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绝密★启用前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沈从文的主要文学贡献是用小说与散文建造起他特异的“湘西世界"。
这与他特殊的身世经历,特别是青少年时期的生活体验相关,也与他自己的“角色认知”上的困扰相关。
沈从文生于湖南凤凰县,地处湖南、贵州、四川三省交界处,是苗、侗、土家等少数民族聚居之所。
湘西秀丽的自然风光和少数民族长期被歧视的历史,给他带来特殊的气质,使他既富于多彩的幻想,又有着在长期的历史中积淀的沉痛隐忧。
沈从文出生于行伍世家,14岁高小毕业后从军,随军队辗转流徙于三省边境与长达千里的沅水流域,谙熟这一带人民的爱恶哀乐的鲜明生活样式和淳朴的乡俗民风,积累了宝贵的人生经验,也形成了对民间世俗生活特殊敏感的生活情趣。
以后接触了“五四”新文学,1923年只身离开湘西来到北京,同年秋报考燕京大学,未被录取。
他是以“城市边缘人”的身份,靠自己的艰苦奋斗和出色的才华,打进文坛,“挤”进城市的上层文明社会的.所以他可能很自负,又始终有一种自卑。
这对于他的创作题材的选择和艺术视点的形成,都有决定性的影响。
沈从文的自卑和自负,都表现为他一生都自命为“乡下人”.他一再宣称:“我实在是个乡下人……乡下人照例有根深蒂固永远是乡巴佬的性情,爱憎和哀乐有它独特的式样,与城市中人截然不同!他保守,顽固,爱土地,也不缺少机警却不甚懂诡诈。
这种“乡下人"的角色认知,某种程度上触及了作者隐秘的潜意识角落里乡下人的自卑情结,但更重要的是使他成为湘西生活自觉的叙述者、歌者,另一方面又使他在跻身都市生活时,自觉地以“乡下人"的目光和评判尺度来看待中国的“常"与“变”.沈从文的创作处于左翼文学和海派文学之外,选取了地域的、民族的文化历史态度,由城乡对峙的整体结构来批判现代文明在进入中国的初始阶段所显露的丑陋之处。
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邯郸市曲周县好的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必修三月考试题
高二语文必修4月考试题第Ⅰ卷(1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6分)戏剧与戏曲“戏”字在几千年前的商周钟鼎文中就出现了,意思是指一种祭祀性仪式。
秦汉时期,娱乐性表演又称“百戏”,包括乐舞、杂技、魔术、马戏等。
后来,娱乐性的玩耍也叫“游戏”。
所以“戏”原本有仪武、百戏、游戏的含义。
戏剧是人物扮演故事的表演艺术。
表演是手段,故事才是核心。
有了“故事”,戏剧便区别于广泛意义上的“戏”与“百戏”。
故事内涵在戏剧中的存在和被强调,意味着文学性成分的增强,于是,便有了剧本。
尽管戏剧是一种剧场中的表演艺术,没有剧本也可以有戏剧,但是,文学的参与使其思想内涵深化了。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民族性的戏剧艺术。
它把中国传统的诗、歌、舞、乐、技的手段在舞台上综合运用起来,表演故事,有别于西方的话剧、歌剧、舞剧。
前些年,流行“世界三大戏剧体系”的说法:一是苏俄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一是德国的布莱希特体系,一是中国的梅兰芳体系(或称中国戏曲表演体系)。
简单地说,所谓斯坦尼体系,指的是幕景化的、模拟现实场景的、创造生活幻觉的话剧表演体系;所谓布莱希特体系,指的是将舞台视为流动空间的、无场景无场次的、使演员与观众产生意识交流(即所谓演员与角色的“问离效果”),并带有某种哲理意味的戏剧体系。
斯坦尼和布莱希特30年代在苏联都观看过梅兰芳的演出,不约而同地大为赞叹,都认为梅兰芳的表演可以印证他们各自的理论。
后来,就有人称中国戏曲为“梅兰芳表演体系”。
实际上,斯坦尼体系和布莱希特体系与梅兰芳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戏曲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产物,三者并列,在理论上、逻辑上都不缜密。
如果要讲体系的话,那么中国戏曲是“神形兼备”(即写意)的戏剧表演体系。
在世界戏剧史上,东西方古典戏剧(或传统戏剧)可以进行比较,但不将西方现代戏剧与中国传统戏剧加以类比。
中国戏曲有古老的传统,通常以公元12世纪左右的杂剧和南戏为戏曲成熟标志,从那时起,戏曲的艺术传统一脉相承,从未间断,到现在已有800余年历史。
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第一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
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卷参考答案1.B【“他们觉得现在没有一本书可读”属于夸大其词。
】2.B【条件不够充分。
产生优秀的作品和伟大的文学家,还有很多因素的制约。
】3.C【作者原文说“并不是否定中国文学的现状及未来,而是在一定程度上说”,可见该项表述过于绝对。
】4.B【处于困境】5.C【A“亲戚”古代范围大,现在专指不同姓而有血缘关系的人;B古义是很饱的样子,现在是连词;D“成立”古义是两个词,长大成人,现在是一个动词,意思是“创立,建立,设立”。
】6.B【例句是宾语前置句,而B是个一般句式,其它三个都是宾语前置句。
】7.C【一尼如厕,既还,悲泣不知人者数日,及醒讯之,莫知其然。
】8.D【该项解释的是“鸢”,“纸鸢”是风筝。
】9.D【这场战争是朝廷的军队打败了,李业才逃跑的。
】10.(1)大臣杨邠、史弘肇等人都认为不可。
李业因此怨恨不满,策谋杀掉杨邠等人。
(注意:“以为”“怨望”“谋”各1分,整体通顺2分。
)(2)李洪信拒不接受。
李业逃到绛州,被人杀死。
(注意:“纳”“走”“为……所”被动句,各1分,整体通顺2分。
)11.描绘了一幅寒风凛冽、冰天冻地、梧桐树叶飘零的寒冬海畔图,(2分)营造了一种苦寒、凄冷的氛围,为下文叙写将士们的英雄无畏的精神做铺垫。
(3分)(意思对即可)12.衬托(或侧面描写),(1分)明明是要写将士出征时的形象,可是作者却不直接写将士,反而写“笛声”“红旗”“天山雪”,以此来衬托将士们出征时英姿飒爽的精神状态,手法巧妙新颖。
(4分)(意思对即可,学生能从“视听结合”或“借代”手法来分析也可)13.(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2)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3)乌鸟私情,愿乞终养(4)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5)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6)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每空1分,共12分)14.(1)E ,3分;C,2分;A,1分。
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邯郸市曲周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考试
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沉鱼落雁花愁颤美女有没有标准?中国和外国的标准相同还是不同?中国和外国对美女的标准有时候好像不同。
1986年在哈尔滨国际红学会上,纽约大学历史学家唐德刚教授说:如果拿西方标准衡量《红楼梦》,十二金钗没有一个符合西方对美女的要求。
西方讲究三围,要求胸围三十二英寸,腰围二十二英寸,臀围三十六英寸。
拿这个标准来对照《红楼梦》里的人物,林黛玉肯定不够,晴雯也不够,薛宝钗可能还是不够,大概只有傻大姐够。
当时我就反驳唐先生:傻大姐不可能够,因为傻大姐傻吃闷睡干粗活,她的腰像水桶,哪儿可能有玛丽莲•梦露那样的水蛇腰?这番“论争”把来自五湖四海的中外红学家都乐坏了。
中国最美的小说《红楼梦》美女成群,但是拿西方观点衡量,一个美人儿都没有!岂不成了笑话了?西方对美女要求是什么?“黄金分割”。
要求身体各部位有固定比例:头部、颈部、肩部、胸部、手臂、手、腰、腹、臀、腿、脚,互相之间有非常严格的比例,不符合比例,就不能算美女。
其实,西方黄金分割的要求和中国古代对美人的要求一致。
中国古代对美女形体要求达到两个字:“美钧”(即美均)。
美要和谐匀称,恰到好处。
西方美女哪一位可以拿出来作为看得见的标准?维纳斯——西方公认的美神。
西方社会对女性美讲究三围,说穿了就是中国人常说的丰乳肥臀和杨柳细腰结合。
西方对美女的要求,要身材和面部的黄金分割,要面容姣好。
而中国古代对美女的最高要求是什么?不是黄金分割,是外界对美人的感受,浓缩成八个字、四个典故:“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不是具体写美女怎么美,美女的眼睛什么样,鼻子什么样,身材什么样。
而是写外界对美女的感受,而且不是人的感受,是大自然其他生物对美女的感受,这是拟人化描写。
写的是大自然的鱼、鸟、月亮、鲜花对美女的感受。
大自然的鱼、鸟、月亮、鲜花,本来不可能有人的感情,但是古代文人想象美女使它们产生羞愧之感,鱼儿羞愧地沉入水底,大雁羞愧地从天上掉下来,月亮羞愧地挡住了自己的光辉,花朵羞愧地凋谢了。
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pdf
2015-2016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月考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第I卷 阅读题 共70分 甲 必考题 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也谈人品与画品 杨悦浦 古人云,“人品即画品”。
这也是业内颇为流行的一句话。
留意了许多年,我发现,许多人对这句话的理解总是“不得要领”。
“人品”和“画品”,分开来说或合起来说,都很重要。
“人品”是“做人”的结果,“画品”是“作画”的结果,一个画家既做一个有品位的人又创作出好作品,是艺术表达的最高境界。
但是,如果把“人品即画品”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会让我们不时在生活中看到相反的情况:有些画家,画得不好,但人品极佳;有些画家,画得“贼好”,可人“不咋地”。
有位画家,很聪明,人过中年开始画中国画,一上手就很老到,不几年便声名鹊起,但业内口碑却不好。
一次,一位年轻记者去采访他,行前,某长者特地嘱咐:“此人是当代一位很重要的画家,但俗不可耐,采访时不要因此而低估了他的艺术成就。
”记者采访回来后,愤怒地说:“要不是事先有人打过招呼,我真想扭头就走。
他一口一句脏话,真让人受不了!”美术界看重的是绘画水平,何况也不能说世俗的人就一定是坏人,就不能当一个好画家。
所以,“人品即画品”虽在理论层面被奉为圭臬,现实中却有时只是被当作“幌子”。
在美术界,还会听到“作画先做人”、“心灵美画才美”、“用心作画”、“功夫在诗外”等,要是较起真儿来,会发现这些“流行语”原有的教益在流行之时,常常失去了本然。
“做人”,应怎么做人?做什么人?为什么做人?做了怎么样?做不了又怎么样?这一系列的问题,美术界一些人会用自己的行为做出各种各样的解答。
有的人画很一般,但能靠“官僚奸商”大红大紫,被媒体热捧,但终为大众不齿。
“浮躁”的社会,“做人”的标准也许随之“浮动”。
于是,我们不难见到这样的现象:要想提高画价,便开始自己炒作、商人炒作、圈子炒作,弄个主席、院长之类的头衔,于是那些略知皮毛的官员利用职权谋取“学术”地位,也便似乎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了,比起长年累月拼命奋斗才能获得社会承认的人来说,这可是省事多了。
河北省邯郸市曲周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半月考语文试卷
曲周一中高一暑期检测卷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城乡文化的交融过去,社会文化同生活方式一样,也可以分为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两者之间似乎泾渭分明。
城市文化认为乡村文化缺乏文化含量,而乡村文化则认为城市文化缺少生活气息。
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我国城市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逐渐由界线分明走向相互渗透,趋于统一。
其中农村文化更多地表现出向城市文化靠拢的趋势。
当然,这种统一并不是简单地将乡村文化包容在城市文化之中。
实际上两者之间的融合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之中,乡村文化和城市文化都经历了根本的变化。
应该说,在这个过程中,乡村文化的确呈现出衰落的迹象,如在广大农村,许多地方存在着自己的地方戏曲,它们代表了不同地方的“文化风味”,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在城市文化的猛烈冲击下,这些地方戏曲日益失去了往日的吸引力,特别是对青年的吸引力。
现在的农村青年和城市青年一样,喜欢的是流行歌曲,在此情况下,一些地方戏曲,特别是一些小的地方戏曲的衰落就是难免的。
但是,大凡为历代所传承的文化都不会如此脆弱。
我们看到,有些地方文化在与城市文化的交融中脱颖而出。
而且某些乡村文化在逐渐融入城市文化,并成为城市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如东北大秧歌一直是东北乡村流行的一种文化形式,但在今天,人们更多地是通过电视看到大秧歌。
而这些节目的制作者,是戴着大众的“眼镜”来生产这些节目的。
到最后,连跳大秧歌的人都认为,电视上的大秧歌是“标准”的大秧歌。
这样,经过改造的大秧歌已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独立存在的乡村文化,而成了城市大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和构成要素了。
再看城市文化。
如果说城市化的进程对于乡村文化来说是一个衰落过程的话,那么它对于城市文化而言则是一个扩张的过程。
河北省邯郸市魏县第一中学、曲周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资料概述与简介 高二语文月考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0分钟。
第Ⅰ卷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元720年750年创造了汉字笔画式的音标——假名,用汉字和假名拼音来书写日语。
二战期间,曾有人提出要废除汉字,因为汉字已经用“音读”和“训读”的形式进入日语的血脉,废除不成,后来采取限用汉字的办法,规定了1945个汉元372年起使用汉字,1444年也创制了汉字笔画式的谚文字母,直到1910年被日本吞并。
1987年规定,小学只学谚文,中学才学1600个汉字。
越南在汉代中叶之后纳入中国版图一千年,一直以汉字为正式文字。
直到1945年才改用拼音。
正是因为汉字以表意为主、不精确表音,所以才能够4.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有胆略,太宗器之器:器重 B.惟中仗节开谕仗:执,持 C.召福听约束约束:束缚 D.宣布恩信宣布:宣扬,广为宣传 A.拜中书/令太宗崩/太后称制/惟中以一相/负任天下/B.拜中书令/太宗崩/太后称制/惟中以一相负任天下/C.拜中书令/太宗崩/太后称/制惟中/以一相负任天下/D.拜中书/令太宗/崩太后/称制惟中/以一相负任天下/ 6.下列各项对原文所做的概括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杨惟中是弘州人,金朝末年,凭借孤儿身份侍奉太宗,懂得读书,有胆略。
二十岁出使西域三十多个国家,出色地完成了使命,很受太宗的重视。
B.杨惟中曾随皇子阔征讨宋朝,战争胜利后,他收集了程颢、程颐的著作送往燕都,并建立了宋朝大儒周敦颐的祠堂。
C.宪宗即位后,平阳道断事官斜彻横行不法,皇帝诏令杨惟中前去宣扬政令,安抚百姓,杨惟中到任后,审讯斜彻之后将其处死。
D.有一个叫刘福的人曾为河南道总管,刘福平时贪婪残酷,欺压残害金朝的遗民二十多年,杨惟中任经略使后,严惩了刘福。
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考试语文试卷(无答案)
2015—2016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考试语文第Ⅰ卷阅读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沉鱼落雁花愁颤美女有没有标准?中国和外国的标准相同还是不同?中国和外国对美女的标准有时候好像不同。
1986年在哈尔滨国际红学会上,纽约大学历史学家唐德刚教授说:如果拿西方标准衡量《红楼梦》,十二金钗没有一个符合西方对美女的要求。
西方讲究三围,要求胸围三十二英寸,腰围二十二英寸,臀围三十六英寸。
拿这个标准来对照《红楼梦》里的人物,林黛玉肯定不够,晴雯也不够,薛宝钗可能还是不够,大概只有傻大姐够。
当时我就反驳唐先生:傻大姐不可能够,因为傻大姐傻吃闷睡干粗活,她的腰像水桶,哪儿可能有玛丽莲•梦露那样的水蛇腰?这番“论争”把来自五湖四海的中外红学家都乐坏了。
中国最美的小说《红楼梦》美女成群,但是拿西方观点衡量,一个美人儿都没有!岂不成了笑话了?西方对美女要求是什么?“黄金分割”。
要求身体各部位有固定比例:头部、颈部、肩部、胸部、手臂、手、腰、腹、臀、腿、脚,互相之间有非常严格的比例,不符合比例,就不能算美女。
其实,西方黄金分割的要求和中国古代对美人的要求一致。
中国古代对美女形体要求达到两个字:“美钧”(即美均)。
美要和谐匀称,恰到好处。
西方美女哪一位可以拿出来作为看得见的标准?维纳斯——西方公认的美神。
西方社会对女性美讲究三围,说穿了就是中国人常说的丰乳肥臀和杨柳细腰结合。
西方对美女的要求,要身材和面部的黄金分割,要面容姣好。
而中国古代对美女的最高要求是什么?不是黄金分割,是外界对美人的感受,浓缩成八个字、四个典故:“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不是具体写美女怎么美,美女的眼睛什么样,鼻子什么样,身材什么样。
而是写外界对美女的感受,而且不是人的感受,是大自然其他生物对美女的感受,这是拟人化描写。
写的是大自然的鱼、鸟、月亮、鲜花对美女的感受。
大自然的鱼、鸟、月亮、鲜花,本来不可能有人的感情,但是古代文人想象美女使它们产生羞愧之感,鱼儿羞愧地沉入水底,大雁羞愧地从天上掉下来,月亮羞愧地挡住了自己的光辉,花朵羞愧地凋谢了。
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第一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
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高二语文月考卷参考答案1.C【该项说的人们对于“湘西世界”的评价,而非形成的原因。
】2.D【文章并没有说沈从文“挤”进都市生活后的种种不如意导致了他的自卑情绪。
】3.A【沈从文的文学创作处于两者之外,而非之间。
】4.B【绸:缠绕】5.C【俄雨止,复旆之,旌帜数千皆倒系杠上,识者异之。
】6.B【文中没交代他率军英勇抗击宋军。
】7.(1)曾经自己书写姚崇的《口箴》,刻在石碑上。
孟昶用银器、锦彩赏赐他。
(注意:“自书”“诸”“赐”各1分,“赐以银器、锦彩”为状语后置句1分,整体通顺1分)(2)淳化初年,(孟玄喆)生了病,请求改换临淮河的一个小州养病。
(注意:“濒”“病”“养疾”各1分,“病”前省略主语1分,整体通顺1分。
)8.“知”是知道、知晓的意思,(1分)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赋予黄叶以人的气息,好像它们知道晚秋已经到来,赶紧纷纷飘落,来应和秋这个季节。
(3分)而更深层的意思是说作者由秋的黄叶飘零而生落寞无依之感。
(3分)9.首联写出了他感叹秋的来临,有悲秋之意;(2分)诗人虽然遭贬,但是他却要像“老松”那样“卧云壑”,只有“万牛”才可挽回,可见他不愿落入世俗的那种孤高气傲的情怀,(3分)以及劝慰朋友子由不必在意贬谪的情感。
(3分,意思对即可)10.(1)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每空2分,共12分)11.(略)12.(1)C E(5分)【C书法成功需要“工学”,还需“领悟”。
E唐德宗不是中了敌人的离间计,而是受到了卢杞的挑拨。
】(2)颜真卿从小就勤学苦练,有吃苦耐劳、认真钻研的精神;(2分)受到名师指点,先是跟外祖父学习,后跟大书法家张旭学习书法;(3分)他有很高的的悟性,在老师的指导下能领悟到书法的精髓。
(3分,意思对即可)(3)抗击“安史”叛军时,他率先举起义旗,并取得了第一个抗击叛军的胜利(2分);遭遇奸臣陷害被贬外放时,他仍忠君爱民,所到之处政绩斐然(3分);去说服“二李”投降时,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大义凛然、临危不惧,彰显了一代忠臣的伟大气节。
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曲周县第一中学第一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英语试题本试卷共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的答案涂在机读卡上,第Ⅱ卷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A. In a bookstore.B. In a classroom.C. In a library.2. At what time will the film begin?A.7:20.B.7:15.C. 7:00.3.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A. Their friend Jane.B. A weekend trip.C. A radio programme.4. Wha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do?A. Catch a train.B. See the man off.C. Go shopping.5. Why did the woman apologize?A. She made a late delivery.B. She went to the wrong place.C. She couldn't take the cake back.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个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高二上学期月考试卷含解析试题_2
曲周县第一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传统文化借助各种媒介、载体,得到了深化挖掘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开展,媒体上涌现出?汉字英雄??朗读者??见字如面?等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核心的原创文化类节目,形成了一股“传统文化热〞的潮流。
文化类节目的创新兴起,是对文化类节目低俗化、轻浮娱乐化倾向的剥离和反拨,对集体无意识和民族情感的唤醒,实现了思想性与欣赏性的张力平衡。
然而,传统文化类节目在高歌猛进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疲态。
其主要表现是对传统文化开掘提升不够,内容雷同老套,形式单一,受众流失严重,收视率下滑。
要改变文化类节目的疲态,必须持续推进节目内容形式创新,以丰富多样的内容翻新和源源不断的形式出新,满足人们文化生活的需求,主动赢得观众,积极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从而不断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传统文化是一个厚重、芜杂、多元的体系,包含着林林总总的内容,既有佶屈聱牙的疑难词句,也有通俗易懂的人文道理;既有精华,也有糟粕。
这就需要我们全面理解传统文化,从中开掘能表达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能引起观众兴趣、能与现实生活交融的局部,进一步提炼提升蕴含在其中的真善美,作为节目表现的题材和主题。
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稳定性、历史性等特点,而电视传播特点是群众化、娱乐化,观众看电视的主要目的是娱乐放松而不是承受教育教化。
创新文化类节目,必须将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与群众化、娱乐化有机结合起来,既有传统文化的内核,又有娱乐化的载体形式,还要做好面向群众的通俗化工作。
艺术表达的核心是人,是人性人情,是对人内心世界的艺术观照。
?朗读者??见字如面?两档节目,就是通过最简单的朗读和读信的方式,唤醒人们内心深处隐藏已久的精神诉求和情感表达,引发观众的强烈一共鸣。
传统文化类节目要以传统的艺术形式、价值观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为内容媒介,将镜头对准人们的内心世界,深化讲述人物的心路历程和情感诉求,点燃观众的欣赏欲求,表达媒体及社会的人文关心。
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邯郸市2015-2016四县高二联考
河北省邯郸市2015-2016四县高二联考语文试题第Ⅰ卷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鱼纹和人面鱼纹,一直到今天民间各种剪纸里的鱼,这个“鱼”的源头符号在中华大地上绵延承续,没有间断。
“鱼”有两个基本含义,这两个基本含义又是相连相通的。
第一个含义是繁殖和生存。
鱼产子极多,象征着繁殖、生存,与此紧密联系,鱼代表着也象征着男女情爱,它是神圣的生命颂歌。
人的生命欲求和生存意志,通过客观社会性的文化符号显现出,自此“鱼”开始。
许多民族都有与生存含义有关的“鱼”的符号,中华文化则将它从远古延续不断地保存到今天。
与代表繁殖、生存紧相连的“鱼”的派生意义,是将“鱼”同音地等同于“余”。
今天民间过旧历新年贴在大门口的“鱼”,经常与丰满谷穗连在一起,所指向的便是人的物质生存、生活的富裕和快乐。
它象征的不仅是人丁兴旺,也是五谷丰登。
这个包含“有余”的“鱼”呈现出人类已走出动物世界:人不仅维持、延续生存,而且生活开始富裕、丰足,不必像其他动物日夜苦于觅食求存。
余食、余粮使人类有了更多的快乐和自由。
“鱼”的第二个含义是交往和语言。
“鱼腹藏书”“鱼雁相通”等,是中国古代流传的成语和故事。
从而,“鱼”所代表的不仅是人的繁殖和生存,而且也是人的主体间的交往。
这交往既包括知识经验的信息沟通,也包括情深意真的感情传达。
人的生存使语言成为人的语言,“鱼”也就被赋予了从属于人的语义:它保存并传达了人从生活到生产中的大量知识、经验和情感。
过年过节时,乡村宴席的中心赫然摆着一条不许动筷的大鱼,或者干脆就摆一条木制的鱼。
它代表着神圣的欢欣和生命的祝福,从而也就不许去打扰它。
它与仰韶陶器上的神秘的人面含鱼到马王堆帛画上把整个宇宙托起的大肥鱼,到汉画中代表人类始祖伏羲女娲的鱼鳞状的身躯,以及后世八卦图中由双鱼代表阴阳所组成的“太极”中心一样,“鱼”在这里决不止于生存、交往的一般含义,而且是将这含义与巫术信仰、沟通神明紧紧结合在了一起,呈显着生命的祝福中充满着神秘和神圣,而这神圣性就在现实性之中,也就是说,“鱼”给人的生存和生活本身以神圣。
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邯郸市鸡泽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3月月考
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意境是作家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
诗、赋、词、曲、小说、散文、骈文等各种文学体裁,以及绘画、音乐等艺术种类都可以创造出意境。
注重意境的创造,是中国文学艺术共同的特点。
意境的形成,有赖于作家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二者的交融。
或情随境生;或移情入境;或体贴物情,物我情融。
有时意境很快就达到鲜明清晰的地步,有时需要在初始之境的基础上深化、开拓。
《漫叟诗话》说:杜甫的《曲江对酒》中的两句诗,原作“桃花欲共杨花语,黄鸟时兼白鸟飞”,后改为“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此诗是杜甫乾元元年在长安任拾遗时所作,他对肃宗既怀有幻想,又感到失望。
久坐江畔,寂寞无聊之感袭上心来。
“桃花欲共杨花语”,偏于想象,意境活泼,与此时心情不合。
“桃花细逐杨花落”偏于写实,意境清寂,正好表现久坐无聊的心情。
诗词中鲜明的富于启示性的意境不胜枚举。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些诗句,我们反复体味,即可进入那意境之中,获得美的享受。
有些抒情写景的散文和骈文,也有诗的意境。
王勃的《滕王阁序》、苏轼的前后《赤壁赋》,自不待言。
即使是先秦诸子散文,也有诗一样的片段。
如《侍坐》章,孔子让他们各言其志,其他人都直截了当地说,而曾皙是借描述性的语言来表达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戏曲中的曲词尤其注重意境的表现。
有些曲词善于描摹景物,烘托气氛,抒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如王实甫《长亭送别》的曲子:“[正宫] [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中国文学的创作注重表现意境,文学的鉴赏也应该力求感受并进入意境。
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邯郸市曲周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一千三百年后,大唐遗韵犹存,那就是唐诗。
回顾,唐诗像一道虹,跨越时空,璀璨依旧。
一个中国人,对大唐盛世可以无知,但对唐诗无法陌生。
自从牙牙学语,就可能手不离了看图识字读本,那里边多半是朗朗上口的唐诗绝句。
每从幼儿园墙外走过,常能听到唐诗朗诵:“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声音稚嫩而甜美。
语文课本里,最无争议的,是唐诗。
中国人可以不识字,可以不读书,可以不写诗,但不等于就不会顺口来一首唐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唐诗像一个幽灵,依附于方块汉字,寄生于语言文本,寻常人等不留神,就有唐诗入眼、出口、悦耳。
如果说中国人身上诗性尚存,那百分之百是唐诗。
诗,遇着唐了,真诗之幸甚也。
国土一统,四海归心。
诗圣杜甫歌颂当朝,热情洋溢:“忆昔开元盛世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衣食无忧,闲来做什么?一边饮酒,一边吟诗,这就是唐人生活。
政治宽松,社会开明,诗歌就像蝴蝶翩跹起舞,人才也就“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了。
唐开科举,以诗取士,遂令学子一举成名。
唐太宗带头写诗,君臣唱和就像家常便饭。
上行下效,诗蔚然成风,仿佛是人,都会吟诗一首。
唐太宗还特设“弘文馆”、“文学馆”,眼看着天下文人竞相来投,便得意洋洋地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那时的文人也好,英雄也好,都是写诗的行家里手。
诗以抒怀,养浩然之气;诗以言志,解胸中块垒。
思想不禁锢,灵魂得自由。
人人解诗,人人能诗,人人都有了诗的情结和诗家情怀。
祭祀大典,宴友小聚,吟诗作赋,几成惯例。
诗歌模糊了贫富贵贱,又缩短了人与人的距离。
诗甚至成了名片,拿一首诗就可以晋谒王公大人,不必担心吃闭门羹。
唐僖宗时,宰相郑畋的女儿因为喜爱罗隐的诗,害相思病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月考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第I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也谈人品与画品杨悦浦古人云,“人品即画品”。
这也是业内颇为流行的一句话。
留意了许多年,我发现,许多人对这句话的理解总是“不得要领”。
“人品”和“画品”,分开来说或合起来说,都很重要。
“人品”是“做人”的结果,“画品”是“作画”的结果,一个画家既做一个有品位的人又创作出好作品,是艺术表达的最高境界。
但是,如果把“人品即画品”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会让我们不时在生活中看到相反的情况:有些画家,画得不好,但人品极佳;有些画家,画得“贼好”,可人“不咋地”。
有位画家,很聪明,人过中年开始画中国画,一上手就很老到,不几年便声名鹊起,但业内口碑却不好。
一次,一位年轻记者去采访他,行前,某长者特地嘱咐:“此人是当代一位很重要的画家,但俗不可耐,采访时不要因此而低估了他的艺术成就。
”记者采访回来后,愤怒地说:“要不是事先有人打过招呼,我真想扭头就走。
他一口一句脏话,真让人受不了!”美术界看重的是绘画水平,何况也不能说世俗的人就一定是坏人,就不能当一个好画家。
所以,“人品即画品”虽在理论层面被奉为圭臬,现实中却有时只是被当作“幌子”。
在美术界,还会听到“作画先做人”、“心灵美画才美”、“用心作画”、“功夫在诗外”等,要是较起真儿来,会发现这些“流行语”原有的教益在流行之时,常常失去了本然。
“做人”,应怎么做人?做什么人?为什么做人?做了怎么样?做不了又怎么样?这一系列的问题,美术界一些人会用自己的行为做出各种各样的解答。
有的人画很一般,但能靠“官僚奸商”大红大紫,被媒体热捧,但终为大众不齿。
“浮躁”的社会,“做人”的标准也许随之“浮动”。
于是,我们不难见到这样的现象:要想提高画价,便开始自己炒作、商人炒作、圈子炒作,弄个主席、院长之类的头衔,于是那些略知皮毛的官员利用职权谋取“学术”地位,也便似乎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了,比起长年累月拼命奋斗才能获得社会承认的人来说,这可是省事多了。
这样的“做人”,与真正的艺术创作之间,有什么本质联系?“人品即画品”便仅仅是一句空谈。
若从这些现象看,“人品即画品”在现实中便成了一个可疑的命题。
人品就是人品,画品就是画品,常常被分置于两个完全不同的评价体系。
画品,包括很多方面:作品是否达到了艺术基本品位,它的艺术价值如何?作品在社会领域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是否为社会文化艺术综合方面所认知?作品是否经得起历史的鉴证,不要说在历史的长河中,就算是在当代的位置又如何?艺术是要画家拼尽全力投入的事情,技艺要不断地磨练,风格和个性要不断地锻造,艺术修养要不断地提升。
这些问题说穿了,就不只是画品,更是人的性情、品质、操守。
打开美术史,都是由无数名作和艺术思想发展而组成的。
历史上画得好的画家很多,人品好的画家也很多,美术史不会将其全然割裂。
“人品即画品”的道理,是经得住时间检验的。
我只想提醒,在鱼龙混杂、说事儿,千万别当真。
——《人民日报》1.下列不属于作者说的“许多人对这句话(人品即画品)的理解总是‘不得要领’”的依据的一项是( )(3分)A .如果把“人品即画品”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得不到相应的认证,有的画家画不错,但是人不怎么样;有的画家人不错,但是画却不好。
B .“作画先做人”、“心灵美画才美”、“用心作画”、“功夫在诗外”是美术界的流行语,要是较起真儿来,人们就会发现这些“流行语”原有的教益在流行之时,常常失去了本然。
C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靠炒作出名,有些略懂绘画的官员也很容易利用职权谋取“学术”地位。
而那些靠真本事拼搏的人却很难得到社会的承认,这使得“人品即画品”成了一句空话。
D .艺术是要画家拼尽全力投入的事情,技艺要不断地磨炼,风格和修改要不断地锻造,艺术修养要不断地提升。
这些问题说穿了,就不只是画品,更是人的性情、品质、操守。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 .在作者看来,绘画就应该看重绘画水平,画家俗一点并不能成为被诟病的把柄,更何况俗也不一定是坏人,俗不影响一个人成为好画家。
B .“人品”和“画品”分开来讲很重要,将二者合起来讲,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画家要是能将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便是达到了艺术表达的最高境界。
C.作者对艺术上不努力,却擅长炒作的人给予了批评,并认为他们虽然能够凭借炒作而被热捧一时,但是最终是经不起考验而被大众瞧不起。
D.我们的社会是一个“浮躁”的社会,“做人”的标准也随之“浮动”,使一些人的人品很难保证;这些人绘画不是靠努力,而是靠炒作或靠权力,“画品”也很难保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美术界一向主张和追求“人品即画品”,但是现实生活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人们对艺术的追求带有更多的功利色彩,从而使“人品即画品”的要求仅限于理论层面了。
B.作者认为“画品”包括很多方面,不但涉及对画作的具体要求,甚至要上升到社会的高度和历史的高度,这就要求画家有过硬的性情、品质和操守才行。
C.“俗不可耐”的画家其实并不是作者讽刺的对象,而年轻记者去采访他前,某长者特地嘱咐他的话才是作者思考的重点,因为“某长者”的话就很好地割裂了“人品”和“画品”。
D.作者鉴于社会上种种拿“人品即画品”说事儿,却不去真正践行它的现象,得出了一个结论——“千万别当真”,这个社会很难出现德艺双馨的画家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曼卿,讳延年,姓石氏,其上世为幽州人。
幽州入于契丹,其祖自成始以其族闲走南归。
天子嘉其来,将禄之,不可,乃家于宋州之宋城。
父讳补之,官至太常博士..。
幽燕俗劲武,而曼卿少亦以气自豪。
读书不治章句,独慕古人奇节伟行非常之功,视世俗屑屑无足动其意者。
自顾不合于时,乃一混以酒。
然好剧饮大醉,颓然自放。
由是益与时不合。
而人之从其游者,皆知爱曼卿落落可奇,而不知其才之有以用也。
年四十八,康定二年二月四日,以太子中允秘阁校理卒于京师。
曼卿少举进士..,不中,真宗推恩,三举进士皆补奉职。
曼卿初不肯就,张文节公素奇之,谓曰:“母老乃择禄邪?”曼卿矍然起就之,迁殿直。
久之,改太常寺太祝,知济州金乡县。
叹曰:“此亦可以为政也。
”县有治声,通判乾宁军。
丁.母永安县君李氏忧,服除....,通判永静军,皆有能名。
充馆阁校勘,累迁大理寺丞,通判海州,还为校理。
庄献明肃太后临朝,曼卿上书,请还政天子。
其后太后崩,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
自契丹通中国,德明尽有河南而臣属,遂务休兵养息,天下晏然,内外弛武三十余年。
曼卿上书言十事,不报。
已而元昊反,西方用兵,始思其言,召见。
稍用其说,籍河北、河东、陕西之民,得乡兵数十万。
曼卿奉使籍兵河东,还称旨,赐绯衣银鱼。
天子方思尽其才,而且病矣。
既而闻边将有欲以乡兵扦贼者,笑曰:“此得吾粗也。
夫不教之兵,勇怯相杂,若怯者见敌而动,则勇者亦牵而溃矣。
今或不暇教,不若募其教行者,则人人皆胜兵也。
”其视世事,蔑若不足为。
及听其施设之方,虽精思深虑,不能过也。
状貌伟然,喜酒自豪,若不可绳以法度,退而质其平生趣舍大节,无一悖于理者。
遇人无贤愚,皆尽欣欢。
及闲而可否天下是非善恶,当其意者无几人。
其为文章,劲健称其意气。
(节选自欧阳修《石曼卿墓表》)【注】①县君:中国古代宗女、命妇的位号。
②德明:北宋时期,西夏李元昊的父亲,是宋朝的定难军节度使,被宋朝封为西平王。
4.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
B.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
C.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
D.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
科举时代用来称呼殿试考取的人。
考中进士的人就是状元、榜眼、探花。
B.“博士”古为官名。
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C.“服除”指守丧期满,“五服”制度是中国统治中为死去的亲属服丧的制度。
D.“丁忧”,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假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需离职。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他的父辈是幽州人。
幽燕一带一般人都强健勇武,石曼卿年少时也豪气逼人,只仰慕古代那些有奇伟节操品行并建立非同寻常功劳的人。
B.石曼卿年少时便被举荐为进士,但没被选中。
真宗皇帝广施恩惠,凡多次被举荐的人都补奉职。
曼卿一直没有就职。
C.石曼卿曾经为朝廷的边防担忧而进谏,皇帝未加理会。
后元昊造反,这才引起皇帝的注意,逐渐采用了他的主张。
D.石曼卿奉命在河东征兵,回到朝廷,皇帝赐给他绯衣银鱼。
皇上正想充分发挥他的才智,他却身体不好生了重病。
7.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 天子嘉其来,将禄之,不可,乃家于宋州之宋城。
(5分)(2) 自契丹通中国,德明尽有河南而臣属,遂务休兵养息,天下晏然,内外弛武三十余年。
(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荔枝香近【宋】周邦彦照水残红零乱,风唤去。
尽日恻恻轻寒,帘底吹香雾。
黄昏客枕无憀,细响当窗雨。
看两两相依燕新乳。
楼下水,渐绿遍行舟浦。
暮往朝来,心随片帆轻举。
何日迎门,小槛朱笼报鹦鹉。
共剪西窗蜜炬。
[注]①无憀:“无聊”的意思。
②燕新乳:燕子刚刚孵出雏燕。
③报鹦鹉:暗含鸟雀恋巢之意。
8. 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蕴含了什么感情?(5分)9. 词的下阕主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三)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曹操斟酒祭江、执矛吟诗的骄态,极力渲染其不可战胜的赫赫声势。
(2)《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
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煜在《虞美人》一诗中,运用比喻、夸张和设问手法写愁思之多之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选考题请考生在三、四两道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的大题中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中的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