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针结合中药辨治颈性眩晕临床研究

合集下载

平衡针治疗头晕的临床疗效分析

平衡针治疗头晕的临床疗效分析
解 患 者 头昏 沉 、 视 物 旋 转等 症 状 , 提 高临床 疗 效 。 关 键词 : 头晕; 平衡针; 临床 疗 效 中 图分类 号 : R 2 4 5 . 3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编 号 : 1 0 0 6 — 0 9 7 9 ( 2 0 1 5 ) 1 1 - 0 1 2 4 — 0 2
头 晕是 常 见 的脑部 功能 障 碍 ,临床 症状 以 自身 旋 转感 、失衡 8 2 . 0 %, 差异 具有 统计学 意 义 ( P ( 0 . 0 5 ) , 见表 1 。 表 1两组头晕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感、 头重 脚 轻 等 为 主 , 伴 随 症 状 与体 征 ( 耳鸣 、 听力下降 、 头痛 、 复 视、 麻木 、 吞 咽 困难 等 ) 主 要 包 括前 庭 中枢 性 眩 晕 和前 庭 周 围 性 眩 晕, 前 庭 周 围性 眩晕 较 为 多 见 , 病 因相 对 集 中 , 主 要 是 良性 阵 发性 位置 性 眩晕 、 前庭 神经 元 炎 、 梅 尼 埃病 , 前庭 中枢性 眩 晕病 因 多样 , 包 括血 管性 、 外伤、 肿瘤、 脱 髓鞘 、 神 经退行 l 生 疾 病等 。 中 医学对 头晕 具 有深 入认 识 , 认 为其 与 “ 眩晕 ” 相似, 与情 志 不
表 2 两组头晕患者治疗前后中 医症状评分对比
例 作 为研 究 对 象 , 男性 1 1 8 例、 女性 8 2例 , 年龄 2 7 ~ 7 9岁 、 平 均 年 龄( 5 1 . 2 9 + - 3 . 6 5 ) 岁, 病程 1 周一 9年 、 平均病程 ( 5 . 2 6 ± 1 . 0 5 ) 年 。病 因: 6 0例 脑 供 血 不 足 , 4 0 例 颈 性 眩晕 , 6 4 例 周 围性 眩 晕 , 2 8例 脑 血 管疾 病 , 8 例 其 他 。 临床症 状 : 1 5 2 例 主诉 头 脑 昏沉 , 1 3 3 例 视 物 旋转 , 1 2 9 例胸闷 , 1 0 4例 神疲 乏 力 , 6 8 例 头痛 , 8 4例 恶 心 , 2 4 例 耳 注: 与治疗 前 相 比 , O . 0 5 ; 与对 照 组治疗 后相 比 , 0 . 0 5 。 鸣, 4 9例 发 汗 , 3 l 例 面 色 苍 白 。患 者均 了解 并 自愿 签 署 知情 同意 书。 排除血液病、 恶性肿瘤患者 。 采用掷骰子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 3 讨 论 头 晕是 神经 内科 临床常 见症 状 , 具有 发 病 突然 、 反 复 发作 的特 和 观察 组 , 各5 O例 , 两 组 年龄 、 病因、 临床 症 状 等差 异 不 具 统计 学 点, 严 重影 响 患 者 的 生活 质量 , 中医学 者 对 头 晕具 有 深 入认 识 , 认 意义( 尸 > O . 0 5 ) 。 为 其与 “ 眩晕 ” 相 似[ 2 1 。头晕 患者 发病 期 常头脑 昏沉 、 视 物旋 转 、 视 物 1 . 2 方 法 :对照 组予 以丹参 注射 液治 疗 。取 2 0 m L丹参 注 射液 置 于 轻 者 闭 目片 刻症 状 即可 消失 ; 严 重者 常 伴 随站 立 不 稳 , 并 伴 2 5 0 m L 5 %葡萄 糖溶 液 中静 滴 , 控制 滴速 , 1 次, d ; 观察 组 在对 照 组基 模 糊 , 心悸、 胸 闷等症 状 , 甚 至 可能诱 发 中风 等疾 病 , 直 接影 响 患 础 上予 以平 衡针 治 疗 。辅助 患 者取 俯 卧位 , 以头 痛穴 、 升 提 穴 为主 随 恶心 、 。 要 穴位 , 针 刺足 背神 经 以 出现针 感 为宜 , 与 皮肤 呈 1 5 。 ~ 4 5 。 , 行 上下 者 的预 后生 活质量 目 随 着 中医学 对 眩晕 症 的深 入认 识 , 提 出可 采用 按 摩 、 针灸 等 综 提 插手 法 , 进 针约 1 . 5 寸。 根据 患者 临床症 状辨 证施 治 : 合 并 型血压 改 善患 者不适 症 状 。 许 广里 等 采用 针刺 治疗 眩晕 症 , 升 高者 ,于 降压 穴 进针 ,进 针后 以足底 神经 内侧 神 经 有进 针 感 为 合 疗法 治疗 , 宜, 行 上下 提插 手 法 ; 合 并 颈部 僵 痛者 , 于 颈痛 穴施 针 , 以 尺神 经手 临床症 状 明显 好转 ,且 无 不 良反应 。平 衡 针法 是 中医特 色疗 法 之 可通 过针 刺 穴位 , 刺 激周 围神 经传 导 , 提 高 中枢 神 经 的调 控 作 背 支有 针刺 感 为宜 ; 合 并耳 鸣耳 聋 患者 , 与 股外 侧髋 关 节 和膝 关节 用 , 改 善患 者 头脑 昏沉 、 视 物旋 转 等症 状 。我 院在 常规 治 疗 的基 础 连 线 中点 的 耳聋 穴 进 针 , 针 刺 深度 为 2寸左 右 ; 合 并 呕 吐者 , 加胸 取 得 满意 效 果 。治疗 期 间 以头痛 穴 、 升 提穴 为 痛穴, 采 用 上下 提插 手法斜 刺 。进 针期 间 以局部 有酸胀 感 为宜 。持 上 辅 以平 衡针 治 疗 , 主要 穴位 , 位 于太 冲 与行 间之 间 , 针刺 治 疗具 有健 脾 益 胃 、 开窍 、 降 续 针刺 治疗 3 d 后, d 4 起 隔 日施针 1 次, 共 1 O次 。 解痉 等效 果 , 常用 于 临 床治 疗 偏 头 痛 、 颈 性头 痛 、 外感 头 痛 ; 升 l - 3 观察 指标 : ① 治疗 d 1 5 后评 估 临床疗 效 。参 照 《 中医病症 诊 断疗 压 、 是 中老 年人 常用 的保健 穴 位 , 效 标 准》 … , 有效 : 头晕 目眩 、 发 汗 等症状 基本 消 失 ; 显效 : 头 晕 目眩 、 提穴对 神 经 系统 具有 一定 调 节作 用 , 固本 、 壮阳 、 补 肾 。 发 汗等 症 状 明显 改善 ; 无效: 头晕 目眩 、 发 汗等 症状 未 见 明显 变化 ; 可 益气 、 本 组 研究 中 , 观 察 组 治疗 有效 率 为 9 2 . 0 %, 显 著高 于 埘 照组 的 ② 治 疗 前后 行 中 医症 状评 分 , 评估 内容 包括 头 脑 昏沉 、 心悸 、 胸 闷 8 2 . 0 %, 差 异具 有统 计学 意 义( P < 0 . 0 5 ) 。观 察组 治疗 后 头脑 昏沉 、 心 等, 根 据症 状严 重程 度记 为 O ~ 4 分, 分值 越高 提示 症状 越严 重 。 悸 、 视 物 旋 转 、 胸 闷 的 分 值 分 别 为 ( 0 . 8 5 + _ 0 . 3 0 ) 分 、 ( 0 . 4 6 + _ 0 . 2 2 ) 分 、 1 . 4 统计 学 方法 :将 文 中相 关数 据输 入 统计 学 软件 S P S S 1 9 . 0 进 行 0 . 3 7 + 0 . 1 2 ) 分、 ( 0 . 2 2 + - 0 . 1 0 ) 分均 显 著低 于 对照 组 , 差 异 具有 统 计学 分析 , 计 数 资 料采 用 ( %) 表示 , 行x 检验 , 计 量 资 料 采用 ( ± s ) 表 ( 意义 ( 尸 < 0 . 0 5 ) 。 结果 显示 , 在 常规用 药基 础 上辅 以平 衡针 治疗 头晕 , 示, 行 t 检验, P < 0 . 0 5 表 示差 异有统 计 学意 义 。 疗 效 显著 。龙亚 秋等 [ 日 研 究平 衡针 结合 中药 辨治 颈性 眩晕 的 临床疗 2 结 果 发 现 治疗 眩晕 症 状与 功 能评 估量 表评 分 呈 明显 升高 趋 势 , 有利 2 . 1 临床 疗 效 :观 察组 治 疗 有 效 率 为 9 2 . O % ,显 著 高 于 对 照 组 的 效 , 于提 高患 者生 活质 量 , 与研 究结 果相符 。 广东 省 中山市 中医院康 复科 ( 5 2 8 4 0 0 ) 综上 所 述 , 平衡 针是 中医特 色疗 法 , 具有

针刺联合中药治疗颈源性眩晕症

针刺联合中药治疗颈源性眩晕症
联 合 口服 中药 治 疗 颈 源性 眩晕 症 可 迅 速 缓 解 眩 晕 及 其 伴 随 症 状 , 有 见 效 快 、 效 高 、 良反 应 小 、 者 易 接 受 等 具 疗 不 患
优点 , 一定临床实用价值 。 有
关键 词 : 针刺; 中药; 颈椎性眩晕
中图分 类号 : 253 R 5.
字表 法分 为观 察 组 ( 5例 ) 对 照 组 ( 0例 ) 4 和 3 。2组
基 本 治愈 : 主要 症 状 消失 , 走 站立 如 常 , 血 行 脑 流图改 善 , 可正 常生 活 及 工 作 ; 显效 : 眩晕 及 其伴 随
症 状 明显减 轻 , 劳 累 后仍 有不 适 感 ; 效 : 但 有 眩晕 及
2 的疗 效进 行 比较 。 组 13 疗效 评定 标准 .
者 均符 合 以下诊 断标 准 :) 以 眩晕 为主症 , 阵发 1均 伴
性视 物 旋转 感 , 发性 或 持续 性行 走不 稳 ;) 颈试 2旋 验 阳性 ; ) 3 多伴有 交 感 神 经 症 状 如 恶 心 、 吐 、 立 呕 站 不稳 , 还可 有 耳 鸣 、 痛 、 体麻 木 、 力 等 ; ) 线 耳 肢 无 4x 片显 示 颈椎 不 同程 度 生理 曲度 改 变 、 体 前 后 缘 增 椎 生 、 间隙狭 窄 、 椎 小关 节增 生 、 突孔 或 钩 椎 关 节 增 横 生 ;) 色多 普 勒超 声 检 测 有 不 同程 度 血 流 速 度 不 5彩 对称 , 出现湍 流 、 应 性 下 降 。均 排 除 眼 源 性 、 源 顺 耳 性 、 伤 、 内 占位 性 病 变 。将 7 外 颅 5例 患 者 按 随 机 数
服 , 晚 1次 , 每 同时 给 予 静 脉 滴 注 活 血 药 物 ( 丹 参 、 塞 通 ) 如 血 治疗 。2组 均 1 0d为 i 疗 程 。对 2组 疗 效 进行 比较 。 个

颈性眩晕的治疗研究进展

颈性眩晕的治疗研究进展

风 、 、 、 阻 滞 经 络 气 血 , 因 外 因合 寒 痰 湿 内 而 为 病 。临 床 将 其 分 5型 : 髓 不 足 , 精 用
河 车 大 造 丸 加 减 ; 肾 阴 虚 , 天 麻 勾 藤 肝 用
经过 比较 , 明 川 芎 嗪 注 射 液 治 疗 颈 证 I 性 眩晕 疗 效 明 显优 于 复方 丹 参注 射 液 , 差
医 ,0 2 0l,3( 2 8):0 60
颈 性 眩 晕 属 于 中 医 “眩 晕 ”范 畴 , 在
现代 科 技 的 引 进 为 中 医 治 病 提 供 了 新思 路 , 磁 等 技 术 已较 好 的融 入 针 灸 等 电 治 疗 方 法 。电 针 治 疗 治 疗 本 病 效 果 显 著 ,
角 度 对 本 病 的 理 解 , 固定 方 加 减 治疗 用
死 、 亡 和 死 亡 等 功 能 , 有 效 改 善 微 循 凋 能 环 。 据 称 灯 盏 花 素 有 活 血 化 瘀 、 筋 通 络 舒 作 用 , 降 低 血 管 阻 力 , 善 脑 循 环 , 可 改 提 高 血 脑 屏 障 通 透 性 , 脑 缺 血 有 保 护 作 对 用 ; 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 并
日,4天 1 疗 程 , 有 效 率 9 . 0 , 1 个 总 0 2 % 许
敏 凤 采 用 参 麦 注 射 液 联 合 葛 根 素 治 疗 颈
性眩晕患者 2 2例 , 有 效 率 9 . 1 。 总 O9%
体 的 阴 阳平 衡 而达 到 治 疗 作 用 的 。
中西 医结 合
中 医 中 药 中 医治 疗 有 按 照 病 机 分 型 辨 证 论 治 ,
疗颈 性 眩 晕 疗 效 明显 优 于 中西 药 对 照 组 。

平衡针刀疗法治疗颈性眩晕252例

平衡针刀疗法治疗颈性眩晕252例
恢 复到正常平衡状态的一种疗法。
本组 2 5 2例均系我科患者 , 住院 1 6 7 例, 门诊患 者 8 5例 , 其 中男 1 3 2例 , 女1 2 0例 ; 年龄 3 O岁 ~7 6岁 ; 病程 2 d~ 6 0d 。全部 病例均经 D R、 C T 、 MR I 确诊 , 排外眼耳鼻喉科 、 高血压等病 。
以椎 一 基底 动脉供血不足而 出现 以眩晕 为主症 的头痛 、 耳鸣 、 猝 倒、 颈项 僵硬 、 视 觉障碍 、 恶心 、 呕吐等综 合征 J 。属 祖 国医学
文章编号 : 1 0 0 6— 9 7 8 X( 2 0 1 4 ) 4 — 0 0 0 5 4— 0 1
眩晕是临床常见病 , 多见 中老 年人 。其 中颈性 眩晕 在眩晕 患者中最多见 , 有资料统计约 占5 0岁 以上老年 眩晕 的 5 0% … 。 笔者 自 2 0 1 2年 l 0月至今 , 采用平 衡针刀疗 法行浅 筋膜 松解术 治疗颈性眩晕 2 5 2例 , 取得一定疗效 , 现报道 如下 。

参考文献 :
[ 1 ] 陈岳洋 , 潘 俊. 恶性腹水 的治疗现状 与进展 [ J ] . 现代 医 药卫生 , 2 0 0 4 , 2 0 ( 9 ) : 7 0 5— 7 0 7 .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0 3—2 2
修 回 日期 : 2 0 1 4— 4 —2 0 3

5 4・
J o u na r l o f E x t e na r l T h e r a p y o f T C M A u g 2 0 1 4 , 2 3 ( 4
我 国传统 医学认为 , 恶性腹 水归属于“ 鼓胀” 、 “ 痞满 ” 范 畴, 病属肺 、 脾、 肾功能失调 , 阳虚气滞水泛 , 治宜温 阳散结利水 。笔 者根据 中医的“ 内病外治” 的理论和“ 扶正祛邪 ” 的治则 , 研制 成 抗癌 消水 膏 , 应用于治疗恶性腹腔积液 。中医学认为 , 人体皮肤 腠理与五脏六腑元 真相贯 通 , 药物 可 以通过体 表 、 腠 理到达 脏

阴阳平衡针法治疗颈性眩晕的机制研究

阴阳平衡针法治疗颈性眩晕的机制研究
择符合 纳入标 准的病人 6 O例 , 随机 分为治疗组 3 0例 和对照组 3 0例 , 分别采用 阴阳平衡针 灸法和丹参注射液静脉 滴注治 疗, l 0次后进行临床 症状学积分评 定及血 流变学和血流动 力学相关指标检 测。结果 ① 临床症状 学积分评 定 : 治疗组愈 显率 9 3 . 3 %, 对照组 7 0 %; ②经 阴阳平衡针灸法治疗后 患者血流变 学中全血 粘度低切 1 . 0 、 低切 5 . 0 、 红细胞压 积均 明显 降低 ( P< 0 . 0 1 ) , T C D各项指标有效改善( P< 0 . 0 1 ) 。结论 阴阳平衡 针 灸法治疗 C V疗 效可靠 , 是 治疗 C V的有效途径
之一, 是一套可行的针灸组合疗法。
关键 词 : 阴阳平衡针法; 颈性眩晕; 血流变学 D O I 标识 :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8 - 0 8 0 5 . 2 0 1 3 . 1 0 . 1 l 6
中图分类 号 : R 2 5 5 . 3 ; R 2 4 5 . 3
归纳为 由于颈部异常传人神经 活动而发 生的异 常空间定位 和共 ③针具选取 : 选针 宜 细。选用 环球 牌 0 . 2 2×4 0 a r m、 0 . 2 2× 济失调 的非 特异 性 感 觉 障 碍 J , 国 内学 者 用 经 颅 多普 勒 超 声 2 5 m m不锈钢 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进行治疗 。 ④手法要求 : 手法宜轻 。根据从 上至下 、 从 中至旁 的原则 , 逐 足情况 。C V的治疗一直受到 国 内外众多 研究人员 的重视 , 针 次在所选穴位避开毛孔 、 血管 , 轻、 缓进针。一般 只捻转 不提 插或 灸治疗是常用疗法之一 , 但在 临床 中发现患者接受多次针灸治疗 轻捻转 , 慢提插 。进针候气 3~ 5 a r i n 后行气 , 再隔5 a r i n 催气; 留 对针 刺的刺痛感或针刺 的感传产生 了畏惧心理 , 因此探索 出一套 针 3 0 a r i n 起 针。其 中: 中脘 、 关元、 下脘上 4 0 am 针深 刺 , r 商 曲 治疗 C V有效且易 于患者接 受 的治疗方 案尤 为重要 。作 者使用 2 5 a r m针浅刺 , 滑肉门2 5 m m针 中刺 。气 穴 、 气旁 2 5 m m 针浅 刺。 腹针配合百会 穴热敏灸 的复合 式疗法—— 阴阳平衡 针灸法治疗 手法 以医者针下得气 ( 即如鱼吞饵 , 如气裹 针) 为度 , 无须 问患者 颈性 眩晕 , 疗效确切 , 现报道如下 。

针灸与中药结合治疗颈性眩晕41例

针灸与中药结合治疗颈性眩晕41例
2)自拟 中药组方为 :各取 16克山萸 肉和丹参 、各取 15克 芍药和 黄芪 、各 取 13克葛根 和当归,各取 l2克桂枝 和灵仙 ,lO克羌活 和防 风 、及天麻 ,另各取 6克川 穹 、红 花和甘草 ,每 日煎煮 1剂 口服 ,持续 治疗 2疗 程 ,并 以 l0天 为 1疗 程 。 1.3 疗效标准 。治愈标 准为 :患者临床 症状 消失 。显效 为 :临 床症 状基 本消失。有效 为 :消失了部分 临床症状 。无效 为 :患者症状 未见 改 善 。 2 临 床 疗 效
穴,并以百会 穴为配穴作针 灸治疗 ,并加用 大椎拔罐及 自拟 中药,进行综合治疗。结果 :41例该病患者 ,经综合治疗后总有效率为 97.6%。结
论 :应 用针 灸联合 中药治疗该病 ,改善 了椎 一基底动脉的供血状况 ,起 到 了缓 解该症状 的作 用,具有临床应 用价值 。
[关 键 词 ] 颈 性 眩 晕 ;针 灸 ;中 药
压 迫 ,多 集 中于 颈 3~ 7椎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 41例来我 院就诊患 者 ,抽取 时间跨 度从 2012 年 3月至 2014年 1月 ,患者 中 17例为 男性 ,24例 为女性 ;年 龄分 布 为 31至 73岁不等 ;病程为 1个 月至 12年之间 ;排除各种 占位性眩晕 和耳 源性 眩晕 ,以及 外 伤 性 眩 晕 ,纳 入 标 准 以患 者 出 现 头 痛 和 呕 吐症 状 ,TCD检查显示 ,患者椎 一基底 动脉呈供血不稳定 ,而 X线 片显 示 ,
能性 退化 ,迁 延至关 节周 围相关 组织 ,致 使患者 出现椎 动脉型颈 椎 病 ,该病临床症状为颈椎部位形成 骨赘 ,或 因颈部被长期 劳损 ,或 因 日常饮食起居无规律性 ,加之感染风寒 ,致使患者局部组织聚集炎性 物质 ,椎动脉被水肿压迫 ,使交感 神经备 受刺激 ,加上椎一基底动 脉 痉挛 、供血不稳定 ,导致 患者出现 眩晕 的症状 ,由于主要 由颈椎诱 发 该病 ,因此 『临床上称该病为颈性 眩晕 。x线片显示 ,该病主要异常 部位集 中于颈 4~7椎 ,因为该部位为主要颈部受力位 。对该病临床 治疗 中,取颈 4—7夹脊穴各一组 ,做针灸治疗以导正病变部位 ,局部 缓解 患者肌 肉痉挛 ,改善血运状况 以消退水肿及炎症 ,规律性 收缩肌 肉等组织 ,调息关节功能以平衡椎动脉 的压迫感 ,导正基底 动脉供血 状况 ,以促进血管神经恢复功能。 3.2 针灸联合中药 治疗 的辩 证分析 。该 病的治疗 过程 中,以风池 、 风府作为治疗该病 的主穴位 ,起 到祛除风 寒、提神醒 脑、抑制 眩晕的 作 用。其 中配穴取百会穴 ,该 穴位为位于三 阳五会 的位 置 ,配穴中的 百会 穴、以及大椎穴 ,主要是聚集 手足三 阳与督脉 ,临床治疗 中通过 刺激督脉 ,提振通身的 阳气上升,以达到提神醒脑 的功效 。经现代 医学对中医针灸 的辩证研究 ,针灸在 临床上具有调 节血 液循环功效 , 为促 进脑血管侧 枝建立 循环 ,可应用 针灸头 部 的方 法 ,以扩展脑 血 管 ,增加脑部血流量 ,促进脑部血液 良性循环 。l临床应 用中医理论研 究颈性眩晕症 ,其诱发该病的机制 多为中老年人群 ,由于该 人群气息 减弱 ,血运逐渐衰弱或受阻 ,经 脉调养失衡 ,或因肝 肾功能下 降或功

针药结合治疗颈性眩晕60例

针药结合治疗颈性眩晕60例
中国中医药 科技 2 1 0 0年 7月第 1 7卷第 4期 Jl 0 0 V .7 N . uy2 1 d 1 o4 2 1 治疗组 . () 1 穴位 注射 : 枕骨 粗隆 下缘 直下 平对 耳 在
・3 5・ 6
垂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 间凹陷处取风池穴 , 常规 消毒后 用 2 m 注射 器抽 取 0 5 利 多 卡 因 3 l川芎 嗪 4 l维 生 素 0l .% m、 m、
肉痉 挛 , 除无 菌 性 炎 症 。 风 池 穴 具 有 通 络 止 痛 之 功 效 , 消 穴
穴( ) 大椎 。配 穴则 根据 症状 不 同选 用 四神 聪 , 侧太 双 、 双 阳、 合谷 、 曲垣 、 秉风 、 肩外 俞、 曲池 、 三里 、 手 内关 、 足三里 等 穴。取穴方法参照普通 高等教育 中医类规划 教材《 腧穴学> 第 6版。( ) 作方法 : 位常规消毒后 , 2 2操 穴 取 8号 15寸 毫 . 针。风池穴针尖向对侧眼球方 向, 进针 0 5~1寸 , . 针感最好 能向头部放射 ; 颈夹脊穴 向脊柱斜刺 1 . —15寸 : 大椎穴 向上
x 检验 ; 与对照组 比较 } P<0 0 .5
4 体会
颈源性头痛属 中 医“ 头痛 、 证 ” 畴 , 痹 范 多因 劳伤 , 风寒
湿邪痹阻经络 , 不通 则痛 。造 成 C H 的因素 大致可 分为物 E 理 因素和化学因素 , 物理 因素包 括颈部 骨性增 生 , 颈椎 间盘 突出, 曲度改变 , 颈椎失稳 , 关节紊乱等对椎动脉周 围的神经 卡压刺激 ; 化学 因素包括颈部劳损和肌 肉痉挛产生 的一些无 菌性炎症释放的炎性因子对 神经 的化学刺激 , 是发病的 主要 原 因。我们在治疗上要达到解 除对神经的卡压刺激 , 除肌 解

中药配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临床观察

中药配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临床观察
临床治疗效果 . 该研究 对 2 0 1 0年 5月一2 0 1 2 年 5月接诊 的 1 8 6
1 5 g , 砂仁 1 0 g , 钩藤 1 5 g ( 后下 胆星 2 0 g , 生姜 1 0 g , 大枣 1 0 g 。
若 呕吐频繁者 , 加赭 石 、 竹茹、 旋覆花 以镇 逆止呕 : 若 痰阻气机 化
“ 眩晕” 范畴 。因其好发 于中老年人 、 病程迁延 、 难 以治愈 , 故严重 影 响患者 的工作 、 生活质量 。目前其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及保守 疗法 2 种, 而保守 治疗多 以西 医及 中医( 针灸 、 理疗 、 推拿 、 牵引、 中药 ) 治疗为主 。为探讨观察和 比较 中药配合针灸治疗颈性 眩晕
白芍 1 5 g , 川芎 1 5 g , 熟地 2 0 g , 黄芪 3 0 g 。若脾虚食少便溏, 可加
例 颈性眩晕患者进行 中药配合针灸治疗 2周 。 观察 其疗效 , 取 得
了很好 的效 果 , 现报道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一般 资 料
木香 、 砂仁 、 内金 以健 脾 胃 ; 若 形寒 肢冷 , 加 肉桂 、 干姜 以温 中助 阳; 若血虚甚 , 可 加阿胶 、 三七 以益气摄 血。
热者, 可加黄连 、 黄芩 以清化痰热。 1 . 2 . 1 . 3气血亏虚型 : 证见 : 头晕 目眩 , 动则加剧, 面色淡 白, 神倦乏 力, 心悸少寐 。舌淡 , 苔薄 白, 脉细弱 。治 以益气养血 健脾。处方: 八 珍汤加 减, 药物组 成: 党参 3 0 g , 白术 1 5 g , 茯苓 l 5 g , 当归 1 5 g ,
( 4 2  ̄ 1 5 ) 岁, 病程 3 - 6月 ; 对 照组男 2 0例 , 女 2 3例 , 平 均年 龄

中药配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

中药配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

内蒙古中医药第38卷2019年4月第4期Inner Mongoli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38\o.4201969方便,费用低,适合临床推广参考文献[11范荣,刘玉金.温针灸结合推拿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骨保护素、降钙素及骨钙素的影响小.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25(16):86-89.[2]应海舟,黄芳,应海芬,等.温针灸与电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分析|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2):150-152.[3]邹占亿,窦思东,鄢行辉,等.温针灸阳陵泉联合等速肌力训练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与对视觉模拟评分法和Lyslwlni膝关节评分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18,13(9):2292-2295,2299.|4|袁菱梅,李艳明,李希,等.经筋刺法结合温针炎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2例|J|.针灸临床杂志,2016,32(1):44-46.|5]孙亚涛,冯淑兰.温针灸辅助治疗对膝关节炎患者的预后影响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8,13(4):959-962.|6]徐远红,王俊华,谢谨,等.温针灸阳陵泉结合等速肌力训练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研究山.环球中医药,2015(8):908-912.|7]艾永宁,王丽华,张媛媛,等.温针灸结合中频电疗法治疗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8,33(11):1621-1622.|8]王春洪.温针灸结合经筋刺法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卩].双足与保健,2018,27(19):153-154.|9]王晓莉.温针灸阳陵泉穴结合等速肌力训练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9):1688-1689.中药配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陈宝钦(阳江市阳西县人民医院广东阳西529800)摘要目的:探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17年2月~2()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颈性眩晕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中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两组治疗后的眩晕、颈项痛、头痛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安全性,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40.05)结论:在颈性眩晕的临床治疗上,采用中药配合针炎6勺方案可获得理想效果,有利于改善临床症状,且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关键词颈性眩晕;中药;针灸;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255.3文献标识码:B 颈性眩晕是指因颈椎及相关软组织功能改变或器质性改变导致的眩荤,椎基底动脉痉挛.导致血流堆减少.出现供血不足.主要是因为日常丁.作或生活中一些不良习惯致使颈椎发生异常生理变化颈性眩晕以中老年人为主要患病人群.病程长.治愈闲难,会对生活和「.作造成严重影响中医上对于颈性眩晕的治疗.方法较多.但不同的治疗方法获得的临床疗效不-本研究以100例颈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评估中药配合针灸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颈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31-68岁.平均年龄(52.61±2.31)岁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32-69岁,平均年龄(52.84±2.46)岁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的各项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3).05.有FJ比性纳入标准日:①均经CT诊断为颈性眩晕;②对治疗方法、治疗药物无禁忌症或过敏史;③此次研究在患者知情、同意和作者筒介:陈宝饮(1985-).男俶族),广东阳西人.本科学乐主洽中厌师冲医科副主任研究方向:主要从事中医临床丁.作文章编号:1006-0979(2019)04-0069-02口愿参I j的前提条件下开展.分组方法经保院的伦理部门批准通过;1.2研究方法对照组给予中药治疗,基础药方组成如下:林仲、熟地黄、党参、门芍各15g.天麻、茯冬、当归各12g,炙甘草6g,葛根20g.川苇、威灵仙、防风、独活各10g:痰湿.加制半夏10g;眩晕严重,加钩藤15g;阴虚严重,加鳖甲15g;阳虚严重,加巴戟犬12g:水煎服.取汁400tnL,分早晚2次服用(200.nl;次).1剂/<1.共服用2周观察组给予中药配合针灸治疗:中药同对照组;针灸,主穴取夹脊穴、风池、风府.配穴取百会穴用0.25mmx40mm毫针,用指切法.快速进针15min,得气后停留半小时.1次/<1.共治疗2周:1.3评价标准及观察指标1.3.1疗效判定标准问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恢复正常工作及生活;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冇所改善,但劳累后会岀现不适;无效: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的症状无明变化.甚至有加重的趋势总冇效率=显效率+有效率1.3.2评价标准I)症状改善情况:于治疗后,评估两组症状改善情况.症状包括眩皐、颈项痛、头痛.评分范围1~3分不等.得分越低.衣小症状改善越好叫②釆用百分制表示两组治疗前后的7()内蒙古中医药第38卷2019年4月第4期Inner Mongolia Journal of Tradil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38No.42019日常生活能力和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得分越高,表示u常生活能力和心理、社会适应能力越好M1.3.3观察指标对治疗期间两组嗜睡、恶心、失眠发生情况进行统让,计算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评估两种治疗方案的安全性:1.4统计学方法研究过程中涉及到的数据和资料均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本研究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17.0.计量、计数指标检验方法分别为/检验与卡方检验.均为独立样本;两项指标的表示方法分別是均数士标准差、例数/百分率.用于判定组间羌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为/><0.()52结果2.1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冇效率经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体见表I表I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n(%)]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观察组5030(60.0)18(36.0)2(4.0)48(96.0)对照组5021(42.0)21(42.0)8(16.0)42(84.0) X2 4.(XX)P0.046 2.2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两组治疗后的眩晕,颈项痛、头痛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H.观察组明显优T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具体见表2表2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士”分)眩晕颈项痛头痛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 2.02±0.150.86±0.14 2.06±0.330.98±0.142」1±0.15 1.03±0.26对照组 2.05±0.11 1.85±0.32 2.04±0.31 1.78±0.25 2.12±0.12 1.88±0.171 1.14020.0420.31219.7420.36819.348P0.2560.0000.755().0000.714O.(XX)2.3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和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经治疗,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体见表3表3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和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x±Q 组别例数日常生活能力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规察组5085.28±3.6390.56±2.15对照组5074.49±3.0882.17±2.19 130.88()19.331P0.00()0.0002.4两组的不良反应发隹率对比分析经比鮫两种治疗方案的安全性.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5),具体见表4.表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分析|,.(%)!组别例数嗜睡恶心失眠发生率观察组501(2.0)1(2.0)0(0)2(4.0)对照组501(2.0)1(2.0)1(2.0)3(6.0) X20.211P0.6463讨论颈性眩晕是临床I: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以中老年人为主要患病人群该病的病程长,迁延不愈.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中医上将该病归为“眩晕”范峙,在治疗上有诸多方法,中药内服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治疗方法我院治疗颈性眩晕的中药方剂中.朴:仲可调理冲任;熟地黄可补血滋润、益粘:填髓叫党参具有补屮益气、健脾益肺、增强免疫力的作用;白芍可养血柔肝、缓中止痛;天麻能够熄风止痉、平肝潜阳、祛风通络;茯苓可宁心健脾;当归可活血化瘀;炙甘草可益气复脉;葛根可用丁•颈项强痛治疗;川巧能够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威灵仙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消骨梗的作用;防风町祛风除湿;独活可祛风胜湿、散寒止痛、解表、止痹痛诸药合用,可益肾填精、活血通络、定眩止晕针灸可辅助发挥中药内服的临床疗效.诸穴相配,可健脾化湿、升清降浊.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提升脑部血流量,缓解血管痉挛,调节神经功能,恢复颈椎力学平衡问此次研究比较了单用中药1J中药配合针灸两种方法在颈性眩晕治疗上的应用效果.经系列研究得出如下研究结果:'1'药配合针灸治疗总有效率更高.眩晕、颈项痛、头痛症状缓解情况更好.采川此种方案治疗日常生活能力和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明显改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少.充分体现了此种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综上所述,采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能力和化活质量,口治疗安全性高,可推广参考文献111谭银花,张训浩.颈性眩晕的针灸治疗与护理[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7,38(5):93-95.|2|侯新聚,马红梅,熊伟.针推配合中药熏蒸治疗颈性眩荤性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药品评价,2017,14(14):43-45.|3|王社言,李现林.定眩通络汤配合中医药外治法治疗颈性眩晕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11):2147-2149.141刁鸿挥,邓聪,张泽胜.针推配合中频治疗颈性眩晕性颈椎病120例临床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1):81-82.[5|陈果.三部推拿配合颈部拔伸治疗颈性眩晕50例山.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6,37(4):52-53.|6]冯居平.颈椎姿态调衡手法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颈性眩晕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4):2631-2632.|7]雷鸣,王美元.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内服配合中药熏蒸治疗颈性眩晕56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7,33(12):1375-1377. [81彭媛媛.桂枝加葛根汤配合中药熏蒸治疗风寒湿型颈性眩晕48例[J].光明中医,2017,32(4):534-536.|9|闫红卫,陈珊珊.推拿中药结合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6,8(9):97-98.11()|陈曦,钟建国.针炎联合中药熏蒸对中老年颈性眩晕患者疗效、眩晕症状及功能评分的影响[J].亚太传统医药,2017,13(19):125-126.。

颈椎姿态调衡手法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颈性眩晕效果观察

颈椎姿态调衡手法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颈性眩晕效果观察
组别 n 房性早搏 室性早搏 短 阵房速 短 阵室速
梗死发生率 。本研究 结果 显示 , 观察组 临床疗效 、 房 性早搏 、 室 性早搏 、 短阵房速发作 次数 均优 于对 照组 , 差异 有统计 学意 义 ( P< 0 . 0 5 ) 。综上 , 对 心律失 常患儿采 用普 罗帕酮联 合美托 洛 尔治疗 , 可以更 快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 , 提 高治疗效果 , 值得 在
1 资料 和方 法
1 . 1 临床 资料 选取 2 0 1 3年 1 月至2 0 1 4年 l 2月于南 阳市 中
医院住 院治疗 的 1 1 8例颈性眩晕患 者 , 根据 治疗方式分 为对照 组 和观察组 。观察组男 3 5例 , 女2 5例 , 年龄 2 5~ 7 7岁 , 平均年
龄( 4 7 . 2 ±1 . 2 ) 岁, 病 程 4~1 5个 月 , 平 均病 程 ( 7 . 1±2 . 3 ) 个
月。对 照 组 男 3 l例 , 女 2 7例 , 年龄 2 2~7 9岁 , 平 均 年 龄 ( 4 6 . 8±1 . 5 ) 岁, 病程 5~1 6个 月 , 平均 病程 ( 6 . 8±2 . 5 ) 个月 。
各9 g等 , 用水煎煮每天 1剂 , 分早晚 2次服用 , t 个疗程为 7 d 。 1 . 2 . 3 下 颈性 眩 晕 采取 中药外 敷 。中药 方 剂包 括 炙黄 芪 3 0 g 、 鸡 血藤 2 0 g 、 海桐 皮 2 0 g 、 伸筋草 1 5 g 、 三棱 1 5 g 、 栀 子 1 5 g 、 木瓜 1 5 g、 莪术 1 5 g 、 泽兰 1 5 g 、 威灵仙 1 5 g 、 透骨草 1 5 g 、 补 骨脂 1 0 g 、 泽玛 1 0 g 、 汉防 己 1 0 g 、 防风 1 0 g等 , 将上述 中药 包 于布袋 内 , 并置入 加有半 斤陈 醋和适 量清 水的锅 内煮沸 , 将 毛巾浸 透拧干 , 并敷 于压痛 点显著 处 , 3 0 mi n / 次, 2 0 : / d , 1 个疗

中药配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临床观察

中药配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临床观察

颈性眩晕为颈椎及有关软组织(关节囊、韧带等)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变化引起的眩晕,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

属中医学“眩晕”范畴。

因其好发于中老年人、病程迁延、难以治愈,故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质量。

目前其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及保守疗法2种,而保守治疗多以西医及中医(针灸、理疗、推拿、牵引、中药)治疗为主。

为探讨观察和比较中药配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临床治疗效果,该研究对2010年5月—2012年5月接诊的186例颈性眩晕患者进行中药配合针灸治疗2周,观察其疗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就诊于该院门诊因颈椎病变导致的眩晕患者86例。

均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中眩晕病症的诊断标准,并经颈部CT确诊;排除内耳性眩晕、椎一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病、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贫血等导致的眩晕。

所有患者病程3~6个月;其中男38例,女48例,年龄32~68岁,平均44.3岁。

颈部CT证实均为颈椎增生性病变,无颈部外伤、畸形及肿瘤病史。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其中试验组男18例,女25例,平均年龄(42±15)岁,病程3~6月;对照组男20例,女23例,平均年龄(41±15)岁,病程3~6月。

1.2方法1.2.1中药治疗中医辨证分型参照《中医内科学》[2]。

方剂均以水煎,分早晚2次服用。

1.2.1.1肝阳上亢型: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易怒,失眠多梦,或面红目赤,口苦。

舌红,苔黄,脉弦滑。

治以平肝潜阳、清火熄风。

方以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30g、钩藤20g、石决明20g、生牡蛎30g(先煎)、川牛膝15g、益母草15g、黄芩15g、山栀10g、杜仲15g、桑寄生12g、茯神12g。

肝火过盛,加龙胆草增强泻肝之力;若肝阳亢偏阴虚者,加龟板、鳖甲滋养肝肾。

1.2.1.2痰浊中阻型:证见:头重如裹,视物旋转,胸闷作恶,呕吐痰涎。

苔白腻,脉弦滑。

治以健脾除湿,祛痰。

方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泽泻60g,白术20g,半夏20g,天麻30g,陈皮15g,茯苓15g,砂仁10g,钩藤15g(后下),胆星20g,生姜10g,大枣10g。

针灸联合中药治疗颈性眩晕症的疗效分析

针灸联合中药治疗颈性眩晕症的疗效分析
7 6

内蒙 古 中医药
针灸 联合 中药 治疗 颈性 眩晕 症 的疗 效分 析
张新娟 ‘
摘要 : 目的 : 观 察针 灸联合 中药治疗颈性 眩晕症 的疗效。 方法 : 按 照 随机数字表 法将 l O 5 例颈性 眩晕 患者随机 分 为观察组 5 3 例和 对照 组5 2 例 ,对照 组 患者 给加味 温胆 汤进 行 治疗 ,观 察组在 对照 组基础 上给 予针 灸 治疗。结果 :观察 组 总有效 率 ( 9 4 . 3 4 %)高于对 照组 ( 8 6 . 5 4 %) < 0 . 0 5 。结论 : 针 灸联合 中药治疗颈性 眩晕症疗 效确切 , 安 全可行 , 值得 临床推 广。 关键 词 : 针灸; 加味 温胆 汤; 颈性眩 晕症 中图分 类号 : R 2 4 6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 编号 : 1 0 0 6 — 0 9 7 9 ( 2 0 1 4 ) 2 7 — 0 0 7 6 — 0 1 颈性 眩 晕是 指 由颈 源 性 因素 所导 致 的 以眩 晕 为 主要 症 状 的 临床 综 合 征 ,颈源 性 原 因是指 颈 椎及 其 相关 的软组 织 产 生 功能 性 改变 或 器 质性 改 变 , 椎一 基 底 动脉 痉 挛 使 血 流量 减 少 , 而供 血 不 足为 颈 性眩 晕 的主 要病 因n 】 。发 病原 因多是 由于工 作 、 生 活 中 1 . 4 统计 学 处 理 方法 :采 用 S P S S 1 5 . 0统 计 软 件进 行 数 据 处 理 , 计数 资 料 比较采 用 x 2 检验 , 计 量数 据 采用 1 检验 , 用( ) 表 示 计量 数据 , P < 0 . 0 5为差 异具 有 统计 学 意义 。 2 结 果
1 资 料与 方 法 1 . 1 一般资料 : 选 取我 院 2 0 1 0 年 8月 一 2 0 1 3年 l 1 月 收治 的颈

针药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颈性眩晕临床研究

针药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颈性眩晕临床研究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 编 号 ] 1 0 0 8— 8 8 4 9 ( 2 0 1 8 ) 0 4— 0 3 8 1 —0 3
颈 性 眩 晕是 临床 常见 的眩 晕之 一 , 临床 常见 症
[ 通信作者 ] 周桂桐, E—ma i l : z h o u g u i t o n g @1 2 6 . c o m [ 基金项 目】 陕西 省 科 技 计 划 项 目( 2 0 1 6 S F一 3 9 4)
现 代 中西 医结 合 杂 志 Mo d e r n J o u r n a l o f I n t e g r a t e d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a n d We s t e r n M e d i c i n e 2 0 1 8 F e b , 2 7 ( 4 )
P I 等 水平 均 明 显低 于 本 组 治 疗 前 ( P均 < 0 . 0 5 ) , 治 疗 组 上 述 指 标 均 明显 低 于 对 照 组 ( P均 < 0 . 0 5 ) 。2组 患 者 在 治
疗 过 程 中和 治 疗后 均 未 出现 明 显 不 良反 应 。结 论
性 良好 。
针 刺 结合 眩 晕 灵 治 疗 颈 性 眩 晕不 仅 临 床 效 果 更 显 著 , 而 且 安 全
状 眩晕 、 视物旋转、 行走 不 稳 , 严 重 者伴 恶 心 、 呕吐、 不敢 睁 眼等 。 由于年轻 人长 时 间使用 电脑 、 手机 等 ,
复 较对 照组 明显 , 治疗 后 A L C T和 A MC P水 平 较 治 疗前 明显 升 高 , 但 2组 比较 差 异无统 计 学意 义 , 说 明
阻力 指 数 ( R I ) 、 搏 动 指数 ( P I ) 的 差 异 。 结果 治 疗 后 , 2组 患 者 中 医症 状 积 分 、 西 医 体 征 量表 积 分 、 V D 、 V S 、 V M 等

中药联合针刺治疗颈源性眩晕的100例疗效观察

中药联合针刺治疗颈源性眩晕的100例疗效观察

中药联合针刺治疗颈源性眩晕的100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研究中药联合针刺方式治疗颈部源发性眩晕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100例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个组别,其中治疗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50例。

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颈源性眩晕和头痛变化程度。

结果:治疗组的综合有效率为97%,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0%,两组治疗过程中的评价分析表中显示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P<0.05。

结论:针对颈源性眩晕症的患者采用中药联合针刺配合治疗是安全而有效根治病症的方法。

关键词:中药;针刺;颈源性眩晕引言颈源性眩晕症主要受颈椎的影响而产生,在临床眩晕病治疗中发病率较高,是颈椎疾病中的主要病症之一。

内科治疗效果不佳,需要配合中药治疗。

本文将针对中药联合侦测治疗颈源性眩晕的实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合理的分析,充分研究中药联合侦测治疗颈源性眩晕的合理性水平,结合实际结果记录分析相关效果。

1 资料及方法1.1 资料随机选取入院治疗的100例患有颈源性眩晕症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个组别,其中治疗组50例,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5例,其中最大的患者75岁,最小的患者29岁,平均年龄为55岁,患者病程在3天至25个月,平均病程为75天;对照组患者50例,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最小的患者30岁,最大的患者76岁,平均年龄为51.5岁,患者病程在2天至24个月,平均病程为76天。

1.2 诊断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眩晕、头痛等。

多以镇痛、持续性眩晕为主,伴有严重的呕吐现象,患者颈、胸、背有异常感,存在功能性障碍问题。

患者受体征活动的限制,颈部出现侧弯,后延伸加剧,患者的颈椎和脊背出现不同程度的压痛感。

100例患者中典型的症状是眩晕、头痛。

患者颈部存在严重的不适现象,活动受到限制,颈椎或脊背出现压痛的有65例,占65%,以头痛、眩晕为主的有20例,占20%,脊背压痛的有15例,占15%。

患者均不同程度的表现出眩晕、头痛等问题。

中药配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

中药配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

中药配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探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本科室2018.06至2019.11年间诊疗的颈性眩晕患者共94例纳入研究,随机划分为单治组(47例)和联合组(47例)。

单治组仅为中药救治,联合组为中药配合针灸救治,比较患者总有效率、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单治组总有效率为80.85%,联合组为95.74%,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

联合组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单治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

结论:于颈性眩晕患者中,中药配合针灸救治模式,既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还可改善机体症状表现,可推广。

【关键词】中药;针灸;颈性眩晕;总有效率;症状改善情况;疗效颈性眩晕是因颈椎、软组织等部位器质损伤、功能改变引起的眩晕症状,使之在椎基底动脉痉挛状态下,因血液循环减少出现供血不足状况,继而对机体生命健康造成威胁,但多是由日常工作、生活等时段不良习惯导致的。

报道显示,颈性眩晕好发于中老年群体,且在病程长、难治愈等条件下,降低生活质量。

中医理论下针对颈性眩晕治疗方案相对较多,但各方法疗效存在显著差别,应依据患者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方式[1]。

将本科室2018.06至2019.11年间诊疗的颈性眩晕患者共94例纳入研究,探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

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将本科室2018.06至2019.11年间诊疗的颈性眩晕患者共94例纳入研究,随机划分为单治组(47例)和联合组(47例)。

单治组男女患者比例为24:23;年龄高值为70岁,低值为30岁,平均数为(52.63±2.33)岁。

联合组男女患者比例为25:22;年龄高值为71岁,低值为32岁,平均数为(53.86±2.48)岁。

数据比较无意义(P>0.05)。

入选标准:于CT检查条件下确诊为颈性眩晕;对治疗药物、方法等未存在过敏史和禁忌症者;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针药结合治疗颈源性眩晕43例疗效观察

针药结合治疗颈源性眩晕43例疗效观察

针药结合治疗颈源性眩晕43例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__年6月~20__年5月来本院门诊接受治疗的85例颈源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

治疗组中男19例,女24例;年龄34~69岁,平均年龄(49.6±7.1)岁;病程3~15个月,平均病程(4.6±3.5)个月;对照组中男20例,女22例;年龄31~67岁,平均年龄(49.1±7.3)岁;病程3~14个月,平均病程(4.8±3.4)个月。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诊断标准[3] ①眩晕并伴有颈椎病表现,既往有猝倒史;②旋颈试验阳性;③颈椎X线检查结果有异常表现;凡具备上述3项中任意2项均可确诊。

同时排除神经官能症、高血压、眼源性、耳源性、颈部肿瘤、颅脑器质性病变等引起的眩晕。

1. 3 方法1. 3. 1 治疗组采取针灸配合口服汤剂进行治疗,针灸:患者取坐位,操作者先取百会,用长25 mm毫针平刺0.5~0.8寸,得气后行补法。

四神聪用25 mm毫针向百会方向斜刺0.5~0.8寸,得气为度。

承灵、印堂用25 mm毫针平刺0.3~0.5寸,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手法。

风池用40 mm毫针斜刺0.5~1.0寸,得气后行泻法。

安眠用25 mm毫针直刺0.5~0.8寸,得气后行补法。

悬钟用50 mm毫针直刺1~1.5寸,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手法。

足三里用50 mm毫针直刺1~2寸,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手法。

阿是穴根据需求采用针刺手法,均得气为度,留针30 min。

颈椎夹脊穴交替选用其中3对穴,用25 mm毫针斜刺0.5寸,得气后配合HJ6805-1经穴治疗仪,用疏密波,留针20 min,进行针灸治疗, 1次/d。

同时配合辨证口服中药汤剂,其中风阳上扰型,用天麻钩藤饮加减。

肝火上炎型,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针药并治颈性眩晕28例.

针药并治颈性眩晕28例.



针刺与中药离子导入治疗颈椎病 42 例 中国 新中医, 1998;
针灸, 1998; 4: 222 2 卢爱文 5: 24 针刺为主治疗颈椎病 116 例临床观察
( 收稿日期:月第 17 卷第 2 期
29
针灸经络 针 药 并 治 颈 性 眩 晕 28 例
吕 英
中图分类号: R 681 5 + 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4- 5392( 2000) 02- 0029- 01 椎 X 线摄片示: C 4~ 6 颈椎骨质增生, 颈椎生理弯度变直, 诊 断为颈椎 病。颈颅 彩色多普勒 提示: 椎 基底动脉 供血不 足。以加味泽泻汤 300m l, 日服 2 次。同时行针刺治疗, 先针 刺百会、悬钟穴, 行平补平泻法 1 分钟后, 予同样手法针刺 C 4~ 6 夹脊穴、 风池、 翳风穴, 留针 30 分钟, 每日 1 次。 1 疗程 后症状明显改善, 再行 1 疗程后症状消失, 颈颅彩色多普勒 示: 椎 基底动脉供血较前改善。临床治愈出院。 6 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颈性眩晕的主要病因病机为肾精不足, 气 血亏虚, 肝阳上亢, 痰浊中阻, 气血精微不能上输头部, 脑髓 失于濡养所致。而现代医学认为颈性眩晕是由于颈椎及其软 组织退变, 颈交感神经节刺激引起椎动脉痉挛, 导致椎 基 底动脉供血不足, 从而脑部供血减少, 前庭系统功能障碍所 致。 因此, 我们根据 经脉所过, 主治所及 , 对应选取穴位。 选 取风池、 夹脊穴、 翳风穴, 意在疏通颈部气血经络。据现代研 究证实, 针刺风池、翳风穴可以通过动脉系统肾上腺素与胆 碱能神经纤维的调节, 引起脑血管的收缩与舒张, 使椎 基 底动脉血流速度加快而发生变化, 从而改善脑供血不足 [ 1 ]。 颈夹脊穴是经外奇穴, 均在颈椎骨旁, 且内应于颈神经根、 椎 动脉、 颈脊髓, 通过深刺针感, 传至筋骨, 使气至病所, 起到通 经活络, 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 。悬钟穴乃八脉交会穴之 髓 会 , 可利筋骨, 降气逆; 而百会穴居巅顶正中, 为百脉聚会之 所, 可升清阳, 故二穴相配可升清降浊止晕。内服中药则根据 金匮要略 泽泻汤演变而成。 结合现代药理研究选泽泻可利 尿行痰饮、 降压、 降胆固醇、 缓和动脉硬化; 牛膝引火 ( 血) 下 行, 降压利尿; 苍术健脾利水燥湿, 降血糖。共引高位之邪下 行而越出。 葛根主要成份为异黄酮, 具有暂时降压作用和 受体阻断作用, 可扩张颅内动脉, 减少血流阻力而增加脑血 流量; 川芎具有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 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 作用, 能通过血脑屏障, 活血祛瘀; 甘草具有抗炎、 抗变态反 应, 解痉作用; 白芍养血柔肝, 平抑肝阳, 可扩张血管, 镇痛解 痉。此针药合用相辅相成, 共同调整气血经脉, 使痰浊得除, 气血精微上充于脑而眩晕自消。 参 考

针药并用治疗颈性眩晕74例疗效观察

针药并用治疗颈性眩晕74例疗效观察

针药并用治疗颈性眩晕74例疗效观察
庞嶷;卢爱丽;李建英;覃小兰
【期刊名称】《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卷),期】2006(000)004
【摘要】目的观察针药并用对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颈性眩晕患者74例,以平衡针疗法结合中药辨证治疗。

结果眩晕的最短缓解时间为25min,最长为24h,平均1.5h;69例有效,其中痊愈2例,显效21例,总有效率为93.2%;33例随访3个月无复发。

结论针药并药治疗颈性眩晕疗效确定、起效快速,是一项可行的治疗方法。

【总页数】2页(P308-309)
【作者】庞嶷;卢爱丽;李建英;覃小兰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分院急诊科;广东省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分院急诊
科;510370;5103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4.9
【相关文献】
1.针药并用治疗颈性眩晕30例 [J], 章振永;张巧玲;付晓红
2.针药并用治疗颈性眩晕65例 [J], 张旭霞
3.针药并用治疗颈性眩晕92例 [J], 李向红
4.针药并用治疗颈性眩晕150例 [J], 左江涛;卫玉英
5.针药并用治疗颈性眩晕34例 [J], 刘洪玲;吕鹤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 金 项 目: 东省 中 医药 管 理 局 科 研 项 目( 0 0 0 ) 广 26 13
△通 信 作 者
方 案 E:① 风 阳上 扰 型 予 清 开灵 注 射 液 3 g加 入 3 1 0m
09 . %氯 化钠 注射 液 2 0mL 静脉 滴 注 。 5 . 中药 汤剂 : 晕 眩 宁 方 加 减 [ 麻 1 , 藤 1 , 天 5g 钩 5g 山茱 萸 肉 1 , 板 5g 龟
节 痛 减 至 41 , 足 已不 发 麻 , / 双 0 口干 减 轻 , 眼 干 , 发 热 , 食 无 无 纳 可 , 眠安 , 夜 二便 自调 。舌淡 红 暗 , 白苔 略腻 , 弦 细 略沉 。 方 改 脉 上
知母 1 , 兰 、 泻 各 2 g鸡 内金 1 , 5 泽 g 泽 0, 2 青风 藤 2 , g 0g 防风 1 , 5g
S o e f rte t n n 2 g o p r in f a t n r a e . h r r o b iu i e e c s i c r s a c r s at r ame ti r u swe e sg i c n l i c e s d T e e we e s me o v o s d f r n e n s o e t e i y f
颈 性 眩晕 是指 由于 颈源 性 因素所 引起 的 以眩晕 为
1 临 床 资 料 选 取 2 0 . 2 0 7年 5月 至 2 0 0 8年 3月 期 间笔 者 所 在 医 院 急诊 及 门诊 颈 性 眩 晕 急 性 发 作 患 者
主症 的临床 综合 征 .其 特点 是 眩晕 多发生 于 头颈 活 动
院 . 东 广 州 500 ) 广 10 0
中 图分 类 号 : 2 53 文 献 标 志 码 : 文 章 编 号 :0 4 7 5 2 1 ) 3 0 5 — 2 R 5. B 1 0 — 4 X( 0 2 0 — 3 2 0
【 要】 目的 进行平衡针结合 中药辨治颈性眩晕的疗效评价。 摘 方法 纳入颈性 眩晕急性发作患者 6 例 , 3 随机
例, 女性 2 例 ; 1 年龄 ( 25 _ 03 ) 。两组 间性 别 、 5 . + .6 岁 01 年 纳入 标准 : 龄 为 l ~ 0岁 _, 时符 年 87 3同 ]
龄 差异 无统 计学 意义 ( 00 ) P> . 。 5 1 - 治 疗 方法 3 对 照组 根 据辨 证 使用 中药 治疗 , 疗 治 组 在 中药治 疗 的基础 上 加用平 衡 针治 疗 。 1 中药辨 治 ()
分 为 两 组 , 照组 根 据辨 证 使用 中药 治疗 , 疗 组 在 中药 治 疗 的 基 础 上加 用 平 衡 针 治疗 , 行 疗 效 评 价 。 果 对 治 进 结 两 组 治疗 后 积分 较治 疗 前 有 明显 提 高 ; 疗 组 治 疗 后 第 3日和 第 7日评 高 于 对 照 组 ; 疗 第 1 日两 组 评 分 治 治 4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结 论 两种 疗 法 对 颈 性 眩晕 急 性 发 作 的症 状 及 生 活 质 量 有 一 定 改 善 作 用 : 疗 组 治 疗 颈 治 性 眩 晕 急 性 发 作 的近 期 疗 效 优 于 对 照 组 。 【 键 词】 颈性眩晕 关 针灸 中药 辨 证
2 ( 0g 先煎 ) 牛膝 1 , , 5g 白芍 3 , 0g 制何 首乌 3 , 牡 0g 生
蛎 3 ( 0 先煎)茯苓 2 , g , 0 夜交藤 3 ] ②痰浊上蒙型 g 0 。 g
予灯盏细辛注射液 3 加入 O %氯化钠注射液 2 0 , 0 mg . 9 5 mL 静 脉滴 注 。 中药 汤剂 : 夏 白术 天 麻汤 加减 ( 麻 1 , 半 天 5g 法半 夏 1 , Og 白术 1 , 5g 茯苓 2 , 菖 蒲 1 , 竹茹 0g 石 0g 姜 ( 下转 第 3 9页) 7
生 地 黄 、 地 黄 1 , 土 苓 2 , 薏 苡 仁 3 , 石 藤 2 。 熟 2 加 g 0 生 g 0g 络 0g
中 国 中 医 急症
21 0 2年 3月 第 2 1卷第 3期 J T M. r 2 1 V 12 .N , E C Ma . 0 2. o. 1 o3 ,

37 ・ 9
出 现 双 踝 肿 痛 , 个 月后 出 现 右 足 第 1 趾 关 节 痛 , 在 当地 医 1 跖 曾
院 检 查 类 风 湿 因子 阴性 , C反 应 蛋 白 正 常 范 围 , L B 7阴 性 , I A— 2 d 但 血 尿 酸 偏 高 ( 8 m l ) 诊 为 痛 风性 关 节炎 。 曾 自服 塞 来 昔 4 8m o L , /
t e 3 d d y a d t e 7 h d y o r u s at rt a me t h r a n h t a f2 g o p f r t n .Me n i t e s o e i e te t n r u s h g e e e a wh l h c r n t r a me tg o p wa i h r e, h t a h ti h o t lg o p I h 4h d y t e e wa o r ma k b e d f r n e i r u s Co cu i n: oh h n t a n t e c n r r u . n t e 1 t a ,h r sn e r a l i e e c n 2 g o p . n l so B t o f

3 2・ 5
中 国 中医 急 症
21 0 2年 3月 第 2 卷 第 3期 J T M. r2 1 , o. 1 N . 1 E C Ma. 0 2 V 12 . o3

临 床 研 究 ・
平衡针 结合 中药辨治颈性 眩晕 临床研 究 术
龙 亚秋 谢 平畅 朱敏 贤 z 郑 珊珍 覃 小兰 l △ ( . 州 中 医药 大 学 附属 广 东省 中 医院 , 东 广 州 5 0 7 ;. 东省 广 州 市越 秀 区 中 医 医 1广 广 1 3 0 2广
11 病例 选择 .
合 眩晕 病 的 中医诊 断标 准及 颈性 眩晕 的西 医诊 断标 准
并 且 知 情 同意者 。 中医诊 断标 准参 照 《 中医病 证 诊断疗
效 标 准 》 ]西 医诊 断标 准参 照 全 国第 4届 颈椎 病 学术 旧,
会 议 制定 的颈 性 眩晕 诊 断标 准 : 发作 性 , 因体 位变 呈 常 化如 头部 过度 旋 转 、 曲时诱 发或 加 剧 , 作 时 间长短 屈 发 不等 , 可一 瞬 间 也 可达 数 小 时 或数 天 , 可发 生 卒 倒 ; 还 旋 颈 试验 阳性 : X线 摄 片 显 示椎 间关 节 失 稳 或 钩椎 关 节 骨 质增 生 ; 经颅 多普 勒 提示 椎基 底动 脉供 血 不足 。
G a g h u Ci Gu n d n o ic Gu n d n Gu a g h u, 0 0 u nzo t y, a g o g P v n e, a g o g, n n z o 5 0 0 r 1
【 s at Obet eT vla ee i c f r io a C ieem dcn n aac cp ntr ea y Abt c 】 jc v :oE aut t fc yo t dt n l hns e i ea dblneau u c et rp r i e h fa a i i u h
G aghu U w  ̄ o hns d n , un dn , u nzo , 13 0 2T M si uxuDsr t u nzo n e f C i eMe wi G ag og G agh u 5 0 7 ; C Hopt o Y e i i i , e e l af tc
s o — e m f c e t a me t r u s s p r rt h ti h o t lg o p h r tr ef t n t r t n o p i u e i o ta t e c nr r u . t e i h e g o n o
【 ywo d 】 ev a vrg ; cp n tr;C iee tt n Ke rs C ri e ioA u u c eT M df rni i c l t u f ao
o e vc lv rio M eh d 6 ai n swi e vc lv r g r a d ml ii e n o 2 go p .T e c n r l n c r ia e t . g t o s: 3 p t t t c r i a e t o wee r n o y d v d d i t r u s h o to e h i g o p wa i e h r d t n lCh n s d cn n h h r ame tg o p w s g v n t e t d t n l C i e e ru s gv n t e ta i o a i e e me i i e a d t e t e te t n r u a i e h r i o a h n s i a i me ii e a d b ln e a u u cu e h s l i a f c s i r u s we e e au td at r t ame t d c n n aa c c p n t r .T e e ci c lef t n 2 g o p r v l ae fe r t n .Re u t : n e e sl s
te t n s fr a u e c r i a e io h v e an e fc s i h y t ms i r v n n h u l y o f .T e r a me t o c t e c lv r g a e c r i f t n t e s mp o mp o me ta d t e q a i fl e h v t t e t 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