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圩堡遗产的历史变迁及其类型分析
太湖“塘浦圩田”体系下的聚落遗产系统保护和展示——以江苏常熟为例
太湖平原为一蝶形洼地,水不易排泄,流域内部湖荡棋布,河港纵横。太湖围垦,最早 出现于春秋末期,经过战国、秦汉时期的努力,围田进一步开拓。至唐中叶,分散围垦的初 级形式逐渐发展为横塘纵浦交错的棋盘式“塘浦圩田”。至唐末五代,“塘浦圩田”体系得到 完善和巩固,并最终形成。适时,常熟县内遍布“七里十里一横塘,五里七里一纵浦”的农 田景观,但这种圩田是规模齐整、面积宏大的“大圩”。宋代以后,大圩形式的“塘浦圩田” 体系逐步崩溃,在塘浦河道下,逐渐发育出较小的泾浜水系,而原有的大圩也被泾浜分割成 小圩,太湖东部逐步形成了一种以泾浜为主体的圩田体系,并延续至今。3
2.2.2 聚落景观价值
“塘浦圩田”体系下所形成的人、水、田和谐相处的水乡聚落模式,是江南传统市镇自 然、人文景观的杰出代表。 1) 水乡市镇
常熟市镇是典型的江南市镇,它以河道水网为依托,形成多层次的市镇空间网络,市镇 密度高,但规模小,一般呈沿河一字形(带形)或十字形形态布局。市镇之间通过专业分工, 形成专门市镇。
1925 年,美国学者索尔(Sauer)首次提出文化景观的概念,认为文化景观是人类活动 长期积累的结果,沉淀了不同历史时期文化的记忆,每一个时代的人们,都会按照自己的标 准去创造属于自己时代的文化景观,文化景观被打上了鲜明的历史烙印,这为文化景观遗产 的理论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张友军,2015)。2005 年 ICMOS《西安宣言》在文化景观概念 的影响下,基于对遗产认识的扩大,提出保护遗产“周边环境”的要求,“周边环境”包含 了有形与无形、历史与现在、人工与自然等多方面的因素。2
图 4.常熟江南市镇老照片 2) 市镇乡绅
市镇乡绅是江南社会的精英代表,他们通过科举获取功名,之后又致士乡里,成为当地 名绅。旧时常熟的“翁、庞、杨、季、归、言、屈、蒋”称为“八大姓”均为当时官宦世家、 阀阅门第。位列第一的翁姓,曾出过翁同龢、翁曾源两位状元。
肥西淮军圩堡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肥西淮军圩堡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肥西淮军圩堡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淮军作为晚清重要的国防力量之一,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肥西县是淮军的重要起源地之一,肥西地区淮军名将辈出,涌现出一大批如刘铭传、张树声、周盛波等著名将领。
他们不仅作战勇猛,在保卫国家,抗击侵略者的斗争做出过不磨灭的贡献,同时也为家乡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
这些文化遗产是当地重要文化资源,为研究淮军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笔者的家乡在肥西县铭传乡,这里拥有丰富的肥西淮军圩堡文化遗产。
因此怀着对家乡美好文化资源的热爱以及对淮军圩堡文化的研究兴趣,笔者选择肥西淮军圩堡作为研究对象,在现有文献研究基础上,对肥西县境内保存较为完好的淮军圩堡遗存进行实地调研,做好拍照,采访等记录。
在研究过程中运用文献法分析法和跨学科分析法,并借鉴其它相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先进经验,对肥西县的淮军圩堡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进行探讨。
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
主要介绍研究背景、内容、目的、方法、意义等。
第二部分是肥西淮军历史概述。
本章先概述了淮军的发展历史,进而选取淮军起源地之一肥西县作为考察对象,通过对肥西籍淮军将领的生平事迹简要介绍,体现出肥西淮军将领在淮军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第三部分是肥西淮军圩堡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及介绍。
本章笔者根据所调研的资料,选取当地具有典型的,保存较为完淮军圩堡文化遗存进行介绍。
肥西籍淮军将领们结束了征战生涯,解甲归田回到家乡之后,均在家乡大兴土木,修祠建宅,形成了皖中的特色建筑—一江淮圩堡群。
但由于历史原因,大多数圩堡早已破落不堪。
目前肥西县现存的圩堡大约有七十多座,它们分布在肥西县境内。
具有代表性的有刘老圩、张老圩、张新圩、蟠龙墩圩、周老圩、唐老圩等。
其中刘老圩在肥西淮军圩堡群中是最具代表性的典型,也是肥西淮军圩堡群中保护和利用相对较好的。
第四部分是肥西淮军圩堡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本章首先简要探讨肥西淮军文化遗产的保护与规划利用概况,保护利用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周边相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现状及政策法规,笔者选取淮军圩堡文化遗产管理层面和技术保护措施层面这两个角度,对肥西淮军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提出一些适当可行的建议。
圩田的开发背景及历史沿革
圩田的开发背景及历史沿革三国时期先秦时期,江南地区由于劳动力稀少, 加之生产技术的落后, 开发水平极其低下,基本处于待开发状态。
史云:“楚越之地, 地广人稀, 饭稻羹鱼, 或火耕而水耨, 果陏羸蛤, 不待贾而足。
”江南地区的大规模开发始于三国时期的圈圩筑堤。
三国之际, 魏、吴在江、淮地区长期对峙, 为解决粮秣补给问题, 东吴“表令诸将增广农田”, 就近屯兵垦殖,拉开了圈圩垦殖的序幕。
这时围筑的圩田数量虽不多, 规模却很大。
在河湖滩地上围田, 解决好排灌问题是关键, 人们在圈圩垦殖的同时, 兴修了一些水利工程, 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如为了确保江北含山、和县等地圩区的灌溉和防洪安全, 东吴在牛屯河上建铜城闸, “遇旱则积, 遇涝则启”,从而使含山、和县七十二圩环200 里之域免遭洪水威胁, 30万亩圩田均得灌溉之利。
范例:孙权称帝后, 命丁奉为五路总兵, 驻守宣城一带, 丁奉亲自察勘金钱湖区, 他看中了这个有近二十万亩的金钱湖滩, 亲手拟定筑圩计划, 围湖造田, 四年竣工, 先叫金钱圩, 后改惠民圩, 因其像个金色的宝贝, 又称金宝圩。
孙吴屯兵于皖河口, 建望江西圩, 周30 里, 垦田3. 7万亩。
建衡元年(269 年), 丹阳湖周围陆续围垦圩田达一百多万亩。
(水利工程)为了确保江北含山、和县等地圩区的灌溉和防洪安全, 东吴在牛屯河上建铜城闸, “遇旱则积, 遇涝则启”,从而使含山、和县七十二圩环200 里之域免遭洪水威胁, 30万亩圩田均得灌溉之利。
南朝经过战国、秦汉时期的努力, 围田进一步开拓。
到了南朝, 围湖造田又有新的发展, 太湖地区呈现出“畦畎相望”、“阡陌如绣”的局面。
唐代唐代太湖地区的水利营田, 已进入一个新的开发时期, 无论是圩堤建设的规模, 还是防洪、排灌工程兴建的数量, 都比以前有所提高。
五代五代时期的吴越在太湖流域治水治田, 发明并完善“塘浦制”, 七里十里一横塘, 五里七里一纵浦, 纵横交错, 横塘纵浦之间筑堤作圩, 使水行于圩外, 田成于圩内,形成棋盘式的塘浦圩田系统。
合肥市旅游资源分析调查
合肥市旅游资源分析调查旅游资源调查是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一项重要前期工作,是旅游业总体规划的基础。
资源调查的基本任务是摸清旅游资源的数量、质量、性质、分布、价值、存在环境、利用现状、开发条件等基本状况,在此基础上对获得的材料进行分析、整理,并做出初步评价,从而为旅游产业定位和旅游项目的建设提供客观依据。
规划组在对合肥市旅游资源进行全面调查,获得大量调研资料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旅游局2003年5月1日最新颁布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确定的旅游资源分类体系——旅游资源共分成8大主类(A地文景观、B水域风光、C生物景观、D天象与气候景观、E遗址遗迹、F建筑与设施、G旅游商品、H人文活动)、31种亚类、155种基本类型,对合肥市旅游资源作如下分类和评价。
一、旅游资源调查1.1 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包括亚类全部5种,基本类型全部37种。
合肥市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有亚类1种(AA综合自然旅游地),基本类型1种,代表性单体资源4处(表2-1)。
表2-1 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主类亚类基本类型代表性资源基本特征浮槎山,俗称安徽“北九华”,位于肥东县境内,为大别山余脉,山势层峦叠翠,逶迤相连20余里,主峰海拔418.1米,是合肥境内的最浮槎山高山峰。
主峰四周罗布九座山峰,似九龙腾跃,形态各异。
浮槎山峰峦叠嶂,怪石峥嵘,松柏挺秀,云雾缭绕,清幽宜人,景色奇丽,为安徽名胜之一。
在安徽肥东县城南25公里、巢湖北岸。
海拔174米。
因山有4峰,四顶山A AA 故名。
地综合 AAA 大蜀山距市中心约10公里,面积8500亩,海拔284米,是合肥近郊文自然山丘型唯一的一座大山。
大蜀山系大潜山余脉,山势东南高,西北低,呈椭景旅游旅游地大蜀山圆形,由火山喷发而成。
古火山应有的火山锥、火山瀑、火山岩、火景观地山颈等火山遗迹至今保存完整。
紫蓬山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西南,距合肥市区仅18公里,有“森林大道”与市区相通,紫蓬山拥有国家森林公园近百平方公里,著名的风景名紫蓬山胜有紫蓬山、圆通山、周公山、大潜山,森林生态保持良好,全区拥有森林面积,,,,公顷,各种植物,,,多种,栖息鸟类,,,多种,仅鹭鸟就有,万只以上。
“江淮撷珍”精品赏析
“江淮撷珍”精品赏析思想和制作工艺十分精妙,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中国已知最早的漆器出土于距今六七千年的河姆渡遗址中。
大量的漆器则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汉代是我国漆器发展的黄金时代。
宋代开始髹漆工艺普及民间,剔犀技艺始见于南宋,但到了元代,才出现了成就卓著的工艺大师张成和杨茂。
据《嘉兴府志》载:“张成、杨茂,嘉兴府西塘扬汇人,剔红最得名。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张成、杨茂的剔红器。
剔犀,是用两种或三种色漆在器物表面把每一道漆刷若干道,达到一定厚度,用刀剔刻出图案,在刀口的剖面呈现不同的色层。
本次展出的“张成造”剔犀云纹漆盒(图十五),堆漆肥厚,雕工深峻熟练,纹饰丰腴饱满,漆色光亮温莹,是一件非常难得的剔犀传世精品。
明清漆器工艺种类更多,有描金、堆漆、螺钿、百宝嵌等。
清竹编漆果盒(图十六),盖顶运用了雕漆技法和识文描金技法,先堆漆雕出双龙戏珠纹,再以朱漆与金粉描绘。
上下外壁为菱形开光,开光用竹丝编织而成,刷金后酷似金丝。
雕漆是在堆起的漆面上剔刻花纹的技法,花纹隐起,华美庄重。
识文描金是指在堆起的漆或漆灰上雕琢后,用泥金描绘花纹的装饰方法。
此件竹编漆盒为徽州竹编与漆器工艺结合的精心之作,雕漆精巧,制作精美,独具匠心。
芜湖是铁画之乡,芜湖铁画始于清康熙年间,由芜湖铁工汤鹏与芜湖画家萧云从相互砥砺而成。
它源于国画,具有新安画派落笔瘦劲简洁、风格冷峭奇倔的基本艺术特征。
清代的著名工匠汤鹏、梁应达独辟蹊径,以炉为砚、以铁为墨,以锤为笔。
将绘画与锻造技艺合而为一,草书对联《晴窗流竹露,夜雨长兰芽》(图十七)和《芦蟹图》(图十八)等具笔墨未尽情韵,是我国工艺美术苑中的一朵奇葩。
汤鹏流传的作品很少,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四季花鸟》,镇江博物馆藏《溪山烟霭》及我院藏的五言联为目前所知留存至今的作品。
我国的竹雕、木雕和牙雕,历代各有特色,发展到明清时期雕刻技艺超越前代。
竹雕也称竹刻,是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图案或文字,或用竹根雕刻陈设摆件,根据竹的自然形态进行设计,使其成为供人观赏的艺术品。
淮滨红色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
淮滨红色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摘要】淮滨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革命精神、弘扬革命传统、激发爱国热情具有重要意义。
淮滨红色文化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其独特的红色文化特点体现在对革命历史的铭记和对革命英烈的崇敬上。
传承方式多样,包括红色教育、红色旅游等形式。
保护措施主要包括建设红色纪念馆、加强文物保护等方面。
未来,淮滨红色文化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可以通过挖掘深厚的历史资源和推广红色文化传统,让更多人了解、关注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淮滨红色文化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应当继续加强保护和传承,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
【关键词】淮滨、红色文化、传承、保护、发展、历史、特点、传承方式、保护措施、发展前景、重要性。
1. 引言1.1 淮滨红色文化的重要性淮滨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在淮滨地区开展革命斗争的重要遗产。
淮滨红色文化承载着深厚的历史红色记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见证。
淮滨红色文化不仅具有宝贵的历史意义,更承载着人民的热血与牺牲精神,激励着当代人们秉承红色传统,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对淮滨红色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不仅是对革命先烈的尊重和纪念,更是对中国革命历史的传承和弘扬,是激励人们牢记历史使命、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途径。
淮滨红色文化的重要性不可低估,它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激励人们坚定信仰、献身奉献的强大力量源泉,对于推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淮滨红色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建设不仅是一项重要任务,更是对党和国家伟大成就的继承与弘扬。
2. 正文2.1 淮滨红色文化的历史渊源淮滨红色文化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期的革命斗争。
淮滨地区是革命先烈的故乡,曾涌现出众多热血青年投身革命事业,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特别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淮滨地区是革命斗争的重要战场之一,许多英勇的革命者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英勇献身。
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碰撞地带,简述淮河文明的前生后世
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碰撞地带,简述淮河文明的前生后世全国各地史前考古文化的文章基本都写遍了,有多处涉及淮河流域,但一直没有单独拿出来,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材料的纷杂以及自己认识存在很多模糊不清之处。
对我自己硬盘做了下检索,“淮”字相关的论文和专著有162个,其中一半是有关《淮南子》这部文献的。
其中专著26部,但与淮河文化有关的仅三部,分别是《东夷和淮夷文化研究》,《周代淮河上游诸侯国研究》、《周代淮水流域族群冲突的地理学观察》,竟然无一部对淮河流域考古文化综述的专著。
当然,淮河流域主要考古文化的考古报告还是有一些的,如《蚌埠双墩》《顺山集》《凌家滩》《蒙山尉迟寺》,这里指的是淮河中游地区,主要集中在今天的安徽省。
淮河上游的河南省及下游的江苏省也有相关一些考古报告问世。
不做赘述。
不过收藏有两部有关淮河流域考古文化的纸版书籍,都是综合类的,甚是喜爱,都是近两年新出的专著。
分别是《过渡带:两淮地区早期社会进程》(徐峰2020)、《先秦淮河流域族群演化与文化融合》(金荣权2021)。
近乎书痴的我,恨不得将喜欢的图书全都揽入怀中。
即便有些书没有充足的时间去阅读,但即便看看也常常心有喜悦。
最早对淮河流域考古文化的系统了解主要来源于张小雷论文《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格局研究》,此文堪为佳作。
视野也非常宽广。
下图内容就是本人根据张小雷博士论文的结论所做,我们不妨看下。
这张脉络图应该算很清晰了,我这里再做下简要概述。
淮河流域考古文化按照惯例也分为上中下游三部分。
事实也证明,与考古文化的整体分布也能够相合。
最早出现的考古文化是上游的裴李岗贾湖文化,虽然按照现代水系,裴李岗文化隶属于淮河支流,但这里与黄河流域交织在一起,通常认为属于黄河文明的一部分。
这只是一个概念划分的问题,无关考古文化的属性。
所以淮河文化通常指的是淮河中下游文化。
包括裴李岗文化在内的黄河文化我们讲述很多了,本文不再赘述。
碰撞地带的考古文化总是呈现出来多样来源的特征,淮河下游早期的顺山集文化我们讲述长江下游文化时候有所涉及,通常认为顺山集一二期是受到北方的裴李岗贾湖文化影响的产物,而顺山集三期受到了长江下游跨湖桥文化的强烈影响,文化面貌变化还是比较明显。
皖中刘老圩的价值挖掘和景观再生策
安徽建筑中图分类号:TU-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359(2022)12-0003-02DOI:10.16330/ki.1007-7359.2022.12.001刘老圩是皖中淮军圩堡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物。
刘老圩先后被授予“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称号,足以表明其相当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同时它还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老圩鲜明的历史人文、艺术和生态价值值得挖掘和弘扬。
本文拟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刘老圩的文化景观价值及其应用策略。
1刘老圩的文化景观价值分析刘老圩有着不同的称谓,如水圩民居、江淮圩堡(皖中圩堡)、淮军圩堡等,这实际上就是对其价值不同角度的定位。
从文化景观的角度来分析,圩堡的价值可以体现在它的生态上,也体现在艺术和人文上,这分别构成圩堡的生态价值、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
这些价值的存在相当意义上平衡了圩堡所固有的军事性防御性和封闭性。
1.1生态价值和宜居性①绿色设计水圩之于江淮,本来是一种水利设施,既能满足周围田地灌溉之需和生活洗涤之用,也能发挥雨水收纳作用以免涝灾发生。
同时,它还能起到消防安全的作用。
以刘老圩为例,其四周是深壕和石围墙,大潜山汇流的金河水绕圩而过。
外壕宽达10m~20m 。
在硝烟退去之后,在岁月从容中,曾经的军事化设施恢复其生态价值,又可看作是一种绿色设计的表现。
②诗意栖居刘老圩是双圩设计,且以石砌。
后来的刘大圩更是三重水圩。
宽大深峻多重的水圩,将居住空间与外部世界隔离开来,自设藩篱,保证了外部影响的最小化,既免于野猪、虎狼等猛兽的侵扰,也免于兵匪寇盗的纵横劫掠。
③安全屏障圩内雨水收集系统与徽派民居相同,其暗置的地下水渠与铜钱纹样地面漏砖相连,形成天井到暗置水渠再到内外水圩的水循环系统,对聚落内的小气候进行微调节。
圩内圩外的两重安全屏障,提高了水圩民居的宜居性。
1.2艺术价值和风格①枕山环水刘老圩整体布局座西朝东,三面环山,四围临水,寓意紫气东来。
汉代江淮地区士人流移类型与特色分析
定,或慷慨包容各种地形。分析江淮地区的文 区,处于苏皖鄂豫四省交会地带。[1]
化,和周边各个文化区沾亲带故乃至深度融合 虽然兼及河南、湖北,但本文论述的重心还
的现象极为常见,即便是在今天认为的江淮文 是安徽、江苏地区。客观上,在普遍的认知中,
化核心区域,也每每能看到中原文化、楚文化、 江淮文化以苏、皖两省江淮之间的地域作为主
也逐渐糅合政治进入帝国文化版图。在诸多文 性,从帝国时代初期就已经呈现出来。本文旨
化区中,江淮文化区是比较特别的,看起来只是 在关注江淮文化的重要载体———江淮士人,对
单纯的地理名词,与诸侯国无涉,也没有明晰的 其流移的类型及趋向加以把握,进而考虑江淮
民族文化背景。但“江淮”一词,在先秦以前文 文化在帝国文化版图中的影响和辐射问题。
(一)文士流动的动因类型 文士流动动因,涉及政治、文化、经济等多 种因素,分为多个层次。其中有必要单独分析 的是江淮文士的初期流动②。因为初期流动相 对更能反映江淮地区文士在流动方面的心态和 选择惯性。从统计分析来看,江淮地区文士初 期流动的动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占比最高的是入仕。在64 名考察对象中, 有45 位在文献中记载的初次流动是因为入仕, 包括进入邦国、任职州郡和中央。其次是求学 和教授。有9 位士人是赴长安求学或至异地拜 师,还有3 位士人是以定居异地教授的形式出 现在史书中。除了以上两大宗之外,还有2 位 士人探亲,1 位士人避难,3 位士人初期的记载 是“不仕”,而后面三种情况多以混乱时局为背 景。也就是说,在社会政局比较稳定的情况下, 江淮士人初期流动中,仕宦因素占据主导地位, 学术方面的因素也比较突出。 在初期流动以外,士人的流动受仕宦的影 响更加突出,因为求学或教授的士人大多还是 接受了荐举和征辟的召唤进入仕途,而进入仕 途后,除了罢免和辞官的情况之外,流动的轨迹
宁镇地区夏时期的考古学文化结构 ——兼谈江淮地区的文化变迁 段天
宁镇地区夏时期的考古学文化结构——兼谈江淮地区的文化变迁段天璟(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130012)[摘要] 在龙山时代,从江淮地区来的河南龙山文化王油坊类型、山东龙山文化、江淮土著遗存以及环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对宁镇地区产生了影响;到了夏时期,二里头文化、岳石文化南下成为了影响宁镇地区的重要历史事件,催生了本地土著文化因素,同时还传承了部分良渚文化传统,构成了点将台文化的主体。
此外,点将台文化中还保留了龙山时代的部分遗存,从而表现出了宁镇地区夏时期错综复杂的考古学文化结构。
[关键词]宁镇地区;夏时期;点将台文化;结构以宁镇山脉和秦淮河流域为中心的宁镇地区,位于长江三角洲的西北边缘,东屏茅山与环太湖流域相邻,西北隔长江与江淮地区相望,是沟通江淮地区与环太湖流域的重要区域。
夏时期,宁镇地区发现的点将台文化遗存显示出,该地区的考古学文化虽受到了长江以北文化的强烈影响,但仍保留了本地的土著文化因素,并继承了环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因素,成为了长江南北文化交流的要地。
本文拟分析点将台文化的构成,梳理相关材料,探讨其渊源;并从该地区发现的岳石文化遗存出发,勾勒江淮地区夏时期的文化变迁,讨论点将台文化形成的背景。
从而描摹宁镇地区夏时期的考古学文化结构。
一、点将台文化的构成早在廿世纪五十年代,在宁镇山脉及秦淮河地区的考古学调查1和南京安怀村2、太岗寺3等遗址的发掘中,就已经发现了点将台文化遗存,但当时没能辨认出来。
1973年南京博物院在对江宁点将台遗址的发掘中辨识出了此类文化,称为“点将台下层文化”4。
廿世纪八十年代后,在南京昝庙5、句容城头山6等遗址均发现了点将台文化的同类遗存。
1987~1988年发掘的丹徒赵家窑团山“团山一期”遗存,“再次证实了宁镇地区确实存在一种早于湖熟文化的以点将台下文化层为代表的文化遗存”,发掘者指出“对于这一文化,似可命名为‘点将台下层文化’,或暂称之为前湖熟文化。
7”实际上,宁镇地区早于湖熟文化的考古学文化皆可称之为“前湖熟文化”,这样的考古学文化命名容易引起混淆。
圩田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圩田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圩田是一种在浅水沼泽得带或者河湖淤滩上通过围堤筑圩,将田地围在中间,将水挡在圩外,通过在围内开凿沟渠实现灌溉的水利田。
圩田通常低于汛期水位甚至低于平时水位。
因为田地低于水位,当需要灌溉时,在堤上开闸放水进入圩中,水流过沟渠实现对灌溉。
涝时则可以通过水车等排涝工具将田中多余水排至堤外。
由于修建圩田都在浅水沼泽得带或者河湖淤滩上,这些地带土壤本身就富含各种适合农作物生长的营养物质,再加上圩田调节灌溉的能力以及江南地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度适宜,所以圩田这种水利田保障了江南的农作物产量。
圩田既能防御洪涝,又能提供大量的上好耕地,保证了人们生活的富足。
可谓是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形成可持续发展。
先秦时期,江南地带由于劳动力稀缺,再加上生产技术较为落后,开发水平十分低下,可以说还处于待开发的状态。
直到三国时期,由于魏吴两国在江淮地区长时间对峙,为了解决粮草的供应问题,东吴开始就近屯兵垦殖,大规模的圈圩垦殖开始了。
直到唐朝,圩田已经十分普遍。
又恰逢安史之乱,原本比南方富足的北方在这阶段却是饱受战乱之火,百废待兴。
五代时期的吴越在太湖流域治水治田,发明并完善“塘浦制”, 七里十里一横塘, 五里七里一纵浦, 纵横交错, 横塘纵浦之间筑堤作圩, 使水行于圩外, 田成于圩内, 形成棋盘式的塘浦圩田系统。
宋朝时期,大量的人口南迁,使得江南地区劳动力富足,再加上经济重心的南移,江南地带更加富足。
再加上江南地区成为封建赋税的重要来源之地,政府也对江南地区的发展更加关心,多次组织修建大规模的圩田。
由于政府的重视,圩田也迎来了发展鼎盛的时期。
再加上联圩这一新的围垦形式,将众多小圩联并起来,提高了圩区的防御旱涝的能力。
此时圩田的发展已经十分成熟,规模宏大,而且形成了一套科学的管理护养方法。
但由于政府一昧只顾经济发展,增加赋税的收入,开始无休止的大规模围湖建田,虽然一段时间内保证了经济的发展,但同时由于过度围湖占地,也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
江南圩田的法与式:生态系统服务与空间形态增效
江南圩田的法与式:生态系统服务与空间形态增效汪洁琼;唐楚虹;颜文涛【摘要】以江南圩田为研究对象,文章阐释在风景园林生态的语境下,以生态系统服务效能为"法",以空间形态为"式",有法有式,有律可循的观点.通过"水—绿—人"三者的关系,进行传统江南圩田原生空间形态的整体解读,剖析其间蕴含的8个维度的生态系统服务,反思当下圩田地区建设过程中的冲突与矛盾,进而探讨传统江南圩田生态智慧对当代圩田地区发展与规划实践给予的启示:"顺水而为"适度改造自然的理念;形成三生融合的整体人文生态系统;以及与水相协调的传统社会治理系统.【期刊名称】《风景园林》【年(卷),期】2018(025)001【总页数】7页(P38-44)【关键词】风景园林;生态系统服务;水生态;生态智慧;空间形态;圩田【作者】汪洁琼;唐楚虹;颜文涛【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上海200092;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200092;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规划系上海20009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61 缘起:风景园林生态的法与式风景园林作为一个包含着人类审美理想沉淀的、人与自然双向作用的时空综合体[1];风景园林学是关于在人文与自然间平衡,并塑造我们的生态环境的学科[2]。
从遍及全球的“绿色运动”、“深层生态学”、“生态中心主义”到联合国和世界各国制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21世纪初“生态生代”、“人类世”、“生态文明”、“美丽中国”[3]等,无不在实践和理论的层面上标志着绿色形态的人类生存方式和价值体验方式的相继提出,人类社会正在步入一个生态文明的时代[4]。
生态已然成为风景园林学科日渐重要的发展维度,但风景园林中所涉及的生态有何特质;它与生态学、环境学所研究的生态有何区别等问题却有待思考与解答。
自伊恩·麦克哈格(Ian McHarg)撰写《设计结合自然》以来的近半个世纪,风景园林的生态规划设计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1)以自然环境为主体、以适宜性(suitability)为核心、由生态决定景观[5];2)以适应性(adaptability)为核心、主动适应自然的景观[6-7];3)以生态系统服务为核心、追求高效健康的生态环境、求真求善的景观[8];实现了基于经济和环境价值的生态规划设计到基于人类福祉的生态规划设计[9]的转变。
江淮古文明群舒史迹钩沉
江淮古文明群舒史迹钩沉春秋蝉纹鼎(怀宁县文物所馆藏)西周春秋时期,群舒作为安徽古方国中荤荤大者,立国五六百年,对江淮地区早期文明开化,尤有不没之功。
本文拟依据文献的零星记载,益以甲骨卜辞、金文等文物考古资料,对群舒的族源、迁徙、地望、军事诸问题,进行初步的考论。
一据《世本·氏姓》及《左传》文公十二年杜注,群舒为偃姓,皋陶后裔。
皋陶是继太皥、少皥之后的东夷首领,生活于传说中之舜禹时代,清人雷学淇《世本校辑》对此有博洽的考证。
皋陶之后有英、六、群舒等,皆建国于江淮之间,然其始居地却在今山东曲阜一带, 《帝王世纪》曰:“皋陶生于曲阜。
曲阜偃地,故帝因之而以赐姓曰偃。
”而曲阜本是“少皥之虚”,①少皥为嬴姓,按段玉裁的说法,“偃、嬴,语之转耳”②,两姓血缘相近,皋陶偃姓部落群,即由少皥嬴姓部落群分支而出。
又少皥文化,唐兰先生认为,与大汶口文化意义一致,大汶口文化主要分布在今鲁中,鲁西南和苏北一带,这里也正是夏商以来东夷族繁衍生息之地③;从古史记载看,少皥、皋陶后裔莒、郯、奄、徐等均居住于此,则群舒发源地亦应不出这一范围。
再考《左传》哀公二十七年.齐陈成子救郑“及留舒,违穀七里,穀人不知”。
留舒,《诗·车攻》郑笺及《水经·济水注》引作柳舒,当今山东东阿县旧治东阿镇东北,所谓“留舒”,当即舒人迁离故地,表示留恋之意,如果推测不误,则舒人始居地就在今山东东阿县一带。
宋人郑樵撰《通志·氏族略》,认为舒姓“望出巨鹿”,秦汉巨鹿郡辖地即当东阿稍西北。
舒人迁离故地的时间,大概是西周初年。
当商朝灭亡后,周王室及其所封东境诸侯对商的与国徐、奄等的反叛,屡次大规模征伐。
奄即指偃姓部族建立的国家,征奄的记载,见于《左传》、《尚书·多士》、《多方》、《孟子·滕文公》及临沂汉简《孙殡兵法》等多篇,奄人失败后,其遗民被划归伯禽管辖④。
奄人不甘周民族的统治与兼并,乃大部分迁离宗邦,以求外展其势。
安徽古代沿江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安徽古代沿江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庄华峰;王建明
【期刊名称】《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4(028)002
【摘要】安徽古代沿江圩田的开发由来已久,大致滥觞于三国之际,迅速发展于宋,全盛于明清,是劳动人民在沿江地区土地开发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有效利用形式.圩田开发虽然对于解决该区域人多地少的矛盾,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因过度围垦而造成了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总页数】5页(P100-104)
【作者】庄华峰;王建明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安徽,芜湖,241000;安徽省芜湖市,人事局,安徽,芜湖,24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9.5403
【相关文献】
1.近代以来安徽池州圩田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析 [J], 谈家胜;汪志国
2.皖江流域圩田开发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J], 郭广春;宫超
3.三峡工程对安徽沿江地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开发影响的一些思考 [J], 吴敏毓;
4.江苏安徽沿江平原的圩田水利研究(续) [J], 张建民
5.江苏、安徽沿江平原的圩田水利研究 [J], 张建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探寻淮军圩堡群,增强文化“西”引力——“家乡文化生活”单元整体学习活动设计
探寻淮军圩堡群,增强文化“西”引力□刘颖摘要: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是“当代文化参与”任务群课程化的具体体现。
全新的活动单元是亮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中以探寻肥西淮军圩堡群为例,通过三类课型,即自学导学课、活动探究课、分享评价课,尝试探究“家乡文化生活”单元的整体学习活动设计。
关键词:家乡文化生活;当代文化参与;淮军圩堡群——“家乡文化生活”单元整体学习活动设计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属于“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人文主题是“我们的家园”。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剖析、评价文化现象,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增强文化自信。
”本单元是活动类学习单元,“新课标”要求聚焦特定的文化现象,自主梳理材料,让学生在参与性、体验性、探究性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提升参与当代文化生活的意识。
一、教材分析(一)分析单元特点,明确学习形式这是部编版新教材的一个活动单元,采用全新的学习形式——活动课。
这里的“活动”指的是访谈、调查、实地考察、网上查阅等,要求学生走出课堂,在生活中观察、分析,形成自己的判断。
语文活动课中的“当代文化参与”,侧重于语言形态,即“新课标”指出的“无论选择什么样的文化现象或主题,都不能忘了出发于语言文字,落实于语言文字。
”(二)分析学习活动,确定单元任务本单元的学习活动有三项,分别为记录家乡的人和物、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参与家乡文化建设。
结合活动提示,可将单元任务概括如下:1.了解家乡的人、物、历史、习俗等,并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写一篇家乡人物(风物)志。
2.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访谈、考察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文化生活现状。
3.对丰富家乡的文化生活提出建议。
二、准备工作作为安徽肥西人,如果问学生:“家乡文化生活”包含哪些内容?他们往往会罗列出三河米饺、刘铭传旧居、蒿子粑粑等具体的事物,而不会分类概括,不能站在全局的角度,看清楚“家乡文化生活”的丰富内容。
论唐宋时期圩田的三种形态
论唐宋时期圩田的三种形态——以太湖流域的圩田为中心【内容提要】本文以为学术界关于唐宋时期的圩田的各类争辩是由于江淮、浙西、浙东这些不同地域的圩田在形式上各不相同之故。
浙东的圩田,又称湖田,在山地高处的湖泊上辟地修筑而成,而江淮、浙西的圩田筑于低洼地。
江淮圩田虽多单独成圩,但往往规模宏大;浙西太湖流域的圩田那么是由众多圩田连片而成的集合体,其单个圩田往往规模较小。
唐朝后期,随着人口的增多,太湖流域中心的低洼地慢慢被人们开发,圩田开始大量涌现。
由于太湖流域的圩田系统是一个众多圩田的集合体,因此政府的治理和保护对圩田的正常运作起着专门大作用,但入宋以后,由于政府治理圩田的公共职能慢慢废驰,整个圩田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当中,圩田随之走向衰败。
【关键词】圩田/唐宋/太湖流域【正文】对唐宋圩田的研究,向来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对圩田在增进生产力进展中的作用,国内有关论著多持确信的观点:可是,宋人有关围湖造田负面作用的记载也书不尽书。
同一件事物,得出两种迥然不同的结论。
尽管有人说明,圩田对增进农业生产是有踊跃作用的,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敝端。
但这种模棱两可的说明很难令人信服。
事实上,对圩田的评判不能一概而论,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圩田是很不相同的。
日本学者玉井是博在其《宋朝水利田の一特巽相》文中,依据地形不同,将南方所谓的“围田”分为三种类型,即江淮的“圩田”、浙西的“围田”与浙东的“湖田”。
可惜他对三者的异同没作具体的分析。
(注:玉井是博:《支那社会经济史研究》,岩波书店,昭和17年,第355-414页。
)但将这三类所谓的圩田区分开来,实在是很在道理的。
本文拟以浙西圩田即太湖流域的圩田为中心,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一浙西圩田与江淮圩田的不同什么是圩田呢?南宋诗人杨万里《诚斋集》卷三二《圩丁词十解·序》:江东水乡,隄河两涯而田其中谓之圩。
农家云:圩者围也,内以围田,外以围水,盖河高而田反在水下,沿隄通斗门,每门疏港以溉田,故有康年而无水患。
南宋江淮水寨与国家“非遗”茅山会船
南宋江淮水寨与国家“非遗”茅山会船旌旗如云,竹篙如林,呐喊声响彻云霄。
每年清明节,四乡八镇装饰成古代战船模样的船只,都会汇聚于茅山,千舟竞发,百舸争流。
这就是气势磅礴的、国家级“非遗”——清明节茅山会船盛会。
追溯这一民俗的渊源,它实质是南宋江淮水寨的历史遗存。
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南宋统治者移居江南后,“江北之民誓不从敌,自为寨栅,群聚以守者甚众”①。
茅山地处江淮水乡,迫于战争形势,各个村庄依托密布的水网,推举乡里豪杰之士为统领,自备战船,自购兵器,组织民间自卫性质的水寨,保卫自己的家园。
曾在泰州为官的宋代诗人尤袤,在他的《淮民谣》中有相关记载:“东府买舟船,西府买器械。
问侬欲何为,团结山水寨。
”这类民间自卫性水寨,“有急则相救援,无事则耕稼自若,军政隐然寓于田里”②。
各地水寨平时维护本地治安,战时协助官军抗金。
不少水寨曾因帮助官军抗金,得到了朝廷的奖赏。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当时高邮水寨首领徐康、潘通等,因率寨民“邀击金兵,俘女真数十”,后来被朝廷“命以官”,“赐米万石”③。
茅山水寨的情况,也是这样。
水寨成员多为当地青壮年农民或渔民,这些人平时为民,战时为兵。
他们耕种捕鱼,积极参加抗金斗争,保家卫国。
绍兴元年(1131年)三月,正值清明时节。
金兵占领淮安、高邮、泰州、南通等地后,为解除渡江南下的后顾之忧,派遣骁勇善战的完颜昌(挞懒)自泰州率军6000多人,企图一举歼灭兴化缩头湖水寨的张荣义军。
《宋史全文·卷十八上》记载:“(绍兴元年三月)壬子,先是张荣在通州,以地势不利,乃引舟入缩头湖,作水寨以守。
金左监军昌以舟师犯荣水寨,荣亦出数十舟载兵迎敌。
”在这次战役中,张荣“乌合之众”的义军,实力远不如金朝正规部队。
遭遇强敌后,他们没有硬拼,而是避敌锋芒,诱敌深入,然后抓住战机,一个回马枪,将强大的敌人打得大败。
据明万历版《兴化县志》记载,张荣义军“与虏遇于秦潼村,佯败退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第18卷第5期总第140期巢湖学院学报Journal of Chaohu CollegeN〇.5.,V〇1.18.2016General Serial No. 140江淮圩堡遗产的历史变迁及其类型分析张亮渊安徽建筑大学,安徽合肥230601)摘要:坪堡,亦称坪寨,是皖中、皖北、豫东、鲁西、苏北一带曾广泛存在的一种民居形式。
江淮坪堡是伴随着清朝中晚期农民运动和地方士绅团练而兴起的一种防御性聚落,现存遗迹 主要分布于安徽省的肥西、霍邱、六安市金安区和河南东部等地。
2014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编纂的《中国传统民居类型全集》将其列为江淮地区特色的传统民居形式之一。
在建筑形制 上,坪堡是以“外壕内宅”为主要特征,由水利系统、防御系统和居住系统共同组成的集生活、军事、防洪、生产等功能于一体的防御性聚落。
从类型上看,现存遗迹多为地主庄园坪。
文章 主要选择合肥地区兼及部分皖西地区的坪堡作为研究对象,对坪堡的概念、形成与历史变迁 进行了长时段的研究。
关键词院江淮;坪堡;保护;利用中图分类号:K87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868(2016)05-0008-05目前系统研究江淮圩堡群分布、数量、保存 现状的文章及专著较少,相关的研究主要涉及 圩堡的保护、旅游等,缺少整体状况研究。
相关 研究主要包括,一是从建筑学角度探讨了圩堡 建筑形制,认为圩堡建筑作为水圩式民居具有 较强的防御性'是中国相对较为保守的民居建 筑之一'[2],它是以宗族为主体的封建家族制的建 筑军事堡垒[3]曰二是关于圩堡保护与利用的研 究,研究主要集中在刘铭传故居的研究以及肥 西四大圩堡(刘老圩、张老圩、周老圩和唐老圩)的保护与利用上,积极探索圩堡旅游开发的独 特模式[4]曰三是关于圩寨的研究,对圩堡的历史 形成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较早研究圩寨的学 者傅衣凌先生从社会史的角度曾探讨了捻圩的情况'顾建娣对河南的“官圩冶*[6]*8、张珊对皖北、苏北、河南、山东的圩寨'张研、牛贯杰对皖北 圩寨'王昌宜对合肥地区圩寨[9]进行了深入的 分析,对了解圩堡的形成、变迁具有重要的价 值。
总体而言,目前学界对圩堡的研究主要侧重 于建筑史和旅游开发方面,对圩堡的文化内涵 和遗产价值研究仍有待加强。
1圩堡建筑起源、演变圩堡建筑始于何时难考,它是由城郭村落演 变而来。
“城郭村落,并不是近代才‘冒’出来的,古代也屡见不鲜,它是‘兵法社会’的产物。
在兵 荒马乱的年代里,当不能期待政府来维持治安时,人民往往在村落周围深沟高垒,用以自卫。
”[10]魏 晋南北朝时期的“坞”就是最好的例证。
清朝“筑收稿日期:2016-06-15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SK2016A0242)作者简介:张亮(1978-),男,安徽肥西人。
安徽建筑大学,博士,讲师。
研究方向:文化遗产、安徽城市史研究。
8圩自保”的做法是在清嘉庆年间,清史稿中载院 “乡兵始自雍、乾,旋募旋散,初非经制之师。
嘉庆 间,平川、楚教匪,乡兵之功始著。
”[11]时值白莲教 起义,德愣泰、龚景瀚等针对起义军活动作战的 特点,提出在大的乡村市镇劝导居民修筑土堡,四周要环以深濠,堡中搭盖草棚以便寓居;其他 较分散的村庄按照人口多少,十余村或数十村联 为一堡,并提出较为齐备的圩寨修筑办法。
德愣 泰等进呈《筹令民筑堡御贼疏》方法如下院野为今 之计,欲筹恤难民而困贼匪,莫若饬近贼州县于 大市镇处所,劝民修筑土堡,环以深壕;其余散处 村落,酌量户口多寡,以一堡集居民三四万为率,因地之宜,就民之便,或十余村联为一堡,或数十 村联为一堡;更有山村僻远,不能合并作堡者,即移入附近堡内。
”[12]这种筑圩自保措施在镇压白莲 教起义中起到很好的作用,四川、陕甘、湖北等地 迅速肃清了农民起义的影响。
“川、楚教匪之役,官兵征讨,而乡兵之功为多”,“嘉庆间,四川举办 乡团,行坚壁清野之法,著有成效”[11]。
圩寨大规模的修筑是清咸、同年间。
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为应付农民运动,清政府再 次使用筑圩堡之法,“道光之季,粤西寇起,各省 举办团练,……而边徼之地,剿有乡兵”[11];1853 年咸丰帝谕令“武英殿刊刻明亮、德愣泰筑堡御 贼疏、龚景瀚坚壁清野议及示谕条款办法通行”,要求将样本“即颁发各省督抚广为刊布,督同在 籍帮办团练之绅士实力奉行,各就地方情形妥为 布置,但期守卫乡闾,不必拘执成法”[13]。
清政府的 圩寨清乡政策得到全面推行,其范围涉及之广远 超白莲教起义,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甚至浙江、广东亦用筑堡之法,它对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捻 军起义收到了积极成效,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宣 告失败,1868年捻军主力被消灭。
圩寨在农民运动失败后去留成为清政府在 讨论善后政策时的一个重要问题。
自团练与筑圩 实行以来,圩寨政策在清政府统治内部也存在一 定的争议。
“(同治元年)乡团之设,原以使民自卫 身家,藉可保全地方,以辅官兵。
前因各路办理团 练大臣随带多员,任意骚扰,有害无利,是以陆续 裁撤,仍责令地方官切实经理。
”[11]但考虑到安徽、江苏、河南、山东等地是捻军起义的中心地带,且 民风矿悍,散勇回去极易因为生计艰难而重新滋 事,清廷饬令各督抚在徐州、海州、颍州、亳州、归德、汝州、曹州、沂州等处仍旧筑圩自保。
“(同治)七年,谕各疆臣:‘捻寇荡平,勇丁亦各还乡里,诚 恐江南、安徽、河南、山东从前被兵处所,不免伏 莽潜匿,乘隙为害。
江、皖等省督抚,于徐、海、颍、亳、归、汝、曹、沂等处,饬各地方官劝谕民间照旧 修理圩寨,整顿乡团,互相保卫。
此外各处民团,亦 应一律整饬,慎选牧令,安良除暴,以靖地方。
爷”[11]只是由于长期战事,民穷财尽,筑圩的要求很难 全面推行,圩寨多任其荒废,圩寨与村庄的区别 逐渐模糊,被清政府一起纳入常规的里甲。
2江淮圩堡形成及其历史变迁江淮圩堡主要集中在合肥及其周边地区,是以晚清淮军将领为主营造的具有军事防御功 能的民居建筑,它的大量修建与团练势力的发 展关系密切。
这一方面是由于应对社会动荡,合 肥地区的团练势力纷纷筑圩自保;另一方面,合 肥的团练势力在镇压农民起义后将传统的“城 郭村落”转变为兼有防御功能的居住设施一地主庄园。
野(咸丰)八年,安徽巡抚翁同书疏言皖省定 远、寿州、合肥等县举办团练,旬日之间,远近响 应。
”[11]李鸿章在《张荫谷墓表》中对合肥圩堡建设 情况做了记载院野公始闻贼警,即大出资,振贫户,倡率团练……于是公知兵祸且亟。
诏乡人保境待 时,筑堡于周公山下殷家畈。
峙粮储器,阻河以为 险。
”[14]通过这段文字,可以判断的是,肥西地区的 圩堡始自张树声家族应该较为确信,相关史料也 较为丰富。
张荫谷是淮军将领张树声、张树珊、张 树屏的父亲,通过资料可以看出圩堡修建是为了 应对农民起义,至于圩堡的形制更多的是利用自 然河流和山体作为屏障。
“始诸将初起,皆散出田 野。
树声(指淮军将领张树声)独以寇来无方,不据 形要,不足自完。
于是创设堡坞,阻河山为险,尝据 砦击却悍寇陈玉成,由是诸团先后仿依为堡,百数 十里间,连屯相望,淮甸以是得保半壁。
”15]在张树 珊传文中亦有记载院野乃筑堡殷家畈,阻河环山以 为险。
陈玉成两围堡,皆败之,远近归者万计。
”[15]正是在张树声等的倡导下,肥西三山地区的团练 创办起来,广筑圩堡,数量较多,“于是邑人刘铭 传、潘鼎新、周盛波、周盛传及董凤高等均相率筑 堡坞峙,糗粮储械,百余里相望不绝”[15],野其时刘 铭传、周盛波、潘鼎新辈皆相继筑堡,联为一气,皖北破碎,独合肥西乡差全。
”[11]濮鈆《解先亮纪9略》载院野公居介舒、合之间,自咸丰癸丑冬十二 月,粤寇初陷庐州,以即劝集乡邻筑堡御寇。
”[16]根 据当时的史料,合肥三山地区的圩堡数量较多,彼此间亦有攻伐。
在《刘壮肃公家传》中载:“咸丰 四年,粤匪踞安徽,陷庐州六安。
公倡团筑堡,贼 惮之。
西乡豪杰蠭午起,数十里间,往往堡寨棊 置,互相雄长。
亦时有攻伐。
”[17]初期的圩堡建筑是 在团练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受财力影响,对早 期圩堡的形状和结构特征并无详细规定,结构较 为简单粗糙,更多的是依据地形,并无后期规整 的形制,如刘铭传早期所筑鸽子笼圩子,即为旱 圩,并无壕沟。
但圩堡建筑在维护乡村稳定方面 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皖省为发、捻蹂躏殆遍,惟 合肥恃民团苦战,得独全。
,,[18]圩堡建筑第二次的建设高潮得益于淮军崛 起,在合肥西乡团练基础上建立起的淮军成为镇 压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的主要力量之一,1864年后,大批淮军将领荣归故里,受皖西北圩 寨建造经验启发,在原有堡寨的基础上对其翻 修、扩建,或另选新址重建,圩堡建筑逐渐由军事 防御设施向将门府第转变。
“惟吾族僻处山隅,得 余筑圩守卫,受灾甚浅,子弟有随军从事者,多名 成业就,家室一新。
”[15]代表性的如两广总督张树 声的张老圩、淮军记名提督张树屏的张新圩、台湾巡抚刘铭传的刘老圩、直隶天津镇总兵周盛传 的周老圩、直隶提督叶志超家族的叶大圩、福建 陆路提督唐定奎家族的唐五房圩、徐州镇总兵董 凤高家族的董大圩都建于这一时期。
从建造时间 和功能上看,此时的圩子由战时的防御功能向具 有防御功能的地主庄园转变,更加强调其居住功 能。
此时期圩堡建筑变化是采用外挖壕沟内筑堡 墙的做法,四角建有碉堡,平面规整,呈矩形,与 外通行则利用吊桥,这是江淮圩堡的显著特征之 一;另外,这一时期,圩堡内开始大兴土木,广泛 采用砖瓦结构,圩堡内建筑房屋数量多达百间,并根据生活功能分区做了一定布置。
“圩堡由早 期的泥、石结构向砖、瓦结构转变,由‘草圩子’(乡民称没有砖瓦的房屋建筑)向朱门豪宅的建 筑方向发展。
”[19]当然,由于许多淮军将领当时居 清军要职,戍守边疆,圩堡的兴建多为其后代或 兄弟所建。
这一时期的圩堡主要集中在19世纪 六十年代至20世纪初的三四十年间,亦有民国 初年兴建的。
20世纪初年,随着李鸿章为首的淮军兴衰更替以及清政府的覆灭,淮军将领后代的 政治地位发生变化,圩堡建筑的文化内涵由将门 府第演变为普通的地主庄园。
新中国成立后,圩堡被视为地主阶级的产物 而被没收,特别是在淮军历史问题上缺乏科学认 识,过多的强调其镇压农民起义和清王朝腐朽统 治维护者的角色定位而将其彻底否定。
圩堡建筑 没收后被充公,将其改建为学校、粮站、农场、医 院和养老院等,圩堡由私有资产转变为社会公共 资源,原有建筑因不符合社会功能的需要而被逐 步拆除,圩堡内的建筑所剩无几,但圩堡的壕沟 在使用过程中具备了围墙和居居用水的价值而 得以保留,此为圩堡建筑的第三个阶段。
江淮圩堡从19世纪五十年代团练圩寨开始 兴起,经历了将门府第和地主庄园角色的转变,20世纪五十年代被拆除,由私家庄园变为社会公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