滞后 、 内容 单一 、 监 管 严 格等 不利 于 新 闻传 播的 弊端 ; 价 格层 面 , 随着 P C 、 手机 终 端的
根 据 最新 的由 中 国报业 协 会 印刷 工作 委 员会 主 持的 报 纸 印刷 总 印 量 的 调 查 统 计 数 据 ,2 0 1 0 年1 4 2家 印 报厂 的 报 纸 总 印 量 为 1 l 1 3 . 0 4 亿印张, 全 国 总 印张 数 1 6 1 3亿 张 , 较2 0 0 9 年度的 1 4 8 6亿 印 张 增长 8 . 5 5 %,2 0 1 1 年 度全 国 报纸 印 刷 总 印量 为 1 6 7 8 亿印张, 较2 0 1 0年 度 的 1 6 1 3 亿 印张 增 长 4 . 0 3 %。2 0 1 2年整 体 印 量还 未 统 计完 毕 , 但以2 1 0 2 年的新 闻纸 供应看 , 基本 呈保持 或略微 下降态势 。 由 于总 印 张数 增量 不 大 , 考虑 到各 报 均在 日 均版 数上 逐 年增 加 , 实 际各 报发 行量仍 持下 降趋势 。
全媒体时代都市报盈利模式的变化以《南方都市报》为例
全媒体语境下都市报经营路径探究——以《南方都市报》为例个百分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断地促进着城镇化水平提升;2011年人口普查“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文盲率为4.08%,【=E2000年人口普查的6.72%下降2.64个百分点。
’’①城镇人口的增加,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对于都市报的经营均是一个利好消息。
但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转变,全媒体时代带来了新兴的资讯获取平台,“看报”逐渐从社会习惯,变成了一种文化传统,都市报读者逐步“老龄化”。
4.科技环境(Techn0109ical)对于都市报来说,科技的进步更是把双刃剑,全媒体时代,科技降低了新闻~和资讯的成本,改变了受众的新闻获取方式,并在新伺的形式上更为优化,提供了更多的创新服务,如微博、.微信‘新博定制等等。
同时改变的还有传统的销售渠道,从前的新闻在纸张土售卖r现在的新闻可以在网上付费获取电子版;纸媒~一传统中在报亭、书店等场所销售j现在的纸媒更可以通过网络书店、电子订阅获得,改变了传统都市报与消费者沟通的方式;技术商品化的趋势不断冲击着传统媒体。
一一-一?一一j一.技术的进步可以淘汰现有的产儡,.但同时也可以提供更多的服务选项,让本一,,1、行业的需求大大增加,这对传统的都市报提出了挑战,如何利用新的技术,整合本身的内容优势,保持都市报的活力和收益,是都市报当下最急迫的问题。
(二)市场环境分析一,:一1.广告主环境分析广告主对于纸媒的“兴趣"正随着新媒体的兴起而逐渐衰弱,这是不争的事实,最根本在于纸媒广告的购买转换率不高,而传播成本昂贵,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纸媒读者的流失,版面表达的局限,获取信息后购买行为的便捷性低。
新媒体则给予了广告主多种选择和传达方式,广告形式在不断创新,微电影营销、话题营销、热点炒作、微信微博平台,都成为了品牌和产品推广的沃土,而获取信息后,产生的消费行为则更为便捷,点击链接即可从广告跳转至产品销售页面,网络直接支付即可。
都市报广告在新媒体环境下的A模式探索
焦, 所 以不会燃烧纸片 。 推而广之 , 在工商 业企业之 中, 我们发现很 多企业通过聚焦 而 不断做强做大 , 比如在空调领 域 , 当格 名, 可是若 干年后 , 格力成 为空调业 的老
( J a p a n ) 模式。 就 以上 两者模 式 的特点 而 言, A模式 注重 聚焦 , 狭窄而深入 , 比较 追 显, 更多元化 。 在 如今都市报 被网络等 新
责编: 周蕾
1 5 O 2 o t . ; #  ̄1 1 叨 ,
势 躜啦謦
经营方略I N E W S W O R L D
可能不会低于 多元化 的海尔 , 利润率绝对 比多元化 的海尔高 。 由此 可 见 , A模式 在 当前 市 场 环境
模式企业具 有长期 的赢 利能力 和市场竞 争力 。 当我们 反过来看 J模式 , 日本 的很
多企 业 具 有 J 模 式 企 业 的典 型性 。 比 如 ,
求企业 的专一性 ;而 J模式则 宽泛而 浅 力 只是个新兵 时 ,春 兰等空调 已享有盛 媒介 “ 围追堵截”的环 境下 , 都市报 的广
目前在学界 , 把美 国企业主流的经营
哲 学 模 式 一 般 简 称 为 A( A m e r i c a ) 模式 , 而 把 日本 企 业 主 流 的 经 营 哲 学 模 式 叫 J
太 阳光能量的数万分之一 ,但几秒之 内,
激光聚焦而迅速燃烧纸片 , 但 太 阳 光 不 聚
仅仅用 l 0年时间 ,超越 了西 门子成为欧 洲第一大企业。 A模式经过 4 0多年的工商业历史证
⑩陈刚: 创意传播 管理 , 机械 工业
出版 社 , 2 0 1 2
一纸风行到一端在手——《华西都市报》的转型探析
502021年第7期总第385期VIEW ON PUBLISHING一纸风行到一端在手——《华西都市报》的转型探析文/刘洁作为机关党报市场化探索的衍生物,都市报以其贴近百姓生活、报道社会热点为优势,以地域性市民服务为主要特色,在20世纪末与21世纪初经历了繁荣时代。
1995年,《华西都市报》创刊,作为当时的“新媒体”,《华西都市报》把受众群体定位于普通市民圈层,强化“为市民服务的办报”的特色,坚定“市民新闻报”的定位,加强报端与读者的实时互动,开辟了市场化的运作模式,一时间成为风靡全国的报纸。
随后,各地都市报纷纷涌现。
由此,都市报逐步完成了中国报业市场化道路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与新媒体的繁荣发展,媒介生态环境发生巨变,且受众的阅读习惯开始迁移,“读屏”日益取代传统纸媒阅读,融媒体转型成为关乎都市报生存发展的关键性命题。
在媒介融合与媒体转型中,从《华西都市报》到破茧重生的封面传媒,为都市报在互联网浪潮中转轨新型主流媒体起到了启发作用。
一、融媒体时代都市报所面临的挑战都市报的兴起、繁荣、衰退与媒介环境变化息息相关。
伴随移动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媒介资源、媒介技术、竞争方式、受众需求发生巨变,“屏端”日益取代“纸端”,轻量新闻视频愈发比文字报道更具吸引力,纸媒都市报不可逆转地面临严峻挑战。
1.生存空间收缩发行量与广告营收是都市报生存发展的根本,更是其内容水平、市场占有率、经济效益与业界影响力的直接体现。
20世纪90年代末,在浩浩荡荡的城市化进程环境下,都市报凭借当时的潮流纸媒风口,精准填补了不断激增的市民阶层的信息需求。
《华西都市报》创刊仅一年就以月均1万份的发行增长速度震惊中国报业,截至1997年,《华西都市报》仅创刊两年便取得总发行量超50万份、年广告营收过亿的惊人成绩,《华西都市报》逐渐以行业巨头地位驰骋西南都市报业。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网民数量及网络新闻用户数量激增。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高达9.40亿,网络新闻用户规模为7.25亿,占网民整体的77.1%[1],新闻阅读载体大规模迁移到“网端”,海量、迅猛、多元的实时交互资讯更加催生了“机不离手”的大众常态。
都市报新媒体运营的着力点——以《重庆晚报》为例
体 基 于 这 些 平 台 ,设 立 专 门 的 兴 趣 小 销 的移 动平 台上 ,更 直接 的 办法就 是
微博 营 销。 微博 是一 个可 以将 受 组 、组织线下活动 、发布新 闻信 息,进 研发 属 于 自己的 新媒 体 AP P。加强 都 众 与 都市 报进 行 有效 聚合 的 平 台 ,有 而提高都市报 的品牌知名度 和影 响力 。 市报 AP P 建 设 ,有 利 于 都市 报 针对 自
_ 新 媒 体 营 销 : 微 博 ・社
交 ・ 位 置
《 重庆 晚 报 》新媒 体 通 过社 交 媒 体 进行 信息 传 播 或资 源共 享 ,而 受众
_新媒体AP P 建设 :原创 ・ 个
据权 威 机 构预 计 ,2 0 1 8 年我 国整
新 媒 体 具 有 跨 时 空 性 ,并 不 像 之 间 的多次 传播 能够最 大 程 度地提 高 性 ・ 地 方 传 统 都市报 那 样 只面 对地 方 市场 和受 信 息渗 透率 和 传播 力 ,有 助 于构 建都 众 ,都 市报 如 何 利用新 媒 体平 台优 势 市报 完善 的 网络 生 态链 。人 人 网 、开 体 移 动 互联 网市 场 将 突 破 1 万 亿 元 规
的 宗 旨 ,打 造 新 闻 产 品 ,在 慢 中 求 和 拓 展 品牌空 间 ,并 呈现 出移动 社 交 力等反馈给都市报 ,进 而为都市报未来 深 ,慢 中求新 ,以此 “ 引导 深 阅读 , 探 寻新 价值 ” 。
Hale Waihona Puke 都 市报 的新媒体 运 营提供 全新 思路 。
化需 求 ,增强 都市报 的品牌黏 性 。
的扩 张 受众 规 模转 化 为满 足 受众 需求 受众I 彳 息阅读习惯 、 兴趣方向、消费能
报纸运营方案
报纸运营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如报纸面临着来自数字化媒体的挑战。
然而,作为一种历史悠久、传统可靠的信息传播方式,报纸依然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着影响力。
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变化,报纸运营方案需要不断创新和更新。
二、运营策略1. 纸质报纸与数字化平台结合传统报纸可以通过建立数字化平台,如网站、移动应用等,与读者进行更广泛、更快速的互动。
同时,数字化平台也可以提供更多元化的信息呈现方式,如视频、音频等,使报纸内容更加生动丰富。
2. 个性化定制服务针对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可以推出个性化定制服务,如定制特定领域的新闻内容、打印个性化报纸等,提高用户粘性和忠诚度。
3. 社交化运营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内容推广和互动,扩大报纸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与读者建立更紧密的关系,倾听读者的声音,及时调整内容和运营策略。
三、内容策略1. 深度报道与独家新闻通过深度报道和独家新闻,提高报纸的独特性和权威性,吸引读者的关注。
同时,建立专栏作者团队,为读者提供专业、有深度的信息,提升报纸内容的质量。
2. 多元化内容内容结合不同媒体形式,如文字、图片、视频等,打造多元化的内容形式,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拓展内容板块,涵盖生活、文化、科技等多个方面,提升报纸的全面性和多样性。
四、品牌推广1. 品牌活动与合作举办品牌活动、展览等,提升报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同时,与其他优秀品牌合作,共同推广,扩大受众范围。
2. 优质广告资源开发优质广告资源,吸引广告客户合作,增加收入来源。
同时,保持广告内容的品质,确保广告与报纸内容的契合度。
五、运营效果评估建立科学的数据监测机制,对运营效果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及时调整运营方案,优化内容策略,提高运营效率和效果。
六、总结通过以上的报纸运营方案,可以使报纸更好地适应时代变化,保持其传统优势的同时与数字化媒体形式进行有效结合,提升其影响力和竞争力。
只有不断创新和更新,传统媒体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保持其重要地位。
英国《都市报》运营策略分析
英国《都市报》运营策略分析作者:王敏钟海平来源:《今传媒》2008年第10期英国报业一向被视为欧洲报业的翘楚,影响力甚大。
近年来,报界业内的竞争非常激烈。
1999年创刊的免费报纸《都市报》①(“Metro”),虽然在创刊之初因其独特的市场定位广受争议,但是如今却已在英国报界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让人惊叹的是,作为一份免费报纸,《都市报》不仅战胜了各地方性收费报纸的抵制顽强地存活下来,并且在没有任何发行收入的情况下开始实现赢利。
那么,《都市报》究竟是怎样完成这项“不可能的任务”的呢?一、精确受众定位与有效发行渠道的完美结合受众是传播行为的接受者,是传播活动的中心环节之一,也是传播活动中信息流通的目的地。
了解受众需求自然成为传播活动的第一要务。
报纸受众大体可分为3种。
一是经常读者;二是偶尔读者;三是非读者群。
付费报纸在传统上把主要市场目标锁定在经常读者上,而免费报纸则把市场目标定在偶尔读者上。
英国的《都市报》读者定位非常精确,即每天乘坐公共地铁的上班族。
这些奔波于上班途中的工薪阶层人士,最大的共性就是在车上的时间里一般都没有时间进行深度阅读,所以,给他们提供快餐信息符合他们的实际需要。
一份免费报纸能否成功,发行网络是至关重要的。
《都市报》有先见之明与地铁公司签订独售合同。
《都市报》完善的发行网络具有同类报纸无法比拟的优势。
该报所属的联合报业集团在别家报纸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抢先一步与伦敦地铁公司的各大火车站签了合约,取得在地铁站和火车站里卖报纸的独家权力,从而建立起完善的发行网络。
为了方便读者取阅,《都市报》一般采取在公共场所由公众自行取报的发行方式。
报社统一将印有报社名称、放有报纸的铁架子放在公交车站、地铁口、酒吧门口等场所;或将装有报纸的塑料盒子钉在墙上,由行人自取。
这样的送达方式不仅使读者可以轻松地得到《都市报》的资讯,还自然减少了运输环节、发行人员的开支。
二、节约内容成本与提高内容质量的悖论式共存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包括五个因素: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者和传播效果,而对报纸来说,传播内容是整个传播活动的中心。
全媒体时代都市报“三次售卖”盈利模式构想
是 发 行量 上 百 万 的 都 市 报 。
1“ 一 次 售 卖 ” 程 都 市 报 的 盈 .第 过
利 点
媒 体 ” 思 考 。笔 者 认 为 ,全 媒 体 ” 的 “ 就 是包括 了广播 、 视 、 纸 、 电 报 网络 、 机 手 等 全 部 媒 体 形 态 的 一 个 集 合 体 。 从 狭 义 上 理 解 .是 指 所 有 媒 介 载 体 形 式 的 总 和 , 过 各 种 媒 介 的融 合 , 现 经 济 通 实 上 最 小 投 入 、 播 方 式 最 优 组 合 、 播 传 传
读 者 销 售 内 容 并 获 取 读 者 注 意力 资
源 ; 二 次 销 售 是 卖 广 告 . 一 种 单 一 第 是 广 告 模 式 ,就 是 将 在发 行 中赚 到 的 注
二 、 三 次 售 卖 ” 理 论 与 都 市 “
类报 纸盈 利模式
期 刊 “ 次 售 卖 理 论 ” 是 指 欧 美 三 ,
媒体 ” 战略
近 年 来 ,网 络 媒 体 近 乎 零 成 本 转 载 报 纸 内容 , “ 成 本 、 收 益 ” 速 以 低 高 快
读 不 便 、油 墨 污 染 、 付 费 阅读 增 加 成 本 、 纸 内 容 同 质 化 等 问 题 , 同 时 具 报 却
有强大 的内容优势 、 强势公信力 。倘若 报纸 实施与 电子媒体 融合 的全媒 体战
也 蕴 含 了 目前 中 国新 闻 业 界 对 于 “ 全
志 获 得 广 告 收 入 的 资 本 。第 三 次 售 卖 则是“ 出售 期 刊 品 牌 资 源 ” 利 用 品 牌 ,
资 源 发 展 附加 、 生 产 品 。虽 然 “ 次 衍 三 售 卖 ” 论 源 于 期 刊 销 售 模 式 , 同 样 理 但
从“相加”到“相融”,都市报如何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从“相加”到“相融”,都市报如何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作者:李萌来源:《记者观察·下旬刊》2022年第05期关键词:都市报;媒体融合;转型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及舆论生态发生巨大变化,传统媒体已经到了革新图存的重要关口。
如何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信息时代,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更上一层楼”,成为当前我国主流媒体转型发展过程中的核心议题。
作为曾以“江西省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中国报业三十强”为自身宣传亮点的传统媒体,《江南都市报》较早意识到了时代的变化。
从1994年4月1日《江南都市报》(原名《赣江大众报》)创刊,到2013年江南都市报微信、微博、江南都市网上线,及至2022年2000万用户全媒体矩阵形成,《江南都市报》28年见证了都市报诞生成长、壮大辉煌、转型创新、融合发展的时空轨迹。
从“相加”到“相融”,变的是载体,不变的是共情;融合的不仅是平台,更重要的是内容。
破局:从纸质阅读向数字终端阅读转变与全国大部分市场化的报纸一样,《江南都市报》在危机出现前,也是“一纸风行通天下”的亲历者。
熟悉江西报业情况的人都知道,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南昌市场上除了《江南都市报》外,还有一大批以市民为主要读者群的晚报、消费报、商报、时报等。
历经几轮发展,大浪淘沙之后,《江南都市报》仍然领跑对手。
以2011年为例,《江南都市报》日发行量近50万份,创下了发行量全省第一、零售量第一、家庭订阅户第一、广告刊登额第一等多项纪录;广告收入2.7亿元,占据江西平面媒体的半壁江山,稳占中国报业30强。
2008年开始,随着以四大门户为首的互联网巨头成功上位并风光无限,传统媒体受限于生产成本过高、互动性不足、内容信息相对滞后、新闻同质化严重等问题传播影响力严重下滑。
在转型重压之下,都市报破局成为改革的“深水区”和“硬骨头”。
“无社交,不新闻”。
紧跟时代步伐,《江南都市报》全力革新图存。
全媒体时代都市报盈利模式的变化
全媒体时代都市报盈利模式的变化在当下的学界和业界,“全媒体”无疑已经成为热词,学界热议着“全媒体”的概念归属和应用范畴;业界纷纷希望通过“全媒体”这剂“灵丹妙药”在趋于白热化的中国媒体市场攻城拔寨。
关于全媒体,各界均给出了不同的阐述,无论是从媒体融合角度、受众细分角度,抑或是媒介经营角度,这些讨论都是有益的。
但应该认识到的一点是,“全媒体”是技术革命和受众需求的产物,“全媒体战略”是诸多媒体应对技术革命的措施,其直接指向是市场化的环境,即该媒体或集团的市场占有率,而除去党报党刊外,绝大部分主体的衡量指标在于盈利指数,其中包括短期的变现和长期的盈利潜力。
放置于市场环境,关于全媒体战略到底应该是怎样的过程?传统媒体怎样摆脱传统盈利模式的窠臼?怎样孵化新型的业务模式?这即是本文的出发点。
作为传统媒体之一的纸媒,无疑是全媒体时代受冲击最大的对象之一,国内纸媒虽未出现国外的纸媒倒闭潮现象,但生存现状亦不容乐观,经历了二十一世纪初都市报的高歌猛进,随着新媒体的普及,终端的多元化,消费者的注意力越来越分散,广告主有了更多的选择;纸媒市场趋于稳定和回落,加之印刷、纸张等成本的提升,整个行业盈利增速放缓,大批资深报人纷纷投身互联网,近年来更是出现了报社倒闭等现象,这都是纸媒行业式微的直接现象。
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范以锦提出纸媒“不转,等死;早转,早死;无思路乱转,找死”,如何转型成为纸媒现下目光的焦点。
2009年《南方都市报》提出全媒体战略,随后以“南都全媒体集群”的概念统筹从内容、形态到经营的全媒体转型,作为国内率先试水全媒体战略的媒体,南都报系具备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国内最优质的采编团队、一流的经营管理团队以及十余年来建立起的强大品牌力量,都成为了“南都全媒体集群”的基石,南都音视频、南都传播研究院、南都户外广告、南都论坛沙龙等一系列概念在全媒体战略下生根发芽、结出硕果,在报业寒冬的2013年度,南都报系实现逆势增长,利润逾1.4亿元,而这与全媒体战略下整合营销的盈利模式不可分割。
试论都市报如何借助新媒体实现转型
新闻学Xi nw e nxue 试论都市报如何借助新媒体实现转型□张艳莉摘要:现阶段,无论是图书出版社抑或是传统的杂志报纸,传统纸媒都面对着巨大的挑战。
特别是在以互联网和移动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不断冲击下,纸媒原有的市场份额和盈利空间正在遭受蚕食。
都市报自创设以来,一直是我国报业的主力军,具有地域性强、内容贴实、深度报道等特点。
近年来,全国各大都市报都在积极谋求转型,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全新的办报路子,争取在全媒体时代重塑都市报在传媒产业中的辉煌。
关键词:都市报;新媒体;转型作者:张艳莉,华商报社。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现代社会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其中也包括现代人的信息获取与传递方式。
多种新媒体的高度普及,使得信息传递的途径得到了极大拓展,其传递速度得到了快速提升,信息内容也逐渐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
不可否认的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也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最初互联网刚流行时的各种风光似乎仍在眼前,而现阶段网络当中各个论坛、博客等交流模式已经开始逐渐走向萧条;近几年异军突起的微博似乎已经霸占了半壁江山,而基于手机操作系统中的交流平台、应用程序等又迅速抢占了市场;最初超市专用的条形码扫描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手机上的二维码扫描。
这些信息传递新媒介的出现,对传媒业未来发展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一、全媒体时代都市报的发展趋势随着大量信息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渗透,现代人已经无可争辩地跨入了“全媒体”时代。
全媒体主要是指信息量趋于无限,信息传递的途径不限,包括所有新旧媒体在内,同时各媒体间的界限开始逐渐模糊最终形成融合之势的全新媒体模式。
由于新媒体的异军突起,包括都市报在内的纸媒地位与利益受到蚕食是不争的事实。
结合近年来国内各大都市报的转型探索,笔者认为当前都市报转型的主要趋势包括数字化和融合化两点。
(一)都市报转型的数字化趋势随着信息技术在传媒行业的广泛应用,人们信息的获取途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便捷性和即时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都市报的微博运营探析——以《新安晚报》官方微博为个案
现《 新安晚报》 官方微博发布的内容 中, 发生在 上, 其 中以重要的经济社会信息为主。 同时, 官
息或上传图片。 相较于其他 同类型产品 , 新浪微 安 徽 地 区或 与 安 徽 人 有 关 的信 息 占据 一 半 以 博是国内影响力较大的微博平台。
2 、 新 安 晚报
方微博发布的休 闲性信息平均每天有 3 条, 包
实削弱 了传统媒体在传播上的优势地位 , 导致 式微必然会带来广告份额乃至整体收入的大幅 传统媒体出现了“ 去中心化” 过程。 如今 , 微博正 下滑 ; 另一方 面 , 侧重点转 向微博等新媒体 , 应 由社交媒体 向传统媒体渗透 , 不断拓展其在大 该如何处理纸媒 与微博报道的重合度 , 是否能 众传播领域的影响力 。 应对微博 , 传统媒体并没 寻找 到新 的利 润 增长 点 , 这些都 还 是未 知数 。 当 有固步 自封 , 相反却在热情拥抱微博 。 以都市报 然 , 相对 于新 媒体 运 营公 司来说 , 传 统报 纸努力探索微 对新 安晚报官方微博 和对 应 日 期 的报纸头 版 。 ( 一) 研 究对象: 《 新安晚报》 新浪官方微博 l 、 新 浪微 博
新闻e 家 I
新浪微博是一个 由新浪 网推出 , 提供微型 足本地读者最为关心的重要地方信息需求是媒
博 客 服务 类 的社 交 网站 。 用 户 可 以通 过 网 页 、 WA P 页面、 手 机 客户 端 、 手机 短信 、 彩信 发布 消 介经 营首 要考 虑 的因素 。 通过研 究样 本 , 我们 发
( 二) 研 究 内容
( 二) 原创 微博 信 息的 高反馈评 论
网络信息浩淼 , 已非人脑所能吸收, 需要借 结合 , 结合传统媒体信息加工的优势 , 从而更有 效地利用信息 , 扩大媒体 自身影响力。 样本 中, 《 新安晚报》 官方微博很多内容都是源 自于网络 息” 进行 了二次加工 , 即“ 基于来源再创作” 。 此
媒体融合时代都市报广告营销创新探索
媒体融合时代都市报广告营销创新探索作者:漆亚林来源:《传媒》 2011年第11期在媒体融合时代,读者的阅读方式发生很大变化,媒体竞争日益激烈。
都市报经过10多年发展,其办报理念、广告经营理念发生很大变化,广告运营模式不断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广告混合运营趋势明显报纸广告经营有三种基本模式,即自营直销、广告代理、混合经营。
自营模式能使报媒快速反应,调整政策,创新广告形式,掌握客户需求,优化广告组合,提升增值服务,促进广告良性发展。
都市报大多是在1995年以后创办起来的,刚创办的都市报没有名气,发行量和影响力小,多数都市报以自营为主。
目前,广告代理已成为大多数都市报的广告运作模式。
广告代理除了自身发展和战略需要之外,还受城市文化和广告公司发展程度的影响。
如上海、重庆等城市的广告业发达,主要报媒都实现代理制。
无论是直营直销模式还是广告代理模式都有优点与缺陷。
自营直销的优点是富有灵活性,便于报媒掌控客户资源,编采部、广告部与发行部可以通过建立“端口”,进行无障碍沟通,以版面策划或者活动策划将专刊、广告、发行进行资源整合,实现有效传播;其缺点是广告人员多、成本高、专业性较弱。
媒体广告代理制的优点是广告与采编分开,可以使两个业务单元专业化运作;其缺点是采编与广告经营严格分开,增加沟通成本,易造成信息失效和行动滞后等问题。
混合运营兼具自营和代理两种模式的优点,运作更加灵活。
因此,都市报广告经营实行混合运营方式呈现出明显趋势。
如《南方都市报》以自营为主,其分类广告也有部分实行代理制。
广告部门公司化运作成为必然选择长期以来,作为报社的一个部门,广告部门一直在事业体制的框架内运作。
在报业发展初级阶段,广告市场规模不大,市场不健全,广告部门这样的设置足以维持报社的生存。
随着媒体生态环境的改变,报业经营体制改革成为必然趋势。
在报社的转企改制中,广告部门的公司化改造成为必然的选择,如《京华时报》在创办之初,吸收业外资本,实行严格的公司化运作,采取了较为合理的治理结构,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
都市报的盈利模式
都市类报纸新盈利模式探索【摘要】新世纪以来,都市类报纸竞争十分激烈,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困在“追求发行量,以广告弥补发行亏损”的套子里跳不出来,不仅背负着日益沉重的印刷发行成本,还要面对多种形态媒介的冲击和影响。
都市类报纸如何才能摆脱负担,面对挑战?本文在研究了国内大量都市报发展分析的文献后认为,都市类报纸可尝试适当提价、一报两出、发行渠道多元化经营、限制性的网络传播、广告二次销售等模式,来提升都市类报纸的盈利能力。
【关键词】都市类报纸;盈利模式一、都市类报纸概念关于都市报的概念,学界看法不一,有学者认为都市报是指定位市民、彻底走向市场的城市报纸,即市民新闻报;也有人认为都市报是定位于服务城镇市民百姓、彻底走向市场的城市报纸,包括早报和晚报;另外,还有一些学者给都市类报纸下的定义是以城市居民为主要读者,强调新闻性、综合性和生活服务性,贴近市民生活的城市报纸。
这些说法都各自从不同的侧面对都市报的概念有所阐述,一般认为,都市报是一种定位普通市民阶层,市场化程度高,报道内容与市民生活相关的新闻和专副刊为主,突出新闻时效性、信息的综合性、生活服务性的报纸,它既包括传统的早报和晚报,也包括新兴的大型综合报纸如《南方都市报》、《华西都市报》等。
其报道角度和手法以“传播本位”转变为以“受众需要本位”,不再是生硬的宣教,而是亲切告诉、耐心解读、贴心服务和专业引导,经营上以市场为导向,市场经营意识加强。
二、都市类报纸传统盈利模式剖析报纸是一种特殊形态的产品,它是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集合。
其销售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把实体的报纸所承载的信息内容销售给受众,另一种是把有一定受众注意力的版面销售给广告客户。
前者的收入是发行收入,后者的收入是广告收入。
在此情形下,有的报纸的主要盈利模式是发行,比如《英语周报》、《语文报》、《生活文摘报》等大发行量的报纸;有的报纸的主要盈利模式是广告,比如《京华时报》等一些免费赠阅的地铁报,或广播电视报等报纸;而更多的则是在低价发行基础上以广告收费为主的盈利模式。
全媒体时代都市报运营模式研究
全媒体时代都市报运营模式研究随着数字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尤其是手持移动多媒体终端的出现,超越键盘的厮杀业已成为现实。
网络发展不仅改变传播环境,同时革命性地改变传播方式。
在这样的背景下,网络、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大媒体业”的竞争已经深入了整个传统媒体生态圈,左右着传统媒体生存、发展。
面对这一现状,各方众说纷纭,观点不一,一时间“报纸消亡论”甚嚣尘上,而发行总量最大的都市报则首当其冲。
针对这种传统媒体的现实窘境、发展瓶颈和人们的模糊认识,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广泛的调查走访获取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以传播学、新闻学及市场营销、媒介经营管理的有关理论观点为主要观照视角,以个案研究、案例分析等为主要研究方法,展开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论证分析,旨在通过华西都市报的个案研究,探寻全媒体时代真正适合中国都市报的媒介融合与再生之路,并得出以下结论:全媒体是报纸转型的必由之路,并对都市报“全媒体运营模式”提出独到见解,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学术价值。
文章共六章。
除了开头的《绪论》、文尾的《结论》之外,重心和主体是位于中间的第二章至第五章。
第二章《报业及传媒现状与发展态势分析》,在深邃历史维度和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对中外报业的发展进行了横向的比较和纵向的梳理,尤其是对中国都市报诞生、发展、繁荣与转折的基本历程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揭示了中国报业的发展现状和眼下的发展困境,为后面的展开作了必要的铺垫。
第三章《报业全媒体典型案例与华西都市报运营模式探索》,对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南方报业、燕赵都市报的全媒体运营模式进行的具体的案例分析,重点是对华西都市报近些年来的全媒体运营实践及其模式作了比较详尽的阐述和剖析。
第四章《华西都市报运营模式的建构与支持》,具体阐述华西都市报在全媒体时代的转型模式及其实践例证和理论支持。
第五章《华西都市报运营模式的管理与完善》,在前述总结、分析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全媒体时代华西都市报转型模式的管理与完善,不仅为华西都市报的进一步改革发展提供了一种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对我国整个都市报报种在全媒体时代的发展前景也是一种颇具代表性的前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都市报市场运营初探中国报业开始逐步走上改革之路,应该追溯到1978年,《人民日报》等首都数家新闻单位联合提出“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经营方针。
中国报业在为改革开放呐喊、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鸣锣开道的同时,也把自己投入了市场,发展成为信息时代的一个新兴产业。
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批完全定位于市场化、商业化、服务市民百姓的全新型报纸随之孕育而生,并迅速确立了其在报业市场的主体地位,从而彻底打破了原有的报业格局。
从此中国报业进入一个多元化、竞争更加激烈的全新时期。
这种新兴的报种,就是都市报。
从1.0版到3.0版,都市报在市场中应变而生回顾这段报业发展历程,一个清晰的脉络呈现于眼前。
改革开放30年间,我国报业发展的最活跃成份是晚报、都市报,其勃兴和发展经历了三个轰轰烈烈的阶段,业界将这个三个阶段归纳为都市报的1.0版本、2.0版本和3.0版本。
第一个阶段,就是上世纪80年代复苏的晚报系列。
十年浩劫结束,全民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这一社会大势在报业上的直接反映就是《北京晚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等传统晚报纷纷复刊。
全国一些没有晚报的省份,由省委机关报、省会城市党委机关报创办的一批新的晚报、生活服务类报纸,填补了晚报的空白。
1980年1月1日,云南日报社创办的《春城晚报》,成为“文革”之后创办的第一张晚报,此后各地晚报迅速形成一个群团。
如华东地区的《钱江晚报》、《扬子晚报》、《齐鲁晚报》;西北地区的《西安晚报》、《兰州晚报》等;黑龙江的《生活报》和《新晚报》、吉林的《城市晚报》和《长春晚报》;以上述报纸为代表,这一时期的晚报,它们发源于党报,但又区别于党报长期以来面孔严肃,信息单一的特点,加入一定量的社会新闻、文体新闻和文艺副刊,所谓的党报副刊化指的就是这个时期的“晚报”。
因为是打破传统,开始面向市民,满足了读者对文化信息的需求,又是在下午发行,所以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据统计,1994年,全国范围内正式命名为晚报的报纸已经超过100家。
都市报的诞生与晚报群团的成功有紧密的关系。
可以说,都市报的1.0版本就脱胎于晚报模式。
第二个阶段,是诞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的都市报系列。
以创刊于1995年的《华西都市报》为典型代表的都市报,以其服务市民大众,关注社会热点的鲜活内容,很快获得读者喜爱,发行量直线上升,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之果。
在全国各个地区,到1998年,各个省委机关报基本都创办了都市报,中南、华北等中部地带的典型代表为《南方都市报》、《楚天都市报》、《大河报》、《燕赵都市报》等,西北地区为《兰州晨报》、《三秦都市报》等,华东地区为《江南都市报》、《海峡都市报》等。
在世纪之交前后,都市报同晚报既互为对手,又互相学习,思怨纠缠,难解难分。
其对晚报的效法主要表现在:一、都市报定位近似于晚报;二、都市报在创办之初,在办报风格和版面设置等方面嫁接了晚报的诸多特点和优势;三、都市报继承和发扬了晚报的平民意识。
但都市报除了上述的继承和发扬,更有自己的创新和超越。
这种创新和超越是多方面的:一、都市报比晚报更加彻底地走进市场,成为新中国第一个真正实行市场化操作的报种;二、在新闻信息的传播方面,都市报比晚报具备更强的新闻性、综合性和更大的信息量;三、都市报首次全面为新闻策划正名,并大张旗鼓地创新之;四、“敲门发行学”成为都市报家族迅速崛起的助推器。
这个时期的都市报被称为都市报的2.0版.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都市报和晚报都是以市民为主要阅读对象的报纸,都自觉地将自己界定于城市、都市市民报这个范畴之内,如果说有差别的话,无外乎出版时间一早一晚,但都市报浪潮形成之后,大批晚报也都纷纷改变了出版时间。
第三个阶段,是本世纪初至今的都市报模式,即都市报3.0版。
因为新媒体的勃兴,都市报的发行介质发生了变化,产生了纸媒介和电子媒介的融合。
如《青岛日报》、《潇湘晨报》,还有国外的《英国卫报》、《美国华尔街日报》等,这是发行的变化。
另外,都市报的新闻内容和新闻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从注重短小的快餐式信息逐步开始强化深度新闻、评论、财经新闻、文化新闻等信息。
在经营方面,为了更大限度的满足窄众群体,为广告主提供价值,报纸开始周刊化。
与此同时,报纸媒体也开始了跨地区、跨媒体、跨行业发展的“合纵连横”历程。
为了应对“入世”和顺应非报业资本的进入,晚报都市报群团顺应相关产业政策迎来了以“资源整合”和“资本运作”为主题的浪潮。
《北京晨报》、《华商报》与《成都商报》都引进了崭新的报业资本经营理念,树立了不同的经营范式。
另一个群团是以党委机关报为母体的报纸媒体。
《新京报》是第二个群团中一个具有特别意义的个例。
《北京晨报》是1998年初作为北京报业改革和创新的成果而诞生的。
当时由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融资创办,编采人才也由各个报社抽调。
这基本上可以作为晚报都市报创办模式的一个新创造。
随后的1999年,陕西的《华商报》与吉林省文化厅合作重新启动了《新文化报》。
2000年,《华商报》又在沈阳创办《华商晨报》。
之后又分别创办了重庆的《重庆时报》和天津的《大众生活报》。
在成都,一个本来名不见经传的《成都商报》转而走上都市报经营之路,在与《华西都市报》进行了一场市场拼杀之后也在2000年占据上峰,并成功地借壳上市,将报业资本迅速转化、膨胀。
随后这家报社也在昆明、长沙创办了新的都市报。
资料显示,2001年3月,湖南省新闻出版局创办的《潇湘晨报》,宣称两年引资8000万做活这张报纸;5月,人民日报创办的《京华时报》创刊,北大青鸟公司宣称斥资5000万加盟参股。
而《新京报》的创办范式别具特色。
它是由光明日报报业集团和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分别整合各自的《生活时报》和《南方都市报》的一部分人才资源对北京市场的拓展。
这个崭新的都市报在发行上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传播时效和空间效应,迅速获得了品牌效应。
媒体传播力与团队实力比拼都市报在新格局中再次升级都市报是传媒业在市场中应运而生的产物,这注定了她适应变化引领风潮的超强能力。
如今的都市报,又在媒体功能与团队实力的比拼中与同类媒体,与其他类型媒体拉开了一场新的升级之战。
首先是都市报在媒体功能方面的全面出击。
以《华商报》为例,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大众传媒的分众化。
都市报崛起初期,和党报相比,因为信息的丰富性,她的优势是阅读全覆盖。
而发展到3.0版本的今天,大众传媒的分众化趋势已经不仅仅是分众群体的阅读需求,同时也是广告主的需求,唯其如此,都市报在多元化的媒体形态竞争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以《华商报》为例,从2007年开始,我们在行业专刊实行了周刊化。
《楼市周刊》、《家居周刊》、《财富周刊》、《汽车周刊》、《教育周刊》、《健康周刊》、《时尚周刊》、《旅游周刊》《3C周刊》等9大周刊的出炉,强化了报纸在行业内的公共话语权,为“分众”提供了更专业的信息,为“大众”提供更全面的生活资讯。
同时,以此为阵地,行业周刊也成为了行业营销的利器。
经过将近两年的运作,《华商报》的行业周刊已经日趋成熟,数据显示各行业周刊满意率和精度率大幅攀升,行业周刊阅读率已上升至23.38%;精读率已上升至41.98%;满意度已上升至6.50;综合指数从上升至0.40。
因专刊版面是窄众受众群,其阅读率与前版不能相比,但精度率和满意度已接近新闻版。
从报纸发展的趋势来看,不仅仅行业信息周刊化是必然,文化、财经等信息周刊化也是大众传媒分众化的必然选择。
报纸形态杂志化。
都市报的报纸形态杂志化以《华商报》为例,主要体现在以前几个方面。
一是厚报时代的来临。
厚报是报纸吸引读者、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
而日益个性化的读者对报纸的信息需求也呈现多样化的特征,为报纸增厚提供了现实基础。
从最初的8版、12版、24版到2008年的月平均出版量1080,华商报的厚报时代完全顺应了市场的需求。
二是头版成为封面。
翻看2000以后的《华商报》,你会发现以巨幅照片、大字标题和新闻导读为主要元素的头版,不仅继续扮演着报纸龙头要闻版的角色,也承担起报纸封面版的重任,是报纸的导读目录和菜单。
三是版组分叠。
按照新闻资源分流配置的原则,《华商报》在编排上,分为A叠(本地及国内国际要闻)、B叠(文体财经新闻)、C叠(行业专刊),从而疏导受众的阅读路径,方便读者阅读。
四是深度报道。
调查显示,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受众对大众传媒的主流需求,大体经历了从“解闷”到“解气”再到“解惑”的嬗变过程。
现代读者的需求是:在新闻事件特别是重大新闻事件发生后,新闻媒介特别是报纸能立即全方位、多角度地提供满足受众新闻信息需要的新闻报道大餐,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而杂志化,就是要报纸的文章更深刻、更精彩,更有自己的特点,因而扩大自己的读者群,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为了集中体现深度报道的力度,《华商报》抽调骨干记者组成深度报道部,为读者奉献专题深度报道。
与此同时,在其他新闻素材的展示中,也力求以深刻精彩为读者提供更为深度的信息。
报纸经营品牌化。
近年来,在品牌运营方面,都市报更注重以公益事业、品牌活动来铸造和提升美誉度与公信力。
许多都市报纷纷设立品牌经营部门,用专业团队倾力负责此项工作。
从2005年成功承办第十二届中国广告节开始,《华商报》将大型活动的聚焦点从市场营销开始向品牌经营转移。
该活动的成功举办,使《华商报》在品牌经营方面掀开了新的一页。
近两年来,《华商报》在不以市场营销为目的,重在品牌运作的活动方面,倾注了大量心力,也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
2005年,《华商报》联合陕西省工商局、陕西省广告协会、西安市工商局、西安市广告协会等单位以及专业院校,创办了西部第一个平面广告奖——华商广告奖,迄今已有三届。
陕西省内参与此奖的专业人士累计达3000多人次,作品达3700多幅,为我省乃至西部的广告业界专业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为我省广告平面设计专业水平提升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由《华商报》联合陕西省社科院、陕西省工业经济联合会、陕西省商业联合会等单位创建于2004年的陕西省经济推动力总评榜,历经四届,已经成为陕西省经济界的品牌活动;从2008年郎朗西安新年音乐会到2009年李云迪西安音乐会,《华商报》与曲江演出联手创建了“新年音乐会”的品牌,打造了当年的陕西文化大事,也从某种程度上影响和改变了西安人的文化习惯。
近年《华商报》成立会展公司跻身展览业,从战略意义上来讲,不纯粹是赢利,更是为了在区域性文化大事件中不缺位。
与此同时,《华商报》还积极策划并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后,《华商报》组织爱心车队派专人去汶川灾区慰问。
2009年5月,《华商报》又组织了“重走5.12生命线”、“5.12生命长廊——绵竹汉旺新印象专题摄影展”、“灾区在陕孩子文艺汇演”、“爱国诗歌诵读会”等系列公益活动,以此来纪念5.12地震中逝去的英烈和坚强的生者,并由此激发受众和参与者更大的爱国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