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

合集下载

新课标下文言文教学的三大要求和四点思考重点

新课标下文言文教学的三大要求和四点思考重点

新课标下文言文教学的三大要求和四点思考一、新课标下文言文教学的三大要求新编高中语文试用教材,在总共140篇课文中让文言文占据了40%的分量,其对文言文的重视是空前的。

1、教学目标:(1)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的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2)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3)诵读古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附录一“诵读名篇”)2、教学建议:(1)古代诗文的阅读,应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有关工具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障碍。

(2)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重在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3)要求学生精读一定数量的优秀古代散文和诗词曲作品,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

3、教学评价:(1)文言文阅读的评价,重点考察阅读不太艰深的文言文的能力。

(2)还要注意考察学生能否了解文化背景,感受中华文化精神。

(3)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二、新课标下文言文教学的四点思考1、立足诵读,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在功利主义、应试教育大行其道之际,诵读,就只能打入“副册”,倍受冷落,代之而起的“流行色(式)”大致为,“要点应试式”、“内容分析式”和“词句串讲式”。

对于诵读的重要性,朱熹在《训学斋规》中说得明白不过了:“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多诵读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归有光《项脊轩志》“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其委婉细腻的语句只有通过诵读才能真正领悟。

如怀念祖母的一段文字: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疼爱、赞许之情)比去,以手阖门(临走时轻轻的关门,生怕屋外有什么动静会干扰孙儿的读书,一个小小的动作,表露了祖母对孙儿的关切之情),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喜悦之情;激动之余稍带几分伤感)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勉励、期待之情十分真切,至此一位慈祥、平易的长者的形象毕露无遗)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回忆中隐含着作者的深沉的怀念,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光阴易逝、怀才不遇、有负亲人所望的感慨)。

新课标理念下高中文言文教学

新课标理念下高中文言文教学

新课标理念下高中文言文教学探究语文新课标提出了这样的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汉语文负载着几千年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文化的地质层,渗进了民族的个性,民族的睿智,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

”(于漪语)。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在新的中学语文课程中,文言文占的分量比以前更大,文言文教学要注重文言文阅读的实际能力。

可见文言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落实新课标提出的文言文教学要求成了高中语文教育者的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剖析当前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阐明文言文教学的要求和意义,并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提出一些文言文教学的参考意见。

一、目前高中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学生对文言文缺乏兴趣,觉得文言文诘屈聱牙,枯燥乏味,课堂气氛沉闷,教学目的不能完全达到,教师对此感到棘手和苦恼,为了不耽误教学时间,又能考出比较好的成绩,教师遵循字字落实的原则,采用“串讲”“逐字逐句翻译”的教学方法,进行灌输式教学,学生被动接受,完全处于死记硬背状态,由此产生畏惧心理,再加灌输时强调忠实于文本注释,往往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和探究的精神。

二、文言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无论是必修教材还是选修教材,文言文都占有较大的比重。

其中,高一以古代散文为主,着重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高二、高三也有大量的古代文学作品,在继续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的基础上,着重培养欣赏、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的阅读教学作了如下要求:“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浅谈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文言文的教学方法

浅谈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文言文的教学方法
教学现象 , 造成学生对文言文 的毫无兴趣 。而在新课标里 , 古诗文 : 方面总结归类 , 每篇文章都要及 时总结 。 在学生 已经具有一定基 础
在高 中教材 的比重提高到 4 0 %以上 , 加上《 语 文读本》 的 内容 , 阅读 : 的情况下 , 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 自己总结 , 碰到疑难问题 可以 量几乎是原来的三倍 到四倍 , 这就给师生造成了更大 的困难 。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 全班交 流解决或老师点拨 。交流展示 , 使学 生 所以, 如何培 养学生学 习文言 文的兴趣 , 活跃文言文课 堂 , 提, 尽情活动 , 成 为课堂的主角。 高文言文 的课堂教 学效果 , 如何实现新课 标 的基本 理念—— 重实 四、 灵活 多变 的教学方式 。 让课堂活起来 践、 积累和熏陶 , 是值得我们长期深入研究 的重要课题 。 就此 , 我谈 :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 使文 言文教学的课 堂流光溢彩 。 优美的 些浅薄 的看法 。 : 散文 可 以采用 “ 美读 教学法 ” , 让小组 开展 朗诵 比赛 , 如, 《 滕 王阁 语 。 激 发 学 生 兴趣
序》 ; 哲理 性强 的议论文可 以采用“ 课 堂讨论 法” “ 旁征博 引法 ” , 让

学生去提 取文章的论点 , 分析论证方法 , 学 习其写作手 法 , 分享 对 冗长 的课文 , 就情绪低落 , 更不用谈 如何提起兴趣 了。 所以, 在课堂 : 文章所含哲 理的感悟 , 如《 劝学》 ; 故事性强 的记叙 文则 可采 用“ 复 之初恰当地 引导学生是十分重要 的, 巧设导人语 , 激发学生的兴趣 。 述法 ” “ 人 物分析法 ” “ 表 演法” , 再如 , 学完《 苏武传》 让 学生动笔写 学生对轶 闻趣事兴趣浓厚 , 在古文教学 中可 以投其所好 , 用故 小作文 , 描写苏武牧羊 的形象 , 还可以让学生表演《 廉颇蔺相如传》 事导入新课消除学生的反感情绪。如 , 讲《 鸿 门宴》 , 可以 由霸王别 中的故事 等等 , 这样 , 教 师便 能引导学生在愉快 的情感体 验中 , 在 姬 的故事导人 ; 讲《 归去来兮辞》 , 可 以由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的 和谐 的教育环境中 , 兴趣盎然地学习。 故事导入 ; 讲《 伶官传序》 , 由“ 伶官乱 国” 的历史故事导人新课。 五、 古为今用 , 陶冶情操 二、 培养语感 , 重视诵读 陶知行说 : “ 没有生 活的死教学 , 语 文也就成 了没有生 活的死 要培养学生的文言语 感 , 就必须重视诵 读。 古人云 : “ 好书不厌 在文 言文教学 中, 我们可 以尽量突破教材 的原点 向生活靠 百 回读 , 其中滋味子 自知” “ 书读百遍 , 其义 自见 ” 。 首先是老师范读 语文 。”

改革文言教学现状,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文言文教学

改革文言教学现状,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文言文教学

也不例 外 ,古人 的喜 怒哀乐 、悲 欢离合 ,都 在文 言文 中得 到淋 漓尽 文 言 文 是 被 动 的不 是 主 动 的 ,是 零 碎 的 不 是 完 整 的 。 一 篇 古 诗 致 的演 绎 。语文 教师应 该充 分发 挥文 言文 的情感 教育 功能 ,让学 生 文 学 完 ,学 生 仅 仅 熟 读 背 诵 了课 文 , 了解 的 只是 本 篇 的 重 点 实 在美好 情感 的熏 陶和崇 高人格 的历 练中得 到愉悦 。 虚 词 、文 言 句 式 、 通 假 字 、词 类 活 用 等 古 汉 语 知识 ,真 正 的文 4 . 艺—— 培养 学 生 的艺术 素养 。如 : 《 琵 琶行 》让 学 生懂 得欣 化 内涵 及 精 神 意 蕴 没掌 握 。 赏音 乐 , 《 核舟 记 》让学 生领 略到古 代 的微 雕绝 活 , 《 李 龙眠 画罗 其次 ,表 现在 教师 教 学方 面 ,不少 高 中语 文教 师 简单 地认 为 , 汉记 》让学 生欣 赏到 古代 画家 的高超 画技 … … ,让 文言文 教学 的过 学好 文言 文 ,就是 “ 讲 透 ”课 本 中 的字 词 句含 义及用 法 ,同时让学 程成 为学生 享受 生活 中的美 和积 累艺术 素养 的过程 。 生读 熟背 透 ,就算 是完 成 了文言 文课程 内容 的教 学任 务 ,实现 了文 二 、改变师生关 系 ,实行平等对话 言文 教学 的课 程 目标 。常常使 用 的教学 方 法有 :第一 ,串讲法 ,以 在 教 学 方法 上 ,要 改变 传 统 的 “ 传道授业”的 “ 独 白式 ”教 课文 为核 心 , “ 逢 山开 路 ,遇水 搭桥 ” ,举凡 字词 翻译 、文 言历史 法 ,而 以 “ 对 话式 ”为 主 ,即改变 以往 教师在 那里 唱独 角戏 给学生 知识 ,碰 上什 么讲 什么 ,表 面看很 有 “ 综 合性 ” 。第 二 ,讲解 法 , 听 的教学 方式 为教 师与 学生对 话 、学生 与学生 对话 的教 学方式 。为 以 古汉 语 知 识 为 线索 ,把 课文 当作 一 个讲 解 古 汉 语 知识 的例 子 , 此 ,先要 求学 生必须 课前 预 习 ,并 强化形 成预 习 习惯 ,将 不 能解决 重 点教授 系统 的古 汉语 知识 ,表 面看很 有 “ 系统性 ” 。第 三 ,翻译 的问题 当堂 提出 , 然 后 教师 先引导 学生 互相 交流 、研讨 ( 教 师也 参 法 ,尤 以直译 为 主 ,对 照原 文一 句一 句 翻译 ,尤其 近年 来高 考考文 与 ),在 共 同研讨 中归 纳 出结论 。让学 生在 对话 中感受 到平 等 ,从 言 文翻译 ,这 种做 法似 乎更 有 了依据 。 以上做 法有 一个 共 同特点 , 参 与 中获 得成 就感 。也 只有参 与才 能使 学生 自始 至终对 学 习兴趣盎 就是 教学 紧 紧跟着 高考 “ 指 挥棒 ”转 , “ 以讲 代学 ” ,脱 离 了学生 然 。这样 ,课 堂教学 效果 当然就 不言 而喻 了。 的具体 实际 ,违 背 了文 言文 教 学的基 本规 律 ,使得 教学 枯燥 乏 味 , 三.拓展教材 内容 ,激发 学习兴趣

浅析高中文言文教学

浅析高中文言文教学

言实词 、 文言虚词 、 文言句式 意义和用法 , 注重在 阅读实践 中举一
反三 。诵读 古代诗词 和文言 文 , 背诵一 定数量 的名篇 ” 。这 就要 求 高 中语文 教师能够 灵活把握 学生 的学 习规律和 文言文 的特点
有效的实施教学 。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论述。

助于中学生研究古 代文学作品和历史典籍 , 能够更好 的借鉴古人
2 1 年第 1 期 00 2
金色 年华
学 科教 育
浅析 高 中文言文教 学
刘 莉
( 武安市第三 中学 , 河北 武安 0 6 0 50 2)
【 摘要】 言文教 学是 高 中语文教 学的重要 组成部分 。新课程 改革对高 中文言文教 学提 出了新的要 求 , 文 如何 落实新课标提 出的文言 文教 学要求成 了高中语 文教 育者 的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 问题 。本文以新课 程标准为指导 , 剖析 "前 高中文言文教 学的要点 , 5 - 阐明文言
赠序 、 传记 、 诗词 、 曲赋等 多种形式 。这些 作品上起 春秋战 国 , 下 起 辛亥 革命 , 贯三 千年 历 史 长河 , 我 国优 秀 民族 文化 的代 纵 是 表 。由于距现 在时 间较长 , 多语 汇的意 思都 发生 了很大 的变 很
化 。所 以要 弄懂 选 文 的 意 思 , 先 就 要 弄 清 文 言 文 中字 词 句 的 意 首 思 和有 关 句 式 的 用法 :
型 。对 于 这 些 古 汉 语 知 识 的学 习 大 量 的练 习 是 必 不 可 少 的 , 师 教
应该多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练习 , 提高学生古汉语水平 。
习习惯 , 可收到事半功倍 的效 果。文言文的教学离不 开学生 的反 复朗读 , 只有的熟读课文 的基 础上 才能把握文章 的内容 。诵读 可 采用多种形式 , 但必须坚持三 主三辅 : 以课 堂诵 读为主 , 集体诵读

新课标下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浅析

新课标下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浅析

章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探讨文言文教 学的方法。
【 关键词 】 新课标 ;高中;文言文 【 中图分类号 】 G 6 3 3 . 3
学生 学 习文言 文 ,普遍感 觉 翻译 是个难 题 。教师 在讲 授 文言 文 时, 对如 何 指导 翻译也 颇感 困难 。这主 要是 因为 文言 文在 时空 距离 、 表 达形 式 以及 隐含 的意 义等 方面 与现 代汉 语有 较 大 的差距 ,从而增 加 了学 生认 知理 解 的难 度 ,并 限制 了教师 授 课方 法 。大多 数教 师在 进 行文 言文 教学 时 采用 的是 串讲 课文 的方 法 ,除 了教 读就 是让 学生 抄记 译 文 ,上课 气氛 不 好 ,学生 自然 就产 生 了排 斥心理 。那么 ,如 何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 ,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本文将从三个方
2 0 1 3 年第 5 期
C u r r i c u l u m r e s e a r c h
●疆豳
镙, { - 语 文
新课标下 东方 市八 所 中 学,海 南 东方 5 7 2 6 0 0)
【 摘要 】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下,文言文教学课堂依 旧枯燥沉闷。如何改变这种被动的教学局 面,让学生学得有趣味、有收获?文

【 文献标识码 】 A
词 多义 、词 类活 用 、通假 字 、特殊 句式 等常 常成 为学 生学 习文 言文 的 障碍 。教 师需 要利 用新 旧知 识 的关联 适 当地拓展 延 伸 ,帮助 学生 理解 这 些现 象 ,从而 更好 地掌 握 文言 文字词 。例 如 , 史记 - 项羽 本 纪》 “ 沛 公军 霸上 ”高 中语 文第 二册 注 : “ 军 ,驻 军 ,动词 。” 我们 可 以通过 适 当的延伸 来帮 助学 生理 解 。 《 说 文》 : “ 军 ,围也 。 四千 人 为军 。从 车 ,从包 省 。车 ,兵车 也 。” 由此可 见 , “ 军 ”原 来 是动 词 ,本义 是 “ 包 围” 。将兵 车 围成一 圈 时 ,当然表 示军 队驻 面 加 以探 讨 。 扎 下来 准备 宿营 ,因此 , “ 军 ” 引 申有 “ 驻 扎 ;驻军 ”义 ,那 么是 谁籽 兵车 围成 一圈 呢? 当然 是军 队 ,因此 , “ 军 又引 申有 “ 军队” 落实预习要求 , 培 养良好的 学习习惯 文言 文教学 中 ,对文 言字 词 的理解 、对 文章 内容 整体 的把 握是 义 。 由此可见 ,军的 “ 驻军 ” 义和 “ 军 队”义 都 是 由本 义 “ 包 围” 教学 重 点 ,那么 ,在 预 习环 节 ,教师 需要将 预 习工 作精 细化 ,针 对 引 申出来 的 。成语 中的语素 有 许多保 留了古汉 语 的意义 ,联 系成 语 这 两个 方面 ,提 出具 体要 求 。教 师可 让学 生在 预 习时 ,通 过上 网查 释义 能增 强说 服力 ,加 深学生 印象 ,便 于学 生记忆 。 阅相 关 资料 ,了解 写 作背 景 ;然 后先 不看 注解 ,大 致浏 览全 文 ,让 三 课后作业布置有创意 ,读写结合 , 提 高鉴赏能力 学生 凭 自己的能 力尽 可 能多地 读 懂文 意 ,大致 了解 到底 写 了什 么 , 在 文言 文教学 过程 中,学生 的作业 往往 以翻译 文章 、归纳 文言 作者 的观 点 是什 么 , 选 取 了哪些 材料 ,怎样 写的 。这样 的预 习作 业 , 句 式、背 诵相 关语 段为 主 。诚 然 ,这 些作 业 可 以帮 助学 生巩 固学 生 是 可 以增 强学 生 阅读 文言 文 的信心 ,不 至于 一开 始就 对烦 琐 的翻 文言 文 的 “ 言 ” 的基础 ,那 么 ,教师 是否 可 以再有 一些 创 意 ,用 形 译产 生厌 烦 情绪 ;二 是知 道 了文章 的 大致 内容 后 , 在课 堂上 的翻 译 式新 颖的作 业 来巩 固学生 “ 文 ”的学 习呢? 就有 了方 向 ,不 至于 偏离 文 意太 远 ;三是 预 习文章 时 ,哪些 地方 自 ( 一 ) 改写 己看 不懂 可做 标记 ,在 课堂 翻译 时可 举手提 问 ,重 点对 待 。 文言文具有 “ 言简而意丰”的特点 ,文言经典中有许多写景抒 =.课堂教学要重视文言宇词的教学 情 的优美 片段 ,语 言简 洁 ,意境 优美 ,能 够激 发学 生 的想象 力 。在 文 言字 词是 构建 文言 大厦 的基石 ,对 文 言基 础相对 薄 弱的高 中 课堂上 ,教师 完全 可 以在学 生理 解 文章 的基础 上 ,让学 生根 据类 似 生来 讲 ,文 言字 词教 学就 更为 重要 。传 统 的教学 方 式 ,强调 基础 的 优美 的写景 文 段 ,加上 个人 的想 象 ,把这 些文 段改 写成 现代 文 ,让 做法 有可 取之 处 , 但 是 ,每 节课 “ 字字 落实 , 句 句 清楚”讲 得多 了 , 学 生将 自己用 现代 文改 写 的文段 与 原文段 进行 比较 ,更 能够 体 会到 教学 内容 势 必枯 燥 ,课堂 气氛 沉 闷 ,学 生 的积极 性 没有 调动 起来 , 文言 文 “ 言简 而义 丰 ”的特 点 。如 《 项脊 轩志 》 中有一 段精美 的环 基础 的提 高 也有 限 。从学 生实 际 出发 ,有针 对性 地展 开 文言 字词 教 境 描 写: “ 三五 之夜 , 明月半 墙 , 桂 影斑 驳 , 风移 影动 , 珊 珊可爱 ”。 学就 成为 广 大教 师 的任务 了 。笔者 认为 ,可 以从 以下方 面人 手落 实 《 教 师教 学用 书》 这样 翻译 : “ 十五 的 夜晚 ,明月 高悬 ,照亮 了半 字词 教学 。 截墙壁下, 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 微风吹来 , 花影摇动 , 美丽可爱。 ” ( 一 ) 把 握 文言 实词 、虚词 的规 律 将两者进行 比较,我们会发现译文虽然也可以体现出十五的夜晚时 文 言词 汇和 现代 词汇有 较 大 区别 ,但 我们 知道 事物 都是 有规 律 分 景 色 的优美 ,但 是少 了很 多韵 味 。归有 光笔 下 的项脊 轩充 满 了诗 可循 的 ,文 言文 字词 教学 也是 如此 。 因此 ,在教 学过 程 中 ,教师 要 意 美 ,原 文 仅 仅 2 0字 ,却 更 能准 确 简洁 地描 摹 出清 幽的 意境 ,激 注意 积极 引导 学 生 自 己去 摸索 、寻 找规 律性 的 东西 ,并 掌握 这些 规 发读者 更 多的 想象 ,也 更能够 体 现作 者 “ 室仅 方丈 ”却 能够 “ 乐 以 律 ,从而 提 高文 言文 教学 的质 量 与效率 。例 如 “ 幸 ”字 ,是 一个 多 忘 忧 ”的精 神追 求 。 义字 ,它 的解 释有 七 种之 多 ,还不包 括 作为 姓 氏的解 释 ,可 是 ,这 ( 二 )写分 析 评论 七种 解释 之 间有 着 内在的 联 系 , Ⅸ 汉字 源流 词 典》 中解 释说 : ( 本 文言 文 经典 中的每 一人 ,每一 事 ,在不 同的学 生心 中都 会有 不 义] 《 说文 ・ 天部 》 “ 幸 ,吉 而免 凶也 ,从 逆 ,从天 。天死 之事 , 同的认 识 , 因而可 以让 学生 在学 习课 文后 做 出 自己的分 析和 评价 。 故死 谓之 不幸 。 ” “ 幸 ”本 义 指意 外得 到 的好处 或免 去 灾祸 。得 到 在 学 习 《 过秦 论》后 ,结合历 史 故事 “ 商鞅变 法 … 指鹿为 马”等 , 好处 或免 去 灾祸 ,让 人高 兴 ,所 以引 申为 “ 高 兴” ,而 高兴 时 , 自 让 学生 用 现代 的观 念对 历史 事件 进行 评判 ,形 成 自己富 有个性 的见 然感 到 “ 幸福 ”让 别 人幸福 ,则 是 “ 宠 爱 ” ,如 果皇 帝 宠爱 某个 地 解 ,在 再创 造 的过程 中培养 学生 个性 化 的理解 能力 。 方 ,驾临 此地 ,就有 了 “ 巡 幸 ”之意 了。如 此讲 解文 言字 词 ,学 生 另外,文言文教学还需及时、有效地向课外做适当延伸,教师 掌握 了 “ 幸 ” 的五个 词义 的 内在规 律 ,学 习起来 自然 轻松 。 要 精心 选取 适应 高 中生语 言水 平 的课 外短 文 ,指导学 生课 外 阅读 , ( 二】 适 当拓展 、延伸 ,帮 助学 生理解 、记 忆文 言 字词 的含义 强化 学生 学 习文言 文 的能力 ,激起 学 生 自 己阅读 文言 文的兴 趣 。 文言 文的 许多基 本词 汇 及基本 语法 特 点 ,至今仍 在 支撑着 现代 汉 语 的大厦 ,许 多有 生 命力 的东 西 ,仍 然活跃 在 现代 汉语 中,若在 ( 编辑 :蒋 东旭 ) 讲解 中予 以延伸 、拓 展 ,学 生必 然感 兴趣 、记 忆 也牢 固 。比如说 一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教学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教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参考文献
[1]胡桂兰浅谈文言文教学的方法[G].读与写,2008,5,(5)。
[2]欧阳君新课程背景下的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探析[G].文教资料,2011,(21)。
[3]朱小健关于如何实施中学文言文教学的思考[G].中国语文教学,2005,(10)。
[4]周军“言”“文”结合,涵养精神——高中文言文教学探讨[G].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08,(11)。
(2)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文言文造就了白话大师”,这句话形象地提出了文言文对现代白话文的影响。20世纪上半叶,我国文坛上涌现出一大批大作家大学者,例如鲁迅、胡适、郭沫若等。他们之所以文采灼灼,光华四射,都是因为他们都有深厚的文言文功底。反观20世纪下半叶的文坛“暗淡无光”,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解放后人们对文言文的接触就很少了,失去了深厚的文言文功底。对高中生来说,拥有一定的文言文功底会使其写作水平有极大地提高。
3.教学内容的改变。新课标的教学大纲要求文言文的教学内容强调“字词,段落,篇章”,将“读懂课文”改成“读懂文章内容”,由这几个字的改变可以看出新课标要求学生不仅仅是读懂文章的内容,而是能读懂教材的浅易的文言文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在古文的教学中必须着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必须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古典哲学思想、古典文学、古代风土人情等。
一、新课改背景下文言文教学的变化
1.教学目标的变化。《新课标》除了要求培养学生应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外,有了新的定位,也就是要求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以及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问题。根据这一点,文言文的教学工作必须调整以往的教学内容,应该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目标来调整教学计划。
2.选文定位的变化。在文章的选择方面,不再是以前把文言文看成例文,而是把原汁原味的直接搬进教材,并且成为该部分的其他教材内容的环绕中心。新课标只要求学生学习课文的本身,不承担任何附加的任务,诸如教学、写作训练等。朱自清曾经强调过:“文言文的学习应该止于了解和欣赏”。他还强调学生诵读文言文的广度,而不是深度。

新课标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研究

新课标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研究

老师的水平时主要看老师是 否会 提高他们考试阅读 的能力 ;学生认 为文 言文与 自 己的成长没有关系 。也就是 说 , 生在对待 “ 识和能力 ” 是被 动听从 高考的 学 知 安排 ;在看 待 “ 过程和方 法”上是 由个 人的爱好来定 ;在 “ 感态度 和价值 观” 情
的形成上最多停 留在欣赏 的层 面上 ,只有极少数同学会 认为对 自己有感 召力 ,基
阅读与鉴赏古代文学作 品时 , “ 助注释和工具书 ,理解词句含义 ,读 懂文章 能借
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 的文 占 词 、文言虚词 、文言句式 的意 义或用 法 ,注重在 实
阅读时举一反三 。诵读古代诗词 和文言文 ,背诵一定数量 的名篇” “ , 要求学生精 读一定数量 的优秀古代散 文和诗词 曲作品 ,学习古代优 秀作 品 , 体会 其中蕴涵的 中华民族精神 ,为形成一 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学 习从 历史发展的角度理 解古代作 品的内容价值 ,从 中汲取 民族智 慧;用 现代 观念审视作品 ,评价其积极 意义 与历史局 限” “ , 具有积 极的鉴赏态度 ,注重审美体验 ,陶冶性情 ,涵养心 灵 。能感 受形象 ,品味语言 ,领悟作 品的丰富内涵 ,体会其 艺术表现力 ,有 自己 的情感体验 和思考 。努力探索作品 中蕴涵 的民族 心理和时代精神 ,了解人类丰 富 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 界” 。
的心 呢 ?
在 笔者 看来 ,出现这种现状 的原因在 于: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 ,都 在现实 中
KETI YANJ U I
的教 与学 时顶多重视了 “ 知识与能力 ”这一个教学 目标 ,而 “ 过程与方法”的进
行又大 多有 些不顺利 ,也就是说 ,没有将新课 标中要求的 “ 三个维度” 的教学 l 】

浅探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学

浅探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学

虽 然 , 新 的语 文课 程 标 准强 调全 面 提 高 学生 的 语文 素 养 ,积 弘扬 和 培 育 民族 精 神 ,使 学 生 受到 优 秀文 化 的 熏陶 ,塑造 热
个 误 区 , 以为 多 搞 一 些 活 动 , 如 改 编 课 本 剧 学 生表 演 等 形 式 ,是 我 们 教师 要仔 细 挖 掘 的 ,抓 住 这言常 识 的教 学 要 少而 精 ,重 在 提 高学 生 负融 入 为 最广 大 人 民造 福 之 中 ,这 也是 社 会进 步 需 要 的个 体 阅读 古诗文 的 能力 。 ”在 教 学 中培 养 学生 的 文 言 阅读 能力 ,
的语 法规 律 。
素质 的完 善 与人 格信 念 的 升华 。同 时 ,在 吟诵 儒 家 经典 的名
本 逐 末 的做 法 。新 课 标在 文 言 文 “ 学建 议 ”中提 倡 : “ 教 古 代 诗文 的阅 读 ,应 指 导学 生 学会 使 用有 关 的 工具 书 , 白行 解
世,强 国 富 民 ”是 历代 中国有 志 向, 有作 为 的 知识 分子 的崇 高思 想 境 界 ,并 树 立 自己的不 懈 的追 求 目标 , 即将 个人 的 抱
或 者 说文 言 语感 ,当然 要 从 感性 的 内容入 手 ,而 不 是冷 冰 冰 句 中 如 “ 军 可夺 帅 也 ,匹 夫 不 可 夺 志 也 ” “ 大 人 则 藐 三 说 之 ,勿 视 其巍 巍 然 ”体 会对 人 格 独 立 ,精 神 自由的追 求 ,这
实际的高中文言文教学 的真正误区,在于太过强调所谓 也是 现 下 高 中生 最 为缺 乏 的 品质 之 一 。 《 离骚 》中 深沉 的爱
浅探新 课改背景 下高 中文 言文有 效教学
◎ 刘 常 虹

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文言文教学思考

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文言文教学思考

在课 堂上, 可 以通过创建文言文情景 的方式来提高课堂上 的气氛。文 感 怀 了 。
言 文 情 景 的创 设可 以 采 用课 本 剧 的方 法 , 利 用 文 言 文 教 材 中 历 史 故 事 的 演 五、 在 文 言 文 的 熏 陶 中 提 升 个 人 文 化 素 养 在 高 中 文言 文 阅读 教 学 中 , 不仅应培养 学生翻译文言 文、 理 解 文言 文 ,
◆ ◆
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文言文教学思考
◆ 黄文继
( 广东省中山市实验高巾 ) Nhomakorabea【 摘要】阅读教学是学生、 教师、 文本之 间对话的过程 。文言文蕴含 着中 国古典 文化 的精髓 , 对 学生的思想给 予启迪 , 对提 升 学生的文化
素养、 传 承 中 国传 统 文 化起 到 了 重要 的作 用 。 通过 新课 标 下 的 高 中语 文 文 言 文 阅读 进 行 分 析 , 提 出 当前 高 中 文 言 文教 学 切 实 可 行 的 方
践 中不 断实 现 自我 建 构 , 学会阅读 , 促进 表 达 的 过 程 ; 是 学 生 读 有 怕 知 到 生 疑解疑再到生疑的过程。 ” 我 国 高 中语 文 新 课 标 要 求 在 高 中 语 文 教 学 中 要
四、 品 读 文 言 文 的韵 味
鉴 赏 文 言 文 作 品 的 能 力 是高 中学 生 必 备 的 能 力 , 体 现 了 高 中 生 的语 文
绎, 来搭建文言文的情景舞台。近年 来历史 剧盛 行, 也可 以利用 学生喜 欢
历史剧这一点来采用课 本剧 的方法进行 文言文 的学习。例如 , 在学 习《廉 还 应 培 养 学 生 的人 文素 养 和 文 学 综 合 素 质 , 这 样 才 能 让 学 生 更 透 彻 的 领 悟 颇蔺相如列传》 的时候 , 可 以在课堂上设置历史情景 。 将 两人的事迹改 编成 文 言 文 作 品 中 的思 想感 情 和 文 言 文 的 写 作 手 法 。 高 中 教 材 中所 选 择 的 文

浅谈新课标下高中文言文教学

浅谈新课标下高中文言文教学

浅谈新课标下高中文言文教学新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各地的教改进行得如火如荼,科任教师们对教学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实践与探究。

虽然新课标对文言文的教与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新的教学理念也渐渐深入人心。

但是,文言文教学改革的现状仍不乐观。

本文中笔者将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对当前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做些反思,并进行些许探索。

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存在以下不足:1、重言轻文传统的文言文教学重点落在文言知识的逐一讲解上,强调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文言知识的讲解和分析。

这种”重言轻文”的教学格局导致了一些不良后果:第一,”重言”强调对学生进行知识性考查,追求答案的唯一性、标准性,抹杀了学生阅读的个性化与创造性。

重言轻文甚至文言剥离,不利于发展学生的阅读个性,培养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第二,重言轻文的教学传统,使学生无法穿透文字符号达到与作者情感相通的境界。

第三,文言文作为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文与言都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底蕴。

重言轻文导致许多附于”文”上的文化信息被忽略甚至抛弃。

2、以教代读众所周知,阅读能力是读出来的,必须在阅读中感受、培养和提高。

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也不例外。

但现实的情况却是学生阅读感受文章的时间被教师的串讲占用了,课堂看似是对文言字词、句式扣得较实,但效果不一定好。

这种”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填鸭式”“嚼烂了喂”的串讲,其必然结果是将课文肢解得支离破碎,失去整体感。

在”串讲”下,文言文不再是包含思想感情的文而是变成一组组实词、虚词和刻板的文言句法。

学生自主朗读体悟的过程几乎被教师忽略了。

我们缺乏一种对学生的信任,而过分关注于自己“教”的任务的完成落实。

3、片面、孤立对待文本。

具体表现在文言文教学不重视知识的迁移运用,只是粗略地挖掘文本资源。

教学纠缠于有限的文言知识的传授,与生动形象具体的文言语境相隔绝,这时文言文学习就会变得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与魅力。

那么,如何才能使文言文的教学更有效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初探论文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初探论文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初探论文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初探龚萍文言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难点。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教师费时费力,逐句串讲;学生被动接受,如同填鸭。

教师大包大揽,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则如听天数,昏昏欲睡。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教学需要改变原来“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应调整好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通过创新教学方法,运用情景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使文言文教学课堂“活”起来。

一、让文言文课堂教学“活”起来首先,一定要明确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和分工。

课堂是个小舞台,教师和学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新教改对教师的要求是,不再是讲台上演独角戏的演员,而是导演,甚至可以是一名观众;而学生则是演员,在导演的指导下或者在观众的期待中,演好自己的角色。

也就是说,教师一定要从讲台上走下来,大胆放心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想学、要学、会学,真正地动起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们都知道文言文由于距离我们的时代比较久远,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

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也就是通过语言及多媒体课件创设和课文内容非常接近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二、让文言文课堂教学法“多”起来教学中应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参与性为前提,以个人或小组合作活动为基本方式,通过多媒体欣赏相关画面,激趣导入,中间采用朗读领悟、合作讨论、拓展运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质疑中学会创新,在比较阅读中训练思维,最终在教师引导下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比如,在文言文诵读中,可以灵活运用范读、默读、朗读、齐读等多种读法,让学生读准字音,把握节奏,体会感情,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以往在范读环节,教师出于对学生的不放心,往往一读到底,不管课文长短,也不管自己朗读水平高低,都要亲力亲为。

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的要求

新课标下文言文教学的三大要求和四点思考一、新课标下文言文教学的三大要求新编高中语文试用教材,在总共140篇课文中让文言文占据了4 0%的分量,其对文言文的重视是空前的。

1、教学目标:(1)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的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2)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3)诵读古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2、教学建议:(1)古代诗文的阅读,应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有关工具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障碍。

(2)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重在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3)要求学生精读一定数量的优秀古代散文和诗词曲作品,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

3、教学评价:(1)文言文阅读的评价,重点考察阅读不太艰深的文言文的能力。

(2)还要注意考察学生能否了解文化背景,感受中华文化精神。

(3)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二、新课标下文言文教学的四点思考1、立足诵读,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在功利主义、应试教育大行其道之际,诵读,就只能打入“副册”,倍受冷落,代之而起的“流行色(式)”大致为,“要点应试式”、“内容分析式”和“词句串讲式”。

对于诵读的重要性,朱熹在《训学斋规》中说得明白不过了:“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多诵读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归有光《项脊轩志》“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其委婉细腻的语句只有通过诵读才能真正领悟。

如怀念祖母的一段文字: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疼爱、赞许之情)比去,以手阖门(临走时轻轻的关门,生怕屋外有什么动静会干扰孙儿的读书,一个小小的动作,表露了祖母对孙儿的关切之情),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喜悦之情;激动之余稍带几分伤感)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勉励、期待之情十分真切,至此一位慈祥、平易的长者的形象毕露无遗)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回忆中隐含着作者的深沉的怀念,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光阴易逝、怀才不遇、有负亲人所望的感慨)。

新课标视野下浅析如何有效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率

新课标视野下浅析如何有效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率

古代影视作品和带 给学 生视 听感受 ,将前后文言文作品 串联 起来 。 温故而知新 , 学生对 已学 的文言文产生 兴趣 , 渴望继续 学 习古代文学知识 。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 在文学素养的
知 识 迁 移 中 检 查 学 生 的 文 言 文 学 习 能力 .增 强 学 生 文 言 文 的 理解能力 , 用 先 哲 圣 贤 思 维反 思 现 代 生 活 的得 与失 。
新 课 标 视 野 下 浅 析 如 何 有 效 提 高 高 中 语 文 文 言 文 教 学 效 率
徐 晓琴
( 江 苏 省 江都 中学 , 江 苏 扬 州 2 2 5 2 0 0 )
摘 要: 随 着我 国深入 开展 新 课 标 改 革 , 如 何 有 效 提 高 高 中语 文 文 言 文 水 平 和教 学 效 率 , 是 高 中语 文 教 师 亟 待 完 成 的 重要 任 务 。 文 言文 作 为 中国传 统 文化 的 一 部 分 , 不 仅 是 中华 民族 的 古典 文化 , 还 体 现 了 中华 民 族 的 文化 内涵 , 但 是 在 高 中语 文 文 言 文教 学 中却 存 在 缺 乏 学 习 兴趣 、 被 动 式 学 习、 学 习疲 惫 现 象和 对 文 言 文 理 解 不 深 刻 等 问 题 。 本 文 分析 了强化 文 言 文诵 读 能力 、 提 高 文 言 文 理 解 能力 、 激 发 文 言文 学 习兴趣 和 引导 式 的 学 习方 式 , 旨在提 高 高 中语 文 文 言 文 教 学 效 率 。 关键 词 : 高 中语 文 文 言 文 教 学 效 率
在传统文言文教学 中先是理 清思路 。 再介绍重 点和难点 词汇 , 最后 串讲文章的教学方式 . 在这种教学方式 中挤压文章 朗诵 的时 间 , 不 得 已文 言 文 的 背 诵 被 搁 置 在 学 生 的 课余 时 间 。 但 是 实 际 上 由 于文 言 文 与现 代 文 在 韵 律 、 文字描述 、 文 章 架 构

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

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
3.通过句意理解通假和一词多义现象
一个句子,总要表达一个意思,凭这一意思,就可明确句中的某个词是否通假、表何意义。例如《促织》中“高其直,亦无售者”之句,课文注释中并无通假之说明,然而我们不难领会这句话意思是:“抬高它的价格,只是没有买的人。”凭此句意,我们即可断定句中的1]王红文言文教学浅谈[J].文学教育(上).201l,(05)。
[2]李宏毅高中文言文教学之我见[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8,(12)。
[3]刘素侠高中语文文言文的阅读与翻译探究[J].神州,2011,(14)。
二、强化学生自学训练,提高自学能力
强化学生自学训练,最主要的是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古人说“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如何教学生自学文言文?我们除了教他们善于使用工具书和课文注解之外,还应该有针对性地教他们掌握以下方法:
1.善用比较法,区分易混淆之知识,掌握知识之规律
如区分名词作动词和名词作状语的语法现象:从结构上看,前者结构是“动物化名词+名词”,后者则是“状物化名词+动词”;就关系看,前者属支配的动宾关系,后者属修饰的状谓关系。例如《六国论》中的“礼天下之奇才”,《信陵君窃符救赵》中的“公子……礼交之”,前后两个“礼”字用法不同。前者,“礼”与“奇才”构成支配的动宾关系,属名词作动词用法;后者,“礼”与“交”构成修饰的状谓关系,属名词作状语用法。运用比较法,学生很快掌握了名词活用的规律。
2.巧用句子结构分析法,辨识词的活用现象和句式
如“左右欲刃相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句中“主”、“宾”都非常明确,谓语动词只能由“刃”这一名词来担任。又如“将军身披坚执锐”一句,“披坚”、“执锐”元疑都是动宾结构,“坚”、“锐”这两个形容词就应充当宾词,活用为名词。辨识句式也是如此,如果句子前后构成判断关系的,不管有无判断词,皆是判断句。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句中的“者……也”是判断的标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上了解文章骈散结合 , 长短句交错 , 平仄错落有致 的特点和 强烈的节奏感以及富于乐感 的音韵 。在课 堂上 , 我又通过 自己
到与作者情感相通的境界 。
第三 . 文言文作为前人留下 的文化遗产 , 文与言都承载了
丰富的文化底蕴 。重言轻文导致许多附丽于“ 上的文化信 文”
息被忽略甚至抛弃。在文言文教学中文言并重 , 并且有意识地 多从“ 的角度加 以阐释和拓展 , 文” 既是避 免上述弊端 的现实
力。
盛世而怀才不遇 , 报国无 门的感慨 。
四、 给学生 自主学习的空间 高中学生 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 , 如历史 知识 、 语言知 识、 修辞知识及鉴赏 知识等等 , 而我们现在使 用的新版语文教
二、 确立知识积累点和能力训练点的教学过程 “ 的四步 , 读” 通过质疑问题 , 解决了学生对所学文言词句 含义的理解 。可是每一次阅读除 了完成当次理解之外 , 还担负

教学理念要实现从重言轻文到文言并重的转变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重点落在文言知识 的逐一讲解上 . 强 调文言实词 . 虚词 , 句式等文言知识的讲解和分析。这种“ 重言 轻文 ” 的教学格局导致了以下不 良后果 :
第一 ,重言” “ 强调对学生进行知识性考查 , 追求答案的唯

体会到了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感悟到 了文言文 的语境 。抑 扬顿挫的朗读所体现出来 的音 乐美使学生从直觉 中领会文章 的主旨与作者 的思想感情。正是这 种音 乐节奏透射 出的音乐
科书文言文部分 的注释相 当详尽 . 学生通过注释 , 结合 已有 的
知识 , 参读课文基本上能疏通文意 。学生如果有了必要的参考
书(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教师再传给他们一些 自学文言 如《 等 , 文的方法 , 课堂教学完全可以做到 以学生学为主 , 教师讲为辅 , 从而避免出现那种 台上教师讲的天花乱坠 , 台下学生听的昏昏
浅析新课标背景下的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
◆ 苗 文丽
摘要: 从重言轻文到文言并重 ; 确立知识积 累点和能力训 练点的教学过程 ; 重视诵读教学 ; 给学生 自主学习的空间 。 关键词 : 新课程 文言文教学 高中语文

短句交错 , 平仄错落有致。强烈的节奏感 和富于乐感 的音韵构 筑 了文言文独特的语言环境 。许多文章读起来 , 都给人一种琅
美感深深地打动了学生 , 使他们产生了学 习的兴趣 。因而笔者
性、 标准性。抹杀了学生阅读的个 『 生化与创造性。重言轻文
甚至文言剥离 , 显然不利于发展学 生的阅读个性 , 培养想象能
力、 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第二 。 重言轻文的教学传统 , 使学生无法穿透文字符号达
在从事文言文教学时 , 特别注重诵读 的作用。不仅预习时要强 调学生读书 , 课堂学 习和课后复习时同样也强调诵读。例如在 学 习《 滕王阁序 》 , 时 我先让学生通过早读课的预习诵读 , 从整
范读和学生个别 朗读 、 集体 朗读的方式 。 让学 生来体味作者的
思想感情和文章 的主 旨。 课后 , 更是要求学生结合课堂讲解 , 自 己去熟读课文甚 至背诵文中重 点句段 。当学生通过一遍遍的
需要 。 也是新课标新课改提出的要求。在全面推行新课程标准
的今天, 文言文教学也要改革文言文教学方式 。 既要有“ , 言” 又
生相应地补充了《 赵威后问齐使》 作为课堂 自学内容 。在课 堂
上, 我通过学生 自读 、 置疑 、 讨论分析 、 归纳总结 的方式 , 让学生 结合已有的知识 和文章注释来疏通文句 。 分析文意 , 从而掌握 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 、 虚词的意义和用 法 , 了解文言句式的特 点, 并且让学生探究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以及他的现实意义 。
琅上 口, 如同行云流水的感觉 。如果我们把古代私塾里文言文 教学与现代几十年的文言文教学进行 比较就会发现 , 古代私塾 里不求甚解 的朗读法 的教学效果远远高于我们现 在所采用 的 串讲分析法 。其主要原因恐怕就是古代私塾所采用的朗读 法 适应了文言文的音韵与节奏语境 , 而学生在教师的朗诵感染下
欲睡的尴尬情景。 对于文言文 中常见的特殊句式 、 词类活用 、 一
着为后续阅读提供知识和能力积 累的重任 ,哪些知识对学生 学习能力的提高是有作用的呢?我确定了常规的八点 , 制成表
格 。这八点是 : ①一词多义 、 古今异义 , ②通假 , ③词类活用 , ④ 特殊句式, ⑤规律总结, c @3化常识 ( 包括文学史有关知识)⑦ , 名言名句 、 成语概括 . ⑧疑难语 句。每个 同学 可根据 自己的实
际有所选择地填充表格 。 教师则重在检查验收 , 提高完善。至
于积 累文言词 的问题 , 考虑到学生时 间紧 、 功课 多 , 只要求 我 学生重点把握那些古今异义的 ,那些无法用现代汉语词汇 中
词多义等等, 完全可以发动学生 自己去归纳总结。通过学生的 参与, 自主学习。 学生对词句 的理解 自然增强。例如 , 笔者在引 导学生学习了高一语文课本 中的《 触龙说赵太后》 一文后 , 给学
不能忘记 “ , 文” 不能把一篇 篇古文 留下 的经典文言文 仅仅 当
作文言知识 的例子。教师要注重从文学 、 章 、 文 文化的角度重

诵读之后 , 他们难道还会不理解“ 冯唐易老 。 李广难封。屈贾谊
于长沙 , 非无圣主 ; 窜梁鸿于海曲 , 岂乏 明时” 中所抒发 的身逢
新解读文言文 , 还文言文本来 的面 目,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文言 文的兴趣 , 真正提升语文的素养。 文” 以” 为契机 , 引导学生理解 作品的思想 内涵 ,探索作 品的丰富意蕴 、领悟作品的艺术魅
( 作者单位 : 河北省涉县 g - ̄学) -,
含有该文言词作语素进行解释的义项 ( 治乱 ”治学 ” 治” 如“ “ 中“ 的义项 “ 安定 ”研究 ” , “ )其它义项就较简略一些。 这样做既减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