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 内容介绍
最新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预防犯罪》PPT教学课件
![最新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预防犯罪》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266c09e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d1.png)
1、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2、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3、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 物; 4、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 5、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等 6、多次偷窃; 7、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8、吸食、注射毒品等
青少年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
有的同学认为,上面漫画中的行为都是一些小事,没什么大不了的, 你怎么看?
1
2
严重3不良行为 4
犯5罪
夜不归不宿良行为出性和入网营吧犯业罪之结员间交没社有会人不可偷跨窃越财的物 鸿沟多!次盗窃
法律知识小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旷课、夜不归宿 2、携带管制刀具 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5、偷窃、故意毁坏公共财物 6、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 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响制品、 读物等 8、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娱乐场所等
②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③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④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B 2、王某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给我们青少年的启示有(
)
①不能与社会上的人来往
②要自觉接受家庭、学校的教育
③要学法守法,增强法律意识
④要防微杜渐,勿以恶小而为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课后作业
01 完成课后练习题 02 课时练习题(选取)
①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探究三】预防犯罪
16岁中学生小强,结识了一些社会上一 群游手好闲的“朋友”,加上父母疏于管教, 他逐渐无心学习,不仅夜不归宿,多次进出营 业性网吧,为搞到钱去网吧玩游戏,他和几个 社会人员竟多次入室盗窃,在短短一年多时间 多次作案,最终因犯盗窃罪被判刑。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4fe2881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06.png)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人教版)简介本文档是对《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人教版)》课程内容的概述和总结。
道德与法治是中学阶段的必修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品质,帮助他们理解与应对现代社会中的法律问题和道德困境。
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法律观念,使其具备良好的法治思维和法律素养。
2.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法律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3. 了解和尊重法律的权威性,强调公平、公正和公正原则。
4.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提倡诚实、守信和友善等美德。
课程内容1. 法与生活: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和意义;讲述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并以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与感悟。
2. 安全与法律:宣传安全法律法规,强调安全意识和预防能力的重要性;讨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安全问题和解决方法。
3. 公平与公正:介绍公平、公正和正义的概念和内涵;讲述公平原则在法律中的体现,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维护公平和公正的道德选择。
4. 家庭与法律:介绍家庭法律的基本知识,包括法律婚姻合同、家庭成员权利和义务等内容;让学生理解家庭法律的作用和保障作用。
5. 社会与法律:介绍社会法治的概念和内涵,以及法律对社会秩序和发展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社会问题与法律之间的关系,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方案。
6. 道德与法律:探讨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培养正确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教学方法1. 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图文、音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生动形象地呈现法律概念和案例,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理解能力。
2. 合作研究: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从中研究法律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4. 反思讨论: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和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新)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
![(新)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0c0aa9efba0d4a7302763afb.png)
立志,“相关链接”中引用《格言联璧》的一段话:“志之所趋,无 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 也。”接着,正文直接引用“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勉励学生不 仅要立志,更要勤奋,不断地努力。 内容。例如,在探讨“学习”这一话题时,把“学习”的繁体字用 说文解字的方式呈现出来,引发学生兴趣,然后从《礼记·月令》 中对“学习”的论述开始,展开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的内涵。
• 2.如果说学生収展素养是学校育人的价值表达,那么学科核心素养就是课程育人的
(四) 《道德与法治》总体设计
• 以初中学生生活经验为依据,以青春生命在与他人、与集体、与社
会、与国家以及全球关系中的自我发展为线索,以培养社会主义合 格公民为中心,遵循生活逻辑,整合道德、心理、法律及国情方面 的知识领域,凝练三年六册教材各个单元的学习主题,统筹安排各 年级教育。
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思想方法、 思维方式的掌握融为一体。
(二) 《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理念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
• 本册教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并将之贯穿始终。在具体落实上,将爱
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有机渗透其中。如:
4.科学遵循育人规律
• 学生道德与法治水平的发展,从观念认识、体验内化到践行反思相
融合、循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为此,教材以栏目来精心搭建教 和学的脚手架,通过设计与青少年生活贴近并喜爱的活动,在讨论 与分享中达成共识。
(三)《道德与法治》教材根本意义和价值
• 1. 必须明确课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立德”功能: •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
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介绍
![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1a914faa69dc5022aaea0080.png)
新教材编写启动
• 2012年3月18日,受教育部委托,编写工作 正式启动。 • 自始至终由教育部相关部门直接领导。 • 中央领导直接关怀指导。 • 中央有关部委办及相关专家多次严格审查。 • 教育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心理学、 哲学等领域重要学者鼎力相助和支持。 • 学科教研员和一线教师的大力配合。
变化一 变化二
强调“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 明确 “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 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
一些重要修改:
• 彰显生命教育主题(内容和条目,由过 去的一条增至三条)。 • 突出法治教育(课标内容点增加,进而 采取专册的安排)。 • 强化公民意识教育(透过法治教育、公 共生活、公共精神教育进行)。 • 加强媒体素养教育。
新课标解读 与 新教材介绍
提纲
一、课标修订与新教材编写启动
二、教材编写原则及总体设计
三、教材呈现方式及其意图
一、课标修订与新教材编写启动
2006年 • 思想品德 课标修订 组成立 2011年4月 • 课标修订 稿基本定 稿
2007年底 • 形成课标 初步修订 稿
2011年11月 • 新课标由国 务院批准正 式颁布
我
自己
国家和 社会
我
他人和 集体
世界
(三)教材框架
七年级上册
成长的节拍
友谊的天空
友谊与 成长同行 交友的智慧
师长情谊
生命的思考
中学时代
师生之间
探问生命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目录(部编版)(2020年九月整理).doc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目录(部编版)(2020年九月整理).doc](https://img.taocdn.com/s3/m/839440ff852458fb770b56f7.png)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一课中学时代(一)中学序曲(二)少年有梦第二课学习新天地(一)学习伴成长(二)享受学习第三课发现自己(一)认识自己(二)做更好的自己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一)和朋友在一起(二)深深浅浅话友谊第五课交友的智慧(一)让友谊之树长青(二)网上交友新时空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六课师生之间(一)走近老师(二)师生交往第七课亲情之爱(一)家的意味(二)爱在家人间(三)让家更美好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八课探问生命(一)生命可以永恒吗(二)敬畏生命第九课珍视生命(一)守护生命(二)增强生命的韧性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一)感受生命的意义(二)活出生命的精彩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青春时光第一课青春的邀约(一)悄悄变化的我(二)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第二课青春的心弦(一)男生女生(二)青春萌动第三课青春的证明(一)青春飞扬(二)青春有格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第四课揭开情绪的面纱(一)青春的情绪(二)情绪的管理第五课品出情感的滋味(一)我们的情感世界(二)在品味情感中成长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第六课“我”和“我们”(一)集体生活邀请我(二)集体生活成就我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一)单音与和声(二)节奏与旋律第八课美好集体有我在(一)憧憬关好集体(二)我与集体共成长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一)生活需要法律(二)法律保障生活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一)法律为我们护航(二)我们与法律同行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公共生活第一课我们的公共生活(一)我与社会(二)在社会中成长第二课公共生活新平台(一)网络改变世界(二)合理利用网络第二单元遵守公共规则第三课秩序与规则(一)维护秩序(二)遵守规则第四课与规则同行(一)尊重他人(二)以礼待人(三)诚实守信第五课心中有法(一)法不可违(二)预防犯罪(三)善用法律第三单元维护公共利益第六课我们的公共利益(一)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二)做负责任的人第七课心系公共利益(一)关爱他人(二)服务社会第四单元践行公共精神第八课学会共处(一)国家好大家才会好(二)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第九课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一)认识总体国家安全观(二)维护国家安全第十课建设美好祖国(一)关心国家发展(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维护宪法权威第一课我是中国公民第二课捍卫宪法尊严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第四课公民义务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第五课我国基本制度第六课我国国家结构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第八课维护公平正义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改革与创新第一课感受经济改革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第四课全面依法治国第三单元文明与发展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第七课中华一家亲第八课中国人中国梦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共同的世界第一课同住地球村第二课走向和平与发展第二单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第三课展现中国风范第四课奏响中国乐章第三单元少年的征程第五课少年的担当第六课我的毕业季第七课未来在召唤。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知识点汇总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d330955d27284b73f242503f.png)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第一课中学时代1-1 中学序曲1.初中新生活的“新”体现在哪些方面?①跨进中学校园,我们有了一个新的名字——中学生!②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别样的天地,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2.中学时代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意义?①中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②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3.如何认识中学时代是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生命的进阶体现在哪里?)①随着身心的不断发展,我们开始深入探寻生命的奥秘,满怀好奇地撩开精神世界的面纱;②随着自我意识的逐步觉醒,我们开始主动发现和认识自己;③随着思维水平和理解能力的不断提高,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越发具体而深入;④随着生活体验的日渐丰富,我们开始自觉磨砺意识和品格,思考生活的意义。
4.中学时代带给我们的成长礼物有哪些?(中学生活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变化?)①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
②中学生活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
③进入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④在新的环境中,我们可以重新塑造一个自我新形象。
★5.怎样塑造自我新形象?(理想中的“我”是什么样的?)①越来越有活力,能坚持,有韧劲;②越来越坚强,会合作,能包容;③越来越有主见,敢于表达自我。
★6.我们如何对待成长的礼物?或:怎样适应初中新生活?或:如何度过中学时光?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
1-2 少年有梦1.什么是梦想?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
★2.少年的梦想有什么特点?或:少年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梦想?①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
②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③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3.我们为什么从小要有梦想?①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最新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预防犯罪 》优质教学课件
![最新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预防犯罪 》优质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6fb5c5b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54.png)
王某有哪些违法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①殴打出租车司机杜某致轻微伤,劫走杜某的出租车行为构成违法。 ②构成犯罪。本案中的犯罪分子犯了故意伤害罪和抢劫罪。 我国刑法第234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拘役或者管制。第263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 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答案与解析】D 本题考查预防犯罪。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题干中王某的经 历告诉我们,违法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启示我们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要增强法治观念;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故①②③④正
3 课堂练习
3. 下列关于刑法、犯罪、刑罚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B.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 的行为 C.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罚 D.刑法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读完这封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避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就得防微杜渐
青少年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
有的同学认为,上面漫画中的行为都是一些小事,没什么大不了的, 你怎么看?
③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 自觉守法的人; ④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 范于未然。
①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15岁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一些
社会上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他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开始他
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和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并因偷东西、
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处分。但他并没有吸取教训,反而经常偷窃财物等,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教材介绍和编写意图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教材介绍和编写意图](https://img.taocdn.com/s3/m/c3d25ce8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3d.png)
二、教材亮点
(三)以法治意识为指向,突出法治教育,让 学生更好地理解“法治让生活更美好”
2.注重学生“在社会中成长”与不断深化的 社会认识的统一。
一、特点说明
(一)注重逻辑,关照教学内容的完整呈现
3.注重作为获益者的社会成员和作为奉献者和担当者 的社会成员的统一。
一、特点说明
(二)与时俱进,强化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
1.将维护国家利益列为 一个单元,专门设置国 家利益和总体国家安全 观的教学内容。
➢ 主动融入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树立积极的生活态 度,学会互助关爱、合作共享,承担起我们作为社 会成员的责任。(行为)
三、内容结构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 我与社会 ➢ 在社会中成长
三、内容结构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 我与社会 • 感受社会生活(绚丽多彩、错综复杂) •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社会关系中确定身份)
三、内容结构
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
➢ 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是一种价值追求,更是一种 精神境界。(认识)
➢ 增强责任感和责任心,自觉自愿地承担责任, 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过程中收获快乐、健 康成长,谱写绚丽多彩的青春篇章。(行为)
三、内容结构
第六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
➢ 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 ➢ 做负责任的人
三、内容结构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 预防犯罪 • 了解罪与罚(刑法、犯罪、刑罚) • 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杜绝不良行 为、依法自律)
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541ac2ff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65.png)
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一课中学时代第 1 课时中学序曲【学习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热爱中学生活,珍惜新的起点,积极应对各种可能与挑战,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以积极的态度迎接中学生活的到来。
才能目的:能正确认识中学时代对人生开展的重要意义;能积极应对中学生活的各种挑战,激发自我潜能,塑造全新的自我。
知识目的:理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知道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既是新的时机和可能,也是新的目的和挑战。
【重点难点】重点:中学时代为人的一生奠定重要根底。
难点:认识中学生活意味着新的时机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的和挑战。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师:生命好似一场旅行。
我们刚刚辞别快乐的小学生活,度过愉快的暑假,而今,我们满怀希望跨入了中学的大门。
进入中学阶段,展如今我们面前的又是怎样的风景呢?你对中学生活又有哪些期待呢?今天我们就走进——中学时代。
播放歌曲《中学时代》。
自学互研生成才能( 一 ) 自主预习1 .中学时代是人生开展的一个新阶段,它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根底。
2 .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3 .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时机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的和挑战。
这些都是生命馈赠给我们的成长礼物。
( 二 ) 合作探究知识模块一新的起点探究一:教材 P2 ~ 3 运用你的经历(1) 上了中学,你觉得自己长大了没有?(2) 你对中学生活有哪些期待答案提示:此活动两问,可以让学生据实答复,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答案不统一。
探究二:教材 P3 探究与分享请用不同的词语,和同学分享你对中学生活的初步感受。
答案提示:词语不统一,可让学生自由发言。
如:新奇、兴奋、紧张、害怕、快乐、孤独、多彩、新颖、挑战等词语均可。
探究三:教材 P4 探究与分享(1) 你在校园里还有哪些发现?(2) 你的初中生活与小学相比有哪些变化?答案提示: (1) 让学生根据自己近几天的观察据实答复。
(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内容介绍及实施策略(共74张PPT)
![(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内容介绍及实施策略(共7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2baf736453610661ed9f4b4.png)
二、教材编写理念
(六)关注学生进入青春期后的身心发展特点, 特别是在观察、记忆、思维、想象以及情绪、 情感方面的特点,注重教材对学生的思想引领, 强调思维能力的培养。(集体生活——我与集 体共成长)
北京市网信办总结自媒体平台八大乱象
• • • • • • • • 1、曲解政策,违背正确导向; 2、无中生有,散布虚假信息; 3、颠倒是非,歪曲党史国史; 4、格调低俗,突破道德底线; 5、惊悚诱导,标题党现象泛滥; 6、抄袭盗图,版权意识淡薄; 7、炫富享乐,宣扬扭曲价值观; 8、题无禁区,挑战公序良俗。
教材编写总体思路
(三)、本册教材设计突出体现了初中
学生的青春文化色彩,关照到初中生进入 青春期的自我认识、自我发展、情绪管理、 情感发展、学会过集体生活、树立法治信 仰、自觉学法尊法守法用法。
教 材 主 题
二、教材编写理念
(一)全书贯穿社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专题内容 : “共奏和谐乐章” “走进法治天地” ●部分落实或渗透: “青春时光” ——文明、自由、爱国等 “做情绪情感的主人” ——友善、文明、和谐等 “在集体中成长” ——公正、平等、敬业、友善等 “走进法治天地” ——公正、自由、和谐等
朱之文部长所讲的教育要解决的三 个问题:
• 第一,为谁培养人才? • 第二,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 第三,怎样培养人才?
打下中国底色,植入红色基因。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教材内容介绍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教材内容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e666481b192e45361066f57e.png)
教材编写依据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2016)
内容主题承接七上、开启八年级 学生在青春期的生命成长与自我发展
学生的生活扩展与社会兴趣发展 当前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与挑战
教材编写内容
伴随着学生身心的迅猛发展,独立意识逐渐增 强,生活矛盾也开始凸显。七下内容设计遵循学生 的成长规律,以成长中的问题与矛盾为基础,突出 “成长的不仅是身体”的基本观点;具体设计关照 到学生进入青春期的自我认识、自我发展、情绪管 理、情感发展、学会过集体生活、树立法治信仰并 学习过法治生活等,提炼确定了“青春时光”、“ 做情绪情感的主人”、“在集体中成长”以及“走 进法治天地”四个学习主题。
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
教 材 第二单元 做情绪情感的主人
主 第三单元 在集体中成长
题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教材编写原则与特点
教材坚持什么?倡导什么? 教材如何引导“教”与“学”?
教材坚持什么?倡导什么?
一、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专题内容——“共奏和谐乐章”
以“和谐”价值观为引领,以“集体主义”为依据, 帮助学生学会处理集体生活中可能遭遇的不同情形的个人 与集体、集体与小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教材坚持什么?倡导什么?
二、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教材坚持什么?倡导什么?
三、体现生命教育、公民意识教育、法治教育
• 关注青春生命,凸显生命教育底色
立足青生春命生教命育成长是,底教色材,对它一以些内关容注点并的基编于排学和处生理的做生了命新 的探索状,态比的如良:好第三积课极“为青基春本的表证征明”,中七,下“内飞容翔编的力排量主”要包围含 着自信绕、青自春强生的命内容成,长为的何内这在样需处要理?。过去相关内容的教学更容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教材内容介绍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教材内容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e666481b192e45361066f57e.png)
单元 设计
由于当前教育对学生的情感生活缺乏关照和引导, 另一方面,课程标准中有关初中生情感生活的内容点, 尚未被较好发掘。教材将“情感”作为学习主题,内 容设计关切初中学生在广泛意义上的情感生活。
教材认为情感伴随生活经历不断积累、发展,持 续且具有稳定倾向地影响着学习和生活,着力引导初 中学生的情感在生活经验的不断扩展中更加丰富、深 刻,倡导初中学生不断创造、积累美好的情感体验, 传递情感正能量。这些内容恰恰是青少年时期将核心 价值观植入心灵,形成健全人格和性格、涵养宽广博 大情怀的重要基础。
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
教 材 第二单元 做情绪情感的主人
主 第三单元 在集体中成长
题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教材编写原则与特点
教材坚持什么?倡导什么? 教材如何引导“教”与“学”?
教材坚持什么?倡导什么?
一、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专题内容——“共奏和谐乐章”
以“和谐”价值观为引领,以“集体主义”为依据, 帮助学生学会处理集体生活中可能遭遇的不同情形的个人 与集体、集体与小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教材如何引导“教”与“学”?
四、依托知识、超越知识, 力图处理好“知识” “生活”“价值”之间的关系
• “知识”:关于道德的知识(正文等)、有助于道德 的知识(相关链接等)、道德知识(实践知识)
• “生活”:个体化的生活经验(起点、资源、实践) • “价值”: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
部编人教版(初三)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制知识点归纳
![部编人教版(初三)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制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038552adb84ae45c3a358c50.png)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归纳第二单元民主与法制第3课追求民主价值第1节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知识点归纳:1、一般来说,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2、全体中国人民在共同价值追求: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3、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
5、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7、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9、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简答题:1、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答:(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族,它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3)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2、在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的构成是怎样的?答:(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这项制度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4)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第二节参与民主生活知识点归纳:1、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
新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目录(部编版)-新版.pdf
![新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目录(部编版)-新版.pdf](https://img.taocdn.com/s3/m/b8e35c36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11.png)
新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目录(部编版)-新版.pdf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一课中学时代(一)中学序曲(二)少年有梦第二课学习新天地(一)学习伴成长(二)享受学习第三课发现自己(一)认识自己(二)做更好的自己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一)和朋友在一起(二)深深浅浅话友谊第五课交友的智慧(一)让友谊之树长青(二)网上交友新时空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六课师生之间(一)走近老师(二)师生交往第七课亲情之爱(一)家的意味(二)爱在家人间(三)让家更美好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八课探问生命(一)生命可以永恒吗(二)敬畏生命第九课珍视生命(一)守护生命(二)增强生命的韧性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一)感受生命的意义(二)活出生命的精彩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青春时光第一课青春的邀约(一)悄悄变化的我(二)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第二课青春的心弦(一)男生女生(二)青春萌动第三课青春的证明(一)青春飞扬(二)青春有格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第四课揭开情绪的面纱(一)青春的情绪(二)情绪的管理第五课品出情感的滋味(一)我们的情感世界(二)在品味情感中成长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第六课“我”和“我们”(一)集体生活邀请我(二)集体生活成就我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一)单音与和声(二)节奏与旋律第八课美好集体有我在(一)憧憬关好集体(二)我与集体共成长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一)生活需要法律(二)法律保障生活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一)法律为我们护航(二)我们与法律同行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公共生活第一课我们的公共生活(一)我与社会(二)在社会中成长第二课公共生活新平台(一)网络改变世界(二)合理利用网络第二单元遵守公共规则第三课秩序与规则(一)维护秩序(二)遵守规则第四课与规则同行(一)尊重他人(二)以礼待人(三)诚实守信第五课心中有法(一)法不可违(二)预防犯罪(三)善用法律第三单元维护公共利益第六课我们的公共利益(一)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二)做负责任的人第七课心系公共利益(一)关爱他人(二)服务社会第四单元践行公共精神第八课学会共处(一)国家好大家才会好(二)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第九课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一)认识总体国家安全观(二)维护国家安全第十课建设美好祖国(一)关心国家发展(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维护宪法权威第一课我是中国公民第二课捍卫宪法尊严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第四课公民义务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第五课我国基本制度第六课我国国家结构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第八课维护公平正义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改革与创新第一课感受经济改革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第四课全面依法治国第三单元文明与发展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第七课中华一家亲第八课中国人中国梦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共同的世界第一课同住地球村第二课走向和平与发展第二单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第三课展现中国风范第四课奏响中国乐章第三单元少年的征程第五课少年的担当第六课我的毕业季第七课未来在召唤。
道德与法治七上教材内容介绍及实施策略
![道德与法治七上教材内容介绍及实施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af279a12b9d528ea80c77907.png)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内容介绍及实施策略一、新课程教材观的建立1. 结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解读落实教材。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教育部统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工作,自2012 年4 月启动至2016 年9 月投入使用,历时四年半的时间。
教材编写依据东南亚地区普遍认同的学生道德养成的“同心圆”和“关系轴”理论来进行主题选择和内容设计。
教材内容提出的指向学生自我的教育,热爱生命,过有品质的青春生活,提升学生的社会性,有责任与担当,以学习为基础给生命以精神给养,提升学生人文精神、道德素养、法律精神等内容,与核心素养理念一致,内容契合,体现了教材编写的前瞻性、现实性和时代性。
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要结合落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来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与评价。
2. 实现学科教师和学生共同精神成长的蓝本初中学生处于价值观形成的敏感期和关键期。
在此期间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客观的、积极的、正向的价值观念的引领和建构对学生的一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材以同心圆和关系轴理论为依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遵循学生生活的逻辑,建构学生在不断拓展的生活空间里,为实现自我的成长,处理好对自我的认知和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应该遵循的价值准则与思维方式。
教师作为学生价值观建构的引领者和思维方式的培养者,自身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是必要条件。
纵观学科教师学科素养和价值观素养现状,我们会看到,教材设计观点的前瞻性和引领性对教师的成长也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教师仍需要依据教材建构起来的价值观体系和前沿观点进行自我审查和自我教育,提升自身的学科综合素养,为提升学科课堂的教学引导力奠定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关注人类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教材将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有机结合,富有中国文 化风格和精神气息在完整的历史文化脉络中涵 养当代中国少年儿童的品德。
二、教材编写理念
2.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首先,教材 语言尽可能引 入传统文化经 典。
二、教材编写理念
2.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立意 解读
走近老师 家的意味 让家更美好
• 了解教师职业 • 尊重老师的“不同”
• 生命的居所 • 中国人的“家” • 爱的碰撞
• 共建共享美好家庭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单元导语 第八课 探问生命 生命可以永恒吗 敬畏生命 第九课 珍视生命 守护生命 增强生命的韧性 第十课 绽放生命之花 感受生命的意义 活出生命的精彩
友谊的特质 友谊的澄清 建立友谊 呵护友谊 网上交友
• 亲密、平等、双向、 心灵的相遇 • 友谊会变 • 竞争与友谊
பைடு நூலகம்
• 开放、主动、持续 • 关怀、尊重 • 正确对待冲突、伤害
• 辩证认识网上交友 • 慎重对待网友见面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单元导语 第六课 师生之间 走近老师 师生交往 第七课 亲情之爱 家的意味 爱在家人间 让家更美好
教材第100页
三、教材内容分析
七年级上册教材是对小学教材进行衔接和 深化,同时又是初中整套六册教材的开端。本 册内容的构建注重刚刚跨入中学大门的七年级 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初中学生逐步 扩展的生活为基础,不断深入,体现螺旋上升, 也为后续的同一主题的深化播下种子。
七年级上册
成长的节拍
友谊的天空 友谊与
立意 解读
成长的节拍
努力,是梦 想与现实之 间的桥梁
努力,需要 立志,需要 坚持。
立意 解读
成长的节拍
学 习 即 生 活
带着学习的 心态,生活 中的点点滴 滴都是学习。
学 习 给 生 命 添 加 养 料
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可以让我们有更充实的生 活。学习,打开了生命的视窗,让我们面前的世界变得更广阔、 更精彩;学习,拓展了新的通道,让我们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 学习,改变了思维方式和行为,提升我们的能力和智慧;学习, 带来了更多的选择,让我们变得更加独立和自由;等等。
其次,在案例选择、活动设计等方面也尽 可能安排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例如,在探讨 “学习”这一话题时,把“学习”的繁体字用 说文解字的方式呈现出来,引发学生兴趣,然 后从《礼记·月令》中对“学习”的论述开始, 展开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的内涵。
教材第14页
二、教材编写理念
2.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二、教材编写理念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
本册教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并将 之贯穿始终。在具体落实上,本册主要将爱国、敬业、 诚信、友善这些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有机渗透其中。 教材的每个学习主题背后都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支 撑,按照落实、落细、落小的原则,显隐结合、由近及 远、渐次展开,实现了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全覆盖,从而 使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不断深入。
理性面对他人评价
立意 解读
成长的节拍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接纳自己,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
·接纳自己满意的部分,也接纳自己不满意的 部分 ·接纳自己并不容易
第二单元 友谊的天空 单元导语 第四课 友谊与成长同行 和朋友在一起 深深浅浅话友谊 第五课 交友的智慧 让友谊之树常青 网上交友新时空
立意 解读
第三,在对文化内容的处理上,教材不仅 仅是引经据典,而且积极思考和探索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的融入方式,力图展现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精髓,运用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身上流 淌着民族文化的血脉,以民族精神丰富和提升 自身的精神世界。
教材第103-104页
二、教材编写理念
3.准确把握学科特点
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综合课程,教材体现了综合性、 过程性、实践性特点。 一方面,课程将伦理道德、心理学、法学、政治与 国情等做知识整合,形成综合课程。例如,在“家的意 味”一课中,从“家规”“家训”以及家庭文化中的 “孝”等方面,特别探讨了“中国人的‘家’”,体味 中华文化深厚的韵味和丰富的内涵,同时又渗透有关孝 亲敬长的法律规定,将道德和法律有机融合。
中学时代 学习新天地 发现自己
• 生命馈赠的礼物 • 努力就有改变 • 学习即生活 • 学习,给生命添加养料 • 理性面对他人评价 •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立意 解读
成长的节拍
从“长大” 这个话题开 始……
上了中学,你觉得长大没 有? 你对中学生活有哪些期待 ?
立意 解读
成长的节拍
生命馈赠的礼物
更多发展自我的机会、实现自我超越、塑造新形象
师长情谊
生命的思考
中学时代
成长同行
交友的智慧
师生之间
探问生命
学习新天地
亲情之爱
珍视生命 绽放 生命之花
发现自己
四大主题
成长 师长
友谊 生命
第一单元 成长的节拍 单元导语 第一课 中学时代 中学序曲 少年有梦 第二课 学习新天地 学习伴成长 享受学习 第三课 发现自己 认识自己 做更好的自己
立意 解读
“少年有梦” 体现了爱国情感 和爱国主义教育
“活出生命的精彩” 从敬业角度引导学生 认识到在平凡中闪耀 的伟大
“网上交友 新时空”中 隐含着对诚 信及其复杂 性的探讨
在探讨同伴关系、 师生关系、亲子关系、 我和其他生命关系时, 都从不同角度和深度 落实友善这一价值观 的教育
二、教材编写理念
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 教材内容介绍
翻开她,生命成长的气息扑面而来
主要内容
教材编写依据 教材编写理念 教材内容分析 教材编写特点
一、教材编写依据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2016) 初中学生生活的逻辑 青少年自身发展的需求 青少年生命成长阶段的任务 教育的引领和指导
二、教材编写理念
3.准确把握学科特点
另一方面,教材注重过程和实践,改变简单告知对 与错的方式,走向双向平等的交流与开放的对话。在问 题的分析、观点的呈现方面,力图给学生提供思维、判 断、选择的条件,让学生结合所学、所感,通过实践整 合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在探讨“爱护 身体”时,选取学 生生活中的事例, 引用学生常见的各 种观点进行碰撞交 流,引导学生认识 爱护身体、养成健 康的生活方式,是 对自己生命负责任 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