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课程设计候亭亭
“创新教育课堂教学评价”暨“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课题研究阶段工作总结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让农村孩子享受优质教育成为可能---创新教育课堂教学评价”暨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课题研究阶段总结奎文区金宝双语小学在崔秀梅院长的带领下,我校有幸参加了创新教育的课题研究,现阶段,我校将创新教育课题研究与小学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以及语文的主题学习紧密结合起来,进行了深入研究,也借此大好时机,以创新教育理论引领课堂教学的发展,提升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评价的意识和评价的能力,从而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以及驾驭课堂能力的提升,推动课堂教学的不断发展。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龙头的研究小组,引领课题研究,带动部分骨干教师,进而推广全校。
现将我校课题研究进行阶段性总结。
一.本学期的研究内容及相关活动:(一)研究内容1、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实践研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教师的专业能力有了质的提咼,全面提咼了课堂教学效益。
2、构建起适于进行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的管理、评价机制,促进学校教学特色的形成。
3、借助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实践和研究探索适合学生学习发展的课堂建设问题。
(二)相关活动本学期,在创新教育课题的带动下我校积极参与研究,借我校举行金宝双语小学第二届双语艺术节”之机,先后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活动:2月份:1、落实全区教育教学工作会议精神,撰写教学、实验计划,搞好实施保障;2、学习《奎文区小学整体推进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实施意见》,成立整体推进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组织机构,研究课题实验计划;3、重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进行课程标准理论与实践测试、教材过关考查;4、学习奎文区教研室下发的《关于加强教研组建设的意见》、《教师教学规范》和《学生学习规范》意见精神;5、学习《奎文教育研究2007-3、4》中的多措并举,打造理想课堂”、自主学习互助提高,让课堂焕发成长的光彩”等5篇文章;6、学习《奎文区金宝双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
3月份:1、制定并下发《奎文区金宝双语小学整体推进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实验方案》;每位教师根据制定并交流《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实验方案》;2、下发《实施学案导学”整体推进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改革方案》;3、参加潍坊十中创新教育课堂评价”暨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课题活动;4、举行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名师报告会:a自主互助学习课堂小组建设与管理方法” 潍坊十中徐娟;b小学数学运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习方式,实践提纲式目标导学教学法的实验研究”早春园小学刘会平;c主题学习开创语文学习的新天地” 早春园小学王丽。
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详细教学设计
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详细教学设计比赛主题:基于“新时代、新技术、新思维”的课程设计创新比赛内容:本次参赛教学设计需紧密结合当今新时代的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趋势,面向学生的新生代需求和学科的特点,以科学的教学方法、全新的教学内容、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创新的教学思维,构建创意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可推广性的课程设计方案。
一、课程名称:语文阅读课二、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2.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意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本次阅读课的主题为《入夜之前》这篇文章。
文章生动传神地描绘了一个自然现象的变化过程,突显自己的作者特点,并在人物形象描写和情感表达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阅读后,学生需要回答以下问题:1.文章用了哪些独特的描写方式来表现自然景物;2.文章中让你最感动的地方是什么;3.文章中的底层人物给了你什么启示?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充分理解这篇文章的内容,提高他们的阅读和思考能力。
同时,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积极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课堂教学应以小组讨论和个人陈述的方式进行,重要的是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四、评估标准:本次阅读课的评估标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对文章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0分):考察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回答问题,表达文章中的主要意义和思想;2.对课堂讨论和表达的贡献程度(30分):包括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贡献,以及个人表达时的语言表现、表达能力和思维深度;3.文学素养和创造力的表现(40分):考察学生是否能够以独特的思维和语言表现,展现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思考。
五、课程推广:。
《创新永无止境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创新永无止境》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进修本文,学生能够理解创新的重要性,激发自己的创新潜能,培养创新认识和创新能力。
导学内容:一、导入:引入创新的观点,让学生思考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二、进修:阅读《创新永无止境》,理解文章中提到的创新案例,分析创新的原因和影响。
三、讨论:学生就自己身边的创新案例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创新想法和经验。
四、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认识。
五、总结:总结本节课的进修内容,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和无限可能性。
导学步骤:一、导入1. 通过提问引入主题:你认为什么是创新?为什么创新是重要的?2. 通过展示创新案例视频或图片,激发学生对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进修1. 学生阅读《创新永无止境》,理解文章中讲述的创新案例和创新思维。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创新的理解和看法。
三、讨论1. 学生就自己身边的创新案例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创新想法和经验。
2. 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鼓励他们提出创新点子和解决方案。
四、实践1. 组织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认识。
2. 指导学生如何将创新想法付诸实践,鼓励他们勇于尝试和创新。
五、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进修内容,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和无限可能性。
2. 鼓励学生在平时生活中保持创新思维,不息挑战自己,追求更好的自己。
导学案评判:本导学案通过引入、进修、讨论、实践和总结等环节,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认识和创新能力,激发他们对创新的热情和动力。
通过本课程的进修,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创新的重要性,发挥自己的创新潜能,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设计报告HBuil
课程设计报告HBuil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分为三个层面: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记忆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掌握相关学科的方法和技能。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XX学科的兴趣和热情,使其认识到XX学科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XX学科的基本概念:介绍XX学科的基本概念,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
2.原理与方法:讲解XX学科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掌握学科研究方法。
3.实际应用:分析XX学科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热点话题讨论:针对当前热点话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与讨论,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地传授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2.讨论法:学生针对热点话题进行讨论,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4.实验法: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2.参考书:推荐相关参考书目,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充足的实验设备,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旨在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表现,以及小组讨论的贡献。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
课程设计创新报告
课程设计创新报告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XX学科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XX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备良好的科学实验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使他们能够客观、理性地看待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他们能够在团队中发挥作用。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我们选择了《XX学科》教材的第三章作为主要教学内容。
本章节主要介绍了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相关的应用实例。
具体内容包括:XX概念的定义和内涵、XX原理的推导和证明、XX方法的应用和实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课程目标,我们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和实验法。
在讲授法中,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在讨论法中,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在实验法中,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验证和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选择了《XX学科》教材作为主要的教学资源。
此外,我们还准备了相关的参考书籍、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参考书籍包括《XX学科基础》和《XX学科应用实例》;多媒体资料包括PPT课件和相关的视频、音频资料;实验设备包括显微镜、实验室仪器等。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采用了多种评估方式。
平时表现评估包括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表现等;作业评估包括课后习题、小论文等;考试评估包括期中和期末考试。
每种评估方式都有相应的评分标准和权重,以确保评估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如下:共16周,每周2课时。
教学进度按照教材的章节进行,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地点选在教室,方便学生集中注意力和参与讨论。
七、差异化教学我们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兴趣和能力水平。
《创新永无止境》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创新永无止境》教学分析近些年来,教育教学领域不息推陈出新,教材也在不息更新换代。
其中,以“创新永无止境”为主题的教材备受关注。
这本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认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力求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引导学生不息探索、实践和创新。
本文将从内容、特点和应用效果等方面对《创新永无止境》教材进行深入分析。
起首,该教材的内容设计十分丰富多样。
教材内容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涉及了不同年级的学生。
教材注重知识的整合和跨学科的融合,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的思维和实践。
此外,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动脑,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该教材的特点突出,体现了创新教育的理念。
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认识和创新能力,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
教材设计灵活多样,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实践,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此外,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认识,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最后,该教材的应用效果显著,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好评。
学生通过进修这本教材,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创新认识和创新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教师通过应用这本教材,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趣,还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增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这本教材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好评。
总的来说,《创新永无止境》教材是一本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认识和创新能力的教材,内容丰富多样,特点突出,应用效果显著。
通过进修这本教材,学生不仅能够学到知识,还能够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教师通过应用这本教材,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趣,还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增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这本教材在教学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小学STEM-创新教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小学STEM-创新教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作者:张硕司来源:《师道(教研)》2024年第06期一、课程性质小学STEM-创新教育课程属于拓展性课程、技术与学习深度融合课程,是“以传统课程为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训练学生计算思维-开展基于创新教育的STEM项目学习”的四位一体课程。
依托国家课程教材,增强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材料、重构教学活动,为国家课程赋能。
课程的教学设计采用5E教学模式,在传统课程的基础上开发科学和艺术整合的创新思维训练课程、Micro:bit技术与应用的计算思维训练课程、基于创新的STEM项目学习的科学探究课程及发明创造课程。
二、课程设计思路课程设计充分考虑本校学生的特点与学校教学实际情况,将小学STEM-创新教育课程分为四大课程板块进行教学,思维训练、探究实践、创新创造三层级层层递进。
课程内容以国家传统课程为基础开发设计,深度融合、提升常规教材应用。
通过采取以问题为导向的项目活动,让学生在探索、分析、思考、合作的过程中,运用多种不同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巧去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比如在四年级开展美术创新课程,训练创新思维,课程要点是选择科学性、趣味性较强的学习内容,结合科学与艺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审美能力;在六年级上学期开展发明创造课程,内容要点是基于生活,应用前面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对身边的产品进行创新设计,发明创造智能作品。
三、课程目标科学目标:了解如何利用科学知识、技术手段及科学原理来改变我们的世界,并以此为基础不断深入地进行实践研究,亲身经历改变生活的方法和过程。
数学目標:用数学的方法处理和分析实验数据、绘图,且能利用图表获取信息及预测数据规律。
工程目标:形成在日常生活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考虑解决工程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并优化。
艺术目标:以真实情境为切入点,在做中学,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其艺术鉴赏能力与作品外观设计能力。
信息技术目标:掌握Micro:bit、掌控板和各类传感器的基本知识,利用建模和编程,结合信息和智能化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全国创新教学策略的研究及实践教师个人子课题名单
全国创新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教师个人子课题名单
1
全国创新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教师个人子课题
2
全国创新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教师个人子课题
3
全国创新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教师个人子课题
4
全国创新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教师个人子课题
5
全国创新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教师个人子课题
6
全国创新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教师个人子课题
7
全国创新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教师个人子课题
8
全国创新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教师个人子课题
9
全国创新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教师个人子课题
10
全国创新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教师个人子课题
11
全国创新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教师个人子课题
12
全国创新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教师个人子课题
13
全国创新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教师个人子课题
14
全国创新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教师个人子课题
15
全国创新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教师个人子课题
16
全国创新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教师个人子课题
17。
创新管理课程(MIA)教学设计
教学环境 教学内窖
科技前沿 博览系列
管理实务 系列
考虑到学习者的特征与课程特征,本课程的实施应在多媒体电子教室授课。同时,根据具体教 学内容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媒体辅助。现场学生和远程学生可实时提问。
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模式
阶段性测评
15讲 (每讲2学时)
15讲 (每讲2学时l
通过对科技前器技术镪域 的介绍,使政府及企业决 策层充分了解和掌握当今 科技渚领域的发展现状、 前铪动态、发展趋势以及 产业化前景。
的高级学者讲授,设计~些难度较大的书面或口头 材料,利用课堂教学媒体,如幻灯、投影等,高密 度地传授知识;二是利用互联网和数字卫星,为学 员在远端的自主学习提供支持系统;三是利用cD、 vcD等大量电子课件为学员的远端离线学习提供支 持。教学媒体的选择重点放在为学生建构自主学习 的环境,为学生建构自主学习的条件。
一、总体分析
泽民主席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o。美国《财富》
(一】需求分析
杂志今年2月份的封面文章,分析全球最有竞争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 的企业,总结他们的成功经验,介绍全球最受赞赏
的不竭动力。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创新管理能力,对 于中国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传统的教育,严重 忽视了创造型才能的发展,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人 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项基本素质要求。 在业务素质教育中突出创新教育,应该是加强素质
到切切实实的落实,就会形成巨大的生产力,迅速 改变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乃至一个地区的面貌。
l二)MIA教育的目标体系
而抓住经济垒球化的发展机遇,重要的是创新。缸
①讧泽民:在“1998垒回科技创新大会”上的讲话。 o关目(财富》杂志2001年2月。
统编版(五四制)7zcs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五四制)7 z c s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汉语拼音7 z c s【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声母z、c、s和整体认读音节zi、ci、si,读准音,认清形。
能正确书写声母z、c、s。
2.正确拼读z、c、s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
正确认读带调的整体认读音节。
3.借助讲音,正确认读“字、词语、句子"3个词语,认识“字、词、语、句、子”5个生字。
4.正确朗读儿歌《过桥》。
【教学重点】1.正确拼读声母z、c、s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
2.认读的带调整体认读音节。
【教学难点】拼读带调的三拼音节。
【教学策略】1.联系情境图、联系生活记字母。
2.编儿歌、联系生活中熟悉的汉字、词语拼读。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字母、音节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情境导入师:(面带微笑,手持字母卡片)小朋友们,我们之前认识的字母朋友们都来啦,你们还记得它们吗?我们来开个小火车,和它们打个招呼吧!(学生开火车读单韵母和声母)师:真棒!今天,我们要去一个特别的地方——森林学校,那里的小动物们正在等着我们呢!它们要介绍三位新的字母朋友给我们认识,它们就是z、c、s。
你们准备好迎接新朋友了吗?(板书课题:z c s,领读课题)二、图文结合,学习新知1. 看图说话,引出新知师:(展示森林学校图片)看,这就是我们的目的地——森林学校。
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图片,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预设:小熊老师在上课,刺猬在听课,蚕在吐丝等)师:大家的眼睛真亮!今天,我们就从这些可爱的小动物身上学习新的声母朋友。
2. 学习z的发音师:(出示小熊老师和刺猬的图片)看,小熊老师穿着紫色的衣服,多漂亮啊!我们把“紫色"的“紫”读得轻一些、短一些,就是声母z的读音了。
谁来试试?(学生试读)师:(示范发音)注意,发音时舌尖要向前平伸,顶住上门齿背。
大家跟我读。
(学生跟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读)师:为了记住z,我们可以编个儿歌:“紫色衣服zzz,小熊老师来上课。
教学设计2:2.2 创新永无止境
二、问题导学
基本要求:快速阅读教材正文部分,思考下列问题,并用铅笔在教材上画出问题要点。
1.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2.我国科技的现状。
3.青少年该如何创新?
4.创新的目的是什么?
三、探究平台
探究(一)创新强国
1.新闻播报:
据新华社报道:记者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获悉,中国国产TA600(也称AG600)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在航空工业高速水动力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完成水动性能研发试验,试验的成功为TA600飞机水上首飞奠定了基础。
创新永无止境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
价值观目标
树立创新意识,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培养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观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识目标
懂得创新的重要性,知道我国科技的现状,理解创新的目的。
重点难点
重点:树立创新意识,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培养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观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课
堂
练
习
1.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是(A)
A.科技创新能力B.经济实力C.人口数量D.国民素质
2.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D)
A.加强经济改革B.实行对外开放C.树立人才意识D.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3.要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就必须(A)
A.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做客创客星球(见课件)
讲一讲拉链的故事(见课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你将如何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答案:(1)敢于质疑、敢于向传统和权威挑战,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
(2)培养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观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培养自己的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
(4)努力探索,注重实践,养成勤动脑、动手的好习惯。
2024-2025学年互动式体育教育教学设计创新
典型例题讲解
1. 例题一:协调性跳跃动作技巧分析
- 题目:请描述协调性跳跃中的“双脚起跳,单脚落地”动作要领。
- 答案:起跳时,双脚同时用力向后摆动,身体向上跃起;落地时,以单脚脚尖先接触地面,迅速过渡到全脚掌,膝盖微弯,保持身体平衡。
4. 例题四:协调性跳跃训练方法
- 题目:列举三种提高协调性跳跃能力的训练方法。
- 答案:
- 双脚起跳,单脚落地练习:加强跳跃时的身体协调性和落地稳定性。
- 跳跃障碍练习:设置不同高度和宽度的障碍物,提高跳跃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 模拟比赛练习:模拟实际比赛场景,进行接力跳跃练习,提高实战能力。
5. 例题五:团队接力训练注意事项
作业反馈:
1. 观看学生提交的协调性跳跃动作视频,针对动作不规范的地方,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并鼓励学生在下一次课堂上进行展示,以检验改进效果。
2. 审阅学生提交的接力比赛策略,针对策略的合理性和创新性给予评价,指出需要完善的地方,并分享一些成功的接力比赛案例供学生参考。
3. 针对学生撰写的心得体会,关注其对团队合作的理解程度,给出积极的反馈,强调团队合作在体育比赛中的重要性。
- 讲解团队接力技巧:分析接力比赛中队员之间的配合、交接棒的技巧以及起跑和冲刺的策略。
3. 巩固练习(15分钟)
- 分组练习协调性跳跃: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 团队接力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接力练习,教师观察并指导,强调团队配合和接力技巧。
4. 课堂提问(5分钟)
- 针对协调性跳跃动作,邀请学生回答跳跃时如何保持身体平衡和节奏感。
作业布置与反馈
课程设计的创新思路:2024年学校教育的重要考量培训课件
:2024年学校教育
的重要考量培训课件
汇报人:
2023-12-29
目录
• 引言 • 创新教育理念与课程设计 • 技术应用与课程设计创新 • 实践活动与课程设计创新 • 评价方式与课程设计创新 • 教师专业发展与课程设计创新
01
引言
背景与意义
01 教育变革的需求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传统教育 模式已无法满足当代学生的需求,教育变革势在 必行。
智能推荐系统
基于学生的学习数据和兴趣爱好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荐适合的
学习资源和课程。
个性化学习计划
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水平, 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提高学习 效果。
智能辅导系统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学生提供智 能化的学习辅导和答疑服务。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在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虚拟实验室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虚拟实验 室,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 验操作,提高实验的安全性和效
01
02
03
学生需求导向
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兴 趣和目标,将课程设计与 学生发展紧密结合。
主动学习体验
通过项目式学习、合作学 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 习主动性和参与度。
及时反馈与调整
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及 时给予学生反馈,并根据 学生表现调整教学策略和 内容。
跨学科整合与课程设计创新
跨学科知识融合
打破传统学科界限,促进不同学科知识间的融合与交叉,培养学 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教学方法
引入探究式学习、案例分析等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和问题解决能力。
多元化教学资源利用
充分利用在线教育资源、社会实践等多元化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的 学习空间和体验。
《教师教育论坛》2020年第2期要目
《教师教育论坛》2020年第2期要目
作者:
来源:《教师教育论坛(普教版)》2020年第02期
加强统编本教材建设,培育社会主义时代新人
——访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国家中小学(中职)历史教材研究基地主任马敏教授陈兰枝
从开端而来:统编本语文教科书识字版块的文化传承意蕴研究
马进王琳琳
浅谈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作业系统的创新设计
——以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
朱于国
统编本七年级语文教材“详略呼应句”探析及其教学建议
李大蓉
学校改进中的教师领导力开发:意义、障碍与策略
王佳佳王声平
大数据时代教师数据素养及其培养目标解析
孟琪璐董建文
基于一位新手教师道德敏感性发展的自我叙事研究
褚红宇
探究—建構教学模式在“数学广角”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六年级下册“鸽巢问题”为例
王聪培黄威
基于思维导图的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以化学学科为例
刘振中
“以儿童为本位”:“民国”小学家访之考察
于潇王凌超
农村贫困地区学前教育教师资源配置的现实检视与优化——基于河北省平山县的实证调查
李幸李倩宋生涛豆丽君
从面对疫情的选择看生命教育的短板
杨明生
警惕在线教学中教师角色的错位与异化
郑立平。
课程设计主要创新点
课程设计主要创新点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第三章“生物的多样性”的核心概念,包括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列举出我国主要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并理解其保护意义;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生物多样性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出保护措施;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是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层次、价值以及保护措施。
具体包括:生物多样性的定义及其重要性,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及其相互关系,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其评估方法,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及其国内外实践案例。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
讲授法用于传授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案例分析法用于分析具体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小组讨论法用于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的传授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一系列教学资源。
主要资源包括教材《生物学的多样性》、相关参考书籍、多媒体教学资料,如视频、图片等,以及实验设备,如显微镜、样本等。
这些资源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多样性的知识,丰富其学习体验。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小测验和期末考试等。
平时表现评估将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表现,以及小组讨论和合作的表现。
作业评估将主要通过学生提交的作业质量和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小测验将定期进行,以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期末考试将全面测试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学评估将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评估结果将被用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为学生提供反馈,以及为教学调整提供依据。
二《风景谈》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2024)基础模块上册
二《风景谈》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2024)基础模块上册风景谈—【教学设想】从学生的初读反馈来看,《风景谈》是一篇不借助学习提示就看不懂真面目的文章,看了学习提示则犹如揭开了一层神秘面纱。
只是由于时代和生活经历的隔膜,学生对作品还是会产生诸多疑问。
基于学情和学生的初读感受,根据课程目标达成要求、单元人文主题特点及单元导语的提示,笔者决定从学生的问题出发,带领学生“结合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理解作品的思想文化内涵,探索其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
【教学过程】【导入】情境导入,提出主问题师:同学们,回忆你去过的地方,为大家分享你印象中最美的风景。
——学生发言分享。
师:茅盾先生1940年在重庆写完《风景谈》之后,又一口气写下6篇“见闻录”,但回忆起来,他眼中最美的风景出现在延安。
课前大家已经欣赏过他笔下延安的风景。
关于这些风景,我关注到大家还有很多疑惑。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近有疑之处,探寻风景背后的密码,读懂这一篇。
(PPT呈现学习目标)【任务一】欣赏茅盾笔下的风景之美1.大部分学生最有感的:高原归耕、北国晨号。
师出示课文原段,请两个学生到台上去讲解。
师进行总结评价。
并请学生讲完后齐读原文片段。
生:“高原归耕图"——银色月亮低低悬于山顶,天空蓝而清。
黑的牛影、人影在山边呈现,一幅朦胧的田园劳动剪影映于眼前。
还有小孩儿一蹦一蹦跟随着,展示出一种“暮春者……咏而归”的悠闲感。
好一派田园风光!“层层梯田"及“颀长而整齐的高杆植物”还体现了劳动人民对大自然的改造及乐观精神。
——师总结:整个画面有声有色,由静而动,多感官描写、“长"飘”等动词的运用,给人鲜明的印象和强烈的感染。
生:“北国晨号图"——为读者创设了一幅剪影:号音中透着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警觉的小号兵,雕像一般严肃、刺刀在朝霞中闪着刚性的寒光的哨兵。
对小号兵哨兵的动作、外貌、神态描写极为生动。
“园林植物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以园林植物的根为例
“园林植物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以园林植物的根
为例
余婷;杨燚
【期刊名称】《现代园艺》
【年(卷),期】2024(47)6
【摘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各类课程应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园林植物学”作为风景园林专业基础课程,不仅课程内容是帮助学生搭建专业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蕴含着丰富的课程思政要素,对达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以园林植物的根小节为例,阐述了专业及课程背景,从学情分析、学习目标、课前准备、课中活动、课后任务和教学反思6部分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的设计,探索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途径,以提高“园林植物学”的课程思政建设水平和育人水平,为后期进行一流课程建设等工作奠定基础。
【总页数】3页(P193-195)
【作者】余婷;杨燚
【作者单位】六盘水师范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美术院校风景园林专业“园林植物学”课程改革探讨--以湖北美术学院风景园林专业为例
2.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环境设计专业《园林植物学》课程为例
3.基于审美交融理论的园林植物学教学研究——以山建大风景园林专业园林植物学教学实践为例
4.“园林植物学”课程与思政教育形成协同效应的创新研究
5.园林植物昆虫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教育技术》公共课程教学内容初探
《教育技术》公共课程教学内容初探
郭婷婷
【期刊名称】《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9(023)0z2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高师<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开高的现状与矛盾,基于何克抗、刘雍潜主编的<教育技术培训教程>和祝智庭主编的<教育技术培训教程>,以及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项目,分析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内容的构建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对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模块化设计.【总页数】3页(P129-131)
【作者】郭婷婷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媒学院,山西,临汾,041004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基于教育技术标准的教育硕士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的教学设计 [J], 陈梅
2.结合思维导图的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教学实践初探 [J], 白海城;杨帅
3.改革教学内容和考试方式构建计算机公共课程体系 [J], 王祥瑞
4.面向计算思维的高职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J], 王晶
5.医学院校英语专业公共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改革研究 [J], 周秀琼;董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新课程中的实施
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新课程中的实施
戴慧君
【期刊名称】《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年(卷),期】2024()1
【摘要】在高中课程体系中,数学课程是其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需要明确新课改的各项内容,并且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新课标的各项要求,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更深入理解,为其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必要支持。
同时教师也要在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方面不断改进和创新,有效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过程中实现深层次学习和有效认知,为增强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提供必要条件。
同时也让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在强化数学理论认知理解的过程中为其取得更加良好的学习效果提供保障。
本文重点分析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新课程中的实施策略。
【总页数】3页(P45-47)
【作者】戴慧君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桓台第二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开放式教学及其途径探究
2.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实施探究式教学
3.新课程新教材视野下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设计——
以"探究平面几何中常见研究对象的数量积表示"为例4.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新课程中的实施5.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于漪学生观”视角下师生“同题异构”写作教学模型的建构
“于漪学生观”视角下师生“同题异构”写作教学模型的建构王建业
【期刊名称】《新课程研究》
【年(卷),期】2024()10
【摘要】师生“同题异构”写作教学模型是在“于漪学生观”的启发下,教师主动打破师生之间因身份不对等造成的交流隔阂和障碍,建立以平等交流、思维碰撞、相互启发、共同进步为旨归的写作教学模型。
它的建构是用“于漪学生观”指导教师日常教学的创新实践,为“于漪教育教学思想”的理解、转化与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总页数】4页(P37-40)
【作者】王建业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3
【相关文献】
1.师生同题写作,焕发作文教学生命活力
2.在生活中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一堂同题异构作文课后的思考
3.论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师生观——以艺术类学生英语教学中的师生观重构为例
4.同题寻异构异曲求同工——同题异构教学中的个性化尝试及思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进制加减乘除法计算器院系: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099411姓名:候亭亭学号:094109013指导老师:薛晓一、设计要求以52系列单片机为核心实现一个简易计算器,设计十进制加减乘除法计算器。
要求能(不同时)显示3位输入和4位输出。
二、设计目的要求计算器能实现加减乘除四种运算,具体如下:1、加法:整数加法2、减法:整数减法3、乘法:多位整数乘法4、除法:整数除法5、有清除功能6、在原有要求上扩展多位输入和输出,超出值显示乱码三、设计方案论证按照系统设计的功能的要求,初步确定设计系统由主控模块、监测模块、显示模块、键扫描接口电路共四个模块组成,主控芯片使用51系列STC89C52单片机,采用高性能的静态80C51设计,由先进工艺制造,并带有非易失性Flash程序存储器。
它是一种高性能、低功耗的8位COMS微处理芯片,市场应用最多。
监测模块采用三极管和蜂鸣器组成电路。
键盘电路采用4*4矩阵键盘电路。
显示模块采用4枚共阴极数码管和74ls138、74LS47芯片构成等器件构成。
整个单片机的接口电路:P0(3…0)用于数码管段选显示输出;P2用于键扫描输入;P0(6..4)用于数码管位选控制;P0(7)用于监测模块;单片机最小系统单片机最小系统就是支持主芯片正常工作的最小电路部分,包括主控芯片、复位电路和晶振电路。
主控芯片选取STC89C52RC芯片,因其具有良好的性能及稳定性,价格便宜应用方便。
晶振选取11.0592MHz,晶振旁电容选取20pF。
采用按键复位电路,电阻分别选取100Ω和10K,电容选取10μF。
以下为单片机最小系统硬件电路图。
单片机最小系统硬件电路键盘接口电路采用P2口对键盘进行控制,行列式键盘这里主要用反转扫描法进行检测。
原理图如下:数码管显示电路采用8位数码管对计算数据和结果的显示(实验时只用到了4位),这里选取共阴数码管,利用74LS138和74LS47对数码管进行驱动。
P0.6~P0.4用来作为位选端,控制哪几位数码管进行显示。
P0.3~P0.0控制数码管数字进行显示。
以下为数码显示电路的硬件电路图监视电路监视电路就是在按键时,发出声音提醒,以确保输入数字有效。
这里就采用5V蜂鸣器作为示音设备。
用p0.7口输出信号。
以下为报警电路硬件电路图(1)键盘扫描函数键盘电路采用4*4矩阵键盘电路。
采用扫描法对键盘进行扫描,对P2口的扫描结果和各按键的地址,我们就可以得到是哪个键按下,从而完成键盘扫描的功能。
unsigned char key_scan(void){unsigned char row,col=0,k=0xff;KEYIO=0xf0;if((KEYIO&0xf0)==0xf0)return k;delay(10);if((KEYIO&0xf0)==0xf0)return k;for(row=0;row<4;row++){KEYIO=~(1<<row);k=KEYIO&0xf0;{while(k&(1<<(col+4)))col++;k=row*4+col;KEYIO=0xf0;P0&=0x7f;while((KEYIO&0xf0)!=0xf0);break;}}return k;}键盘调用程序:调用键盘扫描程序,读取按键的值。
实现各个键的加减乘除的功能,采用switch 功能进行读取。
unsigned char key_vect(unsigned char keyValue){unsigned char nKey;switch(keyValue){case 0:nKey=7;break;case 1:nKey=8;break;case 2:nKey=9;break;nKey=ADD; break; case 4: nKey=4; break; case 5: nKey=5; break; case 6: nKey=6; break; case 7: nKey=SUB; break; case 8: nKey=1; break; case 9: nKey=2; break; case 10: nKey=3; break; case 11: nKey=MUL; break; case 12: nKey=0; break;nKey=CLR;break;case 14:nKey=EQU;break;case 15:nKey=DIV;break;default :nKey=ERROR;}return nKey;}(2)数码管显示函数采用4位数码管对计算数据和结果的显示,这里选取共阴数码管,利用74LS47和74LS138芯片对数码管进行驱动。
P0.6~P3.4用来作为位选端,控制哪几位数码管进行显示。
比如当P0.6~P0.4为0时,其他位全给1。
此时就将扫描的数据送给指定数码管显示。
void Led_display(unsigned char wei,unsigned char duan){duan&=0x0f;wei&=0x07;P0=((7-wei)<<4)|duan|0x80;}(3)监测模块函数采用三极管和蜂鸣器组成,利用P0.7进行控制,当P0.7端口为低电平时,此时计算结果出现问题,并报警。
//蜂鸣器初始化函数void sys_init(){P0|=0x80;}(4)主程序框图程序流程(5)调试步骤在焊接好器件后,先不要将芯片插在芯片座上,要先验证先板上电源是否好用,有无短路等。
接上电源,用万用表测量个芯片座对应电源和地之间的电压值,观察电压值是否正常。
一切正常后方可将芯片插入芯片座,以继续测试其他功能。
将芯片插上后,对各个模块进行调试,按键是否工作正常,数码管是否显示正常等。
编写相关部分的测试程序对其进行测试。
各部分硬件检测无误后,下载程序进行整体调试,一切正常后,结束调试过程。
在具体调试时首先遇到的问题是程序无法下载进入单片机,通过将电路板接线与原理电路图接线的对比发现,串口芯片与单片机连接的输入,输出接反,重新用铜线连接后,依然无法下载程序。
后找到原因是由于下载串口与设计封装不符,用相对应的下载线可以下载。
成功下载程序后,发现数码管显示不正确,查看后发现有先没有连接,可能是制板时漏印,连接后显示正常。
四、设计结果与分析对程序进行调试,经计算机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本程序基本实现了其功能。
当输入3位数字相加减乘除时,能够实现4位输出。
例如“138+456=594”,由硬仿件真结果可得出结果。
具体见图;五、心得体会整个体会还是比较多的。
首先是题目的选择,各方面的原因,自己还是想选个简单点的题目,不过最后选来选去,还是选择了计算器。
由于自己对单片机编程可以,结果在设计的时候遇到了一系列问题,程序总是调试部处理,不过还好,最后在同学的帮助下终于把程序调试出来了,虽然程序设计实现的功能与老师要求的有所扩展,不过勉强还算可以。
从这里我知道了基本知识的重要性。
其实进行程序设计的时候主要是对各功能模块的把握。
计算器里面最难的一部分是矩阵键盘的扫描和编码,那个费了很大力气。
另外一点就是硬件焊接调试部分。
焊接的时候到时轻松,一个下午就焊接好了,然后是调试部分。
调试花费的时间还是比较长的。
不过有了上个学期数字电路焊接调试的经验,这次单片机调试还算是比较顺利。
我也是从电路板的正负电源检测起,一步一步来,最终得到了想要的结果。
调试的时候主要遇到了个问题。
一个是键盘总是没有反应,为了这个自己调试了很久,前前后后把电路板检查了几次,最后才发现是键盘本身的问题,和同学们换了个好键盘才行。
总的来说这次课程设计达到了完成了基本任务,达到了基本要求。
通过亲身对程序设计和电路焊接调试的体会,自己对单片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单片机编程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电路板的焊接与调试,使自己电路调试的方法和思想进一步加强了。
这次单片机课程设计应该说是比较成功的。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真正的自己完成了对给定要求系统的硬件设计、电路设计、电路板设计、软件设计以及对成品的调试过程。
从本次课设中我也看到了自身的很多不足之处,对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有一知半解的现象。
有时做事不够稳定,过于毛躁,不能平心静气的去分析所遇到的问题和错误。
这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是不可取的,通过对自身问题的认识与改正相信再遇到同样问题时会更好的解决。
以后的设计实验也会更好的完成。
而且我也意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五人为一组的分配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分配各自的工作,让我们减少了很多的时间,每一步都有每一个人去做,这样,每个人都能够从中收获不同的只是,而且,还能交换各自的收获心得,让我们的知识以及走向社会工作中有了对团队合作的全新认识。
了解到以往学习中自己知识在某方面的不足之处,是对以往学习科目的一种贯穿和承接,从而能更好的认识和学习,也对将来从事工作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1] 李群芳,黄建. 单片机微型计算机与接口技术.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2] 徐维祥、刘旭敏. 单片微型机原理及应用.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3] 李光飞、楼然苗、胡佳文、谢象佐. 单片机课程设计与实例指导.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4] 周国运.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C语言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年2月第一版附录:1、先输入一个+运算,接着输入一个减运算符,结果将运行哪个,加还是减,怎样实现的?---------——王东宾回答:case EQU:NumberFormat(1);switch(MathWay){case 1:resValue=fstValue+secValue;break;case 2:resValue=fstValue-secValue;break;case 3:resValue=fstValue*secValue;break;case 4:resValue=fstValue/secValue;break;程序的流程,不管按几次,只默认是最后一次的符号有效。
2、74LS138和74LS47是怎么对数码管进行驱动的.........张玉崇回答:138和47都是译码器,138通过对输入端A/B/C输入的电平进行译码输出端输出相应的电平,然后对数码管的位选进行控制。
47也是通过输入端端口输入的电平进行译码,但他是4个输入端口A/B/C/D,对其输入的数字转换为相应的二进制编码,然后输出端输出对应于数码管的段选端的控制电平!3、如何实现数码管的位选自动选择,如2*5=10,原来是1位的,如何最终变成两位的??--卢春林回答:位选的选择是通过P0(3..0)口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