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文本的个性化解读

合集下载

(新)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

(新)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

立志,“相关链接”中引用《格言联璧》的一段话:“志之所趋,无 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 也。”接着,正文直接引用“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勉励学生不 仅要立志,更要勤奋,不断地努力。 内容。例如,在探讨“学习”这一话题时,把“学习”的繁体字用 说文解字的方式呈现出来,引发学生兴趣,然后从《礼记·月令》 中对“学习”的论述开始,展开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的内涵。
• 2.如果说学生収展素养是学校育人的价值表达,那么学科核心素养就是课程育人的
(四) 《道德与法治》总体设计
• 以初中学生生活经验为依据,以青春生命在与他人、与集体、与社
会、与国家以及全球关系中的自我发展为线索,以培养社会主义合 格公民为中心,遵循生活逻辑,整合道德、心理、法律及国情方面 的知识领域,凝练三年六册教材各个单元的学习主题,统筹安排各 年级教育。
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思想方法、 思维方式的掌握融为一体。
(二) 《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理念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
• 本册教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并将之贯穿始终。在具体落实上,将爱
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有机渗透其中。如:
4.科学遵循育人规律
• 学生道德与法治水平的发展,从观念认识、体验内化到践行反思相
融合、循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为此,教材以栏目来精心搭建教 和学的脚手架,通过设计与青少年生活贴近并喜爱的活动,在讨论 与分享中达成共识。
(三)《道德与法治》教材根本意义和价值
• 1. 必须明确课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立德”功能: •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新教材解读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新教材解读
➢ 我们要坚持在实践中学习,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 在走向未来的征程中,我们要规划未来,积极做好职业准
备。 ➢ 未来,我们要热爱本职工作,积极履行工作职责,爱岗敬
业。
2021/1/16
第七课 从这里出发
➢ 回望初中阶段,我们通过努力,在知识、能力、品格等多方面 获得许多收获,并不断认识自我、超越自我。
2021/1/16
圆梦 大舞 共台 圆 中 国 梦 自信 中国 人
中国梦实现机遇 怎样实现中国梦
自信的理由 如何自信
坚持党的领导 走中国道路 弘扬中国精神 凝聚中国力量
对国家的认同 新理对论文化的底气
对发展人信心 道路、理念、 制度、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 共同体
各民族共同 发展
民族大 家庭
港澳繁 荣稳定
2021/1/16
第三课 与世界紧相连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致力于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 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中国在参与全球治理中积极贡献智慧,同时,在承担国际责任中积 累经验、增长智慧; ➢在与世界的深度互动中,中国在经济、文化、全球治理观等多方面 均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在与世界的深度互动中,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 果,推动中华文明的发展与世界文明的进步;



厉行法治的内涵

识 厉行
厉行法治内容
法治
厉行法治的要求
民主思想
民主制度
本质特征 基本特点 具体形式 政治制度
2021/1/16
民主追求
新型 民主
行使民 主权利
增强民 主意识
民主
参与民主 生活
认识法治
法治 国家
法治
法治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思想品德解读及教学意见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思想品德解读及教学意见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思想品德解读及教学意见1.教材基本主题九年级以“面向世界的眼光”、“我们心中有世界”为基本生活主题,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生活视野,树立整体意识、全球意识、长远意识。

2.教材总体目标本册教材重在引导学生树立全球观念,以世界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的地球、国家及整个人类生活,培养忧患意识、和平和发展意识;在面临人生第一次重大选择时,重新审视自己的理想,了解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密切联系,从而树立正确的、远大的理想,学会正确处理、释放面对的升学压力,以积极的、自信的状态去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

3.教材内容框架在八年级教材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融自我于社会,理解个人与国家、时代发展的关系、融个人于时代的基础上,本册教材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生活视野,把眼光向整个世界延伸,培养学生从全球、全世界的眼光来思考问题,同时,引导学生把这种眼光融入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之中,树立远大的理想,不断追求自我人格的完善。

我们设计了五个单元:第一单元“世界在我心中”,点名本册教材的基本主题,意在让学生在积极感受当今世界的同时,逐步树立一种面向世界的眼光。

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是当今世界共同面临的基本问题,让学生从世界眼光出发,来了解我国的基本国策。

第二单元“关爱自然关爱人类”,主要围绕环境问题和我国的环境压力,了解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三单元“发展科技振兴教育”主要从当今世界科技和教育的发展来了解我国科教兴国的战略。

第一、二、三单元是本册教材的重点,第四单元和第五单元乃是七、八、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的小结,让学生从不断拓展的生活视野再回到个人的成长与完善的主题。

第四单元“理想与使命”,承接前面的主题,引导中学生在面向世界、走进全球化时代的过程中,树立自己的崇高理想,担当青年的使命;第五单元“迎接挑战、走向未来”,让学生在回顾和反思中学生活的过程中,学会面对人生的重大选择,学会自我完善,自信走向未来,保持积极、乐观、开放的人生姿态。

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新教材解析

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新教材解析

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新教材解析一、新教材编写遵循两个原则:1、是完善标准原则,即保持大结构不变,注重局部调整,精益求精;2、是与时俱进原则,即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强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为学生成长服务。

二、一些重要修改:1、彰显生命教育主题(内容和条目,由过去的一条增致三条)。

2、突出法治教育(课标内容点增加,进而采取专册的安排)。

3、强化公民意识教育(透过法治教育、公共生活、公共精神教育进行)。

4、加强媒体素养教育。

5、强调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意识。

6、突出全球意识。

7、新增“要求学生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8、增加“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

9、更加重视对教学理念与方法的革新,强调优化教学过程。

10、突出情感体验、道德实践在德育课程中的特殊价值。

11、提倡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验学习、对话学习,推动学习方式的改变。

12、重视代际间的双向互动和共同成长。

13、做好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的衔接。

14、补充“了解不同劳动和职业的特点及其独特价值”这一内容要求。

15、增加“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三、编写原则、总体设计及框架(一)编写原则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在国家意志、社会良序生活的需要与青少年生命成长之河、青少年自身的学习与生活需要之间找到一种既科学又艺术的联结与契合,让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之光照亮生命、进入青少年的精神世界。

有专题、有渗透,显隐结合、多维展开,循环往复、螺旋上升。

2、努力体现课程的综合性质首先,综合伦理道德、心理、法律、国情国策四大领域的知识。

其次,有机融整情感态度、行动能力和知识认知。

再次,突出强调活动性学习方式。

3、力图实现课程功能作为一门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专设课程,它与日常德育以及学校党团少年队组织教育成为并驾齐驱的三条德育工作路径。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材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材解析

模拟法庭
通过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 与,提高道德与法治意识。
模拟真实的法律案件,让学生扮演不 同角色,增强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社会实践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 服务、社区调查等,培养社会责任感 。
教材的作业与练习
案例分析
提供真实案例,让学生分析并给 出解决方案,提高分析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相关学术研究的链接
01
学术论文
教材中引用了一些学术论文的观点和研究成果,提供了这些论文的原文
或摘要的链接,供学生深入阅读。
02
学术著作
针对教材中的重要理论或概念,提供了相关学术著作的链接,帮助学生
系统了解相关学术领域的发展。
03
学术机构
教材中涉及的一些学术机构或研究团队,提供了这些机构的官网链接,
02
CATALOGUE
教材内容解析
教材的主题与单元
主题一:坚持宪法至上 单元一:理解宪法
单元二:保障宪法实施
教材的主题与单元
主题二
理解权利义务
单元三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单元四
公民义务的来源与分类
教材的主题与单元
主题三
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
单元五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单元六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教材的主题与单元
小组作业
分组完成作业,培养学生的团队 协作能力,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
解。
自我反思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学 习成果,明确个人成长方向。
教材的评价与反馈
课堂表现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 现,及时给予指导和反 馈,提高学习效果。
作业评价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细致 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提出改进建议。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谋求互利共赢
• 面对全球性问题:共同行动, 共担责任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பைடு நூலகம்:理念 和行动
第二单元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 第二单元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中国与世界关系认知教育, 引导学生学会以全球视野与辩证的眼光认识并正确对待中国对世界的 责任与担当,增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的意识与愿望。让学生 感受到今日中国对世界的深远影响,树立民族自信心;同时又看到中 国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新风险、新挑战、新机遇,增强忧患意识,愿意 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教材内容分析
●依据课程标准的内容规定 ●对前面五册教材的衔接与递升 ●立足国家发展和全球视野 ●兼顾个人在毕业阶段面临的一些生活主题
九年级下册
我们共同的 世界舞台上 走向未来的
世界
的中国
少年
同住地球村
与世界紧相 连
少年的担当
构建人类命 运共同体
与世界共发 展
我的毕业季
从这里出发
第一单元 我们共同的世界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
九年级下册
我们共同的 世界舞台上 走向未来的
世界
的中国
少年
同住地球村
与世界紧相 连
少年的担当
构建人类命 运共同体
与世界共发 展
我的毕业季
从这里出发
主要内容
教材编写依据 教材编写理念 教材内容分析 教材编写特点
一、教材编写依据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2016)
单元立 意
第一单元 我们共同的世界
单元导语
第一课 同住地球村 开放互动的世界
复杂多变的关系
第二课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推动和平与发展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教材使用的探索与思考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教材使用的探索与思考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教材使用的探索与思考一、深入学习领会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统编初中《道德与法制》教材编写整体思路介绍(一)教材的理想与追求1.问题导向:➢直面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这些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路径。

➢直面问题不是简单暴露社会生活的阴暗面,而是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分析问题,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在青少年学生的脑海中埋下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种子。

启示:(1)思想品德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与他们一起体会成长的美好、面对成长中的问题,为初中学生正确认识成长中的自已,处理好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提供必要的帮助。

(2)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课程的基本原则。

思想品德课程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进行积极探究和体验,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复杂性思维能力。

2.以道德的方式进行道德教育的教材道德是内心的一种体验,必须靠“养”来形成。

单纯的道德说教必然导致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的相互背离。

因此,重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有效联结,重视学生体验、反思、探究、对话,重视道德实践的指导,就成为本套教材的必然选择和追求。

启示:思想品德是人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善于开发和利用初中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组织教学,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成长服务。

靠“问答式”、“死记硬背”式的教学形式,是不合理的,也是不道德的教学模式。

3.以核心素养为指向的教材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

改变品德教材的“知识本位”取向,改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段论”的教材呈现方式,则是我们编写组的共同价值追求,这也与核心素养的发展要求,不谋而合。

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

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

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第一单元《我们共同的世界》【教材解读】第一课《同住地球村》引领学生认识和感受当今世界。

教材从认识“开放互动的世界”开始,说明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发展的、紧密联系的世界,世界与我们息息相关。

然后,从经济和文化两个角度展开当今世界的画面。

一方面从经济的角度看,是放眼全球经济,认识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辩证地看待经济全球化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同时也是风险与危机跨国界传递。

落脚点是我们要顺应历史潮流,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正确认识风险意识,注重国家经济安全,应对困难和挑战。

另一方面从文化的角度看,是共享多样文化,认识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辩证认识文化差异,相互尊重,平等对话交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在认识了“开放互动的世界”后,教材进而研究这个世界“复杂多变的关系”,展示变化中的世界格局和调整中的国际关系,这部分内容突出一个“变”字。

世界格局处于变化中,世界多极化,多种国家力量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调整中的国家关系,国家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世界局势复杂多变。

第二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认识了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了解了这个风云变化的时代之后,探寻人类如何携手共进,共同守望未来。

本课分为“推动和平与发展”谋求互利共赢”两部分。

首先,“推动和平与发展”从和平与发展两个角度展开分析,世界上维护和平的力量不断壮大,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一方面是“维护世界和平”,当今世界战争的危害、世界上存在威胁和平的因素(霸权主义、民族问题、宗教争端、恐怖主义等)方面说明要维护和平;我们要承担维护和平的责任。

另一方面是“推动可持续发展”,从当今世界存在的贫困问题、发展不平衡问题等发展问题,各国积极行动,为促进可持续发展共同努力。

其次,“谋求互利共赢”从“应对全球性问题”和“关心共同命运”两个角度说明当今世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新教材解析

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新教材解析

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新教材解析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新教材解析一、新教材编写遵循两个原则:1、是完善标准原则,即保持大结构不变,注重局部调整,精益求精;2、是与时俱进原则,即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强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为学生成长服务。

二、一些重要修改:1、彰显生命教育主题(内容和条目,由过去的一条增致三条)。

2、突出法治教育(课标内容点增加,进而采取专册的安排)。

3、强化公民意识教育(透过法治教育、公共生活、公共精神教育进行)。

4、加强媒体素养教育。

5、强调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意识。

6、突出全球意识。

7、新增“要求学生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8、增加“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

9、更加重视对教学理念与方法的革新,强调优化教学过程。

10、突出情感体验、道德实践在德育课程中的特殊价值。

11、提倡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验学习、对话学习,推动学习方式的改变。

12、重视代际间的双向互动和共同成长。

13、做好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的衔接。

14、补充“了解不同劳动和职业的特点及其独特价值”这一内容要求。

15、增加“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三、编写原则、总体设计及框架(一)编写原则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在国家意志、社会良序生活的需要与青少年生命成长之河、青少年自身的学习与生活需要之间找到一种既科学又艺术的联结与契合,让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之光照亮生命、进入青少年的精神世界。

有专题、有渗透,显隐结合、多维展开,循环往复、螺旋上升。

2、努力体现课程的综合性质首先,综合伦理道德、心理、法律、国情国策四大领域的知识。

其次,有机融整情感态度、行动能力和知识认知。

再次,突出强调活动性学习方式。

3、力图实现课程功能作为一门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专设课程,它与日常德育以及学校党团少年队组织教育成为并驾齐驱的三条德育工作路径。

初中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的内涵解析

初中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的内涵解析

情境的必不可少的中介”[2],教师要 “依据而不 1.理解教材内容
拘泥于教材”[3]。本文试以初中 《道德与法治》 教材包含教材文本和教材内容。教材文本由
教材为例,解析教材解读的内涵和两个环节,探 三个基本要素组成,即信息、符号、媒介[4]。各
寻教材文本、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关系,以就 种符号,如文字、图片、表格等组织在一起形成
的界定。笔者在中国知网上查阅了相关文献后发 是编写者赋予教材的文本意义。
现,学界用 “教材解读” “解析教材” “教材分 文本符号是话语的固定表现形式。离开编写
析”等概念,涵盖了教材解读、教学设计、教学 者的特定语境,文本符号反映的文本意义就具有
思路和教学策略等方面的教师主体行为活动。教 不确定性和开放性[5]。教师从不确定和开放的文
·8·
本意义中领悟编写者置入的课程内容的过程就是 理解教材内容的过程。
二、解读文本,理解教材内容
Hale Waihona Puke 2.创生教学内容既然文本意义具有不确定性和开放性,那么
学习是通过学习者自身的经历而发生的,学 教师应如何从教材文本反映的文本知识和文本活
习者学到了什么取决于他的 “学习经验”,而不 动中理解教材内容呢?
课程内容由课程知识和主体行为构成,如 “领会诚实是一种可贵的品质……”[7]。课程内容 不能直接提供 “学习经验”。课程内容必须转化 为学习环境中学生探究课程知识的主体行为才能 引发学生的 “学习经验”。教师将教材文本中的 课程内容转化为学习环境中学生探究课程知识的 主体行为的过程就是创生教学内容的过程。
关键词:初中 《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
初中统编 《道德与法治》教材已经在全国统 师已经意识到,教材解读是教学设计的基础,是

【原创】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与使用建议

【原创】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与使用建议

层次分析:
观点提炼: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 对国家而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增强自主 创新能力。 对社会而言,要积极推动万众创新,弘扬创新精神。
层次分析:
观点提炼: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传承和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坚定和 增强文化自信。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人 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整体,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建设 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正视发展挑战,坚持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人与 自然和谐共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走绿色发展道路, 建设生态文明,共筑生命家园。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内容解析: 揭示人民民主对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历史意义。 介绍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特征。 指出发展人民民主与全面依法治国的关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发 展,离不开法治保障;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需要建立在民主 政治的基础上。 提出民主与法治建设中,人民是直接受益者,更应成为积极的参 与者和有力的推动者。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
——九年级新教材培训讲座
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上册使用建议
来自一线老师们的反馈:
一 教材内容:变与不变
(一)整套教材的设计
七年级以学生的自我认识、 与他人的交往为主要内容, 八年级主要围绕学生的社 会生活展开内容编排,九 年级以国情国策教育及全 球观念、国际视野为线索 设计主题。

《初中政治课堂中的个性化教育与多元评价》

《初中政治课堂中的个性化教育与多元评价》
评价标准:制定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 评价反馈:及时反馈评价结果,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促进学生的个性化 发展
个性化教育: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多元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 习情况
建立教师评价体 系,激励教师不 断提高自身素质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 流与合作,共同提 高教育教学水平
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定期召开家 长会,加强家长与学校的沟通与 合作
建立学校与社会的合作机制,与企事 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 共同推进个性化教育与多元评价的实 施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开展社区教育,邀请家长、社会 人士参与学校活动,共同推进个 性化教育与多元评价的实施
融合方式:将个性化教育和多元评价相结合,形成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发展前景:个性化教育和多元评价的融合,有助于提高初中政治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 学生的全面发展
实施个性化教育与多元 评价的策略与建议
关注学生个性特点,了解学生 需求
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满足不 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鼓励学 生全面发展
提高学生参与 度:通过个性 化教育,让学 生更加积极地 参与到课堂中, 提高学习效率。
发掘学生潜能: 个性化教育能够 发现每个学生的 特长和兴趣,从 而更好地发掘他
们的潜能。
提高学生自信心: 个性化教育能够 帮助学生建立自 信心,让他们更 加自信地面对学
习和生活。
培养创新思维: 个性化教育鼓励 学生独立思考, 培养他们的创新 思维和解决问题
多元评价则是在个性化教育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全一册(统编版五四制2024)【新教材解读】义务教育教材内容解读课件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全一册(统编版五四制2024)【新教材解读】义务教育教材内容解读课件

目录
第一部分 《道德与法治新教材(2024人教版)》变化依据 第二部分 《道德与法治新教材(2024人教版)》目录结构比对 第三部分 《 道德与法治新教材(2024人教版)》整体重要变化 第四部分 《道德与法治新教材(2024人教版)》变化要点解读 第五部分 《道德与法治新教材(2024人教版)》各章节教学安排 第六部分 《道德与法治新教材(2024人教版)》教学方法
第三部分 整体重要变化
版本 课数 逻辑 板块
新版教材 11节
身心变化+自尊自信自强+道德教育+法律教育 显性栏目、新增栏目、隐形栏目
旧版教材 10节
身心变化+心理变化+集体生活+法治生活
导言
引言注重问题启发思考
3.板块调整:2)新增栏目
新增栏目:单元思考与行动贪:分为“情境思考”和“实践活动”两个部分,旨在促进学生对单元内容的深入思考和实际应用。
第三课围绕自尊展开 第四课围绕自信展开 第五课围绕自强展开 从“自尊”到“自信’再到“自强”,目的是塑造 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和抗压能力。
第二部分 目录结构比对
新教材第三单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六课到第八课为新增内容,由原本九年级上册第五课中的 “延续文化血脉”和“凝聚价值追求”系统整合文化相关内容,
第九课围绕法律为我们保驾护航展开 第十课围绕走进民法典展开 第十一课围绕远离违法犯罪展开 反映出违法犯罪的知识提前,目的是丰富学生的法律知识,增 强法治意识和观念,预防未成年犯罪的低龄化,增强学生法治 观念
第二部分 目录结构比对
第二部分 目录结构比对
第二部分 目录结构比对
第二部分 目录结构比对
“3·18”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 亲和力、针对性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青少年是最活跃的群体,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如果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照本宣科、 应付差事,那“到课率”、“抬头率”势必大打折扣。很多学校在思政课上积极采用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 学、专题式教学、分众式教学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建设智慧课堂等,取得了积极成效。”“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思政 课要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遵循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教育引导学生 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各板块的认识与运用

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各板块的认识与运用

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各板块的认识与运用初中思想品德课自2017年秋季开始统一使用部编版教材,课程名称也由“思想品德”改为“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体例、知识体系、呈现形式、评价方式等方面均有显著变化。

本文主要从呈现形式入手,谈谈对该套教材中各版块的认识与运用。

标签: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板块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各框节结构在遵循青少年认知心理规律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为每框节教学内容设计了三个主版块,即“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和“拓展空间”。

通过这三个主版块将教材内容依次呈现出来,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好这些板块,发挥其特定的功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本文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谈谈对上述三个板块的认识与运用。

一、运用你的经验——从认知的原点出发“运用你的经验”这一版块旨在通过设计诸如身边故事、主题调查、情境研究等不同的活动形式,再现学生熟悉的各种生活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进而启迪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感知、体验,从而对教学内容和课题的知识要点形成初步的感性认知。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就生活经验进行自由表达与分享,使学生在基于问题、案例情境的探索过程中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由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及真实感受出发,因而更有“生活味”和“亲和力”,更能引发学生的共鸣或思想冲突,提高课堂的开放性,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同感。

我通常把这一版块作为整节课的情境导入部分,带领学生带着问题在既定的教学情境中共同探究,在探究中导入下一版块学习。

在以往的教学中,在这一版块的内容可以编成“课本剧”的情况下(如情境体验、研讨等活动),我较多地用让学生课下编排、课上表演的形式将内容再现出来,这样对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活跃课堂气氛的确有一定作用,但并未达到引导学生由教学形式去认真体会教学内容的目的,不少学生甚至在思考问题时还沉浸在夸张的情境表演中,其兴奋点不在内容而是流于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道德与法治文本的个性化解读
作者:刘佳
来源:《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8年第09期
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基本要求。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在进行文本解读时,总会陷入认知误区,以自我为中心,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开展教学设计。

如果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存在偏差,就会导致学生的理解困难。

学生认知受到约束,创新能力发挥不出来,教学效果自然不高。

一、体验阅读,把握文本学习重点
在道德与法治教學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精确化解读,是高效课堂的保证。

因此,教师要对文本解读方法、过程和策略有整体把握,进行深入探究,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所谓的文本解读,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走进文本,理解、感知文本具体内容。

进行文本解读能够实现生本交流对话,达成三维目标。

文本解读方法众多,如何进行科学筛选,彰显教师的智慧。

体验阅读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文本解读方法,它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完成实践感知过程,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主动走入文本。

在教学“公民基本权利”时,我通过播放视频创设了一个情境,然后导入新课:“一个人从出生到年满十八周岁,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拥有很多权利。

在这个视频中,小刘拥有哪些权利?”学生热情高涨,认真回忆。

大部分学生都能找到姓名权、受教育权、选举权等。

在进行体验阅读设计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文本内容,借助多媒体强大的展示功能,将学习内容展示出来,以此来刺激学生感官,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学生兴趣点被锁定,参与积极性高涨,自然能够快速进入学习情境中,顺利触碰文本核心问题,教学效果自然值得期待。

二、比较阅读整合,文本多重资源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如果学习者不能主动探究知识,无法自主建构知识体系,那么,这样的教学方式就是无效的。

所以,教师要根据文本相关内容和教学需要,在进行文本解读时,适时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一些典型案例,这些案例对学生学习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但不可否认,教材容量有限,无法将所有学习内容融入进来。

所以,教师要对教材内容有清晰认知,适时引入比较阅读这种教学方法。

比较阅读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它将文本中的案例与课外案例进行对比,进而让学生对文本理论知识有更深刻的把握。

在教学“诚实守信”时,教师首先由寓言故事引入,让学生对诚信这一概念有整体感知。

接着,教师再将课外搜集到的案例与文本中的案例展示出来,引导学生对两个案例进行整合、阅读。

所以,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精心筛选课外案例,适时给学生补充课外资料,进行课外知识链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促使课内教学因子与课外教学因子实现多维度融合,实现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全面升级。

三、拓展阅读,深挖文本人文情怀
初中生的思维能力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相对而言,学生的思维发展仍然受到一定限制。

学生在进行文本解读时,难免会遇到难以理解的内容。

这时,教师要进行拓展阅读,从学生生活着手,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探究欲望。

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文本中没有充分展开但又比较重要的学习内容,教师可以采用拓展阅读。

拓展阅读能够有效补充教学资源,使学生在对材料阅读中实现人文情怀的提升。

教学“服务社会”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阅读、感知服务社会的意义,接着让学生回忆自己做过的服务社会的事。

学生纷纷回忆并举手回答。

有的学生回忆自己站在十字路口指挥行人过马路的事情。

学生深情地说道:“在规劝人们遵守交通规则的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为人民服务、帮助别人是如此快乐的一件事。

”在学生说完后,教师让学生搜集社会生活中有关爱岗敬业、热爱劳动的人物和事迹。

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实践接轨,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

通过这样的拓展性阅读,极大激发了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学生的认知和人文素养也逐渐得到提升。

阅读兴趣是提高学习品质的重要力量,教师要对学生兴趣点有清醒认知,找到学生思维的切入点,选择恰当的课外阅读材料,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使拓展阅读成为学生政治素养形成的助推力。

引导学生主动解读教材文本是教师的首要任务,也是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

初中阶段,学生身心成长有自身规律,教师必须走出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文本解读误区,根据教学需要不断积极探索,创优教法设计,升级教学形式,促使学生开展独立思考,主动参与到教材解读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