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颈源性眩晕应用中医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

颈源性眩晕应用中医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

颈源性眩晕应用中医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本研究对颈源性眩晕进行中医针灸治疗,针灸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优势是既有效又安全。

针灸治疗是通过放松肌肉来间接改善颈椎部分的解剖位置,所以需要较长时间,但是相对安全。

方法:本文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颈源性眩晕的患者60例,并将其分为甲乙两组,分别采用中医针灸和手法推拿两种治疗方式。

观察不同治疗方式对该类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在运用中医针灸和推拿两种方式治疗时发现,两组患者在治疗时,病情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但采用中医针灸的一组患者疗效高于推拿治疗的一组患者。

结论:以上研究结果显示,使用中医针灸的治疗方式可以更好的提升对该类患者治疗的效果,对患者病情的缓解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颈源性眩晕;中医针灸;临床效果引言:颈部眩晕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疾病,一般以男性为主,占颈椎病的18%,但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习惯改变,其发生率逐渐升高,并有年轻化的倾向!颈源性眩晕是一种因骨质增生,颈椎周围病变,颈肩变化等原因,使椎-基底动脉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出现的一种症状,主要包括:头晕,恶心,呕吐,失眠,焦虑,颈肩疼痛,心悸,甚至晕厥等,这种症状的出现与姿势密切相关[1]。

在中医学看来,颈性眩晕属“眩晕”范畴,又称“相痹”,即“闭塞”,是指经络不通,导致气血上冲,导致心神失守,给患者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不便、疼痛,严重时可导致患者突然死亡,因此,快速、安全、简单、价格低廉是其治疗的基本原理。

中医对颈源性眩晕进行治疗,可以采用针灸穴位注射、中药和推拿三种方式,针灸是建立在中医理论之上的一种传统疗法,通过针灸深入到体内的某些穴位来实现治疗,其作用是疏通经络,祛除邪气,协调阴阳等。

一、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患颈源性眩晕的患者有6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选取的患者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患者人数有30例,患者男女比例为3:1,患者年龄在19-28(24.99±6.95)岁;乙组患者人数为30例,患者男女比例为2:1,患者年龄在20-29(25.52±5.33)岁。

颈性眩晕的治疗研究进展

颈性眩晕的治疗研究进展

风 、 、 、 阻 滞 经 络 气 血 , 因 外 因合 寒 痰 湿 内 而 为 病 。临 床 将 其 分 5型 : 髓 不 足 , 精 用
河 车 大 造 丸 加 减 ; 肾 阴 虚 , 天 麻 勾 藤 肝 用
经过 比较 , 明 川 芎 嗪 注 射 液 治 疗 颈 证 I 性 眩晕 疗 效 明 显优 于 复方 丹 参注 射 液 , 差
医 ,0 2 0l,3( 2 8):0 60
颈 性 眩 晕 属 于 中 医 “眩 晕 ”范 畴 , 在
现代 科 技 的 引 进 为 中 医 治 病 提 供 了 新思 路 , 磁 等 技 术 已较 好 的融 入 针 灸 等 电 治 疗 方 法 。电 针 治 疗 治 疗 本 病 效 果 显 著 ,
角 度 对 本 病 的 理 解 , 固定 方 加 减 治疗 用
死 、 亡 和 死 亡 等 功 能 , 有 效 改 善 微 循 凋 能 环 。 据 称 灯 盏 花 素 有 活 血 化 瘀 、 筋 通 络 舒 作 用 , 降 低 血 管 阻 力 , 善 脑 循 环 , 可 改 提 高 血 脑 屏 障 通 透 性 , 脑 缺 血 有 保 护 作 对 用 ; 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 并
日,4天 1 疗 程 , 有 效 率 9 . 0 , 1 个 总 0 2 % 许
敏 凤 采 用 参 麦 注 射 液 联 合 葛 根 素 治 疗 颈
性眩晕患者 2 2例 , 有 效 率 9 . 1 。 总 O9%
体 的 阴 阳平 衡 而达 到 治 疗 作 用 的 。
中西 医结 合
中 医 中 药 中 医治 疗 有 按 照 病 机 分 型 辨 证 论 治 ,
疗颈 性 眩 晕 疗 效 明显 优 于 中西 药 对 照 组 。

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症临床疗效分析

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症临床疗效分析

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症临床疗效分析
颈性眩晕症(cervical vertigo)是指由于颈部疾病或损伤而引起的眩晕症状。

此病
具有突发性、短暂性、多发性复发等特点,患者经常感到头晕、眼花、出汗、心慌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导致意识障碍。

传统的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越来越多的患者转向中医
针灸治疗。

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共23例,年龄在37-64岁之间,平均年龄
为52岁。

对照组22例,年龄在36-6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岁。

在治疗组中,采用双侧肩峰下点、大椎、风池、肩井等穴位进行电针刺激,每次针刺20分钟,每周治疗3次,连续治疗4周。

对照组给予口服西布曲明(普乐安片)0.5mg,每日3次,连续治疗4周。

经过治疗后,对患者的眩晕症状、颈部疼痛和肌紧张度进行了评估。

结果表明,治疗
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治疗组的眩晕症状得分平均从30.21±4.14降至12.08±3.04,颈部
疼痛得分平均从7.94±1.74降至2.73±1.02,肌紧张度得分平均从16.47±2.37降至
8.52±1.86。

另外,在治疗组中,有4例患者出现轻微针刺疼痛,但均能耐受,并未出现其他不良
反应。

综上所述,针灸对于颈性眩晕症的治疗疗效显著,可以较好地缓解患者的症状和颈部
不适。

同时,针灸治疗安全、方便、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针灸为主治疗颈性眩晕研究进展

针灸为主治疗颈性眩晕研究进展
实用中 医药杂 志 2 0 1 5 年1 O 月 第3 1 卷1 0 期 ( 总第2 7 3 期)
J OURNAL OF P RAC T I C AL T RADI T I ONAL CHI NES E ME DI C I NE 2 0 1 5 . Vo 1 . 3 1 No . 1 0
2 治 疗方 法 2 . 1 单纯 毫针 刺法 多 穴 针 刺 。 张 永 焕 等 采 用 滋 肾 调 神 法 选 取 百 会 、 四神聪 、神庭 、大 杼 、灵 台 、神 道 、心 俞 、肝 俞 、 肾俞 、太溪 、风 池 、风府 、天 柱 、完 骨 、颈 3 ~ 7 夹 脊 穴
2 . 3 穴 位注 射 彭 青 “ 采 取人 迎 穴位 注射 2 %利 多 卡 因2 m L 、维 生 素B l m L 和生理盐水2 m L 混合 液治疗颈性 眩晕 ,先用左 手食指和 中指将颈总动脉和胸锁 顺 指 甲边 缘 与 皮 肤 垂 直 刺 人 0 . 8 ~1 寸 ,肥 胖 者可 刺 1 . 5 寸 ,回抽 无血 ,固定 针头 ,缓 慢 注入 药物 。左 右 交 替 ,每 日1 次 ,治 疗 1 0 次 ,达 到很 好 的效 果 。曹 少华 等 ¨ 选 用 具 有 活 血化 瘀 、通 络止 痛 、改善
等穴位 ,采 取毫针针刺 ,得气 后施 平补平泻法 ,留针 3 0 a r i n 。总有效率9 7 . 5 0 %。李万婷 分别选取大椎 、百 会 、风府 、风池 、颈部夹脊穴 、太阳、后溪 、悬钟和百 会 、神庭 、印堂 、太阳、合谷 ,同时辨证取穴 ,进行毫 针针 刺 ,得气 后施 平 补平 泻法 ,留针 ,总有效 率 9 0 %。 单穴针刺 。张超云等 对6 0 例颈性眩晕 患者选取 风池穴进行毫针针刺1 0 天 ,取得 了非常好的疗效 ,总有 效率 1 0 0 %。先取一侧风池穴 ,常规消毒后 ,毫针快速 进针 ,向对侧风池穴透刺 ,得气后 留针 ,再取另侧风池 穴 ,采取 同样操作 。双侧 同时运针 ,行提插捻转强 刺 激 ,每 隔5 m i n 行针 1 次 ,留针 3 0 m i n ,每 日1 — 2 次 ,1 0 天 为一疗程。魏瑞仙等 ¨ 分别用毫针针刺昆仑和太冲,均 取得了较好 的疗效 ,总有效率分别为9 3 . 5 %和9 0 %。

针灸为主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研究

针灸为主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研究

针灸为主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研究摘要】目的:探究针灸为主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8例颈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

对照组采用传统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灸进行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63%(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总积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总积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灸为主治疗颈性眩晕增加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关键词】针灸;颈性眩晕;西比灵【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0-0135-02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重,眩晕症发生率呈现逐年递增趋势,颈性眩晕指的是患者颈椎部位以及韧带、血管、关节囊等软组织出现功能性或者器质性变化而产生的眩晕感,当患者改变体位特别是头部旋转时眩晕感加重,临床症状表现为头晕、耳鸣、恶心、呕吐以及视力模糊等[1]。

致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为颈部交感神经受到不同程度刺激、颈椎病压迫椎动脉使椎动脉痉挛等。

颈性眩晕多发人群为中老年人,男女无别,患者血压基本正常,常于转头,晨起或午休后起床突然出现眩晕感,且往往伴有眼球水平震颤[2]。

该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为临床常见疾病。

临床治疗颈性眩晕主要采用按摩、颈椎牵引、理疗、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方法。

有关研究表明[3],以针灸为主治疗颈性眩晕相比于传统西药治疗能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本研究采取针灸方法对颈性眩晕患者进行治疗,观察该治疗手段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接收的108例颈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其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45~72岁,平均(58.57±2.67)岁,病程1个月~9年,平均病程(4.59±0.21)年;观察组54例,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46~73岁,平均(59.28±2.07)岁,病程1个月~9.5年,平均病程(4.62±0.23)年。

针刺四神聪穴为主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针刺四神聪穴为主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针刺四神聪穴为主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针刺四神聪穴为主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引言:颈性眩晕是一种常见的视觉运动疾病,主要表现为头晕、眼花、站立不稳等症状。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颈性眩晕的患病率逐渐上升。

目前,针灸被广泛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研究旨在通过针刺四神聪穴来治疗颈性眩晕,并评估其疗效。

材料与方法:选取100例颈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50例。

治疗组进行针刺四神聪穴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

治疗组接受每周三次的针刺治疗,总计进行六次治疗。

对照组接受颈部按摩和热敷治疗,每天一次,总计进行六次治疗。

通过主观症状评估量表和颈椎功能评分表来评价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和功能改善情况。

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主观症状评估量表和颈椎功能评分表得分均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者的评分改善也有一定程度,但与治疗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讨论:本研究采用针刺四神聪穴为主治疗颈性眩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四神聪穴位于头部,是中医经典穴位,具有清头目、舒筋活络、平肝潜阳等作用。

颈性眩晕在中医理论中与肝阳上扰、筋脉痹阻等因素有关。

通过刺激四神聪穴,可以疏通经络、调节气血运行,从而改善颈性眩晕的症状。

结论:针刺四神聪穴作为治疗颈性眩晕的方法在临床上具有可行性和良好的疗效。

通过刺激四神聪穴可以改善患者的主观症状和颈椎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本研究仅仅针对特定穴位治疗的效果进行了评估,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验证其机制和疗效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针刺四神聪穴治疗颈性眩晕获得了显著的疗效。

治疗组在主观症状评估量表和颈椎功能评分表上的得分均有显著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针刺四神聪穴可以通过疏通经络、调节气血运行等机制改善颈性眩晕的症状。

然而,本研究仅仅针对特定穴位治疗的效果进行了评估,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验证其机制和疗效。

总体而言,针刺四神聪穴作为治疗颈性眩晕的方法在临床上具有可行性和良好的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症临床疗效分析

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症临床疗效分析

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症临床疗效分析眩晕是一种常见症状,颈性眩晕则是指由颈椎病变引起的眩晕症状。

近年来,随着针灸疗法在治疗眩晕症方面的应用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针灸对于颈性眩晕症状的缓解具有显著的疗效。

本文将从临床疗效的角度分析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症的作用机制以及疗效。

一、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作用机制1. 调节神经系统功能针灸能够通过刺激穴位,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善颈椎病变导致的颈动脉血流不畅,从而减轻眩晕症状。

针灸还可以改善颈部肌肉的松弛度,减轻对颈动脉的压迫,进而改善颈动脉的血流情况。

2.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3. 调节颈椎肌肉张力颈性眩晕与颈椎肌肉张力增加密切相关。

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减轻颈椎肌肉的紧张和疼痛,从而缓解眩晕症状。

针灸还可以促进颈部肌肉的松弛,改善颈椎病变的情况。

1. 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近年来,许多临床研究表明,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显著。

一项关于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研究发现,针灸组的眩晕症状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另外一项探讨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系统评价发现,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总有效率达到90%以上,疗效显著。

许多临床医生在实践中也发现,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显著。

针灸不仅能够缓解眩晕症状,还能够改善患者的颈椎病变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许多患者在接受针灸治疗后,眩晕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1. 注意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在进行针灸治疗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舒适度调整针灸刺激的力度和深度,以保证治疗的舒适性。

患者在接受治疗时也需要保持舒适的姿势和放松的状态,以增强治疗的效果。

2. 需要注意针灸的安全性在进行针灸治疗时,医生需要严格遵守医疗卫生规范,并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针具,以保证治疗的安全性。

患者也需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接受有资质的医生进行针灸治疗,以保证治疗的安全性。

3. 治疗后需要做好康复护理在接受针灸治疗后,患者需要进行适当的康复护理,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保持适度的运动和休息,避免长时间保持不良的姿势,以巩固治疗的效果。

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研究进展“颈性眩晕”中医称“项痹”,其有痹阻不通之意。

临床症状一般有头晕、恶心、呕吐、耳鸣、视物不清等,最突出的特点为体位性眩晕,即当改变体位尤以扭转头部时眩晕加重,严重者可发生猝倒,但一般不伴有意识障碍,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症[1-2]。

针灸是治疗颈性眩晕的有效方法[3-4],但不同的针灸方法取得的治疗效果是不同的。

此次研究分析了近年来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方法,现报告如下。

1 针刺疗法1.1体针疗法体针疗法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对人体十二经穴及奇穴进行针刺,通过经络的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体针疗法的理论依据是刺激感应和传导,探明体针疗法的作用原理,可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扶正祛邪。

阮建国等研究结果表明[5],针刺颈夹脊(双侧)、风池(双侧)、太阳(双侧)、百会等穴位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

1.2头针疗法头针是针刺头皮的刺激区(大脑皮层功能在头皮上的相应投射区),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头针疗法又称头皮针疗法,具有简便易行,疗效显著,安全可靠等优点。

夏秋芳的研究结果表明[6],针刺四神聪、风池、太阳、神庭、印堂、大椎穴,实施快速捻转手法,可以增加刺激量,改善眩晕症状。

1.3电针疗法电针疗法是在针刺腧穴的基础上,加以脉冲电的治疗作用,针与电两种刺激相结合,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可代替手法运针,节省人力。

罗仁浩等研究结果表明[7],取百会、风池(双侧)、风府、颈C1-3夹脊穴,行电针治疗的效果很好,疾病治疗总有效率可达100.0%,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的60.9%。

1.4腹针疗法腹针疗法是针刺腹部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腹部与全身脏腑经络均有密切联系。

范彩霞等研究结果表明[8],薄氏腹针疗法可以有效提高颈性眩晕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1.5芒针疗法芒针是一种特制的长针,一般用较细而富有弹性的不锈钢丝制成,其形状细长如麦芒,通过深刺腧穴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治疗颈性眩晕近5年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颈性眩晕近5年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颈性眩晕近5年研究进展
沈雅婷;刘广霞;唐巍
【期刊名称】《中医药导报》
【年(卷),期】2012(18)3
【摘要】从针刺治疗、灸法治疗、刺血疗法以及其它疗法4方面综述了针灸治疗颈性眩晕近5年的研究进展,认为针灸对于治疗颈性眩晕总体疗效比较理想,总的治疗原则主要是改善颈椎部受压迫的椎动脉供血,以达到治疗眩晕的目的。

【总页数】3页(P107-109)
【关键词】针灸;治疗方法;颈性眩晕;综述
【作者】沈雅婷;刘广霞;唐巍
【作者单位】安徽中医学院;安徽中医学院针灸骨伤临床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5.3
【相关文献】
1.基于近10年数据挖掘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选穴规律 [J], 宋飞跃;王庆;田卓;杨威
2.近5年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研究进展 [J], 韦业; 苏晗; 刘宏业; 黄芳琴; 陈广辉
3.近年来针灸治疗颈源性眩晕的研究进展 [J], 韩金玲;刘卫国;张华;王春亮
4.针灸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研究进展 [J], 彭引;沈永勤
5.近五年来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研究概况 [J], 王非;孙海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针灸辅助治疗颈性头痛眩晕的临床效果观察

针灸辅助治疗颈性头痛眩晕的临床效果观察

针灸辅助治疗颈性头痛眩晕的临床效果观察目的探究针灸辅助治疗颈性头痛眩晕的临床效果。

方法收集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5月~12月收治的90例颈性头痛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5例,常规组45例。

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推拿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治疗应用针灸辅助推拿的方法进行治疗。

结果治疗以及随访半年之后,发现实验组中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2.22%,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的总有效率44.44%,实验组结果更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灸辅助治疗颈性头痛眩晕的临床效果很显著,值得在临床治颈性头痛眩晕中进行应用和推广。

标签:针灸辅助治疗;颈性头痛眩晕;临床治疗效果颈性头痛眩晕是比较常见的椎动脉型颈椎病,通常会引起一些常见的临床症状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眩晕以及头痛,有时候患者出现旋转或者是头部后仰,甚至会出现猝然跌倒或者是诱发眩晕等临床不良症状[1,2]。

而传统治疗颈性头痛眩晕的方法中,比较常见的就是推拿,推拿可以暂时性地缓解患者出现的这些不良症状,但是无法做到完全去除。

倘若患者的症状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或者是治疗的效果不明显,会对患者的生活以及工作造成不良影响,严重时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的影响。

本研究主要探讨了针灸辅助治疗颈性头痛眩晕在临床治疗中的疗效,具体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收治的90例颈性头痛眩晕的患者,常规组45例其中23例男性,22例女性,年龄在15岁~70岁,平均年龄为(34.5±2.3)岁;实验组45例其中25例男性,20例女性,年龄在15岁~70岁,平均年龄为(33.5±2.3)岁。

为了研究的可靠性以及科学性,所的患者都采取相关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查,以及患者出现的疾病特征都符合相关的颈性头痛眩晕诊断标准。

两组患者的其他身体各项情况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方法1.2.1常规组治疗方法常规组患者治疗实施常规的推拿治疗方法,在治疗以及随访半年之后,对患者进行治疗效果的分析以及统计。

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进展

聪) , 晕 听区( 位于耳尖直上 1 . 5 c m处 ) , 调衡三针 ( 位于枕骨

粗 隆顶 端及左右旁开各 3 . 5 c m) ; 颈部取完骨 、 风池 、 天柱 、 颈
夹脊 ( C 3— 6 ) 。结 果 治 疗 组 总 有 效 率 为 9 6 . 7 % 。陆 菁 等
双侧 目内眦方 向刺人 1—1 . 2寸 , 直刺 双侧颈夹 脊穴 。针 刺
针 灸 治 疗 颈 , l 生眩 晕 的 临 床 研 究 进 展
刘金 华
( 天津市 南 开 区向 阳路 街社 区卫 生服 务 中心 , 天津 , 3 0 0 1 1 1 )
[ 关键词 ] 颈性眩晕 ; 针灸疗法 ; 椎基底动脉型颈椎病 ; 综述 , 学术性
[ 中图分类号 ] R 2 4 6 . 6 , R 2 5 5 . 3 [ 文献标识码 ] A D O I : 1 0 . 1 6 8 0 8 / j . c n k i . i s s n l O 0 3— 7 7 0 5 . 2 0 1 6 . 1 2 . 0 8 4 两组治疗后 的积分均较治疗前 明显升高 ( P< 0 . 0 1 ) , 以治疗
第3 2 卷第 1 2 期
2 0 1 6年 1 2月
瀚 南中 区豫 志
V o 1 . 3 2 N o . 1 2
・1 7 9・
H U N A N J O U R N A L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D e c 2 0 1 6
1 . 2 单穴取 穴
于慧等 针刺 3 O例睛明穴 , 观察对颈性眩
晕 患者 椎 基 底 动 脉 血 流 动 力 学 影 响 , 用 1 . 5寸 毫 针 , 于 眼 眶

针灸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研究

针灸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研究

针灸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研究杜慧萍【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92例颈性眩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24例痊愈,12例显效,8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治疗后14例痊愈,17例显效,4例有效,1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6.09%,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26,P<0.05).结论颈性眩晕患者实施中医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期刊名称】《光明中医》【年(卷),期】2018(033)001【总页数】3页(P92-94)【关键词】针灸疗法;颈性眩晕;项痹【作者】杜慧萍【作者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针灸一病区河南郑州450000【正文语种】中文颈性眩晕是目前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该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患者的颈椎发生退行性变化或者由于外伤引起脊椎失衡进而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最终引发患者出现眩晕等症状[1]。

该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为患者眩晕主要与其头颈部的活动相关,且呈现反复性和间断性,同时伴随有呕吐、恶心以及颈部不适等症状。

该病在中老年人中的发病率较高,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和工作方式的变化,该病的发病率逐渐趋于年轻化,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2]。

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病治疗的方法较多,其中常用的为常规西药治疗或者口服中药治疗,均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效果并不十分显著。

本研究以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92例颈性眩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针灸治疗对该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92例颈性眩晕症患者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进行随机分组,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

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研究进展

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研究进展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23, 13(9), 14417-14421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acm https:///10.12677/acm.2023.1392017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研究进展王露露1,宋春华2*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黑龙江 哈尔滨 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针灸科,黑龙江 哈尔滨收稿日期:2023年8月12日;录用日期:2023年9月6日;发布日期:2023年9月13日摘要 近年来,颈性眩晕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且具有年轻化的优势。

针刺作为传统医学方法,具有活血通络的作用,能够改善脑部供血,从而减轻眩晕,临床疗效确切,应用广泛。

本文试从颈性眩晕的针刺治疗等方面,综述近几年有关针刺治疗本病的研究进展,分析目前针刺研究此病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以期为后续研究本病的学者提供便利。

关键词颈性眩晕,针刺,研究进展,综述Research Progress of 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Vertigo SyndromeLulu Wang 1, Chunhua Song 2*1Graduate School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arbin Heilongjiang 2Department of Outpatient Acupunctur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arbin HeilongjiangReceived: Aug. 12th , 2023; accepted: Sep. 6th , 2023; published: Sep. 13th , 2023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incidence of cervical vertigo has gradually increased, and it has the advantage of being younger. As a traditional medicine method, acupuncture has the effect of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can improve blood supply to the brain, thereby reducing vertigo, and has a definite clinical effect and is widely used.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review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acupunc-*通讯作者。

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症临床疗效分析

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症临床疗效分析

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症临床疗效分析一、研究方法本文对近年来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症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查阅和综述。

相关研究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和中国针灸学会等权威机构发布的针灸临床指南,以及近年来发表的相关研究论文。

我们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疗程和疗效指标等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症的机理尚未完全明确,但根据现有研究的结论,其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1. 调节自主神经功能:针刺可通过刺激穴位和神经末梢,调节患者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活动,从而缓解颈部肌肉紧张和疼痛,减轻颈部血液循环障碍。

2. 改善颈椎结构:针刺可以促进软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改善颈椎结构,加强颈部肌肉的控制,从而预防和减轻颈部肌肉和软组织损伤。

3. 增强免疫功能:针灸可通过促进肝细胞合成免疫球蛋白、改善淋巴循环和增强局部免疫细胞活性等,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使其更具抵抗力。

通过对相关研究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 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症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根据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发布的《针灸治疗颈椎病临床指南》,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症的总有效率可达到80%以上。

2. 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症的疗程一般为10-20次,每次针灸时间30-40分钟。

疗程与治疗效果呈正相关关系,但过度治疗有可能引起针刺损伤等不良反应。

3. 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症的主要穴位包括风池、颈椎椎体旁穴、肩井穴等。

针刺深度和刺激强度应根据个体差异进行调整。

4. 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症还可以与康复训练和药物治疗等治疗手段结合使用,从而发挥更好的治疗效果。

四、结论综上所述,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症是一种有效、安全、经济的治疗手段。

对于患者而言,针灸治疗具有疗效显著、无创、无副作用等优点。

然而,针灸治疗也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要想更好地应用此项治疗,还需要更深入、更广泛的研究和临床实践。

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VS
意义
本研究的结论为针刺治疗颈性眩晕提供了 支持和依据,对临床医生和患者都具有指 导意义。同时,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探讨针 刺治疗的机制和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 效果。
展望及建议
展望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针刺治疗颈性眩晕 的机制,如神经生物学、免疫学等方面的变 化,以及针对不同病因和病情的个性化治疗 方案。
针刺作为传统中医的重要治疗 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副作用 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颈性 眩晕治疗。
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 效,探讨其作用机制。
研究意义
为提高颈性眩晕的治疗效果提供 新的方法和理论支持,促进中医 针灸治疗技术在临床的推广应用 。
CHAPTER 02
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原理及研究现 状
改善脑供血
针刺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脑供血情况,增加脑部血流灌注,从而缓解因颈椎病变导致的脑部供 血不足。
调节血管功能
针刺治疗还能调节患者的血管功能,降低血管阻力,改善血管的舒缩功能,进一步促进脑部血液循环 ,提高脑部供氧供能。
CHAPTER 05
讨论及结论
讨论
针刺治疗原理
针刺治疗颈性眩晕主要通过刺激 颈部相关穴位,调节气血循环和 神经功能,达到缓解眩晕症状的

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研究现状
01
临床研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证实了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有效性。这些
研究结果表明,针刺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眩晕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02
机制研究
目前,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一些研究表明,针刺可
以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改善血液循环,缓解颈部肌肉紧张和痉挛,从

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研究概况

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研究概况
实用 中医药杂志 2 0 1 4 年0 1 月 第3 0 卷0 1 期 ( 总第2 5 2 期)
J OURNAL OF P R AC ⅡC AL T RA DI  ̄ ONA L CHI NES E ME DI CI NE 2 O 1 4 . V0 l - 3 0 N0 . O1
颈性 眩 晕是 指 椎 动脉 的颅外 段 受 到颈 椎增 生 、生 理 曲度改变等颈部病变的压迫或刺激而发生痉挛或扭曲并 导致椎 一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 的眩晕综合征,又称椎 动脉型颈椎病、椎动脉压迫综合征 、椎动脉缺血综合征 、 颈后交感神经综合征等 … 。现就近年来针灸治疗颈性眩 晕 研究 状况 综述 如下 。 1 毫针刺法 毫针 治 疗颈 性 眩晕 疗 效确 切 ,取 穴 多 以颈 项 局部 取 穴、头部取穴 、辨证取穴相结合 。颈项局部取穴 以颈夹 脊穴为主,头部取穴以督脉经穴及足少 阳胆经穴为主。 吴 晓东 采用 颈 三针 输 刺 为 主 治 疗椎 动 脉 型 颈椎 病 8 9 例 ,主穴取 颈三 针 ( 百劳 、大杼 、天柱 ),配穴取 百会 、 大椎 、后溪 穴 。结果 痊愈 6 7 例 ,显效 1 1 例 ,有效 8 例, 无效 3 例 。陈泽文等 将 7 6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4 6 例针刺 风池 、百会 、大杼 、颈部夹脊穴 ,对照组 3 0 例口服西比灵胶囊 、丹参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 效 率分 别 为 9 3 . 5 %、8 0 . 0 %,治疗 组 优 于对 照组 。戚 秀杰 等 将椎 一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 眩晕症患者分为头穴透 刺 组和 分 型针刺 组各 3 0 例 。头穴 透刺 组取百 会透 前顶 、 率谷透曲鬓 、玉枕透天柱 ,行透刺配合 电针治疗 ;分型 针刺组依据证型不 同取相应腧穴 ,风 阳上扰型取肝俞 、 行间等,痰浊上蒙型取阴陵泉 、丰隆等 ,气血亏虚型取 百会 、血海等 ,肝 肾阴虚型取肝俞 、肾俞等 ,行针刺配 合 电针 治 疗 。结 果 总有 效 率 头 穴 透刺 组 9 6 . 7 %,分 型针 刺组 8 3 3 %( P< 0 . 0 5 )。

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发布时间:2022-12-22T05:18:16.792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25期作者:邵慧峰[导读] 分析研究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在多种治疗下的临床效果。

邵慧峰长春市南关区中医院,吉林长春130000【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在多种治疗下的临床效果。

方法:以我院收治的患者在自愿的前提下对其用:针刺疗法;针灸疗法;推拿手法结合针刺;针药结合及其他疗法。

结果:针灸治疗方式要比单一用药治愈率高。

结论:颈性眩晕患者实施中医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针灸疗法;颈性眩晕;临床研究引言:颈性眩晕症患者又称颈后椎动脉慢性压迫疼痛综合征、椎动脉慢性缺血压迫综合征、颈后交感神经压迫综合征等,常见于中老年人,以其头颈部有位置性的眩昏症状为其特点,发病率相对较高,约占颈椎疾病40%。

现代医学普遍认为颈性眩昏主要原因是颈椎疾病引起的一种继续复发性颈部眩晕,是由于双侧颈椎肌肉增生、生理上的弯折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椎管狭窄等原因所致的脑血管痉挛或动脉扭曲,使得双侧颈动脉的供血不够导致了供给脑部的血流量下降造成了眩昏。

针灸治疗术是预防和治疗颈性眩晕的主要手段之一,近年来通过针灸诊断治疗该病已经取得一定程度的疗效,现将相关临床试验资料整理如下:1.针刺疗法A组把60例颈性眩晕的临床病人随机试验后将其划分为组成临床治疗组与临床对照组各30例。

治疗试验组分别给予中药针灸治疗风池、完骨、天柱、百会、颈椎和夹脊穴;临床对照组分别给予盐酸尼莫地平或者氢氟乙酸桂利嗪盐水口服,丁咯地尔或其他舒血宁静点以利于提高患者大脑的正常供血。

治疗两周。

结果:药物治疗对照组临床患者的总临床有效率96.7%,对照组临床患者的总临床有效率70.0%。

两组的临床比较性医学差异均认为具有临床统计学的重要意义(P<0.05)。

本文研究表明针对采用现代针灸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的肩颈性头痛和头晕眩昏,疗效准确。

颈性眩晕治疗研究进展综述

颈性眩晕治疗研究进展综述

颈性眩晕治疗研究进展综述摘要:颈性眩晕是临床多发病,是指因颈源性因素而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炫目等综合征。

研究显示,该疾病多发于中年患者,不仅阻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增加了经济负担,带来诸多不必要的麻烦。

颈性眩晕疾病并没有明显的临床体征,且发病也不典型。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和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临床已经有多种的诊治方式。

但是目前颈性眩晕的发病机理、体征标准并没有得到明确,并没有找到一种治愈疾病的方案。

针对颈性眩晕该疾病临床常有以下几种治疗方式,包括:①手术治疗。

②推拿按摩治疗。

③牵引治疗。

④针灸治疗。

⑤物理疗法。

⑥中西药物治疗。

⑦神经阻滞治疗等。

笔者结合目前临床治疗颈性眩晕的现状,对该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现报道如下;关键词:颈性眩晕;手术治疗;保守康复治疗;研究进展颈性眩晕是因颈椎退变、损伤等颈源型因素造成颈椎内外紊乱而引起的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眩晕综合征[1]。

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晕炫目、意识障碍等。

研究显示,该疾病多发于中年患者,不仅阻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增加了经济负担,带来诸多不必要的麻烦。

颈性眩晕疾病并没有明显的临床体征,且发病也不典型。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和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临床已经开发和应用多种的诊治方式。

但是目前临床多考虑患者的身体耐受性,多应用常规的药物和按摩进行保守治疗。

笔者根据颈性眩晕疾病的诊治方法,针对该疾病治疗研究进行全面的综述。

现报道以下:1西药治疗目前经现代医学证实颈性眩晕是指骨质增生、小关节移位或压迫椎动脉,从而引起血管痉挛、椎间隙狭窄,进而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

临床针对此类疾病基本采用的方法就是应用药物改善患者的循环功能,舒缓脑血管的痉挛现状。

例如:①山莨菪碱。

②氟桂利嗪。

③川岂嗪等。

刘艳秋等人曾研究颈性眩晕疾病,共选取100例患者。

试验组患者应用阿魏酸钠进行治疗,通过调节机体血小板的聚集,改善椎动脉的收缩状况。

并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5%的葡萄糖进行静脉注射。

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症临床效果研究

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症临床效果研究

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症临床效果研究摘要】目的:研究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颈性眩晕症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共计30例。

采用单双号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均占15例。

其中采用常规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的患者为实验组。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晕眩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0.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眩晕症状VAS评分为(1.22±0.3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85±1.56)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症,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眩晕症状,值得在今后的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针灸;颈性眩晕症;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4-0192-02临床上,颈性眩晕症的发病率近年来呈逐年上升趋势[1]。

颈性眩晕症又称之为颈椎动脉型眩晕,主要指颈椎退行性变化对颈部脊椎构成压迫、刺激,导致脊椎内外失衡造成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从而出现眩晕、呕吐、头痛以及视觉障碍[2-3]。

近年来,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精神压力越来越大,使得颈性眩晕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危害性越来越大[4]。

该次研究中,研究对象均选自于2017年3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颈性眩晕症患者,观察针灸治疗的效果。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文所示。

1.资料和方法1.1 资料本次研究中收集的30例颈性眩晕症患者均为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颈性眩晕症患者,治疗时间为2017年3月至2017年11月期间。

通过单双号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每组患者均占15例。

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且自愿纳入本次研究中。

实验组中,男性占8例,女性占7例;年龄为22~66岁,平均为(41.55±10.67)岁;病程为3天~5年,平均病程为(2.13±0.54)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5-01-26T16:52:41.57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26期供稿作者:肖远维
[导读] 体针疗法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对人体十二经穴及奇穴进行针刺,通过经络的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肖远维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350101)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6-0256-02
“颈性眩晕”中医称“项痹”,其有痹阻不通之意。

临床症状一般有头晕、恶心、呕吐、耳鸣、视物不清等,最突出的特点为体位性眩晕,即当改变体位尤以扭转头部时眩晕加重,严重者可发生猝倒,但一般不伴有意识障碍,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症[1-2]。

针灸是治疗颈性眩晕的有效方法[3-4],但不同的针灸方法取得的治疗效果是不同的。

此次研究分析了近年来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方法,现报告如下。

1 针刺疗法
1.1体针疗法
体针疗法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对人体十二经穴及奇穴进行针刺,通过经络的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体针疗法的理论依据是刺激感应和传导,探明体针疗法的作用原理,可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扶正祛邪。

阮建国等研究结果表明[5],针刺颈夹脊(双侧)、风池(双侧)、太阳(双侧)、百会等穴位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

1.2头针疗法
头针是针刺头皮的刺激区(大脑皮层功能在头皮上的相应投射区),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头针疗法又称头皮针疗法,具有简便易行,疗效显著,安全可靠等优点。

夏秋芳的研究结果表明[6],针刺四神聪、风池、太阳、神庭、印堂、大椎穴,实施快速捻转手法,可以增加刺激量,改善眩晕症状。

1.3电针疗法
电针疗法是在针刺腧穴的基础上,加以脉冲电的治疗作用,针与电两种刺激相结合,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可代替手法运针,节省人力。

罗仁浩等研究结果表明[7],取百会、风池(双侧)、风府、颈C1-3夹脊穴,行电针治疗的效果很好,疾病治疗总有效率可达100.0%,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的60.9%。

1.4腹针疗法
腹针疗法是针刺腹部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腹部与全身脏腑经络均有密切联系。

范彩霞等研究结果表明[8],薄氏腹针疗法可以有效提高颈性眩晕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1.5芒针疗法
芒针是一种特制的长针,一般用较细而富有弹性的不锈钢丝制成,其形状细长如麦芒,通过深刺腧穴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张超云等研究结果表明[9],以风池穴透刺为主治疗颈性眩晕的效果良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治愈率可达100%。

2.灸法治疗
2.1化脓灸疗法
罗敏然等研究结果表明[10],化脓灸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取足三里、大椎、悬钟等穴位,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X线检测有效率可达53.1%,临床病症体征改善率可达86.5%,不良反应少且安全性高。

2.2热敏灸疗法
热敏灸又可称为热敏悬灸,全称为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不用针、不接触人体,无伤害、无痛苦、无副作用,临床用于针灸替代疗法,疗效显著。

蔡国伟等研究结果表明[11],热敏灸是一种治疗颈性眩晕的有效方法,取天柱(双侧)、C6夹脊穴,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基底动脉血流状况,疾病治疗总有效率可达91.9%。

2.3温针灸疗法
温针疗法是在毫针针刺后,在针尾加置艾柱,点燃后使其热力通过针身传至体内,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梅江等研究结果表明[12],以百会穴为主温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较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治疗总有效率可达90.0%。

3 刺血疗法
刺血疗法是指通过放血祛除邪气而达到和调气血、平衡阴阳和恢复正气目的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临床上用三棱针点刺穴位或浅表血络,放出少量血液,具有醒脑开窍,泻热消肿,去瘀止痛等作用。

顾利军的研究结果表明[13],针灸刺血拔罐、TDP照射、穴位注射联合眩晕停治疗颈性眩晕效果显著,治疗总有效率可达95.00%。

4 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又称水针,是选用中西药物注入有关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和永生的研究结果表明[14],推拿联合穴位注射是治疗颈椎退变性眩晕的有效方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

5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临床治疗颈性眩晕的方法有很多,但治疗原则是类似的,均可改善颈椎受压部椎动脉的供血状况,以改善大脑血液循环状况,达到治疗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顾晓美,孙志成. 弱交变磁场联合温针灸治疗老年颈性眩晕的近期疗效 [J]. 实用老年医学, 2011, 25(4): 308-310.
[2]蔡望洲,张燕,陈亮.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老年颈性眩晕诊断中的应用 [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33(5):1194-1195.
[3]朱金柳. 针灸治疗颈性眩晕临床观察 [J]. 四川中医, 2012, 30(12):130-131.
[4]王非,孙海东. 近五年来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研究概况 [J]. 中医临床研究, 2014, 6(4): 143-144.
[5]阮建国,徐天舒,李明. 体针热补法结合耳穴疗法治疗颈性眩晕临床观察 [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 16 (1):184-186.
[6]夏秋芳. 头针快速捻转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 [J]. 上海针灸杂志, 2011, 30(3):144-145.
[7]罗仁浩,罗仁瀚,徐凯,等. 电针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 [J]. 上海针灸杂志, 2012, 31(5): 311-313.
[8]范彩霞,王伟,莫顺景. 薄氏腹针疗法治疗颈性眩晕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J]. 黑龙江医学, 2014,38(2):151-153.
[9]张超云,陈引香. 风池穴透刺治疗颈性眩晕60例 [J]. 临床军医杂志, 2011, 39(4):811-811.
[10]罗敏然,邓柏颖. 化脓灸治疗颈椎病96例[J]. 中国针灸, 2014, 34(9): 867-868.
[11]蔡国伟,薛远志,李刚,等. 热敏灸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 [J]. 上海针灸杂志, 2012,31(7):475-476.
[12]梅江,王云江,黄杨华,等. 百会穴为主温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 [J]. 内蒙古中医药, 2014, 23(1):54-55.
[13]顾利军. 针灸刺血拔罐、TDP照射、穴位注射联合眩晕停治疗颈性眩晕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 27(2): 146-147.
[14]和永生. 推拿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颈椎退变性眩晕100例 [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3,29(11):915-9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